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报 第219期

发布时间:2023-11-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福建理工大学报 第219期

本报讯(校友会) 10月15日,福建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仪式在北京福州会馆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出席成立大会,组织部、校友会代表以及京津冀校友、各地校友代表近50人参加会议。会上,校友会代表宣读了《福建理工大学校友会关于成立北京校友会的批复》,大会通过了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组织架构。詹松青在致辞中向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母校发展、服务母校建设的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更名大学的重大意义和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他希望北京校友会着眼大局,不断健全组织机构,竭力把校友会建设成为值得广大校友信赖、能够寻求情感寄托和有效帮助的“校友之家”;希望北京校友会能够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在京校友,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希望广大校友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服务社会,为母校增光添彩。北京校友会会长张彬代表北京校友会对詹松青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回顾了自己“京漂”的经历,表示北京校友会将利用首都特殊的区位优势,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发挥平台作用,牵线搭桥,不遗余力地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母校发展而不懈努力。福建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校 报2023年10... [收起]
[展开]
福建理工大学报 第219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本报讯(校友会) 10月15日,福建理

工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仪式在北京福州会

馆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詹松青出席成立大

会,组织部、校友会代表以及京津冀校友、

各地校友代表近50人参加会议。

会上,校友会代表宣读了《福建理工大

学校友会关于成立北京校友会的批复》,大

会通过了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组织架

构。

詹松青在致辞中向大会的成功举办表

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母校发

展、服务母校建设的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

表示诚挚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更名大

学的重大意义和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

景。他希望北京校友会着眼大局,不断健全

组织机构,竭力把校友会建设成为值得广

大校友信赖、能够寻求情感寄托和有效帮

助的“校友之家”;希望北京校友会能够进

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在京校友,主动融入

学校发展;希望广大校友秉承“真、诚、勤、

勇”校训精神,服务社会,为母校增光添彩。

北京校友会会长张彬代表北京校友会

对詹松青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回顾了

自己“京漂”的经历,表示北京校友会将利

用首都特殊的区位优势,整合各方优质资

源,发挥平台作用,牵线搭桥,不遗余力地

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母校发展而不

懈努力。

福建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

校 报

2023年10月31日 第219期 (闽)内资准字X第014号

本报讯(教务处) 10 月 12 日至 14 日,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0届中国高

等教育博览会在青岛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

心举行。展会期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厅长叶燊,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

责人莅临我校参展展位指导工作。校党委书

记吴仁华、副校长吴琛带队参加展会并来到

展位看望慰问师生。

我校在科创专区参展,以“树立新思想,

贯彻新理念,建设新大学”为主题,通过展

板、视频、实物、现场体验等形式,充分展现

学校在科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实践创新型人

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

兴等方面的相关成果。

据悉,本届高博会以“职普融通·产教融

合·科教融汇”为主题,同步开展展览展示、

会议论坛、成果发布等活动。学校将以本次

参展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进

一步贯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

办学理念,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布

局相衔接,促进科产教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

展,奋力谱写一流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

篇章。

我校参展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

本报讯(宣传部) 10月31日,

中 共 福 建 省 委 教 育 工 委 公 布

2023 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

设项目入选名单。由校党委宣传

部、学生工作部分别牵头申报的

《“品诵研传”四维一体,闽派文

化涵养青年文化自信》《高校辅

导员队伍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

探索》入选2023年福建省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生工作

部申报的《盛开在黑夜里的向日

葵——一起抑郁症学生的帮扶

案例》入选福建省高校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下一

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建设项目

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思想政治

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精品化,

以高质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

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

我校3个项目入选2023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我校参展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本报讯(海科院、海研院) 10月

12日上午,以“承载人类梦想 驶向星

辰大海”为主题的2023世界航海装

备大会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

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

幕,我校黄红武教授受邀参加开幕

式。校长童昕到学校参展的 5 号馆

5T07展位指导工作。

在展位现场,童昕对本次参展

工作的精心策划和组织给予高度

认可,向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智

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师生的精心

筹备和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他指

出,此次展会是对学校聚焦“大海

工”新型领域和学科方位阶段性成

果的一次最新检阅,希望借此进一

步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企事业单

位的沟通交流,提升学校服务海上

福建建设的科技创新能力。

黄红武等教师向现场参观的

嘉宾们介绍了学校“大海工”的发

展情况。他表示,参加世界航海装

备领域高层次、高能级、高水平的

交流合作盛会,是展示自我、学习

他人、快速成长的重要契机,智慧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智慧海洋与工

程研究院将进一步聚焦“智慧海

洋”“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测绘”和

“海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在海

洋强国的征途上乘风破浪、奋楫海

疆。

展会上,学校集中展示了近年

来在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测绘领域

的最新成果,包括“仿形机器鱼”

“小型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高空智

能强磁爬壁机器人”以及“海洋测

绘著作”等多项科技成果。

本 报 讯(土 木 工 程 学 院)

近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

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

学科排名”,此次排名对象为全球

5000余所大学,覆盖55个学科,涉

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

会科学五大领域,来自104个国家

和地区的1900余所高校出现在各

个学科的榜单上,我校土木工程学

科首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

单,位列全球201-300区间。

据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

名”使用一系列国际可比的客观

学术指标对全球大学在相关学科

的表现进行测评,排名指标包括

学科国际权威奖项、学科顶尖成

果、高水平科研产出、科研质量、

国际合作等。

土木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

本报讯(工程实践中心·质量办) 10

月 26 日上午,学校在学术报告厅召开本科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全体在家校领

导,全体中层干部、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

学生代表等1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

长吴琛主持。

会上,校领导为学校首批“OBE 设计指

导师”颁发了聘书。教务处、教师工作部·人

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

院和互联网经贸学院负责人,分别代表学

校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各

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签署了审核评

估工作责任书。

副校长吴琛对《福建理工大学本科教

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进行了说明,并

介绍了“审核评估是什么”“新一轮审核评

估怎么评、如何做”。她希望师生们以新一

轮审核评估为抓手,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

发展。

校长童昕在动员讲话中要求,要站在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高度

上,将审核评估的意识和责任落实到每个

单位、每位教职工;要适应新一轮审核评估

的特点,持续夯实教学基本质量和基本规

范不松劲;要深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

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以审核评估为契

机,持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开展自查自评自建,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达成度、适应度、保

障度、有效度和满意度。

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在讲话中指出,审

核评估是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

工作的全面检验和综合评价。他强调,一要

深刻认识审核评估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

站位,形成全校“三全育人”的整体合力,扎

实推进审核评估做出实效;二要全面把握

新一轮审核评估新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

导,层层压实责任,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与建设;三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项部署,推动学校本

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科研处) 近日,

我校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通过福

建省新型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综合考评,被确定为30家福建省

重点智库之一。

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自2021

年确立为省重点智库培育单位以

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

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

集中学校优势研究力量,积极开

展调查研究,为推动区域经济和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取得显著成效。民营经济发展研

究院承担省智库办重大、重点和

委托课题共计10项,承担其它省

部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16项,研

究报告被《智库专报》《政研专刊》

《调研文稿》以及其它省部级内参

载体采用52篇、被厅级单位采纳

49篇,其中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

领导肯定性批示 9 篇、副省级领

导肯定性批示28篇;2篇调研成

果分别荣获 2022 年省重点课题

二等奖和优秀奖,为省委、省政府

和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

考。

下一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院将以省重点智库建设为新的起

点,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协同优

势,致力于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学

术研究、人才培养和资政服务能

力的整体提升,进一步扩大学校

智库的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

我校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确定为省重点智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报讯(宣传部、纪委综合

室、学工部、校团委) 近日,由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

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

评奖结果揭晓。本次活动以“廉

洁 润 初 心 铸 魂 担 使 命 ”为 主

题,评选分为校园征文、视频征

集、创意征集、廉洁案例等四个

大类,福建省高校共有 15 项优

秀作品、4 位优秀学员获奖,其

中我校法学专业黄燕同学提交

的征文《清风拂面,灿日正明》

入选“廉心文语”校园征文优秀

作品(全省仅 2 项)、数据科学

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陈振宇同学

荣获“知识问答优秀学员”。

我校学子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中

荣获佳绩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投稿邮箱:gcxyb@fjut.edu.cn

编辑部电话:22863038

本报讯(人文学院) 近日,

人文学院杨小可博士为第一作

者、福建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上发表题

为“Less Delicious but More

Natural: The Effect of the Natural Label inpromoting UglyFoodConsumption”的研究成果,

该期刊致力于发表全球高水平的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等领域相关最

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以全新视角

和前沿方法探讨了消费者对于外

表缺陷食物(丑陋食物)在口味、

健康以及自然属性方面的感知评

价,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为丑

陋食物具有更低的口味与健康水

平是导致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的主

要原因;但同时消费者对于丑陋

食物的健康属性评价却不受外观

影响。研究成果提出通过“自然”

属性标签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

消费者对于丑陋食物的购买行

为,但是该效应受到消费者selfmonitoring(自我监控)水平的影

响。其关键研究结论的取得,为减

少食物浪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

实践的科学依据。

我校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本报讯(设计学院) 10 月 13 日至 14

日,由我校承办的“大江论坛·第二届海

峡两岸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在平

潭举办,论坛以“闽台古厝保护传承和活

化利用”为主题。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

钺锋、台盟福建省委会主委江尔雄、福建

省住建厅副厅长蒋金明、台盟福建省委

会副主委陈椿、台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

主委许勇铁,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

委书记赖军等领导出席论坛。校长童昕

受邀参会,设计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

院教师及研究生代表等 30 余人参加论

坛。

开幕式上,童昕向与会嘉宾的到来

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

展的台盟中央、台盟福建省委会、省住建

厅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表示衷心感谢。他

指出,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下,学校今年更名大学成功,为支持两岸

融合发展以及“数字福建”“海洋福建”

“生态福建”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带来新

机遇。他表示,当前学校正在全力服务两

岸共同文化和两岸共同家园建设,希望

能够与两岸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交流,

共同为闽台古厝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献

计献策。

开幕式后,两岸专家学者进行了主

题分享和学术交流,我校闽台青年文旅

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缪远主持了会

议。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夏铸九,台湾闽台

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创办人陆炳文,中

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局原局

长郑国珍,厦门大学戴志坚,华侨大学王

唯山,福建理工大学管幸生等专家学者

分别以“两岸历史遗产保护与活化”“台

湾与金门祖厝之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

设的闽台实践”“闽海民系与福建建筑流

派”“社区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多元

路径”“从地方创生案例谈闽台融合乡建

乡创发展策略”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本报讯(管理学院) 10月29日,

第二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

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在

东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管理

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团

队“城市之光”代表队(学生:韦

天宇、蔡伟杰、林晓锐,指导教

师:戴雯、郑怀瑾),与来自北京

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

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

高校的 71 支代表队伍同台竞

技,最终荣获全国二等奖的好

成绩。

本届比赛由中国科学学与

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东北大学

承办,主要包括公共管理方案设

计和决策模拟沙盘对抗两个环

节,对培养具备良好理论素养和

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公

共管理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推

进新文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理工大学学子在第二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

我校承办大江论坛·第二届海峡两岸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 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第2页

综合新闻

ZONG HE XIN WEN

我校召开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2 投稿邮箱:gcxyb@fjut.edu.cn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责编:黄小龙

本报讯(统战部、宣传部) 10 月 19

日下午,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扩大)会议在学术报告厅举行。福

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厅党

组书记、厅长兰明尚受邀来校作专题辅

导报告。校领导、全校中层干部、各二级

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师代

表等 200 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

书记吴仁华主持。

报告会上,兰明尚以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

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

讲话精神,以《坚持国之大者,担好窗口

使命》为题,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国之大者”“福建窗口”“人才引领”等

三个方面,深入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深刻内

涵、重大意义以及我省的创新工作实践,

既有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

的原创性重要论断的深刻解读,又对做好

当前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

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我校深入开展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维护

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及创新人才培养提

供了有益指导和深刻启发。

会议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本次

专题报告为契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

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

重要讲话精神、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和

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

神,切实扛起使命担当,准确把握铸牢各

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维护国家统一

和民族团结、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

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坚持把学校作为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

持续强化学生思想引领,播种好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着力提升教师素

养,发挥好立德树人的主体作用;不断厚

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切实深化教

育资源开发,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努力抓好理论研究阐释,加强智库建设

和人才培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作出福建理工大学应有的贡献。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推广绿色

环保理念,将传统“实体烟花”改为“数字

烟花”,数字烟火迸发新生活力,吾辈当

续环保发展巨浪。

正处于新时代浪潮的我们,环保的

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而这场亚运会数字

烟花的视觉盛宴不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

术将传统的烟花与数字艺术相结合,为

屏幕前的你我展现了不亚于传统烟花的

震撼,也躬身为我们做了环保的表率。有

道是烟花易逝,人情长存。数字烟花技术

的运用,不但突破了实体烟花的时间和

空间限制,让易逝的烟花得以永久留存,

还使烟花表演的创作和展示更具灵活性

和多样性。并且此次技术的大胆创新更

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新思想,电动汽车的

创建,太阳能、风能的成功运用都是将科

学技术与环保实践结合的结晶。

同举科技创新千灯同昼,共燃时代

前沿灯火通明。创新,是如今我们这个

时代里最宝贵的东西。如果说我们现在

所处的世界是一片汪洋,那创新便是诺

亚方舟,将带领我们前往更光明的未

来。

在本次亚运会开幕式中,包括数字

烟花技术在内的大量高科技设备和技术

可谓是大放光彩,如那无人机表演、全息

投影、虚拟现实等……无不呈现出震撼

人心的视觉效果。而这些高科技设备,无

不都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岁月不居,

光阴如梭。漫步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浩

瀚历史长河中,我们惊讶于“嫦娥奔月,

蛟龙入海”的科技壮举,震撼于 C919 的

“展翅高飞”,欣喜于覆盖全球的北斗系

统,慨叹于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天河系列

超级计算机。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

创新,就是保证这一生产力生生不息的

最强大的动力。

携揽绿色文明应运而生,匡扶科研

突围扶摇直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

源头活水来。”不墨守成规,学会突破传

统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有

助于推动各个领域充满源源不断的活

水,焕发出无穷无尽的生机。原子弹的研

发令中国不惧威胁,神威的创造为中国

的互联网保驾护航。故中国要强大,要复

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使

中国得以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领头

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推动科技创新,

我们势在必得。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吾

辈的肩上是风,而位居风之上的便是璀

璨的星河。青年大脑的奇思妙想汇聚成

了无数散发着智慧的结晶,它们为世界

点缀,令世界拥有无限潜能。

过去,由于各种不合理开发,不但损

耗了大量的能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

失衡。而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人们日益

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对于绿色科技的

发展也愈发关注。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烟

花表演,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应

运而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科技发展提

供了充足的资源,并且也为人类的生存

提供了良好的舒适圈,而日新月异的科

技不仅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率,还保障

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古人有云,悟

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面对过去对

自然造成的损失已成现实,但如今的青

年却仍可以接力奋斗。当代青年从小事

做起,或是拾起他人的遗弃物、又或是种

下一株生命,更是能通过吾辈的双手为

绿色文明搭建起科技的翅膀,实现真正

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承第19届亚运会“数字烟花”所推广

的绿色理念,当代青年理应勇担时代责

任,将其内化为心目中的价值追求,外化

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助推“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落实,齐筑科技

创新助力绿色环保发展华章,共襄绿水

青山强国未来梦。

“这里是高校节水解决

方案及案例展示区,大家看

到的是节水监测系统,上面

实时显示学校用水量分析、

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

率 等 节 水 大 数 据 ……”近

日,在福建省节水教育基地

内,福建理工大学青年志愿

者们正在向福建工业学校、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

属实验小学的师生介绍福

建省水情动态、现代节水知

识和最新节水技术的应用

场景。

为了宣传节水文化,打

造融合节水技术体验、节水

知识科普的教育场所,福建

理工大学与省水利厅共建

了福建省内首家节水教育

基地,采用图文展板、视频

影像、互动体验等形式,突

出节水技术深度展示和观

众亲身体验的理念。参观者

们可以在这里与现代节水

技术进行深度互动。建成两

年来,该基地已累计接待社

会公众和在校师生参观超 2

万人次。

“在学校学习的 6 年间,

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生

活便利、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校园

节能排放实践对思想和行

为的影响,其实我们人人都

可以是绿色低碳生活的倡

导者、绿色校园建设的参与

者。”福建理工大学计算机

技术专业研究生何海鑫说。

为 解 决 高 峰 期 学 生 宿

舍热水供应不充足、温度不

够高等问题,早在 2018 年,

福建理工大学就正式引进

了空气源热泵项目,通过热

泵技术将空气中的低品位

热量转化为高品位热能,不

仅降低了能源消耗,也让学

生感受科技带来的生活便

利,使节能成为广大学生的

自觉行动和良好风尚。

日前,福建省首个高校

全屋面分布式光伏建设项

目并网发电仪式在福建理

工大学旗山校区举行。

“我们利用教学楼、宿

舍、图书馆、实验楼等闲置

屋顶,采用自发自用、余额

上网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分

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

达 650 万千瓦时,每年节约

煤炭消耗 1792 吨,减少碳排

放量 5583 吨。”福建理工大

学后勤处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绿色清洁、环保

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代表,光

伏电站走进校园是学校打

造绿色校园的又一创新举

措。”福建理工大学副校长

何仕表示,该校将持续探索

文化育人与低碳发展相融

合,挖掘校园景观和环境中

所蕴藏的隐性育人价值,淬

炼绿色生态文化,培育大学

生心系绿水青山的生态情

怀。

(中国教育报、新福建

等媒体刊发本文)

近日,《中国节气秋分篇》上线,受

到各大媒体的转发。视频开头的一缕云

气,伴随着“鸿蒙宇宙,千亿星辰”的数

字画面,将场景转移至秋分时节。其中

融合传统的道法自然,阴阳五行等中华

文化,向人们展现更富有底蕴的秋分。

为何众多节气宣传片中,《中国节气秋

分篇》能够脱颖而出,打开人们关于节

气的话匣子?其中的原因不乏引人深

思。

在传统的节气宣传片中,当复杂的

理论,简单的科普占据大多数,那么就

会显得单调乏味、千篇一律。而《中国节

气秋分篇》运用了科技手段焕然冰释了

这一弊端。《中国节气秋分篇》一改传统

节气宣传片的拍摄手法,采用实拍和特

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科技手段呈现4k

极致高清画面,给人们带来了极为宏大

的画面享受,吸引了网友们的眼球。不

少网友们观后纷纷赞叹:“每一帧都美

得像屏保!”

如今,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传统

文化变得愈加鲜活。当传统文化与现代

科技进行激烈碰撞,擦出绚烂火花,以

全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时,文

化传播便愈加深入人心。正如杭州亚运

会上:地屏中“梅、兰、竹、菊”四君子,以

中国风骨展迎客之道;水墨画徐徐展

开,宋韵女子翩然起舞,东方气韵尽显

其中;裸眼 3D 视觉呈现,拱宸桥跃然于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壮观展现……中

华传统文化凭借着自身魅力再次“破

圈”出彩。“科技与时代齐飞,历史与时

代共色”成为了现实。

但其实,精良的内容才是真正让观

众们沉心观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不在少数,

随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愈发深厚,

对传统文化作品内容的质量要求也随

之提高。《中国节气秋分篇》以“秋分三

候”为主线,用金声玉润的章句向观众

们徐缓地描叙着秋分。景象与语句交相

呼应,音乐和语奏动人心扉,古诗、五

行、儒释道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融入阐述着一个鲜活的秋分。河南卫

视用匠心制作精良的内容,让《中国节

气秋分篇》重新刷新了节气宣传片。

因此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

代媒介表达,创作多角度、深层次、宽领

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是推动传统文

化持续欣欣向荣的重要手段。爆火的小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其中小玉壶顶

着脏兮兮的脸蛋出场,是结合了大英博

物馆中的许多中国文物都没有保护罩,

任由游客触摸的现象。短片处处充满了

制作团队的匠心和巧思,结局中的一封

封家书更是让人潸然泪下。《逃出大英

博物馆》在火出圈的同时,也为更多有

深度有价值的文艺作品的出现提供可

能。

五千年文化的绚烂传承至今,涌现

出越来越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作品,其中创作者的匠心,内容的精良,

科技手段的运用,再一次让文化鲜活起

来,更让人触动和感慨。青年也应坚定

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

的认同感,为传统文化的出圈出彩提供

更多可能。

本报讯(党政办) 10 月 21 日至 22

日,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出席高水平应

用型大学建设研讨会并作题为《建设一流

应用型大学 四链贯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主题报告。

吴仁华结合学校成功更名为“福建理

工大学”的经验,从“努力提升机会感知把

握创造能力”和“‘四链贯通’培养高素质应

用型人才”两个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

校近年来在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培

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他指出,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要始终坚持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

念,一要立足“产业链”打造“人才链”,要紧

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强化应用型人才培

养定位,有组织打造专业群、学科群,努力

向上提升培养能力。二要服务“产业链”做

优“教育链”,要坚持用国际标准或行业标

准推进工科专业建设,有效提升师生对现

代工程教育的认知水平。三要融合“产业

链”构建“创新链”,要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

展和技术创新需求,一体推进“科教融汇”

与“产教融合”,着力提升高水平科技转化

能力,有效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

驱动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度。

会议期间,吴仁华还参加了高水平应

用型大学书记校长论坛(闭门会)和“高水

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宁波倡议”发布会。

据悉,本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研

讨会由浙江省教育厅指导,宁波市教育局

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

究分会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承办。会议以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加快建设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主题,深入探讨新

时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学科建设的路

径和方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

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

长瞿振元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

学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吴宏阳,以及来自

全国各地的 24 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和相关

部门的 100 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同

步发布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宁波倡

议》,倡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使命、

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坚持学科专业一

体化发展、坚持科产教城融合发展、坚持

开放办学合作发展、坚持深化学校治理模

式改革。”

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出席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研讨会并作主题报告

时评

科技与文明齐飞 绿水共蓝天一色

文/何建鸿、游亚丽、石雨泽、张余航

看文化“潮”出新高度

文/姚奕如、方羽杉、刘宇璇、罗萍燕

建设绿色低碳校园

厚植学生生态情怀

金秋十月,来自各国的体

育代表团在杭州亚运会上向全

世界展示了他们的体育风采。

亚运会以体育为媒介,向我们

展现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

体育精神,让体育运动更加深

入大学生的生活。

体育强则国强,国运兴则

体育兴。体育精神应该是全民

的精神,丰富的大学校园里也

少不了体育运动,学校为我们

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课,如

排球、篮球、定向运动等,“我

觉 得 学 校 体 育 课 是 轻 松 有 趣

的,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我

也 体 会 到 了 体 育 运 动 的 乐

趣。”来自网新 2201 的王沁茵

说道。用另一种方式打开体育

课,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

行选课,养成平时参加体育锻

炼 的 好 习 惯 ,体 育 精 神 的 品

质,不应仅仅局限于竞技体育

中,更应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展

现出来。

苍霞乐跑是每位同学都必

须参与的长跑活动,乐跑对于

我们起到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

的作用,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

提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来自

汉语言 2302 的李蓝曦同学说

到:“在坚持跑步后,我发现我

的生活更自律了。在跑步时我

也会和同学们互相鼓励支持,

不知不觉让我忘记了生活的烦

恼了。”不惧挑战、互相激励,在

一次次交流互动中增进友谊,

这正是体育运动的精髓。在同

学们坚持打卡校园乐跑后,大

家都学会了跑前准备的拉伸运

动,即使是在乐跑过程有过放

弃的念头,但也会咬牙坚持,对

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开始逐渐提

升。

一枕新凉,十里秋光。福工

校园也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运

动会,来自新闻学 2002 班的马

应骐同学已经连续三年报名了

校运会,她说:“我认为运动可

以缓解我们生活的压力、强身

健体,让我以崭新的姿态开启

人生的下一阶段,这次的校运

会我也会全力以赴!”作为大四

的学生,马应骐一边为自己的

毕设做准备,还要兼顾每晚的

校运会练习。生命不息、运动不

止,马应骐向我们展现出了她

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与激情。

体育的魅力,在于弘扬拼搏之

美,在于诠释超越极限的人生

之志。一声声呐喊,一次次超

越,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运动

员们不断磨练恒心与毅力,在

训练中增强自己的爆发力,以

取得更大的突破。来自汉语言

2302 的游书煌说:“每天晚上我

都 能 看 到 运 动 员 在 操 场 上 训

练,跑道两旁的灯光并不是很

亮,但是我总能被他们练习时

汗 流 浃 背 和 坚 定 的 脸 庞 所 吸

引,他们永不言弃、坚韧的精神

让我特别触动。”也许在这过程

中,疲倦与疼痛侵袭着他们,但

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也永不

懈怠。

从杭州亚运会到平日里的

锻炼,我们大学生要用体育精

神凝聚力量,传递自信乐观的

精神,在拼搏中坚持、在奋斗中

成长,以奋斗姿态铸就精彩与

辉煌,不负时代,不负年华,让

“亚运”与“青春”互融共进,在

青春的赛道上留下痕迹。

体坛青春际会 校园运动乐章

文/魏文婷 陈虹菲 廖珂宛 毕嘉怡

媒体聚焦

第3页

SHEN DU ZHUI ZONG

投稿邮箱:gcxyb@fjut.edu.cn 深度追踪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责编:黄小龙 助编:刘佳晗 3

福建理工大学:为了实现古建筑更高层次的修复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蒋丰蔓 采访:校融媒体中心记者罗萍燕

把古建筑“搬”进大学校园

在福建理工大学旗山北校区的

逸夫楼和苍霞湖之间,有两座建筑与

校内其他教学建筑风格迥异,引人注

目。

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

缪远介绍,这两栋建筑原是宁德七都

镇三屿村翁氏宗祠。2018 年,因地方

项目征地,翁氏宗祠面临拆除。项目

方和三屿村翁氏理事会均希望保留

古建筑,经过联系,当地村委会、宗祠

管理机构最终将两座古建筑无偿赠

送给福建理工大学。

2019 年初,项目正式开始动工,

整个工程历时近三年。缪远介绍,给

古建筑“搬家”不是新鲜事。但把古厝

“搬”到高校校园里,却是全国头一

宗。

在理论知识当中,给古厝“搬家”

的过程犹如搭积木:先对原址上的古

建筑进行精细测绘,画出详细图纸,

再对每片瓦、每根梁进行编号。随后,

经过古建筑专家会审、设计施工图、

出具经费预算等多个步骤,正式开始

迁移工程……

在得知宁德七都镇三屿村有两

座古厝寻求“异地搬迁”后,经过多方

联系,缪远争取到这个机会,希望把

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实践的课堂”搬

到校园里。缪远还联系到木拱廊桥营

造技艺非遗省级传承人徐云双,带着

一支专业古建筑施工队来帮助拆建。

此前只知道拆建古宅肯定需要

请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帮忙,但真正观

摩老工匠营造的过程,缪远有了更多

思考。

尽量多地保存原材料、实现原材

料的重新利用,是“复活”工程实现

“修旧如旧”的关键之一。但实际情况

却并没有那么理想。

2019 年 1 月底,施工方用了两辆

卡车,将两座古建筑的 3000 多个木

构件、3.4万片瓦片、98块压瓦砖等总

计26吨的材料运到福州。

“ 拆 瓦 从 屋 顶 下 到 地 面 损 耗

20%,装车要损耗5%,运输过程损耗

15%也很正常,后期跑项目启动和建

设各项手续,材料堆放的过程中也有

损耗,最终大概只能用上50%。”缪远

回忆说。

“残损了之后这个材料要怎么

用,老工匠有常年的工作经验,他们

完全可以从经验判断。”在观摩工匠

拆建的过程中,缪远团队也和老工匠

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他们判断的

时候,我也常问他们,比如有没有通

过某种方式测算,或者说什么依据、

检测方式来科学计算这个材料能不

能用?”

但他们得到的回答通常是:“通

过经验判断,我们看过就知道了。”

“老工匠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对

于老师授课和科研来说不能这么主

观。”缪远表示,原材料的保存只是困

难之一,接下去还原原建筑设计的结

构和工艺更为关键,缺少确切的数

据、资料很难做到真正“还原”。

长期以来,缪远就对古建筑、古

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十分感兴趣,给古

厝“搬家”的想法不是第一天在他脑

子里出现。在这次校内“古厝搬迁”实

践中,缪远更深一步感受到,历史建

筑保护牵涉因素多,而其中保存完整

的建筑史料是实现传承的关键。但若

仅仅通过工匠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

许多传统技艺都可能面临失传的风

险。

2020年,在“古厝搬迁”还在进行

的同时,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

划学院正式开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本科专业,开始探索古建筑保护专业

人才培养之路。

文化赋能古建筑保护

福建理工大学紧邻旗山湖公园,

这里原是闽侯县蔗洲村,后实行整村

搬迁时在旗山湖公园规划有一片古

厝区,保留有祠堂、老榕树等风貌,用

以寄托蔗洲村民的“乡愁”。

原村庄的部分古厝或是通过异

地搬迁,或是原址修复,实现了历史

建筑保护的“固态保护”。但是,古建

筑保护还远不止于此。

据公园负责人介绍,自旗山湖公

园古厝迁建以来,已经有五座古厝

“重获新生”。古厝均建于清代或民国

时期,房屋的小青瓦、木雕、砖雕等构

件全部保留,与周边公园风景相得益

彰。当前,通过商业植入或是文化创

作,古厝以另一种面貌重新回到了市

民的生活中。其中,70号古厝作为校

外研学基地提供给福建理工大学使

用。

国庆期间,“最系我厝——宅生

记第三回艺术展”在旗山湖公园 70

号古厝开幕。该展由厝边乡里策展团

队携手上海宅生记团队打造,邀请22

位艺术家,以古厝为灵感进行创作,

融合当代艺术与传统木构建筑的建

造技艺,将尘封的记忆变成鲜活的场

景,用艺术作品连接传统与当代。

“70号古厝是清末民国时期福州

近郊地区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保存

有完整的木雕、砖雕等细部构件,沉

淀了浓厚地域文化。”缪远介绍,“展

陈+古建筑保护”是他们探索古厝活

化的创新途径,“通过对古厝原住居

民进行访谈,参阅地方志等形式,深

度挖掘古厝历史,通过艺术化的方式

追溯古厝原有生活肌理,探索传统建

筑存量空间的活化使用方案”。

“古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在搬迁

古宅的过程中,缪远对这句话的理解

更深。他回忆说,当时老工匠在拆卸

时好奇发现:有一个构件的做法比较

偏向于尤溪县的做法。后来周边的村

民加入讨论才发现其实村里的族谱

就有写到这个村子是从尤溪那边迁

移过来的,与建筑构件相互印证。

“在历史建筑修缮和保护中对历

史文化的挖掘是很重要的。只是机械

式地修复一堵墙,还原一个建筑图

案,这个不是我们所认可的,历史建

筑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文化要素,还

包括一些人文的思想,我们应该尝试

全方位地还原历史建筑的全部要素,

特别是人文的要素。”

缪远经常带着他的第一期学生,

在修复现场观摩老工匠如何施工,一

些学生还要参与三合土、壳灰等材料

的制作。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也是一

堂传统古建工艺展示课,让学生在真

实的空间体会传统文化之美。

“我们常常和学生说,如果只是

把它建起来,在修的过程当中没有对

建筑的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了

解,你其实修来的东西也失去了它本

身的内涵。”缪远介绍说。

探析古建筑保护的未来

如今,“搬家”的翁氏宗祠已经成

为校内专业教学实践用地,学院在其

中布置了展厅,讲述了这栋建筑的

“前世今生”。“新生”的古厝也成为福

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起航的标志性起点。

福建理工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与传承团队也组建起来,由一批具

有建筑、规划、考古、遗产保护等相关

专业背景的博士教授组成,投身于福

建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展

开多项实践。

无人机航拍、倾斜摄影、三维点

云、手持式扫描……记者看到,通过

参数化建模的方式,不久前烧毁的宁

德万安桥数据得以全面保存,具有了

新的“数字生命”。

“当下我们的扫描技术可以做得

细致到构件的具体搭建形式,未来如

果我们要再造一座这样的桥,就可以

参照这些数据。”福建理工大学设计

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博士陈继锟介绍

说。

今年4月,首届福州古厝营造与

修复职工数字应用技能竞赛在福州

举办。作为高校教师代表,陈继锟在

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比赛现场,选手们根据所抽选的

题目,认真分析古建筑特点,在电脑

上通过数字应用技能进行古建筑完

整体复原建模。

“利用数字应用技能进行古建筑

完整体复原是当前数字技术在古建

保护中运用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求

学阶段,陈继锟长期致力于古建筑保

护研究。在比赛现场和传统工匠进行

技艺切磋,也让他有了更深入的体

会,“在把古厝实体变成数字模型的

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建模事

项,包括古建筑内部的一些咬合节

点、数理关系,这既反映参赛人员运

用数字软件方面的能力,也考验古建

营建方面经验的高低。”

福建理工大学团队告诉记者,数

字技术的一大亮点是可以更加全面

地收集建筑体相关数据,从而更好地

形成对古建筑的认知,同时可以实现

将片段化的文物保护信息编撰成系

统化的知识网络,方便信息的查询与

获取。

以当前学院正在搭建的泰宁县

历史文化资源管理平台系统为例可以

说明问题。对泰宁县全域古城历史文

化资源及传统建筑进行摸底普查后,

将年代、类别、编号、建筑立面、内部格

局、细部要素、外部环境、区位实拍等

相关信息进行汇集、建立数字档案,并

形成规范化的数字保护图则信息。

“相较于传统的资源普查,我们

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总平面图、室

内布局、建筑立面、建筑剖面、核心价

值要素等内容。在将历史资源进行数

据量化的基础上,未来可从语系划

分、人口变迁、移民路径等视角下,进

一步研究其历史资源的分布规律、数

理关系与演变机制。这为后期提出改

造建议、历史建筑申报、传统村落整

体发展方向的定调夯实基础。”福建

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负

责人沈昊说。

团队老师坦言,因为传统村落、

历史建筑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地方,原

先大家也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进

行研究,但遇到了很多困难。

“第一是文献资料很少,老工匠

们大多是口口相传;即使是获得只言

片语的文献的话,将文献和图片这些

二维资料还原成三维也是很大的难

点,三维空间中还有很复杂的搭接关

系、构件是否碰撞,需要很强的想象

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到现场去,跟着

老师傅进行拆解,进行学徒式的体

验,把纸上的理论还原成实践上的经

验。”陈继锟说。

以福建理工大学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团队为代表的新一代“历

史建筑保护者”和老工匠们是当前历

史建筑保护中活跃着的新老两股力

量,但二者“同频共振”还需要“磨合

期”。

大牛头、小牛头、将军柱……一

开始,单是在构件命名上,双方就互

相不能理解。

“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培养不仅具

有很强的实践性,也体现很强的地域

性。在建筑风格上,不同地方的建筑

风格差异大,因此不同学校在当前历

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实

践上也有很大差别,我们需要培养一

批在地化的人才。”缪远介绍。

在实践中,缪远发现,要真正实

现古建筑的“新生”,需要从多方面着

力推进。在专业建设上,福建理工大

学近年来陆续引进了计算机、考古学

等方面的师资,在教学上尝试与设计

学、管理学、人文学等相关专业进行

交叉培养。

文科研究打基础、工科修缮实现

落地、设计学院把文化以现代人更能

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从三年前

负责牵头建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

业开始,缪远对专业发展有了更深一

层的构想: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与保护

图则编制记录遗产数据信息,提出遗

产“固态保护”方案。修缮设计引领修

缮工程,改造设计在不改变传统风貌

前提下植入当代功能,实现“活态传

承”;同时,改造设计结合产业功能,

例如文创展示、民宿餐厅等文旅产业

植入,实现“业态提升”。

“真正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

护,应该从保护与再利用两方面来统

筹考虑,我们不能只是凝固式地把它

修起来,需要和现代的生活生产或者

社会发展相融合。”缪远说。

历史建筑是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古建筑“修旧如旧”

的保护理念也不断发展。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历史建筑保护有了更多可能性。

2020年,福建理工大学(时为福建工程学院)在福建省率先开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探索现

代古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设计学、管理学、人文学等相关专

业交叉融合,共同赋予古建筑新的“生命力”,让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理工大学,探究福建省历史建筑保护的专业化发展状况。

核 心 提 示

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大部

分历史建筑保护施工从业人员是传

统建筑工匠,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接

受专业培训,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知

识。建筑遗产保护方向的人才培养,

特别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

培养讨论仍在进行中。

资料显示,我国高校目前已经

建立了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相关的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不同高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差异。

文物保护专业起源于历史考古

等相关学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高

校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设置在文博

学院或考古系,导致了遗产本体保

护力量的缺乏。

历史研究只是纯粹地研究过

去,但历史建筑保护面向的是当前

和未来,更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学科。

从“修旧如旧”发展到注重“真实性、

完整性”,随着时代发展,关于历史

建筑的保护理念也在不断变化。随

着数字技术的升级,在虚拟世界中

运用更加丰富的呈现方式展现历史

建筑文化的丰厚内涵和时代价值,

还有更多的运用空间。传统的考古

学和建筑学等单一专业已难以满足

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历史建筑保

护专业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对

建筑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不仅要

保护建筑遗产的物质遗存,同时还

要保留其具有的文化价值内涵。

历史建筑风貌受地区间文化和

环境的影响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

建筑遗产保护专业人才需求大,同

时也需要培养在地化人才。

建筑遗产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很

强的新型交叉学科,保护实践需要

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统一认

知、共同合作。但不同学科对这一工

作的认识有异、理念不同,因此需要

在实践中整合协同各方力量,进一

步加大学科交叉培养和研究的力

度,不断提升历史建筑保护的质量

和效率。

加快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人才培养

本文整版刊载于《福建日报》2023年10月24日深度专版

记者

手记

古厝搬迁期间,老工匠讲解传授屋顶瓦座的做法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郭金良(中)进行现场教学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师生进行实践教学

万安桥数字建模

第4页

苍霞采撷

CANG XIA CAI XIE

风起云涌,大浪淘沙,遥想当年志愿

军,远赴沙场,誓死守,敌人逃,怎能忘!

意气风发,势如破竹,谁知保家卫国,浴

血奋战,雄赳赳,气昂昂,壮如歌!

朝鲜战场上的战火不再蔓延,敌军

的飞机不再轰炸,人们停止哭泣,勇敢地

抹去泪水,纷纷踏出家门,寻找消失已久

的宁静与和平,享受当下的安宁与恬静,

他们一步、两步,走着,笑着,在生活当下

的同时,殊不知历史的记忆早已全都映

射在那湛蓝的天空之中……

七十三年前,凶猛战火在朝鲜半岛

和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迅速燃起,侵略者

的贪婪和狡诈让这个饱受战火的土地不

得有一丝和平与安宁,面对严峻形势,我

们党没有选择忍辱退让,中国东北领土

的和平与稳定是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不

可干涉的,我们党以非凡气魄和胆略毅

然决然的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

历史性决策,“挥得一拳去,免得百拳

来”,这种气魄和胆略来源于为了和平而

战、为了正义而战、为了国家安全和发展

利益而战的强大决心,来源于义无反顾、

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坚定革命意志。

爱国之心,深层而又持久。飞机声、

轰炸声, 此起彼伏,在华夏民族的黑土地

上不曾有的炮火声、烧杀声已经响彻在

整个东北边境地区,给百姓生命财产造成

严重威胁。为了祖国,为了人民, 更为了

祖国的美好发展,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义无反顾,血染沙场;为了祖国,举国上

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为了人民,人无

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这场正

义战争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已成

为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成为创造

战争奇迹的力量之源。

抗美援朝七十载,伟大壮士怎能忘?

是他们用行动完美地阐释了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有毅然决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

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枪眼、

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的黄继光,有严守

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焚烧直至壮烈牺牲

的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

志愿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创造的伟大革

命英雄主义奇迹, 是志愿军将士用理想

和奉献谱写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篇章,

是志愿军将士用爱国和正义诠释的伟大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无比忠诚的战

士“,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为人民

利益赴汤蹈火,心甘情愿”。在长津湖战

役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

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

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他们

身上那不辱使命的坚定理想信念、献身

祖国的赤胆忠心,成为革命忠诚精神的

生动写照。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传

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汇聚万众一

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激发守正创

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锻造舍生忘

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为了百姓和平

安宁的生活环境而奋斗, 为了祖国和民

族的尊严而奋斗,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

业而奋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

的胜利、是和平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

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着中国人民和

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诠释

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广大志愿军将

士以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高昂士气,

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为世

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怀报国之心,念最可爱的人

工业工程2301班 许昌昊

4 投稿邮箱:gcxyb@fjut.edu.cn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责编:黄小龙 助编:邱雨琴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

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眼已是秋日,空气里已经带上

了薄薄的萧瑟的意味。我缩了缩脖

子,脑子里突然浮现出这段话。无

端想起73年前的先辈们,是否也是

怀着亲自迎接春天的想法从而揣

着一腔热血与信念远赴朝鲜的呢。

热血难凉是家国,丹青难写是

情怀。

感动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

献精神。为了祖国,咬牙丢下年幼

的儿女回到前线,一边泪流满面,

一边脚下不停;带着也许再也无法

为父母尽孝的可能,转身投入战

斗;放弃相对安稳平静的生活,一

声命令便上了战场...... 藏在历史书

寥寥几笔背后的无数个平凡的人,

都曾经舍弃了自己的幸福而为全

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感动的是不畏艰难险阻的奋

斗精神。在恶劣如零下四十度的天

气条件下,我国志愿军战士们穿着

破旧单薄的军装,啃着被冻硬的土

豆,在冰天雪地里埋伏、作战。枪支

弹药不够,就去缴获敌人的,粮食

储备不多,便节省下来留给伤员。

那些被活生生冻成冰雕的战士们

不仅给了美军极大的震撼,直到如

今还使中华同胞的内心久久不能

平静。我不禁想,那些年轻的、戴着

破毡帽,咬着窝窝头的战士们在看

到美军的生活条件时该有多少感

慨与奋起的动力。他们不愧是“最

可爱的人”!反观正处于新时代的

我们,又有几人拥有那种“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的决心和气魄呢?在

这机遇与危机共存的时代,在这浪

头与暗流汹涌的潮水中,我们更该

传承并发扬这种奋斗精神,吃苦耐

劳,共创国之辉煌新篇章。

感动的是身先士卒的牺牲精

神和那浓厚的深深战友情。将近三

年的漫长时间里,无数人倒下,又

有无数人接过旗帜。老班长带着新

兵蛋子,而新兵蛋子又成为了更年

轻一辈的引路人。他们或许一开始

拿起枪都颤颤巍巍,却义无反顾地

将民族与人民护在自己单薄的身

体之后。从接棒人,到递棒人,是传

承,也是一代又一代人对连队,对

国家的深情。是牺牲精神造就了战

友情,也是战友情促成了牺牲的勇

气。冲向敌人时的义无反顾,不仅

是为了自己,为了胜利,也是为了

身后的战友,为了中国人民的安居

乐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美援朝志愿军们闪耀几十年而

未曾熄灭的人性光辉,直至今日仍

催人奋进。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

新!”新时代的问题已经列出,而答

案正等待着我们写就。抗美援朝精

神不只体现在那场战役中,也引领

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新冠

疫情阻击战中,在中美两国贸易摩

擦中,无数人高举抗美援朝精神之

大旗,挺起中国的脊梁,铺就中华

民族的华美画卷。寒冬已然过去,

我们都走在阳光灿烂的新时代道

路上!

旗帜依旧翩跹,血液依旧澎

湃。正值风华正茂,当继抗美援朝

之薪火,在黑暗中蓬勃生长,在夹

缝里绽放光芒!纵星星之火,也可

燎原,纵一灯如豆,亦可成阳!

七十三年前,鸭绿江畔战火燃起,

血与泪交织成硝烟,蚕食着原有的和

平。就是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在那么

嘹亮的冲锋号中跨过鸭绿江,毅然踏上

征途。“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

岸......”如今又听见那么熟悉的调子,我

尘封的记忆渐渐被唤醒。你好,我是一

支来自战火中的钢笔,关于那段尘封的

记忆,还请听我娓娓道来——

亲爱的小妹:

展信舒颜!

家中阿娘身体如何?你最近有没有

好好念书?你哥我在这边都好着呢!不

用挂念我。我们刚到营地安顿下来,我

想趁现在和你们好好聊个天。妹呀,要

好好听阿娘的话,阿娘腿脚不好,你要

多担待些家务事,等大哥回来给你买糖

吃。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眼前身着军装的少年,正握着我匆

匆地在纸上写下这段话,还没写完落

款,一段急促的号角声又把他拉回战场

上。我和信纸一同被塞进他胸前的口袋

里,口袋中的我在颠簸中听着他强有

力的心跳。两年前,少年跟随军队跨过

鸭绿江来到朝鲜,来到这个枪林弹雨的

前线,“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张

小小的纸就是他与家人唯一的联系。

“不好!有飞机快趴下!”

只听轰的一声,炮弹就如雨点般落

下,再接着我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等我再次醒来时,

耳边依旧是熟悉的心跳声,我就知道少

年活着。我被他拿了出来,在纸上倾泻

着他对家人深深的思念。

我现在守在前线的坑道里,绝对不

会让敌人踏入半步!不用担心我!胜利

就在眼前了,我要争取立功,我想戴着

军功章回家。妹呀,大哥马上就能回去

了。你要……

还没来得及写完,少年的肚子发出

咕噜咕噜的声音,他不禁有些窘迫地揉

了揉肚子。

“报!我们已被敌军全面封锁!补给

队的同志们已经……”眼前的通讯员话

没说完便哽咽起来,坑道瞬间陷入悲伤

的沉默中。

“不就是被封锁了吗?”少年拍案而

起,他来到人群中,步伐轻快而坚定。他

的眼底燃烧着无尽的热情和决心,信心

满满地说“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啊!同

志们!就让我们来比比,谁杀的敌人

多!”

“就是!我们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

国和人民,我们不能退后一步!”

“对!区区封锁,看我们拼它个头破

血流!”

战士们的热情瞬间被少年激昂的

话语点燃,纷纷站起来一表决心。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

岸。”人群中忽然响起一道清脆悠扬的

歌声。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船公的

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歌声感染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不约而同地默默

跟唱。

一曲唱罢,环视周围,每个人的眼

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少年背过身,擦

干了泪水,拿起了他那擦得锃亮的步

枪。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

了,我们就用猎枪迎接它!同志们!跟着

我一起突破封锁,打破美军的痴心妄

想!”

尖锐响亮的号角声再次吹响,耳边

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弹声,我陷入了

沉睡中,而我并不知道下次醒来,再也

没有听见那熟悉的心跳声。

后来,我回到了少年生长的地方,

与他坚守的前线不同,那是一片美丽祥

和的土地,没有无情的炮弹,也没有弥

漫的硝烟,这里只有一望无际的麦田还

有悠悠升起的炊烟,少年静静地睡在这

片土地的下面。有一只幼小的手将我拿

起,她的泪浸没了我也浸没了这片土

地。

少年终究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他

倒在了胜利的前夕。

日月逾迈,露往霜来。那只小手的

主人已步入耄耋之年,现在她坐在摇椅

上轻抚着我,哼唱着那首耳熟能详的歌

谣:“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

一支钢笔的自述

新闻2301班 许凌薇

大江东流,红日东升,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时序轮替于声声晨钟暮鼓

间,中华民族踏在时间坐标轴上的足

印不断前延。我辈青年生于安乐盛世,

更应明白,泱泱华夏今之所成均由先

辈铮铮铁骨和一片丹心铸成。故我言,

我辈需不忘先辈铺来路之不易,更需

思如何绘中国梦蓝图,创山河无恙繁

荣盛世。

绘蓝图,创盛世,我辈青年须确立

鸿鹄之志。君不见,抗金名将岳飞挥毫

而书《满江红》,立精忠报国之志,于大

漠孤烟扬鞭,换百姓安居乐业;君不见,

南宋词人辛弃疾赤忱之心,高呼“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难平满

腔爱国情。阅尽古人青云志,方知远志

可为舵,助君登达成功峰。今我辈青年

应树立自己的目标,踏上属于新时代的

新征程。青年者,莫让岁月蹉跎,白发悄

生。事在人为,唯有坚定信念,才可愈行

愈远。

绘蓝图,创盛世,我辈青年需行远

自迩,笃行不怠。江梦南自幼失聪,寂静

无声的世界并没有锁住她锐意进取的

心,江梦南以坚持学习一苇杭之,拨云

见日,拓宽了自己的人生航道。黄文秀

同志更是不慕城市的璀璨绚丽,转身隐

于大山中默默耕耘,以坚定之心破除晦

暗,迎来脱贫胜利。正因为二者均怀有

“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心,方达梦想之彼

岸。有前人如灯塔一般为后生引航,我

辈青年应当紧随脚步。常言道,唯其磨

砺,始得玉成。青年者,创中国未来之路

漫漫,困难重重,若持之以恒,海可渡,

山可攀,远方可达。

绘蓝图,创盛世,我辈青年须不忘

初心,系心于社会,系心于国家。忆往

昔,动荡岁月,战火于只砖片瓦中飞

溅,中国青年在前线号角中冲锋陷阵,

破侵略者之局,为同胞拼一个吃饱穿

暖的明天。观今朝,无数中国青年组成

最美逆行者,踏上没有硝烟的抗疫战

场,为群众谋一个春暖花开的会面。鲁

迅先生曾言:“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

们都和我有关。”若他们心中不顾他人

之安危,哪得最后百姓的张张笑颜?每

一个人都是溪流,涓涓细流汇成祖国

的每一条山河,而后筑成每一个华夏

儿女的骨血。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今天,

我辈青年更应将自己的目标融于中国

梦,将自己踔厉奋发的每一步贡献于

社会。

在抗美援朝7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

际,先辈们在冰天雪地的鸭绿江边的嘶

哑怒吼还回荡在耳畔,而今朝青年又怎

能安于现状!回首望,来路上是先辈的

声声叮咛句句嘱咐,以及混着血泪的足

迹,观现今,我辈青年不应止步于马齿

徒增,青年者需大步前行,怀着自己的

鸿鹄之志,带着奋进笃行的精神,心系

家国,去把握自己的未来,承担祖国的

未来,提笔绘中国梦蓝图,创业和邦兴

的盛世。道阻且长,行者将至,我辈青

年,好景前方!

昔日先辈铺来路,今朝我辈创盛世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301班 谢可洁

今天是十月的一日,我坐在房间的

书桌前,台灯投下小小的,明亮的光,隔

着我稍显杂乱的摆饰,在桌面上映出有

棱角的影子。已经极晚了,我揉了揉眼,

那点儿影子好像变大了,变成了矩形的

模样,秋日微凉的风透过我半开的窗子

吹进我狭窄的屋子,影子晃动起来了!

我又揉了揉眼...... 时间把我带回到

二十世纪50年代那个秋。

我的眼前出现了鲜艳的红,那五星

红旗迎着猎猎的北方的风,让我浑身为

之一震,接着是趟水声,有力的脚步声,

嘹亮的军歌声...... 军歌?我猛地抬头,军

绿色的衣服有些泛黄,脚上好一点儿的

是布鞋,但也磨破了许多,那是亲人连

夜赶出来的,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

队!我来自 21 世纪的和平年代,本能地

敬畏军人,但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又

是什么地方?我回头,想找到答案。

“小同志!别回头!我们是去守国门

的!有国才有家!”

我试图在人群里找到声音的来源,

但是他们的脸是模糊的,我分辨不出那

坚定的声音是由谁发出,又或者,是他

们一同发出的。但是我鬼使神差地跟上

了,趟过冰冷的鸭绿江水,我看到了陌

生的土地,那是我未踏足过的,异国的

战场。寒风凛冽,白雪皑皑。1950 年,朝

鲜半岛的秋冬格外寒冷,战争的硝烟却

让这片土地变得炙热滚烫。夜幕降临,

战士们顶着冰霜,在蜿蜒的山路上悄无

声息地行进。寂静的夜晚,只有沉重的

呼吸声和踩在雪地上的嘎吱声,和着秋

虫,成了一首交响乐。

他们告诉我,他们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突然,一阵枪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志愿军战士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子弹

在耳边呼啸,炮弹在夜空中炸响,我吓

得缩在营帐里,只有一条缝隙可以让我

看见这个地狱。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

庞,血水顺着脸颊,顺着肩膀,顺着半垂

着的手臂,最终冻成了黑紫色的冰,融

合在漆黑的夜里,将他们的血,渗进了

异国的土地。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

们毫不退缩,英勇还击。

当然,也死伤惨重。有一个伤员从

战壕摔了下来,背对着我,裹了满身雪

与尘埃。

我的瞳孔震动着,血似乎在我的全

身沸腾,沸腾,他们叫嚣着,呼喊着我去

见证这一切,我咬咬牙,冲上去拉他的

手臂,很沉,我拖不动。但似乎有风声在

叫嚣着这残酷的战争的恶魔,我缓缓抬

头,第一次真情实感地看着死亡朝我汹

涌而来,我的意识被淹没,堕入无边的

黑暗中,但是那些模糊的脸清晰明亮起

来了,一张一张散发着少年朝气,他们

笑着,脸上红扑扑的冻伤,揽着肩,唱着

歌,分享家乡带来的干粮……

微凉的秋风还是把我唤醒了,影子

还是那个影子,没有变过,在灯下颤动

着,大概是我太累了。我合上窗子,揉了

揉眼,摸到了一手泪水。我怔了好一会

儿,翻开积灰的日历,那上面用红色圈

出来的,十月二十五日。

他们告诉我,有国才有家。

我眼前仿佛又出现那抹鲜艳的红,

在寒风中舒展着,飘动着。那是再平常

不过的秋日,那是,永远也不会被我们

遗忘的秋日。

秋影

法学2302班 沙芸

2023 年 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

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3 周年纪念

日。作为中华儿女,我不仅为我们英勇

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强大的美帝

国主义感到骄傲、自豪,更为他们勇敢

无畏、为争取和平幸福生活而誓死保

家卫国的精神品质感到钦佩。抗美援

朝,是一场卫国战争,不仅证明了正义

终将取得胜利,更证明了拥有良好精

神品质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朝鲜战争爆发之时,新中国刚刚

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当时的条件根本

不允许我们打仗。但迫于形势严峻,毛

泽东同志紧急召开会议,商讨是否出

兵朝鲜。其实在当时,反对的声音并不

少。某位科学家就曾经表示过,根据装

备对比,我们中国如果出兵,必将惨败

而归。又过了一段时间,朝鲜战场上,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与南朝鲜军

队打得北朝鲜节节败退,并且悍然越

过“三八线”,轰炸了我国东北边境,并

且派遣舰队入侵我台湾海峡。直到这

时,毛主席忍无可忍,发出质疑:“美国

佬过了‘三八线’,过不过鸭绿江啊?”

为了长久的和平发展,我国决定,派出

以彭德怀同志为总司令员的中国人民

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驰援北朝鲜军

队。

在这场战争期间,也涌现出了不

少英雄,如为保护部队安全,不暴露目

标,被大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同志,为

掩护部队用身体堵住枪口的黄继光同

志,还有坚守长津湖高地的杨根思同

志......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英雄事迹,就

算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值得我

们去学习。在取得战争胜利后,我军在

板门店与美国签订停战协议。当时签

署协议的美国将军克拉克沮丧地说:

“我是首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上

签字的美国将军。”由此可见,中国人

民志愿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远远落后

于美军,但我们中华民族将士们不畏

牺牲、誓死卫国的决心使得我们取得

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有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我也

看了不少,通过这些影片,我更加能体

会到当时的志愿军将士们的英勇无

畏,令我心生敬佩。在整个抗美援朝战

争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

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

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

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可是

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

的人。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

过上了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因此,我

们更加不能忘记曾经先烈们抛头颅、

洒热血的战争年代,如果没有他们,哪

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作为当代

青年学生,我们应该要以先烈们为榜

样,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顽强拼搏

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

远大理想,争做新时代接班人,为民族

振兴接续奋斗!

先烈精神不朽,民族精神永存

新闻2302班 黄盛铨

回望七十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风华正茂。今

日,正为抗美援朝胜利七十载。“烽烟滚

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我忆往

昔,暮雪风霜,热血难凉。73 年前,有那

么一群人,他们有着和我们一般的年

龄,来自五湖四海,告别了心忧的母亲,

离开了家乡。他们意气风发,唱着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不同的他们此刻走向

同一个地点,他们越过雪封的鸭绿江,

跨过大雪纷飞的长白山,来到了三八

线,守卫故乡。他们的名字就是——中

国人民志愿军,我们称他们为“最可爱

的人”。三年里,他们肩负着人民的重

托,民族的希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

拳来”,志愿军牢记嘱托,身着单衣,穿

梭于暴雪之中,当小米加步枪,遇到敌

人的飞机大炮,他们用血肉之躯立起高

墙,用坚定信念筑起防线,用生命捍卫

了民族尊严。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40

天收下平壤,70天拿下汉城,197653名

战士用生命宣告:西方列强这几百年

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

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日子一去

不复返了!

看今朝,山河无恙,国泰民安。2022

年9月,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

士遗骸魂归故里。73 年前,新中国刚刚

成立,他们还没过上几天和平日子,就

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前线,投入到伸张正

义保卫国家的队伍中去。这一去,就再

也没能回来。73年后,他们回到了故乡,

感到一切熟悉又陌生,熟悉着人们洋溢

在脸上幸福的笑容,熟悉着国旗随风飘

扬;陌生着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陌生

着如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新中国。这

一切,多亏有了他们,他们用信念换来

了如今的和平,用热血换来了如今的富

足,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幸福。去时百

斤重,归来万丈高。

望此后,锦绣华章,盛世延绵。抗美

援朝一战,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中国向

全世界展现了拳脚,打击了美帝国主义

的嚣张气焰,大大巩固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此后,中国挺直腰板,走向世界,在

世界中撰写辉煌篇章。那以后会是怎样

的世界呢?是众安道泰,鼎立于世,是汉

字流芳百世,是诗词歌赋传颂百代,是

我辈的精神与脊梁永存于世人,是后代

子孙谱写中国更璀璨的乐章。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

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

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

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习近平总

书记曾如此教导。而我们身为新时代青

年,要牢记使命,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

神中寻找给养,砥砺前行,以吾辈之青

春,护盛世之中华。

一声再会,一世再回

材成2303班 郭承恩

旗帜仍翩跹,继薪火前行

汉语言2302班 杨孟琦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手机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