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海派绘画
文 / 鑫九
海派绘画的缘起
19 世纪中叶,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开埠,迅速成为远东最为繁荣的港口
和经济、金融中心。繁华的“十里洋场”不仅以前所未有开放之风,衍生出中外移民庞杂而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同时又以其他地
区无可比拟的社会宽容度、人文涵量,接纳各个阶层的人前来淘金、谋生、避难。对于文化艺术而言,上海则以南北要冲的地
理位置,吸引富饶的江浙文化涌入,也为之提供了人才、物质和精神观念上的优裕条件,从而渐启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地
域性“海派”文化的新风。
所谓“海派”,是海上派的简称,源于绘画。据张鸣坷《寒松阁谈艺琐录》中,“一时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
画为生”。当时来到上海的外籍画家,浙江各地约占 40%,苏州周边地区约占 38%,其他地区约占 22%,这一统计数字,可从
《寒松阁》和《海上墨林》等史籍中得出。由此“海上画派”是以上海为中心及周边地方的文人画家,逐渐形成的地域性群体。
据李渝女士统计,在杨逸的《海上墨林》中,清代游寓上海的画家有 308 名。这些职业画家互相联络、相互切磋、彼此竞争,
书画之风的盛行以及书画会的兴起,昌隆了上海绘画市场,形成了具有平民文化特色的“海上画派”的强大阵容,渐超之前
太湖地区四省市地方画派。
据文献可考,“海派”称谓最早出现在张祖翼(1849-1917)题吴观岱(1862-1929)绘画作品的跋中,跋中记:“江南自海上开
市以来,有所谓海派者,皆恶劣不可注目。”绘画上的海派之名,刚开始有贬
义的色彩,后来沿袭成为画派名称,为中性词。“同治光绪之间,时局益坏,
画风日漓。画家多蛰居上海,卖画自给,以生计所迫,不得不稍投时好,以
博润资,画品遂不免日流于俗浊,或柔媚华丽,或剑拔弩张,渐有海派之目。”
由于海派画家突破清一代“四王”山水的窠臼,从市民欣赏趣味、市场变化为
出发点,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环境下,从绘画题材、构图、笔墨、
设色、技巧等方面进行革新,并将文人画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品,原本孤高的
书画由雅入俗,凡此种种必然激起一些人的侧目。然而,随着上海特殊的社
会环境的巨变,商品经济成为主流,市民阶层成为绘画品的消费主流,原来
文人画追求的传统审美有新的趋向,开放、包容、多元化、人文化、中西结合,
“艺术性”与“市场化”兼容是海派绘画的特点,最终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海派画家的基本趣味还是符合中国文人价值的,在创作
中杂糅各派而出新,并将绘画目类之外的书法、篆刻因素有机地融入作品中。
在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之中,不经意的因素,常会导致巨大的转机或嬗变。清
末时期的陈宝琛、沈曾植、张謇、陈三立、朱祖谋、吴大澂、康有为、曾熙、
李瑞清、张元济等这批从京城官场上隐退的高官、名臣、大吏于沪不期而遇,
而改朝换代的时代洪流又挟带着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这个新崛起的艺
术流派。“海派”的声势愈赫,也悄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发展进程。
海派绘画的分期
在美术史流派的研究中,往往都会以直线性的时间、地域性的空间、技法的风格、思想意识的潮流等等多个维度去加以划分和
剖析。而对于“海派绘画”的研究和分期,不同时期的前辈学者们也给出了不尽相同的视角。
1915 年,日本大村西崖撰写第一部中国美术史,将海派分为“前海派”与“后海派”,随着 20 世纪 30 年代文学、戏剧等领域的“京
海之分”,“海上画派”或“海派绘画”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画派概念。
“琳琅”中国书画夜场 Lot 879 吴大澂 行书七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