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旦 (医 大 )奥 医 201 专业医学是您明智的选择
培养孩子概括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
二、孩子的思维力发展状况
2 周岁的孩子开始能用词对一类物体比较稳定的主要特
征进行概括,产生最初的概念。例如,孩子可以舍弃车的颜
色、大小、形状等差别而把“车”这个词作为各种车的标志。
3~4 周岁的孩子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不但接触家庭和
幼儿园的各种事物,还接触到更广泛的自然和社会的事物,
知识经验也随之丰富。同时,孩子的认知兴趣也日益发展,
表现在孩子关于“怎么样?”“为什么?”这一类的发问上。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在他的经验范围以内,而且又是他
熟悉的事物,开始有可能进行最简单的逻辑思维。如,3 周
岁孩子可猜出像关于“花生”、“星星”之类的谜语。3、4
周岁的孩子往往一面动作一面语言,语言的计划作用很差。
在正确的教育下,到了 5~6 周岁,随着孩子知识经验的
增长,语言、特别是内部语言的发展,孩子认识活动中具体
形象成分相对减少,抽象概括成分开始逐渐增加起来。当然,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开始能进行一些初步的抽象逻辑思
维,但是思维的自觉性还是很差的。这个时期孩子能在行动
之前就用语言表达他要做什么,如何做等等。这样,孩子的
行动就带上了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三、孩子的思维品质
孩子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独创性等内容。
孩子思维的敏捷性指孩子思维的速度或快慢程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