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2022年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3-3-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青海大学2022年招生简章

3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现任领导史元春,工学博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14届委员会委员。教育学术贡献:交互路径效率模型与优化方法、多媒体多播协议、网络教学系统与技术标准等,曾获得2001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2009年、201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北京市优秀教师,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成就奖,2010年、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2022年顶会成果居计算机学科排名CSRankings人机交互领域世界第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60年生,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学位,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院校设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2018一2022)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共产党... [收起]
[展开]
青海大学2022年招生简章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部省合建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清 华 大 学 等 6 所 知 名 高 校 对 口 支 援 学 校

国 家 重 点 建 设 的 1 4 所 中 西 部 高 校 之 一

“双一流”建设高校

青海大学

2022年招生简章

第2页

1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对口支援

综合实力

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

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

医学部

农牧学院

化工学院

财经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水利电力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藏医学院

地质工程系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

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

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青海大学资助项目简介

2022年来源计划综合统计表

师资力量

教学科研

就业升学

创新创业

国际交流

P2

P3

P4

P5

P9

P18

P19

P20

P21

P22

P35

P38

P41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10

P13

P14

P16

P17

目录 CONTENTS

高原名校

招生院系

报考指南

第3页

2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青海省会——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

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1

年以来,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北京化工大学6所知名高校先后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学校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大学、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之一、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2022

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迈 入 青 海 大 学

学校简介 志比昆仑 学竞江河

第4页

3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青海大学校长

史元春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

俞红贤

现任领导

史元春,工学博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计算机

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

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14届委

员会委员。

教育学术贡献:交互路径效率模型与优化方法、多媒体多播协议、网络教学系统与技术标准等,

曾获得2001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2009年、201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

年北京市优秀教师,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成就奖,2010

年、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2022年顶会成果居计算机学科排名CSRankings人机交

互领域世界第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1960年生,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学位,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院校设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

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2018一2022)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

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十二届青海省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学术贡献: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项,省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第5页

4

入选国家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获批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九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

全覆盖。

恢复成包括工、农两大学科在内的青海工农学院。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

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同年,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

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

入选全国14所

“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

高校行列。

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

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

更名为青海大学。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

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

成为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

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

建设高校

▶ 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

历史沿革

第6页

5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

区高等学校工作,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

大学。在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积极协调下,2006

年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

2007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青

海大学; 2010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

青海大学;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

化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

至此,形成了在清华大学全方位对口

支援的框架下,六所高校共同对口支援青

海大学的工作模式,学校从此步入了发展

的快车道,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

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

对口支援

清华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下的跨越式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与青海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工作计划

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四任校长珍贵合影

我校召开清华大学对口支援干部任期考核座谈会

第7页

6

时任青海省省委书记王建军在讲话中强调,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是党

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

重要体现。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已经走过了 20年不平凡历程,教育部和

各支援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青海大学”长高了“、”变大了“、”有名了“、”更美了“,处处充满着生机

和活力、洋溢着青春和欢乐、诠释着立德和树人、彰显着支援和成效。

我们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感谢陈希部长的关心厚爱,感谢教育部的鼎力支持,

感谢各支援高校的无私奉献。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热爱教育、研

究教育、引领教育、发展教育,努力谱写新时代青海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出彩华章。

二十年征程,波澜壮阔。二十载初心,历久弥坚。回顾过往,二十年的无私援助,送来的

是温暖,体现的是精神;审视当下,二十年的群策群力,追求的是实效,结出的是硕果;展望

未来,二十年的接续奋斗,依靠的是坚守,期待的是华章。 2021年9月29日,对口支援青海

大学二十周年工作会议在大礼堂隆重召开,来自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支援高校的教师代表

和我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叙山海友情,共话辉煌成就,共谋美好未来。

时任青海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主任王建军,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时任

青海省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时任清

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出席会议。

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二十周年工作会议召开

第8页

7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强调,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已经成为推

动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

力的有效手段。要全面把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突出成就,进一步

做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长期坚持、提升内涵、加快发展。

要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加

快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谋划、聚焦国家战略、

创新对口支援方式、突出协同发展,加大力度做好对口支援青海大

学工作,为青海大学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西部地区开发开

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海省省委书记、时任青海省省长信长星说,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

区高等学校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年对口支援结出累累硕果,

对口支援的政策效应、帮扶效应、名校效应在青海大学得到充分验证,

对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放大效应、溢出效应更为广泛深远。我

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把打造建设“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发展“四地”的任务,与扎根高原建设中

国一流大学的目标结合贯通起来,充分借助支援高校的资源优势、人才

优势和先进经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服务

社会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努力推动青海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青

海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第9页

8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强调,对口

支援青海大学是一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在对口支

援过程中,援受双方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实现了援受并进、

共同提高。各支援高校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和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刻牢记“国之大者”,

从全局高度把握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意义;紧密围绕青海大学服

务高原的特色需要,精准开展支援工作;不断创新对口支援体制

机制,优化深化长效合作,提升工作效果,积极助力青海大学显

著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不断谱写对口支援工作的新篇章。

二十年来,青海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对口帮扶下,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

研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

2021年9月,校党委书记俞红贤代表学校与清华大学等六所支援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十四

五”协议和年度工作协议。

第10页

9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综合实力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

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 2个

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

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 0个

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 0 8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本科专业6 7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国家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

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 1个

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

农业部实验室(中心)5个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

国育华渔 V R世界实验室1个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 8个

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

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

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

学校占地 3000 余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 2.7万 余人,

其中研究生 3700 余人、本科生 2.3万 余人。

第11页

10

学校现有

●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

● 双聘院士 7 人

● 双聘教授 2 人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8 人

● 青年项目 1 人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

●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

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

家级人才 22 人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7 人

● 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教学名师工作室1人

● 昆仑英才·教学名师8人

● 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

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

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

学奖等 14 人

●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

● 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60 余人

●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项目502人

● 团队项目 21 个

● 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学科带头人 227 余人

● 1 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16 个研究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5356人(含附属医院3054人),其中专任教师145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

士559人,占比达38.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95%。

师资力量

王光谦

曾小勤 余红发

梅生伟

肖 麓 祁得林 李先加

梅生伟 魏加华 马宏伟 钟德钰 陈来军 黄跃飞 林彦军 史元春

卢 强 倪晋仁 何雅玲 胡春宏 谭建荣 陈孝平 董家鸿

杜德志 刘玉皎 董全民

胡夏嵩 魏登邦 解宏伟 童丽 李向阳 祁得林 张 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万人计划”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双聘院士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第12页

11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程芳琴 彭润民 林红 张廷安 艾四林 汪长安 潘彤 费维栋 马保罗 高新才 李海民 葛肖虹

高新才 曹卫东 余红发 李小松 朱广伟 刘群 张荣庆 史元春 温浩 索有瑞 罗宏 彭军还

徐力刚 白义奎 林红 胡月明 刘明池 秦启伟 龙瑞军 李朝东 邵颂东 Tuan Ngo 梅生伟

徐世爱 徐能雄 陈来军 李铁键 周剑锋 王虎 石海宁

格日力

马山刚 陈咏华 马睿 张红岩

黄梓平 张传友 王建军 杨文宏 邱翊 俞红贤

王建军 郭永发 唐道城

梅生伟

耿 排 力 张 才 俊 文 绍 敦 杜 德 志 刘 青 元 许 存 和 张 登 山 刘 书 杰 李 杰 张 永 成 格 日 力 祁 得 林

马玉寿 迟德钊 柳茵 唐道城 刘红星 王纯莹 陈刚 周青平 王舰 达嘎 马晓岗 铁生年 侯明

王建军 邓勇 李丽荣 魏登邦 刘玉皎 胡夏嵩 董全民 李毅 俞红贤 毛学荣 李先加 赵常丽

张伟 李希来 金培鹏 苏占海 谢占玲 铁生年 芦殿香

王建军 袁霞 李希来 郭永发 秦嘉龙 李建华 刘尚荣

张吾渝 朱海丽 李戬 赵延忠 赵启文 王健 汤青川

格日力 杜德志 李戬 张吾渝 张勤文 梁玉金

马山刚 刘晓平 刘晓静 张英

“昆仑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国家创新争先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全国优秀教师

省级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工作室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

省级优秀教师

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昆仑英才·教学名师

第13页

省级优秀专家

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

“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员

人才“小高地”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

12

张登山 刘书杰 窦拉加 邓勇 胡夏嵩 高芬 王舰 马有泉 铁生年 马生秀 王建军 魏登邦

李占全 刘玉皎 张西云 祁得林 樊海宁 李希来 张成武 张爱儒 金培鹏 秦伟 毛学荣

陈刚 王健 牛小迎 孙彧 李莉 迟德钊 耿排力 高继东 胡夏嵩 格日力 柳茵 王舰 李双元 张西云

颜红波 刘玉皎 祁得林 纳添仓 樊海宁 冀林华 王晓英 董全民 张伟 赵久达

马玉寿 胡夏嵩 解宏伟 魏登邦 王舰 王兆芬 王建军 李杰 祁得林 张登山 周继平

王晓英 冯彩莉 刘玉皎 李双元 何涛 张君 陈雪梅 赵志刚 樊海宁 董全民 童丽

李长忠 张爱儒 杨应忠 丁生喜 朵红 李向阳 李臣玲 张文 梁玉金 冀林华 马睿

张勤文 孙春艳 曲波 高德东 吴成友 杨希娟 刘文辉 刘晓静 卢艳香 周莲 赵久达

李向阳 张伟 祁得林 张得钧 王晓英 胡夏嵩 李双元 杨应忠 苏占海 刘芳 樊海宁 骆玉霜

燕速 王树林 孙万成 刘玉皎 马志杰 何涛 段瑞君 薛志斌 田芳 张卫华 张爱儒 丁生喜

陈雪梅 梁玉金 冯彩莉 芦殿香 汤锋 热增才旦 刘寿 冶贵生 马玉花 荆海霞 杨希娟 邵登魁

党斌 刘文辉 牛海林 王宁峰 赵宙兴 崔香梅 顾声龙 龚志起 高莉 刘晓静 朱海丽 李国荣

戴延红 王彩勋 殷颂葵 赵玲 杨莹 姚茜 史慧 孙舒景 杨玢

杜德志 格日力 陈刚 李先加 马玉寿 王舰 周青平 崔森 李希来 樊海宁 颜红波 李建华 李长忠 王晓英

李希来

第一批 :李希来 “三江源生态演变与环境修复教师团队”

第二批 :金培鹏 “盐湖绿色材料教师团队”

第14页

13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教学科研

近五年,学校获批科研项目214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科研经费总计超

14亿元。鉴定科研成果816项。

近五年,在国内外各种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9344篇。

在 国 际 顶 尖 学 术 期 刊

《Science》《Nature》上发

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1

2

3

4

5

6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省部级以上奖6 0项

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人次

第15页

14

我校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就业服务模式,利用QQ、微信、第三方网络平台等,

以直播、云招聘等方式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开展线上招聘,搭建“双向选择”平台;组织毕业

生参加教育部就业促进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设置“就业政策咨询处”和“职业指导

专区”,通过“素质测评”“职业指导”“简历问诊”“政策咨询”等方式帮助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

题和困惑,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对城镇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体毕业生进行建档

立卡,构建“一生一策”帮扶机制开展针对性帮扶。

近年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放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大力推进

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我校毕

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近四年初次就业率均稳定在91%以上。

“恩来树人计划”青海羚跃乡村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线下培训活动

2021年我校教师张欢老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青海大学2021届春季校园双选会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举办成功第六届大学生就业创业选拔赛

就业升学

第16页

15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接收学校 接收人数 接收学校 接收人数

清华大学 4人 天津大学 6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人 湖南大学 12人

兰州大学 5人 青海大学 4人

江南大学 2人 南京农业大学 3人

四川大学 10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1人

上海体育学院 1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 9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 1人 中国农业大学 3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3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3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1人 西北大学 3人

首都医科大学 2人 南京师范大学 3人

复旦大学 1人 华南理工大学 4人

山东大学 8人 西北工业大学 11人

中南大学 6人 北京化工大学 1人

武汉大学 5人 大连理工大学 4人

西安交通大学 7人 南开大学 2人

郑州大学 2人 华中科技大学 7人

厦门大学 3人 北京理工大学 3人

上海大学 2人 暨南大学 2人

东南大学 1人 上海财经大学 1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人 北京交通大学 4人

华东理工大学 3人 中国矿业大学 1人

浙江大学 2人 河海大学 4人

华中农业大学 1人 河北工业大学 1人

东北财经大学 1人 北京工业大学 4人

西南财经大学 2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人

东北大学 1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人

中国政法大学 1人 中国海洋大学 1人

西南交通大学 2人 南京大学 1人

中央民族大学 3人 中国地质大学 2人

重庆大学 6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人

北京科技大学 1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人 武汉理工大学 1人

青海大学2022 年免试直推研究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2022年免试直推研究生209人,其中96%进入“双一流”高校;近五年累计免推千余人。累计免推清华64人。

第17页

创新创业

我校在“互联网+”大赛中斩获金奖,实现青海突破!

16

青海大学于2017年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8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

经验50强、同年,以副理事长单位身份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19年当选中国高校

众创空间联盟主席团高校,2021年牵头成立青海省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学校始终不断将双创教

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自主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40余门,

引入校外高水平课程50余门,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修读不少于4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全

省首先推行学分制改革,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聘任校内外双创导师116人,其中

7人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获批立项5个国家级、11个省级、204个校级

大创项目,近三年荣获获国际级奖项5项,国家级56项,省级245项,在第七届“互联网+”总决

赛中斩获1金1银5铜,实现青海首金的突破,目前学习有多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37个校院两级

创新创业工坊,孵化学生初创企业21个,校内“创客咖啡”“青大印象纪念品”实体平台面向学生选

拔经营团队,为学生提供“零成本”孵化政策,创新大厦是省内乃至西北高校中规模最大、配套设

施最完善的众创空间。

第18页

17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

本、韩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

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等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入选“高等

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

青海大学“三兄弟”合作持续开展,成为中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我校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澜

湄青创赛系列活动进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在以全

方位、多领域、有特色、高水平的态势不断扩大。

第19页

18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High Altitude Medicine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青藏高原第一个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

的高原医学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包含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药学等8个功能研究室,先后被评为

“高原医学国家重点学科”、“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医学科技部国际合作示范基

地”、“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现占地6300平方米,具有各类大型仪器设备500多台套,价值4300万元。此外

中心在可可西里(海拔4600米)建有我国第一个野外现场研究基地。在领军人物格日力教授的

带领下,中心始终将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相结合,突出青藏高原的“高原、民族、地域”等特

色,近年来通过将青藏高原世居人群/动物基因型与造血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筹相关生

理表型进行关联分析后,首次发现了3个藏族人群低氧适应正选基因,并先后解析了蒙古人全基

因组及藏羚羊等高原世居动物的全基因组详细信息,初步阐明了其低氧适应遗传机制并取得了重

大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团队坚持“现场-实验室-临床”三结合的研究模式,通过建立慢性高原病

样本库并在高海拔地区现场收集大量患者的血液、心脏、肺动脉等生理指标,制定了慢性高原病

国际诊断标准–“青海标准”。目前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等省级三甲医院及果洛、

玉树、海西等州基层医院均设有高原病临床基地。目前团队共有科研人员15人,具有博士学位11

人(占73.33%),留美博士后3人,中心在读博士56人,承担973、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

题50余项,团队在Science,NatureGenetics,NatureCommunications,PNAS,PLoSGenetics

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得到了全世界同行专家的认可,部分工作已达到世界

领先水平。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刘涛副省长调研我校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流式细胞仪

第20页

19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9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

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青海省唯一的高等

院校直属教学医院。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青海红十字博爱医院和青海省预备役步兵旅医院设

在我院。医院是青海省抗癌协会、青海省康复医学会和青海省包虫病学会的挂靠单位。

199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

英雄集体”,20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201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青海玉树地震

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4年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

院”,2016年被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领导小组评为“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

范单位”,2017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被中国医师协会

授予全国“人文爱心医院”。

医院拥有两个院区,占地面积189.96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院现有职工3054 人,卫

生专业技术人员2661人。其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96人(正高级145人,副高级237人)。

医学博士52人,医学硕士415人。

医院设有管理部门30个,临床科室55个和医技科室16个。其中,普通外科学、肿瘤学、心

血管病学3个学科承担着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内分泌与代谢病学、骨科学、病理学等

12个学科承担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有肿瘤专业、影像专业、药事管理等12个省级医

疗质量控制中心。

第21页

20

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QHU National Science Park

青海大学科技园在省科技厅、教育厅的关怀指导下,在青海大学、生物园区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9

月获得科技部、教育部第十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填补了青海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白。2014年12月

青海大学科技园加入“泛西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并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5月加入青海省孵化

器协会,成为副会长单位。2016年9月加入“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成为联盟理事单位。2017年9月获得

“青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2018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创业孵化基地”。2018年8月加入“西宁市创业创

新联动孵化基地”。2020年1月获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2020

年4月获批青海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0年6月获批青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园区规划分为三个片区:中部为综合服务区,南北两侧为产业区,园区建设用地317亩,核心区规划

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建成核心区主楼并通过验收,面积30988平方米。

青海大学科技园依托青海大学等省内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综合智力资源,借助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优势,聚焦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

领域,打造“科技园”与“产业园”的联合体。以“空间有形,梦想无限”的宗旨,植入精准服务理念,搭建全

面服务平台,借智引智、吸收人才,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知识产权资助、房租优惠、免费财务法律服

务等方面全面支持入园企业。园区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战略新

兴产业培育基地,有效服务于青海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推进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截止2020年7月为止,青海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企业104家,在孵企业81家,2019年新增企业18家。

在孵企业中电子信息类21家、医药生物技术类22家、技术咨询服务类10家。新能源新材料类5家、检验检

测类1家、其他类22家。园区在孵企业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四板”上市企业1家,青海省科技

型企业8家,西宁市技术研究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2个。在孵企业人员从业人员1514人,其中博士17人,

硕士34人,本科568人,本科以下400余人,接纳应届毕业生、实习生近500人。

园区累计孵化企业372家,目前在孵企业32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四板”上市企业1

家,国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西宁市技术研究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2个。在孵企业总注册资本金113

亿元。2021年度入孵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产值达到近9亿元,利税3200余万元。研发投入3236万

元,设立研发机构24个,在孵企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其中博士76人,硕士434人,本科2568人,接纳

本科应届毕业生及实习生近1000人。

第22页

21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

Qinghai-Tibet Plateau Biobank

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是青海大学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青海建立的首个国家

级生物样本库。该样本库着眼于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趋势,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出

发,主要开展采集和保藏青藏高原原住族群及迁居青藏高原族群的生物样本,并对其进行科学的

管理和质量控制。

在国家科技部、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青海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青藏高原

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已于2019年5月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现已初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样本

采集、储存和管理体系。该样本库库容约150万份,占地1500m²,功能分区包括样本接收处理

区、核酸提取区、质控区、保藏区、研究区及信息库等。样本库拥有超低温存储设备24台、790

升气相液氮罐2台、全自动移液工作站1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1台、全自动文库构建仪1台、二代

测序仪1台、程序降温仪1台等样本库相关的仪器设备,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帮助下

搭建了高安全级别的样本信息管理平台。

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的建设将为青藏高原特有族群遗传资源保护及解决高原医学相

关问题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同时,为适应未来“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

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23页

22

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

National Duplicate Genebank for Crops

Duplicate

National

Genebank

for Crops

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简称复份库),是我国政府出于重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免受意外灾害的

长期战略考虑,同时借助于青海深居祖国内地、且冷凉干燥的优越自然环境,于20世纪80年代

建立的一座作物资源的长期储存备份库,是全球唯一一座以复份形式保存种子的低温库。复份库

是我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重要生物种质资源提供安全保护的社会

公益性服务机构,实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双重领导,行政上由青海省农林科学

院管理,业务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负责。复份库主要由长期储存库(-18℃,50%RH)

和中期储存库(4℃,50%RH)组成,其库容量可达100万份。截止2019年底,国家作物种质复份

库保存了包括粮食、油料、纤维、糖料、蔬菜、牧草、绿肥、烟草和近缘野生种材料等220种作

物,共43万余份种质资源。

近年来,复份库共承担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海省等各类省部级项目20

多项,项目总经费达2000多万。在此期间,获得农业部农业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编相关学术著作2部;获批品种4个;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

文15篇;培养研究生10名,为青海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本着“开放、交流”的原则,为各位育种家无偿提供保存育种材料条件。

欢迎从事省内外作物种质资源团队与我们开展合作交流,同时也欢迎有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志向

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与我们一起为致力于地方种质资源的安全保护和创新利用研究,为青海地

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高级农业科研人员培养提供

了支撑服务。

第24页

23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各院介绍

青海大学医学部历史悠久,1958 年成立的青海医学院开启了青海省的高等医学教育,是青

海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2004 年 11 月与青海大学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64年

来,医学部立足青海、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现已发展成为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

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新格局,为国家和青海省

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部拥有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2个本专科专业,

有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341人。医学部现有3个教学区(校本部学区、昆仑路学区、园

树巷学区),教学及教辅部门有临床医学院、中医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基础医学部、高原

医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和成人教育学院。

医学部

现有教职工266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具有副

高职称以上人员10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7人,硕士

学位教师8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

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

名;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2名;“发展中国家科

学院基础医学科学”奖1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

名;青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青海省优秀教师1名;

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及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青

海省“135”高层次人才5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及技

术学科带头人7人。

招生专业(类)

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学

护理学

预防医学

针灸推拿学

药学

口腔学

中医学

康复治疗学

中药学

0971-6104084 https://yxy.qhu.edu.cn/

第25页

24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是1997年青海省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组建而成的教学科研型二级学院,是

我省唯一一所培养农牧业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

农牧学院以来,学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现有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动

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共11个本科专业。有动物医学、农学、草业科学、食品科学

与工程、动物科学、林学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草业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草业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

专业,动物医学、农学、草学、园艺、动物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设有作物学和草学2个一级学

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草学、作物学、畜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兽医学一级学

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农业、林业和兽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涵盖农、林、牧、草、食

品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

农牧学院

现有教职工共154名,其中教授46名、副教授5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名,占专任教

师的44%。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 “五一劳动奖

章”获得者1人(2018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201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

(2020年),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 人(2020年),国家林业―草原教学名师1人,

“昆仑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1

人、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25人、青海省教学名师1

人、青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19人、宝钢基金优秀

教师2人、青海省乡村振兴人才2人。学院在册学生共计284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46、硕士

研究生472人,本科生2231名。

招生专业(类)

植物保护 植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卓越草业师)

园林

林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卓越兽医师)

0971-5318436 https://nmxy1.qhu.edu.cn/

第26页

25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化工学院

化工与制药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

应用化学专业

自动化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化工学院是在原青海大学化工系的基础上于1996年12月成立。现有化学工程、应用

化学、盐湖、化工机械四个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专业设置由单一的化工工艺专业发

展为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

程和应用化学等七个本科专业。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一个,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应用化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

化学工程与技术为青海省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盐湖化工学科为国家“211工

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省级一流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专任教师102人,

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比例为66.3%,具有硕士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1.2%。省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人,“昆仑学者”3人。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近

2000人。有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盐湖资源利用与化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化

工原理省级重点实验室”、“基础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环境工程

专业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等实验室,面积共计七千六百

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近三千多台(套)、设备价值六千余万元。

0971-5310423

https://hgxy.qhu.edu.cn/

招生专业(类)

第27页

26

https://cjxy.qhu.edu.cn/

0971-6153404

财经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Ⅰ类-会计学 工商管理Ⅰ类-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Ⅱ类-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Ⅱ类-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旅游管理

金融学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是青海大学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的二级学院。

目前,学院现拥有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4

个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二级学科。

同时还有1个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2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现有教

职工148人,专职教师129人,教授31人,副教授55人,教师中硕博比为86%。其中,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

带头人6名,具有省级高层次人才称号的18名。

学院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会计学系、旅游与工商

管理4个教学系。有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

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

商务等12个本科专业。会计学专业于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800余名,

拥有“会计创新实验班”和“金融CFA”两个创新班。

学院现有6个研究机构,“十三五”期间,获批各级各类

科研项目共计1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

学院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华东理工

大学商学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招生专业(类)

第28页

27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

冶金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0971-5315838 https://jxxy.qhu.edu.cn/

机械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类)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秉承“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践行“以德为先、基于能力培养

的贯通式人才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造福人类社会、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

应用型工程和管理人才。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机械2个专

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5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2019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

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学院设有新材料创新人才示范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在校本科生1608名,硕士研究生114名,

博士研究生3名。

学院现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技重点实

验室。学院和省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

支撑。近年来学院通过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建设

了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物理模拟、材料制备与加工、先进测试与表征、机电控制和基础工业训练

6个平台。目前学院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保证了实验、实践和实训教学水平。

第29页

28

水利电力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卓越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https://slxy.qhu.edu.cn/

0971-5124387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成立于2010年11月,前身为建于1973年的青海大学水电系,现有水

利水电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如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分室,水利部江河源水生态治理与保护

重点实验室、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水利水电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实验条件达到西部高校一流水平。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专职教师55人。教师中有高级职称2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52人,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11人。学院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1人,青海省“帅才科学家”3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5人,青海省

“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6人、青海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校

级“教学名师”4人。

近年来,依托专业综合教学改革,学院教师出版教材6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3

项。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命线,每四年进行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专业人才培

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愈趋合理化。目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符合《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

过程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近三年依托6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

式方法改革。2017年自主建设青海省首门在线开放课程《电工基础与电子设计》,实施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案,并获得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2020年《电路原理》和

《电工电子学I》两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招生专业(类)

第30页

29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土木、水

利与交通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4年增列建筑与

土木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增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建筑与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调整为土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土木工程”被确定

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坚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暨懂施工、会设计、善管理、有法制观念、

熟知行业规范,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81名教职员工中,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3人,博士研究生18人,在读

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0%。聘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

青海大学双聘教授1人,入选青海省高端人才计划18人,入选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

头人3人。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和青海省重大工程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海省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

放基金项目、国家电网项目、青海省地方合作项目等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

项目30余项,各类项目获批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

收录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9部。

学院本科生在校规模年均1500人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2015-2021

年,学位点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39人,其中专业型硕士205人,学术型硕士34人,毕业82

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招生专业(类)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城乡规划

工程管理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0971-5312092 https://tmxy.qhu.edu.cn/

第31页

招生专业 (类 )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高原生物学菁英班)

生物工程

环境科学

生态学

环境生态工程

生态学(高原生物学菁英班)

2001年,组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生物科学系。2004

年,生物科学系成为青海大学直属系。2012年5月,在

原青海大学生物科学系基础上成立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

程学院。学院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青海省生态

立省战略、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青

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产业发展的需求,先后设

立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和生

态学5个专业以及生态学一级学科、资源生物学交叉学科

和生物与医药专业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2002年以来,先后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环

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资源环境学

院开展对口支援,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培养、

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30

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以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和“生态立省”战略,围绕青藏高原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开展高原动物、植物和极端

环境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评价、天然产物应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2016年“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青海大学三江源

生态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生态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等的先后获

批,2021年青海大学生态学科进入国家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生态学一流学科及其相关的学

科群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全院师生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有利时机,扎实

推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能力、提高本科培养水平,勠力同心、迎难而上,续写新的篇章。

0971-5313741 https://stxy.qhu.edu.cn/

第32页

31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藏医学院

招生专业(类)

藏医学

藏医学(玉树定向)

藏药学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始建于1987年,其前身是青海藏医学院。1995年青海藏医学院与青海医

学院整合。199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青海藏医学院为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组建单位之一。2004

年,青海医学院与原青海大学整合,组建新的青海大学,青海藏医学院更名为青海大学藏医学院。2016

年,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升格为青海大学二级学院,直属青海大学管理。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9%,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83%;

在校学生共计1511人,其中本(专)科学生1412人、硕士研究生82人、博士研究生17人;现有

省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习教学医院16家。已形成集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成人教育

为一体的藏医药学高等教育办学新格局。全面构建了具有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特色的教材体系,先

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累计培养各层次高等藏医药学人才3500余名,为青海省及

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971-8294412 https://zyxy.qhu.edu.cn/

第33页

32

各系介绍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成立于2007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青海省自然资

源厅联合共建。设系办公室、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实验教学中心5个

职能部门和资源勘查工程教研室、测绘工程教研室、地质工程教研室3个教研室。现有资源勘查

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下

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专业招收硕士生;拥有测绘工程专业硕

士学位点。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8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

科专业(在建),地质工程专业在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专业入选

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地质工程系3个本科专业毕业生共计12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22

年,在校本科生人数为535人,在校研究生人数44人。先后推荐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测

绘工程3个本科专业20余名优秀毕业生,分别前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武

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知

名高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天宇杯”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等各类

创新、创业大赛,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30余项。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0余位专家教授,利

用青海大学夏季小学期前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韦德纳大学等国

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前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地质工程系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地质工程系

招生专业(类)

地质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测绘工程

0971-5311860 https://dzgc.qhu.edu.cn/

第34页

33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

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依托于教育部“清华大学-青海大学”对

口支援计划,在教育部、青海省、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的合力支持下,于2007年5月成立,下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系主任均由清华大学派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支持

学科建设,目前已派出五任。

计算机系定位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自筹建起,清华大学从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培

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定、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成立当年率

先实现青海省一本招生零的突破,2014年获批教育部“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2015年开

始正式招生,2020年按教育部要求变更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系负责下设的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00人,已培养3届,在读本科生727人,

共18个自然班,已培养10届,其中有15名学生免试直推清华大学、3名直推浙江大学,50余名推

荐或考取到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邮电

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其它国内知名985、211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分布全国

各地,就职于百度、搜狐、爱奇艺、搜狗、58同城、澳门圆舟软件、浪潮集团等互联网企业,以

及南方航空、国网青海电力、青藏铁路公司、通信运营商系统、银行系统等省内外企事业单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计算机系全体教师

将保持和发扬青海大学“志比昆仑,学竟江河”的校训,在校党

委统一领导下,立足于青海省“一优两高”未来经济发展主战场,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

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早日建成高水平、特色性的一流学科和一

流专业而努力奋斗。

招生专业(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https://cs.qhu.edu.cn/

0971-5315609

第35页

34

招生专业 (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储能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

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工作,研究解决新能源

领域中的技术和人才培养问题,为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

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中心目前设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和“储能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立了“能源动力”专

业硕士学位点。其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于2016年开

始招生,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89%,考研率达到60%。

先后引进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青年长江

学者1名,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十余名。现有

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专职实验员1人、辅导

员1人,其中博士15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0%以上。在

清华大学长江学者梅生伟教授的带领下,中心打造了一

支以院士指导、名校协助、国内外专家参与、博士为主、

硕士为辅的科研攻坚团队,为青海大学新能源新材料学

科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教学方面,光伏中心获批昆仑英才-储能科学与工程名师工作室,将新工科建设全面落地,

持续将科研力量反哺到教学过程中。以光伏中心“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

与创新计划”、“大学生朋辈教育计划”和“大学生帮扶计划”为依托,完善了三全育人机制,参与

科研项目的本科生比例超过了50%。学生在创新创业等方面获奖的含金量和比例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

年度获得数维杯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国际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S奖,全国

大学生第十七届“挑战杯”国家三等奖、青海省一等奖等校级以上奖励98项,获奖率占学生总数57%。

光伏中心将围绕青海省和青海大学“十四五”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实现快速发展,贯彻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力争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全面支撑青海省国家级清洁

能源示范省建设。

0971-5116943 https://gfxy.qhu.edu.cn/

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

第36页

35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青海大学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及

教育部招生工作的相关规定,为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招生工作阳光、公

正,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青海大学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

大学,是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口支援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

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国家首批百所创新示范校、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

校、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学校。

学校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个,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一大批国家级

科研教学平台。上级主管部门:青海省教育厅。学校代码:10743。学校主校区地址:青海省西

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1号。

第三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所有环节和学分,达到

毕业要求,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青海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青海大

学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学校成立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学校普通本科招生

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招生委员会的有关政策,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

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含各类专项计划、专升本、省内专项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工作)。

第五条招生办公室为学校招生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教育部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

执行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日常工作。

第六条 招生工作过程中不设置奖金或者予以任何承诺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学校成立招

生监督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巡察办,负责监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考试、录取等各环节工

作,维护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在招生工作中受理的信

访举报交由校纪委负责受理。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学校根据青海省教育厅核定下达的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生源情况,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2022年本科招生预留计划

不超过本年度本科招生总计划的1%,用于平行志愿投档范围内合格生源的调剂录取。最终招

生专业及计划数以各省级招生机构审核公布的为准。预留计划的使用按照《青海大学本科招

生预留计划使用办法》执行。

第37页

36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八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在招生

计划的120%以内。学校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考生电子档案信息

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第九条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类型,若首轮投档后计划

未完成,接收征集志愿投档考生。

第十条 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类型,按生源省(自治区、

直辖市)投档规则,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足时,依次录取第

二、第三……及征集志愿的考生。

第十一条 普通类专业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清(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专业(含未实行

平行志愿模式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对服从专业调剂

者,调剂到其未填报且学校未录满专业录取,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学校将予以退档。

第十二条 在调档和专业分配时,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

考生的政策性加分。若遇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试院公布的同分

排序规则为准。如仍不能确定先后顺序,则按考生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总分从高到

低进行排序;若再遇相同分数,则按考生综合科目成绩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若按以上方法

仍遇相同分数,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单

科成绩顺序进行排序。

第十三条 特殊类型专业招生录取

1.护理学专业不招收无志愿男生。

2.藏医学、藏药学专业只招收民族语言(藏语)考生;学校公共外语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

开设条件,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3. 国家贫困专项计划、地方贫困专项计划及青海省省内专项计划报考条件以青海省教育招

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4. 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按照青海省教育厅核定下达的计划执行,其中各专业20%的计

划用于退役军人专项计划,退役军人免试文化课,按照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和专业课

测试成绩等情况,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5.各招生专业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新高考改革省份考生按照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规定

进行录取。

第十五条 学校按照大类招生的专业,学生进校经过一年至两年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将

结合本人在校学习成绩及志愿,按照各院系大类分流办法,在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内进行分流。

第38页

37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新生报到及资格复查

1.被录取新生必须持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按时入学,根据要求到指定学院报到。对未经学

校批准,在学校规定的报到截止日期2周内未到校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2.按照《青海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学生学籍学历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在入校3个月

内对新生进行资格复查。经复查不合格或有弄虚作假的,学校将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直至

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七条 收费标准

1.新生入学后根据《青海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执

行,第一学年按国家核定的标准预收学费,普通本科理工类专业4500-4800元/年;农牧类专

业3600元/年;医学类专业4000-5200元/年;经管类专业4100元/年。第一学年后按所修学

分分年度进行核算,根据应收的费用多退少补。

2.住宿费标准:学校统一安排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收费按《关于青海大学等高

校学生公寓收费有关事宜的复函》【青发改函[2012]379号】的审批标准执行,根据所住房

型,600元-1200元/生·年不等。

第十八条 奖助(贷)学金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符合政策要求的,可在生源地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

家庭经济仍有困难的同学,学校将采取国家助学奖、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社会捐助等

多项有效措施,帮助完成学业,决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由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本章程自

公布之日起施行,学校以前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如与本章程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

联系方式:青海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电 话:(0971)5310697 传 真:(0971)5310697 邮政编码:810016

E-mail:zsb@qhu.edu.cn 网 址:http://www.qhu.edu.cn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1号青海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注:本章程内容最终以阳光高考平台公布为准

第39页

38

青海大学资助项目简介

1.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用于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金额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根据《青海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

理暂行办法》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奖励比例占在校生的4%、奖励金额5000元。

(3)国家助学金:根据《青海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

法》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比例占在校学生的28%,资助金额人均3300元。

(4)大学生入伍奖学金:是专为在校入伍大学生设立的专项奖学金,用于鼓励学生应

征入伍服兵役,奖励当年退役复学的学生,奖励金额2000元。

(5)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奖励面10%,奖励金额600元。

(6)专业奖学金:凡农、林、牧、地质、矿产专业学生均享受每人每年600元。

(7)单项奖学金:学生在全国、省、市或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奖,或在某方

面有突出贡献者均可申请该奖,奖励金额200元。

(8)校友英才奖学金及圆梦助学金项目:青海大学教育基金会为助力学生勤奋学习,

努力进取,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施的 “校友英才奖

学金及圆梦助学金”项目,奖助金额2000-3000元。

(9)好读书奖学金:杨绛先生以钱锺书、杨绛先生所获稿酬及其所发表作品获得报酬

的权利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的“好读书奖学金基金”,2020年开始向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

大学的家境清寒、好读书的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奖励金额3000元。

(10)农业银行金穗助学圆梦奖学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重视教

育事业,助力高等教育发展,与青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贫困助学活动,助

学金额2000元。

(11)华实助学金:为激励我校在校学生更加发奋学习,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特设立助学基金,帮助在校就读的优秀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助学金额2000元。

(12)火箭军助学金:为深入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关爱帮扶工作,火箭军开展 “砺剑

助学行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连续资助至本科毕业,助学金额3000元。

(13)宝钢奖学金:由上海宝钢基金会赞助,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金额10000元。

(14)感恩近现代中国科学家奖助学金:由西南交通大学、坚永公司于2018年2月启

动共建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中心设立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面向西部地区

27所“双一流”高校开展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奖学金额20000元,助学金

额10000元。

第40页

39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2. 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及学生重大事(变)故资助

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

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根据有关政策,学生入学前可向生源地资助中心申请

助学贷款,入学后凭《贷款受理证明》可缓交学费。

勤工助学:是培养教育学生和解决贫困生困难的又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勤工助学,一

方面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另一方面使贫困生在经济上得到改善。

重大事(变)故资助:是学校根据有关政策,对学生因发生重大事(变)故而造成的

临时性经济困难,经学生申请,学校审核通过给予资助,使学生在经济上得到改善,缓解

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应征入伍学生学费补偿(代偿)等。

国家类资助政策项目明细表

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对象及主要申请条件 资助人数或比例

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

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

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一次性奖励80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每年按照教育厅下

达名额奖励

2.遵守宪法和法律,每学期操行考评在80分以上,无

违纪行为;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学习成绩排名在评选范围内位于前10%,且没有不及

格科目;

5.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学生。

一次性奖励50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按照在校学生4%

比例奖励

2.遵守宪法和法律,每学期操行考评在70分以上,无

违纪行为;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评选学年综合考评成绩及成绩排名原则上均必须位于

前30%且参评当年没有不及格科目;

5.经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俭朴;

6.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学生。

一等4400元、二等3300

元、三等22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按照在校学生28%

比例资助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经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俭朴。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

本专科生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无限制

补贴资助符合条件毕业

生,每生一次1000元。

应届毕业生中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人、有助学贷

款学生。

无限制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

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

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

超过8000元。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直招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

的高等学校学生。

根据征兵部门下达

名额确定

第41页

40

社会类资助资助政策项目明细表

校内资助政策项目明细表

学生资助咨询电话:0971-5310409

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对象及主要申请条件 资助人数或比例

好读书奖学金

农业银行金穗助学圆梦奖学金

火箭军助学金

宝钢奖学金

感恩近现代中国科学家奖学金

感恩近现代中国科学家助学金

校友英才奖学金

校友圆梦助学金

青海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女

大学生助学金

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第七期“优

秀大学生奖励计划”

顶新康师傅明日朝阳奖学金

华实集团助学金

奖励金额3000元 家境清寒、好读书的学生。 100人

助学金额2000元

按照农业银行金穗助学圆梦奖学金评选办法,评选家

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

100人

每人每年助学金额3000元 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连续资助4年 60人

奖励金额10000元 按照宝钢奖学金评选办法,评选品学兼优学生 5人

奖励金额20000元

按照感恩近现代中国科学家奖学金评选办法,评选品

学兼优学生。

25人

奖励金额10000元

按照感恩近现代中国科学家助学金评选办法,评选家

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

12人

奖励金额3000元 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二年级(含)以上学生 100人

助学金额2000-3000元 家庭经济困难的一年级学生 200-300人

每人每年助学金额1500元

品德优良、学习勤奋、家庭经济困难的2019级女学

生,连续资助4年。

100人

每人每年助学金额6000元

奖励品德优良、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

的学生,连续资助3年。

30人

助学金额4000元

大一新生中建档立卡、低保户,在中学阶段品学兼优

的学生。

25人

助学金额2000元 品德优良、学习勤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150人

临时困难补助

特别慰问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

单项奖学金

大学生入伍奖学金

特殊专业奖学金

勤工助学

伙食补贴

绿色通道

一次性发放最高3000元

1.遭遇意外身体伤害事故,突发急重病症;

无限制

2.父母亡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3.自然灾害影响到基本生活;

4.非个人原因致使财物遭受较大损失。

500-1000元

学生重大疾病、重大疫情影响生活学习、造血干细胞骨

髓捐献等情况。

无限制

600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

质优良,模范执行大学生守则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2.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班人 60%

数前30%者;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育锻炼和学校的各项活动。

200元 参加各级各类科研、创新、文艺、体育竞赛获奖者。 无限制

2000元 在校应征入伍服兵役,期满退役复学的学生 无限制

600元

农、林、牧、地质、矿产等专业设立的专业奖学金,用

于鼓励上述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区和行业就业。

奖励比例为100%

固定岗位:每月400元; 1.学生本人生活俭朴;

临时岗位:每小时20元 2.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固定约220个岗位

3.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史。

每人每月23.6元,按10个

月计发。

全校学生(除临床医学免费定向生)都可享受 100%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

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

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

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

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

资助。

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 无限制

第42页

41

2022年青海大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科类 学制 批次 北京 天津 重庆 上海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合 计 4 8 37 6 129 35 18 15 11 10 43 92 30 27

预防医学 100401K 理工 五年 本科 1 1 1 1 1 1 1 1 1

临床医学 100201K 理工 五年 本科 1 1 1 1 4 1 1 1 1 1 2 3 1 1

医学影像学 100203TK 理工 五年 本科 1 1 1

口腔医学 100301K 理工 五年 本科 1 1 1 1

中医学 100501K 理工 五年 本科 1 1

针灸推拿学 100502K 理工 五年 本科 1 1 1

康复治疗学 101005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1

药学 1007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中药学 1008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护理学 101101 理工 四年 本科 3 2 1 1 1 1

林学 0905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1

植物生产类

(含农学、园艺)

09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3 1 1 1 1 2 1

植物保护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27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2 1 1 1 1 3 1 1

园林 0905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1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2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动物科学 090301 理工 四年 本科 2 1 1 1 1 1

草业科学 090701 理工 四年 本科 2 1 1 1

草业科学(卓越草业师) 0907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动物医学 090401 理工 五年 本科 3 1 1 1 1

动物医学(卓越兽医师) 090401 理工 五年 本科 2 1 2 1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0813 理工 四年 本科 4 1 6 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卓越工程师)

081301 工学 四年 本科 2 1 1 1 2

能源化学工程 081304T 工学 四年 本科 1 2 1 1 1 1 2 1

应用化学 0703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2 1 2 2 1 1

环境工程 0825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1 1 1 1 1 1

自动化 0808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1 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80206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1 2

工商管理1类

(含会计学、财务管理)

1202 理工 四年 本科 2 3 1 1 1 1 1 2 1 1

工商管理2类

(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202 理工 四年 本科 2 1

工商管理2类(文史)

(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202 文史 四年 本科

金融学 020301K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2 1 1 1 1 1

经济学 201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2 1 1 1 1 1

旅游管理 120901K 文史 四年 本科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1 1 1

第43页

42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内蒙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省外

计划

贫困专项

(国家计划)

贫困专项

(地方计划)

青海普招计划

249 159 107 110 61 10 174 41 51 262 44 10 41 18 25 16 1843 280 270 2765

2 1 1 1 1 1 1 1 1 4 1 2 1 1 28 4 28

6 4 3 3 1 1 6 1 2 6 1 1 1 1 57 10 131

1 1 1 1 1 1 1 10 2 27

1 1 1 1 1 1 1 11 2 21

1 1 1 1 1 2 1 1 11 2 27

1 1 1 1 1 2 1 11 29

1 1 1 1 2 1 1 13 4 22

1 1 1 1 4 1 13 5 22

2 1 1 1 4 13 5 22

5 2 3 2 1 6 1 2 31 10 49

1 1 1 1 2 1 2 1 15 6 19

4 3 3 3 2 1 3 1 1 4 1 1 38 10 31

2 1 1 1 1 1 2 1 14 26

6 4 4 4 2 3 1 8 1 1 1 1 49 20 49

1 1 1 1 1 1 1 1 2 15 2 23

1 1 2 1 2 1 2 14 2 24

4 3 2 2 2 1 2 1 1 6 1 1 33 10 36

4 3 3 2 1 1 1 20 5 14

4 1 2 1 3 6 1 21 10 49

7 3 1 1 6 1 1 27 3 8

4 3 1 1 2 1 3 1 22 10 48

6 4 3 3 7 2 10 1 2 1 1 52 25 76

4 2 2 2 2 2 21 8 16

4 1 2 1 1 2 1 1 23 22

8 4 2 2 2 1 6 36 10 44

6 3 2 2 2 3 1 6 1 36 8 46

6 5 1 2 2 2 6 2 1 33 8 49

7 5 2 3 2 2 1 6 1 36 8 41

6 3 2 2 2 4 1 1 6 1 2 1 1 46 15 72

2 3 2 3 8 21 20 39

8 8 6 22 15 43

2 2 2 1 1 1 2 1 1 2 1 2 1 1 1 31 8 49

2 2 1 1 1 1 2 1 1 2 1 2 1 1 1 31 8 49

10 8 4 4 8 8 46 44

9 2 2 4 2 2 1 1 4 1 35 10 35

第44页

43

2022年青海大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文史 四年 本科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2 1 1 4 1 1 2 2 1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4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1 2 1 1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4 工学 四年 本科 2 2 1

冶金工程 080404 工学 四年 本科 2 2

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 080404 工学 四年 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四年 本科 2 1 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卓越工程师)

080203 工学 四年 本科 1 1 1 1 1

水利水电工程 081101 工学 四年 本科 2 6 2 6

水利水电工程

(卓越工程师)

081101 理工 四年 本科 2 2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4 1 1 1 1 1 2 3 2 1

储能科学与工程 080504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080414T 理工 四年 本科 1 3 1 2

土木工程 081001 理工 四年 本科 2 6 2 2 2 5

城乡规划 082802 理工 五年 本科 1 2 1 1

工程管理 120103 理工 四年 本科 2 2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081010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081003 理工 四年 本科 1 3 1 1 1 3

生物技术 0710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生物技术

(高原生物学菁英班)

071002 理工 四年 本科 1 3 3

环境生态工程 082504 理工 四年 本科 1 3 1 1 2 1

环境科学 082503 理工 四年 本科 1 1 1

生物工程 0830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3 1 1 3

生态学 071004 理学 四年 本科

生态学(高原生物学菁英班) 071004 理学 四年 本科 1 2 1 1

测绘工程 081201 理工 四年 本科 3 1 1 1

资源勘查工程 081403 理工 四年 本科 3 1 1

地质工程 0814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理工 四年 本科 1 2 1 7 2 1 1 1 1 2 4 1 1

藏药学 100803 理工 四年 本科

藏医学(民考民文) 100503K 文史 五年 本科

藏医学(民考民理) 100503K 理工 五年 本科

专业名称 学制 青海普招计划

预科(民考民理) 一年 210

预科(民考民文) 一年 40

预科(民考汉理) 一年 150

预科(宁夏) 一年 10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科类 学制 批 次 北京 天津 重庆 上海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第45页

44

< 招生计划H5动态表 >

微信扫描

二维码观看

6 2 2 2 4 2 22 5 18

14 4 3 3 3 4 1 8 1 1 1 61 15 52

8 4 3 4 2 4 1 1 8 1 1 1 47 15 51

4 2 2 1 2 6 1 1 24 8 43

2 2 3 2 1 1 15 20

2 2 2 1 1 8 8 27

6 2 2 2 1 1 19 10 16

2 2 2 3 1 1 16 5 14

12 10 10 4 10 10 72 20 108

2 2 1 1 2 13 10 20

8 4 4 4 3 1 4 2 2 6 2 2 1 1 65 30 107

2 3 4 1 1 1 15 8 22

8 2 2 2 1 6 1 1 30 12 31

12 8 5 4 4 7 2 2 9 1 2 1 1 77 25 76

2 2 2 1 3 4 1 20 8 12

6 3 1 2 3 2 2 4 1 1 29 18 28

2 1 1 1 1 1 1 2 1 1 1 17 23

6 4 2 2 3 1 2 6 1 1 38 5 32

2 1 2 1 2 2 1 1 15 10 63

4 2 2 2 2 4 4 27 18

4 2 2 2 2 4 4 29 6 45

2 1 1 1 1 1 1 2 13 3 24

4 2 2 2 1 4 4 28 10 42

0 5 35

2 4 1 1 2 1 3 2 1 1 1 24 16

6 2 2 2 2 6 1 27 10 33

2 1 1 1 1 1 3 1 16 8 21

2 1 1 1 2 2 4 17 5 22

9 6 4 3 2 1 7 1 2 7 2 2 1 1 73 26 122

5 5 5 15 75

0 45

15 10 11 36 174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内蒙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省外

计划

贫困专项 (国

家计划)

贫困专项

(地方计划)

青海普招计划

第46页

45

青海大学 2 0 2 2年招生简章

地理坐标: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1号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咨询电话: 0971-5310697

招生网址: https://zsw.qhu.edu.cn/

E - mail: zsb@qhu.edu.cn

邮政编码: 81001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宣传册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