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专题培训班培训指南5月8日AA

发布时间:2023-5-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专题培训班培训指南5月8日AA

2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简称:成都航院,CAP)创建于 1965 年,前身是“三线建设”时期航空工业布局西南地区的德胜中级技术学校,先后更名为长征航空工业学校、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曾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高职院校(1998 年)、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定向培养士官学校(2012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19 年),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航发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四川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地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和世界级汽车产业城的龙泉驿区,占地近 1300 亩(含新都航空产教园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约 3 亿元,藏书逾百万册,现有在校生 1.4 万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始终不忘“航空报国”初心和牢记“航空强... [收起]
[展开]
2023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专题培训班培训指南5月8日AA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

2023 5 9 

第2页

1

目录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1

一、培训单位 ......................................... 6

二、培训承办单位 ..................................... 6

三、培训目标与内容 ................................... 6

四、培训时间 ......................................... 8

五、培训地点 ......................................... 8

六、培训须知 ......................................... 8

七、其他事项 ......................................... 9

第3页

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简

称:成都航院,CAP)创建于 1965 年,前身是“三线建设”时期航空

工业布局西南地区的德胜中级技术学校,先后更名为长征航空工业学

校、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曾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航天)

工业部,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

等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高职院校(1998 年)、首批国家示范性高

职院校(200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定向培养士官学校(2012

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19 年),是国家高技能人才

培训基地、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航发高技能人才培育

基地、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四川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

校地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和世界级汽车产业城的龙泉驿

区,占地近 1300 亩(含新都航空产教园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等固定资产总值约 3 亿元,藏书逾百万册,现有在校生 1.4 万人。

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始终不忘“航空报国”初心和

牢记“航空强国”使命,坚持“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服务区域经济”

的办学定位,遵循“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

办学理念,以“明德、笃行、求实、创新”为校训,积极培育“勤奋、

严谨、活泼、文明”的优良校风,坚定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

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兴盛,工管结合。学校下设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信息工

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

第4页

3

航空维修工程学院、民航运输学院和士官管理学院等 9 个二级学院,

开办 30 余个专业。其中,建有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 6 个、国家“双

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 5 个、国家骨干专业 4 个、省“双高计划”重

点建设专业 8 个、航空军工特色专业 6 个、定向培养军士(士官)专

业 7 个。

名师荟萃,结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 800 余人,其中:中组部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2 人、国家教学名师 3 人、全国技术能手 2 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9 人、航空工业数字化制造技术特级专

家 1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 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 人、

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 1 人、天府工匠 1 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

年式教师团队 1 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5 个和四川省技能大师

工作室 2 个。同时,还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

产教融合,多元发展。学校发起成立了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四川

省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川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成

都经开区汽车产教联盟等多个办学集团和行业联盟。与航空工业成飞

公司合作建立第 46 届世界技能大赛“航空维修”“制造团队挑战赛”

中国集训基地和 CAM 技术中心,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举办

CCAR-147 民航维修执照培训中心,与瑞士 GF 加工方案、瑞典海克斯

康、北京精雕等企业共建教学、生产、科研融合的技术创新协同中心。

学校广泛开展订单、定制和现代学徒制等形式人才培养,近 3 年,成

立了以“成飞班”“航发班”“国航班”“川航班”“军士(士官)

班”等为代表的订单定制班 90 余个。

科技创新,实践赋能。学校建有院士工作站 2 个、省部级科研平

台 3 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 个。近 3 年,累计主持或参与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44 项,市厅级科研项目 228 项,获授权发

第5页

4

明专利 78 项、实用新型专利 1282 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5 项,制定

行业技术标准 5 项。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4 个、国家级虚拟仿

真实训中心 1 个、实验实训室 62 个,拥有波音 737、翼龙无人机、

歼 8、轰 6、安 26 运输机、直升机等飞机 18 架,航空发动机 60 余台

和大量先进设备。在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中航无人机

公司、电子十所、一汽-大众公司等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130 余个。

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学校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连续 14 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国

家级、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3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31 项。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2

个,国家精品课程 12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9 门,教育部课程

思政示范课程 2 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2 项。近 5 年,学生在国内

外各类大赛中获得国际竞赛奖 13 项、国家级竞赛奖 400 余项、省级

竞赛奖近 300 项。学生曾连续 5 年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国际超轻复合

材料竞赛(SAMPE),夺得全球总冠军 4 次、亚军 1 次。

薪火相传,人才济济。多年来,学校为航空工业、国防科技工业、

部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 6 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原校长邓小刚少将、航空

工业数字化制造技术特级专家汤立民、“探月工程优秀个人”孟庆微、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教练邵志永、央视报道的飞机装配师张泰军、航空

发动机领域的全国技术能手白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吴诗翼

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5%以上,

用人单位满意度达 96%以上。

面向全球,开放共融。学校与世界 21 个国家(地区)的 57 所高

第6页

5

校和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搭建师生海外交流合作基地

13 个。2021 年,建立非洲加蓬分校,海外培训量超 4000 人天。引进

世赛国际首席专家、EASA 航空维修国际标准,主持或参与制定全球

标准 5 项。参与中非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为塞内加尔培养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开发翼龙无人机技术标准和培训方案,助力翼龙无人机

走向世界。

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学校将秉承“航空报国、追求卓越”

精神,始终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技术强军”的历史使命,

胸怀“国之大者”,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为建

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而不

懈奋斗。

第7页

6

一、培训单位: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成都)

二、培训承办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三、培训目标与内容:

根据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商榷函所提出的需求,根据该

校提出的“培养深入理解职业教育逻辑和职教生源特点,能够

立足职业教育办学实际,开发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度、达

到可衡量的良好教学效果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方法及工具,

并带动教学团队发展的核心骨干教师”的目标要求,基于学中

做、做中学的理念,设计培训内容,见表 1。

表 1.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及安排

5 月

10 日

8:30≈ 开幕式

9:00—12:00

1.市场调研

——王建军、王雷涛、杨文韬

14:00—17:30

2.关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及目标矩

阵的编制

——李学锋 (王建军、李军协同)

5 月

11 日

8:30—12:00

3.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的理念、模式与技术

——李学锋 (黄俊、王建军、李军协同)

14:00—17:30

(分三组进行)

(1)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李军、李冬、黄俊、赵蓉

(2)专业基础课程开发

第8页

7

——龙海燕、白晶斐、王洵、李兵

(3)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

——高庆、王建军、陈拥琼、赵跃

5 月

12 日

8:30—10:00 4.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文件的修订

(1)如何落实专业培养目标,支撑课程目标开展一门

课程系统化教学设计?

——朱自强

10:10—12:00

(2)如何关联各个课程、模块或情境、单元、课堂教

学环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习得成果设计与评价标

准?

——朱自强

14:00—15:40

(3)如何编制课程标准?

——李军

15:50—17:30

(4)如何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姜光丽

5 月

13 日

8:30—10:30

5.课程、课堂改革难点

(1)如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系统设计一门课程的教

学方法?

——陈拥琼

10:30—12:00

(2)如何开展高效课堂教学?

——白晶斐

14:00—15:00

(3)如何课岗赛证融合?如何将融合的内容落实到每

门课程?每个模块?

——李欢

第9页

8

15:00—17:00

(4)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系统设计一门课程的课程思

政?如何进行模块的课程思政设计及课堂的润物无声

实施?

——高庆(公共课)、王洵(专业课)

17:00—18:00

(5)如何编写活页教材或工作手册式教材?

——李冬

5 月

14 日

8:30—12:00

6.关于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重点评审的三个材料

(1)如何撰写教学实施报告?

——李学锋

(2)如何撰写教案?如何开展视频拍摄的脚本设计?

——李学锋

**教案案例展示

——赵蓉、李兵

14:00—18:00

7.各参赛小组分组汇报答辩及总结

①教学实施报告(6 分钟)

②说 45 分钟课堂教案(3 分钟)

③课堂教学片段(6 分钟)

四、培训时间

2023 年 5 月 10 日—14 日(14 日结束可离会)

五、培训地点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 699号)

博学楼 9 楼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

六、培训须知

1.请携带参赛作品,见下图。

第10页

9

2.请参培教师准备好电脑、将拟参加比赛的课程资源全部带

上。

3.严格考勤管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每堂课提

前十分钟到场,培训期间一般不得请假,累计请假时间超过三个

课时的不颁发培训证书。

4.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按时完成

作业。

5.上课期间务必将手机设为静音或关闭状态,不得接听电

话。

6.学员须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在网络上

发布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禁止组织或参加任何违反法律规

定的活动。

7.培训期间请学员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量运动。

七、其他事项

1.用餐

用餐方式:请大家凭餐券就餐。

第11页

10

午餐:学校二食堂三楼教师餐厅就餐

午餐用餐时间:12:00——12:50

2.学习

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博学楼 907。教室设有 WiFi,供学

员免费使用。Wifi 账号:BXL,密码:bxl88888。

3.交通

附近 3 公里有音乐广场地铁口 2 号线。

4.购物

就近 3 公里有家乐福,4 公里有万达广场、吾悦广场、驿都

城等。

5.防疫

(1)培训期间做好防护,保持室内多通风,穿衣注意保暖,

勤洗手,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培训期间保持间距,室内学习需佩戴

口罩。

(2)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

吸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主任。

6.证书

参培教师完成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后,颁发“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培训证书”。

7.注意事项:

(1)自觉遵守培训要求,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2)学员之间相互尊重、团结互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教室内禁止吸烟,户外吸烟,请将烟蒂熄灭后丢进垃

第12页

11

圾桶,保持垃圾不落地。

(3)请保管好个人财务,外出注意个人出行安全。

(4)提倡低碳生活,建议自带水杯,减少一次性纸杯的使

用。

联系方式:赵 跃(15102812569)、文沛予(15397618280)

第13页

1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

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落实《关于全面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部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以赛

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赛出高风格,赛出

真水平,赛出基本功,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各

地各校落地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持续

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

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

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

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

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 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

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

进的能力,参赛材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

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材选用程序说明等文档资料,以及课堂教学

实录和课堂教学片段等视频资料。

12

第14页

2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

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

学内容,契合层次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应体现思想性、科

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应用场

景的融合,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以《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和《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 号)为依据,坚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职业教

育特色,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专业(技能)课程

内容应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

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

程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2.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

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

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以

“八个统一”为统领,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

力、说服力、感染力。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杜绝各种形式主义。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

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

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等。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13

第15页

3

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开展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深度学

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

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技能)课程应注意引入典型

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

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

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需要合理创设数字化学习和实习实训情境,运用数字化教

学资源。思想政治课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课

程标准统筹用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德

育课教材,其他课程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

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

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执行手机“禁止带入课堂”

的要求。

4.教学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注重过程评价与

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育人成

效、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鼓励运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

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思想政治课还应注重综合考核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5.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

14

第16页

4

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

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三、比赛分组

比赛设置中等职业教育组(简称中职组)和高等职业教育

组(简称高职组),各组分设报名组别。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有关课程中不少于 12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中职思政课程单列一组。

2.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课

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中职组的

参赛课程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高职组的参赛课

程应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课。

3.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课

程中不少于 16 学时连续、完整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参赛内容中

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 8 学时。

五年制高职前三年课程参加中职组的比赛,五年制高职后

二年课程参加高职组的比赛。高职本科的课程参加高职组的比

赛。

四、比赛办法

1.资格审核。各校和代表队对所属教学团队提交的专业备

案、课程设置、班级学生、教学任务安排、团队成员身份等情

况进行资格审核,对教学团队进行政治审核,并进行参赛资格

15

第17页

5

的统一公示(模板见附件 1)。对参赛资格方面提出质疑的,

由所在代表队负责核查、反馈,参赛资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取

消参赛资格。

2.内容审核。各校和代表队对参赛团队提交资料的内容进

行思想性和科学性把关。参赛内容方面出现思想性问题和明显

的科学性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

3.比赛方式。比赛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组织决赛的方式进

行。网络初评时,评审参赛材料,确定入围决赛的教学团队。

决赛时,教学团队在校内完成 2 段教学展示拍摄,在决赛现场

(或线上)介绍教学实施报告并进行答辩。参赛有关要求详见

附件 2。

4.公示并发布。决赛结束后公示参赛团队获奖名单,大赛

执委会接受实名书面形式投诉或异议反映。单位提出的需加盖

公章并写明联系人信息;个人提出的需实名签字并写明所在单

位和联系方式。大赛执委会组织调查核实,并提交大赛组委会

审定,向申诉人反馈处理结果。

五、奖励办法

1.单项奖。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各评审组分别设置一、二、

三等奖,原则上不超过本组参赛团队总数的 10%、20%、30%。

一、二等奖根据网络初评(30%)和现场决赛(70%)成绩综合

评定,三等奖根据网络初评得分排序确定。

2.团体奖。综合省级比赛组织情况、全国比赛组织和参赛

16

第18页

6

情况、参赛资格审核情况、参赛团队获奖情况等因素,评定最

佳组织奖 9 个、最佳进步奖 3 个。

六、报名方式与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成代表

队参加比赛(计划单列市属地高等职业院校纳入所在省代表

队)。比赛实施“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体系,各代表

队在组织省级比赛的基础上,根据测算的参赛名额(附件 3)

分别推荐中职组、高职组参赛团队。

2.已经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院校可组织教师报名参

赛,所在省原则上推荐不少于 1 个高职本科教学团队参加国

赛。

3. 鼓励多样化的课程参赛,各代表队中职组和高职组公

共基础课程组的参赛内容不能出现课程或中职思想政治课必

修模块的重复;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和二组合并统计,不能

出现专业类的重复。

4.每个教学团队由近 3 年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

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高职本科专业教学团队可包含高职专科

相关课程教学),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 1 名;专业(技能)

课程组的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在 50%以上;学校正

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

赛,企业兼职教师不超过 1 名。

17

第19页

7

5.各代表队可在本区域范围内跨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参

赛,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不得混合组队参赛。按有关

政策,纳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教育部或所在省确立

的其他结对关系的受援方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可引进 1 名援助

方的职业院校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6.近 2 年曾获得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一等奖的教学团队各成员不能报名参赛,其所有成员所在学校

不能以同一公共基础课报名参加公共基础课程组,或不能以同

一专业报名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近 2 年曾获得过

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原 4 人团队至

少调整 2 名成员;原 3 人团队至少调整 1 名成员,并可以再新

增 1 名成员;原 2 人团队可以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 1

名成员)。

7.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

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

师报名参赛。各代表队中至少有一个参赛教学团队的主要参与

成员来自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如有特殊

情况需做说明)。

8.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近 3 年内实际开设了参赛的专

业和课程,并有在校生。

9.除《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之外,参赛材料(含

文件名及其属性)及决赛现场的展示答辩,不得泄露地区、学

18

第20页

8

校名称,一经发现,视情节严重程度作出降档或者取消参赛资

格处理。

10.参赛材料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

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

取消参赛资格,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

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

大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材料进行公益性共享、展示的权利。

11.各代表队应指定专人填写《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

《区域性比赛情况统计表》(附件 4、5、6),加盖公章后于 2022

年 9 月 30 日前寄送至大赛执委会办公室,并在比赛官方网站

(www.chinaskills-jsw.org 或 www.nvic.com.cn)按要求完成

网上报名工作(用户名和密码沿用 2021 年设置)。

12.2022 年 10 月 10 日前,各代表队按要求完成所有参赛

材料的网上提交工作,并及时与比赛官方网站技术支持方联系

人电话或短信确认。

七、其他

1.各代表队、各职业院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防控方案最新版和各地防控措施要求,认真执行《学校

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期间行为指引(试行)》,统筹做好 2022 年

教学能力比赛各项准备工作。

2. 鼓 励 教 学 团 队 利 用 国 家 职 业 教 育 智 慧 教 育 平 台

(https://vocational.smartedu.cn)及接入该平台的其他平

19

第21页

9

台开展实际教学。

3.欢迎社会各界对违背职业教育规律和客观实际、以虚假

教学内容或虚假师生身份参赛等行为予以监督,一经核实,取

消所在教学团队参赛资格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奖

项评出后发现的,依规追回奖项),暂停该教学团队所在学校

下一年的参赛资格,责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严肃

处理。

4.保持评审的公正性,在比赛各环节,参赛教师、学校或

代表队不得出现以任何形式向比赛组织方、评审人员为参赛团

队打招呼、打探消息等可能影响公平公正的行为,违者视情节

轻重和影响程度严肃处理。

5.大赛组委会、执委会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展教学能

力比赛相关的培训活动,参与赛事的机构和专家也不得从事相

关培训活动,广大教师如发现有此类情况,请及时向大赛执委

会办公室举报。

6.决赛结束后,大赛执委会将遴选部分优秀教学团队,由

中国教育电视台另行录制视频公开课;将组织专家对部分优秀

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优秀视频将在大赛官网和国家职业教育智

慧教育平台公益展示。

7.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6096266,电子邮箱:

jxjc@moe.edu.cn。

8.大赛执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10-58556742;58556710,

20

第22页

10

电子邮箱:jxnlbs@chinaskills-jsw.org,办公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惠新东街 4 号富盛大厦 1 座 16 层。

9.比赛官方网站技术支持联系电话: 18612205159,

13269070678。

附件:1.参赛资格公示模板

2.参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3.参赛名额分配表

4.参赛报名表

5.参赛汇总表

6.区域性比赛情况统计表

7.评分指标

21

第23页

1

附件 2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参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一、参赛文档材料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

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 PDF 格

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100M。

(一)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公共基

础课程以教育部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为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

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内容,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

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活动安排、课后反

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

完整、详略得当(其中课中教学活动安排占主要篇幅),体现具

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时间分配,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课后

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每

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 2 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以

及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可连续安排 3-4 学时。专

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的教案应符合真实项目、岗位实践教学实

际。每次课的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

22

第24页

2

教学团队针对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

和实践,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撰写 1 份教学实施报告。

报告应总结参赛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

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

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 5000 字以内(文

末注明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

性,图表尺寸合适、文字清晰可见,不超过 12 张。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及时修订和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关

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

专业目录(2021 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 号)有关要求

制定或修订。公共基础课程组只需提交授课班级所在专业的人才

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

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班级教学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应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

求科学规范制定,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

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

23

第25页

3

排等。另附参赛班级授课计划进度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

公共基础课(含中职思想政治课)应执行教育部 2020 年、2021

年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无需另行提供。

二、参赛视频材料

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或专周实习实

训、岗位实习教学),原则上由团队负责人录制 1 学时(40-50

分钟)课堂教学实录,团队其他教师各录制 1 段课堂教学片段

(8-15 分钟)。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

(能看到全班学生,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课堂教学视频应

呈现参赛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

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鼓励学校、师生自行拍摄,杜绝摆拍

和过度包装。专业(技能)课程二组至少有 2 个视频呈现教师实

操演示与指导。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居家线上教学的,应真实呈现

线上教学情况。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镜头可移动、

景别可调整,不得片面追求拍摄效果,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

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采用 MP4 格式封装,1 学时视频文件

大小不超过 1G,15 分钟以内教学片段文件大小不超过 300M。每

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案页码+教学环节名称”来命名(其

中教案页码以教案 PDF 文件顶部显示的页码为准)。

视频采用 H.264/AVC 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

1024Kbps;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帧速率为 25 帧/秒。音频

24

第26页

4

采用 AAC 格式压缩;采样率 48KHz;比特率(码流)128Kbps。

三、决赛程序

决赛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团队在校内场

所录制教学展示视频;二是综合素养展示,教学团队在决赛现场

(或线上方式)介绍实施报告、进行教学答辩。

决赛时间初定为 11 月 21-27 日。11 月 21 日准备,22 日进

行课堂教学展示录制;11 月 24 日现场报到,11 月 25-26 日综合

素养展示,27 日闭幕式。

(一)课堂教学展示

1.展示准备

进入决赛的教学团队自主选择校内(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展示场所,其场所应具备全景监控,满足全体学生参与的环

境要求。执委会委托承办校通过网络检查参赛校的决赛现场。

2.展示实施

教学团队按照统一要求,抽选两份不同的教案,自主选定教

案中的展示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段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

教学视频录制(能看到全班学生,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两段

教学视频合计 12-16 分钟,展示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案页

码+教学环节名称”(其中教案页码以教案 PDF 文件顶部显示的页

码为准)来命名,限时上传到大赛官网平台。

(二)综合素养展示

综合素养展示原则上在决赛现场集中进行,根据疫情防控要

25

第27页

5

求,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1.展示准备

(1)现场集中展示时,教学团队按照现场决赛时间要求报

到并熟悉决赛赛场环境,决赛前一天抽签决定比赛场次;决赛当

天,教学团队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并按要求进入备赛室和比赛室。

(2)线上方式展示时,教学团队自主选择校内符合要求的

场所,决赛前一天抽签决定比赛场次;决赛当天,教学团队按要

求进入校内决赛场所,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根据比赛顺序登录腾

讯会议(比赛室)。

2.展示实施

进入比赛室(或腾讯会议)的教学团队,首先简要介绍教学

实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创新特色,时间不超过 8 分钟;然后回避

等待评委出题,返回后回答屏幕显示的 3 个问题,时间不超过 8

分钟。第 1 个问题由教学团队从题库中抽取,涉及职业教育宏观

政策、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第 2-3 个问

题由评委现场集体讨论提出,包括参赛内容涉及的理念、策略、

模式、目标、成效、创新点,以及学科专业领域的素质、知识、

技能等内容。教学团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示佐证资料;评委不

再复述或解读,可以指定答题者,可以追问;未参与教学展示和

报告介绍的团队成员,必须参与答题。

26

第28页

2

附件 7

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评分指标

公共基础课程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符合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要求,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公共

基础课程教学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

学安排,夯实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着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

养、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

习能力。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等,详

实反映学生整体情况与个体差异,准确预判教学难点。

内容

策略

20

1.思政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创优建设;其他课程

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

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教学内容落实公共基础课程课标,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

职业性和时代性,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内容选择科学严谨、

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符合层次定位。

3.教材选用、使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

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

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科学有效。

27

第29页

3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实施

成效

30

1.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先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反映日常教学实

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

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真实,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

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有所得。

4.关注教与学行为数据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

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教学

素养 15

1.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仪态

自然。

3.教学研究深入,学术功底扎实,参赛资料客观记载、真实反映、

反思深刻;决赛现场展示聚焦主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逻辑严

谨、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在落实立德树人、文化素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有行之有

效的做法,能够调动学生全面深度参与,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2.在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

有特色、有创新。

3.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28

第30页

4

专业(技能)课程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

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等有关要求,涉

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

准。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专业

能力,培育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工程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等,详

实反映学生整体情况与个体差异,准确预判教学难点。

内容

策略

20

1.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

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

果。

2.教学内容落实课程标准,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促

进书证融通,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内容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

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符合层次定位;实习实训内容与专业

课程教学内容匹配,强化核心技术技能训练。

3.教材选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

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教案

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

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科学有效,突出项目式、任务式、

案例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

29

第31页

5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实施

成效

30

1.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先进,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遵循职业教育

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反映日常教学实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

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落实理实一体化,

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

织形式。

3.教学环境真实,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深

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乐学、学会。

4.关注教与学行为数据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的考核与评

价。

5.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设施设备

改造传统教学与实习实训,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与管理效能。

教学

素养 15

1.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信

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仪态自然。

3.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

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4.教学研究深入,学术功底扎实,参赛资料客观记载、真实反映、反思

深刻;决赛现场展示聚焦主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表达

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在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课程思政,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方面

有行之有效的做法,能够调动学生全面深度参与,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

验,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明显提升。

2.在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特

色、有创新。

3.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30

第32页

6

中职思想政治课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学情

目标

15

1.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学生来源、学业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

专业特性、毕业去向、发展诉求等掌握清楚、分析到位,对教学中

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研判准确。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教学目标严格落实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新时代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 号)有关要求,注

重突出职教特色,与授课班级所属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实际使

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机统筹。

3.教学目标创设科学合理,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

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表述清晰明确、语言规范、相互关联、符合实

际,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内容

策略

20

1.观点正确,设计理念先进,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

按照“八个统一”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

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贯穿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求是》重

要文章精神,有机结合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

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

3.基本理论阐释清楚,基本事实论述准确,理论联系实际,重难点

突出,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成果,体现“大思政课”理念。

4.教材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规范、优质、丰富

的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5.教学过程系统优化、完整严密,流程环节构思和时间分配得当,

技术资源运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科学有效

实施

成效

35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

教学实际。突显教师教育情怀,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

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用鲜活的案例

把理论落细落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

对性,能够自觉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学素材多样、有效,推动

形成老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

学气氛生动活泼。关注教与学行为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

评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提高教学管理成效。

4.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政治

31

第33页

7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

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

教学

素养 15

1.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

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争当“四有”

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表率。

2.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

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3.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教学

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

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的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

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坚持守正创新,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

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等方面有特色创新。能够主动辨析、批判错误思想观点,引导学生

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2.能够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职业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

性,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更多的获得感。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建设积累鲜活的案例资源。

3.能够密切关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动态新问题,

研究应对策略和方法。善于跟踪社会舆论热点,及时分析挖掘可能

包含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影响,转化为课堂教学使用的案例素材,对

学生有效正确引导。

4.在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等方面有一定探索创新。

5.教学模式、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3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