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201-
埃本四重奏(Quatuor Ébène)在过去的一年,,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以费城、维也纳、东京、圣保罗、墨尔本、内罗毕、巴黎为中心,以弓和弦为笔,以贝多芬的四重奏为墨,在全世界绘制了一份贝多芬肖像拼图。所到之处,无论是维也纳(Wien)音乐厅台下正襟危坐的贝多芬“专家”,统营(통영)学校里对“拉祖莫夫斯基”发出胜似“披头士”现场欢呼的孩子,还是内罗毕(Nairobi)法语联盟里种族文化多元的听众,他们手下的贝多芬都不曾失望地在听众精神之海上泛起涟漪。而贝多芬式的普世主义,也从来不是在单向道上疾驰的欢乐号列车。于是,圣保罗(São Paulo)巴卡雷利学院(InstitutoBaccarelli)里凭音乐重拾生活热情的二十位弱势贫困儿童为他们献上了两首节奏惊人的歌曲,威灵顿(Wellington)的毛利语言文化学校用“富有攻击性”的哈卡舞(Haka)与贝多芬对峙,上海的音乐厅总监则不忘记一展当地特色美食。
Ébène,意为“黑檀木”,琴弓的原料,最初由黑奴从巴西带回欧洲,也是对乐手喜爱的美国黑人爵士乐的致敬。
-202-
-203-
雷切尔·科利·阿尔巴(Rachel Kolly d’Alba,1981 年 5 月21 日生于洛桑)是一名瑞士的小提琴演奏家,被称为瑞士最成功的小提琴独奏家之一,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2010 年成为第一位为华纳录制唱片的瑞士音乐家,第一张专辑—《激情伊萨伊》,受到国际新闻界的一致好评。第二张专辑—《法国印象》,在 2012 年国际古典音乐奖(ICMA)中获得协奏曲“年度最佳唱片奖”,并赢得了古典音乐和唱片评论界215 项提名。第三张专辑《美国小夜曲》,被法国杂志“Diapason”和 BBC 杂志评为五星级。2014 年,她在伦敦 Wigmore 大厅首次亮相。最近一张专辑—《抒情之旅》于2017年9 月发行,被提名为 ICMA 2018 年度室内乐“最佳唱片奖”。-204-
-205-
-206-
雷诺·卡普松(Renaud Capuçon)1976 年 1 月 27 日出生于法国尚贝里,他有一个超帅的双胞胎弟弟戈蒂耶·卡普松(Gautier Capuçon),是一位著名的大提琴家,两人堪称法国古典界“绝代双杰”。他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为大众熟知。14 岁进入法国巴黎高等音乐学校,5 年后进入柏林艺术大学,师从前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托马斯·布兰迪斯,并随小提琴大师伊萨克·斯特恩学习。
1997 年受著名已故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邀请,成为马勒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共担任三年。作为乐团首席,他合作的音乐大师包括皮埃尔·布列兹、小泽征尔、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威尔瑟·穆斯特和阿巴多大师。
在 2000 年,卡普松获得了国际古典大奖中的“最佳年度新秀奖”,也就是法国最其影响力的音乐大奖“音乐胜利奖”,同年还被《法国音乐捷报》誉为“崭露头角的明星”和“年度新天才”,2005 年又再度被评为“年度最佳器乐独奏家”。2006 年,卡普松获得了作家、作曲家与音乐编辑协会颁发的“乔治·埃内斯库大奖”。-207-
雷诺·卡普松使用的是“耶稣”瓜奈里在1737 年所制作的小提琴“帕内蒂Panette”,这把琴在过去属于伟大的小提琴家伊萨克·斯特恩,由瑞士意大利银行赠与。-208-
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男,意大利人,1941 年出生于那不勒斯,毕业于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是当今国际乐坛最负盛名的指挥大师之一。他明星式的舞台风姿光彩耀人,风靡世界,受到无数乐迷的赞赏和拥戴。代表作品有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悲怆交响曲穆蒂对前辈大师的艺术是无比崇敬的。他在托斯卡尼尼、瓦尔特、富尔特·文格勒等艺术家的唱片吸收了很多东西。他说过最为敬佩托斯卡尼尼在指挥上的高度准确性。总的来说,穆蒂本人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托斯卡尼尼。他有与托氏相似的客观主义意识,和相似的忠于原作的特点;排练和演出时,其百分之百的投入程度也如托氏一般。但是,穆蒂只是沿着托斯卡尼尼的足迹探索自己的路子,而不是纯粹的模仿者。自身的强烈个性,在穆蒂的指挥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指挥风格富于动感,曲目广泛,其中以指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作品著称。
1993 年,穆蒂以极其潇洒的风度、高贵的气质,指挥了当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在全球的观众心中,他的大师形象进一步树立 起来了。1997,2000 和2004 年,他再度担任该音乐会的指挥。他精湛的风格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9-
-210-
RIOPY,法国钢琴家、作曲家。他的音乐已在全球播放量已超过1 亿。RIOPY的创作首首源于内心,只需短短几分钟,听众便能在他的音乐中放松下来,找到身体与心灵的平衡点自学成才的钢琴家、作曲家,有着十分坎坷的成长经历。他1983 年在法国出生,18岁便离开家乡到国外闯荡。漂泊途中,他曾想尽办法靠音乐谋生,也曾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游历十年后,RIOPY 在英国伦敦定居,开始为广告和电影创作配乐。2018 年至2020年间,RIOPY 先后创作并出版了三张个人专辑,分别是《RIOPY》《Tree of Light》和《BLISS》。而 2022 年以来,无论是几次在古典音乐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还是在欧洲和美国许多主流城市巡演的爆满,都标志着他的演艺事业进入了飞速上升的新阶段。2023 年4 月,RIOPY发行了自己的第四张专辑《THRIVE》,其中充满氛围感的独奏钢琴和电影感的管弦乐织体更是引人深思,带来内省而积极的情感力量。
在当代音乐的创作中,有这么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创作方向,都被唱片公司、媒体贴上了当代古典的标签。
其一,就是承接巴赫到巴托克的衣钵,在作曲技法上不断创新的所谓严肃学院派创作;其二,是听感上比较友好,或许又跟跨界有点关联的,同时又不失古典质感的作品。虽然两者一方固守象牙塔,一方则尝试走出,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们都是古典音乐当代化的尝试。-211-
法国出生英国出名的钢琴家RIOPY选择了第二种路线。他的尝试的确获得了成功,其个人第二张创作专辑《Tree of Light》曾登顶美国Billboard 古典榜首。如今其作品的在线播放量也已超过 4.5 亿次。-212-
创建于 1918 年的鹿特丹爱乐乐团 (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是鹿特丹的城市名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并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一起被称为“荷兰双雄”,在国际乐坛大放异彩。
近二十年间乐团始终在国际一线大团阵营之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他们的艺术总监更均为世界顶尖大师,包括瓦莱里·捷杰耶夫,雅尼克·涅杰·瑟贡(后成为费城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席指挥)。自 2018 年起,被誉为“当代莫扎特式的天才”的80后以色列指挥家拉哈夫·沙尼正式成为鹿特丹爱乐乐团的第 12 任艺术总监,也是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总指挥家。2017/18 年演出季,沙尼成为维也纳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2020/21年,沙尼接替了祖宾·梅塔担任以色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他也在欧洲重要的乐团巡演中频频露面,包括柏林歌剧院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等等,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鹿特丹爱乐乐团演奏的曲目不仅涵盖了音乐史的各个时期,也包括一些传统领域之外的音乐类别,以及现当代音乐。乐团一个首要目标是让交响乐演出能够面向尽可能多的不同的听众,通过与荷兰歌剧院的合作,乐团亦保持了一贯的歌剧传统,每年的歌剧演出获得了听众和评论家的如潮好评。
-213-
-214-
-215-
成团于 1888 年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Orchestra)是欧洲最古老的三大管弦乐团之一,且是众多年轻指挥心目中的首选乐团,在指挥大师杨颂斯的用心打造下,已达到与乐团合作无间的境界。该团团名“大会堂”取义为荷兰文音乐厅之意,其音乐厅即乐团所在之地,为建立在阿姆斯特丹沼泽溼地上、以400 根金属管撑起的一万多公吨建筑物。至于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的特色则是传统与当代并重,乐团成立的宗旨主要就是為当代管弦乐作品演出,只是那些当代作品到了今日已经成为“传统经典”;实际上整个阿姆斯特丹的展演场地、大小乐团,都是依循著这个风气,所以阿姆斯特丹在表演艺术领域中,一直是当代作品的天堂。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以卓越的音响效果驰名世界,排名第一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便是音乐厅的常驻乐团。乐团久经历练,是令世界乐迷着迷的古董级乐团。成立于 1888 年,具有“天鹅绒般的弦乐”、“金质的铜管”和“最具典型荷兰特色的木管”-216-
1888 年,乐团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拉开了帷幕,时任指挥是威廉·凯斯。1895年起由荷兰最出色的指挥家门格尔贝格负责了执棒 50 年,使其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交响乐团。在门格尔贝格时期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客席指挥中包括理查德·施特劳斯、拉威尔、布鲁诺·瓦尔特、弗里茨·布施、比彻姆、阿德里安·鲍尔特、皮埃尔·蒙特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而巴托克、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也曾与这个乐团合作并亲自演奏自己的作品,这些音乐巨人为乐团写下了极为灿烂的篇章。
1988 年,在乐团百年华诞的纪念仪式上,乐团被王室冠以“皇家”的字样。从此。乐团的全称成为“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1
-217-
谢米扬·毕契科夫(Semyon Bychkov)1952 年出生于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早年师从于著名圣彼得堡指挥学派创始人穆辛大师。1975 年,毕契科夫移民美国,他的指挥事业也相继迈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先后指挥了美国、欧洲和前苏联的众多著名交响乐团。1997 年,谢米扬·毕契科夫接任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与乐团默契合一,在国内及国际的各大著名古典音乐殿堂,成功演绎了古典和现代的不同风格交响乐杰作。他的指挥内涵丰富,形式不拘一格,赏心悦目。他独具魅力的个人风格也同样成为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的个性气质。
在他的领导下,乐团不仅在驻地科隆频繁演出,而且广泛巡演于世界各地,足迹遍及德国、日本、加纳利群岛、意大利、奥地利、前苏联、法国、英国和南美各地。同时,他带领乐团举行了众多现代音乐作品的首演,其中包括德国作曲家约克·霍勒(York Holler)著名合唱交响乐《永恒的一天》(Der ewige Tag)世界首演、日本作曲家武满彻(ToruTakemitsu)交响乐《梦的引语》(Quotations of Dream)的德国首演、芬兰作曲家马格纳斯·林德伯格(Magnus Lindberg)管弦乐作品《假日》(Feria)在奥地利的首演,以及不久将举行的巴科利(Bacri)、卡格尔(Kagel)和林德伯格等音乐家新作的演出。-218-
-219-
-220-
她是新一代荷兰小提琴家的代表人物,荷兰小提琴家西蒙娜·拉姆斯玛(SimoneLamsma)被评论家、同行和观众称之为古典音乐一颗璀璨的明珠。美国《克利夫兰实话报》称其演奏“完美、热情、奔放”,《芝加哥论坛报》称其演奏“极具魅力”。2010 年“新一代音乐家”评选中荣获荷兰国家古典音乐奖,该奖项由荷兰大剧院与音乐厅协会组织颁发,授予对荷兰古典音乐领域有显著成就与贡献的艺术家。2019 年,她成为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院士。西蒙娜 5 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1 岁前往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就读,师从胡坤。14 岁首次作为职业独奏演员与北荷兰管弦乐队合作,演奏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受到媒体的高度赞扬。2011 年,在比阿特丽克斯女王殿下出席的女皇节音乐会中,Simone 受邀演奏并进行了现场直播。凭借 60 余首小提琴协奏曲曲目库的积累,西蒙娜广泛和各大知名交响乐团合作,在 2017/18 乐季中,合作的乐团包括纽约爱乐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圣地亚哥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在 2019-2021 的两个音乐季中,她受邀作为独奏家将与维也纳交响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苏格兰 BBC 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皇家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日本读卖交响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西蒙娜演奏的小提琴是一把产于 1718 年的“Mlynarski”斯特拉迪瓦里小琴,由一位匿名赞助商慷慨资助。
-221-
-222-
-223-
西蒙・拉特尔(Simon Rattle),柏林爱乐乐团的第六任常任指挥,同时也是乐团的艺术总监. 1955 年 1 月 19 日生于利物浦,7 岁就看懂肖斯塔科维奇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管弦乐总谱。8 岁加入青年乐队当敲击乐手。11 岁那年,他随父去听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指挥的魅力和马勒的音乐使他感奋不已,起初想成个爵士乐鼓手的他,现在他立志要成个指挥家。1970年,年方 15 岁的 西蒙・拉特尔拉特尔首次登台指挥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演奏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以“蓬头指挥神童”绰号闻名于英国乐坛。
次年,拉特尔进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指挥,曾在母校指挥过马勒的第二、第六交响曲。他作为指挥系的学生参加了 1974 年在伯恩茅茨举行的约翰・普列尔(John Player)国际指挥比赛,脱颖而出,成为该项赛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立即被聘任为普利茅斯交响乐团助理指挥。音乐学院毕业那年(1975 年)他曾指挥著名的新爱乐乐团演出,名噪一时,之后,他回到家乡出任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副指挥,同时还兼 BBC 苏格兰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在这5 年的指挥实践中他吸取了不少现场演出经验,这对他日后的指挥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或许是一种巧合的机会,1979 年,24 岁的拉特尔告别故乡,来到伯明翰,出任伯明翰市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0 年更被委任为音乐总监。
-224-
西蒙爵士为EMI 唱片公司录制了70多张唱片,获得众多知名国际奖项。其中,由EMI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诗篇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拉威尔的《孩子与魔法》、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225-
-226-
大提琴家嘉碧妲(Sol Gabetta)出生在阿根廷,嘉碧妲是著名女钢琴家阿格丽希和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巴伦波伊姆的同胞。曾经跟随罗斯特洛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Rostropovich)的得意门生大卫.格林加斯(David Geringas)习琴,2005 年正式加入索尼音乐之后,发表的专辑大部分都为俄国曲目。俄罗斯学派的大提琴侧重于音色饱满、精准干净,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俄国曲目自然成为了她招牌好戏。她拥有一把珍贵稀有名琴─瓜达尼尼(G.B. Guadagnini)1759 年的古琴(此琴制造于维瓦尔第死后 18 年)。
去年 9 月嘉碧妲一连推出了两张最新 CD《大提琴如歌珠玉小品(Cantabile)》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作曲家格拉夫(Manfred Grafe)特地为她把13首古诺、柴科夫斯基和比才等抒情的歌剧片段改编成大提琴与乐队合奏。其中有“珠宝之歌”、“没有什么好害怕”、“桔花的小径”以及兰斯基咏叹调等。嘉碧妲使用的Guadagnini 古琴,声音厚实温暖不在话下,大提琴的音域表现出女高音华丽的音色。-227-
-228-
-229-
波兰华沙爱乐乐团(The 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于1901 年11月5日在新落成的爱乐大厅举办了创团首场音乐会,时任指挥的是乐团创办人之一——乐团首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埃米尔·姆维纳尔斯基(Emil Młynarski),而参演的独奏嘉宾则是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
在一战前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波兰华沙爱乐乐团都是该国音乐生活的重心,同时也是欧洲音乐界的领航者。因原有音乐厅毁于德军轰炸,二战后的最初几年,该乐团的音乐会都在戏剧场馆和体育馆举行。1955 年 2 月 21 日,乐团乔迁新址,且地位升至波兰国家级交响乐团。在当时新任音乐总监维托尔德·罗维茨基(Witold Rowicki)的带领下,乐团重焕往昔光芒,成为波兰地位最高的交响乐团。
华沙爱乐的足迹已遍及五大洲,巡演多达 150 余次,并频频登台世界各大音乐厅,还定期参加在华沙举办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及参演聚焦当代音乐的“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此外,乐团还为波兰国家广播电视台(TVP)录制节目,并与波兰以及其他国家的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合作。乐团在东尼·维特的指导下,荣获过众多知名大奖,如:其录制的由潘德列茨基(Penderecki)和席曼诺夫斯基(Szymanowski)作曲的大型声乐与器乐作品,夺得了2013年格莱美奖(并获六次格莱美奖提名)。
-230-
-231-
蒂鲍特·加西亚(Thibaut Garcia ,1994 年出生) 《古典吉他》杂志将这位西班牙吉他家描述为“当代最有前途的年轻吉他家之一”。出生于图卢兹,7 岁时开始学琴。16岁被巴黎国立音...16 岁被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录取。此后连续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奖,他在网站宣称,“短短几个月内,每一次重大的国际吉他比赛”。2016 年,他与华纳古典/埃拉托独家签约,首次发行专辑《传奇》;第二张专辑《巴赫灵感》于 2018 年秋季发行。-232-
Thibaut Garcia-2 Thibaut Garcia-1-233-
维尔德·弗朗(Vilde Frang),小提琴演奏家。被德国小提琴天后慕特视为正统接班人,特别把她从挪威带到慕尼黑去一手栽培、训练。
弗朗在汉堡高等音乐院的老师是德国名家柯利亚布拉夏(Kolja Blacher),布拉夏的父亲波里斯布拉夏是近代音乐史上的知名作曲家,他和中国有段渊缘,他出生在俄国和中国边境的牛庄镇,后来还住在哈尔滨多年,成年后才搬到柏林定居,而柯利亚则是茱莉亚音乐院名师狄蕾的高徒,与帕尔曼、林昭亮、张莎拉等人同门。因此弗朗的琴艺也与这几位系出同门。
她不像曼纽因、甘乃迪等人,以较重的手法,在运弓时刻意保留了一种粗犷的冲击性音色,强调此曲的现代感,弗朗却是以像在处理巴哈无伴奏一样,每一个运弓都讲究优美的歌唱性,距离此曲问世半世纪后,第一次有演奏家大胆尝试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诠释此曲,让人印象深刻,也改变了对此曲的既有印象。葛利格小提琴奏鸣曲,近年来几乎已被遗忘,让我们更忘了早在 1928 年时,这首曲子曾是拉赫曼尼诺夫和克莱斯勒经常在舞台上合奏、甚至录了经典唱片的曲子,弗朗以挪威人的身份诠释此曲,也留下了让人难忘的旋律美。-234-
-235-
-236-
杨雪霏(Xuefei Yang) ,1977 年 3 月 15 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古典吉他演奏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1977 年,杨雪霏出生于北京。她七岁开始接触吉他,十岁随陈志教授正式学习古典吉他,并参加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获得西班牙大使赠送的一把演奏会用吉他[6]。十一岁参加北京牡丹杯青年吉他大赛获得第二名 。十二岁赴东京演出,获得日本吉他联盟授予的特别奖,以及日本吉他制作家河野贤赠予的由他本人制作的吉他 。十三岁获得由北京市长颁发的银帆奖,并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成为该校招收的第一个古典吉他专业的学生。十四岁受邀来到马德里,在作曲家罗德里格面前演奏了他的作品。1995 年,获古典吉他演奏者约翰·威廉姆斯赠送的斯莫曼吉他 。
-237-
-238-
马友友(Yo-Yo Ma),1955 年 10 月 7 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他刚开始所学习的乐器是小提琴,后来是中提琴。1959 年,4 岁的他开始学钢琴与大提琴,5 岁开始在观众面前演出。1962 年,7 岁的他与家人迁往美国纽约定居。同年结识了大提琴家帕伯洛·卡萨尔斯,并且在伦纳德·伯恩斯坦帮助下,在美国的卡耐基音乐厅与姐姐马友乘参加了为筹建华盛顿文化中心举行的巡回义演音乐会,美国总统肯尼迪夫妇出席晚会,友友姐弟俩被纽约时报高度评价。这场演奏会是由伦纳德·伯恩斯坦所指挥,并且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上播出。1969 年,14 岁的他中学毕业,并且以独奏者的身份,与哈佛雷蒂克里夫乐团共同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之后马友友进入茱莉亚学院,在大提琴家雷奥纳多·罗斯门下学习。1971 年 5 月,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大提琴独奏会上,16岁的马友友技惊四座,声名鹊起。
在茱莉亚学院就读了 7 年之後,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他却在尚未毕业之前便退学,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他在这个时候逐渐成名,与许多交响乐团一起演奏[8]。这段期间马友友录制并演奏了巴赫的《大提琴组曲》。同时经常与他在音乐学院时期所结交的好友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合作演出一些室内乐 [8]。他也曾与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莱丝共同演出二重奏。
美-239-
马友友演奏使用的两把大提琴,其中一把叫做“蒙塔尼亚纳大提琴”,绰号为“矮牵牛花”。这把大提琴制作于 1733 年,价值在 3000 万美元左右。1999 年,马友友在纽约演出时将这把大提琴丢在了出租车上,后来被出租车司机送了回来。为此,马友友特意为纽约的出租车录制了一段公益广告,广告词就是“乘客您好,我是马友友,请带好您的物品,不要像我那样落在车上 。”
他的另一把大提琴名为“达维多夫·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是用大提琴家、作曲家卡尔·尤利耶维奇·达维多夫的名字命名。这把琴制作于 1712 年,价值上亿人民币,该琴原属于杰奎琳·杜普蕾,她去世后,该琴被拍卖,新的买家虽然不知何人,但这位收藏家仍然决定将此琴继续借给马友友使用。
Yo-Yo Ma-1 Yo-Yo Ma-2-240-
-241-
-244-
王羽佳,1987 年 2 月 10 日出生于北京市,钢琴演奏者。1993 年起,学习钢琴。1999 年,作为中加“晨间音乐桥”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蒙特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2005 年,与祖克曼指挥的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乐团合作演奏了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2006 年,获得“吉尔莫青年艺术家奖”;2008年,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2009 年,与德国 DG 唱片公司签下专属艺人合约。2013年,作为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和英国皇家爱乐的嘉宾来杭巡演。2014 年,在伦敦交响乐团2014广州音乐会上,合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245-
-244-
2024 PRODUCTCATA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