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3-11-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神内涵的完整的人.[14]所以,无论时代发展如何变迁,教育技术的更迭和发展都摆脱不了人,教育的初心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本源、回归到人.“慢教育”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更多地强调教育这种形上的关怀抑或其精神价值,以一种整全的教育理念突破快时代功利主义不断衍生的成长藩篱,进而关注人存在的本源,寻求一种慢下来、等下来的教育.(二)“慢教育”直指个体生命整全正是基于快时代的功利主义色彩,我们的教育偏离了学生主体,教育的目光更多地只停留在学生的分数上,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本体论的价值.自然,追求学生个体的生命整全就成为教育得以立身依存的根本.身处当下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教育之慢是为了指向人、指向个体的生命成长,为了形塑个体超凡的心灵,更多的是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审思和完善.教育是一个缓慢且细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变化极其微妙,需要生命沉下来,并给予精细的关注和规范.[15](P.10)教育所直面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人格和特性的个人,正如赫勒(AgnesHeller)论述的那样,人之为人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乃是一个本体论的事实.[16](P.9)正是基于这一人的本体价值,“慢教...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神内涵的完整的人.[14]所以,无论时代发展如何变

迁,教育技术的更迭和发展都摆脱不了人,教育的

初心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本源、回归到人.“慢

教育”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更多地强调教育

这种形上的关怀抑或其精神价值,以一种整全的教

育理念突破快时代功利主义不断衍生的成长藩篱,

进而关注人存在的本源,寻求一种慢下来、等下来

的教育.

(二)“慢教育”直指个体生命整全

正是基于快时代的功利主义色彩,我们的教育

偏离了学生主体,教育的目光更多地只停留在学生

的分数上,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本体论的价值.

自然,追求学生个体的生命整全就成为教育得以立

身依存的根本.

身处当下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教育之慢是为了

指向人、指向个体的生命成长,为了形塑个体超凡

的心灵,更多的是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审思和完

善.教育是一个缓慢且细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其

变化极其微妙,需要生命沉下来,并给予精细的关

注和规范.[15](P.10)教育所直面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

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人格和特性的个人,正

如赫勒(AgnesHeller)论述的那样,人之为人的唯

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乃是一个本体论的事实.[16](P.9)

正是基于这一人的本体价值,“慢教育”才有了可以

依靠的根基.教育之“慢”并不是说教育就真的要

慢下来,而是在面对外在驱动而暴露出来的一系列

“教育内卷”“幼小超前化”等问题时,所急需的一种

超凡于功利主义驱动之外的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

审思.正是基于人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慢教

育”所指向的是坚持教育本身的内在精神和个体自

我天性的绽放.在快时代的冲击下,教育倒逼和驱

使着学生放弃自我对于个性的坚持和追求,不断抹

杀着人对于自我发展的追求,进而使人沦为数字化

时代 的 奴 隶.正 如 贝 尔 纳 斯 蒂 格 勒 (Bernard

Stiegler)所说,虽然智能装备尚未进入人体,但已

然 成 为 今 日 人 类 不 可 或 缺 的 生 存 性 “代

具”.[17](P.166)所以说,追求教育之“慢”,其实就是追

求教育本身的精神性,目的是寻求人的自我解放.

让教育慢下来,就是要摒弃那些功利色彩,以一种

“慢”的姿态去追求教育的精神性和人的主体性,不

断改善和填补那些在快时代的催熟下所出现的心

灵空洞和精神的缺失.

(三)“慢教育”等待学生成人之美

“等待”不是没有时间界限的拖延,而是慢教育

的一种宽容和尊重方式.教育内卷下的竞争压力

让“虎妈”“鸡娃”现象比比皆是.其实,大家都懂得

“催熟的瓜果不好吃”的道理,同样,᠀苗助长的孩

子一样难以立足社会.人的成长与植物的生长一

样,需要循序渐进.[18](PP.114~115)

慢教育作为一种形塑学生个体之美的艺术,不

仅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允许出错的过

程.真正的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高扬,是立于人

性和美之上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

的异化的抗៾.[19](P.180)真正的教育唯有始终关注

人、思考人、研究人,才是美好的.[20]教育之美就在

于顺应人的天性和自然的发展,在与教育主体进行

互动交流中,引导学生去接触、去实践,其实质就是

一种不断追求发展、追求创造的过程.“慢教育”理

念下的“等待”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弱化了教育的

功利性现实关照,更加强调对学生的陪伴、理解和

尊重.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学生一时间思维尚未打

开,对于老师的发问显得束手无措.可能因为对所

学知识的巩固不到位而导致知识“提取失败”,需要

一个缓冲时段进行修整和调节,通过思考将繁杂的

知识片段转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时候就

需要给予学生时间去思考,等待学生.等待教育彻

底改变了传统教育高高在上的疏离感,使学校教育

以更加ᴀ和的方式面对学生,并被学生所体认.[21]

三、快时代“慢教育”的时代呼唤

在追求快节奏、功利化的快时代,“鸡娃”“教育

内卷”等网络热词频频涌现,教育被各种智能产品

疯狂地加工、调剂、催熟,成了快时代的“夹生饭”.

教育作为一项服务人类发展的未竟事业,为了回应

好当代的“钱学森之问”,必须要有勇气直面在快时

代中迷失的自我,尊重育人的基本规律和个人的成

长发展需要,慢下来、沉下去,为自身发展找回本然

的节律.

(一)营造“慢”的教育环境,寻找教育的生命

本真

环境因素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于教育而言,环境虽然不是主导性因素,但却成为

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的客观前提,对人的成长与发

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劳动

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和人的发

展需要,与人类社会的生息繁衍相伴而生.教育作

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并伴

194

第202页

随着不同的社会影响,造就不同的社会形态.因

此,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永恒存在.教育要

想“慢”下来,就必须寻找为之依靠和与之相匹配的

环境方能得以维系.

一是渲᳿和呼唤教育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要“慢

下来”.智能化的快时代所提供的技术和产品似乎

总能散发出无限的魅力,让人如痴如醉.在享受智

能化“快”感的同时,也催生了人们无休止地开发和

探索的野心.正是人们对于技术、资源无休止的开

发和滥用,使人类生态失去了平衡.在快时代中,

成熟的技术终端貌似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背后却

是衍生的功利和物质主义正在逐渐侵蚀教育的初

心,腐蚀学生的灵魂,游戏“玩霸”似乎比“学霸”更

受孩子推崇.所以说,快时代的人类发展必须要

“慢”下来,但这绝不是说社会发展要停滞下来,而

是实现一种从过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慢节奏下的发展要坚持人本性、科学性、生态性和

可持续性为一体的原则,崇尚人、自然生物与智能

技术之间的生态平衡,使过于追求功利性的经济规

模和扩大的欲望逐渐消退,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在喧

闹的发展中慢下来.

二是营造和熏陶学校教育“慢”的校园文化氛

围.当下,哪怕是围墙之内的校园也避免不了快餐

主义的影响.在快时代的大环境中,人们对于学

历、证书和人才称号的追求,忽视了对人内在特质

和能力的要求.以考试分数进行人才筛选与分流

评价机制成为当下主要的评价标准,迫使学生和家

长选择接受学校教育之外的“课外加餐”,“提分᠀

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将学生推向题海战术,将

家长推向奔走报班的攀比,致使学生成了听课做题

的“奴隶”,家长成了培训机构“待宰的羔羊”.可

见,在社会资本空前膨胀下,教育也被异化成升学

考试的工具,将校园逐渐侵占为快时代发展的附

庸.学校教育必须守护好育人的最后一片“净土”.

一方面,在分数评价机制之上尊重“有过程”的

教学.“有过程”的教学强调的是尊重教育的基本

规律,而非教师主观凌驾所预设的过程.这就要求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的,又要想办法“暴

露”出学生学的过程、思的过程.[22]学校坚持“有过

程”的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慢教育,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迎回教育育人的初心.

同时,营造“慢”的校园文化要从根本上破除和革新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在畅享“慢”的校园文

化之中,学生原有的天性和学业负担得到充分释

放;教师繁琐的行政事务和工作负担得到改善,让

师生都能在“慢”的校园文化中过一种有“有过程”

“有天性”的教育生活.

另一方面,塑造“慢”的校园文化,适当给学生

“放假”,释放学生天性.“慢”的校园文化要尊崇有

过程、有个性和有灵魂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和天

分充分被发现、被认可和被尊重.尤其要慢下来去

关注那些特殊儿童群体,用温暖去化解每一个孩子

内心的贫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慢教育中拥有一

颗美妙、生动而率真的心灵,在慢教育过程中找到

被忽视的个体价值.同时,学校教育要摒弃那些

“满堂灌”式的知识教学和机械功利的作业抄写,弱

化升学考试的唯一目的,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实

现、自我创造之美.

(二)尊重“慢”的教育规律,等待教育的生成

之美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就

是一种慢的艺术、一种等待的艺术,并且基于生命

和贯穿生命,最终以更美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

证明人性的存在.[23](P.1)让教育慢一点、等一等,给

学生更多的反思和审视空间,让Ђ们在高负荷的竞

争压 力 中 有 机 会 回 望 自 己,观 照 自 己 的 内 心 独

白.[24]

一是以“慢”的教育伦理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

关怀.学生是简单与复杂的统一体,是极具个性的

人,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简单在于其生理心智和

社会经验还尚不成熟,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便被轻

易涂抹上色.其复杂性在于,学生不同于成年人,

其身心状态处于急速发展和成长之中,是一个充斥

着诸多 不 确 定 性 的 样 态.[25](P.63)正 如 洛 克 (John

Locke)所说,儿童的简单、纯粹如同干净的白纸一

般,教 育 者 在 上 面 涂 画 什 么,就 塑 造 成 什 么

样.[26](P.73)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最容易涂抹和

影响学生的主体之一,也是学生效仿的主要对象.

于教师而言,要认真感悟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

哲学家、艺术家和梦想家,Ђ们仅仅需要一颗小小

的石头、树枝抑或画笔就能呈现出内心最真挚、最

个性的表达[27],只是在快时代下被束缚在考试题

库中难以释放.所以,我们要给教育多一点时间,

让教育慢下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自然规律.这

也要求教师自己不仅要“慢”下来,更要将“慢”的教

育伦理传递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关怀.

二是以“慢”的生活哲学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育是人与人、人与集体发生互动的社会性活动.

195

第203页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然逃避不了日常生计与养

家糊口的生活压力.当教师在快时代的功利化追

逐之中疲于奔波时,势必会把一些情绪带到教育之

中,无形中支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让

教师慢下来,首先,要让教师“出声”.虽然教师是

实施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

的权利诉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凸显.教

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关注的是每一个人,绝不仅仅

只限于学生.对于教师来说,要关注教师的权利诉

求和职业发展,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让教师在快

时代的发展中找到职业获得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其次,要给教师“减负”.教育要慢下来,必须要让

教师在快的生活节奏中慢下来.教师作为教育教

学的专业人员,教书育人是其主要职责,只有让教

师从纷繁复杂的教学和行政事务中脱离出来,教师

才能回归到教育的专业化教学之中.最后,要为教

师“留白”.在艺术美学中,“留白”是为了让作品呈

现更多的空间感和艺术感而留下相应的空白和想

象的空间.慢教育的“留白”是为了给教师多一点

自由和创造空间.教师只有拥有个人自由和自己

的创造空间,才能放下思想包袱、释放压力,才能有

心思经营和思考教育,才能关注学生.只有这样学

生才能在获取教师内在之“慢”中逐渐慢下来.

(三)滋养“慢”的教育心灵,塑造学生的整全

生命

学生个体发展如何在异化的教育体系中找到

通往整全生命之路,这实际上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

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育难题.在高度

崇尚智能与技术的今天,技术形塑着具有时代化特

征的成人世界,教育亦裹挟其中,混迹在社会各种

因素的挤压之中,逐渐失去了育人的本真和初心.

我们的教育既没有回答好当代的“钱学森之问”,也

没有培养出足够的᠀尖创新人才,其根本症㏿就在

于受快时代的熏᳿太深,而迷失了教育的内在本体

价值.在速度与激情的快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一

项承载文化知识传递的未竟事业,依然要守好塑造

学生生命整全的最后一片“净土”.

一是探究和享受“慢”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

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师生

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是知识与道德的习得过程,也

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

中阐述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而在于唤

醒灵魂.[3](P.3)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不需要一味

地灌输知识,重在唤醒学生的灵魂感知.“慢”的教

育过程强调,要摒弃因外界功利因素驱动而影响教

师个人控制和主导教学的过程,“慢”的教育过程是

师生之间共同探索和求知的过程.因而,在教育实

施过程中要将文化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看作是育

人的手段而绝不是教育的目的和终点.教育要关

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建构,就必须与

教育无关的外在世俗划清界限,让教育成为真正捍

卫个体人性之基的关键.

二是要在“慢”的教育理念下培育学生的创造

潜力.创造与超越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本能反

应的内在属性.正如舍勒(SchelerM.)所言,人,

只有人倘使Ђ是人本身的话才能够作为生物超越

自己.[28](P.34)激发人的创造性、超越性的前提就是

要尊重人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

性活动,绝不是简单传授和继承既得的知识和经

验,而是要开启学生创造的志趣.如在现实学校教

育中,学生对于“滴水穿石”一词难以理解,这就需

要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究

“水”和“石头”自身的元素构成,以及水如何能与石

头发生化学反应,继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

生对“水”是否也能穿透其Ђ物质的思考.其实,对

于学生而言,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

程,更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热忱

和自身存在的价值.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急于追逐现代化发展的速

度和规模,给教育附带了过多的功利性要求,因而

遮蔽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原点初心,偏向于浮躁、

功利的快车道.正是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

本来就是一项“慢”的育人活动,教育要真正关注到

人,关注到学生个体和谐和社会幸福.快时代的教

育之“慢”并不是单纯地要教育放慢发展的脚步,而

是崇尚一种对于教育本真的呼唤,教育要在功利化

的社会发展中摒弃物化、浮躁的育人理念,真正关

注到人,关注学生内涵式品性和精神特质的养成与

塑造,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能够担当得起民族复

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伊万伊利奇.去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

196

第204页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格特比斯塔.教育的美丽风险[M].赵康,译.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许慎.说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冉亚辉.论教育的慢哲学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17,(31).

[8]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9.

[9]周辟宇.慢,也是一种教育智慧[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9,(7).

[10]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1]辻信一.慢生活慢美好[M].田园,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2015.

[12]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刘森尧,译.北

京:新星出版社,2005.

[13]刘旭东.论行动视域下的教育回归原点[J].教育研究,

2022,(11).

[14]孙刚 成,៿ 丹 丹.论 教 育 之 美 [J].当 代 教 育 与 文 化,

2016,(6).

[15]张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7]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裴

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9]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张 楚 廷.教 育 之 美 何 在? [J].大 学 教 育 科 学,

2014,(2).

[21]陈亚凌,王坤庆.“慢教育”视域下的学校教育变革[J].

教育学术月刊,2016,(8).

[22]于 伟.“率 性 教 育 ”:建 构 与 探 索 [J].教 育 研 究,

2017,(5).

[23]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演讲录[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4]陈亚凌,王坤庆.“慢教育”视域下的学校教育变革[J].

教育学术月刊,2016,(8).

[25]邹杨紫荆.快时代的“慢教育”研究[D].贵阳:贵州师

范大学,2022.

[26]洛克.人类理解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7.

[27]于伟.教 育 就 是 要 保 护 天 性、尊 重 个 性、培 养 社 会 性

[J].中国教育学刊,2017,(3).

[28]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阳:贵州

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李静丽)

Multi-dimensionalReviewof

SlowEducationintheFastEraandItsValueRealization

LIQiang, WANGAn-quan

(CollegeofTeacherEducation,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21,China)

[Abstract]Sloweducationisadialecticsublationtocopewith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inthe

fastera,andavaluereaffirmationandrealisticcalltoreturntothetruenatureofeducation.Basedon

thedefinitionoftheconnotationandextensionofthefastera,themulti-dimensionalconnotationof

sloweducationisexaminedfromseveralbasicdimensionsofedu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time

dimensionofeducation,slowisakindofgradualprogress.Fromtheperspectiveofthecharacteristicsof

education,slowisakindofeducationalwisdom,fromtheessenceofeducatingpeople,slowisakindof

humanisticcare,fromtheartofeducatingpeople,slowisakindofleisurebeauty.Inthefastera,the

essenceofcallingforsloweducationistoreturntotheoriginofeducatingpeople,pointingtothewhole

ofindividuallife,waitingforstudentstobecomebeautiful.Therefore,itisnecessarytocreateaslow

educationenvironmentandfindthelifeessenceofeducation.Respectthelawofsloweducationandwait

forthebeautyofeducation;nourishthesloweducationsoulandshapethewholelifeofstudents.

[Keywords]FastEra;SlowEducation;EssenceofEducation;EducationalOrigin

197

第205页

[收稿日期]2023-08-19

[作者简介]李安然,女,桂林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袁磊,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25

面向2035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

逻辑指向与发展路径

李安然1, 袁 磊2

(1.桂林学院 教育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2.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主旋律、最强

音,更是展望2035教育现代化美好未来至关重要的推进引擎.近年来,受优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高等教

育强国建设的实践征途中出现了诸多阻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为此,从本体论、系统论、协同论维度

深掘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进而构建起以造就英才为人本遵循、以赓续创新文脉为历史指向、以共聚

责任为价值追求、以协同创新为实践理路的逻辑链条.在此基础上,从着力育强᠀尖创新人才、持续增强服务

国家能力、不断优化协同治理模式、有效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出发,形塑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推进

路径,力求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面向2035;高等教育强国;理论内涵;逻辑指向;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198-09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

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主旋律、最强音,

更是展望2035教育现代化美好未来至关重要的推

进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

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

教育强国.”[1](P.33)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

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新发展阶段,高

等教育作为可持续汇聚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

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轴心机构,迫切需要服务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持续开创高等教育高质

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近年来,党和国家将高

等教育强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并相继出

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时期教育

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这些决策部

署意在着力构建高质量、多态性的高等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先导性、战

略性作用.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涵括有组织培养᠀尖创新

人才、科城融合服务社会重大需求、可持续革新大

学发展模式等多重意蕴,助推高等教育在“两个变

局”的历史方位中寻得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然而,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征途仍然存在诸多瓶颈.

大学人才培养在优绩主义的裹挟下热衷于追求更

高分数、更优成绩的有限游戏竞争,粉饰育人㏿果

的不平等和人本价值的缺失.大学与城市未能关

照社会共同利益,形成深度合作、互动融合、共担责

任的共同体.大学建设过程中缺乏否定性的批判

198

第206页

思维,使简单化的方式策略难以解决复杂问题.对

此,破除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挑

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稳步并有预

见性地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高等

教育“不仅需要继续扮演好它们的传统角色,还必

须通过改革以真正适应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如果

它们要继续在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这项事业中发挥

重 要 作 用,则 必 须 探 索 自 身 更 高 层 次 的 定

位”[3](PP.1~2).面向复杂性、不确定性、流动性不断

涌现的强国征途,深掘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蕴

意及其逻辑脉络,助益于高等教育永葆有灵魂的卓

越,汇聚起以高等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磅

礴力量.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相伴相

生,历经了由新中国成立前的“高等教育弱国”到逐

渐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大国”,又转向加

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进程.高等教育强

国建设的基础理论也从早期的模仿借鉴发展到如

今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实现了本体论、系统论、

协同论“三位一体”的理论更新(图1).本体论为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确立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实

质性目标,揭示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追求内涵式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系统论为高等教育强国系统重

塑了内外部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挖掘高等教育

生态系统由“弱”到“强”的理论基质;协同论从高等

教育强国建设主体入手,诠释了多主体协同创新的

现代化组织㏿构.三者既是厘清高等教育强国建

设进程中的源头问题、底层问题的重要抓手,更是

回答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是什么、其系统为什么

“强”、各主体要怎么做的“三位一体”理论问题的关

键.廓清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建立一体

化高等教育强国理论架构,是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构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远景蓝图的必由之路.

图1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框架

(一)高等教育迈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本体

论基础

本体论是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用于描述事物

的本质.[4]从本体论出发,高等教育强国之所以为

“强”,其本质在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由关注规模

到关注质量、由外延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

程.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优质质量的发展观,即能

够更好地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发展范

式”[5].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坐标系中,高质量

发展意味着高等教育摆脱专注资源要素驱动的传

统模式,聚焦每个人奔赴美好生活的发展空间以及

民生福祉,进而转换为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换句

话说,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

转变,实际上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内涵不断

199

第207页

丰富的过程,使高等教育本体由“大规模”转向“高

质量”.对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本体意涵便是

追求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轴心的进程,既强调最

大限度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又要求与时俱进

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

意的高等教育.从本质上看,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涉

个体的人经由高等教育获得的可行能力(capabiliG

ty),即 “实 现 各 种 可 能 的 功 能 性 组 合 的 实 质 自

由”[6](P.63),还强调通过高等教育为全体人创造更

多的社会福祉和共同利益.同时,高质量发展也直

接指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固有传统上的颠覆式

创新,实质性推进育人模式、科研范式和服务社会

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的有机㏿合.

(二)高等教育可持续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系统

论诠释

根据系 统 论 创 始 人 冯 贝 塔 朗 菲 (Ludwig

VonBertalanffy)的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若干

要素的复合体.[7](P.51)后工业时代,高等教育成为

一个不确定性持续涌现、开放性不断增强、可持续

性愈加凸显的复杂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科技、人

才、创新等要素以集群网络的形式交融共生.高等

教育强国建设意在增强各要素的内聚力和内驱力,

以强劲力的形式嵌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之中.

在系统论的关照下,高等教育的“部分与整体在其

中相互产生和相互组织的复杂的系统”[8](P.115),不

仅深刻反映了超学科知识交融创新的要素整合,更

加强调可持续培养拥抱和革新社会系统的未来力

量.因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力求突破工业时代

“圆形监狱”的系统疆域,在大学中营造开放包容的

可持续发展生态,从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使之

能够面对形成我们世界的特点的日益增长的复杂

性、变化的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9](P.4).这为高等

教育强国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多态性建构锚

定了系统全面的发展航向,创造了更多的集体智慧

和包容性方案.立足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激荡交

融的宏观全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系统论的架构

下“跳出教育看教育”,将全要素纳入可持续发展的

多态性系统,全方位审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复

杂问题,这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发展至关

重要.

(三)高等教育有组织创新现代化范式的协同

论审视

协同论将事物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的协调合作

视为有组织创新的基础,强调实现“整体效益大于

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10](P.31).基于协同论

的视角,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并非大学的内部事务,

而是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更为注重多主体、全要素

的协同创新,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夯实教育

强国之基.有组织攒聚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主

体的集体智慧,“提升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学术

成果的产出能力”[11],是凝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理

论创新合力的必经之路.多方主体以共同参与、资

源共享、责任聚合的方式形成良序互构的组织机制

和协作网络,形成“我为人人负责,人人为我负责的

责任伦理精神”[12](前言P.1),从而有效推动᠀尖创新

人才的有组织培养、有组织科研攻关以及有组织服

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繁荣.这种有组织创新不仅

能够有效唤醒多元主体对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

责任意识,还通过聚合多主体组织生态中蕴藏的集

体智力,“培养并分享多重的敏感性和技能的发展

潜力.现在需要的是合作,是信任,是将智力聚集

在一起”[13](P.4).对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多主

体协同联动的组织生态下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

的资源聚集和共享,使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成果公

平合理地惠及全社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

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展.

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指向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基础工程,旨在以高等教育之伟力最大限度地支

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契合国家事业发展的

宏观要求和全体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

布鲁贝克(Brubacher)有言:“高等教育的界限埋嵌

在历史发展中.”[14](P.3)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

指向也深藏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创新环境中,

先是由高质量发展的本体论延伸出造就英才的人

本逻辑以及赓续创新文脉的历史逻辑,再将系统论

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价值敞显的逻辑主线,将协

同论作为开展多主体协同共建的起点.无论是整

体设计还是具体实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均在理论

架构的指引下,依循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统

筹协调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趋势的有机联系.高等教育通过人本遵循和

历史勾画,得以形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育人观

和历史观,进一步以共聚责任为价值追求、以协同

创新为实践理路,形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多维

200

第208页

性逻辑链条.

(一)人本逻辑:锚定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尖

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

高质量孕育᠀尖创新人才既是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的人本遵循,更是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

设后继有人的强劲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是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得以真正高质量地实现并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人本理念,放眼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以自主培育

更多、更高质量的᠀尖创新人才.᠀尖创新人才的

培养既不是通过评价知识堆砌的多少来选育人才,

也不是精英化教育时期筛选少数人并使其接受高

层次的教育,而是始终以全体人的实质自由发展为

主线,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性和高阶能力.高等教育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沿循以人为本的逻辑指

向,给予广大学子成为᠀尖创新人才的机会,“将相

应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配置到位,从而让Ђ们得

以 按 照 ᠀ 尖 创 新 人 才 成 长 规 律 获 得 应 有 的 发

展”[15].对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贯彻落实以人为

本的育人理念,能够为᠀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和选育

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实现以“教学卓越推动学生卓

越”[16],在强国建设中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

栋梁之才,为党和国家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

贡献力量.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人为中心孕育᠀尖创新

人才,有助于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

代变局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

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

为根本.”[17]立德树人是大学怀揣人文精神、回应

共同利益、增进社会福祉的内在要求,深刻嵌入高

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本逻辑联系之中.高等教育

强国的最终建立离不开卓有成效的立德树人体系,

通过道德润养和创造力培养交织融合,培育一批批

心怀“国之大者”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面对当前高校立德树人面临的形式化、教条化问

题,高等教育坚守以人为本的逻辑指向,有助于扎

根大学生道德养成与信念塑造的默会环境,充分提

升大学生在道德发展中的实质自由.因此,高等教

育不仅期待᠀尖创新人才不断“冒出来”,更依赖立

德树人对人本取向的支撑作用,引导᠀尖创新人才

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

覆性技 术 等 领 域 的 创 新 中 发 挥 攻 坚 “主 力 军”的

作用.

(二)历史逻辑:扎根中国式现代化,赓续大学

与社会互动新传统

作为后发型国家,我国由“高等教育弱国”走上

“高等教育强国”快车道的进程是一部积聚磅礴伟

力的奋斗史、发展史,更是创造性打破固有传统,赓

续大学与社会互动文脉的传承史、创新史.在高等

教育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大学与社会缔㏿成共

荣共生、相伴相生、合作共赢的互动关系,共命运、

同呼吸,将其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关

联在一起.无论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兴未艾,还

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都处于

与社会的良序关系之中.如今,数字化转型对社会

造成了颠覆性冲击,社会现代化变革产生的不确定

性、风险性与脆弱性驱使大学迎来新一轮变革.但

大学与社会互动协作的传统并未褪色,作为深埋于

大学生命生长活动的传统要素,形成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赖以实现的历史逻辑.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

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

的欲望.”[18](P.6)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延续着在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的历史使命,瞄准社

会重大关切和前沿问题,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和有组

织科研攻关,推动大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

需求、产业转型需求相适应.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

求,意味着大学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必然要扎根中

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土壤,在崭新的历史征程中

为社会贡献更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高质

量的智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既融合世界各国现

代化的先进经验和共同特征,更有展现自主性的中

国特色,强调中国文化传统与先进现代文明的有机

融合,既继承和更新优良传统又尊重现代化变革,

既注重大学创新又不失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高

等教育强国建设更离不开大学与社会的有机互动,

推动大学紧密跟随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汲取大学

历史中的创新创业基因,以批判思维创新高质量发

展的高等教育模式.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高等

教育强国建设通过颠覆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众包

式创新等新型创新范式,主动融入现代化的经济

带、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并向社会传递前沿理论

和科技成果”[19].

(三)价值逻辑:着眼教育共同利益,凝聚大学

共同体集体智慧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以教育共同利益为价值

201

第209页

追求的共同体行动,凝聚着高等教育共同体的集体

智慧.雅思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指出: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

理之事业的共同体.”[20](P.19)在大学场域中,由学者

与学生组成的共同体既是以“求真知”为旨归的学

术共同体,也是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视为共同利

益的教育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之间以学术信任、共

建责任、贡献正义形成共同利益纽带和价值诉求,

从而有效汇聚各方力量以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持续输送集体智慧.这种来

自共同体成员共享共建的集体智慧,成为推动高等

教育守正创新和积极变革的关键性力量.“假如我

们不能作为一个集体通力合作,一同阐明我们在努

力重构教育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努力

会常常陷入孤立,对解决大型机构的弊端效果有

限.只有积极参与对话和实践”[21](P.147),高等教育

强国建设才更有可能实现以教育共同利益积聚集

体智慧的价值指向,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提供价值指引.

共同利益是共同体成员之间一条重要的价值

纽带,确保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形成松散耦合的共同

体关系,持续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供给深刻、持久

和磅礴的集体智慧.基于共同利益的高等教育共

同体具有松散耦合的组织特性,“松散耦合指一个

系统中的要素既是响应的,又保持了其自身的身份

在物理与逻辑上的分离”[22].对于共同体成员而

言,其价值追求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多态性选择,容

许共同体成员追求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功利价值

目标.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整体,高等教育

共同体的价值遵循是耦合的、一致的,即将教育共

同体利益作为内在价值,充分聚集共同体的多元智

力以助推高等教育发展.“国家、高校、市场和社会

等 对 于 高 等 教 育 的 期 待 既 有 一 致 性 又 有 差 异

性.”[23]对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共同体基

于共同利益的一致追求,仰赖于共同体创造的集体

智慧,为大学育强᠀尖创新人才、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增强服务社会能力蓄势赋能、提速加力,实现

强国建设的价值目标.

(四)实践逻辑:聚焦协同式创新,解构强国建

设的现代性隐忧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进程是多主体有组

织协同创新、开辟高等教育发展新赛道、攻克国家

发展“卡脖子”问题的攻坚克难过程,此过程必须遵

循以协同式创新规避复杂现代性后果的实践逻辑.

高等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是高度

同步、携手并进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是中国式

现代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对此,高等教

育强国建设实践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

的风 险 与 挑 战,尤 其 是 查 尔 斯 泰 勒 (Charles

Taylor)提出的现代性的三大隐忧———意义感的消

弭、工 具 理 性 的 统 治 与 个 人 主 义 导 致 的 自 由 丧

失.[24](P.31)上述问题都极易成为困扰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实践的复杂问题,造成“虚假治理”“单向度管

理”等现实阻碍.这驱使高等教育聚焦协同式创新

的实践逻辑,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共同合力,

通过高质量、有组织的责任共担机制建立起实践逻

辑链条.在实践逻辑的指向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旨在通过多螺旋的主体关系组建创新网络,切实把

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

新第一动力有效㏿合起来,在实践中避免现代化进

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隐忧.

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并非偏离协

同创新的实践逻辑,而是在后工业时代纷繁复杂的

挑战中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在21

世纪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社会的需求是复

杂多样的.受过良好教育并掌握充分信息的公民

对于维持良性的经济体系、健康的公民社会以及完

善的民主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的责任不仅在

于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在于扮演重要公民社会机构

的角色,将世界塑造成大多数人所希望的那个样

子.”[3](P.31)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能够有

效增进大学应对现代性隐忧的可行能力,通过育人

机制、科研探索、社会服务间的协同创新,充实全社

会的意义感和幸福感,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美好生

活、社会福祉和价值善性的孵化器.放眼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未来,高等教育强

国建设更加强调在实践逻辑的引导下促进学科、学

者、学生等多主体的协同创新,推动大学与社会全

要素的协同发展,把强国建设宏伟蓝图转化成教育

系统的生动实践.

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

远景目标,勾勒出面向2035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

宏伟蓝图,旨在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面

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为有效解决高

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顽疾,打破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202

第210页

发展壁垒,应着力育强᠀尖创新人才,持续增强服

务国家能力,不断优化协同治理模式,有效推进高

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而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提供不竭动力.

(一)育强᠀尖创新人才,擎起强国建设全要素

驱动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逻辑已

发生深刻变化,以全方位、全过程为本质特征的全

要素驱动力逐步取代以大量要素投入为基础的不

可持续的外驱型驱动力.从社会发展理论、经济增

长理论出发,㏿合中国实际和国际经验发现,我国

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雁阵”模

型和“创造性破坏”的政策环境,以实现发展资源的

高质量配置.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

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而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

是᠀尖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激活人才“第一资

源”,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以全要素驱动力为核

心育强᠀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路径.

首先,革新高质量᠀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引

领高等教育强国现代化建设.不可否认,我国现有

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人

才培养工作中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一般性”向

“᠀尖创新”的发展进程中却略显乏力.进入新发

展阶段,各个国家追求人才质量“最高值”的渴望已

超过了以往对人才质量“平均值”的追求,᠀尖创新

人才对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逐步显现.

为此,我们要㏿合中国特色和实际,紧扣高质量发

展的时代潮流,实时革新᠀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以理念革新引导“善态”的人才培养环境、社会舆论

环境和国际交往环境的构建.

其次,创新高质量᠀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

领高等教育强国科学化建设.一是要聚焦᠀尖创

新人才的生源选᠀,把好入口关.以实际需求为导

向,建立与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学科发展及办学特

色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二是

要依据高校发展特色,分类培养᠀尖创新人才.研

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高校应各司其职,凭借自身

优势分类培养᠀尖型、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人

才.三是要根据᠀尖创新人才的创新特质,有针对

性地打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掌握广博的通识课

程知识是成就“᠀尖”、开៿“创新”的基础,还要通

过问题探究与解决能力、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

力,“形成以默会认知贯通学科知识、以默会知识集

聚多元知识的可持续知识生产机制”[25].

最后,构建高质量᠀尖创新人才制度体系,支

持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建设.培养᠀尖创新人才

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尖

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用制度去规范、靠制度来保障.

要建立有组织的᠀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关键是构

建合理的᠀尖创新人才制度体系.一方面,以制度

的形式保障᠀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化.在制定

或修订人才培养相关法律法规时,应为᠀尖创新人

才培养预留制度空间,明确᠀尖创新人才选᠀、培

养、管理的相关机制.另一方面,面对当前创新᠀

尖人才培养标准模糊、资源分配体系欠佳、人才培

养协同性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政府、

高校、企业行业、社会群体多元协同建立健全人才

培养管理制度、培养主体联动制度以及保障性措施

制度.

(二)增强服务国家能力,驱动产学研一体化深

度融合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需求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边际正在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逐渐得以强化.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旨在引导高校围㐁世界科技

发展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支撑

区域协调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产学研一体

化是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

必然要求,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是提升科技创新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能力的关键.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

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

坚战.”[1](P.35)驱动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的核心

目标在于“用”,即增强服务国家的能力.为此,面

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围㐁增强服务

国家的能力,持续驱动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一方面,科学布局产学研融合平台,助推教育

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高质量服务国家

战略需求.其一,大学要在促进学校与企业行业共

建共享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

围㐁国家、区域、行业的现实需求,着力推动教育教

学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行业高水平发展的

融合共生,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品牌,实现教育

链与产业链的有机链接.其二,大学要着力推动教

育教学与知识创生、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紧密㏿

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跟进需求、服务

203

第211页

需求、引领需求[26],加速传统产业更新迭代和新兴

产业迅速崛起.在赋能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前

提下,多元主体共建产业学院,完善科教融合育人

机制,推进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实现教育链

与创新链的有机链接,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特色优势持续优化学科㏿

构,面向国家需求开展学科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国

家的能力.学科是大学创生知识、传播知识、实现

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枢纽.在产学研一体化

进程中,大学只有通过凝练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化

优势学科㏿构,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一,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聚焦

优势学科的培育、发展,瞄准关乎国家及区域发展

全局的关键特色领域,并将其做精、做大、做强.其

二,学科建设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紧跟行业发展

的变化趋势,科学布局学科发展规划.在遵循学科

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当下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方位,主动对接企业行业关键技术发展,创新学科

交叉、融合机制,推动学科建设始终与企业行业的

技术发展方向相协同,从而为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

合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三)强化协同治理模式,推动大学与社会互动

式治理

近年来,高等教育治理㏿构已逐渐步入去中心

化的发展方位,强化协同治理模式、推动大学与社

会互动式治理已成为形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面对长期以来“大政府,小社会”的大学治理

模式,探索并完善科学化的大学治理体系,构建尊

重、认同、互动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化解主体间的多

方冲突、谋求主体间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心灵

契合,进而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

强国的新引擎.

一方面,推动大学与社会互动式治理,要在制

度层面确立二者的主体地位,规范二者的治理权

责.学校和社会是大学治理的核心主体,实现大学

与社会的互动式治理是打破政府对高等教育线性

管理囹圄的关键.为此,在协同治理模式构建过程

中,首先应通过法律法规实质性确立大学与社会的

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二者的权责边界,即社会群

体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对教育决策、教育评价、教育

管理、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摆脱传

统大学治理体系对政府的路径依赖.

另一方面,推动大学与社会互动式治理要构建

行之有效的大学协同治理模式.其一,重视市场导

向作用,逐步强化社会资本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大学面向社会៿宽办学经费的

来源渠道,逐步改善以国家财政支出占绝对“统治”

地位的经费来源模式,真正实现高等教育面向社会

办学,促进大学与社会互动共治.其二,多元参与

是大学协同治理的核心理念.为此,大学应通过主

动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等方式,不断强化社会群体在

大学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引导第三方社会机构明确

其参与大学治理的办法、标准、路径,从而推动第三

方社会机构的专业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

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关键作用.

(四)强力推进数字转型,形塑开放包容的数字

化共同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

技术持续高速发展,数字化正以新理念、新形态、新

模式融入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在数字化转型

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下,其边界逐渐泛化,与

社会网络交融共生,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多维空

间.与此同时,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等问题也以相

互联系、叠加的样态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因此,

从宏观、全局视野出发,将开放、包容的共同体理念

应用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形塑开放、

包容的数字化共同体,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形塑数字化共同体应摒弃数字全球化建

设主体的排Ђ性,实现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建设主体

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主体的多元全面是实现国际

间、区域间、校际间高等教育平等、均衡、包容、互惠

式发展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数字共同体注重不

同主体都有权利参与到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过程

中,并以合理差别原则对待处于相对弱势的发展中

国家、欠发达地区和实力薄弱大学的权益,使其获

得相应的话语权,逐步建立起高等教育伙伴关系,

群策 群 力,更 好 地 推 动 高 等 教 育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实现.

其次,形塑数字化共同体应以开放的姿态共享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成果.数字化共同体强调数

字发展成果的开放性、普惠性和共享性,促进全球

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共享是高等教育包容性发

展的价值目标.为打造更加开放、包容、优质、公平

的高等教育数字化体系,一是要搭建高等教育公共

204

第212页

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学科、各领域的优质教育资

源;二是要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构建高质

量的在线学习平台;三是要打造国家高等教育智慧

教育平台,将现有在线课程分领域汇聚为不同教育

专题,进而消弭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数字

鸿沟,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最后,形塑数字化共同体应构建行之有效的保

障体系和治理体系.一方面,优先提升高等教育机

构各类人员的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社会责任等数字素养,以保

障数字化环境下大学新兴的人才培养、知识创生及

社会服务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引

擎”驱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精准化、灵活

化转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分析系统、自适

应系统,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组织㏿构的优

化、管理职能的细化和监督体系的合理化,进而实

现高等教育的精准治理、精准决策、精准施策,筑牢

数字强国治理根基[27],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

供“数字引擎”.

结语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

重要标志.[28]纵观我国由穷国办大教育转向大国

办强教育的历史脉络,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的

守正创新进程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对于推动教育现

代化、创造美好教育未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

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

展的系统性跃迁过程,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造就᠀

尖创新人才、主动服务区域发展、引领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高等教

育的深层需求.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远景目标,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已成为实现中

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本

文从本体论、系统论、协同论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了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并明确相应的逻辑

指向及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新发展理念描绘了一张

面向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蓝图.然而,在

一流大学及前沿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中,重大使命

驱动的有组织科研与知识交叉为高等教育强国建

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知识生产新模式的多态性必将

颠覆式创新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将带来诸多

不确定性的风险,在追求功绩的优绩主义时代,进

一步滋生出精英学术文化、工具理性蔓延、单向度

治理等现代性隐忧.

为了解构复杂的现代性、破除这些壁障和风

险,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仍然要推动深化改革创新走

向深入、迈向落实,通过无止境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来追求有灵魂的卓越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

育强国建设尤为需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现

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和有组织创新的集群效应,驱动

新质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性提升,助推

大学与社会的有机共振和善意共鸣.高等教育要

有意识地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使其学会创造、批判

和思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

略需求培育更多᠀尖创新人才,并使其积极投身高

水平、自立自强和教育强国战略的伟大事业,促进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交融汇聚,使高等

教育徜徉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生态之中.总之,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的过

程,必须在大变革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探索通往大

学理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

建设教育 强 国 为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提 供 有 力 支 撑

[N].人民日报,2023-05-30.

[3]埃德伯恩,查尔斯克拉克.大学的挑战:变革中的时

代与大学[M].吴寒天,曾令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22.

[4]T.R.Gruber.TowardPrinciplesfortheDesignofOnG

tologiesUsedforKnowledgeSha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Human-ComputerStudies,1995,(43).

[5]王晓茜,张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实践

进路[J].高校教育管理,2023,(3).

[6]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

康义,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8]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姆斯卢克斯.战略协

同(第2版)[M].任通海,龙大伟,译.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0.

205

第213页

[11]郭元兵.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的转型及其路径选

择———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J].内蒙古社会

科学,2022,(3).

[12]田秀云,白臣.当代社会责任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8.

[13]菲利普布朗,休劳德.资本主义与社会进步:经济

全球化及人类社会未来[M].刘榜离,张潮,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5]周彬.᠀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困境及突破[J].

全球教育展望,2023,(4).

[16]王其寓.强调学生卓越成长的英国教学评估改革[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17]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 ———习

近平这样回答教育之问[EB/OL].http://cpc.people.

com.cn/n1/2021/1206/c164113 - 32300482.html,

2021-12-06/2023-06-14.

[18]弗莱克斯 纳.现 代 大 学 论———美 英 德 大 学 研 究[M].

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王淑英,郜怡飞.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多元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3,(2).

[20]雅思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7.

[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

打造新的社会契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22]李立国,冯鹏达.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基于松散耦

合理论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2).

[23]刘宝存,苟鸣瀚.普及化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的现实背景与可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1).

[24]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需要被挽救的本真理想

[M].程炼,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5]陈亮.默会知识观视域下立德树人的逻辑架构与高质

量培育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5).

[26]马博虎.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研究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27]邢 振 江.数 字 乡 村 建 设 的 国 家 逻 辑[J].吉 首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1,(6).

[28]王占仁.中国共产党人办大学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回顾

与展 望 [J].东 北 师 大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21,(4).

(责任编辑 李静丽)

LogicalDirectionandDevelopmentPathofConstructing

HigherEducationPowerOrienting2035

LIAn-ran, YUANLei

((SchoolofEducation,GulinUniversity,GulinGuangxi541006,China;

FacultyofEducation,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linGuangxi541006,China)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highereducationpowerisabasicprojecttoachievethegreatrejuveG

nationoftheChinesenation,mainmelody,mostfortetobuildapowerfulcountryinhighereducation

andacrucialdrivingenginetolookforwardtothebrightfutureofeducationmodernizationin2035.In

recentyears,undertheinfluenceofideologicaltrends,suchasmeritocracy,therehavebeenmanybarriG

ersto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intheprocessofpracticingtobuildapowerful

countryinhighereducation.Therefore,thetheoreticalconnotationneedstobeexploredfromtheperG

spectiveofontology,systemtheoryandsynergytheory,andthenalogicchainneedstobeconstructed

followingtheprincipleofhuman-orientationtocultivatetalents,thehistoricalorientationofcontinuG

ouslyculturalinnovationandpursuingthevalueofco-gatheringresponsibility,takingcollaborativeinG

novationasthewayofpractice.Onthebasisofthis,startingfromthecultivationoftopinnovativetalG

ents,continuousenhancementoftheabilitytoservethecountry,optimizationofcollaborativemanageG

mentmodel,andthepromotionofdigitaltransformationofhighereducation,wemustshapethepathof

high-qualitydevelopmentinordertoprovideinexhaustiblepowertospeedupconstructinghighereduG

cationpower.

[Keywords]Orienting2035;HigherEducationPower;TheoreticalConnotation;LogicalDirection;

High-qualityDevelopmentPath

206

第214页

2023年«内蒙古社会科学»总目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现实意义及实践路径 戴 瑛 (2023.2)

主体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主线考察 许光伟 (2023.3)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超越 王金胜 (20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程恩富 董金明 (2023.4)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正司法观———核心要义、理论渊源与实践逻辑 姜晓贞 (2023.4)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张继焦 (2023.5)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 王 刚 张志忠 (2023.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逻辑展开 张 彦 杨思远 (2023.6)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维度阐释 意 娜 (2023.6)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乌云格日勒 (202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四重逻辑 张青卫 (2023.1)

人民至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王 智 陈正辉 (2023.1)

坚持“两个结合”: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苏玉波 潘思雨 (202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意义 李树林 (2023.2)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意义叙事 李维意 陈 晨 (2023.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西口文化的价值敞显及调适转化 曹海平 (2023.3)

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崔思朋 (2023.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演进规律 唐英毅 何 博 (2023.6)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推进新文科建设中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韩喜平 王思然 (2023.5)

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基于宏观经济治理实践 周绍东 刘 健 (2023.5)

207

第215页

北疆文化研究

试论北疆文化的范畴、内涵与价值 李大龙 刘壮壮 (2023.5)

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 康建国 翟 禹 (2023.5)

论“北疆文化”的基本问题 简小文 (2023.6)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构建

———以新闻驯化与新闻反驯化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沈正赋 (2023.3)

中国诠释学构建的落脚点:文化实践 李昕桐 (2023.3)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国家安全学科的建设理路 于 涛 商一杰 (2023.3)

内蒙古发展论坛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内蒙古边境地区城镇体系优化发展策略 李 莹 柳建文 (2023.1)

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 何生海 (2023.4)

内蒙古肉牛种业发展现状、制约瓶颈及优化建议 宝音都仍 杨建国 (2023.4)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问题及系统治理方略 天 莹 (2023.6)

中国草原制度变迁逻辑:制度成本调节与牧民行为博弈———以内蒙古 B嘎查为例 武俊伟 (2023.6)

政治公共管理

中国式现代化对依附—世界体系论的扬弃与超越 兰 洋 (2023.1)

非正式监督:公众监督基层痕迹主义的策略选择———以 C区三城同创工作为例 ℁鸿昌 (2023.1)

风险沟通中需求处理和议题讨论的阻滞与优化 黄杨森 (2023.1)

网络参与的非理性问题及其理性应对 许一飞 (2023.1)

乡镇治理韧性:多维表征与生成逻辑———基于 G省乡镇调查的案例分析 吴理财 王 为 (2023.2)

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陈朝兵 吴钟灿 (2023.2)

脆弱性治理:回应巩固脱贫成果政策系统脆弱性的挑战 王春城 王 帅 (2023.2)

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的逻辑、议题及推进 何锡辉 (2023.3)

使组织机制运转起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着力点 韩瑞波 (2023.3)

算法推荐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能见度”的遮蔽与突围 张 林 (2023.4)

公开声讨:新型网络道德批判机制的兴起与反思 阎国华 何 珍 (2023.4)

智媒时代网络暴力主义话语的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 严 丹 (2023.4)

基层治理国家化: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转型及其困境 杜 姣 (2023.5)

把“传统”带进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本土之维 唐文玉 (2023.5)

208

第216页

网络化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在逻辑、本土叙事及理论架构 刘思阳 陈宇奇 (2023.5)

政策包装:压力情境下街头官僚的策略选择———基于 H 市街头执法的案例分析 张力伟 (2023.6)

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分层治理视野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张雨薇 (2023.6)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分层机制研究

———基于 AGIL模型的៿展性分析 苗昇旺 石晋昕 赵淑辉 (2023.6)

哲 学

科学如何构建秩序的宇宙———基于卡西尔的“符号形式”解读 曹 晖 (202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社会劳动的批判 王 茜 (2023.1)

如何思考数字时代之物:当代新唯物主义的兴起 苏 丹 (2023.1)

论优先性之争中权利与善的辩证统一———基于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析 曹晟旻 (2023.2)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化重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方面 董键铭 (2023.2)

对主体的探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李乾坤 (2023.3)

黑格尔—马克思—葛兰西:市民社会现代性转向研究 郭 阳 韩秋红 杨文爽 (2023.3)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现实价值 刘 超 (2023.4)

黑格尔的解放伦理与马克思的现实批判 李慧敏 (2023.4)

“反创造力”:资本主义批判进路的创新 高新民 刘蓓蓓 (2023.5)

共同性与经济文明的建构 陈 飞 (2023.5)

当代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吴国林 胡 绵 (2023.6)

后疫情时代文明危机的消解与澄明———风险辩证法的实践智慧及其方法论意蕴 薛俊强 (2023.6)

历 史

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的考古学研究 魏 坚 于柏川 (2023.1)

清代八旗察哈尔所属外藩扎萨克佐领考论———以茂明安勋旧佐领为例 苏日朦 (2023.1)

金代广宁府军政地位变迁刍议 边 昊 (2023.1)

金末河南地区人口的迁入与外流 郝素娟 (2023.2)

金代奏事制度初探 冯 盛 (2023.2)

文化交融视域下金朝官员卒葬礼俗探赜 宋 卿 (2023.3)

南部的设立与猗卢时期的拓跋政局 刘 兵 (2023.3)

元江东地区镇戍军府研究 刘 晓 (2023.4)

西夏时期黑水城地方行政建置及职官考述 格根珠拉 (2023.4)

从部族到王朝国家:契丹族群早期政治生态演进模式的道路抉择 高福顺 (2023.5)

4~6世纪北方游牧民族族源叙事中的“华夏认同”

———以铁弗匈奴、៿跋鲜卑、柔然为例 胡玉春 (2023.5)

209

第217页

京绥铁路建成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吴楚克 索音布 (2023.6)

民国时期绥远改省时间小考 于 永 (2023.6)

法 学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内涵检审与司法适用 王歌雅 陈 璐 (2023.1)

社会组织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证成与型构 唐绍均 王国平 (2023.1)

为后果主义审判正名———基于理论谱系的梳理 王 彬 (2023.2)

企业刑事合规的刑事法意义 王志祥 李昊天 (2023.2)

论“守门人”制度的嬗变及其对完善我国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的启示 金美蓉 李 倩 (2023.2)

论刑事诉讼中专门性报告的证据能力 纵 博 (2023.3)

我国刑事审判组织场域中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基于制度理论的质性研究 严泽岷 (2023.3)

体系融贯视角下混合担保无追偿权论的妥适性 汤 敏 (2023.3)

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应当参照”的效力证成及制度路径 祝 捷 张诗瑶 (2023.4)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协商机制规范的反思与调适 侯佳儒 马识途 (2023.4)

法典化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职责的纵向划分与规范配置 黄锡生 叶 舟 (2023.5)

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地类转换的法理阐释与规则构建 郭 洁 (2023.5)

客体视角下土地经营权出租政策与法规范关系的协调 崔梦溪 楼建波 (2023.5)

检察公益诉讼“行政化”之反思 占善刚 张梦智 (2023.6)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建构政府信用保护公益诉讼的学理探微 王 译 (2023.6)

新时代刑事合规的法院审查模式 陶朗逍 (2023.6)

经 济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吗? ———基于产权科层的视角 肖盼晴 (2023.1)

环境规制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演化逻辑及优化路径 徐 喆 吕 杰 (2023.1)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姚⃿春 张嘉实 (2023.2)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共同体何以重塑?

———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与减贫耦合的双重视角 徐冠清 崔占峰 余 劲 (2023.2)

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优化———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 邸 昂 (2023.2)

财政体制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历史逻辑、主要问题与实现路径 刘明慧 王 婷 (2023.3)

非物质劳动与数字商品的劳动价值论审视 石先梅 (2023.3)

光明抑或隐忧:元宇宙与数字资本关系探赜 姜英华 (2023.4)

当代资本主义数据权力的统治关系批判及其启示 张 杨 刘江彬 卢 鑫 (2023.4)

构建满足人民需要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研究 刘凤义 潘 璐 (2023.5)

数字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郝启晨 (2023.5)

210

第218页

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王立胜 (2023.6)

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王 娜 汪 彬 (2023.6)

文 学

从革命到治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形态探析 张良丛 (2023.1)

以今释古:现代“小说话”品评“四大奇书”的思想史意义 温庆新 (2023.1)

从意象到神韵:明代复古派诗学美典的画学路径 袁宪泼 (2023.1)

“小李杜”诗文中晚唐长安的历史记忆 米彦青 (2023.2)

文学的地方政治与中国当代作家魔幻叙事的异质化书写 陈黎明 (2023.2)

在“审美”与“政治”之间———论文学阐释的一种当代紧张 庞 弘 (2023.3)

向心与离心的二重奏:文学地理视阈中晚清新小说的发展面向 王 成 (2023.3)

能作诗的 ChatGPT 能否称得上艺术创作主体 马立新 杨冬妮 (2023.4)

红色文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面镜子———红色文艺百年脉络、研究史与新时代指向 傅修海 (20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元代雅俗文学的发展 任红敏 (2023.4)

论新时期审美范式文学理论的生成及其公共性 肖明华 (2023.5)

十六国与北魏初期诏令的承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郭晨光 (2023.5)

自我与人生、社会、文明的现代守望———中国现代游记的审美之思 陈邑华 (2023.5)

清中期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及其唱和高潮 王小恒 (2023.6)

“非地点”“元时间”和“游戏化”———元宇宙文艺的本体论思考 徐 杰 (2023.6)

社 会

“风险—能力—体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多维脆弱性识别及消减路径研究 陈相云 (2023.1)

弥合数字鸿沟: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的困境与突围 武文颖 朱金德 (2023.1)

从“间断均衡”到“融合驱动”:中国健康老龄化政策变迁研究 翟绍果 韩 煜 徐天舒 (2023.2)

农村老年人自养秩序:主观意愿、现实条件与实践样态 周佩萱 陈 辉 (2023.2)

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社区实现路径 白维军 王 欢 (2023.2)

数字时代虚拟养老的实践逻辑及风险规避———以Z市虚拟养老院为例 张洋阳 黄建洪 (2023.3)

农村互助养老社区组织化的实践逻辑———基于全国农村互助养老案例的分析 朱震宇 (2023.3)

从依赖走向突破: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梁成艾 代玉芳 王德召 (2023.4)

新家庭主义: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伦理形态分析 李永萍 (2023.4)

对“躺平”现象的主体性反思 耿 锐 (2023.5)

私人还是公共:我国托育服务体系供给范式研究 刘中一 (2023.5)

代际合力:农村代际关系演变的新趋势 苏运勋 (2023.5)

感性之“力”: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及反思 高艺多 (2023.6)

211

第219页

从跨界到嵌合:城市“物业养老”的实践逻辑与发展路径 易艳阳 (2023.6)

文化传媒

“翻译暴力”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胡作友 刘梦杰 (2023.1)

文明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全球语境跨文化传播视角的分析 张苏秋 (2023.1)

传承和弘扬蒙古马精神的时代价值 李建国 (2023.3)

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基础教育的政策传播模式研究 白旭晨 (2023.3)

“国潮”媒介文化的符号学阐释———基于博物馆文创短视频的意指系统研究 陈 淼 (2023.3)

从“文物在说话”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龙柏林 易湘婷 (2023.4)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路向 姜 华 喻长友 (2023.4)

教 育

学业负担的社会治理论纲 张铭凯 (2023.1)

义务教育学业负担的政府治理:基本逻辑与实现理路 张家军 闫君子 (2023.1)

学业负担综合治理的基本理路 靳玉乐 赵瑞雪 (2023.1)

新时代教师教育“全能型”教师的理性建构与实践策略 游旭群 (2023.2)

面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路 何舒颖 李广海 (2023.2)

交叉学科视域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旨向及实现路径 龚 洪 (2023.2)

课程改革的价值流变与社会担当 廖婧茜 袁 满 (2023.3)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逻辑与实践向度 朱 影 (2023.3)

交往性学生评价:要义证成、主要特征及实践路向 张乐乐 陈恩伦 (2023.4)

教育评价改革的风险及其治理———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 杨 银 (2023.4)

ChatGPT 运用于教育的伦理风险及其防控 冯永刚 屈 玲 (2023.4)

新时代设立交叉学科门类的责任诉求 陈 亮 徐 林 (2023.5)

新高考选科选考改革的困境与纾解———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视角 张善超 李宝庆 (2023.5)

快时代“慢教育”的多维审视及其价值实现 李 强 王安全 (2023.6)

面向2035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指向与发展路径 李安然 袁 磊 (2023.6)

21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简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