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
嘉兴秀湖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规划(2022 学年版)
基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要求,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
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 号)文件要求和秀洲区教文体局《秀洲区深化义务
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当前“双减”工作任务和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深化课
程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一、课改的背景意义
(一)课改背景。2015 年秋季,浙江省新一轮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本
轮课改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了选择性教育思想,从
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四个维度进行,在积极推
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地成果,也为课改的下一步推进打下了基础。
(二)双减背景。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以“减
负提质”为关键词的教改新常态已经形成,学校在教学工作中探索“如何做到减负不减
质”是当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最为重要的任务。
(三)学校背景。 嘉兴秀湖学校(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
办学校,托管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目前学校有小学部一、二年级共 11 个班级和初中
部七、八年级共 7 个班级。学校秉承世外办学理念,以“养正毓德,行健致远”作为指
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价值标准,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优势,汇集世外教育在管理、
课程、师资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类课程平台,提供优质教学。
二、课改的目标
学校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和“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的办
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思路出发,以有利于全面提高学
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目的制定本方案。力求在
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持续优化推进“美好优学”,以实现“明事理、会选择、能发展、
有特长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
3
三、课改的主要内容
本方案重点立足“世外秀湖‘养正行健课程’建设”和“‘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性
课程教学改革”两块内容,形成整体架构和实施方案。
(一)世外秀湖“养正·行健”课程建设
1.课程理念:养正,行健。
“养正”出自《易经》中“蒙以养正,圣功也”,简单来说就是在点点滴滴的学习
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一生奠
基。
“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天道运行刚健强劲,君子
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于学生,勤奋不辍,奋发有为,在求知中成就人生;
于教师,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在奉献中实现价值;于学校,定位高远,不懈进取,在
探索中铸造未来。
2.课程目标:
把“养正毓德,行健致远”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明事理,会选择,能发展,有特长
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学校课程体系之中。确保和
优化国家与地方课程,开发和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大众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基础性和发
展性相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知识结构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统一,适合学生
个性与潜能不断发展的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工
作,并建立相应的评价系统。
3.课程结构及图谱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成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开展实施的依据。我校的课程
结构包括基础性、拓展性、活动性三类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起点。作为必修课程,以国家统编教材为核心内
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科要求与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培养
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础素养。通过扎实开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
实践探索,为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做准备。
拓展性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提高点。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
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其中限定拓展课程主要是学科基础型课程的延续和提高,
是较高水准或学校特色发展的学科教学;自主拓展课程具可选性,注重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要,发展各类学生的特殊才能。
活动性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点。课程注重综合性与活动性的
探索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学力以及提高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4
附图 1:世外秀湖课程结构图谱:
附图 2:世外秀湖 2021 学年拓展性课程列表:
拓展范畴 拓展类型 课程名称 学部 年级
知识类
限定拓展
摩天轮阅读(语文)
小学、初
中
一、二、七、
八
思维训练(数学)
小学、初
中
一、二、七、
八
口语训练(英语) 初中 七、八
实验与操作(科学) 初中 七、八
选课拓展
悦读奇缘 小学 一
趣味数学 小学 一
周有所诵 小学 一
中外精选儿歌故事 小学 一
绘本阅读 小学 二
数字游戏 小学 二
快乐英语 小学 二
开眼看世界 初中 七
5
趣味数学 初中 七
文言创新阅读 初中 七
游历《昆虫记》的“地
理”世界
初中 八
顶级大脑 初中 八
体艺类 选课拓展
勤棋舒画 小学 一
绘梦童画 小学 一
“星秀”篮球训练营 小学 一、二
秀湖娃娃舞蹈队 小学 一、二
“乐之声”合唱团 小学 一、二
“捏造”未来 小学 二
羽篮社 初中 七、八
足球健美操 初中 七、八
英美文学舞台剧 初中 七、八
实践类 选课拓展
“捏造”未来 小学 一、二
仰望星球,保护地球 小学 一、二
未来之城 七、八
智能新思维 七、八
绘声绘色 七、八
附图 3:世外秀湖 2021 学年活动性课程列表:
行健活动课
程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时间范围
“榜样毓德”课程
“榜样”主题升旗仪式 每周一
“榜样”主题晨会 每周二
校园节日课程
体育节 9-10 月
英语节 10-11 月
悦读节 11-12 月
科技节 4-5 月
艺术节 5-6 月
“行健”研学课程
“行健”国防研学 8 月下旬
“行健”研学旅行 春、秋
(二)“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性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常规五环节构成了教学的整套动作,要将备课、课堂实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6
学生辅导、评价与考核综合起来思考,才能实现“减负”与“提质”的愿景目标。因此,
我们聚焦“作业”,以“五环协同”为抓手,通过建立作业精备体系、优化教学结构、
创新作业设计、精准培优纠偏、探索评测新法等五方面的路径,形成相应策略,促进学
生在良好的教育生态下“优学”成长。
1.作业三备,建立精备体系
作业精备体系建立,使作业从散点串成条线,并随着三次备课调整优化,达成作业
实现训练、评价功能的双重目标。
(1)提前初备——预设练习
在第一轮提前初备阶段,老师们在单元设计的基础上,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点和能力
点,分化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分课时提前预设好双基训练和拓展训练,并丰富作业形
式。在这个环节的作业设计是前瞻性的,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来确定的。
(2)课前精备——调整设置
第二轮课前精备中,老师们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调整好当天布置给学生的实际作
业。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基础掌握得更加清晰,老师会对上课内容
和课内外作业进行整体设计、精心设计并反复推敲,因此在难度和作业形式的把控上会
更加契合,更趋理性。
(3)过后反思——重构精选
第三轮课后重构中,老师们结合作业批改和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前的作业设计。
这个环节,看起来只是教学中的一个闭环,但是依据作业结果的思考,也是教师对于教
学的思考,重构不仅是该教学内容的以后实施,更是教师在教学和作业设计上最直接的
反哺力量。
2.立足课堂,优化教学结构
(1)课时调配理性尝试
出于追求单位时间上效率的最大化,在不突破国家规定周课时总时长的的前提下,
我们将文化学科的科时设置处理为基础课时+限定拓展课时。基础课时按计划推进教学
进度,用于常规授课和学习活动开展。限定拓展是基于本学科学习的知识能力的延展和
专题深入。
减
负
提
质
7
(2)分层教学适度进行
适度分层是平行教学基础上的延展,初始目的是给学生多一些个性化辅导,让不同
层次的学生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很好的提升。基于理科难易度区分明显的特征,更是考
虑到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和薄弱学生提质的需要,我们分别取两节课并进行连堂编排开展
分层教学。理科教师充分利用两堂分层走班课的时机,努力做到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
能力和潜力开展教学,在“课堂导学、作业设置”环节上进行综合学生个体特征的思考
和设计,让基础好的学生树立起更加坚定的学习目标和信心,向更高处攀升;让相对较
弱的学生逐渐克服学习中畏难的情绪,产生追求进步的动力,实现自我突破。
(3)课堂结构重整实施
对于一堂课的考量,我们既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更要关注教学目标达成的
路径是否科学合理,这里包括学导方式和课堂练习。基于这样的思考,提出以下三种课
堂结构重整构想:
①限时新授与限时练习组合。时间限定比例为 3:1,教师需在 30 分钟时间里面组织
学生学习新课内容,10 分钟用于当堂课的双基巩固练或者能力拓展训练。时间分块切割,
新授时间压缩,形成“导-学-练”一体的课堂形式。②预学导练与课中导学组合。预学
导练是利用课中前 10-15 分钟进行预学指导和预学基础上的巩固练习(前置性作业),
课中导学在预学和导练的铺垫下进行,实现翻转效应。
③以微项目学习建构课堂,把知识运用和能力训练的要点融进项目任务单。微项目
有其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其过程显得更加灵动,学生的学习获
得也更加充实有意义。
课堂结构重整目标指向学生在课堂学足学好,同步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当然,这
样的重整构想并不适合所有课堂,需要老师们结合学科特征、课型特征做出理性选择和
实践。
3.科学分层,创新作业设计
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业的管理、作业的评价与反馈,这些环节都要从作业实施的
目的来思考,不仅要紧扣教学内容,也要紧扣学生特征;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达成需求,
更是学习品质的养成需要。本课题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实践。
(1)梯度作业
梯度设置作业,首先是基于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一般解构成识记、理解、运用、
提高、综合等层级,一课一得,逐步建构起学生的学科素养。其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
础和学习能力差异性,也就是因人制宜,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
我们摒弃设计分层后的指向性布置,这是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以防学生牢牢
地给自己贴一张“标签”而阻断了“攀登”的决心。我们的做法以数学和科学为例:设
置 A—B—C 三组题,A 组题一般考虑 6-8 个题目,侧重于双基和简单应用,B 组题设置
3-4 个题目,趋向综合,侧重于能力训练,C 组题设置 1-2 个题目,相对复杂,综合性
更强。我们这三组题定义为必做题、选做题、挑战题,统一布置给学生。学生只要有基
8
础、有能力、有毅力,都可以冲刺进阶。这样做,不仅是对基础较好学生的强劲驱动,
也时刻激励基础偏弱学生实现突破。
(2)个性作业
这里所说的“个性作业”是从创新作业形式角度提出来的。我们受益于当今社会人
才培养方式的启发,同时结合“换一种形式就变得容易接受”这样的生活体验。提出的
各学科每月一次的创新作业设计(如微型项目化作业),同时要求各学科既要重式形更
重质量,在创新作业内容上作更的探索。与此同时,我们将以静态(宣传栏布展)和动
态(舞台呈现)两种形式,对学生的创新作业成果进行阶段性展评,使之成为推进作业
创新的常态举措。
(3)创新管理
作业的规范管理指向于作业量的把控、时间的有效利用、批改反馈的及时性和精准
度。课堂练习实施在课堂结构重整后,那么,对于课后作业的时间又该怎样把握?对此,
我们的实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独立作业与“5+2 课后服务”的紧密结合,二是建立弹
性作业机制。我们在作业控量的前提下,规定单位时间段内独立完成对应作业并按时交
付,把控 学生作业的节奏,提高作业的效率;弹性作业机制依据学科特征需要,适当
打破学科平衡和次数间的平衡,让学生在具体作业上均有对应的时间保障,以提升作业
的质量,发挥出作业应有的功能。
4.导师结对,精准培优纠偏
课后辅导是教学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辅助和补充形式。
作为教学常规要求,课后辅导要追求实效,所以我们的研究从“精准”上着手。
(1)辅导对象精准。我课后辅导的重点人群应放在“培优”和“扶弱”群体,助力
解决 15%左右“吃不饱”问题和 15%左右学困生“消化不了”问题。各学科依据学生的
学能评估,圈定范围,遴选辅导对象。
(2)辅导内容对症。针对“培优”对象,主要是在解难答疑、错题分析、延展提升
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建立攻坚克难的信心,加强思维方式训练。针对“扶弱”对象,重
点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的帮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
习动力,关键是学法指导。各科教师依据学生合理地规划好辅导内容,稳步实施。
(3)辅导方式精当。我们采用的是导师制形式开展辅导,具体做法是:①明确对
象,导师结对。②制定计划,循序渐进。导师就辅导对象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师生一
起商定制定辅导计划。③确定时段,规范实施。学校层面统一手势,规划以午间和作业
整理时段为辅导时间段,统筹编排,保障推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强调课后辅导与作业讲评互相关联,但不能仅局限于作业内容,
关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辅导行
为,从信心塑造和意志力培养入手,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突破自己,实现超越。
5.学习观察,突出过程性评价
高频次的测评在整个中学时段被广泛使用,不可否认这对于学业成绩提的升是很有
9
帮助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重负担、高负荷。减少测评频次,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负
担,但是又发现缺失了对教学的阶段性评价依据,也担心学生在学习上的放松。据此,
我们提出“等第累计观察法”的设想并在实施中优化。
(1)化整为零推进行动自觉。“化整为零”一是要从内容上着手, 二是从时间上
节课)和作业整理时间以“单题练”、“限时练”等方式进行。教师结合不同时长精选
好相应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及时反馈。
(2)等第累计反映学习过程。对于限时练习的观察以等第方式进行评价,分设(A1、
A2、A3、B1……C3、D)十个等第,一次观察积累一个等第,按单元(章节)分阶段累
计,加上任课老师每周期一次的学习表现鉴定(也按十个等第评价),形成了平时成绩。
这样的评价方式,打破分数唯一的枷锁,更趋向学习行为的驱动,突出过程性评价。
无论是在评测减负上,还是在促进学生优秀品质行程上相信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课改实施的要求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学情、校情,
科学规划学校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推进课改项目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二)学校要求
1、进一步解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
2、制定和论证《嘉兴秀湖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规划课程
体系,确立教学改课的基本路径。
3、教科室负责课程开发指导和教学改课实践性研究。
4、教导处负责课表的设置、选课、课堂实施规划、教学常规管理。
5、德育处和总务处分别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室设施的配备。
(三)教师要求
1、认真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
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更新观念,全心
投入课改。
2、在《嘉兴秀湖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和课程体系下,抓好
基础性课程教学的策略优化和拓展性课程的研发实践,做好课改体系下的研究和实践。
3、观测“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的要求,立足教学常,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10
五、课改的评价办法
1、学生学业评价
基础性课程:
小学部:2021 学年只有一二年级,按要求不组织纸笔测试和期末考试,评价以过程
性评价和期末“快乐游园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定,以等第制呈现。
初中部:组织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道法等 6 门学科的期中、
期末考试,以分数和等第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其他学科只组织期末考查或综合评定,以
等第方式呈现,平时表现以等第和评语相结合方式呈现。
拓展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以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实行等第制和评
语相结合的呈现方式。
2 教师评价与考核
教师考核采用全教会通过的《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兴秀湖实验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
分配方案(试行稿)》所规定的办法和相关考核子项目执行,按学期进行考核。拓展性
课程和活动性课程开发和实施实行激励机制,依据课程研发、规划、实施、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等进行考核,设定奖次给予评优奖励。
六、课改实施的管理和保障
1.加强对教师的宣传,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指导学生了解两
类课程并进行拓展性课程的自主选课。
2.学校制定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3.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开展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使新课改理念得到
升华。
4.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紧抓实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总结过程。
5.通过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改课题研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兴趣、优势,积极研发
和实施拓展性课程。
6.定期开展研讨,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拓展性课程开发。
7.建立拓展性课程研发和实施激励机制,表彰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中学生和教师取
得的成绩。加强评价制度的建立,使对教师、学生、课程的评价落到实处。
8.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邵翔
副组长: 吴娅姣 姚国光
成员:汤凌韵、沈红、高琴、曹诗阳、周智成、各教研组长
七、申报课程在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嘉兴秀湖学校秉承“养正毓德 行健致远”办学理念,进一步丰富课程建设体系,
创新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设了基础性、拓展性、活动性三类课程。拓
11
展性课程分为知识类、实践类、艺术类、健康类、德育类。拓展性课程作为校本课程,
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提高点。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红星闪闪,你编我演》是一门集审美和艺术于一体的红色综合性知识实践课程。
它把课内外红色主题叙事性的文章创编成课本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建
立在对红色主题叙事性文章进行精心阅读、感悟、理解基础之上,将文章改编成剧本,
灵活运用课本剧的知识,体现了知识性。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
动作,变死的文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体现了实践性。演出一台戏,需要有表演天赋
的“演员”,需要擅长丹青图画的“画家”,需要搞布景或化妆的“编导”,需要会乐
器的,配乐伴奏的“音乐家”,这体现了艺术性。可见,《红星闪闪,你编我演》融合
了秀湖拓展性课程知识性、实践性、艺术性等大部分元素。
《红星闪闪,你编我演》作为校本精品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提高点。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是学科基础型课程的延续和提高,是较
高水准或学校特色发展的学科教学;具可选性,注重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各类学
生的特殊才能。同时,《红星闪闪,你编我演》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点。注重综合
性与活动性的探索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学力以及提高跨学科知
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编演红色课本剧,使学生的大众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人文
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知识结构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统一,适合学生个性与潜能不断发
展。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课本剧取材于语文教材,与学生有亲近感,
可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真正由课堂走向课外,由教材走向生活,由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新
课程目标,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技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