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汇编

发布时间:2023-1-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汇编

197D.核糖体使细胞膜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素养提升(选做,不限时)10.课后实践任务【实践任务 1:生物建模大赛】从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班级全员参与,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 5 人,第 1 位同学为小组长),由每班课代表负责周末在学生群共享表格登记:组别、模型作品名称、组员。⚫ 活动要求(任选一项制作):(1)制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参考课本 P46“课外制作”)(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参考课本 P57“探究·实践”)(3)搜索资料,自选模型构建方案,如:原核细胞(大肠杆菌或蓝细菌)模型、病毒(噬菌体或新冠病毒)模型、叶绿体及线粒体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精细版)。⚫ 备注:上交作品时同时提交 A4 纸“作品说明”,包含:①作品名称;②小组成员姓名;③材料用具;④设计理念作品特色;⑤制作感悟。⚫ 加分项:(1)所选材料为环保可利用型。(2)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如 3D 打印技术。情境类型:实践探究类设计意图: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导向下,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细胞膜、真核细胞的制作,回顾和理解、完善对细胞结构的充分认知的前提下,用模型的方式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 [收起]
[展开]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汇编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197

D.核糖体使细胞膜丧失了控制物

质进出的能力

素养提

(选做,

不限时)

10.课后实践任务

【实践任务 1:生物建模大赛】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班级

全员参与,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

(每组不超过 5 人,第 1 位同学为

小组长),由每班课代表负责周末

在学生群共享表格登记:组别、模

型作品名称、组员。

⚫ 活动要求(任选一项制作):

(1)制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参考课本 P46“课外制作”)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

型(参考课本 P57“探究·实践”)

(3)搜索资料,自选模型构建方

案,如:原核细胞(大肠杆菌或蓝

细菌)模型、病毒(噬菌体或新冠

病毒)模型、叶绿体及线粒体细胞

器的亚显微结构(精细版)。

⚫ 备注:

上交作品时同时提交 A4 纸

“作品说明”,包含:①作品名称;

②小组成员姓名;③材料用具;④

设计理念作品特色;⑤制作感悟。

⚫ 加分项:

(1)所选材料为环保可利用型。

(2)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如 3D 打

印技术。

情境类型:实践探究类

设计意图: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导

向下,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细胞

膜、真核细胞的制作,回顾和理

解、完善对细胞结构的充分认知

的前提下,用模型的方式阐明细

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

形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

细胞水平的各项生命活动。在制

作的过程中,实现生物学科素养

的落地及关键能力的提升。

学科素养:

 生命观念  科学探究

 科学思维  社会责任

关键能力:

 理解能力  推理论证能

 模型建构能力  实验探究能

 创新能力

第202页

198

(3)作品极具特色,思路创新。

【实践任务 2:生物前沿科学探究】

通过相关途径,如上网、参照

研究论文、书籍等,查阅与细胞结

构的前沿科学探究,请同学们在生

物课堂上进行分享。

情境类型:素养提升类

设计意图:这是在素养立意的导

向下,选择身边生物界真实发生

的事件作为设计作业内容的素

材,以前沿的生物科学探究为了

解对象,在查阅、整理信息的过

程中,帮 助 学生 拓 展 学习视野

的同时,也全面提升对所学知识

的综合理解、认知、探究能力。

学科素养:

 生命观念  科学探究

 科学思维  社会责任

关键能力:

 理解能力  推理论证能

 模型建构能力  实验探究能

 创新能力

六、设计理念

(一)聚焦生物学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合理的单元作业设计,不仅能很好地巩

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处理能力,而且应该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本作业设计聚焦生物学大概念与重

要概念,避免知识碎片化和割裂,削减知识细枝末节,淡化记忆背诵的要求,为培

养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奠定基础。

第203页

199

(二)单元作业呈现形式多元化。多元化的作业可挥出良好的功效。让学生充

分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和学习资源, 充分发挥作业的体验功能及能力培养功能,自

觉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入生活,各展其才,各尽其能。

七、评价标准及反馈形式

(一)评价标准。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将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习题准确率、

上台表达的流畅程度、台下同学的反应、模型构建的科学性与美观性、学生活动的

参与度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模型的评价首先是

科学性、准确性,其次还要考虑艺术性、环保性和成本问题等,进一步评价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研讨交流能力、知识内化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二)反馈形式。教学反馈是教学改进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推动教学改革的

助推剂,也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保障。获得有益的反馈,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学生的

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适当的反馈所起的积极作用就在于被反馈者可以对自己的

行为方式和处理方法进行认真思考并及时改正,从而也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团队学

习。

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反馈形式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多样性。在本单元作业设计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独立完成基础、提升

部分的作业后进行重难点问题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第三部分的素养提升作业

后进行多样性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路从而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收获和不足。

2.科学性。这一要素重点体现在让学生参与评价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在素养

提升部分设计不同选题,要求学生选择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小组成员按规定

标准评价自己和同伴(比如遵守工作指示、全员参与计划、全员对小组学习的贡献、

对其他组员的观点和贡献的接纳和宽容、独立工作、相互合作、组织成果汇报等)

的具体表现,建立起科学的评价系统。

3.及时性。这一要素主要体现在教师评价环节。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备课充

分,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利用原创试题充分抓重点、练难点,在作业设计中力求简

洁、切中主题 ,围绕重点展开提问 ,语言简单明了,题目数量适中,以客观性选

择题为主,概念性简答题为辅,操作性实践题为亮点,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

第204页

200

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如文本类型作业的及时批改,模型建构类型作业的分类

汇总及评价评奖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附件】学生优秀实践性作业作品集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8 例)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8 例)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4 例)

微生物(原生生物、细菌)亚显微结构模型(4 例)

第205页

201

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新型冠状病毒)亚显微结构模型(8 例)

细胞器亚显微结构模型(4 例)

第206页

202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三政治

设计教师: 王 丹

第207页

203

作业内容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设计目的 响应国家“双减”号召,深化作业制度改革,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

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落实

高中政治学科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

适用对象 教材:人教版必修 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

学生:高三年级一轮复习

作业类型

及性质

➢ 课前追溯历史、信息搜集作业

➢ 课中回归现实、榜样引领作业

➢ 课后联系时政、情感升华作业

教学

目标

⚫ 必备知识:

➢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证;

➢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

➢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根本立场和执政理念

⚫ 关键能力: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比较鉴别能

力;

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加

深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

【科学精神】 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自觉向党组

织靠拢, 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重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地位的确立;

2.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要求;

3.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含义。

难点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2.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3.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

4.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要求。

第208页

204

作 业 内 容

(一)

作 业 内 容

一、课前追溯历史、信息搜集作业 设计意图

作业准备

1. 提前发放任务清单 1 和党史知识调查问卷;

2. 分好小组,并分解任务(查阅资料、总结史料、制作

课件、讲解心得),明确小组中心发言人,发言人熟

悉课件内容,做好分享准备。

①政史结合

用党的奋斗

历程和伟大

成就鼓舞斗

志、明确方

向,使学生

明确“中国

共产党的领

导和执政地

位不是自封

的,而是中

国社会历史

发展的必然

结果,是中

国人民的正

确选择。”

(落实核心

素养:政治

认同)

②基于问题

的探究,形

成一种积

极、主动、合

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 ; 培

养学生收

集、分析和

利用信息的

能 力 ; 使 学

生学会分享

与合作,养

成科学的探

任务清单 1

(一)请同学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完成下列课前作业

1.新中国成立之前,三种建国方案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结果如何?

基本政治力量 主张 结果 人民态度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多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

件大事?

第209页

205

(一)

(二)党史知识小调查

1. 你家有 口人,其中党员的个数是

2. 你知道党旗上图案的意义吗 A.知道 B.不知道

3. “中国共产党”这一称谓的最早提出者是

A.蔡和森 B.毛泽东 C.陈独秀

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年 月 日在

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1921 年 7 月 1 日,南京 B.1921 年 7 月 21 日,上海

C.1921 年 7 月 23 日,上海 D.1921 年 7 月 30 日,南京

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代表共计 人,平均年

龄 岁。

A.13 人,25 岁 B.13 人,28 岁

C.10 人,30 岁 D.15 人,22 岁

6. 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被称为“南陈

北李”。他们是 和 。

A.陈独秀和李大钊 B.陈潭秋和李达 C.陈望道和李汉俊

7. 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

8.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9.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

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龙岩会议

10.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

A. 党的八大 B.党的九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 而提出的。

A. 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问题

究方式与合

作精神。

(落实核心

素养:科学

精神)

③以查促

学,学以致

用,促使学

生在学习党

史过程中不

断增强政治

领悟力和政

治判断力,

用党的光荣

传统和优良

作风坚定理

想信念、凝

聚力量共

识,用党的

实践创造和

历史经验启

迪人生智

慧、砥砺自

我品格。

(贯彻立德

树人,落实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二、课中回归现实、榜样引领作业 设计意图

第210页

206

作 业 内 容

(二) 作业

准备

1. 提前发放任务清单 2,

2. 课中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基础知识填空。

3. 课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构建知识体系

4.学生提前采访身边的优秀党员,了解典型事例,做好分享准

备。(建议:从不同的职业入手)

①自主填空

的方式落实

党的基础知

识,加深学

生对中国共

产党以人民

为中心和保

持先进性的

理解,坚定

听党话、跟

党走的政治

信念。(落实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②小组合作

构建知识体

系可以使学

生对所学的

党的碎片化

知识进行整

合,形成一

个知识网

络,提高学

生的合作能

力、思维能

力和反思能

力。(落实核

心素养:科

学精神)

③通过分享

和交流身边

的优秀共产

党员的故

事 , 铭记党

任务清单 2: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党的地位:

2.党的作用:

3.性质:

4.宗旨:

5.党的执政理念:

6.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7.党的指导思想:

8.党的执政方式:

9.党的领导方式:

10.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措施:

“四个意识”:

“两个维护”:

“两个确保”:

“三方面统一”:

(二)知识体系构建

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

课的知识体系。(形式不限:概念辐射式、逻辑递进式、要点提炼式、

问题引领式、知识树式等)

(三)党徽闪耀•榜样引领

第211页

207

他们是老师、是警察、是护士、是工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

虽劳动性质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却信念相同:为人民服务;名字相

同:共产党员!

请同学们寻找你身边的优秀党员,了解他的典型事例,以其为素

材,围绕“党徽闪耀•榜样引领”为核心写一个 800 字的演讲稿,在课

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要求: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故事真实且富有感染力。

的初心与使

命,感恩党

的养育和培

养,自觉向

党组织靠

拢,努力向

榜样学习,

将来自觉投

身改革开放

和新时代的

建设中去。

(落实核心

素养:公共

参与)

作 业 内 容

(三)

三、课后联系时政、情感升华作业(二选一) 设计意图

作业

准备

1. 提前发放任务清单 3

2. 学生提前收看的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直播,持续关注二十大

进程和相关新闻报道,了解党的十二大的新提法、新思想。

3. 学生课后搜集社会中相关职业的有效信息,对职业规划有

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①结合时

政,升华本

节课的主

题,用党的

二十大精神

指引领新时

代大思政课

扬帆起航;

引导学生爱

国爱党的政

治立场,树

立政治认

同、厚植家

国情怀。(落

实核心素

养:政治认

同)

任务清单 3

(一)奋进新时代 ·永远跟党走

百年风雨初心如磐,百年征程笃定前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于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关注时事政治是每个西中学子的应有素养。请同学们结合党的二十八

报告相关内容,动手绘制一幅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专题的手抄报。

要求: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字迹工整。

(三)青春心向党 ·接力谋复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

征途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你的梦想是什么?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职

第212页

208

业?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能力特长和现实职业环境,做出自己的

职业生涯规划,接力前辈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温馨提示:可参考下列表格进行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目标

一、自我分析

职业兴趣

职业能力

个人特质

职业价值观

职业能力 优势

劣势

二、职业分析

职业优点

职业缺点

社会环境

就业形势

未来前景

大学对口专业

三、计划实施 高中

大学

研究生

……

……

②通过职业

生涯规划的

设计,使得

青年学生明

确目标,踔

厉奋发,勇

毅前行。坚

定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

复兴贡献自

己的青春力

量的奋斗信

念。培育合

格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

者 和接班

人。

(落实核心

素养:公共

参与和科学

精神)

第213页

209

评价标准

及反馈形式

一、评价标准:

(一)客观题

1.是否按时完成 2.完成度情况 3.正确率 4.书写的工整度 5.是否订正

(二)主观题

1.是否按时完成 2.完成度情况 3.价值导向是否正确 4.书写的工整度

二、反馈形式:

1.书面文字反馈 2.当面反馈 3.指出优缺点,进行积极正面的价值引导

作业实施

情况反馈

一、优点

1. 绝大部分的同学能够高质量(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任务,令人欣喜。

2. 学生对自己搜寻信息,掌握党史知识积极性很高。

3. 小组合作,配合默契,效果突出。

4. 知识体系构建彰显逻辑水平,学生思维能力强。

5. 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榜样力量催人奋进。

6. 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兴趣甚浓,青年有目标,国家有希望。

二、问题

1.部分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个别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小组任务,合作精神欠佳。

3.部分学生演讲稿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

4.部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于假大空,脱离客观实际。

三、改进措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针对性指导。

1. 提高信息筛选整合能力。

2. 深化沟通合作,加强互利互信。

3. 深入生活,提升写作能力。

4. 立足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本次作业设

计的意义和

心得

高中政治学科以铸魂育人为初心、立德树人为使命,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人文

关怀的学科,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学科,而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尤其是作业

布置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使得作业落实变得单一、枯燥而机械,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真正发挥思政学科的育人功能。

第214页

21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课堂革命的开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双减政策

的到来,高中思政作业必须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深度融入现实生活,最大限度地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敢担当,

能担当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蓄力助航。

本次作业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心”

去完成作业,而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理论的机械填鸭和复制,因此灵活度高,弹性

大,完成的难度也大。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否真正落实?起初自己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是从目前完成的情况太看,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学生真的有自主、合作、探究

的能力,他们也更愿意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知识投喂,自己被

动的接受,这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改革无疑打了一剂强心针。

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我们永远在路上……

第215页

211

附表 1: 客观性作业题参考答案

任务清单

1

(一)请同学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完成下列课前作业

1.新中国成立之前,三种建国方案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结果如何?

基本政治

力量

主张 结果 人民

态度

北洋军阀、

国民党

实行地主买办阶级专政,

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

混战独裁腐化

民不聊生

抛弃推翻

中间派人士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独

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由于妥协、力量

的弱小,无法实

不认可

中国共

产党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

义走向社会主义。

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新中国 拥护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多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

(1)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站起来)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富起来)

(3)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起来)

第216页

212

(二)党史知识小调查

1. 你家有 口人,其中党员的个数是

2. 你知道党旗上图案的意义吗( ) A.知道 B.不知道

3. “中国共产党”这一称谓的最早提出者是 。( A )

A.蔡和森 B.毛泽东 C.陈独秀

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年 月 日在

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C )

A.1921 年 7 月 1 日,南京 B.1921 年 7 月 21 日,上海

C.1921 年 7 月 23 日,上海 D.1921 年 7 月 30 日,南京

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代表共计 人,平均年龄 岁。

( B )

A.13 人,25 岁 B.13 人,28 岁

C.10 人,30 岁 D.15 人,22 岁

6. 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

和 。( A )

A.陈独秀和李大钊 B.陈潭秋和李达 C.陈望道和李汉俊

7. 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 B )

8.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9.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

领导地位。( C )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龙岩会议

10.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 D )

A.党的八大 B.党的九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 而提出的。( A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问题

(一)基础知识填空。

第217页

213

附表二:党的二十大手抄报作业相关素材及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任务清单

2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坚持党

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3.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

9.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0.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措施: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

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两个确保”: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三方面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知识体系构建(示例如下)

第218页

214

素材

一:

自己

制作

的手

抄报

统一模

板。

后期

给学

生统

一用

A4

纸打

印。

素材

二:

党的

二十

大手

抄报海

报。

第219页

215

作业

展示

第220页

216

第221页

217

第222页

218

第223页

219

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第224页

220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高中历史客观题解题方法探索》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一年级

设计教师:陈海鹅

第225页

221

高中历史客观题解题方法探索

作业设计

作业对象 高一年级 科 目 历史

设计人 陈海鹅 课 题 高中历史客观题解题方法探索

作业

定位

历史作业设计要求:

在“双减”政策之下,设计高中历史作业时,就应转变传统观念,

真正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并且加强师

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作业的种类,基于学情针对性地培养核

心素养,更要重视和落实作业的评价环节,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和评价标准的清晰化。

探索性作业要求:

历史课程探究性作业是历史新课程理念指导与新课标要求下,倡导

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样化、实践性的课业来促进

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

意义与价值。若想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课程探究性作业的重要功能,需要

教师深入了解其科学概念、具体分类、设计原则、评价方法与实践操作

等诸多方面。

设计

目的

在期中考试结束后,针对试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侧重于其中的

客观选择题部分。通过题目的特点、标志词等,将客观选择题按照形式

分为文字类、图片类、图表数据类;按照内容分为时空类、本质类、因

果类、比较类。在讲评过程中,将客观选择题做题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总

结,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运用,从而归纳出本质类选择题的具体做题方

法。基于此,要求学生仿照这一探索方式,自己尝试概括剩余三类客观

选择题的解答方式。

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分别从作业完成的过程与作业具体

内容体现涵养素养的目的。

第226页

222

从作业的具体内容来看,需要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

家特征,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子、老子学说与百家

争鸣局面及其意义,认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在

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秦朝崩渍和两汉衰亡的原因。了解三国两晋南

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

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成就。认识两宋王朝在政

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

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从作业完成的过程来看,学生通过完成这种思辨性的探究作业,不

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了

客观、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提交纸质作业,由教师做补充后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意识到客

观题的解题方式,通过及时的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历

史逻辑与历史思维能力。

作业

类型

探究性作业

提交

方式

纸质提交→教师反馈→课上展示

适用

对象

高一年级

通过大数据分析本次各题答题情况,正确率低于 60%的题目有 4、6、

19、23、28、35。基本都属于文字材料类客观选择题,其中更多的为因

果类与本质类的题目,因果类有 2 道,本质类有 4 道,因此在讲解时,

应当注意本质类客观选择题的专项突破。

通过大数据分析本次各题涉及的知识点情况,政治上看,多为制度

改革方面,包括商鞅变法、两税法改革、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第227页

223

经济上看,多为改革中的经济领域的措施,包括赋税制度改革、增加国

家财政、海外贸易与商品经济等。因此在讲解时,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

梳理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反映到答题技巧上,需要注意考察意图,

注重所给材料与选项的一致性。

本次作业从教材、课标、学情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养

成良好做题习惯进行了铺垫,不仅可以应用于这一次考试,对于能力素

养的提升的形式还可以拓展应用于每次历史训练时,包括日常学习与考

试,所培养的能力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稳重、思虑周全的行

为性格的形成,符合新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

一、回顾主观题的答题方法

方式:

(1)角色互换,由学生对电子试卷进行打分批改并说出原因。

(2)回顾之前总结的主观题答题方法

结论:

(1)概括时:根据分值,充分读题、点要全,面要广

(2)说明时:联系材料,结合教材,缜密组织语言

(3)简析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注重时空观念

目的:

主观题答题方法与客观题有类似之处,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主观题的阅卷感受,

回顾之前所学的主观题的答题方法明白论从史出,结合材料的重要性。

二、客观题做题方法讲述

1.客观题解答的小技巧

方式:

要求同学分 4 组合作,找出客观题中属于以下四种类别的题目,并思考分类依据

是什么。

(1)时空类提问:

有没有题目完全没有涉及时间或者空间定位?

因此说明客观题做题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因果类提问:

第228页

224

通过什么判断某一题目属于因果类题目?

以什么为依据选择“因”或“果”?

(3)本质类提问:

通过什么判断某一题目属于本质类题目?

以什么为依据选择答案?

(4)对比类提问:

对比类题目一般会从哪些角度对比?

通过什么判断题目是求同还是识异?

结论:

(1)限定时空坐标

(2)勾画核心内容

(3)明确考察意图

目的:

找出具体类别并做分享,同时由教师提问、启发,由学生自己得出客观题解答的

一般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示学生探索与得出结论的方法与经历就是在不断涵

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也为之后学生自己探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三、本质类客观题做题方法

方式:

思考:题目形式(构成、问法)有何相似之处?

第229页

225

互动:共同按照“六要素”解读材料,思考材料可能会表达哪些意思?

举例:题目变型与知识补充

探讨:三者材料基本类似,但是设问的表述不同,分别是什么?程度有何区别?

结论:

(1)限定时空明意图

(2)由表及里析材料

(3)比较排除寻答案

目的:

以学生自己得出的一般做题方法为学法指导,加上教师引导,对错误率最高的“本

质类”选择题做具体分析,归纳这类题目的具体方法技巧。以试卷题目为例,自

行归纳并实践。

条件(分层):

根据学情,除了本质类选择题外,更多学生在因果类题目出现问题,时空类

选择题范围广,相对较简单,因此可以根据难度,对本次目标需要解决的剩余三

类题目的答题方式进行作业分层。

第一层(基础)为时空类选择题解答方法的探讨;第二层(进阶)为比较类

选择题解答方法的探讨;第二层(较难)为因果类选择题解答方法的探讨。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想法选择其中一类进行探究总结。

根据选择三种不同种类的客观题,将学生分为三组。这种方式不需要平均分

配人数,可以有效解决部分班级未提前分组或者人数无法均分的情况。

过程:

由各位同学根据教师探究“本质类”客观选择题的方式,以本次考试试题为

资源,独立思考解答各类题目的方式。辅之以一些网络资料,完善自己的想法,

并形成较完整的观点记录下来。

纸质材料提交给教师后,教师对学生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中有创新之处

的内容以及表述不准确的地方进行反馈。

学生拿回反馈作业后,小组共同合作,将彼此有创新,更准确的方法与技巧

第230页

226

进行汇总,选择出一位主要汇报人,在课上代表本组进行分享。

作业将在上课期间进行小组展示并介绍,组内可进行补充,组外同学可进行

质疑。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试题中客观题绘画、文献材料、历史图片、统计图表等丰富的形式,

帮助学生从各角度了解和把握题目的变化,根据不同的设问方法与考察方向,要

求学生判断并思考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能力。在这些例题

中,学生可以通过宋代繁荣的海外贸易感受我国古代发达的手工业,通过试卷中

出示的文物特点,感受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的发展,通过长城的修建、孔孟思想

的发展等,都能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与迁移较多,也为之后其他更细化的

客观选择题做题方法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出相关内容,将已知的知识以更为简洁的语言表达

出来,对于学生的课前准备的态度与表达能力都是一定的考验与提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明确将培养学生的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形势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将贯彻于课堂

教学的始终。有鉴于此,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历史作业设计时必须坚

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高中历史作业时,必须立足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明确

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习需求,有计划、有目标的设计,进而使历史作业

更具指向性、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史料实证素养。

(二)探究性原则

在设计中,除了对基本知识进行记忆与梳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

能力的运用,对于地图的阅读方法、材料的分析角度等也需要有潜移默

第231页

227

化地进行训练。

(三)层次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个

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

矢,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作业设计的原则,对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原则,也可分

为以下三个方面四个水平:

三个方面:

(一)准确性

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示例,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类型,完成相应的任

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取任务关键词,准确把握任务要求,准确

找到合适的类型题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相对完整与准确的结论。

在展示环节,主讲的同学也需要准确抓住材料的核心点,并用精准的语

言向其他同学介绍本小组探讨其中一类题目的成果。

(二)合作性

本次作业要求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完成,因此在

展示过程中,需要强调小组的集体智慧,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在主讲同

学介绍结束后自发补充,教师也可以提问组内其他同学,要求其对主讲

同学的介绍内容进行评价。

(三)创新性

不同主体对于史料的解读与做题的方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在

学习、整理教师给出的“本质类选择题”示例时,也会从不同角度出发

进行分析,因此分析的方式与得出的结论都有可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后,也会有碰撞出新的观点。在展示过程中,不同

观点的提出也是使得更多同学参与讨论,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途径。

第232页

228

四个水平:

水平 1:

通过试卷材料,了解题目考察的基本知识,并能结合题目回顾教材

的原理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可以较好实现学

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与理解,达到这一水平。

水平 2:

通过材料的设问,判断题目属于哪种类别,并能够较全面地通过时

间、空间等要素整合来表述材料叙述的大意。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与历史思维,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以较好程

度达到这一水平要求。

水平 3:

能够准确表述材料的核心意思,并对标志词的程度有较好掌握,据

此顺利完成题目要求。需要长期的训练,能更好地达到并巩固这一水平。

水平 4: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讨,对出题的考察意图与考察方向形成

较准确的认识,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升做题效率。需要大量的联系

与反复的技巧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一水平。

反馈形式从时间上分为课前反馈与课中反馈。课前要求学生独立思

考,搜集资料,形成观点抒发作业,表达自己认为的做题的核心方法即

可。无字数要求。

反馈形式从主体上分为学生反馈与教师反馈。

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首先对该同学所分享的做题分析的内容做

简单的概括,加深其他学生的印象。

之后邀请其他小组同学对这一内容进行补充或者质疑。

接下来,教师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或者解答。

然后,教师系统点评展示小组的成果:首先,对知识层面的内容进

第233页

229

行补充,之后,对材料分析的方式可以简单说明,最后,对该小组的合

作成果与主讲同学的表达水平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兼以补充。

基本所有的小组能达到准确性的标准,对于已经学习到的解答题目

的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析材料的过程中还存在抓不住关键词等问题。

有个别小组完成情况较好,有一定的创新性。

(一)存在问题:

1.无法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

例如,在分析秦朝地方设置官员的原因时候,试题提供了这段材料:

秦汉时期,户籍相伍制度被推广到全国。当时户籍的具体制作层级

在乡,乡承担户籍管理责任,据此征发赋税、徭役,并对人员流动进行

掌控。

学生在材料中只抓住一部分的内容,并以此来完成题目,所以并不

具体,也会造成对材料的分析的错漏。因此概括出了“实现了对流民的

管控”,而这也同样反映出学生对一些程度性词如“实现了”、“完成了”、

“开始”等的忽视。

2.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存在知识漏洞。

例如,在完成汉代的思想、科技方面的成就与变化时,试题出示了

内涵较明确的表述:

董仲舒《天人三策》:“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

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

命之符也。”

文言文材料有可能造成了一定阅读障碍,但是材料出现了“受命”

等标志词,同时,对董仲舒的思想并不了解,导致本题与先秦儒家思想

相混淆,选择了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知识还需要

进一步巩固与落实。

第234页

230

(二)创新与生成情况:

1.时空类题目归纳

(1)教师预设

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具备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首先,要挖掘题目

中显性或隐性的时间信息,给材料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定位在提取时间

信息时一般可以从题干中的文字、图表的名称以及一些专用的名词,如地

名、机构等信息判断;其次,根据所学知识为该题目构建宏观的时代背景;

然后,要全面、准确、充分地解读历史地图,要仔细观察地图信息,比如地

图的名称、图例和标记、地图中的关键地名等;最后,根据题干的要求、

题目的信息历史阶段特征和其他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做出准确的选择。

(2)学生创新

从解题逻辑上,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解读题干,之后对其进行分

析。从题面入手,由表及里,是不易出错的一种程序。

从解题方法来看,相比教

师预设的内容,学生还增加了

判断时间时候,会由显性时间

和隐性时间,有时候会有直接

的时空限制,但有时候会通过

人名、地点、特定的名称、专

有名词等,注重与平时所学知

识相联系。

同时,还关照到了时间与

材料的关系以及一些可能出现

的史实错误。

相比教师的预期,学生从

自己的角度出发,发现了更细

致的切入口,从而帮助自己顺

利完成题目的解答。

第235页

231

2.因果类题目归纳

(1)教师预设

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

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要

素”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二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

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导致”“有

利于”,选项的表述中常出现推动了、阻碍了等。因此首先要采取时间

顺序判断因果关系,之后,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

(2)学生创新

首先,学生对课堂上讲述的“本质类”题目的探索过程接受程度较

高,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题目解答方法的探索过程。

在教师的提示下,了解

了因果类题目答题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词,如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等标志词。学

生在此基础上,将各词的区

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

纳。

同时,学生合作总结了

这类题目的答题角度,虽然

依然是较为传统的“三板

斧”答题角度,但是能熟练

运用,并不局限于一种思

维,依然值得肯定。

3.对比类题目归纳

(1)教师预设

这是把具有可比性的

第236页

232

事件、人物、现象(如著作、典章制度、观点、主张、内容、经济成果、

因素、条件)等放在一起或把同类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表现放

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异(不同)同(相同)点的题型。

因此,需要根据题干要求,比较题目要求的逻辑关系,认定“最佳”标

准,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比较、分析,找出最佳答

案。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把事实、现象或结论放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

析,选出最能体现阶段发展趋势的选项。

(2)学生创新

学生的归纳概括能

力还是让人吃惊,不仅有

自己的想法,而且将其进

行了简洁的归纳。提出了

一审,要审题;二联,要

联系选项与题干;三比,

要对比选项之间,与选项

和材料的关系;四查,要

再次检查。而且格外提醒

要对选项本身是否正确

做出考查,对不同的时间

进行分析归纳,运用哲学

理论来探讨,其实反映的

是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

解,可能表述略有不成

熟,但能思及此,已经是

非常优秀了。

在具体实践中,可能步骤会有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基

本概括较为完整,也给教师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思路来概括解题方法。

第237页

233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洋流》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二年级 地理选考类学生(新高考)

设计教师:陈小红

第238页

234

一、设计理念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作业设

计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着眼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力求

作业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体现个性化、差异化、分层教学要求,全面巩固学习内容。创新作业

内容和形式,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年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

地理实践能力,体现发展性。合理控制作业难度与数量,促进“双减”政策落地。

二、教材、章节信息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第二节 洋流

三、适用对象

高二年级 地理选考类学生(新高考)

四、作业类型

 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周末作业 综合作业

五、完成时长

25 分钟

六、作业目标

关于本节教学,新课标给出的内容标准是“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

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对于本节作业设计的目标为:通

过完成本节作业,检测洋流概念及形成因素的掌握程度;通过绘制地理简单模式图概括世界洋

流分布规律,同时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检验所总结的洋流分布规律的准确性;通过结合具体

的地理事象,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作业设计遵循“洋流概念—形成原

因—分布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认知逻辑,在作业设计时注意题目的层次性。此外,在

作业设计时,应注意地理学科信息表达的特色,即地理图表的运用——地图、地理示意图(模

式图)、地理图表等,掌握地理图表的使用方法,故在本节作业设计中,也注重多样化的地理

图表的运用与考查,洋流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寒暖流等温线图、区域地图等等,力

求地理信息表达的丰富性。

七、作业设计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巩固(必做,15 分钟)

第239页

235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A 识记理

B 应用分

C 迁移创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洋流

含义

及分

1、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B.由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

C.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为暖流

D.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暖流

A

本题主要考查对

洋流概念的理解

及洋流形成因

素,寒暖流的判

断方法。落实综

合思维素养。

洋流

性质

判读

下图是“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分

析 完 成 2-3 题 。

2、上图中表示暖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对于 4 图所处的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南半球 B.②北半球

C.③北半球 D.④北半球

A、B

本题结合海水等

温线的判读,考

查对区域定位、

寒暖流的判断。

落实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素养。

洋流

分布

规律

及对

地理

环境

的影

图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 4-6 题。

4、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③④⑥ B.③④⑦⑧

C.②③⑤⑦ D.②⑤⑦⑨

5、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

作用的洋流是

A.① B.⑦ C.⑧ D.⑨

6、M 地的世界著名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A.暖流经过 B.寒流经过

C.寒暖流交汇 D.底部海水上升

A、B

本题结合世界洋

流分布的理想模

式,考查学生对

洋流分布规律的

理解掌握,以及

洋流对气候、海

洋生物资源的影

响。落实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素

养。

第240页

236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A 识记理

B 应用分

C 迁移创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洋流

分布

模式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模式图,据此完成

7-8 题。

7、若 S 代表纬线且位于北半球,则

A.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性质为暖流

C.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北赤道暖流

8、若 S 线为 23°26′纬线,则图中洋流附近可

能会形成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A、B

本题结合世界洋

流分布的理想模

式图的局部,考

查对洋流分布规

律的理解。落实

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素养。

理想

大陆

洋流

分布

模式

读“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完成

9-10 题。

9、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

流有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10、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

渔场

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A、B

本题结合理想

大陆这一理想

化情境,探究

洋流分布的一

般性规律,为

洋流特殊规律

奠定基础。落

实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素

养。

第241页

237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A 识记理

B 应用分

C 迁移创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及对

渔场

形成

的影

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 11-12 题。

11、图中

A.①③④为寒流 B.②③④为暖流

C.②洋流附近盛行西北风

D.⑤洋流附近盛行西南风

12、④洋流流经海域渔场的成因为

A B

C D

B、C

本题结合地

图,学生需要

定位判断出是

大西洋部分,

在根据洋流的

分布规律及形

成原因,判断

洋流性质,名

称以及补偿流

的形成原因。

落实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

及地理实践力

素养。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箭头

表示洋流。据此回答 13-14 题。

1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资源是

A.石油、天然气 B.煤矿

C.森林资源 D.草场资源

14、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

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

B、C

本题结合极地

俯视图,学生

需要定位判断

出是南极俯视

图,在结合其

他地理知识判

断出阴影部分

表示草场资

源,在判断图

中洋流性质,

名称以及流

向,综合性

高。落实区域

认知、综合思

维及地理实践

力素养。

第242页

238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A 识记理

B 应用分

C 迁移创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

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必做,15 分钟)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识记理解

(A)

应用分析

(B)

迁移创新

(C)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读下列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2 题。

1、对图示①—④洋流判读正确的是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对沿岸荒漠的形成有影响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A、B

本题通过设

计了不同区

域的洋流分

布,考查对

洋流分布规

律的理解及

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落

实综合思维

素养。

北印

度洋

季风

洋流

分布

规律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 3-4 题。 A、B

本题考查北

印度洋季风

洋流特点。

图示洋流属

于北印度洋

季风洋流,

图中洋流为

顺时针,所

以为夏季的

季风洋流。

第243页

239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识记理解

(A)

应用分析

(B)

迁移创新

(C)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3、图示季节

A.广州昼长长于北京

B.上海高温多雨

C.直布罗陀海峡两岸温和湿润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4、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同时结合非

洲索马里沿

岸地区,考

查该区域此

时的气候特

征。该题主

要落实区域

认知,综合

思维素养。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及对

海洋

污染

的影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

5、a 处群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A.赤道暖流影响 B.秘鲁寒流影响

C.南极冰山的影响 D.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6、某油轮在 b 海域附近发生泄油事故,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关于

鱼类死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B、C

本题考查洋

流的分布规

律及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

影响。要结

合加拉帕戈

斯群岛的地

理位置与洋

流分布规律

予以解答。

该题很好地

考查了综合

思维、区域

认知与地理

实践力素

养。

第244页

240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识记理解

(A)

应用分析

(B)

迁移创新

(C)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及对

海洋

航行

的影

16 世纪开始,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工业品到非洲。

从非洲将黑奴贩卖到美洲,再经大西洋将美洲的农矿产品运回欧

洲。下图为“三角贸易”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7-8 题。

7、决定“三角贸易”路线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性质 B.洋流流向

C.潮汐规律 D.海浪大小

8、关于图中各航段所借助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程借助的洋流为暖流

B.中程借助的洋流为寒流

C.归程借助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出程、中程、归程借助的洋流性质相同

B、C

本题结合黑

奴贸易的情

境背景,考

查了洋流对

人类活动的

影响以及沿

途洋流的相

关特征。该

题很好地考

查了综合思

维、区域认

知与地理实

践力素养。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及对

地理

环境

的影

2021 年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到太平

洋,引起世界关注。据此完成 9-10 题。

A、B、C

本题根据区

域地图定

位,判断为

日本暖流,

转化为海水

等温线表

达。再结合

北太平洋暖

流流向作

答,引导学

生思考核污

第245页

241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识记理解

(A)

应用分析

(B)

迁移创新

(C)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9、下图中表示甲处附近洋流海水等温线的是

A. B.

C. D.

10、受此影响,以下海域可能最先检出放射性超标的是

A.美国西岸海域 B.哥伦比亚西岸海域

C.印度尼西亚沿海 D.台湾东部海域

染对区域地

理环境的负

面影响。落

实区域认

知、人地协

调观素养。

洋流

判读

及对

地理

环境

的影

读“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据此回答 11-12

题。

11、该海域可能

A.有暖流流经 B . 有 寒 流 流 经

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D.位于寒暖流背离处

12、下列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①鱼群密集 ②海雾出现频繁

③终年高温少雨 ④常年漂浮着海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B、C

本题根据海

水等温线判

断洋流类

型,再分析

洋流对地理

环境影响。

落实综合思

维、区域认

知素养。

洋流

的形

成原

因及

影响

因素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季风和沿岸海底地形是影响粤东至闽南沿岸夏季上升流的

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夏季珠江径流对东经 116°以西的上升流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下图示意粤闽沿海部分海底地形。

A、B、C

本题考查了

中国东南部

沿海的上升

补偿流及其

影响因素,

学生需要迁

移运用洋流

成因及海水

第246页

242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认知维度

识记理解

(A)

应用分析

(B)

迁移创新

(C)

设计意图与

素养落实

(1)分析甲处上升流的形成机制。

(2)指出上升流发生时,甲、乙两处表层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并

分析原因。

(3)说明夏季珠江径流对丙处上升流有抑制作用的原因。

的补偿作用

进行分析思

考解决。很

好地考查了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以

及地理实践

力素养。

第三部分 素养拓展(选做,不限时)

考查

目标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与素养落实

世界

洋流

分布

规律

个驴

任务一【手绘地理图表】

根据世界风带分布图,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

图,加深对世界洋流形成及

分布规律的理解。锻炼学生

的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素

养。

洋流

成因

任务二【模拟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洋流形成的模拟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要求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

结论等。

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地理实

验,撰写实验报告,更好地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以及地理

实践力素养。

附:【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巩固

第247页

243

1-5CADCD 6-10 CBCAA 11-14 ABCB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1-5CCBDB 6-10 DBCBA 11-12 CA

13、(1)西南季风在甲处是离岸风,使表层海水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表层水减少,带动底层

海水上泛;外海底层海水向岸运动。在甲处沿海底地形爬升,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

(2)差异:与乙处相比,甲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原因:甲处表层海水来自底层海水的上涌。

(3)夏季珠江径流量大,在西南季风和海水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珠江水向东扩展到丙处表层,

珠江水较底层海水密度小(盐度低),海水层结稳定,海水上升不明显。

第三部分 素养拓展

任务一 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参考。

任务二 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