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1.11(2)

发布时间:2024-1-1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1.11(2)

前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受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本质安全要素的影响,“灰犀牛”“黑天鹅”未能得到有效防控。究其原因,我们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防”上,停留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上,导致问题不能从本质上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工艺工法“避”开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这是编制本书的主要目的。青藏铁路集团公司管辖的青藏铁路、格库铁路、敦格铁路、拉日铁路,最典型的特点是:点多线长、生态脆弱、气候恶劣、无人无水无电区较多。这些特点给营业线施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人工成本高、安全风险高、运输成本高,施工效率低、质量可控度低。结合“三高二低”的营业线施工特点,青藏集团公司在青藏线格拉电气化改造、西格提质工程中做了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格库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初设阶段,我们就提出了“利用全装配式建造技术降低营业线施工风险,尽最大可能减少运输干扰”的建设理念,经过充分论证分析、施工图优化,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格库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推行“营业线全装配式建造技术”,采用 BIM 数字化建模,将物联网建造和现场工厂化预制紧密结合,在桩基、站房、涵洞接长、路基附属、四电等专业全面推广装配、预配建造技术,主要优点... [收起]
[展开]
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1.11(2)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

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2024 年 1 月 9 日

第2页

前言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受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本质安

全要素的影响,“灰犀牛”“黑天鹅”未能得到有效防控。究其原

因,我们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防”上,停留在传统的施工工

艺上,导致问题不能从本质上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如何利用先

进的工艺工法“避”开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这是编制本书的主

要目的。

青藏铁路集团公司管辖的青藏铁路、格库铁路、敦格铁路、

拉日铁路,最典型的特点是:点多线长、生态脆弱、气候恶劣、

无人无水无电区较多。这些特点给营业线施工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人工成本高、安全风险高、运输成本高,施工效率低、质量可控

度低。结合“三高二低”的营业线施工特点,青藏集团公司在青

藏线格拉电气化改造、西格提质工程中做了初步探索,积累了一

定的经验。格库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初设阶段,我们就提出了“利

用全装配式建造技术降低营业线施工风险,尽最大可能减少运输

干扰”的建设理念,经过充分论证分析、施工图优化,目前已进

入实施阶段。

格库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推行“营业线全装配式建造技术”,

采用 BIM 数字化建模,将物联网建造和现场工厂化预制紧密结

合,在桩基、站房、涵洞接长、路基附属、四电等专业全面推广

装配、预配建造技术,主要优点为:一是营业线装配式建造减少

第3页

了气候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二是营业线装

配式施工,大大减少了“天窗”数量,有效地保证了线路的通过

能力,减少对运输的干扰;三是营业线装配式施工,将现场作业

由传统的劳务队变为专业化的技术安装人员,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营业线装配式施工,通过精细化工厂化建造,施工质量得到

有效控制;五是营业线装配式施工,临建设施、人员投入、短途

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营业线全装配式建造技术在理论上是成熟可靠的

保证运输安全的有效措施,但在实践中还属于“空白缺项”的措

施。我们将在国铁集团的指导下,赓续“青藏铁路精神”,智慧

攻坚,结合项目建设实际,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工法,动

态总结提炼,为全面提升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贡献力量。

目 录

第4页

第一部分 BIM 技术在装配式中的应用

一、概况......................................................................................................... - 1 -

二、实施依据................................................................................................. - 3 -

三、实施组织................................................................................................. - 4 -

四、基本要求................................................................................................. - 6 -

五、BIM 技术应用目标................................................................................ - 7 -

六、BIM 建模 ................................................................................................ - 7 -

七、BIM 应用 ................................................................................................ - 8 -

八、BIM 应用效果......................................................................................- 23 -

九、BIM 应用成果......................................................................................- 24 -

第二部分 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

一、编制依据...............................................................................................- 24 -

二、编制原则...............................................................................................- 24 -

三、工程概况...............................................................................................- 25 -

四、项目自然特征.......................................................................................- 26 -

五、装配式必要性分析..............................................................................- 27 -

六、装/预配式主要结构 ............................................................................- 30 -

七、装/预配式施工方案 ............................................................................- 30 -

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0 -

九、装配式施工质量验收..........................................................................- 72 -

十、总体目标...............................................................................................- 74 -

第5页

第一部分

BIM 技术在装配式中的应用

第7页

- 1 -

BIM 技术在装配式中的应用

为了 BIM 技术在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中

更好的落地应用,加快推进 BIM 策划及实施,格尔木工程建设

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针对该工程成立了 BIM 技术应用实

施小组,BIM 数字建模将涵盖路基、涵洞、轨道、通信、信号、

电力、接触网、房建、车辆、站场等相关专业,旨在利用 BIM

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实现项目管理精益化。

一、概况

本工程正线增开黄羊苏等 20 处预留会让站;配套工程格尔

木枢纽相关工程(上行到发场新增 5 条到发线,下行到发场新增

4 条到发线,调车场新增 2 条调车线。机务折返段整备场两端咽

喉区改造,新增 2 条整备线、1 条机车停留线,配套检查坑延长,

新增配砂站 4 套、气动输送系统、集中除尘系统、电控系统)、

牵引供电与电力配套工程(新设 35KV 配电所 5 处,8 座既有牵

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增容)、生产生活设施补强配套工程(20 处

信号综合楼、5 处 35KV 配电所共 18436.91 ㎡,新建单身宿舍 2

栋共 15363.21 ㎡)、既有站正线轨道无缝化改造工程、茫崖镇站

货场扩建工程。

本工程 BIM 技术应用策划方案,按照“建成一站、全线推广

应用”的原则,车站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专业涉及面广的

车站,黄羊苏、河西农场车站根据开展批次为首批开通站,且涉

第8页

- 2 -

及各专业施工,具有代表性。为此,BIM 技术应用策划方案依

托黄羊苏进行编制,该车站设计到发线 3 条(含现有正线)设置,

本次施工在现有正线左侧、右侧各增设 1 条站线,工程涵盖路基、

涵洞、轨道、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房建、车辆、站场等

专业。以下为各专业主要工程量:

1.1 路基专业

路基双侧帮宽 2.74km,站场土石方量填方 4.43 万 m³,挖方

0.289 万 m³,路基填高约 4m,填土层数 14 层。

1.2 涵洞专业

接长既有框架涵洞 1 座(1-3.0m),双侧各接长 5.04m。

1.3 轨道专业

站线铺设轨道 2.175 km,铺设单开道岔 4 组,面砟 6163 m³,

底砟 824m³。

1.4 通信专业

室外铺设塑料通信管道 130m,光缆敷设 9.15km,视频杆基

础制作及组立 2 根,新增摄像头 5 台;室内新增设备 18 套,新

增摄像头 12 台。

1.5 信号专业

室外道岔 4 组,信号机 12 架,轨道区段 11 个;信号机房设

置 CTC 车站分机 1 套;站间闭塞计轴设备 1 套;计算机 1 套;

信号集中监测分机系统 1 套;信号综合智能电源屏 1 套。

1.6 电力专业

第9页

- 3 -

新建电力架空线路 0.48 条公里,敷设高压电缆线路 0.28 公

里,敷设低压电缆线路 1.5 公里,新建 10/0.4kV 变电所 1 座,新

建 35kV 变电所 1 座,新建 27.5kV 越级变台 1 座,站台照明路

灯 3 处。

1.7 接触网专业

新建横腹杆式混凝土支柱 8 根、钢柱 40 根、软横跨 20 组、

承力索 4.671 公里、接触线 4.671 公里、正馈线 1.242 公里、保

护线 1.242 公里、架空地线 2.078 公里、双极电动隔离开关 1 台、

避雷器 2 台。

1.8 房建专业

信号综合房屋面积 586.19m²、车辆探测机房面积 16.33m²,

房屋总面积共计 602.52 ㎡。

1.9 车辆专业

THDS 探测设备 1 套、UPS 不间断电源(THDS)1 套、探

测站远程监测设备 1 套。

1.10 站场专业

站名牌 1 块、站台墙 30m、站台面 90m²、站台栅栏 132m、

防护栅栏 2786m 及栅栏门 3 处。

二、实施依据

1.《铁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1.0 版);

2.《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CRBIM1001-2014);

3.《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CRBIM1002-1-2015);

第10页

- 4 -

4. 《铁路四电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CRBIM1002-2-2016);

5.《铁路工程信息模型表达标准》(CRBIM1003-2017);

6.《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精度标准》(CRBIM1004-2017);

7.《面向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的地理信息交付标准》

(CRBIM1005-2017);

8.《基于信息模型的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CRBIM1006-2017);

9.《铁路工程 WBS 工项分解指南》(CRBIM1007-2017);

10.《铁路工程数量标准格式编制指南》(CRBIM1008-2017);

11.《铁路工程信息交换模板编制指南》(CRBIM1009-2017);

1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13.《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三、实施组织

3.1 组建 BIM 应用领导小组

组建 BIM 应用领导小组,确保信息部工作能够按计划顺利

开展,带领 BIM 技术应用小组,编制工作计划,规范工作流程,

推动 BIM 工作开展,按照集中领导、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

则,对本工程的 BIM 及信息化工作进行高效的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3.2 组建 BIM 应用技术团队

为保障本工程 BIM 应用的顺利实施,选调具有丰富施工经

第11页

- 5 -

验和 BIM 应用经验的专业人员组建 BIM 实施小组,BIM 人员的

能力要求见下表:

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说明

工程绘图和

BIM 建模

环境设置

系统设置、新建

BIM 文件及 BIM

建模环境设置。

(1)相关标准规范的基本规定

(2)BIM 建模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3)基准样板的选择;

(4)样板文件的创建。

创建结构族 结构族的制作流程

和技能。

(1)参照设置(参照平面、定义原点);

(2)形状生成;

(3)特定族文件、参数化数据和元件的开发;

(4)梁、柱族的制作技能。

结构体系

BIM 建模

结构体系参数化

BIM 建模 BIM 属

性定义及编辑

(1)建筑结构构件 BIM 参数化建模;

(2)建筑结构体系整体模型构建;

(3)利用 BIM 属性,生成结构体系的技术指标明

细表。

创建图纸 创建BIM属性明细

表创建设计图纸

(1)创建 BIM 属性明细表及操作:从模型属性中

提取相关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

(2)创建设计图纸及操作;

(3)定义图纸边界、图框、标题栏、会签栏;

(4)直接向图纸中添加属性明细表。

模型文件

管理

模型文件管理与数

据转换技能

(1)模型文件管理及操作;

(2)模型文件导入导出;

(3)模型文件格式及格式转换。

聘请专家进行业务指导:对于目前难以实现的 BIM 应用点,

利用平台优势,与相关院校合作,聘请目前国内 BIM 应用专家

进行指导,完善高难度的 BIM 应用。

制定人员交流轮换制度:一个项目的 BIM 应用往往有其自

身的局限性,为了更好的全方位的应用 BIM 技术,对于个别应

用点采取 BIM 人员交流轮换的方式,在不影响整体工程施工和

BIM 应用进度的前提下,对于其他项目应用效果较好的人员临

第12页

- 6 -

时借调,确保相应 BIM 工作顺利完成。

3.3 明确 BIM 应用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定位及特点,结合业主方的需求,制定 BIM

应用总体目标:

序号 BIM 应用目标

1

基于 BIM 技术,实现临时设施标准化和可视化,施工现场布局合理化,减少

施工过程中因频繁的调整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工程废弃。

2

基于 BIM 技术,为施工材料工厂化加工提供可视化手段,提高施工器材工厂

化制作的占比,减少现场加工器材的数量,提高器材加工质量,加快施工进

度。

3

基于 BIM 技术进行施工阶段的深化设计以及施工模拟,提前解决施工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采用三维可视化交底使施工交底更加生动、直观和易

理解。由此达到减少返工,提高施工质量,节省工期的效果。

4

竣工模型交付:随施工进度,逐步完善 BIM 模型,项目竣工时提交 LOD400

竣工 BIM 模型。为运维阶段提供完善的项目空间信息以及设备属性,实现施

工与运维的数据一致性。

四、基本要求

4.1 软件平台的选用

选用欧特克 Revit 2018。在提交模型时,必须将文件格式以

*.rvt 格式提交。

4.2 单位

项目单位及精度:长度单位为毫米,精度为 0mm;面积单位

为平方米,精度为 0.00 平方米;体积单位为立方米,精度为 0.00

立方米;角度单位为度,精度为 0.00°;角度单位为度,精度为

0.00°。此处注意总图单位为米,建模时需要调整总图比例。

4.3 基点、标高及轴网

第13页

- 7 -

BIM 建模时,各专业应采用统一的轴网及相对高程。信号

楼 1 轴与 A 轴交点应设置在项目基点(0,0,0)处,建模时依

据总图定义项目原点。

五、BIM 技术应用目标

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高原高寒地区,自然

环境恶劣,呈点多线长特性,项目紧紧围绕绿色、低碳、环保、

创新为理念,以精品工程在青藏高原落地生根为建设目标,工程

积极利用 BIM 技术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对首件定标黄羊苏车站

站前工程、强电工程、弱电工程进行数字建模,利用数字化仿真

建造,减少碰撞,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优化施工进度、

辅助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为智慧建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

BIM 技术应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图模一致、模实一致”原则,将

BIM 打造成为数字孪生底座,进而为实现格库铁路(青海段)

扩能改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实现数字交付。

六、BIM 建模

6.1 建模范围

(1)对车站采用 BIM 技术进行数字建模,主要内容有:路

基(含附属)、轨道、通信、信号、房建、车辆、电力、接触网

等,做到以点带面、全线通用。

(2)针对新建设备用房采用 BIM 技术进行建模,主要内容

有:基础、承台、基础梁、钢结构(重点是各连接节点的建模,

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数字建模,动画推演)、ALC 墙板、孔

第14页

- 8 -

洞预留、屋面、防水、装饰装修、室外排水等。

(3)针对通信设备建模,主要内容包括:光电缆的埋设路

径、设备位置、室内走线、成端、视频监控等。

(4)针对信号设备建模,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光电缆的埋

设路径、信号机、转辙机、绝缘、轨道电路、室内设备布局、配

线工艺等。

(5)针对电力、接触网设备建模,主要内容包括:配电所

设备、设备基础、电缆敷设路径及方式、接触网基础、支柱及网

上金具预配形式等。

(6)针对车辆设备建模,主要内容包括:探测设备、远程

监测设备、UPS 不间断电源等。

6.2 建模标准

以建设运营一体化为指导,参考铁路 BIM 联盟发布的团体

BIM 标准,从而确保 BIM 模型质量,实现施工方案优化、指导

现场施工等目标。

七、BIM 应用

7.1 站前工程

(1)深化设计

在项目方案实施阶段建立 BIM 模型,不同的预制构配件在

模型平台上进行预拆分,能够初步确定构件外形尺寸,为工厂生

产、运输、吊装等工序提供前期的准备工作,按照施工图结合实

际尺寸对路基、桥涵、房建、轨道进行整体建模,根据图纸整体

第15页

- 9 -

规划布局及施工工艺达到动画演示漫游效果。

图 1 信号综合楼三维视图

图 2 信号综合楼东立面效果图

图 3 桥涵拼装立面效果图

(2)方案模拟

对路基、桥涵、房建、轨道施工工艺通过 BIM 模型对每个

不同部位、不同的预制构件、不同的节点进行模拟预拼装,保证

第16页

- 10 -

今后实际安装准确无误,并对其相应配套工程进行优化。

图 4 结构效果图

(3)技术交底

通过将施工过程等做成 BIM 可视化工艺工法视频,实现每

一个工艺流程的三维展示,例如填土层数及厚度、涵洞拼装步骤

第17页

- 11 -

及要求、钢构螺栓型号及焊接部位、轨道施工步骤等信息,利用

三维模型进行施工交底,帮助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模拟吊装过程,

可以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构配件的不同放置位置采用不同的吊点、

吊具,提高实际操作效率。

图 5 构建平法施工模拟

(4)指导施工

BIM 动画演示可作为工程动态施工指导图,为现场精细化

第18页

- 12 -

施工提供有力支撑,通过 BIM 模型对每个部位、各预制构件、

不同的节点进行预拼装,保证现场施工安装准确无误。

图 6 桩基钢筋配置效果图

(5)接口方案优化

通过建立 BIM 三维模型,在模型中提前预警工程项目中各

个不同专业在空间上的冲突、各专业之间图纸之间关联等问题,

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提高设计图纸质量和设计协调效率,实现

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变更,提高施工生产效率。

第19页

- 13 -

图 7 结构立面效果图

7.2 强电工程

(1)深化设计

1)电力专业

按照配电所施工图并结合房建工程,根据实际尺寸及型号对

配电所房建和室内、室外设备进行整体建模,同时根据图纸布置

室内、室外设备,达到漫游演示功能。

第20页

- 14 -

图 8 配电所效果图

2)接触网专业

完成接触网支柱、腕臂、下锚装置、附加线、接触悬挂及设

备等模型的综合布置,提前预测各个设备的空间关系、解决设备

冲突及互相影响的问题,满足绝缘距离的同时保证施工工艺的美

观。

图 9 接触网棘轮下锚装置

第21页

- 15 -

(2)方案模拟

1)电力专业

对配电所高低压电缆敷设径路及预留进行模拟,并对其相应

配套工程进行优化,优化室内外电缆沟布局,优化室内外电缆沟

电缆支架使用数量,优化室内“丰”字型电缆支架数量。

图 10 电缆沟线缆布局

2)接触网专业

完成接触网支柱、腕臂、下锚装置、附加线、接触悬挂及设

备等模型的创建,并实现各零部件的信息提取及集成。建模完成

后通过创建甘特图等形式,对 BIM 模型进行挂接,按照施工时

间展现不同的施工进度。

第22页

- 16 -

图 11 接触网整体效果图

(3)技术交底

通过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重大施工难点工艺等做成

BIM 可视化工艺工法视频,实现每一个零部件的三维展示,例

如螺栓型号、外露、穿向以及紧固力矩等信息,做到每一道工序

的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立体演示,例如所亭的基础的位置标注、

开挖、支模、浇筑等。同时实现每一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进行辨识,并做安全模拟演示,针对每一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质

量问题及此质量缺陷产生的后果进行直观有效预防,提高施工质

量。

第23页

- 17 -

图 12 隔离开关绝缘距离演示

(4)指导施工

1)电力专业

解决高低压电缆与控制电缆间的交叉敷设排列问题。解决高

低压电缆敷设时不同回路在交叉部位上下交叉问题,保证不同回

路之间的间距。解决高压电缆夹层敷设杂乱交叉现象,同时确定

电缆在电缆夹层中的敷设路径及穿墙孔洞的位置。解决预留井的

摆放位置问题,在施工前使用 BIM 技术模拟电缆敷设,可达到

电缆敷设一次到位的效果。

第24页

- 18 -

图 13 线缆布放模拟

2)接触网专业

净空受限位置,通过接触悬挂、附加悬挂建模,提前预测线

索、设备与上跨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校验绝缘距离,重点对腕

臂及附加线吊柱位置进行优化,使附加线过渡更加顺畅,安装后

各项绝缘距离全面达标。

(5)接口方案优化

通过建立 BIM 三维模型,在模型中提前预警工程项目中各

个不同专业在空间上的冲突、各专业之间图纸之间无关联等问题,

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提高设计图纸质量和设计协调效率,实现

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变更,在后期提高了施工现场的

生产效率。

7.3 弱电工程

(1)深化设计

在施工前,对通信、信号设备底座、室内机柜设备进行建模,

并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标准进行设备、机柜布置与安装,上走线

槽、下走线架布置、线缆布放,在正式施工前实现数字建模。

根据图纸和施工标准进行 BIM 虚拟布线,实现了线缆的三

维可视化规划,提前优化线缆路径,减少交叉,达到内实外美,

提高布线工艺。

对光电缆的埋设路径、室外设备信号机、转辙机、箱盒等进

第25页

- 19 -

行建模,依据施工图和工艺标准进行设备布置与安装,在施工前

模拟出施工后效果,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其它不确定性因素,

造成材料损失。

图 14 信号机房

图 15 通信机房

(2)方案模拟

第26页

- 20 -

BIM 建模模拟施工,指导下一步实际施工。通过虚拟建造

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可视化展示,使每一个参建人员直观了解整体

布置情况,协助优化现场方案。

图 16 通信专业机柜布置

图 17 信号专业电缆布放

第27页

- 21 -

(3)技术交底

基于 BIM 模型,结合三维动画及影视后期技术,按照工艺

标准对关键工序制作动画,形象直观,可用于三维动画技术交底,

丰富交底手段。

图 18 通信机柜安装 视频杆

图 19 加装环氧树脂板采用尼龙螺栓连接

利用 BIM 模型生成多点位 360 度全景图,结合全景技术,

第28页

- 22 -

制作可在网页端浏览的 BIM 全景,同时可结合二维码,扫码在

移动端进行查看,或将 BIM 模型发布为 3Dpdf 数据格式,可在

PDF 应用中以三维模型形式查看模型,产生效果和在 BIM 软件

中浏览模型一致。

该种方式是 BIM 模型应用轻量化方式,可用于技术交底和

指导现场人员,解决了 BIM 模型到达施工一线 BIM 应用“最后

一公里”问题,保证 BIM 落地应用并产生价值。

图 20 BIM 全景

(4)指导施工

利用 BIM 技术对机柜底座、上走线槽和下走线架进行三维

建模,建立精确模型,基于模型进行标注,输出二维图纸,提交

工厂进行预制,提高沟通效率。BIM 成果可作为施工材料的工

程化预制指导图、车间预配指导图、现场安装位置及打孔位置的

精确定位图等,为精细化施工提供支撑。

(5)方案优化

第29页

- 23 -

装配式房屋采用 BIM 技术,可做到房建、站前专业、强电

等专业间的接口方案优化,提前预留接口,提供尺寸和方式等。

图 21 防雷箱接口预留

八、BIM 应用效果

8.1 解决问题

在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前期,指挥部组织

各施工单位通过 BIM 技术对各专业接口碰撞进行了检查及优化,

累计发现并解决问题 53 条,其中土建与四电问题 35 条、房建与

四电问题 18 条,同时优化设计问题 15 条。

8.2 经济效益

本工程 BIM 技术应用,不仅对施工技术进行了提升,同时

也与施工项目管理进行深度融合应用。应用轻量化技术、全景等

新数字技术,和工厂化施工多方面的结合应用,助力项目管理节

省工期、降低成本、减少资源、人力、时间等浪费,保证施工质

第30页

- 24 -

量和人员安全,有效助力项目管理精细化。

8.3 社会效益

本项目积极采用 BIM、工厂化施工、新工艺进行施工建造,

对施工进度、成本、安全、质量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助力打造精

品、绿色工程,促进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九、BIM 应用成果

形成了一套针对于普速铁路施工阶段 BIM 实际应用需求的多用

途、多精度、多平台的基础模型,如建立路基填高约 4m,双侧

帮宽 2.74km。框架涵洞 1 座(1-3.0m),双侧各接长 5.04m。轨

道模型 2.175 km,铺设单开道岔 4 组。房建模型信号综合房屋面

积 586.19m²、车辆探测机房面积 16.33m²,房屋总面积共计 602.52

㎡。车辆模型 THDS 探测设备 1 套、UPS 不间断电源(THDS)

1 套、探测站远程监测设备 1 套。站场模型站名牌 1 块、站台墙

30m、站台面 90m²、站台栅栏 132m、防护栅栏 2786m 及栅栏门

3 处。

第31页

- 25 -

第32页

第二部分

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

第34页

- 24 -

营业线装配式建造技术

一、编制依据

1.《国铁集团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青

海段)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发改函〔2023〕

142 号);

2.《国铁集团关于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

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23〕303 号);

3.《国铁集团工程管理中心关于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青海

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工管设函

〔2023〕62 号);

4.《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

方案审批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青水许可决〔2023〕40 号);

5.《海西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青海段)

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西生审〔2023〕47 号);

6.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国铁集团现

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7.设计文件和工程相关图纸;

8.铁路建设的技术标准、管理规定。

二、编制原则

1.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中

注重环境保护,本着“三同时”的原则,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水、

第35页

- 25 -

生态、噪声等方面的环保要求。

2.针对格库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工程位于低压缺

氧的高海拔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外部电源

薄弱、无施工用水、交通不便、混凝土运输不便,建设条件较困

难,在提高前期工作深度调查的基础上,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技

术方案,打造精品工程。

3.按照“创新引领、方案先行、样板引路、协调协同”的工作

方法,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要求。科学组织、统筹计划调配,合

理安排,做到分段平行作业。

4.坚持依法建设,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鼓励采用新

技术、新材料、新工装,在建设工期服从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

工进度、节约人力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三、工程概况

本次扩能改造工程,增开预留车站 20 处(河西农场、河西

农场西、拖拉海西、灶火西、中灶火、黄羊苏、柴山堆、思布塔、

格南木嘎、甘森湖、甘森西、小尖山东、黑山、茫崖湖东、茫崖

湖西、大乌斯、英雄岭、尕斯、七个泉、尕斯湖),每站主要工

程内容包括:路基帮宽、桥涵接长、轨道、站场、房建、车辆、

电力、接触网、通信、信号、信息等相关配套工程。既有改造车

站:格尔木南站增设到发线 11 条,格尔木南站机务段改造和车

辆设施补强;乌图美仁、花土沟站增设接触网检修列停放线;茫

崖镇货场新建纵列式货 3 线;塔尔丁站信号机位置改移。以及既

第36页

- 26 -

有线牵引供、变电及电力设施增容补强;既有车站正线股道道岔

无缝化改造;路局调度设施补强工程等。

四、项目自然特征

格库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青海段)位于青海省西部海西蒙古

族藏族自治州境内,沿线所经一级地貌单元为柴达木盆地,总体

地势为西高东低。

柴达木盆地区(格尔木至依吞布拉克):为高原内陆型盆地,

北西西向展布,四面环山,夹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

海拔高 2700~3100m,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地形起伏不

大。线路走行在山前倾斜洪积平原的前缘及湖积、洪积平原上,

沿线分布有风沙、地震液化等不良地质和盐渍土、软弱地基土、

膨胀岩等特殊岩土。

第37页

- 27 -

图 1 沿线自然特征

五、装配式必要性分析

5.1 水资源紧缺

格库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青海段)线路通过柴达木盆地内流

区,区内内陆水系分别发源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金山,最终流

入内陆湖泊消失在戈壁沙漠中。沿线河流大部分为短小的季节性

水流,常年流水的河流仅有那陵格勒河。距离那棱格勒河较远施

工地点无法取水,且沿线湖泊均为内陆封闭型咸水湖,沿线地下

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地下水位较深,水质较差,沿

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差,一般具有氯盐腐蚀性、硫酸盐侵蚀

性,侵蚀等级为 L1~L3、H1~H4,部分段落具有镁盐侵蚀性,

侵蚀等级为 H1~H3。综上,沿线无论是施工用水还是人工饮用

水都极为困难。

5.2 电力资源不足

第38页

- 28 -

本工程沿线车站仅有 10kV 电力贯通线,供电可靠性要求高,

该电力线路为铁路行车设备重要负荷供电,不能为临时用电提供

电源。

5.3 沿线环境恶劣

本线属典型的大陆型干旱性气候区,气候异常干旱、寒冷、

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尤其在戈壁沙漠中,风的频率高,风力

强,一经起风,便飞沙走石,能见度极低。

柴达木盆地区,年平均气温 2.9℃~6.4℃,极端最高气温

32℃~35.5℃,极端最低气温-30.1℃~-34.3℃,年平均降水量

28.4~44mm,年平均蒸发量 1801.7~2739.3mm,每年 2~9 月为

风季,主导风向以西风、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 2~3.5m/s,

最大风速 21.3~29.2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 6~43d;大

于起沙风速(约 5m/s)的风经常出现,最大冻结深度 100~200cm。

第39页

- 29 -

图 2 沿线环境

5.4 原材购置困难

经现场调查石料场仅有那陵格勒河左侧山体、塔尔丁独立山、

花土沟、七个泉石料场等 4 处,多为花岗岩。四处沙石料场短缺

且距施工点较远,距离过长,本工程购置原材十分困难。

经以上几点及实地调研,总结本工程现场浇筑施工难点:

①施工工点多、工点分散且跨距大。

②沿线水资源较少且水质较差,对混凝土工程侵蚀强。

③施工所用砂石料运距较远。

④搅拌站距离施工现场较远,如采用现浇施工,混凝土运距

较远。

⑤沿线气候环境恶劣,冬季时间较长影响混凝土质量。

装配式施工优点:

①效率高,与传统方式相比,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

第40页

- 30 -

环境的影响,工期更为可控,且生产效率远高于人工作业。

②质量高,构件工厂化生产,质量大幅提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可大幅降低人工工资。

④现场装配,节水、节电、节原材且环保。

⑤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桩),混凝土强度可达到 C80,

抗渗性强,抗腐蚀性强。

综上所述,采用混凝土预制件、构配件现场装配式施工工艺,

达到无人化、少人化、工厂化、集约型、零浇筑的目的。

六、装/预配式主要结构

本次装/预配式主要有房建、桥涵、站场及附属、接触网和

信号工程,主要结构如表 1。

表 1 装/预配式主要结构

序号 专业 主要内容 备注

1 房建 信号运转综合楼、电力变配电所。

2 桥涵 孔径 3m 及以下且正交的涵洞。

3 接触网 软横跨、硬横梁、腕臂、支柱基础、

拉线基础。

4 信号 信号机械室机柜、信号设备围台。

5 站场及附属 站台墙、站台面、边坡防护。

七、装/预配式施工方案

7.1 房屋装配式施工方案

第41页

- 31 -

(1)主体结构采用:全螺栓连接装配式钢框架结构。

(2)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桩),桩身

混 凝 土 标 号 C80 , 桩 径 采 用 600mm , 管 桩 类 型 采 用

PHC-600(110)AB-C80-*,承台及基础梁采用预制。

(3)屋面采用:钢骨架轻型板屋面。

(4)墙体材料采用: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墙板(ALC墙板)。

7.1.1 结构计算

(1)计算模型

图 3 计算模型

(2)整体计算指标

表 2 整体结果指标

指标项 汇总信息

总质量(t) 180.25

质量比 1.00 < [1.5](1层1塔)

第42页

- 32 -

最小刚度比

X向 1.00 > [1.0](1层1塔)

Y向 1.00 > [1.0](1层1塔)

楼层受剪承载力

X向 1.00 > [0.80](1层1塔)

Y向 1.00 > [0.80](1层1塔)

结构自振周期(s)

X 0.2057

Y 0.2152

T 0.1900

有效质量系数

X向 100.00% > [90%]

Y向 100.00% > [90%]

最小剪重比

X向 19.97% > [3.20%](1层1塔)

Y向 17.69% > [3.20%](1层1塔)

最大位移角(地震)

X向 1/2102 < [1/550](1层1塔)

Y向 1/1457 < [1/550](1层1塔)

最大位移角(风)

X向 1/9999 < [1/550](1层1塔)

Y向 1/6206 < [1/550](1层1塔)

最大位移比

X向 1.03 < [1.50](1层1塔)

Y向 1.29 < [1.50](1层1塔)

最大层间位移比

X向 1.03 < [1.50](1层1塔)

Y向 1.29 < [1.50](1层1塔)

刚重比

X向 289.03 > [10.00](1层1塔)

Y向 265.56 > [10.00](1层1塔)

(2)计算结果

第43页

- 33 -

图 4 计算结果

7.1.2 工艺流程

基础施工(PHC 管桩)→桩基检测→承台基础梁吊装(预

制)→主体拼装→墙板及屋面拼装→室内外装饰装修。

7.1.3 施工方法

(1)预应力管桩施工

1)材料进场堆放、吊装、运输

①出厂时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 100%。

②管桩吊装时采用两支点法,两支点距离桩端距离宜为

0.21L(L 为管桩长度),绳索与桩身水平夹角应大于 45 度。

③管桩在起吊、装卸、运输时必须做到平稳、轻起、轻放,

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④管桩在运输时,用钩绳、钢缆对管桩两支点处附近进行封

固,防止滚动。

⑤管桩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周边设排水设施,不得产生

不均匀沉降。管桩层两面外侧挡以楔形挡木,防止滚落。结合场

第44页

- 34 -

地情况,宜单层或双层堆放。管桩见图 5。

图 5 管桩

2)试桩

在管桩施工之前应进行试桩,试桩主要目的:

①确定贯入度及桩长,并对打桩设备进行核验,确定施工工

艺措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②根据试桩结果,结合现场地质条件,选出最佳施工方案指

导管桩施工。

3)桩机就位

①将场地平整好后,在每台桩机下铺设 30mm 厚的钢板或其

他刚度、强度较大的板材,保证打桩机站位的稳定,同时保证桩

机在施打时桩锤与桩帽、桩帽与管桩、管桩与地面的垂直度一致,

确保沉桩质量。

②桩机移位前要对地表进行碾压密实,以保证桩机就位的稳

第45页

- 35 -

定,为管桩垂直度的控制提供可靠前提。

4)锤击沉桩

地表层土质较松散,初打时可能下沉量较大,宜采取低提锤,

轻打下,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起锤高度可渐增。在整个打

桩过程中,要使桩锤、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同一轴线上。必要时

应将桩锤及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整。要注意尽量不使管桩

受到偏心锤打,以免管桩受弯受折。打桩较难下沉时,要检查落

锤有无倾斜偏心,重点要检查桩垫桩帽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

需要更换或补充软垫。每根桩宜连续一次打完,不要中断,以免

难以继续打下去。房屋管桩基础施工见图 6。

图 6 房屋管桩基础施工

5)桩基检测

①桩基施工完成后对抗压桩总桩数的 30%(且不少于 10 根)

的工程桩进行小应变瞬态无损动测,且每根柱下不少于一根;对

第46页

- 36 -

抗拔桩应 100%抽检;待桩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②工程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静载检测试桩(简称试桩),工程

桩按单位工程用桩量的 1%且不少于 3 根(当根数小于 50 根时不

少于 2 根)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最大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的 2 倍。检测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执行。试验均采

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反力装置采用堆载平台。桩基施工完毕应进

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2)承台基础梁预制

1)钢筋加工及绑扎

制作骨架的钢筋有 HPB300 和 HRB400 两种;HRB400 应符

合《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HPB300 应符合《钢筋

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规定,均采用扎丝进行连接:

①钢筋骨架要有足够的刚度,接点牢固,不松散、不塌垮、

不倾斜,无明显的扭曲变形和大小头现象。钢筋骨架在运输、装

模及成型管子过程中,应能保持其整体性。整个钢筋骨架全部采

用手工绑扎补齐。

②骨架不应有明显的纵向钢筋倾斜或环向钢筋在接点处出

现折角的现象。纵向钢筋端头露出环向钢筋长度不大于 15mm。

③钢筋骨架经检验合格并按规格、级别标识后方可使用。

④钢筋骨架内外侧设保护层垫块、垫块宜采用高强砂浆垫块,

垫块的强度等级不低于混凝土主体等级。垫块布置应合理,准确

的绑扎在受力钢筋上,固定牢固,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和

第47页

- 37 -

滑落。

⑤钢筋骨架采用防止骨架变形的专用吊具进行吊装。桩与承

台连接见图 7。

图 7 桩与承台连接

2)模型安拆

①模型内壁应清理干净,剔除残存的水泥浆渣。模型内壁应

涂上隔离剂。

②隔离剂可选用油脂、乳化油脂、松香皂类等。其基本要求

是不粘接和污染管壁,成膜性好,易剔除,与钢模附着力强。

③钢筋骨架装入模型前应保证其规格尺寸正确,保护层间隙

均匀准确,在组装后的模型内钢筋骨架一般应不松动。

④模型连接螺栓应齐全完整并紧固。

⑤混凝土脱模强不小于 30MPa 时方可脱模,混凝土强度到

达设计强度的 75%后方可吊装,并做好原始记录。如果达不到设

第48页

- 38 -

计强度的 75%应继续静养,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3)混凝土施工

①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审批制,干湿度及搅拌时间控制到

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浇灌。

②采用混凝土电脑自动配料系统,依据试验室下达的混凝土

配合比单,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第一盘料出盘时检测混凝土

坍落度,杜绝离析现象发生。

③混凝土浇筑是在室内进行,避开高温、低温和降雨等不利

因素影响。

④混凝土采用罐车从拌合站运至预制场。操作方法:振动棒

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每次棒振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 30cm,振

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每次振捣时 2 至 3 台振动棒

一起操作,来回均匀振捣,振动时间为 30 秒~40 秒。附着式振

动器时间一般为 30 秒左右。具体操作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直到

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基础梁与柱脚连

接见图 8。

图 8 基础梁与柱脚连接

第49页

- 39 -

⑤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养护。

4)产品堆放、喷涂标记

拆模后在管身外侧喷涂项目名称及生产日期、规格型号和断

面类型。字迹要求工整清晰无歪斜。承台基础结构见图 9。

图 9 承台基础结构

(3)承台基础梁拼装

预制承台基础梁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吊装施工。安装承台基

础梁时垫层面清扫干净,再用吊车把承台基础梁吊到指定位置。

钢立柱与主梁连接位置、主梁次梁连接位置按照设计要求拼

装完成后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

第50页

- 40 -

图 10 承台基础梁拼装

(4)主体拼装(型钢柱及型钢梁)

1)型钢柱的安装

①钢柱由厂内制作加工好后运至施工现场,进场后根据要求

进行堆放并对钢柱进行编号。确定钢柱安装位置及方向。

②钢柱安装时,先将基础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安装。柱子安

装时,注意调整柱的垂直度。柱子安装工序:基础放线、绑扎、

吊装、校正、固定等。

2)型钢梁的安装

钢梁总体随钢柱的安装顺序进行,相邻钢柱安装完毕后,及

时连接之间的钢梁使安装的构件及时形成稳定的框架,且安装完

的钢柱必须用钢梁连接起来,不能及时连接的应拉设缆风绳进行

临时稳固。房屋柱脚见图 11、房屋型钢柱及型钢梁连接见图 12、

型钢梁接口连接见图 1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