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志

发布时间:2023-9-0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吕梁市志

{{`发布时间:2023-9-07`}} | 云展网画册制作 产品说明书 其他 吕梁市志
第一章 地 质 153第一章 地 质第一节 地 层吕梁市境内的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地层外,其余各种地层均有出露。出露的地层有中太古界阜平系界河口群,上太古界五台系吕梁群,下元古界滹沱系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中上元古界长城系下统汉高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太古界中太古界 中太古界阜平系在吕梁市出露称界河口群。界河口群是境内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是一套巨厚的角闪岩相变质岩系,总厚 3000 米至 1.7 万米,主要分布在岚县界河口、兴县交楼申、奥家滩、东会至临县汉高山一带,长约 75 千米、宽约 13 千米的南北向狭长地带内。其东侧被元古界野鸡山群不整合覆盖,西侧和北侧被古生界地层不整合覆盖。另外,在离石区上白霜、许家圪塔,中阳县禅房,文水县西榆皮,交城县长树山等地也有零星出露。界河口群岩性复杂,主要岩性是一套遭受不同程度、不同类型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岩,以各种片麻岩、变粒岩、片岩为主,夹少量浅粒岩、长石石英岩、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等。岩层褶皱断裂发育,局部有中低温多金属矿化现象。岚县界河... [收起]
[展开]
吕梁市志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第一章 地 质 153

第一章 地 质

第一节 地 层

吕梁市境内的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地层外,其余各种

地层均有出露。出露的地层有中太古界阜平系界河口群,上太古界五台系吕梁群,下元古界滹沱系岚河

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中上元古界长城系下统汉高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

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太古界

中太古界 中太古界阜平系在吕梁市出露称界河口群。

界河口群是境内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是一套巨厚的角闪岩相变质岩系,总厚 3000 米至 1.7 万米,

主要分布在岚县界河口、兴县交楼申、奥家滩、东会至临县汉高山一带,长约 75 千米、宽约 13 千米的

南北向狭长地带内。其东侧被元古界野鸡山群不整合覆盖,西侧和北侧被古生界地层不整合覆盖。另外,

在离石区上白霜、许家圪塔,中阳县禅房,文水县西榆皮,交城县长树山等地也有零星出露。

界河口群岩性复杂,主要岩性是一套遭受不同程度、不同类型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岩,以各种片麻岩、

变粒岩、片岩为主,夹少量浅粒岩、长石石英岩、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等。岩层褶皱断裂发育,局部有

中低温多金属矿化现象。

岚县界河口、兴县奥家滩至东会一带,是该区出露面积最大、地层连续的地带,大体可分上、中、

下三部分。下部为奥家滩组,中部包括小蛇头组、黑崖寨组、马国寨组,上部为烧炭沟组。

下部奥家滩组,主要分布在兴县南部交楼申、店则上、阳坡、贺家湾一带,向南进入临县城东的显崖上、

汉高村等地。底部为一套混合岩化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中、下部以各种大理

岩为主,最厚大理岩出现在兴县园子坪、鱼儿湾一带,夹变粒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等,呈现一定规

律性。中、上部出现白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矽线白云片麻岩、黑云钾长片麻岩。该组总厚

5000—7400 米。其分布除吕梁山北部两侧外,文水县西榆皮、离石、中阳、紫金山等地也有相当奥家滩

组地层。

中部小蛇头组、黑崖寨组和马国寨组。小蛇头组,底部以一层石英岩与下伏奥家滩组分界。下部主

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变粒岩,以粒细、混合岩比较弱为其特征。上部为富钙质沉积为主的斜长角

闪岩夹长石石英岩,有时还夹有大理岩。总厚 2400—2600 米,仅分布吕梁山西北部及西榆皮一带。黑

崖寨组,下部主要为石英片岩、混合岩化变粒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部为黑云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

夹变粒岩及石英岩。上部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顶部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夹二层石英岩,有时夹大理岩。

总厚 2625—3850 米。分布在吕梁山北部兴县恶虎滩,岚县大蛇头—大涧一带。交城西榆皮一带有与本

组的中、下部相当地层。马国寨组,下部为一套巨厚的条带状、条痕状混合岩化较强的黑云斜长片麻

岩,夹数层斜长角闪岩。上部为斜长角闪岩及矽线石片岩,片岩中夹有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厚 2035 米,

主要分布于吕梁山西北部兴县恶虎滩—岚县界河口—大涧一带。西榆皮一带可见本组上部地层。

上部烧炭沟组,是界河口群顶部地层,主要以条带状、眼球状混合岩、混合岩化片麻岩为主,厚度

第202页

15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大于 865 米,主要分布于吕梁山西北部岚县界河口—大涧一带。

上太古界 上太古界五台系在吕梁市出露称吕梁群,是一套中—低级变质岩系,总厚 1.6 万米。

吕梁群自下而上分为下吕梁群(包括青杨沟组、周家沟组,分布在方山县东部周家沟—横尖一带,

是一套角闪岩相的变质岩层)、中吕梁群(包括宁家湾组、袁家村组,出露于岚县东南袁家村一带,是

一套绿片岩相的变质岩层)、上吕梁群(包括裴家庄组、近周峪组、杜家沟组,分布在岚县南部梁家岔

到方山县东北部马坊以北地带,属绿片岩相岩层。其下与前五台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下被岚河群角度

不整合覆盖)。

下吕梁群,是一套变质较深的沉积—火山岩系,分布东起汾河水库,向西南经龙虎山、青杨沟,过

吕梁山主峰进入交城县横尖乡,止于横尖村南,全长 50 千米。包括底部青杨沟组和上部周家沟组。

底部青杨沟组,为一层碎屑岩,向上很快变为泥质岩系。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细粒黑云变粒岩、

含石墨二云片岩、斜长角闪岩等,上部出现厚近 200 米的透闪大理岩,白云大理岩。在该组大理岩下部

与石英岩之间有大片长英质岩石(似变流纹岩)分布,具流纹构造,在向西南杨湾方向变成混合片麻岩,

原岩可能是中酸性火山岩,厚 1562 米。

上部周家沟组,分布于青杨沟组之西周家沟、云顶山、横尖一带。地层混合岩化剧烈,岩层几乎成

残留体状出露,中部为一套富铁地层。由磁铁石英岩、铁闪石英岩、镁铁闪石岩、透闪岩等组成,它

们夹于斜长角闪岩中,总厚 300 余米。单层磁铁石英岩厚不足 2 米,且含铁较贫。上、下岩系是一套混

合化作用的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其中尚有杏仁、气管构造残留,可见原岩是基性火山熔岩,总厚

4697 米。

中吕梁群,是一套中—低级变质岩系,变质程度北浅南深,南端在寺头、尖山一带,受强烈岩化作

用而成混合岩分布于岚县袁家村、宁家湾一带。包括底部宁家湾组和上部袁家村组。

底部宁家湾组,含砾绿片岩与下伏地层接触。下部以千枚岩、石英片岩为主。上部以角闪片岩、角

闪片麻岩为主,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火山凝灰岩。宁家湾村南,寺头南山坡,该组中出现大理岩的夹层,

厚约 45 米白色粗晶大理岩,夹于绿泥石石英片岩之中,总厚 890 米。

上部袁家村组,是吕梁山区主要工业铁矿床赋存层位,含铁围岩以泥质岩为主,夹少量原岩为基性

火山岩的绿泥片岩组成。主要岩性为绿泥千枚岩、阳起片岩及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的变辉绿岩。该组分布

在袁家村南北一线,含铁层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位,主要铁矿赋存于下部层位中,一般为条带状磁

铁石英岩,随着变质程度向南加深,矿体品位有变高的趋势,总厚 1150 米。另外,在岚城镇东北凤子

山东坡也见铁矿出露。

上吕梁群,由一套浅变质岩系组成,分布在岚县梁家岔,娄烦县盖家庄以西,方山县马坊以北基岩

山区,总厚 7000 米。包括下部裴家庄组、中部近周峪组和上部杜家沟组。

下部裴家庄组,是一套巨厚浅变质沉积岩系,其底部以白色石英岩与中吕梁群分界,其上是千余米

厚的千枚岩、变质千枚岩夹粉砂岩、石英岩。厚层石英岩北多南少,上多下少,上部在索家庄、冀家庄

一带有 5—6 层,向南至尖山山脊仅 1—2 层,下部 1—2 层,分布相对稳定。千枚岩局部含碳质,条带

构造发育,石英岩中可见波痕、交错层。该组剖面中的变辉绿岩,绝大多数为侵入的岩浆,不作为地层。

该组分布于岚县城南索家庄、梁家岔一带,总厚 2010 米。

中部近周峪组,由巨厚单一的基性火山岩和底部有近百米的碎屑岩组成。底部为变质砂砾岩,自下

而上依次为长石石英岩夹变质砾岩、长石石英岩与变质粉砂岩互层、变质粉砂岩、凝灰质千枚岩。除底

部碎屑岩外,近周峪组全由变玄武岩构成,主要岩性为绿帘透闪片岩、透闪片岩、绿泥片岩等,气孔、

杏仁构造发育,变质程度向南逐渐加深。在周家沟、罗家岔一带岩性已成斜长角闪岩及角闪片岩,分布

第203页

第一章 地 质 155

和出露于北起岚县祁家庄、南至方山县开府镇以北一带。再向南是强烈混合岩化,被大面积混合花岗岩

所截,该组厚 2340 米。

上部杜家沟组,主要由巨厚变流纹岩(流纹构造清晰、层理发育)构成,其中夹有 3—4 层各厚

10—20 米黑云片岩、角闪片岩(变基性火山岩)。出露分布于岚县两角村—方山县马坊北山一带,由北

向南变质程度加深,由变流纹岩变成浅粒岩,变粒岩到方山县开府镇东南山梁上,逐渐变成浅色片麻岩,

再向南到马坊南山,大部分成混合花岗岩。该组厚 3145 余米。

元古界

下元古界 吕梁山区下元古界地层自下而上为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 3 部分,呈互不相连的

变质地层,3 个群在吕梁山西北部分自东向西依次平行展布,但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关系。间隔以前五台

群的赤坚岭杂岩和中太古界界河口群。

岚河群分布于岚县以西,分南北两处出露。北区主要分布于岚县岚城镇附近,南区主要分布于岚县

普明镇以南的乱石村至方山县开府以北的宝塔山一带。由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组成,总厚 2400 余米。

出露于岚县前马宗、西马坊及宝塔山至乱石村一带,岩性为石英岩、变质砾岩夹千枚岩和大理岩,总厚

度 2566 米以上。自下而上共分凤子山组、前马宗组、后马宗组、石窑凹组、乱石村组 5 个组。

凤子山组,分布于岚城镇以北至静乐县西马坊一带。岩性以变质砾岩为主。上部为石英岩,厚 240

米(凤子山),向南不到 1 千米即超覆缺失,砾岩砾石大,滚圆度好,成分复杂,砂质胶结,具急流相

特征。该组以变质砾岩沉积不整合在吕梁群杜家沟组变流纹岩及赤坚岭杂岩之上。

前马宗组,岩性由变质砾岩、长石石英砂岩构成沉积旋回,在凤子山一带厚 227 米,向南到石站头

增厚为 375 米。该组仅在北部分布,向南超覆缺失。

后马宗组,岩性底部为变质砾岩,向上依次为石英岩、千枚岩、白云大理岩,构成完整的海侵旋回,

近顶部为绿片岩。其白云岩中有沉积变质小型铁锰矿床,白云岩组自身具有含铜的特点。本组在北部凤

子山一带,仅出露到下部数米厚白云岩即进入向斜轴部,向南到乱石村一带,白云岩厚度可达 200 余米,

是后马宗组直接超覆不整合在杜家沟组之上,向南到方山县开府村北宝塔山一带进一步增厚,本组岩性

厚度下部碎屑岩北厚南薄,凤子山一带 90 米,乱石村为 26 米。中部千枚岩在凤子山一带厚 114 米,乱

石村厚 70 米。上部结晶白云岩,在北部仅出露下部的一部分,在南部厚达 600 米。

石窑凹组,分布于乱石村及宝塔山一带。岩性总体是下粗上细,主要由变质砾岩、石英岩、千枚岩、

结晶白云岩组成。近底部出现变质基性火山岩,具气孔杏仁构造,厚 50 余米。该组岩性总厚在乱石村

一带为 500 余米,向南可达 1000 余米。

乱石村组,岩性由一套粗粒碎屑岩组成,以粗粒长石石英岩为主,夹大量变质砾岩,最厚达 60—70

米。该组厚 216 米。

中统野鸡山群分布在岚县野鸡山与兴县、方山与临县分水岭至离石区马头山的北东向和南北长近

百千米的狭长地带内,它是以火山岩为主体、上下为碎屑岩的浅至中级变质岩,总厚近 3000 米。岩性

为变质砂岩和钙质泥岩组成,并夹有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总厚 2617—5467 米,呈北厚南薄,分布在

吕梁山西麓岚县河口—方山县一带和离石区枣林乡北西一带。该群自下而上分青杨树湾组、白龙山组、

程道沟组 3 个组。

青杨树湾组,岩性大致分 3 段 :下段主要为变质砾岩,含砾长石石英岩 ;中段主要为长石石英岩 ;

上段为千枚岩。地层厚度大致呈南北厚中间薄,呈角度不整合于太古界吕梁群杜家沟组变粒岩之上,主

要分布于岚县河口、芦子沟、狮沟一线至方山县、离石以西一线。呈南北狭长,北宽南狭带状分布。

白龙山组,岩性由基性变质火山岩构成,经变质成为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似斑状—斑状斜长角

第204页

15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闪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中下部有时夹黑云千枚岩、长石石英岩,总厚为 1635 米。该组地层局部

地段有大理岩、变粉砂岩、变质砾岩分布,主要分布于岚县河口至方山县一带。

程道沟组,为一套灰色、暗灰色变质粉砂质千枚岩夹细粒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小韵律极发育,砂—

粉砂—泥—钙质泥岩构成数厘米厚小韵律层的复理式沉积,厚 870 米以上,组成野鸡山群大向斜核心,

分布于岚县—兴县公路以北程道沟、范家口、鹿劲沟一带。

上统黑茶山群是一套浅变质砂砾岩,分布在兴县与临县交界黑茶山一带,总厚近 1000 米。由一套

粗碎屑岩组成。底部有不稳定变质砾岩,其上以粗粒长石石英岩为主,偶有变质砾岩透镜体分布,本群

与上伏古生界寒武系、下伏太古界界河口群奥家滩组斜长角闪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 1080 米。

该群仅分布于吕梁山西部兴县黑茶山山脊部分。

中元古界 吕梁市中元古界地层称为长城系汉高山群,主要分布于临县汉高山一带,系由碎屑岩沉

积及火山岩系组成。底部为砾岩,中部夹安山(玢)岩及凝灰岩,上部为灰白色砂岩、紫红色页岩和砂

质页岩。呈角度不整合于太古界阜平系界河口群白云母片岩之上,厚 357 米。

古生界

寒武系 一般由最底部“霍山砂岩”和中统徐庄组、张夏组及上统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等组成。

为浅海相沉积,岩性各地变化不大,以碳酸盐岩、泥质岩相为主。厚度一般为 164—346 米,在汉高山

一带最薄仅有 110 米。各组厚度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逐步变薄,以至尖灭。寒武系与上覆奥陶系整合接触,

其下不整合在长城系及前长城系变质岩之上。

吕梁市北部兴县木崖头、恶虎滩、岚县界河口、芦坊坪至河口、山羊会一带寒武系呈东西向大片展布。

南部从离石区吴城至交城县四道川、汾阳市杏花村一带寒武系也呈大面积出露。西南部离石阳坡、上王

营庄,中阳县枝柯、木孤台、棋盘山,交口县石口一带,寒武系围绕变质岩基底呈环带状出露。

吕梁山西麓,北起兴县奥家滩,向南经东会、方山县城西直至离石城以东,寒武系呈狭长南北向条

带状出露。吕梁山东麓从交城燕家庄(东)、水峪贯(西)、西社,南至汾阳康家堡一带,呈南北向条带

状出露。

中统主要为砂砾岩、砂岩、页岩、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组成碎屑岩—碳酸盐沉积的地层,

由徐庄组、张夏组 2 部分组成。

徐庄组,岩性底部为砂砾岩,下部为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上部为白云质鲕状灰岩。该组在汉高

山一带无沉积,其他地区都接受沉积,总的规律性为区域中西部最薄,向南、东、北 3 个方向逐渐增厚。

吕梁山南部交口县云梦山一带厚 74 米,兴县阳会崖一带厚 56 米,离石上王营庄、临县刘家沟等地仅厚

30 米左右。

张夏组,下部为深灰、青灰色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中厚层竹叶状灰岩,有

时还夹厚层鲕状灰岩 ;底部常为页岩或竹叶状灰岩 ;中部为薄—中厚层含白云质鲕状灰岩、中厚层灰岩、

薄层灰岩互层,夹黄绿色钙质页岩、竹叶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上部为厚层鲕状灰岩或含白云质鲕状

灰岩;顶部为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竹叶状灰岩。该组厚 60—111 米,厚度变化规律为南部厚,北部稍薄,

近古际边缘最薄。东部文水西社一带厚 94 米,西部离石上王营庄—中阳柏洼坪一带厚 62 米。

上统主要岩性为薄板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厚层白云岩组成。共有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 3 个组。

崮山组,下部为黄色薄板状,泥质条带灰岩夹紫红、黄绿色钙质页岩及竹叶状灰岩;底部常为页岩;

上部青灰色薄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夹竹叶状灰岩,有时夹薄层泥质白云岩。厚

11—46 米。

长山组,下部主要为灰黄、灰紫色中厚层含海绿石竹叶状灰岩、灰黄色白云质灰岩 ;上部中厚层竹

第205页

第一章 地 质 157

叶状灰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厚 5—25 米。

凤山组,下部为浅灰色薄—中厚层细—中粗粒白云岩、薄层泥质白云岩夹竹叶状白云岩 ;底部为灰

黄色薄板状泥质白云岩、白云质页岩夹竹叶状白云岩 ;中部普遍夹一层厚数厘米黄绿、翠绿色不稳定页

岩 ;中上部为灰白色厚—巨厚层中粒结晶白云岩。局部含少量泥质及铁质。该组厚 34—78 米。该组中、

上部白云岩较纯,可供工业利用。

奥陶系 分布范围同寒武系地层基本一致,多分布于寒武系地层外侧。包括下统(冶里组、亮甲山组)

和中统(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缺失上统,为一套页岩、含燧石白云岩、砂岩、泥岩灰岩、

角砾状灰岩、白云岩等组成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该系地层总厚 400—600米。与下伏寒武系整合接触,

与上覆石炭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及含燧石白云岩,厚度 50—121 米。由冶里组、亮甲山组 2 部分组成。

冶里组,下部为灰黄、灰白色中—薄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竹叶状白云岩;中上部一般为浅灰、灰黄、

灰黄绿色薄层夹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竹叶状白云岩、钙质页岩。最厚在兴县阳会崖一带为 96

米,一般厚 90 米左右,变化在 74.7—93.4 米之间。

亮甲山组,为一套灰、灰黄、灰白色中层为主白云岩,燧石结核发育。厚度变化规律中东部厚 58—

137 米,中部汉高山厚 93 米,离石上王营庄一带厚 80 米以上,柳林县鸦沟最薄仅厚 26 米。

中统岩性较单一,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相沉积,主要岩性为泥质灰岩及石灰岩组成。东部略厚,西

部稍薄,与上覆石炭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分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峰峰组 3 组。

下马家沟组,岩性自下而上为砂岩、白云质页岩、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一个完

整的海侵旋回。由北往南变薄,厚度 104.1—138.6 米。与下伏奥陶系下统呈整合接触。

上马家沟组,底部标志层为稳定的灰黄色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岩性以灰岩、豹皮灰岩和上部互层

段构成。中部含丰富腹足类、头足类化石。该组与下伏下马家沟组呈整合接触,厚度 196.4—228.7 米,

北厚南薄。

峰峰组,岩性下部为两层较厚角砾状灰黄色白云质泥灰岩夹一层厚灰岩,泥灰岩中赋存石膏 ;上部

深灰黑色—青灰中厚层灰岩质地纯为特点,氧化钙含量是奥陶系中最高的,可达 54.61—55.73%,多可

作维尼纶及电石化工原料,与上覆石炭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 46—120 米。

石炭系 主要分布于吕梁市东西两侧。东侧岚县榆湾—梁家庄一带,交城古洞道—水峪贯—西社—

文水靛头一线及汾阳—孝义—双池等地。西侧兴县郝家沟—车家庄—固贤—程家塔一带,临县庙沟—湍

水头—离石—中阳一线及柳林青龙—朱家川—前岔沟—介板沟等地,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是主

要的含煤地层,也是煤层气气源岩。该系与其他地区同样缺失下统地层,分为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

和山西组。与下状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呈边续沉积的整合接触。

中统本溪组,为一套形成于滨海平原、泻湖海湾、三角洲、潮坪环境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在南北

向上是中部厚、两边薄,平均厚 30—40 米(吕梁山西侧厚度变化见表 2-1)。在东西方向上是东部薄、

西部厚,厚 16—30 米。岩性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及铁铝岩,与下伏奥陶系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上为灰、

深灰、灰白色致密块状、鲕状铝土矿,在兴县、孝义、交口、中阳等地赋存有经济价值的铝土矿,一般

厚 2.5—5 米。中上部以灰色页岩、黏土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为主,夹黄褐色石英砂岩,中部夹 0—

4 层页岩,上部偶夹煤线及薄煤层。

第206页

15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吕梁市本溪组南北向变化表

表 2-1

剖 面 兴县关家崖 临县田家山 4 号孔 柳林锄沟 中阳张家庄 石楼高家庄

厚度(米) 29.1 37.5 44.4 39.1 32.2

吕梁市本溪组东西向变化表

表 2-2

剖 面 柳林锄沟 中阳殿则 孝义西泉 汾阳高 501 孔 文水靛头

厚度(米) 44.4 33.9 16.0 18.9 27.2

上统太原组,为一套形成于滨海平原、三角洲、潮坪和泻湖海湾环境海陆交互相沉积。底部为灰白

色粗粒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该层相当于西山剖面晋祠砂岩,与下伏中统本溪组分界。其上为砂质

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和煤组成,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亦为煤层气气源岩,含煤一般 3—5 层,

多者可达 9 层,下部广泛赋存一厚层煤。该组厚度 63—109 米,由北向南厚度有变薄之势,其中以兴县

一带最厚 ;东西向厚度,以汾阳最厚。

吕梁市太原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3

剖 面 兴县关家崖 临县庞庞塔 1 号孔 临县田家山 4 号孔 柳林锄沟 石楼高家庄

厚度(米) 91.1 88.2 75.2 81.5 68.6

吕梁市太原组东西向厚度变化表

表 2-4

剖 面 柳林锄沟 中阳殿则 孝义西泉 汾阳高 501 孔 文水靛头

厚度(米) 81.5 99.0 63.8 109.2 92.3

上统山西组,形成于滨海平原—滨海冲积平原环境,以水上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夹少量澙湖沉积,

为一套过渡相含煤岩系,是本区另一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亦是煤成气气源岩。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岩、

灰色砂质页岩、煤、碳质页岩及少量海相页岩,与下伏太原组为连续沉积。底界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

常含小砾石,该砂岩横向变化大,常相变为细砂岩及砂质页岩。其上由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和细砂岩,

夹一层海相页岩和煤组成。含煤 1—7 层,可采煤 1—3 层,主煤层位于本组之下部。该组厚度为 25—69

米。在北南向上厚度变化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厚,以柳林一带最厚 ;从东西向上厚度变化为薄—厚—

薄的趋势,以孝义一带最厚。

吕梁市山西组南北厚度变化表

表 2-5

剖 面 兴县关家崖 临县田家山 4 号孔 柳林锄沟 中阳张家庄 石楼高家庄

厚度(米) 33.3 35.3 43.8 24.9 32.4

吕梁市山西组东西向厚度变化表

表 2-6

剖 面 柳林锄沟 中阳殿则 孝义西泉 汾阳高 501 孔 文水靛头

厚度(米) 43.8 45.1 69.1 53.6 50.9

第207页

第一章 地 质 159

二叠系 在区内分布范围与石炭系基本一致,该系为一套滨海冲积平原—近海冲积平原环境下以冲

积相为主陆源沉积。岩性为陆源碎屑岩及泥质岩。全系厚 644—684 米。与下伏石炭系山西组为连续沉积。

该系是煤层气良好的储集层与盖层。可划分为下统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各组之间

为连续沉积的整合接触。

下统下石盒子组,以河流冲积相为主,是滨海三角洲相向大陆相发展转化的继续,为陆相碎屑岩,

黏土岩系由灰绿、灰黄色砂岩、泥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为连续沉积。该组为天然气的储集层。底部为

一黄绿色厚层中粗粒砂岩,常含小砾石,有时相变为砂质页岩 ;下部为黄灰色厚层细粒砂岩 ;顶部为黄

色泥岩。上述为第一段岩性,厚 37—65 米。第二段岩性下部为灰绿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灰绿

色砂质泥岩 ;中部为灰绿色厚层状粗粒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砂质泥岩,时夹锰铁结核或透镜体 ;上部为紫

色泥岩 ;顶部为杂色含鲕粒铝土质泥岩 ;厚 40—135.7 米。该组厚度由北向南有变薄趋势 ;东西向以文

水靛头最厚。

吕梁市下石盒子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7

剖 面 兴县关家崖 临县招贤—林家坪 柳林穆村—田家岭 中阳孙家庄

厚度(米) 135 110 116 105.7

吕梁市下石盒子组东西向厚度变化表

表 2-8

剖 面 文水靛头 交城水峪贯 柳林穆村—田家岭 中阳孙家庄

厚度(米) 178.3 92.7 116 105.7

上统上石盒子组,由杂色碎屑岩及泥岩组成,形成于曲流河环境。岩层(泥岩为甚)色泽从下而上

呈有规律的变化。下部一般以绿色为主,中部二段以紫色为主,上部三段为蓝紫色或蓝灰色。显示由弱

氧化—强氧化沉积环境的变化,气候由温暖湿润逐渐变为半干旱—干旱。该组厚度 195—430 米,与下

伏下石盒子组呈连续沉积。底部为黄绿色中粗粒砂岩,含少量砾石,砾石成分为燧石和石英,其上为杏黄、

紫红色砂质泥岩和砂质页岩,黄绿色及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组成,该组为天然气储集层和盖层。南北向厚

度变化总的趋势北厚南薄,东西向厚度,以文水靛头最厚。

全市上石盒子岩性属河流体系沉积,故岩性、岩相很少变化。全组由数十条河流旋回构成,砂岩与

泥岩比值较小,反映当时沉积环境为地势平坦,河流弯曲度大,处于冲积平原下游部位。

上统石千峰组,为陆相碎屑岩、黏土岩系。该组为天然气良好盖层。底部为灰绿、灰黄带灰紫厚层,

巨厚层含砾粗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相为河流相沉积环境 ;其上为紫红色、浅

紫红色砂岩和砂质泥岩为湖泊相沉积环境。该组厚度在南北向上变化总趋势北薄南厚,以中阳一带厚度

最大。

吕梁市上石盒子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9

剖 面 兴县扒楼沟 临县招贤—林家坪 柳林穆村—田家岭 中阳孙家庄

厚度(米) 335.97 376.8 361.3 299.7

第208页

160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吕梁市上石盒子组东西向厚度变化表

表 2-10

剖 面 柳林穆村—田家岭 中阳孙家庄 文水靛头 交城水峪贯

厚度(米) 361.3 299.7 430.7 299.7

吕梁市石千峰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11

剖 面 兴县扒楼沟 临县招贤—林家坪 柳林穆村—田家岭 中阳孙家庄

厚度(米) 171.16 166.7 180.0 197.5

中生界

市内主要发育三叠系,主要分布于黄河东岸一线的兴县、临县、离石、石楼等县,交城县水峪贯以

南有零星出露。侏罗系仅在岚县东部榆湾有零星出露。全市缺失白垩系。

三叠系 本系地层与上覆地层侏罗系中统大同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石千峰组地层为连续沉

积整合接触。岩性以陆相沉积碎屑岩为主,夹黏土岩及少量火山沉积碎屑岩,总厚 1135—1513 米。包

括下统刘家沟组和和尚沟组、中统二马营组和铜川组、上统延长组。

下统刘家沟组,主要分布于兴县、临县、离石和柳林一带。以砂岩为主,岩性上部为红色细—中粒

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中部红褐色厚层状粉—细砂岩,夹少量紫红色泥岩 ;下部为紫灰、紫红色细

砂岩。砂岩发育为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层面广见波痕、泥裂构造。层内含同生“砂岩球”并多见磁铁

矿条带。该组厚度北厚南薄。

下统和尚沟组,主要分布于兴县、临县、离石和柳林一带。以砖红、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紫灰色粉

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富含钙质结核,广见虫迹,与下伏地层刘家沟组整合接触。在兴县瓦塘含鱼化石,

厚度变化总趋势呈北厚南薄。

吕梁市刘家沟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12

剖 面 兴县扒楼沟 临 县 柳 林

厚度(米) 440.33 440.0 385.0

吕梁市和尚沟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13

剖 面 兴县扒楼沟 临县索达干 柳林薛村

厚度(米) 200.92 91.7 94.0

中统二马营组,岩性主要由灰红、黄绿、灰绿色中粒长石砂岩及紫红、灰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

泥岩含钙质结核及虫迹,可划分两个段 :一段以砂岩为主,底部为灰绿色厚层中粒砂岩,下部为灰绿色

厚层中粒砂岩与暗紫红色泥岩互层,中部为暗紫红色泥岩夹灰白黄绿色厚层中粒砂岩,上部暗紫红色泥

岩夹灰白色厚层中粒砂岩互层,厚度 219.9—254.72 米 ;二段以砂质泥岩为主,呈灰紫、紫红色砂质泥

岩夹灰绿、黄绿、灰红色中粒长石砂岩,顶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含大量钙质结核。该组砂岩北部相对

较粗,以中粗粒为多 ;南部泥岩发育,与下伏地层是整合接触。厚度变化总趋势北薄南厚。

第209页

第一章 地 质 161

吕梁市二马营组南北向厚度变化表

表 2-14

剖 面 兴县扒楼沟 临 县 柳 林

厚度(米) 413.4 430.0 500.0

中统铜川组,主要分布于兴县、临县、石楼、交城水峪贯等地,整合于二马营组之上。岩性由灰绿、

灰黄、灰红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与灰绿、灰紫色砂质泥岩互层,夹凝灰岩等组成。厚度变化呈北薄南厚,

一般厚度 433—530 米,石楼一带最厚约 530 米。

上统延长组,主要分布于兴县、临县、石楼等县沿黄河边一带。岩性主要为灰绿、肉红色长石砂岩、

粉砂岩、紫红色砂质泥岩和黄色泥岩,下部夹两层黑色页岩、一层杂色黏土岩。地层厚度一般 294—444 米。

侏罗系 仅分布于岚县东部榆湾一地,只见大同组下部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三叠系中统铜川组地层

之上。

大同组岩性为含煤碎屑岩地层,呈灰、浅黄绿色砂岩、泥岩、碳质页岩、煤层互层,夹泥灰岩透镜

体与菱铁矿结核。煤层计 7—10 层,其中尤以上部俗称“七尺煤”煤质最佳,煤种为气煤。该组为河湖

相沉积环境,厚 570 米。

新生界

吕梁市新生界地层发育较齐全,分布广泛,约占全市面积的 3/5。主要分布在黄河以东、吕梁山东

西两侧及晋中盆地内,其次在基岩山区沿水系两侧有零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包括上第三系中新统、上

新统,第四系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上第三系 包括中新统、上新统两个地层。

中新统,仅出露于临县白文、车赶等地,为一套冲积砾石层,厚度小于 20 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

上新统,以含三趾马化石为标志,故称“三趾马红土”,其下部为保德组,上部为静乐组。

保德组,下部为一套河湖相粗碎屑与细黏土状堆积物,主要有砂砾岩、砂、亚砂土、亚黏土、黏土、

泥灰岩、淡水灰岩等,分布于石楼县沙窑一带。上部为一套冲、洪积为主堆积物,岩性主要为棕红、橘

红色黏土,夹 30 余层厚几厘米至 15 厘米的泥质、钙质结核,厚 0—65 米,可见于石楼县湾里以东沟中、

柳林卫家洼、后宋家寨等地。

静乐组,为一套残积、洪积成因的土状堆积物,岩性单一,主要为深红色黏土,夹数层钙质结核。

分布区基本与保德组相同,只在一些黄土塬及较大黄土梁中有较多保留。多出露于切割这些黄土梁的沟

谷中,一般厚 4—26 米。

第四系 市内第四系较为发育,是一套厚达百米以上的土状堆积物,分布普遍。在临县紫金山以北

厚度较小,离石—石楼县罗村一带厚度最大,地层发育齐全,下更新统(午城组)、中更新统(离石组)、

上更新统(马兰组、丁村组、峙峪组)、全新统皆有出露。

下更新统午城组,是第四系底部层位,广泛分布于河东区的中南部,以离石—石楼一带广泛发育,

为一套洪积为主多成因黄土状岩石,岩性变化不大,为棕黄色,黄土状亚砂土、亚黏土夹棕红色、深棕

红色土壤密积条带 2—3 组。该组地层一般覆盖在静乐组或保德组之上,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 38.4 米。

中更新统离石组,是市内分布最广泛地层,以离石—石楼县罗村一带最发育。为一套浅棕红、棕黄

色黄土状亚砂土、亚黏土夹数层棕红色古土壤。下部钙质结核层发育及古土壤条带均匀且密集,单层薄,

层数多。上部古土壤条带层较少,厚度大。上下部之间常有一条厚度较大古土壤作为分界标志。该组一

般厚 60—80 米,柳林县宋家垣等地最大厚度百米左右。

第210页

16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上更新统,根据成因类型可分黄土相、河流相两大类。黄土相称马兰组,河流相早期称丁村组,晚

期称峙峪组。

马兰组,以一套灰黄色亚砂土为主,结构疏松,质地均一,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

常见黄土喀斯特地貌,近山麓地带有砂砾混杂,在离石—石楼县罗村一带黄土中,有时见 1—2 层灰褐色、

棕红色古土壤。该组岩性稳定,变化不大,厚度一般为 15—25 米。

丁村组,主要指一、二级水系之河流Ⅲ级阶地下部的冲积物,由亚砂土与砂砾石夹薄层粉砂岩组成,

厚 40—50 米。

峙峪组,主要沿黄河、屈产河等各大中河流河谷两侧呈条带状断续分布。具有明显二元结构,上部

为河漫相灰黄色黄土状亚砂土、粉砂 ;下部为河床相砂砾石层,一般构成Ⅱ级阶地,地层厚度变化大,

在 0—46 米。

全新统,分两种成因类型冲积层和洪层。冲积层,沿各河谷分布,多成带状分布,构成河流的河床

相、河漫相及Ⅰ级阶地,主要岩性为砂砾石、砂层、砂土、亚黏土、亚砂土,厚 1—5 米。洪积层,岩

性多为亚砂土、亚黏土,夹砾石透镜体,在山麓及平缓斜坡上形成厚度不大残坡积,多为碎石,亚黏土等,

一般厚 3—5 米。

第二节 构 造

山西省位于华北地台核心地带偏西部位,其基本构造框架形成于中生代。吕梁市基底地质构造有前

五台构造层、五台构造层、吕梁构造层和中生代燕山期构造的西部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太行断块,

以及新生代形成的晋中断陷盆地。

前古生代结晶基地构造

前五台期构造 表现于兴县界河口—临县务周会一带出露的界河口群及零星出露界河口群的柳林上

白霜、中阳柏洼山、交城长数山、西榆皮等地。吕梁市的界河口群大致可分为北、中、南 3 个部分。

北部构造线方向大致呈北东东向,显示主要构造有下会—大涧复向斜、马家窑背斜、雷家沟向斜等,

规模一般长约 10 千米,宽 3—4 千米,其中下会—大涧复向斜规模较大,长约 20 千米。

中部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在奥家滩、务周会一带的界河口群中所显示构造有店则上背斜、务周会

背斜及次一级褶皱组成的北北东向复背斜。地层中超基性岩体长轴方向及分布也与构造线基本一致。

南部构造线方向近似东西向。其界河口群地层呈零星出露,如柳林上白霜、中阳柏洼山、交城长数山、

西榆皮等地,其褶皱成为背斜、倒转向斜、倒转背斜等构造形迹。

吕梁市前五台期构造轮廓,北部为北东东向构造,中部北东向构造,南部近东西构造,组成“Z”

形构造格局。

五台期构造 主要展布在中北部方山县开府、马坊一线以东,岚县袁家村以南,方山县周家沟以西,

交城横尖以北地区。主要叠加褶皱自北向南有寺头向斜,温家庄北向斜,新窑山—杨家坪背斜,孝文山

北向斜,孝文山南背斜等。其中以寺头向斜规模较大,长约 30 千米、宽约 15 千米,其他 4 个褶皱由于

花岗岩侵入和混合岩化作用及断裂破坏多不完整,可见规模长 10—12 千米,宽 4—6 千米。

区域地层产状片理和片麻理均呈北 25—30 度东方向延伸,与总体构造线北 25—30 度东方向一致。

单个褶皱走向为北 40—45 度东。

古生代

吕梁期构造 为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不对称褶皱带。该褶皱带主要展布在吕梁山中北部,

第211页

第一章 地 质 163

即方山—野鸡山一带及两侧地带,褶皱带构造形迹为一个不完整的大向复向斜。复向斜走向为北北东—

南南西向。复向斜北翼由 3 个自南东向北段的马坊复向斜、寨上—白家圪台复向斜、黑茶山复向斜构成;

其南东翼为一个宝塔山向斜。

西马坊复向斜,由岚河群的背向斜所组成,主要有岚城以北的前马宗向斜、后长安向斜、马涧背斜

和乱石村向斜等。出露地层有后马宗组、前马宗组和凤子山组变质砾岩等。复向斜出露长 5—10 千米、

宽 0.5—1 千米,呈紧闭线状褶曲,轴面北倾,向斜北翼倒转,南翼平缓。

寨上—白家圪台复向斜,由野鸡山群构成,复向斜长百余千米,宽 3—16 千米,南窄北宽。主要由

楼底—范家沟背斜、坊湾向斜、河口镇—芦坊坪向斜组成,向南合并为白龙山—白家圪台向斜。上述背斜、

向斜长度在 40 千米以上,宽度 1—2 千米,均在南东倒转,轴面倾向北西,北西翼倒转,南东翼正常。

黑茶山复向斜,长约 10 千米、宽 2 千米,由黑茶山群变质砾砂岩构成。

宝塔山向斜,出露长 12—14 千米、宽 2—3 千米,由岚河群组成。

吕梁运动还在吕梁群和老花岗岩分布区产生一系列 X 型断裂和吕梁期脉岩侵入。

X 型断裂,北西向有周家沟—裴家庄平推正断层,庞家沟—曹家庄平推正断层,梅洞山—苏家湾平

推正断层,申家庄平推正断层,山庄头平推正断层等。这些断层长约 34—36 千米,断层带宽 30—50 米,

走向一般为北 322—325 度西,断层倾角 64 度以上 ;北东向有神堂平推正断层、杏湾—王光塔逆断层、

罗家岔—西会村逆断层、小蒜逆断层等,一般长 3—5 千米,倾向不定。

吕梁期岩脉方向,共分两组,一组走向北 270—280 度西,另一组为北 330—340 度西。岩性为辉绿岩,

花岗斑岩,岗文辉绿岩。

中生代

吕梁市沉积盖层构造特征是以纵贯全市的离石大断裂为界,大断裂以西为鄂尔多斯断块,大断裂以

东属吕梁—太行山断块。

离石大断裂 离石大断裂地表可见部分,北起兴县交楼申,向南经黑茶山、临县汉高山之东至方山

县峪口以西,继而自离石区马头山东侧,经中阳县金罗,后向南延到吴家峁、暖泉,石楼县罗村以东延

伸出境。纵贯全市呈近南北向,局部略向东西偏移,该断裂按地表出露与连续情况在市内大致可分为北、

中、南 3 段。

断裂北段,兴县交楼申—方山县峪口,为四条呈一系列雁行排列右行逆冲断层组成。其系列断层走

向为北 10—25 度东,断层面倾向西。倾角 60—80 度,北西盘向南东逆冲。

断裂中段,离石区马头山—中阳县城,表现为由北北东、北北西一组共轭剪切断裂系的合成近南北

向锯齿状断裂,西盘上升,东盘下降,断裂面倾向时东时西,离石城以西断距较大(界河口群地层与寒

武系地层直接接触)。该断裂具有压扭性结构面特征。

断裂南段,中阳县城以南,吴家峁—暖泉以东一带。断裂走向近南北,主断层面倾向东,倾角 40—

70 度,断层东盘前长城系逆冲到西盘奥陶系之上。地层产状多为直立。

鄂尔多斯断块 东侧以离石大断裂与吕梁台拱相接,南侧以范家庄—西硙口断裂与临汾、运城新断

陷相接。兴县、临县、柳林、石楼、离石、中阳均属鄂尔多斯断块,西侧至省界黄河。该断块在山西境

内呈狭长的长条状,南北长约 400 千米,东西宽 30—60 千米。出露地层以沉积盖层为主,其中石炭系、

二叠系、三叠系分布广泛,界河口群长城系、寒武系、奥陶系仅局部出露,上第三系、第四系在区内广

泛分布,覆盖大部分地区。临县紫金山有燕山运动晚期碱性岩体出露及柳林上白霜南金伯利岩分布。

该区构造线方向以南北向为主,还发育有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其中段被柳林—吴堡东西向构造带

分隔。岩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向西缓倾斜。区内已知圈闭构造为 82 个。为普查煤层气寻找有利构造圈

第212页

16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闭提供了条件。

该区可分为南北向构造的兴县杨家坡南北向褶皱束、龙泉褶皱束、临县南南北向褶皱带、石楼南北

向褶皱带,柳林东西向鼻状构造的地垄堡南东西向断裂带、于家沟东西向断裂带、柳林—吴堡东西向鼻

状构造,紫金山环状褶皱群和兴县赵家坪“环状构造”。

兴县杨家坡南北向褶皱束,位于兴县瓦塘—马蒲滩之间的杨家坡南北一线,由崖窑上—蔡家崖背斜、

九元坪—杨家坡向斜、水由塔背斜组成。南北长 18 千米,东西宽约 5 千米,发育在上二叠系—三叠系中。

龙泉褶皱束,主要由孟家洼—贺家圪台背斜、郝家沟—马塔向斜组成。它们都是向西突出的弧形褶皱,

弧顶在龙泉附近,褶皱开阔,两翼倾角 10 度左右,长约 10 千米、宽 1 千米,发育在下奥陶、中奥陶和

石炭系中。

临县南南北向褶皱带,褶皱规模较小,其长度一般为几千米,宽却为 1—2 千米,甚至达 4 千米,

为一系列南北向开阔褶皱。如开阳沟背斜走向 5—185 度,卷入地层为三叠系中统铜川组,长约 10 千米;

后南沟—前井头向斜走向南北,卷入地层为三叠系中统铜川组,长约 10 千米。

石楼南北向褶皱带,主要分布在石楼县裴沟、峪底、营房一线以东,段庄、沙窑、罗村一线以北地

区,卷入地层为三叠系,主要构造形迹有留誉背斜、贺家庄背斜、石楼背斜、王家庄向斜和马门庄背斜等。

走向一般为南北向或偏东偏西 10 度左右,其中以石楼背斜规模最大,长约 23 千米,宽 15 千米。轴向南北,

东翼陡,倾向 40—100 度,倾角 22—61 度 ;西翼缓,倾向 240—280 度,倾角 10—29 度。

柳林东西向鼻状地垄堡南东西向断裂带,由 4条走向呈东西的正断层组成,长 3.5千米,宽 1—1.5千米。

断层面一般倾向北,个别倾向南,倾角 70—80 度,断距一般几十米,最大可达 200 米,影响地层为上

石盒子组。

于家沟东西向断裂带,由四条正断层和一条逆断层组成,断层面倾向南,倾角 60—75 度,断距

15—20 米,被切割地层从太古界—奥陶系。

柳林—吴堡东西向鼻状构造,位于鄂尔多斯断块中部,为一向西倾伏的鼻状构造,其倾伏角黄河东

岸大于 10 度,黄河以西小于 10 度。该鼻状构造地表出露规模东西长约 40 千米,南北最大宽度 65 千米,

构造面积 800 平方千米,出露地层从东至西为太古界,寒武系上统,中、下奥陶系,中、上石炭系,二叠系,

三叠系下统。构造形态在平面上呈向西突出的弓形。该构造为良好煤层甲烷聚气空间。

紫金山环状褶皱群,以紫金山岩体为中心,由 20 余条轴向不同背斜向斜组成的直径 30 多千米环形

褶皱群。褶皱群的轴向及分布,受控于燕山期紫金山碱性岩体的侵入。

兴县赵家坪“环状构造”,位于鄂尔多斯断块北部,长轴为北西向,北部被东北向线状构造所截。

内环轴长 24 千米,外环轴长 34 千米,总面积为 908 平方千米。该构造可能在印支运动时已基本形成,

后经燕山运动进一步改造。该构造具生、储、盖、运移、聚集煤成气配套组合,是煤层气聚集的良好空间。

吕梁—太行断块 吕梁—太行断块西部位于吕梁市东部,离石大断裂以东。包括岚县、汾阳、文水、

孝义、交口县及兴县、方山、离石、中阳县东部地区分属吕梁块隆、五台山断隆两个次级构造单元。

吕梁块隆,北自岚县界河口,南至交口县康城呈南北向长条带状。按断块分区,有块隆北缘斜掀背斜、

关帝山穹状隆起、离石—中阳菱形复向斜、柏洼山—刘家坪多字形褶皱带、阳泉曲—汾西盆形复向斜(霍

西台陷)、交口县旋卷构造 6 个构造单元。

块隆北缘斜掀背斜,位于吕梁市北部、离石大断裂以东、西马坊断裂以西地带。该背斜由沉积盖层

组成,背斜轴大致在岚城以西赤坚岭一带,轴向北 30 度东,长 150 千米,西翼地层较缓(9—15 度),

东翼地层较陡(30 度左右)。由马坊逆断层平行于褶皱轴,该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 54—70 度,断层走

向长约 19 千米。为燕山期形成的压性结构面。

第213页

第一章 地 质 165

关帝山穹状隆起,位于吕梁块断中部,主要出露结晶基底和关帝山花岗岩,关帝山一带是隆起的核心,

残留在云顶山等高山顶部盖层均呈水平产状,反应块隆中部中生代后表现为顶面平缓穹状隆起。

离石—中阳菱形复向斜,位于吕梁块隆西缘的大武、离石、中阳一带,大致呈南北向菱形展布,南

北长约 50 千米,东西宽约 25 千米。其中主要次一级褶皱有大武—离石向斜,白咀里背斜,信义向斜,

吴城—中阳褶皱群,朱家店—苏村褶皱群,其中大武—离石向斜最大,长约 15 千米左右。其褶皱轴向

均为南北向。

柏洼山—刘家坪多字形褶皱带,位于吕梁块隆西部、离石区上王营庄—中阳县刘家坪一带,呈北北

东向展布,长约 70 千米,宽约 1.5 千米,面积 85 平方千米。该带内基本构造为一系列北北东向以背斜

为主体褶皱及与褶皱轴近于平行断层,呈雁行式斜列组成。构成褶皱带主体是两个背斜,北部为柏洼山

背斜,轴向北 40 度东,长 20 千米,宽 4 千米,并伴生有后严村—禅房村断裂、油房坪断裂、王营庄—

吴城镇三条逆断层。南部刘家坪背斜,轴向北 40 度东,长约 24 千米,宽约 4—6 千米。背斜两翼有伴

生的桥子村逆冲断层和晋州营逆冲断层。

阳泉曲—汾西盆形复向斜(霍西台陷),吕梁市只展布该复向斜北端的一小部分,北起汾阳市杨家庄,

经孝义市阳泉曲,南至交口县康城,呈北北东向展布,长约 60 千米,广泛发育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

产状平缓,倾角一般为 10—15 度之间 ;盆形复向斜内次一级构造总体方向为北东向,规模 3—5 千米,

向斜轴部为本溪组、太原组地层,背斜轴部为奥陶系峰峰组地层。富集铝土矿及煤炭、黄铁矿资源。

交口县旋卷构造,位于阳泉曲—汾西盆形复向斜以西、交口县境内石口以东、康城以西地带,主要

由一系列向北突出的弧形背斜、向斜组成。在平面上构成东南收敛,向北西逐渐撒开,最后约向西南大

幅度撒开,呈帚形构造。主要构造形迹有后水头—新华寺—田家坊向斜,二郎庙背斜,常家岭向斜,康

家庄—前西村背斜等。

五台山断隆,五台山块隆西南缘狐偃山山字形褶皱带展布在吕梁市交城县东部,白家滩—东社断裂

以东,交城大断裂以北,区内仅包括狐偃山山字形构造南段和中段,狐偃山山字形褶带呈南北向延展,

总长度达 60 千米,弧顶向西凸出,前弧顶及南侧反射弧,呈南北向展布于交城县古洞道—东社一带,

脊柱在本区北部狐偃山主峰一带。

新生代

喜山期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继承和发展了燕山期形成的基本轮廓,活动较为强烈,主要表现形式为区

域性间歇性的升降运动和老断裂的复活,即多级夷平面断裂活动、构造凹陷的延续及局部地段隆起。

本构造位于太原断陷盆地之西侧交城至汾阳一带,堆积有新生界巨厚沉积物。在交城一带厚达

2600—3000 米,文水县开栅东部是一个沉积中心,沉积物厚达 3200 米,汾阳一带厚为 1600—2600 米。

上述Ⅲ级构造单元,受控于离石大断裂、交城大断裂、三泉断裂。

离石大断裂 地表可见部分,北起兴县交楼申,向南经黑茶山、临县汉高山之东至方山县峪口以西,

继而自离石区马头山东侧,经中阳县金罗,后向南延到吴家峁、暖泉,石楼县罗村以东延伸出境。纵贯

全市呈近南北向,局部略向东西偏移。该断裂按地表出露与连续情况在市内大致可分为北、中、南 3 段。

断裂北段兴县交楼申—方山县峪口,为 4 条呈一系列雁行排列右行逆冲断层组成。其系列断层走向

为北 10—25 度东,断层面倾向西。倾角 60—80 度,北西盘向南东逆冲。

断裂中段离石区马头山—中阳县城,表现为由北北东、北北西一组共轭剪切断裂系的合成近南北向

锯齿状断裂,西盘上升,东盘下降,断裂面倾向时东时西,离石城以西断距较大(界河口群地层与寒武

系地层直接接触)。该断裂具有压扭性结构面特征。

断裂南段中阳县城以南、吴家峁—暖泉以东一带。断裂走向近南北,主断层面倾向东,倾角 40—70

第214页

16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度,断层东盘前长城系逆冲到西盘奥陶系之上。地层产状多为直立。

交城大断裂 最早形成于燕山期,是太原断陷盆地北界断裂。西南起于汾阳向阳村北,大致向文水

县城、交城县城、清徐县城、太原市北格村北、寿阳县坪头至盂县兴道一带延长 180 千米,总体走向北

55 度东左右。新生代以来,由于燕山期挤压应力释放,使过去上冲东南盘张裂下陷,形成太原断陷盆地,

北西盘为吕梁块隆。该断裂断距西南部分垂直断距在千米以上,东北部分断距变小,仅为几十米至数百米,

根据钻探、物探资料在交城一带落差最大,达 4000 米(交城断裂)。

三泉断裂 是太原断陷盆地的西界断裂断层,起于汾阳杨家庄北,经三泉至义棠南出境,走向呈北西。

该断裂层面倾向南东,燕山期为南东盘向北西盘逆冲的逆冲断层,到新生代也成反向跌落。该断裂与交

城大断裂活动历史性质相同,都是太原断陷盆地边界。

第三节 地质演变

地质演变阶段

山西在大地构造位置中属中朝准地台上的一块隆起区,故称为山西台背斜或山西断隆。

山西台背斜在漫长的地质发展阶段中,主要经历 3 个阶段,即地槽发展阶段、准地台发展阶段和地

台活化阶段。

地槽发展阶段 结束在早元古代末期,并以吕梁山区下元古界黑茶山群与中元古界汉高山群之间的

不整合所代表的吕梁运动为主要褶皱。这次运动发生时间,根据同位素年龄大约在 18.5 亿—20.5 亿年前。

在这次大规模地壳运动中,古老的地层产生强烈褶皱和变质,并形成一些与变质作用和古老的岩浆活动

有关的矿产,如大理岩、石墨、花岗岩、温石棉、铁、锰、铅等各种矿产。

准地台发展阶段 吕梁运动之后山西地壳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并以大规模的平稳的上升和沉降为

主要发展特点。在下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期间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在中、晚奥陶世之间发生加里

东运动,表现为大规模隆起,使山西自上奥陶纪,经志留纪、泥盆纪到下石炭纪缺失,使上古生界石炭

系本溪组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之上。在这个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海陆变迁频繁,因而大面沉积了下

古生代的碳酸盐岩和上古生代的含煤岩系地层及其有关沉积矿产。

地台活化阶段 地台活化发生在晚三叠世以后,其间又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地壳运动,依次发生在

侏罗纪末到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以来的喜马拉雅山运动。

燕山运动,为由侏罗纪初(1.92 亿年前)到白垩纪末(7000 万年前)的地壳发展阶段,是影响山西

地区最广泛、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并发生一系列大的断裂和平缓开阔褶皱构造,伴随而来的是岩浆

岩广泛浸入。如临县紫金山碱性岩即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燕山运动奠定了山西大地的基本构造轮廓。

喜马拉雅山运动,为新生代以来造山运动,主要表现为上、下第三系之间及第四系与第三系之间不

整合面。喜马拉雅山运动使山西大地进一步分化,山区进一步上升,盆地下降,为今日的自然面貌作了

进一步的润色。

成矿地质环境

吕梁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较多。形成时代,外生矿床和内生矿床有所不同。

外生矿床成矿时代 包括沉积矿床和沉积变质矿床,由老到新主要有太古代成矿期、元古代成矿期、

寒武纪成矿期、奥陶纪成矿期、石炭纪成矿期、二叠纪成矿期、第四纪成矿期 7 个成矿时代。

太古代成矿期,为沉积变质矿床,产于这个时代的有石墨矿、钛矿、部分铜矿和石棉等矿产。

元古代成矿期,是山西富铜成矿期。吕梁市铜矿化及伴生金、银、大理岩等矿产即此。

第215页

第二章 地 貌 167

寒武纪成矿期,主要为石灰岩等矿产。

奥陶纪成矿期,是石膏、电石灰岩、溶剂石灰岩、白云岩等主要成矿期。

石炭纪成矿期,是吕梁市的主要成矿期,在这个时期形成沉积矿种之多、分布之广、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之高,是其他成矿时代所不能比拟的。从而构成吕梁市矿产资源优势,其矿种有煤、天然气、铝

土矿、山西式铁矿、硫铁矿、耐火黏土、油页岩、高岭土、镓、锗等。

二叠纪成矿期,是天然气良好的储、盖层。

第四纪成矿期,为吕梁市第四系冲积层,形成沙金、盐碱硝等矿产。

内生矿床成矿时代 内生矿床成矿时期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主要有 3 个成矿期。五台成矿期

发生在太古代末期,亚内生矿成矿产较多的时期,主要有孤堰山等矽卡岩型铁矿和部分铜、金、银矿,

以及临县紫金山含钾岩石等矿产。

成矿区域 分为河东煤、铝、煤层气成矿区,宁武煤、铝成矿区,太古岚煤、铁、稀土元素成矿区,

霍西煤、铝、铁、石膏成矿区 4 个区域。

河东煤、铝、煤层气成矿区,吕梁市有兴县魏家滩—肖家洼矿区,临县三交矿区,柳林县柳林区、

青龙城区,离石区,中阳县金春—乔家沟区,临县—柳林—中阳一带煤田远景调查区。煤阶由北向南为

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铝土矿在兴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离石区、中阳县等县(区)分布广泛,

层位稳定,铝硅比值高,大多数适宜坑采。区内煤层气生储盖、运移、聚集配套。兴县赵家坪“环状构造”、

柳林东西向鼻状隆起、临县紫金山周围的二次成气等处,均有较好的天然气远景。临县紫金山含钾岩石

是山西省唯一探明的大型矿床。此外尚有耐火黏土、电石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硫铁矿、

石膏、油页岩、木节黏土、工艺石材等矿产。

宁武煤、铝成矿区,吕梁市有岚县煤田。岚县详查勘探区及部分龙泉井田即此,煤阶以气煤为主,

肥煤次之。

太古岚煤、铁、稀土元素成矿区,分布于岚县、方山、文水、交城等县境。其煤田属太原西山的有

清交矿区,在文水、交城二县有交城火山勘探区和东社普查区,煤阶有瘦煤、贫煤和无烟煤。岚县境内

有沉积变质铁矿,交城孤偃山一带有矽卡岩型铁矿及沙金,方山县关帝山北侧有磷钇矿、黑稀金矿、铜、

铅锌、钼等有色金属矿点(化),区内石灰岩、白云岩、耐火黏土、大理岩、硅石储量丰富。

霍西煤、铝、铁、石膏成矿区,吕梁市只展布该成矿区北端的一小部分,北起汾阳市杨家庄,经孝

义市阳泉曲,南至交口县康城而出境。该区矿产资源丰富,是吕梁市重点经济区。铝土矿资源丰富,储

量大,品位高,大部分适宜露采,是河津铝厂可靠的矿山基地。煤田有汾孝矿区、道美矿区均位于霍西

成矿区的北部,煤阶为肥煤、焦煤、瘦煤为炼焦用煤。山西式铁矿,硫铁矿资源丰富。高铝黏土、硬质

耐火黏土等均为良好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第二章 地 貌

第一节 结构 分区

地貌结构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属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晋陕大峡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一般海

第216页

16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拔 1000—2000 米。从地貌上讲,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吕梁山纵贯全境,地势高耸,山地连绵起伏,

峰峦叠嶂。主峰关帝山位于方山县境内,海拔 2831 米,是山西境内的第三高峰。最低点在石楼县西南

西山乡崖头村黄河岸崖头畔,海拔 556 米 ;海拔落差为 2275 米。境内山地面积 16406 平方千米,占全

市总面积的 77.8%,丘陵面积 2949 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 14%,平川面积 1740 平方千米,占全市

总面积的 8.2%。

吕梁境内,地貌结构复杂多样,从形态上讲包括东部平原(晋中断陷盆地)和边山丘陵、中部的吕

梁山地、西部大面积黄土丘陵山区。平原区平均海拔 700—800 米。丘陵区海拔 900—1500 米,黄土覆

盖广泛,雨裂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高山区海拔在 1500 米以上,奇峰突立、挺拔险峻,海拔超过

2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关帝山、黑茶山、白龙山、云顶山、野鸡山、长树山、上顶山和骨脊山等。

境内吕梁山以西黄土覆盖广,厚度大,最厚处可达 150 米,地形破碎,坡陡沟深,平地较少,是山

西黄土高原地貌发育比较典型的山区。汾河沿岸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 4 县(市),地势平坦,土

地肥沃、水源充足,少数部分偏远山区,属二级阶地。黄河沿岸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 4 县,属黄

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梁峁林立,沟壑纵横,水源奇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中间地带的岚县、方山、

离石、中阳、交口 5 县区,属吕梁山地,低山相间,川伏其中,植被覆盖较好。

地貌分区

晋中断陷盆地 也称晋中或太原盆地。吕梁市的汾阳、文水、交城、孝义 4 县(市)跨盆地西缘的

一部分,并以汾河为东界。从交城起经文水、汾阳至孝义,汾河河流长约 50 千米,土地肥沃,又便于灌溉,

是吕梁市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晋中盆地西界以北东走向的交城大断裂为限,陡然下降,这是由于一系列高角度的正断层切割所造

成的。盆地中新生界沉积总厚在 400—3800 米之间,沉降中心通过交城、文水、汾阳一线。盆地区底部

构造相当复杂,新生界沉积物以厚层湖相杂色黏土及粉细砂层为主和冲洪物沉积。

晋中盆地是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进入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盆地西侧山地不断上升,并

以交城一带上升幅度较大,约 600—800 米,而盆地则呈现出相对沉降之势。由于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

地震活动也比较频繁。

晋中盆地西侧靠近边山,山前冲洪积层发育,往往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扇地形,这里地下水丰富,

为农田用水、人畜饮用水,提供了便利。

晋中盆地地貌类型的主体属堆积地貌,由阶状平原、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山

间宽谷 5 个类型组成 :

阶状平原,见于孝义以西,海拔 800 米左右,地面起伏轻微,略向盆地中心倾斜,地面坡度 0—3 度,

前缘出现陡坎,其上冲沟比较发育,但切割深度不大。

洪积倾斜平原,主要分布在汾阳以西的山前地带,是由古老的山前洪积扇连接而形成的洪积倾斜平

原,其上叠有现代洪积扇。洪积扇上部为砂砾石,中、下部为亚砂土、亚黏土,分带比较明显,倾斜坡

度一般在 3—8 度。

洪积冲积平原,主要见于山地河流汇入盆地出口处以下地段,由黄土类物质组成,地面也比较平坦,

冲沟不发育。

冲积平原,主要由汾河河漫滩及低阶地组成,表面平坦,第四纪沉积物可达 200—300 米。

山间宽谷,分布在文峪河上游局部地段,沿河谷可见有由狭窄的河流阶地组成的平坦地面。

吕梁山地 介于交城断裂和离石大断裂之间,是山西台背斜上的西侧复背斜隆起区。山地东侧是晋

中盆地,在断裂接触处由石灰岩构成的山段比较陡峻,西侧和缓并逐渐过渡成黄土丘陵区。

第217页

第二章 地 貌 169

吕梁山地主体(复背斜核部)由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组成,周围分布有古生代以后的碳酸盐岩、砂、

页岩,并有不同时代的火成岩体侵入不同部位。纵观吕梁山地离石以北以老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为主,

因而山势雄伟挺拔 ;以南多为碳酸盐岩组成的山地,山势略显逊色。

吕梁山地自隆起以来,受多次地壳变动的影响,断裂构造发育,山地抬升明显,至今仍处于间断性

的不断上升过程。

吕梁山地属于海拔平均在 1500 米以上的破碎高原,在长期的剥蚀作用下,局部地区保存有“北台期”

和“唐县期”夷平面。由于地表起伏增大,出现“V”字形河谷和基座阶地。阶地上覆有砂、砾石层及

黄土堆积,在流水的作用下侵蚀破坏,形成一些残丘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和漫滩阶地等。

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吕梁山地可分为穹隆高中山地、断块山地、剥蚀侵蚀山地、溶蚀侵蚀山地、

黄土地貌 5 种地貌类型 :

穹隆高中山地,海拔在 2000 米以上,山体高大,多由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和花岗岩、混合岩、花

岗片麻岩或碳酸盐类岩石组成。一般山体多呈现出浑圆状,有些山体顶部覆盖有一定厚度的风化残积物。

由于岩性的不同,以火成岩为主组成的山脊为多梳状或放射状,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组成的山体多呈

锯齿状。山体南坡较为陡险,北坡比较和缓,谷坡陡立,相对高差 600—1000 米,森林生长茂密,但在

2600 米以上山段,多呈现出草甸植被,而不见林木,成为很好的天然牧场。由于这些山区地势较陡,又

处于风化侵蚀较强的阶段,因此山体的重力崩塌、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断块山地,地貌多为中山地区,并受地质构造控制,山体沿断裂构造抬升,形成山地。山顶呈圆锥

形状,多由变质岩组成,海拔 1000—2200 米,相对高差 1000 米左右。大部分基岩裸露,山坡有黄土分布,

在流水切割的作用下,地表比较破碎。

剥蚀侵蚀山地,地貌的形成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一般山体较为浑圆、低矮,海拔一般在 1700—

2000 米之间,相对高差 500—1000 米。具有宽梁状山脊和宽浅的沟谷,由于地势较陡,流水湍急,并出

现迭水。黄土覆盖广泛,厚度较小。

溶蚀侵蚀山地,多形成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区,海拔多在 1900 米左右,切割深度 500—600 米,属中山区,

山顶较平缓,地表岩溶发育微弱,溶隙和小的溶洞常常成层出现在陡崖和谷边,有时有泉水流出地面。

黄土地貌,主要形成在山地周围及其附近的山间盆地之中,海拔多在 1500—1700 米,下伏古生界

以后的地层及三趾马红土层,在流水的作用下,地表切割破碎,切割最深处可达 150 余米。形成一些诸

如黄土残塬、墚状黄土丘陵、墚峁状黄土丘陵等黄土地貌形态。

黄土丘陵区 位于吕梁市西部,黄河以东的地区。属吕梁山复背斜隆起的两翼,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缘,

黄河沿岸海拔在 800—1000 米。出露的基岩以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砂岩、页岩和泥岩为主。地层产

状较为平缓,总体方向向西倾斜,黄河沿岸近于水平。基岩之上黄土广泛覆盖,在流水侵蚀切割的作用下,

地面十分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丘陵大部分在海拔 1000—1200 米,相对高差 100—200 米。黄土地貌十分发育,并以墚、峁状

黄土丘陵为主,局部可见有小块的黄土塬或残留的小块塬面。

根据地貌形态,本区可分为墚状黄土丘陵、峁状黄土丘陵、堆积阶地 3 种地貌类型 :

墚状黄土丘陵,属长条形丘陵,墚顶比较平坦,墚坡 10—35 度,墚面 0.5—2 平方千米不等。

峁状黄土丘陵,是在原来较为平坦的黄土地面和在流水分割的作用下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黄土丘陵,

地表支离破碎,坡度 15—35 度,面积 0.25 平方千米以下,坡面侵蚀严重,干沟及冲沟的沟头已伸至坡面。

堆积阶地,主要发育在黄河沿岸和主要河流的两侧,一般可分出两级。第一级阶地高出河床 3—5 米,

宽数百米至 3000 米,第二级阶地高出黄河河床 10—15 米,宽 100—200 米,一般沟谷切割都较轻微。

第218页

170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二节 形成因素

岩石性质

根据吕梁市地层分布和岩石性质,可分为古老的变质岩、碳酸盐类岩石、砂页岩类岩石、黄土及其

他松散岩类 4 种。

古老的变质岩 主要由前寒武系界河口群和吕梁群地层组成。界河口群和吕梁群地层是由片麻岩、

片岩、石英岩、砾岩、变质火山岩、变质基性火山岩、变质花岗斑岩、变粒岩、变质花岗岩、混合花岗岩、

千枚岩、磁铁石英岩、变粒岩、变质凝灰岩、变质流纹岩、变质玄武岩等岩石组成。上述地层主要展布

在兴县界河口以北,南至临县汉高山、岚县袁家村、方山骨脊山等地,沿离石东部直至中阳县境内,构

成山地的主体(或脊梁),背斜或穹窿山地的核部。石质坚硬、抗蚀力强,常形成高峻险要的山地。断

崖峭壁矗立在群山之中,十分壮观。这些山地,地势险要,气候凉爽,沟中有常年流水,植被茂密,多

构成林区或风景点。

碳酸盐类岩石 主要由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中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泥灰岩、

泥质灰岩等岩石组成。这些岩石的特点是解理发育、坚硬,又容易溶蚀、漏水,多表现为秃山。这套地

层构成山西老基底地层之上又比较分布普遍的盖层,多展现在背斜隆起构造的两翼,形成陡峭的山坡,

或大片的石灰岩山区,构成奇特的山形和深切的峡谷。由于这些岩石容易漏水,常常造成大面积缺水山区。

但地下岩溶则比较发育,往往形成暗河、岩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柳林县境内的柳林泉,就是出露较好

的岩溶大泉之一。

砂页岩类岩石 主要由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中的砂页岩、泥岩类岩石组成。

这类岩石的主要特点是抗蚀力弱,切面多互层出现,一般形成浑圆状小丘,沟谷也较开阔,但是较厚的

砂岩层也往往形成一些陡峭的山峰和大的深谷。这套岩石构成的地层在吕梁市西部即黄河谷地东侧(鄂

尔多斯盆地东缘)比较发育。展布范围较广,地层产体平缓,多构成丘陵山区。石炭、二叠系地层中与

砂质岩相伴而生,吕梁市的煤炭就广泛分布在这些地层中。

黄土及其他松散岩类 黄土是新生界第四系以来形成的,吕梁山以西尤为发育,连同下伏的三趾马

红土层,厚度最大可达 150 余米,广泛的分布在各种类型的地貌形态之上,组成大片基本连续的覆盖层。

黄土容易湿陷,在地表流水和雨水的冲击下,又使地面破碎程度加大。

其他松散岩类,泛指坡积、洪积、冲积、残积的砂砾石,各种不同粒径的砂、砂性土、黏性土,主

要分布在河流谷地和山间小盆地之中,形成各种堆积的地貌形态。

岩层构造形态

上述四大类岩层的构造形态变化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古老的变质岩,经多次地质变化,一般呈现

出比较复杂的褶曲和断裂,成为大量的火成岩脉岩的侵贯。混合岩化也比较普遍。这套岩层往往构成背

斜或隆起的核部,而碳酸盐类岩石往往构成背斜或隆起构造的两翼或大片的比较和缓的褶曲。砂、页岩

层和泥岩组成吕梁山隆起的两翼,吕梁山以东倾向南东,倾角 5—10 度 ;吕梁山以西分布面积较广,岩

层走向近于南北,向西倾斜,倾角 2—10 度,但靠近离石大断裂附近地层倾角可达 45—70 度。在这套

岩层分布范围内,常表现出一系列的近南北向的平缓的褶曲构造形式。

黄土广泛分布在吕梁全市,吕梁山以西最发育,堆积层主要分布在吕梁山以东的太原盆地和边山以

及现代河床及其阶地之上。

第219页

第二章 地 貌 171

内营力作用

内营力是由地球内部产生的改变地表形态、岩石的一种特殊力量,地壳运动的结果造成地表面隆起、

拗陷和断裂等基本形式,并对地貌形态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吕梁市内营力作用后产生的基本构造形态从东至西由太原断裂盆地、吕梁山隆起(即背斜)、河东

拗陷(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霍西向斜等组成。吕梁山隆起的东西两侧被交城和离石两个大的断裂带

所切割。

交城断裂以东属太原断陷盆地(也称晋中断陷盆地)的边山和平原,堆积有巨厚的新生界沉积物和

黄土。最厚处在文水开栅一带达 3000 米,是吕梁市主要的农作物产区。

离石大断裂以东是吕梁山隆起的主体,地势高,山岭险峻、挺拔,中、北部隆起的核部主要由古老

的变质岩、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两翼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类岩石组成,断崖陡壁也较壮观。

从离石至中阳柏洼山至刘家坪一带成片出露,构成中、北部比较山势略为和缓的褶皱带(束或复向斜)

构造。

离石大断裂以西,为河东拗陷(包括霍西向斜),河东拗陷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砂、页岩类组成,

地层产状平缓,构成一向西倾斜的宽缓褶曲的单斜构造。沟谷发育在流水的作用下形成大片的黄土丘陵

山区。地形破碎也比较严重。

交城大断裂,起于汾阳,总体走向北东 50 度延伸至太原市和晋中地区。该断裂带西北盘上冲、东

南盘下降,形成广大的太原断陷盆地,构成山西境内中部的一大平原。

离石大断裂,近南北方向纵贯全市,长约 270 千米,东盘上冲,西盘下降,沿大断裂或两侧见有一

系列前寒武纪的超基性岩和基性火山岩,以及临县紫金山一带的中生代碱性岩。

断裂带的南端下沉幅度较大,到石楼及其以南石炭、二叠系煤层已深埋地下,而不利于开采。

外营力作用

外营力是由地球外部产生的改变地表形态和岩石特征的力量,并同某些自然地理要素,如气候、水文、

植被、土壤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吕梁市,气候和雨水冲刷这两个要素,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吕梁市地处山西省中部西侧。同全省一样属大陆性气候,比较干旱,多西北风。在风力吹扬作用下,

刮起大量的沙尘、风沙受吕梁山的阻滞,风力不断变化,沙尘洒落在广阔的山石之上,满山遍野。由于

干旱,岩石的物理风化又表现得比较强烈,容易崩塌的山石、湿陷性很强的黄土,再加上植被稀少,每

当雨季到来,在暴雨洪流的冲蚀下,不仅使地块破碎、沟壑纵横、雕琢出许多奇特的黄土地貌形态,水

土流失也相当严重。

吕梁市年降水量 450—500 毫米,雨季集中在 7 月、8 月、9 月,变率较大。暴雨之后,洪水肆虐,

顺陡峻的山势而下,水流急湍。洪水卷走大量的山石、泥沙。在松散堆积物覆盖或基岩裸露的山区,极

易引起泥石流、山体坍塌、滑坡、翻浆等自然灾害。

第三节 发育过程

山西地质构造的基本轮廓是在中生代燕山运动后奠定的、新生界喜马拉雅运动之后完成的。燕山运

动之后山西台背斜已经形成,背斜盖层(指古生代以后的地层)普遍褶曲,形成背斜狭长、向斜开阔平

缓的构造格局,喜马拉雅运动发生了大面积的升降运动,使老第三纪的准平原地面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

山西和山西境内的某些山地表现出上升的总趋势,而斜列在山西境内的几个大的斜列断陷盆地开始形成,

并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220页

17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上新世以前

燕山运动至老第三纪渐新世中期以前,山西全境除南部局部地区沉陷之外,大部分地区处于相对稳

定的阶段。由于长时间的侵蚀,地势起伏趋于平缓,并朝着准平原化方向发展,形成所谓“北台期”准

平原化地面。吕梁境内的关帝山顶,疑似“北台期”准平原化地面的遗迹。新老第三纪之间(渐新世和

中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山西山地再次隆起,中部出现一系列雁行排列的断陷盆地。山地和

平原之间的高差开始明显,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已接近现代的地貌形态。

上新世

上新世山西包括吕梁市地壳变动又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过长时期的风化剥蚀,形成所谓的“唐县期”

夷平面。各盆地继续下沉并形成比较大的湖泊。在广大的山区及盆地边缘,唐县期宽谷的底部堆积了以三

趾马红土为代表的红土层。从三趾马动物群分布的情形和生态特征分析,当时的吕梁市应属温暖草原环境。

上新世晚期,喜马拉雅运动再次活动之后,吕梁市晋西高原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

第四纪

第四纪的山西,地势在继续上升,中部一系列断陷盆地在继续下沉,一度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

黄河、汾水开始出现在晚更新世的早期,逐渐形成驰名的大河。

由于地壳间歇性的隆起和盆地下陷,大河两岸形成多达 6 级的阶地。盆地中沉积下巨厚的湖泊相

堆积物,湖泊干涸而成岩。第四纪大陆性冰川在山西尚未找到可靠的证据,但是局部地区的山岳冰川

屡有发现。冰期来临气候干旱寒冷,风力吹扬作用增强,又导致黄土在山西和吕梁的广泛分布和形成。

间冰期气候则变得比较温暖湿润,降雨充足,林草茂密,动植物繁荣兴旺,流水作用增强,地面侵蚀

加烈。

第三章 山脉水系

第一节 山 脉

吕梁市是一个被黄土覆盖着的山地高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构成吕梁山脉的吕梁背斜是该区

地貌的主干 ;此外包括东部平川地区,是吕梁山地向汾河谷地的延伸部分 ;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吕

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续。由于千百年来的风化切割,地表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形成童山濯濯、

沟壑纵横的地貌。

吕梁山脉长约 200 千米,宽 80—120 千米。山系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最高山峰为关帝山,主峰孝

文山海拔 2831 米,为吕梁山脉主峰。该山系为一个穹形构造隆起,这里群峰汇集,水系呈放射状。由

于在后期的构造运动中受断裂抬升的影响,山体多雄伟高大,两坡极不对称,东坡由于断层出露的原因,

山势陡峭,并且形成一系列的岩溶泉,有汾阳境内的峪道河神头泉和向阳泉等。西坡则由于黄土覆盖较

深(80—120 米),山势相对平缓。山地的顶部为一个海拔在 1500 米左右的破碎高原。由于地处中山地区,

植物以自然生长的灌木丛林为主,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更是山林密布,植被覆盖完好,郁闭度高达

93%以上。这是吕梁市的主要林木基地,特别是关帝山林区,木材积蓄量居全省之首。

境内山脉自北东—南西延伸,海拔 1500 米以上的主要山脉依次有鹿径岭山、饮马池山、野鸡山、

白龙山、南阳山、黑茶山等。

第221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73

鹿径岭山

分布在岚县—岢岚公路以东,钟家沟、卧虎窳以北地区。主脉西起寨上北,东北至岚县、静乐、岢

岚 3 县交界处,长约 12 千米,东与芦芽山相接。主峰老峁山,海拔 2007 米。

饮马池山

分布在岚县—岢岚公路西、第一沟—官庄公路北的岚县、岢岚边界。主峰饮马池山,旧称黑签山,

在梁尾沟西、马池沟北,海拔 2222 米。共分 3 支,东北支名乏马岭,西起梁尾沟,东北至山顶山等 ;

东南支名马头山,古称双松山,海拔 2182 米,东麓冰冷沟为岚河正源。马头山余脉东延至范家村(窑沟)

西,称寨子山 ;西支沿岚岢边境入岢岚,最高点海拔 2090 米,在郭家会北。

野鸡山

分布在岚(县)岢(岚)公路以西、第四沟—官(庄)公路以南、白(家滩)会(里)公路以北地区,

主峰野鸡山,古称黄签山,海拔 2139 米。

白龙山

分布在岚河盆地西、大蛇头川以南岚兴边界一带。主脉北起马骨寨,南至木莲沟山,长约 40 千米,

东坡陡峻,西坡平缓。主峰白龙山,又名大万山,在马坊村北,海拔 2253 米。

南阳山

普明河、岚河以南之山地均为南阳山支脉。其在岚县之干脉,南起皇姑峁,北至黄垴安,长约 16 千米。

黄垴安为北端主峰,海拔 1849 米。后山为南端主峰,海拔 2150 米。

黑茶山

在兴县东会与固贤乡交界处,古时称“哈查山”。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 16 千米,南北宽 6 千米,

平均海拔 1769.3 米,高峰海拔 2203 米,为兴县诸山之冠。

大坪头山

又名杄树墕,在兴县东会乡大坪头村东与岚县接壤处,东西走向,东西长 13.5 千米,南北宽 10 千米,

平均海拔 2010 米,主峰海拔 2167.4 米。

台子梁

位于兴县境内,顶峰海拔 1833.9 米,相对切割深度 300—380 米,由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白云

质灰岩和白云岩组成。山顶有尖顶和圆顶,山脊线呈锯齿状。

双双山

又名双山壑,因山体双峰对峙,中有一壑得名。在兴县奥家湾、恶虎滩和木崖头乡之间,西北—东

南走向,海拔 1756 米。

石楼山

亦名通天山,因山上石壁挺拔,佛如楼阁而得名。在兴县恶虎滩乡境内,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主

峰突出,海拔 1774 米。

石堠山

在兴县恶虎滩乡境内,海拔 1657 米,山顶怪石攒簇,称莲花峰,峰西石壁高数十丈,形如圻堠,

故名石堠峰。

龙庆山

宝塔山群落,主峰位于方山县开府乡红咀梁东侧,海拔 2080.7 米,周长 5 千米,山体为土石结构。

灌木满山,周围有落辉山(1988.2 米)、黑龙凹(2008 米)、寨则山、千层背山。

第222页

17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赫赫岩山

因其山巅覆盖沉积物呈黑色,又名黑黑岩。主峰位于方山县马坊镇周家沟东南角与娄烦相接,海拔

2708 米,周长 15 千米。山体为土石结构,森林茂密,牧草丰富。山顶植被主要为草甸。周围有北岔山(2020

米)、石南翼山(2089 米)、棋盘山(2204 米)、和尚山、虎仙山。

孝文山

南阳山群落,主峰位于方山县东南 25千米与交城县相接,周长 30千米,海拔 2831米。山体为土石结构,

山顶多岩石,无林木,系关帝山主峰。走向北东东,呈锯齿状山脊,南坡陡峭,北坡和缓,山正南直线

相距横尖镇 11 千米,西北境与方山县为界。主要植被为油松林、云杉及高山草甸。周围有万佛洞山(2005

米)、干镇山(2058 米)、旧河沟岩山。

关帝山

位于交城、方山县之间。清代称刘珲山,后称官地山、关帝山。主峰位于麻地会沟掌,海拔 2783 米,

周长 40 千米,山体为土石结构。系明晋藩牧马地,山上遍布松、杨、桦混合林,油松、云杉密布山峦。

产麝香、贝母、猪苓等名贵药材。有豹、麝、褐马鸡等珍贵动物,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游览胜地。周围

有二蛮沟山(2018 米)、运顶山(2405 米)、老虎石盖山(2042 米)、石子城山、大理山、黑泥山、架梁山、

芦则沟山、山神庙山、王家山、黄梁山。

红眼山

主峰位于方山县圪洞镇东境,海拔 2061 米,周长 13 千米。土石山,山体岩石显红色。山上遍布松、杨、

桦林,且产党参、猪苓等药材。周围有烧炉山、牛儿梁山、通天豪山、路贤山、将军梁山、石板山、瓦庙弯山。

骨脊山

主峰位于方山县下昔乡任家庄东侧与离石区、交城县相接,海拔 2535.1 米,周长 10 千米,山体为

土石结构。有松、杨、桦林,产贝母、猪药、麝香等贵重药材,周围有武当山(1983 米)、黄帝庙山(1612

米)、黑龙洞山(2028 米)、南天门山(2092 米)、白虎山、石帽山、老林山、三层岩山。

真武山

又名武当山,位于方山县曹家沟村东北,海拔 1982 米。山顶建有真武庙,故名。武当山区松奇石怪,

风光旖旎,尤以“春粉”“夏彩”“秋红”“冬白”著称,是吕梁山区的著名风景区。

凤凰山

古称黄云山,石楼山系最高峰,海拔 2051 米。位于石楼县龙交乡、东石羊乡境内。山势巍峨,林木茂密,

草灌丛生,怪石峥嵘,常有豹狼、野猪和狐狸等出没。

团圆山四十里山

位于石楼县中部,南北走向。以石鼓山为界,北为团圆山,南为四十里山。团圆山北至瓦舍庄,长

10 千米。主峰汉高祖庙遗址海拔 1421 米。西汉时在此山东侧建土军县城,遗址不存。

尖山子

古称宝丰山,位于柳林县李家湾村西北 5 千米与离石县交界处。清雍正《山西通志》称其山“悬崖

壁立”“有巨石,状类龟。一人践之则动,众人相与践之则否。俗传以为异”。因山顶尖锐,附近居民俗

称尖山子,后逐渐变为山名。山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周长约 10 千米,海拔 1293.3 米。

石仑山

位于柳林县龙门城村东北 4 千米处。东起伍家沟村,西界柳林镇,北达卧虎湾,南到卢家站。周长

30 千米。山势连绵起伏,呈东西走向,海拔 1212 米。南坡基岩裸露,北坡黄土覆盖,山顶有小块耕地。

第223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75

仙童山

俗称应雨神山,位于柳林县李家湾村东 5 千米处。清雍正版《山西通志》载 :“仙童山有石洞,洞

口广丈余。少进,旁有一门,俯低可入,复开畅。内,石床一,泉一,甚清。相传昔时见童子晨采樵,

夕入是洞,故以山名焉。”其山东起郭家山,西连元昌山,南迄孔家山,北临太绥线,周长 20 余千米,

呈南北走向。山势险峻,海拔 1289 米,登山可远眺黄河。山体除北部基岩深露外,其余均有黄土覆盖。

云顶山

位于离石区东北 40 千米,小神头乡东部偏北边沿,与交城县接界,海拔 2274.5 米,南接四十里跑

马墕牧场。山势险峻,有峭壁曰飞人崖。此山经年多云,有时半山腰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而山顶则碧

空见日,故名。旧称刘王晕山,相传刘渊建都离石时曾居此,山上旧有刘渊祠,今已废。

石窑凹山

在离石区吴城镇东北,距镇政府驻地 6 千米,海拔 1918 米。东邻文水县,西通驿沟,南达三交沟,

山上有天然石窑一孔,故名。有天然森林。

宋喉峁

在离石区吴城镇东北 10 千米处,海拔 1742 米,地处大、小东川咽喉要道,故名。西靠坡陡山,东

有陈家地山。有森林密灌植被。

九凤山

位于离石区东南 25 千米处,王营庄乡西南。海拔 1719 米,属起云山支脉。山有天然石洞,深数里,

高阔不一,尚未探明究竟。相传一白马出入洞内,故名白马仙洞。洞口建有庙殿,今存遗址,晋唐历代

香火兴盛,石碑有载。

双 山

位于离石区北偏东,在王家沟乡东北 7 千米处,海拔 1537 米。山无林灌,荒草遍地,有双峰并峙,故名。

玉林山

位于离石区王家沟乡东北 11 千米处,海拔 1670 米。北达方山县境,有部分疏林密灌植被。

马头山

位于离石区西北 15 千米处,为县境西北部的主要高山,海拔 1619 米,为疏林密灌植被。山下建有

金阁寺,今遗址尚存。

神仙山

位于离石区西偏北,在枣林乡东北 5 千米处,海拔 1520 米。有疏林密灌及草丛。

王老婆山

在离石区西 20 千米处,翻山即为结绳墕乡。海拔 1525 米。西南绵亘于柳林县刘家山乡境内。旧为

离石通往碛口的孔道,植被不良,有稀疏幼林灌丛。山坡村顶王老婆墓穴遗迹尚存。

乌崖山

位于离石区西 10 千米处,海拔 1520 米,为基岩山体。山势险要,石壁巉岩峻峭。山顶有宋安国王

寨遗迹,山洼有安国寺。为古代石州八官寺之一,风景优美,为离石名胜。

黑镇则石山

为交城县与方山界山,因其山岩黑而得名。主峰海拔 2473 米,东南直线相距横尖镇 11.5 千米,植

被以油松林为主。

十字城

别名石子城、石指城。交城、方山两县界山。主峰海拔 2072 米,周长 15 千米。东北直线相距交城

第224页

17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县横尖镇 5.5 千米。因山岩远视形如城郭,故名石之城,后演变为十字城。

颠笔山

为交城与方山县之界山。主峰海拔 2220 米,东北直线距交城县横尖镇 8 千米。

寨沟山

为交城与方山县之界山。主峰海拔 2153 米,周长 5 千米。东北直线距交城县横尖镇 10 千米。山东

有营坊沟,东南有寨沟,故名。

四十里跑马墕

为交城县与离石区之界山。主峰孤言山,也名孤爷山,宽坪沿。海拔 2261.9 米。跑马墕全长直线距

离 10 千米,海拔均在 2000 米以上。

寺沟崖

为交城西南与文水之界山,因其山侧有寺沟而名。主峰海拔 2072 米。

万年山

为交城县南部与文水县之界山。其山石崖众多,故名万崖山,因当地方言“年”“崖”音近,故误为年。

主峰海拔 2011.8 米,植被主要为油松灌木。

马鞍山

也名狐突山、狐偃山,俗称狐爷山、放马坪,为交城县北部偏东与古交市界山。主峰海拔 2202.7 米,

山顶平缓狭长,东峰至西峰相距 5 千米。

笔儿尖

为交城县北部偏西与古交市之界山。因其山形高耸如笔尖,故名。主峰海拔 2078 米。东南直线相

距燕家庄 6.5 千米。

岐狐举山

为交城县西北部与娄烦县之界山。主峰海拔 2197 米。东南直线距燕家庄 13.5 千米。

前云顶山

又名东塬。为交城县西北部与娄烦县之界山。因其位于云顶山东,习惯以东为前,故名前云顶山,

亦简称前云山。主峰海拔 2659.8 米。

长树山

位于交城县。西北直线距离交城县横尖镇 5.5 千米。主峰千镇山海拔 2383 米。其山多树,故名长树。

主峰高于众山,为千峰之镇山,因名千镇山。

瓮圪筒

位于交城县。主峰海拔 2561 米。东南直距交城县横尖镇 7.5 千米,其山形直立如瓮状,故名。

马头山

为交城县会立乡西北与文水县中庄乡西部界山,东南直距会立乡 24 千米。主峰海拔 2186.7 米。山

上为杂草灌木,山形如马首,因名。

红石山

位于交城县,为交城惠家庄乡与燕家庄乡北中部界山,正南直距惠家庄 8 千米。主峰海拔 2041.1 米。

以其山岩红赤而得名。

井坡山

位于交城县,为交城惠家庄、燕家庄二乡北中部界山,南偏西直距惠家庄 6 千米。主峰海拔 2008 米。

第225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77

三座崖

位于交城县,为交城燕家庄乡与惠家庄乡中部界山,东偏北距燕家庄乡 4 千米。远望崖岩山方顶平

如座,故名。主峰海拔 2080 米。植被以松杨桦林为主。

大西沟脑

位于交城县,为燕家庄乡与惠家庄乡中部偏南界山,东北直线距交城燕家庄乡 3 千米。其山东南侧

有康家社西沟,故名。主峰海拔 2043 米。

大西沟岭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下庄村西北,为文水县海拔最高之山峰。主峰海拔 2169.4 米。

龙宫山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王家社村东北,周长约 5 千米,主峰海拔 1949 米,山上森林茂密,东建有龙宫寺。

东沟沿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陈家社村西北 0.5 千米,周长约 15 千米,主峰海拔 1968 米,山上长有松、杨

等木材树。山脚下为东沟,沿东沟山坡可登到顶峰。

五龙山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龙兴村西南,周长约 20 千米,因山顶曾有用木雕刻的 5 条龙而得名,主峰海

拔 2106 米,山上长有华北落叶松、油松、白桦、杨树等林木。

天 山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大村西南 2 千米,周长约 12.5 千米,主峰海拔 1827 米,山上长有松、杨、桦等林木。

大东沟墙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西陷家沟村南,周长约 12.5 千米,主峰海拔 1870 米,山上长有松、杨等林木。

石桦崖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李家嶂村西南 2.7 千米,周长约 6 千米,主峰海拔 2043.8 米,山上桦树成林,

石崖较多,故名石桦崖。山中有多种野生动物栖息。

陈家地山

曾名陈家店山,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下庄村西南,周长约 7.5 千米,主峰海拔 2023 米,山上长有桦

树,有多种野生动物栖息。

洞沟山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海岸村西,周长约 7.5 千米,主峰海拔 2008 米,山势陡立,无定路行走。山上

长有杨、松等林木,常有山羊及多种野生动物出没。

王家社南山

位于文水县苍儿会乡王家社村西南 1 千米处,周长约 7.5 千米,主峰海拔 1749 米,山上松柏树木成

林,风景优美。

子夏山

位于文水县马西乡神堂村北,南起洞沟,北至石堂沟,西起旋风楼,东至芦沟,周长 12 千米,主

峰海拔 1690 米。此山因有泉隐而不恒流,故又名隐泉山。相传子夏设教西河游学于此,故又称此山为

卜山、商山、子夏山。

灯树峁

位于文水县马西乡小南峪村西北,东起小南峪村,西至龙门崖,北起康家堡村,南至红人石洼。周

长 14 千米,主峰海拔 1854 米。山顶为凹面,俗称河池峁,面积约 0.5 亩。

第226页

17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旋风楼

位于文水县马西乡大南峪村正西方向,海拔 1771 米,山上长有柏树及刺密灌。该山为子夏山一主峰,

峰顶曾建 1 座小楼,每逢狂风大作,冰雹降临时,楼内即有钟声响起,今已毁废。

北峁山

位于文水县马西乡小南峪村西北,因位于灯树峁山之北,故名。周长约 7.5 千米,山上长有杨树等林木,

主峰海拔 1903 米。

汾阳县境西北部,为吕梁山正脊部分。山区山高坡陡,沟深石多,地表主要为前寒武系古老岩系及

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分布,并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植被繁茂。在相对高度大于 500 米的切割山中,

有海拔 2008.5 米的董家梁、海拔 1952.1 米的元宝山、海拔 1945 米的墙板山、海拔 1861.6 米的西方爷山、

海拔 1763 米的薛公岭、海拔 1722.7 米的王家池北山、海拔 1715 米的大尖山等。

黄芦岭

为汾阳与离石界山,海拔 1871 米。山上有北齐长城遗址长 60 余米,有 46 厘米露出地面,又为古

黄芦关所在,为北齐名将忽律金所筑。古黄芦关长达 80 余米,集宋、元、明历代工程为一体,是颇有

价值的古代长城及古关隘遗址。山东为三十里桃花洞,为古代汾、石间孔道。

薛公岭

位于汾阳市与离石区交界处,海拔 1763 米。太(原)绥(德)公路由山顶通过,是扼守晋陕通行

的制高点。1938 年 9 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设伏于汾离公路中段的薛公岭,“三战三捷”。山脚下吴城镇,

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曾在此屯军练兵。

薛颉岭

位于孝义市杜村乡,孝义境内最高峰,海拔 1777 米。山腰处有摩崖石刻,应为明代遗物。

八道军山

又名八道岗山。位于中阳县,纵贯县境西南,南北走向。山势由南而北渐次降低,东西两翼东陡西

缓,为中阳县群山之骨架,平均海拔 1700 米。周长 90 千米,面积 100 平方千米,山峰起伏,巍峨壮阔。

主峰木狐台,海拔 1976.3 米,北起南川河之西,南至暖泉镇之乾村。东侧与刘家坪乡接壤,西侧与张家

庄乡、武家庄镇、吴家峁乡的东部丘陵相连。

雪岭山

位于中阳县中东部,东、南两川之间,也是南川河及其支流东川河的分水岭。背切交口县境,面向

中阳县城,平均海拔 1644 米,周长 100 千米。山上森林覆盖,主峰夹山顶,海拔 1682.8 米。

秋风坡

位于中阳县枝柯镇东部。起于北大井,止于薛公岭。周长 3 千米,海拔 1762 米,为森林山。

柏洼山

原名柏窊山,位于中阳县城东南部 5 千米处。山势险峻,松柏成林,山腰有金代古建筑龙泉观、昭

济圣母庙、真武庙。

上顶山

古称九泉山,因山周有九股泉水喷溢而得名。位于中阳县正南刘家坪乡南部,距县城 25 千米。东

起交口县西交子村,西至凤尾村,南起交口县境,北至桥子村,海拔 2100.7 米,为当地最高峰。群山环

抱,森林茂密。天然高山草甸,绵延 20 余千米,气势恢宏。山形如凤凰,势欲冲天。山巅建有窑洞 3 孔,

系古人祈雨之处,为森林山。

临县土石山区分布有紫金山、架尔梁山、洞山、汉高山等,海拔 1350—1924 米间。

第227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79

第二节 水 系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东邻汾河,西界黄河,山高沟多,河流以吕梁山脉为轴线向两侧延伸,

分别汇入黄河与汾河,黄河水系流域面积 1.38 万平方千米,汾河水系流域面积 7228 平方千米。河流形

态和河道特征是 :沟壑密度大,水系发达 ;河道坡陡流急,侵蚀切割严重。其径流和泥沙特点是 :汛期

径流集中,洪水陡涨陡落,泥沙含量大 ;枯季径流小而不稳,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截至 2019 年,全市有大小沟道 17.63 万条,其中沟长 1 千米以下的沟道 16.31 万条,1—5 千米的 1.26

万条,5 千米以上的 1067 条。按流域面积划分,控制面积 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沟道 70 条,1000 平方千

米以上的较大河流有 9 条,其中,黄河水系 5 条为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屈产河,汾河水

系 4 条为岚河、磁窑河、文峪河、段纯河。

黄河干流(吕梁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流程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2443 平方千米,

总落差 4800 多米。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因河水夹杂很多泥沙,水色黄浊而得名。

从黄河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为黄河的上游,流程 3461 千米 ;托克托到河南省的桃花峪为

黄河的中游,流程 1235 千米 ;桃花峪以下,河出峡谷进入下游的冲积大平原,至入海口为下游,流程

768 千米。

吕梁市地处黄河中游大北干流段。黄河从兴县瓦塘镇后北会村牛家凹入境,流经兴县、临县、柳

林、石楼 4 县,至石楼县西山乡下乌头出界流入临汾市永和县黄河段,流长 292 千米,其中兴县 82 千米,

临县 92 千米,柳林 56 千米,石楼 62 千米。牛家凹海拔 773 米,下乌头仅 567 米,高差 206 米,平均

坡降 0.7‰,水利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的规划中有坝高 144 米、总库容 124.5

亿立方米、年发电 49.4 亿千瓦时的碛口水利枢纽工程和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两处。吴堡水文站多年平均径

流量 379.3 亿立方米,平均含沙量 20.9 千克 / 立方米。1976 年 8 月 2 日最大洪峰流量 2.4 万立方米 / 秒,

1977 年 11 月 17 日仅为 60 立方米 / 秒。境内直入黄河、流域面积大于 500 平方千米以上河道 5 条:岚漪河、

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和屈产河。

吕梁直接汇入黄河干流的河流流域面积大于 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沟有 14 条 :即兴县的杨家坡沟、

孟家坪河、赵家坪河、张家坪河、芦山沟 5 条;临县的八堡河、兔坂河、曲峪河、青凉寺河、月境河 5 条;

柳林的留誉河 1 条 ;石楼的小蒜河、义牒河、和合河 3 条。河道面积 5 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沟道 94 条,

其中兴县 16 条,临县 32 条,柳林 19 条,石楼 27 条。

岚漪河 为黄河中游支流,地处吕梁山西麓,属于黄土高原东部 ;东邻芦芽山与宁武、静乐县接壤,

南与蔚汾河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北接五寨、保德县。该河发源于岚县芦芽山区的荷叶坪、鹿

计岭西之饮马池山,海拔 2222 米。流经岚县河口乡、岢岚县宋家沟高家湾水库、岢岚县城、温泉乡,

兴县青草沟、天古崖水库、魏家滩、瓦塘于裴家川口汇入黄河,入口海拔 769 米,河流全长 120 千米,

流域面积 2166.6 平方千米,其中吕梁境内流域面积 543.4 平方千米。流域内主要支流有北川河、南川河

和迷虎沟。北川河流域面积 572.8 平方千米,流长 48.2 千米,发源于岢岚县的岢叶坪山,于岢岚县城西

入岚漪河。南川河流域面积 220 平方千米,流长 41 千米,发源于岚县野鸡山,于岢岚县石家会入岚漪河。

干流平均比降 9.6‰,河床糙率 0.04,河道呈宽浅式复式断面,深度 1—1.5 米,宽 70—140 米,河流左

右摆动,很不稳定。

第228页

180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岚漪河流域总流域面积 2166.6 平方千米,以县划分为:岚县 169.5 平方千米,岢岚 1567.5 平方千米,

五寨 26 平方千米,兴县 373.9 平方千米,保德 29.7 平方千米。

岚漪河在吕梁市境内涉及岚县和兴县两县。岚县为岚漪河干流发源地,起点为荷叶坪山的梁尾沟,

流经岚县的河口乡,在山羊会出境进入岢岚县。岚县境内河长 21 千米,流域面积 169.5 平方千米。其中

岚漪河一级支流南川河(原名大涧河),岚县境内河长 12 千米,流域面积 72 平方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岚漪河上游东川河岢岚境内,先后建成高家湾水库,干流中游兴县境

内建成天古崖水库,合计总库容 3059 万立方米,支流白家沟上的山庄峁水库原设计库容 389 万立方米,

基本淤平,现为淤地坝。岚漪河地形地貌从北到南、由东向西倾斜,东南部土石山区荷叶坪海拔 2783.8 米,

野鸡山海拔 2139 米,白龙山海拔 2253 米,山势巍峨,沟壑纵横,植被好,为天然森林区 ;北部为宽谷

梁状黄土丘陵风沙区,沟蚀严重 ;西部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山区,向源性侵蚀十分发育,地形被河谷切

割破碎,形成长条形梁状地形,密度达每平方千米 3.8 千米。

蔚汾河 为黄河一级支流,地处吕梁山脉西麓,属于黄土高原东部。该河发源于岚县野鸡山西之白

龙山,海拔 2264 米。流经岚县大蛇头、界河口,进入兴县,经恶虎滩、下会村、车家庄、兴县城、蔡

家崖、高家村,于碧村张家湾汇入黄河,海拔 760 米,河流全长 81.8 千米。主要支流有岚尾河和南川河。

流域总面积 1462.55 平方千米,其中 :兴县境内流长 55 千米,流域面积 1249.11 平方千米,岚县境内流

长 26.8 千米,流域面积 213.44 平方千米。河床纵坡 9.73‰,糙率 0.04,大部呈宽浅复式断面,主槽深 1—

1.5 米,砂卵石,较为稳定。

蔚汾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势巍峨,植被良好,西部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支离破

碎,沟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3.8 千米,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兴县所在地段,河谷较开阔,有大块河川滩地、

水浇地。流域内地貌形态多样,东部土石山区裸露岩体主要是花岗岩、变质岩类,缓坡上覆盖着不同厚

度的棕壤土类和灰褐土,林草覆盖度高,水土流失轻微,生态环境较好。中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较缓,

土层较深厚,沟谷密布,梁峁林立,植被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为水土保持治理重点区。

蔚汾河流域属大陆性半干燥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 462 毫米,据蔚汾河碧村水文站 1956 年至 1979

年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 7570 万立方米 ;汛期径流量 5450 万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 72%,汛期平

均输沙量 1358.6 万吨,占全年输沙量的 99.3% ;泥沙粒径均在 0.5 毫米以下。河流最大年径流量 26600

万立方米(1997 年),最小年径流量为 2160 万立方米(1972 年),年输沙量平均为 1440 万立方米。20

世纪 80 年代后,河道水流常出现断流、干枯现象。

湫水河 位于吕梁山脉西脊,发源于兴县的白龙山东北麓大坪头,由东北西南贯穿临县,于碛口镇

汇入黄河。干流全长 122 千米,流域总面积 1984.21 平方千米,其中兴县 246.06 平方千米、临县 1479.76

平方千米、方山 128.38 平方千米、离石 103.13 平方千米、柳林 26.88 平方千米。

干流主河道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其中白文至三交段河川开阔,平均宽度 700 多米,建有湫水河灌区,

主河道比降较小,河床在逐年淤积抬高 ;阳坡至白文、三交至碛口则河床较狭窄且比降较大,达 12‰以

上,河床在逐年冲刷下切。

湫水河流域内地形基本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东北部为土石山区,占流域总面积的 51.7%,其余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 48.3%,沟壑密度土石山区为

每平方千米 4 千米,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每平方千米 5 千米。

湫水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 518.3 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 2149.8 毫米,是降水量的 4 倍,高于吕梁

其他流域。湫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10500 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 3670 立方米 / 秒(1976 年)。年清水

流量为 1.1 立方米 / 秒,河流结冰时间为 11 月中旬,开冰时间为翌年 3 月中旬,结冰期 120 天左右。因

第229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81

植被稀少,黄土厚积,冲刷剧烈,故河流含沙量偏大,年输沙量 2952 万吨。干旱是该流域最大的自然灾害,

春旱年年有,伏旱三年二次,秋旱六年一次,故有“十年九旱”之说。

三川河 位于吕梁山脉中段西侧,东邻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南望交口、石楼,西依临县,北

靠岚县。南北长约 174.9 千米,东西均宽约 23.8 千米,包括方山、离石、中阳、柳林 4 县区的大部分区域。

三川河属黄河一级支流,由北川、东川、南川在离石城区与交口镇一带汇集而成,其主河道以北川河为

骨干,发源于方山县东北赤坚岭,流经离石城西接纳东川河水,再经交口镇揽入南川河水,形成三川河,

于柳林县石西乡两河口村汇入黄河。该河方山县圪洞镇以上为上游,圪洞到离石城区属中游,离石城区

以下至黄河口属下游。北川河全长 104.5 千米,其中方山 80 千米(赤坚岭至武回庄),离石 24.5 千米(武

回庄至王家塔)。王家塔至黄河口为三川河干流,长 70.4 千米。三川河河道总长 174.9 千米,流域总面

积 4161 平方千米。

三川河流域地形自东北向西南斜倾,两侧高山隆起,中部切割下陷,整个横断面呈 V 形状 :流域

东部为吕梁山脉主峰,自东北向西南由关帝山、骨脊山、起云山和上顶山组成,海拔均在 1800 米以上,

关帝山 2831 米,为全境最高峰。山上多为花岗岩和古老变质岩分布,森林茂密,灌木丛生,为吕梁山

区最大的林木生产基地,1800 米以下即为 10—100 米厚的黄土覆盖 ;西侧为吕梁山脉延续,自北向南有

黑茶山、汉高山、马头山,海拔均在 1600 米以上,地面被百米厚的黄土覆盖,素称“晋西高原”,山势

陡峻,植被较差,切割的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两山之间即为三川河谷,海拔 637—1525 米,落差

888 米,平均坡降 5.1‰,滩谷宽 1—2 千米,滩面平坦,人口密集,是该流域农业生产区域。

三川河流域东有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作屏障,形成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属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夏季受海洋性暖湿性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冬季在强盛的西北风干冷气团控制下,雨雪稀少,气候寒冷,

易产生春旱。流域北部地势较高,又处在吕梁山脊背,年均降水量 563 毫米,平均蒸发量 1000—1200 毫米。

泉水主要有 :吴城泉,出露于驿沟与大东川汇流处,流量不稳定,仅为 170 升 / 秒左右 ;枝柯泉,

出露于枝柯村北 300 米处,总流量 150—210 升 / 秒,由 30 多个小泉组成 ;柳林泉,分布于柳林县城以

东至龙门会、寨东一带的三川河谷,泉为上升溢出,呈散流或集中出流,海拔 801 米左右,平均流量约 3.3

立方米 / 秒,较稳定,泉域面积约 2700 平方米。

三川河流域全境水土流失面积 2766.7 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 66.7%,每年输入黄河泥沙近 3000

万吨 ;流域平均侵蚀模数 7160 吨 / 平方千米·年,局部地区高达 2.4 万吨。

屈产河 位于吕梁山脉西侧,黄河东岸。该河流为矩形,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石楼山西侧的红腰、

义门庄,向西流经罗村镇、城关镇、西卫乡,转向北流经裴沟乡,由曹家垣乡南岭上村入柳林县境,至

下塌上汇入黄河。流域内有 100 平方千米以上支流沟道 5 条,为宋家庄河、东石羊河、龙交河、暖泉河、

土门河。干流 70%的流域面积在石楼县境内,只有暖泉河涉及中阳县,土门河涉及柳林县。

河流全长 74.9 千米,其中石楼境内长约 66.9 千米,柳林境内长 8 千米。全流域面积 1218.29 平方千米,

其中石楼境内 928.91 平方千米、柳林境内 111.57 平方千米、中阳境内 177.81 平方千米。河道纵坡 9.32‰,

糙率 0.045。河床基本稳定。

屈产河流域地形东高西低,起伏显著。东部凤尾山海拔最高 2051 米 ;中部四十里山、团圆山,海

拔最高 1451 米,西部黄河滩海拔最低 567 米。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墚峁成群,支离破碎,植被稀疏,

地表侵蚀严重。境内大体分为土石山区、黄土墚峁丘陵沟壑区、河川沟谷区 3 种类型。流域内多年平均

降水量 532.1 毫米,蒸发量 1799.2 毫米,为年降水量的 3.38 倍。

汾河水系

汾河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宁武管涔山,属黄河第二大支流,全长 716 千米,流域面积 3.9

第230页

18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万平方千米。吕梁境内支流主要有岚河、磁窑河、文峪河、段纯河。

岚河 位于岚县东南部,属汾河一级支流,主源始于北马头山冷沟、卧羊沟,向南流经岚县城、东土峪,

在岚县坡上村接纳梁衬会河,于县城所在地东村东南处接汇上明河、普明河,至兰家舍乡曲立村进入娄

烦县界。河流全长 53 千米,流域面积 947.9 平方千米,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有上明河、普明河 2 条。

岚河主流在东村汇合处以上称岚城河,以下为岚河干流。岚城河流域面积 285.45 平方千米,流长

34.5 千米,河道纵坡 9.56‰,糙率 0.02—0.04。岚城以上为石质河床,宽 30 米,水流较丰 ;岚城以下

为卵石河床,逐渐变宽为 70—100 米,四季清水常流,且无工矿企业排污,水质较好。河流年径流量

1651.86 万立方米,清水流量为 0.1—0.3 立方米 / 秒,年输沙量 191 万吨。

岚河干流全长 18.5 千米,流域面积 158.2 平方千米,河道纵坡 1‰,糙率 0.02—0.04,河床为泥沙河床,

宽 100 米以上,常年水流不断,清水流量为 1.13 立方米 / 秒,年径流量为 6855 万立方米,年输沙量 638

万吨。多年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年蒸发量为 1820.3 毫米,夏季蒸发量最大。1987 年以后,流域内经

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河床较为稳定。

上明河 为岚河的一级支流,位于岚县城西北部,源出大沙壑东南麓,流经顾尾头、上明、斜坡,

在北村与普明河汇合后流入岚河,全长 21 千米,流域面积 137 平方千米,纵坡 13.8‰,糙率 0.02—0.04。

顾尾头以上为砾石河床,宽 20 米,以下为卵石河床,宽 10 米,渗漏严重,往往断流,上明以下为泥沙河床,

宽 80 米,水流复出地面,有清水常流。该河流中段以上为块石河床,中段为卵石河床,下段为泥沙河床,

年输沙量为 98 万吨。

普明河 为岚河的一级支流,位于岚县西部,源出灰山下艾蒿沟,在东村西南与上明河汇合流入岚

河,全长 33 千米,流域面积 340.25 平方千米,纵坡 7.16‰,糙率 0.02—0.04。该河新村以上为石质河

床,宽 20 米,水流较丰富,新村以下为卵石河床,宽 50 米,渗漏严重,成为潜流 ;普明以下为泥沙河

床,宽 100 米,潜流复出地面,成为常流河。河上建有蛤蟆神水库,库容 624 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

59 平方千米。

南川河 位于岚县南部山区,为岚河南支,有南北两源,南源称南道沟,北源称北道沟。北源出自

后山北麓白桦宇,流经近周营、索家坡、袁家村、草城至梁家庄,两源会合后,流经郭家庄东,入娄烦

县境内。全长 13.5 千米,流域面积 125 平方千米,纵坡 9.1‰,糙率 0.02—0.04。河床上游为块石,中

下游为卵石,宽 20—30 米。南道沟水源较丰富,常年有水 ;北道沟源头有水,中下游为季节河,梁家

庄以下因石灰岩渗漏,河水潜入地下,至娄烦龙泉复出地面,河床稳定性较强。

南川河流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 1850 米,左低右高。该流域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山峰突起,

山脊尖棱,地势险要,山坡侵蚀沟系发育,基岩露出。多年平均降水量 509.9 毫米,降水最多的是 7—8 月份。

年均蒸发量 1820.3 毫米,年均输沙量 63 万吨。

磁窑河 地处汾河中游的西部,文峪河东部,发源于交城县山区的塔棱村及清徐县山区的养天池一

带,流经交城、文水、汾阳、平遥、孝义、介休 6 个县(市),是吕梁平川区域第三大河流。历史上以

水灾频繁而闻名于当地,一直承担着清徐部分地区和文峪河部分泄洪任务。河道总长 86.4 千米,其中地

处平川区域的河长 66.4 千米,以区界分,交城段 13.4 千米,文水段 28 千米,汾阳段 15 千米,平遥段 4

千米,孝义段 4 千米,介休段 1 千米。平川区河道纵坡 0.28‰—0.5‰。交城西石侯村是磁窑河干流的起点,

也是壶瓶石河、瓦窑河、磁窑河、白石南河和汾河灌区一、二支渠总退水出口的交汇点,呈五指状布局。

磁窑河流域山区面积 461.06 平方千米,地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植被较差,岩石裸露风化严重,

沟道纵坡较大。每逢洪水泥石直下,出山后河道纵坡变小,泥沙淤积严重,交城县城附近 13 千米已形

成悬河,高出地面约 1—2.6 米,直接威胁着交城县城及西石侯村的安全。磁窑河按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

第231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83

为 115 立方米 / 秒。磁窑河流域总面积为 1059.83 平方千米,较大支流为白石南河和瓦窑河,其中白石

南河流域面积 241.26 平方千米(交城 65.94 平方千米、清徐 175.32 平方千米),瓦窑河流域面积 105.94

平方千米。磁窑河流域为暖温带,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山脉高原阻挡影响,季风难以深入,降水很少,

年平均降水量 455 毫米。

磁窑河东靠汾河,西靠文峪河,三河近似平行,呈北南流向,同在孝义市境内拥抱合流,相距不到

25 千米。

磁窑河的主要支流有白石南河、瓦窑河 2 条。

白石南河 源于清徐县白石山,自交城县王明寨村北入交城县境,流经郭家寨村西、义望、阳渠村

西、贾家寨与大辛村之间穿过,于西石侯村南进入磁窑河。交城县内流域面积 65.94 平方千米,其中山

区 33.32 平方千米,平川区 32.62 平方千米,境内河长 13.4 千米,河道纵坡 0.2%—0.33‰,糙率 0.03。

主河道自清徐、交城两县交界处分流白石河 30%的洪水后,再接纳交城县火山河、壶瓶石河、耙齿沟等

5 条河沟洪水,主河槽呈“U”字形,河底以流沙为主,河床基本稳定。

流域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最高峰海拔 1372 米,下游与磁窑河汇流处海拔 750 米,山区地

质属二三叠纪砂岩、砂页岩,岩石风化强烈,山地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河道穿越交城县东南部,具

有平川地区气候特征,多年平均蒸发量 1556.9 毫米,平均降水量 448.8 毫米,年平均径流量 6.5 万立方米,

年输沙量 8 万吨。

1949 年以后,为根除白石南河水患,清徐、交城、文水 3 县共同开展改造工程,这条河开通后,即

代替了朱惠渠。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流域降水量减少,洪灾基本上没有发生。该河除起防洪排涝作用外,

还是汾河西灌区一支渠灌溉的退水河道,每年义望、阳渠利用该河引用汾河外供水源,发展冬春灌溉面

积数千亩。

瓦窑河 古称步浑河。发源于交城县北部狐爷山。主河道流经交城县寨上乡和城关镇,在瓦窑村北

出山,穿越 307 国道经县城西侧,流经成村、西汾阳、城头等村,至西石侯村南汇入磁窑河。干流全长

33 千米(山区段 22 千米、平川区段 11 千米)。流域面积 105.94 平方千米,流域范围除瓦窑河主河道流

域面积 52.78 平方千米外,还包括县城西部 10 条山洪涧河的流域面积 53.16 平方千米,都是平川区通过

斜河、饮马河先后汇入瓦窑河。瓦窑河主河道纵坡 34.2‰,平川区 8.4‰。山区河床糙率 0.04—0.05,平

川区河床糙率 0.03—0.04。瓦窑河河型呈混合系,流域主河系呈单羽毛状,流域西部河系呈平行系。干

流山区河宽 100—300 米,呈“U”字形,两岸山坡陡峭,河底基岩裸露,河床稳定,平川区河道上宽下窄,

最宽处 60 米,最窄处为 20 米,河床局部不稳定。

流域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 800 米等高线截然分山区、平川两部分,山区沟壑纵横,河谷深切,

主山峰缓延,山顶浑圆,山顶海拔 1950 米,平川汇入磁窑河口海拔 750 米。

文峪河 古称文水、文谷水、浑谷水。发源于交城县西北关帝山。上游主河道名中西川,走向东南,

与其他支流交汇,至文水县北峪口村出谷,为上游段 ;后向东与 307 国道线交叉,再折南至文水与汾阳

交界处为中游段 ;再折向西南,于孝义市梧桐乡南姚村东汇入汾河,为下游段。流经交城、文水、汾阳、

孝义 4 县(市),主河道长 158.6 千米,上游河段 93.9 千米,中下游河段 64.7 千米。主河道纵坡,上游

段在 6‰—7‰之间,中游段在 0.3‰—1.4‰之间,下游段在 0.25‰—0.3‰之间。流域面积 4034.57 平方

千米,上游段 1875 平方千米,中下游段 2158.57 平方千米。河道糙率在 0.03 左右。河床基本稳定。汇

入河道内百千米以上一级支流有 10 条,即安上河、孝河、虢义河、阳城河、禹门河、神堂河、西冶河、

三道川、窑儿河(柏叶河)、西葫芦河。另外还有东葫芦河(燕家庄)和二道川(苍耳会沟)2 条支流。

流域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上下游海拔相差 2100 米。上游中高山区面积占全流域的 45.8%,海拔高,

第232页

18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气温低,雨量充沛,水草丰盛,森林茂密,是山西省最大的森林区。中下游边山丘陵塬地,面积占全流

域的 37.8%,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雨量较少,适宜干鲜果类生长。流域内矿产

资源十分丰富,从南到北,埋藏着煤、铝、铅、铁、硫磺、石膏、石棉、大理石等矿产。中下游的交城、

文水、汾阳、孝义百里平川,面积占全流域的 16.4%,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吕梁地区重

要粮棉、蔬菜基地、畜牧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河道年径流量平均 1.74 亿立方米,河流清水流量年均在 2 立方米 / 秒左右。每年 11 月下旬开始结冰,

到次年 3 月下旬开冰。文峪河上游森林植被好,清水流量大,输沙量少。但西冶川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由于采矿、伐木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输沙量较大,为文峪河水库泥沙主要来源。从泥沙级配看,水库

上游含砂砾及粗沙较多,而水库以下由粗沙逐步变为中细沙。

文峪河历史上是一条未被污染的清水河。但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上下游出现多处选矿洗矿厂、洗

煤厂、焦化厂和化工厂,排入文峪河的废水、废渣日趋增多,河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西葫芦河 古名东河水,又名葫芦川。位于交城县中西川左侧。葫芦川又分东葫芦川和西葫芦川,

西葫芦河发源于交城关帝山北云顶山南麓大塔上村,流经交城县东坡底乡,出川后与东葫芦河在交城县

燕家庄乡东坡底南汇合,东南行 5 千米,至交城县燕家庄乡岔口村汇入中西川,是文峪河上游的一级支

流。流域面积 343.75 平方千米,其中西葫芦河 212.5 平方千米,东葫芦河 131.25 平方千米,河长 36.5 千米,

川谷长 26 千米,其中间最宽,形如葫芦,故得其名。河道纵坡为 43‰,糙率为 0.04—0.05。河形呈单

支羽毛状,长 1 千米以上河沟 27 条。流域地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源海拔 2671 米,汇入

口海拔 1104 米。流域为变质岩地区,山峰陡峭,林地面积占流域面积的 90%左右,基本保留原始森林

形态。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574.5 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556.9 毫米。西葫芦河属高寒地区河流,

多年平均径流量 2125 万立方米,年输沙量 42.5 万吨。由于流域植被良好,长年有清水基流,流量为 0.1—

0.2 立方米 / 秒,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葫芦河 位于西葫芦河流域的左侧,发源于交城县关帝山北云顶山后岭底,流经燕家庄,在出

川口东坡底村南汇入西葫芦河,是文峪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 131.25 平方千米,河道纵坡 20‰左右,

糙率 0.04—0.05。河形为单支羽毛状,干流长 29 千米,1 千米以上支沟共 20 条,川谷最宽处 7 千米,

最窄处 3 千米。河槽呈“V”或“U”字形,河床多以卵石为主,其间夹有孤石,河床基本稳定。流域地

势狭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汇流。河源海拔 2188 米,汇流口海拔 1200 米。流域多为变质岩地区,

川谷两侧山坡陡峭,沟谷深切,天然植被良好,森林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0%左右。川内土地面积较少,

耕地多数是川谷滩地,山庄村舍也大多建在河谷两岸。

东葫芦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北部鱼儿村为 660.9 毫米,中部燕家庄村以南平均为 545.2 毫米。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556.9 毫米。一般年份清水基流为 0.1 立方米 / 秒,为沿河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窑儿河(柏叶河) 古称西谷水,又称柏叶河,现名四道川,是文峪河一级支流,位于中西川右侧。

发源于交城县会立乡西北四十里跑马场东凹里。源头有两条沟,北沟长 9 千米,南沟长 8 千米,西东流

向,于张家庄南交汇后东行,过交城县会立乡,流经窑儿上、高家坪、兑九会、禅寺塔、孔家庄拐向东北,

于柏叶口南汇入文峪河主河道中西川。流域面积 125 平方千米,干流长 23 千米,河道纵坡 40‰,河道

平均糙率 0.04—0.05。河型呈单支羽毛状。河系上下游沟道较中游多,1 千米以上的沟涧 10 条,河槽呈“V”

或“U”字形,河床内以砾石、卵石间夹有孤石为主,并且有局部基岩裸露,河床基本稳定,水流顺直无阻。

全流域地形呈阶梯形,地势西北南三面环山,且由西向东倾斜。川长 16 千米,地形狭长,上宽 7 千米,

中宽 5 千米,下宽 6 千米。流域最高海拔 2065 米,入中西川汇口处海拔 1054.8 米。流域地貌覆盖较好,

林地面积 9333 公顷,覆盖率 43%左右。年降水量充沛,无霜期短。多年平均降水量 522.2 毫米,多年

第233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85

平均蒸发量 1556.9 毫米。窑儿河为高寒山区,春、秋、冬三季河水清澈,清水流量 0.5—0.7 立方米 / 秒,

河道常有山洪暴发,泥石俱下,水土流失,河水变浑。多年平均输沙量 25 万吨,年平均径流量 1625 万

立方米。

三道川 为文峪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离石区西华镇,从文水县海岸村入境到温家庄村出境入交城

县,由交城县南沟汇入文峪河。全长 39.5 千米,流域面积 271.25 平方千米,平均宽度 6.87 千米。河道

纵坡 14‰,糙率 0.04—0.05。河床为谷型河床,全河上、下游比降较大,中段较平缓,流域呈条状,流

域内变质岩部分有清水流出,属关帝山林区,植被较好,河床稳定。

该流域地处石山区,地形上、下游差异较大,中游为耕地,下游沟道峡窄,河床宽度在 150—900 米之间。

该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 530 毫米,7 至 9 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 70%

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354 毫米。河流年均径流量 776.25 万立方米。河道清水流量据实测资料,20

世纪 60 年代为 0.45 立方米 / 秒,70 年代为 0.29 立方米 / 秒,90 年代为 0.16 立方米 / 秒。河流年输沙量 4.39

万立方米。

苍尔会沟河(二道川) 发源于李家嶂,从西向东至南沟与三道川河汇合,进入文峪河。全长 26.5 千米,

流域面积 126.25 平方千米,流域平均宽度 4.76 千米,河道纵坡为 20‰,糙率 0.04—0.05。河床为 U 字形,

从李家嶂至大村为干沟。全河上下游比降大,中游较平缓,流域呈条状,流域内变质岩山区 50.5 平方千

米,有清水流出。流域内植被良好,河床全部为岩石,稳定性较好。

该流域地处石山区,地形上下游差异较大,中游有耕地种植。下游沟道窄,岩石纵横,道路险峻,

河床宽度 50 米左右,坡度在 30 度以上。

该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530 毫米,平均蒸发量 1354 毫米。河流年均径流量 378.8 万立方米。据实

测资料,河道清水流量 20 世纪 60 年代为 0.3 立方米 / 秒,1976 年为 0.16 立方米 / 秒,90 年代为 0.102

立方米 / 秒。年均输沙量 2140 立方米。从 20 世纪 80 年代铅矿停产后,全河上下无污染发生。

西冶河 是文峪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古交市松树岩南麓老牙沟,河流全长 38.2 千米(其中交城

境内河长 37 千米),在交城南恶水地界入交城县境,流经交城县古洞道、水峪贯、东社 3 个乡镇,于

西社村东汇入文峪河干流。流域总面积 284.07 平方千米(其中交城境内流域面积 274.69 平方千米,古

交市流域面积 9.38 平方千米),河道纵坡 23‰,糙率 0.04 左右,河形属羽毛状 ;河谷川内共有沟涧 22

条,河槽以砾石、卵石间夹有孤石为主,河床基本稳定。1959 年,在流域下游修建横山缓洪水库,库容

1090 万立方米,已报废。

西冶河流域地形地质为侵蚀构造石灰岩区,属吕梁山背斜东翼,山峰海拔 1700—2200 米,流域山

峰耸立,峰顶深圆缓延,沟谷深切,岩溶发育,泉水多次出露。流量仅有 0.2 立方米 / 秒,为当地工农

业分用。属季节性河流,流域河谷中段河流冲刷严重,砂砾堆积面宽广,形成 300—400 米的河床滩地

川面,局部地段可见一级阶地。区域内植被较差,森林只占总面积的 33.7%。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光能多,气温低,无霜期短,多年平均降水量 559 毫米,蒸发量 1556.9 毫米,年均输沙量 71 万吨。

1980 年以后,西冶川流域内建有煤矿 69 座,铁矿 7 座,铅锌矿 1 座,石灰石矿 1 座,砖瓦厂 2 座,

河道被矿厂排出的污水污染,颜色变黄,水源被污染。

神堂河 发源于汾阳市交口乡拐岭底,流经交口乡,经康家堡入文水县,到神堂出山口,经马西向

南流入汾阳境内,由官道村经冀村及文水县的南武度,进入到夹板渠,流入文峪河。河道全长 67.4 千米,

流域面积 181.25 平方千米,其中文水县境 27.81 平方千米,汾阳市境 153.44 平方千米。流域平均宽度 2.7

千米。河道纵坡 21.8‰,糙率 0.04—0.05。神堂沟为 V 形河床,上、下游比降较大,中游较平缓,流域

呈羽状。流域内植被良好,文水县段全部为岩石河床,稳定性较好。流域为石山区,地形复杂。文水县

第234页

18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段神堂以上两岸山高壁陡,河床宽度在 100 米以下,坡度在 30 度以上,植被较好。神堂以下为黄土丘

陵阶地区,大部为耕地。流域内文水县段多年平均降水量 453 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 1433 毫米。根据

建库 27 年的实测资料,年平均径流量 307.4 万立方米。20 世纪 60 年代清水流量 0.2 立方米 / 秒,70 年

代 0.1 立方米 / 秒,90 年代下降到 0.03 立方米 / 秒。从 12 月至次年 2 月结冰,冰厚在 0.3 米以下。

河道内泥沙为卵石夹泥沙,粒径大于 5 毫米的占 14.9%。年输沙量 0.5 万吨。河道水质良好,无污染。

禹门河 位于汾阳市城区北约 1 千米,发源于吕梁山脉东麓黄芦岭岭底村,自西向东经任家山、张

家堡、岳村、肖家庄乡何家庄村附近流入文峪河。全长 27.3 千米,流域面积 224.31 平方千米,其中禹

门河干流 86.1 平方千米,向阳河 68.9 平方千米,峪道河 29.4 平方千米,边山平川区 39.91 平方千米。

流经汾阳市区和 4 个乡镇 25 个村,河道平均纵坡 13.7‰,糙率 0.03—0.04。属季节性洪水河,无清水流量,

河床多为砂砾石,两岸岩石出露,河谷深窄,丘陵区河床为砂卵石,两岸多为 Q2、Q3 黄土丘陵,河谷宽平,

河床稳定。平川河道多为 1949 年后治理的半挖半填型,河床为沙壤土河床,纵坡小,易淤积。流域地

形较复杂,灌木丛生区,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轻,分布在海拔 1500—1800 米之间,面积 20.3 平方千

米 ;变质岩土石山区,黄土覆盖薄,结构松散,易被侵蚀,分布在海拔 1200—1500 米之间,面积 21.6

平方千米 ;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层厚,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表黄土易被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分

布在海拔 1000—1200 米之间,面积 24.2 平方千米;黄土丘陵阶地区,地势平坦,多为良田,经济护林区,

分布在海拔 800—1000 米之间,面积 14 平方千米。据气象资料统计,所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468 毫米,

多年平均蒸发量 1097 毫米。禹门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160 万立方米左右,最大洪峰流量 358 立方米 / 秒

(1988 年)。该河属季节性洪水河,平时无清水流量。上游河道内建有南赵郡水库、石匣水库、安家庄水

库,但由于常年淤积,水库已基本报废。

阳城河 位于汾阳市南约 5 千米,发源于吕梁山脉东麓的薛公岭北庄,从西向东流经杨家庄、河北村、

文侯村、北堡村,在见喜乡北庄注入文峪河。流长 44.35 千米,流域面积 189.69 平方千米。流经汾阳市

4 个乡镇 23 个村。河道纵坡,文侯水库以上 21.3‰,水库以下 15.25‰,糙率 0.025—0.035。阳城河属

季节性洪水河,无清水流量。河流上游土石山区,灰岩裸露,沟谷幽深,黄土丘陵阶地区,两岸黄土梁

峁交错,纵坡小,如遇较大洪水易漫坡受灾。1971 年,在文侯村地段修建文侯水库,为碾压土坝,库容

202 万立方米,起缓洪作用。

流域地形分为土石山区,分布在海拔 1500—1800 米之间,占总面积的 28.3%,该区山高坡陡,灰

岩裸露,灌木丛生,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微 ;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在海拔 1200—1500 米之间,占

总面积的 36.7%,该区黄土覆盖很厚,沟壑纵横,墚峁交错,土地侵蚀严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地区。

据汾阳气象部门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468 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1097 毫米 ;阳城河多

年平均径流量 300 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 686 立方米 / 秒,年输沙量约 20 万吨。

虢义河 位于汾阳和孝义两市交界地带,流向由西向东。发源于吕梁山脉鹊颉岭,在汾阳市见喜乡

董家庄村汇入文峪河。河道全长 55.6 千米,其中靳屯闸以上长 42.2 千米,河道比降 13.5‰,以下河长

13.4 千米,河道比降 2‰。流域面积 318.78 平方千米,河床糙率 0.04—0.05。

流域地形地貌可分为土石山区,主要分布在吕梁山脊东侧,海拔 1200—1700 米,山高坡陡,灰岩裸露,

灌木丛生,植被较好;黄土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海拔 800—1200 米,黄土覆盖厚,深层为砂质岩,沟塬交错,

河谷开阔,且为水土流失区;冲积平原区,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口靳屯闸与文峪河之间,海拔 730—800 米,

地势平坦,村庄稠密,是该流域粮棉生产主要基地,也是该河防汛工作的重点。

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干冷少雨雪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为降雨集中的季

节,多年平均降水山区为 530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1097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 500 万立方米。最大洪

第235页

第三章 山脉水系 187

峰流量 456 立方米 / 秒,属季节性洪水河,平时无清水流量。每年 11 月下旬到次年 3 月上旬为封冻期,

但河道没有来水,故河道无结冰现象。流域中上游地带坡地多,大部分有水土流失现象。地下水埋藏较深,

水利灌溉条件差,年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左右,旱灾时有发生。下游平川地区土地平坦,水利条件较好。

虢义河经历年整治,上游干支流建有东槽村、南马庄两座小型水库,下游河道经 1989 年至 1990 年

的大规模整治,行洪能力提高达到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建有分洪、引洪节制闸 4 座,护坝砌石坝 3.4 千

米。由于河道地处汾孝交界,1956 年设立虢义河水委会,对河道进行专门管理,直属吕梁市水利局。

据汾阳《水利简志》记载,虢义河下游的见喜等乡镇有盐碱地 235 公顷,通过挖渠排水,栽植树木,

碱地改良面积达 186 公顷,治理度达 80%。

虢义河上游曾有吕梁地区化肥厂,日排污水 3200 吨,年排污水达 96 万吨。其污染物中有五项毒物氰、

砷、有机物溶解氧与化学耗氧量含量严重超标。中上游地区有市乡煤矿近百座,年煤矿排水近 300 万吨。

经多次治理,截至 2019 年已达标。

孝河 地处孝义市境内,自西向东贯穿全市,由 4 条支流汇合而成,地形为树枝状。河系上源为兑

镇河和下堡河两支,在白壁关乡小垣村合流,至崇源头接纳柱濮河、东许河,又东至芦南村 0.5 千米处

汇入文峪河,全长 56.5 千米,流域面积 534.21 平方千米,河床均宽 50 米,河道比降 8.14‰,最大泄洪

量为 250 立方米 / 秒,年均径流量 1373 万立方米,年均输沙量 174 万吨。1958 年,在河道干流张庄村

旁建成张家庄水库,总库容 3751 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 460 平方千米,水库以下河长 12.3 千米。

孝河流域位于吕梁背斜东翼,整个流域西北高,东南低,从山区到平原呈现较明显的阶梯状形态。

最高为薛颉岭,海拔 1777 米。地貌由山区至平原可划为灰岩溶蚀山区、土石低山丘陵区、黄土塬区和

冲积平原区 4 大区。

孝河流域内的气候受季风环流、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暖温带大陆

性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风多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凉爽阴雨较多。多年平均降水量

457 毫米。

孝河流域内煤、铝矾土矿埋藏丰富,大型煤矿有柳湾矿、水峪矿、高阳矿及兑镇煤矿,山西铝厂的

孝义铝矿也在该流域内,水利工程设施报废,水地变为旱地。同时各矿坑及洗煤焦化厂的污水不断排入

下游河道,污染了水源。上游的各座水库也因多年淤积严重,基本失去防洪缓洪作用,加上沿河各企业

及孝午改线占用河道,使得河道缩窄、河床抬高、行洪能力降低。在省、市督促下,经治理,已达标。

曹溪河 发源于孝义市驿马乡的赵家沟、关家口附近,沿途流经驿马、东许、梧桐、西城 4 个乡镇

13 个村,于霍家堡村注入文峪河,全长 17.5 千米,流域面积 105.32 平方千米,河道纵坡降 12.1‰,清

水流量 0.001 立方米 / 秒,年均径流量 121.5 万立方米,年均输沙量 15.5 万吨。该流域由黄土丘陵区过

渡到黄土台塬区,年降水量 500 毫米,曹溪河从前营流入平川地区后,河道弯曲,河床浅窄,遇汛即泛

滥成灾。

段纯河(回龙河) 在交口县境内又称回龙河,位于交口县的东南部,发源于川口乡万年洞村,流

经川口、康城、回龙、双池,在双池镇的官桑园村出交口境进入灵石县,汇入段纯河,流经灵石西部,

于夏门镇南部孙家沟汇入汾河。交口境内干流长 40 千米,流域面积 460 平方千米,河道平均比降为 9‰,

糙率 0.03,河道较窄,河底平坦,河势稳定。流域西北部基本属于土石山区,东南部属于黄土沟壑区,

河谷多为灰岩和河卵石,沟谷两岸有一级阶台地分布。常年干涸,无清水基流。回龙河流域属大陆性半

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时有冰雹,秋季雨水集中,冬季干燥多风寒冷,年均降水量 550 毫米,

年均蒸发量 1715.8 毫米。该河在中游有水神头泉出露,流量 33.4 公升 / 秒,但泉水越来越小,仅能勉强

维持化工厂和沿途 15 个自然村生活用水。河流年径流量 1263 万立方米,汛期最大径流量 83 万立方米,

第236页

18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年输沙量为 95 万吨,其中细沙占 90%,粗沙及河卵石占 10%。回龙河旱涝碱灾害以旱为主,没有水浇

地和盐碱下湿地,严重干旱年份农作物颗粒无收,人畜饮水困难。该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汛期极易

发生洪涝灾害。

段纯河(回龙河)在境内较大支流有下村川河、大麦郊河和交口河(温泉河)。

下村川河 位于交口县东南部,发源于交口县水头镇的化圪垛,由北向南经过县城到交口村折向东

南,到回龙秦王岭汇入回龙河,河流长 60 千米,流域面积 273.75 平方千米,流域平均宽度 4.56 千米。

河道平均比降 12‰,河道糙率 0.03。交口村至下村段筑有顺水坝,河道平坦,水流平缓,河势比较稳定;

交口村至秦王岭段,河流落差较大,沟道比较狭窄,部分河段河道底部有灰岩出露,溯源侵蚀比较严重。

在该河干流上距县城 7.5 千米处建有小型水库——西山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190 平方千米,坝高 34

米,总库容 764 万立方米。该库底部及两岸为奥陶系石灰岩,水库漏水特别严重,只具有防洪功能,无

灌溉、供水、养鱼发电功能。流域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 950—2100 米之间,西北部属于土石山区,东

南部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多为石灰岩和河卵石。该流域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

季时有冰雹,秋季雨水集中,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降水量 601.2 毫米,年均蒸发量 1715.8 毫米,年径

流量 1900 万立方米,无清水流量,无冰情等。年均输沙量 161 万吨,泥沙中细沙占 10%,粗砂及河卵

石占 90%。该流域的旱、涝、碱灾害以旱为主,没有水浇地和盐碱下湿地。

大麦郊河 位于交口县城东北部,发源于桃红坡镇的南沟底村,流经大麦郊、桃红坡,到双池后与

回龙河汇合注入双池河,流域面积 208.13 平方千米,河流长 33 千米,流域平均宽度 6.31 千米。河道平

均比降 10‰,糙率 0.03。该河桃红坡至石口段,河道变窄,河床抬高,其他河段,河势平顺,河底平

坦,河床稳定。流域西北部植被较好,东南部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为石灰岩和河卵石,常年干

涸,无清水基流。从大麦郊到双池段,河流两岸分布有一级阶地。流域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春季干旱

多风,夏季时有冰雹,秋季雨水集中,冬季干燥寒冷,年均降水量 596.8 毫米,年均蒸发量 1715.8 毫米。

大麦郊河仅汛期有洪水,年均径流量 637 万立方米,年均输沙量 73 万吨,河流泥沙中细沙占 10%左右,

河卵石及粗沙占 90%左右。该流域旱涝碱灾害以旱为主,没有水浇地和盐碱下湿地,严重干旱年份占

90%,最严重时粮食颗粒无收,小泉小水干涸,人畜吃水困难。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两岸的铁厂、

洗煤厂工业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质严重超标,颜色呈黑色。在省、市、县的监督治理下,

现已做到达标排放。

交口河 在交口县境内又称温泉河,位于中阳县南部、孝义市西部、交口县的东南部,上源分为两支,

南源于中阳县刘家坪乡的石板上起水,到圪瘩上出县界至交口县付家社与北源汇流,北支在交口县温泉

乡锄家沿生源,流经石岭后、温泉,过温泉乡辛庄村进入孝义市界,过孝义市西泉乡至灵石县夏门流入

汾河。温泉河在吕梁境内流域面积 263.62 平方千米,其中中阳县 34.3 平方千米,交口县 100.8 平方千

米,孝义市 128.44 平方千米。流长 33 千米,流域平均宽 5.33 千米。河道纵坡 10‰,糙率 0.03,河道较

窄,河底平坦,河势比较稳定,部分河段底部有石灰岩出露,大部分为河卵石河床。该流域西北高,东

南低,属于土石山区,河谷多为石灰岩和河卵石,流域常年干涸,无泉水出露,无清水基流,汛期有洪

水,沟谷两岸有一级阶地分布。温泉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时有冰雹,秋季雨水集中,

冬季干燥寒冷,年均降水量 580 毫米,年均蒸发量 1715.8 毫米。河流年均径流量 357 万立方米,年输沙

量 36 万吨,洪水中细沙含量占 10%左右,粗沙及河卵石含量占 90%。温泉河流域旱、涝、碱以旱为主,

流域内无水浇地,无水库,无盐碱地下湿地。干旱是制约该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237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189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吕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多风,四季分明。春季干燥,雨少风多 ;夏季炎热,

雨量集中 ;秋季凉爽,气候宜人 ;冬季寒冷,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 466.6 毫米,关帝山主峰一带为

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 700 毫米以上 ;平川 4 县(市)降水较少,降水量通常在 460 毫米以下。降水量

的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 60% 左右,冬季最少,只有 3% 左右,且年际变化很大,

降水量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 2—3 倍。降水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一般山区降水多于平川,南部山区

多于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 9.4℃左右。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 –6.5℃,极端最低气温 -33.0℃(2002

年 12 月 26 日,岚县)。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 23.3℃,极端最高气温 41.1℃(2005 年 6 月 22 日,

孝义市)。年平均日照时数 2314.7—2693.9 小时,无霜期一般为 138—203 天。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

连阴雨、大风、冰雹、冻害、寒潮、雾霾、道路结冰等。

第二节 气候要素

日 照

年日照时数 吕梁市全年日照时数介于 2314.7(文水)—2693.9(岚县)小时之间,平均 2532.8 小时。

处于作物生长盛期的 6—8 月平均日照时数为 7—10 小时。日照时数分布是岚县、临县、交口一线偏多,

东部平川偏少。太阳辐射和日照相当充足,且与高温多雨相结合,为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量的

能源,光能利用率潜力很大。

季日照时数 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 706.6 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 27.9% ;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 690.2

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 27.2% ;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 592.2 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 23.4% ;冬季平均日照

时数为 543.5 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 21.5%。日照时数最多月份为 5、6 月份,分别为 260.4 和 243.8 小时,

日照时数最少月份以 2 月居多。(详见表 2-15)

日照百分率 日照百分率介于 55%—63% 之间,平均为 57%。其中,岚县达 63%,为全市最高,文

水为 55%,为全市最低。在月季分布上以冬季最高,春季降水较冬季偏多,故日照百分率呈下降趋势,

夏季降水剧增,多阴雨天气,大多数县(市、区)出现最低值。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

表 2-15 单位 :小时

月份

日照

县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离 石 173.3 165.0 196.1 223.8 247.2 232.4 223.4 209.5 193.6 192.5 181.5 168.2 2407.5

兴 县 178.2 174.4 204.7 227.8 253.7 239.9 228.1 216.1 209.1 205.4 189.9 173.2 2501.2

第238页

190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续 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岚 县 208.2 196.1 230.2 250.0 271.9 253.0 234.2 218.3 207.6 215.6 208.4 200.4 2693.9

临 县 199.0 184.8 215.3 240.5 268.7 257.3 245.4 229.3 210.8 211.2 199.8 192.5 2654.6

方 山 192.5 178.0 209.8 231.2 254.2 242.7 228.5 219.5 206.1 207.6 198.3 188.4 2556.8

柳 林 180.3 172.1 206.5 233.4 255.7 242.0 236.3 219.4 198.8 198.9 185.1 175.0 2503.8

中 阳 202.6 186.4 220.6 249.5 272.7 258.3 244.6 229.2 208.0 210.8 203.7 198.1 2685.2

交 口 206.5 184.7 211.0 242.4 262.4 247.6 220.7 207.0 191.4 204.0 204.4 205.3 2587.4

石 楼 198.1 179.7 208.7 233.6 259.1 242.9 234.7 217.8 195.8 204.6 197.0 193.1 2566.2

孝 义 179.1 176.4 209.4 244.2 267.6 249.4 232.1 220.2 198.4 202.1 187.9 173.7 2540.5

汾 阳 172.8 171.5 206.4 238.7 262.0 239.6 226.0 213.2 194.3 197.3 176.0 170.4 2468.2

文 水 159.5 164.5 194.5 228.6 246.3 221.7 205.0 200.8 183.2 188.8 167.9 153.9 2314.7

交 城 162.9 171.3 202.1 241.7 263.7 242.7 227.0 217.0 193.7 195.7 172.7 155.7 2446.2

平 均 185.6 177.3 208.9 237.3 260.4 243.8 229.7 216.7 199.3 202.7 190.2 180.6 2532.8

气 温

吕梁市历年平均气温在 7.9℃—10.5℃之间,平均 9.4℃。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 7.1℃(岚县)—

11.0℃(孝义)之间,在地域分布上,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平川区高于西部山区,其中平

川区 10.6℃,山区 9 县 8.9℃。最热月为 7 月,全市月平均气温 23.3℃,其中平川 4 县(市)24.4℃,孝

义市最高(24.6℃);山区 9 县(区)22.8℃,柳林县最高(25.1℃),交口县最低(20.0℃)。最冷月为 1 月,

全市月平均气温 -6.5℃,平川 4 县(市)-5.1℃,山区 9 县(区)-7.1℃,离石区最高(-5.3℃),岚县

最低(-9.1℃)。(详见表 2-16)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各月平均气温表

表 2-16 单位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均

离 石 -5.3 -1.0 5.2 13.0 18.7 22.5 24.3 22.2 17.0 10.7 2.8 -3.5 10.6

兴 县 -8.2 -3.4 3.4 11.5 17.9 22.1 23.8 21.6 16.4 9.5 1.2 -6.1 9.1

岚 县 -9.1 -5.1 1.2 9.0 15.5 19.6 21.4 19.1 13.8 7.3 -0.7 -7.1 7.1

临 县 -6.8 -2.6 3.7 11.4 17.4 21.5 23.2 21.1 16.3 9.9 1.8 -5.0 9.3

方 山 -8.6 -4.1 2.1 9.7 15.9 20.0 21.8 19.7 14.7 8.0 0.1 -6.7 7.7

柳 林 -6.0 -1.3 5.4 13.3 19.3 23.4 25.1 23.0 17.8 10.9 2.8 -4.2 10.8

中 阳 -7.2 -3.2 2.8 10.4 16.2 20.3 22.0 20.1 15.1 8.7 1.1 -5.4 8.4

交 口 -6.6 -3.9 1.5 8.8 14.3 18.2 20.0 18.2 13.3 7.5 0.8 -4.9 7.3

石 楼 -6.0 -1.7 4.5 12.2 17.9 21.9 23.4 21.5 16.8 10.5 2.8 -4.1 10.0

孝 义 -4.4 -0.7 5.4 13.1 18.7 22.7 24.6 22.4 17.4 11.2 3.5 -2.5 11.0

汾 阳 -5.5 -1.5 4.9 12.9 18.7 22.6 24.4 22.2 16.9 10.4 2.7 -3.4 10.4

月份

日照

县别

月份

气温

县别

第239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191

续 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均

文 水 -5.3 -1.1 5.2 12.9 18.1 22.1 24.4 22.1 16.9 10.8 2.8 -3.5 10.5

交 城 -5.3 -1.0 5.2 13.0 18.7 22.5 24.3 22.2 17.0 10.7 2.8 -3.5 10.6

平 均 -6.5 -2.4 3.9 11.6 17.5 21.5 23.3 21.2 16.1 9.7 1.9 -4.6 9.4

图 2-1 吕梁市各月平均气温图

吕梁市自有气象观测记录(1955—2019)以来,日极端最高气温为 41.1℃,出现在 2005 年 6 月 22 日(孝

义市);日极端最低气温为 -33.0℃,出现在 2002 年 12 月 26 日(岚县)。2005 年 6 月 22 日为吕梁全市

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多个观测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1955—2019 年吕梁市各站日气温极值表

表 2-17

日极端最高(℃) 日极端最低(℃)

离 石 40.6 -26.0

兴 县 39.9 -29.3

岚 县 39.3 -33.0

临 县 39.5 -24.8

方 山 38.3 -28.6

柳 林 40.5 -23.5

中 阳 37.9 -26.3

交 口 35.4 -24.1

气 温

县 名

月份

气温

县别

第240页

19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续 表

日极端最高(℃) 日极端最低(℃)

石 楼 39.2 -23.3

孝 义 41.1 -23.1

汾 阳 39.9 -27.4

文 水 39.5 -26.5

交 城 39.5 -24.5

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城市发展影响,吕梁市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 10 年上升 0.4℃。特别是

1998 年后,全市平均气温明显偏高。其中,离石的升温趋势最高,为 0.67℃ /10 年 ;交城、文水、兴县、

汾阳的趋势较高,在 0.55℃ /10 年左右 ;孝义、石楼、方山的趋势次之,在 0.4℃ /10 年左右 ;中阳、临

县、交口、岚县趋势在 0.32℃ /10 年左右,柳林升温趋势最小,为 0.14℃ /10 年。从地域分布特点来看,

东部盆地的升温趋势较大。

图 2-2 1955—2019 年吕梁市平均气温及趋势图

地 温

吕梁市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11.4℃,其中平川区 12.7℃,孝义最高(12.8℃);山区 9 县 10.9℃,柳林

最高(12.9℃),交口最低(9.0℃)。

各县(市、区)地面平均温度的月季分布与气温一致。7 月份最高,全市平均为 27.4℃,其中平川区

28.8℃,文水最高(28.9℃);山区 9 县(区)26.7℃,柳林县最高(29.3℃)。1 月份最低,全市平均为

-6.7℃,其中平川 4 县(市)-5.6℃,文水县最低(-6.1℃);山区 9 县(区)-7.2℃,岚县最低(-9.5℃)。

(详情见表 2-18)

气 温

县 名

第241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193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各月平均地温表

表 2-18 单位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

离 石 -6.3 -1.3 5.9 14.7 21.7 26.0 27.6 24.9 18.9 10.9 2.3 -4.9 11.7

兴 县 -7.2 -1.7 5.9 14.9 22.0 26.5 27.8 24.9 19.3 11.2 2.1 -5.6 11.7

岚 县 -9.5 -4.1 3.4 12.5 19.8 24.2 26.1 23.2 17.1 9.0 -0.2 -7.6 9.5

临 县 -6.7 -1.8 5.3 14.3 21.3 25.7 27.3 24.4 18.4 10.5 1.8 -5.2 11.3

方 山 -8.2 -2.8 4.3 13.1 20.1 24.7 26.1 23.4 17.4 9.4 0.7 -6.5 10.1

柳 林 -6.3 -0.6 7.1 16.3 23.5 28.0 29.3 26.5 20.4 12.1 3.0 -4.6 12.9

中 阳 -7.1 -2.3 4.6 13.3 20.0 24.5 25.8 23.0 17.4 9.8 1.4 -5.8 10.4

交 口 -6.7 -3.2 2.6 10.9 17.9 22.3 23.5 21.2 15.5 8.2 0.8 -5.1 9.0

石 楼 -6.6 -1.8 5.5 14.7 21.5 25.8 27.0 24.3 18.4 10.7 2.3 -4.8 11.4

孝 义 -5.0 -0.5 6.8 16.1 23.1 27.4 28.6 25.8 19.7 11.8 3.0 -3.6 12.8

汾 阳 -5.5 -0.7 6.7 16.0 22.9 27.3 28.9 26.2 19.7 11.6 2.7 -3.9 12.7

文 水 -6.1 -0.7 6.9 16.3 23.0 27.0 28.9 26.2 19.8 11.8 2.7 -4.3 12.6

交 城 -5.9 -0.9 6.5 16.0 22.9 27.2 28.7 26.2 19.8 11.8 2.7 -4.2 12.6

平 均 -6.7 -1.7 5.5 14.5 21.5 25.9 27.4 24.6 18.6 10.7 1.9 -5.1 11.4

降 水

吕梁市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一年中仅夏季受到海洋性暖湿气流影响,成为多雨季节,

且雨季的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在干燥大陆性气团的控制之下,气候干燥,雨雪稀少。

降水量区域分布。全市年降水量介于 403.8(交城)—569.4(交口)毫米之间,平均为 466.6 毫米。

其分布特点是 :山区大,平川小 ;迎风坡大,背风坡小。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暖湿气流遇山地极易成

云致雨,山地降水量普遍多于平川。(详情见表 2-19)

降水量季节分布。一年四季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一般来说,冬季干旱少雨,

夏季雨水充沛,秋雨多于春雨。全市春季(3—5 月)平均降水量为 73.8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15.8% ;夏

季(6—8 月)平均为 265.5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56.9% ;秋季(9—11 月)平均为 115 毫米,占年降水

量的 24.6%;冬季(12—2 月)平均为 12.4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2.7%。各月平均降水量 8 月份最多(106.6

毫米),12 月份最少(3.4 毫米)。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各月平均降水量表

表 2-19 单位 :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离 石 2.7 5.4 13.3 22.5 37.5 59.8 94.3 107.8 72.4 31.1 13.5 3.1 463.4

兴 县 4.0 4.9 12.1 24.3 39.8 61.6 106.1 106.0 62.4 28.0 10.9 4.6 464.7

岚 县 2.8 5.2 13.2 24.6 39.9 63.0 98.2 102.4 70.8 27.1 10.5 2.7 460.4

临 县 3.9 6.0 14.8 23.0 42.0 65.2 95.5 106.7 77.7 31.1 12.8 4.2 482.9

月份

地温

县别

月份

降水

县别

第242页

19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续 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方 山 3.5 6.3 14.2 23.5 41.2 66.3 108.7 111.6 80.4 34.0 12.6 3.9 506.2

柳 林 3.4 4.7 12.5 22.1 34.5 60.5 92.1 104.2 71.9 31.0 12.7 3.5 453.1

中 阳 3.3 5.3 12.7 25.6 38.2 61.0 105.5 113.5 74.2 34.8 12.2 3.3 489.6

交 口 5.6 8.6 17.4 26.0 41.7 74.8 125.9 129.4 82.4 39.7 13.3 4.6 569.4

石 楼 3.6 5.6 12.3 24.3 33.3 56.3 100.8 108.1 70.8 33.5 12.8 3.5 464.9

孝 义 3.9 5.6 12.7 22.9 33.5 53.3 93.2 106.7 69.0 33.1 11.4 3.3 448.6

汾 阳 3.3 4.7 11.4 22.1 32.3 54.2 86.7 100.8 66.0 30.6 11.0 2.9 426.0

文 水 3.4 4.4 13.4 21.6 36.8 53.9 92.1 94.9 66.3 30.9 12.3 2.9 432.9

交 城 2.6 3.5 11.1 19.5 35.2 48.7 87.0 94.3 63.6 26.0 10.1 2.2 403.8

平 均 3.5 5.4 13.2 23.2 37.4 59.9 98.9 106.6 71.4 31.6 12.0 3.4 466.6

图 2-3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月平均降水量图

极端降水量。吕梁市小时极端降水量介于 40—60 毫米,日极端降水量可达到 250 毫米。在黄土高

原地质条件下,容易引发山洪及中小河流洪水 ;持续连阴雨天气容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降水量历史趋势。吕梁市平均降水量多年变化趋势不大。但是 1998 年后,吕梁大部分县域年降水

总量呈增加趋势,增幅在 20 毫米 /10 年左右,仅孝义、汾阳、文水、交城 4 个县域的年降水总量出现下

降的趋势,其余地区的降水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增加的趋势。

图 2-4 1955—2019 年吕梁市年均降水量图

月份

降水

县别

第243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195

蒸 发

吕梁市年平均蒸发量在 1592.5(交城)—2151.9(临县)毫米之间,平均为 1894.0 毫米,一般平川

区小于西部山区。在月季分布上,由于太阳辐射全年各月变化以及季风环流的影响,蒸发量具有明显的

季节特征。全市以春末夏初 5 月份蒸发量最大,全市平均为 299.6 毫米,临县最大 344.2 毫米,文水最

小 250.0 毫米;冬季 1 月蒸发量最小,全市平均为 45.3 毫米,交口县最大 54.7 毫米,交城县最小 33.4 毫米。

(详见表 2-20)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各月平均蒸发量表

表 2-20 单位 :毫米

月份

蒸发

县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

离 石 39.0 61.9 132.9 234.3 291.0 287.3 234.3 189.7 139.1 114.9 66.8 38.3 1829.5

兴 县 38.3 60.8 134.7 242.4 338.2 352.9 278.5 224.7 171.9 136.8 72.4 39.1 2090.7

岚 县 45.3 63.8 129.7 238.4 303.3 273.2 219.7 166.0 135.9 116.2 71.8 48.2 1811.5

临 县 46.5 71.9 154.9 271.7 344.2 332.5 280.9 210.3 169.9 137.6 82.1 49.4 2151.9

方 山 42.0 63.4 129.8 226.8 304.2 292.2 243.7 189.7 152.5 113.7 68.8 42.6 1869.4

柳 林 38.3 63.7 147.1 259.6 340.4 327.6 290.3 227.2 166.1 120.7 70.2 38.9 2090.1

中 阳 44.5 69.5 141.9 246.1 311.9 299.9 256.8 200.2 158.2 124.1 80.2 47.4 1980.7

交 口 54.7 65.9 120.4 216.9 258.4 243.1 201.4 160.9 129.1 122.6 85.4 58.9 1717.7

石 楼 40.1 64.4 139.9 275.9 331.5 320.5 295.2 230.4 171.4 133.3 81.6 44.6 2128.8

孝 义 51.0 71.3 145.4 235.7 280.0 268.3 236.5 179.5 135.4 119.4 82.1 55.6 1860.2

汾 阳 50.6 73.4 152.3 249.1 291.0 266.9 226.6 170.7 125.5 110.6 79.0 54.9 1850.6

文 水 36.9 61.0 132.6 219.0 250.0 239.2 218.2 166.3 124.1 103.6 60.6 36.7 1648.2

交 城 33.4 57.6 133.7 216.9 250.3 233.6 203.4 159.2 120.0 97.7 55.8 30.9 1592.5

平 均 43.1 65.3 138.1 241.0 299.6 287.5 245.0 190.4 146.1 119.3 73.6 45.0 1894.0

霜 期

霜冻 受地形高度影响,吕梁市各地初、终霜冻出现时间早、晚相差近半个月,易发生霜冻灾害。

初霜冻主要影响西部山区,由于霜冻出现时间早,常使作物未熟先冻,造成减产。终霜冻主要影响平川区,

有时造成幼苗毁种。

初霜 初霜期一般西部山区早于平川。平川区最早出现在 9 月 8 日(交城县,1993 年),最晚出现

在 10 月 29 日(孝义市,2006 年),最早与最晚相差达 51 天 ;西部山区最早出现在 8 月 31 日(柳林县,

2008 年),最晚出现在 10 月 8 日(临县,2006 年),最早与最晚相差 38 天。

终霜 一般平川区早于西部山区,平川区终霜日最早出现在 3 月 1 日(孝义市,1995 年),最晚出

现在 5 月 13 日(文水县,1989 年),最早与最晚相差约 64 天。西部山区最早出现在 4 月 4 日(临县,

第244页

19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995 年),最晚出现在 5 月 31 日(岚县,2001 年),最早与最晚相差 57 天。

无霜期 全市平均无霜期为 185 天,其中平川区 190 天,西部山区 182 天,平川区与西部山区相差 8 天。

同一地区由于垂直高度不同,无霜期也不一样,一般山间河谷地带比高山地带长一些。(详见表 2-21)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初(最早)终(最晚)霜日和无霜期日数表

表 2-21 单位 :天

县 别 初霜期(日 / 月) 终霜期(日 / 月) 无霜期

离 石 21/9 4/5 190

兴 县 18/9 21/5 174

岚 县 10/9 31/5 138

临 县 8/10 4/4 197

方 山 9/9 7/5 178

柳 林 31/8 23/4 203

中 阳 21/9 23/4 195

交 口 12/9 17/5 169

石 楼 22/9 15/4 196

孝 义 15/10 27/3 201

汾 阳 22/9 2/5 193

文 水 20/9 13/5 181

交 城 8/9 4/5 185

平 均 14/9 30/4 185

风速 吕梁市地处吕梁山脉,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年平均风速较同纬度华北平原偏大,平均风速为

1.2—3.2 米 / 秒。其中中阳县平均风速达 3.2 米 / 秒,为吕梁市最大 ;交城县平均风速为 1.2 米 / 秒,为

吕梁市最小。全市风速月分布以 4 月份最大,5 月份以后风速逐渐减小,8—9 月份为最小,10—12 月份

风速又逐渐加大。风速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详见表 2-22)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各月平均风速表

表 2-22 单位 :米 / 秒

月份

风速

县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

离 石 2.2 2.2 2.4 2.6 2.4 2.2 2 1.9 2 2.1 2.2 2.1 2.2

兴 县 2.5 2.6 2.5 2.7 2.7 2.6 2.1 2.0 2.2 2.5 2.5 2.5 2.4

第245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197

续 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

岚 县 2.3 2.4 2.7 3.0 2.8 2.2 1.8 1.4 1.5 1.9 2.3 2.4 2.2

临 县 1.8 2.2 2.6 2.9 3.0 2.6 2.2 2.0 2.0 2.2 1.9 1.7 2.3

方 山 2.4 2.5 2.9 3.1 2.9 2.8 2.6 2.6 2.7 2.5 2.5 2.3 2.7

柳 林 1.2 1.5 2.3 2.3 2.4 2.3 2.0 1.9 1.7 1.6 1.9 1.3 1.9

中 阳 2.5 3.1 3.4 3.7 3.6 3.4 3.2 3.4 3.2 3.9 2.9 2.7 3.2

交 口 2.3 2.2 2.2 2.4 2.2 1.7 1.4 1.3 1.3 1.7 2.1 2.4 2.0

石 楼 2.8 2.7 2.5 2.4 2.4 2.2 2.2 2.2 2.3 2.3 2.4 2.7 2.4

孝 义 2.3 2.3 2.5 2.5 2.3 1.9 1.6 1.4 1.5 1.8 2.2 2.4 2.1

汾 阳 2.0 2.2 2.5 2.6 2.5 2.5 1.5 1.4 1.3 1.6 2.1 2.3 2.0

文 水 1.5 1.7 2.2 2.4 2.2 1.9 1.7 1.5 1.3 1.4 1.3 1.1 1.7

交 城 0.8 1.2 1.7 1.9 1.6 1.4 1.1 0.9 0.8 0.9 0.9 0.8 1.2

平 均 2.0 2.2 2.5 2.7 2.5 2.3 2.0 1.8 1.8 2.0 2.1 2.1 2.2

全市风速日变化明显,在晴好天气更为突出,10 时以前风速较小,11 时之后随着地面吸热增温,

乱流加强,风速显著增大。15—16 时,风速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夜间,地面热辐射减弱之后,近

地层出现逆温现象,风速最小。一日之中,风速最小值一般出现在 24 时至次日凌晨 6 时。

风向频率 吕梁市受季风影响明显,因地形起伏较大,各风向频率地方性特点突出,风向频率分布

不一。(详见表 2-23)

月份

风速

县别

第246页

19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981—2010 年吕梁市各县(市、区)逐月最多风向及频率表表 2-23 单位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全 年离石最多风向 NNE NNE NNE NNE C,NNE NNE C,NNE NNE C,NNE NNE NNE NNE NNE频率28 24 19 17 15,15 17 18,18 20 20,19 22 27 27 21兴县最多风向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频率36 35 29 30 32 37 37 38 40 43 41 40 37岚县最多风向 NW NNW NW NW C,W C,ESE C,SW C,ESE C,NW C,NW C,WNW C,W C,NW频率31 26 40 23 35,23 56,18 61,26 59,17 60,22 55,21 54,23 54,24 50,18临县最多风向 NE,C NNE,C S,C S,C S,C S,C S,C NE,C S,C SSW,C SSW,C NE,C S,C频率12,29 11,23 10,19 12,17 12,16 11,20 13,24 11,26 11,26 9,24 8,29 11,31 10,5方山最多风向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频率27 25 24 25 24 28 29 31 32 31 31 28 28柳林最多风向 C,SW C,SW C,NW C,ENE E C,ENE C,E C,E C,ENE C,SW C,NNW C,ENE C,ENE频率83,4 63,6 51,6 32,16 33 38,18 44,11 44,12 45,18 68,6 71,8 89,3 46,11中阳最多风向 C/SE SE SE NW NW SE SE SE SE SE NW SE SE频率40,21 38 35 37 40 43 39 47 61 48 37 38/19 48月份 凤频县别

第247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199续 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全 年交口最多风向 NW,C NW,C NW,C NW,C NNW,C NNW,C SE,C SE,C NNW,C NW,C NW,C NW NW,C频率27,37 28,48 20,40 20,36 15,31 19,38 13,44 15,43 14,50 15,42 19,43 23 17,58石楼最多风向 N C,N N N SSE SSE S C,N S SSW C,N N N频率32 23,18 29 25 17 15 23 27,17 20 16 26,18 32 20孝义最多风向 W W W W W SW,C SW,C W,C W,C W W W W频率20 20 16 15 13 11,13 9,16 10,19 16,18 19 22 21 16汾阳最多风向 C,NW C,NW WNW C,NW WNW C,SW C,ENE C,ENE C,NW C,NW WNW C,WNW C,NW频率35,11 33,13 20 21,8 19 34,20 30,12 66,10 33,13 52,10 22 28,16 37,13文水最多风向 S,C S,C N,C S,C S,C N,C N,C N,C N,C S,C S,C NW,C S,C频率7,40 8,30 8,23 9,19 8,19 9,20 10,23 10,28 8,35 9,39 8,38 6,45 8,30交城最多风向 C,SW C,SW C,SW C,SW C,SW C,SW C,ENE C,ENE C,NE C,SW C,SW C,W C,SW频率59,5 45,6 37,8 31,9 35,9 39,7 45,8 52,7 55,5 56,5 56,5 60,4 46,6说明:E 代表东风,S 代表南风,W 代表西风,N 代表北风 月份 凤频县别

第248页

200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三节 物 候

平川地区(汾阳市)物候

历年 3 月 13—25 日为初春,平均气温 3℃—6℃,最早始日是 1958 年 2 月 21 日,最迟始日是 1972

年 3 月 31 日,相差 38 天。惊蛰过、春分至,表土解冻,河流无冰,大雁北飞,枯草复苏,榆、柳、杨、

桃、杏新芽萌发,冬小麦返青。3 月 26 日至 4 月 20 日为仲春,平均气温 6℃—13℃,最早始日 1966 年

3 月 11 日,最迟始日 1957 年 4 月 14 日,相差 34 天。清明过、谷雨至,大地披绿,桃、杏、梨、核桃、榆、

杨、柳始放花,冬小麦拔节。4 月 21 日至 5 月 19 日为季春,平均气温 13.1℃—14℃,最早始日 1974 年

4 月 3 日,最迟始日 1959 年 5 月 11 日,相差 38 天。立夏过,小满至,听初雷,有霜冻,百花开,杨柳

飘絮,燕筑巢,布谷叫,蛙始鸣,小麦开花,棉苗出土,油菜花始谢。

5 月 20 日至 6 月 21 日为初夏,平均气温 19.1℃—23℃,最早始日 1960 年 5 月 2 日,最迟始日 1956

年 6 月 25 日,相差 34 天。芒种过,夏至到,雷雨始,见冰雹,麦类、油菜成熟,枣树始花。6 月 22 日

至 8 月 8 日为仲夏,平均气温 23.1℃—24℃,最早始日 1975 年 6 月 1 日,最迟始日 1956 年 7 月 1 日,

相差 30 天。二暑过,立秋到,晨见露,昼酷热,多暴雨,棉花现蕾,玉米开花吐丝,谷子抽穗,蚱蝉始鸣,

布谷鸟终鸣。8 月 9—17 日为季夏,平均气温 24.1℃—22℃,最早始日为 1967 年 7 月 18 日,最迟始日

为 1966 年 8 月 26 日,相差 39 天。立秋过,处暑至,中午热,早晚有凉意,高粱开花,春玉米乳熟,苹果、

梨、枣熟,蟋蟀始鸣。

8 月 18 日至 9 月 13 日为初秋,平均气温 21.9℃—17℃,最早始日 1965 年 8 月 4 日,最迟始日 1958

年 9 月 2 日,相差 29 天。白露至,天气凉,木撞树落花,杜梨成熟,棉铃开裂,高粱红,玉米熟,谷

穗黄,蚱蝉终鸣。9 月 14—27 日为仲秋,平均气温 16.9℃—14℃,最早始日 1972 年 8 月 28 日,最迟始

日 1958 年 9 月 30 日,相差 34 天。秋风至,昼夜平,雷雨终,燕南迁,高粱熟,棉花吐絮。9 月 27 日

至 10 月 12 日为季秋,平均气温 13.9℃—11℃,最早始日 1970 年 9 月 11 日,最迟始日 1961 年 10 月 10 日,

相差 29 天。霜降到,黄风起,阴沟见冰,雨量大减,百草变黄,杨柳落叶,蟋蟀终鸣,冬小麦出苗。

10 月 13 日至 11 月 6 日为初冬,平均气温 10.9℃—5℃,最早始日 1962 年 9 月 25 日,最迟始日

1974 年 10 月 30 日,相差 36 天。立冬至,地不开,晨见冰,万物枯,大雁南飞,冬小麦分蘖。11 月 7

日至次年 3 月 12 日为隆冬,平均气温 4.9℃—0℃以下,最早始日 1962 年 11 月 3 日,最迟始日 1964 年

11 月 23 日,相差 20 天,夜长昼短,大地土冻,万物凋零,冬小麦停止生长。

1954—1990 年汾阳县物候情况表

表 2-24

物候现象 平均日期(月 / 日) 最早日期(月 / 日) 最迟日期(月 / 日) 多年变幅(天)

土壤表面开始日消夜冻 2/21 1/10 3/10 59

土壤完全解冻 3/1 1/10 3/15 64

冬小麦返青 3/5 3/2 3/15 13

蒲公英萌芽 3/22 3/19 3/27 8

终雪 3/23 2/7 4/27 80

冬油菜返青 3/25 3/19 3/30 11

雁北飞 4/3 3/11 5/10 61

第249页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201

续 表

物候现象 平均日期(月 / 日) 最早日期(月 / 日) 最迟日期(月 / 日) 多年变幅(天)

小叶杨发芽 4/5 3/30 4/11 11

杏树始花 4/6 4/3 4/10 7

家燕始见 4/8 4/4 4/16 12

布谷鸟始见 4/8 3/14 4/5 22

桃树始花 4/10 4/5 4/13 8

终霜 4/11 3/7 5/17 71

小叶杨始花 4/11 4/1 4/28 27

核桃树始芽 4/12 4/10 4/20 10

梨树始花 4/15 4/8 4/18 10

冬小麦拔节 4/18 4/15 4/22 7

冬油菜始花 4/18 4/10 4/25 15

苹果树始花 4/21 4/15 4/30 15

雷始闻 4/27 4/1 6/1 60

小叶杨种子成熟 5/4 5/6 5/10 4

核桃树始花 5/6 5/2 5/10 8

冬小麦抽穗 5/12 5/8 5/15 7

枣树始花 5/20 5/23 6/18 25

冬油菜成熟 6/10 6/5 6/15 10

蓖麻现蕾 6/15 6/8 6/30 22

冬小麦黄熟 6/16 6/13 6/20 7

花生开花 6/20 6/14 6/28 14

蓖麻开花 6/24 6/20 6/30 10

棉花现蕾 6/27 6/23 6/30 7

春大豆结角 7/10 7/5 8/1 26

棉花吐絮 7/19 7/14 7/25 11

春玉米抽穗 7/20 7/15 7/25 10

高粱抽穗 7/27 7/15 8/10 25

蚱蝉始见 7/28 7/17 8/4 17

谷子抽穗 7/30 7/20 8/19 29

高粱开花 8/3 7/20 8/16 26

春葵花成熟 8/16 8/7 8/25 18

蓖麻开始成熟 8/18 8/12 8/31 19

苹果成熟 8/26 7/15 10/15 90

夏葵花开花 8/25 8/20 9/6 17

谷子成熟 9/1 8/30 9/30 30

玉米成熟 9/15 9/10 9/20 10

春大豆成熟 9/15 8/20 10/10 51

第250页

20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续 表

物候现象 平均日期(月 / 日) 最早日期(月 / 日) 最迟日期(月 / 日) 多年变幅(天)

核桃成熟 9/15 9/8 9/20 12

高粱成熟 9/23 9/1 10/6 35

小叶杨始变秋色 9/23 9/17 9/28 11

花生成熟 9/25 9/18 9/30 12

终雷 10/2 8/30 10/28 58

夏葵花成熟 10/6 9/3 10/12 39

初霜 10/6 9/15 10/29 44

冬小麦开始分蘖 10/15 10/10 11/10 30

枣树叶落尽 10/16 10/14 10/25 11

大雁南飞 10/15 10/17 11/20 33

苹果树叶初变秋色 10/17 9/15 10/30 45

蒲公英始黄 10/23 10/11 10/30 19

小叶杨全变秋色 10/23 10/1 11/20 49

梨树叶落尽 11/7 11/10 11/30 20

苹果树叶落尽 11/14 11/10 11/28 18

蒲公英全部枯黄 11/7 10/31 11/17 17

冬小麦停止生长 11/20 11/10 11/26 16

初雪 11/25 10/25 1/24 90

冬油菜停止生长 11/25 11/10 11/27 17

土壤开始冻结 12/7 11/21 12/20 29

土壤完全冻结 12/26 12/9 1/5 37

山区(中阳县)物候

主要粮食作物候期 冬小麦,一般在 9 月 20 日前后播种,27 日出苗。11 月 20 日越冬,翌年 3 月

20 日返青。4 月 18 日拔节,5 月 10 日抽穗,6 月 25 日成熟。生长期 275 天。

玉米,一般在 4 月 25 日前后播种,5 月 10 日出苗,6 月 10 日拔节,7 月 20 日抽穗,9 月 20 日成熟。

生长期 148 天。

谷子,分春播和夏播两种。春播谷子如“长农 10 号”:一般在 5 月 25 日前后播种,6 月 3 日出苗,

8 月 16 日抽穗,10 月 5 日成熟。生长期 133 天。夏播谷子如“晋汾 4 号”:一般在 7 月 16 日前后播种,

7 月 25 日出苗,8 月 30 日抽穗,10 月 12 日成熟。生长期 84 天。

高粱,一般在 4 月 20 日前后播种,5 月 10 日出苗,6 月 20 日拔节,7 月 30 日抽穗,10 月 5 日成熟。

生长期 165 天。

主要果树物候 核桃,萌芽期 4 月中下旬,营养生长期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开花期雄花 4 月下旬

至 5 月上中旬。雌花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果实发育期 5 月下旬至 9 月。落叶休萌期 10 月上旬至下旬。

红枣,萌芽期 4 月下旬,展叶期 5 月上旬,现蕾期 5 月上旬,初花期 6 月上旬,盛花期 6 月中旬,

末花期 6 月下旬,落性枝停止生长期 7 月上旬,发育枝停止生长期 7 月中旬,果实着色期 9 月上旬,果

实完熟期 10 月上旬,落叶期 10 月上旬。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产品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