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7-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24-03-20[作者简介]周平,男,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长安大学)兼职研究员;兰梁斌,男,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5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与实现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周 平1, 兰梁斌2(1.长安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2.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目标耦合、关系耦合、工具耦合三重内在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表征为...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收稿日期]2024-03-20

[作者简介]周平,男,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长安大学)兼职研究员;

兰梁斌,男,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5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

逻辑向度与实现路径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周 平1, 兰梁斌2

(1.长安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

2.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

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

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目标耦合、关系耦合、

工具耦合三重内在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表征为从高等教育

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理论逻辑表征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知识体系现代化,实践逻辑表征为以数字技术赋能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程,一是完善育才体系,优化知识创新的人才结

构和布局;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提取标识性概念和完善理论构建;三是把握数字革命,重塑高等教育学科

与学术生态.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G640;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194-10

高等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推进科技创新、

扩张消费市场的重要教育阶段[1],是教育、科技、人

才三位 一 体 的 结 合 点[2],是 建 设 教 育 强 国 的 “龙

头”,是实现以教育强国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的关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从大众化到普

及化的阶段跨越,革新思路已从增量改革转变为存

量改革、从需求侧改革转变为供给侧改革,开启了

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3]«中国教

育现代化2035»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即到2035年建成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术高地、

创新平台和智库,使高等学校成为知识创新、技术

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策源地.[4]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

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5].党和国家的期望与嘱托

赋予高等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敦促高等

教育加快构建以“高质量”为主题、以“中国性”为底

色、以“创新性”为特征的新发展格局.

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然要深刻认识、牢

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探索具有中国特

色、世界眼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

快推进具有中国性、自主性、系统性、专业性、科学

性的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从价值层面看,

构建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

194

第202页

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外延;

既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才培

养创造性变革的迫切之需.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

化的分析视角,尝试辨析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多维关联,厘清高等教育自主

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建议,

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一、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自主

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

历史地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知识

体系建设均无法跳脱出社会形态、历史进程、文化

生态的制约[6](P.68),换言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形

成必然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诸要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

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

路”的新命题,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

进行系统多维解读,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

伟大实践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道

路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已然成为我国各个领域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指引与实践基础.

具体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这一现代

化任务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

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

位,意味着包含高等教育在内的各领域都要自觉地

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根据中国独特的社会条件和

历史环境推进和完成自己的现代化任务.作为高

等教育领域的“上层建筑”,知识体系建设理应具有

同样的自主性、中国性与现代性.从现实情况看,

近代以来我国长期处于在“东教条”和“西教条”之

间来回摇摆的“学徒状态”[7],以“中体西用”为基本

原则、借西方知识体系整理或解释中国文化典籍而

生成的近代知识体系在本质上丧失了中国逻辑,导

致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至今仍在效仿西方高等

学校的专业划分或教材建设,一些自主创建的新兴

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相较薄弱;学术体系仍持续着

对西方概念与术语、思想与理论、研究路径与范式

的巨大依赖,甚至以西方的学术标准来评价中国的

研究成果.[8]尽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

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的对外学习确

有其必要性,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性的

实践转折点上,我们需要从“学徒状态”中摆脱出

来,致力于提出高等教育的自我主张,基于主体性

突破寻求更大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

进而推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式现

代化实践的价值指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矛

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辩证关系深

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9](P.47)党的二十大报

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

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0],其共性表现在现

代化的本质规定上,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信息化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11](P.13),经济水

平、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其个性

表现在中国式的本土语境上,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为土壤,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中国格局.

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立足中国的也是面向

世界的,既是守正的也是创新的,既是人民的也是

人类的,这一价值取向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

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关系着建设主体

在面对或处理相关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

立场和态度,影响着建设主体对高等教育自主知识

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相关要素的认识和评价、采取的

行为和措施,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

设的结果.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式现

代化实践的经验素材.[1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

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

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

果.”[13]这个过程凝结了无数的实践经验,包括坚

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本质要求,坚持“两个结合”的

思想和规律,分阶段推进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

并联式发展经验等等.同时也积累了丰饶的历史

文化素材,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理论,创生了多维多层多领

域的新概念、新术语和新表达,留下了众多的知识

储备和文献材料等等,这些都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此外,中国式现代

化作为一项尚未完成的变革实践,在未来发展中将

继续为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提供源源不断的经验素材.

195

第203页

二、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

中国式现代化的耦合分析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由以人为主

体、以对象为客体、以中介手段为工具的三大基本

要素综合而成的生命活动.[14](PP.123~124)具有主观

意识、主观能力的“人”是实践的唯一主体,而自然

界的事物和现象、社会领域的事物和现象、思想关

系 和 精 神 现 象 等 都 可 以 成 为 实 践 的 客

体[14](PP.144~145),主体通过一定的工具或手段作用

于客体以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就是实践过程.无

论是从实践的本质内涵还是关系范畴看,中国式现

代化和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都是一场宏大

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已然取得

巨大成就并将继续保持前进的先行实践,将对高等

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产生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

用.要充分吸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在中国

式现代化实践的“富矿”中不断构建高等教育自主

知识体系[12],就 必 须 厘 清 两 者 内 在 的 耦 合 关 系.

从马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出 发,构 建 包 含 “目 标—关

系(主体—客体)—手段”三个层面的耦合机制(见

图1),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自

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动态交互发展.

图1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耦合机制

(一)目标耦合:指向人的现代化,突出人民性

与时代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类实践活动是在自

觉的目标和明确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15](P.59),这也

是其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性特征.没有目

标的实践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不存在的.由图

1可以看出,实践的目标 对 于 由 “主 体—工 具 (手

段)—客体”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的运作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而“主体—工具(手段)—客体”的运作

对于实践目标的动态生成也具有一定的反身性作

用.在当前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并没

有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目标的直接表述,但可以从

相关理论构成、思想表达和专家观点中析出具有指

向性、导向性的内容[11](PP.128~133),将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的目标初步拟定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实现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大领域”的现

代化,以及国家对各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

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

过多次重要论述,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

196

第204页

社会 科 学,归 根 结 底 是 建 构 中 国 自 主 的 知 识 体

系”[16]的重要论断.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

门印发的«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

展行动计划»«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

化改革方案»等文件也强调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

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作用.[17][18]根据党和国

家的相关指示或表述可将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建设的目标拟定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知识理论体系,构建并完善知识生产的治理机制,

培养自主推动知识创新的现代化人才.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

的目标体系具有多重耦合关系.一是“形成知识理

论体系”与“文化现代化”相呼应.知识理论体系是

基于一定的逻辑基础,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知识系列,是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载体.中国

特色知识理论体系是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实际、基

于中国问题和中国数据、运用中国表达和中国概念

构建起来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的结

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而文化现代化作为一种现

代化目标和过程性实践,既是构建中国特色知识理

论体系的意义指向,也为其开展具体实践提供路径

和方法的指导.二是“构建知识生产系统”与“治理

现代化”相关联.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高等教育

领域的一场重大改造性实践,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客

体或对象之一.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绝非个体化的

学术行为,要形成常态化、规模化、持续性的实践范

式,必然需要构建并完善知识生产系统,把握知识

生产的价值秩序、运行秩序以及生产质量[19],实现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现代化治理.三是“培养知识

创新人才”与“人的现代性”相匹配.人的现代化意

味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意识、能力、精神等方面

要与现代化同步,这就需要着力提升全体人民各个

方面的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互为目

的与手段,培养知识创新人才既是促进人的现代化

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内涵要求.

(二)关系耦合:强调现代化改造,突出自主性

与系统性

从社会历史观的视角看,主体和客体是实践的

两极,它们总是同时出现,共同构成主体—客体功

能关系.[20]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呈现出一种认

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

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立足于中

国历史文化根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和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主体选择.因而,中国式现代化的领

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主导主体是中国人民.[21]自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新时

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22],

到党的十九大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进行全面部署[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和៿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这

个角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客体即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领域,以及各领域内的所有

思想、事物和现象.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统合多方力量共同发力.中央或地方政府发

挥着规划指导和协同推动的作用,科研机构和专家

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咨询作用,高

校(包括师生)是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核

心力量,承担着重要的实践、管理、应用、评价等职

能,此外高校还为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输送

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因而,政府、科研机构、专

家组织、高校共同构成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的多元主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各方主体都是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主体性作用的,不能忽视中

国共产党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的统领

性作用.从实践的客体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建设强调基于中国实际对当前学科体系、学术体

系、话语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其中,打造具有中国

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加快发展新兴学科和

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

义(如中医药)的冷门学科是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

设的核心任务[16];加强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方法

创新和评价创新,重视学术机构、学术平台建设是

高等教育学术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打造易于为国

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或新表述,

基于中国逻辑和中国表达来解读中国实践是高等

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16]

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

化实践的主体—客体关系结构中存在两个方面的

耦合关系.一是都强调人(或群体)作为实践主体

的自主性.尽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或多或

少地受到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形势、人类生存环境

和条件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但整体而言,中国式

197

第205页

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不是对西方现代化、

苏联现代化的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经验

自主开៿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在高等教育自主

知识体系建设实践中,“自主”同样是关键,这一方

面意味着不依傍于其Ђ思想构架而形成自身特有

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意味着充分发挥主体的自觉

能动性,在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主动投入到高等教

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工作中.二是都强调现代

化实践对客体的系统性改造.中国式现代化对客

体的系统性改造表现在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自

主知识体系建设对客体的系统性改造表现在协同

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阐释工作,

注重实现“三大体系”的有机统一.

(三)工具耦合:聚焦现代化生产,突出思想性

与技术性

工具作为实践主体和客体间的中介或桥梁,是

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实践目标得以实

现的重要保证.根据实践工具本身的特征及功能,

可将其划分为物质工具、思维工具、智能工具三个

大类.其中,物质工具包含一切自然工具和劳动生

产工具;思维工具包含算盘、近代计算尺、现代计算

器等实物形态的思维辅助工具以及思想学说、理论

观点、公式原理等观念形态的思维工具;智能工具

则 特 指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及 其 智 能 载

体.[14](PP.153~154)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物质生产活

动、知识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综合体,既需

要物质生产提供现代化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也需要

知识生产和精神生产提供现代化所必需的知识文

化和思想道德.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属于

知识生产活动,与以物质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物质工

具运用的关联度不大,因此本文主要从思维工具和

智能工具两个维度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高等

教育知识体系建设的耦合关系.

在思想工具层面,马克思主义是在高等教育领

域占重要地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范式.[24]马克思

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

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学说,深刻影响着我国各个领域

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走向.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十分突出.一方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马克

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系统观、矛盾

观等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

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或示范.

在智能工具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自

主知识体系建设都离不开信息/数字技术的赋能.

信息化本身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内涵之

一,数字化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

技术凭借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等特

点[25],成为中 国 式 现 代 化 实 践 的 重 要 智 能 工 具.

同样,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过程中,新一

代信息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26],在

素材收集、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实践应用、推广传

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建设的现代化逻辑向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

本之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则是推进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构建高

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在价值

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上具有统一性和一

致性.

(一)价值逻辑: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到人的现

代化

就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而言,必然涉及

“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等问题.知识的选择与传

授能够引导人们对于特定所知的判定,要想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摆脱

现代化道路上的“学徒状态”,必然要根植高等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学术概念,

“现 代 化 ”指 的 是 一 个 综 合 性 的 社 会 变 迁 过

程.[27](P.27)有学者认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的产生

大致遵循“器物技能层次现代化—制度层次现代

化—思 想 行 为 层 次 现 代 化 ”三 个 层 面 的 变

迁.[28](PP.117~121)历史地看,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亚

非拉等后发国家或地区,在确立现代化过程中都的

确如此.归根结底,具有现代性的社会最终都需要

具有现代性的人作为支持,而一个现代性社会必将

鼓励人的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

化乃至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马克思的划界中,人的依赖关系有三大形

式.一是完全自然发生的,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

础的人的独立性,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Ђ们

198

第206页

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Ђ们的社会财

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9](P.52)以此来理解人的

现代化本质,可见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

程,是一个从“依赖性的”“狭隘地域性的”“片面异

化的”人转变为“独立性的”“世界历史性的”“全面

自由个性的”人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过程,知识

革新尤为重要.许多现代化的研究者都承认教育

是决定一个人的现代性能够达到何种程度的重要

因素,在某种社会形态转变成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同现代性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于培养现代化的人来说教育

内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知识的内容及其获得能

够使人持续地超越自身,扩展与深化人的存在.在

此意义上,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

重要.

(二)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知识体系的

现代化

如前所述,知识体系涉及“是什么”以及“为什

么”的问题,知识以及与知识相关的理解“既包含着

已经自觉意识到并取得的明晰形态的内容,也包含

着现在尚未自觉到且具有隐而未显的内容”[30](序),

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知识,都在不同层面敞开了

主体的认识世界.因此,谁都不能否认“知识”在再

造现代化的人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那么,究竟怎

样构建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呢?

首先,以实践观的认识论为指导.关于知识体

系的分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神为最高权威的神学

知识体系;二是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知识体系;三

是以实践为标准的知识体系.[31]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马

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

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

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

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2](P.16)马克

思的这段论述表明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原因在于它是将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连接

起来的唯一手段和中介,为我们解决现代化知识体

系问题确认了方向.而以实践观的认识论指导现

代化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意味着要冲破

僵化的教条主义,打破对“永恒理性法则”的信仰,

以自我革命观念不断发展科学理论知识,建立一个

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

其次,以系统观建构现代化高等教育自主知识

体系.在理解并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中,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知识体系不是各类型知识

在量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知识

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揭示各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与

联系原理;系统性和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最基

本的特质,任何知识的表达都要达到思维系统性与

理论原理系统性的统一.如果不从知识的整体性

出发,就 无 法 构 建 现 代 化 的 高 等 教 育 自 主 知 识

体系.

最后,中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必须以

民族性为基本特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与特定

的文明形态相结合,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明形

态中的民族本身就是所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创造者.中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深入

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语境中,形成关于中国式现代

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知识话语体系,

从而为丰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中国贡献.

(三)实践逻辑: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知识体系

建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知

识体系建设根植于时代和社会变迁之中.在数字

智能时代,信息、数据和算法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变化带来经济形态的革新.而这种革

新并不是现有生产方式、生活样态的简单៿展和延

伸,在很大意义上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关系和生

活方式的一种替代.[33]人类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既

定经验与规则秩序面临挑战,为此,积极回应信息

时代的新内容新问题,重构新的知识体系,就成为

当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到2035

年我国的发展总目标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来说,意味着要以技术创

新和教育 变 革 双 向 驱 动 推 动 高 等 教 育 高 质 量 发

展.[34]以数字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构成了高等

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逻辑,即要求高等教

育在实践变革中基于数字智能丰富和完善高等教

育自主知识体系.

一方面,与信息社会及其生产关系相适应,高

等教育知识体系需要建立新的知识形态.这种知

识形态包含在既定的知识体系之中,但具有自身的

鲜明特质,即数字科技与知识体系深度融合.因

此,当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立足

数字中国的实践,深刻把握信息化及其相关的基本

知识范畴变迁,使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足以在国际上

发挥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数字智能时

199

第207页

代的知识体系建设不仅要围绕“科技”与“信息化”

展开,而且涉及所有知识领域对于新挑战的回应.

因为新时代的知识体系并不仅仅是现代知识体系

的自然延伸,而是知识体系的整体升级.从知识体

系所包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来看,

话语权的核心在于提炼对世界知识体系具有普遍

影响的原创性概念与范畴.因此,数字时代高等教

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石是增强中国高等

教育知识体系的创新性以及范式性的核心概念,并

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具解释力和包容力的自主知识

体系,长远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学理层面构建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

国式现代化的耦合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认识和厘清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能够为中

国式现代化框架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

供价值牵引.然而,应然与实然是两个不同的范

畴,要实现从价值判断到事实判断的转变,必须紧

紧围绕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以及

“谁来建设”“怎么建设”等核心问题,从具体实践中

寻求有效策略.

(一)完善育才体系,优化知识创新的人才结构

和布局

人才是一切现代化实践取得成功的根本.之

所以称为“人才”,是因为其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其

具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等能够有效适应并引领现

代化建设.构建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必然需要

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只有发挥人才

队伍的整体效能,提升人才的数量、素养、结构、作

用等与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匹配度,以及

人才发展 对 高 等 教 育 自 主 知 识 体 系 建 设 的 贡 献

度[35],才能构建起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这就

需要建立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为高等教育自主知

识体系建设适时输送特需人才.

从人才素养上看,一方面,高等教育自主知识

体系建设需要具有自主态度、创新意识、本土情怀

和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

等方面具有高度的自觉能动性,能够主动持续参与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需要重点

挖掘并集聚具有范式想象力、概念创造力、逻辑阐

释力、理论构建力和话语叙事力的高技能人才[36],

保障知识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从人才结构上看,高

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是一项专业化的系统工

程,一是需要学科领袖人才作为核心力量,引领和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推进

学科创新发展与交叉融合,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二是需要学术领军人才作为

专业支撑,致力于深耕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推动

中国式学术标准的构建,生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

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推动学术体系建设;

三是需要高级管理人才作为过程督导,把控知识生

产的运行秩序和质量,以优化知识从生产到系统化

再到传播与应用的整个链条,保障高等教育自主知

识体系建设实践的顺利进行;四是需要相关后备人

才作为活力源泉,在构建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

过程中,加强人才储备可以为满足即时需要迅速调

配适合的人才,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

要培养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所需要的

各级各类人才,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育人育才体系.

首先,要注重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及思维复合等多

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知识

融合、技术集成优势,整体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为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其次,

要打通学科领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

才、相关后备人才及其团队的合作渠道,保障学科

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再次,要持续优化人才培养链条,进一步推进一流

专业和学科建设,鼓励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高层

次人才培养,重视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冷门学科发

展,并以中国案例和中国数据补充完善各学科现有

的教材体系,加强中国自主的教材体系建设;最后,

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人才

流动、引进和退出机制等,完善高等教育自主知识

体系建设的人才制度体系.

(二)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标识性概念的提取与

理论构建

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概念是最基

本的单元.所谓概念,即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

概括,是构成知识的基础.可以说,知识是对概念

进行归纳、整合与理解的结果,而知识体系则是对

知识进行逻辑化、序列化建构的结果.高等教育自

主知识体系建设必然需要足够多的原创性概念、标

识 性 概 念,只 有 这 样 才 能 构 建 起 知 识 理 论 的

“大厦”.

一是参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原创性概念.中

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哲

200

第208页

学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

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等不同发展阶

段,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

各家学说[37],同时也生成了“仁爱”“中庸”“礼治”

“道体”“阴阳”“天人合一”等原创性概念,这些都是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参考.二是充

分挖掘并利用中国学者的原创性学术概念.在中

国众多研究者的学术成果中不乏一些具有原创性

的新术语、新内涵、新结论、新优势、新开៿,如中国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在«标准方法示例:中

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概念分析报告»中发布的

“别现代”“帝制农商社会”“反梯度”“公共阐释”“和

合学”“科技审度论”“跨体系社会”“天下体系”“艺

术公赏力”“致毁知识”等,这些原创性的学术概念

可以作为构成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

三是提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标识性概念.中

国式现代化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

程相吻合,在这一过程中创生出无数的新概念、新

范畴、新表述,如“两个维护”“四个自信”“‘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

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脱贫攻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标识性概念,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要注重提取更多的标

识性概念,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认可的自主知识

体系收集丰富的概念化素材.

在提出原创性概念和提取标识性概念的基础

上,还需要进行理论构建,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

体系.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比较分析的过程,即在

概念与概念之间、命题与命题之间、知识与知识之

间、方法与方法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

比,以厘清每个概念、知识、命题、方法或理论的本

质属性与规律;这一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抽象和概括

的过程,即在概念与命题之间、命题与知识之间、知

识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抽象,以明晰其间的逻辑关

联.整体而言,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

而庞大的系统,其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囊括人文与社会

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自然

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是一个包含概念、知识、观

念、方法、命题和理论的集成.高等教育自主知识

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既注重知识体系的整

体性构建,又关注知识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的逻辑

关联,强调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以最大限度地

发挥知识体系的整体功能.

(三)把握数字革命,重塑高等教育学科与学术

生态

在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个热词备受社会各界的

关注.所谓“新质生产力”,即对传统生产力的质的

超越,以科学创新为主导,重在发展新技术、新工

艺、新模式,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加快形

成新质生产力,要求包含教育在内的所有行业或产

业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增长路径、创新生

产模式.具体来说,在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数字技术革命的重要意

义,主动拥抱新技术、新理念,重塑高等教育学科生

态与学术生态,进而促进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

一是以数字技术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数字

技术的发展为新时代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技

术的突破能够实现学科基地、学科管理、学科队伍

建设、人才培养等在方法或空间层面的系统性变

革.首先,要加快推进传统学科的数字化基地、数

学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空间、数字教材等建设,

有效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求,加快构建

“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格局;其次,要聚焦新质生

产力建设新要求,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深入推进“新

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38],

充分发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知识创新创造中的

重要作用;最后,要积极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

并在此过程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发展规律,动

态生成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的新生态.

二是基于大数据促进研究范式转型.研究范

式是特定学科的研究者在看待、分析和解释问题或

现象时所持有的观察角度、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

研究方式等,是研究的基本价值观.“数据库大师”

吉姆格雷(Jim Gray)将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划分

为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数据密集型科学

发现四大研究范式.[39]相应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

究也形成了定性、定量、社会仿真、大数据驱动等不

同范式.新时代,理解并运用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研

究范式,在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积极吸纳数据科

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为中

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提供不同的视角,进而生

成更具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

三是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学术评价、学术交流和

学术传播.首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学术评价流

程,监督与把控学术评价的过程性质量,保障学术

201

第209页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其次,利用数字技术

创建新型学术交流平台,打通跨领域、跨时空甚至

是跨国界的学术交流通道,实现无障碍的学术交

流;最后,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学术传播渠道,加快推

进开放存取(OA)平台的建设及优化,在保障创作

者相关权益的条件下推动学术研究成果利用互联

网的自由传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字技术虽然

能够为学术评价、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带来极大的

便利,但也会催生出信息泄露、学术剽窃等风险,这

就需要参与其中的人恪守学术伦理,只有这样才能

共同创造出风清气正、积极创新的学术生态.

[参考文献]

[1]韩喜平,郝婧智.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助推构建新发

展格 局 [J].东 北 师 大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23,(2).

[2]管培俊.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

用[N].光明日报,2023-06-27.

[3]谢 维 和.探 索 和 建 立 中 国 自 主 的 高 等 教 育 知 识 体

系[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22/

0517/c367001- 32423587.html,2022 - 05 - 17/

2024-02-04.

[4]中 共 中 央、国 务 院 印 发«中 国 教 育 现 代 化 2035»[EB/

OL].https://www.gov.cn/xinwen/2019-02/23/

content_5367987.htm,2019-02-23/2024-02-12.

[5]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求是,2023,(18).

[6]成素梅,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哲学研究[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7]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李铁

映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讲话(节选)[N].中国青

年报,2004-07-19.

[8]何星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意义[N].

人民日报,2017-06-05.

[9]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逻辑[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23.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报 告 (2022 年 10 月 16

日)[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

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10-25/2024-

02-24.

[1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式现代化:人间正道[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2]闫文仙.世界文明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

构建的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5).

[13]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

表重要讲话[EB/OL].https://www.gov.cn/xinwen/

2023 - 02/07/content _ 5740520.htm? eqid =

aebcad51000d1e1400000002648fadeb,2023-02-07/

2024-02-21.

[14]聂世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新探[M].北京:当代中国

出版社,1994.

[15]陶德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0.

[16]习 近 平:在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工 作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全

文)[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05-18/

2024-02-25.

[17]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

置 调 整 优 化 改 革 方 案 »的 通 知 [EB/OL].http://

www. moe. gov. cn/srcsite/A08/s7056/202304/

t20230404_1054230.html,2023-03-29/2024-02-

25.

[18]«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的总体思 路 和 发 展 目 标 是 什 么? [EB/OL].http://

www.moe.gov.cn/jyb_hygq/hygq_zczx/moe_1346/

moe_1358/202206/t20220614_637434.html,2022-

06-10/2024-02-25.

[19]黄建洪.“中国之理”:建构新时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

系[EB/OL].https://www.cssn.cn/glx/202210/

t20221009_5545977.shtml,2022-05-05/2024-

02-28.

[20]刘奔.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是一回事

吗? [J].中国社会科学,1981,(2).

[21]邱耕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实践向度[N].文汇报,

2023-09-03.

[22]新华社评论员.坚持五位一体 把握总体布局———学习

贯彻 党 的 十 八 大 精 神 之 四 [EB/OL].http://www.

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9/c_113728056.

htm,2012-11-19/2024-02-25.

[23]本报评论 员.全 面 落 实 “五 位 一 体”总 体 布 局 各 项 部

署———六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新华

日报,2017-11-06.

[24]杨巧.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学术思想和思潮[J].思想

政治教育研究,2013,(4).

[25]张 立.以 数 字 化 驱 动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J].红 旗 文 稿,

2023,(21).

[26]王国成,程振锋.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转换[J/

OL].http://kns.cnki.net/kcmc/detail/61.1400.

F20240223.1148.002.html,2024-03-13/2024-

03-20.

[27]诸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

1989.

202

第210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0]贡华南.知识与存在———对中国近现代知识论的存在

论考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1]鲁品越,姚黎明.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以实践为标准的知

识体系的本质特征[J].思想理论研究,2019,(12).

[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3]马 长 山.人 工 智 慧 与 未 来 法 治 [J].河 北 法 学,

2018,(10).

[34]张男星,王新凤.技术变革与高等教育的互构路径及其

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4).

[35]王成斌.让人才发展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

源泉[N].光明日报,2023-01-15.

[36]郁 建 兴,黄 飚.建 构 中 国 自 主 知 识 体 系 及 其 世 界 意

义[J].政治学研究,2023,(3).

[37]李凤亮,杨辉.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几点

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5).

[38]教育部: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着

力提高 ᠀ 尖 创 新 人 才 自 主 培 养 质 量 [EB/OL].htG

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 202403 -

5197530.htm,2024-03-01/2024-03-10.

[39]米加宁,等.第四研究范式:大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

究转型[J].学海,2018,(2).

(责任编辑 李静丽)

LogicalOrientationandRealizationPathofAutonomous

KnowledgeSystemConstructioninHigherEducation

———AnAnalyticalFrameworkbasedon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

ZHOUPing, LANLiang-bin

(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Chang'a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4,China;

Schoolof History,Northwester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Abstract]Thereportofthe20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has

madeasystematicandmulti-dimensionalinterpretationof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whichiniG

tiallyconstitutestheideologicalandtheoreticalsystemof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AsanimporG

tantpracticeofhighereducationmodernizationinthenewera,theconstructionofautonomousknowlG

edgesystemofhighereducationcannotbeseparatedfromthevalueguidanceandexperiencematerialof

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FromtheMarxistconceptofpractice,theautonomousknowledgesysG

temofhighereducationand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ideologicalandtheoreticalsystemhaveatriG

pleintrinsiccouplingrelationshipofgoalcoupling,relationshipcouplingandtoolcoupling.Basedonthe

couplinganalysis,itisfoundthatthevaluelogiccharacterizationoftheconstructionofautonomous

knowledgesysteminhighereducationistorealizethemodernizationfrom highereducationtohuman

modernization,thetheorylogiccharacterizationistoguidethemodernizationofknowledgesystem by

Marxism,andthepracticelogiccharacterizationistoempowertheconstructionofautonomousknowlG

edgesystembydigitaltechnology.Inthisregard,toacceleratetheprocessofbuildinganautonomous

knowledgesysteminhighereducation,firstly,toimprovethetalenttrainingsystemandoptimizethe

talentstructureandlayoutofknowledgeinnovation;secondly,toadheretotheconceptofsystemand

focusontheextractionofidentifyingconceptsandtheoreticalconstructions;andthirdly,tograspthe

digitalrevolutionandreshapethedisciplinesandacademicecologyofhighereducation.

[Keywords]HigherEducation;AutonomousKnowledgeSystem;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

HumanModernization;MarxistConceptofPractice

203

第211页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2035年的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研究”(编号:22JZD048).

[收稿日期]2024-03-15

[作者简介]黄巨臣,男,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纪鹏鑫,男,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科研助理.

2024年7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ul.2024

第45卷 第4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4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4.026

作为方法的“转型”

:高等教育学

知识体系建设的一种尝试

黄巨臣, 纪鹏鑫

(兰州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当前,高等教育学如何加快构建以自主知识为内核的当代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变得日益重要和迫

切.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在“转型”中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这使得“转型”成为一

个新的视角切入点、一种蕴含方法论意义的“方法”.以“转型”为方法助力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要

阐释“转型”作为高等教育学方法的可能性,刻画高等教育学从表象到概念、从分散到整合以及从经验到科学

的“转型”实践,进而分析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概念辨识、取向抉择、方法选用等困境.基于此,

应在转型发展的整体视角中,通过创设学科概念、超越对立取向以及回归科学本质的策略来突破困境,形成当

代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转型;高等教育学;自主性;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4-0204-09

一、问题的提出:步入

高等教育学领域的“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

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

系、话语体系”[1](P.43),“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

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P.34).党的二十大报告作

为擘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

宏伟蓝图,为高等教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议题,

其中就包括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

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等.事实

上,自1983年高等教育学在中国获得学科建制以

来,高等教育研究就面临着缺少专门研究对象、缺

少独特研究方法以及缺少严密理论体系等“合法

性”危机,学界对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自主知识体

系的追求也从未停止.所谓“高等教育学知识体

系”指的是高等教育学以其研究对象为基础并将高

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框架及其逻辑关联.

基于此,其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不仅要关注高等教育

学的知识与知识生产情况,而且要关注高等教育学

研究的进展及其成果,其中还涉及学科的概念、取

向、方法等内容要素的建构.上述议题既为高等教

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就此提出了新任务.换

言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根

植于“中国式现代化”转型道路的丰富意蕴和根本

逻辑,构建起一套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的自主性知识

204

第212页

体系,进而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助推世界一流学

科建设.

在此过程中,“转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

在以往高等教育学研究议题中,专门探讨“转型”问

题的并不多,学者们主要是将“转型”作为点缀式的

背景进行介绍.因此,学界有关我国高等教育“转

型”及其相关主题的系统性研究还未形成,主要散

见于以下成果中.一是关于高等教育转型的动力

研究.邬大光(2021)认为,高等教育转型特别是大

学转型的动力“既有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进步

的迫切需求,也有大学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自省”[2].

二是关于高等教育转型的表现.黄巨臣(2019)认

为,高等教育的转型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研究主

体以及研究方法等范式的转变上.[3]三是关于高等

教育转型的历程.卢彩晨(2021)基于参照系和学

习对象的不同,将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划分为四个

阶段,且 第 四 次 是 “高 等 教 育 从 大 国 向 强 国 的 转

型”,具有整体性变革的特点.[4]此外,还有学者就

高等教育转型的主体和路径等进行了论述.上述

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转型”设定为理解中国高等

教育发展变迁的一个“窗口”,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

供了借鉴.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研究还只是就高

等教育转型的动力、表现、历程等某个因素或某个

环节进行呈现,未将“转型”视为一种方法,更未将

“转型”与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联系起来,这

也让本研究有了៿展的空间.不同于其Ђ学科,例

如社会学主要在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层面探讨转

型带来的变化机制及其影响[5],高等教育学在更多

的时候需要同时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的多重维度上

围绕“转型”来展开思考.«现代汉语词典»将“转

型”定义为:(1)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

等发生转变;(2)转换产品的型号或构造.[6]但在本

文,“转型”被赋予更为具体的内涵,高等教育转型

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内在地包含了观

念、制度、结构、组织、模式的转型,而高等教育学转

型则是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程,是概念原

理、发展取向、研究方法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转型.

在高等教育学语境中,将“转型”作为方法,实际上

就是立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现实样态以

及理论建构设想进行学术研究,从“高等教育作为

一门学科”的意义层面探讨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问

题,即以“转型”为方法,从转型的立场与视角来看

待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构建问题,于一

个适切的视角和范式回应学科发展需求.

二、另一种想象:“转型”作为

高等教育学方法的可能性

在约翰S.布鲁贝克看来,对知识的追求和

渴望促使学者们对“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

深刻的思考”,而“富于想象的探讨”则有益于贡献

智识.[7](P.14)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而言,

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莫过于如何构建学科的知识体

系.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学要像社会学等其Ђ学

科一样,具有米查尔斯赖特尔斯所言的“具备

想象力”[8](P.4).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想象是建立

知识联结的方式,也是增强学科理解力的渠道”[9].

而尝试以“转型”为方法正是高等教育学想象力的

重要体现.那么,“转型”何以成为方法?

首先,“转型”具有哲学层面的方法论意蕴.在

高等教育学视域中,对“转型”作为方法这一问题的

讨论是同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及其内在哲学方法论

的意涵关系等联系在一起的.从词源学的角度看,

“方法”一词最早见于希腊文“μεθοδο ”(后来演变

为 methodos),其词根由“μετα”与“οδο ”构成,最初

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进行”.之后,黑格尔从哲学层

面出发,将其定义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相联系的主观

上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并直言“任何事物都只有在

完全 受 方 法 支 配 时,才 被 理 解,其 真 理 性 才 被 知

道”[10](P.532).高等教育学自获得建制性地位以来

便一直处于转型之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

服务、学科建设等核心领域进行渐进性的探索和建

设.这意味着以“转型”为方法,可以对高等教育发

展中的各类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刻考察,成为形塑学

科知识体系的一种方式.一如笛卡尔所赞叹的,一

种正确的“方法”可以带来巨大助力,“由于运用这

种方 法 把 对 象 了 解 得 更 清 楚、更 分 明

了”[11](PP.53~54).作为一种方法存在的“转型”,它的

独特魅力在于“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是“按照事

物 的 真 实 面 目 及 其 产 生 情 况 来 理 解 事

物”.[12](PP.76~77)当“转型”进入特定的高等教育学语

境时,就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现象和事件转变成

想象学科秩序的“隐喻”“象征”和“方法”,“使之能

够真正超越具体学科的局限和狭隘眼界”[13](P.3),

成为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基石.

其次,“转型”在高等教育历史中享有重要地

位.以往那些历史的传统及其思想文化遗产塑造

205

第213页

了当下高等教育的形态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人们对高等教育学的定义、理解与认知.纵观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转型”已然成为实现中国高

等教育变革的发展范式.从20世纪20年代第一

次转型“参照美国办学制度”到20世纪50年代第

二次转型“照搬苏联办学模式”再到20世纪90年

代 之 后 的 第 三 次 转 型 “走 本 土 化 办 学 道

路”[14](PP.1~7),均能看到“转型”既作为一类高等教

育变迁的现象出现,又作为一种推进力量而存在.

在数次转型中,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发展模

式、管理制度等不同层面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从

数量到质量、从制度到文化的蜕变,重大而深刻的

变革在“转型”的宏大架构中得以完成.日本学者

沟口雄三“以中国为方法”,通过中国来加深“对其

Ђ世界的多元性的认识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世

界图 景 ”,进 而 “重 新 探 询 历 史 对 于 人 类 的 意

义”.[15](PP.132~13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 的 高

等教育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而诞生于改

革开放之后的高等教育学也逐渐摆脱“苏联办学模

式”,走上了自主探索的道路.实际上,对高等教育

学及其知识体系建构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以对既成

历史事实的呈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从历史经验

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而后者往往更为重要.换言

之,以“转型”作为高等教育学方法的可能性,不仅

取决于“转型”本身所承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事实,也取决于对高等教育历史演进的了解程度以

及对其批判性的接受.

最后,“转型”是高等教育实践的重要构成要

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P.56)同

样地,高等教育的理念、功能、规模、结构、制度乃至

运行逻辑都根植现实,并在具体实践中获得发展.

从学科生成和运作机理看,高等教育学始终处于宏

观社会结构的转型实践之中,其产生和发展的时代

土壤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学具有转型过程中的多

重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第一,高等教育发

展的历史较短且存在“断层”,未能形成一个稳定连

续的知识体系,但却积累了大量“片段式”的经验;

第二,对国外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认识的不足,导致

高等教育知识理论体系建设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第三,倡导将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作为本学科的研

究方法,且存在日益侧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倾

向.上述特殊性基本是在时代与社会改革变迁的

实践中出现、形成的,“转型”构成了高等教育实践

生活的重要内容与要素,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实践构

成、运行和走向的一种结构性力量.“转型”是实践

的一部分,但当其被作为“方法”看待时,其价值和

意义在于可以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一

种极富创造性的现实维度.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学

人必须对“转型”这一独特要素给予足够的关注,以

“转型”作为方法,透过“转型”来呈现、分析和理解

各类高等教育现象、事件与问题及其背后的关联

性、差异性与多样性,洞悉所关切议题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转型”的独特性及其在高等教育实践中

构成要素的重要位置也就获得了认可.

三、高等教育学的“转型”实践:

基于知识体系转变的简要考察

知识体系是人类经验智慧得以延续、传承和创

新的载体,也是一个学科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出

于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历史变迁和已有做法经

验的反思,众多高等教育学人试图超越现有研究成

果,努力构建新的自主性的高等教育知识体系.这

些努力体现在:一是Ђ们从高等教育转型的日常现

象、事件和问题出发,归纳其表现形式、特征与种

类,进而抽象出共同本质,试图形成具有实际意涵

的概念;二是通过总结和分析高等教育转型中出现

的各种中外理论及其相关的主体建设力量,更好地

理解高等教育学的价值和立场,向内向外整合孤立

的研究力量和其Ђ资源;三是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学

的“科学革命”转型,在关注传统经验的同时更加强

调事实证据,倾向于通过使用和普及带有实证主义

性质的研究方法来提高学科的科学化程度.尽管

上述努力所秉持的立场、视角、内容均存在一定的

差异,但目的却是一致的,由此也塑造出在构建高

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过程中的三重转型实践面向,即

从表象到概念、从分散到整合、从经验到科学.

(一)知识体系转变:从表象到概念

以“从表象到概念”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学知识

体系转向是由各类多样的实践转型活动和已有经

验反思所引发的,其暗含着这样一种逻辑,即高等

教育学人已不再满足于只是观察和了解现实生活

中的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而是希冀能在此基础上

创造出具有认识论意义的概念.作为理解高等教

育学知识体系转向的“窗口”,高等教育概念的创

造、理解与转化直接映射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

成熟度.正如罗伯特金默顿所言:“自然科学

中理论和描述体系是随着科学家知识和经验的积

206

第214页

累得以日益发展和完善,而社会科学中各种体系常

常脱颖于一个人的思想.”[16](P.64)因此,人们惊奇地

发现,那些致力于创造高等教育学本土的原创性概

念的学者们通常是从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学科背

景、社会身份、学术地位以及研究偏好等角度出发,

通过实践来探究现象背后的相关或因果关系,形成

自己的思想体系以便进行新概念的创设,而非倚重

自然科学的演绎/归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个体

的经验和认识成为促进具体高等教育现象转变为

一般性概念的主要因素,使概念得以解释或部分解

释某一类型的现象或问题.例如,近年来我国高等

教育学家邬大光尝试提出的一系列本学科专属概

念名词:“雪线现象”用于描述和喻指高等教育质量

底线的下滑问题[17];“车辙现象”用于解释大学办

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类“路径依赖”惯性情况[18]等.

再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高

校办学权限过小、自主管理权较弱的现象,随着人

们不断呼吁政府下放更多权力和研究者对此现象

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高校办学自主

权”这一专门概念.实际上,与其Ђ社会科学学科

的境遇相类似,高等教育学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通

过严格的假设、精确的计算以及周密的推理从纷繁

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一般性的公式或概念.南京

师范大学王建华教授亦认为,“与自然科学的实验

法相比,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理论源于哲学或意识

形态意义上的演绎或推论与自然科学领域一

个理论通常对应一种机制或解释一种因果关系不

同,社会科学领域一种现象背后通常有多种机制在

起作用”[19].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

学就失去了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性.这主要是

因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整个学界

对人文社科领域判断标准的多元性,都决定了在知

识体系中从分析表象到塑造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

不断 地 让 事 实 适 合 解 释,让 解 释 适 合 事 实 的 过

程”[20](P.115).可 以 认 为,高 等 教 育 学 的 生 命 力 和

“科学性”源于自身的实践活动,而知识体系从表象

到概念的转向则是学科转型的有力体现之一.

(二)知识体系转变:从分散到整合

长期以来,众多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国

外和其Ђ学科引进了一系列的概念、理论、工具和

方法,对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与解

释,提出了各种看法、意见和设想,由此形成了一个

基于转型过程积累所塑造的日渐完备的知识体系.

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潘懋元提出的“高等教育内

外部关系规律”,Ђ将分散的各系统知识要素整合

起来,以“高等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为主线来阐

释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作用以

及内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得零散的高

等教育知识得以系统整合,形成知识理论体系,最

终形塑了当下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的转型进

程不仅只有成就和掌声,同样存在诸多争议和质

疑,学科生存的“合法性”危机问题始终存在并困扰

着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至于有学者认为

“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学生死存亡的危机”[21].为

应对学科发展的危机和困境,潘懋元、邬大光、张德

祥、别敦荣、王洪才、王建华、李均等学者纷纷倡导

构建自主性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王洪才教授在

«论高等教育学的整合品性»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

学自诞生之际便蕴含着整合品性,破除学科危机需

要对各类型要素进行整合.[22]一个基本的事实是,

“愈是成熟的学科,其内部不同的研究范式、方法或

分支之间愈发团结,愈是不成熟的学科,其内部不

同的研究范式、方法或分支之间的分歧愈大、愈不

团结.高等教育研究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

过程中”[23].并且,过度的分散和分歧不仅无益于

人们对高等教育学的认识与理解,甚至会干扰和阻

碍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引发更深层次的危

机.为了应对学科转型中的生存危机,加快构建高

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分散的要素已被整合起来,包

括将本学科与其Ђ学科的视角进行整合、将本土问

题与国外理论相结合等.整合的意义表现为能够

将存在于本学科中的不同思想、理念、制度、范例、

理论、工具和方法加以重新归纳、定义并使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起来,弥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建设

过程中的分散化缝隙.而且,以往或是当下的高等

教育研究还存在两种取向,一种是追求宏大叙事,

另一种是关注微观个案.这意味着,在高等教育学

知识体系转型中同时交织着“自我—Ђ者”“本土—

外来”“宏观—微观”三对迥然不同的取向.因此,

建立一种整合的关联性知识体系,需要平衡上述相

互矛盾乃至对立的取向,“从分散到整合”的转变则

昭示着学科转型发展的方向.

(三)知识体系转变:从经验到科学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下,遵循业已形成

的固定做法和惯性经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但

当前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结构类型的延展增

加以及各类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以往行

之有效的观念、做法乃至经验已经无法对转型中的

207

第215页

现实活动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而造成如此局面的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为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的

不成熟和不完善”[21].邬大光曾言,“我们已经不

同程度地感受到,以往形成的高等教育经验和观念

明显落伍于新时代的要求.例如:当今许多大学管

理者,几乎没有接受过通识教育,几乎没有接受过

创新创业教育,几乎没有接受过跨学科教育,几乎

没有体验过学分制,几乎没有感受过慕课和翻转课

堂”,但这也是“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时机”.[24]特别

是 在 “后 工 业 经 济 里 知 识 被 赋 予 新 的 重 要

性”[25](P.241)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性”问题开始得到

更多的关注.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特殊性和

复杂性要求主动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的知识体系.

换言之,当代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就是如何

在转型过程中摆脱传统落后经验指导日常活动的

桎梏,实现对高等教育生活世界概念、制度和方法

的客观精确认识,即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化”.众

多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一追求给予认同

且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邬大光(2003)以中美国情

对比的方法来阐释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精英—

大众—普及”阶段理论实为预警理论而非目标理

论[26]、薛成龙等人(2007)以历史思想溯源的方式

明确了中国情境下大学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27]、

赵婷婷等人(2017)基于主流思维能力测试方法分

析尝试研制适合本国大学生特点的测评工具和方

法[28].从高等教育学人努力将知识体系从依赖经

验转向关注科学的进程可以看到,推进高等教育学

科化的过程更多的是以研究方法日益普遍作为一

种学术规范化载体而开展的,对研究方法科学性的

提升往往被当作知识体系科学化的提高.因此,高

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转向并未进行库恩所说的“范

式革命”(paradigmrevolution),而是呈现出以增

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主要特征的渐进

式转型态势.

四、未竟的“转型”:高等教育学

知识体系建设中的彷徨与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犹

如一幅极具张力的图画: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职能

与功用被广泛提及并运用到学术研究和办学管理

活动之中,成为强有力的概念符号和价值导引;另

一方面,高 等 教 育 学 又 被 认 为 是 一 个 “无 力 的 学

科”,甚 至 是 “不 结 果 的 树 ”(Trees without

Fruit).[29]特别是当前世界正处于转型与调整的关

键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高等教育学做出及

时回应,“既要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有全面的视角和洞察力,也要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实 践 中 面 临 的 情 境、问 题 有 正 确 的 判 断 和 认

识”[30].这也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必须在转型的

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寻求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构建,但

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阻滞、彷徨与两难.

(一)是规范概念还是分析概念:当代高等教育

学知识体系建构之概念困境

“我国近年来的高等教育转型也具有空间上的

全方 位、时 间 上 的 加 速 度、程 度 上 的 深 层 次 等 特

征”[31],反映在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上就是对

本学科专有概念名词的关注.首先体现在概念的

创设上,如为人们所熟知的“高等教育强国”“高等

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等概念,无一不

是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出现,并获得了相应的属

性与内涵.然而,目前所创设或出现的高等教育学

相关概念始终存在“规范与分析”之间的张力,也可

将其理解为“价值与事实”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从

规范或价值视角看,中国高等教育学本土创设的诸

多概念往往被建构成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且把政治

偏好和要求看作是这个理想的核心要素,即哈贝马

斯所说的“规范性核心”[32](P.5),所以在价值判断上

也被视为应然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研究

者尝试创设的概念经常以政治性的道德内涵为前

提,而非日常现实面向.米歇尔福柯在知识谱系

学中坚信政治权力主宰知识,认为“我们应该承认,

权力制造知识”[33](P.26).然而,带有强烈规范属性

的概念对当代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了

阻碍.因为高等教育学自诞生之初便有了相对独

立的运作逻辑,其发展轨迹并不完全与政治意图相

一致.此外,从事实的角度看,上述高等教育学特

定名词还无法被当作一个有效的分析概念来回应

乃至验证实践,不仅是因为规范概念极强的主观建

构属性使内涵过于模糊多变,更因为过于抽象而导

致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解释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

题.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坚持认为,“我们这个

世界上的 知 识 是 关 于 我 们 这 个 世 界 上 实 在 的 知

识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事物的某

个部门的知识”[34](P.766).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基

于解释和认识日常实践现象而创设的名词概念相

对较少,虽然邬大光教授提出的“车辙现象”“雪线

现象”等被人们所熟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还不

208

第216页

是严格意义上的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专有概念.

这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在转型中出现的概念

不仅存在“价值与事实”间的紧张关系,还出现了原

创性概念生产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单边塑造还是界限开放:当代高等教育

学知识体系建构之取向困境

谢维和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

处于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意

义从表面上看是数量的急剧扩大,但是,从更深层

次和发展历程看,它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转型”,这

种转型的重要取向之一就是“整合”.[35]当代高等

教育学知识体系在从分散走向整合的转型历程中,

获得了人们持续的关注,因其转向背后是高等教育

学术共同体以及享有较高声望的学术精英在发挥

着推进作用,这无疑会影响高等教育学的转型及其

方向.

推动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整合的主体价值在

于以各自的立场、经验和设想来探求学科发展的可

能“知识宏图”.[36](P.277)也正因如此,高等教育领域

成员所具有的差异性往往比相似性更为明显,这使

得Ђ们对整合的目标、内容、重点以及方向也更容

易出现不同的意见与结果.一类是担心高等教育

学的研究领地会被其Ђ学科或国外“舶来品”所占

领和“殖民”,因而排斥其Ђ学科和国外的理论思想

进入,即单边塑造;另一类认为开放学科边界是完

成高等教育学转型并建构自主性知识体系的重要

一步,因此鼓励本学科与其Ђ学科的合作,倡导本

土研究与国外理论融合,即界限开放.不难发现,

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呼声日益高涨的

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越来越陷入单边

塑造抑或界限开放两种取向建构间的紧张冲突之

中.而那些希冀通过自我塑造边界来防止其Ђ外

来的思想、观念、规范等渗透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

方式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即过早树立高等

教育学学科边界的藩篱意味着系统的封闭,势必会

削弱汲取其Ђ有益思想、观念、方法的尝试意愿和

可能性行动.这提醒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共同体

以及个人,单边的自我封闭存在着丧失对不同知识

体系间相互借鉴融合可能性的危险.与之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学

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在转型中进行包容且开放的

重新定义.正如李立国教授所言:“高等教育发展

面临着深刻转型,亟待建立全面性、多样性、开放性

和包容性的高等教育体系.”[37]

(三)是方法交锋还是方法更替:当代高等教育

学知识体系建构之方法困境

当下,以提高研究方法科学性为表征的高等教

育学知识体系转型出现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趋势,

但这也成为一个令人困扰和担忧的议题.从最初

的“重思辨轻实证的倾向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非常明

显”[38]到“我国高等教育对实证研究呈现强烈需

求”[39]再到目前的“实证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

流范式”[40],可以看到,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作为

常用的两种方法正在经历着一场谁能占据主流话

语权的博弈.在一部分人看来,“鉴于社会科学研

究对象(人、事)的特殊性,以自然科学研究范式来

苛责和规范社会科学研究不过是一种奢望”[41],因

为“日常所遇到的如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

育功能和职能、高等教育价值等问题,唯有运用思

辨研究方法,才有可能较好地解答”[42].另一些人

则认为,“从实证主义的观点来看,‘实证的’科学,

亦即受过自然科学方法训练的思想,是行动者唯一

能贴近现实的理性之路”[43](P.30).高等教育学知识

体系向科学化的转型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研究遵循

实证主义的方法去精确化那些模糊不清的内容,进

而发现背后的因果关系及其本质规律,这也是避免

“高教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发展至今,既没有得到管

理者、决策者的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赢得其Ђ领域

同行的尊敬”[44](P.197)的情况出现的有效方法之一.

诚然,尽管人们推崇具有实证主义性质的研究方

法,但在与思辨式研究方法“一别两宽”的岔路上仍

左右为难.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一方面欣喜于本

学科方法正在逐步摆脱以往传统思辨研究所带来

的惯性思维,认为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实证研究方法

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规范性、科学性的知识体系已然

日渐成型;另一方面,又对实证方法全面进入到高

等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充满了不安与焦虑.不可

否认,高等教育学中思辨研究之式微已成为当下的

趋势乃至事实,而代表着自然科学发展范式的实证

研究正在加速扩张.但这是否说明,在二者的交锋

中,实证研究即将取代思辨研究成为高等教育学主

流且正统的研究方法? 从学科转型发展的长远角

度看,或许这远不是谁替代谁的简单问题.

五、建议与讨论:在“转型”中构建

自主性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理论自觉”的内在要求.

209

第217页

如何在“转型”中突破知识体系建构的概念、取向以

及方法之桎梏,找寻行之有效的策略,对于构建中

国特色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以“转型”为方法,无疑让人们从历史、现实和理论

的多重维度清晰地了解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

的方向和着力点,也只有在这一视角当中,学术共

同体以及个人的努力才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一)创设学科概念:价值建构与关联事实的互

动统一

在高等教育发展转型过程中,如何构建现代化

的知识体系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其中,概念是建

构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科理论发展的自觉

体现.“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概

念,用专有名词表示的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具体

事物的,而用普遍名词表示的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

类事物的”[45],概念的成型与获得认可依赖于有效

的建构过程,这至少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对纷繁复

杂的高等教育实践现象与问题展开分析,明确其特

征及属性,抽象归纳出具有同类或特定事物的一般

价值性质,并赋予其标签和象征性符号,进而形成

概念;二是通过学术会议、期刊论文、专著等进行传

播扩散,提升概念的价值影响力,使学术共同体认

可、接受并运用于各类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在

此过程中,还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注重学科名词

概念的生产.既要从传统历史文化的观念、惯习、

规范、制度中汲取思想资源[46],又要回应高等教育

在转型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进行概念的生产,

以提高数量供给.正如胡建华等学者所言:“不能

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

从提高.”[47](P.21)二是避免过度的政治倾向.高等

教育学概念的创设需要根植于学科发展的知识逻

辑和社会逻辑,并适度兼顾国家的政治需求,而非

完全以转型期政治的利益偏好来展开.三是强调

价值构建与事实的关联.就整体和本质而言,高等

教育学就是关于高等教育生活及其过程的知识体

系,分为价值与事实两个部分.前者是关于“高等

教育本应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后者则是“高等教育

是怎么样的”事实内容,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体

系.这就要求创设的概念在凸显自身公平正义、自

由平等、开放包容、自主创新等价值追求的同时,也

要关联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贫困家庭学生入

学困难、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足等事实,以能够解释

甚至指导实践现象和活动,实现价值与事实的内在

互动统一.

(二)超越对立取向:坚持本我与多元开放的动

态平衡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高等教育转

型 问 题 及 其 矛 盾 成 为 社 会 普 遍 关 注 的 重 要 议

题”[48](P.1),若缺乏对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复杂关系

和复杂环境的深刻把握的话”[48](P.22),那么就“有可

能 使 高 等 教 育 走 向 自 我 封 闭、与 世 隔 绝 的 误

区”[48](P.22).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

到了这一点,但“转型”中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

设仍然面临着“本我与Ђ者”取向的对立困境.因

此,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构建所要突破

的难题.为此,身处“转型”之中的高等教育学必须

要超越传统的二元认知思维模式局限,开៿“Ђ者”

的视野,把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置于“本我”与

“Ђ者”的双重框架之中进行考察和探讨.一方面,

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转型变化导致学科及其知

识的生产机制、表达方式、运行模式等均不同程度

地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会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产生直

接的影响.研究者需要根植于本学科的价值立场,

“回归高等教育本身”[49],立足学科发展和转型的

现实问题的需要,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现象的基础

上,揭示高等教育学的内在特征与本质,进而做出

恰当判断,形成对本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正确认

识,៾绝对其Ђ学科、国外思想理论的简单附和与

片面接受.另一方面,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在规

定性要求高等教育学不能自我封闭.因为“一个学

科从创生、发展到成熟,随着研究视野的៿展、新方

法的引入,其知识也会经历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由

薄到厚的累积逐渐累积起相对完整的学科知

识体系”[50],所以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

吸收其Ђ学科、国外理论的有益概念、规范、工具与

方法等,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正如我国高等教育学

科创始人潘懋元所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应当充分学习、借鉴”[51],善于用其Ђ学科的概念

工具和国外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的独

特现象和问题,在本质上属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实

际上,高等教育学与其Ђ学科、国外思想理论的关

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要在发展中走向一

种更为健康和谐的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形成具有

自主性的知识体系.

(三)回归科学本质: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

法并融

从学科范式转型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学的范

式危机又表现为方法论层面”[52].具体而言,是人

210

第218页

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在高等教育学

领域外显为思辨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间的矛

盾对立.在“转型”中探寻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构

建的科学化,越来越体现出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

企图将高等教育的各类现象、问题及其背后的认

知、意义等简化为可计算、可验证的数字,甚至“为

使意见具有客观性的外表,我们用计算取代了判

断”[53](P.7),实 证 方 法 被 认 定 为 有 效 的 分 析 工 具.

但正如让皮亚杰所言,“由于人文科学以从事无

数活动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同时又由人的认识

活动来思考,所以人文科学处于既把人作为主体又

把人作为客体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54](P.21),以至

于实证方法难以真正达到对复杂多变的高等教育

现象和问题的完整把握与准确理解.因此,倡导思

辨方法与实证方法的并存共融是可行之策.在对

思辨和实证/经验关系的认识上,爱因斯坦指出,

“伽利略之所以成为近代科学之父,是由于Ђ以经

验的、实验的方法来代替思辨的、逻辑的方法.但

我认为,这种理解是经不起严格审查的.任何一种

经验方法都有其思辨概念和思维体系把经验

的态 度 同 演 绎 的 态 度 截 然 对 立 起 来,那 是 错 误

的”[55](PP.584~585).高等教育学在构建知识体 系 的

过程中要回归科学的本质.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本

质?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认为,“科学的本质要

求研究者要有一种思想如果事实与Ђ的看法

相反,Ђ必须随时准备修正或放弃自己的想法.无

休 无 止 的 计 算 绝 不 会 产 生 理 论、原 理 或 思

想”[56](PP.108~109).对于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 建 设

而言,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客观结论或观点和以思

辨研究获取的关于高等教育现象、问题背后的价

值、本质、原理的认知与理解,都是建构高等教育独

特意义世界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和内容,且两种不同

方法的并融也有助于使日渐疏远的科学研究活动

重归人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报 告 (2022 年 10 月 16

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邬大光.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呼唤[J].中国高教研究,

2021,(8).

[3]黄巨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J].

教育科学,2019,(3).

[4]卢彩晨.第四次转型: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到强的必然选

择[J].中国高教研究,2021,(10).

[5]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

究,2005,(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

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

出版社,2001.

[8]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李康,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9]李海龙.高等教育学的常识、传统与想象[J].高等教育

研究,2017,(10).

[10]黑格尔.逻辑学(下)[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66.

[11]Descartes.Discourseon Method[M].John Veitch,

Trans.NewYork:AnchorBooks,1960.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3]欧阳康.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Ђ[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贾佳.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15]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M].孙军悦,译.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6]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7]邬大光.雪山的雪线与高等教育的质量底线[J].高校

教育管理,2022,(1).

[18]邬大光.“车辙”里的大学[J].教育家,2019,(8).

[19]王建华.论“高等教育理论”的建构[J].清华大学教育

研究,2022,(1).

[20]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7.

[21]张应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应对[J].高等

教育研究,2017,(1).

[22]王洪才,赵祥辉.论高等教育学的整合品性[J].高等教

育研究,2018,(8).

[23]王建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新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22,(2).

[24]邬大光.大学治理:从经验走向科学[N].光 明 日 报,

2019-12-03.

[25]贾尼丝格罗斯斯坦.效率崇拜[M].杨晋,译.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6]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

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27]薛成龙,邬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

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3).

[28]赵婷婷,杨翊.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五种思维能力测

试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3).

[29]KellerG.TreeswithoutFruit:TheProblem withReG

search about Higher Education [J].Change,

211

第219页

1985,(1).

[30]陈兴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经验、问题

与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9,(5).

[31]胡建华.论近年来的我国高等教育转型[J].南京师大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2]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3]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城,杨远婴,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4]柏拉图全集(第2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3.

[35]谢维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01,(6).

[36]麦克洛 斯 基.社 会 科 学 的 措 辞 [M].北 京:生 活 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7]李立国.建立全面多样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N].光明

日报,2020-05-20.

[38]徐辉,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

高教研究,2004,(1).

[39]王兴宇.我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

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7).

[40]孟艳.实证研究:目前仍为主流的研究范式[J].大学教

育科学,2011,(5).

[41]阎光才.关于教育中的实证与经验研究[J].中国高教

研究,2016,(1).

[42]彭荣础.思辨研究方法:历史、困境与前景[J].大学教

育科学,2011,(5).

[43]汉斯 约 阿 斯,沃 尔 夫 冈 克 诺 伯.社 会 理 论 二 十

讲[M].郑作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44]程星.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决策与

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5]胡荣.社会学知识的形态[J].社会学研究,1992,(3).

[46]黄巨臣,李乐帆.人文性:中国高等教育学建构的价值

向度[J].大学教育科学,2021,(5).

[47]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6.

[48]孙长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矛盾的哲学反思[D].长

春:吉林大学,2007.

[49]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

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9).

[50]杨阳.方法论自觉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再论中国政

治思想史研究[J].政治学研究,2021,(5).

[51]潘懋元.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今天、明天

与后天[J].高等教育研究,2020,(9).

[52]李海龙.从“中国模式”到“中国体验”:高等教育学发展

的范式重构[J].复旦教育论坛,2021,(4).

[53]伊恩哈金.驯服偶然[M].刘钢,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5.

[54]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郑文彬,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5]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范岱年,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3.

[56]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

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 州: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2001.

(责任编辑 李静丽)

TransformationasaMethod:AnAttemptto

BuildtheKnowledgeSysteminHigherEducation

HUANGJu-chen, JIPeng-xin

(Instituteof HigherEducation,Lanzhou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00,China)

[Abstract]Atpresent,itisincreasinglyimportantandurgentforhighereducationtoacceleratethe

constructionofacontemporaryChinesecharacteristicdisciplinarysystemwithautonomousknowledgeas

itscore.Essentially,thedevelopmentprocessofhighereducationisalsoacontinuousexplorationand

progressintheprocessof"transformation",which makes"transformation"anew perspectiveanda

methodwithmethodologicalsignificance.ToconstructtheknowledgesystemofChinesehighereducaG

tionbyusingtransformationasamethod,weshouldexplainthepossibilityoftransformation,portray

thepracticeoftransformationofhighereducationfromappearancetoconcept,fromfragmentationtoinG

tegration,andfromexperiencetoscience.Inaddition,wefindoutthedilemmasofconceptidentificaG

tion,orientationchoiceandmethodselectionintheconstructionoftheknowledgesystemofhighereduG

cation.Basedonthis,weshouldbreakthroughthedilemmaandform anoriginalandautonomous

knowledgesystemofcontemporaryhighereducationthroughthestrategiesofcreatingdisciplinaryconG

cepts,transcendingopposingorientationsandreturningtotheessenceofscienceintheoverallperspecG

tiveof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Keywords]Transformation;HigherEducation;Originality;KnowledgeSystem

21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c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