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風煙的浪漫
——沈德潛銘太湖石賞析
雍正七年四月,這時已經 56 歲的沈德潛,卻仍是一名秀才,經過了十幾次的鄉試卻仍未中舉,他決心尋一處幽僻之地,
用來安心讀書備考。於是沈德潛從祖居的蘇州葑門遷至木瀆山塘,自稱“愛其山水之秀,人物之樸也”。這裏背靠靈岩山,
面對香溪河,青山綠水合圍之中,的確是一處絕佳的風水之地。他在王家橋北買地造園,園中遍載翠竹,月夜看竹影,
雨夜聽竹嘯,起名曰“竹嘯軒”。這是一處典型的江南園林,在名園甚多的蘇州,並不算是翹楚,但其軒廳結構,廊廡配列,
以至門窗欄檻,新意層出,不落常套 ;其後部小池,上跨石梁,池周湖石錯布,修木灌叢,深淺相映,景致尤為幽絕。
也許真的是這裏的山水有靈,住進竹嘯軒後的第九年,沈德潛鄉試中舉,後一年又考中進士,二甲第六名。這一年
的沈德潛已經六十七歲,但按他享年九十八歲來計,這時不過是剛入中年。未曾想到竹嘯軒初建之時,沈德潛還是一領
青衿,十年後再次歸來時,已是會試總裁、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仕途青雲直上,一時名重朝野,集榮寵尊貴於一身,
被乾隆帝稱為“詞宗耆碩”、“鶴性松身”、“九帙詩仙”。
這塊賞石出於蘇州舊戶,也許就曾放置在沈德潛的竹嘯軒中。此太湖石橫峰,造型碩大氣勢恢宏,體態嶙峋多孔洞,
嵌空玲瓏婉轉,連環貫通,文征明之曾孫文震亨在《長物志》中雲“湖石在水中者為貴,歲久被波濤衝擊,皆成空石,
面面玲瓏”。賞石造型變幻多姿,靈動秀美,如風煙雨雪,吞吐變化,靈氣十足。石為雲根,林有麟《素園石譜》言“至
其神妙處,大有飛舞變幻之態,令人深遊其間,是在玄賞者自得之。”賈島有詩雲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依此石,
擬雲擬水,如風煙飛騰流轉,似雨雪飛舞盤繞,似石又似雲,有雲水的意趣,不啻為靈性的幽致。沉實的石似飄渺的雲,
是騰雲致雨之根源,是動靜虛實的變化,是雨雪風煙的浪漫。石色青灰,表面幹澀,較少包漿,尤如乾裂秋風,意境沈
鬱蕭森,更顯古拙蒼茫之氣。
更為可貴之處在於,賞石原配石雕底座,以宋人“平幾浮擱”的方式置石。石座上部呈方鬥形,線條剛勁挺拔,上端較寬,
頂部呈平面,四周以陰線刻出卷雲紋,與賞石造型相襯。頂面依石打窪出幾處隨形凹槽,使放置更為穩固。側邊一面浮
雕纏枝蓮紋,一面鐫刻詩文。中部向內收束,底部邊角圓潤,壺門式線條延伸至四足,形成如意足裝飾,比例協調,線
條優美婉轉,靈動流暢。底座上方下圓,整體線條具有和諧的動感,為清初的典型風格。
底座上鐫刻的詩句為沈德潛所題,“清標空雨雪,幽致自風煙。沈德潛,慤士(陰文印)。”此句源自元代詩人虞集,
為元上都國史院庭中的鼇峰石所作 :
戲作試問堂前石五首·其一
試問堂前石,來今幾十年?衰顏空雨雪,幽致自風煙。
微醉寒堪倚,孤吟靜更眠。舊湖春水長,誰系釣魚船。
寵裕優渥的沈德潛自然不會喜歡原句中的“衰顏”二字,遂將原句改作“清標空雨雪”。
這“清標”二字也是頗有來歷,為乾隆帝禦賜沈德潛“德藝清標”四字匾額中的賞譽之語。當年七十七歲的沈德潛以
病老乞歸,乾隆帝雖是准許,卻仍眷戀不舍,對其恩遇有加,賜原品休致,又賜《禦制詩集》命其和詩。乾隆十六年二月,
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江南風物正佳,春融日暖,沈德潛於清江浦上奉旨迎駕,君臣重逢,見到相知老臣,乾隆帝格外高
興,御筆寫詩賞賜 :“水碧山明吳下春,三年契闊喜相親。玉皇案吏今詞客,天子門生更故人。”沈德潛恭敬進呈所和詩
篇,乾隆帝非常滿意,隨後賞賜內府彩緞、錦帛和人參、貂皮,還特諭侍臣 :沈德潛在籍食俸。這一年冬天,沈德潛又
奉旨進京拜祝皇太后六十大壽,十七年正月,乾隆帝在宮中設宴,特召即將八十歲的沈德潛進宮與宴賦詩,君臣唱和聯句,
為祝他長壽特地賞賜宮中特藏佛像、冠服等物。沈德潛進呈詩集,請求皇帝撰寫禦制序,乾隆帝欣然應允,親筆為其詩
集作序,在《禦制序》中,乾隆不吝筆墨地敘述了他和沈德潛的詩緣,並稱贊沈詩淳樸無華。稱其詩遠可媲美陶潛、李白、
杜甫,近則在王士禎伯仲之間。乾隆帝更是題寫“德藝清標”四字匾額賞賜,一時可謂無上殊榮。這裏沈德潛將禦賜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