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教用)

发布时间:2024-1-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6年级(教用)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主题阅读测评视频讲题打树花(节选)冯骥才建议用时: 16 分钟 本题满分: 19 分 实际得分: 分一个正在熔化铁水的大炉子起劲地烧着。 鼓风机使炉顶和炉门不停地吐着几尺长夺目的火舌。 这火舌还在每个人眼睛里灼灼发亮, 人们———当然包括我, 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 打树花。一张小八仙桌摆在炉前, 桌上放粗陶小碗, 内盛粗沙, 插上三炷香。 还有几大碟, 三个馍馍三碗菜, 好汉们上来点香, 烧黄纸, 按年岁长幼排列趴下磕头。 围观人群悄无声息。 这是祭炉的仪式。仪式过后, 撤去供案, 开炉放铁水。 照眼的铁水倾入一个方形的火砖煲中。 铁水盛满, 便被两个大汉快速抬到广场中央。 同时拿上来一个大铁桶, 水里泡放着十几个长柄勺子, 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 走到火红的铁水前, 弯腰一舀, 跟着甩腰抡臂, 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 就在这一瞬, 好似天崩地裂, 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 金红的铁水泼击墙面, 四外飞溅,就像整个城墙被炸开那样, 整个堡门连同上边的门楼子都被照亮。 由于铁硬墙坚, ... [收起]
[展开]
6年级(教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训练要素: 阅读时, 分清内容的主次, 体会作者

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 注意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主题阅读测评

● 打树花(节选) ………………… 002

● 温暖的人间烟火………………… 004

● 端午的鸭蛋(节选) …………… 005

● 小议福建闽西客家人的饮食习俗

…………………………………… 007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沙县小吃———中华传统饮食的

“活化石” ……………………… 010

文言文阅读测评

● 老马识途………………………… 012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训练要素: 借助作品梗概,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学习写作品

梗概。

主题阅读测评

● 老人与海(节选) ……………… 014

● 海底两万里(节选) …………… 016

● 海伦·凯勒传(节选) ………… 018

●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 ………… 02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今天, 我们怎样阅读…………… 025

名著阅读测评

● 这个男孩子(节选) …………… 026

001

第3页

第三单元 人生感悟悟人生

训练要素: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写作时,

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主题阅读测评

● 荔枝……………………………… 030

● 老师的腰围……………………… 032

● 秋天的怀念……………………… 034

● 母亲和书(节选) ……………… 03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中国传统节日…………………… 039

名著阅读测评

●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 041

第四单元 英雄事迹应礼赞

训练要素: 关注对外貌、 神态、 言行的描写, 体

会人物的品质; 习作时, 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

表达。

主题阅读测评

● 草地夜行(节选) ……………… 044

● 人民的勤务员…………………… 046

● 灯光(节选) …………………… 048

● 哨卡……………………………… 05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052

文言文阅读测评

● 卢沟桥…………………………… 054

002

第4页

第五单元 科学精神放光芒

训练要素: 体会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习作时展开想象, 写科幻故事。

主题阅读测评

● 学与问…………………………… 056

● 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 058

● 蓝色的追问……………………… 060

● 永远执着的美丽(节选) ……… 06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关于 3D 打印的研究报告 ……… 064

文言文阅读测评

● 人之为学, 不进则退…………… 066

第六单元 校园生活永难忘

训练要素: 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策划简

单的校园活动并学习写策划书。

主题阅读测评

● 再见了, 亲爱的母校…………… 068

● 想起那年读书时(节选) ……… 069

● 我的老师………………………… 072

● 笔墨童年………………………… 07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高价小学毕业账单引热议:

你可能误解了仪式感…………… 076

文言文阅读测评

● 林琴南敬师……………………… 078

003

第5页

第七单元 综合性阅读(一)

训练要素: 把握不同文体的基本阅读方法; 习作

时尝试写不同类型的文章。

主题阅读测评

● 青虫之爱………………………… 080

● 尊重别人, 也是尊重了你自己 … 082

● 伞………………………………… 083

● 北京的四合院…………………… 08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奥运会闭幕式上的 “追思时刻”

…………………………………… 088

名著阅读测评

●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 091

第八单元 综合性阅读(二)

训练要素: 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提升阅读能力,

并从生活中找到习作的素材。

主题阅读测评

● 父亲数钱………………………… 094

● 一块饼里的百年记忆…………… 096

● 高贵的施舍……………………… 098

● 鲁迅先生记……………………… 10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 方言和普通话…………………… 102

文言文阅读测评

● 王荆公不受紫团参……………… 104

阅读力全真模拟评价(一) …………… 1

阅读力全真模拟评价(三) …………… 5

阅读力全真模拟评价(二) …………… 3

阅读力全真模拟评价(四) …………… 7

另册: 阅读示范课

004

第6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民风民俗情味长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阅读要素: 阅读时, 分清内容的主次,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

主要部分的。

写作要素: 习作时, 注意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

%&#() %&#!'

!

\"

#

$

()*+

%

&

#

$

单元语文要素概览

“离家三里远, 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时我们会发现, 作者把有些内容写得比较

详细, 而有些内容却写得非常简略。 如 《打树花》 (节选)

一文, 选文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在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

次, 体会作者是如何略写打树花前的内容, 又是如何详写打

树花时的内容。 又如 《端午的鸭蛋》 (节选)一文中, 作者

重点介绍了自己家乡咸鸭蛋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一部分的内容要重点阅读。 让我们跟

随本单元的阅读素材, 打开民风民俗的奇妙之门吧!

第7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主题阅读测评

视频讲题

打树花(节选)

冯骥才

建议用时: 16 分钟 本题满分: 19 分 实际得分: 分

一个正在熔化铁水的大炉子起劲地烧着。 鼓风机使炉顶和炉门不停地吐着几尺长

夺目的火舌。 这火舌还在每个人眼睛里灼灼发亮, 人们———当然包括我, 都是来争看

此地一道奇俗: 打树花。

一张小八仙桌摆在炉前, 桌上放粗陶小碗, 内盛粗沙, 插上三炷香。 还有几大

碟, 三个馍馍三碗菜, 好汉们上来点香, 烧黄纸, 按年岁长幼排列趴下磕头。 围观人

群悄无声息。 这是祭炉的仪式。

仪式过后, 撤去供案, 开炉放铁水。 照眼的铁水倾入一个方形的火砖煲中。 铁水

盛满, 便被两个大汉快速抬到广场中央。 同时拿上来一个大铁桶, 水里泡放着十几个

长柄勺子, 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 走到火红的铁水前, 弯

腰一舀, 跟着甩腰抡臂, 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 就在这一瞬, 好似天崩地

裂, 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 金红的铁水泼击墙面, 四外飞溅,

就像整个城墙被炸开那样, 整个堡门连同上边的门楼子都被照亮。 由于铁硬墙坚, 铁

花飞得又高又远, 铺天盖地, 然后如同细密的光雨闪闪烁烁由天而降。 可是不等这光

雨落下, 打树花的大汉又把第二勺铁水泼上去。一片冲天的火炮轰上去,一片漫天的

光雨落下来, 接续不断; 每个大汉泼七八下后走下去, 跟着另一位大汉上阵来。 每个

汉子的经验和功夫不同, 手法上各有绝招, 又互不示弱, 渐渐就较上劲儿了。 只要一

较劲, 打树花就更好看了。 众人眼尖, 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纪大的汉子, 身材短粗敦

实, 泼铁水时腰板像硬橡胶,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 铁水泼得高, 散的

面广, 而且正好绕过城门洞; 铁花升腾时如在头上张开一棵辉煌又奇幻的大树。 每每

泼完铁水走下来时, 身后边的光雨哗哗地落着, 映衬着他一条粗健的黑影, 好像枪林

弹雨中一个无畏的勇士。 他的装束也有特色。 别人头上的草帽都是有檐的, 为了防止

铁水迸在脸上, 唯有他戴的是一顶无檐的小毡帽, 更显出他的勇气。

民俗的形成总是经过漫长岁月的酿造。 比如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 后来

发现铁水的 “花” 是红色的, 铜水的 “花” 是绿色的, 铝水的 “花” 是白色的, 渐

渐就在炉中放些铜, 又放些铝, 打起的树花便五彩缤纷, 愈来愈美丽。 再比如他们使

用的勺子是柳木的。 民间说柳木生在河边, 属阴, 天性避火。 但硬拿柳木去舀铁水也

不行, 这铁水温度高达一千三百度呢! 人们便把柳木勺子泡在水桶里, 通常要泡上一

002

第8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天一夜, 而且打树花时每个汉子拿它用上七八下, 就得赶紧再放在水桶里浸泡。 多用

几下就会烧着。 湿柳木勺子最大的好处是, 铁水在里边滑溜溜, 不像铁水, 好像是

油, 不单省力气, 而且得劲, 可以泼得又高又远。

铁水落下来, 闪过光亮, 很快冷却。 打树花的过程中, 常常会有一块两块小铁粒

落在人群里, 轻轻砸在人们的肩上, 甚至脸上, 人们总是报之以笑, 好像沾到福气,

我还把落到我身上的一小块黑灰的铁粒放在衣兜里, 带回去做纪念呢。

(选自 《冯骥才散文》, 选文有删改)

1 根据文章的内容, “打树花” 这一 “奇俗” 奇特的地方在于( ABCD )。 (多选题) (3 分)

A. 打树花的仪式奇特 B. 打树花的汉子奇特

C. 打树花的技艺奇特 D. 打树花的色彩奇特

2 第 3 自然段中, 作者详细描写了一位年纪较大的汉子打树花的过程, 是为了( ABC )。

(多选题) (3 分)

A. 突出这个汉子的技高一筹

B. 表现汉子的勇气和激情

C. 为下文作者表达敬佩和赞美之情作铺垫

D. 说明打树花的技艺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能掌握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最初打树花的 “花” 的颜色只有红色一种, 因为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

B. 文章在记叙打树花的过程中, 运用描写、 议论和抒情来烘托气氛, 凸显主题

C. 人们用柳木做勺子, 是因为它生在河边, 属阴, 天性避火, 能耐高温不会烧着

D. 作者观察仔细, 笔锋细腻, 语言流畅, 描写人物的风格独特,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4 梳理、 概括文章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并在括号里标注 “详写” 或 “略写”, 完成下

图。 想一想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 (5 分)

第 1 自然段: 打树花前的准备(略写) → 第 2 自然段: 祭炉的仪式 (略写)

第 4 自然段: 打树花的由来(详写) ← 第 3 自然段: 打树花的过程 (详写)

这样安排的好处: 使文章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突出打树花的过程和由来这两个中

心内容。

5 从人物描写和表达的感情这两个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 (3 分)

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 走到火红的铁水前, 弯腰一舀,

跟着甩腰抡臂, 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

这个句子运用动作描写, 生动地表现了大汉打树花技术的娴熟, 表达了作者对表演者的敬

佩与赞美之情。

003

第9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6 福建也有许多像打树花一样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 2023 年热播的 《非遗里的中

国 (福建篇) 》 就为观众介绍了许多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从下列 “非遗” 中选择

一种, 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它。 注意在介绍时, 要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3 分)

①莆田木雕 ②莆仙戏 ③晋江布袋木偶戏

示例: 莆仙戏是一种流行于莆田地区的剧种, 被誉为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其表演古朴

优雅, 唱词用方言演唱,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视频讲题

温暖的人间烟火

简 梅

建议用时: 15 分钟 本题满分: 16 分 实际得分: 分

梧宅村落, 是这个夏天我意外的收获。 走近它, 你才发现, 它竟以这样惊艳的方

式给你的生命留下再也无法抹去的印记。

我深深地眷恋着这方水土。

你看, 潺潺溪河两岸, 错落有致的民居,一间紧挨一间, 连成谁也分离不了的局

面, 我的屋靠着你的瓦, 你的墙温暖着我的廊柱, 我的阳台可绵延至你的窗口, 硕满

青朴的石块铺就的台阶可通达平安出入的大门, 虽然粗看布局略显凌乱, 却有着天然

去粉饰的原始韵味。 隔岸两条幽静的村居小径, 将左邻右舍毫无防范的门庭连缀成充

满爱与温暖的炊烟袅袅的安居图。 入村, 第一座桥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经年的斑驳石

桥上镶嵌着 “万隆桥” 三个字。 沿村行走, 再越过一座桥, 就到村中最热闹地带,

每每清晨或黄昏, 三五成群的乡居老友, 坐在桥上, 说说乡里俚语, 或交换与买卖一

些物品, 其乐融融。

最有特点的是, 各家各户门前总是堆放着成捆的柴火。 有的横七竖八堆放成整齐

的方形, 有的晾晒在靠滩石支撑、 沿溪用几个木块鼎立起的硕大竹板上———竹板坚实

而宽厚, 人们饭后闲暇还能坐在竹板的边沿与邻里侃天说笑呢。 每家廊前总悬挂着谷

笪(dá)、 爬篮、 菜篮等农具, 而堂前则摆放着簸箕、 鸡笼、 锄头等, 还有随处可见的倚

靠在门墙的竹片……这些景象都深深地将勤劳持家的温馨场景淋漓尽致地描画出来。

那些富有情趣的村民, 也时常在门前栅栏边栽种南瓜等果蔬, 卵石垒成的垛墙墙

头上栽种着各种花草, 藤蔓青青。 道边鸡犬相闻, 溪里流水滢滢, 不远处孩子们打水

仗的笑声一阵阵飘荡过来, 连滩石也显得通情达理, 成为水鸭们卿卿我我的停靠点。

这样的景致, 能不让人心神荡漾吗? 该用什么样言语来描述这里的每一丝空气, 还有

仿佛随手都可触摸到的温暖?

我沿着房子间隔的小径往山上走, 青苔铺满的石阶与陡峭的山路都充满慈爱地迎

接我, 两旁仍有倚山而建的民居, 绿油油的蔬菜, 绵密的林木, 令我呼吸着天地自由

的静谧, 回头时,一座如哲人般云雾缭绕的青山展现在眼前, 顷刻间, 我泪如雨下,

004

第10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对着它, 我合起了掌……

如梦般, 我记下了它, 这个位于福建龙岩万安镇梅村的自然村———梧宅。 这里,

是人类的家园, 充满了温暖的人间烟火。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展现了梧宅村落( D )的特点。 (2 分)

A. 密密层层 B. 杂乱无章 C. 繁荣热闹 D. 邻里和睦

2 下列体现了村民们富有情趣的一项是( D )。 (2 分)

A. 堂前摆放簸箕、 鸡笼、 锄头等 B. 每家廊前总悬挂着谷笪、 爬篮、 菜篮

C. 错落有致的民居一间紧挨一间 D. 栅栏边果蔬飘香, 卵石垒墙, 花草点缀

3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3 分)

A. 记叙 B. 描写 C. 议论 D. 抒情

(1) 我记下了它, 这个位于福建龙岩万安镇梅村的自然村———梧宅。 ( A )

(2) 有的横七竖八堆放成整齐的方形, 有的晾晒在靠滩石支撑、 沿溪用几个木块鼎立起

的硕大竹板上———竹板坚实而宽厚, 人们饭后闲暇还能坐在竹板的边沿与邻里侃天

说笑呢。 ( B )

(3) 这样的景致, 能不让人心神荡漾吗? 该用什么样言语来描述这里的每一丝空气, 还

有仿佛随手都可触摸到的温暖? ( D )

4 下列对文中第 3 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概括, 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2 分)

A. 梧宅村的民居杂乱无章, 十分密集 B. 梧宅村的民居错落有致,一间挨着一间

C. 梧宅村的布局凌乱, 不好看 D. 梧宅村布局略显凌乱, 左邻右舍毫无距离

5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梧宅村的温暖? 根据文章内容, 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试写出三

点) (3 分)

!\"#$%&'()*

(1)

(2)

(3)

!\"#$%&

-./0$123456

78.9:;'6<

%&'=>

6 你的家乡有哪些方面也让你念念不忘? 试着写一写。 (4 分)

示例: 我的家乡让我念念不忘的有清澈的小溪、 金黄的稻田、 袅袅的炊烟、 各种美味可

口的地方小吃等。

视频讲题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建议用时: 12 分钟 本题满分: 15 分 实际得分: 分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 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

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 浙江,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 回

005

第11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答之后, 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

卖咸鸭蛋, 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

双黄的, 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

鸭蛋! 只是切开之后, 里面圆圆的两个黄, 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

蛋, 是不大高兴的, 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 确实是

好, 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

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 《随园食单·小菜单》 有 “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 他的 《食单》 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 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 “腌蛋” 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 “与有荣焉”。 文不长, 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 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 先夹取以敬客, 放

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 黄白兼用; 不可存黄去白, 使味不全, 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 不似别处的发干、 发粉, 入口如嚼石

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 如袁子才所说, 带壳切开, 是一种, 那是席

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 叫作 “朱砂豆

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

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 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 头一天, 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

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 鸭蛋煮熟了, 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

呢? 有! 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

蛋都是一样的, 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 有的秀气。 挑好了, 装在络子里, 挂在大

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 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 什

么时候孩子一高兴, 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 吃了。 端午的鸭蛋, 新腌不久, 只有

一点淡淡的咸味, 白嘴吃

∙∙∙

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 除了敲去 “空头”, 不把蛋壳碰破。 蛋黄蛋白吃光了,

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 晚上捉了萤火虫来, 装在蛋壳里, 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

罗。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 好看极了!

1 “端午的鸭蛋, 新腌不久, 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 白嘴吃

∙∙∙

也可以。” 根据文中画线的这句

话, 可以推测加点词 “白嘴吃” 的意思是( A )。 (2 分)

A. 直接吃 B. 就糖吃 C. 就盐吃 D. 就饭吃

2 “家乡的鸭蛋名气特别大” 这一部分内容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来写,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 这样写突出高邮的鸭蛋名气大, 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B. 这样写更加能够表现出作者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

006

第12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C. 先声夺人, 流露出对家乡的喜爱

D. 作者对异乡人只称道家乡的咸鸭蛋感到特别高兴

3 下列是对本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最准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 家乡的鸭蛋名气特别大; 外地鸭蛋的特点; 与端午节有关的习俗

B. 家乡的鸭蛋名气特别大; 外地鸭蛋的特点; 作者家乡的一些习俗

C. 家乡的鸭蛋无人问津; 家乡鸭蛋的特点; 端午节与鸭蛋有关的习俗

D. 家乡的鸭蛋名气特别大; 家乡鸭蛋的特点; 端午节与鸭蛋有关的习俗

4 下列对文中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C ) (2 分)

A.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 鸭蛋也多。” 这几句一

句一断, 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 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

情, 平淡而有味。

B. “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 “文白夹杂” 句让人忍俊不

禁, 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C.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这一感叹句比较幽

默, 也加强了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北京咸鸭蛋味道的强烈不满。

D. “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 句中的 “空头” 是方言词, 带有较为鲜明

的地方特色, 使描写的事物更具地方风味。

5 袁枚是清朝的诗人、 诗论家、 美食家, 文中引用他的 《随园食单·小菜单》 有什么作

用? (3 分)

充分说明高邮鸭蛋的优点及名气之大, 读起来让人更加信服。 同时也为高邮的鸭蛋增添

了几分文化内涵。

6 你的家乡是否也有一样事物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你会花较多的笔墨

重点写它的什么特点呢? 理由是什么? (4 分)

事物: 杨梅

重点写的内容: 它的味道

理由: 因为杨梅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那酸中带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视频讲题

小议福建闽西客家人的饮食习俗

建议用时: 15 分钟 本题满分: 17 分 实际得分: 分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习性。 闽西客家人在几百年的 、 、

中, 已然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饮食方式、 习俗, 既传承了一些中原古风,

又明显带有越族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 并因而自成格局。

007

第13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一、 以稻米为主、 杂粮为辅的闽西客家乡土名食

客家人大部分祖籍在中原, 其先民一般以面为主食。 来到闽西后, 由于气候、 地

形、 土质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不得不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性, 学习当地少数民族(主要

为土著畲民)种植水稻及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杂粮, 如番薯、 芋头等。

不可避免地, 他们的饮食方式改变了, 习惯改变了, 食物构成由以面为主食变为

以稻米为主、 杂粮为辅。 而这些用稻米、 杂粮制成的乡土食品中, 又以簸箕粄、 芋子

包、 清汤米线等最为出名。

(一) 簸箕粄

这是该地客家人用米浆制成的小吃, 又称带子粄。 制作时先把粳米放在水里浸泡

数小时(也可辅之以少许黄豆), 磨成浆后用小勺盛置在簸箕上, 放入滚烫的开水锅

里快火蒸, 遂成为白色粉皮; 再把粉皮切成数块, 铺上瘦肉、 虾米、 青菜或香菇等为

馅, 折成带子状, 依口味佐以油盐、 花生米、 葱花之类的佐料, 食之口感柔韧滑爽,

十分可口。 它是深受客家人喜爱的小吃, 在客家人中极为流行。 其中以上杭县官庄乡

的簸箕粄风味最为别致。

(二) 芋子包

该小吃以土楼之乡永定的最为有名, 其状如北方的饺子, 也称芋子饺。

据说客家先民客居闽地后, 非常思念故土, 经常把食品制成饺子状, 以慰乡思之

情。 芋子包取材一般为当地的番芋, 碾碎成粉之后, 通过一系列工序制成粉皮, 再佐

以肉末、 韭菜、 葱花等, 捏成包子形状, 放入锅里蒸熟即可食用。

(三) 清汤米线

又称清汤米粉, 选用优质大米, 通过传统的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这是客家人日常

生活中用于变换口味的重要食品之一, 常作为点心, 或用来待客。 其中, 又以龙岩市

新罗区的苏坂米粉为佳。 享誉八闽的龙岩清汤粉, 就是以苏坂新鲜米粉为主料。

二、 闽西客家菜的风味与特色

(一) 历史悠久, 中原风味与土著特色的融合

据客家学者罗香林教授考证, 历史上客家人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迁徙, 最早的可

追溯到两晋南北朝。 中原汉人为避战祸天灾大批迁徙闽西, 其饮食习惯和食品制作方

法也被带到闽西。 随着中原饮食文明的传入, 中原食品与闽西土著食品相结合而衍生

出的新食品越来越多, 客家菜初见雏形。

客家菜种类繁多, 味道鲜美。 著名的如河田白斩鸡、一品金丝、 上杭鱼白、 汀州

烧大块、 菜干扣肉等, 举不胜举。 其味道更是让人过 “嘴” 不忘, 素有 “无鸡不清、

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 无汤不浓” 的说法。

(二) 浓郁的山野气息

闽西客家山区气候宜人, 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 客家菜选料广泛, 多以野生、 土

008

第14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产、 家禽、 家畜以及蔬菜豆类、 薯芋杂粮为主, 土生土长, 自给自足。

(三) 独特的地方特色

客家人早期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 地湿雾重, 食物宜温热, 忌寒冷, 故多用煎

炒, 少吃生冷, 这便形成客家菜 “烧、 香、 熟” 的特点。 客家人出门即须爬山, 生

产条件艰苦, 劳动时间长、 强度大, 肥腻有余的食品能有效充饥, 而以前的客家人因

粮食不足, 煲成的粥水多米少, “吹去一层浪, 喝来一条巷”。 菜咸既适合送粥, 又

可以增加体内盐分, 这便形成客家菜 “咸、 肥” 的特点。

1 在文中第 1 自然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2 分)

A. 发展 扎根 繁衍 B. 扎根 繁衍 发展

C. 扎根 发展 繁衍 D. 繁衍 扎根 发展

2 用简洁的语言梳理簸箕粄的制作过程。 (2 分)

浸泡粳米 →磨浆盛放→ 蒸成粉皮 →切成数块→铺馅折叠→加上佐料

3 文中画线句子 “吹去一层浪, 喝来一条巷” 的意思是( D )。 (2 分)

A. 客家人临水而居, 小巷众多 B. 客家人聚居山高水冷地区, 地湿雾重

C. 客家人经常迁徙, 生活条件艰苦 D. 客家人粮食不足, 煲的粥水多米少

4 关于文中 “簸箕粄” 这一部分的介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该段采用了 “总—分—总” 的结构 B. 这部分重点介绍了簸箕粄的制作过程

C. 龙岩的簸箕粄最为著名 D. 簸箕粄是客家人用米浆制成的小吃

5 根据文章的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闽西客家人用稻米、 杂粮制成的乡土食品中, 又以簸箕粄、 芋子包、 清汤米线等最

为出名

B. 芋子包取材一般为当地的番芋, 碾碎成粉之后, 通过一系列工序制成粉皮, 再佐以

肉末、 韭菜、 葱花等, 捏成包子形状, 放入锅里蒸熟即可食用

C. 客家菜的味道让人过 “嘴” 不忘, 素有 “无鸡不清、 无鱼不鲜、 无鸭不香、 无汤不

浓” 的说法

D. 客家菜选料广泛, 多以野生、 土产、 家禽、 家畜以及蔬菜豆类、 薯芋杂粮为主, 土

生土长, 自给自足

6 闽西客家菜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回答。 (3 分)

闽西客家菜的特点是 “烧、 香、 熟、 咸、 肥”。

7 客家人为什么会改变饮食习惯? 他们的食物构成有怎样的变化? (4 分)

因为客家人来到闽西后, 受气候、 地形、 土质等的影响, 他们不得不改变以往的生活习

性。 他们的食物构成由以面为主食变为以稻米为主、 杂粮为辅。

009

第15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视频讲题

沙县小吃——中华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建议用时: 10 分钟 本题满分: 11 分 实际得分: 分

材料一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山区。 历史上, 沙县境内的居民从中原地区南迁而

来, 沙县因此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 也是中国小吃之乡。

•据统计, 沙县小吃已遍布 62 个国家和地区, 全国沙县小吃门店超 8. 8 万

家, 连锁标准店 3103 家, 年营业额超 500 亿元, 带动 30 万人就业, 是真真正正

的 “国民小吃”。 20 年来, 沙县人民坚持把沙县小吃当作大产业来抓, 做大, 做

强, 走规模化、 产业化、 标准化、 国际化之路。 每年 12 月 8 日是沙县小吃节, 不

断搭配 “文旅大餐” 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材料二

沙县小吃 “四大金刚”

沙县小吃, 因其部分制作方法保留着古代中原饮食原始的特点, 故被誉为中

华传统饮食的 “活化石”, 兴于唐宋, 盛于明清, 传于当代, 史料记载有两百多

种。 其中, 蒸饺、 扁肉、 拌面、 炖罐被称为沙县小吃的 “四大金刚”。

蒸饺: 与北方的普通饺子不同, 蒸饺是在笼屉上蒸出来的, 花纹精致, 就像

一个个 “水晶老鼠”。 因为长时间蒸制, 肉馅的汁水和香气被紧紧地锁在皮里,

轻轻咬一口, 浓浓的汁水流出来, 别提多美味了。

扁肉: 沙县扁肉的做法很独特。 首先, 将新鲜瘦肉、 蒜瓣、 适量盐、 少量鸡

精、 少许小苏打一起放入绞肉机, 再加入鸡蛋液、 水、 冰块, 绞成肉泥; 然后,

用筷子挑适量肉泥, 用扁肉皮包起来即可; 接着, 把水烧开, 放入包好的扁肉,

用勺子轻轻搅拌至扁肉浮到水面就可以出锅了; 最后, 在煮好的扁肉中加入骨头

汤, 撒上葱花, 就大功告成了。 除了这种汤扁肉, 还有炸扁肉和拌扁肉。 人们常

常把汤扁肉和粽子、 拌面、 炒饭等主食搭配食用。

拌面: 花生酱是拌面飘香的秘方。 花生仁经过炒制, 加入糖和芝麻, 搅拌成

泥膏状态。 面条煮熟后拌入花生酱、 酿造酱油等调料, 再撒上一把葱花,一碗美

味的飘香拌面就做好了。 入口咸香, 还有丝丝甜味, 汤汁油而不腻, 面条细腻弹

010

第16页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情味长

牙, 不愧能入选为 “四大金刚”。 吃拌面,一般还要配上一碗鲜美的猪骨头汤。

炖罐: 沙县炖罐选料丰富多样, 如老鸡、 鸭、 鹅、 鸽、 鹌鹑、 牛、 羊、 猪

肉、 猪脑、 干贝、 鲍鱼等, 加入草药和菌类等作为辅料一同蒸制。 这些炖罐被整

齐地放入蒸锅中, 蒸炖长达 6 小时。 炖罐汤清肉烂, 比福州名菜 “佛跳墙” 更清????????????????????????

爽可口。????

材料三

如果你来自北方, 喜欢面食, 可以点上一笼热气腾腾的柳叶蒸饺; 如果你来

自南方,一盅滋补营养的瓦罐炖汤, 会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尝尝福建本地的

风味, 由馄饨演变而来的沙县扁肉, 皮薄馅大、 晶莹剔透, 再配上放有花生酱的

飘香拌面, 汤面搭配, 好吃不贵。 大江南北, 只要走进街头巷尾的 “沙县小吃”,

都能品尝到这些兼容南北风味的平民美食。

1 根据材料, 沙县小吃被誉为中华传统饮食 “活化石” 的原因是( B )。 (2 分)

A. 味道鲜美 B. 部分制作方法保留原始特点

C. 品种繁多 D. 经济实惠

2 沙县小吃很早就被全国各地老百姓接受, 主要原因是( A )。 (2 分)

A. 兼顾南北饮食习惯 B. 特色食品盈利较多

C. 门店装饰高端奢华 D. 主营高端地方小吃

3 根据材料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制作沙县飘香拌面的秘方是加入糖和芝麻

B. 沙县汤扁肉的制作过程是: 绞肉泥→包扁肉→加骨头汤→煮扁肉

C.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沙县小吃规模之大, 影响之广。

D. 沙县小吃部分制作方法保留着古代南方原住民饮食原始的特点。

4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A )的说明方法。 (2 分)

A. 作比较 B. 列数字 C. 打比方 D. 举例子

5 阅读材料, 我们能感受到沙县小吃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顾客的喜爱, 请你为沙县小吃

的食客们给沙县小吃店写一写评价。 (3 分)

示例一: 沙县小吃保留古代中原饮食原始的特点, 汁水满流的蒸饺、 飘香的拌面、 清爽可

口的炖罐……实惠又美味, 值得 “种草”。

示例二: 沙县最好吃的时候一定是冬天的夜里, 走进放学路上的小店, 在一张简单的餐桌

前, 点一份拌面和一碗扁食。 在这样的时刻, 我总会想起遥远的家乡。

011

第17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文言文阅读测评

视频讲题

老马识途

韩非子

建议用时: 10 分钟 本题满分: 13 分 实际得分: 分

管仲、 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

, 春往冬反, 迷途失道③

。 管仲曰: “老马之智

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 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 夏居

山之阴, 蚁壤寸而有水。” 乃掘④地, 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至其所不知,

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不亦过乎?

注释 ①管仲、 隰(xí)朋: 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②孤竹: 古国

名。 ③迷途失道: 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④掘: 挖。

1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 分)

A. 春往冬反

(同 “返”, 返回) B. 迷途失道

(道路)

C. 遂得

水(找到) D. 夏居山之阴

(水的北面)

2 用 “ / ”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蚁冬/ 居/ 山之阳 B. 蚁/ 冬/ 居山之阳

C. 蚁/ 冬居/ 山之阳 D. 蚁/ 冬居山/ 之阳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4 文中谈到人们获取知识有两种途径, 请你简要概括一下这两种途径分别是什么。 (4 分)

一是向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学习知识; 二是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知识。

5 你从这篇小古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3 分)

示例: 这篇小古文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 要向其他的人和事物学习。

012

第18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名著海洋历险记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

过着寂寞的生活。

阅读要素: 借助作品梗概,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就印象

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写作要素: 学习写作品梗概。

!\"#$

%&#() %&#!'

!

\"

#

$

()*+

%

&

#

$

单元语文要素概览

读名著时, 我们要学会从作品梗概中了解作品的主要内

容, 要多多关注梗概中出现的重要的情节和令我们印象深刻

的人物。 从 《海底两万里》 (节选)中的 “我现在还看见尼

摩船长当时的姿态。 他弯下身子, 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 等

待那巨大的鲨鱼, 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 船长非常矫捷地

跳在一边, 躲开冲击, 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 我们可以

看出尼摩船长的勇敢。 阅读 《海伦·凯勒传》 (节选)的梗

概, 我们会发现莎莉文小姐是指引海伦·凯勒前进的灯塔,

她改变了海伦的一生。 从 《绿山墙的安妮》 (节选) 的梗概

中, 我们会知道安妮最后还是回到了绿山墙, 并且拥有了一

个家。

第19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主题阅读测评

视频讲题

老人与海(节选)

[美国] 海明威

建议用时: 11 分钟 本题满分: 14 分 实际得分: 分

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 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 起初只能依稀看

出, 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 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 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

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 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 他想, 要不了多久就能驶

到湾流的边缘了。

现在事情过去了, 他想。 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 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 没

有武器, 怎样能对付它们呢? 他这时身子僵硬、 疼痛, 在夜晚的寒气里, 他的伤口和

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 我希望不必再斗了, 他想。 我真希望不必再

斗了。

但是到了午夜, 他又搏斗了, 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 它们是成群袭来

的, 朝那鱼直扑, 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 还有它们的鳞光。 他

朝它们的头打去, 听到上下颚 “啪” 地咬住的声音, 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

船摇晃的声音。 他看不清目标, 只能感觉到, 听到, 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 他感到

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 它就此丢了。

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 用它又打又砍, 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 可是它

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 成群地一起来, 咬下一块块鱼肉, 当

它们转身再来时, 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最后, 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 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 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

抡去, 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 那儿的肉咬不下来。 他抡了一次, 两次, 又

一次。 他听见舵把 “啪” 地断了, 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 他感到它扎了进去,

知道它很尖利, 就把它再往里扎。 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 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

中最末的一条。 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他回到船艄, 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 让他用来掌舵。

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 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 这时航行得很轻松, 他什么念头都没

有, 什么感觉也没有。 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 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

家乡的港口。 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 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 老

014

第20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人不去理睬它们, 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 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

东西, 小船这时驶起来多么轻松, 多么出色。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1 文中的老人再战鲨鱼时面临着诸多困难, 下列哪一项不是他面临的困难? ( D ) (2 分)

A. 天黑, 看不清目标。 B. 老人本已身体疲惫。

C. 鲨鱼多而且凶猛。 D. 小船被鲨鱼咬漏水了。

2 选文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鲨鱼, 作用是( D )。 (2 分)

A. 说明老人不怕危险, 敢于冒险 B. 表现这片海域鲨鱼太多, 不宜捕鱼

C. 说明鲨鱼群对人类的威胁很大 D. 从侧面衬托了老人顽强不屈的精神

3 下列选项中, 对选文内容概括最完整、 准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老人出海突然遇到了一条鲨鱼, 它吃光了鱼肉, 但最后被老人给杀了

B. 老人在海中多次遇到鲨鱼群并与其搏斗, 最终老人战胜了所有鲨鱼

C. 鲨鱼群袭击老人的船只争夺船上的鱼, 虽然鱼肉被鲨鱼吃完, 但老人最后用舵的断

头扎伤并赶走了最末一条鲨鱼, 获得了安全

D. 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 老人不去理睬它们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蕴含深刻的哲理, 可以作为座右铭送给其他人, 但这句话不适合送给

( D )。 (2 分)

A. 流落荒岛、 孤独求生的鲁滨逊

B. 被无数病痛折磨的保尔·柯察金

C. 失去听力和视力的海伦·凯勒

D. 调皮淘气、 捉弄小狐仙的尼尔斯

5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最佩服老人的哪些品质。 (3 分)

示例: “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 小船这时驶起来多么轻松, 多么出色。”

我最佩服老人这种乐观、 不计较一时得失的品质, 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

的种种困难。

6 老人不断与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的鲨鱼斗争, 但拴在船头的鱼还是被吃光, 只剩下了一

副鱼骨头。 对于这个结局, 有人认为老人很倒霉、 很不幸。 你是怎样理解的? (3 分)

示例: 我不认为老人是倒霉和不幸的。 老人虽然失败了, 但是他在与鲨鱼斗争的过程中表

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 表现出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

丈夫。

015

第21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视频讲题

海底两万里(节选)

[法国] 儒勒·凡尔纳

建议用时: 14 分钟 本题满分: 16 分 实际得分: 分

尼摩船长、 我(阿龙纳斯教授)、 我的助手康塞尔、 加拿大人尼德·兰在海底漫

步准备去采珍珠,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离我们五米的地方, 出现了一个黑影, 下沉到底。 使我害怕鲛鱼的念头又涌现在

我心中了。 可是, 这一次我又错了, 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海洋中的怪物。

那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 当然是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

人。 他未到采珠期就前来采珠了。 我看见他的艇底, 停泊在距他头上只有几十厘米的

水面上。 他潜入水中, 随即又浮上来。一块砸成像小面包一般的石头夹在两脚中间,

一根绳索缚着石头, 系在他的艇子上, 使他可以很快地到海底下来。 以上就是他所有

的采珠工具。 到了海底, 约五米深, 他立即跪下, 把顺手拿到的小纹珠贝塞入他的口

袋中。 然后, 他上去, 倒净口袋, 拉出石头, 又开始下水采珠,一上一下, 只不过是

三十秒钟。

我聚精会神地观察他。 他的工作很规律地进行, 在半小时内, 没有什么危险威胁

他, 所以我就对这种很有兴趣的采珠景象习惯了。 忽然间, 在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

的时候, 我看见他做一个害怕的手势, 立即站起, 使劲往上一跳, 要浮上海面去。

我明白了他的害怕。一个巨大的黑影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 那是一条身

躯巨大的鲨鱼, 发亮的眼睛, 张开的嘴巴, 迎面斜刺地向前冲来了! 我怕得发愣, 甚

至想动一动也不可能。

这个饥饿的动物, 用力拨一下鳍, 向印度人身上扑来, 他躲在一边, 避开鲨鱼的

嘴, 但没有躲开鲨鱼尾巴的打击, 因为鱼尾打在他胸上, 他翻倒在水底下。

这个场面不过是几秒钟的事。 鲨鱼回来, 翻转脊背, 就要把印度人切成两半了,

这时候, 我觉得蹲在我近边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来。 然后, 他手拿短刀, 直向鲨鱼冲

去, 准备跟鲨鱼肉搏。

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 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 它立即又翻过肚

腹, 很快地向船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 他弯下身子, 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 等待那

巨大的鲨鱼, 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 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 躲开冲击, 同时拿

短刀刺入鱼腹中。 不过, 事情并没有完, 结果尚未分晓。 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

016

第22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勇敢大胆的船长, 抓住鲨鱼的一只鳍, 跟这个怪物肉搏, 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

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 就是说, 没有能刺中鲨鱼的心脏。 鲨鱼死命挣扎, 疯狂地

搅动海水, 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 但被恐怖慑住, 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 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

体所翻倒, 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 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 像工厂中的大钳一

般, 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 忽然, 尼德·兰手拿鱼叉, 转念之间, 迅速向

鲨鱼冲去, 他投出可怕的利叉, 打中了鲨鱼……

意外得救的人, 转瞬间, 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

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

很幸运, 由于康塞尔和船长的有力按摩, 我看见那不幸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回到小艇上, 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 他说:

“兰师傅, 谢谢您!”

八点半, 我们回到了 “诺第留斯号” 船上。

1 根据本文内容可知, 《海底两万里》 是一部( A )。 (2 分)

A. 科幻小说 B. 历史小说 C. 军事小说 D. 悬疑小说

2 “一块砸成像小面包一般的石头夹在两脚中间,一根绳索缚着石头, 系在他的艇子上, 使

他可以很快地到海底下来。” 这句话运用了( C )的修辞手法。 (2 分)

A. 拟人 B. 夸张 C. 比喻 D. 排比

3 “意外得救的人, 转瞬间, 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一句中, “意外得救的人” 指的是

( AD )。 (多选题) (3 分)

A. 尼摩船长 B. “我” (阿龙纳斯教授)

C. 康塞尔 D. 印度人

4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 但被恐怖慑住, 不能挪动。”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B )。

(多选题) (3 分)

A. 渲染当时形势的危急

B. 侧面衬托尼摩船长的勇敢

C. 正面表达出 “我” 的懦弱

D. 为下文的发展作铺垫

017

第23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5 “那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 当然他是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

人。” 这里不厌其烦地描述 “我” 眼前出现的这个人, 是否显得过于啰唆? 说说你的看

法。 (3 分)

不啰唆。 “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 表明 “我” 逐渐看清楚这个人的

过程; “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人” 则表达了 “我” 对这个印度人的同情。

6 文中的尼摩船长有着哪些优秀的品质? 请概括出三点, 并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 (3 分)

示例: ①勇敢: 在印度人遇到危险时,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鲨鱼搏斗。

②沉着: 在与鲨鱼的搏斗中, 毫不慌乱, 而是冷静地选择进攻的时机。

③有感恩之心: 回到小艇上, 尼摩船长的第一件事是对加拿大人尼德·兰表示感谢。

视频讲题

海伦·凯勒传(节选)

建议用时: 16 分钟 本题满分: 18 分 实际得分: 分

梗 概

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 因为生病而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 她的

发声器官虽然没有受损, 却因为无法接收到学习与模仿的刺激, 所以不会说话, 于是

她就变成一个又聋、 又盲、 又哑的重度残疾孩子, 陪伴她的只有无边的黑暗与

寂寞……

幸好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她, 他们积极奔走, 为她找到了一个优秀的老师———安

妮·莎莉文小姐。 莎莉文老师不但打开了海伦的心灵之窗, 更改变了她的一生, 使她

开始向命运之神挑战。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 海伦·凯勒顺利地从美国哈佛大学分

校———雷得克利夫学院毕业。 后来, 海伦·凯勒竟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而且出版

了很多著作。

节 选

了不起的老师

如果说海伦·凯勒的生命像一团黏土, 那么莎莉文小姐就是把她塑造成形的大

功臣。

任何老师都可以带领小孩进入教室, 但并不一定每位老师都能引导他的学生成功

地学习。

安妮·莎莉文小姐受聘于凯勒家以前, 也曾经历过悲惨、 坎坷的生活。

018

第24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她从小家里就很穷, 父母是从爱尔兰迁移到美国的移民。 安妮三岁时患了眼疾,

因为没钱医治, 所以她的眼睛几乎全瞎。

母亲去世后, 父亲狠心丢下眼盲的安妮和她患有脊椎骨病的弟弟吉米, 离家远

去。 于是姐弟俩被送进孤儿院。

不久, 吉米死了, 只剩下安妮孤零零的一个人。 虽然有许多善心人士捐款帮她做

眼睛手术, 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深深打击着她的心灵, 她渐渐放弃了自己, 成天以

发脾气来宣泄情绪。

十四岁时, 安妮被送到波士顿一所专门教育盲聋儿童的柏京斯学院。 在那儿, 她

接受了第七次眼部手术。

当医生把蒙住安妮双眼的白纱布拿开的刹那, 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的安妮竟望见了

耀眼的光。 她不禁惊呼: “啊! 我终于看到了!”

安妮由衷地感激那些济助她的人。 从此她专心用功, 学习盲人点字和盲人教育。

两年后, 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柏京斯学院毕业, 并留在母校任教。

因为自己患过眼疾, 所以安妮对盲生总是特别关爱, 学生也很敬爱她。

当她知道院长准备推荐她到凯勒家中指导海伦时, 她仔细阅读了海伦的所有资

料, 了解海伦的情形后, 她对这不幸的女孩充满了同情, 于是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尽

全力来帮助海伦。

因为她自己曾经历过那近乎黑暗的生活, 所以比一般人更能体会海伦的心情, 因

此她才能用最大的智慧与耐心, 把握每一个适当的机会, 用愉快而容易接受的方式,

把知识传授给海伦。

莎莉文小姐认为: 孩子的想法就像一条小溪, 有时候平顺, 涓涓而流; 有时候激??????????????????????????????????

越, 水花四溅。 必须好好加以疏导, 才能使它汇入宽阔的海洋。??????????????????????????????????

海伦能感受到老师的全心付出, 所以非常地信赖她, 几乎一刻都离不开她。 海伦的

生命也和老师的生命在无形中融为一体———没有莎莉文小姐的照料, 也就没有海伦·凯

勒日后的成就。

因 “材” 施教

很长一段时间里, 海伦都是以游戏学习代替正规的课程。 师生俩常在户外阳光普

照的树林中上课, 生活周遭的每一件事物, 都是教导海伦的好教材。

莎莉文小姐把唱歌的青蛙轻轻放在海伦的手上, 让她感觉它们鸣囊的鼓动; 她也

会牵着海伦的小手, 去触摸裂开的棉籽, 让她感受柔软的纤维和长满茸毛的种子; 有

时她会领着海伦在玉米田中穿梭, 去体验玉米秆在风中摩挲发出的飒飒声。

019

第25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偶尔, 她们会到牧场上捉小马。 缰绳套住小马的脖子时, 它那富有弹性的肌肉、

柔顺的毛、 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和有力的嘶叫, 全在海伦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 师生俩最喜欢到海滩散步。

海伦用沙土筑堤防、 堆小山、 凿湖泊、 挖河川。 莎莉文小姐趁机为她介绍又圆又

大的地球, 以及地球上的火山、 被埋没的城市、 移动的冰河和各种地理奇观。 这不正

是一堂有趣的地理课吗?

1 “疾” 在字典中的义项有: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 猛烈。 文中 “眼疾” 的

“疾” 的意思是 ① ; “疾恶如仇” 的 “疾” 的意思是 ③ ; “民生疾苦” 的 “疾”

的意思是 ② ; “疾风知劲草” 的 “疾” 的意思是 ④ 。 (填序号) (4 分)

2 在 “了不起的老师” 这一部分中, 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莎莉文老师的经历, 这样写的目的

是( AD )。 (多选题) (3 分)

A. 既写了莎莉文老师的遭遇, 也暗示着海伦不幸的命运

B. 突出莎莉文老师的遭遇比海伦的更悲惨

C. 营造出一种悲惨的氛围, 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D. 为后文莎莉文老师耐心教导、 帮助海伦埋下伏笔

3 根据文章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2 分)

A. “如果说海伦·凯勒的生命像一团黏土” 是指海伦的生命脆弱无比

B. 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式让海伦·凯勒感到非常有趣, 海伦收获了快乐与知识

C. “无形中融成一体” 是指海伦·凯勒的成就离不开莎莉文老师的帮助, 她们的生命已

经融为一体

D.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 海伦·凯勒学会了说话

4 读下面的句子, 完成练习。 (3 分)

莎莉文小姐把唱歌的青蛙轻轻放在海伦的手上, 让她感觉

∙∙

它们鸣囊的鼓动; 她也会

牵着海伦的小手, 去触摸裂开的棉籽, 让她感受

∙∙

柔软的纤维和长满茸毛的种子; 有时她

会领着海伦在玉米田中穿梭, 去体验

∙∙

玉米秆在风中摩挲发出的飒飒声。

从句子中加点的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莎莉文小姐教育海伦·凯勒时的与众不同, 这是

针对海伦·凯勒 看不见、 听不见 的特点而展开的教育, 这种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

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即 “ 因材施教 ”。 在 “了不起的老师” 这一部分中,

有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与这个词语的意思接近, 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020

第26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5 阅读 “梗概” 部分, 海伦·凯勒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起伏? 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并

完成思维导图。 (3 分)

!\"#$%&'

()*+,-.

(1) (2)

(3)

1234、64 789:;<=

<=>?#@ABCDE

6 有人说, 海伦·凯勒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 完全是因为她幸运地遇到了莎莉文老师。 对

此观点, 你是否赞同? 请结合梗概和节选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分)

示例: 不赞同。 海伦的成就固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是得益于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导与

教育, 但是也离不开海伦自己的坚持、 不放弃。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互相成就了对方。

视频讲题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

[加拿大]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建议用时: 16 分钟 本题满分: 19 分 实际得分: 分

梗 概

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 以便他长大了帮助马修干农

活。 但阴错阳差, 当穿着正装衬衫、 打着白色领结的马修兴高采烈地赶到火车站去接小

男孩时, 发现那里只有一个红头发、 满脸雀斑、 又瘦又小的小姑娘———安妮, 原来是斯

潘塞夫人弄错了。 从看到前来接她的马修那一刻开始, 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安妮就对即

将拥有一个家表现出无比热烈的兴奋, 她一路上不停地跟马修说话, 路边的樱花、 红色

的路、 美丽的湖甚至她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能成为她的话题。 这个爱说话的小姑娘一

下子就让马修喜欢上了。 可是马修的妹妹玛丽拉却对这个满头红发、 又瘦又小的小姑娘

表现出极大的失望, 她一心要把安妮退回去。 在去见斯潘塞夫人的路上, 安妮很伤心,

021

第27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可即使在这种时候, 她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在听了安妮的身世之后, 最终玛

丽拉还是带着孤儿安妮回到了绿山墙, 这一次他们打算把安妮留下, 给安妮一个真正

的家。

在绿山墙农舍这个淳朴的环境中, 安妮得到了收养她的这对善良的兄妹和周围人们

的关心、 爱护。 安妮的个性极其鲜明。 她纯洁正直, 性格倔强, 感情充沛, 喜欢说话,

对于大自然的美具有敏锐的感受力; 她自尊自强、 勤奋刻苦, 因此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

敬重和友谊; 尤其突出的是, 她的想象力极为丰富, 这使她生活的天地五光十色, 多姿

多彩。 有时候她由于耽于想象, 在生活中犯了若干无伤大雅的差错, 闹出一些喜剧, 使

绿山墙农舍的生活妙趣横生。

转眼四年过去, 安妮在闯祸和幻想中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子。 她以十分

优异的成绩从专科学校毕业, 并获得了进入大学深造的奖学金。 然而, 正在这时, 马修

不幸去世, 玛丽拉几近失明。 安妮觉得到了自己报答玛丽拉的时候。 为了陪伴和照顾孤

独的老人, 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决心留在当地教书。 人生路上的这一抉择, 充

分显示了她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节 选

安妮醒来, 从床上坐起, 天已大亮了。 她心情慌乱地凝视着窗外,一片活泼的阳光

正泻进窗来, 窗外蓝色的天空, 因有某种轻软的、 洁白的东西飘过而时隐时现。

有一会儿, 她记不起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首先感到的是一种令人欢乐的震颤, 好像

是由于她遇到某种惬意的事情而产生的; 接着她回忆起了一件可怕的事实: 这里是绿山

墙农舍, 他们并不想要她, 因为她不是个男孩!

不过现在是早晨, 况且她的窗外还有一棵缀满花朵的樱桃树。 她从床上蹦下来, 奔

到房间的另一头。 她把窗框推上去———木头滞涩, 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好像很久没有

打开似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 它嵌得很紧, 不必用什么东西支撑。

安妮跪在地上, 凝视着窗外六月的早晨, 她的眼睛闪耀着喜悦的光芒。 啊, 这不是

很美吗? 这不是个令人留恋的地方吗? 假如她并不会真正待在这里! 她可以想象自己是

待在这个环境里的。 这里大有让她的想象任意驰骋的天地。

外面长了一棵大樱桃树, 同房屋贴得很近, 树枝轻轻地拍打着屋檐, 枝上繁花似

锦, 几乎看不到一片叶子。 房屋的两旁是个大果园,一边栽着苹果树, 另一边栽着樱桃

树, 也都是盖满了花朵; 他们的草地上全点缀着蒲公英。 在下面的花园里, 丁香树开着

紫色的花儿, 早晨的风将它们甜蜜醉人的清香送到窗口。

花园的地上长满了青葱茂密的三叶草, 顺着斜坡蔓延到山谷。 山谷里小溪潺潺, 许

022

第28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多修长的白杨树拔地而起, 树下的低矮丛林里是一些羊齿草、 苔藓和木质植物, 使人联

想起可能发生的愉快事儿。 山谷那边是个山丘, 上面长着云杉和冷杉, 树叶碧绿轻柔;

透过树林中的一道隙缝, 可以瞧见她在闪光的小湖彼岸看到过的那所小房子灰色山墙的

一角。

左边远处是几座宽敞的谷仓, 越过那

边山坡低处翠绿的田地, 隐约可见发出闪

光的蔚蓝的大海。

安妮那双爱美的眼睛在所有这些景物

上停留很久, 贪婪地摄取一切; 可怜的孩

子, 她一生中见到许许多多不堪入目的地

方, 而眼前的一切正像她梦想过的那么

美好。

她跪在那儿, 浑然忘记了一切, 脑子

里只留下她四周的美好景物, 直到一只手

搁在她的肩膀上, 她才猛然惊醒。 小小的

梦想家竟没有听见玛丽拉已经走进了屋子。

1 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2 分)

(1) 这里大有让她的想象任意驰骋

∙∙

的天地。 ( C )

A. 奔跑、 追逐 B. 跃马奔腾

C. 纵横自如 D. 快速追赶

(2) 在下面的花园里, 丁香树开着紫色的花儿, 早晨的风将它们甜蜜醉人

∙∙

的清香送到

窗口。 ( A )

A. 花香让人陶醉 B. 如喝醉酒一般

C. 花香弥散在空气中 D. 迷糊不清

2 阅读 “梗概” 部分, 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 完成小说情节图。 (4 分)

3 “安妮跪在地上, 凝视着窗外六月的早晨, 她的眼睛闪耀着喜悦的光芒。” 句中的 “光

023

第29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芒” 指的是( B )。 (2 分)

A. 窗外美丽、 耀眼的景色

B. 她想象自己可以留下来的兴奋

C. 她看到美丽景色后的迷惘

D. 她在不断地思考着问题

4 “安妮那双爱美的眼睛在所有这些景物上停留很久, 贪婪地摄取一切。” 下列对这句话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 分)

A. 这句话写出安妮在不停地看风景

B. 这句话写出安妮非常的贪心, 想尽办法留在绿山墙

C. 从 “贪婪”一词可以感受到安妮非常想要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D. 安妮很希望自己能够留在绿山墙, 对这里的景色特别的喜欢

5 安妮看到绿山墙, 心里产生了的变化是( A )。 (2 分)

A. 慌乱—害怕—喜悦—渴望

B. 慌乱—欢乐—害怕—渴望

C. 害怕—慌乱—喜悦—渴望

D. 害怕—喜悦—慌乱—渴望

6 结合梗概和选文的具体内容, 试着分析安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 分)

①根据 “安妮跪在地上, 凝视着窗外六月的早晨, 她的眼睛闪耀着喜悦的光芒。 啊, 这不

是很美吗” 等语句, 可知安妮能够发现大自然独特的美, 体现了她对于大自然的美具有敏

锐的感受力。 ②根据 “这里大有让她的想象任意驰骋的天地” 等语句, 可知安妮是一个

充满想象力的孩子。

7 古语云: “一切景语皆情语。” 人们眼中的风景总是和心中的情感相关联。 文中, 安妮的

心里充满了不安, 可为什么她眼中的风景却如此美丽、 迷人? 这与她后来的成长有什么

关联? (3 分)

因为安妮是一个纯洁正直、 性格倔强的人, 她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所以即使遇到困境,

她的眼里依然充满希望。 这也是她后来能够在逆境中成长, 克服一个个困难的原因。

024

第30页

第二单元 名著海洋历险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评

视频讲题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建议用时: 10 分钟 本题满分: 10 分 实际得分: 分

材料一

近年来, 通过手机、 电子书、 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 断断续续的阅读

逐渐盛行。 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 “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 “美

丽” 的, 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

同时, 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 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但也有人对此

表示担忧。 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

性。 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 而且人们习

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 就很难主动阅读, 容易形成思维惰性, 成为碎片化信

息的奴隶。

材料二

实体书店是培养国民阅读素养的基站。 但是近年来, 由于书店入不敷出, 国

内许多著名实体书店相继关门。

对此, 许多网友表示, 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做法。 资料显示, 有不少国

家对小书店实施零税率或低税率优惠政策, 还有一些国家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

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 此外, 国外不少城市还有

各类文化基金, 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 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

样性。

1 下列不属于碎片化阅读的优点的一项是( B )。 (2 分)

A. 阅读容量大 B. 阅读质量高 C. 阅读速度快 D. 阅读成本低

025

第31页

木头马阅读力测评 福建专版 小学语文 6 年级 B 版

2 下列情景中, 不适合 “碎片化阅读” 的一项是( C )。 (2 分)

A. 下了班在地铁上看微博的姐姐

B. 准备去厦门鼓浪屿旅游, 查看旅游攻略的一家人

C. 要制作 《鲁滨逊漂流记》 整本书阅读单的六年级学生榕榕

D. 想知道福鼎肉片制作方法的妈妈

3 根据材料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 通过手机、 电子书等工具进行的阅读就叫作 “碎片化阅读”

B. 习惯于 “碎片化阅读”, 不会使人们完全丧失完整的阅读思维, 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C. 近年来, 国内许多实体书店倒闭的原因之一是入不敷出, 难以为继

D. 国外实体店能够生存, 是因为各国政府都对书店采取了减免税政策

4 关于如何帮助实体书店生存下去,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至少写两点) (4 分)

建议一: 可以学习其他国家, 通过减税或免税等方法来保证实体书店的生存。

建议二: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 培养民众的阅读习惯, 让人们爱上阅读。

名著阅读测评

视频讲题

这个男孩子(节选)

[瑞典] 塞尔玛·拉格洛芙

建议用时: 14 分钟 本题满分: 16 分 实际得分: 分

他不知道自己睡了才一会儿还是很长时间, 可是他被自己身后发出来的窸窸窣窣

的轻微响声惊醒了。

男孩子面前的窗台上放着一面小镜子, 镜面正对着他。 他一抬头, 恰好朝镜子里

看。 他忽然看到妈妈的那口大衣箱的箱盖是开着的。

原来, 妈妈有一个很大很重的、 四周包着铁皮的栎木衣箱, 除了她自己以外从来

都不许别人打开它。 她在箱子里收藏着从她母亲那里继承的遗物和所有她特别心爱的

东西。 那里面有两三件式样陈旧的农家妇女穿的裙袍, 是用红颜色的布料做的, 上身

02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