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家训

发布时间:2024-1-2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泉州家训

{{`发布时间:2024-1-29`}} | 云展网画册制作 公司宣传册 其他 泉州家训
189郑成功书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事迹简介】郑成功(1624 - 1662 年),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生于日本平户市,乳名福松。7 岁回国,在晋江安平(今晋江市安海镇)拜师读书,取名森;8 岁熟读四书五经;10 岁能写八股文;15 岁中秀才;21 岁入南京国监太学,拜鸿儒钱谦益为师。其间,他也习练剑术、骑马,是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少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 年),清兵攻占南京,弘光政权覆灭,郑成功回闽。闰六月,隆武继位福州。郑成功以“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之回答博得隆武器重,帝赐与国同姓,易名成功,授尚方剑。南明隆武二年(1646 年),隆武遇难,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于南安孔庙(址在今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焚青衣,举义旗,招兵募将,将士达 20 多万。此后,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率军频频出击,转战闽、粤、浙沿海各州县。南明永历三年(1649 年),攻克云霄县城。活捉清将姚国泰。转攻诏安,进军潮州,击败许隆,广东揭阳、澄海等县纷纷归附。永历五年,清军乘虚攻袭厦门,郑成功回师,清军败走。永历六年,郑成功率部攻占海澄、石码,围攻漳州城。永历十年... [收起]
[展开]
泉州家训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189

郑成功书联

养心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事迹简介】

郑成功(1624 - 1662 年),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

生于日本平户市,乳名福松。7 岁回国,在晋江安平(今晋江市安海镇)

拜师读书,取名森;8 岁熟读四书五经;10 岁能写八股文;15 岁中秀才;

21 岁入南京国监太学,拜鸿儒钱谦益为师。其间,他也习练剑术、骑马,

是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少年。

南明弘光元年(1645 年),清兵攻占南京,弘光政权覆灭,郑成功回

闽。闰六月,隆武继位福州。郑成功以“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

之回答博得隆武器重,帝赐与国同姓,易名成功,授尚方剑。

南明隆武二年(1646 年),隆武遇难,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于南安

孔庙(址在今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焚青衣,举义旗,招兵募将,

将士达 20 多万。此后,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率军频频出击,转战闽、

粤、浙沿海各州县。南明永历三年(1649 年),攻克云霄县城。活捉清将

姚国泰。转攻诏安,进军潮州,击败许隆,广东揭阳、澄海等县纷纷归附。

永历五年,清军乘虚攻袭厦门,郑成功回师,清军败走。永历六年,郑成

功率部攻占海澄、石码,围攻漳州城。永历十年八月,挥师北上,率水师

攻福州;十二月,攻罗源、宁德,其元帅甘辉击杀清将阿格商。郑成功领

导军民奋勇抗清,清朝一时难于取胜,再次通过郑芝龙派人劝郑成功归顺。

郑成功给父亲的答复仍是:坚持抗清,决不妥协投降!随后,郑成功决定

郑成功书联

第202页

190郑成功书联

资料来源: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

收集整理:王诗民

报送单位: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举兴师北伐,攻夺金陵以号召天下。永历十二年五月初七颁布北伐命令,

十三日亲统甲士 17 万名,战船数千艘,从金、厦扬帆北上;六月,攻占浙

江平阳,乘胜进围温州。翌年五月,郑成功率全军北进长江,攻崇明,泊

吴淞江,后一举攻克瓜洲;命张煌言进军芜湖,亲自带兵攻夺镇江。接着,

郑成功挥师直捣南京;张煌言挺进芜湖,太平、宁国等府县闻风归附。此后,

清军反攻,北伐军连战失利,甘辉等将领阵亡,张煌言战败,九月郑成功

撤师回厦门。永历十四年,郑成功领导军队击败清大将军达素,大获全胜。

永历十五年三月率师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

清康熙元年(1662 年),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初葬台南州仔尾,康熙

三十八年,康熙御赐迁葬大陆乐斋公祖茔内(位于今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

覆船山麓)。

第203页

惠 家训/

/

HUI AN XIAN

第204页

192

净峰张氏族谱家训

清操眼界多恢阔,千驱将来一介瞻。

李下整冠曾有戒,瓜旁纳履也生嫌。

非关矮饰沽名誉,是儆贪靡见性恬。

廉:取舍分明真学问,谁人不羡洁而廉。

洗除惰慢筋骸束,气象森严似泰山。

态度任天情有节,威仪定命性多娴。

礼:尊卑名分由斯辨,交接言行外此难。

礼是人生一大闲,何容陨越立尘寰。

浑噩性真敦古处,太平和气已充融。

忠:早完国课追呼免,不犯刑名德化崇。

诗礼研穷皆报绩,田园服力即趋功。

闾阎士遮怎言忠,守分循良秉素衷。

考:死后椎牛而祭奠,何曾一滴到黄泉。

滕前儿女青春日,堂上椿萱白发年。

学礼细研曾子问,吟诗当玩蓼莪篇。

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劬劳报昊天。

一朝失足终难赎,靦面徒为世所嗔。

机变应羞生侮傉,殷勤常愧自因循。

此心惕厉明无咎,尔室惊惶惧有神。

耻:不耻从来不若人,知惭定许迈群伦。

张氏族谱家训

第205页

193

从来精义推君子,简略终归不细思。

苟得皆由斟酌少,因循便见作为卑。

义:寸心裁处无差谬,毕世经营有设施。

行事奚缘适合宜,个中质干应先知。

易著中孚明训在,车无輗軏怎能行。

信:片言应念千金重,一语堪当两国盟。

然诺未尝忘久约,豚鱼亦且感真情。

不欺不贰历生平,无诈无虞本至诚。

悌:御侮无如兄及弟,休因小忿阋于墙。

盖思大被同眠事,须读行苇具迩章。

四岁让梨千古重,两人逊国百年香。

连形共气本非常,翕合联营似棣棠。

(录自《松柏颜厝斗族谱》)

【张岳事迹简介】

张岳(1492 - 1552 年),是惟一载入《明史》列传的惠安人,字维乔,

号净峰,惠安张坑即今净峰镇西头村人,自幼好学,以大儒自期,明正德

十二年(1517 年)进士,后官拜南京国子学正、刑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

右都御史。张岳是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方志学家

和军事家,文武全才,丰功伟绩,明中期罕见,明人多将他比作古代名臣

如范仲淹乃至诸葛武侯。张岳一生清廉难比,作为福建历史名人,在历史

上有广泛的影响,其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

张氏族谱家训

资料来源:惠安净峰张氏后人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06页

194

何氏族训、祖训、家训

1. 族训

为人无论智愚,总宜亲近书籍,敦品励学。或以造福家邦,扬名

显宗;或以明理达词,知名识数。纵然顽钝,亦当责以礼义,拘束身心,

讲明孝弟,演习世务,庶免流于怪诞,惑于异端邪辞。幸谨身以自爱,

毋亏礼以辱亲。不然,子弟之率不谨,父兄之教不先,谁之过欤?

治家无论贫富,总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妻顺。

分之以职,授之以事;按其所艺,观其成功。家政允宜简便,治生

尤尚勤俭。深思远虑,有余以备不虞;未雨绸缪,无忧衣食艰难。

连枝同气,共深同居之爱。相待以诚,忍让而和气;供奉唯谨,悦

颜以悦颜以养志。笃二人之怀,敦一本之恩,能无念诸!

睦族无论亲疏,总皆休戚相关。比邻而居,原须守望相助。服

尽似远,皆为祖宗一脉。敬长老,尊贤能,为亲亲之起始;矜幼弱,

恤孤寡,原王政之要务。人情所不免, 量与而勿吝;周急济困,犹

互助之要义。贫富相耀,实有伤厚道;强弱相逼,亦不容法 理。仰

祖宗之心,尽族人之道,其可忽乎!

2. 祖训

天理莫逆,为人不易。祖德莫忘,子孙有用。

父母莫逆,身从何来?兄弟莫欺,同气连枝。

子弟莫宠,害他一生。居家莫逸,民生在勤。

家庭莫偏,易起祸端。立身莫歪,子孙看样。

慎听偏言,免伤和气。立志向上,手心向下。

何氏族训、祖训、家训

第207页

195何氏族训、祖训、家训

钱财莫轻,勤苦得来。耕读莫懒,起家之本。

奢侈莫学,自起贫穷。待人莫刻,一个恕字。

做事莫霸,众怒难犯。故旧莫疏,祖辈之交。

邻里莫绝,相及照应。本业莫拋,所靠何事?

妄人莫近,容易伤生。正人莫远,急难可靠。

非分莫贪,受辱惹祸。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官司莫打,赢也是空。贫穷莫怨,小富自勤。

言语莫尖,可以祈福。讼事莫管,害人不浅。

富贵莫羡,积德悠久。贫穷莫轻,想你当初。

暗箭莫用,祸延子孙。交友莫滥,须要识人。

非理莫说,败德伤人。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3. 家训

祖宗之生,一本双干。

传之既久,枝叶繁蔓。

其初一人,其后乃涣。

世系既明,昭穆如灿。

虽远亦亲,虽疏不乱。

苏氏谱引,可以三叹。

4. 家训十则

孝父母 和兄弟 别夫妇 叙长幼 睦宗族

严内外 训子孙 勤职业 明义利 慎官守

资料来源:录自惠安何氏族谱编委会编辑的《惠安何氏族谱》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08页

196

前垵陈氏家训(棋盘)·颍川家训

要孝,父母面前无遗拗,在家不见子承欢,死后念经有何效?

尔子在旁看尔样,忤逆之有忤逆报,当知孝。

要悌,兄长面前勿使气,手足痛痒本相关,你嫉我妒有何益?

有酒有肉朋友多,打虎还是亲兄弟,当知悌。

要忠,富贵贫贱本相同,譬如替人谋一事,能尽其心便是忠,

一点欺心天不依,弄得钱来转眼空,当知忠。

要信,一诺千金人所敬,譬如约人到午时,不至未时便是信,

若是一事不践言,下次说来人不听,当知信。

要礼,循规蹈矩无粗鄙,先生长者当优尊,子弟轻狂人不理,

况我侮人人侮我,到底那个饶了你,当知礼。

要义,重信誉,讲情谊,助人为乐淡泊名利,济困扶危救人舍己,

路见不平勇相助,好事做到底,奉献无求,就是义。

要廉,大公无私头顶天,两袖清风学先贤,不做遗心事,不贪

昧人钱,清贫自守,辟疑避嫌,就是廉。

要知耻,人生清白如张纸,沾污染秽人不齿,自尊自爱,遵法守纪,

身正影不斜,心正行为美,寄语男儿当自强,贪生怕死何无耻,当知耻。

前陈氏家训(棋盘)·颍川家训

资料来源:录自《前垵村陈氏棋盘族谱》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09页

197

庄氏家规家训

1. 家规十二条

⑴谱立。原欲报德报功,则祀典为重。或春秋,或忌日及朔望荐新,

品物俱全,宜洁净,宁丰毋口。主祭者,是日必慎重精诚,必萃诸子 孙。

与祭者,各宜整肃,不可简略从事。

⑵立谱欲展亲,则明伦最重,尊卑有定分,亲疏有恩义。男女有别,

主来对酬,具见礼节。切忌强暴,寡少陵长,混杂不谨,是家风之不肃。

⑶谱立,欲尊祖敬宗之所出,贫穷相扶,缓急栖齐,吉凶相资。

我稍有财力,亦祖宗所注,如及不可争长竞短,辄生怜惜之心。

⑷立嗣原以续宗支。先取承继,至无可承,姑为之计,方取螟蛉。

但承继须昭稽,不可强就,致乱宗支。

⑸立谱为溯源叙流之书,古人亦藉为劝善惩恶之史。必善者褒之,

恶者贬之,决不徇私情。庶可为鼓励家风之本。

⑹姻碲宜择德,家法严肃,及有德之门,定能孝翁姑,和妯娌,

又勤险理家,美于闺秀。切勿苟贪富贵之家。

⑺祀业所遗,或高僧之血汉,或孙子之义举,确宜世守,以存先祀。

非有损创建,不可损坏废业便失祀,致祀失,血食不延,为不孝不

义之伦矣,切忌之。

⑻书香宜重显祖宗,荣家世。皆诗书中步青云,且研耕何非良

田,岂必农力治产,方为长策。历稽桃源公派下,自国朝上逆宋唐,

簪笏冠盖,莫盛我家,何非书香之历验。

⑼家庭间,秀者为士,朴者为农,或习技艺,或作贾,均是四民,

庄氏家规家训

第210页

198

四业齐美。切忌游耍及赌博恶习等事,犯此是殃及子弟宗人,当所共革。

⑽坟墓是祖宗父母体魄所安,松楸必四时祭扫,穴吉者,宜封固,

马鬣不吉者,或改壤。切戒不孝子孙,启人窥伺。族人定当不容。

⑾里居是孙子栖土壤树荫,端有赖于钟英所当守护补缀,叻勿

戕风水以永固之基。

⑿谱立祖,登记祖先父及后裔子孙最确。此书不可狎,须安置

洁净之处。春秋最严,时祀之辰,当登几上,闲时不可擅开,须吉

日及望洗方可披阅。

凡此十二规,犯此,或议惩,或议罚,当随所犯之轻重,但立此规,

欲俾子孙尊袓敬宗,正身正家而设也。当时祭之日,或朔望登堂,

诸子不汇集,择明子弟,出而讲明,逐条开释,庶家风为之日振。

2. 圣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靖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正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诫匿逃以免诛连,完钱粮以省崔科。

联保甲以弥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庄氏家规家训

资料来源:惠安庄氏族人提供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11页

199惠安山霞陈氏族训

惠安山霞陈氏族训

孝思维则 , 长发其祥 , 贻尔多福 , 积善余庆 ,

敦宗睦邻 , 处世宜宽 , 交道接礼 , 仁义必全。

【注释】

山霞村陈自元伯肇基山柄沙里以来,枝叶繁茂,人丁兴旺,分支在国

内外已达万人。根据族谱记载,本支从十世祖陈敏汝起,族字行为:“孝

思维则,长发其祥,贻尔多福,积善余庆,敦宗睦邻,处世宜宽,交道接礼,

仁义必全。”此三十二字,既是为吾族立昭穆,分字行、定辈份;也是吾

祖留给后裔的家规族训。

现把三十二字分为八句子加以剖释:

第一句“孝思维则”:从字面解释,孝者敬父母也;思者情思挂念;

维者维系链接;则者准则榜样。要求后裔把孝思排在首位,并要维系连接,

成为后代准则榜样,代代相传。

第二句“长发其祥”:长可理解为长志气,长知识,和长期;发是发展、

发达;其可解为他的,任其发展;祥是吉利吉祥。要求后裔要长志气长知识,

长大后干事业、长期发展,达到吉利瑞祥。

第三句“贻尔多福”:贻解为赠给,贻留;尔即你;多即数量多,多

才多艺;福指幸福、福气,称心如意的生活。承上说明思想上行孝思,行

动上谋发展,自然贻留给尔的是多才多艺,艰苦奋斗,得到的是贻留给尔

许多称心如意的生活和幸福。

第四句“积善余庆”:积即积累,长期积累,积土成山;善即善良、慈善、

善事、善行;余即多出来;庆为庆贺、吉祥、喜庆。教导吾族子孙要积德行善,

第212页

200

多行善事,代代相传,将会带来许多吉祥喜庆的好报。

第五句“敦宗睦邻”:敦是诚实厚道、诚恳;宗是同宗同族、宗亲;

睦即和睦友好;邻是邻居周围。要求同宗同族人人要诚实厚道,友好团结,

与邻居和睦相处。

第六句“处世宜宽”:处即相处,一起生活;世即世间、社会;宜即

适合应该;宽是宽容包容、大量。要求在社会相处,交往,应宽以待人,

要宽容包容,促使社会和谐。

第七句“交道接礼”:交即结交、交情;道是道理道德道行;接是连接,

接触;礼即道德观念,风俗礼仪,礼貌法纪。要求人与人结交,应讲道德诚信,

遵守礼仪,遵纪守法。

第八句“仁义必全”:仁者、仁爱、友爱;义是情义、正义、公正合宜;

必即必然、一定;全即完整齐备,十全十美。要求后裔在社会交往中坚持友爱,

讲情义、讲正义,成为有道德有正义感的完整齐备的人。

这 33 字行的家规族训,明确教育子孙记住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

要把孝思排在首位,而且要代代相传,要求子孙立志勤学成才,勤劳踏实

创业,勤俭和睦持家,大度敦宗睦邻,遵纪守法律己,诚信宽容交友,行

善积德处世,忠孝仁义为人。

惠安山霞陈氏族训

资料来源:山霞陈氏族人提供

原文翻译:陈水福

收集整理:陈水福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13页

201

庄氏家箴家训

劝孝顺

古圣先贤百卷开 人伦二字事应该

孝亲以是居先着 当念身从何处来

劝和悌

同胞骨肉弟兼兄 煮豆燃萁太寡情

和气致祥当在忍 张公九世有功名

劝尊祖

祖宗本是亲上亲 血脉想承合认真

追远莫忘先祖德 当思诚敬答前人

劝睦族

离异亲疏各一方 瓞绵延瓜瓞任西东

枝繁叶茂知根本 须念先前一气通

劝勤劳

寒暑乘除易往远 升沉日月辙循环

天公尚且忙如许 怎得人生可放

家箴八咏七言绝诗

第214页

202

劝節俭

俭得吾家是素风 能安粗糲乃英雄

青松翠竹春长在 底是园林斗绮红

劝耕種

春日耕锄秋月收 及时力作莫嬉遊

披星戴月缘何事 为爱田畴庆有秋

劝讀書

今古荣华千卷通 圣贤事业锦篇中

十年雪案休辤瘁 他日荣华孰比隆 家箴八咏七言绝诗

资料来源:录自《入闽庄姓古谱家箴家训》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15页

203

刘氏治家格言

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大富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

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

明日恐防下雨,又推后日天晴。天晴又有别事,此事却做不成。

夏天又怕暑热,冬寒又怕出门。为人怕寒怕热,如何发达成人。

请看天上日月,昼夜不得留停。臣为朝君起早,群为治国操心。

寒窗苦读君子,五更雪夜萤灯。官商盐埠当铺,万水千山路程。

若做小本生意,必要起早五更。乡农春耕下种,一年全靠收成。

男人耕读买卖,女人纺织殷勤。勤俭先贫后富,懒惰先富后贫。

用物体惜检点,破坏另买费情。纵有房屋田地,乱用终久必贫。

每日开门两扇,要办用度人情。日食油盐柴米,总要自己操心。

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事无成。

近来年轻弟子,为何不做营生。总想空闲游耍,不思结果收成。

年轻力壮不做,老来想做不能。别人那样发达,我又这等身贫。

别人妻财子禄,我今一事无成。别人也有两目,我有一对眼睛。

又不瞎眼跛脚,为何不如别人。自己想来想去,只为赌博奸淫。

务须回心转意,发愤做个好人。为人忠厚老实,到底不得长贫。

忍让和气者富,争强好讼必贫。粗茶淡饭长久,衣衫洁净装身。

不论居家在外,总要节省殷勤。若是出门求利,总要积赶回程。

银钱勤勤付寄,空信也要常行。父母免得悬望,妻儿也免忧心。

若是赌嫖乱用,一世不能成人。赌钱不是正业,本来有输有赢。

赢钱个个问借,输钱不见一人。即刻脱衣押当,无人来帮办文。

刘氏治家格言

第216页

204

回家寻箱找柜,想去再赌转赢。谁知赢不收手,再赌又输与人。

输多无本生意,耕读手艺无心。输久欠下账目,田地当卖别人。

父母妻儿丢贱,自己被人看轻。嫖赌从今戒尽,耕读买卖当勤。

每日清晨早起,夜坐必要更深。伙计同心协力,商量斟酌方行。

银钱交点清白,戥称斛量两清。算盘不可错乱,账目登记宜清。

开店公平和气,主顾富客常临。兄弟忍让和睦,外人不敢欺凌。

夫妻更要和顺,吵闹家也不宜。亲朋不可轻视,弟妹不可断情。

贫富都要来往,免被别人看轻。奴婢务宜恩待,必有护主之心。

切莫使气刻薄,忍耐三思而行。村坊和睦为贵,不可唆害别人。

瞒心骗拐莫做,斗秤总要公平。钱粮不可拖欠,关税更要报清。

安分守己为贵,奸猬造次莫行。亲戚朋友识破,谁肯赊借分文。

必然饥寒受饿,定起盗贼狠心。偷盗有日犯出,吊打必不容情。

先捆游街示众,然后押送衙门。板子夹棍难免,枷锁怎能脱身。

自身监牢受苦,父母妻儿忧惊。劝君回心转意,耕读买卖为生。

嫖奸更不可作,出钱还愁丧命。纵死不遭砍杀,拳打也是伤身。

先刑脱衣剪发,然后捆送衙门。官坐法责审问,招认奸恶淫行。

枷身当街示纵,羞愧难见六亲。男人羞见子侄,女人一世污名。

丈夫当尝休出,外嫁无脸见人。奸淫第一损德,报应儿女妻身。

我嫖别人妻女,我有姐妹女人。倘若别人嫖戏,我知岂肯容情。

妻女定然砍杀,姐妹我必断情。想来人人如此,为何我去奸淫。

善恶终须有报,不可损坏良心。嫖赌若能谨戒,天涯海角可行。

功名连升高中,买卖财发万金。粗言虽无平仄,贫富都可读行。

为恶化为良善,懒人听了必勤。劝君抄本回去,教训子侄儿孙。

刘氏治家格言

资料来源:录自《惠安五刘方志》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17页

205

坑尾许氏家规

不准虐待父母,背离伦理。 不准忤逆无道,不孝行为。

不准欺侮兄弟,姐妹妯娌。 不准在族淫乱,禽兽行为。

不准虐待子女,重男轻女。 不准夫妻相欺,损害家庭。

不准包办婚姻,骗取钱财。 不准血表结亲,影响后裔。

不准奢侈淫逸,败坏风俗。 不准纵子行为,罪及父母。

不准好逸恶劳,搬弄是非。 不准铺张浪费,腐化行为。

不准偷盗赌博,触犯法律。 不准骄横无惮,欺族凌戚。

不准刁唆进谗,制造事端。 不准窝藏坏人,陷害好人。

不准酗酒滋事,扰乱秩序。 不准趋炎附势,行为越轨。

不准损害公益,肥私利己。 不准打击报复,颠倒真理。

如有故意违犯,讼之公理。 家规国法昭彰,族众谨遵。

坑尾许氏家规

资料来源:录自《福建·泉郡 坑尾许氏族谱》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18页

206

峰南何氏族规家训

欲知子弟读书之成否,不必观其气质,亦不必观其才华,先要

观其敬与不敬,则一生之事业,概可见矣。凡开蒙之后,能渐渐收

剑,一惟师教之是从,亲言之是听;敬重经书,爱惜纸笔,洁净几案,

整肃身心;开卷如亲对圣贤,熟读精思,沈潜玩索,反来就自己身

上体认,眠存梦绎,念念不忘,如婴儿之恋母,饥渴之慕饮食,无

一刻之敢离,无一时之敢怠;但遇紧要辞语,留意佩服,即思此一句,

可以用在某处,我当谨守此行,此一句正中我之病根,我当即为拨

去,不使蔓延滋长。如此为学,虽愚必明。纵不能尽忠于朝廷,亦

可以尽孝于父母;纵不能建功业于天下,亦可以自善乎一身。若乃

不庄不敬,卤莽忽略,未学先能,未讲先厌;或讲读之际,目视他所,

手弄他物,心想他事;于书读其前则污其后,读其后则毁其前;或

自恃聪明,不肯用力;或专务外驰,不肯内究,如此为学,白首无成,

虽成必败。居官则坏国家之事,处己则无保身之谋,所以古之圣贤,

教人先在洒扫应对着力,引诱提撕,卷卷以持敬为本。

读书以百遍为度,务要反复熟嚼,方始味出,使其言皆若出于

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融会贯通,然后为得。如未精熟,

再加百遍可也。仍要时时温习,若功夫未到,先自背诵。含糊强记,

终是认字不真,见理不透,徒敝精神,无益学问。

学问之功,全在讲贯。而讲书之要,必须讲后自己细看,着意研究,

潜思默究,遂句绸绎,逐章理会,方才得其旨趣。略有疑惑,即为质问,

不可草草揭过。俟一本通贯后,仍听先生摘其难者而挑问之,或不

峰南何氏族规家训

第219页

207峰南何氏族规家训

能答,即又思之,思之不通,然后复讲。真境一开,如得时雨之化,

后来作文,随意运用,信手发挥,自然成章,无再窒碍。若泛泛而讲,

泛泛而听,原不留心佩记,徒费唇舌。

不入肺腑,今日讲过,明日忘之,此章未达,又讲别章,今年未明,

复待来岁,虽讲至百年,诚何益也?

资料来源:抄录于《麟山庐江·峰南何氏族谱》

报送单位: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21页

安 家训/

/

AN XI XIAN

第222页

210

李光地家训(谕儿)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编〕;纪事者

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

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

两句。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

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要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

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

自纪所疑,附以辩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近代前辈当为诸

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

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今日学才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

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已相关,故亦卒无所得。

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译文】

“嘴里不断地吟诵《诗》、《书》、《礼》、《乐》、《易》、

《春秋》中的文章,手里不停地翻阅诸子百家的著作。阅读记事一

类的文章一定要写出其纲要;阅读说理一类的文章一定要探求其精

微奥妙的道理。”这是韩文公(韩愈)说自己读书的情形,其中重

要的诀窍在于“纪事”、“纂言”这两句话。

大凡读书,阅读过或吟诵过,都不如亲自动手更有效果。这是

因为动手时心一定会随之动。即使浏览过或吟诵过二十遍,其效果

不如摘抄一次的功效大。何况,要想探求书中的要旨,就不能不详

李光地家训(谕儿)

第223页

211李光地家训(谕儿)

细阅读;要想探求书中的深奥,那么,思辨能力就不能不精微。如

果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能做到考索、研究其相同或差异的地方,剖明

决断其是非问题,并把有疑惑的地方记下来,然后加以辨析、论证,

那么,思考越深入,记得就越牢固。

近代资深长者在少年读书时,都抄录过经书讲义和《纲鉴》、

《性理》等书。他们的做法还有古代圣贤流传下来治学意味、旨趣,

目的是为了方便温习功课,并不是想流传后世。今天的学者不再讲

究这种学风,他们编书、说文、著史、立论等等,并大量印刷发行,

只不过是为了追逐名利,这些书与他们的学术追求、思想修养和人

格完善毫无关系。所以,这类书最终是一无所用。书写成,却什么

也不懂得、什么也未记住,像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做法应该引以为戒,

不可效仿!

【李光地事迹简介】

李光地(1642 - 1718 年),字晋卿,号厚庵,安溪县感德里(今湖头镇)

人。清康熙五年(1666 年)中举人,康熙九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

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清廉,政声卓著。出任兵部左侍郎兼右副

都御史后巡抚直隶时,他每次出行,随行从简,宣布有敢需求扰民的死无

赦。从此官风清肃。治理漳河、子牙河时,他深入基层,决定填堵广福决口,

疏通阎、留二庄河道,分水入淀;筑完固口,分水入卫;迁移滨河千户居民,

易地建屋。这一治水方案奉准施行后,大大减轻京城一带水患。升任吏部

尚书,留任巡抚时,他整饬吏治,减轻赋税,赈救灾民,成绩显著,得到

康熙皇帝 3 次授予的御匾。康熙嘉许李光地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

世者,独此一老臣耳。”李光地去世后,康熙对众大臣说:“李光地谨慎

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第224页

212

【典型的家教故事】

受李光地影响,其胞弟李光坡童年即接受家学。李光坡少时并不

聪敏,但勤苦攻读,孜孜不倦。年轻时喜欢阅读秦、汉以上书籍,依

次钻研十三经、《昌黎全集》及濂洛关闽理学各派名著,旁及诸子和

历代史册。壮年以后,专攻《三礼》。还学习乡贤蔡清著的《四书蒙引》、

《易经蒙引》及林希元著的《易经存疑》等书。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李光坡进入京都,与李光地共同讲论研习。这期间,他著《性论》3 篇,

对理气的先后动静,反复认真论辨,以此订定近代儒者持论的差误。

他回乡前,李光地赠诗:“后生茂起须家法,我老栖迟望子传。”对

李光坡寄予殷切的期望。经过 40 年的积累,李光坡写成《三礼述注》

69 卷。主要依据汉儒郑康成的论点,融会汉、唐各家学说,疏注解释,

简要明确,不支离破碎,也不炫耀深奥广博,自成一家之言。闽派学

者通晓汉学,是由李光坡开始的。

李光地故居

李光地家训(谕儿)

第225页

213

李光坡还精于历算,著文论述圣人作历之原,略谓圣人制定历法。

他说天体很大,观测总会出些微误差,积久误差便明显。因此,治

历不免于修改。修改先要推验,推验的要点是,测晷影以验气,改

交食以验朔,候合见以验星。也就是根据运行有规律的天体来作检验,

项目虽多,都是这样。治历必须实测,不能凭个人的臆测妄加论断的。

资料来源:《榕村全集》

家训翻译:林龙海、王明健

家训名人事迹简介及家教故事出处及整理者: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

溪县志》,1994 年 4 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王明健。

拍摄照片:吴寿民

报送单位: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李光地家训(谕儿)

第226页

214李光地《诫家后文》

李光地《诫家后文》

昔吾祖念次府君,起家艰难,十三岁能脱父冤狱,遂辍学营生

以养亲。溪谷林麓之间,颠沛万状,至状岁渐赢。然自五十以前,

率百里徒步不肩舆。尝曰:非力弗能胜,念亲苦也。伤以贫失学,

课子孙为学敦甚。期望之殷,每形忧叹。尊师笃旧,乐善分灾,此

吾祖所以崛起中微翼我后裔者也。乙未、丙申间,家遭大难,陷贼

十余口。渔仲府君,因心侧友,义不反兵,毁室復完,遂歼巨憝。

鼎革之余,继以寇乱,祖里榛荒,坟庙毁翳。惟念府君,承先志而

修之,辍其饔飨,宗族是事,焕新旧址,披识荒丘,虽袒免以降,

也不使有焉忽诸之恨,憔悴形神,焕属复收。西岗府君,继惟念府

君之后,整饬宗规,修明世牒,春秋朔望,疾病必亲。甲寅、乙卯

之年,闽乱大作,余既踪迹孤危,

亦系家门祸福,耳属于垣,莫可

计议。白轩叔父,避世佯狂,阴

相谋划,蜡丸赣岭,拜表西江,

款诚以达,臣节无隳。天吏南征,

余孽尚炽,执锐披坚,掖余以济

家世旧事,此其大略也。夫世无

百年全盛之家,人无数十年平夷

之运,兴衰激极,存乎其人。昔

者家道中微,而祖振之,中经大

难,而伯父平之。宗法凌替,而

第227页

215李光地《诫家后文》

父与季父修之。天狼妖氛,薄蚀太阳,而六叔父与余艰贞以幸度之。

此皆兴衰存亡之机,间不容发,原其所以克济,岂曰有他谬巧?亦

云孝友未漓,本实存故枝叶未有艾也。三十年来,颇安且宁,食禄

通籍,遂称官家。尔等生晚,皆在此三十年前后耳。身不预忧艰之事,

耳目不接官吏诃诟之声。贵强桀大倨侮侵凌之状,渐习骄惰,其势

则然。夫先世既以孝友勤劳而兴,则将来也必以乖睽放纵而败。吾

生七十年间,所阅乡邦旧家,朝著显籍者多矣,荣华枯陨,曾不须臾。

天幸其可侥乎?祖泽其可恃乎?譬诸花木,不冲寒犯之,则其根可护。

譬诸炉焰,不当风扬之,则火可宿。收敛约束,和顺谦卑,所以护

其根而宿其焰也。且况维桑与梓,古人必恭。巷路乡邻,孰非亲串。

侮老犯上,谓之鸱鴞;贪利夺食,谓之虎狼。吾等老成尚在,必不

尔容,即祖宗神灵在家,亦必不尔佑。况于不类子弟,又每藉吾影

似以犯法理,尔不为吾惜名节,吾岂为尔爱身命。国宪有严,亦必

不尔宽也。

【译文】

从前,祖上念次公创业时很艰难,13 岁摆脱父亲的冤狱后,就

停辍学业在外谋生。每天奔波于溪流峡谷丛林山峦之间,颠沛流离,

受尽困顿,直到壮年时期才慢慢有些积累。然而自 50 年以前,念次

公步行 100 里左右都不坐车。他曾说:“不是财力不能胜任,而是

惦念家里亲人生活困苦。”念次公特别伤感少时因为贫穷失去上学

的机会,他希望子孙要认认真真地做学问。他的期望很深厚,以致

常常显露忧虑叹息的神色。

尊敬师长忠实朋友,喜欢做善事分担别人的痛苦,这是我们祖

上之所以从中道衰微而后发展起来并庇荫我们后代子孙的原因。清

顺治十二年(1655 年)、十三年间,我们李家遭受大劫难,全家 10

第228页

216

多人落入贼手。渔仲公同情受苦难的人,讲究情谊,主持正义,被

毁坏的家园重新兴建,最后歼灭大敌。除旧布新以后,又发生敌寇

骚乱,致使故地荒芜,祖坟家庙被毁没。惟念公继承先辈遗志,废

寝忘食,一心想着宗族的事情,把被毁的建筑物一一重新修缮,使

之旧貌换新颜;还开垦荒芜山地,即使袒衣免冠以后,也不因为有

什么些许忽略而悔恨,以至于身体瘦弱精神疲乏,但祖祠、祖庙、

祖坟等建筑物却焕然一新。西岗公在惟念公之后,整顿宗族规章准则,

修编谱牒,每年春秋朔日、望日,总要到家庙祭祀,即使身体患病

也一定会亲自到场。

康熙十三年(1674 年)、十四年,福建大乱。我虽然孤立危急

隐匿踪迹,但也牵挂家族的灾殃与幸福。隔墙有耳,不可以商议事情。

白轩叔父逃避乱世佯装精神失常,暗中和我一起想办法。我们写成《密

陈机宜疏》,用蜡封裹成丸,遣仆人携带,由叔父李日护送出西江,

抄小道赴京呈送康熙皇帝,以表达我们的忠诚和作为人臣的节操没

有丧失。此后,朝廷派兵南来征讨。那时,残存的敌人还很凶猛。

我和叔父招兵买马奔赴战场,大败敌人,从而扶持成就我们李氏家

族的事业,这是因为有远大的谋略。

人世间没有百年兴盛的家族,人也没有数十年不变的平安运气。

兴旺衰微变化急剧,这都存在于人们自身。从前我们李氏家族中途

衰微,尔后祖上重新振兴,其间又经历巨大的灾难,伯父给予平复。

完善宗规家法,调整家族关系,这些都是由父亲与叔父来完成的。

叛臣贼子兴风作乱侵犯朝廷的利益时,六叔父和我一道身临危险境

地而守正不移,直至幸运度过。这些都是处在兴旺衰亡的关键时刻,

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势危急临近极点,我们却化险为夷,推究其原因,

难道能说有其它窍门吗?这就是说,兄弟友爱不见得浅薄,本来就

像一棵大树枝叶生长未曾停止,才有这么幸运。

30 年来,我很平安又宁静,在朝廷做官,吃朝廷俸禄,被称为

官家。你们出生较晚,都是生在 30 年前后的。身心不要预先担忧艰

苦的事情,耳目不会听到官吏叱呵怒骂的声音。地位高贵强横凶暴

李光地《诫家后文》

第229页

217

举止傲慢盛气凌人,慢慢地养成骄奢懒惰的习气,如果发展下去其

情形可想而知。

我们的先辈既然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开始兴旺,那么,我们

的家族将来也有可能因后辈违背宗规家教,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走向衰败。我出生以来 70 年间,所看到的家乡一些人家,起先显赫

乡间的很多,可是荣华富贵散尽、家业枯槁凋零就在极短的时间。

险遭灾祸而幸免的好运气难道是侥幸的吗?祖先的恩泽难道可以依

赖吗?比如各种花草树木,没有受到寒冷的侵袭,那么就可以连它

的根也受到保护。又比如各种炉火火苗,没有对着风吹它,那么这

些火就可以存在。减轻放纵的程度,有限制地管束自己的言行,性

格温和柔顺,为人谦虚,不自高自大,这种人就会像花草树木能保

护它的根、炉火火苗能不被风吹而存在。

况且,对待家乡,古代人对她一定恭恭敬敬。同一个街巷道路

的乡里乡亲,没有不是关系密切的人。侮辱老人,冒犯长辈,人们

称他们是鸱鴞一类的恶鸟;贪求财利,人们称他们像虎狼一样凶残。

我们这些老人家现在还健在,一定不会容忍你们有这样的言行;即

使祖宗神灵在家,也一定不会保佑你们。比如对那些不成器的年轻

后辈,他们每每借着我的名声去违反法律。(怎么办?)你们不为

我爱惜名誉与节操,我岂能为你们而爱惜生命?国家有严厉的法制,

也一定不会宽容你们。

【典型的家教故事】

李光地的《诫家后文》和他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子孙

后代。李清植是李光地的孙子。他自幼失去父母,长期在京城跟随

祖父生活,备受家教熏陶。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他由京回乡,

补弟子员。五十二年,闽南陈五显起义被剿平。地方官仍要追究其

余党及家属的责任,拟将老弱病残者 1300 多人流放关东。李清植知

李光地《诫家后文》

第230页

218

道后心里很悲伤,非常同情这些无辜百姓。回到京城后,他将所见

所闻详细地向祖父李光地陈述。李光地也与孙子一样心情,并马上

将这一情况上奏康熙皇帝。翌年四月,康熙下令将陈五显得余党及

其家属全部释放。李清植的忠爱之心也与爷爷李光地如出一辙。李

清植逝世前上遗疏给乾隆皇帝,说:“惟愿我皇上益崇惇大之治,

弥廑如伤之怀。法令已极周详,毋以细碎科条启繁苛之渐。臣下但

取忠实,毋以承受趋走开缘饰之风。闾阎之民力日瘁,饬外吏惟重

抚循而毋滋骚扰。草野之利源渐竭,戒计臣宜重大体而毋尽锱铢。”

字里行间浸透着他对乾隆皇帝“款诚以达,臣节无隳”的忠诚。

资料来源: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李清黎提供

翻译:王明健

名人事迹简介及家教故事出处及整理者: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

溪县志》,1994 年 4 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王明健。

报送单位: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李光地《诫家后文》

第231页

219

清溪詹氏祖训

詹敦仁《勉儿》诗

明时方急仕,儒术可谋身①。

报国丹心赤,传家黄卷新②。

窗檠宜自勉,蔬饭莫嫌贫③。

吾老子应少,禄荣须及亲④。

注释:① 明时:语出《周易》之《革卦》:“君子以治历明时。”唐

孔颖达疏:“修治历数以明天时也。”意思是讲:君子应该仰观俯察,知

晓天地运化规律,明了历史发展的情状。儒术:儒家的学术;谋身:用儒

家的学术来修身养性。② 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蠹,

纸色黄,故称“黄卷”。③ 檠:原指灯架,引申为灯。窗檠:靠在窗台的灯。

④ 禄荣:俸禄与荣誉。

【译文】

这是五代宋初清溪开先县令詹敦仁先生勉励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事

的一首诗。大意是说:人生在世,应该审时度势,认知天地,了解社会,

积极投身于社会工作之中,有所成就;而要建功立业,首先应该懂得用儒

家学术来修身养性,提升自我道德情操;最要紧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国情怀,

永远具有报效祖国的赤子丹心。有大志,还得有学问。因此,必须时时刻

刻努力学习,常翻书卷,博学审问,思想日新。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样倚靠

清溪詹氏祖训

第232页

220

在窗台灯前苦读,这应该成为你们的榜样,时时勉励自己,读书不止、探

索无息;至于生活方面,应该艰苦朴素,不要嫌弃咱们家贫,节俭本来就

是咱们家的传统,哪怕将来富贵了,都不能忘记节俭家风;我现在老了,

而你们还年轻,将来有出息了,获得俸禄,有了荣誉,更需饮水思源,知

恩报本。

【詹敦仁事迹简介】

詹敦仁(914 - 979 年),字君泽,号清隐,安溪开先县令,靖惠侯。

祖居河南光州固始,祖父詹缵随王审知入闽,授金紫光禄大夫行营兵马使,

父詹世隆,兵曹录事参军。父辈多蓄诗礼经书,并课以敦仁。敦仁幼聪敏,

受业于徐寅,饱读诗书,尤工于诗,时与郑缄之文,林滋之赋号为闽中“三绝”,

一生著述颇丰,有《清隐堂集》、《清禅集》等行世。其事迹,略述如下:

一是开疆置县。开运二年(945 年),留从效授南唐节度使,据有漳、

泉二郡。留从效视敦仁才识非凡,辟之为属,敦仁力辞不获,乃求监南安

县小溪场。后周显德元年(954 年),敦仁到任视事,嘉山川雄壮,喜人

物伙繁,思筑而县之,乃具文请于郡曰“本场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

以邻界,因今之地,可以置县”。后周显德二年(955 年),获准置县“清溪”

(1121 年易名“安溪”),遂为首令。敦仁高瞻远瞩,改场为县,奠民攸居,

利及一方,功垂千秋。

二是劝谕教化。置县初时,安溪“地华人夷,业儒者寡”,敦仁以兴

学育才为兴县之要,为政之首。乃“召民诲谕”,曰“敦仁不能远引古者

之说以为喻,请以乡邦之事昌言之可乎?尔闽之初,人未知学,自常公视

察以来,有欧阳四门者出。……齐变至鲁,鲁变至道。盛事鼎来,以答山

川之灵,雄名日起,以续龙虎之号,曰教之。令固不敢不勉,而从令之教,

尔邑之人,当交相劝勉,以副令之愿望。”建县伊始,百业待举,敦仁洞

悉根本,乃倡学教化,大树学风,冀欧阳辈出,故虽学富五车,尚身体力

行,手不释卷,韦编三绝。辞禄就耕后,犹“书横牛角,锄且带经”,“息

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堪称典范。

清溪詹氏祖训

第233页

221

三是发展经济。五季之衰,土宇瓜分,生灵涂炭,不可胜纪。然敦仁

雄才大略,治县有方。敦仁立足农林,率黎民百姓披荆斩棘,垦地造田、

兴修水利、栽桑种茶。清溪百姓“荷畚执筐,各安职业”。其时“土有茶

谷麻桑之出,地多麟麈禽鱼之产,民喜耕织,冶有银铁,税有竹木之征。”

其《行山吟》赞曰“一片青山值万钱,牧童笑指有牛眠,我来多种松杉木,

绿荫苍苍不计年”,足见其盛。又安溪地处“由陆而至者,必出其途;自

水而运者,会流而下”之要冲,敦仁因地制宜,“立门楼,廊廨庑,开邸肆”,

建街道,以贸通有无,清溪形胜,一时甲于泉南。

四是致力统一。五季之乱,国土分裂,战乱频仍,几无宁日。敦仁为

民生计,奉行“大同世界”思想,一生“报国丹心赤”,处处诗吟民生,

时时心怀社稷,以国家统一和平为已任。少时,上书闽王昶,劝之入贡。

昶赏其才,命参决军机大事,强以袍笏,不受而谢之以诗曰:“争霸图王

事总非,中原失统可伤悲,往来宾主如邮传,胜负干戈似局棋,周粟纵荣

宁忍食,葛庐频顾谩劳思!江山有待归须早,好向鹪林择一枝”,时后唐

清泰二年(935 年)。壮时,敦仁与南唐节度使留从效交往甚密,常与纵

述古今。后周显德元年(954 年),“乘间述古者逆顺祸福之理”,“恒

劝归顺”,并代撰表入贡京师。后因“周世宗江南有画江之约,未之见纳”,

未果。老时,敦仁仍致力统一,矢志不移。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

陈洪进霸守漳泉,拒不归宋,敦仁乃遣其子詹琲力劝洪进。詹琲旷世奇才,

议论慷慨,略曰:“昔在中唐,权移方镇,弘正莫安于全魏,茂昭难保于

中山,终须向阙之诚,入展执圭之礼,……朝恩叠被,宜思国势,永图归

我封疆,上其符印将使万世之,下用作忠臣,遂令二郡之封,皆为顺国。”

洪进闻之,见大势所趋,始嘉纳之,即献漳泉二州并请詹琲代撰《献地表》,

表中云“愿以所管漳泉两郡献于有司,使区区负海之邦,得为内地,蚩蚩

生齿之众,复见太平。”宋太宗览表后赞曰“漳、泉二州之民少瘳矣!”

敦仁之策奏效,俾漳泉二郡之民得脱锋镝屠戮之祸,国家统一大业遂成。

敦仁父子亦欢喜之至,于当年中秋赏月之际,父子举酒联吟:“夜静月华

明(敦仁),秋深露气清(琲)……笑眼看毛凤(敦仁),长怀念鹡鸰(琲),

干戈时已定(敦仁),款款话平生(琲)。”

清溪詹氏祖训

第234页

222

敦仁父子,致力国家统一大业。功勋不朽,青史垂名。宋咸淳三年(1267

年)乡绅林济川等列其事迹,请颁赐庙号,四年,朝廷敕赐 “灵惠” 庙,

八年(1272 年)敕封詹敦仁为“靖惠侯”,敕封其子詹琲为“靖贞侯”(史

称“父子封侯”)。

【典型的家教故事】

敦仁才华横溢,一身正气。曾鄙视闽王昶杀父夺位,又不入贡

朝廷而三辞高官厚禄,复避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隐于泉山,杜

门不出,再辞留从效之辟而遁迹小溪场。敦仁为救黎民于倒悬,求

国家之统一,倾尽心力。至于世俗冠冕,不屑一顾。其铁骨铮铮,

顶天立地,正气浩然,亮节可钦。

敦仁改小溪场为安溪县,抚恤黎民,民仰之如父母。敦仁“敬

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新建县城,仅“以农隙召便近

户与番休戍卒、立门楼、廊廨宇、开邸肆……不逾年,毕工”,而“民

不告劳,兵不惮用”。城池成就,敦仁既而谢事,隐于佛耳山,据《安

詹敦仁纪念馆

清溪詹氏祖训

第235页

223

溪县志》载: “詹去,邑人思之,为立生祠”,“吏民伟公(敦仁)

之功,立生祠于厅事之东”,“公之待民以清,民之事公以敬”,“公

倾世,吏民如丧所亲,道路号泣,立像作佛事者七日……”,“及卒,

邑人思之,立祠以祀者三:一在县治之东……,一在侯洋,一在清

禅院”。敦仁清则自清,世俗冠冕皆无意;隐而未隐,国计民生总

萦怀。其忧国忧民,清廉有节,堪为典范,名垂《宦绩》。

资料来源:清溪詹氏后人

祖训翻译: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

祖训名人事迹简介及家教故事出处及整理者:詹柳金

祖训收集整理编辑单位:安溪县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

清溪詹氏祖训

第236页

224

凤城教美(美法)陈氏祖训

明明我祖,漢史流芳,訓子及孫,悉本義方,

仰繹斯旨,更加推詳,曰諸裔孫,聴我訓章,

讀書为重,次即農桑,取之有道,工賈何妨,

克勤克儉,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臧,

禮義廉恥,四維畢張,處於家也,可表可坊,

仕於朝也,爲忠爲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

倘背祖訓,暴弃疏狂,輕違禮法,乖舛倫常,

貽羞宗祖,得罪彼蒼,神則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類相戕,不念同氣,偏論异郷,

手足干戈,我心懮傷,願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脈,泯厥界疆,汝歸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親之,嵗嵗登堂,同底於善,勉哉勿忘。

安溪凤城教美(美法)陈氏祖训

第237页

225

【译文】

我祖明智,流芳汉史,教导子孙,都遵循规范和道理。寻绎这个意思,

更加推究,各个子孙,听我训示。读书为重,其次为农,取之有道,从事

手工业和商业也无妨。既能勤劳,又能节俭,不要懒惰,不要放荡。事父

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孝、友、睦、婣、任、

恤六行都美好善良,礼、义、廉、耻四条纲纪都能伸张。居家可以被表彰

可以被立牌坊,出仕朝

廷忠诚善良,神就会保

佑你,让你的福运绵长。

如果违背祖先的训诫,

自暴自弃,豪放不受拘

束,轻易违背礼仪法度,

乖误人与人相处的常

道,使祖宗蒙受羞辱,

得罪苍天,神就会祸害你,你肯定不能昌盛。最可恶的是,分类互相戕害,

不顾念有血统关系的亲属,偏颇地分别异乡,兄弟互相争斗,使我忧愁悲

伤。希望我同姓的亲族,和和睦睦如同飞雁的行列,以血统沟通,消灭疆界,

你们归于和睦,神也安宁,招致亲近,年年登堂,一起止于美善,尽力勿忘。

【教美(美法)陈氏家族简介】

教美(美法)陈氏先祖陈敦仁(字公爱、号义卿)于明洪武

三十年(1397 年),由晋江县十九都锦塘乡(今石狮市灵秀镇港塘

村)迁入安溪县永安里教场尾(今凤城镇美法村),扎根繁衍生息,

立厝号“教美堂”,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600 多年间,陈姓族人

食天地之精华,享民生政策之天恩,更有能者族人因各种原因外迁

繁衍发展,遍及各地乃至海外。从九世起,昭穆为:“仕应业光,

安溪凤城教美(美法)陈氏祖训

第238页

226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修

谱后续编:“尊师重道,育

德新民,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承先启后,丕振吾宗,世泽

允吉,嗣续衍庆,毓秀垂芳,

共进大同。”至 2016 年年底,

海内外族人约有 1253 户,

4900 余人。族人皆秉承家风,

恪守祖训,励志勉学,崇文

识礼,历代多有人才。据族

谱记载,教美(美法)陈氏

后裔中大专以上学历 400 多

人,任职于各行业,有厅级、

处级、科级干部、工程师、

教师、医生、律师、审计师

等等,亦有事业有成的企业

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

的贡献。

安溪凤城教美(美法)陈氏祖训

资料来源:安溪凤城《教美陈氏族谱》

家训翻译:刘楷彬

收集整理:陈雪娥

拍摄照片:林水碰、陈雪娥

报送单位: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239页

227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1. 家风家训

⑴先祖义门诗

骏马同堂出异乡,任从随地入纲常。

年深外境尤吾境,身到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奉祖宗香。

苍天有眼长垂佑,俾我儿孙各熾昌。

【译文】

年少时,要大胆的开拓乡土,将传统纲常文化传播到各个地方。

随着年岁渐老,虽然身在他乡,也有了在故乡的感觉。无论走到哪,

都要记得父母的谆谆教诲,早晨、黄昏都要记得奉上一注敬祖宗的香。

期望苍天能庇佑我的子孙们,让他们事业兴昌。

⑵示儿诗

五子五安炳千秋,知是开元共一流。

欲识紫云真道脉,源头始祖在泉州。

【译文】

黄家子孙分居“五安”(即南安、惠安、安溪、同安、诏安)

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但别忘了大家原本是一家。想知道紫云真正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0页

228

的历史,追根溯源,就在泉州。

2. 黄氏家规(家训)十五条

⑴敦孝弟: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当尽孝弟之道,

不可忍灭天性。兹惟望吾族子孙宜敦孝弟於一家。

⑵睦宗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支派别,则源同一脉,不可

相亲为秦越。兹惟吾族务宜敦一本之谊,共成亲亲之道。

⑶和乡邻:乡邻为同井而居,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切不可

相残相斗,务宜视异姓如骨肉之亲。

⑷明礼让:礼让为持己处世之道,非徒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

戾不萌,骄泰不作,庶成谦谦逊顺之风。

⑸务本业:士农工商各有其业。古人云:业精於勤、毋荒于嬉。

惟务其业者,乃得自食其力。可见自食其力者,敢不专其事乎。

⑹端士品:士为四民之首,隆其名,正以贵其实也。故宜居仁

由义,以成明体达用之学,若使窬闲不惟,上达无由,且士类有玷。

⑺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本,隆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若不

尊崇,不惟教化不行,且有亵渎之嫌,何得漫言传道。。

⑻修坟墓:坟墓所以藏祖先之魂骸,每年宜诣故祭,扫剪其荆榛,

去其泥秽,以妥祖灵。切勿挖掘抛露,致使祖宗之怨恫。

⑼戒犯讳:同源苗裔每派宜择定一字为名。凡属五服内之嗣孙,

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即上祖之名字,亦当共避之。

⑽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之道。凡事必有失,讼则终离。宜以忍

让处之为尚,勿致有断情绝义之路,倾家荡产之悔。

⑾戒非为:非为乃非人生可作可为之事。凡所行者,必要光明

正大,天理良心。切勿贪财设计,贪色行奸,宜见得必然思义。

⑿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1页

229

有干犯在上之失。

⒀戒异端:异端乃非圣人之道,所作乃无父无君之事也。愿吾

族宗盟若闻邪术妖言,宜必远之,勿至其累害矣。

⒁戒法律:法律者朝庭之律例也。凡人若犯王法之章,不怕尔

心如钢如铁,到其间自必有溶化之刑矣,宜必畏之免之。

⒂戒轻谱:家谱之修所以叙一本也,谱编成帙乃一家之务实,

宜同为珍重,以便考查世系。切勿抛弃以亵祖宗也,宜共凛之。

3. 家戒十二条

⑴戒忤逆。不顺不敬为忤逆。父母养育子女,历尽艰辛,只望

衰老时,有所照应。今有人一到成家分居,借口小时被亏待,或曰

析产未均,或曰老而无用,或曰语齿不清、粪流鼻涕,动辄诟詈,

甚而打骂、虐待、遗弃。如此忤逆不孝,舆论不容,法律不许。且

檐前滴水,小辈要学,宜力戒之。

⑵戒凌长。人到老年,力衰体弱。对待老年长辈,应肯定其昔

日劳绩,照顾其困难生活。对待年老长辈,尊其辈派,理解其年老力衰,

本睦族精神,亦应尊敬。切不可恃己少年意气,随便奚落、侮谩。

应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精神,以礼相待。

⑶戒欺弱。强欺弱,众暴寡,乃霸道之行,仁者不为。富者剥

削穷人,欺凌弱者,为官者鱼肉人民,霸者欺压百姓。强权即真理,

乃帝国主义强盗逻辑,弱肉强食,是禽兽本性。皆非为人之道,正

义之行,切宜戒之。

⑷戒健讼。讼者,争也。健讼者,好打官司争曲直也。凡有矛盾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遇横暴,遭陷害,不到了“无法私了”的

地步,皆宜忍让,以求同存异,进行调解。俗语云:“衙门八字向

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赢了官司输了钱”。又说“忍气家不败”。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2页

230

息气忍让,待矛盾转化,转祸为吉,有何不好?

⑸戒酗酒。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借酒骂仇仇更仇,酗酒

撒风流,多酒坏品行。酒要适量,当吃三杯,只饮两巡。不要豪气

赌酒,酒过量会伤身,致神经错乱,行为乖张,触犯刑律,重者醉死,

遗祸于人,追悔莫及。亟宜戒之。

⑹戒淫乱。食、色性也。能适度知止者正也,过度者淫也。见色

心迷,拈花惹草,招蜂引蝶,嫖宿暗娼泄欲,搞“婚外恋”破坏别人

幸福,既违家训,又犯国法;既破坏社会秩序,且又伤身缺德,损害

他人名誉,甚至争风吃醋,酿成“情杀”,“万恶淫为首”,切切戒之。

⑺戒流荡。流荡者,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者也。或三五成群而嬉戏,

或哥们义气惹事非,是社会寄生虫,亦流氓盗窃之胚胎。祸及家庭,

危害社会,个人身败名裂,以致劳教服刑,失足成恨,可不惧乎?

⑻戒赌博。赌博者,以钱财为“注”,争输赢者也。一人入赌,

不务正业。丑态百出,仪容不整。输者,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倾家荡产;

赢者侥幸,力图再胜,勾心斗角,你争我夺。赌友相招,恶习难改。

追索赌债,引起斗殴,甚至杀身害命,亲人侧目,法律不容,为家

庭不和,社会致乱之源,个人惹祸之根,亟宜除之。

⑼戒偷盗抢劫。自食其力,天下之通理;勤劳致富,天下之常规。

为盗者好逸恶劳或游手好闲,交友不慎所致。既不安贫,又不勤劳

脱贫。走“窃取他人钱财为己有”之道。小则拿、摸、扒、窃、挖孔、

撬锁;大则拦路、劫车、杀人害命,以致违犯法纪,玷污家门,辱

及亲人。古则“出族”违科,今则劳教判刑,为人所不齿,切切戒之。

⑽戒寻衅滋事。讲哥们义气,结团伙,调戏妇女,污辱他人。

耍刀子,打群架。勒索钱财,捣乱公共秩序。肇事逞英雄,实社会蟊贼。

害人害己,毫无好处。有德者息事宁人,无德者寻衅滋事。戒之。

⑾戒重男轻女。重男轻女,乃封建遗毒。计划生育,为基本国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3页

231

策。弃女婴,超生,俱因重男所致。当今世界,男女平等,同工同酬,

已是事实。目前男多女少,两性之不平衡,将出现危机。我黄姓理

应克服重男轻女及多生超生,切实遵守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⑿戒挑唆是非。人际关系,矛盾重重。人民内部矛盾为非对抗

性,应创造条件,促使双方转化,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古

云: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切勿从中挑拨,激发矛盾,“来说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卖乖讨好,终究不好。挑唆行为,缺德违法。戒之。

【黄培松事迹简介】

黄培松(1855 - 1925 年),又名尔琴,字贤礼,号菊三,尚卿乡科名村人,

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 年)。少时习文,应泉州府试,屡试不中。因身体

魁梧,膂力过人,便弃文习武,拜晋江罗溪(今属鲤城)武举人黄纪堂为师。

光绪二年(1876 年)丙子科武举,培松获乡试第二名;光绪六年庚辰科武

科会试,获第一名;殿试钦点状元及第。相传黄培松殿试时,使用兵器是

大刀,舞弄中突然失手,大刀几乎着地时,他灵机一动,用脚踢起,继续

飞舞。事后,考试官召问此法,他回答魁星踢斗 。考试官认为其武艺有独

创,状元便为他所得。黄培松初授一等侍卫。不久,出任广东参政、游击,

旋升琼州总兵,记名提督。以军功赏“卓卓勇巴图鲁头品顶戴”。宣统三

年(1911 年)三月二十九日,中国同盟会根据孙中山主持制定的计划,由

黄兴率领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起义,进攻两广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

调集大批清军前来镇压。革命党人与清兵展开鏖战,因力量悬殊,牺牲和

被俘 100 余人。被俘的革命党人受审时,培松以协督职务参与审判,并受

命为监斩官。培松会审革命烈士,引起泉州革命党人的愤慨。武昌起义后,

泉州革命党人发动群众将泉州开元寺前为培松中状元树立的状元牌坊拆毁。

民国 2 年(1913 年),培松为福建护军使,驻福州。民国 4 年,厦门革命

党人组织反袁起义失败,培松任福建漳泉总司令,驻厦,加强镇压革命党人,

并与厦门豪绅、商会总理黄世金勾结,破坏革命,时称“二黄”。革命党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4页

232

人为密除“二黄”,遂派杨子熙行刺黄世金,又派庄汉民利用黄培松来泉

之机,途中拦截,但均未成功。民国 5 年 6 月,北洋军阀执政,萨镇冰为

福建清乡督办,举培松为会办。培松目睹革命党人为国捐躯的壮举、清政

府的腐败、袁世凯的卖国、南北军阀的混战,对时局的认识有所提高。由

此凡事持重,不滥施刑杀。国民政府为此赠以培威将军。民国 11 年,培松

解甲,隐居厦门,倡建厦门江厦祠。民国 14 年,病卒于福州。子二,长子

黄孟奎,曾任福建省教育厅长,次子黄曼士迁居新加坡,在侨界颇有影响。

守恭献宅建寺,历代传为佳话。守恭子孙,都以开元寺中的檀越祠为祖庙,

“紫云”为堂号。黄守恭遣子分派“五安(唐朝时仅有南安一安)”时,作了一首“示

儿诗”:“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苍天有眼长垂祐,俾我儿孙总炽昌。”

还有五安黄会亲诗曰:“五子五安各千秋,本是开元共一流。欲晓

紫云真命脉,源头始祖在泉州。”黄守恭生有五子。长子黄经居县北吕洋(属

南安县),次子黄纪居县东黄田(后属惠安县),三子黄纲居县西葛磐(后

属安溪县),四子黄纶居县南金柄(后属同安县),五子黄纬居漳浦绥安(今

漳州市诏安县)。至今海内“五安”黄氏族人生息繁衍,蔚为当地望族。

黄守恭被奉为江夏紫云派始祖。

历经 1300 余年,如今紫云后裔,广播闽、浙、赣、粤、港、澳、台,

并侨居海外新、马、泰、菲、欧美等地,瓜瓞绵长。紫云黄氏子孙历代科

第联芳,管缨显宦、名贤博士、商贾富豪,人才辈出,遍及海内外,每当

回来寻根认祖,他们见面时总要念出这首“认祖诗”。以此诗作为认祖联

亲的凭据,成为一俗。至今海内“五安”黄氏族人生息繁衍,蔚为当地望族。

黄守恭被奉为江夏紫云派始祖。

【典型家教故事】

黄奕住(1868 - 1945 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心经营,

从一名剃头匠、肩挑小贩而成为富有的侨商,是一位爱国的华侨企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5页

233

业家和民族企业家,而且还是一

位积极参加华侨社团、热心文教

公益福利事业及侨乡各方面建设

的社会活动家和爱国者。 上世

纪初,印尼当地政府官员曾动员

黄奕住加入荷兰国籍,从而可减

轻交纳“战税”。日本驻三宝垅

领事也企图乘隙而入,拉拢和分

化华商,邀黄奕住加入日本籍,

以得到其“保护”。但是,黄奕

住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尊心和爱

国心,拒绝了他们邀请。 黄奕住决心“业成返国”。他结束印尼的

生活及事业,1919 年将所积资金约合 2000 万美元汇回祖国,返回

鼓浪屿定居。回国之后,黄奕住创办银行,扶助发展华侨工商业,

振兴祖国实业。创建自来水公司、开办电话公司统合鼓浪屿和厦门

岛的电话业务、积极从事厦门、鼓浪屿的房屋、市政建设及文化教

育事业。

资料来源:摘自《紫云黄氏科名族谱》

整理编辑者:黄清海

报送单位: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尚卿乡紫云科名黄氏家训

第246页

234安溪上官氏族训

安溪上官氏族训

祖考神灵,明照鉴我,将贻令名,为善必果,敦孝行弟,睦族和邻,

上希贤圣,次作善人,勿贪财色,勿竞血气,勤业守分,存仁思义,

神则汝福,佑汝勿替,倘有嗜利忘亲,游荡不常,贻羞宗祖,取恶家乡,

神则汝殃,天不汝昌,悔过自强,转祸为康,戒哉勿忘!

【译文】

祖先神灵在上,如同神明一样看着我,督促我,要想留下美好

的名声,只有做善事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要孝敬父母,尊敬先长,

与族人邻里和睦相处,向圣人贤者学习,做善良人,行友善事,不

第247页

235

要贪图钱财和美色,不要因为争强好胜而招惹事端,勤勉事业,恪

守本分,心存仁义,那祖先神明就会降福于你,并保佑你的福气绵

延不断,无人能替代。假如有人因为利益钱财而不顾亲情,游手好闲,

不守纲常,让祖宗家族蒙羞,让家乡蒙受不好的名声,那神明一定

会降祸于你,上天也不会让你昌盛。假如你悔过自新,必定转祸为安,

希望你们引以为戒,不要忘记!

【官献瑶事迹简介】

官献瑶(1703 - 1782 年),字瑜卿,一字石溪,福建安溪长坑福春人。

提督陕甘学政、詹事府司经局洗马、掌局事。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7 岁入里塾,16 岁进入县学,27 岁时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得到漳浦学者蔡

世远的赏识,被收为门生,又经蔡世远的介绍,受业于桐城著名学者方苞。

在这两位老师指导下,深入探讨濂、洛、关、闽等家的精义和六经深奥的论点,

成绩优异。

乾隆元年(1736 年),献瑶参加顺天(北京)乡试,中了举人,即被

安排在国子学当助教。四年,献瑶捷南宫,殿试对策,援引经义论述时事,

置二甲第二名进士,选庶吉士,充三礼馆篡修。七年,献瑶入都散馆,两

次参加御试,都列一等,授翰林院修撰,记名御史,未及补,便奉命主持

甲子年(1744 年)浙江乡试。不久,提督粤西学政。十二年提督陕甘学政,

迁詹事府司经局洗马,掌局事。

献瑶早岁失父,陕甘学政任满,便请假归家奉母,承欢二十余年。闽

抚曾聘他主讲鳌峰书院,因不忍离母而婉谢。四十一年,应聘主编《漳州

府志》。此外,官献瑶十分关怀后辈,又修葺大小宗祠,增祭田,立乡规,

教导宗人,置义租赈济亲族贫困之人,而自己家庭却很贫寒。

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献瑶在家病逝,享年 80。著作有《读易偶记》

3 卷、《尚书偶记》2 卷、《尚书讲稿、思问录》1 卷、《读诗偶记》2 卷、《周

官偶记》6 卷、《仪礼读》3 卷、《丧服私钞并杂说》1 卷、《春秋传习录》

5 卷、《孝经刊误》1 卷、文集 6 卷、诗集 2 卷。

安溪上官氏族训

第248页

236

【典型的家教故事】

官光厚(1865- 1938年),字宗载,祖籍安溪县还二里福春乡(今

长坑乡福春村),著名爱国侨胞。

官光厚 3 岁丧父,后因家贫而失学。为了生计,1895 年,官光

厚只身一人到马来亚吉隆坡。在吉隆坡,官光厚当过锡矿工,又做

过垦植园工。由于自幼深受族训影响,官光厚为人诚恳,工作勤奋,

甚得雇主器重。当有一定积蓄后,官光厚先是在加影购置园地,种

植蔬菜;而又购置牛车搞运输,雇工办矿场。几经艰辛的经营,渐

有盈利,便转而经营橡胶。当时,官光厚拥有胶园 500 依吉(三千

多亩),成为吉埠的后起之秀。

官光厚虽身在异域,却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当中国民主革

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东南亚一带宣传革命时,官光厚即加入同盟会,

并捐赠巨款支持革命。当章太炎赴马来亚筹款反袁世凯称帝时,他

又捐献巨资支持护法。章太炎颂赞先生爱国情怀,便手书“见义勇为”

一匾相赠。

官光厚当时虽为富裕之人,但却当仁不让,天性急公好义,爱

国爱乡,尤其对兴办教育、交通、卫生等公益事业异常热心,每每

慷慨解囊。1925 年,乡人王祝三南渡马来西亚募款建剑斗桥,官光

厚即出资支持,并提出“利人以桥孰若教人以学”、“兴邦必先树人”

等见解,倡议在家乡创办中学。于是,官光厚带头首捐 4 万元作为

倡导,并得到侨亲热烈响应,捐资者逾千人,募款达 11 万余元,后

全权委托乡亲筹办。1927 年,安溪第一所侨办中学——“崇德中学”

在长坑创立,并推举官光厚为校永久校董。1928 年,官光厚又捐资

13 万元,在家乡创办崇德中学附属小学——“崇阿小学”。为长远计,

1930 年,官光厚偕同王祝三在厦门鹭江道挑水巷,购置三层楼房 13

安溪上官氏族训

第249页

237

幢计 39 间(房产至今尚存),作为崇德中学和崇阿小学永久校产,

以提取租金作为学校办学经费。当时教育界名人黄炎培对此举十分

嘉许,即书写“天助自助者,彼长我长之”一联赠光厚先生。

此外,吉隆坡的尊孔、国民学校及福建会馆等也均获官光厚拨

款资助。官光厚亦曾拨地 8 依吉多(50 多亩)作为福建义山(华人

的公墓园),受到当地福建华人的一致赞许,官光厚助人为乐,忘

己救人的行为也让他在马来西亚加影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 1935年,

官光厚当选为雪兰莪安溪会馆第七任会长。

资料来源:录自《上官氏家族史料》

族训翻译:李艺芳、郑仪华

典型故事出处及整理者:《全国第五届上官姓氏文化研讨会暨首届家族企业

发展论坛文集》中《天助自助者,彼长我长之——记爱国侨胞官光厚先生》;上官

顺结

族训收集整理编辑单位:长坑乡人民政府

安溪上官氏族训

第250页

238安溪苏氏家训

安溪苏氏家训

凡我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

内外有别,老小有序,礼义廉耻,为人豪杰,

士农工商,各守一业,和善心正,处事必公,

费用必俭,举动必端,语言必谨,事君必忠,

为官必廉,乡里必和,睦人必善,非善不交,

非义不取,不近声色,不溺贷利,尊老敬贤,

救死扶伤,讦诈勿为,盗偷必忌,不善者劝,

不改之斥,凡我子孙,必尊家规,违者责之。

【译文】

凡是我族子孙,为父亲者应慈爱有嘉,为子女者要孝顺,为兄

弟者要互爱互敬,为夫者恩义待妻 , 为妻者对夫顺从,内部、外部

应该有严格的区别,长幼应该有严格的秩序,做到知礼、知义、知廉、

知耻,做人豪杰,不管从事哪种行业,应各自守护好自己的行业信誉,

做到为人和善,做事公正。平时生活中应提倡节俭,行为举止一定

要端庄,说话一定要谨慎,做事一定要忠于主人,做官一定要清廉,

邻里一定要和气,与人交往一定要友善,若非友善一定不要交往。

不义之财一定不要收取,也不要靠近声色犬马的场所,不要沉溺于

高利贷的利诱,要做到尊敬重老者,尊敬贤达,救死扶伤,不要做

奸佞狡诈的事情,特别是偷盗行为一定是大忌。做了不好的事情的

一定要规劝,不改正的一定要予以斥责,凡是我族子孙一定要遵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