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视知觉训练”_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发布时间:2022-12-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_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年第 31 卷第 5 期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Vol. 31 No. 5 2022doi:10. 11835 / j. issn. 1005-2909. 2022. 05. 018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谢肇宇,叶桂灵,邵钶钧.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J]. 高等建筑教育,2022,31(5):142-150.修回日期:2021-04-18作者简介:谢肇宇(1991—) ,男,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乡土聚落保护更新、地域性建筑教育等方面研究,( E-mail)317005725@ qq. com。批判的“视知觉训练” :一次建筑美术教改谢肇宇,叶桂灵,邵钶钧(温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摘要:目前国内的建筑美术教育,可以归纳为“传统技法训练” “结构素描训练”以及更符合当下趋势的“视知觉训练”三大体系。 通过分析它们的发源和特点,对比不同学者的教学总结,可以归纳出现今国内建筑美术教育概况及其革新方... [收起]
[展开]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_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Vol. 31 No. 5 2022

doi:10. 11835 / j. issn. 1005-2909. 2022. 05. 018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谢肇宇,叶桂灵,邵钶钧.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J]. 高等建筑教育,2022,31(5):142-150.

修回日期:2021-04-18

作者简介:谢肇宇(1991—) ,男,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乡土聚落保护更新、地域性建筑教育等方面研究,( E-mail)

317005725@ qq. com。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 :

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谢肇宇,叶桂灵,邵钶钧

(温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目前国内的建筑美术教育,可以归纳为“传统技法训练” “结构素描训练”以及更符合当下趋

势的“视知觉训练”三大体系。 通过分析它们的发源和特点,对比不同学者的教学总结,可以归纳出现今

国内建筑美术教育概况及其革新方向。 同时,在深入分析“视知觉训练”体系之具体教学构架、特性及不

足的基础上,针对地方院校建筑美术教育现状,从“在地性” “课程联动” “个人情感”等方面入手能够提

出某种批判视角下的“视知觉训练”新构想,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改实验。

关键词:批判视角;视知觉;地域特色;课程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2. 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2)05-0142-09

建筑美术是建筑学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已有理论与实践表明,建筑美术教育存在着

不同流派及各自发展演变,并各有特色。 相比偏重“技法训练”的传统美术教学体系,国内外学者的

实践与研究业已证明:应用“视知觉、心理学”的“视知觉训练”美术教育体系更适合现代主义建筑教

育。 通过反思仍被国内地方院校应用的“传统技法训练”之弊端与更“先进科学”的“视知觉训练”

之短板,本课程团队以“视知觉”训练体系为创新基础,通过强调建筑美术教育的“在地性” “与设计

课联动”等,实施了一次建筑美术教改,以取长补短、发扬自身特色,并一定程度地探索地方院校建

筑学教学的新模式。

一、建筑美术教育的发展渊源、现状与趋势

建筑学的美术教育历史悠久,纷繁复杂,但纵观各流派及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并归纳为“传统

技法训练”“结构素描训练”及“视知觉训练”三大体系。

(1)巴黎美术学院的“传统美术教学体系”,以“大师作品临摹”“石膏像写生” “人体写生”等为

主要内容,在 20 世纪初被引入国内,又在 1950 年代以“契斯恰柯夫教学模式”

[1]的流变形式从苏联

第2页

谢肇宇,等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引入,其被定义为“传统建筑美术教育”。

(2)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结构素描课程与理念”,在 1980 至 1990 年代被引入国内[2]

,并在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推广,以其“通过关注分析描绘物体形态结构,推动后续形态与空

间的想象与演绎,进而关联建筑设计”的特色广为人知。

(3)由包豪斯学院的康定斯基、伊顿最早提出的“视知觉艺术和视觉设计”,其概念在 20 世纪末

被引入国内[3-4]

。 其以“感知的教育”为原则,训练抽象思维,建立与现代主义设计概念与方法相适

应的视觉基础,被认为“开创了现代建筑美术教育先河”。

21 世纪之前的国内建筑美术教育,多继承巴黎美院的“传统观技法训练”模式,后期少量地探

索“结构素描课程”。 其课程呈现出“单一架构、独立运作”的特点,如图 1 所示。

图 1 传统结构素描作业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国内外交流日趋增多、国外新教学理念不断引入、教学反馈不断积

累,国内对原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深刻反思,并进行了诸多新探索。 如天津大学王强老

师提出“加强美术与建筑设计教学理念的有机配合,是改变我国现有建筑美术教育状况的关键”,并

制定出包含“线描训练、形态构成、色彩表现空间及美术史理论等”的综合教案[5]

。 又如烟台大学刘

天民教授提出“美术训练需要将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构成课’‘表现训练课’有机结合”,强调培养

学生视觉思维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一种“看”的新方式,即营造一种积极的思维与探索活动[6]

。 此

外,昆明理工的唐文老师亦提出“美术与设计课、构成课等其他课程需同步推进,并需在教学中增加

‘感知教学’的过程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其鼓励学生进行具象感知,并通过抽象形式进行再现

和转译,即“感知—理解—作用”的思维过程[7-8]

,而这种抽象感知体系,需通过美术课中设置有条理

的抽象思维训练得以实现。

进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国内各大工科院校开展了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如重大、西建科、浙大

等将素描练习细分为结构素描、研究性素描、表现性素描等训练,试图拓展思维与素描方式。 南大、

东南、深大等开展了由“包豪斯视觉训练体系”为本源的“以视觉创意为导向的建筑美术教改”———

旨在推行与设计思维相关联、符合现代主义建筑学教育、步骤环节明确、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教学,

如图 2 所示。 此外,西建科等亦开展了关于“美术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架构”的教学实践[9]

143

第3页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图 2 浙江大学《建筑初步》光影表现的作业

近二十年的反思和各工科院校“小步伐式”的教改实践,初步指明了建筑美术教改的几大规律

和方向。

(1)加强理论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增加美学与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2)调整课程体系大框架,加强课程间的协调互动与有机融合,实现美术直接应用于方案生成

阶段(群体组合、单元形式与比例、光影等)的辅助理解与推敲。

(3)强化视觉传达等现代艺术训练,通过机制使“视觉训练” 贯穿教学并带动创造性思维的

培养。

(4)改进表达方式,通过特定素描方法强化特定认知,如结构素描对结构形式的认知与创造。

二、地方院校建筑美术教改途径与着力点

在国内重点建筑院校不同程度地脱离传统建筑美术教育的同时,大部分地方院校仍裹足不前,

受到“过度倚重技法”“地方特色不足”“理论脱离操作实际”“课程内容枯燥”“与设计思维分离”等

多重现实问题的困扰。

以笔者所在的温州大学为例,一方面,其建筑美术的教法仍以临摹与技法训练为主,学生因缺

乏绘画技法的美术基础而感到吃力,领悟不透画法系统及原理而出现如透视准确性等错误,缺乏观

察与体验而难以开展想象。 此外,通过长期的技法训练,仍难以服务设计课程———学生因缺少对形

式构成的体验、形态材料美学的感知、空间场地的想象等,在面对方案创作时,思维仍停留在“干枯

理论”与“具象素材”而流于苦思冥想[10]

。 另一方面,以往的教学以教师引导启发方式与面授形式

(师徒相授)为主,其训练形式单一,前后连续但阶段性及其界限却模糊混沌,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

性、经验性,难以制定有明确步骤的教学计划、较客观的评价标准。 因此,建立“具有针对性、逻辑

性、可量化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使综合、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单元模块”

十分迫切。

回顾传统的建筑学教学体系,虽然其针对“思维—视觉”亦设置了相关训练,但训练内容皆被散

置于低年级的形式构成、素描、画法几何等几门课中,乃至核心问题最终凸显并反馈至设计课[11]

,具

体如下。

144

第4页

谢肇宇,等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1)形式构成主要研究形式本身,没有和视觉及设计思维关联。

(2)传统素描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只注重技法与写实。

(3)画法几何意在用二维图示表达三维与空间,是视觉思维的组成部分,却很少使用素描方法,

并将其与直接的视觉体验相联系。

(4)设计课关注空间与形态研究,传统设计课却很少将一系列知觉操作与设计思维(抽象、创作

性的)综合并灵活运用。

与此同时,部分国外知名高校“摒弃传统建筑美术,转而改为由视觉创意、场所装置、材料材质、

艺术构成等专题训练组成的建筑学低年级综合训练”的做法具有“他言可鉴”的启发性。

因此,在难以调整整体课程体系与课程族的情况下,在美术课中构建一套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紧跟建筑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前研,并将“表现方法、画法系统、多要素的视觉与形态感知思维(知觉

操作)”等多重特定内容有机综合的训练体系,成为改变当下困境的有效途径。

纵观众多流派与分支,以包豪斯视觉训练体系为基础的“视知觉训练体系”因具有“艺术与心理

学理论背景、建筑学实践基础、能创新培养抽象思维”,同时其操作过程亦囊括了“思维—视觉”多重

特定内容,是当下最符合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一套训练体系、方法论和价值观载体。 因此,构建一

套合适自身、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体系”,将是众多地方院校现阶段教改的着力点。

三、“视知觉训练”详述

包豪斯“视知觉艺术和视觉设计”的理念在被建筑学界认知之前,已被国内艺术界的学者广泛

认可、提倡并转化为诸多学术与艺术成果。 而建筑学界最具代表性与适用性的成果,当属顾大庆教

授所撰的《设计与视知觉》及其教学实验[11]

。 其分析了新视觉方式训练的内容与指向,并归纳为以

下几个层面。

(1)抽象思维:用形式语言辅助抽象思维进行研究。

(2)空间知觉:对对象空间的连续观察和知觉片段的共时性再现,将空间进行“想象等系列操

作”并体现画面,也对空间的深浅感兴趣。

(3)对材料的敏锐感觉:体现对材料的直接触觉体验,将其与视觉相联系。

顾大庆在研究“视觉、设计思维及两者关系”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视觉思维的整体观”概念,

非常全面地分析了与设计密切相关的视知觉训练所涉及的几个最根本要点:绘画的动作与技巧(多

种素描方法)、对形式的感知(针对多要素的感知等操作)、画法系统(透视、制图和几何投形等多类

型画法系统)。 其综合运用,为视知觉训练模式的客观科学性提供了良好保障,如图 3 所示。

同时,顾大庆认为视觉思维研究的本质,是对形式的感知、分析、转述等一系列过程的体验与经

历,其基本问题可以从“要素”和“操作”两个方面(即两条构架线索)来归纳,上述两方面也成为了

顾大庆后续教学中各个训练模块及内容分布与构架的基石———如空间的要素包括“形状、体积、空

间、光影、质感、色彩等”,对其要素与整体的操作包含了“观察、体验、表现、描述、想象、分析、再现

等”,其亦为后续每个训练模块的“闭环式”操作步骤提供了依据[13-14]

因此,在组构与操作层面,其更趋向创造一种更加透明、分解式、单元化、灵活通用且符合视觉

思维活动本质的综合构架———以“要素”(形式主题)与“操作”(感知等)为主干,具体化为十二个专

题,在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表述方法与表意系统(特定素描方法与画法系统)来完成“操作”,最终落地

145

第5页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为一套完整的教案,具体如表 1 所示。

图 3 顾大庆教授的“视知觉训练”实验

表 1 原“视知觉训练”教案概述

专题 训练目的 专题训练模块

1. 明暗

了解工具与纸张特性,使之产生技法绘画意识和造

型意识、对明暗与各类形状的感知与本能互动

涂鸦任务/ 抽象化任务/ 更加主动地寻找

抽象形式关系/ 视觉秩序

2. 形状

从形状的角度研究物体(建筑)的形式构成,训练学

生正负的视觉思维转换

正投影与正投形任务/ 负形知觉和描述/

拼贴练习/ 模棱两可性任务

3. 体积

研究与体验物体的三维造型、几何结构、重量感、片

段共时性、多面性特征,以及体验实体体积的运动和

时间因素

几何结构认知(结构素描) / 雕塑素描与

体积重量感

4. 空间

追求画面中形状与背景(空间)的互动关系及图底关

系的模棱两可性,通过实验激发抽象的空间感受并

通过透视探讨空间感受

透视与空间结构关系的认知/ 雕塑素描

及空间容积的体验/ 空间限定与空间构

成/ 想象的空间任务

5. 光影

研究对光影现象的感觉经验、光线对我们空间知觉

的修饰作用、光影作为一种造型手段的可能性的探

索等

光影的观察与描述/ 形体与阴影的动态

关系/ 光影的抽象表现

6. 质感

通过实际接触与制作材料来培养一种对质感的敏锐

觉察力与表现力,训练写史记抽象描绘质感的能力

质感认知任务/ 模拟质感任务/ 抽象质

感/ 从材料质感到图案全过程

7. 色彩 针对色彩概念、色彩感觉、色彩构思的训练

色环与色彩调配/ 相关认知练习/ 色调的

研究/ 色彩构图

8. 解析

通过一方面针对画面空间的研究,另一方面针对建

筑空间的探讨,解析素描和视知觉设计的几个基本

策略

认知环节/ 深度空间诠释/ 平面空间和浅

空间诠释/ 平面空间的诠释

9. 写实

探讨空间与光影的真实互动———真实描述对象形

体、空间、表象(空间的表象属性),以及对空间的

感受

“空间、开口、光线” / 光线对空间知觉的

影响/ 固有色、环境色、空间知觉/ 从现实

空间到画面空间

10. 体验

探讨如何将不同的素描方法运用在对建筑的观察和

研究的速写中

速写方法/ 体验方法/ 组合构图

11. 想象

探讨照片剪辑的创作手法作为空间想象的手段的可

能,即用照片来构筑想象的空间场景

照片剪辑作为空间想象方法/ 空间意识

与空间构成/ 混合媒体的表现方法

12. 表现 解决色彩色调与设计表现图的明暗处理等问题

视点与透视作图/ 环境与建筑配景/ 意境

中的明暗、光影、色彩/ 渲染与表现技法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设计与视知觉》绘制

就教案的整体构架而言,“形状、体积和空间”属于对形式的本质研究,而“光影、质感、色彩”属

于对形式的表象研究,其他专题属于“感受—转译”性质的综合性研究;就训练次序而言,应先本质

146

第6页

谢肇宇,等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后表象。

观察每个专题研究,皆由几个任务模块组成,体现了“从具象观察到抽象转译,再到创作”的逻

辑理性。 同时每个任务的研究方法与对象灵活多变,从各类生活用品到建筑、从照片到抽象图案、

从实体到光影等元素……以上构架体系,符合人类学习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研究认知建筑的基本规

律,其背后逻辑、表层结构形式又与初步课“空间建构训练”体系大体一致,亦为其同步初步课并有

机融入“建筑创作及创意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批判性反思、创新性构想与新教案

“视知觉训练”虽是一套被论证且实施过、拥有强逻辑理性、高度训练指向性与启发性、较高操

作及评价量化性的成熟训练体系,但缺陷亦十分明显。

其一,与初步课的“空间建构”系列训练不同,其主题、模块缺少大背景统筹或线索(如故事情节

或对象物等)串联———不同主题模块未以统一的研究对象为线索进行串联而使过渡更加顺利而非

跳跃、零散的。

其二,没有直接与初步课等课程相关联,更缺少有效的互动机制。

其三,缺少传统建筑美术教育中的“个人经验”“情感色彩” “启发性与开放性”以及改革趋势下

初步课“空间建构训练” 所倡导的“具身感知”,也未能有效体现地方院校教育的地域性特色及

优势[15]

因此,为了推行“创意思维”教育并弥补以上缺点,需要批判地构建一套以“设计思维训练”与

“视觉导向”为核心、关联初步课程并带有一定地域特性及个人经验/ 情感色彩的教学新框架。 本教

学团队据此开展了具体的课程新构思,并在原“视知觉”训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创新,如图

4 所示。

(1)线索贯穿+课程同步:一方面,紧密结合初步课并有针对地筛选研究对象,如运用设计方案

的建筑或空间模型来替代或补充《正负形互动》等训练环节的家具类生活物品;又如以设计方案本

身为对象进行建筑内外光影的推敲、色彩与质感的运用,用设计课的研究对象作为建筑美术大构架

中的特定线索贯穿每个主题,进行连贯地“串联”。 另一方面,不同的专题群组能呼应初步课中不同

的模块与训练主题,在教职组成员相同的良好条件下,可令课程间的步调与授课内容协调、互通。

(2)在地性+写生实践:《写实》 《体验》等专题采用本土村镇的建筑、空间与特定场地为写生对

象来强化认知并补益设计课的前期分析;同时将写生的手段结合到整体研究中,促进学生对“抽

象—具象”的理解与转换。 如在《光影的训练》环节,选择温州大罗山脚的茶山村镇建筑组团为对象

进行写生活动,又如尝试用真实群体建筑体块的光影效果对比室内模型,加强具身体验等。

(3)增加总结性的创作与体验环节:在特定节点加入带有“草模”性质的“综合材料训练”

[16]

、在

地性的“写生”等环节,体现对前述环节的总结;同时使“方案设计—构成训练—视觉训练”相结合,

令其观察与创作皆带有个人体验与情感色彩。

基于以上研究,本教学团队完成了初步课与美术课教改方案,如表 2 所示。 并在温州大学

2019—2020 学年进行了教学实验,如图 5 所示。

147

第7页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图 4 温大建筑美术与建筑初步关联机制示意

表 2 新版“视知觉训练”教案构架(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专题 训练创新

1. 明暗 增加选取大学城周边村镇实景照片为研究介质进行抽象环节训练

2. 形状 增加建筑模型、建筑构件与家具、正负图形、茶山村镇图底关系的研究

3. 体积 研究从家具物件过渡到初步课空间限定出的实体体块,产生多个方案

4. 空间

结合初步课任务,进行空间几何结构、容积、空间限定的想象式描绘,并制作模型来体验空间深度、开放

度等,并尝试加工为“不可思议”的想象空间

写生(新增) 增加茶山村镇真实群体建筑的光影写生,设计空间的光影推敲等

5. 光影 结合初步课,以设计的建筑与空间为对象进行光影推敲等

6. 质感 结合初步课,增加对建筑表皮材质的认知与感觉环节

7. 色彩 暂无创新

综合材料训练

(新增)

通过综合材料组织,同时性地思考光影、质感、色彩等问题,为后续专题铺垫。 在此环节关联性地进行

初步课方案的推进(推进空间具象化:材质、构成等属性的思考与推敲)

8. 解析 暂无创新

9. 写实 以初步课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同时从熟知的校园空间或周边村镇空间中寻找研究对象

10. 体验 理论结合实践,在茶山村镇空间及建筑细部中实践

写生(新增) 新增环节,捕捉村镇公共场所,及初步课任务的真实场地特质并练习速写

11. 想象 以初步课成果为导向,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可能性最终展示与场景构想

12. 表现 暂无创新

148

第8页

谢肇宇,等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图 5 温大建筑美术新课改部分作业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教改是一次“以视知觉训练体系为核心,批判地加入本土地域特色与个人色彩,并与设计

课关联互动的一次建筑美术教学实验”。 其创新在于以下两点。

(1)相比传统建筑美术教学更加科学进步。 本次教学实验通过“可量化操作、循序渐进、前后关

联、多层次综合、结构有序”的构架设置,使“视觉感知、心理与多重体验,思维与认知转换”等更高

级、抽象的教学效果可被实现。

(2)相比视知觉训练体系更加综合。 本次教学实验关联并平衡了以下几个层面:“抽象训练—

具身感知”“国际视野—地域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独立性—课程族的关联互动”。

从教学效果看,教改初步达到了预期目的。 然而,本次教改亦带有许多不足与遗憾,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几点。

(1)理论与训练支撑有待强化。 部分理论认知环节难度较大,且缺少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支持,

难以扩展训练。 同时具体操作又因时间与师资问题而减少了部分抽象训练,导致效果减弱,如《综

合材料训练》任务。

(2)研究对象有待进一步优化。 大学城周边的茶山村镇虽然可以观察到真实的生活、自发营造

的丰富空间,但其并非浙南地区最具典型地域特质的村落,选择的观察与研究对象有待优化。

(3)与设计课的内在联系仍待加强。 建筑美术为“认知建筑和创意性设计”服务,不仅需要结合

149

第9页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并借助设计课实现“创意思维训练、具身感知与综合体验、掌握表现表达技能与通用模式”,还应于

更宽泛的视野下、通过更基础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美学教育等)培养学生建筑艺术审

美及创作素养。 因此,为加强二者联系,一方面需要通过在课程之间贯穿多重线索以强化实践的互

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重新重视各科的理论建设并促进相互的渗透补充,拓展“建筑美学、建筑人

文、建筑设计基础认知等”理论教学的广度、深度与普及度,尝试通过更宽泛、更基础的素质教育增

强学生综合素养。

与此同时,本团队基于本次教改成果及不足之处,准备在下一学年开展更加深入的课改[17]

,如

强化专业理论与训练、优化研究对象、增加串联线索、增强美术课中的人文教育等。

参考文献:

[1]潘绍元.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素描教学特点[J]. 南方建筑,2004(1):44-46.

[2]吴华先译. 设计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3]约翰·伊顿. 造型与形式构成———包毫斯的基础课程及其发展[M]. 曾雪梅,周至禹,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4]郭旺学. 有效、创造与感知———伊顿的教学思想在独立学院建筑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 美术大观,2019(7):150-152.

[5]王强. 改进建筑学美术教育的途径[J]. 建筑学报,2009(9):54-56.

[6]刘天民,陈静. 建筑美术教学改革刍议[J]. 建筑学报,1999(11):54-56.

[7]唐文. 建筑美术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1-94.

[8]唐文. 建筑美术教学的改革[J]. 高等建筑教育,2001(1):47-49.

[9]张永刚,阙阿静. 无用之用 以史传心———谈谈建筑美术教学体系中的理论课建构[J]. 建筑与文化,2011(10):124-125.

[10]丁鹏,张群. 工科院校建筑美术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 美术大观,2015(4):164.

[11]吴昆. 视觉创意在建筑学专业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评《设计与视知觉》[J]. 中国教育学刊,2019(4):140.

[12]顾大庆. 设计与视知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顾大庆.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9):40-45.

[14]吴昆. 以视觉创意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研究[J]. 艺术教育,2017(19):113-114.

[15]李沄璋,周波,张鲲. 四川大学地域性建筑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3):84-87.

[16]李斌. 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美学[J]. 文艺争鸣,2010(10):135-138.

[17]潘莹,施瑛,郭祥. 初看建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7(1):103-107.

Critical “visual perception training”:

An architectural art education reform

XIE Zhaoyu, YE Guiling, SHAO Keju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P. R.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domestic architectural art education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systems

?traditional technique training ?structural sketching training and ?visual perception training which is more

in line with current trends. By analyzing their origi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ing the teaching summaries

of different schol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direction of domestic

architectural art education.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eaching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visual perception training system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chitectural art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 regional

?curriculum interaction and ?personal emotion it is possible to propose a new concept of ?visual perception

training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and conduc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s.

Key words critical perspective visual perception regional features course interaction

(责任编辑 袁 虹)

15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电脑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