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香港|中國古董珍玩專場

发布时间:2022-6-1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保利香港|中國古董珍玩專場

常見的佛造像,經常成組出現,在石刻佛造像中叫一鋪或一龕。有一佛二菩薩類型的組像,由釋迦摩尼佛及兩位脅侍菩薩,即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起配成一組,這種構成為「華嚴三聖」,或由阿彌陀佛及其兩位脅侍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一起形成一組,構成稱為「西方三聖」。而另一種祖像則由一尊佛像,二尊菩薩和二弟子像配在一起構成一組,即一佛二菩薩二弟子。此種組合最做常見的是由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釋迦的兩個大弟子阿難、迦葉組成。此尊龕式造像碑,石灰岩制,碑四面開龕造像。起蓮瓣形龕,裝飾精美。中央雕一坐佛,兩側站立兩位菩薩。佛像髮髻高聳,身著雙肩下垂式袈裟,跌坐於蓮台之上。其左手置於左膝,右手上揚,結無畏印。左右兩側站立著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尊菩薩皆髮髻高聳,身披袈裟,袈裟飄逸自然,三折枝姿站立於蓮臺之上。坐佛身後還各站一弟子,應為釋迦牟尼佛的兩位弟子阿難、迦葉。石龕之上浮雕飛天及飛龍手持瓔珞托寶塔,寶塔正中刻有「天」字。佛龕之下刻有雙獅及法輪。其下刻有銘文,主要詳述了佛弟子李慱雅及家人造此像的事跡。落款年份為「調露元年八月[卅]日造成」,調露元年為唐高宗年號,為679年。石碑左右兩側各... [收起]
[展开]
保利香港|中國古董珍玩專場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作為保利拍賣的重要一員,保利香港致力為海內外藏家提供藝術精品、專業諮詢和優質服務。
文本内容
第202页

常見的佛造像,經常成組出現,在石刻佛造像中叫一鋪或

一龕。有一佛二菩薩類型的組像,由釋迦摩尼佛及兩位脅

侍菩薩,即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起配成一組,這種構成

為「華嚴三聖」,或由阿彌陀佛及其兩位脅侍菩薩,即觀

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一起形成一組,構成稱為「西方

三聖」。而另一種祖像則由一尊佛像,二尊菩薩和二弟子

像配在一起構成一組,即一佛二菩薩二弟子。此種組合最

做常見的是由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釋迦

的兩個大弟子阿難、迦葉組成。

此尊龕式造像碑,石灰岩制,碑四面開龕造像。起蓮瓣形

龕,裝飾精美。中央雕一坐佛,兩側站立兩位菩薩。佛像

髮髻高聳,身著雙肩下垂式袈裟,跌坐於蓮台之上。其左

手置於左膝,右手上揚,結無畏印。左右兩側站立著觀音

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尊菩薩皆髮髻高聳,身披袈裟,袈

裟飄逸自然,三折枝姿站立於蓮臺之上。坐佛身後還各站

一弟子,應為釋迦牟尼佛的兩位弟子阿難、迦葉。石龕之

上浮雕飛天及飛龍手持瓔珞托寶塔,寶塔正中刻有「天」

字。佛龕之下刻有雙獅及法輪。其下刻有銘文,主要詳述

了佛弟子李慱雅及家人造此像的事跡。落款年份為「調露

元年八月[卅]日造成」,調露元年為唐高宗年號,為679

年。石碑左右兩側各有一蓮瓣形石龕,分雖站立著觀音

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尊菩薩皆髮髻高聳,身披袈裟,袈

裟飄逸自然,三折枝姿站立於蓮臺之上。石龕左右兩側刻

有供養人名字。觀音菩薩造像左右兩側刻銘文:「佛弟子

清信女李神妃顛身,桂敬造觀世音菩薩一區,上為天皇天

下、法界眾生。」大勢至菩薩左右兩側刻銘文:「佛瘦子

李博雅,大勢至菩薩侍佛」此面下部刻有銘文: 「本村

柳示為、武顯文、趙三俊,大清順治二年歲次乙酉四月七

日重金粧。」由此可以判定,此碑應當於順治二年再次被

供養。碑身背部刻釋迦牟尼佛與二弟子,釋尊坐於須彌臺

座之上,二弟子站立在束腰蓮座上。之上華蓋十分華麗,

上有雙龍伏身,延續了北齊以來石碑制式。其間又刻劃精

美花紋,最中位置雙線勾描「大唐」二字。

本件造像刻工認真,佛像及菩薩刻畫精美細緻,菩薩的體

態,胸腹部的肌肉感明顯,清晰的表現了佛像的莊嚴及悲

憫的神情。袈裟衣褶自然雙利,無不顯示出唐代雕刻的特

點,實為不可多得的佛教精品。碑身左右側兩龕造像與現

存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西安寶慶寺石雕觀音像風格類似。整

尊造像可參考香港佳士得2022年5月30日拍賣編號2893,

唐咸亨(公元670-674年) 石灰岩雕四面造像碑。

另一面 another view

第204页

3068

明  銅鎏金巴沽拉尊者坐像

本尊羅漢造像有著明顯的漢藏融合特點,羅漢左手持於腹前,手中

原托有鼠鼬,左手當胸拈寶珠,這是藏文典籍里巴沽拉尊者的經典

形象,這是漢傳造像形象所未見的。此尊羅漢頭頂無發,面龐慈

寧,額際高廣,表情寧靜,相容威嚴端莊。面相寫實深刻,五官清

晰、細膩,身著對襟袈裟,衣紋層次分明,線條自然流暢,衣飾邊

緣滿飾花紋,紛繁富麗。羅漢身著長袍袈裟,赤腳游戲坐姿坐於

「亞」字形須彌座上。須彌座異常寬大,寶座上下緣皆飾有精美的

花紋,「亞」字形須彌座正中裝飾有精美卷草紋的鋪墊。作為十六

羅漢之一,本尊造像尺寸高大,相見原供奉寺廟規格之高。

H 101cm

HK$ 480,000 - 680,000

US$ 62,000 - 87,000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EATED LUOHAN

MING DYNASTY, 14-17TH CENTURY

背面 back view

明 鎏金銅戒博迦尊者

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藏

第207页

羅漢是梵文「阿羅漢」的簡稱,原是古代印度小乘佛教,修行的

最高果位,除去一切煩惱,受到天人的供養。羅漢信仰最早源於

印度,但在印度尚未見到系統的羅漢造像,基本上可以看做中國

佛教藝術的創造,是佛教美術本土化的重要產物之一。唐代高僧

玄奘大師翻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最早提到羅

漢。對信仰傳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後轉變為正統信仰物件,進

入佛教寺院殿堂。羅漢是佛陀的得道弟子,身心六根清淨,無明

煩惱已斷,隨緣教化度眾。中原信民不遺餘力地為觀音、羅漢、

天王等漢傳佛教諸神造像,材質各異,但以銅鑄造如此體量的羅

漢像,既需要供養人豐厚的財資基礎,更需要篤定的信仰支撐。

與木雕羅漢相比,銅質的羅漢像,更加率真爽利,形神合一,也

更易保存;與石窟造像相比,更加溫潤華貴,體態傳神,也更易

挪移供奉。

本尊造像帶有明顯的漢藏融合風格,漢藏佛教文化交融源遠流

長,自元朝西藏正式納入中央版圖,藏傳佛教在中原的傳播日趨

深入。有明一代的宮廷佛教造像,在繼承元廷造像風格的基礎

上,從漢藏信眾共同接納的藝術形象著眼,把各美其美的漢藏造

像元素有機融合,而這尊羅漢像就是採用了漢藏風格。此尊羅漢造

像體格高大,胎體厚重,金水保存良好,花紋刻划細密、生動,工

藝精湛,藝術價值極高,實為收藏珍品。

本尊羅漢造型與以下三件標注明代的羅漢作品相似,不同之處,本

尊造像尺寸更大。佳士得香港曾賣出兩件明初的鎏金銅羅漢像,一

件是1993年10月24日,編號543,一件是1994年10月30日,編號

390。前者這尊羅漢左手抱著鼠鼬,明顯是藏文典籍所記載巴沽拉

尊者形象,與本尊造像造型一致,可作參考;而94年這尊手拿金耳

環,則符合典籍里迦里迦尊者的形象。這兩件與維多利亞艾伯特博

物館藏的鎏金銅戒博迦尊者(手持經書)應該原是一套,這三件造

像分別刻有東第一(巴沽拉),西第四(迦里迦)及東第七(戒博

迦)字樣,應該是標明他們擺放的位置。巴黎蘇富比曾於2010年

12月6日售出兩尊同樣造型的作品,編號78、79分別是15-16世紀

銅鎏金阿氏多尊者,和15-16世紀銅鎏金茶半托迦尊者。本尊巴古

拉尊者與上述五尊羅漢像的造像風格相同,唯尺寸更大。充滿宮廷

佛造像的華貴,拘謹,內斂之氣,是一件上承的宮廷造像,非常難

得。

明 銅鎏金巴沽拉尊者

香港佳士得,1993年10月24日,編

號543

明 銅鎏金迦裏迦尊者

香港佳士得,1994年10月30日,編

號390

15-16世紀 銅鎏金注茶半托迦尊者

巴黎蘇富比,2010年2月6日,編

號79

15-16世紀 銅鎏金阿氏多尊者

巴黎蘇富比,2010年12月6日,編號

78

第208页

3069

元/明  銅阿難和迦葉尊者

來源

1. G 收藏,購自巴黎「Hotel Drouot,Euvres d'art et de

haute curiosite de la Chine et du Japon」拍賣,1904年12

月28日,編號1264、1265

2. 香港佳士得,1998年11月3日,編號1032

3. 紐約佳士得,2015年3月15-16日,編號3199

H 73cm

HK$ 6,000,000- 8,000,000

US$ 767,000- 1,022,000

TWO BRONZE FIGURES OF ANANDA AND

KASYAPA

YUAN OR MING DYNASTY, 13TH-17TH CENTURY

PROVENANCE

1. G. Collection, acquired from Euvres d'art et de haute

curiosite de la Chine et du Japon, Hotel Drouot, Paris, 28

December 1904, lots 1264, 1265

2. Christie's Hong Kong, 3 November 1998, lot 1032

3. Christie's New York, 15-16 March 2015, lot 3199

G 收藏,購自巴黎「Hotel Drouot,Euvres d'art et de haute curiosite de

la Chine et du Japon」拍賣,1904年12月28日,編號1264、1265

元 銅鎏金羅漢一對

香港佳士得,2022年5月30日,編號2891

第210页

羅漢為「覺醒者」,聖僧和佛弟子,代表神秘和智慧。兩尊羅漢皆

著袒右肩式袈裟,施禪定印,跏趺坐於臺座之上,袈裟衣袍自然垂

下,落於臺座之下,衣紋褶皺曳曳,形象生動,盡露仙風道骨。兩

尊造像頭頂高聳,廣額,眉骨突出,雙目微闔,面容安詳,嘴角蘊

笑意,耳垂長而厚。此外,兩尊造像體格大小相同,除面相外,其

他神態相似,其中年輕者為阿難尊者,年長者為迦葉尊得。兩者為

釋迦牟尼佛最得意的弟子。在佛教造像供奉中,兩尊造像往往出現

在釋迦牟尼的左右兩側,與釋迦牟尼一起接受供養。阿難是釋迦牟

尼的堂弟,並體現了純真和純潔的價值觀。迦葉象徵著通過經驗獲

得的智慧。它們彼此不同,又相互補充,它們一起表明佛教的道路

眾多,而且對每個人都開放。

本組尊者以銅為材,至今能完好保存,得益於造像表面銅質經特殊

工藝處理,不易生銹。造像用堅硬的銅質將兩位尊者面容之祥和與

衣袍袈裟的柔軟形象展現,雕工精湛不禁心生敬意。整器尺寸碩

大,所呈生動傳神,將羅漢之超然表現得淋灕盡致,更見雕塑者刀

法入裡,實為銅塑之佳作。

「羅漢」一詞,乃是佛教用語,全稱阿羅漢,或作阿羅訶,是小乘

佛教中,透過修行所獲的之最高果位。小乘佛學認為修到羅漢境

界,已斷絕三界煩惱,滅除見,修二惑,永遠解脫輪回。因此阿羅

漢的果位,又稱「無極果」或「無學果」,表示已到達極點,所學

已盡。然在大乘佛學的教義中,羅漢並非最高果位。至高無上的是

「佛」,再次為「菩薩」,再來才是「羅漢」。羅漢一詞源自印

度,為印度梵文的音譯,本身有殺賊、應供、不生之意。所謂「殺

賊」,即殺卻一切煩惱之賊;「應供」則謂到達阿羅漢之果位,身

心清靜,以受天人供養;「不生」則是阿羅漢已進入永恆不變的涅

盤,不復生死輪回,不受業力之影響。

在佛教經典中,特別是早期的經典,提到許多不同的羅漢,如十六

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而十六羅漢名稱由來,早在北涼

時,僧人道泰所譯的「入大乘論」中就有提到。其後在佛教著作如

「續高僧傳」、「法華文句」中都有出現,表示「十六羅漢」的說

法已普遍行於世。但有關十六羅漢的完整名稱,到了唐代,由高

僧-玄奘所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著記」中,才具體

列出「十六羅漢」之名,後代關於「十六羅漢」的名稱,也都以此

為準;其後或有不同,乃受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字的影

響。如漢字的說法、發音與滿文、藏文、蒙古文等,就音譯文字

上,會有些許差異。

第211页

山東濟南靈岩寺千佛殿內供奉著的四十尊彩繪泥塑羅漢造像,大部分成於宋代,造

形各異,但風格、表達手法及形態均與本羅漢相近,應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千佛殿

內四十尊羅漢皆列坐長形磚砌壇座上,從中可得知本羅漢原來的擺設也應該大同小

異。

兩尊尊者體量巨大,為數極少,故本坐像極具藝術及學術價值,珍罕非常。

同類例子寥寥無幾,只見香港佳士得1991年10月1日拍賣的兩尊鎏金銅羅漢

坐像(拍品1668號),定年宋代,一尊者為長者,另一尊者相貌年輕,眉清

目秀。另一相似例記載於Hajek著,1954年布拉格出版《Chinesische Kunst in

Tschechoslowakischen Museen》,圖版115。上述例子無論尺寸或風格均與本羅

漢非常相似。香港佳士得曾售出三尊類似風格的羅漢造像,其中一尊為香港慈山

寺所藏,購自香港佳士得2016年11月30日,編號3233;另外兩尊售於香港佳士得

2022年5月30日,編號2891。

第212页

3070

元/明早期  木雕觀音頭像

觀音頭戴花冠,花冠正中雕化佛,形象生動。觀音束發下垂,面相

豐頤,慈眉善目,現慈悲祥和之女相,頗具元代造像之風。造像原

為寂靜神態的水月觀音形象,包漿自然,木胎細膩,標準的元末明

初風格。

H 54.3cm

HK$ 35,000 - 65,000

US$ 5,000 - 9,000

A CARVED WOODEN HEAD OF GUANYIN

YUAN TO EARLY MING DYNASTY, 14TH-15TH CENTURY

第213页

3071

金/元  銅菩薩坐像

頭戴花冠,面相豐滿端莊,雙目低垂,神態寧靜平,兩側束發呈波

浪狀披雙肩。上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衣領垂至腹部,露出裙襯,

下身著長裙,衣紋簡括自然,雙手結印,觀音游戲坐姿 。造像神

態自若,皮殼古樸蒼勁,身上許多地方依舊殘留漆金與朱砂痕跡。

H 27.1cm

HK$ 30,000 - 50,000

US$ 4,000 - 7,000

A 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BODHISATTVA

JIN OR YUAN DYNASTY, 12TH - 14TH CENTURY

第214页

3072

清早期  石叟款銅嵌銀觀音立像

款識:「石叟」

來源

法國私人收藏

Overall H 55cm

HK$ 120,000 - 180,000

US$ 16,000 - 23,000

A SILVER-INLAY BRONZE FIGURE OF GUANYIN

EARLY QING DYNASTY, 17TH CENTURY

PROVENANCE

A French private collection

此件觀音,精銅而製,立於紫檀座上,姿態端莊嫻雅。觀音菩薩面

形飽滿豐潤,其間月眉細目,修鼻小口,低首垂目,神韻莊重慈

祥。頭戴化佛花箍,化佛為阿彌陀佛,坐於蓮花寶座之上,高髻隱

於巾幗之下,細發整束。胸前配嵌銀瓔珞,身著天衣長裙,衣紋自

然灑脫,如臨風而立。周身以嵌銀絲雲紋、卷草紋為裝飾,紋飾流

暢,細緻入微。觀音像背後有嵌銀篆書「石叟」二字縱向款銘。

作品將佛家奧義融入其中,構思巧妙,獨具匠心,無論造型、神態

和製作工藝都臻至完美,特別是對人物神韻的把握,既能表現女性

的柔美又注意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情懷,使之超凡脫俗,給觀者一

種美的感受和內心沉靜的冥思,是一件兼具肅穆與華貴,藝術與宗

教的完整大型觀音造像佳作。此尊石叟觀音體格高大,滿身銀絲嵌

飾,獨特之處,觀音髮簪前所飾化佛,非常少見。

石叟,明晚期僧人,在佛像、銅器鑄造上尤擅時名。「石叟」的銅

造像區別於一般宗教造像,在於其高超的藝術性,對作品美的追求

遠遠超出了供奉崇拜的實用要求,特別是對塑造對象神韻的把握,

更非普通工匠所能企及。而造像所用銅質,系經過反復冶煉,剔除

各種雜質而成,更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石叟銅佛像作品被作為中國雕塑藝術的代表入藏諸如大英博物館等

國內外各大著名博物館。同時作為一種意境高雅而又存世稀少的造

像藝術作品,被西方收藏家贊譽為古代東方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細部 detail

款識 Mark

第216页

3073

清康熙  銅鎏金釋迦牟尼立像

來源

1. 法國私人收藏

2. 自悅怡齋,香港

H 25.3cm

HK$ 650,000 - 950,000

US$ 84,000 - 122,000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HAKYAMUNI

KANGXI PERIOD, 1662-1722

PROVENANCE

1. A French private collection

2. Ziyueyizhai, Hong Kong

17世紀 銅鎏金釋迦牟尼

北京瀚海,2007年6月25日,編號2319

第218页

黃銅質,通體鎏金。釋尊頭飾螺發,肉髻高聳,寶珠頂嚴,耳垂於肩。面相方圓,彎眉細

目,眉間嵌紅寶石的白毫,表情沈靜。軀體挺直,體態均稱,手腳刻划細膩寫實。身著雙領

下垂式通肩大衣,胸前飾有「卍」字符,腰間系帶,以絲束繫於前並打結,富有裝飾意味。

下身著長裙,採用了漢地造像曹衣出水式的寫實性表現手法,衣褶起伏跌宕,飄逸流暢,做

工難度極大。衣服邊緣鏨刻有繁復的花紋帶,做工精細,工藝精湛,與北京雍和宮內所藏一

尊旃檀像極其相似,為清代宮廷造像慣用樣式。左手置於胸前結禪定印,右手施與願印,手

心鏨刻有法輪,象徵佛法永不熄滅,象輪子一樣旋轉輪回,不熄不滅。雙足立於圓形覆式蓮

花座之上,上緣飾一圈連珠紋,下有蓮花瓣一周,排列規整,蓮瓣飽滿圓潤,挺拔秀長,尖

飾捲雲紋,繁縟交錯,非常精美,為康熙時期罕見的立式佛像。

本尊造像體裁少見,工藝精湛,細節處理極為到位,衣袍隨風飄擺,動感較強,於本尊造像

相似者曾見北京翰海2007年春拍編號2319,17世紀銅鎏釋迦牟尼,兩者造型,體裁相同,前

者曾以人民幣145.6萬釋出。

細部 detail

第220页

3074

清乾隆  黃楊木雕阿彌陀佛像

來源

1. 1959年11月7日,購自法國Sevre救濟院慈善拍賣(根據標籤)

2. 法國重要私人收藏

以獨根黃楊木圓雕阿彌陀佛像,頭頂肉髻,螺發以黑漆繪出,面容豐頤,

雙耳垂肩,低眉含目,表情沈靜,莊重和藹。身著僧裙,肩披法衣,雙手

結禪定印,全跏趺坐姿。造像於堅實溫潤的木質和莊嚴的氣氛中富有變

化,衣紋如曹衣流水,親近宜人,這與佛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宗旨相

吻合,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表達能力。造像背部留有長方形裝藏,可知此尊

造像曾加持供奉過。

本尊造像為標準的乾隆宮廷制式,在同時期的玉器作品中多有見到。參

考一例香港佳士得2019年11月27日拍賣,清乾隆青白玉佛坐像,編號

3836,與本尊黃楊木雕阿彌陀佛造型一樣,惟本尊造像體格較大,可作

參考。也曾見到乾隆一朝宮廷造辦處佛畫中有著相似風格的造像,參見台

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御制贊緙絲釋迦牟尼,畫像正中的釋迦牟尼與本尊黃楊

木造像一致。

黃楊木生長速度極其緩慢,有千年黃楊長一寸之說,《閒情偶寄》載「黃

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命也。」蘇軾詩雲:

「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生長的緩慢造就了木質的細膩,

日久則類於象牙,所以黃楊木木料通常細小虯曲,少見大器。本尊造像尺

寸與同時期玉器造像體格稍大,非拼接而成,獨料雕制,材質難覓,非宮

廷不能。

H 20.5cm

HK$ 200,000 - 250,000

US$ 26,000 - 32,000

A BOXWOOD FIGURE OF SEATED AMITABHA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PROVENANCE

1.Purchased from a charity auction in Sèvres, according to label

2.An important French private collection

背面 back

©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御製贊緙絲釋迦牟尼佛(局部)

1959年11月7日,購自法國Sevre救濟院慈善拍賣

清單

清乾隆 青白玉佛坐像

香港佳士得,2019年11月27日拍賣,編號3836

第222页

3075

明正統丁卯年  銅鎏金觀音菩薩坐像

銘文:「正統丁卯年」「楊普明」

參閱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公司編纂的故宮博物院藏

文物珍品大系「藏傳佛教造像」頁232

菩薩跏趺坐於束腰蓮花座上,左手結捻蓮莖舉於胸前,右手牽蓮莖呈與願

印置於膝上,其莖順臂生長,開花於兩肩旁。頭戴五葉冠,身穿珠寶瓔

珞,著披肩帔。雙目下垂,凝神靜思,嘴角上揚,似帶微笑。風格延續了

明早期宮廷御用監製作的漢藏風格,但在細部上已有巧妙變化。

明永樂、宣德年間的金銅造像以西藏、尼泊爾等地佛教造像風格為基礎,

於其上增添華美矜貴的皇室宮廷味道,使中國佛教造像藝術達到巔峰期。

正統時皇室對佛寺的施捨相對減少,傳世作品也不多。此件作品無疑延續

了永樂朝作品造型,與西藏博物館藏一件非常相似。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

另一件帶正統款的菩薩像上更為明顯。

本品與永樂宮廷造像風格相似,於同樣落款位置落「正統丁卯年」款,蓮

座下部正前方落「楊普明」款,應當是工匠名字,非常少見。香港佳士得

2013年5月29日拍賣同樣帶有「正統丁卯年」 (1447)鎏金銅蓮花手觀音

坐像,編號2138,可作參考。兩尊造像風格相似,同樣都落「楊普明」款

(注:香港佳士得那尊造像款識較小,被誤認為「楊若明」)。

H 40cm

HK$ 600,000 - 800,000

US$ 77,000 - 103,000

A GILT-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GUANYIN

ZHENGTONG PERIOD, 1436-1449

另一面 another view 款識 Marks

明正統 丁卯年銅鎏金蓮花手觀音像

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編號

2138

第224页

3076

明永樂  銅鎏金無量壽佛

款識:「大明永樂年施」

來源

1. 香港重要私人藏家

2. 保利香港,2017年10月2日,編號3210

整像一面二臂,作菩薩裝束,頭戴五葉寶冠,上作葫蘆形髮髻,雙

手作禪定印,手心托甘露缽,全身飾珍寶瓔珞,天衣自腕曲折飄

下。蓮座上自左至右陰刻「大明永樂年施」楷書款識。

H 19.4cm

HK$ 1,500,000 - 2,500,000

US$ 192,000 - 320,000

A GILT BRONZE FIGURE OF AMITAYUS

YONGLE PERIOD, 1403-1424

PROVENANCE

1. An important Hong Kong private collection

2. Poly Auction Hong Kong, 2 October 2017, lot 3210

©青海博物館藏

明永樂 銅鎏金觀音菩薩立像

明永樂 銅鎏金無量壽佛立像

佳士得香港,2015年6月3日,編號3009

款識 Mark

第226页

本尊在面部表情方面的處理更顯精巧,更完整地體現出明初鑄造工藝

的精湛。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淨土世界的教主,以無盡

願力誓渡一切眾生,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獨行者,業障重罪皆可

消減,凡持其名號者,生前獲佛護佑,消除一切災禍業苦;死後更可

化生其極樂淨土,得享一切安樂,法力強大。無量壽佛是能滿足現世

眾生對於壽命綿長的追求,又能接引善良眾生死後超脫輪迴之苦,往

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千餘年來以無量壽佛為題材的單尊造像作品

不計其數。 本尊其裝飾繁縟,工藝精細,銅質細密,為典型的永樂

宮廷造像。明代宮廷造像融合漢藏兩種風格,風格純熟,造型完美,

材質優良,雕工精細,雍容華貴,流光溢彩,具有宗教、歷史、藝術

和科學多方面的價值。它見證了明代漢藏民族之間深度的文化藝術交

流,同時也體現了明代藏式佛像和宮廷藝術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冶煉

和鑄造技術的高度發展水平,甚具收藏價值。

整體造型優美,比例勻稱,為永樂造像中難得一見之佳作。 永樂宮廷

鑄造站立姿造像並不多見,最為重要的當屬青海博物館和法國巴黎塞

爾努奇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所藏兩尊大尺寸帶有「大明永樂年

施」款的銅鎏金觀音菩薩立像。這兩尊造像體格碩大,工藝精湛,震

爍古今。此外,香港蘇富比2006年秋推出的《佛華普照──Speelman

收藏重要明初鎏金銅佛》專場封面作品明永樂銅鎏金釋迦牟尼立像僅

見唯一。此尊無量壽佛屬於永樂造像中較小型的作品,同樣題材罕

有。同類作品可見佳士得香港,2015年6月3日,編號3009,以高達港

幣25,880,000成交,兩尊永樂造像身量尺寸相仿,風格類同。

第228页

3077

十四世紀  尼泊爾銅鎏金寶冠釋迦牟尼佛

此尊佛像頭飾螺發,佩戴五葉冠飾,大耳垂肩,繒帶于耳際飄揚。

額頭高廣,眉間飾白毫,形象生動寫實,展現了佛陀不同凡俗的莊

嚴和寂靜。上身著袒右式袈裟,下身著僧裙,採用薩爾納特式的表

現手法,僅在領口、袖口、小腿和和袈裟下擺處用鏨刻紋飾及聯珠

紋裝飾,餘處光潔無紋,充分顯露出軀體的自然起伏和變化。雙腿

結跏跌坐於蓮花座上,身姿挺拔,左手置雙膝上,右手結觸地印。

蓮花座造型寬大,上下邊緣裝飾一周聯珠紋,上下仰覆蓮花瓣細長

飽滿,勁健有力。整體造型優美,氣韻生動,既給人以生動柔麗的

藝術美感,又潛藏著無窮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極高的雕刻和鑄造

工藝水準。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在佛教及相關藝術中具有無與倫比的

地位和突出表現。此件造像表現的是釋迦牟尼頭戴寶冠的形象,亦

稱寶冠佛,代表佛的內證功德,從佛陀傳記的角度認為此種形象代

表釋迦牟尼當王子時的造型,故又稱釋迦牟尼王子像。

整件作品風格受到尼泊爾藝術影響,尤其是它的面部和全身的衣紋

表現手法具有尼泊爾藝術鮮明特點,但在整體及局部造型上融入了

更多的西藏本土審美情趣和表現技法,是一尊尼泊爾和西藏藝術相

互融合的精品佛像。

H 14cm

HK$ 800,000 - 1,200,000

US$ 103,000 - 154,000

A NEPALESE GILT-BRONZE FIGURE OF

SHAKYAMUNI BUDDHA

14TH CENTURY

另一面 another view

第230页

3078

十三至十四世紀  銅鎏金釋迦牟尼

此尊為經典的釋迦牟尼佛成道像。佛像頭飾螺發,頭頂肉髻高隆,髻頂安

寶珠,大耳垂肩,脖頸處刻有三道蠶節紋。面形圓潤,額部高廣,雙眉

上挑,雙目低垂,隆准小嘴,下頜圓滿,展現了佛陀不同凡俗的莊嚴和寂

靜。著袒右肩式袈裟,薄如蟬翼,衣角反搭於胸前,為早期的薩爾納特式

樣。釋尊胸肌豐滿,挺拔有力,非常寫實。腹部透過袈裟清晰勾勒出小腹

曲線;胸部、左臂、腳踝處僅以兩道連珠紋表現衣緣,中間鏨刻精美的紋

飾;左手袖口採用留空的方式增加袈裟的靈動感。袈裟下擺平鋪於台座之

上,雙腿間形成扇形衣褶,紋飾華麗精美,轉折起伏自然流暢。雙腿結跏

跌端坐於蓮花寶座上,身軀挺拔,姿態優美。左手置雙膝上,右手置右膝

結觸地印。整體造型大方,體態優美,軀體雄健,氣韻生動,既具生動柔

麗的藝術美感,又潛藏著勃勃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極高的雕刻藝術和鑄

造工藝水平。特別是其極為罕見的碩大體量,魅力無窮,震撼人心,給人

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非凡的藝術美感。

H 35cm

HK$ 3,500,000 - 4,500,000

US$ 447,000 - 575,000

A GILT-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SHAKYAMUNI

BUDDHA

13TH-14TH CENTURY

十四世紀 銅鎏金釋迦牟尼

北京保利,2015年12月7日,編號7333

十四世紀 尼泊爾銅鎏金釋迦牟尼

香港佳士得,2016年6月1日,編號3303

第232页

釋尊和蓮座分體鑄造,結合緊密。蓮座圓形,十分寬大,為雙層束

腰仰覆蓮座。雙重蓮瓣大小相迭,下層蓮瓣寬肥飽滿,瓣尖微翹,

上層蓮瓣狹長秀美,瓣尖捲曲成雲頭紋。蓮瓣上下對稱環繞蓮台一

周。蓮台上沿裝飾雙層連珠紋,下沿連珠緊貼底部,形成「落地

珠」,珠形古樸,別有意趣。此尊造像蓮座寬大,為少見的圓形。

寬大的蓮座,與跏趺坐姿的釋尊對照,托顯釋尊之高大,氣勢非

凡。

此像風格明顯受到了尼泊爾藝術影響,尤其是它的面部和胸肌刻劃

以及衣紋表現具有尼泊爾藝術的鮮明特點,但在整體造型和局部細

節上又明顯融入了西藏本土的藝術和審美元素,由此可知其為一尊

尼泊爾人在西藏地區鑄造的,是一尊融合了尼泊爾和西藏藝術的佛

像藝術作品。釋尊採用紅銅鑄造,鎏金飽滿,色澤沈靜,充分展現

了尼泊爾人無與倫比的冶銅和造像天賦。整尊釋迦牟尼佛造像工藝

精湛,造型大氣,高貴純正,通過對肌肉的刻畫和袈裟紋飾的寫實

化裝飾,盡顯佛陀渾厚華貴之大美。佛陀身體比例完美,雙肩寬

厚,腰部收束,肌肉飽滿富有張力,周身洋溢著無限的青春與活

力。

遍查海內外博物館和私人藏品,類似體量和圓座造型及保存狀態的

造像並不多見。此像的時代和風格與尼泊爾13至14世紀迦捨末羅

風格 (Khasa Malla)的造像似乎有著某種內在聯繫,尤其圓形寬

大的蓮座更是此尊造像的獨特之處。相同造像可參見英國藏家朱勒

斯·斯彼尓曼(Jules Speelman)珍藏的一尊十四世紀銅鎏金釋迦

牟尼,後以1.035億人民幣於北京保利2015年12月7日拍出,編號

7333;又見香港佳士得2016年6月1日,編號3303,14世紀 尼泊爾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第236页

3079

十七世紀  純金藏文經書經板

來源

日本私人收藏

本品以純金代藏紙,以刻刀代筆,級別罕見。本件經板尺寸較小,

中間線框內藏文刻寫經文,字跡工整,刻工有力,左側藏文俱名,

純金製作,金質鋥亮,十分少見,相見原有規格之高。

L 21.9cm

HK$ 20,000 - 50,000

US$ 3,000 - 7,000

A GOLD PRAYER-INCISED BOOK COVER

17TH CENTURY

PROVENANCE

A Japanese private collection

3080

十八至十九世紀  金嵌綠松石金翅鳥胸飾

古代西藏官員新年佩戴的肩飾,藏語稱為「班朵」,鑲嵌綠松石而

成。肩飾上部為金嵌綠松石金翅鳥,一般認為具有鎮宅和闢邪功

能。肩飾下部分金鑲嵌綠松石,狀如兩層同心花瓣盛放的蓮花。本

品應由清代拉薩雪堆白工坊製作,用工精良,非常華麗。

L 7.9cm 158g

HK$ 180,000 - 250,000

US$ 23,000 - 32,000

A TURQUOISE-INLAID GOLD 'GARUDA'

ORNAMENT

18TH TO 19TH CENTURY

3079

第238页

3081

清中期  緙絲西園雅集掛屏

來源

紐約佳士得,1987年10月

H 177cm W 58cm

HK$ 200,000 - 280,000

US$ 26,000 - 36,000

A 'LITERATI GATHERING AT THE WESTERN

GARDEN' KESI

MID QING DYNASTY, 18TH CENTURY

PROVENANCE

Christies's New York, October 1987

細部 detail

立軸。此緙絲以多種顏色緯線編織,運用勾緙、摜技法、緙金、緙

畫等技法拼合而成,造工繁瑣複雜,顏色富麗多變、人物描繪生動

有神,題材獨特,是清代緙絲的一件佳作。

由下而上,一眾文人雅士雅集於庭院當中,前景中三人凝神賞畫,

兩人手持展開山水圖,小童立侍在樹後,手捧一卷軸,後方樹蔭下

設重檐角攒尖頂涼亭,柱子上涼亭內幾人暢談甚歡,侍童手捧酒

觴。遠方用淡色緯線仿製淡墨山水、以絲綢做出紙墨特有的暈染效

果。

此緙絲佈局嚴謹,用於表現人物的緯線配合勾緙法勾勒人物輪廓,

再以摜技法拼合顏色相近線條使五官及衣衫更具立體感,又於絲綢

表面加彩,使光暗線條人物表現活靈活現,山水樓閣堪比筆墨之

作,線條分明清晰,攒尖頂緙金,屋檐斗拱結構用紅、綠顏料緙

畫,用色考究,製作精良。

編繪此等高級庭院建築的緙絲作品傳世極少,本品選材講究,工藝

繁複,是緙絲中的上乘之作。

第240页

3082

清中期  黑漆嵌百寶一品清廉小座屏一對

來源

保利香港,2013年4月7日,編號752

此對為小型硯屏,屏心髹黑漆為地,以螺鈿、翡翠、水晶、瑪瑙、

玳瑁等嵌出荷花、鷺鷥、鳳凰等鮮活圖案。觀其花朵枝繁葉茂,鮮

花朵朵綻放,花枝間一屏一鷺蓮科,一屏鳳凰獨立,整個畫面構圖

繁複精細,一派鳥語花香,分外華美。屏風背面配以嵌螺鈿詩文,

用色拾配典雅協調,鑲嵌工藝極為考究,屏風花朵、枝葉採用立體

雕刻手法突出屏面,但見其花瓣層迭、花蕊隱現,竟如可聞其香,

愈顯雍容華貴之清代宮廷風範。

H 27cm W 21.8cm

HK$ 800,000 - 1,200,000

US$ 103,000 - 154,000

A PAIR OF BLACK LACQUER INLAID WITH

TREASURED STONES TABLE SCREENS

MID QING DYNASTY, 18TH CENTURY

PROVENANCE

Poly Auction Hong Kong, 7 April 2013, lot 752

兩面 two views

清初 黑漆百寶嵌佛手花鳥插屏

《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宮廷傢俱大觀下》,385

第242页

3083

清乾隆  紫檀雕夔龍紋嵌綠地纏枝蓮暗八仙紋瓷板酒桌

來源

香港重要藏家收藏

本品以「小葉紫檀」為材,是紫檀中之精品,用料踏實厚重,質地堅硬,紋理細

密 (俗稱「牛毛紋」),油感細膩,手澤極佳。紫檀為乾隆最為鍾愛之材,數量稀

少,需求極大,極為珍罕。

桌面攢框裝綠地纏枝蓮暗八仙紋瓷板,色彩豔麗,與深色的紫檀形成鮮明的對

比,相互映稱,整體為巴洛克風格,富麗高貴。瓷板整體圖案佈局疏朗,清新脫

俗。暗八仙紋,寄語長壽,明清瓷器上偶有見之。

束腰陰刻二方連續的回紋,由於陰刻線的橫豎面不同,豎線的啞光部分巧妙地產

生方勝紋的裝飾效果,亮光面與啞光面相間排列,整齊而富有韻律,同時呼應方

材腿足上的回紋,足見設計時的匠心。牙條與腿結合的轉角處通體雕回紋線,轉

角配巴絡克式卷葉夔龍紋牙角,紋飾瑰麗,雕工出神入化。清代宮廷藝術受同時

期歐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影響,融入大量西洋元素,形成繁縟華麗的風格,至

乾隆時期達到頂峰。

L 83cm W 51cm H 85.3cm

HK$ 1,600,000 - 2,000,000

US$ 205,000 - 256,000

A WITH FANILLE ROSE INLAY CARVED ZITAN LOW TABLE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PROVENANCE

An important Hong Kong private collection

頂部 top view

細部 detail

第244页

3084

清早期  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

來源

香港私人收藏

此案面攢框鑲黃花梨三拼面芯,長逾二百公分,整體色澤沈穩,包

漿溫潤。冰盤沿上舒下斂,案面下接牙板,鎪出湧起的雲頭,邊沿

飾飽滿的燈草線,並以夾頭榫與腿足相接。腿足腿面飾雙混面雙邊

線處理,線條流暢有力。足端微向外撇,俗稱「香爐腿」。兩側腿

足間施二根寬厚的管腳棖。案造型嚴謹,工藝考究,紋飾無過分雕

琢,卻處處經意,協調簡練,造型秀美,用料厚拙,是一件典型明

代風格的平頭案。

L 207.3cm W 62.5cm H 85cm

HK$ 800,000 - 1,800,000

US$ 103,000 - 230,000

A LARGE HUANGHUALI LONG TABLE, PINGTOUAN

EARLY QING DYNASTY, 17TH CENTURY

PROVENANCE

A Hong Kong private collection

第246页

3085

明晚期  黃花梨書箱

來源

1. 歐洲私人收藏

2. 倫敦佳士得,2001年6月19日,編號168

3. 德國納高,2011年5月6-7日,編號37

此櫃黃花梨製成,通體素面,平頂,硬擠門式對開櫃門,底座突出

於櫃身。櫃頂及底座四角飾素面白銅包角,方圓形的把手分別置左

右兩側以便挪動。櫃內以格板分格出四個空間,正中一格裝壼門牙

子,之下為一隻抽屜。此櫃整體光素無紋,黃花梨紋理如同流水瀑

布沖落山澗,氣象萬千。整體造型端莊穩重,用料粗厚,紋理自然

美觀,包漿肥厚,光澤內斂,實為佳品。

L 57cm W 35.3cm H 70cm

HK$ 250,000 - 450,000

US$ 32,000 - 58,000

A HUANGHUALI CHEST

LATE MING DYNASTY, 17TH CENTURY

PROVENANCE

1. A European private collection

2. Christie's London, 19 June 2001, lot 168

3. Nagel Auction, 6-7 May 2011, lot 37

正面 front view

第248页

3086

清早期  黃花梨束腰三彎腿螭龍捲草紋炕桌

來源

丹麥私人收藏

攢邊打槽構成桌面,外側冰盤沿中間打窪,矮束腰,壼門式牙子,

正中雕雲頭,兩側雕雙向螭龍捲草紋,邊緣沿腿部內側起線,三彎

腿,下雕卷雲紋馬蹄。「三彎腿」為明式炕桌中的一種式樣,即整

個桌腳呈現S形彎曲。由於其彎曲度大,須一木連做,一氣呵成,

因此對於木料品質和匠作技術的要求甚高。

此三彎腿小炕桌造型古樸,文雅端麗。類似一例可見香港佳士得,

2015年6月3日拍賣,編號2863。

L 97cm W 61.5cm H 30cm

HK$ 400,000 - 600,000

US$ 52,000 - 77,000

A HUANGHUALI 'CHILONG' LOW TABLE,

KANGZHUO

EARLY QING DYNASTY, 17TH CENTURY

PROVENANCE

A Danish private collection

第249页

3087

明末或清初  黃花梨三撞提盒

來源

香港私人收藏,90年代初購自翰明家具 (附購買收據)

黃花梨提盒,色澤柔雅瑩光,紋理天然流暢,包漿溫潤,雋雅敦

秀,立牆內外均為圓角相接,為明代木作風格特點。盒體分三撞內

嵌一層,連同盒蓋共為四層,其下層正嵌落於托底槽中,固定平

穩。兩側設站牙,中設夾柱,上端羅鍋棖式提梁。提盒每層沿口均

起陽線,以更增添強視覺效果。全器用料整齊,形制規矩,直線穩

健挺拔,收放有度,呈現出古樸沉穩之質,別具清雅之趣。

提盒起源於食盒,初始多為竹子與較輕的材料製作,便於攜帶。至

明代,提盒多用於盛放文房雅玩,因此所用材質也取名貴木料。本

品狀態完好,原裝銅條,極為難得。

L 19.7cm W 36.7cm H 22.5cm

HK$ 220,000-300,000

US$ 29,000-39,000

A HUANGHUALI THREE TIER BOX WITH

HANDLE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DYNASTY, 17TH CENTURY

PROVENANCE

A Hong Kong private collection, acquired from Hon Ming

Antique Furniture Company in 1990s (with record of

purchase)

第250页

3088

明  剔紅雲龍紋蓋盒

款識:「大明永樂年製」

來源

日本私人收藏

盒為蔗段式,子母口,圈足,底部及盒內髹黑漆。盒底足內一側邊緣處陰刻填金,楷

體直書「大明永樂年製」款。盒蓋正面圖案為雲龍紋,雲龍威武奔騰,戲逐烈焰寶

珠,五爪龍紋造型,尤顯永宣當朝風格。盒側剔雕雲紋,尤如朵朵靈芝,底落「大明

永樂年製」仿款。

本品紋飾風格與永樂、宣德漆作甚為類似,或因二朝御用漆作傳承明確,博物館藏亦

有例可鑒。上海博物館藏一例,尺寸、紋飾相若,刻有宣德款,錄於王世襄,《中國

古代漆器》,北京,1987年,圖版54。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漆盒,載於《故宮經

典:故宮漆器圖典》,前述出處,圖版33。

D 21.6cm

HK$ 600,000 - 800,000

US$ 77,000 - 103,000

A CARVED CINNABAR LACQUER 'DRAGON' BOX AND COVER

MING DYNASTY, 14TH-17TH CENTURY

PROVENANCE

A Japanese private collection

明宣德 剔紅雲龍紋蓋盒

©上海博物館藏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3d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