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汇编

发布时间:2023-1-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汇编

目录 ➢ 原雪老师《一首诗歌一颗心,一瓣心香一点评》作业设计.............1➢ 樊佳玥老师《青春之我:原创诗歌手抄报》作业设计.....................7➢ 王婧雯老师《“应时而作说‘学习’—说理观点的针对性”》作业设计12➢ 刘一璠老师《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作业设计...............33➢ 赵昕媛老师《三角函数的应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案例......................................................................................52➢ 赵高辉老师《<椭圆>教学单元巩固》作业设计..............................64➢ 拓继雨老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作业设计...............................73➢ 杨雪逸老师《跨单元英文诗歌及配图作业设计》作业设计...........81➢ 张娇老师《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 Great Scientists Warming-... [收起]
[展开]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汇编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目录

➢ 原雪老师《一首诗歌一颗心,一瓣心香一点评》作业设计.............1

➢ 樊佳玥老师《青春之我:原创诗歌手抄报》作业设计.....................7

➢ 王婧雯老师《“应时而作说‘学习’—说理观点的针对性”》作业设计12

➢ 刘一璠老师《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作业设计...............33

➢ 赵昕媛老师《三角函数的应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

作业设计案例......................................................................................52

➢ 赵高辉老师《<椭圆>教学单元巩固》作业设计..............................64

➢ 拓继雨老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作业设计...............................73

➢ 杨雪逸老师《跨单元英文诗歌及配图作业设计》作业设计...........81

➢ 张娇老师《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 Great Scientists Warming-up

& Reading》作业设计 .........................................................................97

➢ 任艳华老师《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作业设计.........................104

➢ 张兆阳老师《摩擦力》作业设计..................................................... 114

➢ 马育谷老师《铁及其化合物》作业设计.........................................125

➢ 文玥茗老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作业设计.............140

➢ 姚庆晨老师《沉淀溶解平衡》作业设计.........................................156

➢ 王微娜老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种群及其动态”》单元作业设计 171

➢ 李金老师高中生物学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 3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

作业设计.............................................................................................187

➢ 王丹老师“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4页

作业设计.............................................................................................202

➢ 陈海鹅老师《高中历史客观题解题方法探索》作业设计.............220

➢ 陈小红老师《洋流》作业设计.........................................................233

第5页

1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一首诗歌一颗心,一瓣心香一点评》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设计教师:原雪

第6页

2

一、总体说明

本单元专题作业设计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兼顾“跨媒介阅读

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群的落实。公众

号古典诗词鉴赏栏目的设计是主体情境,“撰写文学短评”是核心任务。在主

体情境中,围绕核心任务有序列地设计了诗词的学习与理解、思辨与归纳、鉴

赏与创造、交流与互鉴等任务环节。

该项专题作业设计具有情境化、综合性、趣味性、分层次等特点,为学生

的学习提供合适的资源与支架。学生也可依据意愿与能力在大任务中认领、选

择适合自己的小任务。该项作业设计尽可能贴合“双减”背景下的作业任务要

求,力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减负增效。

二、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①能够借助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以及学习提示

等学习资源,疏通文句意思,初步感知、把握作品内涵。②在理解各首古诗词

的基础上,设计朗诵脚本、选配音乐与插图,并录制朗诵音频或者视频。

⊙思维发展与提升:①能够在理解、分析、鉴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一

定的标准(内容体裁、语言风格、艺术手法、意境氛围、情感特质、思想内涵、

人格投射等)对本单元八首作品进行分类,并调动阅读经验,补充一到两首具

有相似点的作品。

⊙审美鉴赏与创造:①能够运用表格,清晰、准确地梳理作品典型意象、

典故内涵、语言风格、表达技巧、情感意蕴、辩证思考、生活启发等内容。②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与阅读经验,针对八首作品中的任何一首或选取两首及

以上作品(可以是教材文本也可以是补充文本) 进行单篇鉴赏或进行比较鉴

赏,并将其撰写为短评。

⊙文化传承与理解:①将古诗词作品与生活相关联,用作品中传达出的

心怀天下、向往自由、忧国忧民、豪放达观等思想和深厚真挚的情感,修正自

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深入领略古典诗词、传统文化之美,提升文化品位,

传承文化基因。

第7页

3

三、作业任务

情境描述:学校“二月”文学社拟在公众号开设“一首诗歌一颗心,

一瓣馨香一点评”古典诗词鉴赏栏目,邀请同学们依托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

三单元课文开展专题学习,撰写系列文学短评。

公众号栏目效果图 (子栏目名称与推送顺序将由学生完成设计)

1. 学习与理解阶段

①跟随老师的教学进度安排,完成第三单元八首作品的阅读与学习,

并依据《短歌行》范例,完成下列表格。

第8页

4

②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为八首作品中任意一首,撰写朗诵脚本、选配音乐,

并录制成音频或视频作品。(参考资料:王保桂《论古诗的朗诵技巧》)

第9页

5

③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为八首作品中任意一首,选配或创作一幅插图。

2. 思辨与归纳阶段

①请你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这八首作品重新分类,拟定类别关键词,关

键词将作为栏目下设子栏目的小标题。

②请你依据分类标准,在其他单元、小学、初中、课外篇目中选取相似作品,

补充在该栏目下。

③请你为重新分类的作品设计栏目推送顺序。

3. 鉴赏与创造阶段

①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与阅读经验,针对八首作品中的任何一首或选取

第10页

6

两首及以上作品(可以是教材文本也可以是补充文本)进行单篇鉴赏或进行

比较鉴赏,以上作品(可以是教材文本也可以是补充文本)进行单篇鉴赏或进

行比较鉴赏,并将你的思考撰写为文学短评。

【分层作业说明】如果学生自身鉴赏评价能力较强,则该项任务可以独立

自主完成;如若无法独立完成,可以降低难度,与同学协作扩写下列评论。

古今中外之诗人所以能震铄古今流传不朽,多以其伟大,而陶之流传不朽,

不以其伟大,而以其平凡。他的生活就是诗,也许这就是他的伟大处。

陶诗平凡而伟大,浅显而深刻。

曹孟德在诗上是天才,在事业上是英雄,乃了不得人物。唐宋称曹孟德为曹

公,称陶渊明为陶公,非如此不能表现吾人之敬慕。陶渊明过田园生活,极平

凡, 其平凡之伟大与曹公不平凡之伟大同。

平凡不易引人注意,而平凡之极反不凡平,其主要原因是能把诗的境界表

现 在生活里。

陶诗比之杜诗总显得平淡,如泉水与浓酒。浓酒刺激虽大,而一会儿就完,

反不如水之味永。若比之曹诗是平凡多了,但平凡中有其神秘。

平淡而有韵味,平凡而又神秘,此盖文学最高境界。陶诗盖做到此地步了。

(摘编自顾随《驼庵诗话》)

4. 交流与互鉴阶段

①小组交流讨论,点评优缺点,依据同学建议,修改短评作品。

②公众号择优发布优秀文学短评作品,同学们可在公众号内浏览、留言、评论。

第11页

7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青春之我:原创诗歌手抄报》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一学生

设计教师:樊佳玥

第12页

8

一、学习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培养学生纯正语感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

掌握现代诗歌写作的基本方法,产生美的理解与创造;

通过诗歌创作,在美的诗情和美的语言中沉潜,提升文学素养;

自行设计排版配图,实现多种艺术形式的迁移。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提高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更好地继承、发扬优秀文化。

回扣统编教材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以另一种方式来思考青春、理想、成长和社

会责任。

二、适用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作业类型及性质

性质:系列情境任务

类型:系统探讨后进行成果展示(成集成册)

四、任务内容及设计意图

(一)准备与积累阶段:诵读体会与学习

【任务内容】依据教学进度安排,逐步完成对新教材统编版第一单元的学习,尤其着重关

注现代诗歌部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作品,梳理文本的艺术特点,自主赏析。

【设计意图】积累现代诗的阅读经验,把握现代诗的语言规律、表达技巧,形成自主学习

意识与能力。在群文阅读中,回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理想、成长和社会

第13页

9

责任。

(二)酝酿与豁朗阶段:质疑思考与突破

【任务内容】在阅读与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尝试自主解答或与同学交流探讨,

在课堂中共同研讨分享,形成成文的赏析。

【设计意图】扎根文本,立足文字,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鉴赏、理解、评价现代诗歌作品

的基本能力,而非浅尝辄止、泛泛而论,流于刻板印象,从而丧失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的基础。

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并在交流探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三)验证与展示阶段:设计创造与分享

【任务内容】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

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注意借鉴本单

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同时为自己的诗作设计

版面,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

【设计意图】这一任务是以现代诗歌创作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再次回扣了本单元的人

文主题,引导我们以另一种方式来思考青春、理想、成长和社会责任并表达出来。这一任务可

以分解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诗歌创作。要从诗歌写作的最基本技能出发,可以借助诗歌写作指导书籍、当

地诗人的讲座辅导等尝试写作,然后分析习作的成败得失,在反复修改中使作品越来越有诗味。

第二部分是比较和鉴赏。编诗集,使我们一下子接触到了一大批以青春为主题的诗作。要

编,就要选,哪些诗写得好,哪些不太成功,哪些需要修改,这是一个锻炼眼力的好机会。既

要发现和欣赏作品的好,又要寻找和发现其中的不足,要鉴别、挑选。

第三部分是编。编既涉及写、选,还涉及编排。编排有好多方法,大家要好好地讨论,掌

握基本的编排知识,涉及内容编排、栏目设置、排版设计、撰写前言或后记等。既反映写作成

绩,又能吸引读者,形式还要争取新颖活泼,符合青春的主题。

五、成果展示

(一)课堂反馈

利用课堂进行配乐诵读分享活动,邀请学生上台对自己或组内成员的诗歌进行展示(配有

自主设计的版面配图)。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激发兴趣、深化理解,树立

第14页

10

表达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二)成集成册

任务内容: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诗情。日常的平凡生活,粗粗看去,似乎波澜不惊,了无诗意。但只要

静下心来,悉心品味,便会发现生活是那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情和诗意。

请大家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

在班级分享和交流研讨后,同时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修改自

己的诗文,使诗作多一些“诗味”。

同时请大家为自己的诗作设计版面,给各个小组长上交至少一页pdf自己的诗文小报,各

组长晚上八点前交给课代表整合。我们将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

春的纪念。

具体要求:

截止日期:本周周天下午六点。

格式要求:需要上交PDF格式文本:手绘手抄者可通过扫描后转化格式上交,电子版创作

的同学可以用PPT设计。

排版建议:A4竖排版,一页只能有自己原创的一首诗,版面彩色,展示自己审美。

操作培训: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培训。

第15页

11

附.学生作业成果文件截图,两班诗集内容详见附件

高2025届创一班

高2025届创二班

第16页

12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应时而作说‘学习’——说理观点的针对性”》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一学生

设计教师:王婧雯

第17页

13

“应时而作说‘学习’——说理观点的针对性”作业设计

——部编版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第一课段作业设计研究报告

引语

新教材开始使用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参悟课程理念是教学一线教师最为

常见的理解途径。在研究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时,我发现可以将课堂课下的学习任务

与作业相结合,使之成为有针对性的、能落实的、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和

递进性的单元作业设计。本着这个原则,我设计了新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的任务作

业,尝试将大单元意识与科学设计可操作性等理念放入其中。在解读本单元目标时,

确定课时,将大单元教学规划出四个课段,每一个课段由不同课时组成,完成部分

单元目标,最终完成整体单元目标。本次我将以本单元第一课段的作业设计为例,

将自己对于新教材新高考的想法呈现。只是很可惜,没有贴合我的初衷——能设计

出基于课堂实践过后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及作业设计,因带高二学生,没有办法

将所有设想系统性的一一实践,但已尽己所能在学生中落实几项作业了并将在录

播教室记录成课堂实录。希望今后自己能基于课堂实践对作业设计进行调整、升级,

多做研究后以期对新教材更好的把握。

一、单元教学分析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核心话题是“学习之道”。这个单元一共收

入了四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和

两篇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这些文章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

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

历与感受。根据文章的文体特征和内容,我们小组将六篇文章内容重组,设计了四

课内容,分别为应时而作说“学习”、条分缕析明“学习”、千变万化证“学习”

和咬文嚼字话“学习”。这四课的内容分别是从以下四个角度设置的:说理观点的

针对性、说理结构的严密性、说理方法的多样性和说理语言的准确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期待学生在梳理、探究、反思的过程中学会准确把握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够关注到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会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

第18页

14

观点和看法,学会发现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

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辨析说理观点的针对性。梳理文本提出观点的背景,比较文本在说理时所

提出的观点,学会观点的表达要有明确的背景,有问题的意识,有清晰的对象以及

有现实的意义。

2.能探究说理结构的严密性。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脉络,并以关联词的联缀

呈现语言支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说理文的基本说理框架并运用于实践写作中。

3.能掌握说理方法的多样性。熟练掌握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并能运用多

种说理方法进行说理。

4.能鉴赏说理语言的准确性。明确说理语言是准确鲜明的,具有是非判断性,

同时说理分析又有为观点服务的限制性,能运用准确鲜明的说理语言来表达观点;

感知不同文体说理语言的差别,明晰造成各类文体及其语言风格差异的原因,明晰

说理语言差异背后的思维差异。

5.学生能结合对“学习之道”的学习体悟,分析在学习中遇到新的难题,运用

“准确”的说理语言撰写论述性文章《“劝学”新解》,检验单元学习的效度,提

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质素。

三、单元设计导图

四、学习活动及作业设计(本次作业设计以第一课段:“应时而作说‘学

习’——说理观点的针对性”为例)

第一课段:应时而作说“学习”

——说理观点的针对性

■设计目的

第19页

15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通过梳理和整合本单元涉及篇目,将自己获得的言语

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

自觉地运用。

2.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

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

的认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阅读鉴赏本单元篇目、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

感、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

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塑造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适用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作业类型及性质

性质:设计作业(图文结合)

类型:专题总结(系统学习+成果展示)

说理观点的针对性,不是指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指观点的表达有明确的

背景(基于明确的背景而提出的观点),有问题的意识(基于明显的问题而提出的

观点),有清晰的对象(此观点有清晰的说理对象),以及有现实的意义(此观点

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涉及篇目

《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一)说理观点我之辨

1.阅读《劝学》《师说》,借助学习提示、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理

解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并完成预学任务单。

2.辨析观点和事实的差异。

第20页

16

3.在梳理《劝学》《师说》文言知识点和熟读《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的

基础上,准确说出四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有的放矢”我之探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荀子、韩愈、毛泽东和鲁迅的思想主张,梳理文章提出

观点的背景,并完成预学任务单。

2.比较四篇文章在说理时所提出的观点,辨析作者在观点表达时是否存在逻

辑谬误,厘清逻辑谬误和说理观点针对性的区别。

3.能够从文体特征和创作背景等角度,在对说理观点针对性的辨析中反思自

己所动用的思维策略。

(三)推“陈”出“新”我之评

以演讲稿的“说理观点是否具有针对性”作为优先判断标准,通过小组互评、

跨组互评、全班公评公改等方式,选择最佳演讲稿。

■课时安排

4 课时

■所需资源

荀子、韩愈、毛泽东、鲁迅的介绍,《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

主义》的创作背景等课外资料。

■学习过程

(一)说理观点我之辨

1.思考与辨析:是观点还是事实?

说明:

第21页

17

A 是事实。事实是记录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实从自然收集而

来,使用观察、实验、记录等测量手段(一个人不可能直接搜集所有事实,大量事

实来自他人收集和记录,便有了直接事实和间接事实);事实代表了客观,在语言

陈述中体现出理性。

B 是观点。观点是感官的主观判断;观点来源于头脑,通过学习、比较、判断、

质疑等思维方法(观点可以来自直接观察的印象,也可在讨论或思辨中形成);观

点代表着主观,在语言陈述中体现出感性。

2.小组合作交流:课前完成预学单,课堂小组成员交流预习成果。

(学生完成表格或思维导图皆可)

预学任务单如下:

文本 表达观点的句子 作者的中心观点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

股》

《拿来主义》

参考:

可用思维导图,如《劝学》

也可整理为表格,如下:

第22页

18

第23页

19

3.课堂小组合作辨析:《拿来主义》中事实与观点的辨析

预学任务单如下:

说明:第二环节再一次检验学生是否能区分“观点”和“事实”;其次,在众

多表达“观点”语句中,辨析并提炼作者的“中心观点”,能检验学生是否有效概

括文本中心思想,为“说理观点的针对性”的探讨作准备。

第24页

20

第三环节以《拿来主义》一文为研读文本,辨析其中“事实”与“观点”相融

合的语句。鲁迅行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或于陈述事实之际,见微知著,针

砭时弊,呈咄咄逼人之态;或援引概念区分之法,一针见血,揭国人所不知,现睿

智聪慧之思。

作者娴熟高超的说理艺术就在于“事实”与“观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

始终基于明显的问题(事实)而提出观点,而每一观点的表达都有明确的背景(事

实),使说理对象清晰不模糊,现实意义深远不肤浅。

(二)“有的放矢”我之探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荀子、韩愈、毛泽东和鲁迅的思想主张,了

解《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的创作背景。

2.思考与辨析:你认同 A 还是 B?

说明:

说理观点的针对性需要有明确的背景。我们很多熟悉的谚语熟语的表达其实

是有特定的背景的,只是在语言的流传过程中,那些隐含的背景容易被人忽略。教

师可以借助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提出的对“‘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证伪仅需要

一只黑天鹅的存在”以及刘瑜的“没有一个正义标准可放之四海且贯通古今”等说

法作为思维引导的支架,提醒学生在表达观点时需要关注说理的背景。

3.小组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写在相应的课文后面;

(2)填完后,将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补充到相应的空格内。

第25页

21

A 该作者曾“调授四门博士,转检察御史”,后“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

外郎……复为国子博士。”他认为:“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

互乡, 宜乎余之不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 为了

“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尊重的态度对待向他请教的青年。

B 这个时代,日本帝国主义已把魔抓伸向华北,而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投降

政策,使大好河山沦于敌手,同时让英美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控

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当时,左翼作家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中,出现了

对文化遗产采取“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的两种偏向。

C 该作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写实,讽刺不适“捏造”,不是“污蔑”,也

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奇闻怪事,而是对人们习见的,然而又是可笑、可鄙、可恶的

不合理现象,作精炼或夸张的描写。

D 这个时代重科举,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其中进士科以

文章诗赋取士,文学“尚情灵,重个性发展,不重师承。”而当时的官学以讲授儒

家经典为为主。据文献记载,当时“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坠窥败业而利

口食者,有崇饰恶言而肆都讼者,有凌傲长上淬骂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于众

人者无几耳。”

E 该作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

F 这个时代,学术下移,民间藏书增多,使得底层教育成为可能;私学兴起,

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普通人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士阶层的崛起,

有学问的读书人受到新兴地主阶层的重用,在列国争雄中施展才华,得以加官进爵,

从而激励着读书人勤奋学习,以期将来成为“士大夫”。

G 这个时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根据地的生存极为艰难。

H 该作者认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

正,得礼义然后治”“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今

第26页

22

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 虽然作者认为人性本恶,但却并非不

可改变,而学习正是“化性起伪” 的主要途径。

参考:

说明:

《劝学》是否有明显的“性恶论”的提示,学界善有争议。

3.小组合作探究:

(1)问题意识:思考作者基于什么问题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2)说理对象:思考作者潜在的说理对象是哪一类人。

说明:

说理对象会影响作者的言语表达方式。以《劝学》为例,开头的“君子曰”,

这三个字看似平常,但是其实它暗含了表达观点的针对性特征,如说理对象为想成

为君子的人。《师说》在谈“从师求学”重要性的时候,其说理对象为士大夫,要

求“师”官学之师,“学”之内容为六艺经传等。

作者拟解决的问题也会影响作者的言语表达方式。如演讲稿《反对党八股》,

文本中有对延安政治工作、宣传工作中出现的不当学风、文风现状的揭露,尤其是

党内特殊时期的文风等问题,所以,从严格的逻辑来看,“党八股”的内容有交叉

的部分,但是它是符合作者对问题的表达和演讲稿这种文体的特征的。

补充资料:

第27页

23

“说”这种文体属于一种论辩类文体,但是其其论证的规范性、严密性、复杂

性是远低于“论”(“论”注重的是说理的精密)。关于“说”体文,陆机《文赋》

表述为“说炜晔而谲诳”,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认为“说者,悦也” “言咨悦

怿”“喻巧而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他们所言的“说”主要是指战国策士的纵

横游说之词, 两人都强调“说”具有生动形象以感染打动人的特点。汉代以后,“说”

体不仅在内容上有了突破,在功能上也有所转变,重在说明解释道理。到了唐代,

“说”体文颇为兴盛。从文体的归属看,这种“说” 体文应属于论辩类,但作为

“论辩”类中一种独立的文体,“说”体文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题材多集中在与

修身、治学等有关的问题上,至于政治、军事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大事则较

少涉及。二是形式活泼,不拘长短, 不限方式。三是解释性、说明性的语言较多。”

因此,《师说》符合韩愈《送孟东野序》这类“赠序”的特点,不重在应酬,而是

申述己意。许嘉璐先生在谈到韩愈的赠序时说: “他的许多序并非赠人以言,而是

借题发挥,倾吐自己的牢骚。”

4. 小组合作探究:

(1)情境探究:以《师说》为例,在历史语境中探究其意义。

(2)思维迁移:结合现实生活,探究文本的当下意义。

说明:

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入具体情境中,提醒学生重新审视韩愈的说理

观点,即韩愈为什么如此斩钉截铁地表述“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具体可感的情景

中了解说理性文本在观点体提出是所关注的现实意义。

5.观点总结:一个优秀的说理观点,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参考:

第28页

24

具有针对性的四个特征:

(1)明确的背景(基于明确的背景而提出的观点)

(2)问题的意识(基于明显的问题而提出的观点)

(3)清晰的对象(此观点有清晰的说理对象)

(4)现实的意义(此观点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三)推“陈”出“新”我之评

学习任务一:明确身份,有针对性探究,结合所学,阐述观点。

校园网络论坛和“墙”上高一新生吐槽高中学习很累、很迷茫的帖子很多,现

在选出一些典型的吐槽,请自选身份,结合所学的《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引用先贤的学习之道,阐述自己的学习观,给予正能量的回复。(待

选身份:高一学生、学长、教师、家长)

吐槽 回复

老师讲课好快啊,我都听不懂。

【示例】回复吐槽一:学长:同

学,我现在读高二,刚进高中那会

儿也有与你相似的烦恼。毕竟高中

不比初中,科目多,难度大。我也

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了高中学

习。教师讲得快,那么我们就\"锲

而不舍\"地坚持预习。听不懂,有

疑惑,就下课主动找教师求教。韩

愈不是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吗?我相信你只要

经过调整,就能很快适应高中课堂

的强度。加油!

我脑子笨,所以学不好,成绩差。

背名言好累啊,百度一搜不就有了

吗?

晚上在家做作业,总忍不住刷手机。

第29页

25

拼爹时代,学习无用。

学习任务二:辩论出思想火花——举办班级辩论赛,自选论题,拟写辩论稿,

辩证地看待作品的思想内涵。

【学习资源】

(1)孟凡军.《劝学》一文的哲学解读

(2)王南.《师说》三辨与古文解读

(3)《论语》、《礼记.学记》

(4)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

(5)高中辩论赛视频资源

【任务过程】

课前预完成:请仔细阅读《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四篇

作品,利用学习资源充分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找到作品与当代社会有思想冲突的

地方,拟写辩论题目,并确定正反两方的观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辩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进行创新解读,

赋予《劝学》《师说》中的传统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

思维。

学习成果示例:

第30页

26

课堂完成:观看辩论视频,了解辩论赛的流程和规则。小组抽签选取辩题和辩

方,然后合理分工,确定每组的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小组成员依据自己的身

份,拟写 200 字左右的辩论稿。

设计意图:学习辩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拟写辩

论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挑选合适的论据,

培养学生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

学习成果示例:选题一 正方

学习任务三:开展班级辩论赛,小组之间一对一进行辩论,班级其它小组成员

投票表决胜负,并根据评价量表,评选最优辩手。

评价角度 分值 其他小组评分 合计总分

论证观点明确,紧扣辩题。 20 分

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 20 分

第31页

27

逻辑严密,思维严谨。 20 分

反驳巧妙,能够攻击对方漏洞。 20 分

语言精练,幽默生动。 10 分

仪态大方,表情自然。 10 分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的辩论,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学会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并认真聆听对方辩友发言,快速找对反驳的论点。

综合评价:

结合《劝学》《师说》,拓展阅读中国古代《论语》和《学记》和国外的《学习

之道》,了解古代和当代的学习观。找到其中具有争议的地方,明确自己的观点,

并使用一定论证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学习任务四:以“劝学‘新’说”为核心目标,结合当下热点事件或者时代的

普遍特征,根据表格,撰写一份演讲稿,之后小组互评,举行班级演讲赛。

课堂活动:

小组间互评,对其他同学的演讲稿写评价,并选出最佳演讲稿;跨组互评,选

出最佳演讲稿十份;以其中一份演讲稿为范例,全班公评公改。

第32页

28

(观察角度:以同学的“说理观点是否有针对性”作为优先判断优劣的标准,兼顾

其他。)

说明:“班级演讲赛”,是这个课程总结式的检验。当前课时的重点观察角度

为演讲稿的“说理观点的针对性”。在学生学习“说理结构的严密性”“说理方法

的多样性”“说理语言的准确和形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演讲稿内容和结构进行

反复修改,最终在整个单元任务结束后,形成一份较为满意的演讲稿。

学习成果展示:

单元课程情境创设准备——学习之道之寻道之旅

组建学习小组,发布小组任务。

第33页

29

小组合力完成梳理《师说》课文内容

小组展示梳理课文内容并表达观点

第34页

30

小组合力完成梳理《劝学》课文内容

小组展示梳理课文内容并表达观点

第35页

31

选择身份,明确观点,有针对性的表达。

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

选择辩论题目

第36页

32

演讲赛

第37页

33

陕西省西安中学第二届作业设计大赛

《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

适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设计教师:刘一璠

第38页

34

目录

一、作业设计背景及目的.......................................................................... 35

二、作业适用对象........................................................................................... 35

三、作业设计原则、策略及流程............................................................... 36

3.1 作业设计原则....................................................................... 36

3.2 作业设计策略....................................................................... 36

3.3 作业设计流程....................................................................... 37

四、作业内容及设计意图............................................................................. 37

五、作业完成情况........................................................................................... 41

六、作业评价标准及反馈形式................................................................... 42

七、作业设计反思........................................................................................... 43

附录一:课前作业参考答案........................................................................ 44

附录二: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46

附录三:数学建模活动题目........................................................................ 48

附录四:优秀作业照片展示........................................................................ 49

第39页

35

摘要: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

学习能力,是落实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

评价体系作为实践的指导与基础,也是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理论支持。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人教 A 版《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一课为设计研究对象,

紧密结合新课标,进行相应作业设计工作。作业内容三管齐下,高度融合“基础型作业+发展

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旨在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的数学作业,提升数学教学

整体水平。经科学评价,课后反馈,研究发现:笔者所在的班级整体完成情况良好。但发展型

作业和实践型作业完成情况还有待提高,在今后教学及作业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学情,做

出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数学建模,可视化作业设计,新高考,核心素养

一、作业设计背景及目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

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过程主要

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确定参数、计

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和一般数学题的解法是不一样的,高中教师讲数学建模实际上是情境化命题的

方式。学生对情境化命题的解答易有畏惧心理,随着高考新方案的实施,情境化命题的题型也

更多样化,这无形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灵活

运用数学方法,设置可视化作业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建模的素养。

《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一课源于人教 A 版第四章第五节第三课时,通过让学

生学习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经历主动查阅资料,提取有用数据,建立不同阶段背景下的人口模

型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

数学、爱数学”的情操。通过大数据比对,让学生意识到初步建立的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有一定

局限性,进而引发学生修正模型,优化模型的行动,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并通过对

人口问题的介绍,结合地理学科中的“人口增长”、生物学科中的“种群分布”,让学生认识到

研究人口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作业适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第40页

36

三、作业设计原则、策略及流程

3.1作业设计原则

图 3-1 作业设计原则

核心性。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教学繁重,作业设计需要将质量控制作为核心,注重“质”

与“量”的把控,构建优质的作业形式,保证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的学习。并注重类型的全

面,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使作业的价值能够发挥到最大化,

使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相兼顾,把握作业内容的核心关键。

个性化。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控水平是不同的,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个性化的原则,确保作

业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作业内容进行探究,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使作业内容

具有可选择性,使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使作业内容更加地开放,确保作业类型能够

进行区分,便于个性化作业的展开。

层次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保障作业的难度适合,注重作业内容难易比例的搭配,

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满足层次化的教学要求。既要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要做

好知识提升工作,保障学生能够逐渐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多样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降低数学学习过程的枯燥性,提高

作业布置的质量水准。避免同类型作业大量训练的情况,保障作业内容设计的合理性,注重题

型的多样化,将相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题型进行展现,便于学生对知识点展开学习,保障学

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

3.2作业设计策略

1.突出数学学科的特质,优化课时作业设计。立足高中数学课程特点,严格依据新课标、

新教材进行教学。

2.突出新高考导向,推动系列化、大单元作业设计。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2 年普

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强调:“关注命题的育人和导向,减少机械刷题。”教师要坚持“课时—

单元”的章节性系列作业设计,围绕“单一—复合”知识点的融合设计作业,紧紧围绕新高考命

题维度,以单一知识点多题型设计为着力点,推动作业的优化设计。

3.突出精准化设计,优化高中数学分层性。坚持“基础、巩固、拓展”分层切入点设计作业,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留足发展空间。并以个性化辅导为切入点,通过当堂点拨、课下个性化辅导、

分层批改作业,推进作业精准设计。

核心

个性

层次

多样

第41页

37

4.突出学生主体性。始终以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着力点,以例题示范—师生共探—

学生自主探究为维度设计作业,促进作业设计课内、课外的一体化。

3.3作业设计流程

图 3-2 作业设计流程

四、作业内容及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 课前作业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及核心素养

完成对象

预估时间

作业类型

完成方式

A1.通过各种渠道查阅

资料,了解我国 1950 年

—1959 年各年末人口总

数;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等媒

介了解我国在不同阶段的

人口总数,使学生对人口问

题有初步感知;

【核心素养】数据分析、数

学运算

全体学生

10min 左右

【书面作业】

通过制作 Excel 表

格等方式整理收

集到的数据,并与

同伴进行交流分

享。 A2.查阅我国人口总数

超过 13 亿的具体时间;

第42页

38

注:A 表示基础型作业;B 表示发展型作业。

B1.了解我国人口普查

的意义,查阅最新生育

政策;

【设计意图】多渠道了解我

国不同阶段的人口总数,了

解我国人口普查的意义及

各阶段国策,使学生认识到

研究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人文底蕴

全体学生

10min 左右

【交流作业】

多渠道查阅资料,

整理笔记,并与同

伴进行交流分享。

B2.探究什么是“数学建

模”?你能通过数学建

模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

查阅资料,初步感知数学建

模的流程,明晰数学建模内

涵,为课堂做好铺垫;

【核心素养】数学建模、数

学抽象

全体学生

10min 左右

【交流作业】

多渠道查阅资料,

整理笔记,并与同

伴进行交流分享。

第二部分 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及核心素养

完成对象

预估时间

作业类型

A1.已知 1650 年世界人口为

5 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

为 0.3%;1970 年世界人口为

36 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

为 2.1%。

(1)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计

算,什么时候世界人口是

1650 年的 2 倍?什么时候世

界人口是 1970 年的 2 倍?

(2)实际上,1850 年以前世界

人口就超过了 10 亿;而 2004

年世界人口还没有达到 72

亿。你对同样的模型得出的

两个结果有何看法?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帮

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

的应用,题量适中,知识

点全面。学生通过练习,

可以高效回顾本节课知

识点,达到练能力和练计

算的“一题双练”目的。

【核心素养】数学建模、

数据分析、数学运算

全体学生

10-15min

【巩固型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本

题,教师进行批

阅,总结学生答题

情况及吸收掌握

情况,并及时讲

评。

A2.在一段时间内,某地的野

兔快速繁殖,野兔总只数的

倍增期为 21 个月,那么 1 万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练

习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从实际题目中抽象出数

全体学生

10-15min

【巩固型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本

题,教师进行批

第43页

39

只野兔增长到 1 亿只野兔大

约需要多少年?

学问题,选择合适模型,

确定参数,并进行计算。

本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

经历完整的数学建模过

程,增强学生建模成功的

幸福感,以此提高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核心素养】数学建模、

数据分析、数学运算

阅,总结学生答题

情况及吸收掌握

情况,及时讲评。

B1.深度思考马尔萨斯人口

模型为什么会有局限性;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培

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

考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已

经初步讨论过模型的局

限性,通过查阅资料。深

度思考,学生对马尔萨斯

人口增长模型会有一个

更高层面的认识。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实践创新

全体学生

10min 左右

【研究型作业】

学生通过查阅资

料,结合课堂,总

结出现局限性的

原因,并与同伴互

动交流,完善答

案,教师根据答案

进行点评。

B2.查阅资料,了解 Logistic

人口模型;

【设计意图】本题为这节

课的课外拓展,学生通过

计算,很容易发现马尔萨

斯人口增长模型有问题,

要研究人口问题,必须重

新找到一个新模型,而

Logistic 人口模型是当代

研究人口问题的重要模

型。本题的设置可以拓展

学生的数学世界,为学生

更高层次的数学建模能

力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人文底蕴

数学特长生

周末完成

【拓展型作业】

学生通过查阅资

料,认识 Logistic

人口模型并与同

伴互动交流,完善

答案,教师根据答

案进行点评。

B3.根据 2 中所确定的模型,

计算 1950—1959 年各年末

人口总量,并于马尔萨斯人

口模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本题为 B2

题的拓展延伸,旨在让学

生通过计算和比较,验证

Logistic 人口模型的合理

性,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

数学特长生

周末完成

【实践型作业】

学生通过初步建

立的 Logistic 人口

模型,利用计算器

计算,查阅资料,

第44页

40

注:A 表示基础型作业;B 表示发展型作业

能力。

【核心素养】数据分析、

数学运算

认识并与同伴互

动交流,完善答

案,教师根据答案

进行点评。

第三部分 数学建模活动

活动背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知道,用函数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

题时,首先要对实际问题中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析出其中的常

量、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其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而确定

它的运动变化类型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函数类型构建

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运算、推理,求解

函数模型最后利用函数模型的解说明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请你选择和合适模型,求解下列问题!

活动内容 对中国未来 30 年的人口情况建立合适模型,并进行讨论。

(具体数学建模内容详见附录三)

活动要求

1.组建合作团队

数学建模活动需要团队协作。首先,在班级中自由组队,组

成 3—5 人的研究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其中一个小组。在小组内,

要确定一个课题负责人,使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拟定研究

课题、确定研究方案、规划研究步骤、编制研究手册,然后在班里

进行一次开题报告。

2.开展研究活动

根据开题报告所规划的研究步骤,通过背景分析、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获得结论等过程,完成课题研究在研究过

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3.撰写研究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4.交流展示

(1)对同一个课题,先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小组都展示自己的

研究成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小组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

大组的研究报告。选定代表,制作向全班汇报的演示文稿。

(2)与老师一起进行全班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在各组代表作

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辩论、评价,总结成果,分享体

会,分析不足。开展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完成本次数

学建模活动。

第45页

41

五、作业完成情况

课前作业

A1

所有同学均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制作相应 Excel 表格,并进行简

单分析;

【完成率】100%

A2

所有同学均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得到相应数据,并进行简单分

析;

【完成率】100%

B1

几乎所有的同学均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相关政策;

【完成率】95%(5%学生因缺少网络条件,无法查阅)

B2

所有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数学建模,但抽象出数学建模

活动一般过程的占有 60%;

【完成率】100%,60%

活动流程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的参考形式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____________小组成员____________

1.课题名称

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3.选题意义

4.研究计划(包括对选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5.研究过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的

过程、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

6.研究结果

7.收获与体会

8.对此研究的评价(由小组成员及老师填写)

选题

组队

课题

研究

撰写

报告

交流

展示

总结

优化

第46页

42

课后作业

A1

通过课堂教学,所有同学均可以入手开始完成 A1;但计算过程

中,据统计分析,约有 21%的同学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在

后续教学过程中,用加强锻炼学生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力。

【完成率】100%

【正确率】79%

A2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同学可以入手开始完成 A2;同 A1,据统

计分析,约有 15%的同学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在后续教学

过程中,用加强锻炼学生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力。

【完成率】70%

【正确率】85%(注:基于完成率的正确率统计分析)

B1

通过课后交流指导,班级约有 30%的同学可以对 B1 进行思考,

并进行交流讨论。

【完成率】30%

【合格率】21%

B2

通过课后交流指导,班级约有 15%的同学可以查找了解相应模

型,并进行交流讨论。

【完成率】15%

【合格率】15%

B3

通过课后交流指导,班级约有 15%的同学可以对基于 B2 进行相

应计算,并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完成率】15%

【合格率】15%

建模作业

本项作业周期较长,计划于学期末建模活动统一结束后进行评价表彰

六、作业评价标准及反馈形式

针对《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一课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特设置如下评价标准

及反馈形式:

课时作业优秀之星

该生正确率和完成率均在 95%及以上,

在优秀的基础之上,可以积极完成拓展性作

业,并与老师积极交流,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优秀

该生正确率和完成率均在 95%及以上,

书写工整,思路清晰,对于题目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和做法,在交流活动、合作学习活动中表

现积极,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良好 该生能完成 90%及以上的作业,正确率

第47页

43

达到 90%及以上,对于题目有自己的见解和思

考,主动与同学交流,查漏补缺。

合格

该生能完成 80%的作业,正确率达到

80%,完成内容基本符合作业具体要求。并可

以结合新知,联系生活实践。

不合格 该生未完成相应作业,或直接抄袭他人

或全部错误。

七、作业设计反思

基于学生完成情况和反馈结果来看,对本作业设计有如下反思:

1.继续注重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在减轻学习学业压力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加强课后习题与新高考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

2.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时,如何选择合适模型,确定模型参数是一个难点,教师在之后教

学过程中,应加强相应训练;

3.对于拓展型作业,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时间,并定期与学生交流,根据完成情况及时指

导,帮助学生慢慢成长;

第48页

44

附录一:课前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课前作业

作业内容 作业参考答案

A1.通过各种渠道查阅

资料,了解我国 1950 年

—1959 年各年末人口总

数;

统计时间 年末人口总数(万人)

1950 55196

1951 56300

1952 57482

1953 58796

1954 60266

1955 61465

1956 62828

1957 64563

1958 65994

1959 67207

A2.查阅我国人口总数

超过 13 亿的具体时间; 答: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 年中国人口总量突破 13 亿。

B1.了解我国人口普查

的意义,查阅最新生育

政策;

人口问题是一类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

很重要的意义。我国定期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查清我国人口

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为科学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

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

计信息支持。

B2.了解数学建模的一

般过程,体会数学建模

的思想方法。

第49页

45

第50页

46

附录二: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 作业参考答案

A1.已知 1650 年世界人

口为 5 亿,当时人口的

年增长率为 0.3%;1970

年世界人口为 36 亿,当

时人口的年增长率为

2.1%.

(1)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计算,什么时候世界人

口是 1650 年的 2倍?什

么时候世界人口是 1970

年的 2 倍?

(2)实际上,1850 年以前

世界人口就超过了 10

亿;而 2004 年世界人口

还没有达到 72 亿.你对

同样的模型得出的两个

结果有何看法?

解:(1)按 1650 年人口的年增长率 0.3%,232 年后即 1882

年世界人口是 1650 年的 2 倍;按 1970 年人口的年增长率 2.1%,

34 年后即 2004 年世界人口是 1970 年的 2 倍。

(2)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是用来刻画自然状态下的 人口增长

模型 ,其中的参数 r 表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两段时 期 都

存在人口非自然增长的状况,且计算选择的增长率都不是这两段

时期的平均增长率,所以所得出的两个结果与实际存在差异.

A2.在一段时间内,某地

的野兔快速繁殖,野兔

总只数的倍增期为 21

个月,那么 1 万只野兔

增长到 1 亿只野兔大约

需要多少年?

解:由于快速繁殖的 野兔的倍增期为 21 个月,则可 选择增

长比例为 2 的指数函数模型刻画该地 在这段时间内野兔的增长

规律. 设野兔的初始量为 1 万只,经过 x 个月野兔增长到 y 万

只,则? = 2

?

21,令 ? = 10000,? ≈ 280 月 ≈ 24年,故所以, 1

万只野兔增长 到 1 亿只野兔 大约需要 24 年。

B1.深度思考马尔萨斯

人口模型为什么会有局

限性;

任何社会学理论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上的正反面声音

有很多。马尔萨斯模型局限性在于该模型认为,人口长期不受控

制的指数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生存资源的增长速度将无法满足

众多人口的生存需要,从而产生一系列人口问题,严重时甚至会

爆发饥荒、战争和疾病来除去资源与环境无法承受的过剩人口。

当时该理论也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B2. 查 阅 资 料 , 了 解

Logistic 人口模型;

在研究人口问题时,人口学家还提出了:线性回归模型、多

项式拟合模型,以及我们最常用的增长阻滞模型——Logistic 模

型、Leslie 模型等等。

?(?) =

332

7.3751?

−0.0664(?−1987)+23

经验算,当 t=2021,P(t)=13.97,与查阅数据吻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