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第二课堂】学校标本馆场馆式教学260
【第三课堂】秦岭综合课程实习 集体照
261
262
野外标本采集
263
264
265
室内标本制作
266
优秀生物摄影作品
267
主 编:薛党鹏
副主编:邓先武
编 委:李 金 张 颖 李 静
268
目 录
第一章 秦岭从哪里来..................................................................................- 1 -
第二章 秦岭的重要象征........................................................................... - 14 -
第三章 定义中国,凭什么是秦岭........................................................... - 22 -
第四章 陕西秦岭山区野生动植物简介................................................... - 34 -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 - 43 -
第六章 秦人 秦岭 秦帝国——《大秦岭》纪录片里的秦岭传奇....... - 48 -
第七章 诗韵秦岭....................................................................................... - 55 -
第八章 秦岭与历史................................................................................... - 60 -
第九章 一抓到底正风纪 秦岭违建整治始末........................................... - 66 -
269
第一章 秦岭从哪里来
秦岭山脉是在新生代发生强烈隆升而形成的, 但它在古生代-中生代却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造山带演化过程。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涉及到大洋板块俯冲、弧后
盆地扩张、不同陆块/地体分离与拼合以及造山期后强烈陆内变形。晚中生代秦
岭造山带大规模走滑变形、地体侧向挤出以及陆壳俯冲等地质过程最终奠定了
秦岭造山带现今的平面几何形态和内部地质结构。秦岭造山带演化所形成的挤
压构造地貌在晚白垩世-古新世阶段被完全夷平。秦岭山脉新生代的隆升与地壳
伸展作用相关, 而非挤压构造的结果。秦岭山脉隆升与北侧渭河盆地沉降同时
发生, 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山-盆体系。秦岭山脉的隆升速
率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中期相对缓慢, 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基本停止。中
新世中期秦岭山脉开始重新隆升, 并且在晚中新世-第四纪隆升速率明显增大。
秦岭山脉的隆升主要受其北缘断层的控制。当秦岭北缘断裂为正断层时, 它不
仅导致上盘渭河盆地强烈断陷, 而且造成下盘的秦岭山脉发生翘倾抬升。当秦
岭北缘断裂为压扭性走滑断层时, 它所引发的挤压作用则使渭河盆地发生抬升
和剥蚀, 秦岭山脉也停止了翘倾抬升。秦岭北缘断裂在 10 百万年左右演化为一
个侧向连续的大型正断层, 从而导致秦岭山脉自晚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快速隆
升。
引言
横亘于中国中部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方地理、气候和动植物的
天然分界线。秦岭山脉西起甘肃的迭山,穿越陕西中,东至河南的伏牛山,东西
长约 800km。秦岭北侧为渭河盆地, 南以汉江为界(图 1)。秦岭山脉主要山峰
270
海拔在 2000~2500m, 主峰太白山海拔达 3776m。秦岭山脉在先秦时代被称
为“南山”或“终南山”。中国最早记录秦岭或“南山”的文字出现在《山海经》
和《禹贡》,《山海经》中的《南山经》清楚地描述了“南山”的地理概况。编于
春秋时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描写与秦岭相关的诗歌,如《小雅
·南山有台》等。先秦时期为什么将秦岭称为“南山”的原因并不清楚。一种可能
性是秦岭这座巨大山脉位于渭河流域之南, 所以当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便把那
座山称为“南山”,与“南山”相对应将渭河北侧的高陵称为“北山”。“秦岭”
一词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汉代地方志《三秦记》中: “秦岭东起商雒, 西尽汧陇, 东
西八百里”。显然, “秦岭”名称的使用应是从秦朝或汉朝开始的, 秦王朝的强
盛可能使人们将“南山”改称为“秦岭”。“南山”和“秦岭”在中国古代诗歌
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 但“秦岭”现今已被确定为正式的中国地理名称,秦岭
的地质发展一直是地质学家探讨的科学问题。秦岭的演化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即早期秦岭造山带演化阶段和晚期秦岭山脉形成阶段。古生代——中生代为秦岭
造山带发展时期,涉及到大洋板块俯冲、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发展、相邻陆块
/地块的碰撞以及伴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新生代是秦岭山脉的
形成阶段,它是秦岭造山带北部在伸展作用下发生强烈隆升的结果。
秦岭山脉与秦岭造山带
山脉(mountain ranges)是一个地理学概念,是指大陆内部由山岭和山谷组
成并沿一定方向延伸的地理单元,它以高耸狭长的地貌为特征。山脉的隆升有多
种成因, 可由地壳挤压形成,如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海
拔 8844m); 由地壳伸展形成,如位于东非裂谷西支的鲁文佐里山(主峰海拔
271
5109m);与走滑构造作用相关, 如阿尔金山脉(苏拉木塔格峰海拔 6295m);或
由火山喷发形成, 如位于肯尼亚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火)山(主峰海拔
5892m)。造山带(orogenic belt)则是一个地质学概念,是指由造山作用形成的
一个地质构造带。造山作用是指与大洋板块俯冲以及大陆块体碰撞/增生相关的
一系列地质过程, 包括大规模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以及强烈构造变形。造山
带通常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古老造山带多已被夷平或被后期其他地
质作用所改造。
图 1 秦岭及邻区地貌图
秦岭造山带与秦岭山脉同样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岭造山带是指华北与扬
子陆块经过长期复杂拼合过程而形成的一个造山带, 其范围包括华北和扬子陆
块在拼合过程中所影响的一个狭长区域(图 1)。秦岭造山带向东包括桐柏-大别造
山带, 所以地质文献中也常把秦岭造山带与大别造山带合为一体, 统称为秦岭大别构造带。秦岭造山带向西与阿尼玛卿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相
272
接, 所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阿尼玛卿、东昆仑和祁连山等造山带在地质文献中
也被合称为中国的“中央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的演化
秦岭造山带的演化主要发生在古生代——三叠纪时期。各种地质记录明确指
示, 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涉及两次大洋板块的俯冲和两次陆块的碰撞。晚中生代时
期, 由于华北与扬子陆块持续汇聚, 秦岭造山带又发生了强烈的陆内构造变形,
中-晚三叠世形成的构造格局被大规模改造。图 2 显示了秦岭造山带在经历了晚
中生代构造变形后的构造格局。秦岭造山带可分为北秦岭、东秦岭和西秦岭几个
构造单元。北秦岭位于整个秦岭造山带的北部边缘, 南缘为商丹缝合带或商丹断
裂带, 北侧为栾川断裂带。东秦岭和西秦岭位于北秦岭的南侧,两者之间通常以
甘肃省徽县和成县两个中-新生代盆地(徽成盆地)为界。 西秦岭在新生代发展为
青藏高原东部的一部分, 以强烈挤压变形和隆升为特征; 而东秦岭则受青藏高
原向外扩展的影响较弱, 新生代主要受伸展构造的控制。然而, 标记东秦岭和西
秦岭之间地质演化差异性的界限一直缺乏明确的划分。就秦岭造山带的地质结构
来讲, 两者应该以宁陕断裂为界。西秦岭保存有完整的秦岭造山带古生代-三叠
纪的地质记录, 北侧和南侧分别被两个缝合带所限, 即商丹缝合带和勉略缝合
带(图 2). 东秦岭则经历了与西秦岭完全不同的古生代-三叠纪演化过程. 东秦岭
包括南秦岭和大巴山两个构造带(图 2)。根据对这两个构造带内地层和沉积序列
的分析, 证明东秦岭在晚元古代‒古生代时期应属于扬子陆块的边缘, 它在晚中
生代才被卷入到秦岭造山带之中。目前研究资料显示, 勉略缝合带向东终止于宁
陕断裂(图 2), 没有地质证据显示它沿东秦岭南缘继续向东延伸。因此,东秦岭与
273
北秦岭之间缺失一个可与西秦岭地质演化过程相类似的地块。
图 2 秦岭构造带构造单元划分
图 3 是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建立的一个秦岭造山带演化模型。在新元古代-奥
陶纪时期, 华北陆块与一个外来地块之间曾存在一个古大洋, 称为商丹洋(图 3a)。
商丹洋板块自晚寒武世开始向华北陆块之下俯冲, 导致华北陆块南缘在晚寒武
世-奥陶纪发展为一个活动大陆边缘, 出现火山岛弧、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等。二
郎坪蛇绿混杂岩被认为是弧后盆地的产物, 而北秦岭则记录了与俯冲过程相关
的火山岛弧和弧前盆地体系(图 3b)。 早志留世商丹洋闭合, 北秦岭与外来地块
发生碰撞, 二郎坪弧后盆地也同时关闭。商丹洋和弧后盆地的闭合在秦岭造山带
北部形成了两个缝合带,即商丹缝合带和二郎坪缝合带(图 3c)。 扬子陆块在早古
生代曾远离华北陆块, 直到晚古生代才逐渐向华北陆块漂移, 两个陆块之间被
古特提斯洋或秦岭洋所分隔。自二叠纪开始, 秦岭洋板块向新增生到华北陆块南
274
缘的外来地块之下俯冲(图 3d)。 晚古生代时期, 扬子陆块北部边缘始终为被动
大陆边缘, 以发育浅海陆棚和斜坡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为特征。扬子陆块
在中-晚三叠世与外来地块发生碰撞, 勉略缝合带最终将华北与扬子陆块结合在
一起(图 3e)。 中-晚三叠世形成的秦岭造山带主要由北秦岭和外来地块两部分组
成, 其南、北边缘分别为勉略缝合带和二郎坪缝合带, 其南、北两侧还可能发育
周缘前陆变形带和前陆盆地。扬子陆块在晚中生代继续与华北陆块汇聚, 并同时
发生顺时针旋转, 造成秦岭造山带进一步缩短变形。扬子陆块向北的斜向挤压导
致秦岭造山带内的外来地块发生陆内俯冲和侧向逃逸(图 3f), 使得秦岭造山中晚三叠世构造格架被改造。到早白垩世, 外来地块由于持续的陆内俯冲和侧向挤
出而最终在东秦岭消失, 使得扬子陆块与北秦岭直接接触(图 2)。 桐柏造山带发
育晚三叠世高压变质带, 而该变质岩带直接与北秦岭拼贴在一起。这一现象很可
能是早期外来地块的消失导致南部勉略缝合带与北部商丹缝合带直接拼合的结
果。由于晚中生代强烈构造变形, 东秦岭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的地质记录已
不完整。不同研究者依据不同研究方法和地质资料已提出了多种秦岭造山带二维
构造演化模型。然而, 要重建秦岭造山带三维时空演化历史还需要更多的细致工
作, 如合理恢复造山带内部不同地块的时空关系以及大型断裂带的演变。
275
图 3 秦岭造山带二维演化模型
秦岭山脉的形成
在晚白垩世到古近纪, 秦岭造山带经历了一个缓慢的隆升过程, 造山带早期
的构造地貌被大幅度剥蚀和夷平。从始新世 (约 50Ma)开始, 秦岭造山带北部又
发生强烈隆升。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海拔为 3771m, 北侧渭河盆地海拔为 400m,
276
两者在不到 40km 的距离内出现大于 3300m 的高度差异(图 4a)。为了恢复秦
岭山脉的隆升方式和历史, 已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恢复山脉隆升
历史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磷灰石和锆石矿物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分析。秦岭山
脉广泛出露早白垩世花岗岩, 因此成为研究秦岭山脉新生代隆升历史的主要岩
石。研究者主要分析了华山花岗岩和太白山花岗岩的冷却历史。华山花岗岩的锆
石 U-Pb 年龄为 (133.8±1.1)Ma; 太白山花岗 岩的锆石 U-Pb 年龄为
(124.4±1.3)Ma。根据对角闪石矿物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计算, 确定太白山花
岗岩形成时所处的深度为 12km。太白山花岗岩现今已出露于地表, 因此自晚白
垩世开始至少有 12km 厚的上覆地壳物质被剥露掉。
山脉隆升/剥露速率的变化可依据花岗岩体冷却速率的变化来推断。冷却速
率快指示隆升速率快, 冷却速率慢反映隆升速率慢。依据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
迹热年代学的详细分析, 目前已很好地限定了太白山和华山花岗岩体在新生代
的冷却历史。 分析结果显示,太白山和华山花岗岩都是从始新世开始冷却, 并
经历了早期相对快速、中期缓慢和晚期快速的冷却速率变化(图 4b)。早期冷却
发生在(50~25Ma)期间, 冷却速率为 3℃/Ma; 25~10Ma 为花岗岩相对缓慢冷
却阶段, 冷却速率为 1℃/Ma; 从大约 10Ma 开始, 花岗岩的冷却速率达
5℃/Ma。太白山和华山花岗岩的冷却速率变化反映了新生代秦岭山脉的剥露/
隆升历史,即秦岭山脉在始新世-渐新世中期开始相对快速隆升,但隆升过程在渐
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明显变缓。秦岭山脉自晚中新世发生快速隆升, 并延续到
第四纪。 沿秦岭山脉北缘和在渭河盆地内部, 断裂运动现今仍十分活跃, 并引
发多次 6~8 级地震。1556 年华山北缘断裂活动引发了华县 8 级大地震; 1568
277
年渭河断裂活动又触发了西安东北部 6.7 级大地震。
秦岭山脉的隆升与北侧渭河盆地的沉降同时发生, 它们是在同一构造环境
下形成的。各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揭示渭河盆地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下沉降形成
的, 因此也被称为渭河地堑。控制渭河盆地沉降和沉积作用的主要断层为秦岭北
缘断裂和华山山前断裂, 如户县沉积中心受控于秦岭北缘断裂,而固市沉积中心
受控于华山山前断裂。影响渭河盆地构造-沉积发展的其他主要断裂还包括北山
南缘断裂和渭河断裂。由于主要受秦岭北缘断裂的控制, 渭河盆地南部沉降非常
强烈. 新生界户县和固市沉积中心的厚度达 6000~7000m, 造成渭河盆地南北
278
向剖面表现出明显的半地堑特征(图 4c)。
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自晚始新世开始发育, 与秦岭山脉开始隆升的时间基
本一致. 对渭河盆地的地层单元划分和时代已开展了长期研究, 建立了完整的
地层层序。位于渭河盆地南缘的蓝田地区新生界最底部为红河组, 由一套冲积扇
和河流沉积组成。红河组在盆地边缘约 250m 厚, 但在盆地内部厚度可达
1000m。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白鹿塬组由灰白色砾岩、砂岩和泥岩组成, 为冲积
扇与河流沉积。 白鹿塬组在盆地边缘与红河组呈不整合接触, 厚 200~400m,
但在盆地内部与红河组为连续沉积, 厚度达 2000m, 以湖泊和三角洲沉积为特
征。渭河盆地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发生抬升, 秦岭山脉也在此阶段被强烈
剥蚀和夷平。中新世冷水沟组与下伏白鹿塬组为不整合接触, 但向上与寇家村组
为连续沉积. 冷水沟组和寇家村组在盆地边缘由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岩组成,
代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和辫状河流沉积体系. 这两个地层组在盆地内部则为细
粒沉积相, 指示湖泊沉积环境。 中新世晚期-更新世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霸河组、
蓝田组和三门组, 是一套湖泊沉积, 累计厚度可达 2500~3000m。从晚中新世
开始, 渭河盆地湖泊沉积体系不断增大, 形成了所谓的三门湖。汪品先等(1982)
曾报道在新近纪永乐店群第二段和第三段(大致相当于灞河组和蓝田组)发现了有
孔虫, 指示上新世的海泛事件可能导致海水侵入到渭河盆地。
279
图 5 渭河盆地的地层序列和秦岭山脉的形成过程
秦岭山脉的隆升与渭河盆地的沉降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耦合, 它们构成
了一个伸展构造环境下完整的山-盆系统。图 5 恢复了秦岭山脉与渭河盆地在发
展过程中的耦合关系。秦岭山脉实际上是秦岭造山带北部或北秦岭在新生代发生
隆升而形成的。晚白垩世-古新世期间, 北秦岭和华北克拉通南缘处于右旋压扭
性构造环境。 挤压构造作用导致北秦岭发生抬升和受到长期剥蚀, 中生代形成
280
的构造地貌被夷平(图 5a). 古新世秦岭造山带的夷平使得中国南、北方动物可以
广泛迁移和交流。始新世区域性伸展作用导致秦岭北缘正断层的形成和发展. 作
为断层下盘的北秦岭发生翘倾抬升,而位于上盘的华北克拉通南缘则发生断陷
(图 5b)。太白山和华山早白垩世花岗岩的冷却历史明确记录了始新世-渐新世期
间秦岭的隆升过程, 而红河组和白鹿塬组的发育则指示渭河盆地也是自始新世渐新世开始沉降和沉积。上述地质事实共同反映秦岭山脉是自始新世开始形成的.
秦岭山脉的隆升并不是一个连续过程. 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 秦岭北缘断裂
由早期正断层转变为左旋压扭活动, 导致秦岭山脉停止隆升. 与此同时, 渭河盆
地也停止沉降, 缺失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沉积, 中新统冷水沟组与下伏地层
之间出现不整合面(图 5c). 秦岭山脉在这一时期的夷平也得到了古脊椎动物活
动和分布的证实, 因为新近纪早期秦岭山脉内部的动物与外界保持很好的交流。
经过相对短暂的剥蚀和夷平, 秦岭山脉大约从 20 Ma 又开始继续隆升, 但在
20~10Ma 期间隆升速率相对缓慢。渭河盆地也恢复了沉降, 沉积了冷水沟组和
寇家村组(5d)。与秦岭山脉缓慢隆升相对应,渭河盆地的沉降幅度在 20~10Ma 期
间也较小, 冷水沟组-寇村组的厚度一般小于1000m. 秦岭山脉在晚中新世开始
大规模快速隆升, 并且一直持续到第四纪. 渭河盆地也同时发生强烈沉降, 导致
盆地可容空间快速增大, 造成湖泊沉积体系的广泛发育, 形成了分布面积广阔
的“三门湖”(图 5e).
秦岭山脉的隆升和发展与伸展断裂的活动直接相关. 正断层的活动一方面
造成上盘沉降而形成裂谷盆地, 另一方面导致断层下盘由于上覆岩石的卸载而
发生翘倾式均衡抬升。秦岭山脉新生带隆升正是其北缘断裂活动的结果, 即由于
281
上盘岩石的卸载而发生均衡反弹. 始新世-渐新世时期, 秦岭北缘断裂还不是一
个连续的大型正断层, 而表现为一系列东西向延伸的小型正断层. 渭河盆地在
始新世-渐新世时期曾发育多个独立的小型断陷盆地, 它们的沉降和沉积作用正
是受当时秦岭北缘小型正断控制。小型正断层的垂向断距不大, 因此其下盘的翘
倾抬升幅度也相对较小。因此, 秦岭山脉北缘早期小型正断层仅仅导致秦岭山脉
发生缓慢和小幅度的隆升。到中新世晚期, 秦岭山脉北侧小型断层已互相连接,
形成为一个侧向延伸 >300km 的大型正断层, 即秦岭北缘断裂。秦岭北缘大型
正断层活动导致秦岭山脉经历了新生代以来最为强烈和快速的隆升, 同时也造
成渭河盆地发生大规模的沉降和扩展。因此, 现今高耸的秦岭山脉主要是在晚中
新世-第四纪时期形成的。
结语
秦岭山脉与秦岭造山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秦岭造山带从晚元古代到三叠
纪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化历史, 涉及到大洋板块俯冲、陆块拼合以及相关的岩浆
活动、变质作用和挤压变形等地质过程. 秦岭造山带在中-晚三叠世最终将华北
与扬子陆块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晚中生代又受到陆内构造变形的强烈改造. 秦岭
造山带北部自始新世开始隆升, 隆升过程与地壳伸展作用相关. 新生代秦岭山
脉与渭河盆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山-盆体系. 受区域构造环境
变化的影响, 秦岭山脉在新生代经历了多阶段隆升过程. 秦岭最强烈和快速的
隆升发生在晚中新世-第四纪, 渭河盆地也同时发生大幅度沉降. 秦岭北缘断裂
是由早期小型断裂逐渐演化为一个侧向连续的大型正断层. 晚中新世-第四纪秦
岭北缘断裂强烈活动是导致其下盘或秦岭山脉发生大规模翘倾抬升的原因。
282
第二章 秦岭的重要象征
狭义上的秦岭,是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
江河谷为界,西至嘉陵江,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 4 条河流的分水
岭。东西绵延 400~500 公里,南北宽达 100~150 公里,是陕西省内关中
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为华夏文明的祖脉。广义上的秦岭,则西起昆仑,
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桐柏山、大别山,横贯东西,绵延 1600 多公里,
是长江和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分水岭。
283
摊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秦岭横卧中华地理版图的中央,北接黄土高原,
南握四川盆地,不仅以地理位置,更以显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成为我
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和地理标志。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
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
线。
我国的中央水塔
之所以说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因以秦岭为界,形成了黄河、长江
两大水系,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以南为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渭河、汉江、
嘉陵江、洛河等。
从河流分布上看,秦岭水资源储量 220 多亿立方米,约占黄河水量的
1/3、陕西水资源总量的一半,是陕西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284
据统计,从 2014 年 12 月 12 日至 2019 年 12 月初,以秦岭为源头
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提供了 258 亿立方米的水,缓解了北京、天津、
河北和河南等省市供水问题,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在受水区供水安
全、水生态保护、地下水超采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
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南
水已成为京津冀豫 20 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
表水Ⅱ类以上,沿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5859 万。
秦岭还不仅仅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野生动植物
的宝库。秦岭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产品和保障,能够涵养水源、
保持土壤、调蓄洪水、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经
济价值。
285
中华民族的祖脉
何为“祖脉”?简言之,它犹如万流之源,绵延不竭,祖先诞生于此,
民族形成于此,历史开端于此。莽莽秦岭,人文悠悠。距今 115 万年前,
蓝田人已在山谷间繁衍生息,此后半坡人、郧西人和仰韶人留下了他们的足
迹,古人类在此聚合交融。
经年累月,传说流播。华胥氏在此建国立邦,繁衍子孙;伏羲氏在此发
明八卦,结绳记事;女娲氏在此捏泥造人,炼石补天;神农氏在此尝尽百草,
教民农耕;轩辕氏在此征伐蚩尤,天下安定;周公旦在此制礼作乐,天下归
心;老聃在此出函谷关,留《道德经》……《尚书》有云:“华夏蛮貊,罔
不率俾。”华夏民族就在秦岭温暖宽厚的怀抱里悄然孕育、渐成规模。
一座山脉,半部国史。公元前 11 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
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 763 年,秦文公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
之后数百年里秦国人依凭秦岭庞大富饶的身躯不断开疆拓土。“秦孝公用商
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秦王嬴政更是一扫六合,统一中国,称
286
皇帝,设郡县,修长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奠定中国 2000 余年政
治制度基本格局。
秦政暴虐,天下再乱。起义军领袖刘邦意识到“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
全而有也”,“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于是入主关中,与百姓约法三章,
终底定四方,建立西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融合与动荡持续了 400 年
之久,直到公元 618 年唐王朝的建立,才结束了这一旷日持久的乱局,从
而迎来了史上少有的盛世。
无论江山如何鼎革变幻,秦岭依旧大爱无言,默默地为一个个朝代提
供滋养与屏障。
巍峨的秦岭见证了周、秦、汉、唐等 13 个王朝兴衰荣枯,西安也成为
我国建都时代最早、建都王朝最多、定都时间最久、都城规模最大、历史文
化遗迹最丰富的古代政治中心。这里承载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为深厚坚实、
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维系着我们民族对共同起源的认知和根基情感的认
同。
287
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何为“象征”?概言之,它仿佛群峰之首,巍然矗立,代表着文化的厚
度,文明的高度,精神的温度。壁立千仞,基础必固。5000 多年的中华文
化在秦岭书写了浓墨重彩。
周人不断探究天人之际,制定周礼,礼仪活动已经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文化渗透到中国人血液当中。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两汉经学遂蔚为大观,盛极一时。
终唐一代,佛音悠扬,先有西域龟兹人鸠摩罗什于秦岭山岚雾霭之中潜
心翻译,为后世传下佛经 94 部,总计 300 多万字。此后高僧辈出,流派纷
纭,汇聚为中国化的佛教即禅宗。除却经典,更有诗篇。王维在辋川隐居,
描绘出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
景象;韩愈遭遇仕途贬谪,发出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
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喟叹。文学史上总不乏秦岭的踪影。
288
降至北宋,关学兴起,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激励着后世无数读书人为苍生社稷殚精竭虑。
山不厌高,有容乃大。秦麓南北,泾渭两岸,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文化
辐辏融汇,构成了一个庞杂多元的文化系统。游牧文明曾长期在这里存在,
秦国崛起后便开启了长达 2000 多年的农耕文明时代。关中文化是其底色,
巴蜀、荆楚、中原、西域等文化类型为这里增添了缤纷多彩的色调,共同描
绘了华夏文明的瑰丽画卷,彰显出一种成熟文明的博大、包容与高明。作为
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源头与骨架,秦岭的地位不可撼动。
山之大者,精神长存。名山哺育人类,人类赋予其精神内涵,古今概莫
能外。秦岭涵养万物,中国人受其启示,提炼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
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天人合一式价值追求;儒学在这
里跻身庙堂,道教在这里发源兴起,佛教在这里祖庭遍布,这正是“和而不
同”精神的最生动展现;一代代中国人在秦岭生老病死、兴家建业,薪火相
传、奋进不辍,“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
以持续长久。千百年来,秦岭如同一位智慧长者启迪与护佑着中华民族。立
289
足当前,面向未来,我们慎终追远,不忘祖脉,应满怀温情与敬意地悉心守
护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上那座不朽的“秦岭”。
290
第三章 定义中国,凭什么是秦岭
14 亿中国人的供暖为啥秦岭说了算?
“到底哪里是南方,哪里是北方?”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地方的人心中都
有不同的参照物—— 对于广东人来说,南岭以北,皆是北方;在东北人心里,
山海关往南,就算南方。然而,放眼中国 960 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只有
一条山脉能够成为 14 亿中国人共同的“标准参照物”,即是:秦岭。
秦岭挡住了暖湿气流北上,有云
的一侧才是南方。俯瞰秦岭云雾,才
能感受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
关马不前”的气魄
航拍秦岭
291
划南北
在地理学家眼中,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它与它的延长
线淮河,缀连成中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带),全国“南米北面”、“南船北马”、
“南涝北旱”的地理格局皆出于此。 在气象学家眼中,这条线又与年降水
800mm 等降水量线、一月份 0 度等温线、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大致重合。秦
岭时常会以“一山之力”,阻挡住北上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的步伐。
甚至连野生动物也不例外,动物学家以秦岭为界线之一,划分出动物区系的
“古北界”与“东洋界”。南北方动植物在秦岭交融、荟萃,羚牛和大熊猫能在
不同海拔高度各自安居。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更为直观的则是南北方集体供暖
区的划分——与淮河流域的“供暖混战”不同,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有集体供暖,
南部的汉中、安康和商洛则靠“四季如春”的气候过冬。无论南北,秦岭,是 14
亿中国人共同的“中央山脉”。
秦岭-淮河区域集体供暖形势图
(红色为集中供暖区,蓝色未不供暖区,黄色为局部区域供暖)
造江河
秦岭主体位于陕西南部,而广义上的秦岭,西起甘肃,以迭山与昆仑山脉为
界;向东探入河南,分为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三支;南部还有一小部分,由陕
292
西延伸至湖北郧县,东西横贯 1600 多千米,绵亘于华夏腹地。如果以秦岭为轴,
周边的地理环境仿佛存在某种“对称性”——中华文明的两大母亲河,黄河与长
江,一北一南浩荡东去;它们各自最大的支流、同样发源于秦岭的渭河与汉江,
一北一南奔涌而出;两条河先后孕育出两大“天府之国”,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
一北一南遥遥对立。
甚至秦岭的山体本身也有“南北差异”——秦岭的南坡相对平缓,群峰连绵、
峰峦叠嶂,其间分布着山间台地;北坡则更为陡峭,千崖竞秀、壁立千仞,因而
翠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华山等一众名山多位于北坡,俯瞰着关中平原。
293
秦岭的主峰太白山,也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中国大陆的第一高峰,
其最高点拔仙台海拔 3767 米,李白的《蜀道难》中称之“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事实上峨眉山顶海拔 3099 米,秦岭完全可以“横
绝”)。
294
▲ 从上至下:云雾太白山、太白山拔仙台、大爷海、二爷海与三爷海。
拔仙台附近的大爷海,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留下的冰斗湖,海拔 3650
米,为我国大陆东部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玉皇池则是目前太白山湖面最大
26767 平方米)的冰蚀湖,湖前残存着一段终碛堤,向人们昭示着:最后一次
的冰川运动至此戛然而止。 秦岭北侧“异军突起”的骊山,从地质学意义上
讲,则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秦岭抬升的产生的山体断块。这座“北构而西
295
折”的山,如同大地断裂的伤口,其中汩汩流淌而出带有温度的水,造就了后
世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池。
▲ 骊山盘山公路
296
高山湖泊与骊山温泉,更多的水源则流向山脚,哺育着南北两侧的
广袤平原。 秦岭以北水流湍急,山间发育的水系从“秦岭七十二峪”冲出
群山,在平原上汇集成流——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泾
河纵横交错,最终一同注入渭河,浩荡东去,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格
局。 南部的汉江则支流众多,由于南坡年降水量高于北坡,且植被茂密利
于涵养水源,汉江的径流量远高于渭河,最后一路东去注入丹江口水库,
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让秦岭之水“兼济天下”。
依靠秦岭水源的哺育,关中平原率先成为“天府之国”。早在 6000
多年前,生活在浐河与灞河冲积而成的浐灞三角洲的半坡人,就在这里种
植了关中平原上最早的粟和油菜;而与半坡人不谋而合的是,生活在西秦
岭(主要在今甘肃天水)的大地湾人,也在距今 8000 年以前,开始以黍
为辅助食物。
另一边的四川盆地,则依靠秦岭山系的阻隔,屏蔽了北方频频南下的
寒流。根据气象学家林之光的说法:“在冬季,每当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
把霜冻区一直推进到位于热带南海之滨的广东时,由于秦岭的屏蔽,远在
广东之北 800 多公里的四川盆地竟可以无霜无冻。秦岭,让四川成为了一
个比南方更南方的大暖盆。” 因而秦岭的意义远不止划分南北,它是遍地
风光的“名山俱乐部”,滋养万物的“中央水塔”,更是两大“天府之
国”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几个王朝,纷纷在此登场。
孕大国
很少有一条山脉,如同秦岭一样与中国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古老的地
297
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因此在先秦时代,支脉众
多、绵亘千里的秦岭曾一度被称为“昆仑”;后来,因为秦岭矗立在周、
秦都城之南,所以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 西安地形示意图,终南山正位于古都之南。
来自黄土高原的周人,最先在秦岭之下、渭水之畔的岐山(今宝鸡岐
山县)一带落脚,而后又迁都丰、镐二京。他们用“如南山之寿,不骞不
崩”(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来祝福君王——今天我们庆生时用的
“寿比南山”便来源于此,其中的“南山”指的正是城市不远处的终南
山。 此后,依托着秦岭“天下之大阻”的险要地势,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王
朝——秦与汉在秦岭南北相继崛起。
公元前 221 年,占据秦岭北麓、渭河流域的秦国扫灭六国、一统天
298
下。在这个大一统王朝的背后,站着秦岭庞大而绵长的身躯——一方面,
它以略带弧形的走势将富饶的关中平原揽入怀抱,将其打造成被山带河、
安全稳固的“四塞之地”,使得这片土地易守难攻,让人高枕无忧;另一
方面,秦岭另一侧的成都平原,在秦人的开发之下成为“第二粮仓”。关
中平原的小麦,加上成都平原的稻谷、果蔬,源源不断地充实着秦人的仓
禀,为其提供了后勤保障。
如果说秦人依靠的是秦岭的“阻”,那么在秦岭南麓、汉江流域发
家的汉中王刘邦,则擅长利用秦岭的“通”—— 公元前 207 年,和项羽
结盟推翻秦王朝的刘邦,攻克武关,沿秦楚古道乘势北上,从蓝田翻过秦
岭,率先攻入咸阳,占领了先机;此后又在楚汉争霸中,假装重修褒斜
道,背地里从陈仓道奇袭项羽,夺回关中,在秦岭古道间玩了一手避虚就
实、声东击西的经典打法。
此后,这些打通秦、蜀二地之间的古道——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
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
道以及甘肃陇南到四川绵阳的阴平道等,成为了战时南北方争夺的焦点。
光是三国时期,就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镇守剑门、赵云兵发斜
谷……每条几乎都硝烟四起。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