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明之境。心如止水,平湖如镜,在圣洁的高原上,一切都显得纯净。高原上的姑娘像无波的平湖、美丽的雪莲。在作者笔下,所有的笔墨都幻化为理想中的空张横【镜湖】140cm×70cm 2009年
02高原上碧空如洗,慈祥的老人眼神温暖,小喇嘛手中的风车像是他那美好的童年。这也是作者对童年记忆的追思。张横【风车】180cm×90cm 2017年
03朝圣者的目光坚定而虔诚,朝圣者的步伐有力而执着。作者以笔下坚定有力的中锋线条去刻画、描绘虔诚而执着的朝圣者。张横【朝圣者之路】180cm×90cm 2012年
04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位行走于高原的男子,背景的暖红色烘托着画面的氛围,营造出画面的意境。作者对人物面部及手部形象的精准刻画与其肆意畅达的用笔形成张横【红云】140cm×70cm 2019年
05天边暖阳如春,生活平淡天真,他在融融的日光下沐浴着春风,有云轻轻飘过,像是那如梦的人生。张横【暖阳】140cm×70cm 2018年
06我们都在奔波,奔向那看不清楚的远方。生活纵然艰辛,远方那微亮的光是我们心中渴望的明灯。张横【远方】140cm×70cm 2017年
07白云飘过山边,像无尽往事从记忆中划过;岁月无声流走,像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张横【云儿飘过】140cm×70cm 2018年
08和客观的形象和谐统一。在无尽的苦寒中,他们像是一团烈火。画面中,作者呈现出打破常规的透视方式,刻意夸大人物形象的对比,通过主观意识解构画面,使主观的表达张横【冬至】140cm×70cm 2018年
09骄阳似火,热烈奔放,酷暑热风,汗如雨下,他们脸上的褶皱如同干涸的河谷。作者笔下的农民辛勤的劳作,收获着希望。张横【夏至】140cm×70cm 2018年
10明朗是一种心境,是对美好生活的纯真感悟。在作者的笔下,人物的形象和笔墨的运用,是表达心境的一种手法,也是为感受而服务的一种方式。张横【晴朗】180cm×90cm 2023年
11生活的磨砺让我们忘了苦的滋味,望向远方,在困顿中感悟人生,一切淡定而从容。张横【涩】180cm×90cm 2018年
12白塔是圣洁的,比天边的白云还要白,在作者的心中,所有纯真和美好都像是我们心灵深处的家园,是一切生命轮回的起点。张横【白塔】180cm×90cm 2023年
13这世间乐观。在一幅画中,人物的表情可以表达作者的审美,也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作者的心理感受。画中人物这种灿烂、阳光的神情能让人从心底感受到张横【三月】140cm×70cm 2024年
14小城清冷,红绿灯暗淡,行走的人孤独而敏感。此幅画中的人物、红绿灯及其身后的背景共同作为构成画面的元素。背景采用俯瞰角度,在打破常规空间的同时,又与主体融合在一起。张横【小城巷】140cm×70cm 2024年
15了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和视觉张力。这是一幅画描绘普通人物生活场景的作品。生活处处尽可入画,贵在感悟和体味。画面中作者通过对黑白块面的分割,通过面与线的穿插对比,强化张横【新安小镇】180cm×90cm 2024年
16青春万岁,我们都是幸福的花朵,在温暖的花园里尽情绽放。我们欢喜,我们歌唱,为我们活力四射的青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张横【青春】180cm×90cm 2024年
17张横 【故土】故土是家的坐标,是乡亲生长生活的沃土,是让作者心生安定的家园。作者用质朴、诚挚的笔墨语言去表现朴实、乐观的老乡,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是那么真切和炙热。180cm×190cm 2019 年
18张横 【2018 年的雪】呵气成冰的寒冬,使雪慢慢消融的是那团“橘红色的火”,是朴实而又伟大的环卫工人。他们像一群坚定的老兵,默默奉献、默默前行。190cm×180cm 2019 年
19张横 【远风】一切遥远的声音,都是风儿在轻轻吟唱。云端落下的细雨,那是作者心底悠悠的歌。180cm×190cm 2023 年
20180cm×570cm 2018 年 形式感,注重主观情绪的表达,使画面在语言朴素表达的基础上又彰显巨大的视觉张力。的语言、朴实的表达。这是一组人物群像,通过不同形象的人物组合,反映了记忆中家乡农民生活状态。作者以整体布局笔墨,强化画面的节奏感和黄河岸,洛水边,伊水如镜,家山入梦。在作者笔下,故土乡情是其常用的创作素材。画当贵以情真,感情的诚挚比技巧更重要。朴实的笔墨、朴实张横【伊水之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