三字经校本教材

发布时间:2022-7-1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三字经校本教材

对小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必须讲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必须详细解释字词含义,又要说明如何停顿断句。 【小 故 事】 母鸡格子孵怪蛋母鸡格子终于下蛋了。第一个蛋是透明的,主人很好奇,没有把它煎成荷包蛋;第二个蛋竟然是绿色的,主人害怕里面有怪物,也没有吃掉;第三个蛋该正常吧,可是主人怎么也磕(kē)不破,因为这是一个“硬壳蛋”。接下来,格子下的蛋都很怪,主人拿她实在没办法。“格子,你究竟想干什么?我养你可是为了吃鸡蛋。”主人说。格子回答:“尊敬的主人,我只想当 13 只小鸡的母亲!只要你答应,以后你吃掉我都可以。”“我不会吃你的,只要你以后还给我下蛋,你想做什么我都答应。”于是,格子开始孵(fū)蛋。有一个“软蛋”,动不动就变形,格子只好小心翼翼地孵着;有一个“臭蛋”,太臭了,格子实在忍不住时,就对主人说:“借您的香水用用吧。”主人没有办法,只好捏(niē)着鼻子给鸡窝喷香水。21 天后,这 13 个鸡蛋一个接一个地破了壳,最先孵出小鸡的是“透明蛋”,而“宝贝蛋”小鸡怎么也不肯出来,非要妈妈吻她 101次……最后只剩下“硬壳蛋”,他啄(zhuó)出一道裂纹后,就筋疲力尽了。格子焦急万分地帮他啄,... [收起]
[展开]
三字经校本教材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第2页

三字经(1--8 节)

rén z hī c hū xìn g běn s hàn

人 之 初 , 性 本 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 相 近 , 习 相 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 不 教 , 性 乃 迁。

j iào z hī dào g uì yǐ z h uān

教 之 道 , 贵 以 专。

【注 释】

初:初生之物。

性:指人的本性。

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得意思。

远:相去太远,有很大的差别。

苟:假如、苟若。

迁:改变、变迁,这里是指不好的改变。

专:有恒、专心的意思。

【译 文】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

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

差别。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

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

第3页

教育孩子。

【小 故 事】

周处除三害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得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

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

行为也十分野蛮。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

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

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

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

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

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

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

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

自新,不在做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第4页

x ī m è n g m ǔ z é l í n c h ǔ

昔 孟 母 , 择 邻 处。

z ǐ b ù x u é d u à n j ī z h ù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 名 俱 扬。

【注 释】

昔:过去。

孟母:指古代孟子的母亲。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窦燕山:指窦禹钧,五代后晋时燕山人,故称窦燕山。义方:做人的正道,

后多指家教。

【译 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选择

邻居而搬家。孟子学习不努力,孟母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以此来教

育他学习不可以中断。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十分熟悉教子育人的方

法,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海。

【小 故 事】

孟母三迁

第5页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

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在孟子小的时

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

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

道后,决定换个环境。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每想到附近住着一位

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

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她决定带孟子

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

脑的背诵着。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

剪破了正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想我织布一样,要

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

功尽弃了。”

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第6页

y ǎ ng b ú j i à o f ù z h ī g u ò

养 不 教 , 父 之 过。

j iào bù yán s hī z hī d uò

教 不 严 , 师 之 惰。

z ǐ b ù x u é f ē i s u ǒ y í

子 不 学 , 非 所 宜。

y ò u b ù x u é l ǎ o h é w é i

幼 不 学 , 老 何 为。

【注 释】

教:这里有两个“教”字,第一个是父之较,第二个是师之教。

惰:偷懒怠惰,没有尽到责任。

子:这里指为人子女。

不学:不肯读书学习。

非所宜:是说不应该如此。

为:作为、成就。

【译 文】

做父亲的生了子女后,只顾着去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是

父母的过错;做老师的教育学生不够严格,不能使学生有所成就,这

就是老师的怠惰。做人子女者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

因为幼小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

【小 故 事】

第7页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

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

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

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

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

不及了。”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清朝时,

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

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张

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

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第8页

yù bù z h uó bù c hén g qì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

人 不 学 , 不 知 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为 人 子 , 方 少 时。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亲 师 友 , 习 礼 仪。

【注 释】

琢:雕饰琢磨得意思。

器:器皿,比喻成就。

义:理义,做人做事的道理。

亲:接近。

师友:老师与朋友。

礼仪:泛指一切礼节仪式。

【译 文】

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琢磨它,是不能成

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

礼节道义的。做人子弟者,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便要多多亲近好的老

师及好的朋友,从而学习到做人处世的基本礼节仪式。

【小 故 事】

第9页

和氏璧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

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

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

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

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

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

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

“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

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

用的人。

第10页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

香 九 龄 , 能 温 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孝 于 亲 , 所 当 执。

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

融 四 岁 , 能 让 梨。

t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弟 于 长 , 宜 先 知。

【注 释】

香:东汉时代的孝子,姓黄名香。温席:温暖枕席。执:实地去做。

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年才四岁,便知道谦让之礼。弟:动词,尊

敬兄长。长:这里指兄长。知:晓得、了解。

【译 文】

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体温暖床上的枕席,

再请父亲去睡觉。他这种孝亲的行为,不但是他该做的,也是我们应

效法力行的。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便以知道把较大的梨子

让给哥哥,自己挑较小的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德行,也是我们从小

便该知道的。

第11页

【小 故 事】

黄香温席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

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

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

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孔融让梨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

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

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

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

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第12页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首 孝 弟 , 次 见 闻。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知 某 数 , 识 某 文。

yī ér shí shí ér bǎi

一 而 十 , 十 而 百。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百 而 千 , 千 而 万。

【注 释】

首:首先、最先。

孝弟:孝,孝顺父母;弟,恭敬兄长。

次:接下来、其次。

见闻:眼见与耳闻,指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数:数目或数字。

文:文学。

【译 文】

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

要学习各种常识,并且要了解基本的算术及认识文字,才能够研读古

人的文章。

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

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

第13页

【小 故 事】

吴同盖房

一个人无论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学问,都应该脚踏

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绩,千万不要学明朝的吴同喔!

小朋友看了后面的故事,就知道原因了。

吴同是明朝人,从小便跟着泥匠师傅学功夫,但是吴同是个很懒

惰的人,每次师傅交代他的事,总是一拖再拖,然后草率的完成。

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艺能象师傅一样好,可是又不肯从最基本的手艺

慢慢练习,所以学了几年,还是盖不了一间房子。这天,师傅决定考

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内盖好一间房子。

吴同心想,这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把从师傅那里偷偷学来的技术

用上就可以了,于是,不到三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一间房子。

第四天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使得吴同盖的房间顿时倒塌成

一滩烂泥。还没有让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

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

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

第14页

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én

三 才 者 , 天 地 人。

sān guāng zhě rì yuè xīng

三 光 者 , 日 月 星。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三 纲 者 , 君 臣 义。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父 子 亲 , 夫 妇 顺。

【注 释】

三才:为天才、地才、人才的总称。

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的总称。

纲:纲领、要领。

义:凡事合宜的意思。

亲:亲切和睦。

顺:和顺无争。

【译 文】

三才组成了世界最主要的部分,什么是三才呢?就是包含了雷、

电、雨、雪、风、霜、云、雾的天空;包含了山、河、草、木、鸟、

虫、鱼、兽的大地以及万物之灵的人们。此外,三光照射着大地,使

生物得以生存。什么是三光呢?便是日光、月光和星光。

人与人之间要维持良好的关系,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纲领,那就是

第15页

君臣之间要讲义理。父子之间要亲睦夫妻之间则要和顺,这样国家才

能充满祥和安康的气愤。

【小 故 事】

楚庄王赦醉臣

如果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天下永远和平,人类的生活幸福,就要

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许

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有一次,楚庄王招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了,其

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

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准备等烛火从新点燃时清楚庄王将他

治罪。

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很自责地说:“都是我请喝酒,才会发生

这种事,现在大家都把帽带解下来,再继续喝酒吧!”等到烛火从新

亮起,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系着帽带。如此一来,妃子要楚

庄王抓的大臣,也无从查起了。

几年后,楚国与敌人作战战争中有位奋勇杀敌,立了不少功劳的

将军,正是当年被妃子扯下帽带的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因

此才誓死效忠,好回报他的恩德。他们这种君臣之义,确实让人由衷

钦佩。

第16页

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曰 春 夏 , 曰 秋 冬。

cǐ sì shí yùn bù qióng

此 四 时 , 运 不 穷。

yuē nán běi yuē xī dōng

曰 南 北 , 曰 西 东。

cǐ sì fāng yìng hū zhōng

此 四 方 , 应 乎 中。

【注 释】

曰:说道,提到。

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

运:循环、运转。

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

南北西东:指四方。

应:对照、相应。

中:中央。

【译 文】

一年中有四季之分,从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

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这四个季节的次序一直不

断地运转循环着,没有终止的时候。

在我们周围有四个方向,一个是南方,一个是北方,一个是西方,

第17页

一个是东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中央为中心,有了中心四方才有依

据。

【小 故 事】

指南针的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

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

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

式来对付皇帝,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次,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

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

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于是,就靠着指南车,

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第18页

yuē shuǐ huǒ mù jīn tǔ

曰 水 火 , 木 金 土。

cǐ wǔ xín g běn hū s hù

此 五 行 , 本 乎 数。

yuē rén yì lǐ zhì xìn

曰 仁 义 , 礼 智 信。

cǐ wǔ cháng bù róng wěn

此 五 常 , 不 容 紊。

【注 释】

五行: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本:根据,起源。

常:常规,准则,纲常。

紊:乱。

【译 文】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贯穿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天下的自然之

理,都由此衍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说的五种道德规范,决

不允许紊乱。

【小 故 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

第19页

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

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

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

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

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

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

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

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

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

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

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

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第20页

dào liáng shū mài shǔ jì

稻 粱 菽 , 麦 黍 稷。

cǐ liù gǔ rén suǒ shí

此 六 谷 , 人 所 食。

mǎ niú yáng jī quǎn shǐ

马 牛 羊 , 鸡 犬 豕。

cǐ liù chù rén suǒ sì

此 六 畜 , 人 所 饲。

【注 释】

菽:豆类。

黍:黄米。

稷:谷子,小米。

豕:猪。

畜:牲畜。

饲:饲养。

【译 文】

稻子、高粱以及各种豆类、小麦、黄米、谷子,这六种粮食是人

类的主要食物。马、牛、羊、鸡、狗、猪统称为六畜,这些都是人类

饲养的家畜。

第21页

【小 故 事】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自己勤俭

节约的美德,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1)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一件睡衣竞然补了 73 次、穿了 20 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已主动

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

做出了表率。

(2)毛泽东的女儿上学时,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

仍掉.要知道,当时有不少人连饭都吃不上,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主

席,毛牵东严万也北评了池女儿.从此,她再也不浪费食物」.

(3)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

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

(4)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

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

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

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

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第22页

yuē xǐ nù yuē āi jù

曰 喜 怒 , 曰 哀 惧。

ài wù yù qī qíng jù

爱 恶 欲 , 七 情 具。

páo tǔ gé mù shí jīn

匏 土 革 , 木 石 金。

sī yǔ zhú nǎi bā yīn

丝 与 竹, 乃 八 音。

【注 释】

哀:悲伤。

惧:害怕。

恶:憎恨。

欲:欲望。

具:都有,这里指生来就有。

匏:匏瓜。土:黏土。

【译 文】

第23页

高兴、生气、忧伤、恐惧、爱恋、厌恶、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七种感情。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这

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八音”。

【小 故 事】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

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

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

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

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

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

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

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第24页

gāo zēng zǔ fù ér shēn

高 曾 祖 , 父 而 身。

shēn ér zǐ zǐ ér sūn

身 而 子 , 子 而 孙。

zì zǐ sūn zhì xuán zēng

自 子 孙 , 至 玄 曾

nǎi jiǔ zú rén zhī lún

乃 九 族 , 人 之 伦。

【注 释】

身:本身,指自己。

第25页

九族:九代,由自己往上推四代,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由

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自己共为九代。

伦:序,指尊卑长幼的次序。

【译 文】

从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到自己,由自己的儿子、孙子、曾孙

子到玄孙子,这是九代。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

的承续关系。

【小 故 事】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

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

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

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

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

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第26页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

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fù zǐ ēn fū fù cóng

父 子 恩 , 夫 妇 从。

xiōng zé yǒu dì zé gōng

兄 则 友 , 弟 则 恭。

zhǎng yòu xù yǒu yǔ péng

长 幼 序 , 友 与 朋。

jūn zé jìng chén zé zhōng

君 则 敬 , 臣 则 忠。

cǐ shí yì rén suǒ tóng

此 十 义 , 人 所 同。

【注 释】

第27页

恩:恩爱。

义:即“宜”,正确,合乎准则。

【译 文】

子女应该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自己的丈夫。哥哥对弟弟

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应该尊敬。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注意长幼尊卑的

次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臣子,臣子对君主会

忠心耿耿。这十种大义,人们都应该共同遵守。

【小 故 事】

伯牙绝琴

春秋时代,有一名琴艺十分高超的乐师,名为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别

了解他的朋友,名叫钟子期.一天,伯牙弹琴给钟子期听.伯牙小时候

曾拜名师学琴,琴艺原本就很棒,长大后,他开始自己作曲,琴艺又大

大提升.凡是听 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不绝.但是很少有 人

能每次都准确地道出伯牙弹琴的心意,而唯独钟子期可以做到这点.

伯牙弹《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时,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声就像一

座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钟子期陶醉在其中,听后拍手赞叹道:

“伯牙,你弹得真是太好了,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琴声犹如一条翻滚着的江水流进了听者的心中.

第28页

钟子期听后高兴地说道:“真是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从我面前流过.”他们俩融融洽洽,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连游人也赞

叹道:“钟子期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呀!”可惜,这件事过去几年后,钟

子期去世了,伯牙这世上唯一的知音去世了日.伯牙泣不成声,悲痛欲

绝.

fán xùn méng xū jiǎng jiū

凡 训 蒙 , 须 讲 究。

xiáng xùn gǔ míng jù dòu

详 训 诂 , 明 句 读。

【注 释】

训:教导,教诲。

蒙:蒙童,幼童。训蒙是指儿童的启蒙教育。

训诂:解释古书的字义。

句读:标点,断句。

【译 文】

第29页

对小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必须讲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必须详细

解释字词含义,又要说明如何停顿断句。

【小 故 事】

母鸡格子孵怪蛋

母鸡格子终于下蛋了。第一个蛋是透明的,主人很好奇,没有把

它煎成荷包蛋;第二个蛋竟然是绿色的,主人害怕里面有怪物,也没

有吃掉;第三个蛋该正常吧,可是主人怎么也磕(kē)不破,因为这是

一个“硬壳蛋”。接下来,格子下的蛋都很怪,主人拿她实在没办法。

“格子,你究竟想干什么?我养你可是为了吃鸡蛋。”主人说。

格子回答:“尊敬的主人,我只想当 13 只小鸡的母亲!只要你答应,

以后你吃掉我都可以。”

“我不会吃你的,只要你以后还给我下蛋,你想做什么我都答应。”

于是,格子开始孵(fū)蛋。有一个“软蛋”,动不动就变形,格

子只好小心翼翼地孵着;有一个“臭蛋”,太臭了,格子实在忍不住

时,就对主人说:“借您的香水用用吧。”主人没有办法,只好捏(ni

ē)着鼻子给鸡窝喷香水。

21 天后,这 13 个鸡蛋一个接一个地破了壳,最先孵出小鸡的是

“透明蛋”,而“宝贝蛋”小鸡怎么也不肯出来,非要妈妈吻她 101

次……

最后只剩下“硬壳蛋”,他啄(zhuó)出一道裂纹后,就筋疲力尽

了。格子焦急万分地帮他啄,所有的小鸡也都跑过来“笃(dǔ)笃”地

啄着“硬壳蛋”。不一会儿,“硬壳蛋”小鸡也破壳而出。

第30页

小鸡们围着妈妈,蹦啊跳啊,叫啊唱啊,好快乐。格子说不出任

何话,只能幸福快乐地流着眼泪。她的主人呢,在一旁看着这一幕,

在心里说:“我幸亏没有吃掉那 13 个鸡蛋。可是不对呀,怎么只有

12 只小鸡?”

第二天,主人过来瞧格子和小鸡们,却发现他们不见了,鸡窝里

放着一封信:

尊敬的主人:

原谅我们不告而辞。那个“臭蛋”,我埋在院子里了,这也够我

伤心的了。您也许认为我带着小鸡们离家出走了,其实我是不想再给

您添麻烦。我们会带着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回来的,那时您还会欢迎

我们吧?

第31页

wéi xué zhě bì yǒu chū

为 学 者 , 必 有 初。

xiǎo xué zhōng zhì sì shū

小 学 终 , 至 四 书。

lún yǔ zhě èr shí piān

论 语 者 , 二 十 篇。

qún dì zǐ jì shàn yán

群 弟 子 , 记 善 言。

【注 释】

为学:治学,研究学问。

小学:书名。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第32页

善言:精华的话,最好的话。

【译 文】

读书求学的人,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学完以后,才可以读“四书”这四部书。《论语》这部书总

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言论、思想的部书。

【小 故 事】

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 8 元

钱上路了。就这 8 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

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那

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

就能够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

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

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

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

一个。

他有着极强的理解潜力和记忆潜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

回回得第一。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

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能够兑换一个二等奖章;

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

第33页

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

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

但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

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持续了一辈子。鲁迅一

生写成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资料深刻,笔法冷峻、简练,

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

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

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mèng zǐ zhě qī piān zhǐ

孟 子 者 , 七 篇 止。

jiǎng dào dé shuō rén yì

讲 道 德 , 说 仁 义。

zuò zhōng yōng zǐ sī bǐ

作 中 庸 , 子 思 笔。

zhōng bù piān yōng bú yì

中 不 偏 , 庸 不 易。

【注 释】

孟子:孟轲。作《孟子》七篇。

讲:讲述。

第34页

说:宣传,谈论。

【译 文】

这句话是说:《孟子》共分七篇。内容是有关道德修养、仁义品

行等优良德行的言论。孟子,名轲,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也是我国

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孟子同样讲

仁义道德。《孟子》这部书共有七篇文章,是孟子的弟子万章、公孙

丑等人整理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道德,说仁义,如崇尚王

道、排斥霸道、闸明性善等。

【小 故 事】

仁义,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古代,仁义思想是很多君主实行统治的有力武器,

也是儒家一直推行的思想。它不仅让人民思想得到了升华,也造就了

一大批有道德的人才。

成汤能以仁德普及禽兽,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赞颂。只是因为

人民已经有狩猎的习惯很久很久了,实在没有办法不猎兽。因此,成

汤倡导网去三面,只留下一面网。只有那些命该绝的,才入网中。

君王这样的行为,教化了世人,不能无故地残杀生命。同时也正

是有了这样的行为和观念后,国家也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四方归一。

成汤用心良苦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君主仁民爱物的高尚品德。

家长们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倡导仁爱惜物的观念,但更重要的其

第35页

实还有惜物的方法。就像成汤一样,四面网,去三面,还要留一面的。

应该明确,仁爱惜物要做到怎样的度。

小朋友,仁爱的君王成汤,他爱惜小动物,网开三面,让很多小

动物都逃脱了猎人的网,自由自在地生活去了。那么你在生活中是不

是也应该更加仁爱地对待小动物,爱惜小动物呢?

z u ò d à x u é n ǎ i z ē n g z ǐ

作 大 学, 乃 曾 子 。

Z ì x i ū q í z h ì p í n z h ì

自 修 齐, 至 平 治。

xiào jīng tōng sì shū shú

孝 经 通 , 四 书 熟。

r ú l i ù j i n g s h ǐ k ě d ú

如 六 经 , 始 可 读。

【注 释】

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晚年的学生。

修齐:修身、齐家。平治:平天下、治国。

第36页

如:到。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乐》

《春秋》。

【译 文】

写《大学》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论述怎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乃至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道理和方法。古代学子

读书的次序是,能通解《孝经》,再熟读“四书”,然后才可读“六

经”。

【小 故 事】

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

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

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

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

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

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

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

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

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

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第37页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

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

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

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

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

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shī shū yì lǐ chūn qiū

诗 书 易 , 礼 春 秋。

Hào liù jing dāng jiǎng qiú

号 六 经 , 当 讲 求。

yǒu lián shān yǒu guī cáng

有 连 山 , 有 归 藏。

yǒu zhōu yì sān yì xiáng

有 周 易, 三 易 详。

【注 释】

第38页

《诗》、《书》、《易》、《礼》、《春秋》:“六经”的书目,“礼”

指《礼记》、《周礼》两本书。当时《周礼》列于“六经”,后来把 本去掉,

称为“五经”,与“四书”并称为“四书”“五经”。

【译 文】

《诗经》、《尚书》、《易经》、《周礼》、《礼记》和《春秋》统

称“六经”,这是古代学生必须讲习和研究阅读的书。《易经》有三种版

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它们详尽阐述了用八种自然

现象推测世界万物变化的道理。

【小 故 事】

姜子牙钓鱼的故事

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

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

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

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

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

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

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

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39页

yǒu diǎn mó yǒu xùn gào

有 典 谟 有 训 诰

yǒu shì mìng shū zhī ào

有 誓 命 书 之 奥

wǒ zhōu gōng zuò zhōu lǐ

我 周 公 作 周 礼

zhù liù guān cún zhì tǐ

著 六 官 存 治 体

第40页

【注 释】

典、谟、训、诰、誓、命:皆为古代文体形式。奥:深奥难懂。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

著:安排。存:存有,包含。

治体:治国的根本,意指使国家的治理趋于制度化。

【译 文】

《尚书》的体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内容深奥、精辟。周

公写了《周礼》一书,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官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

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

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

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

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

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

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第41页

dà xiǎo dài zhù lǐ jì

大 小 戴 注 礼 记

shù shèng yán lǐ yuè bèi

述 圣 言 礼 乐 备

yuē guó fēng yuē yǎ sòng

曰 国 风 曰 雅 颂

hào sì shī dāng fěng yǒng

号 四 诗 当 讽 咏

【注 释】

大小戴: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国风:各诸侯国的地方民歌。

第42页

雅:公卿大夫所作的乐歌。

颂:天子祭祀所用的乐歌。

四诗:《诗经》的内容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

所以合称“四诗”。

讽咏:背诵,熟读。

【译 文】

汉代大儒戴德、戴圣叔侄俩整理注释先圣之言,成《大戴礼记》

和《小戴礼记》,记载古代礼乐制度尤为完备。《国风》、《大雅》、

《小雅》、《颂》合称“四诗”,这些诗歌都值得我们去背诵吟咏。

大小戴的故事

大小戴编《礼记》戴德,称大戴。戴圣,称小戴。是叔侄俩。二

人都在西汉做大官。汉初,因秦始皇焚书,《礼》传下来的不多,后

经一些学者整理出有关礼仪的学说 214 篇,戴德删繁就简,编成大戴

《礼记》。

戴圣于汉宣帝时,曾以博士身份参加由皇帝主持召开的“石渠阁

议”和“诸儒讲五经同异”会议,论定并博采诸家礼说 46 篇,编为

小戴《礼记》。

大小戴所注的《礼记》,作为古代的文化思想,对当时及历史发

展起过一定的推动的作用,对规范人伦道德、朝规帝制都有较大影响。

第43页

jì wáng chūn qiū zuò

诗 既 亡 春 秋 作

yù bāo biǎn bié shàn è

寓 褒 贬 别 善 恶

Sān zhuàn zhě yǒu gōng yáng

三 传 者 有 公 羊

yǒu zuǒ shì yǒu gǔ liáng

有 左 氏 有 谷 梁

【注 释】

亡:消失。寓:隐含着。

褒:表扬,赞赏。贬:批评,指责。别:分辨。

【译 文】

《诗经》在传世过程中遗失不少,孔子于是编写了《春秋》。这部书

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寓含其中,以便人们分别善恶。注释与解说《春秋》的

第44页

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公羊传》、《左传》和《穀梁传》,称为“春秋

三传”。

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故事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

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

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因鉴于诸侯行仁政者少,恃

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

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

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

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渐渐黑了下来,远

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

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

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

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

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

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

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

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

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楚元王知道之后,

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jīng jì míng fāng dú zǐ ○22

○21

第45页

经 既 明 方 读 子

cuō qí yào jì qí shì

撮 其 要 记 其 事

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g

五 子 者 有 荀 扬

wén zhōng zǐ jí lǎo zhuāng

文 中 子 及 老 庄

【注 释】

经:指上面提到的儒家经书。子:指储子百家的著作撮:提取,

抓住。五子:即下面提到的五人及其著作。战国思想家荀子著《荀子》

一书;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扬雄的《法言》:文中子,姓王名通,隋

代人,著《文中子》;春秋思想家李耳(老子)的《老子》(《道德

经》);战国哲学家庄周(庄子)的《庄子》。

【译 文】

经书读懂后,才可以读诸子著作。读书时,应当注意归纳其中的

要点,并记住其中的事例。所谓子书的“五子”,指的是荀卿的《荀

子》、扬雄的《法言》、文中子的《文中子》、老子的《道德经》和

庄子的《庄子》。

荀子的故事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

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五十岁时,由于齐襄王

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

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第46页

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

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五十三岁到七

八十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

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

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 81 岁的老

翁了,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

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

没想到运气坏得很,春申君有位门客进谗言,春申君考虑之下,

终于辞退荀子。他经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此时秦昭王正和范雎设

计“远交近攻”的阴谋攻伐天下,对荀子讲的大道理提不起一点兴趣,

荀子只好回到赵国。

春申君赶走了荀子又后悔,派人到赵国三请四请荀子,并且再三

赔不是,最后拗不过春申君的好意,荀子又回到楚国当兰陵令。

jīng zǐ tōng dú zhū shǐ

经 子 通 读 诸 史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g shǐ

考 世 系 知 终 始

【注 释】

通:通览,通读。史:史书。考:考察。世系:家族传承的谱系。

【译 文】

经书、子书读懂后,就该读各种史书了。从中考察各个国朝的世

代系统,了解历史事

○23

○21

第47页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

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通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

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

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

成为一盖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

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

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

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

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

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

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

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

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比喻人勤学好问。

第48页

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

自 羲 农 至 黄 帝

hào sān huáng jū shàng shì

号 三 皇 居 上 世

táng yǒu yu hào èr dì

唐 有 虞 号 二 帝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

相 揖 逊 称 盛 世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夏 有 禹 商 有 汤

zhōu wé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周 文 武 称 三 王

【注 释】

揖逊:指让位于贤。

【译 文】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合称“三皇”,是上古时代的帝王。上古时代

的尧(陶唐氏)、舜(有虞氏)称为二帝,他们执政时,仁政爱民,谦让

王位,被后代赞誉为盛世。夏朝的开创者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

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他们被后人称为“三王”。

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

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蚩尤部落

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

○24

○21

第49页

突。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后来,

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

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

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

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史基础。

第50页

三字经 25-32 节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夏 传 子 , 家 天 下。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è

四 百 载 , 迁 夏 社。

tāng fá xià guó hào shāng

汤 伐 夏 , 国 号 商。

liù bǎi zǎi zhì zhòu wáng

六 百 载 , 至 纣 亡。

【注 释】

夏传子:夏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王位。

家天下:以天下为家。

迁:迁移,变更。

社:社稷,政权。

汤:商汤王。

夏:夏桀王,夏朝最后的一位君王。

纣:商纣王,商朝最后的一位君王。

【译 文】

从禹王把王位传给儿子,天下就为一个家族所有。过了四 上最

百多年,夏朝灭亡。商汤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传二十八代, 令

经历六百多年,到商纣王时,因暴虐无道而灭亡。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多媒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