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发布时间:2022-10-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0 241 第十四章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基诺族基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基诺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间音乐采用中国音乐体系,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舞蹈音乐三类体裁。一、民间歌曲基诺人从儿童时就喜欢唱歌,而且练出了即景生情、依照曲调随意填词歌唱的本领。基诺族民间歌曲依照应用场合和演唱内容分为山歌、祭祀歌、习俗歌、儿歌、猎歌等类别。(一)山歌山歌是基诺族民间歌曲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按照应用方式和所唱内容又可分为情歌、礼仪歌、叙事歌等类别。山歌的音乐具有抒情性质,内容广泛,多为独唱,叙事歌内容包括天地起源、人类生息、民族迁徙、生活生产知识等。山歌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情歌。情歌基诺语称“巴格嘞”,“巴”是群体、大伙,也有亲情等意;“格嘞”即歌唱,广义指大家唱的歌,狭义一般专指青年男女唱的情歌。根据男女双方恋爱过程中的不同进展程度,以及歌唱的内容又细分为“巴漂”,即见面的歌;“巴剎”,即互相赞美的歌;“巴波”,即送定情礼的歌;“巴押脚”,互相思念的歌;“巴嘞”,求婚的歌等。情歌一般为独唱或对唱,曲调节奏较为自由,依字行腔,多为... [收起]
[展开]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51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0 241 第十四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基诺族

基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基诺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民间音乐采用中国音乐体系,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舞蹈音乐

三类体裁。

一、民间歌曲

基诺人从儿童时就喜欢唱歌,而且练出了即景生情、依照曲调随意填词歌唱

的本领。基诺族民间歌曲依照应用场合和演唱内容分为山歌、祭祀歌、习俗歌、

儿歌、猎歌等类别。

(一)山歌

山歌是基诺族民间歌曲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按照应用方式和所

唱内容又可分为情歌、礼仪歌、叙事歌等类别。山歌的音乐具有抒情性质,内容

广泛,多为独唱,叙事歌内容包括天地起源、人类生息、民族迁徙、生活生产知

识等。山歌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情歌。情歌基诺语称“巴格嘞”,“巴”是群体、

大伙,也有亲情等意;“格嘞”即歌唱,广义指大家唱的歌,狭义一般专指青年

男女唱的情歌。根据男女双方恋爱过程中的不同进展程度,以及歌唱的内容又细

分为“巴漂”,即见面的歌;“巴剎”,即互相赞美的歌;“巴波”,即送定情

礼的歌;“巴押脚”,互相思念的歌;“巴嘞”,求婚的歌等。情歌一般为独唱

或对唱,曲调节奏较为自由,依字行腔,多为分节歌,一曲多词,反复演唱时,

词曲略有变化,句尾常运用颤音唱法,常用五声音阶徵调式,调式支柱音为上方

第二节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第253页

(喂) 荡 过 去, 荡 过 来, 打 秋 千,

q = 100

对 面 山 上 的 几 个 老 大 妈 呀, 不 要 去 背 水, 天 还 不 亮

看 不 见, 弄 不 好 掉 进 山 沟, 没 有 人 能

听 得 见, 也 没 人 看 得 见, 没 人 将 你

拉 出 来。 几 个 老 大 爹 (苦 马 勒 苦 马 勒

留 留) 去 到 茅 草 地, 刺 会 戳 伤 你 的 脚,

你 要 穿 起 鞋 子。

2

4

3

4

3

4

2

4

3

4

3

4

2

4

3

4

2

4

3

4

3

4

2

4

3

4

2

4

&#

儿歌

(打秋千)

&#

&#

&#

&#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j ‰

第254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4 245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四)猎歌

基诺族最有特色的民间歌曲是“猎歌”,这是猎获野兽后以示庆贺和感谢神

灵赐予的歌。演唱时多敲击临时削砍的、音高分别为低音 sol 、中音 do、re、

mi、 sol、la 和高音 do 的七支竹筒伴奏,又称“竹筒调”。按民间风俗,凡捕到

大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回寨后大家分

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

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

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演唱时敲击的七支竹筒基诺人称为“切克”,“切克”

从小到大,分别称为“尤伏”“革勒兜”“革勒咕”“革来公”“春绕”“春女”

和“春卵”。参见谱例《猎歌(竹筒调)》。

(五)礼仪歌

礼仪歌基诺语称“资”,依其内容可分两类:关于寨规、习惯和生产、生活

经验之类的叫“普珍资”,关于村社间相互交际的礼仪歌叫“撒乍舀考”。礼仪

歌和叙事歌在音乐上和情歌没有什么不同,但礼仪歌的歌词是代代相传的,不能

任意增减,叙事歌的篇幅都很长。基诺族最有名的叙事歌是《生活的歌》, 吟唱

一对男女的生活史,可分为青梅竹马、成年相爱、结婚成家、共同劳动、建成富

裕家庭等部分,有近千行之多。

(六)祭祀歌

是巫师主持祭仪时唱的歌。基诺族的巫师大多为老年男子,有两种: 一种

叫 “白劳坡”,主管寨内的祭祀、小孩命名、占卜吉凶并为人治病;另一种叫“玛

佩”,主管寨外祭祀,如祭山神、树神,主持播种、出殡等仪式。祭祀歌依据这

两种巫师演唱的不同,分为 “白劳坡调”和“玛佩调”。参见谱例《白劳坡调》。

™ ™

给 你 一 团 糯 米, 给 你 一 团 紫 米。

q = 88

3 & 4b

猎歌(竹筒调)——走路调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第256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6 247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2. 牛角号

由纯牛角加工,色泽自然,质地坚硬,韧性光洁,手感舒适,不易破损,自

然弯曲如眉月状,上尖下呈喇叭口,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吹号费劲,以吹奏

者呼气的轻重和唇形的变化而转换音律曲调,音调单纯,但雄浑有力。击鼓三声后,

两列夹队数十名吹奏者一手叉腰,昂首挺胸,一手将牛角号向天呈四十五度角高

举吹响。

(二)弹奏乐器

1.“迪它”

状似小三弦,琴身用桐木制作,长约 75 厘米,圆形音箱正面蒙松木板,琴

头较长且向后卷曲,弦槽上有三个弦轴 ,张三根丝弦,定弦从内至外为四、五度,

演奏时,将挂绳挎在后颈,琴身斜置身前,左手按弦,右手持钹子弹奏。“迪它”

音色清脆明亮,传统曲目有《打歌调》《芒木拉》等。

2. 口弦

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 弹篾” 。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

歌舞伴奏,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的口弦;根

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因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

q = 120 自由节奏

2

4

3

4

2

4

2

4

3

4

3

4

2

4

3

4

2

4

&b

b 3

别拖罗独奏曲《响篾调》

茨遇新寨乡曼夺村

&b

b

&b

b U

&b

b ∑ U m

&b

b ∑

&b

b m ∑

&b

b

&b

b m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J œ™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j Ϫ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 œ

J œ œ

J œ™ œ

J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Ϫ

˙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第257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6 247 第十四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基诺族

用丝线抽动的口弦。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

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

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三)击奏乐器

1. 基诺竹筒

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只竹筒。一般多由 4 至

7 个组成,以 7 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 7 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7 个

竹筒所发的音,除第二个与第三个、第四个与第五个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小三度

外,其他都是二度关系。七个竹筒能敲出 3 种调子。第一个敲得最急,其他根

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

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布姑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

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7 个一组布姑的音列为五声音阶,音色清脆悦

耳。布姑多用于热烈的欢庆场合,当猎获大野兽时,多敲击口朝上的大布姑,

猎获小野兽时,则敲击口朝下的小布姑。这些竹简使用硬木棒敲击,一般都没

有固定音高,演奏通常集体进行,最少也要两人一起敲击。切克,用稍细小的

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 34~46 厘米,筒径 5~6 厘米,筒下端留竹节,

从竹筒的 1/2 处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角

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用于

捕猎到山羊、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2. 基诺大鼓

“大鼓”基诺语称 “塞吐”,被基诺人视为圣物。每个基诺村寨都有一对大鼓,

公鼓长约 70 厘米,鼓面直径 40 厘米,母鼓略小。大鼓材质选用木质细腻,不易

炸裂的椿木或红毛树制作,鼓身长约 1 米,鼓面直径在 40~50 厘米之间,两面

蒙黄牛皮,用长 50 厘米的竹 ( 木 ) 签环鼓身而钉。敲时,置于鼓架上,后面一人

辅衬击奏,前面 1~2 人边击边舞,另有几人击锣、镲,其余的人边歌边舞助兴。

大鼓是“大鼓舞” 的主要伴奏乐器。

三、舞蹈音乐

基诺族舞蹈音乐分为习俗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大类。习俗性舞蹈如大鼓舞、

贺新房舞、丧葬舞、祭祖舞等。娱乐性舞蹈主要有“佐交交麦”(儿童舞蹈)、“竹

骨能”(姑娘舞)、“跳笙”等几种。

第258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8 249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一)大鼓舞

大鼓舞是基诺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又称牛皮鼓舞,基诺语称

“厄扯歌”,最早称为“白腊泡司土歌”,“白腊泡” 是巫师,“司土” 是寨名。

传统上跳大鼓舞的时间一年只有两次,一是“特懋克”节,再就是“尼叭腊”

祭祀活动上。其形式一是身体有节奏地扭动,二是队形变化穿插。两男子边击

鼓边舞,另有数人击锣、 钹,其余的人则围成圆圈,或站在鼓的两侧伴唱、伴

舞。舞蹈动作较简单,主要是曲屈腿、举手、转身,跳舞者先是双脚站自然步,

双手握鼓槌自然下垂,然后是左脚前伸,脚跟着地,左膝弯曲。双腿颤动,左

手握槌举至头顶,右手握槌垂于右胯,再将左手放下,右手举起,做过转身动

作后变换左右脚的姿势。大鼓舞开始是一个独舞,后来加入伴舞和伴唱,演唱

形式为领唱、齐唱或由两列人问答。现在跳的“厄扯歌”是在“司土歌”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跳大鼓舞时的唱词称“乌悠壳” ,歌词多为基诺人的历史、

道德和习惯、血缘家庭及血缘婚姻等内容,反映了限制血缘婚的习俗。舞蹈动

作有“拜神灵” “欢乐跳” “过年调” 等。大鼓舞有专门的舞曲,经调查记

录的曲调有《特模阿咪》(年调)、《乌悠壳》( 即意为拜灵 ) 、《厄扯歌》。《特

模阿咪》是最古老的大鼓舞歌调,由徵、宫、羽、商、角五音阶组成,速度缓慢,

歌者在大鼓前手持镲边歌边舞,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

(二)姑娘舞

为基诺族姑娘们所独有的舞蹈,也叫“竹谷能”,又称“姑娘舞”。每当明

朗的月光洒向基诺山寨,姑娘们便会相约着来到村寨空地一起歌舞。她们将双手

互搭在肩上,围成圆圈,上身向前稍倾,双脚后跟左右拧动的同时臀部也随之左

右摆动两下,然后沿逆时针方向走两步。动作淳朴健美,很有特色。

(三)儿童舞

“儿童舞”基诺语称“佐交交麦”。流传甚广,几乎每个基诺族村社都有。舞蹈

的队形多种多样:有的围圆拍手跳,有的排成两行跳,有的围圆勾脚单腿跳,有的拉

手跺脚跳,有的围圆相互对面拍打臀部两侧跳。歌舞动作特点是跺脚、屈膝,跺脚时

似被火烫了一下,抬腿敏捷快速;屈膝半蹲跳时身体微有颤动,形成活泼而不轻狂、

稳重而不压抑的风格特点。基诺族少儿经常跳的舞蹈有《腰么拉 - 那是星星吗?》( “布

基拉腰么拉”)、《进和退》( “斯诺罗畲”)、《小鸟笼子》( “雀罗起戈雀罗”)、

《搭脚跳》( “阿基作车”)、《比高比矮》( “的比的比”)、《一脚两脚》( “特

角尼角”)、《翻过来翻过去》( “勒利哥勒泼”)、《灰母鸡》( “牙莫迫迫”)

等。舞蹈形式多种多样,舞姿活泼大方,多以裁歌载舞形式进行,一般无伴奏。

第259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48 249 第十四章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基诺族

基诺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从曲调、音阶、旋律、歌词等方面归纳如下:

1. 基诺族民间音乐采用两种不同的五声音阶,无半音五声音阶和有半音五声

音阶。基诺族民间歌曲中最简单的旋律仅由徵、羽、宫或商、角、徵三个音构成,

用这样两个三音小组叠置起来可构成一个徵调式音阶。徵调式是基诺族民间音乐

最常用的调式,其次尚有商调式和宫调式。如果把无半音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加

以变化,将羽音和角音降低半音,可得到有半音的五声音阶。这种音阶在日本民

间音乐中称为“去四七小调式音阶”,是日本民间音乐主要采用的音阶之一。基

诺族民间歌曲和器乐曲中都有采用这种音阶的作品。

2. 基诺族民间歌曲以徵、羽两种调式较多。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

曲调常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

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 (1-6) 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

3. 基诺族民间歌曲的歌词随意性强,歌唱者可触景生情,在固定的旋律下随

意填词。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着重在语词意义

上的对仗。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 ( 韵母、声调都相同 ), 没有严格的韵律程式,

从语音上看,是一种句无定言、节无定句和诗无定韵的民间歌曲体。基诺族民间

音乐很多都是叙事歌、山歌以及哄娃娃歌之类的歌曲,这类民间歌曲叙事性较强,

演唱时要先唱一个“歌头”,之后才开始唱,演唱形式比较多变,不会单一在一

个音调。基诺族的很多演唱也会配合当地的乐器,比如二胡或者是洞箫。

4. 基诺族的民间音乐乃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因此基诺族民间音乐

中有板类的作品中大量采用混合节拍以适应此种诗歌形式。除此之外,和大多数

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其他民族一样,散板也常在基诺族民间音乐中出现。

第三节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第260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0 251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主要参考文献:

杜玉亭:《基诺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

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

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刘 蓝:《中国音乐史》,远方出版社,2003 年。

马轶群:《基诺族民歌简介》,《云岭歌声》,1980 年第 3 期。

吴学源:《遥远的歌声基诺族民歌》,《广播歌选》,2014 年第 8 期。

刘 佳:《西双版纳基诺族民族民间音乐调查》,《民族音乐》,2014 年第 01 期。

第261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0 251 第十四章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基诺族

第十五章

德昂族

DE

ANG

ZU

第262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2 253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德昂族旧称崩龙族,是我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

哀牢有密切的关系。早在公元前 2 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

带较早的民族。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德昂族的先民,“濮人”汉代属永昌郡 ( 今

云南保山市 ),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活动于澜沧江两岸。

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诏、大理国,在宋朝后期建立起自己的区域统治“金

齿国”,元代在今潞西地区设“茫施路军民总管府”,封阿利 ( 传说是德昂族的头人 )

为土官。元代中期,“白夷” ( 傣族先民 ) 迅速强盛起来,德昂族被迫逐渐向山区

迁移。明代,中央政府封傣族刀姓为茫施 ( 今芒市 ) 长官司长官,傣族土司又封德

昂族头人为“老”,以代表土司管辖德昂族人民,于是德昂族先民成了傣族土司

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分布范围较广。

人口分布:

中国境内德昂族总人口为 20556 人(2010 年)。主要居住在我国与缅甸交

界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中国一侧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

保山、临沧等 3 个地州 9 个县市,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民族称谓:

德昂族由于居住分散,自称、他称很多。“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

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

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此外,还有“崩

龙”“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称呼。根据德昂族妇女的裙子

上所织线条的不同色调特征,当地汉族分别称他们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

等。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第一节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第263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2 253 第十五章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德昂族

语言文字:

德昂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

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

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宗教信仰:

德昂族因受傣族影响,小乘佛教在德昂族中普遍流传,并掺杂着浓郁的原始

自然宗教色彩,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爷以及小和尚 ( 入寺为僧的儿童 )。

佛爷都识傣文,诵傣文经书。各地德昂族信奉不同的教派,有的可以喂猪养鸡或

杀牲,有的则严禁杀牲,甚至野兽严重危害庄稼也不许打猎;每逢宗教节日和忌

日都不从事生产。德昂族除了信奉小乘佛教外,还崇拜自然,相信原始宗教的鬼神,

每年还举行各种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宗教祭祀活动。

衣食住行:

德昂族的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

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

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纽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

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

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

前半部分是藤篾,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

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

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此外,德昂族的男

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

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德昂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

擅长种茶。喜居干栏式竹楼。

婚丧习俗: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德昂族一般行土葬,

凶死者则行火葬。

文学艺术:

德昂族文学以口头的民间文学为主,传统的民歌、神话、传说、故事占很大

比重。民歌中情歌比较发达,这些情歌多属短篇即兴之作,但也有长篇悲歌,如《芦

笙哀歌》。叙事长歌有叙述民族迁徙的《历史调》、描写帮工生活的《下缅甸调》等。

德昂族神话以《葫芦育人》《天王地母》神话较有代表性。德昂族的民间故事中

影响较大的如幻想故事《青蛙和绣花姑娘》,通过怪孩子青蛙与绣花姑娘异类婚

配故事,歌颂劳动者善良、忠厚的品格。德昂族与傣族、景颇族交错杂居,其文

学作品,在风格上兼具傣族细腻与景颇族豪放的特色。此外,傣族的《娥姘与桑格》、

第264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4 255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汉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都广泛流传在德昂族

人民中间。

民族节日: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做摆、烧白柴等。

泼水节 ( 当地人称 \" 浇花水 \") 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时间在每年清

明节后的第七天。节日一共有三天。关门节,德昂语称“进洼”。每年傣历九月

十五日 ( 农历六月中旬 ) 始,为期 3 个月。开门节,德昂语称“出洼”。在每年傣

历十二月十五日 ( 农历九月 ) 举行,为关门节最后一天,节期 3 天。开门节即启开

爱情婚姻之门,当地群众进行赶摆 ( 集市 ) 和赕佛。做摆,也就是做大贡,又称“赶

摆”,一般在农历二、三月份农闲时间里择日举行。烧白柴,德昂语称“孔通”,

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晚举行。

第265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4 255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德昂族

德昂族民间音乐总体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舞蹈音乐等三种体裁。

一、民间歌曲

德昂族的民间歌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风格浓郁。德昂族内部支系众多,

其民歌的曲调和称谓也因此丰富多样。按照内容体裁分,主要有山歌、情歌、婚

嫁歌、儿歌和摇篮曲以及丧葬仪式中唱的“洋烟”(丧事歌)等。按照曲调分,

主要有隔山调、采茶调、春升调、串姑娘调、葫芦箫哀调等。

(一)按内容体裁分

1. 山歌

只在山间田头演唱的德昂山歌,不同支系有“勾烂”“个鄂”“个鄂布来”“加

泪”等名称。旋律自由、悠长,以五声调式为主,多使用上下句结构;既有见景

生情的即兴独唱歌曲,也有男女青年的情歌对唱。参见谱例《勾烂》。

第二节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表 妹,表 妹, 你 我 俩 有 深 厚 的 爱 情,

q = 68

如 果 不 一 起 生 活,人 家 (哎)会 嘲 笑 我 们。

2

4

3

4

2

4

2

4

3

4

&#

#

#

#

勾烂

&#

#

#

# 3

œ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表 妹,表 妹, 你 我 俩 有 深 厚 的 爱 情,

q = 68

如 果 不 一 起 生 活,人 家 (哎)会 嘲 笑 我 们。

2

4

3

4

2

4

2

4

3

4

&#

#

#

#

勾烂

&#

#

#

# 3

œ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第266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6 257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2. 情歌

在各支系曲调的称谓各异,有“若格木外”“色扣”“勾喷”等,是青年男

女表达爱情的一类歌曲,多为对唱形式,或在山间田野演唱,或用于娶亲当晚,

或在节日期间举行的男女对歌活动中演唱,内容有初见时唱的赞美歌、相互问答

的对答歌、表示思念的相念歌等,四句体结构,节拍较规整,旋律柔美抒情,有

乡镇小调歌曲的特点。参见谱例《色扣》。

3. 婚嫁歌

有“格坎”“春醒” ( 祝福歌 ) 和“苏达望”“个鄂卡厄”等称,主要用于

婚礼仪式过程中的嫁娶环节,常由母亲或长者演唱,内容多为诉说母女分离的难

舍之情,或嘱咐即将出嫁的女儿,或表达对新婚夫妻的祝愿等。不同支系的婚嫁

歌的使用和风格有所区别,比如来弄支的“春醒”用于讨媳妇时唱,旋律较为朴实;

若博支“春醒”的音乐更多表达了喜悦之情,旋律流动性较强,结尾处常有“鲁——

宗”的欢快叫声;若卖支“苏达望”略带悲切之情,旋律多伴有装饰和轻柔的颤

音等。参见谱例《格坎》。

这 里 的 水 (哎) 不 好 吃,

q = 60

你 们 就 (哎) 乱 吃 吃, 这 里的

水 (哎) 味 不 甜, 你 们 别 嫌 弃 乱 喝 喝。

2

4

3

4

3

4

2

4

3

4

&#

#

色扣

&#

#

&#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这 里 的 水 (哎) 不 好 吃,

q = 60

你 们 就 (哎) 乱 吃 吃, 这 里的

水 (哎) 味 不 甜, 你 们 别 嫌 弃 乱 喝 喝。

2

4

3

4

3

4

2

4

3

4

&#

#

色扣

&#

#

&#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阿 妹 快 起 来, (鄂)

q = 72

快 穿 上 衣 裳,

天 已 亮 了, (鄂 哎)

梳 好 妆 去 婆 家。

3

4

2

4

3

4

2

4

3

4

&#

#

格坎

&#

#

&#

#

&#

#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阿 妹 快 起 来, (鄂)

q = 72

快 穿 上 衣 裳,

天 已 亮 了, (鄂 哎)

梳 好 妆 去 婆 家。

3

4

2

4

3

4

2

4

3

4

&#

#

格坎

&#

#

&#

#

&#

#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第267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6 257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德昂族

4. 其他歌曲

摇篮曲又叫“敲关鸟”。是德昂族不离支对妇女哄孩子时唱的曲调的叫法。

曲调平稳,节奏均衡,音乐亲切动人。丧事歌“洋烟”是德昂族不离支办丧事时

唱的歌,曲调悲切,节拍较自由。

(二)按曲调分

1. 隔山调

这种曲调多在田间劳动、山中砍柴、放牧时唱,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有见景

生情的抒怀,也有男女青年的情歌对唱。隔山调的曲调悠扬,旋律线条起伏较大,

音域宽,速度慢,多为散板,有浓烈的山野气息。演唱时,常用手 ( 或手指 ) 轻遮

耳朵表示呼唤对方。参见谱例《个鄂步来》。

2. 采茶调

亦称“赛课”。这种歌调在德昂族生活中运用较普遍,形式也很灵活,可独唱,

也可对唱。男女青年相聚、娱乐时经常对唱采茶调,从身边的事物唱到天上地下,

从古往今来唱到现实生活,内容广泛,无所不包。采茶调旋律明快流畅,节奏整齐,

有说唱性。参见谱例《加泪》。

3. 春升调

即婚礼歌,也叫春醒调。当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迎接新娘时,所有在

场的人便一起唱春升调,以祝贺婚事美满,祝福新娘、新郎生活幸福。春升调曲

调古朴,情绪热烈。参见谱例《春醒》

(嘿) 阿 妹, 你 听 着,

q = 100

(唉) 蜜 蜂 采 花 来 (唉), 阿 哥 被 河 隔 着。

隔 山 阿 哥, (唉) 你 听 着,

(唉) 哥 若 有 意, 过 岭 唱 支 歌。

&b

(男)

λ ġ ~~~~~~

3

个鄂步来

&b 3 3

&b

(女)

ġ ~~~~~~

&b ~~~~~~

œ

j

w ˙ œ œ œ œ ˙™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w Ó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w œ œ œ œ œ j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嘿) 阿 妹, 你 听 着,

q = 100

(唉) 蜜 蜂 采 花 来 (唉), 阿 哥 被 河 隔 着。

隔 山 阿 哥, (唉) 你 听 着,

(唉) 哥 若 有 意, 过 岭 唱 支 歌。

&b

(男)

λ ġ ~~~~~~

3

个鄂步来

&b 3 3

&b

(女)

ġ ~~~~~~

&b ~~~~~~

œ

j

w ˙ œ œ œ œ ˙™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w Ó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w œ œ œ œ œ j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第268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8 259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4. 串姑娘调

德昂族男女青年恋爱自由,男青年晚上去女青年家吹芦笙引姑娘出来后即唱

“串姑娘调”,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有时 ,姑娘们在一起聚会时也唱这种曲调,

但内容多为本民族的传说故事。串姑娘调在不同的演唱场合,适应不同的感情表

现有不同的变化。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唱的速度慢,带有抒情性; 姑娘们一起唱时,

速度中庸,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

5. 葫芦箫哀调

又称“回忆调”。青年人在爱情上遭受挫折时,常用它来表达回忆、痛苦、

悲愤的情感。这种民歌的表演形式较特殊,演奏一段葫芦箫,唱一段歌。其中最

著名的作品是《葫芦箫哀歌》。《葫芦箫哀歌》记述古代有个青年艾瓦和姑娘依

南相爱,遭到依南父亲的反对,为了阻止这对情侣相见,他要依南去看守庄稼。

当艾瓦去地里看依南时,依南已被豹子吃掉。艾瓦杀了豹子,到依南家,吹起葫

芦箫并用歌声哭诉。这首歌在德昂族中流行很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吹、会唱。

(哎) 我 们 大 家 (哎)下 田

q = 62 自由地

去 (罗)(,哎)栽 秧 的 人 齐 声 (来)

(鄂 得 得 鄂 得 啊)欢 笑 (哎) 真 热 闹,

(哎)栽 起 秧 来 你 追 我 赶 快 如 飞。

2

4

3

4

3

4

4

4

4

4

2

4

4

4

2

4

2

4

3

4

&b

b

b

b

b 5

加泪

&b

b

b

b

b 5 6

&b

b

b

b

b

&b

b

b

b

b ġ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œœœœ œ œ 

œ

j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

œ

j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哎) 我 们 大 家 (哎)下 田

q = 62 自由地

去 (罗)(,哎)栽 秧 的 人 齐 声 (来)

(鄂 得 得 鄂 得 啊)欢 笑 (哎) 真 热 闹,

(哎)栽 起 秧 来 你 追 我 赶 快 如 飞。

2

4

3

4

3

4

4

4

4

4

2

4

4

4

2

4

2

4

3

4

&b

b

b

b

b 5

加泪

&b

b

b

b

b 5 6

&b

b

b

b

b

&b

b

b

b

b ġ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œœœœ œ œ 

œ

j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

œ

j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勤 劳 美 丽 的 姑 娘, 你 要 出

q = 80

嫁 了, (哎 结 合 一)。

2 & 4b ~~~~~春醒

&b

(下略)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 œ™ œ

j œ œ œ ˙

勤 劳 美 丽 的 姑 娘, 你 要 出

q = 80

嫁 了, (哎 结 合 一)。

2 & 4b ~~~~~春醒

&b

(下略)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 œ™ œ

j œ œ œ ˙

第269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58 259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德昂族

二、民间器乐

德昂族的民间器乐曲多源于民间歌曲。民间乐器有吹奏乐器结腊、盏西、葫

芦箫等; 弹奏乐器玎胆等;击奏乐器象脚鼓、水鼓、铓锣、钹等,与傣族和景颇族、

阿昌族的相同。

(一)吹奏乐器

1. 结腊

用白竹制作,长 23 厘米 ,上端有一发音孔,管身上有 7 孔 ( 前 6 后 1 ),竖吹,

并用循环换气法吹奏。结腊的音色高亢明亮,是德昂族青年喜爱的乐器。

2. 葫芦箫

在德昂语中叫“布赖”。用葫芦做音箱,以两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并列插入葫芦内,

每管插入葫芦内的部分都嵌有一枚尖舌形铜簧片。两根竹管中一根为主管,有七

个按音孔,另一个为附管,可发出一个持续音,和主管奏出的旋律构成各种和音。

葫芦箫常用于独奏。德昂族的葫芦箫主管可发出 el 、 fl 、 gl 、al 、bl 、 d2 、

e2 七个音, 附管的发音为 e2。参见谱例《葫芦箫调》。

q = 98

2

4

3

4

2

4

3

4

2

4

2

4

3

4

2

4

3

4

2

4

2

4

3

4

2

4

&#

#

#

#

# U

葫芦萧调

&#

#

#

#

#

U 3 3 U

&#

#

#

#

# 3 3 3 U 3 U

&#

#

#

#

#

3 3 3 U

&#

#

#

#

#

3 U 3

&#

#

#

#

#

3 U

&#

#

#

#

#

3 U U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 ˙

˙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 œ œ œ œ ˙ œ œ œ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

q = 98

2

4

3

4

2

4

3

4

2

4

2

4

3

4

2

4

3

4

2

4

2

4

3

4

2

4

&#

#

#

#

# U

葫芦萧调

&#

#

#

#

#

U 3 3 U

&#

#

#

#

# 3 3 3 U 3 U

&#

#

#

#

#

3 3 3 U

&#

#

#

#

#

3 U 3

&#

#

#

#

#

3 U

&#

#

#

#

#

3 U U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 ˙

˙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 œ œ œ œ ˙ œ œ œ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

第270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0 261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3. 盏西

筚总之中者。筚总,是景颇族、德昂族单簧气鸣乐器。因这种乐器最早出自

盈江县盏西乡而得名。管身竹制 ,由主、副管构成。主管长 27 厘米,尾端内径 1

厘米,首端留节,节下侧面管壁开有一个正方形吹孔,封镶一枚锐三角形铜制簧片,

管身中下部开有 6 个 ( 前 5 后 1) 圆形按音孔,孔距不等。副管长 21 厘米,尾端内

径 0.6 厘米,首端开吹孔,镶簧片,不开按音孔。副管并排于主管左侧,与主管相

邻的一侧管壁,往下伸延至和主管尾端齐平,首尾两端用竹篾皮将两管捆扎在一起。

盏西的主管尾端,常横向置一个两端切掉口的小葫芦,作为音响共鸣筒,远远看去,

其形犹如烟斗一般。

(二)弹奏乐器

玎胆,亦称马腿琴,流行在思茅、德宏、临沧一带的德昂、傣、阿昌等民族中间。

琴长 57 厘米,用整块刺桐木挖制而成,面板松木制,中间开若干圆形音孔,背板

呈弧形,外形与侗族的牛腿琴相似,无品,张三根金属弦。用小竹片或骨片拨奏,

音色清脆,常用来伴奏《串姑娘调》。

(三)击奏乐器

古老的乐器“格椤当”,是德昂族独有的一种乐器,直译为大鼓。在潞江坝

的德昂族中保存着一种水鼓,德昂语称之为“格椤当”,水鼓鼓框用椿木挖成,

长约 100 厘米,头大尾小,两端张黄牛皮,其间用皮条连接,可调节鼓面的松紧。

鼓身中部有一小孔,在演奏前要灌入一斤多水或酒,待鼓面潮湿后,再将水或酒

倒出,使其发出“崩崩” 声,风格比较独特。它是跳舞用的主要乐器,分大小两种,

小水鼓敲打时,将水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人身向后倾斜,左手持鼓槌,敲大头,

右手掌拍打小头,边敲边跳,再配以大镲、大钹,其舞蹈也就称为水鼓舞。而大

水鼓则是悬挂在木架上,一人边敲边舞,其他人绕圈而跳,水鼓声音深沉、庄重,

发出的音色持续时间不长,但气氛浓烈。

三、舞蹈音乐

德昂族的舞蹈,多半是在盖房子、重大节庆时集体跳的,广为流传的是象脚

鼓舞。主要分类如下:

1. 抬鼓舞

主要流行于居住在陇川县的德昂族中,多在庆典、节日时进行。舞时,由两

第271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0 261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德昂族

男子取长竹秆抬着披有刺着花纹的鼓衣、插有鲜花的大鼓,一击鼓者手持两根鼓槌,

于大鼓右侧边击鼓、边舞蹈。大鼓后面有大镲及七面大小不等的铓伴奏。在气势

恢宏的伴奏下,由男女青年组成舞队,分女内圈、男外圈踏着鼓点尽情舞蹈。入

场时为“一”字形,然后转圈,以“嘎光”舞的形式围成圆圈,反复不断地舞动 7

个动作,直至结束。

2. 长鼓舞

德昂族的长鼓舞又分两种舞型。一种是流行于梁河、盈江两县的德昂族居

住区的长鼓舞,为击鼓者与击镲者的对跳或两个击鼓者的对跳。舞蹈分为“四方

步”“孔雀开屏”“双凤朝阳”“鸡啄谷子”等类型。舞蹈时,穿插有拳术、棍

术等表演,特色十分浓郁。另一种是流行于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的长鼓舞。先

是鼓手边击鼓边舞蹈。铓手和镲手在鼓手的左右两侧或一侧边击铓镲边舞蹈。而

后,由男女老幼组成的舞队围成大圆圈,跳起德昂族传统的“欢乐舞”,统称为“长

鼓舞”。舞蹈由取水、浇花、丰收、祝福等舞步组合而成。舞蹈时还穿插有武术、

拳术、刀术、棍术等表演,气氛热烈隆重。

3. 短鼓舞

在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流传着一种短鼓舞。鼓身长约三尺,头宽尾窄,两

头都蒙有鼓皮。传说德昂族在大迁徙中,“饶静”部落是第二批上路的,为了赶

上先行的“饶实”部落,鼓手不慎跌了一跤,将鼓砸成两节。为了使鼓继续发挥联络、

娱乐和鼓舞人心的作用,他用石头将切口磨平,又蒙上了一张皮。因此,两面都

能发出与原先的长鼓完全不同的声音。短鼓舞通常以象脚鼓配合同时击打。

4. 圆鼓舞

主要流行于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舞蹈为鼓手、铓手、镲手的三人舞或一

鼓手、一镲手、两铓手的四人舞。舞时,鼓手将椭圆形的鼓挂在脖颈上,双手持

鼓槌边击边舞,铓手与镲手合着鼓点,边敲边舞。舞蹈中,有下蹲、侧身、起身、

转身等各种姿势,动作十分优美。

5. 水鼓舞

主要流行于保山市、临沧地区等德昂族居住区。舞前,鼓手先将水或酒灌进

鼓身中间的小孔,达到特定音量时,即将水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人身向后倾斜,

边敲边跑,再配以铓、镲等,气氛十分热烈。

6. 佛鼓舞

佛鼓,意为“佛”之鼓,德昂语称“耿冷牙啪拉”,是佛爷 ( 和尚 ) 专门保管,

并经佛爷批准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乐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主要流传

在德宏州及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德昂族居住区。佛鼓舞从前只能在佛爷晋升或迎接

缅寺的佛等重大宗教节日时方可击鼓并表演,是一种在佛寺的广场上和象脚鼓舞

第272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2 263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同时跳的男性集体舞蹈,舞者为敲佛鼓、击钹、敲铓共三人,在象脚鼓舞圈中表演,

然而鼓点、动作与象脚鼓舞都不相同,象脚鼓舞气氛热烈欢快,佛鼓舞则严肃庄重。

陇川县称佛鼓舞为抬鼓舞,以两男子用竹棍将鼓抬起,行走于舞队前列,一人双

手各执一槌敲击起舞。

7. 坐鼓舞

主要流行于德宏州和临沧地区的德昂族居住区。所谓坐鼓,即不用抬、不用

背、不用挎,而置于专制的支架上。舞前,先将坐鼓置于场中央,用焦泥糊于两

头的鼓面上,焦泥的用量,以达到特定的音量为止。然后,配以直径约 40 厘米的

大镲和直径约 60 厘米的一至两面大铓作伴奏。舞蹈时,由一至两名鼓手大声吆喝

着入场,然后挥臂击鼓。或甩臂,或仰身,或跳跃,或转身,边击边唱。铓、镲

合着鼓点齐鸣,箫、马腿琴、口弦等齐奏,形成欢快、节奏感极强的舞曲。这时,

成百上千的男女分成里外两个圆圈,男子在外圈,女子在里圈,踏着鼓点的节奏,

边转圈,边起舞。男子跳时,有意提起肥大的裤脚,露出纹在腿上的花纹。女子

则随在领舞者之后,跳着纯朴、优美的欢乐舞。

8. 花篮舞

主要流行于梁河、盈江两县的德昂族居住区。舞蹈以象脚鼓、铓、镲为主要

伴奏乐器。舞蹈时,男子手持竹筒于外圈,女子手托盛有鲜花的小竹水筒和小竹

制背篮于内圈,或跳跃,或摆篮,或相互击手掌,不停地绕圆圈舞蹈。舞蹈主要

反映一年中 4 个季节 12 个月的农耕和家织的全过程和程序,极具生活气息,风格

独特。

9. 竹竿舞 ( 又称骑马舞 )

主要流行于梁河、盈江、潞西等县市的德昂族居住区,为最古老的祭祀舞蹈,

是村寨中德高望重而又长寿的人逝世时才跳的舞蹈。跳前先在灵堂前将四根细长

的竹秆并排放在地上,再由四人分两排相对蹲下,双手握住竹秆两端。跳舞者由

男子或未婚女子担任,腰系或脖挎马铃,以一声高吼为号,持秆者即各用双手一

开一合地碰击竹竿,跳舞者在竹竿分开合拢的瞬间,上下跳动,并做出转体动作,

双脚时起时落,也可以交叉起落。有时单人跳,有时双人跳,跳舞者与持秆者协

调配合,根据竹竿碰击的节奏变化,调整跳动的速度和高度。德昂族称这种舞为“把

不浪”,“把”是“骑”之意,“不浪”为“马”之意,整体意即用马将死者送

到西天。在守灵的三天内,每天早、中、晚各跳一次。送葬那天则整日不停地跳,

跳舞过程中无须乐器伴奏,只听铃声和竹竿碰击声。

10. 戛养舞

原系被人们称为德昂族支系养人流传下来的一种舞蹈,故称为“戛养舞”,

第273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2 263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德昂族

意即跳养人舞。主要保存于陇川县的户弄村、瑞丽市的勐休等地区。

11. 跳摆

主要流传于临沧地区的镇康县,属于男性跳的一种圆圈舞。

第274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4 265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由于德昂族属于山地民族,因此德昂族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明显的山地风格特

征,音乐高亢,曲调悠长,节奏自由,装饰音非常多,这些音乐风格特点都符合

山地民族音乐的特点。同时,德昂族长期以来所生活的气候环境属于亚热带气候,

温和的气候也孕育了德昂族温柔婉转的性格特征,由坝区迁往山区仅有数百年的

历史,其民歌中既有山歌高亢爽朗的性格,又较多保留了坝区民歌优美细致的特点。

德昂族古歌及创世之歌《达古达楞格莱标》用美妙的歌声唱出了人类生命的起源

及民族的历史,极鲜明地打上了德昂族自己的文化烙印,其音乐风格具有原始、

古朴和神秘的特征。可以说,德昂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有

着密切的联系,云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和温和的气候养育了德昂族及其先民,

也孕育了德昂族风格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1. 德昂族民间音乐采用五声音阶,五声音阶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以徵、

宫、商为骨干音,角音虽然也使用,但只是经过音。第二种五声音阶以角、徵、

羽为骨干音。德昂族民间音乐的旋律往往以上行五度、六度甚至八度的跳进开始,

挺拔有力,然后用级进的方式使音区逐渐下降,结束在较低的音上。旋律既有豪

放的气质,也具细腻的表情达意。

2. 德昂族民间音乐在节拍上采用散板和有板。采用散板的作品在节奏安排方

面是前紧后松,叙说性的短时值音符安排在乐句或乐节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为

长音。有板的作品在一小节之内的时值划分方面常采用均分的原则。

3. 德昂语和佤语同属一个语支,这两个民族都源自古代濮人,他们的民间音

乐在形态上也有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德昂族音乐采用的调式骨干音和

佤族音乐相同,但佤族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只用骨干音,而德昂族则在骨干音的

第三节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第275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4 265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德昂族

基础上用叠置、添加音的手法使旋律更为丰富。 (2) 在有板类的作品中每一小节时

值划分方面都用均分原则。这两个共同点,应当是这一语支较早期民间音乐的特点。

佤族音乐保留的原始特点较多,德昂族音乐则在原始特点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赵家祥:《德昂族历史文化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年。

俞 如:《德昂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年。

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刘 蓝:《中国音乐史》,远方出版社,2003 年。

钟小勇、余继平:《滇西中缅跨境之德昂族传统音乐述略》 ,《三峡论坛 ( 三峡文学·理论版 )》,

2018 年 02 期。

龚家铭:《德昂族 ( 梁支系 ) 民间音乐简介》,《民族艺术研究》,1990 年第 2 期。

第276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6 267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第277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6 267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德昂族

第十六章

独龙族

DU

LONG

ZU

第278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8 269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

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语称氏族为“尼勒”,意为同一祖先传承

下来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尽管在总的发展趋势上已走向日益解体的道路,但

在生产力、土地形态、社会组织和婚姻制度等方面,都仍具有父系家族公社的明

显特征。独龙族的名称,最初见于《大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被称为“撬”,

明清时期称为“俅”或“曲”,也有称“俅人”“俅子”的。史籍记载,唐宋时

期属南诏、大理管辖,元明清时属丽江木氏土司统治,清中叶划归丽江纳西族康普、

叶枝两土千总分管,后归叶枝土千总统辖。1909 年委任专职“俅管”管辖独龙河

地区。辛亥革命后,独龙江划归菖蒲桶殖边公署统辖,1918 年改为菖蒲桶行政委

员会公署。1933 年又改为贡山设治局,并先后设立了公安局和区公所。独龙族与

傈僳族、怒族、白族等代代交好,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

德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人口分布:

中国境内独龙族总人口为 6930 人(2010 年),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独龙族唯一的自治县,其中,处在独龙江

河谷的独龙江乡又是县内独龙族最主要的聚居区,下辖马库、巴坡、献九当、迪

政当、龙元、孔当 6 个村民委员会、42 个村民小组,独龙族占全乡总人口的 90%

以上。其余则散居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齐乐乡的俅扒卡村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

的察瓦龙乡,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民族称谓: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第一节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第279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68 269 第十六章

民族文化背景述略 独龙族

如“独龙”“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

国成立后,根据独龙人民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正式定族名为独龙族。

语言文字: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

相通,语支归属现尚无定论。独龙语内部可分为两大方言,即独龙江的独龙语方

言和贡山丙中洛的怒江独龙语方言。

20 世纪 50 年代,缅甸的日旺人(独龙族的一支)白吉斗·蒂其枯创制了一

种以日旺话为标准语音点的拉丁文拼音文字——“日旺文”,主要用来翻译圣经,

在当地群众中使用。1979 年,在日旺文的基础上以独龙江乡孔当村公所一带的话

为标准音点创制了独龙语拼音方案,在独龙族干部群众中试教推行,受到欢迎和

支持。

宗教信仰:

独龙族人民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他们把一切天灾人祸、疾病等都视

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的力量在起作用,凡山岭、河流、大树、巨石等都成为人们

崇拜的对象。独龙族把主持祭祀或打卦的巫师称为“纳木萨”或“夺木萨”,大

多系自然形成,也有由家族长兼任的,他们不专职从事宗教活动,平时也参加一

定劳动。现有部分独龙族信仰基督教。

衣食住行:

独龙族男女均穿麻布衣,穿时由左肩腋下抄向前胸,露右背,用草绳或竹针

拴结,披落自如。大多是白天为衣,夜间做被。男人下着短裤,平时喜佩砍刀和箭包。

男女都喜好蓄发,发式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盖耳,男女没有区别。妇女头戴耳环,

颈戴珠子,腰系染色的细藤圈,出门腰挂小篾箩,下身多系花色麻布围裙,小腿

上有麻布带绑腿。女子有文面的习俗。独龙族的主食为大米、小麦、荞子,猎取

第280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0 271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野兽也是食物来源之一。独龙族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竹房与木房结构形状相同,

只是用料以木或以竹为主,房间内设有两个以上火塘,一个火塘相当于一个小家庭,

已婚子女只是围着自己的火塘而宿,不分家。若几个子女结婚,住房不够,则在

紧挨父房处加盖新房。

婚丧习俗:

独龙族的家庭虽已逐步确立一夫一妻制,但过去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群婚和对

偶婚残余,有一夫多妻现象,是妻姊妹婚及转房制的结果。独龙族的丧葬绝大多

数实行土葬,少数患恶病死亡者实行火葬或水葬。

文学艺术:

独龙族的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等。神话以《创世纪》

为主,有诗体及散文体两种形式,诗歌可分为劳动歌 ( 包括打猎歌 )、习俗歌 ( 如婚歌、

剽牛歌等 )、情歌、 苦歌等几类。故事以动物故事及人与鬼斗争的故事居多,近百

年来,产生了一些历史传说。这些与原始社会解体期相适应的文学样式,保留了

原始创作的特征及对劳动的直接依赖性,诗、歌、舞三位一体,主要表现人与自

然的斗争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人民进入了社会主义,产生了崭新的社会

主义新文学——新民歌及新故事。

民族节日:

独龙族唯一的节日是过年,独龙族人叫“卡雀哇”,以十二月二十九和除

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节日的长短主要看食物的准备情况而定,一般是两三天或

四五天。节日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选择好吉日就开始过年。

节日里每个氏族和部落都要集体猎取野物,杀猪、羊、猎物分给各家各户。

第281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0 271 第十六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独龙族

独龙族的民间音乐基本上是独龙族社会形态的反映,属于中国音乐体系,包

括了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和舞蹈音乐三种体裁形式。

一、民间歌曲

独龙语称“门租”,为曲调之意,是各种民间曲调的统称。每一种曲调都可

以演唱较为广泛的题材。各种不同的腔调尚未形成较明确的歌种称谓,只能从唱

词内容及演唱形式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叙事歌、习俗歌、祭祀歌、小调、号子、

儿歌等体裁。

(一)叙事歌

叙事歌是独龙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类,较典型的是古歌,如创世纪古歌“切

拉布”等,讲述人类起源和大地万物的生存过程,主要有《创世歌》和《诉苦调》

两种。《创世歌》以丰富的想象叙唱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人鬼斗争以及年节、

婚嫁、祭神的由来,是研究独龙族历史的宝贵资料。词以六言体为主,中间穿插

七、八、九言等,曲调近似朗诵的音调,并运用对唱手法,排比整齐,节奏均衡。

现在能够完整演唱创世纪古歌“切拉布”的老艺人已很少了。《诉苦调》每一首

歌都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反映过去痛苦的生活和对包办婚姻的不满。《诉苦

调》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跌宕,有山歌风。曲体结构基本上是单一乐句或上、下

乐句的重复变化,演唱者通常用第一人称来唱。参见谱例《我的苦难说不完(斗

虾门租)》。

第二节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第282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2 273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嗯! 我 们 的 迪 增 当 地 方, 自 从 天 上

q = 180

有 了 太 阳, 自 从 天 上 有 月 亮,

就 是 一 块 富 饶 的 地 方,

是 阿 松 我 的 家 乡, 是 我 可 爱 的 家 乡。

4

8

3

8

5

8

4

8

6

8

6

8

5

8

7

8

3

8

3

8

5

8

4

8

4

8

3

8

6

8

4

8

&

(斗虾门租)

我的苦难说不完

&

&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œ œ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j ≈ œ

r

œ œ œ

j œ œ

r ≈

œ 

œ

j œ œ œ

j 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r ≈

嗯! 我 们 的 迪 增 当 地 方, 自 从 天 上

q = 180

有 了 太 阳, 自 从 天 上 有 月 亮,

就 是 一 块 富 饶 的 地 方,

是 阿 松 我 的 家 乡, 是 我 可 爱 的 家 乡。

4

8

3

8

5

8

4

8

6

8

6

8

5

8

7

8

3

8

3

8

5

8

4

8

4

8

3

8

6

8

4

8

&

(斗虾门租)

我的苦难说不完

&

&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œ œ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j ≈ œ

r

œ œ œ

j œ œ

r ≈

œ 

œ

j œ œ œ

j 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r ≈

(二)习俗歌

习俗歌有反映婚姻习俗的提亲调、劝嫁歌,反映风土人情的探亲访友调、贺

喜歌、酒歌等。过去,独龙族实行严格的固定婚姻集团制度,下设小氏族婚姻群

体(两个小氏族婚姻群体的男女不能互换结为夫妻)。男方到固定的舅方氏族去

娶媳妇时,必须要由中人出面到女家去商定姑娘的身价,当女方以各种借口表示

不愿出嫁而要抬高身价时,中人就唱提亲调,以说服和打动对方。独龙族的一些

旧习俗制度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在集团婚姻制度下,很多相爱的男女不能在一

起,面对严格的婚姻制度,他们无力反抗便选择殉情等。参见谱例《抗婚调(斗

虾门租)》。

独龙族居住的地区,交通很不发达,独龙人民较好客,偶有亲朋来访,则被

视为喜事,举行酒宴盛情款待。酒宴之上,对唱《酒歌》、《探亲歌》等,互赠礼物,

形成一种风俗。习俗歌涉及独龙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渴望追求婚姻自由的《出

嫁调》《娶媳妇》《卜玛勒》《提亲调》《配亲调》《劝嫁歌》等。参见谱例:《提

亲调(阿桑梅斗空门租)》。

(三)小调

独龙族小调是民间流行的一种短小简朴的山歌和情歌性质的生活歌曲,大多

节奏鲜明,结构规整,词曲相应较稳定,内容多为情歌,多是青年男女对自由婚

姻的向往和对情人的思念,亦有对家乡的赞美和其他题材。这些曲调有的自由流畅,

旋律优美,有的则较为规整、节奏鲜明。参见谱例《独龙姑娘最美丽》。

第283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2 273

哎! 我 这 苦 命 的 梅

朵 (啊), 哎! 我 的 这 一

辈 子 (啊) 为 啥 没 有 好 日 子,

为 啥 婚 姻 (啊) 不 能 自 主。

我 出 嫁 哥 哥 他 还 要 丰 厚

彩 礼, 还 要 黄 牛 作 身 价。

2

4

3

4

3

4

2

4

3

4

3

4

4

4

4

4

3

4

4

4

3

4

3

4

2

4

2

4

4

4

&#

(斗虾门租)

抗婚调

&#

&#

&# U

&#

&#

(下略)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哎! 我 这 苦 命 的 梅

朵 (啊), 哎! 我 的 这 一

辈 子 (啊) 为 啥 没 有 好 日 子,

为 啥 婚 姻 (啊) 不 能 自 主。

我 出 嫁 哥 哥 他 还 要 丰 厚

彩 礼, 还 要 黄 牛 作 身 价。

2

4

3

4

3

4

2

4

3

4

3

4

4

4

4

4

3

4

4

4

3

4

3

4

2

4

2

4

4

4

&#

(斗虾门租)

抗婚调

&#

&#

&# U

&#

&#

(下略)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啊 尤 尤 尤 尤 尤 尤 啊 尤

q = 88

尤 尤 尤 尤 尤) (啊)

从 前 我 们 就 是 亲 戚 (啊

尤 尤 尤 尤 尤 尤), 祖 父

时 候 就 通 婚 (啊 尤 尤

尤 尤 尤 尤)。

2

4

3

4

2

4

3

4

2

4

3

4

2

4

3

4

3

4

2

4

3

4

2

4

3

4

2

4

3

4

&#

#

#

#

#

#

(阿桑梅斗空门租)

提亲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略)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j ‰ ˙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j ‰

(啊 尤 尤 尤 尤 尤 尤 啊 尤

q = 88

尤 尤 尤 尤 尤) (啊)

从 前 我 们 就 是 亲 戚 (啊

尤 尤 尤 尤 尤 尤), 祖 父

时 候 就 通 婚 (啊 尤 尤

尤 尤 尤 尤)。

2

4

3

4

2

4

3

4

2

4

3

4

2

4

3

4

3

4

2

4

3

4

2

4

3

4

2

4

3

4

&#

#

#

#

#

#

(阿桑梅斗空门租)

提亲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略)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j ‰ ˙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j ‰

第十六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独龙族

第284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4 275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独 龙 地 方 真 美 丽。

q = 84

真 美 丽。 要 敬 什 么

最 美 丽 最 美 丽?

山 花 开 放 最 美 丽。

最 美 丽。 什 么 还 比

山 花 美 山 花 美?

3 & 8 b

b

b

b

独龙姑娘最美丽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J Ϫ

J œ

R œ

j œ

œ

j œ œ™ œ

j œ œ ‰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r œ™ œ

J œ

R Ϫ

J œ

j œ

œ

j œ œ™ œ

j œ œ ‰

独 龙 地 方 真 美 丽。

q = 84

真 美 丽。 要 敬 什 么

最 美 丽 最 美 丽?

山 花 开 放 最 美 丽。

最 美 丽。 什 么 还 比

山 花 美 山 花 美?

3 & 8 b

b

b

b

独龙姑娘最美丽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J Ϫ

J œ

R œ

j œ

œ

j œ œ™ œ

j œ œ ‰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r œ™ œ

J œ

R Ϫ

J œ

j œ

œ

j œ œ™ œ

j œ œ ‰

(四)号子

独龙族人民在春种秋收、伐木狩猎、纺线织布时都有相应的劳动歌曲,独龙

语称“肖拉曼珠”,节奏铿锵,配合劳动时的一些呼声、口号声和动作,音乐与

劳动之间默契配合,相辅相成,彼此作用。独龙族的劳动歌曲,像船夫号子似的,

具有吆喝、统一步伐、调整呼吸的作用,有的节拍固定,结构方整,紧密配合劳

动节奏,有的是散板,具吟诵性,歌词通俗易懂,这些歌曲里面涉及一些前人在

劳动中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使后人在劳动中吸取知识和经验,避免走弯路。

参见谱例《砍大树歌(莫然木热)》。

(肖 啦 呀 肖 啦 尤

q = 96

肖 啦) 砍 大 树 要 用

力, 使 劲 用 力 砍,

没 有 斧 头 砍 不 成 哟

还 要 砍 得 巧 (肖 啦 呀 色

肖 啦 呀)

2 & 4 b

b

砍大树歌

(莫然木热)

&b

b

&b

b

&b

b

&b

b

&b

b

(下略)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j

˙ œ™ œ

j œ™ œ

j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j ‰ Œ

(肖 啦 呀 肖 啦 尤

q = 96

肖 啦) 砍 大 树 要 用

力, 使 劲 用 力 砍,

没 有 斧 头 砍 不 成 哟

还 要 砍 得 巧 (肖 啦 呀 色

肖 啦 呀)

2 & 4 b

b

砍大树歌

(莫然木热)

&b

b

&b

b

&b

b

&b

b

&b

b

(下略)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j

˙ œ™ œ

j œ™ œ

j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j ‰ Œ

第285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4 275

(五)祭祀歌

独龙族的巫师叫“南木萨”,祭祀歌称为“南木萨哇”,“哇”有念、唱、

祈祷之意。“南木萨”主要在年节、春种秋收之间举行的全村性的祭祀活动中演唱“南

木萨哇”,亦在为人驱鬼治病时演唱这种歌曲,旋律古朴。

按传统的习惯,祭祀歌还包括出猎前演唱的“祭猎神歌”等。巫师在唱这种

歌时,常摇手铃伴奏,并有挥舞长刀等动作,有《剽牛歌》《猎神歌》等。独龙

族一年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就是在过年“卡雀哇”时举办的“剽牛祭天”。过节

的日子由巫师通过年历算法推算,当日子选好确定下来之后,就举行一次祭祀仪式,

对不同的神会有不同的祭祀方法,不同的祭祀贡品,巫师口中所吟唱的术语不同,

《剽牛歌》也有所不同。狩猎是独龙族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当猎手

要进山狩猎之前,他们都要举行很隆重的祭祀仪式,在祭祀的活动中他们要唱《祭

猎神歌》,来祈求上天把猎物带到自己身边希望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猎物。参见谱

例《狩猎祭祀歌(夏洒门租)》。

司 猎 之 魂 今 天

q = 90

我 们 上 山 来 打

猎 哦, 请 把 野 兽

放 出 来 哟, 不 要

放 到 背 后 来 啊。

哎! 九 沟 九 箐

野 物 全 都 赶 来

十 沟 十 箐 的 野 兽

全 部 撵 来。

4

4

3

4

4

4

3

4

3

4

2

4

2

4

3

4

&#

狩猎祭祀歌

(夏洒门租)

&#

&#

&#

&#

&#

&#

&# 3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Ϫ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司 猎 之 魂 今 天

q = 90

我 们 上 山 来 打

猎 哦, 请 把 野 兽

放 出 来 哟, 不 要

放 到 背 后 来 啊。

哎! 九 沟 九 箐

野 物 全 都 赶 来

十 沟 十 箐 的 野 兽

全 部 撵 来。

4

4

3

4

4

4

3

4

3

4

2

4

2

4

3

4

&#

狩猎祭祀歌

(夏洒门租)

&#

&#

&#

&#

&#

&#

&# 3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Ϫ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第十六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独龙族

第286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6 277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不 哭 不 闹 乖 乖 睡,

q = 72

乖 乖 睡;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长 得 像 你

阿 爸 高 又 大 (啊 来 来 哟 来) 不 哭 不 闹

睡 觉 吧。 好 好 睡 觉 快 长 大。

2

4

3

4

3

4

2

4

&#

#

#

#

#

哄娃娃调

(切玛格来)

&#

#

#

#

#

&#

#

#

#

#

&#

#

#

#

#

&#

#

#

#

#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不 哭 不 闹 乖 乖 睡,

q = 72

乖 乖 睡;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啊 来 来 哟 来 哟 来) 长 得 像 你

阿 爸 高 又 大 (啊 来 来 哟 来) 不 哭 不 闹

睡 觉 吧。 好 好 睡 觉 快 长 大。

2

4

3

4

3

4

2

4

&#

#

#

#

#

哄娃娃调

(切玛格来)

&#

#

#

#

#

&#

#

#

#

#

&#

#

#

#

#

&#

#

#

#

#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œ œ œ œ œ™ œ œ œ

j ‰

(六)儿歌

独龙族的儿歌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切玛曼珠”即“儿童唱的歌”, 一类

称为“切玛格来”即“哄孩子调”,是母亲哄小孩入睡时唱的催眠歌。“切玛”

也就是儿童的意思,“格来”就是“哄”的意思,直译过来就是《哄娃娃调》。

儿歌反映的内容简单、直接、明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独龙族民间歌曲

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独龙族是以小氏族群体而居,每个小的氏族之间都会存在

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流行在各个小氏族之间的曲调也有所差异。参见谱例《哄

娃娃调(切玛格来)》。

二、民间器乐

独龙族的乐器很少,有“来莫”( 六孔直箫 )、“满戈” ( 拉线口弦 )、“冈”(

弹拨口弦 ) 、牛角号、猎哨、铓锣、钹等。击奏乐器主要用作舞蹈伴奏,口弦“冈”

和“满戈”由一片或三片组成,是妇女喜爱的乐器,“来莫” 男女均吹奏,多用

来吹奏民歌的旋律。

独龙族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弹拨乐和吹管乐,有铜锣、皮鼓、

口弦、竹笛。铜锣,也叫铓锣,铜质、圆形,中间突出一个大“兜”,敲打时可

以槌击“兜”。大者二三十斤,二人抬着敲打,中者如盘,小者如碟。皮鼓,主

要用于巫师祭鬼,在民间还不十分广泛。

第287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6 277

三、舞蹈音乐

独龙族舞蹈,多为祭祀性舞蹈,均为集体舞和“南木萨”跳的单人舞,队形

只有两横排,交叉行进和逆时针方向圆舞,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剽牛舞

剽牛舞是独龙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独龙语为“怒哇德噜拉姆”,“怒哇”

指“剽牛”,“德噜”含有“召集全体氏族成员聚会”之意,“拉姆”为“舞”,

全句意为“剽牛召集全体氏族成员聚会舞”,简称为“剽牛舞”。是一种在节庆

时或秋收前剽牛祭天时跳的鼓舞。剽牛者用竹矛将牛刺中后,人们便不分男女老

幼围成圆圈,敲起铓锣和扁鼓 , 踏节而舞,舞时不歌,在不同的村寨、时间、场

合用于不同的祭祀对象,有不同的称谓。它的突出特点是舞蹈始终都离不开剽牛

这一活动。其他用于祭山神、猎神的剽牛舞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村寨男性为主在

祭坛四周舞蹈;另一种是全寨族人在寨内坪地狂舞。还有则是在屋内围着火塘跳

的舞蹈,是表示对男孩成年或出猎勇气的祝贺。

各地剽牛舞的韵律、风格基本相似,但也有地区性的差异。剽牛舞共有五十

多个套路,基本动作主要体现在腿和脚部,下肢部位的动作变化无穷。剽牛舞有

三种基本队形:一是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舞,这类队形中还有舞蹈者自转或与舞伴

相转而同时又要往大圆圈方向转的跳法。第二种是舞蹈者站两排并相互来回交叉

进行舞蹈,在这种形式中,有时也有双方舞蹈者相遇后相互转小圈的形式。第三

种是舞者在无固定的队形中,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跳去,这种形式多在众人从自

家向剽牛场聚集或走在祭场、猎场的山间小路上和在寨中游走时,边走边舞。

剽牛舞自始至终每拍敲击一下中、小铓锣为舞蹈伴奏。铓锣既是乐器,又是

道具。铓锣除了为全部舞蹈伴奏外,同时还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如“大铓锣舞”

和“铓锣舞”等。

(二)祭亡灵舞

为祭奠、敬送死者灵魂而跳的舞蹈。当一位老人去世后,家人因生活困苦而

无力祭献,只好等到经济生活好转时再补祭。补祭时,要进行祭亡灵舞的活动,

整个补祭仪式始终贯穿着舞蹈。舞蹈的目的是把还留在家中的精灵送到“祖先开

发地”,只能在死者的家里举行,这种舞现已濒临失传。

(三)跳鼓舞

在病患者屋里举行的舞蹈。目的是要通过巫师们所跳的舞蹈达到“治病救人”

第十六章

民族民间音乐分类 独龙族

第288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8 279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的目的。巫师通过舞蹈,首先查明病患者被哪路“恶鬼”附体缠身,然后以舞蹈

的各种动作去恐吓和撵除缠在病人身上的恶鬼。

(四)锅庄舞

从藏族地区流传到独龙族村寨的舞蹈,在任何时候都可进行,不受时间、地点、

人数、辈分等限制,除固有的歌唱形式外,还可以即兴演唱。此外,舞蹈还可以

在丧事中进行。当一个人去世埋葬后,人们要在死者的坟地旁守夜,在火堆周围,

众人围圈而舞,通过歌词来回忆死者生前的经历和安抚死者灵魂,安慰死者的家

人等。并借助舞蹈恐吓要来吃尸体的“恶魔”。

(五)贺新房舞

主要在年节、婚嫁、盖新房时在室内跳。舞时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圈,沿顺

时针方向载歌载舞,有三四种不同的曲调,颇受年轻人喜爱。参见谱例《贺新房》。

(六)其他

独龙族舞蹈的主要道具是刀与铓锣。舞蹈时,刀是道具,铓锣是最重要的伴

奏乐器。独龙族还有为传授劳动、生产知识所跳的“织布舞”;在狩猎前后所跳的“狩

猎舞”;在婴儿出生后表示“除垢”“洗礼”的“祝福舞”;在播种前祈祷神灵,

使种子不被害虫毁坏的“播种舞”;装扮成凶禽猛兽的“祭鬼舞”等。

独 龙 人 起 盖 房 屋,

q = 136 悠扬地

要 选 择 好 日 子,

选 好 日 子,

才 把 那 石 脚 来 下。

3 & 8b m

贺新房

(朴鲁)

&b

&b

&b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

独 龙 人 起 盖 房 屋,

q = 136 悠扬地

要 选 择 好 日 子,

选 好 日 子,

才 把 那 石 脚 来 下。

3 & 8b m

贺新房

(朴鲁)

&b

&b

&b

œ

J œ

J œ œ œ

J œ œ

J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œ™ œ ‰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œ œ

J œ

j

œ

J

œ

J œ

J œ

J œ œ œ œ œ

j œ

j œ œ ‰

第289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78 279 第十六章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独龙族

独龙族民歌大多短小抒情、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民族风格突出,特点表现

在调式、音阶构成、旋律线条和节拍、节奏等几个方面。

1. 独龙族民间音乐的旋律多呈抛物线型,羽调式的旋律以级进为主要旋律,

商调式和徵调式的旋律由于经常出现四、五度音跳进而给人以高亢、粗犷的感觉。

2. 独龙族民间音乐采用五声音阶,基本不出现“变”音,也不出现宫调系统

的转换,调性是单一和纯朴的。在五种五声调式中,羽、宫、徵、商四个调式比

较常用,角调式的作品尚未发现。独龙族民间音乐所采用的调式框架依照调式的

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羽调式的旋律中羽、宫、角三个音为骨干,很强调羽、宫这

一小三度音程,羽调式的民歌中有一些乐句是只用这两个音的, 如《诉苦调》和《提

亲调》。宫调式的旋律以宫、商、徵三个音为骨干,很强调宫、商这个大二度音程。

徵调式和商调式的旋律常由商、徵、羽、宫四个音构成。

3. 有板是独龙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节拍形态,但全曲只用一种节拍却是很罕见

的,常见的情况是使用混合节拍,如去拍和主拍、主拍和去拍的混合。前短后长

的特殊节奏型在独龙族民间音乐中经常出现。

4. 独龙族叙事歌多为羽、徵两种调式,共有 5 种不同的旋律类型,有的节奏自由、

旋律悠长;有的节奏较规整,有山歌的特点。曲式结构是单一乐句或上下乐句的

反复变化。旋律特点和演唱风格受独龙江北部藏族民歌的影响。

总之,独龙族民间音乐和居住在临近地区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

诸民族民间音乐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在羽调式旋律中以羽、宫、角三个音为骨

干,经常出现前短后长的节奏型等。如果把独龙族民间音乐的旋律和西北地区诸

民族民歌的旋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也会发现许多共同之处。如流行在甘肃、青海、

第三节

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特征

第290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80 281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宁夏一带的汉族民歌“花儿”和回、汉、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民歌“少年”,

在旋律上和音调上都和独龙族采用商、徵调式的民歌很相似,同时常用前短后长

的节奏型。这些因素很可能是古代氐羌民歌的遗存因素。因此,独龙族民间音乐

不仅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同时也是进行民族学、民族史的研究时

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独龙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刘 蓝:《中国音乐史》,远方出版社,2003 年。

李金明:《独龙族文学简史》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 ),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年。

杨元吉:《独龙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2006 年 05 期。

彭维松:《简析独龙族的民间音乐》,《北方音乐》,2019 年第 9 期。

第291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80 281

第292页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282 283

Yunnan Teyou Shaoshu Minzu Minjian Yinyue Shulue

/ 出版人 / 李 琪

/ 责任编辑 / 马 黎

/ 装帧设计 / 覃忠善

/ 著 者 / 董 科

/ 出版发行 / 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 地 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兴四路·西部智谷 D 区

/ 邮 编 / 610046

/ 光盘复制 / 四川省蓥山数码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书 号 / ISBN 978- 7- 89512- 141- 6 电子出版物

/ 成品尺寸 / 170mm×240mm

/ 字 数 / 332 千字

/ 印 张 / 18.25

/ 版 次 / 2022 年 10 月第 1 版

/ 印 次 / 2022 年 10 月第 1 次印刷

/ 定 价 / 68.00 元

/ 电 话 / 028 - 86259441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述略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