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发布时间:2023-8-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209·廿柒镇抚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tips :清代两广总督~ 黄家自祖上起便是个名望之族,自乾隆九年黄耀彬武士中举之后,家族登科之人一路花开,连绵不绝。特别显赫的有清代两 广总督黄宗汉、清代刑部主事黄贻楫(黄宗汉之子)。现当代则出了黄松、黄永砅等著名艺术家。 据黄氏后裔称,古代黄宗汉故居有十三座大厝,规模宏大,北至元妙观,南至打锡巷北的扶卿巷,东至敷仁巷,西至中山中 路东侧巷中清代大盐商陈部舍府第。 现在则仅存两座住房, 位于镇抚巷51号, 各三进三开间, 还有护厝、 书房、 花园等, 占地一亩多。主体建筑尚存,是清代泉州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典型宅第。 大司马:故居大门西侧立有﹃大司马﹄石碑,大司马在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黄宗汉曾任兵部主事、两广总督兼五口 通商大臣,有﹃大司马﹄这样的石碑,并不夸张。 ﹃探花﹄﹃进士﹄匾额:故居内有探花、进士匾额各一。﹃进士﹄的来历,上面清晰记载,黄宗汉为道光乙未(1835年)科进士,﹃探花﹄则来自黄宗汉之子黄贻楫(1832年-1895年)。据说当年黄贻楫是同治帝准备钦点的状元,由于黄宗汉为慈禧所恶,黄贻楫才被降格为... [收起]
[展开]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泉州——古称“刺桐”,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贸易的东方中心。
文本内容
第201页

·199·

廿伍新府口Quanzhouguchengjiexiang

<

街巷导览

第203页

·201·

廿陆敷仁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敷仁巷 敷仁巷是一条名不见经传却大有来历的小巷。因

明朝江夏侯到泉州堪舆出承天寺位置可以出帝王的缘

故,寺周边便设置了三根箭似的小巷——承天巷、敷

仁巷、新府口,分别对准寺的大殿、中庭及寺后的鹦

鹉山,以此搞破坏。

小巷虽然因“破坏”而建成,却是非常适合居住的

好地方。窄窄的小巷由西向东逐渐爬坡,长 200 米左右,

东边是繁华的南俊路,西边与镇抚巷交接,距离 100

米便是热闹的中山路,地理位置既四通八达,又是闽

南人喜欢的“隐街僻巷”。巷中有望族徐氏文魁宅与进

士第。

|巷名由来|

有说法是,此巷中原为镇抚巷黄宗汉、黄贻楫

黄氏一族女眷所居,其中有女眷被封为 “夫人”,巷

因人名,故得名 “夫人巷”,后来谐音为 “辅仁巷”,

记为 “敷仁巷”。

廿陆

|导览路线|

徐宅

进士第

登贤古地

街巷导览

第204页

|导览路线|

徐宅

进士第

登贤古地

·202·

说起敷仁巷,绕不开徐宅。徐氏二世祖徐文凤经商腾达,

清乾隆初其侧室谢氏携五子由南安官桥徙居府城,在承天巷、

敷仁巷一带先后建大厝六座,现存三座——承天巷名声在外的

“青砖徐”,敷仁巷 4 号清代举人老宅、5 号进士第,均已有 300

多年历史。

徐文凤兴文重教,其五子奋攻儒学,人才辈出。徐氏于

此繁衍近 300 年,遂成泉州之望族。

位于敷仁巷 4 号是一座三进三开间硬山式单护厝建筑,

仍较完整地保留最初的模样:浮雕精美,木门古朴,梁枋彩

画绚丽,清代工匠的精湛工艺一览无余。据《泉州古城踏勘》

记载,徐宅建于清中后期,厅前旧悬有 “文魁匾”,宅主是清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徐振声。

徐宅 敷仁巷 4 号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05页

·203·

廿陆敷仁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登贤古地祀温星君。传说当年承天巷青砖徐家迎神到家里看

戏,看完要恭请温星君回宫时,一直不得应允。徐家人问神是否是

要留驻徐家,占卜得到回答“是”。温星君的神像因此留在徐家大厅,

并设神帐供里人祀拜,直到 1992 年才恭请至护界宫。

登贤古地 巷口沟尾下 40 号

敷仁巷 5 号,人称“进士第”。这里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徐云骧

旧宅,宅内曾悬“进士第” “文魁” “中宪大夫”三牌匾,门口竖旗杆

石,惜今已不存。

据徐氏宗亲会资料记载,徐云骧出生于南安,9 岁能文,尤工

诗赋,初试童子科即获冠军。嘉庆乙卯年选拔为举人,省试解元第

一名,道光二年赴礼试获壬午科进士,朝考一等,分发山西试用知

县。后以母年老,请改近省,莅广东大埔县事。徐云骧在任时,深

受百姓爱戴,著有《琼田书舍试艺》。

进士第 敷仁巷 5 号

街巷导览

第207页

·205·

廿柒镇抚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镇抚巷 镇抚巷是中山中路的一条支巷,短短 200 米却十分热

闹。巷中建有清朝两广总督黄宗汉的府第(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也有近现代的叶贻根番仔洋楼(市级文物保护单

位);人气很旺的觅鲤文创园吸引年轻人络绎不绝来打卡。

|巷名由来|

关于“镇抚”的巷名,在泉州古城内有两个。当年明太

祖朱元璋设锦衣卫掌管刑狱,而锦衣卫下又设 “南北镇抚司”,

泉州的镇抚司,设于中山北路的一条巷中,这条巷子就成

了 “镇抚司巷” 。 而当年镇抚司的一个府第,设于中山中

路的一条巷中,这条巷子也就称为 “镇抚巷”。

明朝时,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

廿柒

|导览路线|

觅鲤文创园

叶贻根洋楼

黄宗汉故居

~tips :后巷~ 在镇抚巷和敷仁巷交界处,有 的﹃生活感﹄。 是另一种满载着被时光打磨和沉淀 抚巷的热闹繁杂,后巷所倾诉的, 一条后巷可通往新府口。不同于镇

街巷导览

第208页

|导览路线|

觅鲤文创园

叶贻根洋楼

黄宗汉故居

·206·

这里原是泉州市纸品厂,2019 年改造成觅鲤文创园——

以特色休闲、旅游为主,是集艺术空间、文创市集、特色民宿、

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总投资超过 8000 万元。

园区内保留丰富的泉州建筑元素:锅炉时代留下的红砖

大烟囱、蟳埔民居常见的蚵壳厝、红砖等等,蹿升为泉州市民

常光顾的网红打卡地和旅游休闲地。

觅鲤文创园 镇抚巷 37 号

<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09页

·207·

廿柒镇抚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叶贻根洋楼宽大高耸,很有气势,在巷边即可看到造型

简约的山花。二楼外立面正中央有三个彩色英文字母 “YAP”,

这是叶贻根当年在海外经商时 “叶” 姓对应的英文名。

整栋洋楼显现了叶贻根当年对建筑不俗的品味。大楼的

瓷砖、水泥等材料都是直接从印尼海运回来,300 多根打基础

的木桩,也全靠人工沉降打桩。

大楼在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也思虑周全。一楼大门西侧

有座石梯通往二楼,石质扶手和阶梯的线条非常简约大方,

今天看来,依然小资感十足,赏心悦目;前后楼之间,有天

桥相连,地上铺设着当年从印尼海运回来的黑白瓷砖,也是

当年西欧流行的搭配,加上颇有地中海风的蓝色门窗、闽南

风的胭脂砖,几种中外元素混搭,却丝毫不见造作,反而安

排得熨帖自然;一楼院中的水井可直接吊水到二楼阳台泡茶

饮用,如此周到的考虑,住起来想必相当舒适安逸。

在战争年代,每遇空袭,叶家还会让附近幼儿园的师生

进来躲避。也是基于同样原因,叶氏洋楼在历史上还曾是解放

军的军事联络处,后来还接待过苏联专家。

叶贻根洋楼 镇抚巷 38 号

街巷导览

第210页

|导览路线|

觅鲤文创园

叶贻根洋楼

黄宗汉故居

·208·

黄宗汉(1803~1864 年),泉州人,清道光十五年进士,

咸丰四年出任浙江巡抚,后拔擢为四川总督。英法联军陈兵

广州时,黄宗汉又调任两广总督,属出身福建具有影响力的

官员,咸丰皇帝赐御书“忠勤正直”匾额嘉勉。

咸丰驾崩后,内不畏权势、外力主抗敌的黄宗汉为慈禧

太后所不喜,最后被革职,病逝于上海,在历史上留下了铮铮

铁骨的一笔。

黄宗汉故居 镇抚巷 51 号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11页

·209·

廿柒镇抚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tips :清代两广总督~ 黄家自祖上起便是个名望之族,自乾隆九年黄耀彬武士中举之后,家族登科之人一路花开,连绵不绝。特别显赫的有清代两 广总督黄宗汉、清代刑部主事黄贻楫(黄宗汉之子)。现当代则出了黄松、黄永砅等著名艺术家。 据黄氏后裔称,古代黄宗汉故居有十三座大厝,规模宏大,北至元妙观,南至打锡巷北的扶卿巷,东至敷仁巷,西至中山中 路东侧巷中清代大盐商陈部舍府第。 现在则仅存两座住房, 位于镇抚巷51号, 各三进三开间, 还有护厝、 书房、 花园等, 占地一亩多。主体建筑尚存,是清代泉州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典型宅第。 大司马:故居大门西侧立有﹃大司马﹄石碑,大司马在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黄宗汉曾任兵部主事、两广总督兼五口 通商大臣,有﹃大司马﹄这样的石碑,并不夸张。 ﹃探花﹄﹃进士﹄匾额:故居内有探花、进士匾额各一。﹃进士﹄的来历,上面清晰记载,黄宗汉为道光乙未(1835年)科进士,﹃探花﹄则来自黄宗汉之子黄贻楫(1832年-1895年)。据说当年黄贻楫是同治帝准备钦点的状元,由于黄宗汉为慈禧所恶,黄贻楫才被降格为探花。 ﹃忠勤正直﹄ 匾额:1853年, 太平天国军队攻克南京, 黄宗汉有效解决江南大营军饷难题。 次年, 咸丰帝亲笔御书 ﹃忠勤正直﹄品已毁,此为复制品。 四个字赐予黄宗汉,并提升其为四川总督,于是有了这块匾额。不过最后黄宗汉由于被革职并永不叙用,这四个字被清廷收回。正 对联:正厅大门上有对联﹃雄文豹蔚尊鸾阁,家业蝉嫣荫鲤庭﹄,为黄宗汉自撰自写。﹃豹蔚﹄,说的是君子风度姿容美好; 黄宗汉撰写此联,勉励子孙读书为官,诗礼传家。 ﹃鸾阁﹄,宫中的亭阁,自然代指朝廷;﹃蝉嫣﹄,连绵不断之意;﹃鲤庭﹄,来自孔子的故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家训:自当年黄宗汉受官场事件牵连,仕途受到打击之后,黄氏族人开始将﹃读书积德﹄作为家训,后人将其刻在家门之上。 读书积德,不做官。 有人说,镇抚巷其实应该叫做﹃黄宗汉巷﹄更合适一些。的确,这里有一大半房子都是他们家的。数十年来,黄氏古宅一直 吸引着许多古建筑、文物、园艺、戏剧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前来参观、考察,尤其对黄氏保护完好的园林古物赞不绝口。

街巷导览

第213页

·211·

廿捌承天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承天巷 承天巷西起中山中路,东接南俊路,全长 300 余

米。巷中老店铺与新业态林立,史迹与传统民居串联

其中,新旧缓冲得当。

曾是唐朝泉州子城四门之一所在的承天巷,铺设

地铺时,特地采用以青砖为主的建筑材料,再现泉州

城楼的历史原貌。街巷提升后,路面管线下地,视野

开阔,改善多年来的雨天积水问题;正在新建一处街

边公园,日后将更加宜居宜逛。

|巷名由来|

泉州自古以为就有许多街巷以寺庙宗祠命名。承

天巷可直达“闽南甲刹”承天寺,故名承天巷。

廿捌

|导览路线|

承天寺

福音堂

青砖徐

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

崇阳门楼遗址

街巷导览

第214页

|导览路线|

承天寺

福音堂

青砖徐

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

崇阳门楼遗址

·212·

~tips :寻宝承天寺~ 承天寺有﹃闽南甲刹﹄之称,规模虽不及开元寺,但景致上却 更迂回环绕,是闲逛休憩的好去处。据寺僧讲,承天寺有镇寺三宝: 一宝为一尊隋朝铜铸的阿弥陀佛像。像高

2米,重

1吨多,至今

仍供奉于城市寺院内,较为少见。 二宝为大悲殿。殿内四面均供奉观音塑像,南面佛龛奉明代千 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端庄壮美。 两侧奉立姿如意观音和净水观音。 主殿造型巧妙, 呈八角形三重飞檐, 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塑像,北面奉铜铸十一面四十八手观音,东西 三宝为正殿前的飞来古塔。 由六角、 八角、 莲花纹、 瓜棱纹、 圆柱形、 塔边也有碑文记,但又与寺僧所说不同。 方形等各种形制的石头层层垒砌。这座﹃飞来古迹﹄有两三个传说, 寺僧说,承天寺曾有一位老和尚要北上面圣,一名小和尚执意 塔纪念此事,并称一定在他们回寺前完工。 掘地寻宝,果真找到大量佛经。为奖赏小和尚,皇帝便命人建一座石 为邀功竟说承天寺内地底下藏有珍贵佛经,皇帝龙颜大悦,立即命人 跟从。 老和尚叮嘱小和尚, 面圣时不许乱讲话。 小和尚转眼忘了叮嘱, 除这﹃三宝﹄外,承天寺还有一尊重要的国保单位文物,位于寺 庙后殿, 是一座北宋时期的石经幢。 碑文记载, 幢高

7米, 八角十三层,

极为珍贵。 布满莲瓣、 云纹、 佛像、 云龙等各式雕刻, 又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15页

·213·

廿捌承天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承天寺正对承天巷口,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后

周显德年间 (955-959 年 ) 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 (1007 年 )

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泉郡三大丛林之一。

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 “月台” 两字,由擅书法的永

宁人张寿所书,民间又名月台寺。在泉期间,弘一法师于山门壁柱间题

书 “得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为寺宇增辉。

承天寺环境清幽,有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

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大

奇景。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将这十景加以总结,写有 “十奇” 诗七律

十首,后明书法家张瑞图将这十景书刻于碑文,传之后世。

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鼎盛时期殿宇曾达 40 多座,海内外许多名

僧大德出其门庭。据说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到泉州破坏风水,

看到承天鹦哥山后,认为这地方上承天意,又有神鸟显灵,日后接了

地气,时机一到,有出 “真龙天子” 的可能,因而想出一个阴招,即在

承天寺的鹦哥头部、胸腹部及尾翼部位各建一条小巷,像路又像箭,

直射 “鹦哥”,把这灵鸟打死了,活穴变死,也就出不了 “天子”,威胁

不到朱氏政权,也就天下大吉。这样就有了新府口、敷仁巷和承天巷

的建置。这三条巷,就是那三支毒箭,一只射向鹦哥山、一只射向大雄

宝殿、一只射向山门。据说,自此以后,承天寺就不再出高僧佛头了。

承天寺 南俊巷 84 号

街巷导览

第216页

|导览路线|

承天寺

福音堂

青砖徐

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

崇阳门楼遗址

·214·

位于承天巷南俊路口的福音堂是一座西方哥特式基

督教堂,建于 1921 年,1938 年曾遭日本飞机轰炸。1947 年,

教会在旧址重建。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以及绘有圣经故事的

花窗玻璃等,为巷子增添了异域色彩。

福音堂 承天巷 931 号

这一座青砖古厝,为清代正四品大官徐应升的中宪

大夫第,也是街坊口中的 “青砖徐”,因宅第围墙全部用

青砖垒砌而得名。

闽南古厝大多以烟炙砖修筑,为何会出现一座与众

不同的青砖古厝?据徐家后人说,老宅所在地在风水上

是一处 “毛蟹穴”,雨天的时候,地上会冒出水泡,之所

以选择青砖而不是红色的烟炙砖,因为青色的蟹代表生

机和活力,红色对于蟹来说,就是熟了的意思,因此这

座青砖古厝,刚好在风水上起到了破解和兴旺的作用。

青砖徐 承天巷 75 号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17页

·215·

廿捌承天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承天巷中段的赤子空间是很多外地游客抵达泉州后专程

前往的地方,一处名副其实的网红艺文空间。

空间由两层业态组成:一层是时装买手店,兼陈设售卖

些独立出版物与艺术衍生品;二层是巴浪鱼咖啡馆,置放许多

数年来滋养过店主的书籍、杂志、影像图册等,它们与咖啡一

起构成了这个空间独一无二的气质,吸引大众来打卡。

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 沟尾下 1 号

~tips :沟尾下~ 赤子空间所在的巷子实为承天巷支巷沟尾下

1号。该巷处

于八卦沟的下段,故称沟尾下。后变为路。 29条古街巷综合提升工程包含沟尾下。施工结束后的沟 走入街巷深处,进一步探索古城生活。 尾下铺装石板,管线下地,雨污分流,焕然一新,引人轻快地

<

街巷导览

第218页

|导览路线|

承天寺

福音堂

青砖徐

赤子空间(巴浪鱼咖啡)

崇阳门楼遗址

·216·

承天巷靠近中山中路的巷口,为唐代泉州子城南门——

崇阳门的遗址。唐代的泉州城,按照中国传统城池的修筑方式,

有子城(内城)和罗城(外城)之分,《晋江县志》载:“子

城筑于唐贞元以前,年月莫考,周围三里,为门四:东曰行春,

西曰肃清,南曰崇阳,北曰泉山。”

巷口有泉州市文管会 1984 年立的遗址碑,还有一块镶于

崇阳门楼遗址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19页

·217·

廿捌承天巷Quanzhouguchengjiexiang

上方墙壁的石匾,上书 “丽正门” 三个大字,这是崇阳门康熙

二十年(1681 年)提督杨捷重建后更改的名字。在古代,崇

阳门还作为鼓楼来播报时辰,因此民间也称为 “南鼓楼”。

民国 26 年 (1937 年 ),省政府下令拆城,首先破坏一千

多年来的唐子城,即所谓 “四鼓楼” ;其次是拆毁清代罗城,

即所谓 “七城门头”。泉州罗城城垣全部拆除。

泉州实验幼儿园西侧

街巷导览

第221页

·219·

廿玖涂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涂门街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

至中山路,全长 1005 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

为一体的繁荣地段。

在这条街上,有众多的 “海丝” 文物群和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 13 处宋元明清文化遗存,其建

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

1996 年,泉州市对涂门街进行保护性改造。现在

的涂门街既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

筑有机结合,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巷名由来|

涂门街又叫“土门街”,相传泉州开元寺内建造

东西塔时,因为当时没有起吊设备,便在石塔边往

东垒砌土坡至 3 公里外的这条街上,建造石塔的大石

块便沿着这条斜坡运至塔顶,因而这条街便得名 “土

门街”,又称涂山街。

廿玖

|导览路线|

泉州府文庙

正音书院

祖闾苏民居

东观西台

清净寺

通淮关岳庙

锡兰侨民旧居

好成财牛排馆

后城旅游文化街

棋盘园

街巷导览

第222页

·220·

|导览路线|

泉州府文庙

正音书院

祖闾苏民居

东观西台

清净寺

通淮关岳庙

锡兰侨民旧居

好成财牛排馆

后城旅游文化街

棋盘园

泉州府文庙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它将宋代中原文化与闽南古建筑艺术有机结合,

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孔庙古建筑群,在全国的文庙建筑中更

是绝无仅有的孤品。2016 年,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就设在文庙。

泉州府文庙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23页

·221·

廿玖涂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作为泉州重要景观之一的文庙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规模

宏大,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

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总占地 8000

多平方米,由泮宫、大埕、大成门、大成殿、

东庑、西庑、明伦堂、庄际昌状元祠、

蔡清祠、李文节祠等组成。

文庙可以说是整个东南地区保存

最好的孔庙建筑群,庙宇典型的宋代

重檐庑殿式结构在全国孔庙中非常罕

见。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七开间,

进深五间,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

饰的飞禽走兽、花卉草木等栩栩如生。

整座大殿用 48 根白石柱承托,殿前有

露台、拜庭,清幽雅致,泮池边古榕

垂青,元代石桥风韵犹存,桥面铺 72

块长方形的条石,代表孔子的 72 个得

意门生;殿内的“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

馆”,正中有孔子塑像;东畔的明伦堂,

是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西侧有泮

宫及乡贤名宦祠等建筑。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堂,文庙自建成

之后便象征泉州教育文化的最高殿堂。

受崇学尚文风气的熏陶,自唐至清光绪

年间的 1000 多年里,泉州人中进士的共

有 2500 多人,并涌现出曾公亮、苏颂、

李贽、蔡清、俞大猷、郑成功等一大批

杰出人物。

街巷导览

第224页

·222·

|导览路线|

泉州府文庙

正音书院

祖闾苏民居

东观西台

清净寺

通淮关岳庙

锡兰侨民旧居

好成财牛排馆

后城旅游文化街

棋盘园

祖闾苏民居 祖闾苏 25 号

正音书院,典自清初朝廷设立的语音训练班。历史上

泉州曾设立过 4 所正音书院,分别位于百源庵、承天寺、奉

圣铺和铁炉铺。

为了传承沿袭正音书院的文化功效,泉州古城办、泉

州文旅集团选址于府文庙,复建正音书院,旨在依托府文

庙的千年古城文脉,延展尚学文风,结合 “润物无声·古城

悦读” 公益活动推广计划,营造千年古城、万人悦读的全民

阅读氛围。

“祖闾苏民居” 位于涂门街胭脂巷内,是北宋宰相、

科学家苏颂嫡系第十世孙苏唐舍(1270-1352 年)于元代

初年自同安徙居泉州的后裔原居地。因明代万历年间永春

名士颜廷榘为苏氏十世懋祺、燃祉兄弟题赠 “苏氏祖闾”

名匾,故苏氏亦称 “祖闾苏”。

祖闾苏民居坐东北朝西南,现存建筑有联翩大厝四座,

总面积约3000平米。第一座大厝为泉州近代名人苏大山故居,

美名曰红兰馆。大厝红色壁砖与出砖入石墙壁、燕尾脊屋顶,

是明代闽南民居风格。第二大厝为苏氏宗祠。宗祠大厅有一

宋代古井,古时传说井水为胭脂色,故曰 “胭脂井”。第三大

厝的堂号是玑琛堂。第四座大厝的堂号是五瑞堂。

正音书院 府文庙广场西南角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25页

·223·

廿玖涂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门,分外、中、内三层,穹顶混有我国古

建筑的 “藻井” 形式。门楼后墙上两行阿拉

伯文石刻,记载清净寺的创建年代、重修

时间和最早的名称。它不仅仅是研究伊斯

兰教建筑历史与艺术的实物,更反映当时

泉州对外通商贸易的盛况。门楼顶层是望

月台,是伊斯兰教 “斋月” 用以望月,决定

起斋日期的地方。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已有千年历史,

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与文化交流的

历史见证,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迹之一。

清净寺位于涂门街西段北侧,又名艾

苏哈卜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还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

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寺宇始建于

1009 年,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杭州

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现存的

主体建筑有门楼、奉天坛、望月台等,基本

保留 11 世纪至 14 世纪的阿拉伯建筑风格。

走进清净寺,这座古建从门楼到礼拜

堂,从墙壁门窗到诸多遗存,都透露浓郁

的阿拉伯风韵。门楼为三层穹形顶的尖拱

清净寺 涂门街 108-110 号

东观西台是泉州市现存少有的四进五

开间明清建筑。该建筑规模宏大,内存多

方清代重要碑刻,是泉州仅存的明代官邸

和清代规模较大的府级宗祠建筑,具有一

定的历史、艺术价值。宗祠是凝聚民族血

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民族悠久历史和传

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1992 年,该建筑被

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观西台是一处祠堂建筑,坐落于涂

门街西段,原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

进士吴龙征的府第,因其官至东观侍读、

西台御史,其第因而得名。清光绪十六年

(1890 年),晋江人吴鲁殿选状元,泉州

吴氏宗亲共议兴建府级吴氏大宗祠,吴龙

征九世孙慨然以其第之前三进改建为泉府

五县吴氏大宗祠。

东观西台 中闽百汇南侧

街巷导览

第226页

·224·

通淮关岳庙,俗称涂门关帝庙,位于涂门街中段,因

地处古通淮大道北侧,所以称通淮庙。关帝庙相传建于南

唐至宋代,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

大的武庙。

关岳庙坐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

的庙宇组成,都为三进,建筑面积 1294 平方米。正殿武成殿,

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奉祀三

国关羽和南宋岳飞;右是三义庙,奉祀刘备、关羽、张飞;

左是崇先殿,奉祀关帝三代祖先。三座庙宇各有特色,具有

浓郁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飞檐翘脊,雕梁画栋,内外的木雕

石刻、香龛神像无不工艺精巧,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

其间配有花鸟走兽,工艺精湛。庙内至今保存宋代大儒朱熹

手书 “正气” 和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 “充塞天地” 等巨幅名匾,

历代泉籍文士明贤的石刻、楹联遍布,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通淮关岳庙历来是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是泉南著名

古迹和道教庙宇,驰名海内外,分灵遍及台、港、澳和东南亚。

每逢节日,关帝庙前必定人山人海,香火之旺盛,让人感叹。

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

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淮关岳庙 涂门街 255 号

|导览路线|

泉州府文庙

正音书院

祖闾苏民居

东观西台

清净寺

通淮关岳庙

锡兰侨民旧居

好成财牛排馆

后城旅游文化街

棋盘园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27页

·225·

廿玖涂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锡兰侨民旧居位于涂门街通淮关岳庙西邻,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

780 多平方米,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主厝四进三开间,单檐硬山式,

双坡顶,抬梁式构架。整栋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东侧另有护厝七间,并配

有天井、后花园。

锡兰侨民旧居的突出价值在于它的始建者为明初滞留泉州的锡兰(斯里

兰卡)皇族后裔,是锡兰王裔在泉州的重要文物遗迹之一,充分反映中国与

斯里兰卡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它的存在为研究锡兰侨民的族群关系、生活

习俗、文化取向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锡兰侨民旧居 涂门街 174-184 号

好成财牛排馆

好成财牛排馆是一家传承百余年的老字号小吃店。小吃店始创于清朝宣

统二年(公元 1910 年),当时老板的爷爷离开家乡闯南洋,去菲律宾做厨师,

见识了西式牛排的做法。民国初年老板的爷爷回到家乡,开了一家牛肉馆,

运用西方元素改良了本地的牛肉做法,炖出来的全熟牛肋排广受欢迎,独特

的制作技艺传承至今。

好成财牛排从选料、刀功、腌渍、锅煮等制作工序都十分讲究,做出

来的牛排、牛肉、牛肉羹香醇鲜美、入口爽滑、唇齿留香,深受泉州市民喜

爱,先后荣获 “中华老字号” “中华名小吃” “中国名优产品”多项荣誉称号。

涂门街 221 号

街巷导览

第228页

|导览路线|

泉州府文庙

正音书院

祖闾苏民居

东观西台

清净寺

通淮关岳庙

锡兰侨民旧居

好成财

后城旅游文化街

棋盘园

·226·

后城旅游文化街,即位于涂门街与九一路之间的后城街,东接侨

乡小商品街,西联百源路,南与清净寺、关帝庙联成一片,北侧还有

保留较完整的古民居。整个建筑群沿八卦沟两旁布置,建筑风格独特,

有浓厚的闽南特色,中间各设 6 米绿化带,柳树成荫,小桥流水,风

景怡人,是一处旅游、商贸的好地方。

后城旅游文化街是一个以民间传统产品为主要特色的工艺美术

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有木雕、佛像、影雕精品、刺绣、玉器、锡器、

紫砂工艺、竹编、藤编、树脂工艺、艺术服饰、钟表工艺、文房四宝、

艺术画廊、茶艺茶道、花灯制品等经营项目。

随便走进一家商店,仿佛回到了过去的世界。煤油灯、发簪、上

发条的时钟、绣花鞋、留声机、布满镂花的红木家具,重新勾起你的

怀旧情结。

每周五晚及周六早上,有古玩市集在这里出摊。来自全国各地的

古玩商贩,准时集结在这条街上,沿街摆摊,少则几十摊,多则几百摊,

逐渐形成了“淘宝” 者青睐的 “后城古玩市场”。

后城旅游文化街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29页

·227·

廿玖涂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顾名思义是下棋的庄园,是宋元时期刺桐城中叱咤风云、提举市

舶司蒲寿庚下棋的场所。

相传当年蒲寿庚在民间挑选了三十二个美丽的姑娘,让她们穿

着红、黑二色衣裙,每人头上顶着簸箕,分别写着 “将、士、相、车、

马、炮、卒” 字样,以充当 棋子。又在他的花园西侧的地面上,画着

棋盘的方格。弈棋时蒲氏和棋友在楼上对阵,这三十二个“棋子”则

按对弈双方的口令,在“棋盘”上移动位置,以表胜负。后来这个地方

就被称为“棋盘园”,一直沿用至今。

棋盘园

商贩们把他们的宝物一一展现,琳琅满目,千奇百怪,让人目不

暇接,叹为观止。不远万里赶来的收藏爱好者穿梭其间,寻找各自喜

爱的宝物。许多泉州人也喜欢流连其间,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分不

清年代、分不清真假的瓷器字画及其他古玩细细地品味、琢磨。如今,

这条街已成为收藏爱好者的乐园。

街巷导览

第231页

·229·

叁拾新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新门街 上世纪 90 年代末,泉州市政府对新门街进行保

护性改造,改造后的新门街道路两旁的建筑群,保留

闽南特色的红砖、白石、燕尾脊、彩绘、阿拉伯窗台

等建筑风格,犹如各个朝代的历史都浓缩在这条悠久

的老街上。

如今,在承袭泉州本土文化的同时,新门街融入

现代商业元素,以富有特色的民俗演艺活动、特色产

品、一站式购物体验方式,打造吃、乐、住、行、游、

购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文化街区。

|巷名由来|

南唐保大中“晋江王”留从效版筑泉州古城墙罗城

时,增筑临漳门,百姓俗称其为“新门”,故称这条街

道为新门街。

叁拾

|导览路线|

芳草园

源和 1916 创意产业园

泉州南音艺苑

梨园古典剧院

临漳门

一号地点盒子社区

街巷导览

第232页

·230·

|导览路线|

芳草园

源和 1916 创意产业园

泉州南音艺苑

梨园古典剧院

临漳门

一号地点盒子社区

新门街西段的芳草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施琅将军在

泉州创建春、夏、秋、冬四季花园中的春园(也称“芳草园” ),

以四季游赏诗文 “春游芳草地” 立意而构思造园,距今已有

三百多年历史。“文革”期间遭毁,1997 年复建。

公园规划总面积为 90 亩,以植物造景为主。园内目前建有

崇正书院、“三洲芳草” 牌坊、涵碧亭等景点。漫步园内,树木

郁郁葱葱,榕树、龙眼树、玉兰树、棕榈等大量乔木婀娜多姿,

参差交错;遍植香樟、桂花等香化乔木,辅以大量草坪及各类

花灌木,四季交替变化的花色花姿令人乐而忘返。

芳草园

源和 1916 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字号源和堂

蜜饯厂,先后荣获 “福建省创意产业重点园区” “福建省文化产业示

范园区” “2013 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园区” 等称号。

园区以 “创意为壳,文化为核” 为宗旨,依托蜜饯厂、面粉厂

等老厂房独特的建筑美感和时代建筑印记,逐步发展成为集工业遗

存观光、创意体验、文化展示、文化交流、研学旅游、餐饮购物等

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区,成为泉州古城旅游新名片。

2015 年,园区被评为 4A 级景区。

源和 1916 创意产业园 新门街 610 号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33页

·231·

叁拾新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

街巷导览

第234页

·232·

|导览路线|

芳草园

源和 1916 创意产业园

泉州南音艺苑

梨园古典剧院

临漳门

一号地点盒子社区

泉州南音艺苑位于芳草园旁,总建筑面积约 2440 平方米。艺苑

内有长 11 米、宽 10 米的中心舞台,舞台上方是富有闽南建筑风格的

飞檐,舞台背景是素雅的《工ㄨ谱》,台下观众席边辅以茶桌,让人

仿佛回到了古代戏园子。泉州南音原称 “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

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次次入闽的中原移民,

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体

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

2006年,泉州南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梨园古典剧院毗邻南音艺苑。剧院内部设置观众休息厅、贵宾室,

剧场观众席为阶梯式看台,座位舒适,视线良好无遮拦;舞台演出配

置齐全,可供戏剧、歌舞、晚会等剧种演出使用。

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慕名前往泉州观看梨园戏演出。植根

于泉州的梨园戏,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以泉音、泉腔、泉

调演唱戏文,多用箫弦伴奏,基本程式 “十八科母” 细腻独特,表

演时各个行当均受其严格规范,蕴含深厚的闽南民间文化与艺术。

泉州南音艺苑

梨园古典剧院

新门街 483 号

新门街 485 号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35页

·233·

叁拾新门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位于新门街与城西路交汇处的临漳门为南唐“晋江王”留从效筑罗城

时所增筑,原为古代城楼。

现有临漳门为新建,城门墙高 8.25 米,城门楼总高 24.3 米,面宽

39 米,进深 27.5 米,南北两向各延伸 15.6 米城墙。城门及城墙占地面积

1478 平方米,城门楼面积 533 平方米,由城门洞两边各设台阶登上城楼。

游人于此处北可观及清源山,南可望至展览城片区。

临漳门

盒子社区是日本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 “400 盒子” 概念的落地,旨

在改变青年住宿冷漠的现状。这里以盒子为基本载体,提倡空间共享,

通过展览、主题讲演、座谈、分享会、创意工坊、放映会、音乐会、

聚会、桌游派对等多样文化活动,为都市青年搭建分享、交流、探索

的社交平台。

一号地点盒子社区 新门街 373 号

街巷导览

第237页

·235·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城南

聚宝城南位于泉州古城南端的临江街道,历史上

曾是泉州经济、文化的发祥地。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

港的刺桐城,造就了聚宝街 “市井十洲人”,“涨海声

中万国商” 的繁华景象,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节

点的灿烂历史。

随着历史变迁,当年“金青龙、银聚宝”的城南留

下众多文物古迹,有世界遗产点天后官、德济门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贽故居、富美宫,市级保护单位

宝海庵、海关碑、桥头系列碑刻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

文景观。

卅壹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街巷导览

第238页

·236·

天后宫,位于鲤城区天后路,

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公元 1196

年),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

年代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

的祭祀妈祖的庙宇,台湾地区的

许多妈祖庙都是从这里分灵。它

也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个被国务

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天后宫坐北朝南,建筑群

由山门、戏台、东西阙、大殿、

寝殿、东西廊、四凉亭、梳妆楼

等组成,总占地面积 7000 多平

方米,布局严整,恢宏富丽。大

殿为闽南传统的重檐歇山式屋

顶,后照璧上保存一幅清代《敇

封天上圣母图》大型壁画,是国

内外天后庙宇所少见的,具有很

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寝殿

的檐柱有一对印度教十六角形石

柱,是印度、希腊和中国艺术的

混合作品。

天后宫内供奉海上保护女神

林默娘,也就是妈祖。林默娘,

是宋代时湄洲的一位传奇人物,

相传她从出生到满月都不啼不哭,

所以取名 “默娘” 。林默娘自幼聪

颖,能踩浪渡海,救过许多遇难

的渔民,去世后被泉州沿海民众

视为航海的保护神。

天后宫 天后路 1 号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39页

·237·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tips :妈祖信俗~ 10-13世纪,泉州九日山奉祀的﹃通远王﹄,是出海人祈求信风的海神;真武庙奉 获得好收成的良好愿景。 生命的海神。三个海神各自承担不同的庇护功能,寄托泉州航海人渴望航行平安,希望 祀的﹃真武大帝﹄,是出海人祈求航行平安的海神;妈祖则是出海人遇险时,祈求拯救 13-14世纪,泉州港对外贸易繁盛,德济门一带成为泉州繁荣的商业区,各地商贾 妈祖被称为﹃泉州神女﹄。 云集,交易繁忙。泉州天后宫妈祖的信仰地位随着泉州港地位的提升而得到增强。原本,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妃﹄,1281

年派遣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师文为使者,主持敕封仪式,泉州天妃宫列入国家祭典。 1329年(元天历二年),朝廷在祭祀泉州妈祖的祭文中,第一次明确泉州天后宫为 要意义。短短 妈祖信仰的﹃发祥地﹄,肯定了泉州妈祖在海外贸易中的作用,以及对于国计民生的重 30年间,泉州妈祖从一位区域性海神,升格为全国性的海洋保护神,从信 第一大港的历史地位。 仰文化的扩张,看出当年泉州港海外贸易的繁盛,印证了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 1407年(明代永乐五年),郑和下西洋,获得天妃庇佑,奏请修缮天妃宫。1684

播的中心。 泉州天后宫因此享有历代朝廷钦崇的崇高礼遇,成为妈祖信仰在闽南的发祥地和对外传 (清代康熙二十三年),泉州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请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后﹄, 泉州天后宫作为妈祖信俗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地,每年前来进香的台湾妈祖信众达 数十万人次,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街巷导览

第240页

·238·

德济门遗址位于泉州城南天后宫正对面,是泉州古城

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过科学考古清理的宋元时期古城门遗

址。700 年前,这里还是进出泉州的要道。遗址面积 2000 平

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濠沟、石板桥以及

瓮城和瓮城门等组成,遗存有 13-14 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明朝至清朝的铁炮等。

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完整保

存了古刺桐城和泉州城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

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为海外交通、城市建筑、宗教艺术等

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6 年被国务院列为第

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正对面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41页

·239·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李贽故居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门万寿路,是明代杰

出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这

是一座两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正厅堂宽

6 米,进深 9 米,前有天井。正厅保持清末修葺的建筑形式,坡屋顶,

砖木结构。2004 年鲤城区委、区政府把故居修葺一新,设立陈列馆,

分别展示李贽的生平事迹、思想著作、各地县志书对李贽的记载和

泉州出土的有关李贽文物等内容。

李贽,字宏甫,号卓吾,生于 1527 年,卒于 1602 年,明嘉靖

举人,是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五十五岁时,他辞官讲学,辨史著书。

平生有《藏书》《焚书》和《史纲评要》等大量著作。后因坚持反

对封建道学被捕坐狱身亡。

李贽故居 万寿路 123 号

街巷导览

第242页

·240·

秉正堂石花膏始于光绪末年,出自秉正堂品牌创始人丁秉

正的外婆黄韭菜之手,是泉州最有名的石花膏品牌。

秉正堂位于天后路天后宫旁,这里的石花膏传承百年技艺,

用料考究,绿色健康,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 “中华名小吃” “中

国名优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秉正堂石花膏有两种,一种是

整块的蜜水石花膏,带点甜味;另一种是原味的石花条,佐莲

子羹、豆沙、银耳等,口感爽滑脆嫩,食之清凉润肺。招牌四

果汤也是来秉正堂不可错过的美味,从一二十种配料中自选四

种配料,有红豆、芋头、椰果、布丁、水果、芋圆、珍珠、仙

草蜜等。挑好配料,浇上蜂蜜,加点冰水,解暑去燥,老少皆宜。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位于天后路,是一家百年老字号,这

里的创办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老店恪守祖训,坚持使

用最好的原材料、最原始的秘方以及最传统的工艺,保留对传

统文化的传承,制作出独家绿豆饼,饼皮酥松,内馅绵软,甜

而不腻,成为泉州美食中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天后路 1-3 号 天后路 2 号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43页

·241·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黄帝宫是泉州市首次发现祀奉黄帝的宫庙。黄帝宫的面积很小,仅有二十

来平方米。门边有一根石柱,年代久远,上面雕刻“龙左鳌右德奠中央”字样,

遒劲有力。

大门两侧墙壁上镶嵌有石碑,右侧是清代同治十三年间(1873 年)的页岩石碑,

左侧是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记载黄帝宫的历史,同时还可以看出,该庙在清末重

修了三次,由商号出资。

黄帝宫

天后路 30 号

聚宝街位于泉州旧城区南部,北起万寿路,南到厂口旱闸,长 400 米,宽 12 米。

街的两旁种凤凰树,沿街是具有浓厚南方特色的古老建筑,以及带有异国风格的建

筑物和教堂。宋元时期,刺桐港对外交通贸易发达,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商人聚集在这里与华人交易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商品,

所以取名聚宝街,意为汇聚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

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的海交史,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元代刺桐港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世界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

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贸易额超过广州,在泉州海

外交通史上开辟了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聚宝街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真实印证。

聚宝街

街巷导览

第244页

·242·

黄厚忠是泉南基督教奠基人之一,对泉南基督教事业

有诸多贡献,并创办国民学校,是当时的泉州名人。

黄厚忠故居建于清末民国时期,历年来都有修建。该

建筑为一栋两层砖混水泥结构楼房,中西合璧的风格。二楼

回廊的女墙是绿色陶瓷柱子,窗棂却是洋派。如今二楼已废,

一楼则成为杂货铺子。

老宅对于研究泉州基督教史及教育事业有重要价值。

基督教聚宝堂位于泉州城南聚宝街中段。光绪十四年

(公元 1880 年),英国长老公会派遣传教士兼医生颜大辟

到厦门、泉州传教,因此当时泉州教徒大多数都是在医院得

到传教。公元 1888 年创建城南聚宝街讲堂。

民国二年(1913 年),教堂聘请牧师黄宇宙专门打

理堂务,独立成聚宝堂会。1915 年,办国民学校,后改

名求德小学。“文革”期间,教堂被占用作粮店和印刷厂。

1987 年,恢复聚会。2000 年,与浮桥教会共同扩建仙景

山新灵园。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聚宝街 127 号

聚宝街 109 号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45页

·243·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车桥头在聚宝街南端。据文献记载,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发达,当时与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那些载着奇

珍异宝来到泉州的“番船”,进入晋江,经

蟳埔、法石直入顺济码头停泊,然后用

小船把货物通过圆通港载到如今的车桥

头起卸。来自亚非等地的珠贝、犀角、

玳瑁、象牙、乳香、龙脑、珊瑚等,从

聚宝街转运到中国内地;泉州本地的瓷

器、茶叶等,则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

富美宫在鲤城区南门水巷末端,始

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 1506 - 1521 年),

主要祀奉西汉名臣萧太傅(人称萧王

爷),配祀文武尊王及王爷二十四尊。

现存庙宇为清代建筑,庙中檐椽斗拱雕

刻精美。泉州民间王爷崇拜由来已久。

明代中后期,泉州瘟疫肆虐,人们为抗

尽管已过千年,聚宝街洗尽繁华,

现在老泉州人依然会念 “南门兜,挤烧

包,挤不能过路角头”,充分反映了当时

车桥头的繁华程度。如今,聚宝街上最

热闹的依然是车桥头,只是这里变成了

一个小型菜市。小贩们高高低低的吆喝

声,居民们混杂着闽南语和普通话的寒

暄,似乎在应和着远处似有还无的晋江

潮声,向世人倾诉对往昔的留念和不舍。

御灾祸,以求生存,于是纷纷建立王爷

小宫庙,供奉王爷保护神,岁时典祭,

祈求神灵保境安民,因此民间对王爷甚

为虔信。富美宫也被称为 “王爷行宫”,

分灵遍及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其中仅

台湾就多达数百处。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万寿路 1-7 号

街巷导览

第246页

·244·

文阿小吃店,位于聚宝街车桥头水巷尾,以前是一家专门经营

水丸的店铺。这里的水丸不使用添加剂,还能够保持水丸的鲜、香、

脆、韧等传统品质风味,因而闻名泉州。随着制作流程的改进和多

种地方传统小吃的介入,文阿小吃店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充实。但是,

老店字号依然不变,深受消费者欢迎,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 “中

华名小吃” “中国名优产品” “十佳风味小吃”等荣誉称号。

目前经营的产品不但有大小鱼丸、肉丸,还有鸡卷、肉粳、酥

糕、香肠、目鱼粳、马加粳、肉燕、扁食等加工食品。产品原料上乘、

做工精细、风味独特、声名远播,是本地顾客、酒家推崇的名小吃,

同时也远销海内外,成为港澳台、东南亚地区馈赠亲友的礼品。

来远驿旧址位于南门聚宝街车桥头附近,设置于北宋政和五年

(1115 年)。

在古代,来远驿是掌管接待外国来客的官署。宋元时期,泉州

海外交通发达。明初实行海禁,朝贡成为唯一合法的外贸方式,明

永乐三年(1405 年)在此设置 “来远驿”,专门接待琉球等国的外宾,

附近设“进贡厂”用来储备贡品。

明成化八年(1472 年),泉州来远驿 “琉球馆” 迁往福州,改

名叫 “柔远驿”。1984 年,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立碑保护。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聚宝街 1 号 聚宝街 1 号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47页

·245·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升平奏创始地位于南门聚宝街旁八舍后尾,是泉州南音社旧址。

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长期在自然生存状

态下传承。清末民初南音兴盛,“升平奏”等泉州南音名社开传承

研究之先声,名家辈出,享有名望。1952 年,泉州市区的“升平奏”

“回风阁” “回风阁俱乐部” 三个民间南音社合并为 “泉州市南音

研究社”。1981 年,研究社创办了世界南音大会唱的前身——

元宵南音会唱,自此古城每年的元宵都会沉浸在典雅的弦管撩

拍声中。1991 年进行社团登记时,“泉州市南音研究社” 更名为 “泉

州市区南音研究社”,隶属鲤城区管理。

百年前泉州百姓闲时去“回风阁” “升平奏”听一曲南音小调,是

一种风雅无比的休闲方式,因此“升平奏” 可以说是泉州早期的南音

社代表。

青龙巷位于泉州旧城区东南部,南起港仔墘,北到横街。因该

巷有一座祀奉保生大帝的青龙宫,于是称为 “青龙巷”。

巷子全长 235 米,宽 5.5 米,由北向南延伸到优美的南环城河,

就像一条青龙蜿蜒入河。古语说 “金青龙、银聚宝”, “青龙”指青

龙巷,“聚宝”指聚宝街,足以证明青龙巷曾有的繁华富庶。相传

昔时有许多当铺,是蕃商兑换货币的重要场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八舍后尾

街巷导览

第248页

·246·

青龙宫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宋元称 “真人庙”,明清称 “帝

君宫”,民国称 “青龙宫”,现在则称为 “青龙慈济宫”,经历六个朝代,

迄今已有八百年之久。

青龙宫内所奉祀的神祇是保生大帝,泉州人称保生大帝为吴

真人。吴真人名夲,字华基,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是北宋时

闽南一带名医,具有济世救人医风,四处行医,救人无数,被誉

为神医。相传吴真人曾治愈宋仁宗母后乳疾,明代他的再传弟子

又治好永乐皇后乳疾,所以宋明之际吴真人的封号有真人、侯公、

真君、大帝。如今闽台各地对吴真人的崇拜极为普遍,吴“医神”

与“海神”妈祖并尊为“海峡保护神”。在台湾,奉祀吴真人“医神”

的庙宇就有 160 多座,泉州青龙宫是闽台亲密关系的具体见证。

青龙宫

青龙巷 78 号 |导览路线| 天后宫

德济门遗址

李贽故居

秉正堂石花膏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黄帝宫

聚宝街

黄厚忠故居

基督教聚宝堂

泉郡富美宫

车桥头修理水利碑

车桥头文阿小吃

来远驿旧址

升平奏创始地

青龙巷

青龙宫

林廉平蚵壳厝

李妙森故居

_ _ Ancient City Of Quanzhou 泉州古城街巷导览

第249页

·247·

卅壹城南Quanzhouguchengjiexiang

青龙巷 “林廉平故居”,建于民国时期,

占地 680 多平方米,三落三开间,硬山

式屋顶,有大门、天井、双厢房、大厅、

后双厢房、后落,建筑规模堪称庞大。

民居大门为现代建筑风格。在古厝北面

的墙体上,除了有泉州传统的 “出砖入

石” 构筑,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两堵蚵壳

墙体。其中后落的这一堵墙体,主体

部分均为蚵壳筑成,历经岁月蹉跎,

李妙森民居建于 1927 年,是一座带

单护厝、两层内院、中西合璧式、带风

楼洋楼的近现代优秀建筑。走进这座清

雅的民居内,西式建筑的柱子搭着闽南

建筑的外墙,传统的砖雕配上南洋的特

色瓷砖,中西风情浓厚;雕饰精美的中

式墙面和倒莲花式样的天花板,挺拔开

阔的罗马柱回廊和独特的西式窗棂,令

民居别具特色。

几无损坏。前落的墙体屋檐下方,也

使用大量蚵壳。据古厝主人介绍,这

座祖厝建于清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当初建设这幢房子的师傅来自蟳埔,

蟳埔的房子建筑特色正是用海蛎壳砌

墙。建筑专家解释,海蛎壳墙体犹如

当今的空心砖,是很好的隔冷阻热外墙

建筑材料。民居如今被列入闽南文化保

护示范点。

最特别的是外墙上进口瓷砖浮雕画

的印度教“象头人身”图案,至今鲜艳如新。

屋内有四根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同时兼

有排水功能,不得不让人叹服古人的巧

妙构思。因此,像这样富有文化色彩的

建筑能够得到进一步保护,不仅是泉州

历史上多元化并存的最好见证,更是这

座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妙森民居

林廉平蚵壳厝

青龙巷 5 号

青龙巷 32 号

街巷导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