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城关区规范管理年案例成果集 (18)

发布时间:2024-12-2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1_城关区规范管理年案例成果集 (18)

191(三)精心组织课后服务,非遗诗画交融学校以服务学生家长为宗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在课余时光中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比如:掐丝珐琅、皮影、织染、编织、泥塑、食艺、剪纸等作为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传统手工艺,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老师们创新教学方式,让其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长,而是成为全体学生可以参与、体验的艺术形式。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学校共开设 22 个兴趣社团,同时开展培优补困、辅导答疑,拓展提升等学科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传统技艺。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三、家校之桥,共筑梦想学校提倡家校共育“四个共”——共识、共情、共商、共生,坚持“引领在先、立场准确、边界清晰”的指导方针,通过家长会、亲子课堂、家长开放日、新生家长培训、慧爱家校联盟、银杏书房家长论坛等渠道,强化家校联系,淡化家校矛盾,拉近家校距离,... [收起]
[展开]
1_城关区规范管理年案例成果集 (18)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191

(三)精心组织课后服务,非遗诗画交融

学校以服务学生家长为宗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在课余时光中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比如:掐丝珐琅、皮影、织染、编织、泥塑、食艺、剪纸等作为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传统手工艺,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老师们创新教学方式,让其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长,而是成为全体学生可以参与、体验的艺术形式。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学校共开设 22 个兴趣社团,同时开展培优补困、辅导答疑,拓展提升等学科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传统技艺。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三、家校之桥,共筑梦想

学校提倡家校共育“四个共”——共识、共情、

共商、共生,坚持“引领在先、立场准确、边界清晰”

的指导方针,通过家长会、亲子课堂、家长开放日、

新生家长培训、慧爱家校联盟、银杏书房家长论坛等

渠道,强化家校联系,淡化家校矛盾,拉近家校距离,

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

金塔巷里木铎扬声允文允武,银杏树下春风化雨惟德惟才。诗意的金塔路小学,将在“双减”工作的探索中扬帆远航!

第202页

192

“减”出教育获得感通渭路小学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通渭路小学努力构建“双减”工作体系、结合“五项”管理要求、“课后服务”工作本质,按照既定实施方案,不断通过各种活动载体,研讨实施各项活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高综合素养。现结合我校开展的工作实际总结如下:一、建设智慧校园,在“提质”上下功夫

为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我校致力于课堂提质增效,向课堂要质量,统筹学校内班级和片区校际间的优质师资,注重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同时提出“备精品课,共享精品课”的想法,每位骨干教师准备一节精品课,利用学校“双师课堂”平台,实现一位老师主讲,另外一个班或几个班老师助教,优质资源几个班级孩子共享,跨越空间的距离共同学习,达到了1+1>2的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我校还与来自重庆、陕西等地的教育者一同运用互联双师系统,定期开展“1+N”远程互助教学观摩活动。

我校“智慧课堂”除了“双师课”之外,还有平板互动课堂,师生平板互动让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改变,高效的师

生互动,丰富的课堂情景、精准化的

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让学

与思充满了多种可能,相信未来,智

慧课堂会成为教学常态。

二、精研作业设计,在“控量”

上下功夫

第203页

193

学校细化作业管理要求,落实作业公示制度,作业质量评价制度。学校分管领导及教导处定期做好作业情况调控与反馈。 每个月分阶段分年级组、教研组集中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会,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分享好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经验。各科教师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作业原则,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随堂练习,即做即批,做好记录,提高作业实效;分层设计家庭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作业方式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机会,注重能力培养。

三、综合评价系统,在“思想”上下功夫

改变评价模式,在“思想”上下功夫。教育评价是多元的,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好的教育需打破“唯分数论”,要淡化甄别功能,放大激励功能。注重学生过程性成长进步,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我校将所有过程性评价纳入红领巾争章体系,运用智慧校园的综合评价系统,从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项目化课程,在聚焦核心素养上下功夫

自2019年开始到2024年,学校与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化馆、兰州城市规划馆、甘肃工艺美术协会、万物启蒙研究院、“遥剧场”儿童戏剧社等六家文化单位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家校社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模式。五年时间学校构建了两大课程群,分别是“通达”跨学科项目化课程群和“通达”馆校共建项目课程群。包含有24个项目课程,以及延伸的2个子项目课程。“通达”跨学科项目化课程群包含5个在地风物项目课程,分别是《百合》课程、《金城兰州》课程、《投石器》课程 、《兰州城市规划》课程、《敦煌》课程;以及与兰州城市规划馆联合开发的《未来智慧城市设计师》和《建一所有“故

第204页

194

事”的学校》2个子项目课程。除此之外,我们与万物启蒙研究院合作,以双师课的形式开设了6个项目课程《马》《蜜蜂》《瓷》《柳》《茶》《桥》。“双减”工作落实意义重大深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细化“五项”管理,加大“课后服务”力度,狠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不断形成具体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办学品牌。

第205页

195

“三级联合管理 六大学科群特色”兰州海亮实验学校

开展“双减”、“五项管理”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太且有重大战略意义。兰州海亮实验学校积极部署,着力推进,确保“双减”、“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见效。

兰州海亮实验学校在课程构建上,拥有六大学科群。即“语文与人文学科群、数学与逻辑思维学科群、科学与 STEM 学科群、艺术与审美学科群、体育与健康学科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校依托六大学科群特色,优化作业设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采取三级联合管理模式,规范作业管理。具体来讲就是,“科任教师+班主任---级部----教学处”三级联合管理的模式。首先由班主任根据作业时间总要求和学生当日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情况,牵头协调各科作业量;其次,各个级部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检查作业减量提质的落实情况;教学处不定期检查,先要求教师提供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自查表,再通过随机抽取、进班检查、学生座谈等形式,一方面再次检查作业布置的“量”是否符合规定,另一方面也检查教师作业批改的“质”是否符合要求。这样的三级联合管理模式,能够真正确保学生作业减量提质、突出我校“六大学科群”的特色所在。

以初中为例,初中部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但学校“双减”的步伐也没有停止,可以说,老师们用自己的“增负”——更细致全面的备课、更精准高效的课堂、更优化设计的作业、更全面丰富的活动,换来了学生的“减负”。首先,我校实行了数学、英语双学科分层走班模式,自然就对教师们提出了分层备课、分层作业的要求。其次,学校也能利用好各类活动,将“双减”真正作为一种理念落实到平时。例如,以我校“国际数学节”为契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艺术、数学与人生的关系,也自发提交了各类绘画、摄影、集邮等作品,这对与学生数学素养的促进作用,可能是传统理念中多少套试卷也无法比拟的。再比如,我校“英语节”系列活动月的开展、英语特色功能教

第206页

196

室的投入使用、《英语演讲与辩论》《绘本阅读》《口译入门》《法语》等社团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能够真正“开口说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进而综合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

落实“双减”不遗力,作业减量不减质。多元活动课程和精心课后服务,增强了学生体魄,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缓解了家庭焦虑。我校在探索推进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第207页

197

务实高效促“双减”赋能师生共成长五里铺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及课后服务政策,五里铺小学采取务实高效的系列举措,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探索出“双减”工作精细化管理新思路,力求抓得严、抓得精、抓得实。践行课后服务新举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服务质量。 确保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党建引领,开展“四式教研”

经过学校领导班子深入探讨,明确落实“双减”工作,务必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党员骨干双培养机制,坚持开展“四式”教研。“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凸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务实高效的开展学科教研,以教育科研、课堂教研为主方向,创新实践“四式教研”模式。(一)一式教研:“骨干教师工作室”

引领教研显品质。搭建“骨干教师工作室”平台,展示骨干教师的教学与教研能力,推广学校本土化的教学教研经验,使学校教师的整体教科研水平上了台阶,实现专业发展与工作绩效的双赢。

(二)二式教研:“师徒结对”夯实教学助成长。为加快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成长,培养德业双馨的好教师,以师徒结对为抓手,通过师父示范课、推门课、徒弟主动约课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加大常态课的跟进指导频次,互助帮扶。

(三)三式教研:“主题教研”解决问题明方向。深化校本教研,学校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实践为载体,展开一系列主题式教

第208页

198

研活动。

(四)四式教研:“共同体教研”规范成为促反思。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学校打造学科组、年级组教研共同体,在规范集体备课、增强教师间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合力方面起到了极大作用。

二、创新开展“双减”工作,凸显“四减六增”目标为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学校提出“四减六增”工作思路:减掉多余的负担,减掉多余的教辅,减掉频繁的考试,减掉偏颇的评价;增强课堂实效,增强课程供给,增强作业精度,增强个别辅导,增强体育活动,增强家校联系。全员、全科、全程落实,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

(一)建立课后服务动态平衡调节管理系统

目前学校共开设田径、足球、排球、软式垒球、

舞蹈、合唱、刻画、编程、航模、车模、人工智能、

定向测向等 20 多项兴趣社团活动,全体教师参与

课后服务,同时积极引进优质师资,确保覆盖全校

学生;在现有减负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每周一天“无作业”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休息调整,发展特长、参与劳动实践等机会;每周、每日及时公示课后服务课程及授课教师安排表,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及时合理的调整和安排具体授课人员和内容,积极构建动态平衡、良性运转课后服务平衡调节管理系统;学生自主选择兴趣社团,课程设置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制定“一校一案”课后服务经费管理和分配方案,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指标已达 100%。

第209页

199

(二)善用作业共享系统,巧破作业统筹管理难题。制定并实施《五里铺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五里铺小学作业公示制度》,明确要求全体教师公示作业内容、作业用时、优化作业设计,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以《作业统筹安排统计表》实现各科作业布置情况线上实时共享与公示,便于各学科同步登记作业内容,并及时进行整体统筹、调整,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统筹全学科作业的工作效率,达成了同级促质、各科协调、相互借鉴和及时督导的管理目标。启动每晚22:00“作业熔断机制”,学生如因各种因素影响,未能完成相关作业,家长给班主任留言说明即可,各科教师不得追究或惩罚,全学科保障学生充足睡眠休息。(三)探索学生多元评价,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观。充分利用城关区智慧教育云平台“人人通”系统,实现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贯穿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看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成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过程性评价

与终结性评价有机整合,实现全过程评价。充

分利用城关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学生成长档

案”、“班级空间”、“个人空间”等,全学科、

全程关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有机

整合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激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补充采用形式多样的具体评价方式,开展争星夺章等系列评比活动。在书写、读书、纪律、卫生、习惯养成等方面开展评星活动。以“三表五册”为抓手,整合高效管理,促进家校合力,推进质量提升。全校统一制定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指导学生一日校内生活规范有序;修订《五里铺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建章立制,有规可依。《校本研训手册》《兴趣社团活动手册》《班级日志》《班主任工作手册》,囊括教师常规工作,学科教学计划总结、备课作业检查、

培优补困、家长会、家访记录、质量分析、校本培训

等悉数整理收录其中,便于加强过程性督导力度,抓

好教师队伍建设的落脚点。同时,全校摸排“重点关

第210页

200

注学生”名单,提倡教师全程关注、鼓励呵护,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召开家委会会议、专题家长会、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积极宣传“双减”政策,争取家校共育之合力,倾尽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211页

201

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减负提质东站学校

为扎实有效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东站学校结合“五项管理”的要求,紧扣“减负提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创新课后服务为抓手,落实五育并举为指引,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双减”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一、构建机制 助力“双减”落地

成立学校“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落实“双减”政策动员大会、落实“双减”政策教学研讨会等专项会议,科学规范地制定了“双减”工作制度,推出了《关于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和美篇推送等载体向家长、学生进行宣传“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减负控量 优化作业设计

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学校作业管理,继续细化完善作业管理各项制度,注重四大策略的实施:即优化作业设计;实施作业公示;推进学科融合;班子追踪督查。学科教师立足单元统整,合理将作业设置为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拓展性四个层次的作业。

第212页

202

三、提质增效 打造高效课堂

(一)学习新课标 贯彻新理念

(二)深化集体备课 探究单元统整

在“减负提质增效”的理念引领下,积极探究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行自主、合作的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备好课,备好学生,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三)构建学导型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夯实课堂 40 分钟,聚焦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学校在“新教育驱动大单元统整 构建理想课堂”教研主题下,探究“三学三有”教学模式。四、添彩增趣 丰富课后服务

在课后服务的大框架下,我校因地制宜,结合学情,挖掘潜在的资源,积极探索出“1+N”课后服务模式。“1”指作业辅导,实现作业在校完成的最终目标。“N”指形式多样的素质类社团活动。学校开展“趣味阅读”、“剪纸”、“民

第213页

203

乐团”、“篮球”、“足球”等 30 多个社团活动组。同时开发了“少年模拟法庭”“舞龙舞狮”等极具特色的社团课程,打造了学校两张响亮的名片。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才,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办学特色凸显。特色亮点呈现:

(一)少年模拟法庭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依法办学,努力打造德育和法治课程,创建了东“法”文化,研发了《德育十分钟》和《我与法》校本课程,并把“法治情景剧+少年模拟法庭”作为法治教育的特色亮点活动。

(二)民乐悠扬

为进一步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的新教育理念,学校开发实施了涵盖6 大类别共计30 余项的“五润+”特色社团课程。倡导美育浸润行动,学校初步组建了民乐团——“民乐悠扬”(二胡、古筝、唢呐、竹笛、琵琶、中阮、笙),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艺术的熏陶。

(三)无纸化闯关乐考

学校积极探索立体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学科与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一二年级期末无纸化趣味大闯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首“双减”工作,校内硕果累累;放

第214页

204

眼未来,任务依然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要不断总结经验,细化“五项”管理,加大“课后服务”力度,狠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办学品牌,全力推动“双减”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215页

205

“双减”引领,教育焕彩华侨实验学校

一、理念先行,明确“双减”目标与方向

华侨实验学校深刻认识到“双减”政策对于教育生态变革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学校以深厚的华彩文化为根基,积极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致力于实现三个关键回归(回归儿童本位、回归科学理性、回归育人初心)、八个变量、并着力做好“六个提质”,全面实施“多彩”教育,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发展,助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二、多管齐下,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举措

(一)作业提质:创新作业管理与设计

遵循“六不”原则(不重复、不机械、不惩罚;不超时、不超量、不超纲)、两个“优先”原则(设计优先和实效优先),设“无作业日”,作业分类分层设计,含基础、巩固、拓展型及多种类别。

依据 “5D3H4Y” 模型,设计研究性和项目化作业,如跨学科《读城记》,即一条河,一座山,一碗面,一条路,一本书,《读城记》项目整合多学科,聚焦兰州在地风物,以大河丝路文化为贯通,黄土、彩陶、牛肉面、黄河等风物极具地域特色和地方风味,教师设计跨学科探究任务,引领学生实践、探究、从做中学到学中用,从“华”走向“彩”,

让学生在博万物、通古今中赋能未来。

(二)课堂提质:深化学习本质

与高阶思维

华侨实验学校“5D3H4Y”课堂模

第216页

206

型是基于学习的本质提出的校本化模型,是“双减”下探索课堂教学变革的重大成果,该模型与新课标理念高度契合,聚焦核心素养,指向高阶思维。“5D3H4Y”课堂教学模型体现“备-教-学-评”的一体化。5D 即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大读写,关照教师的备课、研课和上课,3H 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4Y 是全面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体现有趣、有法、有度和有用。

“5D3H4Y”课堂模型变革了课堂理念和学习方式,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中央,引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高阶思维。课堂理念的改变也使课堂教学实现了提质增效,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焦虑。

(三)课后服务提质:多元化课后服务与课程建设华侨实验学校课后服务形成了“1+1+N”的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天一节作业辅导,一节兴趣课程,周四选课走班课程。课后服务体现了“校级课程—年级课程—班级课程”的三级全覆盖,是实施“华彩+”课程的主阵地,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为“华彩+”课程建设提供了素材,陇剧、合唱、足球、篮球、冰壶、葫芦丝、掐丝珐琅、创意编程、无人机、气球编织、击剑、网球、蛋雕、游泳、尤克里里等新兴课程蓬勃开展,深受学生喜爱,为“华彩+”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四)课程提质:打造华彩课程 ,规划多彩跑道华侨实验学校“华彩 +” 课程以 “立德树人” 为目标,分三个层次、五大维度,含 46 个课程群 200 多门课程,课程凸显游戏式、体验式、活动式,注重个性化、项目化、生活化。课程的实施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思维,打造了全面发展、姿彩飞扬的华侨学子。

(五)家庭教育提质:家校共育与教育生态构建

第217页

207

华侨实验学校大力倡导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成立了家校合作委员会,实施轮值校长制度,开办家长学校,形成家庭教育共同体,开展“亲子共读”“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讲堂”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为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科普讲座、劳动技能培训、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提升、生活常识等课程的分享,和谐亲子关系,助力课后服务更好发展。

“双减”下,提出家长“四不减(不减父母的担当;不减习惯的培养;不减陪伴的质量;不减家校的配合)”,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家校配合默契,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我们将继续携手家长,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六)评价提质:多元评价体系与学生成长动力华侨实验学校积极尝试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开启了评价从功能到形式的大变脸和大变革,形成了“华彩”评价体系。

1.学业测评大变脸

小学部采用“闯关嘉年华”“优学乐园”“私人订制”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价。考试由单纯的写一写、算一算变成了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

2.过程评价华彩币:

设立 “华彩币银行” 发放电子华彩币,全

体教职员工和家长参与,评价内容广泛,激励学

生培养好习惯。

三、展望未来,持续深化“双减”工作成效

在“双减”政策持续推进的征程中,华侨实验学校将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教育服务,全力培养心系中华、胸怀梦想的新时代人才。

将持续优化作业设计,紧密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探索开发更多创新型、实践型、趣味型作业。深入推进作业校本化进程,鼓励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丰富“华

第218页

208

侨作业本”内涵与形式,精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完善作业双向评价体系,充分吸纳学生反馈意见,持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确保作业管理始终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强化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管理职能,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前期调研,精准把握学生和家长需求变化,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激发教师创新活力,鼓励开发更多特色课程与活动,打造课后服务精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成长平台。

深入推进 5D3H4Y 课堂模型实践应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对该模型的理解与驾驭能力。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与其他先进教学方法融合路径,创新教学手段,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加高效优质的学习环境。积极寻求与其他学校、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机会,广泛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互动,争取更多社会支持与资源投入,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携手共创教育事业美好未来。

总之,华侨实验学校将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219页

209

强化管理促提升,推进“双减”稳落地华侨实验学校

华侨实验学校中学课后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坚决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减负”精神。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将开展阅读、体艺、科技等综合实践学生社团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打造高效课堂,强化作业管理,精简作业设计,努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为积极响应“双减”的政策要求,华侨实验学校中学部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坚持“减负不减质”精神,切实做到 “三不”,即不上新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深入推进我校“5D3H4Y”课堂教学模式,助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将开展阅读、体艺、科技等综合实践学生社团活动。一、聚焦课堂质量---强化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堂为主阵地,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现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切实践行 5D3H4Y 课堂模型(5D—大单元 、大概念 、大情境、大任务、大读写,3H—会自主学习、会合作学习、会探究学习,4Y—激之有趣、教之有法、导之有度、学之有用),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持续深化课改,推进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加强主题教研,开展学术微论坛,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自学·议论·引导”“情境教育”“新教育”“音乐新体系”项目建设。

二、强化作业的管理----控总量、提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合理的作业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校将优化作业设计作为重点教研内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华侨实验学校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及各科作业书写规范和批改要求,用制度来规范教学行为。为此,各科目教师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的的项目式作业、研究型作业、实践性作业、常规性作业,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第220页

210

三、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全面统筹、精细管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一)全面统筹,精心设计

为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精心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整合学生、家长的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华侨实验学校课后服务 5+2 实施方案》和《课后服务安全细则》,逐步形成具有华侨特色的课后服务模式。

(二)服务的内容是作业辅导+多样化兴趣活动

作业辅导以学科作业辅导为主,学生自主复习知识,书写作业、阅读指导等,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补习辅导与答疑。

兴趣课程实现多元化。学校历经 19 年的发展,打造出一个体系完备的“华彩+”校本课程,将近百门课程整合成了 46 个课程群,课程群有生命生活生涯课程群、万物启蒙课程群、机器人课程群、编程课程群、航模课程群等等,华彩+课程的丰富多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发展和特长爱好。(三)课程实施以校级、年级、班级全覆盖

校级课程。学校引进有资历的机构,打造了田径、管乐、合唱、舞蹈、五模制作、VEX 机器人、乐高、皮影制作等 25 门校级特色兴趣社团。年级课程。以“华彩+”精品课程,万物启蒙课程和科普、文体、劳技、艺术、阅读等兴趣课程为主。

班级课程。利用各班自有资源,家校协商规划班级特色课程,实施生命生活生涯课程群,深受学生欢迎。

“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和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我校将继续在师生中加大“双减”工作宣传和监督力度,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21页

211

“双减”背景下“学本课堂”理念的探索案例三十二中学

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我校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以“学本课堂”理念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以学习为本,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改革;以学情为本,基于学情分析的精准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深知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所以着力打造富有特色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除了打造学校硬件设施,在校园环境布置上,突出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等内容,还特别开辟了学生作品展示区,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手工制作,只要学生有优秀作品,都能在这里找到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校园的主人,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增多,

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学校配备了

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定期为

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和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

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在运动中

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二、以学习为本,推进学习方式改革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广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第222页

212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6 人。例如在语文古诗词赏析课上,教师提出赏析某一首诗词的意境、情感等问题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阅诗词创作背景资料,有的负责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有的负责总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最后共同整合形成小组的赏析报告,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还锻炼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结合各学科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以地理学科为例,在学习“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一单元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寻家乡地理奥秘”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们分组走出校园,

实地考察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

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地理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然

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制作

成图文并茂的地理手抄报或 PPT 在班级内进

行展示。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

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三、以学情为本,实施精准教学策略

(一)学情分析常态化

为了实现精准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将学情分析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到常态化开展。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阶段性测试以及与学生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数学学科,每上完一个章节,教师会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结合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问题,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这一章节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困难所在,最后与个别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进行谈话,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准确依据。

(二)分层教学与个性化作业设计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我们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作业设计。在分层教学方面,以英语学科为例,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会重点讲

第223页

213

解基础知识,如单词的发音、拼写、基本语法等,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交流和阅读能力;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则会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会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料,如英语原版书籍、英语电影等,鼓励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口语交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英语素养。在个性化作业设计上,我们同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基础薄弱的学生作业以巩固当天所学基础知识为主,如抄写单词、背诵短语、完成简单的语法练习等;中等水平学生的作业会增加一些难度,如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短文写作、完成阅读理解练习等;高水平学生的作业则更具挑战性,如进行英语演讲准备、对英语原版书籍进行阅读赏析等。

(三)个别辅导与补救教学

除了分层教学和个性化作业设计外,我们还重视个别辅导与补救教学。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明显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比如在物理学科,有学生在力学部分理解困难,教师就会从力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他们理解,然后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力学的解题技巧,进行专项练习。同时,对于在阶段性测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群体,我们会组织专门的补救教学活动,针对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整体学习进度。我们将继续深化“学本课堂”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各项具体做法,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校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224页

214

“双减”背景下美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四十六中学

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美育工作成效显著,为学生全面成长筑牢根基。

一、课堂教学:美育质量提升的核心

1. 优化课程设置。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确保音乐、美术课程足量开设。同时,结合学生兴趣与需求,增添音乐欣赏、绘画技法等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拓宽艺术视野。

2. 创新教学方法。音乐与美术课堂运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元方法。音乐教学中,借助不同风格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剖析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感受音乐魅力;美术教学则注重激发创作灵感,组织创意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3. 加强教学评价。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融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与学习态度;终结性评价以考试、作品展示等形式,综合评定学习成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激励学生成长。二、美育活动:校园文化的多彩画卷

1. 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学校组建合唱、舞蹈、绘画等艺术类社团,由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定期排练、展演、展览,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在培养艺术特长的同时,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与自我管理能力。

2. 校园文化节精彩纷呈。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节涵盖音乐比赛、美术展览、文艺汇演等。文化节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更营造浓郁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学校美育工作的亮丽名片。

3. 艺术实践活动拓展视野。组织学生参

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等艺术场所,让

学生亲身领略艺术魅力,增强文化底蕴。积

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绘画展

览等,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三、育人功能: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第225页

215

1. 审美能力培养。通过音乐、美术教育,系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理解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使其在艺术熏陶中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

2. 情操陶冶。艺术作品蕴含丰富情感与正能量,美育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艺术的滋养下,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3. 个性发展促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艺术领域发挥特长与潜力。美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发现兴趣爱好的机会,培养自信心与创造力,助力个性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艺术天地中绽放独特光彩。四、学校举措:美育工作的坚实保障

1. 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重视音乐、美术教

师专业成长,定期组织培训与教研活动。通过学

习交流,教师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

美育教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 教学设施完善升级。加大音乐、美术教学设施投入,配备齐全乐器、绘画工具、多媒体设备等。良好的教学环境为美育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创作灵感。

3. 家校合作深入推进。借助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渠道,向家长宣传美育重要性,争取家长支持配合。鼓励家长引导孩子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家校携手营造良好家庭艺术氛围,形成美育合力。

总之,“双减”背景下,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以美育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砥砺前行,创新美育工作,为培育新时代具有高尚审美情趣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第226页

216

“双减”有痕,“润”物无声润兰中学

“双减”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五育”融合是落实“双减”的有效途径。我校在准确理解“双减”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新课标理念”,积极探索“双减+体育”模式,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为了响应国家阳光体育的号召,我校开展课间做操、长跑活动、体育社团课、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相结合。

一、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每天上午两节课后进行集体广播操,然后进行跑操活动。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既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延时的自习课堂强化了学生学习定力,优化了学生意志品质,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生命蓄力,为孩子成长赋能,培育孩子生命成长的力量。

二、开展多样有趣的体育社团活动

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及数量。我校特开设校级体育训练队和社团,内容有:田径、足球、篮球、跳绳。班级社团中体育内容有花样跳绳、大绳、踢毽子、羽毛球等,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活动。

第227页

217

三、组建校级训练队

校级训练队实行走班制教学,采用双向选择制度。田径训练队的招生是根据学生兴趣及能力,教师择优选择,或者是各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发现好的苗子推荐到田径训练队。再问学生的训练意向如何,与家长沟通,看家长是否支持。接着,是运动量的要求。每个训练队和社团根据各自项目的特点和训练计划进行练习。每堂课的练习密度高于平时上体育课的水平,达到75%到80%,平均心率在 140 次到 160 次每分钟。底线要求是每个学生上完一节课必须出汗。体能提高的同时,技能也要有所提升,是体育课堂的延伸。

四、活动成果展示

开学至今学校已经举行田径校运会,班级篮球赛、班级足球赛、班级拔河比赛等。通过校级比赛激发每位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

第228页

218

学校坚持多措并举丰富课后服务,提升多元化育人水平。既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兴趣社团活动,学校共开设书法、美术、合唱、文学阅读、英语荟、篮球、足球、田径、话古今等 9 个校级社团,每个社团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努力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又将\"作业辅导”与“社团活动课程”紧密结合,实现课后服务育人功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学校“双减”工作还要在不断地落实中做的更好,通过加强家校联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多措并举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让群众满意一直是我们服务的宗旨,我们也会继续调整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满意。

第229页

219

夯实“双减”有温度发挥实效有特色尚德小学

兰州市城关区尚德小学坐落于巍巍白塔山下,悠悠黄河之畔。传承历史文脉,继承“尚德”办学理念,丰富的体艺活动为孩子们的发展筑牢根基。立人在尚德,求知在尚德,快乐在尚德,收获在尚德,成功在尚德。“双减”成效卓著,尤以“校本化作业设计”、“软式棒垒球”“结合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特色项目中展示出充满智慧,充满人文,充满信念,充满活力的“尚德·幸福园”。一、传统文化润童心 劳动美育促“双减”

(一)学科融合 共研共促

尚德小学以《“粽”享劳动之美 “融”思育人底色》为主题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美术、思政教育跨学科项目融合的观摩课和评课研讨活动。邀请片区校长对跨学科项目融合各抒己见,给了指导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片区潘校长指出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新趋势,有利于实现全面育人目标,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实。从古今中外的案例引领教师深入解读劳动课程与美术课程的共通点,让劳动教育借助美术的力量“美”起来。实现劳与美的融合,促升学生劳动和美术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二)动手制作 实践先行

雅雅情怀,淡淡文意,缕缕墨香,绘画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经典,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制作香囊、穿五彩绳、花草蛋等画粽子(简笔画)的活动。三、四年级制作香包、捏粽子、编五彩绳、叠小龙舟等实践活。五、六年级绘画作团扇、折叠团扇、制作摇摆粽子、制作纸杯龙。散发着浓烈的艺术芳香,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手工展,融合了各种素材,展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赏心悦目,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场视觉盛宴!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原则,提升学生全面发展!

第230页

220

二、特色垒球释放激情 快乐运动助力“双减”(一)共话双减 “育”你同行

在“双减”背景下,我校结合校本实际情况,围绕“尚德”办学理念,开发了以“软式棒垒球特色项目活动”为主的《尚德之行》体育系列。软式垒球项目集中跑、跳、投、打于一体,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开展的体育项目。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而且球是软的,击球棒也是软的,极具安全性,非常适合在校园内开展,从中可以体会棒垒球项目的乐趣,由点到面,分步推进,全员参与,棒垒球安排进入了课堂,形成了学校“软式棒垒球品牌项特色项目”,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砥砺前行 落地生根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全国软式棒垒球推广校、城关区软式棒垒球特色项目校,通过不断地努力,经过时间的沉淀,一点一滴,皆是成果。特色项目在科研探索中立稳根基。通过全体体育老师的不断探索研究,编写了《尚德小学软式棒垒球课程指导纲要》,历时三年申报研究并通过鉴定的甘肃省规划课题《小学阶段软式棒垒体育特色活动的实践研究》,全员、多元推进软式棒垒球特色项目的发展。特色项目在以赛促教中喜获丰收。2023 年兰州市中小学软式棒垒球比赛中分获小学手套组第二名、小学徒手组第二名,2024 年兰州市安宁区中小学软式棒垒球邀请赛中分获小学手套组第一名、小学徒手组第三名,2024年城关区中小学软式棒垒球比赛中分获小学手套组第一名、小学徒手组第一名等

第231页

221

荣誉。特色项目在各界关心下长足发展。坚持八年,棒垒球获得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确立为“中国软式棒垒球推广学校”、“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获得“兰州市中小学软式棒垒球比赛优秀组织”、“城关区软式棒垒球特色项目”等荣誉。

三、探校本化作业有效设计 创五育融合乐在成长“双减”之下,根据我校的校情,以“情境教育”为主线设计了校本作业模型,以设计意图,整体构思,形式方法,学生分层,作业形式,评价方式为框架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其中作业形式包括过关清单(基础性作业)和作业生活化作业两项,生活化作业包含游戏类,实践类,调查类等多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型。通过试行校本化作业的方式不仅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了学业负担,更加注重强化和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多思考、理解和探究,最终将被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也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只要完成一般的家庭作业,有的学生还要完成课后延伸作业,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完成拓展型的作业。对于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作业量可以给得多一点;对于学习迟缓者,作业可以少一点。同时我校作业设计在城关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

第232页

222

“双减”落地开花学生乐享成长创成小学

自城关区开展双减工作以来,创成小学根据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后托管问题。我校从课程变革、教学教研、作业提质、课程结构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双减”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引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多元课程结构

学校现有五个教学年级,根据低、中、高年段学生特点,分别开设了万物启蒙校本课程、绘本阅读、童玩益智、美育劳动、播音主持、英语课本剧、机器人技术与编程等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校还引进了葫芦丝、硬笔、软笔书法、围棋、国际象棋、曲棍球、跆拳道、无人机、蛋雕、绘画心理等特色社团,构建多元课程结构,打通了“课内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在课程建构和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使师生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样态。

在“万物启蒙——蜜蜂”这一美育劳动课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直接参与一系列富有创意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他们可以深入研究蜜蜂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蜜蜂、并亲手制作蜜蜂模型。这些动手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外,“万物启蒙”课程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将面临各种挑战,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设计方案等。通过持续的尝试和改进,学生们将逐渐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

第233页

223

问题,从而培养出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从课堂变革开始,借助教研教学提质

在教学研究方面,学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学校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共同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同时,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变革,探索实施“万物启蒙”课程体系。学校为教师们配备了《问思辨》教学设计丛书,并逐步落实“三级备课”要求。组织全体语数教师定期参与“万物启蒙”线上培训,努力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任务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学校的常规教研全部以问思辨模式开展。从最初的独立风格,到最终的完美融合,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转折。老师们借助教研和教学展示活动,共同商讨教学方法,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万物启蒙”课例展示,以教师思维变革促进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变革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探究作业设计,挖掘学生个人潜能

在作业方面,学校注重作业的质量和针对性,减少重复性作业,增加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实践的作业类型,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学校也与家长合作,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作业的作用,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为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在中、低年段设置每周三为“无作业日”,

第234页

224

周三当日,各学科不布置任何书面作业,把时间还给学生,学校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感兴趣的课外拓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作业优化设计研讨活动,参加作业设计大赛,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通过比赛激发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深度思考,有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创成小学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还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今后,创成小学会继续以“减负增效、提质赋能”为落脚点,以课堂变革为抓手,借助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个性化课程为学生学习生活增添色彩,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双减”政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第235页

225

立足课程深耕细作 落实双减赋能成长红山根小学

2021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落地,力度空前。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红山根小学本着“有令必行,行必有果”的工作决心,以深、细、严、实的工作作风,下大力气做实做优“双减”工作,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一、筑牢课程发展之基,激活育人的创新度

学校力求凸显课程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才需要,让学生在耕读中学习体验,感受成长的美好。

(一)“实”中求“优”:夯筑优化基础课程

学校在立足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秉承办学

理念,将国家课程归为人文、健康、科学和艺术四

个方面的素养,发掘、融合地域文化,多维度、立

体化践行基础课程,使其成为彰显学校特色,促进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新”中求“亮”:提质亮化特色课程

学校打破学科界限,积极进行特色课程实践探

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模式。一是劳动课程全方位升级。学校对劳动课程进行更迭、整合、优化,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劳动教育形态,确定了可适可行、丰富多元的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二是引领家长角色重塑。将家长擅长的劳动技能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对家长进行跨年级、跨班级重组,分工协作,使其轮流担任各个劳动项目课程的教师。

(三)“齐”中求“整”:将课后服务纳入

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启动了课后服务课程化建设项目,开发

第236页

226

出涵盖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劳动类、文化类等 5 类课程群,排球、武术、编程、戏曲、木工、蛋雕等 28 个具体课程,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及特长拓展。学校还积极邀请社会办学力量、教育资源及企业协同参与,倡导多力量、多主体组合。

二、筑厚课堂实效之底,夯实教学的效能度

立足“双减”政策,学校围绕如何提高课堂实效,进行积极研讨和探索,吸收新的思想和能量。

(一)稳扎稳打,为课堂教学疏经通络

重构教学思维和教学策略,进一步夯实课堂育人的效能度。一是课前研讨。学校以“面对面”“请进来”指导交流为常态,开启日常磨课课前探讨,使其成为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优的重

要路径。二是课堂引领。学校开展了以

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为示范的课

堂引领活动,对教师思想的转变、专业

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听课

指导。学校长期并持续邀请各级教研员、

专家进课堂,同时确定每周三班子听课

日制度,使授课始终不偏离“双减”目标。

(二)因材施教,让课堂教学百花齐放

学校立足增值赋能,使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其内驱力及能动性。一是音体美培养特长。进一步提升音体美课程实施规范,使学生享受专业教学,充分发挥特长。二是语数英夯实学业。三科教师运用蚕食策略,夯实学业,使教学更精准、基础更稳固、学习更高效。三是综合类提升品质。针对学生特点,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画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诚实劳动、探索创新的道德品质。(三)作业管理,为课堂教学再添活力

在作业管理上坚持“十六字”原则:“分层布置、总量控制、减量提质、当日公示”,具体做法是“精巧作业设计、精选作业内容、精细分层布置、精密控制总量、精准作业公示、精致作业质量”。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满足不同

第237页

227

学生的作业需求。

三、筑强特色发展之魂,点亮办学的鲜活度

办学活力稳步增强。学校在有效、有趣、有质的“双减”措施中,先后获得甘肃省德育六星校、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劳动

教育特色校、文明校园、精品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生发展渐入佳境。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

升,在动手动脑中身心两健,多次获得各级团体

及个人奖项。

家校共育合力形成。家长实现了在学生成长

过程中的常态关注和持续参与,双方建立了平等、

民主、互助的关系,家校共育合力形成。

对当下接纳、对趋势认清、对未来理解。“双

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凝聚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探索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途径。

第238页

228

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多措并举助力“双减”九州小学

一、深化课改,提升质量

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九州小学全面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夯实学生基础为底线、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研,把思维权、演练权、表达权、总结归纳权还给学生,用探究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充分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努力做到“少讲、多思、精练、互动”,强化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实效。教师授课时间不超过 25 分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演练,及时反馈、讲评,保证当堂知识当堂消化。鼓励教师按照“双减”的要求,把准脉、敢展示、勇创新,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二、优化作业,减负增效

为了实现作业“减负不减质”,学校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制定了“双减”作业清单公示制度,“双减”作业清单,严控了作业时长及作业量,让孩子们乐于作业、作有所获,各学科老师从目标制定、学情分析、作业分层、教学进度等方面入手,明确单元作业设计走向和质量把控思路,作业设计新意满满。(一)设计并落实预习环节,促进课堂效

率提升。读、写、悟、问、查五大方式的实施,

有效地强化学生预习的目的性,促进学生思考

和探索,提升预习质量与课堂效质。课后,开

展探究型实践作业活动,让“作业清单”富有

新意。

第239页

229

(二)因材施“作”,尊重个性差异,科学合理地为各层次学生量身布置分层作业和弹性作业。对潜能生打牢基础,建立

信心;对中等生拔高提升,满足成就感;对优等

生挖掘潜能,彰显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摘到

属于自己的星星。

(三)打破常规作业的布置习惯,着重考

虑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融合性和综合性等

多种特点.设置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知识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且富有趣味性的特色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让作业真正为孩子成长赋能。(四)老师积极参与作业设计,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学校将学生减负作为重点任务,向课堂要效率;严格作业设计、严控作业总量,严禁老师在班级群布置家庭作业,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制定了《城关区九州小学作业管理制度》,以“双减”为契机,严格落实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精细分层,有效布置作业。由各年级组长牵头,统筹各科作业布置,控制作业量和时长,做到量与效的结合,按照“基础+分层+探究”的思路,面向不同学情学生分层分段布置作业。三、延时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落实《兰州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和城关区教育局关于课后延时服务的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开展课后学业辅导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采取“自愿参与原则”和“素质优先原则”,学校配足配齐教师,使学校师资得到充足保障。通过制定学校课后服

第240页

230

务管理办法,将课后服务工作量纳入教师的职称与奖励性绩效的发放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学校还着力挖掘家长、社区等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家长专长和社区条件,开设家长社团,鼓励家长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和社团授课,逐步实现开放式办学。

航空模型社团 机器人社团 3D 打印社团四、强化阅读,健全人格

“双减”政策的出台,在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为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真悦读”的实践与探索,对学生的课内外读物根据学级、年龄特点进行规划,指导学生阅读具有文化品位的经典读物。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就是一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备课组以“经典阅读”为契机,根据“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经典名篇《西游记》,就读书进程、阅读推进、要求及规定、笔记积累方法、阅读反馈评价方式等作出了合理指导与安排,采用线上指导、线下阅读、人人通打卡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近古典名著展开了整本书阅读活动。

《西游记》读后感撰写

第241页

231

你好·数学民勤街小学

为丰富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了解数学的舞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民勤街小学以“两个中心,一个项目”为视角,让儿童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享受数学艺术的滋养,全面提升数学文化核心素养。一、以数学文化艺术活动为中心,提升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文化是提升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每学年3 月至学期末,学校都会举办数学文化节活动。

此项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学生全员参与,

教师全过程指导,活动内容多种多样,涵盖

数学元素绘画、摄影、集邮展览等。在整个

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踊跃参赛,能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

表达方式用画笔尽情挥洒、勾勒。学生呈现

的作品形式多样、新颖,主题鲜明,内容丰

富,惟妙惟肖,极具畅想,充分体现了学生

活跃的数学思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

二、以数学课堂为中心,提升文化课堂研究

学校以省级规划课题《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研究》和省级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

语文数学学科整合必要性策略研究》

为支点,立足课堂教学,深入开展数

学文化教学活动,以课题推动教学活

动,以活动丰富课题开展。围绕课题,

学校每学期进行课例研讨,引导学生

从文化的视角,重构数学课堂。如以

“圆的面积”为例,把古代数学家探索圆面积的过程重构于课堂,深度挖

第242页

232

掘圆面积计算的历史,重现圆面积转化的多种方法。在《田忌赛马》一课教学中,全课围绕一个“赢”字展开,让学生亲自感受,要想多赢就要全盘考虑,就要有策略;利用“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利用“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利用“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旨在体现卓越的策略是建立在对事实进行全面的判断以及对彼此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从语文的视角提高其“说数学”的能力。

三、以趣味数学竞赛活动为项目,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学校每年开展趣味数学文化周活动,让数学文

化渗透课堂,走进学生,让智慧闪光,在全校掀起爱

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

数学素养。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七巧板游戏、三四

年级“巧算 24 点”、五六年级“数独”的趣味数

学竞赛活动。分年段分主题的活动开展,极大地

激发了孩子数学兴趣,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数学

有了新的认知。

学校数学文化活动的开展,展现了孩子们在数学方面的独特风采和对数学的喜爱之情,也提高了孩子们在数学方面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数学文化。

第243页

233

情境教育为“双减”添彩南山路小学

南山路小学将情境教育纳入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中,一直坚持“情境教育与学校教作相融合”“情境教育教学工育与学科教研相融合”,建立“南山路小学情境教育双融合双推进行动机制”,教师在情境的综合性、实践性、真实性上下功夫,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

一、情境教育讲究“真”,用“真实”开启课堂

(一)“真”德育——“我”就是“雷锋”

情境化教学为我们课堂“活”起来提供了一

把金钥匙。我校开发“学习雷锋”德育课程,每

周升旗仪式上的“吹响雷锋号 校园每周赞”,引

导师生发现身边的“雷锋”,形成南山师生人人

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播者、人人争做雷锋的良好局

面。

(二)“真”课堂——“我”就是“主角”

情境教育搭建“舞台”,让儿童成为学习“主角”。“现实情境”“生活场景”等术语也大量存在于课程标准的各大板块内容中。我校各学科课一直着力构建思维型课堂,积极落实让“思维在课堂生长”的教学理念,将真情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三)“真”活动——“学习”就是“实践”

在情境教育引领下,学校以“扶轮·彩”课程为

载体,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促进三级课程富有个性的

融合。各学科利用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等,使整个校

园成为一个情境教育大课堂。如:南山夜话——话传

统节日系列,以传统节日为依托,搭建起古今桥梁。

每一次活动都由师生共同策划形成方案,协同运作,

第244页

234

又一起融入快乐的主题性教育情境中。让每位儿童在情境中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南山夜话”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品牌。二、情境教育追求“美”,用“美”浸润儿童成长情境教育的突破口就是把学科知识镶嵌在美的

情境中,我校以“浸润”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和

路径,结合学校“无时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处不

课程”的课程观,全面实施开展以“以美润心 融美

修身”为主题的美育浸润行动。

(一)以美润校,无处不课程

校园文化是师生的心灵家园,要把美育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

(二)以美润师,无时不课程

我校以美育浸润教师,实施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将美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抓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培训课程,力求提升教师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涵养美育情怀,以发挥好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

(三)以美润生,无事不课程

学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中心,坚持面向人人,是我校美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坚持以美育浸润学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在落实好美育“5+N”教学模式的同时,学校

立足实际抓实“双减”工作,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

学生社团和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菜

单式的美育服务。目前学校开展的延时服务有舞蹈、

戏剧、合唱、中国鼓、口琴、口风琴、葫芦丝、书

法、儿童画、装饰画、剪纸等。

三、情境教育注重“情”,让“情”伴随认知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学校通过情境教育全面实施

第245页

235

开展以“五育融合 浸润育心”为主题的“育心”

行动。烘焙是学习情境回归生活的有效手段。

学习过程中,边听边实践,大家在真情境中享

受着欢乐的烘焙时光。

四、情境教育突出“思”,让“思”伴随

师生成长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目标的核心,也是推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关键动力,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典型场景中,拓宽思维空间是提升师生思维品质的关键。

南山路小学通过情境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我校将进一步深耕课堂教学,借助情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儿童成长而歌。

第246页

236

强化教育基础 创新学校特色青石小学

自“双减”政策以来,我校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解读“双减”提出的背景、目的、指导思想,落实工作部署,要求教师结合“双减”要求,以实际行动深化“五项管理”举措,在“减负”的同时更要注重“增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一、强化教师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组织各种比赛、经典课例分享会、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教学技能培训会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教学水平。同时,组织跨学校、跨学科教学技能比赛,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经验的机会。(二)强化作业管理,切实减负增效

为认真落实“双减”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教导处认真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办法》,按照“双减”工作要求,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各班级班主任日常密切与班级学科教师的联系交流,掌握本班每日学生作业总量,做好不同学科课后作业的具体协调和平衡工作。确保学生每日书面作业总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

建立作业审核公示制度,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同年段集体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教研组长把关、教导处审核

公示后实施,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各学科备课组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

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在集体备课时强化作业设计

环节,合理布置书面作业,鼓励和支持各学科老

师尝试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创新作业类型。

第247页

237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丰富作业类型,学校鼓励各学科教师把预习巩固类和阅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等类型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迁移运用的同时及时得到巩固强化。各学科教师切实做到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频次,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大量重复式抄写作业。

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生学情,每日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教师在每节课下课前当堂布置作业,学生都能在自行准备的“作业记

录本”记录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

利用“课后服务”,教师做到面批与集体讲评

相结合,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指导。

各学科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评语使用规范、精

准、适宜,特别是低年级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

心理和认知采用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进行批改评

价,对学生认真书写完成作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

作用。

学校实行错题本和作业奖励制度。教师通过

纠错讲解,引导学生根据批改结果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错题本,及时进行改错,在改错的同时进行错误分析和标注,为更好的进行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储备和基础。

(三)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

科学规划课程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内容、形式等,探索实行弹性工作制,以便让教师们有时间放松身心、储备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与学习。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1. 开展特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

团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

开展农民画进校园,让学生真正“五育并

举”,全面发展。

第248页

238

青石小学结合地域特点,聚焦顶层设计,美育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有效的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让学生们在课程中学习、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校美术组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学生绘画能力、兴趣喜好制定不同主题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内

容,循序渐进,拓宽学生知识面。一次次精彩的

作业创新,不仅锤炼学生的绘画水平,开阔学生

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农民画创作与欣

赏受到精神洗礼,强化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以美

润心的目的。提升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青石小学将会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

感受农民画的魅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到“非

遗在校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艺术素养,争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让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这条艺术之路上追求卓越。2.共同推进“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明确家校双方在各项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49页

239

“双减”领航 构建学校教育教学新生态西北新村小学

为了继续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让课堂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西北新村小学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以研促教,设计“作业超市”分层作业模式及“无作业日”活动,积极探索延时服务,为学生延伸幸福。

一、以研促教,落实课堂提质增效新举措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继续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新师课堂教学综合能力,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我校每学期开学第三周就组织开展“主题单元教学研讨暨校内公开课”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及各教研组教师深入课堂听课。我校各教研组围绕“‘345+N’跨界融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各学科教学公开课研讨。有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入职教师比赛课。通过课后交流与分享引发老师们的共鸣与思考,启发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研究与探索。我校每学期还组织开展主题为“减负增质、提能增效,以‘双减’促教师成长”的新教师培训与“师徒结对仪式”活动。促使全校教师在继续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以更快顺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走好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这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全校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研讨平台,切实有效地帮助各学科教师提高了教学能力,使教研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二)强化作业管理研究,持续优化作业设计

第250页

240

我校科学设计作业,建立西北新村小学作业公示制度,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好学生作业时间,积极探索“无作业日”活动。1.交出“自主权”,我的作业我做主。

在“分层作业设计”教研活动中,通过不断尝试实践探索,提出了“作业超市”模式,将超市经营模式引入分层作业设计。“作业超市”就是作业分层设计精准套餐,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业设计成若干项,如基础类作业、提升类作业、实践类作业、拓展类作业,学生在保证完成基础类作业的基础上去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作业。

及时建立评价机制,制定评价细则,实施学校、家长、老师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体系,并通过作业建议时间等,使学生通过跳一跳、蹦一蹦,去实现更高的作业目标,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作业是沉重的负担”为“作业是愉快的活动”。

教师解放大量批改作业的时间去关注不同层级的学生,切实把焦点汇聚到急需面批面辅的群体,有更多的时间去设计分层作业,实现教育价值、育人价值。2.交出“自主权”,让“无作业日”丰富起来。

“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每周三晚上为“无作业日”,为孩子们提供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度过快乐充实的一天,增强孩子的乐趣,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每周三晚上三至六年级所有学科教师不布置任何书面作业。一、二年级继续坚持无作业的减负措施。学生按需自选活动,“无作业日”当天“阅”“动”“声”“味”俱全。有一段亲子共同读书的时间;有一个喜爱的健身项目;有一次家务劳动;有一次亲情聊天。

西北新村小学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推行“无作业日”,也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确保学生低负高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