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政策汇编

发布时间:2022-6-2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工业互联网政策汇编

4 推进生态治 理 协 同 化.构 建 陆 海 统 筹、天 地 一 体、上 下 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快推进覆盖大气、 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核与辐射等的智慧环境监测监控,实 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打造 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施 “智慧生态黄河”系统建 设,加强对生态环境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挖掘应用,实现智慧化生 态环境监管.推进 “实景三维山东” “透视山东”建设,建成覆 盖全省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实现各设区市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三维全呈现,提升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态势 感知能力和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 用程序,提升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完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构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省级生态气象综合评估与监测预警平台,推进全省一体化的视频 感知、航空感知、全民感知、物联感知、风险感知骨干网络建 设,重点开展森林和草场火灾、海洋动力灾害监测预警. 5 推进基 层 治 理 精 细 化.构 建 “互 联 网 +” 基 层 治 理 智 能 应... [收起]
[展开]
工业互联网政策汇编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4 推进生态治 理 协 同 化.构 建 陆 海 统 筹、天 地 一 体、上 下 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快推进覆盖大气、 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核与辐射等的智慧环境监测监控,实 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打造 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施 “智慧生态黄河”系统建 设,加强对生态环境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挖掘应用,实现智慧化生 态环境监管.推进 “实景三维山东” “透视山东”建设,建成覆 盖全省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实现各设区市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三维全呈现,提升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态势 感知能力和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 用程序,提升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完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构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省级生态气象综合评估与监测预警平台,推进全省一体化的视频 感知、航空感知、全民感知、物联感知、风险感知骨干网络建 设,重点开展森林和草场火灾、海洋动力灾害监测预警. 5 推进基 层 治 理 精 细 化.构 建 “互 联 网 +” 基 层 治 理 智 能 应用体系,推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 容,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以网格为载体,形成 “横 向 到 边 、 纵 向 到 底 ” 的 多 元 网 络 化 联 动 治 理 体 系 , 打 破 基 层 数据壁垒,实现对网格内人、物、事、情的全天候、实时化、动 态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数字化应 用,构筑基于大数据的矛盾纠纷预警系统,推进矛盾纠纷治理机 — 49 —

第202页

制创新发展. 专 栏 11  政 务 服 务 与 治 理 数 字 化 提 升 工 程     政 务 服 务 . (1) 建 设 一 体 化 政 务 服 务 平 台 , 整 合 部 门 面 向 社 会 服 务 的 政 务 信 息 系 统 , 完 善 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强化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2)打造 “爱山东”惠民服务品牌.以用 户视角持续对 “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场景化、向导式改造,优化 “爱山东”掌上咨 询投诉功能,打造智能化 “掌上政府”贴心管家. 市场治理.优化 “互联网+监管”数据中心,推进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升级全省纪 检 监 察 机 关 12388 电 话 举 报 平 台 , 完 善 执 法 监 督 功 能 . 建 设 全 省 统 一 的 定 点 医 药 机 构 医 保 智 能 监控系统.实施药品智慧监管工程,建设药品监管专题数据资源库,完善药品监管数据共享和 一体化平台,健全完善药品医疗器械追溯系统. 安全治理.(1)数字 “平安山东”.深入 推 进 公 安 大 数 据 平 台、大 数 据 智 能 应 用,实 现 公 安数据内部全面共享,全面提升指挥处置、侦查打击、管 控 防 控、交 管 监 管 等 智 慧 应 用. (2) 智慧司法.推进 “智慧监狱”“智慧戒毒” “智 慧 矫 正” 建 设,推 广 公 证、司 鉴、法 援、调 解、 仲 裁 、 普 法 等 智 慧 应 用 . (3) 智 慧 应 急 . 整 合 升 级 全 省 应 急 通 信 网 络 , 构 建 天 地 一 体 化 应 急 通 信网.推进化工园区、危化品管道、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感知网络建 设,完善高危行业企业感知监测和视频监测系统.建设监测预警中心,重点推进自然灾害、安 全生产、城市安全等监测预警系统改造提升. (4) 智 慧 消 防.建 设 消 防 实 战 指 挥 平 台,汇 聚、 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政府部门及社会单位等相关数据资源,搭建上下贯通、分级管理、高 效 协 同 的 指 挥 调 度 网 络 . (5) “金 安 工 程 ”. 搭 建 金 融 风 险 防 控 监 测 大 数 据 平 台 , 打 造 全 省 金 融 风险监测 “一张网”. 生态治理.(1) “智 慧 生 态 黄 河” 建 设.整 合 利 用 自 然 资 源、 水 文、 水 利、 气 象、 林 业、 交通等部门政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形成黄河流域山东段生 态 治 理 的 “一 张 图”. (2) 智 慧 气 象.建设新一代多功能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全面接入各级决策指挥综合平台.建设省、 市、县协同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优化升级智慧气象服务平台.(3)实施 “透视山东”建 设,在济南、青岛等市和鲁东地区率先构建城市地下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 (三)推进 机 关 运 行 流 程 再 造. 坚 持 理 念 创 新、 技 术 创 新、 制度创新,深入开展数字机关建设,加快实现党政机关内部高效 协同,形成各级党政职能部门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 的全方位数字化工作体系,打造高效协同之省. 1 推进党 政 机 关 “数 字 化” 协 同.以 加 强 党 的 全 面 领 导 为 主线,深入开展数字机关建设,推进党政机关系统性、数字化改 — 50 —

第203页

革,构建综合集成、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加快 推进党政机关主要业务数字化,强化数据共享、系统集成,支撑 和整合党政机关相关职能,推进党政机关决策、执行、督查、反 馈等数字化协同,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 务协同管 理.纵 深 推 进 “数 字 党 建” “数 字 人 大” “数 字 政 协” “数字政法”“数字法院” “数字检察” “数字群团”等工程建设, 全面提升党政机关业务数字化水平,打造全省各级各部门数字联 动、横向贯通新格局.推动高效协同、开放共享、安全可控 “山 东通”移动办公平台建设升级,打造承载机关内部业务运行的移 动总门户和集工作、交流、学习、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移动总平 台,全面构建移动办公齐鲁样板. 专 栏 12  数 字 机 关 协 同 提 升 工 程   数字人大.整合人大基础业务平台,升级改造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信息系统,打 造民情民意、议案 建 议 等 数 字 化 收 集 渠 道,实 现 代 表 与 群 众、代 表 与 代 表 间 “线 上 联 系、 咨 询 、 交 办 、 承 办 ”. 优 化 人 大 机 关 信 息 网 络 , 加 快 向 移 动 端 延 伸 , 实 现 横 纵 互 联 . 数字政协.完善网上提案管理、社情民意信息、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委员履职业务应 用,借助大数据手段及技术实现三级政协组织的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平台融合,形成全方位 覆盖的履职流程、全环节管理的履职链条、全天候参与的履职载体. 数字政法.打造全省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横向贯通政法委和法院、检察院、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等部门,纵向连接省市县三级行政体系,有效整合各政法各单位业务数 据,融多张网为一张网,构建内、外、纵、横多个维度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造政法工作 “全数 据整合共享、全流程网上应用、全方位智能服务”新模式. 数字法院.推广电子诉讼深入应用,深化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加强政法机关协同办 案,推进道路交通、金融、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类型化案件与外部单位的在线协同和数据共 享.探索建立电子诉讼规则,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对辅助审判和执行的研究及应用. — 51 —

第204页

  数字检察.加快推进线上全流程办案,建设数字卷宗.开展案件监管流程提升再造,加快 实现案件办理全过程 “数字化”.完善检察办案辅 助 平 台,实 施 智 能 化 检 察 工 程,推 动 各 级 检 察院自助服务终端、电脑终端和掌上终端的整合升级. 数字群团.实施群团组织数字平台提升行动,推进群团组织数据融通、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实现群团履职与机关办公数字化、智能化.强化服务功能,围绕工会、青年、妇女等工作 需求高水平打造一批应用场景. 全 面 推 进 “互 联 网 + 统 战” 建 设 工 作, 搭 建 “数 字 统 战” 平 台. “山东通”移动办公平台.整合省市县乡四级 党 政 机 关 内 部 业 务 系 统 和 数 据,调 整 承 载 网 络,加快非涉密内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全省机关内部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丰富平台功 能,提升应用集成和应用开发能力,推动公文办理、事务管理、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移动应 用一端集成,打造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机关办文、办会、办事以及辅助学习、交流、决 策的移动总门户.做好推广应用,推动政务人员 “一人一号”,构建全省政务通讯录. “灯塔-党建在线”平台.迭代升级 “灯塔 - 党 建 在 线” 网 络 平 台,打 造 “山 东 智 慧 党 建 2 0”版.建设全省党建信息数据交换中枢,整合 对 接 各 级 党 建 平 台,联 通 “爱 山 东” 等 政 府 部门、群团组织信息化平台,强化信息共享交换能力,构建以 “灯塔-党建在线”为主导,网 站门户分级维 护、 系 统 应 用 协 同 联 动、 数 据 资 源 授 权 共 享 的 组 织 工 作 “一 张 网”, 推 动 形 成 “党 务 、 政 务 、 服 务 ” 网 络 一 体 化 融 合 . 2 深化 机 关 内 部 “一 件 事” 改 革.加 快 实 施 机 关 内 部 “一 件事”集成改革,优化机关内部办事流程,加快横向跨部门和纵 向跨层级流程再造,推动机关内部挖潜增效,行政资源高效配 置,机关效能显著提升,全面提升办文、办会、办事效能,80% 以上事项 实 现 “一 次 不 用 跑”.整 合 建 设 一 体 化 政 务 办 公 系 统, 推广普及标准化的共性应用,督促指导全省各级政务部门尽快实 现数字化、移动化、协同化、集约化办公.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 协同平台,构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全省政务协同体系, 实现机关内部办文办会办事全面协同.落实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 列国家标准,推进电子公文在线规范办理及归档,促进电子文件 — 52 —

第205页

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即时通讯、视频会议、信息公开等通 用业务系统建设,实现协调联动,提升运转效率.强化数据驱动 的党政机关管理运行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机关内部数字化改革, 实现机关工作向移动端延伸,聚焦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机关事 务、档案管理等高频 “一件事”,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协同改造, 加快实现机关运行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 专 栏 13  办 公 一 体 化 集 约 化 工 程   组织人事协同.建设组织人事信息结构体系,打通各业务信息库.加快人事工作多网络、 多终端融合,实现随时随地办理. 财政管理协同.优化完善财政大数据平台,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逐步整合 存量财政业务系统,深化非税收缴和财政票据管理、惠民补贴一本通等系统应用和运维管理, 开展大数据财源分析. 机关事务协同.优化完善山东省智慧机关事务平台,推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 待、公共机构节能等纳入统一管理.探索机关事务数据应用场景,打造集综合调度、数据汇 集、安全预警、科学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管平台. 档案管理协同.深入推进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全国试点,完善公文处理 系统、政务服务平台电子文件归档功能、流程,加快全省档案管理系统整合,在省直单位推广 应用统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形成覆盖全省的数字档案馆 (室)集群. (四)实施数字政 府 强 基 工 程.持续深化 “一个平台一个号、 一张网络一朵云”建设,不断提升政务云网集约化水平,推进一体 化大数据平台和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为各级各部门业务应用 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支持,打造统一的数字政府基础支撑体系. 1 塑强云网基础支撑. 打造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强化省市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 打造 “一切皆云”的数字政府基础底座,深入实施 “全省一朵云 2 0” 提 升 工 程 , 加 强 政 务 云 服 务 能 力 建 设 , 从 以 基 础 设 施 服 务 — 53 —

第206页

为主逐步升级为覆盖基础、平台、数据、应用等各层级全栈服 务,实现分布式存储、资源监控管理与调度、弹性计算、虚拟整 合等云计算技术在政务云上的创新应用,推动形成良性政务云服 务生态.优化政务云节点架构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市级节点升级 为区域骨干节点,全面塑成政务云省级管理节点、区域骨干节 点、各市分支节点梯次服务新格局,探索政务云资源跨节点统筹 管理.强化政务云管理保障能力,率先建立上下一体的政务云服 务监管体系,实现对全省政务云服务的监管实时化和智能化.建 立健全一体化灾备服务体系,实现省市两级关键数据及时灾备. 着力发展云原生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实践,构建云原生应用开 发生态体系,支撑政务信息系统敏捷开发和迭代升级,实现新建 重要信息系统基于云原生架构的设计开发和部署. 构建一体化网络架构.加快建设泛在、柔性、智慧新型政务 网 络 , 推 进 政 务 网 络 融 合 建 设 , 探 索 政 务 外 网 与 卫 星 通 信 、5G、 数字集群等通信技术融合应用,构建形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 多业务融合统一政务网络.全面强化政务外网承载能力建设,推 进SDN (软件定义网络)、SR (分段路由)等前沿通信技术在政 务外网的应用.实施政务外网 “一网多平面”升级工程,实现网 络服务的灵活定制和动态调度,强化多维度应用服务供给.优化 全省政务外网体系架构,加快从单一中心树型结构向多中心高可 用架构演进,提升对区域政务云骨干节点的支撑能力,形成高效 互联、云网融合的新型政务网络体系,全面打造 “政务网络高速 — 54 —

第207页

公路”. 2 完善通用平台支撑. 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省、市、县和有关行业领域协同构 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将各级各部门公共数据资源全部纳入 统一管理,推动数据、算法、服务等共建共享共用.打造数据应 用总门户,搭建集数据建模、隐私计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于一 体的若干服务中台,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 “多租户” 服务体系.将平台建成全省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的 “数据中枢”,为全社会开发利用公共数据提供一体化、智能化服 务. 建设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按照 “统建共享、集约利旧、分 级负责、分步实施”原则,高标准推进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 设,形成省市一体、完整统一、高效协同的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态 势感知体系和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全面提升综合指挥调度、风 险防范预警、事件应对处置和服务科学决策水平,支撑重点领域 突发事件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联动处置,在全国率先 实现 “一屏观全省,一网管全省”. 建设一体化公共视频监控平台.健全视频监控资源统筹建设 管理机制,推动全省公共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 用智能化.进一步完善全省一体化公共视频监控平台,全方位整 合综合治理、公共安全、应急、水利、交通等各领域视频资源, 实现全省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视频资源 “应汇尽汇”.打造全场 — 55 —

第208页

景、全感知、全关联、全流程的视频资源交换中枢和 “视频数据 +业务数据”的视慧融合大脑,实现全省视频资源 “看得见、看 得 清 、 看 得 远 、 看 得 懂 ”, 强 化 对 各 级 各 部 门 和 社 会 各 行 业 应 用 场景的支撑. 3 丰富共性应用支撑. 优化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继续完善全省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 证系统,进一步丰富认证手段,不断完善认证功能,简化注册流 程,持续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实现统一注册、统一登录、实名认 证、统一管理.充分运用区块链结合人脸、声纹、指纹等多种生 物识别技术,强化身份识别和隐私保护.深化统一身份认证应 用,加快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对接国家统一身份认证 系统,全面实现省内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务应用系统 “一次认证, 全省通行”. 扩大电子证照适用范围.推进电子证照标准化改造,强化证 照数据归集和质量提升.在政务服务领域全面实现电子证照与纸 质证照同步制发.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创新,推动电子证照系统与 “爱山东”深度集成,打造企业和个人电子卡包,实现 “一码亮 多 证 ”, 支 撑 多 样 性 场 景 应 用 . 推 动 高 频 证 照 在 政 务 服 务 、 行 政 执法以及社会场景的全面应用,支持济南、淄博、枣庄、烟台、 潍坊等市建设无证明城市,加快实现省级及以下部门出具的实体 证照证明 “免提交”,打造 “无证明之省”. 提升电子印章应用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领域电子印章 — 56 —

第209页

应用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电子印章管理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 工作.加快推广电子印章应用,推动实现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全覆 盖.推动出台电子印章应用管理法律法规,确保电子印章合法、 安全、可靠使用.进一步扩宽应用领域,推动电子印章应用向其 他社会领域延伸. 专 栏 14  数 字 政 府 基 础 支 撑 体 系 建 设 工 程     全 省 一 朵 云 2 0. 建 设 具 有 全 栈 服 务 能 力 的 省 政 务 云 创 新 节 点 , 同 步 提 升 原 有 节 点 服 务 层 级,加强分布式存储、资源监控管理与调度、弹性计算、虚拟整合等技术应用,强化分布式数 据 库 、 人 工 智 能 、 微 服 务 、GIS 等 高 层 级 服 务 供 给 和 云 原 生 应 用 能 力 建 设 , 完 善 对 政 务 部 门 的 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形成多层级全栈服务、跨节点统筹管理、智能化实时监管的政务云服务 格局. 政务外网.实施政务外网 “一网多平面”升级工程,推进全省骨干网络设备技术改造,实 现网络服务的灵活定制和动态调度,丰富网络服务内容,完成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全息感 知、指挥调度、医疗、人社等业务平面建设.建设青岛、枣庄等区域骨干节点,优化全省政务 外网体系架构,实现省级多中心高可用网络架构. 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按照统一技术架构、核心功能和对接标准,省、市、县协同建设全省 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推动健康医疗、电力、税务、海洋、气象等行业分平台建设.搭建集数据 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建模、隐私计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台,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 的 “多租户”应用服务体系,打造统一的大数据服务总门户.围绕金融、交通、健康医疗等重 点领域建设数据服务专区,提供配套数据和服务,引导社会主体自主高效使用平台. 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整合各级各部门指挥调度类系统和数据,持续推进平台迭代升级, 推动智能数据分析、视频图像智能解析等 AI能力共享共用,具备运行态势感知、综 合 指 挥 调 度、事件应对处置、服务科学决策等功能,及时掌控全省各层级、各方面重要动态和突发状 况,做到横向部门互联、纵向各级贯通,为各级各部门统一调度指挥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实 现 “一屏观全省,一网管全省”. 视慧融合大脑.提升省公共视频监控共享平台能力,对全省公共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智能化 管理.整合综合治理、公共安全、应急、水利、交通等重点领域视频资源,并与有关业务数据 叠加分析、关联呈现.建设通用化智能服务平台,赋能各级各部门视频智能应用算法入驻和场 景训练,支撑视频智能技术与部门业务系统的融合,推进重点领域视频智能应用. 七、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 (一)强化 数 字 公 共 服 务 新 供 给. 围 绕 教 育、 医 疗、 就 业、 — 57 —

第210页

社保、医保、文化、体育、养老、救助等重点领域,推动新一代 信息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 基本建成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惠民服务体系. 1 智慧教 育 服 务.开 展 数 字 校 园 建 设 行 动,加 快 建 设 智 慧 课堂,提供教、学、考、评、管一体的数字校园服务,全省数字 校 园 覆 盖 率 达 到 100% . 优 化 义 务 教 育 入 学 服 务 , 加 快 实 现 义 务 教育入学信息 精 准 推 送、 证 明 材 料 线 上 提 交、 入 学 报 名 “网 上 办 ”. 整 合 提 升 各 类 教 学 平 台 和 工 具 , 打 造 智 能 教 学 空 间 , 实 现 智能辅助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服务.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工作, 针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推进 “三个课堂” (专递 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应用,加快跨区域优质教 学资源共享,实现网络家庭教育全覆盖. 2 智慧医疗服务.打造精准、高效、普惠的医疗基础设施, 推进医疗诊断、治疗、康复、管理等各环节的数字化、精准化和 智能化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学影像识别、辅 助外科手术等普及应用.优化全省统一的 “互联网+医疗健康” 便民服务平台,开展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加快实现号源共享.加 快在各级医疗机构普及移动支付,推广诊间结算、先诊疗后付费 新模式.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加快实 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的信息共享和互认互通. 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健康咨询、远程诊断等服务.支 持高水平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北方),推进医疗机构 — 58 —

第211页

远程医疗、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 “互联 网+医疗健康”示范省. 3 智慧就 业 服 务.完 善 公 共 就 业 人 才 服 务 平 台,逐 步 向 移 动终端延伸,提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就业 和人才服务领域高频服务事项 “全省通办”,提升就业管理和就 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促进就业数据跨业务、跨区域、跨部门共 享.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园区建设,提升线上线下创业服务 能力,打造一体化的创业培训体系.优化个体经营服务,支持微 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创业就业. 4 智 慧 社 保 服 务. 完 善 线 下 大 厅、 网 办 大 厅、 自 助 终 端、 移动 APP 等社保服务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上下层级贯通 的社保服务体系.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 “一卡 通 ”, 全 面 推 进 跨 部 门 跨 地 区 应 用 . 加 快 实 施 全 民 参 保 计 划 , 深 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大数据应用,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5 智慧医保服务.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积极构建 “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综合保障服务体系,推 动医保、医疗、医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化医保电子凭证应 用,积极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在定点医疗机构全流程使用.推进医 保经办业务 “网上办”“掌上办”,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登 记、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自助备案等高频服务事项 “跨省通办”,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联网结算乡镇区域全覆盖,普通 门诊省内及跨省联网直接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定点医药 — 59 —

第212页

机构 “一卡 (码)通行”.实施医保基金智能监管,实现医保基 金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监 管. 6 智慧文 旅 服 务.加 强 公 共 文 化 数 字 化 建 设,推 动 齐 鲁 优 秀传统文 化 资 源 和 红 色 文 化 资 源 数 字 化, 完 善 提 升 “齐 鲁 文 化 云”“齐鲁艺票通”平台,打造数字 “文化超市”.提升文化服务 数字化水平,强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服务供给能 力.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 系,建设智慧广电,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做优做强政务服 务功能.实施 “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工程,整合文化 旅游服务系统及相关数据资源,打造沉浸式、体验型旅游场景, 实现 “一机在手、畅游山东”.推动 “文化+旅游 + 科技” 融合 创新发展,建成全国领先的 “科技+文旅”标杆省份. 7 智慧 出 行 服 务.改 造 和 新 建 智 慧 公 路、航 道、港 口、 高 铁,提升交通设施整体智慧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全面推行无感 化、电子化高速收费,打造跨方式、跨区域全程电子化客运服务 体系,推动旅客联程运输全程电子化服务.加快交通信号灯、电 子标识等智能升级,应用绿波带、交通诱导屏等智能管控方式, 提升通行效率.整合停车资源,开发智慧停车应用,实现资源统 筹利用和信息精准推送.加快布局智能交通通信网络,全面覆盖 城市主要道路、机场、港口、车站,实现交通出行监测预警自动 化、应急处置智能化. — 60 —

第213页

8 智慧体育服 务.拓 展 互 联 网、人 工 智 能、大 数 据 等 新 技 术与体育的融合创新,围绕 “体育强省”建设,加快推动智能体 育发展.大力 推 进 全 民 健 身 智 慧 化 建 设,搭 建 集 “15 分 钟 健 身 圈”电子地图、健身项目查询预约、赛事活动、健康指导、运动 社交等于一体的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 服务能力.加强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推广场馆设施资源共享模 式,实现线上预约、人脸识别、体温筛查、流量监测、安全预警 等智能化运营管理与服务功能. 9 智慧养 老 服 务.优 化 升 级 省 级 养 老 管 理 平 台,加 强 数 据 共享,构建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推动形成涵盖服务设 施、从业人员、入院老年人、综合监管的养老服务数据,积极提 供智慧化、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开展智慧健康 养老试点建设活动,鼓励各地发展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 升智慧社区养老助餐服务水平,逐步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培育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支持智慧养老机构 建设,为老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康养结合、医养结 合等全方位养老服务. 10 智慧救助服务.继续深化数字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功能,实现线上申请与线下申请结合,高效 认定、精准识别.充分发挥平台数据汇集和统计分析功能,增强 平台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能力.依托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以低保 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易返贫致贫人口 (脱贫不 — 61 —

第214页

稳 定 户 、 边 缘 易 致 贫 户 )、 因 病 因 灾 因 意 外 事 故 等 刚 性 支 出 较 大 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 人口为重点,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完善社会救助 申请和信息公示 “掌上办” “指尖办”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 捷高效的社会救助掌上服务. 专 栏 15  数 字 公 共 服 务 新 供 给 重 点 工 程   智慧教育.(1)实施教 育 信 息 化 提 升 工 程. 整 合 省 级 教 育 公 共 服 务 平 台 和 教 育 大 数 据 平 台,建设全省一体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2) 智 慧 教 育 突 破 行 动,建 设 30 个 左 右 智 慧 教 育 先进学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智慧医疗.(1)完善山东省 “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提供预约挂号、报 告 查 询 等 线 上 便 民 服 务 . (2) 完 善 省 、 市 、 县 级 全 民 健 康 信 息 平 台 , 推 动 电 子 病 历 、 居 民 健 康 档案等信息共享应用.(3)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北 方),探 索 建 设 山 东 省 医 学 影 像 云平台,实现影像数据汇聚共享、查询应用. 智慧就业.依托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山东公共招聘网、山东创业服务网等平 合,搭建全省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业务统一经办平台, 加快建设数字化档案和主题信息资源库. 智慧社保.实施社会 保 障 卡 “一 卡 通” 工 程. 推 进 社 保 卡 在 政 务 服 务、 惠 民 惠 农 补 贴 发 放、就医购药、金融 服 务、 智 慧 城 市、 信 用 服 务 等 领 域 应 用. 建 设 “12333” 智 能 服 务 平 台, 推动 “12333”与各类业务实时联动,实现精准智慧服务. 智 慧 医 保 . (1) 山 东 省 医 疗 保 障 信 息 平 台 建 设 工 程 , 打 造 全 省 医 疗 保 障 事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信 息技术支撑体系.(2)山东省 “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综合保障服务工程,完善山东省 互 联 网 医 保 大 健 康 平 台 . (3) 医 保 基 金 智 能 监 管 工 程 , 建 设 全 省 统 一 的 定 点 医 药 机 构 医 保 智 能 监控系统. 智 慧 文 旅 . (1) 文 物 安 全 保 护 工 程 . 建 设 田 野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音 视 频 、 互 联 网 监 控 系 统 , 实 现 省 级 以 上 田 野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全 覆 盖 . (2)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云 平 台 建 设 工 程 . 打 造 公 共 文 化 资 源 共建共享数据库,加 强 “公 共 文 化 云” 建 设,推 进 建 立 独 立 的 市、县 级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云 子 平 台.(3)“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 智慧文旅工程,建设山东智慧旅游云平台. (4) 中国文化遗 产标本库 (山东).(5)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 (山东). (6) 中华文化素材库 (山东). (7) 城 市数字影院质量提升工程.(8)国家文化公园 (山东段)数字展示平台.(9)国际文化大数据 (泰 山 ) 产 业 园 . — 62 —

第215页

  智慧出行.支持市县加快城市交通信号灯、电子标识等智能升级,应用绿波带、交通诱导 屏等智能管控方式,提 升 通 行 效 率.鼓 励 市 县 整 合 城 市 停 车 资 源,开 发 智 慧 停 车 应 用,2022 年年底前,打造一批无感支付、反向寻车、先离场后付费等智慧停车应用案例. 智慧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器材智 慧 化 升 级, 到 2025 年, 每 县 (市、 区) 至 少 建 有 1处智能化室外健身路径.建设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推动健身俱乐部 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 智 慧 养 老 . (1) 优 化 省 级 养 老 管 理 平 台 , 形 成 涵 盖 服 务 设 施 、 从 业 人 员 、 入 院 老 年 人 、 综 合监管的养老服务数据.(2)开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 建 设 活 动,加 强 智 慧 健 康 养 老 产 品 应 用, 培育一批先进市、县、乡镇 (街道)和企业. 智 慧 救 助 . (1) 优 化 省 社 会 救 助 数 字 平 台 , 完 善 社 会 救 助 主 题 数 据 库 . (2) 建 立 健 全 低 收 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3)完善部、省、市三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 “核对资源域”. (二)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新格局.围绕 “优政、惠民、兴业、 强基”,分级分类 开 展 新 型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加 快 构 建 特 色 鲜 明、 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格局,打造3个以上在全国有重要 影响力的标杆城市,擦亮 “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山东新 型智慧城市整体品牌. 1 构建城 市 智 慧 中 枢 体 系.实 施 “城 市 大 脑” 建 设 提 升 行 动,探索构建 “城市智能体”,提供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 决策和调控方案,支撑城市自我调节、智慧运行.推动市级 “城 市大脑”与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和综合指挥平台互联互通,加快 构建感知设施统筹、数据统管、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和应用多样 的 “城市大脑”体系. 2 提升城市全 域 感 知 能 力.围 绕 城 市 管 理、民 生 服 务、公 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科学部署视频图像、监测传感、控制 执行等 感 知 终 端, 加 快 城 市 要 素 全 面 AIoT 化 (人 工 智 能 物 联 — 63 —

第216页

网).结合 “实景三维山东”“透视山东”建设,统筹利用城市感 知识别、网络传输、计算存储设施,多维度收集城市数据,推动 城市资源数字化,加快实现城市主要生命体征的实时感知,提升 城市感知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推动建设虚实交互、智能精细 的数字孪生城市. 3 推动应用场 景 协 同 创 新.推 动 大 数 据、云 计 算、人 工 智 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 形 成 不 少 于 1000 项 的 创 新 应 用 场 景 . 常 态 化 举 办 新 型 智 慧 城 市 建设和数据创新应用大赛,鼓励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支持各地 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推动山东半岛新 型智慧城市群协同发展,在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组建区域发 展联盟,形成 “1+3+N”的协同发展格局,支持各市打造智慧 城市建设跨区域应用场景. (三 ) 打 造 数 字 乡 村 建 设 新 模 式 . 加 快 建 设 数 字 乡 村 , 推 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广 泛深入应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农村数字化生产生 活的新模式,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1 夯实数字 乡 村 发 展 基 础.实 施 “宽 带 乡 村” 工 程,实 现 农村固定网络接入能力和速率基本达到城市同等水平,80%以上 的家庭具备千兆接入能力.积极推进5G 网络布局,提升农村地 区移动宽带网络服务质量.提高农村有线电视骨干传输网络容量 和安全性,推 进 农 村 接 入 网IP 化、光 纤 化 和 终 端 智 能 化 升 级. — 64 —

第217页

完善面向农村信息服务的信息终端、手机应用,加快乡村物联网 建设部署,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2 提升信 息 惠 民 服 务 水 平.推 动 “互 联 网 + 政 务 服 务” 向 乡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全面改善农村学校 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乡村数字校园建设.发展 “互联网+ 教育”,建设 一 批 城 乡 中 小 学 同 步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示 范 项 目. 提升县乡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电子健康档案、病历等 共享应用,提升远程服务能力.实施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加 快乡村数字图书馆等载体建设,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建立齐 鲁乡村文明新风尚.完善面向农村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提 升救助供养效率和精准度. (四 ) 构 筑 美 好 数 字 生 活 新 图 景 . 围 绕 群 众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丰富 完 善 数 字 化 服 务 产 品,加 快 数 字 家 庭、智 慧 社 区 (村 居)建设,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1 优化升 级 数 字 服 务.深 度 开 发 各 类 便 民 应 用,提 供 更 高 层次的公共服务产品,加快构建全时段、全方位、高质量、个性 化的数字服务体系.推动购物消费、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 传播等服务场景数字化升级,加强数字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 量.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满足老年人及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在出 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需求.鼓励社 区配套安装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适老化智 能产品. — 65 —

第218页

2 加快发展数字家庭.丰富完善健康、教育、娱乐、医疗、 健身等数字化服务产品,满足群众家庭数字服务需求.推动新建 全装修住宅设置楼宇对讲、入侵报警、火灾自动报警等基本智能 产品,鼓励完善智能照明、智能停车、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设 施等住宅配套设施,推广智能门禁、智能安防、智能监控、智能 服务机器人等楼宇智能产品,设置健康、舒适、节能类智能家居 产品,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3 全面打 造 智 慧 社 区.加 快 完 善 智 慧 社 区 (村 居) 服 务 体 系,实现社区 (村 居) 服 务 和 管 理 功 能 综 合 集 成, 为 社 区 (村 居)居民提供多场景、一站式综合服务.按照高、中、低三种类 型,推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 打造社会治理的 “平安细胞”.推动社区配置健康管理、紧急呼 叫等智能产品,提升社区适老化水平.支持建设智能停车、智能 快递柜、智能充电设施、智能健身、智能灯杆、智能垃圾箱等公 共配套设施,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实施智慧社区 (村居)建设 突破行动,建成5000个左右的智慧社区 (村居),打通智慧便民 服务 “最后一公里”,打造10分钟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全面提 升社区 (村居)智能化服务水平. 专 栏 16  智 慧 城 乡 建 设 重 点 工 程    “城市大脑”建设.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设区市实施 “城市大脑”项目,支 持部分县结合实际建设 “城 市 大 脑”, 实 现 与 省 一 体 化 大 数 据 平 台 和 综 合 指 挥 平 台 互 联 互 通, 加快构建感知设施统筹、数据统管、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和应用多样的 “城市大脑”体系. — 66 —

第219页

  数字孪生城市.支持烟台市全域数字城市智能感知体系、济宁市万物互联感知中台、威海 市实景三维、东营 CIM 城市、日照市视 频 全 域 感 知、 聊 城 市 水 城 智 能 体 等 项 目 建 设, 探 索 构 建 “城市智能体”. 新型智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优化完善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架构,组建省 会、胶东、鲁南经济圈新型智慧城市区域发展联盟,逐步健全协会、智库、建设者联盟,建立 “1+3+N” 的 省 内 新 型 智 慧 城 市 协 同 发 展 机 制 . 宽 带 乡 村 . 实 现 农 村 固 定 网 络 接 入 能 力 和 速 率 基 本 达 到 城 市 同 等 水 平 ,80% 以 上 的 家 庭 具 备千兆接入能力.积极推进5G 网络布局,推动农村地区移动宽带网络行政村全覆盖. 乡村数字治理.支持枣庄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科技引领数字乡 村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数字民生,推行 “互联网+教 育”,推 进 农 村 中 小 学 开 设 网 上 省 级 以 上 优秀课程.提升县乡医 疗 卫 生 信 息 化 服 务 水 平,到 2025 年 实 现 县、乡 远 程 医 疗 服 务 全 覆 盖. 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到2025年实现每个行政村 (社区)至少有1组智能快件箱. 智慧社区.2021年年底前,省 级 支 持 在 文 化 教 育、 养 老 服 务、 创 业 服 务、 产 业 发 展、 乡 村旅游、绿色低碳、党建特色等方面,建设300 个 各 具 特 色 的 智 慧 社 区 (村 居),为 全 省 智 慧 社区 (村居)建设积累经验.2025年年底前,全面推广建设经验,全省建设不少于 5000 个智 慧社区 (村居). 智慧安防小区.按照基础型、中级型、高级型三个等级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全面提升小区 防 范 和 抵 御 安 全 风 险 的 智 能 化 能 力 和 水 平 , 夯 实 全 省 社 会 治 安 防 控 体 系 根 基 .2021 年 年 底 前 , 智 慧 安 防 小 区 覆 盖 率 达 到 60% ;2022 年 年 底 前 实 现 全 覆 盖 . 八、营造富有活力的数字生态 (一 ) 激 发 数 据 要 素 市 场 活 力 . 构建完善全省一体化大数据资 源体系,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全面强化数据供给,深化数据创新应 用,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数据创新驱动作用. 1 提升数据 资 源 供 给 能 力.健 全 全 省 一 体 化 大 数 据 资 源 目 录体系,全面覆盖公共数据以及重点行业社会数据,实现数据资 源的目录化管理.不断拓展数据归集面,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 台,深化公共数据资源的逻辑汇聚、分布存储和统筹管理.围绕 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采用统一采购、合 作开发等不同模式,推动社会数据的有效汇聚,形成内容全面、 — 67 —

第220页

类型多样、支撑有力的山东全域 “数据湖”.构建数据全生命周 期质量管理体系,健全数据质量相关标准规范,完善问题数据反 馈校验机制,不断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用性和实效性. 2 加强数 据 资 源 开 发 应 用.建 立 职 责 明 确、运 转 顺 畅 的 数 据共享机制,形成常态化数据供需对接模式,保障数据充分共 享.加快建成统一高效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根据数据需求提供 多样化、定制化数据服务,优化数据共享服务体验.全面深化数 据开放,扩大数据开放范围,提升开放数据质量,推动全省公共 数据开放水平持续位于全国前列.完善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功 能,建设 “数字实验室”,创新数据开放服务模式.围绕重大改 革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面开 展大数据创新应用,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体系建设,打造一 批大数据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加快形成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 合应用生态,在医疗、能源、制造、金融、交通、生态等重点领 域打造标杆应用,在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等领域实现共享应用. 3 促进数 据 要 素 市 场 流 通.探 索 公 共 数 据 授 权 运 营、有 偿 使用等新模式,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不断 运营自有数据,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加强数据治理、确权、流 通、交易、应用、保护等规则体系研究,发展数据资产价值评 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高水平建 设山东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搭建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提供 安全可信的交易环境.推行数据 (产品)登记制度,鼓励和引导 — 68 —

第221页

在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平台开展数据交易.高水平建设大数据创 新发展中心,加快形成 “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加大政 策资金扶持,促进数据采集、治理加工、应用开发、中介服务等 相关行业发展,培育富有活力的数据要素市场.组建山东数据交 易流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制定数据交易流通行业规范. 加强政府指导,强化依法监管,制定数据交易管理办法,营造安 全有序的数据交易环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严厉打击非法篡改数 据和盗卖倒卖数据行为,保障数据资源依法交易. (二 ) 凝 聚 共 建 共 享 发 展 合 力 . 建 立 健 全 党 委 领 导 、 政 府 引 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厚植数字化发展土壤,营 造多方共建、全民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合力. 1 打造多方共 建 的 发 展 格 局.充 分 调 动 党 政、企 业、科 研 机构、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强省建 设,形成数字强省建设合力.推行 “揭榜挂帅”,引导市场主体 参与数字强省建设.健全数字政府建设管运分离机制,培育壮大 市场化运营主体.探索建立省级数字政府运营中心,全面提升建 设和运营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优化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2 营造全民 参 与 的 发 展 氛 围.充 分 运 用 线 上 线 下 多 种 宣 传 方式,广泛宣传报道数字强省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做法,讲 好数字强省故事.每年举办大数据创新应用宣传月活动,提高全 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民主动参与、共建共享数字强省建 — 69 —

第222页

设的良好氛围.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常态化开展数字 生活进社区、数字未来进校园活动,深入普及数字化知识,增强 群众数字技术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3 构造合作 共 赢 的 发 展 生 态.举 办 新 型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全 国 峰会,支持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中国 (济南)国际信 息技术博览会、智能物联网大会等展会论坛活动,打造高层次交 流合作平台.加强数字产业国际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双循环新格 局构建.加强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 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关键节点. 推动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在数字贸易、数据跨境 流动、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参与构建国际 数字化发展规则体系.鼓励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地区设立研发中 心,加快融入国际创新体系.支持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 出口,鼓励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 专 栏 17  数 字 生 态 培 育 工 程   数据强基工程.(1)实施 “数标工程”,强化 数 据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建 设,围 绕 数 据 目 录、采 集、汇聚、存储、治理、应用等,加快制定修订一批关键标准规范,加强在各行业领域的贯彻 实施.(2)实施 “数聚工程”,依托一体化大 数 据 平 台,实 现 与 政 务 服 务、经 济 发 展、社 会 治 理等密切相关的数据集中汇聚,推动健康医疗、电力、海洋、气象等行业平台数据逻辑汇聚, 实现海量数据的合理分布、安全存储、有序调度,构建形成全省统一的数据湖.(3)实施 “数 治工程”,推动源头 治 理,按 照 统 一 标 准 要 求 实 现 数 据 规 范 化、标 准 化 生 产,推 动 数 据 汇 聚、 存储、应用等各环节责任主体开展联合治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要素创新创 业 共 同 体.整 合 “政 产 学 研 金 服 用” 全 要 素 资 源,推 动 全 产 业 链 协 同 发 展,实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孵化、金融保障、产业提升等各功能的有机聚 合. 大数据创新发展中心.高水平建设集科研开发、国产化适配、创投孵化、指挥调度、宣传 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创新发展中心,打造大数据创新应用和成果展示交流平台. — 70 —

第223页

  数字创新应用实验室.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实验室,构建数据创新应用测试环境与 工具,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利用公共数据和自有数据开展数据应用. 数 据 交 易 流 通 体 系 . (1) 构 建 数 据 要 素 流 通 平 台 和 服 务 体 系 , 高 水 平 建 设 山 东 省 大 数 据 交 易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市参与建设区域数据交易分中心或分平台,推进数据要素政策、体制、 机 制 创 新 , 促 进 数 据 生 态 新 体 系 建 设 . (2) 建 设 数 据 枢 纽 工 程 , 布 局 数 据 枢 纽 总 中 心 和 区 域 节 点,提供数据收集与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呈现与可视化等技术支撑. 展示交流平台.举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国峰会,组织全国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创业 大赛.大力支持青岛市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支持潍坊举办智能物联网大会,擦亮中 国 (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品牌,支持各市组织开展大数据领域展会论坛活动. (三 ) 提 升 整 体 安 全 防 护 能 力 . 坚 持 总 体 国 家 安 全 观 , 聚 焦 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支撑数字 经济 与 生 态 的 融 合 发 展,打 造 “责 任 明 晰、安 全 可 控、能 力 完 备、协同高效”的网络安全体系. 1 完善全 方 位 精 细 管 理 体 系.以 “全 方 位 精 细 管 理” 为 导 向,健全权责、人员、制度、建设、监管等管理策略,实现管理 要素 “全覆盖”.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 责任,完善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运营者参与、专业技术企业支 撑的安全治理体系框架和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框架.加强网络空间 安全的治理与管控,形成省市一体化网络安全治理模式,提升网 络安全治理能力.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构筑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 安全防护体系.对数据实施分级分类保护,保护国家及商业秘 密.建立容灾备份、安全评价、日常巡检等数据安全防护管理制 度和数据安全审计制度.建立安全应急响应体系,建立全省公共 数据平台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数据安全应急防控机制、政务 — 71 —

第224页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评估指标, 推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可量化、可追溯、可评估. 2 增强专业 化 安 全 防 范 能 力.建 立 对 全 省 数 字 政 府 政 务 信 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安全监测和检测体系,准确识别安全风险, 提升安全监测检测能力.实施全省重点行业点对点防护策略,加 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数字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工 作,确保基础设施运行状态、风险隐患实时感知.建设数字政府 安全运营中心,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升 网络安全威胁发现、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攻击溯源能力.建设 大数据安全重 点 实 验 室, 开 展 关 键 技 术 研 发, 服 务 “大 数 据 安 全”人才培养,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推进灾备建设,进 行数据灾备和恢复演练,完成关键数据同城和异地灾备.推动密 码应用与创新发展,提升密码基础支撑能力.加强日常监测预警 和联合应急演练.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3 加大个人 信 息 保 护 力 度.加 强 数 据 获 取 源 头 安 全 合 规 监 管,规范企业、机构收集用户数据活动,完善个人信息收集、处 理、使用规则公示和安全评估制度,畅通个人信息安全事件投 诉、举报渠道,打击个人信息非法收集行为.严格管控应用软件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现象,规范信息收集种类、范围、敏感程度, 加强对应用软件审查力度.加强数据活动安全保护,做好使用前 的数据脱敏、数据防泄漏、数据加密等工作. — 72 —

第225页

专 栏 18  安 全 防 护 能 力 提 升 工 程   省政务云一体化灾备中心.基于 “三地四中心”架构,建设省级政务云同城灾备中心及异 地灾备中心,实现省级政务云系统关键应用的应用级灾备及同城数据级全量灾备,统筹协调各 市接入适宜的异地灾备中心,完成省级及16市政务 云 异 地 数 据 级 的 全 量 灾 备,实 现 全 省 政 务 云的一体化容灾保障.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建设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资产的分布、 数据访问行为、数据流转与共享进行实时监控与态 势 呈 现,强 化 “数 据 可 用 不 可 见”,实 现 数 据应用全流程审计、实时操作监控和历史回溯,确保数据不泄露.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建模分 析,对数据泄露、违规使用、误用等情况进行实时阻断,实现在线政务共享数据的实时监测和 发生数据泄露之后的快速溯源. 密码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政务云密码服务支撑平台,有效保障政务云平台运行安全,为各 级各部门开展 “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共享提供统一的密码基础设施支撑和密码服务.推动密 码创新和融合应用,落实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要求,塑造政务系统密码服务保障体系,为本 地政务系统密码应用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安全运营中心.建设数字政府安全运营中心,成立安全运营机构.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平台,扩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范围,推进其与业务系统的对接,与国家、网信、公安等平台完 成数据对接,推进省市两级平台互联对接,形成全省一体化安全监测能力;强化电子政务外网 安全监测、政务云安全监管,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监测节点部署,增加云上采集能力的部署和完 善;加强政务网络整体的资产测绘及漏洞感知能力;加强平台 AI分析能力.建设安 全 协 调 指 挥平台,基于原有安全态势感知的基础数据能力,实现对网络安全整体工作的协调统筹指挥, 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的统一管理. 大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开发建设网络攻防演练平台、大数据应用开发与服务平台,开展 大数据安全标准、大数据威胁感知分析、网络攻防演练、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研 究.联合安全厂商、软件企业、云服务商、运营商等开展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促进政产学研 协同创新.建设大数据安全实训、攻防演练竞赛平台,形成以综合设计、工程实训和创新拓展 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九、健全保障有力的推进机制 (一)加强 组 织 领 导. 坚 持 党 的 全 面 领 导, 完 善 上 下 贯 通、 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 推进机制.组建数字强省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推进数字强省 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将数字强省建 设 作 为 重 大 工 程, “一 把 手” 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进落实.每年制定数字强省建设行动方 — 73 —

第226页

案,梯次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完善激励容错机制,对工作推进有 力、成效显著的,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先行先试出现的偏 差失误,按规定实施容错免责. (二 ) 完 善 法 规 标 准 . 完 善 促 进 数 字 化 发 展 的 法 规 政 策 体 系 , 推动出台 «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 章,研究出台保障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公共服 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强政策供给.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 点成效,实施数字山东标准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标准 体系,加快数据汇聚、数据平台、数据共享、数据产业、数据应 用、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领域标准建设.鼓励支持省内相关单 位主导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抢占数据化标准制高点. (三 ) 强 化 人 才 支 撑 . 建 立 健 全 多 层 次 、 多 类 型 数 字 技 术 人 才培养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数字化相关 专业.组建数字强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事项专 家咨询机制.加大国际一流数字技术人才和科研团队引进力度, 支持数字化领域企事业单位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工程 师、特岗特聘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 “数字 强 省 领 军 人 才 ”. 加 强 党 政 机 关 信 息 化 管 理 人 才 队 伍 建 设 . 实 施 数字专业素养提升行动,举办数字化专题培训班,对全省党政干 部和企业负责人开展数字化培训. (四 ) 加 强 资 金 保 障 . 完 善 财 政 投 入 机 制 , 各 级 政 府 统 筹 本 级信息化建设相关资金,将数字强省建设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 — 74 —

第227页

予以优先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 (市、区)设立数字化发展 专项资金.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建设,探索优化政府采购模 式.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支持 数字化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和高成长、初创型数字技术企业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对数字技术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灵活创新的银行保 险产品.全面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 业、小微企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五 ) 开 展 评 估 评 价 . 加 强 对 数 字 强 省 建 设 工 作 的 督 查 . 研 究建立数字强省统计指标体系,强化日常统计和大数据运行监 测,开展数字强省建设情况第三方评估.将数字政府建设资金分 配与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等挂钩,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 用.完善常态化审计制度,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及项目绩效 进行监督.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规划实施 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 75 —

第228页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 网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 联网发展成效显著,2018-2020 年起步期的行动计划全部完 成,部分重点任务和工程超预期,网络基础、平台中枢、数 据要素、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2021-2023 年是我国工 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 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 上融合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 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目标,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大势,统筹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安全,提升新型基 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拓展融合创新应用,深化商用密码应 用,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壮大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实现工业 1

第229页

互联网整体发展阶段性跃升,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 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 2023 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 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 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在 10 个重点行业打造 30 个 5G 全连接工厂。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效应凸显,二 级节点达到 120 个以上。打造 3~5 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 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 体系,建设 20 个区域级分中心和 10 个行业级分中心。 ——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 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 广泛普及。重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 20%以上,新模式应用普 及率达到 30%,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更 加坚实,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创新能 力显著提升,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 实现产业化突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 给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 标准体系,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取得突破。 ——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培育发展 40 个以上主 2

第230页

营业务收入超 10 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 1~2 家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培育 5 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 范基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 全分类分级管理有效实施,聚焦重点工业领域打造 200 家贯 标示范企业和 100 个优秀解决方案。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 安全服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示范园 区。基本建成覆盖全网、多方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业互联网 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网络体系强基行动。 行动内容: 1.加快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对工业现场 “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支撑多元工业数据采集。 提升异构工业网络互通能力,推动工业设备跨协议互通。研 制异构网络信息互操作标准,建立多层级网络信息模型体 系,实现跨系统的互操作。 2.推进企业内网升级。支持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 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 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推动信息技术(IT)网络与生产控制 (OT)网络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 3.开展企业外网建设。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提供高性能、 3

第231页

高可靠、高灵活、高安全的网络服务。探索云网融合、确定 性网络、IPv6 分段路由(SRv6)等新技术部署。推动工业企 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节点、安全设施等接入高质 量外网。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交换中心,研究互联互通新机 制。 4.深化“5G+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建设 5G 全连 接工厂,推动 5G 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 加快典型场景推广。探索 5G 专网建设及运营模式,规划 5G 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开展工业 5G 专网试点。建设公共服 务平台,提供 5G 网络化改造、应用孵化、测试验证等服务。 5.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地图。打造覆盖全国各地市和重 点工业门类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工业互联 网网络建设、运行、应用的全景视图,为建网、用网、管网 提供全面支撑服务。 专栏 1: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 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标杆计划。支持工业企业综合运用 5G、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网 络化水平。实施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示范计划。支持地方和龙头企 业建设 10 个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开展面向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 的网络互联试点示范。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交换中心。选择重点区 域、重点行业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交换中心,支持企业利用交换中 心实现网络互通、平台互联。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模型实验室。 4

第232页

面向仪器仪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开发 100 个以上网络信息 模型。持续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针对重点行业培育 30 个左右典型应用场景。编制发布“5G+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打造 50 个企业内网改造建设标 杆,高质量外网基本覆盖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成 8 个 “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应急部、国 资委。 (二)标识解析增强行动。 行动内容: 6.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 办法》,建立标识编码分配协调机制。提升国家顶级节点服 务能力。引导建设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递归节点。建设 兼容开放、服务全球的标识解析服务系统,推动标识解析与 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提升数据综合服务能力, 增强对域名等网络基础资源的支撑能力。 7.加速标识规模应用推广。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 务等环节应用,推动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 APP 等融合发展。加快解析服务在各行业规模应用,促进跨 企业数据交换,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 加快主动标识载体规模化部署,推进工业设备和产品加标 识。增强标识读写适配能力,推动标识在公共领域应用。 5

第233页

8.强化标识生态支撑培育。加快推动标识解析核心软硬 件产业化。支持标识解析中间件研制及规模化应用,加强标 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企业信息系统适配。增强标识资源对接、 测试认证等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标识数据资源 共享机制。 专栏 2: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增强工程 持续建设标识解析节点。加强根节点建设和对接,提升国家顶 级节点对标识、域名等网络基础资源支撑能力,打造基于标识的工 业互联网运行分析平台。引导企业建设二级节点不少于 120 个、递 归节点不少于 20 个。构建基于标识解析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支持 各地部署不少于 20 个融合节点,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标识资源分配、 管理、互操作等基础服务。加强标识规模化应用推广。培育一批系 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展冷链物流、应急物资、智慧城市等领 域规模化应用。组织开展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创新大赛,遴选 100 个典型应用案例。推动主动标识载体规模部署。面向汽车、船舶、 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基于 5G、窄带物联网(NB-IoT) 等技术的主动标识载体规模化应用,部署不少于 3000 万枚,建设 各类主动标识载体可信管理平台。加强标识产业生态培育。构建软 硬件协同开发平台,研制一批高性能、高可靠专用设备。建设标识 数据服务资源池,提升行业、产业数据服务效率。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国家顶级节点具备标识、域名、 区块链等综合服务能力,标识注册总量超过 150 亿,日均解 6

第234页

析量达到千万次量级。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 急部、市场监管总局。 (三)平台体系壮大行动。 行动内容: 9.滚动遴选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 动态评价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 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加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 10.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聚焦数字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打造行业特色工 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面向制 造资源集聚程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区域,打造区域特 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 11.发展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围 绕特定工业场景和前沿信息技术,建设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 网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与工业机理模型融合创新,支撑构建 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 型制造体系。 12.提升平台技术供给质量。加强平台设备接入、知识沉 淀、应用开发等支持能力。突破研发、生产、管理等基础工 业软件,加速已有工业软件云化迁移,形成覆盖工业全流程 的微服务资源池。推动基础工艺、控制方法、运行机理等工 7

第235页

业知识的软件化、模型化,加快工业机理模型、知识图谱建 设。深化“平台+5G”“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等技术 融合应用能力。 13.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制定工业设备 上云实施指南、工业设备数据字典,培育设备上云公共服务 平台,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带动产业 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创 新券、服务券等方式降低上云门槛和成本,创新“挖掘机指 数”“空压机指数”等新型经济运行指标。 14.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开发和推广平台化、组件化 的工业互联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培育解决方案服务商,建 立平台解决方案资源池和分类目录,开展服务商能力评价。 编制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建设平台 监测分析系统,提供平台产业运行数据分析服务。 专栏 3: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化升级工程 加快平台推广应用。引导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汇聚更广范围生产要 素资源,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能源、医疗医药、 建筑等重点行业及产业集聚区,支持建设 50 家行业和区域特色平台, 支持建设云仿真、数字孪生、数据加工、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等技术专业型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深化多层次平台试验验 证。面向发展基础良好的特定区域,支持建设 20 家区域一体化平台, 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试验验证,促进区域要素资源有 8

第236页

序流动与协同发展,加速区域产业资源共享和设备上云,促进区域产 业协同和生态建设。培育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强化平台工业数据集成 管理及工艺、控制、运维等工业机理建模能力,研发构建数字孪生创 新工具,打造一批“平台+产品”“平台+模式”“平台+行业/区域”创新解 决方案。建设平台数据监测与运行分析系统。完善平台数据字典,开 展平台基础能力、运营服务、产业支撑等运行数据自动化采集,研发 平台运行监测及行业运行分析模型,编制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 数。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工业企业及设备上云数量比 2020 年翻一番,打造 3~5 家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 平台、70 个行业区域特色平台、一批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型平 台。 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国资委。 (四)数据汇聚赋能行动。 15.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国家中心 的数据汇聚、分析、应用能力,推进区域分中心与行业分中 心建设。研究工业互联网数据权属确定、价值评估、资源交 换、效益共享等机制,制定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推动国 家中心、各区域和行业分中心之间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 16.打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能力。面向政府 提供工业经济和产业运行监测指挥、应急事件预警协调等服 务,面向行业提供数据管理能力提升、工业资源共享、解决 9

第237页

方案推广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设备与业务系统上云、产融合 作、供需对接等服务。 17.培育高质量工业 APP。推动共性经验知识沉淀提炼, 发展普适性强、复用率高的基础共性工业 APP,以及基于知 识图谱和智能算法的可适性工业 APP。打造一批经济价值 高、推广作用强的行业通用工业 APP。面向特定领域、特定 场景个性化需求,培育一批企业专用工业 APP。发展基于数 字孪生技术的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支持开源社区、开发者社 区建设,发展工业 APP 商店,促进工业 APP 交易流转。 18.推动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构建平台数据字典互认机 制,统一工业数据、算法模型、微服务等调用接口。鼓励开 展联合攻关、互补合作,制定平台间接口规范,推动机理模 型和工业 APP 的跨平台调用与订阅,打造协同发展、多层次 系统化平台体系。 19.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聚焦本质安全水 平提升,针对原材料、危险化学品、矿山、民爆、烟花爆竹 等重点行业领域,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感知、监 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建立风险特征库、失效数据库、 安全生产评估模型和工具集,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专栏 4: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面向能源、钢铁、石化、化工、 建材、有色、医药等流程行业及电子、汽车、装备、建筑等离散行业, 10

第238页

建设行业大数据分中心,加强行业数据资源管理。加强工业互联网推 广应用与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联动衔接,搭建基于工业互联网 的中小微企业数据集成和共享平台,探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在金融服 务中的应用。在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基础较好领域,建设一批统一规 范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汇聚数据资源达到 PB 级。建 设场景驱动的高质量数据集,鼓励开展工业算法创新。开展数据创新 应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 开展数据灾备服务,提升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 据中心体系,建设 20 个区域级分中心和 10 个行业级分中心。 建设高质量的工业微服务和工业 APP 资源池,工业 APP 数 量达到 50 万个。 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应急部、国资委、 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能源局。 (五)新型模式培育行动。 行动内容: 20.发展智能化制造。鼓励大型企业加大 5G、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工艺 仿真、生产制造、设备管理、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水平,实现 全流程动态优化和精准决策。 21.加强网络化协同。支持龙头企业基于平台广泛连接、 汇聚设备、技术、数据、模型、知识等资源,打造贯通供应 11

第239页

链、覆盖多领域的网络化配置体系,发展协同设计、众包众 创、共享制造、分布式制造等新模式。 22.推广个性化定制。鼓励消费品、汽车、钢铁等行业企 业基于用户数据分析挖掘个性需求,打造模块化组合、大规 模混线生产等柔性生产体系,促进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打通,推广需求驱动、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的新模式。 23.拓展服务化延伸。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搭建产品互联网 络与服务平台,开展基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 术的产品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打造设备预测性维护、装备 能效优化、产品衍生服务等模式。 24.实施数字化管理。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打通内部各管理 环节,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 化管理模式普及,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智能 战略决策等新模式应用探索。 专栏 5: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工程 面向领先制造企业与特色中小企业组织新模式应用标杆遴选, 依托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等制定发布新模式应用实施指南,加强智 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 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与推广。鼓励地方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宣 贯与培训,支持建立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应用体验中心,鼓 励创新应用探索实践。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面向垂直细分行业,形成 100 12

第240页

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模式和应用场景,实现在 200 家以上工业企业复制推广。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资委。 (六)融通应用深化行动。 行动内容: 25.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大型企业引领推广、 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融通发展模式,鼓励领先企业推广供应 链体系和网络化组织平台,打造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 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带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 能力提升和订单、产能、资源等共享。 26.加快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支持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先进生产模式、资源组织方式、创新 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跨产业数据枢纽与服务平台,形成产 融合作、智慧城市等融通生态。 专栏 6: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工程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推 动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 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赋能中小企业。实施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计划。鼓励开 展融通应用示范培训宣贯,支持建立一批面向医疗、教育、金融等 领域的融通应用展示中心。鼓励开展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大赛,探 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一二三产业融通集成应用场景,打造产融合 13

第241页

作、工业旅游等典型模式。持续开展行业融合应用试点示范。在流 程制造行业普及高价值设备资产管理、安全环保管理优化、全流程 一体化优化等模式,提升装备装置、控制系统的数字改造与连接水 平。在离散制造行业推广在制品质量检测、设备健康管理、规模化 定制、供应链追溯、跨领域融通服务等模式,推动企业加快生产全 过程数字化改造与精准管控。支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龙头企业 等制定发布行业应用推广指南。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面向重点行业形成 150 个左右 行业特色明显、带动效应强的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打造一批 支撑融通应用的模型资源库与服务平台,形成 40 个左右融 通应用典型场景。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 务部、应急部、国资委。 (七)关键标准建设行动。 行动内容: 27.强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协调推 进组、总体组、专家咨询组作用,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 规划体系研究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加强跨部门、跨行业、 跨领域标准化重要事项的统筹协同。 28.完善标准体系。结合 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 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明确 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标准化工作分领域推进实施。 14

第242页

29.研制关键标准。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 等产业亟需标准研制。强化工业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和运 用,推广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 (GB/T39551-2020),提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推动工 业互联网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同步提升。 30.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 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国际 组织活动及国际标准研制,加强与国际产业推进组织的技术 交流与标准化合作,促进标准应用共享。 专栏 7: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程 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引领计划。加快制定网络、平台、安全 体系架构、通用需求、术语定义等基础共性标准。加快制定“5G+ 工业互联网”、网络信息模型、工业大数据、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 标准。加快制定面向原材料、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 用标准。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推广计划。推进标准在重点行业和企 业中应用,开展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符合度评测,以及行业标准应 用水平评估评价工作。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标准公共 服务能力,推进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标 准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 准体系,完成 60 项以上关键标准研制。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 15

第243页

康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 (八)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行动内容: 31.强化基础技术支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工业互联 网基础理论研究,提升原始创新水平。鼓励信息技术与工业 技术企业联合推进工业 5G 芯片/模组/网关、智能传感器、边 缘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研发。加强工业机理模型、先进算 法、数据资源的积累、突破与融合。 32.突破新型关键技术与产品。支持领先企业加快网络、 标识、平台与安全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推动边缘计算、 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技术研究,加强融 合产品及其解决方案的测试验证和商业化推广。 33.以新技术带动工业短板提升突破。加强 5G、智能传 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对工业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 件的带动提升,打造智能网联装备,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实时 优化能力,加强工业软件模拟仿真与数据分析能力。 专栏 8: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创新工程 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支撑技术攻关。支持工业 5G 芯片模组、 边缘计算专用芯片与操作系统、工业人工智能芯片、工业视觉传感 器及行业机理模型等基础软硬件的研发突破。实施技术产品创新突 破计划。攻克 5G 与 TSN 等新型网络、新型标识与可信解析、平台 数据模型管理与应用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防护等工业互联网 16

第244页

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研发新产品。加强对工业互联网与传统技术的 融合与带动提升。鼓励装备企业综合运用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打造自主作业、云端协同作业等智能化装备。鼓励工业软件企业基 于平台打造功能组件和数据模型灵活组织复用的软件产品,带动设 计仿真、工艺优化等功能强化。支持信息技术与自动化企业打造边 缘控制器、边缘云与智能网关,推动边缘计算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过程控制系统的融合,构建具备智能计算与实时优化能 力的边缘工业控制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支撑。加快建设国 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产权 信息支撑。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竞争 力进一步提升。工业 5G 芯片/模组/网关、边缘计算芯片等基 础软硬件产品基本成熟。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知识产权局。 (九)产业协同发展行动。 行动内容: 34.培育领先企业。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 带动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前沿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培育一 批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向重点行业与典型场 景打造整体解决方案和集成技术产品。培育工业互联网运营 服务商,提升网络运维、行业应用推广等运营服务能力。 35.强化主体协作。支持建设面向工业互联网供应商分类 17

第245页

分级、产业运行监测、发展成效评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 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安全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开展新 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做大做实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广泛汇聚市场主体,开展产业务实合作。 36.开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考虑工业互联网的融合 性,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遴选,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促进东北、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引导工业互联 网产业示范基地聚焦主业,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和融合创新引 领能力。鼓励各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探索具有地区及产业特色的发展模式。 37.建设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面向区域产业特色,建 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搭建线上线下结 合的创新体验环境,促进平台供需精准对接和协同创新。 38.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加快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国家 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打造一批 协同效应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区。 专栏 9: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工程 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一批围绕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 的通用供应商、具备细分场景技术优势的专业供应商、与行业知识 经验及需求深度结合的行业供应商。定期发布供应商名录,打造多 类型的供应商资源池。加快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促进方案的不断丰 富完善。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 18

第246页

合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技术创新、标准研 制、试验验证与产业化推广,壮大跨界协同创新生态。建设 10 家 左右各具特色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形成覆盖全国的创新中 心网络。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供应商能力分级、企业评估等综合服务。汇集供应商资源与企业需 求,促进精准对接。打造数据资源池,提供工业数据资源分类分级、 数据资产与算法库管理等服务。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培育一批核心技术创新引领企 业,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打造 100 个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遴选 5 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10 个“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一批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 心,布局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 (十)安全保障强化行动。 行动内容: 39.依法落实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实施工业互联网企 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安全责任要求和标 准规范,强化指导监督,深入开展宣标贯标、达标示范,遴 选安全优秀示范企业。强化逐级负责的监督管理制度,指导 省级主管部门加快建立属地重点联网工业企业清单和重要 数据保护目录,督促企业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供应 链安全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 19

第247页

通信主管部门建设属地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健全闭环 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完善态势感知、事件通报、整改 落实的闭环管理。加强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APP 的安全 检测评估。 40.加强网络安全供给创新突破。强化协同创新,针对 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远程信息处理 器(T-BOX)等关键核心领域,鼓励重点网络安全企业和工 业企业联合攻关,打造具备内嵌安全功能的设备产品。加快 密码应用核心技术突破和标准研制,推动需求侧、供给侧有 效对接和协同创新,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优化服务供给, 支持云服务企业、网络安全企业在重点城市联合建设安全运 营服务中心,实施中小企业“安全上云”工程。面向装备、电 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支持工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影 响力的安全公共服务平台。针对流程工业、离散工业差异化 特点,加快形成优秀安全解决方案和供应商目录,实现供需 快速精准对接。 41.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 化产业园区布局,打造资源汇聚、要素共享的网络安全“双创” 环境和孵化基地。推进强链优链,培育一批网络安全龙头企 业,在智能制造、车联网等细分赛道孵化一批“高精尖”特色 安全企业,带动安全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强化先进引领,开 展试点示范,遴选安全智能工厂、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 20

第248页

范区,提炼推广最佳实践。 42.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强化企业自身防护,鼓 励支持重点企业建设集中化安全态势感知和综合防护系统, 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强化区域监测保障,指导省 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属地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在线监 测等技术手段建设,扩大监测范围,丰富平台功能。支持重 点城市加快“5G+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脑建设。增强京津冀、 长三角、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的安全联动保障能力。提升国 家平台协调服务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强化态势 分析,打造多方联动、运行高效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加强 工业互联网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能力建设。 专栏 10: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企业网络安全能力贯标计划。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分类分级 系列安全标准规范,明确企业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应用、数 据等的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开展 PLC 等重点设备、SCADA 等重要 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 APP 动态安全检测评估。各省级(重 点城市)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企业调研,开展企业分类分级,制定重 点企业清单和重要数据保护目录。针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宣标贯 标,企业实施达标自评估和安全改造,遴选一批贯标示范企业。实 施技术保障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两库一机制”,围绕原材料、装备、 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建设汇聚安全漏洞、恶意代码、勒索病毒等 信息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库,完善涵盖工业协议、设备指纹、 21

第249页

IP/域名、重要系统等的基础资源库,搭建一批网络安全测试环境和 攻防演练靶场。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协同处置等闭环工 作机制。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 深入推广。面向原材料、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遴选百 家贯标示范企业。建设 20 个集约化安全运营服务中心、具 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行业安全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工业互联 网重点应用领域打造 10 个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国 资委、能源局、国防科工局。 (十一)开放合作深化行动。 行动内容: 43.营造开放多元包容的发展环境。加强与主要国家、地 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接合作,建立和培育政府间、 国际组织、产业组织及企业间的多样化伙伴关系,推动多边、 区域等层面政策和规则协调,共同探索数据流通、知识产权 等领域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44.全面推动多领域、深层次国际合作。指导国内企事业 单位、产业组织等与国外企业、机构在技术标准、资源分配、 业务发展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支持国内外企业在自由贸易 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区域开展新模式新业态 先行先试。鼓励有能力的单位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等形 22

第250页

式,为国内工业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服务。支 持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时间节点:到 2023 年,与欧盟、“一带一路”沿线重 点国家建立工业互联网交流合作机制。 责任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 管总局、知识产权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1.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发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 组的统筹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依托工业互联网战 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咨询。 2.加强政策成效评估。健全任务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估 机制,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重点工作的过程管 理、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定期考核试点示范项目、产业示 范基地等,做到能上能下,动态调整。 3.开展产业监测评估。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业互联网 产业统计监测体系,指导各地建立完善本地区统计监测工作 及上报机制。健全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机制,推动国家、 区域、产业等评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发布工业互联 网发展指数。 时间节点:按年度发布专项工作组工作计划。滚动开展 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和产业监测评估。 2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