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杂志分类:其他
作者: Green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测试

{{`发布时间:2022-10-20`}} | 云展网画册制作 产品说明书 其他 测试
M O D E R N - D A Y 4【重点】 移动云近期联合南宁移动、雅安移动、包头移动开展医疗行业数字化主题专项活动——医数对话间,走近一线医师代表,结合真实工作场景采访专业人士,探寻出一份特色答卷。近六十年来,中国医疗影像产业持续发展,影像仪器端也迎来巨大变革。如过去5年内,仅CT设备就实现几近翻倍的数量增长,CT影像结果正成为医生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标准。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来:不同医院设备水平差异、数据孤岛、医生数量与资质不足、影像诊断能力参差……如何提升医疗影像设备利用率,提升诊疗精确度,为更多医生指明诊断方向,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有数据表明:在目前医学检测手段中,医学影像数据占据90%的医疗信息,影像检查量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但影像医生就业人数年增长率仅4%。在此背景下,基层医院的发展可谓难上有难。“省医院一号难求连夜排队,各县医院却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百姓‘看病难’,难在对身边医院诊疗能力的不信任,宁愿舍近求远去大医院,来回奔波不说,还有延误病情的风险。硬件设备加码的同时,软实力也不容忽视。 县级医院影像诊断人员欠缺或经验不足,对CT图像难以做出精确诊断,... [收起]
[展开]
测试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M O D E R N - D A Y 1

医疗影像——

移动云专线,搭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MICCAI 主题演讲,用“全栈全谱”思维做医学影像 AI 研究

区域医疗影像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影像信息互联互通

深至科技:让优质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专访上海深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志遵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业研究报告》(节选)

与西门子深化合作,深透医疗AI医学影像产品全球落地

TCL华星医用Mini LED正式亮相,医用诊断显示不二之选

攻破多项核心技术,从移动CT到远程会诊系统

致力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眼科影像设备,微清医疗完成C轮融资

医疗影像行业数据库

专业影像云+人工智能平台,助力医疗数字化转型

第2页

M O D E R N - D A Y 2

今 日 导 读

医疗影像——

《今日人工智能》总编 李晓

第3页

M O D E R N - D A Y 3

最 新 时 讯

LATESET

NEWS

第4页

M O D E R N - D A Y 4

【重点】 移动云近期联合南宁移动、雅安移动、包头

移动开展医疗行业数字化主题专项活动——医数对话

间,走近一线医师代表,结合真实工作场景采访专业

人士,探寻出一份特色答卷。

近六十年来,中国医疗影像产业持续发展,影像仪器

端也迎来巨大变革。如过去5年内,仅CT设备就实现

几近翻倍的数量增长,CT影像结果正成为医生临床诊

断的重要参考标准。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来:不同

医院设备水平差异、数据孤岛、医生数量与资质不足、

影像诊断能力参差……如何提升医疗影像设备利用率,

提升诊疗精确度,为更多医生指明诊断方向,让更多

患者从中受益?

有数据表明:在目前医学检测手段中,医学影像数据

占据90%的医疗信息,影像检查量正以每年30%以上

的增长率递增,但影像医生就业人数年增长率仅4%。

在此背景下,基层医院的发展可谓难上有难。“省医院

一号难求连夜排队,各县医院却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百姓‘看病难’,难在对身边医院诊疗能力的不信任,宁

愿舍近求远去大医院,来回奔波不说,还有延误病情

的风险。

硬件设备加码的同时,软实力也不容忽视。 县级医院

影像诊断人员欠缺或经验不足,对CT图像难以做出精

确诊断,经常使用微信向上求助,但图片清晰度不足

很是影响指导准确性,拖慢治疗效率让人着急。

一朵“数字云”:信息共联,突破区域枷锁

面对上述难题,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与其

医联体单位——横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努力摸索出了

一条解决之路:以数字云为基座,搭建远程医疗信息

系统(生态合作伙伴承建),让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

共享影像诊断能力。这里说的「数字云」,正是「移

动云」带来的医疗数字化医联体解决方案:

横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赖靖医生表示,医联体的

信息化底座为她的数字化医疗带来了很多帮助:“上周,

我们科室来了一位肝占位患者,最初科室无法下诊断,

病人和家属害怕是恶性肿瘤,非常担心。如果让他们

去大医院检查,又会增加时间和金钱的花费。”

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生态合作伙伴承建)的支撑下,

信息化帮助赖医生所在科室根据上级医院的指导为患

者做了CT增强检查,并将片子发给上级医院诊断,最

终确认结果为「良性的肝脏血管瘤,无需处理」,快

速地为患者解决了忧虑,也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随着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生态合作伙伴承建)的建立,

医联体为医院之间的沟通带来了更多便捷,疑难疾病

可以上传到上级医院会诊,得出较准确的结论,给予

临床更多信息的同时,让疾病的治疗也更高效,让更

多的病人愿意选择留在本地就医。

移动云专线,10秒传输一套CT高清影像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丁可主任提到:“移动

云专线的速度堪比局域网,10秒就能传输一套胸部CT

检查的高清影像。”

“数字云医院的建设,积极响应了国家分级诊疗政策,

打通了区域影像中心和基层医联体单位影像科室最后

一道坎。患者不用出本地,也可以得到三甲医院的诊

断结果,‘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医疗服务。

移动云专线,搭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最 新 时 讯

第5页

M O D E R N - D A Y 5

医疗数字化在路上,未来在云上

百姓健康是重大民生工程,基层医疗发展变化是这项

工程建设成果的重要见证。

十八大以来,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包括组建超1.5万个医联体,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2021年为例: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42.5亿人次(占全类型医疗机

构的50.2%),较2019年增加1.3亿人次。与此同时,

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关专科跨省就医率较2019年

下降9.3%,整体就医秩序更趋合理。

沉甸甸的成绩单上,“数字技术”写下浓重一笔。在5G、

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合应用提速向医疗领域推广落地

的过程中,全国已有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

信息互通共享,7700多家公立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服

务,64.6%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可以看到数字技术正重塑医疗行业生态,二者的不断

融合将给予医疗服务更多可能性。

敬佑生命,致敬1100万医务工作者——作为国家数字

化建设的主力军,移动云近期联合雅安移动、南宁移

动、包头移动开展医疗行业数字化主题专项宣传活动

“医数对话间”,走进四川雅安市中医医院、南宁市第二

人民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3家三甲医院,聚焦一线医

师代表真实工作场景,从新兴医疗技术的使用“体验”中,

“眺望”医疗数字化未来。

乘“云”之势,智造云上医疗!

8月17日,也是本次活动的第三站内蒙古——有着「鹿

城」美称的包头。在这里,【云上医院】早已落地,

并影响着包头肿瘤医院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

作为集「诊疗、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

专科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是自治区群众眼中的放心

医院。

近几年,随着业务的持续提升,医院的发展有了新的

挑战。医院系统的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旧系统在算

力上难以支撑业务高效运转,影响着工作效率。

面对医疗行业发展带来的新阻碍,如何借助信息化手

段,将管理系统信息化规整,并实现闭环管理,提升

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成为包头市肿瘤医院迫切需解决

的难题。

迈入「云」中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是诊疗变革的引擎。

伴随国务院纲要的印发,包头市肿瘤医院积极遵循国

家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的总体规划,着眼于医院对于业

务及管理的需求,联合【移动云】,从智慧医疗、智

慧服务及智慧管理三个方向推进新一代医院智慧信息

系统的建设。

在云上,织起数字诊疗的网

医疗数字化让我们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到更精细、

更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

提升,患者也能享受到更便捷的就医服务了。移动云

作为国家央企云,近年来积极打造医疗行业数字化解

决方案,赋能行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在多年的医疗行业实践中,移动云联合“国家远程医疗

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打造的“国家远程医疗协同平台”,

目前已成功入驻110余个省市级协同中心、2200余家医

疗机构,支撑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3万多次、

远程影像诊断6千余例,实现了高水平、多范围的医学

领域应用发展。

未来,移动云将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激发数字医

疗更多潜能,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来源:移动云官方微博)

最 新 时 讯

第6页

M O D E R N - D A Y 6

【重点】近日,MICCAI Fellow、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

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联影智能联席 CEO 沈定刚教授

在第25届MICCAI大会上,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全栈

全谱医学影像中应用与创新研究》(Full-stack Fullspectrum AI in Medical Imaging)的主题演讲,基于

中国医疗AI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联结工业界与学术界

的、全栈全谱医学影像创新的新思路。

MICCAI 协会是国际公认的医学影像计算(MIC)和计

算机辅助介入(CAI)领域的顶级综合性学术组织,每

年秋天的MICCAI 学术年会聚集了全球医学影像领域的

专家与会。会议内容反映了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成果,

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具有国际公认的学术地位

和影响力。今年的MICCAI会议于9月18-22日在新加坡

召开,沈定刚教授是本届大会三个特邀主题(Keynote)

演讲者之一。

会后,雷峰网与沈定刚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围绕转

变研究思维、打破圈层利益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宝贵意

见,并分享了公司及学院的最新建设成果。

他表示,MICCAI的三个主题演讲中,会包含MIC和

CAI两个方向,另一个则是探讨更为宏观的主题,如今

年的AI伦理、公平性等。三个主题演讲会由不同方向

的学者来进行推荐,然后召开会议进行确定,并最后

由一位专门的主席(区别于大会程序主席)来进行邀

请。

据雷峰网了解,此次演讲筹备近3个月时间,由上科大、

联影智能等十多个人的团队共同参与。演讲主题的关

键词是“全栈全谱“,这其中包含了沈定刚教授对学科发

展的深远思考。

他表示,许多学术研究仅零散地用于医学影像的某个

环节,并不会从整体上对临床工作流带来明显的提升。

只有从全栈全谱角度将AI方法组合起来,从扫描前、

扫描中、扫描后全流程来研究和开发医学影像AI,才

有可能真正带来临床工作流的革新。

“打个比方,一个疾病的诊疗流程是一根绳子。你在前

端的图像分割、分类上做的很好,给绳子增加了5%向

上的力,但是这股力传导到绳子末端已经损耗殆尽。

所以,如果只关注其中的一个点,最后将整条绳子动

起来的概率非常低。”

所以,沈定刚教授希望学者们用“由点成线”的思维来考

虑问题,把很多全栈全谱的“线”堆积起来构成“面”,解

决真正的临床问题,也就是“点-线-面”的思路。

“在AI时代,我们更应该考虑一个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而不是其中的一个点。有人钻得很深、钻了一辈子,

但是要回头想想,这对于解决临床问题有什么好处。

可以说,大多数是没有多大好处、多大用的东西。因

为临床需要的,是一大批AI工具。”如何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把所有的AI工具标准化、模块化,进行组合、

快速开发新的产品。这就需要学者、产业界人士学会

共享,从解决临床问题的思路出发。

对于青年学者,沈定刚教授建议他们多去综合性的大

型实验室里,学会从全局的视角看问题。“做图像分割

的同学,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给后面分类的同学提供

帮助、彼此扶持,这样才能得到综合性的训练。”沈定

刚教授曾担任MICCAI 2019的大会主席。在他的推动下,

华人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沈定刚教授表示,“我希望国内的人在MICCAI这个领

域里做得越来越好,也希望大家相互支持,给年轻人

更多机会,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学术牟利的跳板,而是

保持纯粹的学术初心,为医学、为患者做切切实实的

事情。”目前,沈定刚教授任职于上海科技大学和联影

智能,他分享了各自的进展。

面对复杂多样临床场景,须全栈全谱通盘考

近年来,医疗 AI 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极大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业内顶尖学者投身医学影像 AI 领域,从

2018 年起,MICCAI 接收和发表的医疗 AI 相关文章数

量也显著增长。

MICCAI 主题演讲,用“全栈全谱”思维做医学影像 AI 研究

最 新 时 讯

第7页

M O D E R N - D A Y 7

最 新 时 讯

全栈 AI,贯穿诊疗全流程

以肺癌为例,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 220 万例,因肺

癌死亡 180 万例。肺癌诊疗也面临筛查覆盖人群少、

效率低,随访流失病人多,诊疗难度大等痛点。针对

这些痛点,我们构建了全流程的肺癌智能健康管理全

栈 AI,包括健康评估、筛查、诊断、治疗、预后、随

访等功能,通过 AI 赋能临床为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肺癌智能健康管理全栈 AI 首先聚焦低剂量 CT 重建,

减少了 30%-70% 的辐射剂量,提升了成像质量,帮

助医生提高 8%-15% 的肺结节检出率,该技术已获

FDA 认证。

基于低剂量 CT 图像,构建多任务、多尺度深度神经

网络,实现了气管和肺实质的分割和标注,并定位、

分类和分割结节,实现肺结节筛查与诊断,该产品已

获中国 NMPA 三类证,在中国应用于 800 余家医院,

实现日筛查患者 5 万余人。

在随访环节,通过配准引擎将随访患者在不同时间的

多幅影像进行解剖结构匹配和病灶匹配,自动量化结

节变化。该随访系统已在 600 余家医院使用,月使用

量 150 万余次。

在放疗环节,联影智能分割引擎可在 0.7 秒左右自动

勾画靶区,Dice 系数可达 97%。配备自动勾画引擎的

一体化 CT-linac 放疗设备使得传统需二十天左右才能

完成的首次放疗流程缩短至 20 分钟左右的一站式放疗,

「精准狙击」肺癌病灶。

一站式放疗已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

瘤防治中心、金华市中心医院成功应用于直肠癌

(23mins)、鼻咽癌(29 mins)、乳腺癌(23 mins)

及肺癌在线自适应(计划调整10 mins 45 sec)的病患

首次放疗中。

全谱 AI ,赋能多模态设备

在不同模态的快速低剂量扫描中,以图像多域映射技

术为基础可将模糊、伪影或欠采样的图像恢复成与全

采样质量相当的高清图像。这些技术可以应用在CT、

MRI、PET 等影像的重建任务中。

如应用于 MRI 的 AI 压缩感知技术 ACS (AI-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在采用百万级的数据训练后,

可在百秒内完成全身各部位多序列成像,不仅保持高

清影像质量,而且极大缩短磁共振扫描时间。此项

ACS 技术已获 FDA 认证,并已在 250 余台磁共振设

备上得到使用。

图像多域映射也可应用于低剂量 PET 重建,联影智能

研发的 HYPER-DLR (HYPER Deep Learning-based

Reconstruction) 技术在相同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提

升扫描速度近 10 倍。该技术已赋能 250 余台 PET 设

备。

魔方组合,无限变换

一种有效的人工智能模块化引擎可有效赋能全栈工作

流和全谱的设备模态。以联影智能的分割引擎为例,

在多模态影像上均可达到秒级精准分割的目标。通过

开发检测、分割、配准、分类、映射等人工智能技术

模块,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在短期内开发出不同临

床产品。

例如,新冠肺炎期间,我们在两周内快速研发出贯穿

自动扫描、诊断、量化、随访全流程的新冠肺炎 AI 产

品,并将其落地 320 余家医院,帮助医生快速扫描与

诊断;

我们用 1 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开发出脑转移瘤检测

软件,经过多中心临床验证,在假阳性没有显著改变

的基础上,辅助医生提升 21% 检测敏感度,每例平均

阅片时间减少了 40%;

在脑卒中辅助诊断中,完成了一站式脑卒中解决方案

中四大 AI 系统的开发(出血、缺血、CTP、CTA)

第8页

M O D E R N - D A Y 8

【重点】2022年8月,长治市依托医疗机构现有影像

资源,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区域医疗云影像平台。该平

台自去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已实现区域内影像数据

全量上传、医生多终端办公、患者随时调阅数字影像,

检查结果共享互认等功能,不仅率先实现了全市医疗

影像信息的互联互通,也成为我省首个建成区域医疗

云影像平台的市。

做完检查的影像报告,我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直接查

看,不用再等着打印胶片,然后再带着胶片找医生,

非常简单方便。”近日,在长治市一家医院里,市民张

先生做了胸部检查后,对于通过该院的“云影像”系统快

捷地查阅资料,竖起拇指点赞说。他感叹,现在的信

息技术日新月异,到医院看病越来越方便快捷了。

张先生所说的“云影像”是长治市依托医疗机构现有影像

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区域医疗云影像平台。“云影像”,

顾名思义就是储存在云端的病人医学影像检查信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学影像资料的信息服务也日趋成熟。去年10月长治

市启动了区域医疗云影像平台建设工作,平台是以市

卫健委为中心,通过采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检查

原始数据,包括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影像数据中

心和医学影像分析监管中心三大中心。

医疗影像平台,让看病越来越便捷

平台通过云PACS、影像远程诊断、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影像云共享、云胶片、云教学、分析监管等功能系统,

打造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影

像协同诊疗模式。

该区域云影像平台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实现区域内影

像数据全量上传、医生多终端办公、患者随时调阅数

字影像,检查结果共享互认等功能,逐步解决医院信

息孤岛和医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患者可以在手机上

查询个人影像数据,也可以在各影像云服务网点自助

打印检查结果,形成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最优化、最高

效运作。

目前,市平台已建设服务网点39家,其中三级医院8家、

二级医院15家、乡级网点16家。截至目前,系统上传

医学影像检查原始图像1383602人次,真正促进了全市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了基

层医院影像诊疗水平。

下一步,全市所有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将全部接

入长治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推进云上影像、云

上心电、云上远程诊断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长治

市医疗资源共享和上下级医疗协作,落实医学检查数

据互认共享,真正做到让患者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来源:网易)

最 新 时 讯

区域医疗影像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影像信息互联互通

第9页

M O D E R N - D A Y 9

独 家 专 访

EXCLUSIVE

INTERVIEW

第10页

M O D E R N - D A Y 10

(维智科技 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 陈文亚)

深至科技:让优质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今日人工智能》 吴淑慧

【重点】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

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8.70%。老年

人占比大的情况在农村更为明显,60岁以上的农村人

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8%。他们可能两至三年才会进

行一次“不完全”的体检,更不用说慢性病的持续追踪管

理和监测,换言之,这一块的市场是相当大的。《今

日人工智能》采访到了深至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志遵为

我们介绍他们对于智慧医疗市场的认知。

问:辅助诊断和AI影像被认为是智慧医疗的热门赛道,

不少国内外的厂商都在此进行突破,AI赋能医疗影像

的难点在哪里?深至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何?

答:市场上的“AI+医疗影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

类来自于传统医疗器械生产商,如GE、西门子、飞利

浦等,将AI技术作为传统设备的升级功能,打包进行

销售;另一类是软件技术服务商,利用AI技术帮助医

生进行辅助诊断,主要服务于医院的影像科。

但是这两个模式都有各自的问题,软件厂商的商业模

型的医疗设备厂商进行合作,容易失去议价权。另一

方面,硬件厂商的关注点更多在设备本身,AI功能仅

仅是作为一项增值服务或卖点,厂商不会在其中投入

过大的精力。

有别于这两类模式,深至科技一开始走的就是软硬件

一体化的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大概60%的时间都

是在算法软件端,40%的时间在硬件设备上。整体硬

件设备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匹配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

人工智能技术与硬件设备一起辅助医生完成筛查工作。

深至科技的最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自研的AI计算影像

平台,其突破性可以从三方面来解释。其一,将大型

医疗设施的成本和使用门槛大幅降低;其二,通过人

工智能的算法和技术,降低了影像设备的操作难度,

简化了影像工作流程;其三,通过互联网医院、云诊

断平台,提高基层远程诊疗的效率。对基层医疗的普

及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瑞欧威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深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志遵) 联合创始人兼CEO 李波博士)

第11页

M O D E R N - D A Y 11

问:因为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系统,深至科技推出的

这款便携式AI超声波检测设备流程的上手度如何?

答:我们主体是分为了两个部分——设备和App,通

过App和超声设备的连接,将手机变为一个超声工作

站,来查看超声视频与图像,借由手机端部署的AI模

型来进行第一步的检查,这部分是为“筛查”。所有的超

声图像经过AI初步检测并出具报告后,将被上传到我

们的互联网医院平台,由各大影像科的专业医生根据

超声图像和报告来进行二次判读,并给出诊断意见,

这部分是“诊断”。

整个筛查和诊断的流程是相当简单的,一位基层医生

通过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学习就能上手,在AI的指导下,

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扫查工作。报告上传后,由专业医

生出具诊断意见,大致需要10分钟,可以将报告及诊

断打印给到患者。

在收费上,我们的方式也是非常灵活的,总体上分为

设备的销售费用和软件的增值服务,设备提供销售和

租赁两种方式,软件提供订阅和次数收费两种方式。

而一台便携式超声波设备价格是远远低于传统超声诊

断仪器的。

问:深至科技推出便携式AI超声波检测设备和智慧医

疗平台赋能基层医疗系统,其出发点在哪里?在研发

过程中,攻关了哪些难点?可以解决基层医疗系统的

哪些痛点问题?

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已经成为了我国

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但是慢性病管理是需要定期检

查、连续检测、持续干预的,市场现有的医疗资源普

遍向三甲医院专科倾斜,基层影像筛查和诊断极其欠

缺。我来自贵州,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的紧

缺情况感受颇多,尤其是在乡镇一级。

我们看到了这块市场的需求和缺口,所以希望用人工

智能技术来提高基层医疗筛查和诊断的效率。效率的

提高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经济效率,二是人力效率。

在筛查上,传统医疗器械受昂贵的元器件和产业链的

影响,价格波动大,成本很难下降,我们采取人工智

能算法替换这部分元器件,从而降低筛查设备的成本。

在诊断上,为了解决基层影像科医生不足、诊断不清

的情况,我们通过AI+远程诊疗的方式,借助互联网医

院及云诊断平台,由人工智能进行第一步的辅助判读,

再由专业的影像科医生完成进一步诊断,提高人力的

利用效率。

其实就像我刚刚说的,我们做的这套便携式设备基本

原理是不变的,都是通过采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

信号,重建为医学影像,只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给

原有的设备做减法,我们在信号的源头进行了深度学

习,这样就可以减少相应的元器件,但是如何利用算

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识别呢,这是难点其一。就设备

本身而言,要将一台大型的设备变小的同时,计算能

力不变甚至提高,这是难点其二。在应用场景上,由

于我们面对的是基层医疗系统,所以我们将AI模型部

署到了最易获取的电子产品中,也就是智能手机。

独 家 专 访

第12页

M O D E R N - D A Y 12

但也要考虑到智能手机性能高低有别,如何在性能有

限的手机边缘端部署AI模型,这是难点其三。

问:目前,深至科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的布

局情况如何?

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慢性病的治疗会成为常

态,定期的身体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在基层医

疗系统中,大量患者无法匹配到合适的医疗资源。自

我们推出这款便携式的超声设备到市场一年多来,已

与全国数百家大型医院建立起强大的服务连接,与数

千家面向县乡镇一级的基层诊所达成深度合作,如乡

镇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街道诊所等,

其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

在乡镇中,大龄的留守老人占比大,其中慢性病的比

例相当高,每天我们都能检测出危险程度较高的患者。

之前在贵州农村组织筛查义诊时,我们遇到过一位80

岁的女性患者,检测后发现右侧颈动脉有严重的堵塞

情况,引发心梗、脑梗等突发疾病的几率极高,但在

日常生活中除了出现头疼外,并无任何其他明显症状,

现场一线工程师随时按照验收专家的指令操作。

问:未来,深至科技有怎样的战略目标?

答:深至科技的战略目标也一直很清晰,一是完善及

拓宽现有产品线,将同样的AI技术赋能到更多的医疗

设备中,从超声、磁共振到CT,丰富筛查的产品线;

二是让便携式的医疗器械走向家庭,这也是目前的一

个大趋势,但是以往都是像血压计、血糖仪等的检测

仪器,而大型的影像设备受成本和大小的限制,一直

是大型医院的专属,对于慢性病患者或孕妇等来说非

常不便。我们相信随着远程医疗和AI技术的发展,这

些大型影像设备也能够走入家庭的层面,推动科技普

惠。

问:深至信息对于获得 2021AIWIN(秋季)应用创新

赛奖项有什么样的感想?

答:非常感谢主办方对深至科技的邀请,让我们去介

绍深至科技的产品在社区和基层上的应用,也感谢评

委对于深至科技的认可。未来,我们希望再接再厉,

将产品不断完善,去服务于社会和基层工作。

问:面对本轮上海疫情,作为人工智能企业,有怎样

的启发和思考?

答:作为人工智能和医疗行业的从业者,这次的疫情

的确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远程诊疗等数字化手段和

设备深入基层是件急不容缓且受益深远的事情。通过

AI技术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让急重症患者优

先得到治疗,让慢性病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持续的随

诊。

这也是我们这类科技企业存在的意义,让科技真正做

到为民服务,服务于基层,让大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

群体在家中通过便携式的设备获知自身的身体情况,

为从体征发生变化到就诊之间提供足够的缓冲时间。

同样,社区和医院对于慢性病患者大数据的打通和精

准的管理,也让医院对于患者病情有了及时的了解,

减少其中不必要的损耗时间,增加拯救重症患者生命

的机会。

问: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AIWIN)即将迎来五周

年,请发表下对于 AIWIN 五周年的期待和祝福。

答:正值AIWIN大赛五周年之际,也衷心希望AIWIN

大赛越办越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标杆性赛事,为

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展示创造力和技术的平台,

让AI技术更好融入到街道社区这样的基层,真正做到

技术服务于人。

独 家 专 访

第13页

M O D E R N - D A Y 13

行 业 扫 描

INDUSTRY

SCANNING

第14页

M O D E R N - D A Y 14

【重点】随着医疗改革和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

人工智能医疗的探索也日益深入,各种医学设备和医

疗机构不断增加。以大数据和智能科技为基础的医学

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应用发展,对基层医疗的普及具有

重要意义。但由于基层影像医师学历偏低、经验不足

等因素,对影像设备技术能力的发挥有一定的限制。

未来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设备在基层落地有着巨大的市

场机遇,也对医疗影像企业技术的应用创新有更高的

要求。

医疗影像定义

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

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

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

图像处理。前者是指图像行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

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

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

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

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进行分类等。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是以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

术,高性能计算能力及医学影像大数据共同促进出现的

时代产物,同时也是当今医学发展重要的需求方向。

报告核心观点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产品获NMPA三类证批

准后,极大推动了该行业的商业化进程,未来,伴随着

下游市场应用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

鼓励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应用落地。

医疗体制改革下,医学影像在基层的应用被不断挖掘,

彩超、黑白B超、DR、CT等影像设备在基层医疗机构

中的数量不断增加。

受基层影像医师学历偏低和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基

层影像设备诊疗能力并未被完全释放,为人工智能医

学影像产品在基层落地提供巨大市场机遇。以人工智

能医学影像为代表的辅助诊断领域正成为人工智能在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热点

已经有头部人工智能影像厂商在积极探寻产品落地基

层的路径,目前一般通过政府端和医院端(以医联体

中的中心医院为主)切入。

未来,在区域统筹建设的政策导向下,基层医疗机构

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将继续推进,更有利于人工智能医

学影像产品落地。而基层对功能全面、性价比高且容

易使用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软件的需求也对AI影像企

业的技术应用和资源整合能力更高要求。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业研究报告》(节选)

行 业 扫 描

第15页

M O D E R N - D A Y 15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落地基层医疗机构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影像,提升医学影像应用的准确度

和便利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诊疗水平。虽

然影像设备铺设逐渐完善,但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影

像科医师数量不足,学历整体水平偏低,基础相对薄

弱,临床诊断不足等问题,影像诊断能力尚未完全释

放,以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为首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

用可以使得医学影像采集更加精准、对影像的处理也

更加准确,助力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医学影像领域面

临的专业医生数量和经验不足、误诊漏诊率高、诊断

速度慢等痛点。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商业化加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

开始寻求AI医学影像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地使用

从实际需求出发,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落地基层医疗机

构可以大大提升基层影像诊断的能力和质量,且目前

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基本具备影像设备基础,因此众多

企业都在积极探寻AI影像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落地应用。

目前根据自身资源积累和企业布局情况,AI影像企业

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切入该赛道:政府端和医院端。

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或料室合作

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或相关科室合作,通过参加政府

专题活动、承接政府试点项目等方式打通区域内医疗

机构,自上而下的接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

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企业与医联体内三级医院合作

企业与医联体内的中心医院( 一般以三级医院为主)合

作,利用中心医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打通医联体内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探索还

处于初级阶段,在AI企业、基层医疗机构和支付端均

面临挑战。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不足

基层数据积累不足:大部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在产品

研发过程中通过与二级、三级医院合作获取数据进行

数据模型搭建和深度学习,因此产品落地时也以大型医

院的数据和产品为主,基层医疗机构与此相比在数据层

面积累较少, 数据库建立尚不完全且缺乏数据采集的统

-标准。

基层信息化建设薄弱:近年来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

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在提升,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

水平较差,底层信息化支撑能力不足,导致阅片系统、会

诊系统、传输系统和云影像系统等间还没有完全交互

打通。

数据标准难以统一:随着医联体建设的逐步加深,影像

云系统的部署和搭建成为建设关键。但是在建设过程

中各医疗机构泛化性不足,面临着机构数量串联数量众

多,原有信息化水平各不相同,数据接口难以统一,系统的

对接性和开放性各不相同等问题,因此影像云等软件系

统建立和落地医疗机构的周期较长,投入较大。

支付方多样性不足: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落地综合医

院不同,基层目前无法通过为患者提供服务收费和购买

AI产品的支付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通过政府端和医联体

内的中心医院为主要支付方。

AI医学影像赛道的产品探索与应用

为了综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癌症诊疗能力,深睿医疗

搭建智慧筛查平台,覆盖多病种联合医联体和医共体

多癌中筛查能力,融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视

觉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采用自主研

发的“双AI智能引擎”,极大程度的提升医疗机构癌症早

筛早诊早治能力。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薄弱,

影像系统建设有待完善的现象,深睿医疗研发了

Dr.Wise Cloud智能云影像系统,基于应用程序虚拟化

技术的在线诊断中心,结合人工智能医学辅助诊断系

统,提供精准的人工智能处理建议和多终端远程诊断

报告工具,让医生可以快速高效的在不同场景开展诊

断工作。深睿医疗的Dr.Wise Cloud智能云影像系统可

以实现区域内中心机构与基层机构的上下联动以及医

疗数据的互通互联,打通专家、患者和基层医师之间

信息壁垒,赋能各类影像诊断场景,提升基层医疗机

构诊疗水平。

行 业 扫 描

第16页

M O D E R N - D A Y 16

影像辅助诊断产品作为医生的第二双眼,可以有效提

高发现病灶的成功率和判断病灶良恶性的准确率。提

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让患者在

家门口的医院就可以得到与三甲医院专家级的诊疗体

验,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在基层医疗能

力建设中,影像诊断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且

清晰的影像图片才能进行更好的诊断与分析。医准智

能基于多家三甲医院专家针对检查规范联合推出的

《乳腺X线检查规范化手册》,严格遵循乳腺摄影规范,

推出针对乳腺X线的AI质控系统,对影像检查的全流程

进行智能提示,极大满足临床对于图像采集质控的精

准性、实时性、规范性、便捷性的多重需求,从源头

提升影像质量,赋能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有效提升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能力水平主要有两

条路径,一条是基层医生走上来、一条是顶级专家走

下去,但涉及基层医生培训周期有限,专业知识更新

困难等问题无法有效开展,于是医准智能推出“教育培

训系统”,聚焦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诊断能力提升,复制

顶级的医疗机构影像专家水平,让“顶级专家”走下基层、

留在基层。

人工医学影像在基层医疗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医疗体系改革下资源分布随之变化,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资源配置和诊疗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更

利于医学影像落地应用

“十四五”时期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在医疗资源分布上,基层医疗机构辖区内人口也随之

变化。以北京2020年发布的《2020年北京市基层卫生

健康工作要点》为例,提出要完善乡村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推动村卫生室逐步向社区卫生

服务站转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和

诊疗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2018-2021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数量逐渐缩减,

与之对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逐渐增加,随着乡镇/

村卫生院(室)的逐步整合和转型,亿欧智库预测未

来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将逐步加快,更有利于人

工智能医学影像落地应用。

趋势二:推进区域统筹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

水平

虽然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设备建设逐渐完善,已经普

遍配置了X线、B超、CT等设备,但受到医师水平等因

素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影像诊疗能力并未被完全释放。

加强区域统筹建设,建立区域影像诊断信息平台可以

帮助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开展远程诊断,提供区

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一致的AI辅助诊断服务,提升患者

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的诊断服务。

趋势三: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全面、性价比高且容易使

用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软件,由此对企业的技术应用

和资源整合能力更高要求

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诊疗责任日益明确,影像检查在

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考虑到基层医疗

机构的特点,医学影像落地基层时要具备更全面、性

价比更高、更容易使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而随着5G、

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模型等新型信息技术的不断探

索和发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将加速在基层落地。

更多报告内容的深度挖掘,请关注《2022年中国人工

智能医学影像产业研究报告》基层篇。

医疗体系改革下资源分布随之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资源配置和诊疗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更利于医学

影像落地应用学影像在基层医疗的发展趋势人工医学

影像在基层医疗的发展趋势

(来源:亿欧网)

行 业 扫 描

第17页

M O D E R N - D A Y 17

企 业 观 察

ENTERPRISE

OBSERVATION

第18页

M O D E R N - D A Y 18

与西门子深化合作,深透医疗AI医学影像产品全球落地

【重点】2022年的ECR大会上,知名AI医学影像企业

Subtle Medical(深透医疗)与影像设备巨头西门子官

宣深化合作,其AI医学影像产品将正式集成到西门子

旗下Open Recon中。这意味着,西门子医疗将AI技术

进一步直接应用到其影像产品线中,而其提供的磁共

振(MRI)AI加速黑科技有着深透医疗SubtleMR的强

大支持。

2018 至 2019 年 , 深 透 医 疗 开 发 的 SubtleMR 产 品 、

SubtlePET产品先后获FDA批准,这几款产品也是FDA有

史以来批准的第一个AI PET/核医学产品以及MR影像

增强产品。

SubtleMR 嵌入西门子Open Recon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SubtleMR™可加速MRI检查4-10

倍,并提供比加速前更高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其

2.0版本发布并获FDA批准后,可覆盖全部人体部位。

具体而言,SubtleMR™可兼容所有MRI对比度,其中

西门子磁共振合作中将可应用SubtleMR到所有临床主

要使用的序列,包括 T1、T2、T2 FLAIR、T2(2D、

3D),并且与大多数 MR 检查以及所有下游定量和诊

断应用程序兼容。

而将其纳入Open Recon,则意味着西门子平台将第三

方图像重建和后处理解决方案直接添加到图像的重建

过程中。因此,导出图像不需要额外的步骤,结果直

接在扫描仪控制台上可用。同时也会陆续开放更深入

的原始数据处理等功能,进一步扩增深透医疗产品深

度与粘性。去年年底,西门子首次宣布这一合作,深

透医疗作为首个第三方AI科技公司加入Open Recon平

台。

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数据,磁共振图

像处理市场将在2022年超过91亿美元。而速度、成本、

安全性仍是这个市场中亟待解决的痛点。与此同时,

这个市场仍在飞速增长——数据分析公司Arizton发布

报告显示,预计到 2027 年,医学影像市场中的全球

人工智能将从 2021 年的 10.6 亿美元突破 100 亿美元,

预计将以 45.68%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可以说,深透医疗的产品与飞速增长的医学影像市场

极为适配。

首先,它利用最新的AI技术从源头解决影像质量和效

率的问题,优化数据重建成图像的过程,使MRI和PET

都加速4-10倍。这也意味着,深透医疗的产品能从采

集数据第一步入手,比下游AI解决方案更好更快地的

产生价值。同时也能全面掌控数据流,为下游诊断应

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其次,它具有全兼容特性:经过优化,深透医疗产品

可兼容所有设备商的所有新老设备。更进一步地可以

支持所有扫描部位、扫描序列和扫描协议。这样的全

兼容性比设备商为某款机型定制的软硬件升级方式的

兼容性更强且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扫描速度和图

像质量。产品发布数年来,深透医疗已经在Nature子刊、

Radiology,AJNR等顶刊发表多篇临床验证论文,特别地

针对神经影像定量分析参数验证其加速效果和准确性,

获得权威认可。深透医疗旗下的SubtleMR产品、

SubtlePET产品已经部署在全球超过300家医院及影像

中心,很多客户已经使用多年。

企 业 观 察

第19页

M O D E R N - D A Y 19

深透医疗欧洲落地,完善全球版图

在美国,深透医疗已和斯坦福、UCSF、MD 安德森肿瘤

医院、RadNet、梅奥医学中心、西奈山医院等美国十

几家顶尖医疗院校、医院及第三方影像中心达成合作

关系。这些合作将进一步为深透医疗带来大量高质量

的医疗影像数据,用于训练深度学习算法,帮助产品进一

步优化完善,带来先发优势。

在国内,深透医疗与顶尖医院开展前沿合作和商业落地,

包括北京天坛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同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浙江

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浙江医院,安徽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

AI+影像企业步入快车道

正如前文所说,医学影像市场将在五年内突破 100 亿美

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5.68% 。

从垂直领域的行业领先公司,到老牌的医疗企业巨头,医

学影像已经成为AI技术落地最大的窗口之一,吸引了众

多公司的产品及投入。在本次ECR大会上,除深透医疗

外,数家公司也宣布了新的产品及落地进展。

医学影像AI一直以来的热点再诊断端,但实际上诊断流

程的成本和效率瓶颈大部分集中在影像采集和流程端。

由于受限于设备商的合作、依赖于更深入的影像物理

知识、以及获取原始配对数据的困难这方面的AI应用

凤毛麟角。2022年各大设备商也开始有了相关技术的

研发,佳能推出新的核磁共振系统——佳能医疗系统

公司于 7 月 13 日在奥地利维也纳的 ECR 2022 上推出

了其新的 Vantage Fortian MRI 系统。 该公司表示,新

的 MRI 系统将具有创新的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图像增

强和加速扫描技术,有助于减少 MRI 所需的时间。飞利

浦也宣布已获得 FDA 对其基于AI的影像重建算法

SmartScan的许可。

相比较,深透医疗作为AI和软件厂商,有着技术先发优势

和与各类设备全兼容的特色。入局更早,在技术与商务

方面进展比设备厂商更加迅速与全面。除了成像加速

方面与医院、药厂、设备商合作之外,在其他影像流程

与增强领域也推出了互补的产品线。除SubtleMR、

SubtlePET以外,深透医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仍在持续

拓展产品线,包括SubtleGAD,主要专注于提高MRI检测

质量且避免MRI检测中钆沉积的问题;以及SubtleIR,专

注提升介入手术影像和X光的实时影像增强。通过深度

学习技术,减少手术介入造影中所需的放射素剂量,仅需

原剂量约17%的辐射剂,就能实时获取与标准剂量注射

情况下相同质量的医学影像,大大减少患者和医生的辐

射暴露危险。此外新的技术和产品线也进一步进入CT、

SPECT和各类影像检查。

深透医疗从2017年开始布局全球专利。其中,2021年4

月,深透医疗团队在2017年提交的SubtleGAD国际专利

进入多国审批,并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授予的专利。与拜耳等国际

领先医药公司在相关影像药剂领域已开展商务合作。

数十项国际专利进入全球审批,SubtleMR和SubtlePET

等多项专利已在美国和全球多地获批。

这一产品线扩张,有助于提升医学影像效率、降低对人

体的影响,SubtleGAD及SubtleIR技术在2020、2021年

先后获得美国NIH卫生研究院研发及产品化支持基金。

本次ECR 2022上,研究中表明,人工智能 (AI) 算法可以

准确评估手部 X 光片上的骨龄,其性能可与经验丰富的

肌肉骨骼放射科医师媲美。本次研究由美国华盛顿大

学 的 研 究 人 员 和 奥 地 利 人 工 智 能 软 件 开 发 商

ImageBiopsy Lab发表,他们在近 350 份手部 X 光片上

测试了商业人工智能软件应用程序,用于骨龄评估。结

果显示,它达到了近 90% 的印版准确度,并且与三位专

家的结果相似。

另一研究则显示,混合 PET/MRI 是乳房成像的新前沿,

可以从形态到功能特性对肿瘤进行全面评估。

不难想象,从检测、预防、介入式造影、手术预后,AI正

全方位地升级医学影像,变化逐步深入医疗机构,未来将

重塑医学体验,给医生及病人都带来便利、健康。多方

的部署验证已经证明,深透医疗产品可解决医学影像检

查排队时间长、耗时长、存在潜在危害等难题,实现更

高效、更优质、更安全、更智能的影像诊疗服务。

(来源:北青网客户端)

企 业 观 察

第20页

M O D E R N - D A Y 20

TCL华星医用Mini LED正式亮相,医用诊断显示不二之选

【重点】近年来,CT、MRI、超声成像等医疗影像设

备对显示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高亮度、高对比

度、低功耗等优势的Mini LED背光技术热度居高不下。

基于Mini LED背光技术的巨大市场前景,2022光博会

上,由TCL华星推出的全球首款12000+分区, 10bits

的21.3\"医疗诊断Mini LED显示屏正式亮相。

泾渭分明,医疗诊断的不二之选

医疗显示器是行业内公认的高端天花板级产品,技术

难度最高,使用场景最广。由于医用显示器在数字系

统中,是医学影像的最终呈现者,它承载着替代胶片、

保证影像质量、最终实现医生对患者的观察与诊断的

重任。由于人眼对灰阶的分辨能力随亮度提升呈现非

线性提升的关系,为了保证对图像判断的准确,医疗

显示器对于亮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保

证医学像素的真实性,需要医疗显示器的分辨率尽可

能高。此外,由于很多医学影像以黑白形式呈现,因

此需要更高的对比度。

目前,医疗显示器应用十分广泛,竖屏常见于CR、DR

等成像技术,横屏则多用于CT、心血管造影、数字减

影等医疗诊断手段。伴随着全球疫情的延续和老龄化

社会的来临,能否呈现精准度高、稳定性好、明暗对

比度强烈的医用诊断显示器,成为了整个健康医疗行

业迫在眉睫的需求。

传统屏幕背光作为整体,只能做到全亮或者全黑,而

Mini LED屏幕背光则是由数量庞大的灯珠组成,灯珠

分区能够独立开关,实现更精细的明暗部区域显示,

有效提高屏幕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及色彩饱和度。

因此,Mini LED背光显示技术是目前液晶显示器类中

最贴近显示天花板的技术,在分辨率、动态范围、色

域覆盖等方面优势突出。

细腻轻薄稳定节能,驱动产品升级

目前TCL华星第四代Mini LED产品已上市,2020年出

货量在全球市场中占比90%,长期处于领跑地位。此

次TCL华星结合t3产品优势推出的全新Mini LED产品,

是全球首个分区超过12000 、10bits的21.3”医疗诊断显

示屏,该屏幕显示亮度为1200nits,色域为85%NTSC,

对比度高达1000000:1,高规格的硬件配置也带来了

更加高质量的画质表现。

更高的分区数:为满足诊断类医疗产品高精细画质需

求,该产品采用12288超高分区设计,单区范围更小,

有利于控制光晕大小,改善local dimming显示画质,

显示画质细节更加突出。

更高的灵敏度:为了满足快速平移与缩放需求,TCL华

星Mini LED屏幕采用全新In-cell技术,将“显示”与“触

摸”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整体感应的灵敏度,减少了显

示噪声,提供了一流的电容式触控性能,同时也能将

触控传感器集成到显示器中,为产品成功减重减厚,

提高了控制速度并实现了流畅的图像处理。

助力产业革新,用科技赋能健康生活

以科技之力铸创新之魂,以创新之力助产业升级。作

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TCL华星本次推出的AM Mini

LED背光无疑将推动内窥显示设备画质的优化升级,也

将为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让人

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多一份保障。

(来源:亿欧网)

企 业 观 察

第21页

M O D E R N - D A Y 21

科 技 前 沿

SCIENCE

TECHNOLOGY

第22页

M O D E R N - D A Y 22

攻破多项核心技术,从移动CT到远程会诊系统

【重点】凭借高分辨率图像、血管增强、多平面重建,

以及三维重建等功能优势,CT在医生临床诊断、术中

操作、患者术后评估等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被认

为是实现早期诊断,以及及时诊疗过程中极为有效的

手段。尽管CT的技术价值持续得到临床验证,但自

1969年豪斯菲尔德发明CT以来,这项技术仍在随着临

床需求变化而不断迭代。移动CT则是如今CT迭代发展

过程中的重要细分方向。

不仅国内外厂商均有入局,并推出相关产品满足临床

在NICU(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神经重症

监护室)床旁快速诊断、手术前定位、术中监测及脑

卒中急救车院前诊断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这项技术亦

凭借其无接触式扫描、体积小、操作简便、广移动覆

盖区域、大扫描流通量等特点,在新冠肺炎筛查中得

到大量应用。

天津金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专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研

发。2020年,企业自主研发的金曦移动CT(移动式头

部锥形束CT)获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

册证,及天津市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

证,正式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该产品应用平板探测器原理,实现了对患者头颅软组

织的CT扫描。克服了传统螺旋CT不适合移动的缺陷,

以锥束重建技术实现锥形束CT在头部脑实质窗与骨窗

共同高清晰成像。同时,通过CT伪影去除算法、降噪

和图像增强技术、高速并行图像重建技术(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为头部急症的快速诊断及头部危重症患

者的床旁诊断提供设备支持。

攻破X射线防护系统等数项核心技术,实现移动CT自

主研发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人口健康,同时阻碍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大疾病,也是对移动CT有高需求的疾病。据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新增

脑卒中病例已高达394万例。其中,缺血性卒中287万

例、脑出血85万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2万例。

运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等脑血管病成像技术进行早筛、早诊、早治是有效降

低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但对于突发缺

血性卒中患者或颅脑术后患者等,对及时进行CT扫描

诊断具有高需求的患者而言,快速筛查、诊治以及术

后管理过程却存在诸多痛点。

一方面,过程中患者可能遇到前往医院距离较远,且

路程颠簸,容易错过脑卒中治疗“黄金时间”,或受到二

次伤害;平车推行距离较远,途中可能需要使用的呼

吸机、监护仪等设备难以得到满足;病情变化不能及

时抢救等对患者救治带来极大风险的情况。

另一方面,传统CT由于体积及质量大,通常无法移动。

而其高耗电量、高辐射剂量,以及长扫描时间,通常

会限制其移动性,使之无法应用于床旁。若要适应床

旁检查要求,不仅要克服空间限制,还需要在传统CT

设备上配备相关软件,以保证获得清晰图像。难度极

大。

金曦医疗以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伪影去除算法,

以及降噪和图像增强、高速并行图像重建、锥束重建

等技术为基础,自主研发金曦移动CT。以快速获取患

者脑部影像信息,为患者赢得治疗时间。

据了解,该产品具有辐射剂量低、自带X射线防护系统、

体积小、质量轻、自身可移动、无需CT专用床、

220VAC市电或蓄电池供电、扫描时间短,以及具备

DR功能等特点。

面对移动CT辐射剂量高这一最受争议的问题,企业自

主研发X射线防护系统有效屏蔽射线对操作者及周围人

员造成的辐射。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测试

报告显示,金曦移动CT在安全区域(红框以外区域)

辐射剂量小于2.5μSv/h,符合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

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因此,该产品可

适用于床旁快速诊断、术前定位、术后复查等场景。

科 技 前 沿

第23页

M O D E R N - D A Y 23

是以移动CT技术为基础的移动CT脑卒救护车应用

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搭载远程会诊系统,打造完整且

快速的“救治链”。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主要由专用车

辆、移动CT、血糖及凝血检验仪器、心肺复苏急救设

备、生命功能监测仪器、医疗信息通信平台等医疗设

备组成。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在德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全

球第一辆“移动卒中单元”,相较传统方式,将救治时间

(从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到患者接受治疗)平均缩短约

20分钟。

金曦医疗以金曦移动CT为技术核心,围绕移动CT脑卒

中救护车各方面进行研究。以最大程度满足卒中救治

医生及患者需求,优化卒中救治流程。

在外观设计上,企业采用一体化警灯警示救护专用造

型。同时选择环保耐用材料用于医疗舱内部,以满足

日常消毒和清洁的要求。

基于这一理念,金曦医疗打造了大医疗舱,以满足医

疗仪器安装、使用及患者抢救、治疗的空间需求。同

时推出高性能医疗舱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解决方案,

以保证驾驶舱和医疗舱空调系统相互独立。

医疗舱内配备负压净化装置,以及CT扫描专用的担架

平台系统,满足担架上下车及CT检查时摆位的需求。

在辐射防护上,企业不仅围绕舱体六面设计了高密度

铅板,进行全封闭X线防护。且自主研发金曦移动CT

防护系统,保证车辆周围人员的辐射安全。

在供电系统上,企业采用多重供电解决方案(蓄电池、

光伏发电、车载发电机及市电),以及48V/12V双直流

电源系统,以满足各种条件下医疗设备用电需求。

如今伴随5G、信息化等技术发展,远程会诊系统得以

实现,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技术进一步发展,可实现

上车即入院、上车即就诊。

金曦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采用5G通信,同时引入信号

增强技术,通过识别患者证件采集患者信息,自动采

集音视频信息。同时通过实现车内硬件串联,以及对

医院HIS、LIS以及其他医院系统的对接。采集汇总CT

检查影像、快检/监护设备数据,完成车载系统与院内

系统无缝衔接、数据实时同步。

进入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即可办理入院手续

基于5G智慧医疗系统及远程会诊系统,医生可将移动

CT脑卒中救护车内的4K高清视频、CT影像信息、电子

病历信息、心电仪、呼吸机、监护仪等数据实时传输

到会诊现场,由专家对急性脑卒中进行紧急救治及静

脉溶栓、动脉取栓治疗的快速远程指导。

在这一系列设施基础上,便可形成完整且快速的“救治

链”,使患者在车上便可完成挂号、住院、专家远程会

诊、溶栓治疗等。进一步改变了传统卒中治疗流程,

缩短患者从发病到入院、诊疗的时间。将CT诊断、血

液检验从院内前移到院前(卒中发生现场),为前移

急性脑卒中溶栓窗提供快捷、稳定、精准的技术保障。

同时,为缺乏诊治经验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支持,

提高基层医院的救治能力。

除此之外,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还可应用于创伤急救、

灾难救援、战地救护等应急救护,也可用于大型活动、

运动的医疗保障。最终呈现科学规范的脑卒中急救流

程,有效提高脑卒中救治效率。未来,患者的及时救

治比例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移动CT及移动CT脑卒中救

护车的应用定将更为广泛。

(来源:网易)

科 技 前 沿

第24页

M O D E R N - D A Y 24

资 本 追 踪

INVESTMENT

COMPANY

TRACKING

第25页

M O D E R N - D A Y 25

【重点】2022年5月23日,微清医疗宣布完成数千万

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德屹资本独家投资,点

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微清医疗是一家眼科高端影像与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商,

公司专注于眼科高端影像与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和销

售。微清医疗定位眼科和视光细分领域,以自主核心

硬件设备为基础,集成人工智能和连接技术,针对医

院、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国人自己的优质眼科和视

光方面的设备和服务。

公司核心产品有共焦激光眼底造影机、眼底照相机和

手持数码裂隙灯,目前已申报各类专利60余项,已获

授权专利46项(发明8项)、软件著作权4项,在报PCT专

利3项。系列产品均获得国家医疗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

可证及美国FDA、欧盟CE等海外认证,出口欧美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眼科高端影像与智能化筛查

产品生态,正逐步构建其全球化渠道销售体系,在客

户中树立高端中国制造的品牌。

国内独家全球领先

中国眼科市场存在以下痛点亟待解决,包括眼科医生

相对稀缺,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医患负担

重等。微清团队自主研发推出了超广角激光彩照、超

广角激光造影等眼科影像产品,为首个将“超广角共聚

焦激光技术”应用于眼科影像设备的中国企业,打破国

外垄断,以领先的智慧化水平弯道超车。视网膜、脉

络膜造影是眼底病诊断的金标准,微清是国内独家能

开发共聚焦眼底超广角造影的企业,目前该系列产品

已装机全国200+三甲医院。

同时,微清医疗也在横向应用领域开展更多探索,联

合国内多家著名眼科医院,对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等各种眼科病例进行分类标注分析,成功推出首

个基于超广角激光相机的“眼底病风险评估系统”,实现

本地化部署,无需联网,实现AI辅助分析与眼底病风

险评估,同时充分保障医患数据的隐私。

德屹资本肖辛野博士表示:“当前,眼科高端诊断设备

主要被进口厂家垄断,鲜有国产企业涉足或技术难以

达到国际水平,国产厂商中仅有个别可进入国际第一

梯队,微清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屹资本首先认可

微清的底层技术能力,我们欣喜的看到某些产品的功

能模块已实现全球领先;其次,我们认可微清的产品

开发及营销思路,李博和团队在产品管线布局、商业

化策略等方面,具有清晰的路线。在国产替代和中国

医疗器械出海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好微清未来在海内

外的表现。相信经过技术的沉淀与积累,微清将展现

其在眼科设备领域的全产品覆盖能力,也将成长为能

与世界百年品牌比肩的优秀企业。”

传统的光学眼底照相机在眼底成像市场占据主流,典

型如TOPCON、CANNON等厂家的年出货量超过2万

台。但是光学相机在眼底成像方面面临多个临床痛点。

而超广角激光相机单张眼内成像上升到165度(光学镜

头角度110度)、拼图成像超过220度,无需散瞳,无

需暗室,针对屈光介质浑浊亦能清晰成像。可记录从

彩照、术前视频,再到术后视频的诊治全过程。完美

解决了传统相机的痛点。

此外,微清特有的“20倍无损光学变焦”技术,使即便

刚从业的医生也能一键切换成像范围,同时快速对焦,

告别传统的反复更换镜头的烦恼。微清认为,超广角

共聚焦激光相机,将逐渐替代传统光学相机,成为下

一代眼底照相机用户的第一选择,将改写眼底照相机

市场的格局。

微清医疗创始人李超宏博士表示:“感谢德屹资本

对微清团队的认可和支持,德屹资本对技术细节的理

解、临床应用的前景以及产业化思维,给我们团队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微清致力于做中国人自己的高端眼

科影像与眼视光智能设备,技术为先,产业立志、回

报团队,共享发展。微清期待与新老投资人携手向

前。”

(来源:IT桔子、腾讯网)

致力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眼科影像设备,微清医疗完成C轮融资

资 本 追 踪

第26页

M O D E R N - D A Y 26

资 料 中 心

RESOURCE

CENTRE

第27页

M O D E R N - D A Y 27

工业元宇宙行业数据库

《今日人工智能》 吴淑慧

企业 拳头产品

1 上海深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I智能影像平台、便携式AI超声波检测设备

2 安华亿能医疗影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技术

3 北京网医智捷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影像智能分析法和医疗3D打印

4 优医基 牙科CBCT设备

5 清影医疗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AI制药

6 腾讯觅影 AI医学影像和辅助诊断系统

7 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 D-Path AI辅助诊断系统

8 西安翼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还原影像系统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技术在全国各大医院里普及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涵盖

的技术内容比较广泛,能使医疗诊断更加准确,同时能够更加高效的对病人病情进行判断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

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辅助型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涵盖的方面有很多,包含X线片、CT、MRI、超声等,每个不同

种类的影像技术都有其不同的特异性特征,能满足患者的不同需要。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影像技术更准

确、快速的确诊,为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医学影像技术越来越被临床诊断所依赖,在临床

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资 料 中 心

第28页

M O D E R N - D A Y 28

深至科技

LOGO:

公司全称:上海深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8年12月

总部属地:上海市

注册资本:177.47774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大道720、

728号16B室

公司介绍:深⾄科技,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团队

和国内外顶尖医学影像专家联合创办,是一家拥有全

球首款动态医学影像AI辅助分析及全套底层算法自研

能力的医疗企业。公司专注于超声诊断智能化和超声

AI应用,其智能算法中心拥有二十余位博士和数百万

高质量的标注影像数据,目前已经形成了超过十余类、

30多个病种的算法模型影像数据库。

推荐产品:

便携式AI超声波检测设备

模块款

便携式AI超声波检测设备主体分为两部分——设备和

App,通过App和超声设备的连接,将手机变为一个超

声工作站,来查看超声视频与图像。借由手机端部署

的AI模型来进行第一步的检查;所有的超声图像经过

AI初步检测并出具报告后,将被上传到我们的互联网

医院平台,由各大影像科的专业医生根据超声图像和

报告来进行二次判读,并给出诊断意见。将大型医疗

设施的成本和使用门槛大幅降低。提高基层远程诊疗

的效率。

产品特色

将大型医疗设施的成本和使用门槛大幅降低

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技术,降低了影像设备的操作

难度,简化了影像工作流程

整个筛查和诊断的流程是相当简单的,一位基层医生

通过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学习就能上手,在AI的指导下,

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扫查工作。

通过互联网医院、云诊断平台,提高基层远程诊疗的

效率。收费方式非常灵活,总体上分为设备的销售费

用和软件的增值服务,设备提供销售和租赁两种方式,

软件提供订阅和次数收费两种方式。而一台便携式超

声波设备价格是远远低于传统超声诊断仪器的

智能超声下基层公益活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慢性病的治疗会成为常态,

定期的身体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在基层医疗系

统中,大量患者无法匹配到合适的医疗资源。至深科

技推出这款便携式的超声设备到市场,已与全国数百

家大型医院建立起强大的服务连接,与数千家面向县

乡镇一级的基层诊所达成深度合作,如乡镇医院、社

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街道诊所等,其主要分布

在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

在乡镇中,大龄的留守老人占比大,其中慢性病的比

例相当高。很多严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出现头疼

外,并无任何其他明显症状。让大量患有慢性病的老

年群体在家中通过便携式的设备获知自身的身体情况,

为从体征发生变化到就诊之间提供足够的缓冲时间。

同样,社区和医院对于慢性病患者大数据的打通和精

准的管理,也让医院对于患者病情有了及时的了解,

减少其中不必要的损耗时间,增加拯救重症患者生命

的机会。

资 料 中 心

第29页

M O D E R N - D A Y 29

安华亿能

LOGO:

公司全称:安华亿能医疗影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2年07月

总部属地:伦敦市

注册资本:469.6017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

号33幢B单元501室、502室

公司介绍:安华亿能医疗影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简称:EIT)成立于2011年,EIT是专门从事医学影像

和心电监测高端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产品研发的高科

技公司。EIT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罗伯茨医学影像实

验室合作,在预防、诊断脑卒中疾病领域,针对缺血

性卒中研发了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技术(e智超)、针

对心源性卒中的研发了长时心电监测技术(e心准)、

针对家庭用户的即时心电监测技术(e心明),推出了

高端医患服务的维斯康门诊中心,提供卒中领域的专

业医疗闭环服务。

推荐产品:

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技术

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系统技术是利用现有的二维超声

仪器,对颈动脉斑块与治疗效果提供快速、三维、定

位与定量分析技术,该设备由超声扫描规范辅助系统、

超声影像采集系统、颈动脉三维建模系统、扫描报告

及档案管理系统、影像对比分析系统等组成,主要用

于筛查颈动脉血管的健康状态,预防脑卒中疾病的发

生,是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和治疗有效性的实用性

临床工具。

智能应用点

落地体检推广

12014年10月31日,由北京市政府举办的创新论坛上,

一项利用现有的二维超声仪器,对颈动脉的斑块与治

疗效果提供快速、三维、定位与定量分析技术暨三维

超声颈动脉成像的技术正式得到推广。该技术填补了

全球应用市场的空白。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

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

障,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心脑血管疾病。当

日,安华亿能独家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技术落户慈铭

体检,用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查和风险

评估。

据研究,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80%,因颈

动脉狭窄原因造成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又约占80%。因

而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

病治疗和预防发作的重要措施。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

系统主要用于筛查颈动脉血管的健康状态。三维超声

颈动脉成像技术由超声扫描规范辅助系统、超声影像

采集系统、颈动脉三维建模系统、扫描报告及档案管

理系统、影像对比分析系统等组成。该系统可使传统

的二维超声仪器完成对颈动脉斑块位置、面积、体积

及狭窄率、管壁厚度等多项指标的监测与筛查,对心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对防治脑卒中有重大价值。

该项技术应用于体检中心,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的体检

中了解到自身颈动脉血管的健康情况,以便于更快发

现疾病,趁早治疗。

产品优势

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系统(Vasqscan系统)可使传统

的二维B超设备完成对颈动脉斑块位置、面积、体积及

狭窄率、管壁厚度等多项指标的监测与筛查,对心脑

血管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对防治脑卒中更有意义。

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系统是借助现有B超设备,系统兼

容几乎全部品牌的B超设备,使其适用范围更广,而且

可以使筛查操作标准化,检查结果数字化,可用于心

脑血管疾病治疗评价与调整生活方式有效性的评估,

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跟踪对比。

三维超声颈动脉成像系统运营成本较低以及其标准化

的操作要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相对较低,

对缺少可以进行颈动脉血管扫描的B超医生的基层医疗

机构与体检机构来说,更为适用。而从加强基层人群

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来说,更为适用。

资 料 中 心

第30页

M O D E R N - D A Y 30

智捷科技

LOGO:

公司全称:北京网医智捷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6年07月

总部属地:北京市

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8层8-05

公司介绍:慧诊医疗影像是所属于北京网医智捷科技

有限公司下的项目品牌,是一家医疗影像辅助诊断产

品研发商,产品主要为肝病诊疗路径智能辅助系统,

采用多种方式对接肺部电子影像资料,应用医疗影像

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快速准确地

识别出可疑病灶并分析出病灶特征,致力于为基层医

生和医疗专家提供医学影像人机结合诊断服务。

推荐产品:

医疗影像智能分析法和医疗3D打印

慧诊医疗影像是基于人工智能、软硬件结合的医疗影

像辅助诊断产品,拥有图像压缩算法、基于深度学习

的医疗影像智能分析算法、基于FPGA的深度学习硬件

加速算法,以及3D重建和3D打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核心技术,并将核心技术整合到慧诊云影像平台产

品中,给基层医生和医疗专家提供医学影像人机结合

诊断服务。等能力,促进知识库数据再循环利用。

智能应用点

助力实现精准医疗

医学影像智能化分析辅助神经外科精准诊疗,利用智

能的分析算法与图像、人工智能技术及医疗3D打印技

术相结合,实现神经外科等精确、有效的治疗。通过

不同技术模式的相互辅助,确保给出科学可靠、智能

及时的诊断结论。

此外,诊断与治疗也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治疗的效率

与质量。医学影像智能化分析技术能够将深度学习技

术应用到医学图像分析中,改进和结合了传统图像处

理方法,实现脑部疾病的精准识别,同时也为影像诊

断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辅助信息,帮助医生降低漏诊误

诊的发生。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医学影像智能化分析技术还能够将重要组织分割和三

维重构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中,能够帮助医

生术中进行病灶区域的精准定位,在提高手术成功率

中起到关键作用。多模态影像信息的融合与分析,为

医生在术中提供更加丰富和准确的病理与生理结构信

息,帮助医生降低脑外科手术致残率。这些智能化影

像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未来也将推动神经外

科临床治疗的发展以及诊断与治疗流程的智能化。

硬件优势

在医学领域应用范围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辅助对接

人体的电子影像资料。

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可疑病灶并分析出病灶特征,为医

疗专家提供准确的医学影像,为患者提供及时精准的

诊断服务。

知识库数据信息集成度高,可循环再利用,智能分析

算法使影像数据处理难度更小,价值更高。

对智能影像的诊疗更加精准,便于专家根据实际情况

给患者科学有效的诊断结论和报告!也减少了诊治的

工作量,为患者治疗节省了时间。

资 料 中 心

第31页

M O D E R N - D A Y 31

优医基

LOGO:

公司全称:上海优医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0年01月

总部属地:上海市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天雄路588弄1-28号12幢3

公司介绍:优医基是一家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医疗

器械研发公司,致力于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其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台能谱口腔锥形束CT设备。

推荐产品:

牙科CBCT设备

UEG是鲁汶大学医学院开展科研合作的首家中国企业,

其致力于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公司首席科学家奚博

士留美归国后,带领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全球首台能谱口腔锥形束CT(以下简称CBCT)。该能

谱口腔CBCT设备已于2017年3月21日-25日,在德国科

隆国际口腔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亮相。但该技术目前

仅限于大型螺旋CT机中使用,而目前国内、外市场上,

只有UEG研发出全球首款能谱牙科CBCT设备,并推向

全球市场。

锥形束CT主要由射线源、机械扫描结构、影像接收器

(平板探测器或影像增强器)、屏蔽设施和计算机等

子系统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维的锥形束X线扫

描和二维的面状探测器,X线发生器围绕投照体做环形

投照,依据机型的不同,环形旋转180°或者360° ,然后将

二维的投照数据重建后,直接形成三维图像。

口腔CT应用

口腔CT的图像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关键,好的图像

质量能提供更精确的诊断信息,同时,手术规划也需

要清晰的图像来对目标区域做精确划分。相比传统的

口腔成像方式,如口腔全景片和根尖片等,牙科CBCT

设备能够提供精确的三维结构信息,并且越来越广泛

地应用在牙齿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牙科手术规划中。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金属伪影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牙

科CT大多采用软件算法的方式,但要更好地解决这个

问题,还得回到其产生的物理基础上来。金属伪影发

生的本质是X射线的宽谱分布特性,以及物质对X射线

随着能量增加非线性衰减的特点,单纯依靠软件算法

基本不可能彻底去除的,能谱CT成像设备正在医院中

普及,其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通过生成单能图像的方式

去除CT影像中的金属伪影。

产品优势

锥形束CT的扫描速度和辐射利用率更高,在传统螺旋CT

进行一次圆周扫描的时间周期内,锥形束CT能够完成数

百个断层图像的投影扫描,并且可以有效减少X射线管

的负载输出,降低扫描成本;

锥形束CT具有局部放大扫描能力,可获得与胶片投影成

像的空间分辨率相媲美的真三维断层图像数据,而对比

度比其高50 ~ 100倍;

锥形束CT检查时间较短,患者照射剂量明显减少,仅

为大型高分辨率CT检查放射wjasevd剂量的1/400。

可显著减少部分容积效应,获得比螺旋CT高精度的空间

分辨率,且能达到XYZ三个方向上各向同性;

锥形束CT采用三维锥形束X线扫描,获得上百个不同

的图像,重建后直接得到三维图像,图像金属伪影较轻,

而传统CT用二维扇形東扫描,重建后形成二维图像数

据,伪影较重。

资 料 中 心

第32页

M O D E R N - D A Y 32

清影医疗

LOGO:

公司全称:清影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7年08月

总部属地:上海市

注册资本:100万元

公司地址: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鹏湾社区深盐路

2039号壹海中心910

公司介绍:清影医疗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提

供商,公司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领跑者,

通过运用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挖掘医疗

数据价值,缓解医疗市场供需矛盾,提升医疗产业整

体效能。

推荐产品: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AI制药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包括超声、CT、电生理、视网膜

OCT等多个系统领域。基于云的大规模医学图像信息

与分析平台将高分辨率病理切片,MRI,CT, 超声等多

种医学图像整合,并提供完整的临床信息,诊断方案

记录,以及病人随访跟踪信息。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

供TB数量级的大范围多维度的医疗信息库,还将配备

软件架构,进行数据共享,对收集的医疗影像数据中

提取的定量图像特征进行比较和整合。系统完成后可

广泛用于大型综合医院。

AI制药则是基于药物研发知识图谱的多模态数据整合,

提供AI智能决策分析支持,预测药物中各分子表现及

研发成功率,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清影医疗应用合作项目

助力冬季运动项目

近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全球人民共

赴一场冰雪之约,中国如约兑现承诺,为世界奉献一

届精彩、非凡、卓越、简约、安全的奥运盛会。中国

的百余名运动健儿在赛

道上挥洒热血,为伟大的祖国夺冠争光;清影的小伙

伴们也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影像辅助诊

断技术为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

术体系的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影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走入CCTV纪录片《手术两

百年》

日前,中国第一部以医生视角系统展现人类与疾病作

斗争的科学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正在CCTV9热播。

第八集《手术未来》,回顾了2018年8月在鄂尔多斯举

办的“首届中国超声医学发展大会”乳腺疾病人机大战比

赛现场的激烈赛况。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人机大战中,清影AI团队以总分91

分战胜12支医生代表队,为世人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

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

产品优势: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虚拟筛选靶标分子技术,设计

和优化化合物,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

性进行预测,更精确的匹配适应症。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快速定位病灶,大大减少医生

的工作量。

良恶性区域智能识别。

AI制药让制药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资 料 中 心

第33页

M O D E R N - D A Y 33

腾讯觅影

LOGO:

公司全称: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98年11月

总部属地:深圳市

注册资本:6500万元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岭社区科技中一

路腾讯大厦35层

公司介绍:腾讯觅影是腾讯首款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

到医学领域的产品。它由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牵

头,聚合了腾讯公司内部包括AI Lab、优图实验室、

架构平台部等多个顶尖人工智能团队,运用图像识别,

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AI领先技术,与医学跨界融

合研发而成,能辅助医生病情筛选和诊断,提高临床

医生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推荐产品:

AI医学影像

AI医学影像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各类医

学影像(内窥镜、病理、钼靶、超声、CT、MRI等 )

进行学习训练 ,有效地辅助医生诊断和重大疾病早期

筛查等任务。

致力于实现对早期食管癌癌、宫颈癌癌、早期肺癌癌、

乳腺癌癌及乳腺癌淋巴切片病理图像、糖尿病性视网

膜病变变等多个病种的筛查研发。

AI辅助诊断

腾讯觅影AI辅诊依靠腾讯AI Lab的技术能力通过自然

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决策基础,

能辅助他们更快、更有效的理解病案,提升诊疗效率。

腾讯觅影的AI辅诊能力主要包括:诊疗风险监控系统

和病案智能化管理系统,诊疗风险监控系统旨在辅助

降低医生诊疗风险;病案结构化输出可准确提取病案

特征,输出结构化的病历,让医生从病案繁琐的工作

中解脱提升诊疗和科研效率。

技术应用:

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 ,科技部高新司秦勇司

长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总体考

虑,并宣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

单 ,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

开放创新平台。

科技部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

启动会上公布的“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

单”,明确定调由腾讯主导引领人工智能在医疗科研和

产业中的发展,腾讯觅影成为“AI+医疗”的国家级标

杆 。

“腾讯觅影”实现了单一病种到多病种的应用扩张,与

多个省市的十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近

百家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了从区域到全国的应用

扩散 。

腾讯觅影打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推动人工

智能向基层下沉、向落后地区下沉,助力基层医疗机

构提升筛查诊断效率,让偏远地区患者同样享受优质

的医疗资源。

2018年6月21日,腾讯正式发布首个AI医学辅助诊疗

开放平台(简称AI辅诊开放平台),宣布开放旗下首

款AI+医疗产品“腾讯觅影”的AI辅诊引擎,助力医院

HIS系统、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智能化升级,构建覆

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慧医疗生态。有助于消除不

同地区医疗水平差异,给患者提供水平一致的诊断和

治疗。

资 料 中 心

第34页

M O D E R N - D A Y 34

迪英加科技

LOGO:

公司全称: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7年1月

总部属地:杭州市

注册资本:501.485万人民币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龙潭路7号杭

州未来研创园B座5楼B501-B508室

公司介绍: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深

耕AI+病理的业务方向。通过完全自主研发的AI算法,

开发具有多模块的AI辅助诊断工具,并以此为基础展

开包含云存储、病理信息管理、远程会诊等多项业务,

全方位服务于病理医生,致力于为业内人士提供全数

字化AI病理的整套建设方案。

目前产品有迪英加影像云平台和全球领先的数据库,

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病理切片人工智能分析和诊

断、实现癌症定量分析、降低阅片成本和提高诊断精

确度。

推荐产品:

D-Path AI辅助诊断系统

大数据存储了90万例病例样本,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

半监督及无监督学习方式,D-PathAI辅助诊断系统可

以完成对海量数据集的训练和产品的持续迭代。迪英

加采用了独创的分割定位算法,能够分割叠加的细胞

团块,在定位细胞核时准确无误,能够保证特诊提取

的准确度。人工智能还加快了医生阅片的速度,一张

15×15mm的切片,只需15秒即可判读结束。

其实,迪英加辅助诊断系统主要是帮助病理医生

完成前期的初筛工作,“在阅片过程中,70%都是常见

病症,仅由AI就可以明显判断出来的,D-PathAI则是

将人工智能无法判断的疑难杂症过滤出来,交由医生

处理,这大大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检出效率。

产品应用:

免疫组化数字病理图像处理软件

2020年10月22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与迪英加科技公

司合作开发的智能辅助非小细胞肺癌PD-L1判读“免疫

组化数字病理图像处理软件”已于近日获得浙江省药品

监督管理局颁发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中国境内

率先获准进入临床应用的智能辅助非小细胞肺癌PD-L1

判读软件。

根据新闻稿,此次获批的软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病理

医生进行非小细胞肺癌PD-L1判读,由中国权威病理专

家进行数据标注,算法模型有效解决了因细胞膜破损

导致的定位不准确等技术难题,通过一体化分析,无

人值守即可获得全片分析结果,医生仅需复核,即可

快速、准确完成PD-L1全片判读,有效节省了医院病理

科的人力、时间成本,提高了病理诊断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结合互联网技术,基层医院可将疑难PD-L1组织

片通过远程会诊模式直接发送至医共体中心医院,轻

松解决基层医院检测不可及等痛点,形成打破地域限

制的“云病理科”,从而提升整体的诊断水平,推动传统

医疗行业的发展与革新。

产品优势:

快速准确:算法5s内能够处理一亿像素,1min内即可

完成分析15x15mm的细胞涂片/组织切片,多模块平均

准确率高达95%。

使用广泛:AI算法鲁棒性强,稳定性佳。适用于大多

数试剂与制片方式,同时兼容多类型扫描仪,随心使

用。

分割定位:精准获取细胞定位,无惧细胞多层叠加。

根据核膜边界,准确分割单一细胞,分析更到位。

图像增强:对于低对比度的病理图像,可自动进行降

噪、信号增强、锐化等处理,方便后续算法分析。

多适配:D-PathAI可与高通量扫描仪联动。系统适配

多种常见扫描仪品牌,能够实时抓取扫描完成的切片,

边扫描边自动分析,让扫描与判读同步进行。

高效率:针对片量较大的诊断工作,用户可以在夜晚

设置扫描分析,不必由人值守,白天直接查看分析好

的结果,并根据提示快速诊断,让工作效率翻倍。

资 料 中 心

第35页

M O D E R N - D A Y 35

翼展科技

LOGO:

公司全称:西安翼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9年05月

总部属地:西安市

注册资本:1,137.0202万元人民币

公司地址:西安市航天基地航天中路385号5、6层

公司介绍:翼展科技是一家全球医疗影像解决方案提

供商,提供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移动医疗影像

产品和三维成像技术服务。企业搭建了医学影像在线

通讯平台,提供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重塑传统医学影

像诊断服务。!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勇于进取的高素质人才

队伍,半数以上研发人员来自国内重点院校。公司通

过与多家大学、研究机构和著名公司的紧密合作,成

功创造了多项技术专利,时刻走在医学影像技术的最

前沿。通过几年的迅猛发展,翼展电子以其创新的技

术、卓越的解决方案,成为我国声望较高且被国际认

可的医疗数字化、信息化机构。

推荐产品:

还原影像系统

翼展电子主要产品还原影像系统 ( Restore

PACS/RIS),致力于为国内外中小型医院提供最优的

医疗数字影像解决方案。系统全面、完整地遵从

DICOM,IHE及HL7标准规范,同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提供效率最高,运行最顺畅的信息系统。公司严格按

照ISO认证体系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和运作,始终坚持为

广大用户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完善优质服务的企业宗

旨。

医学还原影像系统应用

影像义诊如火如荼,“AI慧眼”火速驰援

为兼顾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实际

需求,中国首家医学影像互联网医院——翼展互联网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联合影领影像医生集团开通全国

“新冠肺炎”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对符合疑似“新冠肺炎”

的DR/CT片源进行义诊,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

在疫情防控中体现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等优势,为疫情

争分夺秒,护佑医患,助力抗击新冠疫情。

翼展云影诊断平台全国“新冠肺炎“疫情专用通道自2月

6日开通以来,后台接到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

江西、陕西、山西、辽宁、内蒙古、福建、广东、河

南、新疆等地医疗机构的”新冠肺炎“影像义诊申请,并

得到了快速支持响应。针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翼

展与业界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医学影像远程诊断的优势,

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和先进的AI产品对医疗机构防控疫

情进行远程帮助。

在疫情期间翼展免费向全国的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

开放“新冠肺炎”影像义诊专用通道和肺炎AI辅助诊断模

块,同心合力,共克时艰,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为

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数字胶片小程序

2018年7月6日,翼展云影数字胶片小程序正式上线。

作为行业内首家云影数字胶片小程序,翼展的数字胶

片小程序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

只需在小程序内输入检查时的预留手机号就可直接查

看高清、无损的影像内容及个人报告,再也不用在医

院苦等结果,拿着携带不便的传统胶片周转于不同的

科室之间,给就医带来诸多便利!

方案优势:

面对新冠疫情可以充分发挥医学影像远程诊断的优势,

通过互联网数字影像和AI技术对医疗机构防控疫情进

行远程帮助。对于疫情期间封闭区域的远程诊治也有

重要意义。

能更精确的找到病因,为中小型医院提供最优的医疗

数字影像解决方案。

服务更加优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服务到偏远地区

和基层区域的人群。

相比于传统医疗更加便捷,简化了就医流程,线上即

可查看高清无损的个人报告、检查结果等。

资 料 中 心

第36页

M O D E R N - D A Y 36

园 区 动 态

INDUSTRY PARK

DYNAMICS

第37页

M O D E R N - D A Y 37

【重点】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又添新力量。国内医学影

像领域头部企业浙江飞图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在G60科

创云廊设立飞图影像上海运营中心,并于9月13日启动

运行。未来,飞图影像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助力松江、助力上海乃至全国的医疗数字化转型。

飞图影像是一家专注于医药影像数据管理、数据流转

和数据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以来,通过云

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专业影像云+人工智能

应用平台”。

“与传统胶片相比,通过云平台,可为患者提供原始的

医学数字影像,包括检查的各项数据,同时可以提供

报告在线查询、下载、分享服务,减少患者排队等待

时间以及转诊转院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飞图影像公

司董事长胡利荣介绍,把传统的医用胶片转化成数字

影像,既降低了医疗成本,也打破了医院和病人之间

的信息壁垒,实现“云影像”“云读片”等电子化结果随时

可查、互认共享。

精准诊断成就精准医疗,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中临床

诊断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医学影像数据的管理和应

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相

比医学胶片,电子影像信息更精确完整,成本也更

低。”胡利荣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

据、5G通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

与整个医疗行业加速融合,将带来一场医疗革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努力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

不断创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都是

松江以及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此次浙江飞图公司将

上海运营中心落子松江,看中的正是这里良好的产业

基础和发展前景。“松江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对人才、

科技都非常重视,此外这里还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的策源地,这些都与公司的发展思路非常吻合,所以

我们选择把上海的运营中心落户在松江。”胡利荣表示。

目前,飞图影像已为全国千余家医院提供数字化影像

服务,有效助推各地数字经济与智慧医疗产业发展。

在上海,也有30余家医院应用了飞图影像的产品和服

务。“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和平台,推进数字技术赋能

医疗业务开展,促进医疗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胡利荣表示,借助新建成的上海运营中心,飞图影像

还将充分借助上海丰富的人才、科创资源,进一步研

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立足松江,加快发展,将优质产品和服务辐射上海、

长三角以及全国更多区域,并致力走出国门,为各级

医疗机构和患者带去实惠与便利。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专业影像云+人工智能平台,助力医疗数字化转型

园 区 动 态

第38页

M O D E R N - D A Y 38

第39页

M O D E R N - D A Y

深至科技:让优质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专访上海深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张志遵

医疗影像行业数据库

内 部 资 料 仅 供 参 考

2022年10月-2期(总第114期)

第40页

指导单位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上海信息化发展研究协会

主办机构

《今日人工智能》编辑部

机构地址

中国上海普陀区常德路1211号宝华大厦3楼300A

联系方式

021-5298570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今日人工智能 @今日人工智能

商务合作:上海集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洽谈:EMMA.RUI

联系电话:13764118816

此周报为内部资料,仅供参考,信息来源为网络公开信息

如有转载不当可联系我们,将支付您的稿酬

本编辑部拥有此内部资料的版权,如需PDF文档扫码联系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免费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