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圳大学招生指南

发布时间:2024-6-0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4深圳大学招生指南

高性能计算特色班:高性能特色班由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创办,是学院首个特色班,设有专属“院士”奖学金。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可构建包含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软硬件核心理论与技术的新工科知识体系。培养成果: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首个特色班,创建历史最长,多年来培养众多顶尖人才。 连续五年荣获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二等奖,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的各类奖项,毕业生进入腾讯、百度、京东等单位就业。01深圳大学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 计算机专业(简称计算机国际班):该项目与海外多家高校合作,提供升学绿色通道,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同年级通过学分互认方式灵活对接国外合作项目。按合作高校的标准,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选择项目包括:● 长短期交流(假期或者两周至一年的对方高校学习机会。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2+2 双学位(澳洲昆士兰大学)● 3+1 硕士(英国卡迪夫大学)● 学分互认硕士课程 + 国外硕士【澳洲昆士兰大学,美国东北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学生也可在本校毕业后直接申请海外高校研...
[展开]
2024深圳大学招生指南
粉丝: 0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7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4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馆舍53202㎡(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23万余册;数据库393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65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2.96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6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632人、硕士研究生8337人、博士研究生301人、留学生414人,成人教育学生23706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100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
文本内容
第251页

高性能计算特色班:

高性能特色班由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计算

机与软件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创

办,是学院首个特色班,设有专属“院士”奖学金。

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可构建包含高性能计算、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等软硬件核心理论与技术的新工科

知识体系。

培养成果: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首个特色班,创建历史最长,

多年来培养众多顶尖人才。 连续五年荣获世界大

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二等奖,连续五年荣获全国

并行应用挑战赛的各类奖项,毕业生进入腾讯、

百度、京东等单位就业。

01

深圳大学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 计算机专业

(简称计算机国际班):

该项目与海外多家高校合作,提供升学绿色通道,

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同年级通

过学分互认方式灵活对接国外合作项目。按合作高

校的标准,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选择项目包括:

● 长短期交流(假期或者两周至一年的对方高校学

习机会。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 2+2 双学位(澳洲昆士兰大学)

● 3+1 硕士(英国卡迪夫大学)

● 学分互认硕士课程 + 国外硕士【澳洲昆士兰大

学,美国东北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

学生也可在本校毕业后直接申请海外高校研究生

项目或就业。该特色班无额外学费,赴国外费用按

不同合作项目协议规定。

培养成果:

学业成绩拔尖,英语水平显著提升,众多学生进入

欧美世界一流大学持续深造。该班选拔范围及拟选

拔人数由学院另行公布。

02

(选拔范围及拟选拔人数详见学校介绍部分)

特色实验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班)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248

249

第252页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软件开发相关人才,专业从业

人员多年来一直具有旺盛的市场就业需求,软件

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职位需求数和对应薪

酬连续多年来均居各行业前列。特别是大湾区的

发展,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

无限发展可能。 操作系统

软件工程实训

软件工程

计算机网络

中间件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测试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就业方向:

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及科

研机构等重要部门,特别是软件、互联网企业从

事软件产品规划、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研

发管理、技术研究等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泛。

就业单位:

粤港澳大湾区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

研机构、教育单位等。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

广东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 专业前景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师生比例:1:10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国际认证

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优势领域包括

软件工程、智能技术等。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计算机导论

程序设计基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计算机系统 I

计算机系统 II

数据结构与算法

离散数学

算法设计与分析

数据库系统

自动机与形式语言

第253页

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特色优势在于突出校企联合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强调工程实践与动手能力,优势

领域包括软件工程、智能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等,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如腾讯、华为、IBM、

Intel、金蝶、谷歌、迅雷、太极等进行教学与工程实践合作,以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核

心展开新工科工程素质教育。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250

251

第254页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产

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已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

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快

速融合,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在全球范围内

引发全新的产业浪潮。本专业旨在为各行业培养

亟需的人工智能人才。

计算机系统 II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人工智能导论

脑与认知科学

机器学习

计算机视觉

人工智能课程实训

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机器人学

就业方向:

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及科

研机构等重要部门,在互联网、智能制造、医疗、

社交、无人驾驶、机器人、智能搜索应用、电子

商务、可穿戴设备结合、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重

要作用。

人工智能(含腾班、卓越班)

主要课程

专业方向

专业前景

程序设计基础

数学分析(1)

数学分析(2)

高等代数

最优化方法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算法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系统 I

第255页

培养特色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以广东省首个人工智能学院深圳大学 - 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国家教育部

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为主要依托,面向科研和产业链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优秀师资和人工智能科研优势及核心特色课程,并结合腾讯云的教育云资源、

企业案例、腾讯的实习实训机会等 , 以“产、学、研、创”四位一体为核心要素,结合新工科理念,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发现、分析、

设计、实现和优化能力。2024 年起人工智能专业成功获批,其中人工智能(腾班)、人工智能(卓

越班)面向高考独立招生,腾班创办于 2019 年,2020 年腾班作为首个特色班独立招生,2020-

2023 年连续 4 年深圳大学高考广东录取分数线(普通物理类)全校第一。卓越班是学校积极探

索的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强基础、育精英”为目标,以学校优势重点学科及校内外优质教

育资源为依托,培养具有厚实专业基础、较强创新能力,并能引领专业未来发展的国际化卓越创

新学术型人才。该班学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阶段课程,设有直博计划。

深大是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校,她“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时

常激励我,使我受益良多。祝愿深大能绽放活力,勇立潮头。

专业成绩:4.04/4.50,专业第四

奖学金获奖:多次获得荔园之星、拔尖创新人才、优秀学生干部等十余项

荣誉

竞赛获奖: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特等奖提名、大学生计算机设计

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国际级或国家级奖项

发表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学生一作的身份投稿 3 篇论文至 TKDE

(JCR-Q1、CCF-A)、INS(JCR-Q1、CCF-B)、IJAR(JCR-Q2、

CCF-B)期刊(一篇已发表,两篇在审),获批软件著作权一项

创新创业经历: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两项、发展创新基金一项

就业 / 升造情况:保研至东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谭晓锋

2020 级

主修软件工程(腾班 )

辅修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子话深大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252

253

第256页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院概况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专任教师共 111 人(其中教授 24 人、副教授 42 人),中国

工程院院士 4 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 人,多位教授在权威学术机构

中任要职,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建筑类专业教指委副

主任委员、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

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等。聘任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伊东丰雄为深圳大学客座教授,聘任程泰宁院士、崔

恺院士、吴志强院士为深圳大学名誉教授,聘任汤桦、朱荣远、刘晓都、

李宝章等一批深圳业界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http://saup.szu.edu.cn

0755-26732864

fanjiawen@szu.edu.cn

学院主页:

咨询电话:

咨询邮箱: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现深圳市建筑设计

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

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等。被先后授予全国建筑

设计大师称号、梁思成建

筑奖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

士、俄罗斯外籍院士、深

圳大学党委书记、前深圳

大学校长;荣获“全国十

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荣

誉称号,入选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

士。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

领 军 专 家, 20 余 次 获 国

内外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现任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

究院院长,兼任武汉大学

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科

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郭仁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源于 1983 年成立的建筑系,当年由清华大学援建,

经过 40 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建筑院校。

SCHOOL OF ARCHPLANNINGPLANNI2024 学院咨询群

第257页

特聘教授,教育部建筑

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6 中国建筑设计奖 •

建筑教育奖获得者,获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授、博导,深圳大学特

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

津贴专家。先后获全国优

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全国

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和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

奖等。

深圳大学特聘教

授,卫星大地测量学科开

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主持

完 成 了“ 全 国 GPS 一 级

网”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

项目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奖二等奖。

- 范悦

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院长

- 何昉

全国工程勘察

设计大师

- 魏子卿

中国工程院院士

ITECTURE AND URBING

科研平台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

粤港澳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建成环境优化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城市数字孪生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医养建筑重点实验室

校企合作 与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筑博工程设

计有限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清华苑建筑

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

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华汇设计有

限公司、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卓越置业集

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规划院深圳分院、深

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腾

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

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诸多企业合作,建立紧密的人才培

养和项目合作关系。

/

254

255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258页

与境外 80 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及合作办学,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奥地利

维也纳技术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威尼斯大学、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

学院等。

国际合作

学院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利用深圳设

计之都和高新产业的优势,学院建立了 30 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诸如:深圳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设计创新实验中心、华阳国际设计

集团、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

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规划院深圳分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

公司、深圳雷奥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

实践基地

第259页

杰出校友

1994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建

筑系。现任美国北卡罗莱纳

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终身教授,发表两百

余 篇 SCI/SSCI 论 文, 谷 歌

学 术 引 用 超 13500 次, 目

前是北美城市科学领域最具

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宋彦

1994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

系。现任上海山水秀建筑事务

所董事长兼设计总监,曾获得

Perspective 亚 洲 40 位 40 岁

以下新锐设计师奖、Architizer

建 筑 奖、Archdaily 建 筑 奖、

WA 中国建筑奖、远东建筑奖、

中国建筑传媒奖等重要奖项。

祝晓峰

/

256

25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260页

建筑学(含卓越班)

就业方向:

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研究工作;从事房

地产开发、策划及设计管理工作;从事

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工作等。

就业单位:

各类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和设计事务所等设计机构;房地产

企业;政府的城建管理部门;教育和科

研机构;自主创业,成立以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为主要业务

的事务所等。

专业前景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需求,尤其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

区的背景下,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作

为“设计之都”的深圳,不仅设计企业众多,而且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为建筑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

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

专业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特色专业

广东省重点专业

广东省特色专业

广东名牌专业

广东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软科 2023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建筑学,全国第 7 名,广东省第 2 名

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

动站

以优秀等级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

专业本科(五年制)及硕士研究生教育

评估

拥有建筑学学士、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授予权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261页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构建地方建

设服务体系;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学、科

研、实践”一体化;

紧跟学科国际发展前沿,拓展全球化

视野;

注重学科交叉,构建城市空间信息协

同的“三位一体”人居环境科学框架

下的专业群;

构建了“一横多纵”建筑教学体系,

一二年级横向基础平台强调“泛设计”

理念的专业通识教育,三至五年级纵

向贯通平台强调“多元化”理念的专

业职业教育,实现“泛在设计、特色

引领”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获广东

省教学成果奖。

01

02

03

04

05

培养特色

建筑技术科学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专业方向

设计基础

建筑设计与构造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建筑概论

建筑表达

空间建构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建筑物理

建筑结构

建筑设备

计算机辅助设计

造型艺术

主要课程

深造率:35%

就业率: 97.5%

出国 / 境深造率:28%

就业深造

就业单位: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

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都

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万科

集团等。

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香

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麻

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大学、南加州大

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英国建筑联盟、代

尔夫特大学、维也纳技术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

/

258

259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262页

城乡规划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

求,尤其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

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作为“设

计之都”的深圳,规划设计企业众多;作为智慧城市

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的深圳,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为城

乡规划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

专业前景

就业方向:

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

城乡规划管理与执行;房地产开发、策划

及设计管理;城乡规划咨询、分析、研究

等相关专业工作。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深圳大学 2035 卓越计划支持专业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城乡规划学,全国第 16 名,广东省第 2 名

软科 2023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城乡规划学,全国第 14 名,广东省第 3 名

2023 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

城乡规划学(A-)

优秀等级(6 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及硕士研究生

教育评估

拥有城市规划硕士、工学硕士(城乡规划学)

专业学位授予权

中外城市建设史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

市道路与交通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核心课程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建筑设计与构造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乡规划原理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设计

总图与场地设计导论

城乡概论

第263页

深造率: 35% 出国 / 境深造率: 25%

近年主要就业单位:

1 规划设计机构: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市及各区规划国土发

展研究中心、深圳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Skidmore, Owings & Merrill(SOM)等;

2 政府管理部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各区分局、深圳市及各区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局、住房和建设局、

城市管理局、建筑工务署、街道办、前期办以及其他省市相关部门等;

3 开发建设机构:万科集团、招商集团、华润集团、华侨城集团等。

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雪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谢菲尔

德大学、诺丁汉大学等。

就业深造

就业率: 98.0%

以“设计主干”“核心理论”和“专业实践”

系列课程为主线组织五年专业课程教学,凸显

实践和理论联动。

“一横多纵”规划设计教学平台,通过设计课

程选题和教学的年级间上下协调对接,帮助学

生顺利实现从个体到群体、从建筑到城市、从

微观到宏观的空间观念过度;

针对深圳和华南地区的高密度城市形态和特有

城乡发展关系,形成以高密度城市设计及城乡

空间协调发展为特色的空间设计教学主题;

将大数据等城市空间信息前沿技术融入教学课

程,利用多学科综合平台提升专业发展内涵;

注重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群落学习的创新发展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和三地交流、学思结合、培养学

生的专业科学精神。

教学特色

01

02

03

04

05

06

培养特色

地缘特色和国际化视野:专业教师团队中

95% 拥有博士学位,45% 拥有境外最高学历,

能够充分带动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和学以致用

的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跨境开放办学:依托

深港地缘优势,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深

圳先行示范区发展需要,开展富有开拓性和

创新性的联合教学与科研工作。

富有前瞻性的学研产一体化综合育人模式:

借助深圳“设计之都”的优势,强调校企联动,

基于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实验、实践平台,

形成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

强调在深圳这个示范型城市中学习规划,在规

划的学习中理解当代城市。

01

02

03

/

260

26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264页

风景园林

本专业立足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区域发展需

求,面向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目标,致力于高密度城

市高品质宜居空间设计,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贡献专业

人才。专业充分发挥深圳大学建筑类学科的传统优势,

依托学院已有的专业纵横平台,为专业发展与学生就

业提供广阔平台。深圳市聚集了众多的园林景观设计

机构,如贝尔高林、北林苑、媚道、奥雅、蕾奥等知

名景观设计公司,更能够为景观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

提供大量的实践与创作机会。

就业方向:

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方向;

从事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建设、自然资源保

护等部门管理、咨询、分析、研究等方向;

从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

就业单位:

各类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设

计事务所、园林设计公司等设计机构;房地

产企业;政府的规划、市政、园林、城管等

部门;教育和科研机构等。

专业前景

专业方向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园林植物与应用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风景园林概论

中外园林史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园林生态学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园林植物学

园林工程与管理

城市公共绿地规划与设计

数字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总体规划

主要课程

深造学校

近年的本科毕业生,约 50% 的学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境外高校包括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

境内高校包括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等。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65页

深圳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始终坚持高标准办学,

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思想:

深圳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始终坚持高标准办

学,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思想:

培养特色

跨学科综合培养

基于共享横向基础设计平台,强化定向

设计训练,学习相关学科基础原理和专

业知识,掌握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

的基本方法,树立建筑、规划、景观一

体的意识。

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方案构思及绘图设计课程的学习,

提升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综合项

目中合理运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

工具对复杂问题进行模拟与分析。

实际项目参与

面向深圳“公园之城”建设得天独厚的

发展前景,通过积极参与深圳市公园规

划设计、绿道碧道建设等实际项目工作,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建设需求的对接。

学术前沿引领

引入最新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融合的教学

思路,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学科前沿

内容及新概念思想的介绍,掌握新兴的

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活跃学术气氛。

职业素养提升

培养传承风景园林文化,增强人文社会科

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风景

园林领域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

实地考察指导

依托深圳市丰富的城市公园绿地资源进

行现场调研参观,增强收集资料、问题

分析的能力,掌握城市绿地的调研和分

析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本专业依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

院及深圳市建筑环境优化设计研究重点

实验室、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

圳大学美丽中国研究院等教学研究实体。

拥 有 优 越 的 教 学 环 境 和 条 件, 具 有 先

进 的 建 筑 及 环 境 性 能 模 拟 软 件( 包 括

CFD、Grasshopper、Radiance、IESVE

等)、各种室内外舒适度测量仪(包括

风速测量仪、热舒适度测试仪、光强度

测量仪、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等)、高

质量的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大型彩

色喷墨绘图仪、激光打印机、3D 打印机)、

虚拟现实实验平台等齐全的软硬件设备。

与深圳市奥雅设计集团、深圳市北林苑

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风景

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等相关企事业单

位建立了联合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

专业现有全职教师 12 名,其中全国工程

勘查设计大师一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四

名。专业还聘请了多名业界知名人士担

任兼职教授和校外导师。

共享横向基础设计平台,强化定向设计

训练,树立建筑、规划、景观一体的意识;

跨学科领域联合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相关

课程,引入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融合的教

学思路;

强调景观生态共生原则,突出景观生态

基础设施在城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立足深圳基础与需求,积极参与深圳市

公园城市建设、绿道碧道建设等工作。

01

02

03

04

05

06

教学条件:

办学思想:

/

262

26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266页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智慧城市)

教育部 2016 年特设专业

面向新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特设新专业

国内首个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空间信息工

程专业

郭仁忠院士及李清泉书记作为学科带头人

多学科交叉融汇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深圳市重点支持学科

广东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特等奖(2022 年)

拥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已拥有“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资源环境(测

绘工程)”、“人工智能(CityX)”硕士点和“城

市空间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

教学条件:

01

02

03

教师团队实力雄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

家工程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

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取

得丰硕科研成果,科研经费超 1 亿元,获

多项国家、省部及行业奖等科技奖项,优

秀学生可参与前沿科研或工程项目;

教学条件先进,已配备千万级别的先进硬

件设备,包括激光扫描仪、无人机、测量

机器人等,以及先进国内外先进的地理信

息和遥感等专业软件;

与境内外知名高校联系紧密,在深圳市内多

个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实习基地。

毕业生除进一步升学深造,可从事智慧城市及地理

信息相关工作的工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各大互联

网企业、自然资源与城市规划管理的部门,交通规

划与管理部门等。作为“科技之都”的深圳及粤港

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全国领先,而且相关

互联网企业众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为地理空间

信息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

专业前景

在校生已获得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易

智瑞中国大学生GIS 软件开发竞赛遥感应用组一等奖、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各类奖项,体现出本专业较

高的学生培养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生获奖

毕业生深造率超 40%(含深圳大学、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挪威科

技大学、荷兰特温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谢菲尔德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

港大学等国际名校);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类城

市管理和服务部门及高新科技企业,如深圳市智

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规划国土

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

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某区规划国土发展研究

中心、广东省某市自然资源局,以及腾讯、华为、

京东、百度、高德、比亚迪、滴滴出行等。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深造就业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第267页

2019 年开学典礼上李清泉院士寄语“愿你们知行趁年华,哪怕今天

默默无闻,也希望是厚积薄发,在岁月中埋下彩蛋,给未来的自己创

造惊喜”。对深大学子来说,这些彩蛋不仅包括校园内各种人际关系

和人生经验,还涵盖了校外拓展活动和实践经历。在与同学们共同学

习、相互支持的友谊中,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人生的温暖;在

与老师们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中,我们获得了知识的滋养和成长的指

引;在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互动的机会中,我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

见识。这些彩蛋还是我们参加比赛、项目策划所锤炼出的创新意识和

执行力,是我们参与实习、工作所积累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是我

们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所感受到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深大,

让这些彩蛋在岁月的洗礼中绽放光芒,为铺就未来辉煌之路奠基,汇

聚起让世界更美好的耀眼新生力量。

荣获 2021 年和 2023 年深圳大学“荔园之星”,多次获得“学习之星”、“公

益之星”等奖学金,获深圳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深圳大学学生工作积极分子

等荣誉。本科阶段以扎实的学术态度全面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参与地

理信息领域的专业课题研究与竞赛,获得多项奖励荣誉,包括第十二届全国

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特等奖、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 GIS 软件开

发竞赛地理设计组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省三等奖等,在中科院二区期刊发表 SSCI 论文 1 篇,并于 2023 年荣

获深圳大学本科生荣誉学士学位。

陈夏娜

2019 级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

汕头市第一中学

专业成绩排名第一

学子话深大

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通识课程外,主要包括三大类课程:

城市科学类:

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生态学等。

主要课程

信息及数据科学类:

高等数学 A、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机器

学习与人工智能导论、数据可视化、计算机视觉、物联网导论等。

地理信息类:

地图学、测量学原理、导航与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摄影测量原理、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空间统计与分析、

空间三维建模与仿真、GIS 工程与开发,城市大数据分析方法与案例、城市环境遥感等。

/

264

265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268页

FACULTY OF ED教育学部

学部概况 教 育 学 部 发 端 于 1947 年, 成 立 于 2018 年。1947 年 创 建 宝 安 简 师,

1959 年建成宝安师范,1984 年升格为深圳师范专科学校,1994 年广东

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2022 年 1 月,深圳大学师范学

院(教育学部)改制,成立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坚持面向教育学科前沿、面向教育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教

育需求、面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遵循“国际化、精英化、个性化”的发展

理念,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努力建设国内外具有良

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示范性、高水平研究型学部。

http://fe.szu.edu.cn

0755-2653 6063

404849058@qq.com

学部主页:

咨询电话:

咨询邮箱:

FACULTY OF EDUCATION

- 靳玉乐教授 - 李臣教授 - 李均教授

深圳大学教育学

部 党 委 书 记, 荔

园 领 军 学 者、 二 级 教 授、

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地方

领军人才,广东省人民政

府督学。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主任、文科资深教

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深圳市

国家级领军人才。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执行主任,荔园优

秀学者、博士生导师。广

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

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

师资力量 教育学部现有专任教师 5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24 人,助理教授

23 人,博士生导师 5 人;有博士学位教师 30 多人,师资国际化水平

高。教师队伍中有中宣部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

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深圳市国家

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省市优秀

教师以及深圳大学荔园领军学者等。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269页

DUCATION

- 赵明仁教授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副主任,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湾区教育

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地方领

军人才。

- 曹晓明教授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副主任,教授,教

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

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技术

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常

务理事。

- 李树英教授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

特聘教授,博士生

导师,教育研究院院长。入

选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计划,香港学术与职业资历

评核局评审专家。

学部设置 教育学部下设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学院,以及党政办、教务办、学科与

科研办、学工办、联合教育中心(挂靠教师发展学院)、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挂靠教

务办)。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教育信息技术系、学前教育系、教学实验中心;教育

研究院下设湾区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课程

与教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和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发展学院主要负责专业学

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教师继续教育。

教育学部有学前教育和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

教育专业硕士点,与澳门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心理学博士点招收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博士生。现有本科生 480 余人,硕士生 430 余人。2018 年,获批广东省创建

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2019 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深圳大学教育学科

位列全国前 24%。

教育学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需求,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科研

成果多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

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2023 年,获批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

实现部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同时,不断深化院校伙伴协作机制,构建多层次社会服

务组织模式,建设汇聚海内外高水平专家的教育领域专家智库,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

作交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重大教育改革方案研制,着力为基础教育和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国际合作 教育技术学专业联合海外大学进行合作办学,目前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达成了

2+2 和 2+1 合作办学培养模式,在深大修满一、二年级课程,且雅思成绩达到 6.5

以上,可参加 2+2 和 2+1 项目。也可招收来华留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前教育专业可招收来华留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以为来华留学的学生提

供学前教育专业的全英文课程和中文授课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学前儿童教育基本

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法、幼儿园游戏与环境创设等

课程。这些课程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同时获得学前教育能力,

为学生进入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教育学部

/

266

267

第270页

学生竞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本专业学生两次获得一等奖数全国排名第二,共获一等奖

17 项(全校占比 65%);广东省教学能力大赛等多项赛事的一二三等奖。

第271页

提倡专业主辅修、双学位,加强教学设施特别是实验室建设,以提高学生

综合素养及就业竞争力。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就业率均达到 100%。

就业单位:

国内外各类学校、国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外贸机构、新

闻出版单位及深圳市各重点中小学校。

深造高校:

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柏林大学、

休斯敦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祥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

深圳大学等。

就业深造

学科排名 (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

软科 2019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教育学,全国第 35 名,广东省第 2 名

2003 年入学,2007 年毕业于教育技术系。现任深圳市富源学校高中部校长,

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15 年。曾获得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物理青

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深圳市优秀团干部、深圳市首届“深圳好青年”

候选人、宝安区“年度教师”候选人等荣誉。

陈小燕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 2012 届本科毕业生,2019 届学前教育专业研究

生。深大诺德幼儿园执行园长、南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责任区督学、深圳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聘用讲师。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曾获得“南山

区优秀工作者”、“南山区优秀党员”及“南山区优秀责任区督学”称号。

朱小惠

杰出校友

科研实力 学部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咨询类科研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

影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 35 项,其中,国家社

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 1 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 9 项;在国际、国内权威

及核心刊物共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200 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教育部高等学

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省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获批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深圳大学粤港澳

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实现部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 教育学部

/

268

269

第272页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软科 2019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教育学,全国第 35 名,广东省第 2 名

教育技术学 ( 智能教育 )( 师范)

培养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

算机、网络和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及应用技能,具备

运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技术及云计算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中小

学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和学校信息中心相关专业人才;

为互联网教育及其它各行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

云计算、移动应用系统的应用开发设计专业人才;

为数字化影视媒体开发与传播等行业培养创新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数字

媒体技术

专业前景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注:师范类专业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

法、人工智能导论、深度学习、Python 程序设

计基础、算法设计与实践、教育机器人、高等数

学、线性代数、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课程

标准与教材研究、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设计、数

字化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WEB 应用与网站设

计、数据结构、虚拟现实基础及应用、数据库原

理、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设计、面向对象程序

设计 JAVA、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网络教育应用、

教育数据挖掘、云计算基础、智慧校园规划与实

施、语音识别技术及教育应用。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环境

是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教育网络工程

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创客教育实验室、

教育技术装备实验室。

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伦敦传媒学院、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

港教育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巴塞罗那大学、高丽

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

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伦敦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 纽 卡 斯 尔 大 学( 英)、Murray State

University 莫瑞州立大学(美)。

毕业深造

专业方向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273页

教育技术学是广东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色专业和省一流本科专业,也是广东省第一

批通过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专业,属于教育部授权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

格认证考核资格的单位;入读本专业的同学们,

在大三开始即可申请在深圳大学获得高中信息

技术教师资格(向下兼容初中和小学),获取

教师职业生涯的入场券。该师范专业的发展紧

密与国家要求及深圳发展需求相连,为了密切

配合深圳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

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以及教育

部“智慧教育示范区”所形成的教育信息化的“双

区”格局,从而在信息时代教育的新赛道中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时代前沿的教育技术

学人才,新设立教育技术学(智能教育),其

突出特点是,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心理学、

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机器智能融

入教育全过程引发的教育新现象、教育新问题

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通过对智能教育基础理

论、智能学习环境与资源、智能学习评价等的

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指导智能学习

空间、智能校园、智能教育资源、智能代理等

的教育适应性开发,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

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专业特色

就业去向:

近年来多次在全校就业率排名前列;近十

年,60%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教育

工作,大批毕业校友成长为信息技术教学

的骨干;也有部分优秀学生进入了国内知

名信息技术企业(华为、腾讯、字节跳动、

快手等)。本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占比

19%,其中一半出国留学读研。

本专业着重培养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专

业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媒体核心技

术及应用技能,能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具有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

授 2 人,师资包括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

业委员会委员和南粤优秀教师,具有计算机、

教育技术学或传播学背景的国内外名校毕业博

士 7 人,承担了较多的省部级学术研究和教学

研究的项目,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励,师资

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本专业具

有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具有国内一流的教育网

络工程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创客教

育实验室等,是广东省示范实验中心,能够为

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专业学生师范功底好、数字媒体和计算机技

术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近年来,在广东

省师范技能大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中,本专业学生成绩非常显著。

培养特色

教育学部

/

270

271

第274页

学前教育(师范)

为落实中央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示范区 , 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之精神,为推动粤

港澳大湾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之目标,

以及满足全省各地,特别是深圳市幼儿园对卓越幼

儿园教师的迫切需求,本专业按学前教育新理念,

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经验,主动对接国家、地区

学前教育发展战略,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

国际视野、高尚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科学、文化与

艺术修养的,素质全面、学识宽广、有持续发展潜

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幼

托机构师资和学前教育研究人员和学前教育行政管

理人员等。

专业前景

香港教育学院、明尼苏达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

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南澳

大学等。

毕业深造

幼儿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技能并重;通过 4

年的培养训练,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上手快,

实践能力强,有一项较强幼儿园教学技能,

诸项全面发展的特色。

培养特色

就业去向 :

毕业学生深受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地区

幼儿园的欢迎。他们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实验

幼儿园、深圳市西丽幼儿园、深圳市教育幼

儿园、深圳市蓓蕾幼儿园以及深圳大学附属

幼儿园等深圳市各省市级幼儿园,深圳市部

分小学及相关幼托机构。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软科 2019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教育学,全国第 35 名,广东省第 2 名

本专业在 2021 年软科中国大学学前专

业排名中位于 A 层次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75页

教育学

心理学

课程与教学论

中外教育史

学前卫生学

学前教育学

学前心理学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管理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钢琴琴法

美术

声乐

舞蹈

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

学前艺术教育

0-3 岁婴幼儿托育

国际教育及儿童英语

梁露文

2018 级

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

茂名市第一中学

获得 2020-2021 学年荔园之星、国家奖学金、学习之星一等奖、

创新创业之星一等奖、公益之星三等奖、外语考试奖学金等荣誉,

并获得帝国理工学院(QS 世界排名第 7)、伦敦大学学院(QS

世界排名第 8)的硕士研究生录取。

学子话深大

在高三暑假忐忑不安地等待高考结果的期间,我无意中看到了作

家阿尔贝·加缪的一句话:“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

现在。”这句话令我精神一振,既然过去的事情我无法改变,将

来的事情我也无法预测,那么就应该抓住此刻去努力。在大学期

间,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全力以赴地完成每一次挑战,最终收获

了全新的、更加强大的自己。在此也要感谢我的老师同学们以及

深圳大学,这三者分别为我传授了知识、让我收获了温暖与友谊、

给我提供了优秀的成长平台,他们筑起了我通往未来幸福生活的

道路,值得我永远感恩。

教育学部

/

272

273

第276页

COLLEGE OF经济学院

历史沿革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 1997 年 5 月,由原经济系、国际金融贸易系、

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组建而成。

http://bs.szu.edu.cn

0755-2653 1345

学院主页:

咨询电话:

经济学院是深圳大学师资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教职工 156 人,专任教

师 118 人,其中教授 24 人,博士生导师 22 人,副教授 42 人,助理教

授和讲师 52 人,特聘教授 3 人。

师资力量

经济学院与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中国人保集团深圳分公司、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等央企金融机构,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深圳天华

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市同心投资基金股份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公司、华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平安利顺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

任公司、保利佐川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紧密的人才培养和项目合

作关系,共建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

COLLEGE OF ECONOMICS

- 李东辉教授

博士,经济学院教授委

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

士 / 会士 (RSAFellow),2001 年至

2015 年任教于澳大利亚新南威

尔士大学金融与财务学系。

- 钟坚教授

博 士,二 级 教 授,博

士生导师,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专家;独立出版 8 部

著作,发表 200 余篇论文,主

要研究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

经济特区。

- 郑尊信教授

博士,经济学院院长,

博 士 生 导 师,JECR

副主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

务理事;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

与货币金融。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277页

ECONOMICS 院系专业

杰出校友

7 个系: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会计学系、供应链管理系、统计学系;

5 个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供应链管理;

3 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1 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会计学;

4 个专业型硕士点:金融硕士、会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

经济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

站,是深圳大学具有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

供应链管理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为国家一

流本科课程,理论经济学为广东省重点攀峰学科,国际贸易实务、国

际贸易为省级一流课程。

2011 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经济学院成为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区。

1985 级经济管理专业,中国

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

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第

九届理事会副会长,红豆集

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局主席、CEO。

1990 级 会 计 学 专 业 校

友,华为公司副董事长、

轮值董事长、CFO(首

席财务官)。

孟晚舟 周海江

- 钟若愚教授

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

第五届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

- 张建军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会计、

审计理论研究,发表

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现

担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

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理事。

- 弋泽龙教授

博士,特聘教授,博士

生导师,经济学院副

院长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

人才“孔雀计划”。在 M&SOM、

POM、DS 等国际顶级或权威

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

经济学院

/

274

275

第278页

国际合作

就业深造

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学院积极与国外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

我院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交往已久,双方自 2013 年正式开展院际学

生交流以来,合计已派出学生 20 余人,接收对方学生 21 人,曾多次

入选国家留学生基金委优秀本科生项目;学生还可以参加校级的交换

生、短期交流、暑期培训等国际合作项目。2019 年学院还推进完成

了《深圳大学 - 宁波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课程协议(草案)》签订,

开展联合博士培养合作。借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契机,学院将继续在

对外合作领域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推陈出新,力求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率: 90%

就业单位(知名对口就职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人保

集团和平安集团等保险机构和证券基金公司,德勤等四大会计事务所,

腾讯控股等互联网公司和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公司,盐田国际、马仕基和

顺风等港口物流公司,政府机构和国有、民营及外商投资企业。

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

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

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University of Exeter、New York University、

Boston University 等。

特色

实验班

特色实验班一览表

(特色实验班的培养特色、拟选拔范围及人数请参阅学校介绍部分)

金融风险管理班 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

特许金融分析师班

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金融 国际经贸与英语实验班

( 与外国语学院合作的实验班 )

国际会计创新班

第279页

经济学(含卓越班)

微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 中级 )

特区经济学

数字经济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 英文版 )

主要课程

经济学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的基础性专业,在实际

经济岗位就业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优良可塑性。

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对毕业生未来进一步接

受研究生教育提供扎实的基础;先进的课程体系与

严格规范要求,提升毕业生对实际工作挑战的适用

性。在毕业生就业去向上,主要有进一步深造读研

(包括出国留学)、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管

理岗位、经济分析和预测岗位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实施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

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

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

域拓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理论经济学,获批广东省攀峰学科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理论经济学,全国第 19 名,广东省第 2 名

泰晤士 2024 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商业和经济,全国第 24 名,广东省内排名

第 2,世界 301-400 名

【学科 / 专业优势】 经济学院

/

276

277

第280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原理

国际市场营销

计量经济学

国际商务(英文版)

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商法(英文版)

数字贸易

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英文版)

国际贸易

发展经济学

国际贸易实务

毕业生可胜任政府对外经贸管理部门工作、外资企

业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国家综合管

理部门及大型工商贸易公司工作,或连接供销自己

创立贸易企业。近几年的数据表明,九成以上的本

科毕业生在大湾区就业。按 10 分制计算,本专业

应届就业率指数为 9.5,与其它专业相比为中上等。

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市场调研;参加各项比赛等。

就业方向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泰晤士 2024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

商业和经济,全国第 24 名,世界 301-400 名

专业特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宽基础的经济学思维训练,使学生获得

以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

题的能力;

通过专业特色尤其是外语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实

务和国际市场营销理念、策略等专业知识和

专业技能。

发挥经济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的学科优势,单独

制订培养方案,采用全英教学或中英双语教学,

培养“国际化 + 复合型”高端人才;

小规模组班教学,入学报到后院内选拔;

符合条件者可同时获经济学(或文学)学士学

位和文学(或经济学)辅修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特点是宽基础有特色:

国际经贸与英语实验班

( 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 :

主要课程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81页

金融学

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证券投资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工程

国际结算

保险学

数字金融

微观经济学

金融学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公司理财学原理

商业银行会计

国际金融

风险管理原理

金融税收

主要课程

深圳大学金融专业根植区域金融中心,毗邻香港国

际金融中心,经济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复合型金融

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

发展空间,主要就业方向为银行、证券、保险和投

融资机构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双轨制”(“大

众式”与“精英式”并举),强化专业技能“复

合式”培养方案(金融基本技能与其他专

业技能相结合);彰显专业理论与专业实

训有机结合的“模块”课程设置。

本专业另设 CFA 特色班,课程设置单列,

学生在入学后选拔录取(选拔范围及拟选

拔人数请参见学校介绍部分)。

专业特色

单独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将 CFA(美

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全球统考科目嵌入金

融学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

大部分课程选用英语原版教材,采用全英

或中英双语教学。

教学以毕业生能够达到 CFA 一级水平为目

标,同时辅以部分二级考试内容的教学,

为学生在 CFA 领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在 CFA 注册、考试报名、官方竞赛等各方

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

金融学 CFA 特色班: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特色专业

广东省特色专业

广东省名牌专业

广东省重点专业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经济学院

/

278

279

第282页

金融学(创新班)

专业特色

录取方式

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

金融风险管理班:

单独制定培养方案,与美国沃顿商学院投资

学专业接轨,主干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采用全英教学或中英双语教学,申请境外留

学深造具有显著优势;

聚焦大投资,培养精英化 + 国际化投资管理

人才;

2023 届毕业生中,50% 的学生获得境内外

高校深造录取。

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施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模式,前三年注重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

论课的学习,第四年开始进入实习单位进行

实践技能课学习(五门 11 学分),培养学

生扎实的理论和良好的专业技能。

与在深代表性金融企业建立产教融合联盟,

共建实践技能课程。

实习与就业贯通,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40 名从高考直接录取,另外 10 名从经济学院新生中二

次选拔。第一学年分成两个教学班融合学习,第二学年

起根据志愿和成绩分成: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和金融风

险管理班。

金融学(创新班)人才培养立足深圳,服务双区建

设对投资和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就业方向主

要为证券、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等金

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大型企业投资及风险管理

部门等。

就业方向

主要课程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保险学

人身保险

财产与责任保险

公司估值

融资与并购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

财务会计学

投资管理

固定收益证券

金融衍生工具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83页

会计学

专业特色

本专业知识应用性非常强,国有企业、上市公

司、金融机构等企业以及政府、学校、医院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对会计学专业毕

业生具有一定刚性需求,会计学专业是就业面

最广的专业之一。

深圳大学会计学专业注重“专业化”特色,

专业课程涵盖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CPA)的全部 6 门课程,并选用中国注册

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授课。本专业毕

业生在读研与就业方面表现出色,部分学生

进入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名校及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会 计 排 名 全

美前三)等国外名校读研。

本专业另设国际会计创新班(ACCA),该班

培养方案和课程单独设置。学生入学后,在全

校范围内二次选拔,独立成班(选拔范围及拟

选拔人数请参阅学校介绍部分)。ACCA 资格

考试的 13 门课程全部嵌入教学体系,课程选

用英语原版教材,采用全英或中英双语教学。

2023 届 ACCA 班毕业生约 40% 前往悉尼大学、

香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读研深造,部分毕

业生签约华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以及普华永道、毕马威

等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

深圳大学会计学专业学生主要在深圳本地及粤港澳

大湾区就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有企业、上市公

司、金融机构等企业以及政府、学校、医院等行政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

就业方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

成本会计学

大数据与财务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会计学

( 初级、中级、高级 )

会计学原理

审计学

财务管理学

税法

经济法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管理会计学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经济学院

/

280

281

第284页

供应链管理

专业特色

供应链管理专业建设将以高等教育发展基本

规律和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托粤港澳大湾

区中的核心引擎区位优势,结合地方高新技术

和供应链产业发展特色,打造“数据科学与管

理科学交叉融通、智慧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双

轮驱动”的专业特色。培养具备供应链战略思

维,熟悉供应链各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和运作,

兼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执行能力,能做到“站起

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供应链

管理专业人才。

本专业将同时开设“供应链金融”特色班,融

合供应链、金融、会计核心知识,单独制订培

养方案,构建“行业需求引导、企业联合共建”

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快速发展的供应链金融行

业培养定制化专门人才。

智慧城市交通与物流

国际航运业务

采购与供应管理

供应链系统仿真

供应链金融实务与分析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供应链与物流概论

智慧供应链技术基础

运筹学

供应链管理

项目评估与管理

配送管理

仓储与库存管理

主要课程

人社部已将“供应链管理师”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

类大典目录。其职业定义为: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

法、工具和技术,从事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

服务等全过程的协同,以控制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成

本并提高准确性、安全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人员。

未来 5 年,我国对供应链管理师的需求总量将达

到 600 万左右。

就业方向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2023 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

供应链管理全国第 7,专业等级 A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85页

深圳大学位于改革创新之城深圳,这里充满活力、机遇。作为深圳高等

教育的长子,深圳大学与深圳同频共振,在建校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我于 2020 年入学深圳大学,得益于丰富的特色班选拔体系,我在开学

初通过考核入选经济学院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色班,从此开始了

四年的学习。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深圳大学提供的大平台优势。

优秀的师资、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流的学生食宿和生活资源等无不为深

大学子增添满满的幸福感。同时,深大也有着丰富的赛事资源与完善的

竞赛培养体系。得益于此,我于在校期间获得 CFA 全球投资分析大赛华

南赛区亚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C 类三等奖等奖项。此外,深大同深

圳一样,有着创新的活力,在创新创业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完善的校内外

导师体系以及绝佳的基础设施。在保研过程中,深大经院对我的培养也

得到了一众学校的认可,最终我选择推免至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

究院。

最后,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10590”深圳大学,在此开始你的追梦新篇章。

深圳市福田中学

(CFA 特色班)

深圳高级中学

学子话深大

吴东鸿

2020 级

金融学

经济学院

/

282

283

第286页

人文学院

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含卓越班)、哲学、历史学、汉语

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5 个本科专业,另有 1 个面向全

校、跨学科二次选拔招生的“国学精英班”。学院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

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点。目前在读本科生 1406 人、研究生有 273 人。

学院设有 1 个藏书达 6 万余册的资料室和 1 个中文文献与语音信息处理

实验室。

学院拥有高素质、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 81 人,

其 中 特 聘 教 授 5 人, 教 授 18 人, 副 教 授 31 人, 高 级 职 称 比 例 接 近

65.4%。新进教师 100% 有博士学位,大多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

中大、港大等境内外的著名高校。教师在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语

言文字学、中国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在《文学评论》

《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65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70 余部,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22 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 30 余项。

http://wxy.szu.edu.cn

0755-2655 8019

rwxyzhaosheng@126.com

学院主页:

咨询电话:

咨询邮箱:

师资力量

SCHOOL OF HUMANITIES

- 马自力 - 金泽

特聘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第八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评 议 组 成 员,教 育 部 高 等 学 校 教 学 指

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

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

- 高建平

特聘教授,

博 导 ,中 华

美学学会会长,中国

中外文论学会会长。

特聘教授,

博 导 ,曾 任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

长兼秘书长。

SCHOOL OF 2024 学院咨询群

深圳大学“国学精英班”于 2013 年开班,管理归属人文学院。国学班立

足精英教育,打破文、史、哲等学科界限,以国学统摄相关人文学科,

培养富有国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国学典籍和治学门径有全面掌握,兼

具现代学科视野、有良好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科人才。(特

色实验班的培养特色、拟选拔范围及人数请参阅学校介绍部分)

特色实验班

第287页

- 刘丹青 - 郑宇健 - 徐斌

特聘教

授 ,原 香

港岭南大学教

授。

特 聘 教 授 ,博

导,中国语言学

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

全书(第三版)》总编委委

员暨语言文字卷主编。

- 张小也

教 授 ,广

东省历史

学会会员,深圳地

方史志学会会员。

教 授,湖 北

省中国经

济史学会理事,湖

北省民政厅地名

咨询专家。

HUMANITIES 人文学院已和中国台湾佛光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订了交流协议,

另在柬埔寨大学、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建有汉语实习基地,每年都可选

派 30 名左右学生赴对方高校交流学习。此外,学院每年也有多位同学

通过校级交换项目赴宾夕法尼亚大学、熊本大学等著名高校访问学习。

交流合作

就业深造 就业单位:

全国各地公务员系统、高教及普教系统、传媒系统。

深圳本地近年就业单位如:深圳市各区教育局下属中小学、深圳市

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深圳市福田区水务局、深圳市盐田区地税局、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凤凰卫视文化产业发展公司、上海银行深

圳支行、渣打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出版社、深圳各类文化创意公司、

深圳各类文化传媒公司、深圳各类科技公司(文职岗位)等。

深造高校:

芝加哥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

1984 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93 年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学习,曾获“全国自

强模范”“全国十佳卓越人物”等荣誉。

杰出校友

史光柱

郁秀

小说《花季·雨季》作者,1993 年进入深圳大学

中文系学习,1995 年赴美留学,1999 年从加州州

立大学毕业,现为网络作家。

/

284

285人文学院

第288页

汉语言文学(含卓越班)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

基础写作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化概论

古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西方文学

文学原理

西方文论

辅修哲学或历史学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

和深厚的国学、人文素养,具备坚实的文学理论基础

和系统的汉语言知识,具备良好的阅读写作、交流表

达和竞争应变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师)、

公务行政、文学写作、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企

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工作的现代化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行政文秘 : 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文秘、

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管理、文博策展人才;

新闻出版 : 文宣、媒体、出版等机构的写作、

编辑、管理人才。

中小学语文教师

1

2

3

4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主要就业方向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289页

哲学

中国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中国哲学经典选读

宗教学

美学

社会学

行政管理学

哲学原理

西方哲学史

科学哲学导论

西方哲学经典选读

伦理学

形式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辅修文学或历史学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培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教养、国学基础与人文关怀,

宽广的中西文化视野和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以及系统

的哲学方法训练,具备与哲学相关的伦理、宗教、文

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

解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政府机关、

社区管理、研究机构、文教单位、宗教事务、文化产

业、宣传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目标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社会工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研究、

文宣、管理、策划人才;

宗教事务管理:政府统战部门、宗教管理

机构的研究、文宣、管理人才;

思政及国学教育:文教单位的哲学、思政、

国学教学师资。

1

2

3

主要就业方向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

286

287人文学院

第290页

历史学

世界通史

史学史

中国断代史

经济史

社会史

国别史

中国地方史

中国通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选

政治史

文化史

世界断代史

国际关系史

广东地方史

辅修文学或哲学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培养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和人文情怀,扎实的史学知

识理论和国学基础,良好的文献档案处理能力;具备

实证精神、责任意识、融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

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国家机关、科研部门、文教机

构、文博档案、旅游企业等各类单位的文职工作;培

养具有进一步深造潜能的史学专才。

培养目标

文博管理 :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博物馆、

档案馆等机构的档案文物管理、编目导览、

宣传策划人才;

旅游文化 : 政府文体旅游部门、名胜古迹、

公园景区、旅行社的文宣、策划、导游人才;

历史教学 : 文教单位的历史教学师资。

1

2

3

主要就业方向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91页

汉语言文学 ( 师范 )

现代汉语

中国现代文学史

西方文学

文学概论

基础写作

心理学

语言学概论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比较文学

西方文论

教育学

语文教学论

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教 主要课程

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

语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

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够

在高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

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目标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 / 专业优势】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

288

289人文学院

第292页

文院厚实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学生活动,积极温馨的氛围和腹有诗书的

老师们,成就了现在的我。深圳大学,梦开始的地方;人文学院,扬帆

启程的港湾。

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

专业成绩排名第 1;双修心理学专业;多次荣获各类奖学金、荣誉 10 余次。

“学习之星”二等奖,“优秀学生干部”三等奖,深圳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深圳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腾讯益友奖学金优秀班导生,2020 微信小程序应

用开发大赛全国一等奖,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铜奖,“荔园挑战”

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

许嘉敏

2018 级

哲学

重庆市渝高中学

学子话深大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化通论

写作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外国语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主要课程

本专业注重汉语和外语双重能力的培养,

既注重培养中外语言、中外文学及中外历

史文化等基本素质,又注重汉语国际教育

及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

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充分接受人文社会科

学的基本训练,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

技能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实践以及基础教育的基本能

力。本专业发挥地域优势,实习基地涵盖

深圳知名汉语国际教学机构、国际学校、

中小学等,为学生与社会接轨提供充分的

机会。

培养特色

本专业致力于打造深圳特区及南中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人

才培养基地,为深圳特区及国内外输送专业素质过硬的

国际汉语教师。

就业方向:

大湾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国内外各类学校

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

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

传播交流相关工作。

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前景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293页

国学精英班(校内二次选拔)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 / 历史学 /

哲学学士

以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学

科及国学研究所为依托

汉语言文学 | 历史学 | 哲学各专业课程

《周易》

《左传》

《史记》

《论语》

《孟子》

《庄子》

《楚辞》

《昭明文选》

文字学

音韵学

文献学

中国文学史

中国通史

中国哲学

《诗经》

《尚书》

《礼记》

主要课程

选拔方式

面向全校普通类学生二次选拔(文理兼招),

具体以学院通知为准。

选修

打破文、史、哲等学科界限,以国学统摄相关人文学

科,突破现有学科壁垒,使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呈现

学科交叉、通专结合、强基重本等崭新面貌。宽口径、

重基础,实施高素质研究型拔尖人才教育,培养富有

国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国学典籍和治学门径有全面

掌握,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出土文献及外文资

料,兼具现代学科视野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文科

人才。在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推进高校文科教育

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学精英班将继续

为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目标

国学及基础教育:文教单位的国学教学及

语文、历史、哲学教学师资。

社会工作 : 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文宣、

管理、策划人才;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文博策展、旅

游文化宣传人才;

新闻出版:文宣、媒体、出版等机构的写作、

编辑、管理人才。

1

2

3

主要就业方向

4

【学科 / 专业优势】

/

290

291人文学院

第294页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源起 1989 年创建的生命科学研究室,2002

年组建由中国科学院倪嘉缵院士任院长的生命科学学院,2015 年更名为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

和化学生物学的开

创者;曾任中科院长春应化

所所长、深圳大学生命与海

洋科学学院院长。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院

长;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

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

年女科学家奖等奖励。担任中国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

学家分会副会长。

深圳大学讲席教

授; 国 家 重 点 研

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深

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鹏

城学者特聘教授。

- 倪嘉缵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宏涛

教授,博士生导师

- 胡章立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专任教师 80 人,其中教

授 31 人,副教授 27 人,讲师 24 人,100% 具有博士学位,80% 以上

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师资力量

COLLEGE OF LAND OCEANO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OCEANOGRAPHY

学科建设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神经科

学与行为学”“农业科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

传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环境科学/生态学进入ESI世界排名

前3‰。

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生态学一

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授权点。

“植物生理学”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并入选国家一流课程;

“生命的律动”入选国家一流课程;“微生物学(双语)” 、“应用海洋学”

入选广东省一流课程。

http://bio.szu.edu.cn

0755-2653 8018(工作日 9:00-11:30,14:30-17:00)

skyzs@szu.edu.cn

学院主页:

咨询电话:

咨询邮箱: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295页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理

事,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主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

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广东省精品课

程、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莫蓓莘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

量元素分会副理事长,

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

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奖进步

三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

等奖等。

- 刘琼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动物学会副

理 事 长, 曾 获 广 东

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

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主

编出版著作 2 部、教材 3 部。

- 邓利

教授

省部级平台

市级平台

01

科研实力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 2.2 亿元,拥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4 个、深圳

市重点实验室 3 个,校级研究所(中心)9 个,建有蛋白质组学、基

因组学、结构生物学和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等公用技术支撑平台。近五

年学院获得总到账经费共 2.84 亿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 91 项,包

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5 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专项 1

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 1 项、深圳市孔雀团队 2 项;获得国家

发明专利授权 60 项,获奖成果 6 项;发表高水平 SCI 学术论文 807 篇,

2019 年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发表深圳大学建

校以来首篇正刊研究论文。

校企合作 与华大基因、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王医药科

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未名新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普洛

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波

顿香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心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赛格诺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中心、深圳市药品检

验所、深圳市朗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境工程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等 60 多家生物技术相关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计划”,

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LIFE SCIENCES

GRAPHY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植物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海洋藻类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深圳市海洋藻类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海洋藻类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

292

293

第296页

国际合作 学科竞赛

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生竞赛成果突出,

近三年,参加国内外学科、技能竞赛六大赛事共获国

际级奖项 8 项,国家级奖项 88 项,省级奖项 111 项。

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

特等奖,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022 年获“深

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iGEM 竞赛团队,

自 2014 年首次参赛以来,共获得 9 金 1 铜 6 项单项

奖及 10 次单项提名,2018 年荣获本科生组全球季

军,2021 年和 2023 年位列全球前十(Top 10)。

特色实验班

海洋科学菁英班

( 院内特色实验班 )

1. 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3+1+1”项目:

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在本院完成前三年相关课程的学

习,并取得相当于雅思 6.5(单科不低于 6)以上成

绩者,可入读奥克兰理工大学相关专业进行为期一年

的 4 门硕士预科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获得深圳大

学学士学位;并可申请进行为期一年的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工作,论文答辩通过者获颁奥克兰理工大学理学

硕士学位。

2. 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3+1+1”项目:

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在本院完成前三年相关课程的学

习,学生的累积平均绩点(GPA)最低需达到 2.75,

语言成绩达到托福纸考 550(或机考 213,或网考

79)分,或者雅思成绩 6.5 分及以上者,可在第 4

年进入密歇根理工大学并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学

生获得深圳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如果学生自主申

请并且被密歇根理工大学研究院录取,可以继续完

成为期一年研究生项目,论文答辩通过者获颁密歇

根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我院学生入读上述两所学校的学费在所在学校国际

留学生费用的基础上,均享有一定程度的优惠。

就业深造

·

就业单位(部分)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华大临

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

股份有限公司、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朗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

院、深圳市海洋坏境与资源监测中心等。

深造高校(部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

技大学、海德堡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

第297页

杰出校友

2005 届本科毕业生,博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再生医学专业,师从克隆羊之

父 Ian Wilmut 教授。2005 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特等奖,是深

圳大学目前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的唯一最高奖,2009 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

等奖。2007 年获国家公派博士留学生基金。曾任中欧 AIRMID 再生医学协

会中方协调员。现为深圳市天安骏业集团生物医药产业首席科学家,深圳市

坪山区政协委员。

白羽

2003 届本科毕业生,2009 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前往

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获美国国家癌症

研究所国家癌症研究奖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奖学金和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科研奖励等荣誉。现在工作于西湖大学,获国家和浙江省及杭州市等多

个人才项目。

许圳杰

2000 届本科毕业生,创立新西兰人参有限公司(Kiwi Ginseng Ltd),是新

西兰人参行业的领导者和标准制定者。

陈楚林

2002 届本科毕业生,现任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党委书记。先后获深圳

市抗击非典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深圳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先进个

人、广东省卫生系统 2010-2011 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李博

2007 届硕士毕业生,现任华大基因副总经理。曾获得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

疫情先进个人、深圳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主导华大基因旗下全球实验室的

筹建、运营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负责全球“火眼”实验室的运营支持

工作。 “火眼”实验室作为重要抗疫力量大量承担国内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其快速建设和运营的工程化范式已输出到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

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张红云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

294

295

第298页

生物技术

面向国际国内生物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未来已来:

21 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前沿热

点。生物产业迅猛发展,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科技

与产业革命,对经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发展产生巨

大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生命组学、干细胞和合成

生物学等前沿科学的快速发展,加速推动了生物技

术在农业、医药、能源、工业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202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十四五”生

物经济发展规划》,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

医药”作为生物经济 4 大重点领域之一,并对推

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专门部署,生物技术的发

展迎来良机。

立足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蓬勃发展:自 2005

年深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

产业基地”以来,生物产业规模高速增长,基因测

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细胞治疗等技术跻身世界前沿

行列;已建成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

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并培育了一批我国生物

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各类生物企业 7000 余

家,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生物产

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现代生物技术相关专业人才

的需求急剧增加。

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前景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色弱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名牌专业

广东省特色专业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生命科学,

广东省并列第 4,全国并列 21 名,世界

排名 301-400

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广东省排名 3,

全国排名 47,世界排名 181

泰晤士 2024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US News 2023 学科排名 :

生物技术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毕业生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近年本科生就业与升学

质量高。就业方向包括生物、医药、环境、生物技术投资、检验检疫等相关行业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等。

核心就业企业如华大基因、深圳海关、迈瑞生物医药、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药品检验所、海普洛

斯生物科技、华瑞同康、亚能生物等优质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攀升,2023 届达 54.7%,

包括清华、北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名校和康奈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哥伦比

亚大学等海外名校。

就业方向

1

2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299页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

物学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

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分

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细胞工

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

学基础、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现代生命科学进展

等 20 余门课程。

合成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发育生物学、神

经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与组学大数

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微生物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制品学、

食品分析与检验、动植物检验检疫、高通量测序

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生物智能化检测技术、

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生物检验实训等。

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1

2

培养特色

3

4

5

6

“一主轴三平台”构建多元化生命科

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以分层次、递进式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为主轴,赛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

合三平台齐力助推生物技术行业中坚力

量及后备领军人才。

科教融合:

依托广东省植物表观遗传学重点实

验室、广东省海洋藻类生物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训练

科研能力。

赛教融合:

以赛促教,打造优异的教学平台,为学

生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赛事创

造优异条件。

产教融合:

依托深圳市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优势,搭建课外科技创新训练平

台,与 70 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培

养人才模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国际化培养体系:

通过专业课开设中英双语教学班,与美

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理工

大学建立“3+1+1”的联合办学等方式,

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微专业拓展:

创立“生物智检”微专业,满足国家对

检验检疫、智能检测等领域不断增长的

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接产业需求,拓

展强化学生的核心专业技术能力。

学生获奖情况:

通过“科教融合”“赛教融合”“产教融合”全

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共

获得国际级奖项 12 项,国家级奖项 47 项,省级

奖项数十项。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

296

297

第300页

生物科学(含卓越班)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特色专业

生命科学,广东省并列第 4,全国并列 21 名,

世界排名 301-400

生物科学,广东省并列第 3,全国并列 27 名

泰晤士 2024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

QS 2024 学科排名 :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色弱

专业前景

国家“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脑

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

新能源、新材料”等,这些重点发展领域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都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生物科学相关产

业是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国家对该领域的科研投入

力度不断增大,金融资本对生物产业的投资也不断

增长,因此社会对生物学相关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

也在不断增长。

生物、医药、食品、健康、环保、农、林、牧、渔

等相关行业科研、教育、生产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

管理部门。

主要课程

园林植物及规划

植物营养学

藻类学

免疫学

生物信息学基础

人工智能导论

神经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环境生物学

蛋白质分子基础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专业选修课程: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植物学

植物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实验

动物学

动物学实验

专业核心课程:

【学科 / 专业优势】

生物科学综合性实验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就业方向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宣传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