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1-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经济融合困难得多.如果不顾及民族性,简单地从异文化中寻求新的文化模型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理想,因为文化替代不会像技术引进那样轻而易举.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疯狂对外扩张,占有了许多殖民地,但与殖民地本土民族性文化的冲突同样带来了诸多问题,于是西方人类学家开始热衷于研究文化的民族性,从而了解殖民地国家的特点,以便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有效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人类学家与其政府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为政府提供着政策决策依据,例如著名的人类学家巴特森、克罗孔、米德、莱登、本尼迪克特等受美国政府邀请,从事敌对国家的民族性研究,力求掌握敌对国家文化的民族性,为美国政府进行军事、外交、文化渗透等提供理论参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扩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共融,服务人类的共同发展.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取得他国人民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一过程同样会遇到与他国民族性文化的排斥或者冲突.怎样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化解与他国民族性文化的排斥或者冲突,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之一.(三)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与国...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经济融合困难得多.如果不顾及民族性,简单地从

异文化中寻求新的文化模型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理

想,因为文化替代不会像技术引进那样轻而易举.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疯狂对外扩张,占有了许多殖

民地,但与殖民地本土民族性文化的冲突同样带来

了诸多问题,于是西方人类学家开始热衷于研究文

化的民族性,从而了解殖民地国家的特点,以便对

殖民地人民进行有效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人类学家与其政府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为政府

提供着政策决策依据,例如著名的人类学家巴特

森、克罗孔、米德、莱登、本尼迪克特等受美国政府

邀请,从事敌对国家的民族性研究,力求掌握敌对

国家文化的民族性,为美国政府进行军事、外交、文

化渗透等提供理论参考.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美国

的文化霸权主义扩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共融,服务人类的共同发

展.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取得他国人民

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一过程同样会遇到与

他国民族性文化的排斥或者冲突.怎样使中华文

化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化解与他国民族

性文化的排斥或者冲突,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困

境之一.

(三)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方式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播同样会遭遇传播方式

的局限与困境.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遇到的第一

个障碍就是语言障碍.把本国的文化推向世界,首

先需要跨越语言障碍,把本国的优秀文化翻译成多

种文字进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翻译者

选取何种资料进行翻译,考验着翻译者的觉悟、价

值观以及翻译能力的高低等素养.翻译者所翻译

的素材要真正做到选取的是本国文化之精髓、文化

之优良是有一定难度的,或者说有很大的难度.另

一方面,影视类的传播方式很难与经济效益彻底脱

离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同样是注重

效益的产业,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当传播

文化精华与传播文化效益产生矛盾时,我们首先要

服从国家利益,而不是服从文化产业经营者的利

益.在本国文化向国外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

让文化经营者践行非利润第一的原则,有时也会因

资金困乏等原因使文化经营者望而却步,不利于文

化的传播.

而且,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

交流障碍,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受市场化、利润化

的驱动,原有的文化发生变异,成为资本获利的工

具或者异文化的附属.例如,«西游记»在传入西方

国家后,其所代表的文化主旨及内涵均发生了变

异.由此可见,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不仅存在着语

言障碍,而且还存在着理解障碍、认知障碍、利益驱

动障碍、习俗障碍等.

中华文化借助媒介走向世界的过程也存在一

定的困境和难题.文化传播借助的媒介一般通过

文化偏好和文化趣味笼罩人们的感觉领域,诸如特

定内容的粉丝群、个性化的媒介风格以及时尚的媒

介手段等,一定程度上使文化传播成为媒介文化,

使文化成为具有文化偏向和文化趣味的指向性文

化,以至于使跨国文化传播的主旨发生偏向,使跨

文化传播商品化、世俗化.所以说,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化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问题.

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尽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着各种困境,

但是我们坚信,中华文化一定会更好更快地走向世

界,这是中华文化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自信,因为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西方思想文化运动的“东方转向”为中华

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20世纪初期,印度哲学家拉宾德拉纳特泰

戈尔指出,传统的西方文化多倾向于科学与物质,

传统的东方文化多倾向于精神与审美,未来世界文

化的理想状态是传统的西方文化与传统的东方文

化的整合.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实践证明,现

代性的西方文化以及文化传统不是未来人类完美

生存的选择方向,于是向西方文化以外的人类文化

寻求新的价值顺理成章.自20世纪起,西方学院

派的思想家们就把希望转向了非西方文化,转向了

东方文化,寻求诊治现代性病症的东方良药,力求

引导西方人走出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的误区.

随着世界历史实践的不断发展,非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成为西方人反思、再认同的对象.在此过

程中,西方文化遭到冲击,文化的“东方转向”影响

着世界文化的走向以及内在张力,其背后的原因是

对资本和利润的追逐造成的现代性弊端无法克服.

在资本主义三百多年的发展史中,现代性进程遭遇

了根本性危机,使其进入到技术和欲望无限膨胀的

194

第202页

时期,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日益凸显,资本主义的

扩张意识及实践带来了生物圈以及全球生态系统

的不断恶化,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

资本主义的可持续积累.“现代性的生产方式正在

飞 快 地 逼 近 地 球 的 生 物 和 物 理 承 载 能 力 之 极

限.”[9](P.215)一方面,地球温度不断升高、物种加速

灭绝,人类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潜在威胁;另一

方面,世界风云动荡不安.英国思想家安东尼吉

登斯指出:“现代国家来说,在领土明确的边界之内

对暴 力 工 具 实 行 成 功 的 垄 断,意 义 就 非 同 一 般

了战争的工业化急剧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使

其 进 入 了 全 面 战 争 以 及 后 来 的 核 战 时

代.”[10](PP.51~52)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多部著作中

反复强调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的风险难以估量和预

测,已经超出了现代专家凭借经验做出的预测.德

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自反性现代化»中

也分析了西方文化存在的危险.他指出:“为做一

种社会理论和文化诊断,风险社会这个概念指现代

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

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11](P.8)乌尔里希

贝克在«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等著作中强调

风险性是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之一.另一名德国社

会学家、思想家卢曼在«风险社会学»中也揭露了西

方文化下的风险社会.法国思想家博德里亚尔指

出:“技术正在变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冒险.”[12](P.42)

利益与欲 望 膨 胀 驱 动 的 西 方 经 济 已 经 陷 入 了 死

胡同.

当下,核武器、生化武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人类越来越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和焦虑,产生

了多样的精神危机和心理失衡.科技异化带来的

自然生态破坏后的无常越来越无法预测,随时爆发

的风险“不仅难以察觉,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而且

也不是科学所能决定的”[11](P.11).当今世界的风险

虽然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现代性带来的风险

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具有人为性,与意识形态相关

联的制度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于是,“自 20 世

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历 30多年的迅猛发展,从

西欧和北美扩展到世界各地,形成风靡全球的反现

代性的文化寻根大潮”[13](P.46).由此,西方一些知

识分子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甚至投向了原始社会.

“在如今的全球化情景中,文化多样性的选择已经

不仅仅是国家的策略问题,也成了个人日常生活中

的选择问题现代性的危机必定要由西方资本

主义机体之外的文化元素来加以拯救———如果危

机真能获得拯救的话.”[13](P.63)西方思想家希望从

西方文化的偏向与现代性的精神危机中解放出来,

并且致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外,恢

复被资本主义破坏了的本然,超越理性疯狂,寻找

一种更加符合人类天性的生活理想与文化.“20

世纪西方知识界的‘东方转向’,最终也必然会给西

方中心的社会科学模式宰制下的东方知识界带来

重 新 定 向 和 重 新 寻 求 文 化 认 同 的 革 新 契

机.”[13](P.228)

现代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使人焦虑的风险,其本

质终究绕不开大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文化.当

今西方文化的某些精英已经意识到了资本主义无

法避免的罪恶以及难以克服的矛盾.为了化解这

些危机,他们举起了“文化多元化”的旗帜.中华文

化的共赢、融合、共存理念在全球语境中受到重新

审视,为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

性和契机.根据亨廷顿的分析,20世纪区域冲突

取代了全球冲突,世界大国从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

并界定他们的利益安全,“离开了文化,地理上的邻

近不会产生共同性,而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军事

同盟和经济联盟要求成员国之间进行合作,而合作

有赖于信任,信任最容易从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中

产生”[8](P.138).“文化的力量既可以使人团结,又可

以使人分离.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对西方,特别是

对美国的西方文化普世信念形成了挑战在当

今正在呈现的存在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的世界中,

西方文化的普世观念遇到了三个问题:它是错误

的;它是不道德的;它是危险的.”[8](P.366)实践证明,

亨廷顿的判断和论述无比正确.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文 化 的 思 维 起 点 是 个 人 主 义,强 调 的 是 个 人,

“我”永远是大写的“I”.西方文化陷入现代性危机

的根源在于由资本主义过度追逐资本和利润而带

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激化.“对自然

的新热爱,连同对感受性的存在,是深刻的文化变

化的显示器.”[14](P.432)于是一些西方思想家把目光

转向了东方文化,尤其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儒

家以及道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是真知灼

见,是诊治现代性病症的良药,这一趋势为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华文化更好更

快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仓廪 实 而 知 礼 节,衣 食 足 而 知 荣 辱.”(«史

记管晏列传»)如果不汲取历史的营养,就像人患

了失忆症,无法依据经验判定未来的方向,所以睿

195

第203页

智者以史为鉴.

盛唐是中华文化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时代,

也是对外文化传播最广泛的时代.唐朝不仅是中

国古代最强大、富强的朝代,也是古代历史上最开

放、文化最繁荣的朝代,盛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

技、军事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唐军歌»描述

道:“四夷宾服,藩国慕上,八方来贺,礼敬我邦.”唐

朝与国外来往频繁,儒家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

化、礼仪文化等对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

的影响深远.此时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可谓达到

了鼎盛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盛唐国力强大,在于

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巨大吸引

力.除此之外,与盛唐兼容开明的文化政策也有直

接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的特质之一就是

服务于当时社会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发展.“打铁还

须自身硬”,打造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发展的强国

才是硬道理.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5](P.492)所以,中华民族的

强大不仅追求物质的富强,还要追求精神上的富

足.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Harris)

指出:“从原则上讲,文化积贮可以完全不依赖自然

选择的反馈过程———也就是说,它的变迁和发展可

以完全不依赖于负责它的创新和传播的个体繁衍

成功.例如,即使爱迪生和他的至近亲属完全没有

子嗣,他发明的留声机也照样会在整个世界上流行

开来.”[16](P.139)哈里斯的说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偏激

性,但也启示我们对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进行思

考,以便找到努力之关键.所以说,不断走向富强

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三)人类的跨文化存在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人类文化具有跨文化属性.所谓的“跨文化”

指跨越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冲突或差异的

障碍,以包容的态度了解异文化,容纳异文化的存

在.跨文化的目的是实现与其他文化共存,以多种

文化共存共在为导向,而不是把本国的文化强加给

他国,跨文化不是“统一文化”.跨文化传播意味着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异

质文化间的互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是

超越文化差异的传播.

虽然跨文化传播困难重重,但是历史上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为当今世界的跨文化传播

提供了实践依据.文化是一个不断进行跨文化传

播、不断实现跨文化共融的过程.异民族文化之间

既存在着差异性、冲突性、排斥性,也存在一定的普

遍性、共融性.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逐渐

消解着文化的封闭性与地域性,异民族的文化不断

地相遇、碰撞、冲突、排斥、和谐、融合,异民族文化

在相互的较量与抗衡中,最终趋于和谐共处、相互

汲取营养的融合发展.跨文化传播、跨文化心理、

跨文化管理、跨文化市场营销等学科的出现就是最

好的明证.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浪潮中,中国通过

四十余年的对外开放,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

越频繁、越来越密切,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

机遇.通过跨文化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了解中华文化,在了解的过程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

华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可以说,跨文化传播、异

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互补互惠,为中华文

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可以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亚洲文化的共性,推进中华

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一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唤醒了中华复兴

的记忆.“文化———这是人的创造性、建设性的活

动———包括过去的活动(固定化、实体化于文化价

值中的东西)和现在的活动(以掌握和扩展这些价

值为基础的活动).”[17](P.61)“一带一路”以互惠互

利、开放包容、反对单一主义、反对民粹主义、共享

发展、共同发展为基础,不仅仅是物质性的轨道,更

是“心灵的桥梁”;沿线国家不仅进行着经济的往

来,而且还有文化艺术的交流.因为“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

文化工作者对所涉及的国家的民族性、风俗习惯、

主流文化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

地走向世界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导.国家与国

家之间的关系只有互利共赢、互惠互助才能维持长

久,才能获得对方的信赖,这种信赖是一种发自内

心深处的呼应.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只有尊重其他

国家的文化和习惯,释放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无限魅

力与 感 召 力,才 能 使 中 华 文 化 更 好 更 快 地 走 向

世界.

二是亚洲文化具有的共性使中华文化走向世

界成为可能.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上,学界一般

把东亚文化、东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或亚洲文化

称为东洋文化、东方文化、亚洲文化.亚洲文化因

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区别于西洋文化,或者说亚洲文

化具有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共性.亚洲人的思维方

196

第204页

式、传统的儒学文化、佛教文化底蕴孕育了亚洲文

化的共性.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交流的

日益频繁,新时代中华文化由亚洲走向世界同样有

一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通过跨文化的传播建立跨文化传播

伦理以及合理的、健全的传播机制,抑制利益集团

的资本驱动以及文化霸权主义,尊重多元化文化的

价值体系,为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提供了

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瓦维林,弗法诺夫.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范畴[M].雷永

生,邱守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鲁鹏,等.历史之谜求解[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M].曹大棚,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0.

[5]吉登斯.超越左与右[M].李惠斌,等,译.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0.

[6]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M].杨儒宾,译.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0.

[7]E.P.汤普森.英国工 人 阶 级 的 形 成[M].钱 乘 旦,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9]查尔斯哈伯.环境与社会[M].肖阳晨,等,译.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10]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

社,2000.

[11]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0.

[13]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M].西安:陕西人民

出版社,2019.

[14]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

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M].张海洋,王曼萍,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7]H.C.兹洛宾.文化革命的本质[M].国立莫斯科文化

研究所学术论丛(14卷),1967.

(责任编辑 李静丽)

OntheDilemmaandPossibilityofChinese

CultureGoingtotheWorld

SHIShao-bo

(SchoolofMarxism,Xi'anUniversityofElectronicTechnology,Xi'anShanxi710126,China)

[Abstract]Cultureistheproductofhumanpracticeandthecarrierofhumanspiritandmaterial.

Humanityhascreatedcultureforsurvival,andcultureguideshumanitytosurvivebetter.Inthenew

era,Chineseculturestillfacescertaindifficultiesinmovingtowardstheworldbetterandfaster,suchas

theexclusionbetween mainstream nationalideologies,theexclusionofculturalnationalism,andthe

limitationsofculturaldisseminationmethods.Sincethe20thcentury,theeasternturnofwesternideoG

logicalandculturalmovementshasprovidedanopportunityforChineseculturetobetterenterthe

world.ThecontinuousenhancementofnationalstrengthhasprovidedmaterialguaranteesforChinese

culturetobetterentertheworldinthenewera.Thecross-culturalexistenceofhumanityhasprovided

spaceforpromotingChinesecultureintheneweratoentertheworld.

[Keywords]ChineseCulture;Dilemma;Possibility

197

第205页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编号:TJSRQN22-002);中国社会工作学

会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TJH222408).

[收稿日期]2023-07-10

[作者简介]刘振,男,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工作博士.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25

走向实践自觉:社工站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基于 W 镇社工站实践的思考

刘 振

(天津理工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天津 300384)

[摘 要]当下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难题.基于 W

镇的实际经验,社工站本应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本土实践三者的融合,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专业实践悬浮、社

会实践角色功能不清以及本土实践趋同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工站在实践智慧、主体意识、在地认知等

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社工站需要走向实践自觉,即构建实践智慧,形塑社工站的专业实践;

培育主体意识,保障社工站的社会实践;生成在地认知,落实社工站的本土实践.实际上,社工站面临的专业

化、社会化、本土化等实践困境是当下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

造社会工作专业更加美好的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自觉.

[关键词]社工站;实践自觉;实践智慧;主体意识;在地认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198-08

2021年4月20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

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统筹加快推

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度,将社会工作与基层

民政建设紧密结合,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随后,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可以说,推进社工站建设是当下我国社会工作领域

正在进行和持续开展的重点工作.

从全国范围看,社工站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临着诸多难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李

鸿、张鹏飞(2022)认为,人才乏力是社工站面临的

首要难题[1];郑蓉、高艺多(2023)认为,实践与理论

之间的“断裂”制约着社工站的可持续发展[2];张和

清等人(2021)认为,政社关系定位不准限制了社工

站的发展[3],与基层社会的“嵌合”是社工站的应然

路径[4].既有研究指出了社工站建设的现实问题,

却未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也未基于理论阐

释社工站的优化路径.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

所言,“只有采用实践的视角,通过分析相互关联

的、处于关系网络中的实践者的行动策略,才能深

入 准 确 地 把 握 社 会 现 象 的 真 正 逻 辑 和 本

质”[5](PP.114~140).社工站建设及其服务是社会治理

中的科学实践,探究当下社工站建设中的不足之

处,反思其优化路径,应回归实践.有鉴于此,本文

尝试从“实践自觉”的视角剖析社工站建设的实践

困境及其内在原因,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期为

社工站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198

第206页

一、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社会工作的“实践自觉”

(一)理论视角:实践自觉的理论意涵

关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费孝通和郑杭生分别

提出了“文化自觉”[6]和“理论自觉”[7]的观点,洪大

用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一步提出了“实践

自觉”的观点.所谓实践自觉,是“一种理性认识和

自觉行动,包括社会学学者直面社会实践及其变化

开展学术研究,并对分析研究社会实践及其变化所

使用的概念、理论与方法进行清醒反思,同时在科

学认识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

人民福祉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8].可以说,实

践自觉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学术倡导,是在文

化自觉、理论自觉基础上的学术创新.

实践自觉虽然为实践指明了方向,但大多是关

于学术研究范式的讨论,少有实践领域的探索,对

于在具体实践中怎样实现“实践自觉”,学界尚未给

出明晰 的 思 路.布 迪 厄 采 用 惯 习 (habitus)、场

域(field)、资本(capital)等概念对实践逻辑做出了

独特解释.笔者认为,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内涵要

义与洪大用的“实践自觉”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实践领域,“实践自觉”是在“惯习”中自觉体现

“实践智慧”、在“场域”中自觉形成“主体意识”、在

“资本”的应用上自觉生成“在地认知”.具体而言,

实践自觉包含三重核心要义.首先,实践自觉是一

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通过实践与研究的双

向互动过程而完成的知识生产的一种方式”[9],不

能仅强调实践的理论性,更应强调理论源于实践又

反作用于实践.笔者认为,由于实践场域的复杂

性、多样性,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并不是实践智

慧的充分必要条件.实践智慧不仅包括在实践场

域提炼、总结出的实践知识[10],而且还包括在实践

场域自觉形成的专业惯习[11].我们应当在实践中

“自觉”建构实践智慧,“自觉”体现实践智慧,“自

觉”检测、修正、创新实践智慧,以确保实践的科学

性与有效性.其次,实践自觉是一种“主体意识”.

针对社会学研究,郑杭生将“主体意识”定义为“学

术研 究 所 体 现 的 反 省—批 判 意 识、责 任 意 识、竞

争—发展意识”[12].在实践领域,“主体意识”既包

括行动者的“反省—批判意识、责任意识、竞争—发

展意识”,也包括行动者对其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

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一个行动者自觉厘清场域

关系、自觉把握主体场域站位的过程.最后,实践

自觉是一种“在地认知”.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

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

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

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

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6]

笔者认为,实践自觉是一种“自知之明”,不仅指文

化在实践场域要有自知之明,而且指实践场域中的

资源、优势、需求皆应有自知之明,概言之,“实践自

觉”主要是指实践场域中的“在地认知”.

(二)分析框架:实践自觉视角下社会工作的

“三重实践”

实践自觉虽然是由社会学学者倡导的一种关

于学术研究的实践态度,但是对其他社会科学研究

也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13],对于实践性社会科学

研究及其具体实践更具现实意义.社会工作是一

门实践科学,也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对于社会工作而言,实践自觉不仅是研究的方法、

态度,而且是实践中的自觉意识和解决具体社会问

题的自觉逻辑.因此,笔者构建关于社会工作“实

践自觉”的分析框架(见图1),以解释当下社工站

难题产生的原因,探析社工站发展的优化逻辑.

图1 社会工作“实践自觉”的分析框架

在实践自觉视角下,社会工作实践具有三重含

义.首先,社会工作实践是一种专业实践,应当具

有实践智慧.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理论密切相关.[14]虽然社

会工作一直为建构理论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尝试

对理论的应用,但社会工作始终因理论欠缺而被诟

199

第207页

病,面临着理论与实践分割运行的尴尬.[15]究其原

因,当下社会工作实践主要依靠“西学东渐”而来的

“脱域知识”指引,仅属于“理论理性”而非“实践理

性”[16],社会工作缺乏在实践场域沿着具体情境中

的问题而产生的“实践智慧”.其次,社会工作实践

是一种社会实践,应当具有主体意识.在社会工作

中,“社会”二字不仅代表着社会力量,而且体现出

关系性特征和“人在情境中”的思维方式以及追求

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旨向.[17]然而,当下社会工作

中的社会性皆有所缺失[18],同“社会”二字在诸多

方面皆有偏差.因此,社会工作实践应形成“社会

本位”的主体意识,既要精准定位其在实践场域的

角色,又要厘清实践场域中的复杂关系,以保证社

会工作“社会保护机制”的本质不变.可以说,社会

工作的主体意识是对其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

价值的自觉把握.最后,社会工作实践是一种本土

实践,应有在地认知.较多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是

一个“舶来之品”,经历过“西学东渐”的过程,社会

工作实践就是本土化.[19]

笔者认为,作为本土实践的社会工作不仅蕴含

着中西关系,而且蕴含着在地与外来的关系,需要

一种“在地认知”,即社会工作应自觉把握在地需

求、自觉运用在地资本、自觉融入在地文化,形成

“自知之明”.总之,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是专业实

践、社会实践以及本土实践的相互融合,要做到社

会工作的“实践自觉”,应建构实践智慧、培育主体

意识、生成在地认知.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描述:W 镇社工站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 T 市 W 镇社工站建设的典型案例

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剖析的原因有二:一是 W 镇

社工站是 T 市第一批建设的社工站,具有一定的

探索性意义;二是 W 镇作为 T 市 “示范镇”存在

“还迁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等诸多乡镇地区的代

表性问题.

笔者从 W 镇社工站建站起就担任督导,先后

数十次进行田野调查,掌握了较为翔实的经验素

材.具体而言,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前

期收集地方志、市(州)县乡三级政府政策文件等资

料,全面了解 W 镇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

面的基本情况,掌握该地区在社工站建设中的各类

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情况以及社工站的实际能力

和水平.其次,对社工站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亲身

体验和现场观察,实时追踪 W 镇社工站的具体实

践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把握 W 镇社工站在

开展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最后,通过半

结构化访谈获取真实信息,访谈对象包括乡镇相关

部门工作人员、村两ༀ干部、社工站的在站社工和

实习生以及部分村民等具有不同工作性质的主体,

保证了访谈信息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案例描述

W 镇是传统农业重镇,位于 T 市南端,镇域面

积达百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有余,下辖20个

行政村,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

久深厚.W 镇是 T 市2010年8月正式批复的示

范小城镇建设试点(下文简称“示范镇”),其中农民

还迁楼达46.3万平方米,公建为6.11万平方米,

涉及12个村、5000户、15000人.W 镇“示范镇”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5年还迁楼主体竣工并达

到入住条件,“示范镇”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一应

俱全,W 镇农民逐渐“摇号”入住.“示范镇”项目

极大地改善了 W 镇农民的居住条件,居住社区、工

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的雏形已在 W

镇形成.然而,在示范镇建设过程中,W 镇征用了

大量土地,“失地农民”较多,由此,“失地农民”再就

业成为 W 镇各“失地村”的重要工作.此外,由于

W 镇12个还迁村人口数量不一,12个村的村民被

零散地分布在不同小区,W 镇中出现了村ༀ会“户

籍治理”和社区网格“空间治理”双轨并行的问题,

给社区融合和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访谈中,S村的 W 书记说道:“我们整个村分布在

不同的楼,那 个 时 候 政 府 提 出 让 我 们 实 行 ‘双 轨

制’,也就是一方面还是本村管本村,另一方面我们

几个书记组成一个责任群,每个人包管一片区域,

我们 之 前 也 没 有 这 样 的 经 验,只 能 摸 着 石 头 过

河不同村庄的村民居住在一起往往会有些小

矛盾,加上一些村民并不适应楼房的生活,对社区

物业也会出现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而解决问题的方

式又是‘村庄’和‘片区’两手抓,这样治理难度很

大.”(访谈资料:20220716)

根据«T 市关于加快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

站建设通知»的相关任务和要求,2021 年 7 月 W

镇社工站建设完成,开始试点工作.W 镇社工站

由具有资深经验的 Y 机构承接,配备了2名在站

社工人员开展服务,基础设施全部落实到位.两年

200

第208页

来,W 镇社工站已成功开展个案服务15项,开展

乡村振兴支教服务、暑期安全教育活动等小组活动

4项,进一步提升了 W 镇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

水平.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W 镇社工站坚持按

照“党建引领,一聚焦,四振兴”的思路开展活动.

首先,W 镇社工站坚持“党建引领”,以乡镇党群服

务中心为依托,在与各村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服务活

动,使社工站成为落实党和政府政策的先行点.其

次,W 镇社工站主要聚焦困难群体,在养老服务、

儿童关爱等民政领域开展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

打造基层社区治理的新格局.最后,W 镇社工站

结合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以教育振兴、文化振兴、

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

生支教、文艺团队建设、巾帼家庭手工坊、生态文明

宣传等活动.

总体上,W 镇社工站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特殊

困难群体服务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工作活动,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了 W 镇基层社会治理的

专业化水平.W 镇社工站在积极探索如何满足 T

市社工站服务标准的同时,使社会工作服务逐渐精

细化、制度化.目前,社工站建设已成为 W 镇实现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

与社区治理的基层综合型服务平台及 T 市乡镇社

会工作探索的先驱力量.

三、“不自觉”的实践:

W 镇社工站的困境与成因

建站以来,W 镇社工站的制度模式逐渐成熟,

服务领域逐渐固定.然而,面对 W 镇社工站建站

以来取得的成绩,有人可能会发问:仅仅两名在站

社工如何有效服务于总人口两万有余的20个行政

村? W 镇社工站的实际效果如何? 虽然 W 镇社

工站做了诸多实际工作,但并未收到令人十分满意

的效果.面对整个乡镇的服务对象,仅两名在站社

工着实乏力,对于 W 镇乡村振兴的任务而言,社工

站所做的工作似乎微不足道.概言之,W 镇社工

站尚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下文将对其外在表现和内

在原因予以阐释.

(一)W 镇社工站的三重实践困境

在中国,社工站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最好表达.

社工站既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也是本土实践.

在起步阶段,W 镇社工站面临着“三重实践”困境:

作为专业实践的社工站面临着专业“悬浮”的问题,

作为社会实践的社工站面临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

作为本土实践的社工站出现了“趋同”现象.

首先,社工站的专业“悬浮”.专业性是社会工

作专业的立足之本,也是社工站实践的前提,没有

专业性,社工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目前,

W 镇社工站的专业能力有限,常被诟病为“与村ༀ

会工作区别不大”,也就是说,出现了专业“悬浮”的

问题.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在嵌入式策略和政府

吸纳控制的逻辑下一直呈现悬浮式发展状况.[20]

然而,前人所谓的“悬浮式发展”主要是指社会工作

不被行政体系接纳、不被服务对象认可.本文中

“专业悬浮”主要是指社工站专业性的“有名无实”,

出现了“无才所用”与“学无所用”的问题.一方面,

社工站以专业实践自居,但社会工作毕业生“对口

就业率”较低、“人才流失率”较高及社工站的大规

模建设,催生出大批非“科班”出身的在站社工.T

市社工站的在站社工大多是由社区网格员“跳槽”

而来的.W 镇社工站建站初期的两名在站社工虽

然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但在岗不到一年就因用人

压力而被调离一线社工岗位.目前,W 镇社工站

两名在站社工均不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他们的专

业能力有限,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不高.另

一方面,社工站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对专业方

法的运用较少,也很少能够将社会工作理论与专业

实践相结合.W 镇社工站的在站社工在撰写项目

书或设计活动方案时,大多会“照本宣科”地写上一

些类似于赋权增能、优势视角的专业理论,但在服

务过程中却难以依此执行,使个案、小组、社区等社

会工作专业方法成为形式.对此,在站社工 Z 如

是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应用个

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似乎书本上

的理论知识与我们的一线服务是分隔开的,我们不

会运用,很难运用,或者说,也没必要运用.”(访谈

资料:20220722)可 见,W 镇 社 工 站 只 有 “专 业 之

名”,而未有“专业之实”.

其次,社工站的社会实践“角色定位不清”.在

2021年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镇(街道)

社工站建设的通知»后,T 市的社工站试点工作就

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然而,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对

于社工站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尚未明确,出现了社工站“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

一方面,W 镇社工站与基层政府、村ༀ会以及服务

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晰,未能明确自身的功能与

201

第209页

价值.由于 W 镇之前并没有社会工作机构,也未

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因此多数镇政府工作人员对社

工站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

“两个人的社工站似乎也不能独立开展什么工作,

但政府花 钱 购 买 了 服 务,自 然 也 不 会 让 社 工 ‘闲

着’,因此往往会将在站社工用在协助政府各部门

开展工作上.”(访谈资料:20220803)调查发现,不

少 W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只是将社工站建设视为

“多了一些人手”,或是“花钱雇了批人员”,因而会

不断地将一些行政性工作交给 W 镇社工站来做.

对此,社工站的实习生 X 抱怨道:“这里很多本该

政府或村ༀ会做的工作都交给了我们,我们都成了

行政人员了.”(访谈资料:20220726)可见,政府与

社工站的“伙伴关系”在此已转化为雇佣与被雇佣

的“伙计关系”.另一方面,社工站的在站社工不能

认清自身的定位.两名在站社工面对数以万计的

服务对象似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略显乏力,而满足

政府的需求却成为社工站的主要任务.W 镇社工

站的负责人 N 表示:“我们要回应基层政府的需

求,显示出社工站应有的存在感,这样才能更好地

立足于基层.”(访谈资料:20220716)W 镇社区的

社会组织较少,但 W 镇社工站并没有着力于组织

志愿者服务队、文体娱乐团队等社区社会组织,更

多的是直接提供服务.可以说,W 镇社工站的工

作重点并不在“培育社会”和促进乡镇社会基础的

再生产[21],而是更倾向于服务政府.

最后,社工站的本土实践趋同.T 市多数社工

站在服务对象的选择、服务内容的设计、服务方法

的应用等方面出现了互相“模仿”的现象,导致社工

站的服务大同小异,缺乏在地特征.W 镇社工站

大多关注老年和儿童群体,以开展教育和文娱类活

动为主,虽能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但对于社区中诸

多实际问题未能予以解决.W 镇在站社工 W 曾

说:“社工站干得好还不如写得好,大家的服务对象

都定位于老年人、儿童这‘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就

看 谁 能 想 出 新 的 创 意、亮 点 了.”(访 谈 资 料:

20220716)W 镇社工站并没有针对“在地需求”开

展实地调研,也没有运用专业方法对实际情况进行

评估、诊断或者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因此,“失地

农民再就业”和“还迁村社区融合”两个与 W 镇居

民现实利益直接关联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社工站的

关注.在老年、儿童群体中,“失独老人”“困境儿

童”等问题也未能得到社工站的重视.与其他乡镇

社工站一样,W 镇举办了大学生志愿者支教乡村

活动,协助村ༀ会开展文体活动,对居民就业创业、

社区环境整治进行宣传教育.实际上,W 镇有很

多“失地农民”,他们普遍文化较低,而 W 镇社工站

在开展服务时并没有充分尊重在地居民的实际需

要、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因而服务效果较为一般.

(二)W 镇社工站实践困境的内在成因

笔者认为,W 镇存在三重实践困境的原因在

于社工站未能实现“实践自觉”,即在实践智慧、主

体意识、在地认知等方面有所欠缺.

第一,社工站存在专业“悬浮”的主要原因在于

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异化,或者说社工站缺乏“实

践智慧”.多数在站社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

作专业训练,对于社会工作理论不太了解.即便是

“科班出身”的在站社工也大多仅仅是生硬地应用

社会工作书本知识,抑或牵强地套用西方社会工作

理论来解释、解决中国基层社会的现实问题.实际

上,我们讲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并不仅仅是运用书

本理论指导实践,还应基于实践智慧追求社会工作

服务的有效性.然而,在站社工在实践过程中却很

少进行反思、总结,也很少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

提炼实践知识,其实践的理论性大多源于书本,而

非生成于田野的“实践智慧”,因此社工站实践的效

用有限.第二,社工站角色定位不清的主要原因在

于缺乏“主体意识”.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实践,但

在“强国家、弱社会”的基层治理场域,社工站可能

会迷失主体意识,即社工站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

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缺乏准确把握,其工作总是围绕

基层政府需求、行政任务抑或社工站评估指标展

开.社工站以开展“活动”为中心工作,忽视了社工

站“活动”背后的意义,忽视了自身的关系协调者、

资源整合者身份,也忽略了实践场域中社会力量的

功能价值和独立地位.因此,社工站需要形成“社

会本位”的主体意识,通过培育社会、激活社会、赋

能社会来开展社会工作,这是社工站参与基层社会

治理的本质要求,也是社工站打通为民服务“最后

一米”的重要途径.第三,社工站存在趋同问题的

主要原因在于社工站“在地认知”的缺失.T 市多

处社工站实践从内容到方法均有相似之处,很多社

工站倾向于借鉴外来经验、引入外地资源.多数社

工站均没有很好地融入在地文化、没有很好地利用

在地资源、没有依据在地需求开展工作,缺乏扎根

本土的“自知之明”.虽然社工站建设已在全国铺

开,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但社工站建

设的诸多理想类型和方法模型并不能简单地“复制

202

第210页

粘贴”,还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

开应用.

四、走向实践自觉:社工站

“三重实践”的优化路径

(一)构建实践智慧,形塑社工站的专业实践

社工站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基

于专业理论基础,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

作、社会行政等专业方法开展服务的一项专业实

践,专业化是社工站的发展方向.[22]受现实条件所

限,当下社工站实践的专业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学界普遍认为,人

才队伍建设是破解社工站专业化难题的关键,应当

制度化地开展岗前培训、定期开设专业讲座、用专

业知识体系武装在站社工、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指

导社 工 站 的 具 体 实 践,以 提 升 社 工 站 的 服 务 水

平.[23]虽然培训对于社工站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但仅靠理论知识培训和专家系统指导形成的专业

实践是一种基于“理论理性”的专业实践,会使其处

于专业“悬浮”的状态.笔者认为,社工站实践的专

业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在站社工学习过专业的社会

工作知识上,也并不限于在站社工运用书本知识开

展社会工作服务上,即使在站社工有着多年的从业

经验也不能代表其具有专业性.实际上,社工站专

业实践的推进需要“实践智慧”的构建.

社工站的“实践智慧”既来自于教育学习场域,

也来自于实践经验场域,但更需要二者之间的交

流、互动,因此,社工站“实践智慧”的构建应遵循三

重逻辑.一是教育场域对实践知识的传递和分享.

目前,在站社工的教育培训机会日益增多,但培训

内容大多是社工基础知识,讲授课程的老师也大多

是没有太多实务经验的高校教师.因此,社工站在

教育场域获取的实践知识较少.笔者认为,在站社

工的知识学习不能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复制粘

贴”,而应当是对“实践知识”的传递与分享.因此,

在站社工的教育培训既要增加实践经验分享的内

容,也应搭建社工站之间的经验交流平台,给予在

站社工更多的实践知识,培养在站社工的实践能

力.二是实践场域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最早诞

生于西方国家的慈善活动和对志愿服务经验的总

结.我国并不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而是缺少对

实践经验的总结.[24]在我国,社工站是社会工作专

业化、在地化发展的一项初步探索,尚不成熟,因

此,在站社工更应扮演研究者的角色,秉承“实践即

研究”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具

体而言,在站社工应在实践场域形成自觉的批判意

识、反思意识、总结意识,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现

实情境提炼出符合中国国情、适宜在地情境的“实

践智慧”.同时,在站社工在实践场域应不断运用

学习来的实践知识,使其上升到“实践智慧”的高

度.三是对本土场域实践效能的评估.社工站的

“实践智慧”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可能表现为“实践知识”(如一种社工站服务

开展 的 方 法 模 型),也 可 能 表 现 为 一 种 “专 业 惯

习”(如一种行之有效的面谈技巧).然而,无论是

什么类型的“实践智慧”均来自于实践,且需要回归

实践.社工站需要立足本土场域,通过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等一系列评估方法不断地检测实践的成

效、修正实践的方法、创新实践的机制,在本土场域

探索社工站“实践智慧”的有效性.

(二)培育主体意识,确保社工站的社会实践

社会性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本质所在,也是社工

站发展的根本方向.要实现社工站的社会性,需要

一种主体意识,即社工站应当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

提下,处理好与政府、服务对象、合作伙伴的关系,

对自身社会力量的主体地位形成一种“自觉”态度,

且不能忽略其自身作为“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专

业本质.那么,应当如何培育社工站的主体意识

呢? 首先,制度认同是培育社工站主体意识的前提

保障.目前,相关政策文件并没有明确社工站在基

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因此,社工站在基层社

会治理中的认可度普遍不高,甚至于多数社工站沦

为了政府的“伙计”.因此,我们应当以党的二十大

报告提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

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指引,借助组建中央社会工

作部的契机,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社工站的角色定

位.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社工站参与基层社会治

理的实际情况,在相关政策中确定社工站的工作重

点和服务方向.其次,价值引导是培育社工站“主

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目前,社工站及其在站社工

并未清晰地认识到社工站与街镇政府之间是平等、

独立的“合作关系”,街镇政府仅仅将社工站视为

“下属”或“雇佣者”.因此,需要对社工站及其相关

主体进行价值引导,纠正其对社工站“社会性”的认

识偏差.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和专业督导培养在

站社工的专业认同,提升社工站的价值感,使在站

203

第211页

社工看到当下社会组织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注

意到自身作为社会力量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另

一方面,通过政策宣传改善街镇政府、村(居)ༀ会、

村(居)民对社工站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社工站

的专业价值,逐渐认可社工站的工作.最后,合理

的政社关系是培育社工站主体意识的关键.社工

站的建设不仅是一个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社关系的过程.

社工站主体意识的形成需要一种“嵌合”的政社关

系,即社工站与街镇政府互相承认、优势互补、平衡

发展.具体而言,社工站既需要嵌入已有的制度和

行政化服务体系,也应尝试运用自身的专业化方法

和社会化逻辑改变政府的治理理念,以获取街镇政

府的认可.同时,社工站可以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

专业服务 构 建 知 识 权 力,体 现 自 身 的 “不 可 替 代

性”,从而逐渐与街镇政府、村(居)ༀ会形成平等的

“伙伴关系”.

(三)生成在地认知,落实社工站的本土实践

由于我国各地的历史环境和现实基础具有一

定的差异性,各地的社工站政策不同,实际需求也

有所不同.社工站的本土实践是一个“因地制宜”

的过程,社工站建设更需要落实到“在地”,需要一

种“在地认知”.

社工站的“在地认知”主要是指社工站自觉地

把握在地需求、自觉地运用在地资本、自觉地融入

在地文化的“自知之明”,因此,社工站“在地认知”

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自觉认识“在

地需求”.每个地区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各地社工

站应进行需求调研和需求评估,以“在地需求”为导

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因地制宜”地打造与“在地

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形成具有“恰适性”的社

工站服务模式,使社工站“在地生根”.[25]其二,自

觉运用“在地资本”.社工站应以“优势视角”看待

服务地区和服务对象,充分挖掘在地物质资本、文

化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并以此为抓手促

进地区的社会发展.例如,W 镇处于一种半熟人

社会状态,W 镇社工站可以充分应用在地“社会资

本”培育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抑或广泛开展互

助性服务,以扩充基层治理中的社会力量.其三,

自觉融入“在地文化”.由于社工站的建设与发展

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地区对社工站并不认可,因

而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文化”与“在地文化”的区

隔.由于社工站服务的开展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因

此,社工站需要一种认清自身文化和了解在地文化

双轨并行的“在地认知”.社工站既要认清自身的

服务内容、工作方式、行为逻辑,也要认清在地文化

特征与在地人情世故,更要厘清二者的差异,进而

使二者有效整合、相互适应,使社工站实践契合本

土情境、融入在地文化.总之,社工站在地认知的

生成过程是社会工作了解在地知识的过程,也是社

会工作理论应用于在地实践的过程,还是一个自觉

发掘在地需求、自觉应用在地资本、自觉融合在地

文化的过程.

结语

实践自觉是一种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在社

工站服务中,需要充分运用书本知识和相关理论,

但不能全然依赖书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忽略实践智

慧;在社工站建设中,社工站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与帮助,却不能全然依附于政府,丧失主体意识;在

社工站发展中,需要引入外部力量,但不能全然依

靠外部力量,而缺乏在地认知.社工站的“实践自

觉”是一种对“嵌入式自主”[26]的全面提升.“嵌入

式自主”主要表现在政社关系上,而“实践自觉”囊

括了中西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内生与外来关系

等诸多层面.面对多重关系,社工站要有一个清晰

的站位,以一种“自觉”的态度开展实践.目前,社

工站建设面临着多重实践困境,需要运用实践自觉

的理念予以应对.实际上,社工站面临的多重实践

困境是当下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专业化、社会化以及本土化是我国社会工作自诞生

起就困扰其发展的三大难题,社会工作的其他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需要走向实践自觉.为了加快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社会工作专业更加美好的

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自觉.在

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中,应基于实践自觉的理念提

炼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本土特征

的社会工作实践框架,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需

求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鸿,张 鹏 飞.乡 镇 (街 道)社 工 站 建 设 依 据 与 路 径 探

索[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2]郑蓉,高艺多.“参与式增能”:乡镇社会工作站功能与实

践路径[J].北京社会科学,2023,(3).

[3]张和清,等.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广东社

工“双百”为例[J].社会建设,2021,(2).

204

第212页

[4]杨威威,郭圣莉.共同富裕目标下街镇空间转型及社工

站嵌合型实践———基于浙江省马桥街道社工站的参与

式行动研究[J].求实,2023,(1).

[5]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

版社,2012.

[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7,(3).

[7]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

么样的中国社会学? [J].江苏社会科学,2009,(5).

[8]洪大用.增强社会学的实践自觉[N].人民日报(理论

版),2019-05-20.

[9]侯利文,徐永祥.被忽略的实践智慧:迈向社会工作实践

研究的新方法论[J].社会科学,2018,(6).

[10]王海洋,等.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意涵与发展路径———

兼论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路数[J].华东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9,(3).

[11]卢培伟,郭伟和.从实践惯习到实践智慧———基于社区

矫正案例 的 讨 论 [J].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22,(5).

[12]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

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

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5).

[13]洪大用.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21,(3).

[14]文 军,吕 洁 琼.社 会 工 作 专 业 化:何 以 可 能,何 以 可

为? [J].河北学刊,2018,(4).

[15]文军,何威.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

论与实践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4,(7).

[16]谢立中.布迪厄实践理论再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9,(2).

[17]刘振,徐永祥.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里士满社会工

作的历史命题及其当代意义[J].学海,2019,(4).

[18]刘振,徐选国.从专业性、社会性迈向学科自主性———

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转

向[J].学习与实践,2020,(1).

[19]罗 观 翠.实 践 就 是 本 土 化 [J].中 国 社 会 导 刊,

2007,(4).

[20]葛道顺.社会工作转向:结构需求与国家策略[J].社会

发展研究,2015,(4).

[21]王思斌.乡村振兴中乡村社会基础再生产与乡镇社工

站的促进功能[J].东岳论丛,2022,(1).

[22]王思斌.乡镇社工站建设要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J].

中国社会工作,2022,(10).

[23]刘 战 旗.乡 镇 (街 道)社 会 工 作 人 才 队 伍 在 地 化 建

设[J].社会工作,2020,(5).

[24]刘振.作为“方法”的社会工作———关于构建中国特色

社会 主 义 社 会 工 作 的 思 考 [J].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2022,(4).

[25]王思斌.社 会 工 作 需 要 “在 地 生 根”[N].人 民 日 报,

2016-11-08.

[26]刘 振,徐 永 祥.中 国 社 会 工 作 的 生 成 路 径 与 发 展 困

境———基于 历 史 制 度 主 义 的 分 析 [J].天 府 新 论,

2017,(5).

(责任编辑 屈虹)

TowardsPracticalConsciousness:ThePracticalDilemmaand

OptimizationPathofSocialWorkStation

———ReflectiononthePracticeofW TownSocialWorkStation

LIUZhen

(SchoolofSocialDevelopment,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384,China)

[Abstract]Currently,theconstructionofsocialworkstationsintownships(streets)isbeingcarG

riedoutnationwide,whichisstillinitsinfancyandfacesmanydifficulties.BasedonthepracticalexpeG

rienceofW Town,itisfoundthatthepracticeofsocialworkstationsshouldbeafusionofprofessional

practice,socialpractice,andlocalpractice.However,thereareproblemsinitspracticallogic,suchas

thesuspensionofprofessionalpractice,theunclearrolefunctionofsocialpractice,andtheimitationand

convergenceoflocalpractice.Themainreasonforthisisthatsocialworkerslackpracticalwisdom,subG

jectiveconsciousness,andlocalcognition.Therefore,inthefuturedevelopment,socialworkstations

needtomovetowardspracticalconsciousness,whichmeansbuildingpracticalwisdomandshapingthe

professionalpracticeofsocialworkstations;cultivatesubjectawarenessandensurethesocialpracticeof

socialworkstations;generatelocalawarenessandimplementlocalpracticesinsocialworkstations.In

fact,thetriplepracticedilemmaofspecialization,socializationandlocalizationfacedbysocialworkstaG

tionsisalsoacommonproblemin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InordertoaccelerateChinesepathto

modernizationandcreateabetterfutureforsocialwork,weshouldfurtherstrengthenthepracticalconG

sciousnessofsocialworkinChina. [Keywords]Social WorkStation;PracticalConsciousness;Practical Wisdom;SubjectiveConG

sciousness;LocalCognition

205

第213页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编号:22LLZZB017).

[收稿日期]2023-09-21

[作者简介]郭施宏,男,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

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26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

———基于能力专有性视角

郭施宏

(北京工业大学 文法学部, 北京 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 北京 100124)

[摘 要]能力提升和作用发挥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转型亟需回应的现实问题.基于能力专有性的理

论框架,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需求、培育体系和考核机制是如何构筑起社会组织的能力专有性并促进组织作用

发挥的.问题需求开启了社会组织能力专有性形成的窗口,良好的培育体系为组织提供了可持续化、专业化

的资源保障,前瞻性和渐进式的考核机制促使社会组织能力的形成向不可替代的方向演进.社会组织能够构

建与外部主体平等协商的伙伴关系,获取外部有效且持续的资源支持,从而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提

供动力和活力.由此,政府需准确定位问题需求,构建科学的契约关系;社会组织需持续提升培育能力,开展

专业的组织行动.

[关键词]社会治理;能力专有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政社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206-07

在着力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党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治理领域要“健全共建共

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1].共建、共治、共享分别

从资源整合、治理过程和成果分配三个维度提出了

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共建强调合力合资,共治强

调合智合作,共享强调共益共赢.[2]社会组织是共

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主体.[3]伴随

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的社会组织进入快速成长

期,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会组织的数量

及其参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深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

升.[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逐年

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90.2万

个,比2012年底的49.9万个翻了将近一番.[5]虽

然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社会组

织的能力不足,社会组织整体的作用发挥仍然有

限.[6]

2021年10月民政部印发的«“十四五”社会

组织发展规划»提出,要“实现社会组织发展从注重

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能力提升、作用发挥转型”.

因此,如何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组织

作用的发挥成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亟需

回应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解析社会组织如何通

过能力的提升实现作用的发挥,从而提升社会治理

效能.从理论视角上看,组织能力论是理解社会组

206

第214页

织行动逻辑的重要依据,既有研究从组织能力论的

视角,围绕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行动逻辑形成了

诸多研究成果.① 其中,有学者在能力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能力专有性”(CompetenceSpecificity)概

念,认为在社会组织与其他主体的分工实践中,不

同主体地位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工的专

业性,这种分工的专业性形成了社会组织的能力专

有性,而社会组织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于自身能力专

有性的不足.[7]这一概念在能力论的基础上进一步

强调社会组织的专有能力,对于社会组织的作用发

挥逻辑更具针对性和解释力.本文试图在“能力专

有性”的解释框架下回答社会组织的能力专有性是

如何形成并促进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回应社会组

织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揭示能力专有性的形成

机理,以此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和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一、组织能力论与能力专有性

(一)组织能力论

组织能力是组织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驾

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实现组织价值的一

种方式.[8]社会组织能力被定义为社会组织利用资

源,形成、制定和实施组织的愿景、战略、使命和目

标,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和互益性的产品和服务,形

成组织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获得竞争优势,确保组

织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潜能和素质.[9](P.9)

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是影响

其能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解释社会组织作用的发

挥存在差异性的重要变量.[10][11]

组织能力的不足被认为是制约我国社会组织

发展和作用发挥的主要瓶颈之一.社会组织的能

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组织不健全、业务能力弱、办公

条件差、自主性弱、经费自筹和人员吸纳能力弱、管

理方式欠科学、竞争力不突出、缺乏长效运作机制、

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等.② 以环保社会组织为例,环

境治理对社会组织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相较

于传统的环境教育活动,污᳿监督等政策倡导活动

对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部分

组织有意愿开展此类业务活动,但是由于没有足够

的专业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只能暂时放弃这类活

动.[12](PP.177~178)由此,相关学者更加强调社会组织

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行动策略.社会组织能力建

设即根据组织的宗旨与目标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

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进行旨在提高个体和整个组

织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

的发展过程.[8]这一过程包括增强组织的服务能

力、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及创新意识、获取服务资

源的能力、与政府合作和政策建议的能力以及相对

独立生存的能力.[13][14]

实际上,组织能力论立足于资源依赖理论.资

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无法生产自身所需的所有资

源,需 要 通 过 其 所 处 的 环 境 获 取 生 存 和 发 展 资

源.[15](P.2)然而,一旦组织持续不断地从环境中提

取资源,就必须对资源提供者做出回报,从而形成

依赖关系.中国的政社关系体现为社会组织与其

所处的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双重管理制度环

境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严重依赖地方政府的政治支

持、登记注册、活动空间、财政资金等.[16]因此,社

会组织需要对其强资源提供者做出相应的回应行

动,结果很可能会呈现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依附式

关系.[17][18]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往往通过自身

的能力建设改变其单方面依赖的发展模式,以保持

组织的自主性和降低组织的生存风险.③ 因此,我

207

参见 宫 晓 辰 等 «政 治 关 联 可 以 提 升 社 会 组 织 生 存 能 力

吗? ———基于收入多样性的中介效应分析»,载«公共管理与

政策评论»2022年第1期;荣幸、李健«党组织嵌入提升了社会

组织能力吗? ———来自 B 市基金会的经验证据»,载«经济社

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1期;孙发锋«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协商

能力的要素、特 征 及 提 升 路 径»,载«学 术 研 究»2019 年 第 11

期;GuoS.PolicyAdvocacyofNongovernmentalOrganizaG

tions in China: A Quasi - replication of Zhan and

Tang(2013,2016),PublicAdministration,2023,(2).

参见王名、李长文«中国 NGO 能力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载«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年第2期;曹宏、安秀伟«中国环境

NGO 的发展及其环保实践能力分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12

年第9期;周艳玲、甫玉龙«我 国 NGO 能 力 建 设 的 保 障 与 策

略»,载«学术探索»2013年第8期;周学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

治理的理论思考与提升治理能力的路径研究»,载«湖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参见 AtoubaYC,Shumate M.InternationalNonprofitColG

laboration:Examiningthe Roleof Homophily,Nonprofit

andVoluntarySectorQuarterly,2015,(3);GuoC,AcarM.

Understanding Collaboration among Nonprofit OrganizaG

tions:Combining Resource Dependency,Institutional,and

NetworkPerspectives.NonprofitandVoluntarySectorQuarG

terly,2005,(3);HasmathR,HsuJY.IsomorphicPressures,

EpistemicCommunitiesandState – NGO Collaborationin

China,TheChinaQuarterly,2014,220;FuJS,Shumate M.

UnderstandingtheSizeand Spreadof Chinese NGO NetG

works:CapacityandBoard Affiliations,ChineseJournalof

Communication,2017,(1).

第215页

国社会组织既要依靠政府获得合法性身份,又试图

摆脱对政府资源的深度依赖.为了达成这种“依靠

但不依赖”的关系,通过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

无法保证其充分实现这一目标,而是需要进一步形

成社会组织的能力专有性,由此才能实现平等、协

商、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二)能力专有性

“能力专有性”是在经济学“资产专有性”概念

的基础上提出的.能力专有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社会组织的能力专有性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在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分工实践中,分工的专业性导致

了二者地位的差异性,并形成了社会组织能力的专

有性.[7]不同的政社关系形态实际上反映的是政府

与社会组织的资源禀赋差异及其互补性.[19]王名

和蔡志鸿(2019)从这一视角探讨了政社合作关系,

认为社会组织摆脱对政府的依附式关系而达成合

作关系是由双方资源的互补性特征决定的.[7]社会

组织的能力专有性越高,政社合作就越容易形成且

越紧密;相反地,社会组织的能力专有性越低,政府

就越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组织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就

越弱.更进一步,他们从问题需求、培育体系和考

核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影响社会组织能力专有性

的因素(见图1).

图1 社会组织能力专有性分析框架

首先,问题需求是社会组织能力专有性形成的

前提.在某一议题上,外部主体对该议题无法做出

充分响应并产生需求,而社会组织具有回应这一议

题的能力和动力,因此,社会组织在这一特定议题

上产生了相对于外部主体的能力专有性.其次,培

育体系是指组织为被培养者提供信息、培训、教育

和关怀的能力.[20]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既是社会组

织的现实问题需求,也是达成考核目标的基本保

障,还是社会组织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人

才的培养和教育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专业培训、海

外深造等.最后,考核机制是外部主体对社会组织

行动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需求的基础上,优良

的考核机制可以规范社会组织的响应和行动过程,

引导社会组织向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演进,激励

组织追求长远利益,从而引导社会组织在能力提升

领域进行投资.

二、作用发挥与能力专有性建设

(一)案例介绍

基于典型性和可进入性考虑,本文选择北京市

Z社工机构作为研究对象.Z机构成立于2003年

“非典”疫情时期,并于2010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注

册,是全国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一.该社会

组织以“团结协作、助人自助”为服务理念,致力于

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农民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

等弱势群体.2016 年,Z 机构成为北京市民政局

主管的5A 级社会组织,并被民政部评为首批全国

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

八红旗集体”,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社会组织先进

集体”“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等,其创新的“助

人自助的农民工服务模式”获得了第二届中国社会

创新奖.该社会组织中的多名工作者获得了“全国

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全国最美社会工作者”

“全国十大优秀社会工作者”“中国百名社会工作

者”等称号.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Z机构兼顾微观服

务和宏观倡导,在社会服务、专业支持和政策倡导

三个领域积极发挥作用.截至2022年,Z 机构为

超过70.6万的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口和困境儿

童)和 社 会 组 织 提 供 了 专 业 服 务,培 育 志 愿 者

17459名.并且,Z机构的服务模式还被推广到长

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及山东中部地区,成为推动

社会治理创新的代表.在这一案例中,Z机构作用

发挥的成 效 与 组 织 能 力 专 有 性 的 形 成 具 有 密 切

关系.

本文案例资料主要来源于调研访谈、口述史资

料、媒体报道、机构报告等.2018~2021年,研究

团队多次参访北京市 Z 机构,并对其主要负责人

进行访谈,形成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案例研究

奠定了基础.

(二)能力专有性建设

1.问题需求 问题需求是社会组织能力专有

性形成的基础,主要来自于社会和政府两方面.Z

208

第216页

机构创立于“非典”疫情时期,当时巨大的卫生服务

需求是推动该组织成立的 直 接 动 因.2003 年,Z

机构开展抗击“非典”疫情的农民紧急救援行动,进

行农民工生存状况与发展需求调查,发布了«农民

工流动过程中的需求与障碍———京、粤、青(岛)三

地农民工生存与发展基本状况调查报告».Z机构

主动的、专业的行动引起了政府的注意,Z机构发

布的报告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要

参»所收录,并于2004年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合办了“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保

障研讨会”,这是第一次由草根社会组织与国家部

ༀ合作举办的研讨活动.[21](PP.264~269)在“新冠”疫

情爆发后,Z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农民工群体展开

了多轮调查和评估,发布了«困境农民工家庭需求

分析报告»,并为困境人群提供了救助和能力提升

支持.

机构以主动回应社会问题的方式不断推动组

织的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Z机构关注和

回应受市场冲击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以及快速城

市化进程中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农民

工安置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

要内容.201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农

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妥善处理农民工的工作问

题.然而,农民工群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使得政府

在处理农民工的工作问题时难以精准、有效地施加

影响,并且容易产生冲突性事件.Z机构针对政府

部门和农民工群体之间互动不足的问题需求,塑造

其自身独有的能力形态.Z机构对农民工开展紧

急救助、法律援助、增强就业能力培训、扩大社会链

接的信息支持等行动,并妥善处理可能会产生的社

会不稳定因素.[21](PP.269~270)例如,在2022年,Z 机

构组织开展了生计救助,为437户农民工家庭持续

开展生计物资救助;通过开展困境儿童营养提升计

划,为困境儿童持续发放营养食品,为53名困境儿

童及其家长提供个案服务;通过开展打工妈妈健康

关爱行动,为1900名打工妈妈提供女性健康营养

物资和卫生健康用品;通过开展春蕾计划,对228

名困境女童及其家长进行需求评估,并为154名女

童提供救助服务.

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基础上,社会组织积极开展

政策倡导,参与到政策制定、政策修订、政策咨询等

环节中.政策倡导是社会组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

式表达组织诉求的过程,是社会组织传达社会声

音、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手段.在与政府交流和合

作的过程中,Z机构坚持“以数据和专业”说话,希

望通过专业绩效获得政府的尊重与信任,进而开展

政策倡导活动,以发挥其更加广泛的作用.Z机构

发挥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引领作用,参与全国

多项政策草案的起草、政策修订和政策咨询等工

作.在政策制定方面,Z机构参与制定«儿童公益

组织行为准则指南»«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与

行为准则指南»«北京市社会组织培育服务平台建

设运营规范(讨论稿)»等政策;在政策修订方面,Z

机构参与修订«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

度»«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指引»«国家职业大

典»;在政策咨询方面,Z机构参与提出«儿童社会

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社

会工作方法———小组工作»«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

本规范»«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高级社会工

作师评价办法»等.同时,在推动行业发展环境建

设上,该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围绕诚信建

设、组织运营、行业发展等主题开展和发布了多项

倡议活动和倡议报告.

可见,在政社互动过程中,政府需求构成了社

会组织能力专有性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国政府

积极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将更多的注意力从经济

发展转移到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22]然

而,在有限的政府资源条件下,社会需求问题逐步

转化为政府需求问题,这为 Z 机构介入这一行动

创造了契机.Z机构通过发挥自身的志愿者队伍

和专业社会服务优势,解决了公共资源供给的落地

问题.因此,随着组织能力专有性的形成,政府与

社会组织一致的问题需求被落实为具体的政府购

买服务项目,并为政社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

2.培育体系 组织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是社会

组织能力专有性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提供高

质量专业服务、提升行动能力以及维持组织作用发

挥的重要保障.在组织内部,Z机构有40余名全

职工作者和60多名专家构成的顾问团队,其中,超

过一半的人员已工作5年以上.同时,Z机构积极

培育和建设志愿者团队,在帮助被救助和被服务对

象的同时,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注重被救助者

和被服务者的长远发展,培养其成为志愿者并鼓励

其加入服务他人的队伍,这有效地提升了组织的志

愿服务能力.据 Z 机构统计,60% 以上的被救助

儿童成为机构的志愿者,部分被救助儿童在职业高

中毕业后成为Z机构的专职员工.此外,Z机构构

209

第217页

建行动学习体系,将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能力的提

升作为评估服务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鼓励成员开

展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为组织的专职人员提供带

薪深造的机会,选送专职人员赴海内外攻读社会工

作硕士学位.

在行业内部,Z机构在强化自身能力建设的基

础上,以不同形式为其他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支

持,包括专业培训、技术指导、团队管理、项目管理、

监测评估等.Z机构打造的“Z 机构课堂”品牌服

务已为全国1万多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社会工作者

和志愿者提供了专业培训,逐渐形成了支持型社会

组织与服务型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实践与专业能力

建设、同伴支持与督导支持相结合的社会组织能力

建设模式.[23](PP.122~160)

2022 年,Z 机构启动“公益

1+1”资助行动,在老人服务与老年友好社区的打

造、可持续社区环境建设等领域为42家社会组织

提供资助与赋能,资助金额超过485万元.通过咨

询辅导、能力建设、资源对接等服务方式,Z机构组

织开展了1991次专业支持服务,服务14823人次.

在自我建设和助他建设的过程中,Z机构一方

面巩固了组织“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的服务

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了组织“推动社会工作与社会

组织建设”的支持能力,二者共同形成了组织能力

的专有性特征.

3.考核机制 我国社会组织的行动往往呈现

出点状、分散式特征.由于我国社会组织以单个项

目的成效作为考核目标,因此,社会组织的作用发

挥存在局限.而以社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为考

核目标的政府购买和服务项目以及设置前瞻性和

渐进式的考核机制可以推动社会组织提供优良的

服务.这也有助于引导组织资源向可持续化、专业

化和精细化的方向流动,៿宽和提升社会组织的活

动领域和行动能力.

一方面,前瞻性考核机制对社会组织的行动能

力提出了更高级别、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要求.

就Z 机构的社区儿童照护项目而言,为了提高对

社区儿童照护的服务质量,政府购买服务不仅使 Z

机构增加了对硬件改造的投入,而且对儿童照护工

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还探索总结了“社工引领义工

的社区照护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在2013年获得

全国首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案例评选二等奖.同

时,前瞻性考核机制使组织作用发挥的范围由原来

的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服务周边有限的社区逐步

向为全北京市的儿童服务组织和工作者提供示范

和培训支持转变.Z机构通过专业服务的提供和

运作模式的创新,促进了全市社区儿童服务体系的

专业化建设.

另一方面,渐进式的考核机制促使社会组织能

力的专有性逐步提升.2015年,北京市民政局创

新性地通过“以社管社”的方式,将正处级事业单位

即“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及其服务整体

捆绑打包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与有资质、有能力

的支持型社会组织签约,进行社会化运营.通过公

开招投标,Z机构获得了承运资格.然而,这种政

府职能转移项目对于 Z机构这类草根社会组织提

出了巨大挑战.最初,Z机构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两

年的试运营合同,包含7项合同指标.基于循序渐

进的原则,Z机构在缺少可供借鉴经验的情况下,

采取反复实验法,将中心整体运营方案以服务版块

为单位拆分成具体的服务活动,每项活动都遵循

“需求评估→方案设计→活动实施→评估总结→完

善方案→活动实施→评估总结→形成操作标准”的

路径逐步完善,形成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

2017年,在第一个合同期满时,第三方评估机

构认定北京 Z 机构合同履行情况良好.因此,在

第二轮公开招标中,Z机构再次中标,开始履行为

期三年的第二个合同,政府的考核指标由7项上升

为23项,Z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全社会组织

培育扶持体系、建立富有影响力的品牌服务项目、

巩固多元化的服务资源联合体、探索市区街三级联

动服务机制、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新模式等.[23]截至

2022年 10 月 项 目 期 止,Z 机 构 共 开 展 咨 询 辅 导

38790次,举办专题培训、资源对接等各类服务活

动超过500场,服务社会组织超过4000家.在组

织发展二十年来,Z机构共为全国超过7.65万名

政府干部、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负责

人及志愿社团领袖/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培育孵

化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近1000家.随着渐进

式考核要求的提升,Z机构体现出超出一般性的社

会组织或支持型社会组织所能具备的能力,并且,

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Z机构培育社会组织的能力

具有独到性.

三、结论与启示

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能力专有性

建设是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政

社合作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支撑.研究认为,

210

第218页

问题需求开启了社会组织能力专有性形成的窗口,

良好的培育体系为组织提供了可持续化的、专业化

的资源保障,前瞻性和渐进式的考核机制促使社会

组织能力的形成向不可替代性的方向演进.在能

力专有性形成的基础上,社会组织能够构建与外部

主体平等协商的伙伴关系以及获取外部有效且持

续的资源支持,从而实现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同

时,能力专有性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组织在三社联

动、政社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这为健全共建

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提

升社会治理绩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一方面,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准确定位问题需

求,构建科学的契约关系.准确定位问题需求是对

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共同要求.当前,政府对社

会组织的服务购买需求往往是基于自身运作成本

考虑的,倾向于选择凸显政绩的项目内容,而有时

这些项目并不是社会所亟需的议题.这一结果很

可能会导致公共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但却消耗

大量的社会组织资源和精力.因此,政府不仅要准

确定位问题需求,而且要重视对社会组织持续性能

力建设的支持.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政社间形成

互益的契约关系,遵循互信的契约精神,避免出现

任意缩短服务周期、变更增加项目内容、拖欠项目

经费等失信行为.此外,在契约关系中,政府需构

建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协商共治的互动模式,引导社

会组织在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加强能力专有性

建设,增强社会组织自主参与社会服务的水平,激

励社会组织通过创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组织而言,需要持续提升

其培育能力,开展专业的组织行动.社会组织的活

动内容不仅包括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而且包括提

升专业的培育能力和行动能力,这是社会组织获得

政府和公众认可的重要途径.因此,社会组织需确

立以专业理论为指引的服务和建设理念,打造专业

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工作方法和服务体系,形成

相较于政府的专有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此外,社会

组织不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而且要将实

践经验理论转化为技术支持和服务范式,指导和支

持更大范围的社会服务需求,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运作模式,塑造社会组织专有的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和影响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公共资源的优化

配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N].人民日报,2022-10-26.

[2]王名.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多元主体的权利边界及公共

性之源[J].国家治理,2019,(28).

[3]王名,李朔严.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

观点与美好生活价值观[J].中国行政管理,2018,(3).

[4]ShiehS,DengG.AnEmergingCivilSociety:TheImG

pactofthe2008SichuanEarthquakeonGrass-roots

Associations in China [J].The China Journal,

2011,(65).

[5]邢宇宙.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J].中国社会工

作,2023,(2).

[6]王名,孙伟林.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内在逻辑与发展趋

势[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7]王名,蔡志鸿.以“能力专有性”论政社合作———以两岸

防艾社会组织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9,(1).

[8]李长文.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J].

青海社会科学,2014,(2).

[9]马庆钰.社会组织能力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社,2011.

[10]郭施宏,陆健.环保组织公共诉求表达的市场路径及其

成因———一个 组 织 学 习 的 视 角 [J].中 国 行 政 管 理,

2021,(2).

[11]李朔严.社会组织政策倡导行为与组织内部公民性研

究———基于多 案 例 比 较 的 分 析 [J].公 共 管 理 评 论,

2019,(3).

[12]郭施宏,等.环境共治: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

[13]王思斌.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网络型服

务治理[J].学海,2015,(3).

[14]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

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15]PfefferJ,SalancikG R.TheExternalControlofOrG

ganizations:aResourceDependencePerspective[M].

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3.

[16]XuY.MoralResources,PoliticalCapitalandtheDeG

velopmentofSocialWorkinChina:A CaseStudyof

CityJinShandongProvince[J].BritishJournalofSoG

cialWork,2012,(8).

[17]Lu S,etal..External Environmental Changeand

Transparencyin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in China

[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2018,(4).

[18]杨宝,胡晓芳.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行为分析:资源导

向或制度遵从[J].云南社会科学,2014,(3).

[19]Zhou Y.State – societyInterdependence Modelin

MarketTransition:aCaseStudyofthe"Farmers'CitG

211

第219页

y"inWenzhouDringtheErlyRformEa[J].Journalof

ContemporaryChina,2013,(81).

[20]Shumate M,etal..TheNonprofitCapacitiesInstruG

ment[J].Nonprofit Managementand Leadership.

2017,(2).

[21]李涛.成长中的伙伴:一家社会组织十三年政社合作历

程的 实 践 与 思 考 [A].何 辉,等.中 国 社 会 组 织 报

告(2016~2017)[C].北 京: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2017.

[22]BruceJ.Dickson,etal..Public Goodsand Regime

Supportin Urban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

2016,(228).

[23]李涛.当前社会组织支持平台建设的关键问题———以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为例[A].黄晓勇,等.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9)[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屈虹)

ResearchontheExertionofEffectsofSocial

OrganizationsintheContextofHigh-qualityDevelopment

———APerspectiveonCapabilityOwnership

GUOShi-hong

(Facultyof 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BeijingUniversityof

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BeijingSocialGovernance

ResearchCenter,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

[Abstract]Theenhancementofcapabilitiesandtheexertionoftheireffectsarepressingissuesthat

socialorganizationsin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needtoaddress.Drawingonthe

theoreticalframeworkofcapabilityownership,thispaperconductscasestudiestoanalyzehowproblem

demands,cultivationsystems,andassessmentmechanismsareconstructedtoestablishthecapability

ownershipofsocialorganizationsandpromotetheireffectivefunctioning.Theresearchsuggeststhat

problemdemandscreateanopportunityfortheformationofcapabilityownershipinsocialorganizations,

whileawell-establishedcultivationsystemprovidessustainableandspecializedresourcesupport.FurG

thermore,forethoughtfulandprogressiveassessmentmechanismsguidethedevelopmentoforganizaG

tionalcapabilitiestowardsirreplaceability.Consequently,socialorganizationsareabletobuildpartnerG

shipswithexternalstakeholdersbasedonequalityandnegotiation,enablingthemtosecurecontinuous

andeffectiveexternalresourcesupport.ThesedynamicsprovideimpetusandvitalityforsocialorganizaG

tionstoparticipateinsocialgovernanceinnovation.Inlightofthis,governmentsneedtoaccuratelyiG

dentifyproblemdemandsandestablishscientificcontractualrelationships,whilenonprofitorganizations

shouldcontinuouslyenhancetheircultivationcapabilitiesandengageinprofessionalorganizationalacG

tions.

[Keywords]SocialGovernance;CapabilityOwnership;SocialOrganizations;SocialWork;GovG

ernment-societyRelations

21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