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劉家莊北地637號M發現的「亞若」鼎、卣[14]。綜合判斷,這件
銅鼎的年代當不早於殷墟二期,不晚於殷墟三期,具體以殷墟三期
偏早階段為宜,約當商王廩辛、康丁之世(公元前1150年前後)。
揆諸公私寶藏,這件分襠鼎確為商周同類器中的上乘佳作,充分體
現了商代晚期高超的青銅工藝水平。
二、銘文信息
這件銅鼎的銘文僅一字「
1
商代晚期 鼎
微敛口,折沿近平,厚方唇,沿面上有两个对称的拱形立耳,上端较耳根略
厚且稍外侈,光素无纹。腹部略鼓,下腹及底部分裆明显,下接三个粗壮的圆柱
形足。俯视耳、足呈“五点配列式”,即足不对耳。口沿下饰一周三组夔龙纹,
每组两条夔龙以短扉棱为对称中心,夔首相向,张口,无齿,鼻向上翻卷,下唇
外撇,臣字形纵目,圆眼球鼓凸,中心一小凹点作瞳孔,弯角后扬,躯干波曲逶
迤,短足前伸,尾巴向上弯卷。夔龙纹带与腹部兽面纹之间有一条浅宽的凹弦纹
作分界。腹部饰三个大幅的兽面纹,每个兽面以长扉棱为对称轴,扉棱两侧以阴
线勾勒出额、鼻部位,兽口大张,口内有牙,下颌内勾,臣字形横目,眼睑宽显,
圆眼球突出,中心凹点作瞳孔,“一”字形窄眉,桃形尖耳,横倒“C”形巨角,
角尖向外弯卷内勾。兽面两侧对剖展开的身躯简化,身下有短足利爪,尾巴向上
弯卷。长扉棱与两组夔龙纹间的短扉棱相对应,侧面饰相间分布的“׀“⊥”“
形阴线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均作浅浮雕状,躯体轮廓以较粗的阴线勾勒,周围再
填以细密规整的云雷地纹,从而形成主辅搭配、错落有致的三层花纹。裆与底部
素面。三柱足上部均饰一周云雷纹,其下饰三组倒三角形蕉叶纹,内以云纹和重
环三角纹填充。口部内壁铸有铭文“ ”。口径 16.5-17 厘米,通高 22.4 厘米(图
1)。
一、形制年代
这件青铜圆鼎最突出的形制特征在于腹、底处分裆明显,应属于分裆鼎,学
术界俗称“鬲鼎”。分裆鼎最早著录于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卷一·二二、
卷二·四),当时的分类定名游移不决,或归入鼎类,或称作“鬲”[1]
。清代《西
清古鉴》著录此类器物已有 18 件,散布于一至四卷中,分类标准仍显凌乱[2]
。
近代著名金石学家容庚先生在编撰《宝蕴楼彝器图录》时已注意到“分裆”这一
典型特征,首次将分裆鼎集中分类[3]
,后来他在《商周彝器通考》中继续沿用这
[1] (宋)吕大临等:《考古图(外五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年,第 15、21、449
页。[2] (清)梁诗正等:《西清古鉴》,乾隆二十年内府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841~890 页。 [3] 容庚:《宝蕴楼彝器图录》,北平内政部古物陈列所,1929 年。
」,它是器主族氏的徽記。據相關統
計,帶這種族氏銘文的商周銅器共有162件,其中商代晚期者多達
111件[15]。從字形結構來看,大多數兩旁有兩點,少數則無,兩種
寫法可能是相通的。關於該字的考釋,歷來有釋「鬲」、「丙」、
「炳」、「芾」等不同說法,其中釋「鬲」、釋「丙」兩說影響較
大。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以分布於甘陝地區的辛店文化、寺窪文
化、先周文化中常見的雙耳分襠陶鬲為例申論釋「鬲」,認為「
1
商代晚期 鼎
微敛口,折沿近平,厚方唇,沿面上有两个对称的拱形立耳,上端较耳根略
厚且稍外侈,光素无纹。腹部略鼓,下腹及底部分裆明显,下接三个粗壮的圆柱
形足。俯视耳、足呈“五点配列式”,即足不对耳。口沿下饰一周三组夔龙纹,
每组两条夔龙以短扉棱为对称中心,夔首相向,张口,无齿,鼻向上翻卷,下唇
外撇,臣字形纵目,圆眼球鼓凸,中心一小凹点作瞳孔,弯角后扬,躯干波曲逶
迤,短足前伸,尾巴向上弯卷。夔龙纹带与腹部兽面纹之间有一条浅宽的凹弦纹
作分界。腹部饰三个大幅的兽面纹,每个兽面以长扉棱为对称轴,扉棱两侧以阴
线勾勒出额、鼻部位,兽口大张,口内有牙,下颌内勾,臣字形横目,眼睑宽显,
圆眼球突出,中心凹点作瞳孔,“一”字形窄眉,桃形尖耳,横倒“C”形巨角,
角尖向外弯卷内勾。兽面两侧对剖展开的身躯简化,身下有短足利爪,尾巴向上
弯卷。长扉棱与两组夔龙纹间的短扉棱相对应,侧面饰相间分布的“׀“⊥”“
形阴线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均作浅浮雕状,躯体轮廓以较粗的阴线勾勒,周围再
填以细密规整的云雷地纹,从而形成主辅搭配、错落有致的三层花纹。裆与底部
素面。三柱足上部均饰一周云雷纹,其下饰三组倒三角形蕉叶纹,内以云纹和重
环三角纹填充。口部内壁铸有铭文“ ”。口径 16.5-17 厘米,通高 22.4 厘米(图
1)。
一、形制年代
这件青铜圆鼎最突出的形制特征在于腹、底处分裆明显,应属于分裆鼎,学
术界俗称“鬲鼎”。分裆鼎最早著录于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卷一·二二、
卷二·四),当时的分类定名游移不决,或归入鼎类,或称作“鬲”[1]
。清代《西
清古鉴》著录此类器物已有 18 件,散布于一至四卷中,分类标准仍显凌乱[2]
。
近代著名金石学家容庚先生在编撰《宝蕴楼彝器图录》时已注意到“分裆”这一
典型特征,首次将分裆鼎集中分类[3]
,后来他在《商周彝器通考》中继续沿用这
[1] (宋)吕大临等:《考古图(外五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年,第 15、21、449
页。[2] (清)梁诗正等:《西清古鉴》,乾隆二十年内府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841~890 页。 [3] 容庚:《宝蕴楼彝器图录》,北平内政部古物陈列所,1929 年。
字象兩足向前而視的分襠鬲,但有雙耳為其突出的特徵」[16]。甲
骨、金文中「鬲」字常見,與此字不類。也有學者認為此字兩側無
點者與金文「丙」字相似,而通釋作「丙」[17]。不過,金文「丙」
字形兩側從未見加點者。所以,目前此字雖不能確識,但將其作為
族氏之名已為學術界所公認(為行文方便,這裡暫寫作丙)。
根據甲骨、金文及相關考古發現,丙族是商代晚期的名門望族,周
革殷命後,該族部分成員還臣服、供職於周王朝。1976、1985年考
古工作者在山西靈石旌介村一帶有所發現,其中青銅容器、兵器和
車馬器合計127件,其中鑄銘「丙」字者多達34件,此處之主人當
初可能為世代承襲衛戍殷商西北邊疆的軍事貴族[18]。從其發現的青
銅禮器組合等方面來看,擁有四觚十爵的禮器配備,矛多戈少的武
器裝備,還有獸首銅刀、融合型陶鬲等器物[19]。因此,多數學者認
為這裡就是商王朝丙國之所在[20],或指出以其為代表的旌介類型應
屬於商文化的一個分支[21]。商王武丁時期的甲骨卜辭中有「丙邑」
(《合集》4475)和「婦丙」(《合集》18911反)之名[22] ,前
者可能為丙國之都,後者表明丙國與商王室存在婚姻關係。安陽殷
墟也有「丙」銘銅器發現,豫北紗廠所出銅爵銘文為「牧丙」[23]
(《集成》8016[24]),說明有丙族成員在王都擔任「牧」職。傳世
的丙族銅器中,有「亞丙」爵(《集成7825》)、「丙木父辛冊」
卣(《集成》5166),可見還有丙族成員擔任「亞」、「作冊」這
樣的官職。此外,字數較多的尹光鼎(《集成》2709)、毓祖丁卣
(《集成》5396)、嶲卣(《集成》5397)銘文顯示商代末期丙
族與商王朝關係相當緊密,不僅有機會參加商王祼祭祖先的祭祀大
典,還受到了商王的賞賜。進入西周時期,部分丙族則服事於周王
朝,如司鼎(《集成》2659)銘文記錄了丙族成員「司」曾受到周
公之後——祭公的賞賜。
綜上可知,這件銅鼎最初為商代晚期的名門望族——丙族成員所
有,實際上也只有丙族中地位尊崇之人才能擁有這樣精美絕倫的銅
器。
三、流傳著錄
這件銅鼎流傳有序,二十世紀初中國古董巨商盧芹齋(C .T. Loo,
1880—1957)經手流落海外,先後由美國紐約州布法羅(Buffalo,
又稱水牛城)G.M.G伏曼夫人、俄亥俄州阿克倫博物館收藏。
1944~1947年間,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陳夢家先生
(1911—1966)在蒐集美國收藏商周青銅器時於盧芹齋處獲悉此
器信息,著錄於其後出版的《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青銅器集
錄》一書中。該器的具體流傳信息如下:
1.盧芹齋,編號 40.45,美國
2.G.M.G.伏曼夫人,紐約州水牛城
3.阿克倫博物館,俄亥俄州
4.紐約佳士得,1980年11月6日,拍品154號
5.埃斯卡納齊,倫敦,1985年
6.趙氏山海樓珍藏,香港
7.埃斯卡納齊,倫敦,1993年
8.紐約佳士得,2013年9月19日,拍品1103號
9.香港佳士得,2019年11月27日,拍品2802號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此器著錄迭見。出版的主要書目羅列如下:
1.《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青銅器集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
所,北京,1962年,頁302,圖版A30;頁195,編號60 (銘文拓
片)(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