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11-2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三方电商平台,建立平台化、渠道化、产地化、品牌化电商服务体系。运营管理京东·安康馆、京东·安康扶贫馆、建行善融商城、陕西消费扶贫商城等 19 个电商平台,同时搭建了智慧物流平台,打通贫困地区产品产销对接通道。在线下销售方面,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汇集十县区精品农特产品,建成“最安康扶贫连锁超市”和场景式购物体验馆 ;在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方面,打通 VR 全景购物渠道,提升购物体验,扩大产品销量。(四)培育“大品牌”,引领“大创新”。以品牌扶贫为着力点,孵化培育绿色生态农特产品品牌,将品牌内涵广泛传播,赋能供应链、完善产业链 ;健全品牌培育、标准认证、品质溯源、产业发展、营销推广、电商孵化、冷链物流、信用建设等“八大体系”。同时,建立品牌运营、电商运营(孵化)、物流配送、食品快检、技能培训等 5 个配套服务中心,为安康乃至全国优质产品提供策划指导、标准建设、品牌运营、宣传推广、电商孵化等多元化服务,通过与优质企业和品牌“1+1”合作、与多个优质品牌“1+N”合作、与有产品没品牌企业“1+X”合作,与全省近600 家农村合作社及省内 70 家龙头企业实现深度合作。为贫困地区乃至每个家庭建立了一... [收起]
[展开]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51页

第三方电商平台,建立平台化、

渠道化、产地化、品牌化电商

服务体系。运营管理京东·安

康馆、京东·安康扶贫馆、建

行善融商城、陕西消费扶贫商

城等 19 个电商平台,同时搭建

了智慧物流平台,打通贫困地

区产品产销对接通道。在线下

销售方面,立足本地特色资源,

汇集十县区精品农特产品,建

成“最安康扶贫连锁超市”和

场景式购物体验馆 ;在线上线

下融合销售方面,打通 VR 全

景购物渠道,提升购物体验,

扩大产品销量。

(四)培育“大品牌”,引

领“大创新”。以品牌扶贫为着

力点,孵化培育绿色生态农特

产品品牌,将品牌内涵广泛传

播,赋能供应链、完善产业链 ;

健全品牌培育、标准认证、品

质溯源、产业发展、营销推广、

电商孵化、冷链物流、信用建

设等“八大体系”。同时,建立

品牌运营、电商运营(孵化)、

物流配送、食品快检、技能培

训等 5 个配套服务中心,为安

康乃至全国优质产品提供策划

指导、标准建设、品牌运营、

宣传推广、电商孵化等多元化

服务,通过与优质企业和品牌

“1+1”合作、与多个优质品牌

“1+N”合作、与有产品没品牌

企业“1+X”合作,与全省近

600 家农村合作社及省内 70 家

龙头企业实现深度合作。为贫

困地区乃至每个家庭建立了一

套稳定可靠的收益联结机制,

形成了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

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品牌

扶贫与乡村振兴产业体系。成

功将省内外 3000 余种农特产品

“引流上线”,销售到全国 30 多

个省市。

实施效果

自 2017 年年底运营以来,

经过陕西扶贫空间专业化塑造

与运营,一些安康特产火了起

来,一些乡村产业兴了起来,

一批安康企业强了起来,取得

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品牌效应、

社会效应。线上线下累计销售

扶贫产品达 3 亿元,提供技志

经验启示

陕西扶贫空间依托“陕西省扶贫大数据平台”,

精准对接产销两端、打通供需渠道,使贫困群众、贫

困地区农特产品与市场“随时随地”联结在一起,消

除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运用线上电商平台

集群和线下商超、展馆等融合销售平台,把贫困地区

农特产品“引流上线”,为贫困群众带来稳定的产业

和就业增收渠道,打造出完整的农特产品产、供、销

市场链条。同时,通过实现各地产品、产业、物流、

信息、市场等资源互联互通、互助互补,有利于集聚

优势,做大做强陕西特产品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

入了持久动力。

培训 9600 人,帮助贫困劳动力

就业 2.1 万人,孵化创客团队

56 个,受益贫困群众 5.8 万余

人,接待各类考察参观和业务

对接35万人次。孵化的“最安康”

扶贫品牌全类注册并取得国内

国际商标,先后荣获全国品牌

故事大赛三等奖、2020 中国特

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扶贫模

式相继被评为“全国网络扶贫

十大案例”“全国‘大数据 + 扶

贫’十大应用案例”等 5 个国

家级案例,成为社会组织参与

扶贫的旗帜和标杆。2020 年 10

月 17 日,扶贫空间作为陕西

省唯一代表,应邀参加全国消

费扶贫月活动成果展示发布会,

并就陕西消费帮扶经验做法做

大会发言。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41

第252页

西安市 :

“13458”搭建城乡消费桥梁

基本情况

2020 年 8 月,全国消费扶

贫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消费

帮扶行动的号角。西安市探索

创新,率先建立起一套机制政

策,强力推进、开放创新,超

额完成消费帮扶“专柜、专区、

专馆”建设任务 ;守住底线,

全市扶贫产品畅销、未出现滞

销。

主要做法

(一)打造“一套政策”。

初步形成“1+N+2”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成

立市消费帮扶专班,建立市级

统筹、区县抓落实、部门协同

推进、督导考核机制和周报告、

周调度、周通报制度,细化相

关市级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

职责任务 ;二是逐步形成“N”

个配套政策。规范了扶贫产品

审核程序和要求,从名录库管

理分工与职责、准入审核、资

料来源与提供、资料整理与更

新、退出名录等方面进行了明

确与规范,从监管工作分工与

职责、企业义务等方面提出了

严格的运营监管要求。在场地

场所、金融支持、仓储物流、

资金奖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

持,鼓励引导有资质的企业深

度参与消费帮扶。

(二)完善“三个平台”。

一是健全扶贫产品认定平台。

深入开展摸排宣传,加大业务

培训,加快扶贫产品推荐、审核、

备案。二是搭建产品供给平台。

协助企业在市内贫困地区建立

直采和分装基地,产品直采于

合作社及贫困户,最大程度减

少中间环节,提高扶贫产品价

格竞争优势。三是构建仓储物

流平台。组织“三专”运营企

西安市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

持续夯实基础、规范引领、开放创新,打造“一套政策”、完善“三

个平台”、抓实“四个专项”、创新“五个模式”、拓展“八进行动”,

消费帮扶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

举措。

导读

扶贫干部直播带货

242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53页

业与京东、“四通一达”、黄马甲、

亿沃仓储等仓储物流企业对接

协作,打通“合作社 + 加工基

地 + 冷链物流 + 三专平台” 全

链条。

(三)抓实“四个专项”。

一是抓实“三专”建设专项工作。

广泛对接协调,在机关事业单

位、居民小区、写字楼、商超、

学校、景区、医院、交通枢纽

等区域,能设尽设、全面布设。

二是抓实消费扶贫月专项工作。

制定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动

员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开发

区在分管领域区域,深入开展

消费帮扶宣传和专项活动。三

是抓实质量监管专项工作。针

对布设而未运营的“僵尸柜”

和可能出现的扶贫产品质量、

价格虚高等情况,市市场监管

局等部门开展扶贫产品抽检活

动。四是抓实督导考核专项工

作。制定考核工作方案,组织

完成消费帮扶考核工作,充分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四)创新“五个模式”。

一是打造综合支付模式。在手

机扫码和人脸识别支付的基础

上,开发储值卡、长安通公交

卡刷卡支付。二是打造绿色消

费模式。推行垃圾分类与积分

换购的绿色消费,形成了垃圾

分类、变废为宝、促进消费帮

扶的良性循环。三是打造个性

化供给模式。根据不同群体、

不同区域的消费特点,实行个

性化定制、差异化供给。四是

打造最开放、最有利于“三专”

企业竞争的市场。秉承开放市

场、尊重市场、竞争优先理念,

不设置歧视性准入和退出条件,

吸引全国各地企业在西安市参

与专柜运营。五是打造最严的

监管市场。将通过扶贫产品认

定的供应商及“二品一标”获

证企业全部纳入追溯管理,确

保扶贫产品从“田间”到“餐桌”

全程可追溯。

(五)拓展“八进行动”。

持续开展拓“八进”促“八销”

行动,进一步拓宽扶贫产品进

商超、进学校、进医院、进社

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场馆、

进东部市场等“八进”主渠道,

发挥好政府机构购销、帮扶单

位助销、苏陕协作帮销、龙头

企业订销、商场超市专销、居

民社区直销、电子商务营销、

旅游带动促销等“八销”重要

作用。

经验启示

西安市探索形成的消费帮扶工作经验,对消费帮扶工

作深入开展、取得更多实效提供了一定借鉴。经过不断努

力,消费帮扶成为西安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扶贫产

品卖难问题、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搭建了

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收与解决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果

盘子”问题的重要桥梁。

实施效果

消费帮扶带贫益贫成效明

显,延续了产业帮扶链条,有

力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参与消

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

人人宣传消费扶贫”的良好氛

围,为全省打造了扶贫产品销

售的良好平台。

截至 2020 年年底 :运营专

柜 2642 台,数量全省第一,占

全省专柜 44%,专柜运营数量

在副省级城市排名第 2 名、省

会城市第 3 名(根据中国社会

扶贫网公布数据);线上专区 51

个、 线 下 专 区 123 个,174 个

专区数量全省第一,占全省专

区 24% ;线上专馆 29 个、线下

专馆 46 个,75 个专馆数量全

省第二,占全省专馆 13% ;市

场最开放,“三专”运营企业最

多,达到 143 家 ;扶贫产品销

售额 61.65 亿元。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43

第254页

宝鸡市 :

“573”打通产业闭环链的难点和堵点

基本情况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宝鸡

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固本之

基、治本之策,建成渭北塬区

百万亩优质苹果产业带、秦岭

北麓 60 万亩优质猕猴桃产业

带、百万只奶山羊产业基地,

带动 521 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主

导产业,7.7 万户有劳动能力的

贫困户均有中长线增收产业。

为让贫困群众手中的产品变商

品,收成变收入,宝鸡市探索

建立了以“五结合”聚合力、“七

销”举措促增收、“三项机制”

管长远的“573”消费扶贫模式。

主要做法

( 一 ) 五 个 结 合 聚 合 力。

一是坚持发展生产与市场需求

相结合。紧扣城乡居民“菜篮

子”“米袋子”“果盘子”市场

需求,持续开展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大会战,做大做强特色扶

贫产品。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与

市场主体机制相结合。支持各

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消费扶贫。

三是坚持创新试点与建立长效

机制相结合。引进、培育农产

品加工销售企业,辐射带动贫

困村、贫困户建设农产品生产

基地,参与加工贮藏销售等环

节,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

四是坚持消费扶贫与定点扶贫

协作相结合。全市 1152 个帮扶

单位和徐宝工作组,把消费扶

贫作为定点扶贫和徐宝扶贫协

作帮扶的重要内容,发动本系

统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实施扶

贫认购和定向消费,解决群众

卖难问题。五是坚持销售方式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依托

中国社会扶贫网、淘宝、京东、

“832”平台等各类电商,线下

组织动员各类市场主体设立消

费扶贫专柜 607 个、专馆 70 个、

专区 95 个,建立稳定的扶贫产

品销售体系,确保扶贫产品应

销尽销。

宝鸡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

建立“573”消费扶贫模式,通过“五结合”聚合力,落实“七销”

举措促增收,建立“三项机制”管长远,打通制约农产品在生产、

流通、销售等环节的难点和堵点,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好产品、打

造名品牌、对接大市场,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探索出了

一条消费扶贫的“宝鸡模式”。

导读

市民选购扶贫产品

244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55页

(二)七销举措促增收。一

是预算单位承销。组织开展扶

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

进高校、进医院“五进”对接

承销活动。二是徐宝协作帮销。

实施宝鸡市农产品淮海经济区

营销等项目,举办三届“宝鸡

名优农特产品推介会”,运用

“扶贫超市 020”模式,线上线

下销售扶贫产品 4780 万元。三

是经营主体代销。支持龙头企

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

社区工厂等经营主体,收储加

工、包装销售扶贫产品。四是

商场超市直销。多元化拓展市

内外乃至全国市场,推进宝鸡

扶 贫 产 品 走 进 各 地 商 场、 超

市、农贸市场、特产店等,建

立长期稳定双赢的产销、直销

关系,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五

是电商平台营销。建成 430 个

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销

售特色产品 2 万多种。开展系

列网络直播带货 4289 场次,销

售 249.78 万 单 3483.57 万 元。

六是社会爱心助销。发出消费

扶贫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把

购买、订购扶贫产品纳入个人

消费,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七是宣传推介展销。组团参加

农博会、农高会、丝博会、西

交会等节会活动,高标准设立

展区、展馆,多种形式宣传、

推介宝鸡扶贫产品。

(三)三项机制保长远。一

是建立扶贫产品认定机制。市

县扶贫办牵头,开展扶贫产品

摸排,建立企业台账和农产品

目录,择优筛选守法诚信、带

贫成效好的企业,质量高、销

量好的扶贫产品纳入认定范围,

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扶贫产品

申报认定。全市共认定扶贫产

品 1243 个, 价 值 79.05 亿 元。

二是建立统计监测机制。市县

两级建立消费扶贫统计监测和

滞销响应机制,扶贫部门牵头

落实月统计、季通报制度,及

时监测扶贫产品销售情况,坚

决防止发生扶贫产品滞销卖难

问题。三是建立日常监管机制。

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

出、市场准入机制,推行农产

品合格证和质量安全追溯二维

码“双覆盖”, 定期抽检扶贫产

品质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

全过程可追溯监管。对不符合

标准或出现问题被查处的产品,

在《扶贫产品目录》中予以清除,

并在相关媒体进行公布,确保

经验启示

宝鸡市通过“573”模式推动消费扶贫,总结出

五个必须 :必须持续健全工作体系,必须持续加大整

合动员,必须持续拓宽消费渠道,必须持续提升品质

品牌,必须持续完善奖惩机制。为解决贫困地区扶贫

产品卖难问题,稳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形成了产业

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双赢局面,积极探索出了一条

消费扶贫好模式。

扶贫产品“供得优”。

实施效果

宝鸡市推行“573”消费扶

贫模式以来,产业发展和脱贫

增收成效显著,2020 年度累计

销售扶贫产品 17.6 亿元,28.98

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全市未

出现农产品滞销和卖难问题。

全市通过“五结合”凝聚了社

会帮扶力量,市长、县长、镇

长带头直播带货,扶贫、供销、

商务等部门及各县区,举办消

费扶贫专场展销活动,各大企

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社

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以

购代捐”“以买代帮”的良好局

面。通过“七销”举措促进了

贫困群众增收,全市 1152 个帮

扶单位、785 家企业、442 个社

会组织定向采购消费扶贫产品

3.87 亿元,实现了贫困县贫困

村扶贫产品应销尽销。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45

第256页

延安市 :

“12345”建全产业链 拓展消费扶贫路

基本情况

延 安 辖 2 区 10 县, 有 3

个 开 发 区, 总 人 口 226 万 人。

2018 年 全 市 3 个 贫 困 县 全 部

摘帽,693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2020 年全市实现全面脱贫。延

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

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首批整市

命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红枣、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

品质优良,畅销海内外。

主要做法

(一)强化“一业引领”,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延安坚持

把苹果作为全市脱贫致富奔小

康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老果

园提质增效工程和基地北扩战

略,推广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等先

进技术。苹果种植面积达到 393

万亩,产量 350 万吨,种植面

积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产量约占

全国的九分之一。2017 年以来

持续推进以分拣包装、冷藏冷

链、品牌营销等苹果为主的特色

农业产业后整理,提高了苹果的

产业化水平。以苹果为主、设施

农业和养殖业为辅、特色产业

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目前全市 63% 的农业人口从事

苹果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收

入的 60% 以上。

(二)持续“两头对接”,

把农民嵌入产业链。抓好基层

组织、龙头企业两个关键,合

力组织好产销对接,带动“小

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作用。因

地制宜推行“党支部 + 龙头企

业 + 合作社 + 贫困户”等脱贫

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

探索创新联农带户利益共享机

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

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抓住龙头

企业这个“关键少数”,带动“绝

大多数”农民,总结推广“企

业 + 果农”“企业 + 合作社 +

果农”“期货 + 保险”等 20 种

近年来,延安充分发挥农产品特色资源优势,坚持把消费

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

创新实施“12345”(即 :“一业”引领、“两头”对接、“三个”

环节、“四大”平台、“五个”统筹)消费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

具有延安特色的精准消费扶贫之路。

导读

“2020全国消费扶贫论坛”在延安成功举办

246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57页

联农带农模式,打通由产品到

商品的连接,切实把贫困户嵌

入产业链。

(三)扭住“三个环节”,

提升消费扶贫产品市场竞争力。

抓好产前源头控制、产中过程

监管、产后质量追溯三大环节,

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建成农

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利用延安

苹果大数据平台和二维码贴标

追溯管理,实现全市重点农产

品生产基地全覆盖。推进农产

品标准化认定。全市共有 162

个供应商 576 个产品纳入《全

国扶贫产品名单》。“洛川苹果”

位居中国水果类农产品品牌价

值 榜 首,“ 黄 龙 核 桃 ” 等 8 个

农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延安小米”等 29 个农产品品

牌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

(四)搭建“四大平台”,

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流

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流通网

络体系,切实解决扶贫产品销

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增产不

增收等突出问题。搭建流通平

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

送体系,建成 1 个市级电商孵

化中心,13 个县级电商服务中

心和 12 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

心。搭建网络平台。延安获批

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

市注册网店、微店超 4.3 万户,

2020 年 网 络 交 易 额 73 亿 元。

搭建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平台,

“惠农网”完成延安扶贫产业带

建设,注册店铺 3508 家,线上

交易额 2251 万元。

实施效果

延安市创新实施“12345”

消费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具

经验启示

齐抓共管是前提。从上到下要明确目标、任务、责任、

举措,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加强消费扶贫保障。品牌质

量是核心。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持续加强对产品质量监

管,用制度保障特色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引导贫困群众

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消费扶贫的可持续性。龙头带动是关

键。龙头企业在消费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小

农户”与“大市场”的迅速接轨,是构建产销双赢的消费

扶贫机制重要的一环,可将农户更好地纳入消费体系。广

泛动员是基础。消费扶贫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需要积

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健全组织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帮扶

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联户干部作用,广泛动员

企业、农户、干部积极参与,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形

式推进的强大合力。

有延安特色的精准消费扶贫之

路。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

累计采购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

特色农产品达 23 亿元,农产品

上行下销“最后一公里”进一

步打通,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

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作出了积

极贡献。

洛川苹果示范基地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47

第258页

榆林市 :

“扶贫产品集采中心”打通消费大市场

基本情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

全市总面积 4.36 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85.03万人,辖2区9县,

155 个乡镇,29 个街道办事处,

2962 个 行 政 村。 榆 林 市 2014

年仍存在 8 个国家级贫困县,

899 个贫困村,贫困人口 48.63

万人。近几年,榆林市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我省脱贫攻坚重

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产业扶

贫,下足“绣花功夫”,100%

的贫困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新

型经营主体带动不断增强,产

业扶贫成果丰硕。

主要做法

(一)创新扶贫产品与市

场衔接模式,建设榆林扶贫产

品集采中心。按照“集中采购、

集合营销、统一品牌、集中配

送”原则,榆林探索建设了集采、

仓储、配送、展示、溯源、直播、

培训、销售 8 大功能为一体的

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榆林

扶贫产品集采中心,以规范化

管理、专业化营销、精细化服务,

推动了扶贫产品低成本、高效

率走进市场大流通,有效地巩

固了产业扶贫成果。

(二)创新市场营销方式,

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一是

集合营销。扶贫产品集采中心

签约服务基地 40 多个,优选榆

林近 400 种扶贫产品,组建专

业营销团队,以机关企事业单

位食堂采购、福利发放为重点,

以“直采直供”的方式,面向

榆林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扶贫产

品购销对接 ;充分利用线上线

下渠道,大力开展扶贫产品“进

市场、进社区、进商超、进酒

店、进网络”五进活动,在淘

宝、邮乐购、融 e 购、善融商城、

公益中国、供销 e 家、社会扶

贫网等几十家电商平台开辟扶

贫产品榆林专区店铺。

二是进行区域合作,开展

形式多样的消费扶贫活动。借

力扬榆协作、苏陕合作、东西

部协作机制,组织榆林扶贫产

品到北京、西安、广州、扬州、

长沙等地参展参会 ;在中国延

安干部学院设立销售点,与安

康扶贫空间联合建立“榆林扶

贫优选最安康”。

三 是“ 文 艺 + 直 播 + 扶

贫”。将扶贫产品推介销售有机

融入 “陕北民歌大赛”“陕北说

书网络大赛”活动 ;疫情期间

推出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盼盼

来了》,以地域特色文艺演出融

入扶贫产品推介;与抖音、快手、

淘宝直播等平台带货大咖合作,

以“视频直播 + 产品曝光 + 线

上流量”为消费扶贫增加传播

爆点 ;广泛对接城市广告资源、

录制电视专题节目,进行扶贫

产品宣传推广。

四是建设“榆林扶贫优选”

榆林市坚持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基本原则,

建设了扶贫产品集采中心,充分发挥集采中心“集中采购、集合

营销、统一品牌、集中配送”机制优势,推动扶贫产品低成本、

高效率走进市场大流通,形成一条以社会消费带动产业扶贫的可

持续发展新路径。

导读

248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59页

公共品牌。通过对榆林扶贫产

品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的深入

调研分析,设计发布了“榆林

扶贫优选”公共品牌。制定品

牌管理办法,建立品牌合规使

用管理体系,统一质量管控,

统一设计包装,逐步树立榆林

扶贫产品“安全、合规”的市

场形象。

五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

开展第一书记沙龙、第一书记

故事会、第一书记直播、事件

营销活动,让更多消费者了解

榆林扶贫产品,提升品牌影响

力。联合生产企业,设计开发

“榆林扶贫优选”自主品牌产品,

分阶段、多批次培育和打造网

红、畅销产品,根据节庆市场,

设计有地方特色、有文化价值

的扶贫产品聚合形态商品,如

“消费扶贫·年货礼包”“饼阅

榆林 果礼中秋”。提升了扶贫产

品文化附加值及市场认知度。

六是组织赋能。成立“榆

林消费扶贫联合会”,发挥榆林

优势、整合存量资源、凝聚行

业力量,以“生产要素组合”

服务为抓手,提供设计、研发、

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服务,培

育扶贫产业新生态、完善扶贫

产品供应链、开辟消费扶贫大

市场。以扶贫企业互为代理销

售的新型连锁经营模式建设扶

贫产品正品直营店,形成扶贫

产品多点开花、快速结网的销

售局面。

实施效果

榆林市实施“扶贫产品集

经验启示

建立“扶贫产品集采中心”对解决扶贫产品与市场对

接不畅、流通成本高等问题具有现实借鉴意义。这一模式,

通过不断地探索完善,形成“品牌 + 服务 + 组织 + 文化 +

传播”全方位赋能扶贫产品良好局面,通过创新机制、开

放合作、集合营销,对提升扶贫产品市场销量,带动贫困

户增产增收、贫困人口就业和创新创业,推动扶贫产业链

优化升级及扶贫产品提质增效有显著作用。

采中心”模式以来,通过市场

化运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优

质扶贫产品筛选机制和供销体

系,探索出一条让社会消费带

动产业扶贫的高效、安全、可

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已经与榆林学院、

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市第二

医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铁

塔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市分公司

等 120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

了长期购销关系,累计销售扶

贫产品 5807 万元,惠及 4300

余户贫困户。

网红直播助力扶贫产品销售 第一书记沙龙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49

第260页

武功县 :

“三专”搭平台 “电商”扩销路

基本情况

咸阳市武功县地处关中平

原 腹 地, 人 口 47 万 人, 耕 地

42 万亩,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西北电商第一大县远近闻名,

创出了“买西北、卖全国”模式,

呈现出“规模扩张、促进创业、

助力脱贫、效果凸显”的强劲

态 势, 引 进 电 商 企 业 336 家、

物流快递公司 40 个,日均发货

15 万单,2020 年电商销售额

达到 46 亿元。经过 8 年持续攻

坚,全县建档立卡 12780 户贫

困户 48343 名贫困人口全部够

格脱贫,75 个贫困村全部达标

出列。在脱贫攻坚期间,武功

县在精准实施省上“八个一批”

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电商扶

贫,依托电商优势把消费扶贫

作为助推贫困户增收的有效渠

道,通过“政府搭台,产品唱戏,

助农增收”,有效化解了农产品

价格“过山车”问题,稳定了

群众增收基础,促进了贫困群

众脱贫致富。

主要做法

一是责任驱动,建好“三专”

搭平台。县上成立了以县委书

记、县长为组长的消费扶贫工

作领导小组及“三专”建设工

作专班,扶贫开发、农业农村、

电商中心等部门承担具体任务,

12 个镇办(社区)全面保障落

实,列出“三专”任务清单,

明确“三专”任务指标,形成

了整体联动建“三专”的热潮。

制定下发了《武功县关于深入

开展消费扶贫的实施方案》《武

功县关于做好“三专”建设的

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推出

了金融优惠、电力免费、税收

减免等具体措施,利用推进会、

调度会传导责任压力,保障了

“三专”建设的顺利开展。精心

选择公园广场、机关单位、学

校门前、医院院内等人流集中、

交通便利的场所,委托中农裕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武功县始终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全

方位、多层次推进扶贫产品走出去、进市场。2020 年以来,又

以“三专”拓渠道、延触角,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全县认

定国家级扶贫产品 9 大类 298 个,2020 年度消费扶贫销售额

达到 2.83 亿元,充分彰显了消费扶贫稳增收的“压舱石”作用。

导读

农户在包装猕猴桃

250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61页

坤公司建设了 100 个消费扶贫

专柜,借助商场和超市人流量

大、物品集中的特点,建立了 3

个超市线下消费扶贫专区,建

成了 1 个线上消费扶贫“云专

区”,汇集扶贫产品 21 类 300

多个,让扶贫产品装满群众的

菜篮子、果盘子,让群众吃上

带贫企业生产的鲜果蔬、鲜口

味。充分发挥电商大县优势,

高规格、高标准建成了 3000 平

方米集扶贫产品展示销售、现

场体验、直播带货、人才培训、

线上“云展区”于一体的武功

消费扶贫生活馆。“三专”建设

使“武味”产品摆上货架、占

据 c 位,快速走进了千家万户。

二是丰富产品,推荐认定

促营销。推荐 92 家企业,9 大

类 298 个产品申报国扶办认定,

成为全国扶贫产品,让贫困户、

带贫益贫企业生产的长宁香醋、

北韩麻花等优质新鲜食品,馨

绣刺绣、苏蕙土布等传统手工

艺品快速火了起来。积极“接

市场”“调结构”,着力打造“特

色牌”“差异牌”,实施标准化、

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引导贫

困群众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

的优质果业、以奶山羊为主的

现代畜牧业、以大棚蔬菜为主

的高标准设施农业,以及适合

家庭生产经营的特色产品为补

充 的“3+X” 扶 贫 产 品 体 系,

培育带富能力强、扶贫效果好

的绿益隆、爱奇艺等农业产业

园和占地 6.5 万亩的省级现代

农业示范园等优质农产品基地

23 个 , 包装设计了“武功小子”

猕猴桃、“米豆儿”手剥大瓜子、

“十六御”蟠桃等 38 个特色产

品 , 游凤石榴、长宁黄桃、河

道大姜等响当当的农产品走俏

广阔市场、走进居民家中,使

群众的笑脸多了、“愁帽”揭了,

“致富小康梦”成真了。

三是开展“八进”,全民参

与扩消费。开展消费扶贫进机

关、进校园、进超市、进市场、

进医院、进小区、进景区、进

企业的“八进”活动 ;全县各

预算单位和工会组织优先采购

扶贫产品和“832”平台扶贫产

品 ;发动县乡村 1.3 万多名党员

干部,将朋友圈、微信群、抖

音号变成销售农产品“云端大

卖场”;动员民营工商企业“以

购代捐”“私人订做”“时令定

制”及企事业单位等大系统积

极采买扶贫产品,真正让扶贫

产品成了群众购买的“首选货”。

经验启示

武功县抢抓政策机遇,凝聚社会活力,掀起了消费扶

贫热潮,使消费扶贫成为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成为稳定群众增收的“压舱石”,成为拓展巩固脱贫攻坚

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黏合剂”。武功县将把消费

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的“动力源”,久久为功,

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武功县还采取“文化旅

游搭台,消费扶贫唱戏”方式,

举办武功古城金秋旅游节扶贫

产品展销活动,实现了农产品

营销与文化旅游的甜蜜牵手,

即使游客玩得开心,又让游客

买得满足。

实施效果

武功县消费扶贫显现了良

好效应 :一是把农产品卖出去

了。全县认定国家级扶贫产品 9

大类 298 个,通过“832”和电

商平台,走入了千家万户。二

是把贫困户收入提上来了。全

县消费扶贫截至 2020 年年底达

到 2.83 亿元,户均收入 2.21 万

元,提升了生活水平。三是把

典型树起来了。2020 年 11 月 2

日—3 日,陕西省消费扶贫“三

专”建设推进会暨培训班与会人

员来武功参观学习,并在大会上

介绍了经验,先后有西藏自治区

等 10 多个地区来武功参观学习。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51

第262页

大荔县 :

消费扶贫建平台 拓宽市场助增收

基本情况

渭南市大荔是农业大县,

辖 17 个镇(街)、272 个行政村,

建 档 立 卡 贫 困 人 口 26322 户

90174 人, 其 中,2016—2020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6908 户

59463 人。全县发展特色水果

82 万亩、产量 68 万吨。其中,

贫困户种植特色水果面积达到

11.7 万 亩、 产 量 9.7 万 吨。 每

年 4 月中下旬就有温室水果上

市,一直持续到 10 月中旬冷

棚冬枣结束,6 个月时间都有

水果供应。2020 年以来,面对

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大

荔县始终把消费扶贫抓在手上、

落实到行动上,积极组织线上

线下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

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增收。

主要做法

(一)聚合力,营造氛围。

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

其他相关县级领导担任副组长,

发改委、扶贫办、农业农村、

林业、经合、教育部、卫健委

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

员的大荔县消费扶贫工作专班,

制定印发了《大荔县消费扶贫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方

案》,实行台账管理,做到实施

方案、产销协议、销售台账数

据翔实,账表数据统一。由扶

贫办牵头抓总,发改局、经合局、

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开展了“消费扶贫月”系列活动,

安排部署全年“三专”建设任务,

并将相关建设责任落实到具体

部门、责任人,倒逼各部门用

力抓好消费扶贫工作。构建全

方位宣传网络,在县城主要街

道、社区、镇村主要路段,悬

挂横幅 150 余幅、张贴宣传标

语 1500 条。同时,邀请中央、省、

市 40 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及商业

媒体,采用图文、视频、广播

等全媒体方式,多角度报道大

荔农产品促销活动,营造了人

人参与、人人出力的消费扶贫

渭南市大荔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

创新,建立“内购外销”消费新模式,着力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消

费扶贫的积极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供应水平和

质量。打通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

和堵点,加快消费扶贫产品网点建设,推动全县农副产品融入全

国大市场,通过消费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增收。

导读

县长爱心助农 直播带货

252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63页

氛围。

(二)建平台,确保质量。

为扎实做好扶贫产品进市场、

进宾馆、进社区工作,大荔县

扎实做好“三专”建设,制定

了《关于消费扶贫“三专”建

设任务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三

专”建设奖补政策,县财政列

支专项资金,对“三专”建设

给予鼓励补助,使消费扶贫“三

专”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目前,

专馆、专区、专柜已完成年度

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农产品

检验检测,在各镇(街)、扶贫

合作社、家庭农场设立检测点,

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确保

了扶贫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

搭建消费扶贫平台,强化质量

检测,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市场,

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

(三)拓销路,助农增收。

工作中,树立精准思维,推动

产品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无

缝对接。一是以产需对接拉动

消费。举办了“枣”想约你、

品大荔特产赢美好未来等 16 场

次农产品推介活动,邀请陕西

省总工会、省妇联、省军民融

合办、西安市大荔商会等走进

大荔采购扶贫产品,有力带动

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二是以

网络直播拉动消费。搭建了“扶

贫超市 + 直播带货”“实体店

+ 电商 + 产业园”模式,举办

陕西省网销产品对接会,带动

了 3 万余贫困群众日子节节高、

挑上“金扁担”。三是以市场回

访拉动消费。县级四套班子带

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成都等地回访市场、宣传推介,

创新结对助销、企业代销、商

超直销等模式,形成了长期稳

固的购销链。四是以乡村旅游

拉动消费。在全县 8 大旅游景

区设立消费扶贫产品导引标识

及专柜,景区采取“以消费换

门票”活动帮助贫困群众销售

苹果、李子等农副产品 2.6 万

经验启示

大荔县整合县域资源,采取线上线下产需对接、网络

直播、市场回访、乡村旅游的模式拉动消费,破除疫情带

来的不利因素,不仅让大荔的农副产品走向世界,更让消

费扶贫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农增收的强力举措。

公斤。同时,常态化开展文娱

汇演助推消费活动,在同州湖、

丰图义仓等景区举办文艺汇演

156 场次,帮助当地群众销售农

产品 10 万余公斤。

实施效果

大荔县自开展消费扶贫工

作以来,以产需对接、网络直

播、市场回访、乡村旅游的模

式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

收。2020 年线上各类销售额达

24.5 亿元,排名全省第二,国

庆中秋双节期间,通过“三专”

渠道销售扶贫产品额达 36.78 万

元。大荔县埝桥镇北黄村村民

马宁,就是以电商为媒,注册

了自己的商标“荔宁”,搭建出

了创业致富桥,现在马宁年收

入达 10 万元以上,把家人极力

反对时说的“根本不可能”变

成了“可能”,家里的生活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还帮助

本村和临近村的人收发快递,

让他们尽情地通过网络平台销

售自家的冬枣和各种农副产品,

实现了双赢共富。

大荔县电商大厦消费扶贫专区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53

第264页

横山区 :

消费扶贫为幸福生活“下单”

基本情况

榆林市横山位于陕西北部,

全 区 92 个 贫 困 村 已 于 2017

年 年 底 全 部 退 出,16045 户

53146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

部脱贫。为了使贫困户稳定脱

贫不返贫,横山区大力实施消

费扶贫,2020 年,横山区举办

大型的消费扶贫农产品产销对

接活动,签订产销协议 20 份,

总金额达 5318 万元。通过“企

业 + 合作社 + 贫困户”模式,

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

式,动员中央、省、市定点单位,

扬榆对口扶贫单位,区内企业、

机关、学校、事业单位,个人

采购扶贫农特产品,2020 年以

来已累计销售扶贫产品 4000 万

元。加大扶贫产品认定力度,

已有 24 家企业 133 个产品通过

国扶办审核认定,涉及本地羊

肉、杂粮、大米、小米、苹果、

红薯等特色农产品,贫困户年

均增收 2100 元。

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聚共识”。

横山区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成立消费扶贫工作专班,负责

统筹推进全区消费扶贫工作,

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坚持“政

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创新机制”,稳定全区贫困群众

增收渠道。加快扶贫产品认定

推荐,深入推进政府采购,推

动苏陕扶贫协作,做好专柜专

馆专区建设,搭建各类线上线

下销售平台等工作,广泛动员

本辖区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消费

扶贫。同时,横山区统筹相关

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以供应

链建设为重点,支持各类企业

开展消费扶贫试点示范。

(二)多方联动“促落实”。

为形成多方联动推进消费扶贫

的“大合力”,横山区各行各业

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职责,制

定推动消费扶贫的具体措施,

大力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具体包括推动本部门行业系统

购销对接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

完成与消费扶贫工作相关的销

售体系、平台建设、技术支撑、

质量监管、案例收集、成效宣

传等 ;出台职责范围内建设专

柜、专馆、专区相关场地租赁

减免等支持性政策,配合完成

布设任务 ;及时汇总消费扶贫

数据、资料及工作成效等工作。

(三)龙头带动“打品牌”。

横山区农特产品品类多、品质

优、绿色健康无公害,历来深受

老百姓喜爱。但由于长期以群众

自产自销为主,规模化、标准化

生产能力不足,且产品多为初级

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

导致群众受益不明显。针对这一

现状,横山区建立了“贫困户 +

合作社 + 龙头企业”发展模式,

目前,全区有龙头企业 33 个,

榆林市横山区消费扶贫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稳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助力打赢脱贫攻

坚战。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区级消费扶贫工作专班,不断健全

消费扶贫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贫困群众收入稳定增加,消

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导读

254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65页

村级合作社 214 个,有效带动

了全区建档立卡人口脱贫增收。

2015 年,在华能集团的大力支

持下,横山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

提出“品牌扶贫”战略,并逐

步建立了羊子溯源体系,申报

了“陕北横山”系列公用品牌。

2020 年 9 月 28 日, 横 山 文 化

驿站通过快手、抖音平台,集中

展示陕西妙谷粮农科技有限公

司、横山区通远综合服务有限责

任公司等 9 家具有明显带扶效

益企业的扶贫产品、企业文化以

及产品广告,以此扩大企业的生

产销售范围以及知名度,助力消

费扶贫。

(四)广开销路“见实效”。

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

策略,线上销售方面,该区全力

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宣传动员工

作,将有市场、质量高、带贫好、

符合条件的扶贫产品和供应商,

全部纳入区级扶贫产品目录并

推荐上报,纳入区域消费扶贫行

动范围。线下销售方面,该区主

要做好“三专”建设,建成消费

扶贫专馆 5 个、专柜 45 个、专

区 5 个。另外,通过召开产销

对接会、企业专场直接采购农特

产品活动、扬州展销扶贫产品等

多种渠道,拓展扶贫产品的销售

面,扩大品牌传播,让横山区优

质扶贫产品“走出去”。

(五)社会参与“显真情”。

2020 年 9 月 25 日, 以“ 万 企

参与·亿人同行”为主题的横

山区 2020 年消费扶贫农产品产

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多方联动、龙头带动、广开销路、社会参与。

消费扶贫工作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此项工作作为增加贫

困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措施,落实工作责

任、健全工作机制,确定适合本地的消费扶贫具体措施。

加大政策激励,强化督促落实,将消费扶贫纳入脱贫攻坚

成效考核,作为脱贫攻坚日常督查指导的重要内容,及时

发现、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横山区

通过信息对接、见面洽谈、实

地考察,产销双方达成了产销

一体化、农业订单化等多种模

式的合作意向,华能集团、陕

西省卫健委、西安交通大学、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

司等多家企业、单位在现场与

供应商签订扶贫产销协议共 20

个,总金额达 5318 万元。

实施效果

近年来,横山区脱贫攻坚

战捷报频传,50969 人摆脱贫

困,2018 年成为全省首批退出

贫困序列的四县区之一,多次

荣获省市表彰。以横山羊肉、

横山大米、横山杂粮、横山山

地 苹 果 为 主 的 17 家 企 业、69

种农产品入选国家扶贫产品目

录,83 种农产品上架线上平台,

开辟了具有横山特色的脱贫路、

致富路。

横山区党政领导参观消费扶贫企业产品展览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55

第266页

洋县 :

“四轮驱动”消费扶贫解难添力

基本情况

汉中市洋县作为农业产业

大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

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

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有机产业,

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

路。但仍然存在群众农产品市

场认知不够、销售对接不准、

县域流通不活、营销渠道不宽

等问题。面对这一困难和制约

因素,洋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

拓展思路,创新举措,通过采

取擦亮品牌、搭建平台、拉动

内需、外拓市场为主的“四轮

驱动”消费扶贫模式,破解难题,

持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主要做法

(一)擦亮品牌,解决市场

认知不够的问题。一是以有机

产业为引领,坚定实施“5115”

工程,构建“米、果、药、菌、

畜”五大产业协同发展的“1+5”

扶贫产业格局。二是邀请北京

字节跳动网络公司,对 2000

余名回乡创业、电商销售和产

业带头人进行新媒体运用培训。

三是洋县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被国家认监委和质监总局授予

“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

“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

牌示范区”,全县 15 大类、81

种产品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原

产地产品保护”或国家有机认

证。四是围绕“朱鹮”和“有机”,

坚定实施“品牌战略”,持续做

强“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区

域品牌和“洋县黑米”“洋县红

米”等地标产品,注册了“七

只朱鹮”商标,提升洋县有机

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

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双向竞争

机制,制定了《洋县扶贫产品

认定办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

全督查和检验监测,以质量求

生存,去伪存真,确保所销农

副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

权益。

(二)搭建平台,解决销售

对接不准的问题。一是组建成

立县消费扶贫领导小组和工作

专班,在县经贸局设立消费扶

贫协会总会,各镇成立消费扶

贫协会分会,电商办、供销社

及带贫企业、物流公司、农副

产品经销商、农民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等经营主体负责人为会

员,在县消费扶贫协会总会下

成立消费扶贫服务公司,走市

场化运营的道路,构建产销全

产业链。二是县总会重点负责

农副产品区域品牌打造、购销

信息共享、联系签订种养订单

和组织农副产品货源 ;镇分会

重点负责收集贫困群众农副产

品待销信息,组织贫困群众种

养生产及加工包装技术服务等 ;

消费扶贫服务公司整合各带贫

益贫企业扶贫产品及各贫困村

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包装,使用

“七只朱鹮”商标,向外推介洋

县优质消费扶贫产品。三是镇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洋县树立“放大有机产品优势,弥补

偏远区位劣势”理念,以消费扶贫促脱贫增收,着力在擦亮品牌、

搭建平台、拉动内需、外拓市场上驱动攻关、破解难题,助推消

费扶贫提质增量。

导读

256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67页

分会每周以村为单位,收集汇

总待销农产品信息后报县消费

扶贫协会总会,县总会及时将

信息共享给会员企业、电商办

和融媒体中心等,利用各自信

息平台,对外公开发布待销农

产品信息,按照市场需求,县

总会组织承接市场销售订单,

镇村物流网点实行优先收揽配

送,精准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三)拉动内需,解决县

域流通不活的问题。一是搭建

机关单位、学校、医院与贫困

村农副产品供需对接平台,鼓

励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

位食堂签订定向采购合同,优

先采购带贫企业或贫困村的农

副产品。二是利用春节、端午、

中秋、扶贫日等节假日,集中

开展“山货进城”“乡村集市”“爱

心年货”等消费扶贫活动,让

贫困户在增收的同时坚定产业

发展信心。三是把消费扶贫专

柜专馆专区建设作为开展消费

扶贫行动的重要载体,充分挖

掘各类公共资源潜能,依托现

有电商服务中心、企业销售网

点和商场超市等展销平台,布

设智能专柜 26 台,建成消费扶

贫专馆 4 个、专区 1 个。四是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通过签订

订单、收购加工、包装营销等

企业手段,实现产、加、销精

准对接,形成了完整的产销链

条和利益联结机制。带贫企业

累计订单销售贫困群众农产品

730 余万元,实现农、企互利

共赢。

(四)外拓市场,解决营销

渠道不宽的问题。一是借助中

国航天科技集团定点扶贫及省

市“两联一包”帮扶单位门路宽、

渠道广的优势,拓展销售渠道。

二是与江苏如皋建立招商信息

对口协作共享机制,累计共享

农产品销售信息 50 条,举办

洋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 5 期,

招引如皋客商 10 批次,签订黑

谷深加工等合作协议 6 份,采

购洋县特色农产品总额近 500

万元。三是拓宽“电子商务 +

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直

经验启示

洋县通过采取“四轮驱动”消费扶贫举措,积极探索,

多途径擦亮有机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县级积极搭建县

域内各经营主体合作交流、资源互补、购销信息及区域品

牌共享的平台,千方百计解决信息和销售对接难题。坚持

“内稳外拓”思路,在拉动内需和瞄准县外“大市场”上

双向发力,畅通渠道,让更多更好优质的有机扶贫产品走

向消费者。

采直销模式,先后建成镇级电

商服务站 18 个、村级电商服务

点 200 个,搭载阿里巴巴、京东、

乐村淘等电商平台,大力推销

贫困村特色农副产品。

实施效果

洋县采取“四轮驱动”消

费扶贫模式,2020 年消费扶贫

金额达到 1.8 亿元。聚力发展

米、薯、果、药、畜、禽和林

特产品等有机产业 14.29 万亩、

5800 多头(只),带动 1.5 万户

贫困群众发展有机产业增收脱

贫。

茶农在自家茶园采茶增收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57

第268页

西乡县 :

消费帮扶“五点发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基本情况

因疫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本属畅销网红的西乡土鸡蛋、

大红菇(赤松茸)、草莓等特色

农产品纷纷出现“好姑娘愁嫁”

难题。为解燃眉之急,西乡县

乘势而为,抓住国家消费帮扶

政策和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等难得机遇,

依托电商平台优势,探索各种

消费帮扶模式,采取“线上”“线

下”同步推进,多渠道破解农

产品销售难题,帮助群众打破

农产品销售瓶颈,让更多群众

通过消费帮扶实现脱贫奔小康。

主要做法

(一)发力政府引导,激活

政策潜力、激发扶持活力。成

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消费

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消费

帮扶工作专班,具体推进消费

帮扶日常工作。先后出台《西

乡县开展消费帮扶行动实施方

案》《西乡县深入开展消费帮扶

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十条

措施》,定期召开消费帮扶工

作座谈会、消费帮扶农超对接

会,凝聚提升县镇村三级思想

共识,协调解决工作推进难题,

从县域顶层全力推进消费帮扶

工作。

(二)发力产品认定,把控

质量安全、鼓励定点采购。坚

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申

请,动员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扶

贫产品认定。由县扶贫办牵头,

会同职能部门对申请认定的市

场主体和产品严格审核,对符

合条件的及时公示、报上级部

门复核,做到应推尽推、应认

尽认。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园区、

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采取

“订单”模式,与群众(脱贫户)

自愿、平等协商签订农特产品

定向采购协议或代销协议,形

成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稳定

关系。由扶贫、农业部门牵头,

将通过认定的扶贫产品在县内

外广泛推介,动员机关、单位

优先采购认定的扶贫产品。

(三)发力单位帮扶,深化

对口帮销、开展结对直销。将

消费帮扶纳入驻村联户帮扶工

作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依托

中央、省、市驻村扶贫单位优势,

组织县内企业在江苏、西安等

地开展农特产品销售推介。通

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

对帮扶干部为脱贫村(户)扶

贫产品现身代言,大力开展熟

人销售、结对销售,打通“末梢”

销售渠道。印发《关于开展消

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

引导工会组织在会员慰问品采

购中,拿出不低于 30% 的资金

用于购买本地扶贫产品。

(四)发力“三专”建设,

线上直播带货、线下商超入驻。

2020 年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

位、交通站点、旅游景点、大

型商超、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

汉中市西乡县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

和灾害影响,突出政府引导、产品认证、社会参与、双线互动和

品牌培育“五点发力”,帮助群众实现产品直销、收入稳增目标,

为脱贫攻坚战收官增添新动力。

导读

258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69页

场所建设消费扶贫专柜 100 台,

2021 年 6 月 底 前 全 部 建 成 运

营。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建

设为契机,借助西乡“西农优

选”等电商平台,举办扶贫直

播、县长直播带货、扶贫展销

等活动。支持市场主体加强与

中国社会扶贫网、扶贫“832

平台”、淘宝、天猫、京东、苏

宁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开设

扶贫专卖店或电商扶贫馆在线

运营、“撬开”网上市场。协调

县域 10 家大型超市在核心区设

立扶贫特色产品专区,不设门

槛、同城同价,全方位展销县

域茶叶、蚕茧、吊瓜子、食用菌、

粗粮等 76 种产品,把带贫益贫

农特产品变成促农增收、脱贫

致富的消费产品,形成“产销

对接、农企共赢”的新格局。

(五)发力品牌培育,突出

地域特色,巩固提升成果。围

绕“长短结合 +N 个特色”的

全域产业布局,引导市场主体

和群众抱团发展,采取“企业

+ 基地 + 合作社 + 贫困户”等

模式,生产适销对路的农特产

品,不断提高供给水平。抢抓

苏陕扶贫协作机遇,协同启东

市组织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

商贸供销流通企业和机关、学

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建立

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将消费

帮扶纳入“百企帮百村”精准

扶贫行动,发挥行业协会、慈

善机构等社会组织优势,动员

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

量 积 极 参 与, 采 取“ 以 购 代

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群

众产品和服务,帮助群众增收

脱贫。依托县域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农业观光 + 旅游购物”

扶贫产业链。

实施效果

截 至 2020 年 年 底, 全 县

有 46 家供应商的 188 种扶贫产

品成功跻身“全国扶贫产品名

录”,销售金额达 20778.8 万元。

经验启示

在推进消费帮扶中,西乡通过平台营销,成功实现本

地众多农特产品“线上”亮相,让产品迈开大步“走”出

去 ;通过大型商超直销、帮扶单位助销、宣传推介展销、

龙头企业代销和旅游带动促销同时发力,进一步拓宽产品

“线下”消费渠道、提升产品价值,让致富路子“活”起来,

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在深圳、江苏、汉中及县城共

建设了 8 个扶贫专馆 ;完成 2

个消费线上专区和 10 个线下专

区建设。依托“西乡印象”品牌、

在东部地区设置 2 个扶贫产品

展销专馆,实现年销售 600 万

元以上 ;江苏启东市 227 家机

关、企事业单位购买西乡优质

黑木耳、香菇、土蜂蜜、吊瓜子、

变蛋、大米等,累计消费总额

530万元,帮助954户持续增收,

形成人人支持消费帮扶、助力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共赢局面。

西乡县消费扶贫展销活动现场

第十三章 消费扶贫 259

第270页

脱贫攻坚以来,陕西通过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

积极性,鼓励、支持、帮助各

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了

“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在 中 央 定 点 帮 扶 方 面,

2016 年以来,37 家单位共向我

省 50 个贫困县派出挂职扶贫干

部和第一书记 593 人,1545 名

省部级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到

贫困县考察指导扶贫工作,直

接投入资金 16.9 亿,引进各类

社会

扶贫

第十四章 资金 13.92 亿多元,实施帮扶项

目 3164 个。

在苏陕扶贫协作方面,江

苏 52 个经济强县(区)与陕西

56 个贫困县(区)结对全覆盖。

累计安排协作资金 74.13 亿支持

5104 个扶贫项目建设,带动贫

困人口 116 万余人,1.75 万名贫

困劳动力在江苏稳定就业。累

计支持和吸引 445 家江苏企业

到陕投资参与扶贫,落地投资

额 141 亿元 ;陕西累计向江苏

260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71页

送 电 65.8 亿 千 瓦 时,408 所 中

小学幼儿园与江苏 394 所学校

建立了教育结对帮扶关系,9 所

高职院校和江苏 16 所高职院校

开展协作 ;江苏 60 家医院与陕

西 56 个贫困县县级医院签订对

口帮扶协议。

在特色帮扶体系方面,陕

西充分发挥省内国企、高校、

医院资源优势,统筹建立了国

企合力团、校地结对帮扶、优

质医疗资源下沉三大特色帮扶

体系。组织 56 家中央驻陕企业

和 43 家省属国有企业组建 9 个

“国企合力团”,精准对接 9 市

55 个国定贫困县,三年来,共

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144 个,投

入 资 金 63.98 亿 元, 带 动 就 业

11313 人、带动贫困户 40826 户;

组织 111 家省际省内三级医院

对口帮扶 112 家贫困地区县级

医院 ;组织 103 家高校结对帮

扶 96 个有脱贫任务县开展“智

力、教育、科技”等八大帮扶

行动。

在“万企帮万村”方面,

累计动员 8641 家民营企业参与

“万企帮万村”,受帮扶村 9300

个,投入资金 66.04 亿元,实施

项目 24306 个,受帮扶贫困人

口 145.78 万人。2020 年新增参

与企业 899 家、受帮扶村 856 个,

帮扶成效明显,多次受到全国

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两次

参加全国“万企帮万村”经验

交流。

中铁一局援建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智能木耳大棚全景图

261

第272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 :

为宁陕脱贫汇聚力量

近年来 , 宁陕县围绕“生

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

发展战略,以脱贫攻坚为统揽,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旅游全

域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

年实现了 40 个贫困村“销号”、

7087 户 20060 名贫困人口“越

线”,整县脱贫摘帽。

(一)以林下经济、生态旅

游为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实际

综合施策,走出一条特色扶贫

之路。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脱

贫增收的根本,以园区建设为

载体,龙头企业为牵引,着力

发展林下经济、全域旅游。以

林果、药菌、特色养殖、有机

农产品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初

具规模。贫困户依托 12 个龙头

企业、354 个协会合作社,种

药材、种魔芋、种香菇、养蜜

蜂等,或是在合作社、旅游企

业中就近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实现扶贫产业到户全覆盖。通

过“5321”金融扶贫政策 (5 万

元贴息贷款,3 年期限,抵押担

保两免,政府一次性财政贴息 )

和互助资金协会,有效解决群

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和资金短

期周转问题。通过实施产业奖

补政策,如率先脱贫的每户奖

补 1 万元,种植食用菌的每支

菌棒补助 1 元钱等,有效激发

了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积

极性。在移民搬迁、兜底脱贫、

“两线合一”“两院合一”、失能

老人集中供养、贫困群众医保救

助无缝衔接和县内住院治疗“一

站式”服务等方面都作了大量

宛如仙境的宁陕移民安置社区

262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73页

工作,获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安康市各县区群众满

意度调查中,宁陕县从 2015 年

的第七名跃升至全市第一名。

(二)“两张清单”构建网

格化责任体系,县镇村三级书

记层层挂帅抓扶贫。2017 年,

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千名干部

下基层、连心包帮促脱贫”大

走访,深入摸排贫困村、贫困

户的贫困原因,每镇每村每户

都制定一个“问题清单”、一

个“任务清单”。江口镇经过近

2 个月的入户调查,对照脱贫

越线标准列出精准识别、精准

帮扶、减贫成效等 19 项指标,

对 2017 年拟脱贫的 313 户需要

帮扶解决的问题,梳理了 1399

项任务,并由各帮扶部门、有

关村社、包帮干部和贫困农户

分别认领。为了让“两个清单”

按时清账,县镇村三级书记层

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对各乡镇一月一督查一通报、

一季度一汇总一排名,适时召

开点评会议,指名道姓通报问

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的网格化责任体系。

(三)狠抓基层党建和“三

支队伍”,增强群众脱贫攻坚

的内生动力。把脱贫攻坚工作

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

重要内容,加强对第一书记的

选派培养,强化农村党支部建

设, 探 索 了“ 党 支 部 +X+ 贫

困户”党建扶贫模式,形成了

“支部破难题、党员树标杆、能

人建平台、群众立精神”的做

法。特别注重农业科技人员、

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村干部的培

养,分批组织到高校参加培训,

并通过各级干部和“三支队伍”

的示范带动、言传身教,深入

推进以“诚、孝、俭、勤、和”

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树

立脱贫先进典型,营造自主脱

贫氛围,贫困群众的信心和动

力极大增强。

(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定

点帮扶,为宁陕脱贫汇聚力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定点帮扶中,

先后向宁陕县派出 8 批 24 名

挂职干部 ;共有 87 个党支部与

宁陕 40 个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帮

扶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1000 余

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和旅游

发展 ;设立产业帮扶资金,撬

动金融信贷支持宁陕县发展农

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同时争

取电商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资

金 1500 万 元 ;设 立 扶 贫 助 学

金,分 5 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

户学生进行资助,协调北京特

级骨干教师来宁陕支教,组织

县上教师外出学习,争取清华

大学培训名额,有效增强了宁

陕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中共中

央办公厅的倾情帮扶下,宁石

高速连接线、梦阳药业、县中

医医院等重大项目落地,牵线

宁陕与青岛胶州扶贫协作,促

成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对接扶

贫合作,联系中民投、碧桂园

等实力名企来宁陕县考察投资,

组织北京各领域专家教授支教、

义诊,动员爱心企业捐资助学,

为宁陕脱贫汇聚了强大力量。

(五)多方支援,形成脱贫

攻坚强大合力。各级各部门积

极参与宁陕脱贫攻坚,陕西省

委办公厅挂职干部积极主动联

系北京电梯商会的爱心企业家

累计捐献 225.63 万元资助宁陕

的贫困大学生。常州金坛区积

极开展对口帮扶,在项目建设、

人才培育、干部交流、劳务输

出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两

地互访交流 60 余次,互派 19

名干部挂职锻炼,19 个镇村、

学校、企业结对帮扶,累计投

入扶贫资金 1.78 亿元,实施协

作项目 48 个,带动贫困人口

4090 人,招引实力企业落地宁

陕 7 家。胶州市选取 13 家实力

较强的村级组织、合作组织与

宁陕牵手联建,帮助建立高效

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培育村级

能人大户,在产业合作、劳务

转移、产品营销等方面助力宁

陕打赢脱贫攻坚战。

宁陕干部认为,中办在帮

扶中送政策、出思路、搞协调、

引项目、出资金、领作风,是

在用实际行动带头落实党中央

交给的政治任务。特别是中办

挂职干部认真负责、无私奉献、

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作风极大

感染了当地干部。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63

第274页

中共中央宣传部 :

26 载助力耀州改旧貌

1994 年 8 月,按照中央统

一部署,中宣部将耀州区确定

为定点帮扶县,1995 年,第一

批扶贫挂职干部来到耀州。26

年来,中宣部始终倾情关怀、

用心用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工作,使耀州区的贫困面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

年 2 月 27 日,耀州区正式退出

贫困县(区)序列。

26 年来,中宣部始终倾情

关怀,历任部领导始终关心厚

爱,先后选派优秀干部 16 批

70 人次赴耀州区挂职锻炼、扶

贫攻坚,累计协调资金上亿元

支持耀州建设发展。中宣部充

分发挥职能优势,对接联系各

级主流媒体,持续宣传耀州改

革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成就,

有力提升了当地教育、科技、

卫生、文化和扶贫等工作水平,

对振兴老区经济、富裕老区百

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高点定位,“三个基地”

建设引领耀州发展。26 年来,

中宣部一直关注耀州发展,多

位中央领导同志对耀州关爱有

加,先后亲临耀州调研指导工

作,并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中

宣部干部挂职锻炼基地、走群

众路线的实践基地、全国基层

宣传文化工作的研究基地)”新

定位。近年来,耀州区牢牢把

握建设“三个基地”的重大定位,

抢抓机遇,借势发力,推动了

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及经济社会

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派驻干部,始终和耀

州人民同甘共苦。26 年来,中

宣部派出的挂职干部始终将耀

州作为“第二故乡”,倾注真

情,发挥优势,累计帮助协调

各类资金上亿元,捐赠物资价

值 3000 多万元。2010 年 7 月,

耀州区遭受特大暴雨洪灾,挂

职干部不畏艰险,与当地干部

群众一起抗洪救灾,并及时向

中宣部汇报,受到部领导高度

重视,第一时间发来慰问电,

直接援助资金 140 万元,部机

关干部捐助救灾款 15 万元。

(三)着眼长远,积极开

展 文 化 扶 贫。 支持耀州区创

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 耀 州 模 式。

2015 年中宣部部务会专题研究

并拿出 300 万元,大力支持耀

州区实施“百县万村综合文化

服务中心示范工程项目”。先后

争取资金 320 万元,支持耀州

区宣传文化中心、图书馆等建

设。协调维修了道东广播电视

发射台,建成了 27 个卫星地面

接收站,帮助 14 个村建成了“万

村书库”,总计投资 266.6 万元。

由中宣部、中国电影集团援建

的全国第一个红色教育影厅“照

金陈家坡红色教育影厅”正式

启用。

(四)注重造血,促进经济

转型发展。先后协调资金 3800

多万元,用于照金煤矿、秀房

沟煤矿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实

资金 300 万元,推动了照新(耀

州照金—三原县新兴)公路改

造工程顺利实施。联系国家 13

部委,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

金革命旧址列入全国红色旅游

经典景区、第四批国家级爱国

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

级国防教育基地。2018 年,拨

付中宣部机关特殊党费 41 万

元,用于中宣部派驻第一书记

所在柳林村的山核桃加工、香

菇种植等产业,为庙湾镇打造

“香菇小镇”贡献了积极力量。

2019 年 9 月,协调联系平安集

团与耀州区举办了“三村工程”

产业扶贫签约仪式,有效解决

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264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75页

2020 年 9 月,全国首个县级形

象推广与版权管理中心在耀州

区大数据产业园正式挂牌,利

用文化创意与版权运营促进耀

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耀州

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动力。协调联系碧桂园集团投

入 530 万元,用于马咀村乡村

旅游改造提升项目,该项目成

为红色旅游景区以及乡际旅游

新亮点。

(五)扶贫启智,铸就教

育丰碑。坚持扶贫先扶智,先

后为耀州区争取日本利民工程

项目 1000 万日元、教育部专

项资金 30 万元,建成希望小学

10 所, 改 造 危 漏 校 舍 14 所 ;

累计为基层学校争取仪器、图

书、电脑等价值 400 余万元。

2017 年 2 月,中宣部学习出版

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

刷发行司向西部地区农家书屋

捐赠出版物首发式在耀州区举

行。同年 10 月,中宣部学习出

版社《全民经典朗读范本》首

发仪式暨“耀·朗读”风采展

在耀州区成功举办。2018 年 8

月,中宣部援助耀州区中小学

教师培训项目成功举办,全区

200 余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科

教师接受了集中培训。2019 年

协调中国人权基金会亲仁基金

向照金红军小学、北梁红军小

学、 柳 林 小 学 捐 赠 108 万 元。

中宣部领导和干部累计救助贫

困学生 1000 余名 ;先后组织

10 批 174 名优秀教师进京、赴

沿海地区参观学习。同时,联

系汕头电信系统职工捐款设立

耀州“华光”教育基金。特别

是 2010 年以来,针对“华光”

教育基金运转困难的情况,在

中宣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先

后拨款 5 万余元,注资 20 万元,

实现了奖励人数和标准不断提

升。

(六)塑造形象,帮助提升

对外宣传水平。注重发挥中宣部

职能优势,2011 年以来中宣部

先后组织耀州区 9 批 173 人次

宣传文化骨干赴全国宣传干部

学院培训,协调安排 12 名区电

视台编辑、记者到中央电视台学

习锻炼。2010 年以来,联系央

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

先后报道了一大批反映耀州区

转型发展、改善民生、基层党建

等方面的特色工作,多次报道耀

州区好人现象。仅 2020 年,积

极对接协调市级以上媒体来耀

采访 160 余人次,在《人民日报》、

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稿

件 350 余篇,在市级以上主流

媒体刊发各类稿件 1600 余篇、

连同各门户网站刊发共 3500 余

篇,全面宣传了耀州改革发展、

脱贫攻坚等工作成就,极大地提

升了耀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宣部、中国文联文化文艺小分队慰问演出活动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65

第276页

中国证监会 :

用金融活水助力延长发展

2013 年 以 来, 中 国 证 监

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

研究如何解决好因灾减产、同

果不同价、丰年难丰收等问题”

的嘱托,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功

能优势,推动从“输血”救急

向“造血”创富转变,让延长

苹果真正成为“扶贫果”“致富

果”“金苹果”。

(一)强化产业“造血”

一是探索建立“五位一体”

金融联合扶贫创新模式。2017

年 12 月,苹果期货正式上市。

证监会在延长县创新推出苹果

“保险+期货”金融产品——由

保险公司负责为果农提供价格

保险,最终价格波动风险由期

货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平

抑。2018 年,与工商银行密切

合作,在延长县举办金融机构

联合扶贫研讨会,签署《精准

扶贫联盟计划书》,推动“保

险 + 期货”试点拓展为“保险

+ 期货 + 银行”,创新保险、期

货、银行、政府、农户“五位

一体”金融扶贫模式,让金融

产品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稳定

支撑。四年来累计完成苹果“保

险 + 期货”试点 5.6 万亩 5.2 万

吨,惠及果农 2930 户,其中贫

困户 723 户,已完成赔付 665.8

万元。

二是凝聚扶贫合力,增强

产业带贫效果。在证监会的统

筹领导下,中金所与 60 余家证

券、期货、基金、银行机构等

社会力量,逐步建立了“一企

扶持贫困户建设苹果防雹网

266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77页

牵头、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

机制。中金所会同期货业协会

连续两年开展“‘长’‘期’携手”

和“‘长’‘期’再携手”精准

帮扶计划,共促成 44 家期货公

司对接帮扶全县 47 个重点贫困

村,重点扶持苹果、蔬菜、畜

牧养殖、菌草种植等特色产业

发展,累计提供 2426 万元产业

帮扶资金,帮扶贫困户 1483 户,

共惠及 3484 人。

(二)持续改善民生

一是支援抢险救灾,帮助

灾区共渡难关。2013 年,延长

县遭遇强降雨灾害,证监会紧

急捐赠 20 万元爱心赈灾款用于

灾后重建安置点建设,爱心捐

助 16.3 万元,帮助 325 户受灾

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二是坚持扶智扶志,从“帮

钱帮物”向“智志双扶”转变。

为了有效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证监会心系老区教育发展,设

立延长县中学新长城高中自强

班、黑家堡中学教育扶贫基金,

实施农村小学“七彩小屋”等

教育扶贫项目。

三是强化健康扶贫,提高

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证监会资

助成立了延长县健康扶贫救助

资金协会,切实解决因病致贫

人员和因残致贫人员的生活困

难。实施了延长县妇幼健康促

进项目,资助开展妇幼急重症

医疗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探索

疑难病例线上远程诊治。

四是接续乡村振兴,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在王良沟

村建成 204 亩果园防雹网,为

山树坪村硬化生产道路 2 公里,

为移民搬迁村老沟湾村修建通

村道路。对口帮扶安沟镇多海

村和黑家堡镇中村 2 个美丽宜

居 示 范 村 创 建, 惠 及 336 户

1111 人。

五是深化消费扶贫,助力

“抗疫”“战贫”两手硬、两不

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

延长县苹果运不出卖不掉的滞

销积压问题,证监会积极组织

开展消费扶贫“暖春行动”,坚

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

推出“六个一批”措施,购买

农产品 89.5 万元,帮助销售农

产品 102.7 万元。

六是党建引领脱贫,筑牢

农村支部战斗堡垒。帮助 38 个

贫困村建立党建示范点和村级

便民服务中心,扶持 12 个贫困

村的 8 个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安

沟镇朱家河村在村支部带领下

探索采摘园模式,建成 7 亩核

桃和 30 亩苹果集体经济园。帮

助管村党支部试点成立“延长

县管村股份经济产业合作社”,

成功打造了“认养农业”模式。

2013 年 以 来, 证 监 会 累

计 投 入 引 入 帮 扶 资 金 1.04 亿

元,实施扶贫项目 138 项,惠

及 2 万余名贫困群众。长江期

货在延长县设立营业部,建成

首个青年创业示范基地,资助

延长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

展科技合作共建 4 个现代农业

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助力延长

县 2018 年 9 月顺利退出国家贫

困县序列,成为陕西省首批脱

贫摘帽县。

延长县2018年苹果“保险+期货+银行”理赔仪式暨总结座谈会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67

第278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与富平人民共写扶贫“协奏曲”

2015 年, 按 照 中 央 扶 贫

开发工作总体部署,中国工程

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

与陕西省富平县结对帮扶。五

年来,中物院将“爱国奉献、

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

永攀高峰”的“两弹精神”运

用到定点扶贫工作中,累计投

入扶贫资金 1.26 亿元,实施扶

贫项目 80 余个,与富平县人民

一道真情演绎了一首院地扶贫

“协奏曲”。

( 一 ) 党建扶贫扶能力。中

物院坚持“党建引领扶贫工作”

原则,以党建凝聚力量、增强

合力,推动扶贫工作。五年来,

中物院党委班子共召开领导小

组会议和专题会议 24 次,到富

平实地调研扶贫工作 30 余次,

选派 5 名优秀干部到富平驻点

扶贫,分别担任政府挂职副县

长和驻村第一书记、深度贫困

村驻村工作队员。将 100 万元

特殊党费用于富平 5 个贫困村

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 4 个

村的党员活动室配置了办公、

活动、学习设施设备。院组织

部与富平县委组织部合作,先

后组织开展了后备干部挂职跟

岗交流学习、村支部书记培训、

乡村基层干部及贫困村“两委”

班子成员培训、院地 7 个基层

党支部党建结对共建、党员交

纳特殊党费等活动,增加了基

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出了

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干部的模范

带头作用。

( 二 ) 产业扶贫扶动力。在

富平县重点实施了奶山羊产业

链、柿饼加工、中药材丹参种植、

生态养猪等产业扶贫项目及其

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

制宜、因村施策,兴产富民。

其 中 2020 年 出 资 5000 万 元,

援助富平县政府建设羊奶产品

加工园项目,推动富平县羊奶

加工从单纯的羊奶粉转向液态

奶多元化发展的模式。为解决

对口包联的贫困村车家村及其

周边群众农产品买难卖难顽疾,

出资 600 余万元援建了占地面

积 1700 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市

场,修建了存储能力达 2000 吨

的气调冷藏库,并建成电子商

务运营服务中心。出资 170 万

元,指导深度贫困村薛镇赵老

峪北村培育500亩“丹参+苹果”

种植扶贫项目。

( 三 ) 教育扶贫扶智力。坚

持“教育优先,扶贫扶智”的

方 略, 累 计 在 教 育 方 面 投 入

2000 多万元,支持建设了 9 所

中、小、幼儿园及职业学校。

出资 1201 万元,新建老庙镇移

民搬迁点幼儿园和底店草滩幼

儿园教学楼,修缮峪岭岳白幼

儿园活动场所,解决了 825 名

幼儿入园难问题 ;出资 158 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向富平县捐赠防疫物资

268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79页

元对富平县宫里镇雷村小学提

升改造,提升了当地 500 名学

生的就读环境 ;先后为乡村中

小学新建蓄水池 4 个,有效解

决了当地学校师生生活用水问

题。出资 500 万元对县职教中

心配置实训设施设备,极大改

善了富平县职教中心 2400 余名

学生的实训条件。投入助学资

金 150 万元,为富平县 500 名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按照每人每

年 3000 元标准发放助学金。

( 四 ) 医疗扶贫扶内力。为

防止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大

病返贫”,中物院先后 9 次抽调

院属两家三级医院 200 多名医

护人员组成医疗扶贫专家团队

到富平贫困村为当地群众提供

健康服务。共诊疗病患 10800

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器械

价值 30 万余元,医疗服务实

现了县域 16 个镇全覆盖。出

资 109.94 万元,发放残疾人轮

椅 500 辆、助听器 30 个、腋拐

500 副,900 名 贫 困 残 疾 人 从

中受益 ;中物院医疗扶贫专家

团队 9 次赴富平,共举办了 40

余场基层实用专业技术培训班,

培训医疗卫生人员 2100 余人

次,投入帮扶资金 51 万元,按

照“填平补齐”原则,帮助 17

个贫困村完成了标准化卫生室

建设。同时,组织县域内 50 名

医疗卫生人员,赴中物院 2 所

三级综合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

专业进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向富平县捐赠口罩 5000 只,医

用防护服 10 件,价值 95 万元

移动 DR 设备 1 台。

( 五 ) 消费扶贫扶活力。在

2018 年 购 买 富 平 农 产 品 价 值

400 万元的基础上,院党委还

要求院属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购买富平花椒、面粉、柿饼、

羊奶粉、粉条、琼锅糖等农副

产品,2019—2020 年,以每年

不低于 800 万元的采购量,倾

全力帮助富平贫困群众解决“销

售难”“增收难”的问题。2020

年,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购买和

帮助销售富平县农特产品价值

达 3000 多万元,受益群众达

30 万人。

五年来的定点帮扶,中物

院与富平县两地结下了深厚的

情谊,有效贯彻了按照中央扶

贫开发工作总体部署,建立了

院地双方扶贫合作新机制,推

进了党建、教育、医疗、产业、

基础建设五大类扶贫项目在富

平落地生根,消费扶贫强力推

进,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

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稳定

的帮扶和带贫益贫机制,增强

了当地干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

脱贫致富的能力。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帮扶老庙镇底店草滩村修缮峪岭岳白幼儿园活动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69

第280页

中国银行 :

18 年帮扶咸阳“北四县”初心不改

永寿、长武、旬邑、淳化,

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四县,中国

银行已定点扶贫达 18 年之久。

18 年来,从长武县巨家镇马成

寺村半山腰的饮水工程,到旬

邑县马栏镇阳坡头村的军民共

建光伏电站,从淳化县石桥镇

大槐树村年销售过千万元的村

级电商,到永寿县永平镇幸福

院里贫困户幸福的笑容,“扎扎

实实脱贫了,铆着劲头要致富”,

是老区人民对这一抹红色 18 年

陪伴最好的回应。

(一)产业扶贫,实现多层

次拉动

从 2002 年 开 始, 中 国 银

行 定 点 帮 扶 咸 阳 北 四 县, 修

路、打井、建校舍,大幅提高

了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贫困农

户生产生活水平。精准扶贫以

来,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

如何更有效地帮、更有针对性

地扶,进入中行扶贫人的视野。

扶贫扶志,志智双扶,中行人,

看中了产业的多层次拉动作用。

2017 年 6 月 15 日, 咸 阳

市政府、中国银行、正大集团

在陕西西安举行了“‘产业扶

贫、精准扶贫’暨新型农牧产

业化综合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

架协议”签字仪式,项目计划

建设 100 万头生猪、1 亿只肉

鸡、300 万只蛋鸡、30 万亩有

机种植和配套 70 万吨有机肥

等项目,全部采用正大集团世

界领先的系统技术与设备,以

完整的全产业链模式和双绿色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实现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与贫困县

脱贫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

促进咸阳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转

型和升级,满足陕西乃至全国

市场对安全优质食品和有机果

蔬产品的需求。

为了使项目顺利落地,中

国银行在注入 6700 余万元资本

金基础上,专项批准贷款 5.26

亿元,探索出了政府、银行、

企业、项目公司四位一体的扶

贫投融资联动创新模式,成为

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工艺最先进、

技术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生

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年出栏优

质商品肉猪 15 万头。项目通过

种养结合的方式,流转土地 2

万余亩,涉及农户 2100 余户,

累计将支付农户土地流转金达

2.4 亿元。所有收益将优先用于

扶贫工作,年可惠及农户 7400

余户。土地流转、项目分红、

企业打工等复合性的稳定收益,

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和共

同发展。

2016 年以来,中国银行在

咸阳北四县贫困地区,累计投

入和引进帮扶资金 6.95 亿元,

实施扶贫项目 2000 余个。

(二)“公益中行”, 开启智

慧帮扶之路

2020 年 11 月,“咸阳马栏

红”苹果第一次因中国银行而

走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

厅。早在 2016 年 10 月,中国

银行上线“公益中行”互联网

平台,“把老乡的农产品卖到城

里去!”以区块链技术追踪数

据,开启了智慧帮扶之路。山

货出关中,旱塬有好货。自此,

当地的苹果、小米、核桃……

摆上了中国银行 30 万员工的餐

桌。中国银行出资 1.74 亿元组

建“中益善源”公司,招聘专

门人员进行运营维护。 “公益中

行”上线近 5 年来,在“中央

定点扶贫圈”掀起了一阵“智

扶智帮”风,各大单位、机构

270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81页

纷纷入驻,“公益中行”升级为

“公益中国”。截至 2020 年 9 月,

“公益中国”平台注册用户超过

311 万人,60 余家联盟单位使

用平台开展消费扶贫,累计销

售额达 5.5 亿元,上线农产品 3

万余种,覆盖全国 155 个贫困

县、70 万贫困人口。

(三)以爱帮扶,改变的不

仅是一个人

2018 年, 中 国 银 行 出 资

414 万元在永平镇援建的幸福院

落成,累计出资 1171.42 万元,

在北四县建成 34 个幸福院,安

置孤寡困难老人户 487 户。中

国银行投入 9.5 万元,在旬邑县

张洪镇下皇楼村建成“让妈妈回

家,关注留守儿童”的手工编织

扶贫车间,村里有 40 多名妇女

边带孩子边在车间务工,每人每

天平均能挣 50—60 元。

中国银行投入 1525 万元,

为长武、淳化两县 53 所农村中

小学和幼儿园安装环保型取暖

设备,让 1.4 万多名农村孩子不

用哈着气读书、捂着冻疮写作

业。投入 241 万元,在淳化县

人民医院建成康复中心,让全

县 3795 名贫困残疾人得到支付

得起的、高水准的救治,并辐射

周边县市。投入 460 万元,对

旬邑县 48 所学校的旱厕进行改

造,受益师生近 5000 人。2016

年以来,中国银行已累计向北四

县投入 3.682 亿元用于扶贫。

(四)让资金流入,搅动地

区发展活水

2018 年 10 月 16 日, 中

银富登村镇银行 4 家分行在北

四县同一天开行营业。这是新

中国银行史上,首次有商业银

行在 4 个贫困县同时设立机构。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由中国银行

控 股, 成 立 10 年 来, 已 发 展

成全国最大村镇银行集团,其

中 27% 网点设在国贫县。截至

2020 年 9 月底,北四县 4 家银

行实现存款合计 4.5 亿元,贷

款余额 2.7 亿元,贷款客户数

2600 户。北四县累计受益贫困

户 3417 户,累计贷款 7144.31

万元。淳化县城官镇丁户塬村

的 700 亩果园,中国银行投入

了 200 万元,为返乡创业大学

生刘阿娟创办的品牌“爸爸的

苹果”提供支持,累计带动 328

户贫困户增收。有十几户贫困

户常年在果园务工,管吃管住,

一个月工资 2700 元。在长武县

洪家镇,中国银行出资 445 万

元支持京东云仓建设,建成 3

个贮藏分拣库及配套设施,带

动洪家镇苹果及相关物流产业

发展,已经有 406 户贫困户因

这个项目增收。在淳化县十里

塬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中国银行投资 200 万元支持建

设的恒温双孢菇厂,让搬迁群

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

致富。

一笔一笔资金的流入,搅

起的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活

水。激发要素活力、提升全要

素生产率——符合经济学的帮

扶,成了中国银行定点扶贫稳

中国银行设立的“旬邑县下皇楼村农资工作站”揭牌 健致远的秘诀。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71

第282页

陕西省国资委 :

凝聚国企合力 形成“大兵团”作战

基本情况

2017 年 5 月 18 日成立了

省国资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领

导小组及 5 个职能工作组 ;动

员 45 户省属企业和 55 户中央

驻陕企业,创造性地成立了 9

个国企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

明确了每一名委领导联系一个

合力团,各帮扶地市国资委为

合力团与地方政府的协调联络

机构 ;选派机关 9 个部门负责

人为合力团联络员。形成了职

责明确、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的组织架构,构建了以省国资

委牵头主导的、依托国企主业

优势及地方资源优势的互补型

产业扶贫格局。

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

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合力团团

长单位。每个合力团团长单位

由一户大型省属企业担任,副

团长单位由一户驻陕央企担任,

对口帮扶除西安市外的 9 个地

市、56 个国定贫困县。二是组

建成立了合力团临时党支部。

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助力脱

贫攻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

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的双赢

作用。三是健全制度规定。印

发了《关于省国资委系统助力

脱贫攻坚合力团产业扶贫实施

方案》《陕西省国企合力团助力

脱贫攻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脱贫攻

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四是

出台了产业扶贫项目不受主业

限制的规定,为企业在扶贫领

域投资松了绑、解了套。进一

步明确了产业扶贫资金在企业

年度预算中要进行单列,确保

产业扶贫资金 100% 到位。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

化督导考核。制定印发了《省

国资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督导

工作办法》《陕西省国企合力团

陕西省国资委按照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思路,引导省属企

业及中央驻陕企业发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

势,深度融合贫困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布局项目、持续

资金投入,以产业促就业,以增产促增收,贫困户脱贫、贫困县

增收同步推进,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依托国企主业优势和地

方资源优势的互补型大扶贫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大兵团作战的脱

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导读

清涧县红枣深加工项目

272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83页

助力脱贫攻坚扶贫工作考核办

法》;突出问题和成效导向,建

立了季度抽查、半年集中联合

(联合省扶贫办)督导、年终统

一考核的工作机制 ;引入“三

项机制”,对在产业扶贫工作中

慢作为、不作为的扶贫人员进

行了及时调整,极大地激发了

扶贫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

(三)创新扶贫模式、打

造特色产业。一是突出地域优

势,打造特色扶贫产业。根据

区域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初

步形成了以陕南发展畜牧业、

中草药、养殖业、旅游业为主,

陕北以能源化工、果业冷链储

运及深加工为主,关中以装备

制造、良种培育和农业设施为

主的产业扶贫大格局。二是发

挥企业优势,助推区域经济发

展。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

地方资源优势,建成了以陕汽

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

果业集团优质苹果冷链储运深

加工基地,延长能源化工产业

园区,陕煤红枣、黄芪深加工

产业基地,中陕核汉中天然谷

中草药深加工园区等,促进了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推了

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延伸产业

链条,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合

力团不断探索资源收益共享机

制, 出 资 7.5 亿 元, 设 立 了 2

只产业扶贫发展基金(陕西投

资集团产业扶贫基金 2.5 亿元、

西安陕煤合力扶贫产业基金 5

亿元),将贫困户通过土地托管、

牲畜托养和土地入股等实现资

产收益的方式,把贫困户有效

经验启示

陕西省国资委通过动员指导国有企业大兵团作战,积极探索出了“政府搭台 + 企业引领

+ 基金支持 + 农户联动”、增资扩股发展重点产业、“企业投资 + 国家补贴 + 金融支持 + 群众

自筹”的股权设置等扶贫模式,走出了“产业扶贫开发公司 + 地方政府 + 贫困户”的产业扶

贫新路子。在脱贫攻坚中展示了国企力量,履行了国企责任,彰显了国企担当。

地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中,既保

障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需求,

又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

展、贫困户永续增收的内生动

力。四是开展消费扶贫,积极

助力脱贫攻坚。建立《国企合

力团产业扶贫产品目录》,以

国定贫困县名优农副产品为补

充,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

帮”等方式参与消费扶贫。明

确在采购职工年节福利、慰问

品、日常后勤采购和企业商务

活动时,购买贫困地区扶贫产

品的比例,建立了合力团及各

成员企业直采直供计划,通过

建立月报台账,每月定期上报

消费扶贫工作情况。截至 2020

年 12 月,企业累计消费扶贫

7864.5 万元。

实施效果

截至目前,陕西国企 9 个

合力团共实施项目 144 个,涉

及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畜牧

养殖、药材深加工等产业。其

中 :建成投产项目 123 个,已

投资金额 154.7 亿元。带动就业

31018人、带动贫困户30281户。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莲花黑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大楼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73

第284页

陕西省工商联 :

“万企帮万村”带来多种帮扶模式

基本情况

2016 年 5 月,按照全国工

商联的实施意见和省委、省政

府安排部署,陕西启动了全省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2017 年,“万企帮万村”精准

扶贫行动被纳入全省脱贫攻坚

整体规划,成为“3+X”帮扶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做法

(一)健全工作机制。先后

11 次召开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

相关工作,制定下发实施意见、

督导方案、考核办法等指导性

文件。深入动员、广泛宣传、

积极行动、组织落实,出台政

策措施。

(二)引导市县广泛动员。

引导各级工商联积极动员民营

企业广泛参与,争取当地党委、

政府的支持。组织市县台账管

理人员业务培训,通过电话指

导、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帮

扶企业完善台账信息。

(三)深入推进消费扶贫

行动。通过召开“千企万村联

动”消费扶贫行动启动仪式、

“消费扶贫”推进会、支持“万

企帮万村”企业参与扶贫产品

认定、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设立“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

展馆、引导企业对接消费扶贫

合作项目、依托苏陕扶贫协作

等方式切实解决扶贫农产品滞

销问题。

(四)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多次组织企业赴我省深度贫困

县开展“市县行”活动,召开

扶贫项目对接会,引导广大民

营企业继续把更多项目、资金、

人才等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

力量。

(五)引导企业把脱贫攻坚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广

大民营企业把参与脱贫攻坚与

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促进

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让企业发

展搭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

顺风车。

(六)积极宣传引导。与陕

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建立合作

机制,开辟专栏报道“万企帮

万村”先进典型,不定期编发

活动简报。邀请企业家做客陕

西广播电台“秦风热线”栏目,

并联合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对

民营企业的帮扶风采进行了宣

传报道。

(七)树立先进典型。先后

召开行动启动会、视频会、现

场推进会等一系列活动。2017

年 12 月,召开表彰推介会,对

24 家 先 进 工 商 联 组 织、48 家

企业和商会组织进行了表彰。

2018 年 9 月, 对 68 家 在“ 万

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表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由省工商联牵头,省扶贫办、

省光彩会、省慈善协会、省农发行为成员单位,以民营企业为帮

扶方,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

形式。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公益扶贫等方式开

展,脱贫效果显著。

导读

274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85页

现突出的企业授予“三秦帮扶

善星”荣誉称号。2020 年 9 月,

对 100 家全省“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进

行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

引领作用。

实施效果

截至目前,累计进入陕西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

账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有 8647

家, 受 帮 扶 村 9337 个, 投 入

资金 66.55 亿元左右,实施项

目 24359 个,受帮扶贫困人口

146.87 万人,连续两年在全国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现场会

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共有 25

家企业受到全国表彰,4 家集体

经验启示

“万企帮万村”形成的多种帮扶模式意义重大 :利益联动帮扶模式。企业利用当地优势资

源发展相关产业,通过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订单和贫困户形成利益联动机制,

同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就业创业帮扶模式。通过对贫困人口先培训、再安排就业,培养成

熟后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带动大批贫困户就业、创业。整村推进帮扶模式。企业通

过整村、整乡大规模的投入,大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实施移民搬迁、兴办家庭农场、规模种

植、养殖等全方位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全产业链帮扶模式。通过建设基地,实施种植、加工、

销售全产业链甚至代管建园,贫困户同时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稳定收益,部分农民及贫困人口经

过技术培训转型变成产业工人,参与现代农业生产,长期稳定从事产业工作。电商消费帮扶模

式。通过整合当地特色产品,链接生产基地,通过互联网,建设自有网售平台,帮助贫困户特

色产品走出去。教育扶智帮扶模式。“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设立专项扶贫教育基金

对贫困户家庭子女进行教育救助,每年给予新入学的贫困学生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防止因贫失学。托管经营帮扶模式。为了解决贫困户劳动力不足、技术不强、规模不够的问题,

通过由公司统一托管、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在确保了产品质量和贫困户长期稳定收益的情况

下,也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三变”改革帮扶模式。利用农民的土地资源,使土地变资产、

贫困户变股东、农民变居民,农民在按月领取土地流转金的前提下,就近安排进入企业工作,

成为产业农民,确保了农民的长期稳定有收入。企业转型帮扶模式。以扶贫为契机,抓住了农村、

农业这块价值洼地,拓宽企业经营领域,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机,实现村企双赢。

作为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全

国通报表扬,省工商联扶贫工

作获全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

奖。

渭南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督导检查座谈会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75

第286页

陕西省共青团 :

新青年建功立业新时代

基本情况

陕 西 共 青 团 作 为“3+X”

扶贫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配

合各牵头单位、各市县(区)、

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共同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

全面小康的工作任务。团省委

以驻村帮扶的吴堡县慕家塬村

为工作起点,以解决贫困地区

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为重

要课题,聚焦深度贫困、突出

扶志扶智、深化扶技扶业,形

成了“3456”工作法,持续实

施助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形

成了久久为功、突出重点、发

挥特色、科学统筹、坚持创新

的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局

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奋

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

篇章。

主要做法

(一)完善“三大体系”。

构建“点线面”工作体系,将

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分成“点线

面”三个层次,既在宏观层面

上谋全篇、布大局,又要在中

观层面上有定位、搭平台,还

要在微观层面上抓重点、树品

牌,形成“以点促线带面”的

工作局面。构建“一办六组”

组织体系,夯实团省委各部门、

各战线的工作责任,带动各级、

各系统团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四个结合”。

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是全省共青

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团省委提

出助力脱贫攻坚与共青团“发

挥职能、工作力量、平台阵地、

传播理念”相结合,目的是找

准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的结合

点、切入点和发力点,争取将

工作纳入本地党政扶贫开发工

作总盘子,将脱贫攻坚工作与

团的其他工作衔接整合,全面

加以推进。

(三)紧扣“五条主线”。

结合共青团在思想引领、青年

电商和社会化动员方面的优势,

选择 5 个方面作为共青团助力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围绕产业

扶贫,以电商扶贫为重点,着

力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 ;围绕

教育扶贫,筹集社会力量加大

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 ;

围绕人才扶贫,动员青年人才

扎根贫困地区作贡献 ;围绕公

益扶贫,进一步扩大共青团公

益项目扶危济困的覆盖面 ;围

绕“城乡手拉手行动”,示范化、

长效化、项目化推动城乡儿童

共同成长。

(四)动员“六支队伍”。

全面整合团内团外资源,以发挥

共青团陕西省委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作

为检验团干部的试金石,构建了组织、工作、指挥“三大体系”,

推动脱贫攻坚行动与共青团职能、力量、阵地和理念“四个结合”,

围绕产业、人才、教育、公益扶贫和城乡手拉手“五条主线”,

整合团员青年、青联、学联、少先队、青企协、青年社会组织“六

支队伍”,形成具有陕西共青团特色的“3456”工作法,持续实

施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扶贫

一线建功立业。

导读

276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87页

好团组织“支点”作用为突破口,

号召团员青年、青联、学联、少

先队、青企协、青年社会组织等

“六支队伍”,投身脱贫攻坚第一

线,在扶持贫困青年脱贫致富的

过程中注重发展青年,善于把服

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形成助

力脱贫攻坚的“放大效应”。

实施效果

团省委坚持“3456”工作

法以来,整合共青团宣传阵地,

动员微博大 V、摄影大 V、美

食大 V 等网络知名人士,宣讲

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扶贫工作

成效,推荐贫困地区产品,相

关话题阅读量达 2.3 亿次、讨

论量 6 万多次。创新社会化募

集方式,筹集捐款、捐物超过 1.5

亿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 2.4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1.6 万

名),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

奖”。发挥青年电商作用,利用

青年明星带动作用,邀请薇娅、

林依轮、孙维、苗阜等直播带

货, 在 北 京 增 设 分 会 场,20

多家媒体跟踪报道,观看直播

291 万人,参与互动 315 万人,

各级团组织、团属协会等累计

销售 2285 万元,将陕西农特

产品销往全国。组织动员青年

人才,每年选派 1400 名西部

计划志愿者在基层一线工作,

经验启示

团省委坚持“3456”工作法,强调既要种好“责任田”,不折不扣地完成党组织安排的帮

扶任务,又要种好“自留地”,结合职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党的助手作用,把找准工作定位、

发挥职能优势作为工作结合点,不断深化扶志扶智、扶技扶业,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募集资

金资助教育事业、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拓宽渠道促进消费扶贫和向基层一线输送青年人才

等方面持续发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书写着青年突击队和生力军的新篇章。

组织 150 名金融干部赴贫困地

区挂职工作,选派 1300 多支

队伍、1.4 万名大学生开展脱

贫攻坚志愿服务。支持城乡儿

童共同成长,动员 184 所城乡

中小学校 30547 名城乡学生结

成“手拉手小伙伴”,“童步益

行”公益项目社会参与捐赠人

数达 50 万人次、募集资金 238

万元,帮助解决 2.3 万名乡村

孩子实际困难,惠及建档立卡

贫困户 1.1 万户。探索“空心

村”脱贫模式,为慕家塬村培

养致富带头人 5 名,持续打造

“果草畜沼肥”和光伏相结合

的循环产业链,投资 150 万元

建成 375 亩山地苹果园,投资

60 余万元建成“红枣羊”标准

化养殖场并投入使用,筹资 86

万元建设 100 千瓦光伏电站实

现并网发电,争取苏陕对口扶

贫资金 100 万元建设的村集体

“辣酱厂”已经投产,相关产业

已为村集体每年创收 43 万元,

圆满完成了慕家塬村和吴堡县

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

共青团乡村振兴成果暨青年电商创业展亮相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 的脱贫目标。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77

第288页

陕西省妇联 :

紧抓特色产业 促进妇女脱贫增收

基本情况

在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

口 中 , 妇 女 占 44.52%, 达 到

138.6714 万人。妇女不仅是脱

贫攻坚的重点对象,而且是脱

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帮助贫困

妇女脱贫,不仅关系妇女自身

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着阻断

贫困的代际传递、家庭的和谐

幸福,以及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进程。陕西省妇联立足妇联组

织特色,针对门槛低、投入少、

市场需求大,适合妇女灵活就

业的产业入手,重点扶持妇女

手工、巾帼家政、巾帼示范农

业三大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妇

女不离土不离乡实现脱贫致富,

形成了解决就业花钱少、收益

高、见效快、可持续强的特色

产业。

主要做法

(一)建组织,延伸妇联组

织的工作手臂。 “十三五”以来,

先后成立了陕西妇女手工协会、

陕西巾帼家政协会和陕西女农

民经纪人联谊会,让产业发展

有组织、产品质量有标准、推

动发展有队伍。并积极引导她

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和公

共服务中,提高妇女工作的覆

盖面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妇

女、儿童和家庭,取得了良好

的成效。省妇联联合扶贫、农业、

人社、商务、金融等部门,在

宣传政策、提供信息、项目引进、

科技培训等方面,为协会成员

提供有力支持,为协会的发展

搭建了平台。

(二)育基地,发挥辐射

引领带动作用。扶持巾帼示范

基地发展是带动贫困妇女脱贫

增收的重要途径,省妇联通过

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构建起“妇联+基地+合作社(协

会 )+巾帼致富带头人+贫困户”

的“五位一体”模式,形成“创

建一个,带动一方,致富一地”

的辐射效应。

(三)抓培训,推进妇女素

质能力提升。“十三五”期间,

省妇联以 6452 个贫困村为主战

场,将手工、家政、农业培训

作为“巾帼扶志千村行”“三促

三建三送”活动之一,进一个

村、圈划一个村,培训一个人、

登记一个人,有步骤、有重点

地实现贫困村妇女“应训尽训”,

实现就业服务“上岗一人、脱

贫一家”。

(四)办大赛,提升行业

发展规范化职业化水平。通过

比赛进一步提升从业女性职业

素养,培育精益求精的巾帼工

匠精神。省妇联从服务发展大

局和民生需求,引导全省广大

脱 贫 攻 坚 战 打 响 以 来, 陕 西 省 妇 联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的部署

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与职能优势,将服务妇女群众工作

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围绕“三秦巾帼脱贫行动”这一主线,

依托“巾帼扶志千村行”“巾帼扶贫服务队”两个平台,突出抓

好妇女手工、巾帼家政、巾帼示范农业三大特色产业,不断推进

三秦巾帼扶贫工作向纵深开展。

导读

278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89页

妇女群众积极投身“巾帼心向

党建功新时代”的发展热潮,

推动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连

续 10 年与扶贫办等举办手工

艺技能大赛,连续 5 年举办巾

帼家政大赛,在第二届全国巾

帼家政服务职业风采大赛中,

我省参赛选手分别获家政培训

师优秀奖、养老护理类别优秀

奖。

(五)搞展销,全力打造

巾帼创业创新品牌。抓好“三

秦巧娘”“巾帼秦嫂”等品牌

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陕西

妇女勤劳、朴实、诚信、致富

的金字招牌。连续 11 年在杨

凌农高会上举办妇女手工展示

展销活动。组织手工项目推动

者、从业者参加指尖上的丝绸

之路——国际女性手工艺发展

论坛,产品推销至尼泊尔、南非、

英国、法国、印度、乌兹别克

斯坦、阿尔巴尼亚、尼日利亚

等 14 个丝路沿线国家以及中国

香港、中国澳门地区。

(六)树典型,用身边人身

边事激励广大妇女。发挥先进

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

人身边事带动贫困妇女求富裕

求发展。省妇联先后开展了“三

秦巧娘”、三秦巾帼脱贫行动先

进集体(个人)评选、寻找三

秦最美家政员、三秦最美扶贫

人、三秦最美脱贫人等活动,

经验启示

通过推进妇女手工、巾帼家政、巾帼示范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培树产业发展典型,引领

带动全省贫困妇女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加强巾帼家政经理人、妇女手工艺合作社领办人、

职业女农民、女经纪人的能力建设,为妇女骨干送上引领带动妇女姐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通

过建组织、抓培训、育基地、办大赛、搞展销、树典型 , 提升了全省妇女特色产业的整体水平

和规模,推动了特色产业与市场有效对接。

各级妇联广泛开展巾帼扶贫脱

贫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贫

困家庭妇女通过劳动脱贫致富。

实施效果

“十三五”以来,陕西省

妇联共投入 1977 万元推进三

大产业发展。全省创办妇女手

工协会 115 个、巾帼家政协会

28 个,扶持手工、巾帼家政、

女大学生创业、现代农业妇字

号扶贫基地 632 个,带动建档

立卡贫困妇女就业 21.3371 万

人。2017—2019 年,妇字号扶

贫基地带动贫困妇女人均增收

23382.31 元。

2020年“红凤”生日会合影 2020年国务院扶贫办来协会调研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79

第290页

榆林合力团 :

“三合”聚力 走高品质扶贫之路

基本情况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最北

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榆林 8

个国定贫困县总土地面积 20690

平方公里,总人口 218.58 万人,

其中贫困人口 23.35 万人,占区

域 总 人 口 的 10.7%。2017 年 5

月陕西省国资委牵头组建 9 个

国企合力团。榆林合力团作为

省国资委助力脱贫第六合力团,

是以陕煤集团为团长单位,带

领 11 家驻陕央企、省属企业助

力榆林市清涧、米脂、子洲等 8

个国定贫困县脱贫攻坚。全团

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14 个,总

投 资 11.77 亿 元。2019 年 9 月

榆林合力团率先实现了“两个

全覆盖”目标,即榆林 8 个贫

困县产业扶贫项目全部落地,

所有成员单位全部参与产业扶

贫任务。

主要做法

(一)合心共频,凝聚全

团共识促发展。榆林合力团把

抓党建,促思想统一,行动一

致为目标,持续加强临时党支

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按期组织召开临时党支

部会议、民主生活会,开展“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

12 家成员单位倾心商讨,共同

谋划,“合心”聚力的思想认识

得到进一步提升,支部的凝聚

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全团各

项工作任务落实推进更加有力。

(二)合力共振,构建脱贫

攻坚大格局。按照“合力先合

资”的思路,2017 年 9 月,由

陕煤集团联合秦风气体公司注

册成立榆林合力公司,致力于

帮助榆林地区打造产业扶贫项

目和开发农产品,大力发展山

地农业,拉长产业链条。按照

中省企业、大小企业、主业互

补搭配,将 12 家成员单位分成

四个组,每个组对口包扶两个

贫困县,确保产业扶贫任务全

覆盖。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

责,形成单独出资或捐赠等多

种形式参与进来的模式,做到

了产业扶贫项目贫困县全覆盖,

成员单位出资出力全覆盖。先

后建成了涉农项目 8 个。单项

目最多投资达 4.6 亿元,其中,

清涧红枣深加工项目投资达 3.4

亿元,主业项目 3 个,其他项

目 3 个。作为团长单位,陕煤

集团独立承担了 5 个县区的产

业扶贫项目。陕煤集团主动提

出了“牵头、协调、服务、兜底”,

明确对因各种原因成员单位无

法完成的产业项目负责兜底实

施。同时,陕煤集团积极发挥

资金优势,在榆林设立了 5 亿

元的扶贫产业基金,扶持地方

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拉动区域

经济发展。

国企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是陕西省创新“3+X”扶贫模式。

榆林合力团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按

照“市级开发平台 + 县区扶贫项目 + 产业发展基金”的三位一

体产业扶贫工作思路,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的优势,建成了一

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了合心、合力、合作的“三合

聚力”扶贫模式。

导读

280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91页

(三)合作创新,巩固脱

贫成果谱新篇。一是创新构建

多元化合作模式。针对项目建

设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榆林

合力团建立人才挂职交流机制,

向各成员单位发出支援项目建

设的建议,陕煤集团、国网陕

西电力、西安热工院积极选派

优秀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到产

业项目挂职工作,为产业项目

建设和贫困地区人才培养贡献

力量。二是创新开启跨团合作

新篇章。为了扩大扶贫产品销

售渠道,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

源共享,引进西部机场集团、

新疆沙漠枣业公司与榆林合力

公司就红枣收购、加工、展销、

标准化种植等方面达成合作共

识,签订合作协议,开创了合

力团之间交流合作的新模式,

打造出跨区域合作的新高地。

三是创新开辟消费扶贫新路径。

榆林合力团积极响应国家消费

扶贫政策,通过榆林合力公司

平台,累计采购扶贫产品 5300

余万元。同时,针对线下采购

“痛点”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消

费扶贫路径,与建行陕西省分

行协作,在建行善融商务平台

建立陕煤扶贫展馆,搭建手机

银行 APP,引导成员单位及家

属主动参与消费扶贫,实现贫

困地区农副产品的线上直采。

实施效果

榆林合力团按照走高品质

扶贫之路,实现产业兴旺的要

求,不断加快产业项目高质量

建设发展。全团共解决建档立

卡贫困人口就业 201 人,带动

6460 户贫困户受益,累计实现

收入 9360 余万元。其中,实现

了“二个突破”和“六个第一”。

第一个突破,清涧红枣“起死

回生”。通过走深加工、高端化

路子,推动清涧红枣鲜枣收购

经验启示

榆林合力团通过“合心、合力、合作”的三合聚力扶贫模式,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挖掘当

地特色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突破了长期以来贫困

地区产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的困境,为贫困地区发展农业,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了积极贡献。

价翻一番,枣农从撂荒枣林到

红枣脱贫的信心得以重振。第

二个突破,子洲黄芪“问鼎全

国”。研发出黄芪新品 30 余款,

黄芪面膜、蒸汽眼罩、黄芪茯

茶、袋泡茶、抗菌液等产品畅

销全国,实现了黄芪云仓 5S 管

理,与 35 家黄芪大户签订代储

代销协议,推动子洲黄芪收购

价格翻两番。实现了中国第一

家链板式全自动红枣烘烤生产

线 ;研发并生产出中国第一款

红枣发酵饮料 ;研发并生产出

中国第一款红枣解酒饮品“酣

醒”;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黄芪大

数据综合应用平台 ;投运了中

国第一个黄芪云仓 ;研发并生

产出中国第一款黄芪面膜。

子洲县黄芪深加工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81

第292页

延长石油集团 :

推进产业扶贫产供销闭环

基本情况

2012 年以来,延长石油集

团按照省扶贫办统一安排部署,

坚持脱贫攻坚“四个精准”要求,

与所属 10 家单位对延川、清

涧、定边、绥德、长武、紫阳

等 6 县 13 个行政村进行对口帮

扶,总计建档立卡贫困户 949

户 2884 人。2017 年,作为国

资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延安合力

团团长单位,延长石油集团与

陕果集团等 8 家成员单位不断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加强与延

安当地政府对接,依托延安资

源禀赋,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

技术、人才、储运和消费扶贫

等方面优势,辐射带动当地产

业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

主要做法

(一)“做实”组织保障。

将脱贫攻坚任务纳入年度工作

计划、业绩联评,集团党委会

定期听取扶贫工作汇报,主要

领导每年定期到扶贫点调研督

导,积极协调解决矛盾困难 ;

二级单位不断加大组织领导力

度,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主抓

扶贫工作,先后选派 3 名挂职

扶贫副县长和 86 名干部驻村帮

扶,在人力财力上全面保障。

(二)“做好”立志增智。

突出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组

织农业技术培训 1 万余人次。

同时,将精神文明扶贫与新时

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帮

助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

地,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

扭秧歌等文体活动,定期评比

“乡贤”“五好家庭”“种植养殖

能手”“脱贫致富带头人”,树

立先进典型,潜移默化地改变

贫困群众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

帮助其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

富的正确观念。

(三)“做优”产业平台。

坚持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经营,

积极协调合力团各成员单位共

同出资 1.145 亿元,牵头成立

延安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从盘

活资产、提高技术、增加收入

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扶贫机制,

面对所帮扶贫困地区无可持续发展产业等现状,延长石油集

团将“输血”转“造血”,因地制宜开展扶智和扶志工作,坚持

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

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产供销一体化闭环,

真正让产业扶贫实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导读

延川县万亩果园项目

282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93页

着力打造 “三金三有”(股金 +

平台、租金 + 产业、薪金 + 技

术)扶贫模式,推行“2+1”(扶

贫公司与果业公司 + 村党支部)

工作联系机制,探索走出了一

条“股金、租金、薪金”摘贫帽,

“平台、产业、技术”拔穷根的

脱贫致富新路子,做到脱贫效

果长远稳定。近两年,产业项

目共向贫困户发放土地流转金

438 万元,务工工资 542 万元,

村集体实现股金分红 152 万元。

(四)“做大”产业项目。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

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一村一

品”布局集团“两联一包”扶

贫产业,采取“支部 + 合作社

+ 项目”的产业扶贫模式,因地

制宜地发展果蔬大棚、畜禽养

殖等一批见效快、成效好的特

色扶贫项目。累计投资 2917 万

元的扶贫资金,先后建成大棚、

拱棚 164 座,猪、牛、羊养殖

基地,黄花种植基地,桃李园、

花椒园和葡萄园等 880 余亩,

全年销售收入可达 800 万元。

协调合力团各成员单位布局项

目、培育产业,累计完成投资

9.6 亿元 , 组织实施了 6 个燃气

基础设施终端项目、6 个苹果种

植和涉农产品产销项目、2 个特

色旅游等共计 14 个产业扶贫项

目。其中扶贫公司与延长中果公

司和陕果集团合作,在延长、延

川和宜川投资 2.07 亿元,建成

2 万多亩苹果示范园和 2 个苹果

产销基地、2 个气调库、4 条智

能选果线,带动当地 716 户建档

立卡贫困户脱贫。燃气集团发挥

燃气产业优势,在延川县移民搬

迁安置点为 2812 户贫困户减免

598.39 万元天然气安装费。

(五)“做深”消费扶贫。

为解决农畜产品滞销问题,形

成产供销一体化闭环,延长石

油集团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措施,

努力拓展扶贫产品销路。建立

消费扶贫工作机制。成立了集

团主导、所属各单位实施、“两

联一包”工作队配合的工作机

制,确保消费扶贫信息畅通、

配送高效。深挖消费扶贫潜力。

按照“涵盖全集团、囊括各层

级”的原则,把全集团职工餐厅、

员工福利、走访慰问等需求纳

入消费扶贫范围,发布扶贫产

经验启示

延长石油集团把改善贫困群众生活作为首要目标,在扶贫领域投人力、投财力、投精力,

精准帮扶、精准施策,不断彰显国有企业责任担当。通过“五个做”齐头并进,多措并举联结

贯通产业扶贫产供销一体化闭环,为助力陕西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做出

了突出贡献。

业 6 类 27 个 品 种 的 农 畜 产 品

目录,明确了消费扶贫集采流

程及点对点财务结算方式,确

保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稳中有序。

拓宽消费扶贫渠道。采取线下

与线上同步、现售与预售捆绑、

实地采购与送货上门结合等方

式,着力提高扶贫产品销量,

切实解决贫困地区销售难和增

产不增收的问题。

实施效果

2012 年以来,“两联一包”

帮扶延川、清涧、定边、绥德、

长武、紫阳等 6 县 13 个行政村,

投 入 2917 万 元, 帮 助 949 户

2884 人全面脱贫,贫困户人均

纯收入稳定超过 1 万元,各帮

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 5 万

元 ,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

面完成 ;国企助力脱贫攻坚延

安合力团先后投资 9.6 亿元,建

成 14 个产业扶贫项目,辐射带

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3597 户增收

脱贫 ;2020 年以来,延安合力

团累计消费延安、榆林等地扶

贫农畜产品 4897.84 万元。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83

第294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三团一队”探索高校扶贫新机制

基本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抓住

“人”这个关键,紧盯“谁来

扶、怎么扶”问题,在陕西省

合阳县探索“三团一队”智力

扶贫模式,整县域推进定点扶

贫,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社

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合阳县贫

困 发 生 率 由 2017 年 的 13.2%

下降至 2019 年的 0.97%,顺利

实现脱贫摘帽。2019 年,合阳

县在渭南市扶贫考核中名列第

一,在全省扶贫考核中获得优

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年、

2019 年连续两年在中央单位定

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获得“好”

的等次。

主要做法

(一)组建“书记帮镇助力

团”,强化党建引领。按照“校

党委包县抓总、院党委包镇抓

落实”的思路,遴选 20 个二级

单位党委书记组成“书记帮镇

助力团”,根据学科专业及地方

特色对接合阳县 12 个镇办和相

关涉农部门,实施“六个一工

程”(一个学院,组建一支专家

团队,支撑一个“产学研一体

化示范基地”,对接一个乡镇,

帮扶一个产业,带动一批贫困

人口精准脱贫),为整县域稳定

脱贫提供科学体系保障。校党

委组织部为团长单位,将“书

记帮镇助力团”工作纳入工作

计划,纳入党建述职考核内容,

作为党委政治巡察观测点,使

“书记帮镇助力团”有动力、有

压力、有活力。

(二)组建“专家教授助

力团”,抓好产业扶贫。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精心筛选 168 名

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

成“专家教授助力团”,按照

“1+14+14+N”的思路开展科

技帮扶。依托葡萄试验示范站

建立 1 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2018 年年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帮扶合阳县需求,发

挥智力优势,创新组织形式,探索出校县深度融合、整县域推进

定点扶贫工作的“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路径。

导读

“优秀人才先锋队”在合阳县黑池镇科技下乡 协助合阳县开展电商平台建设

284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95页

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组建 14 支科

技帮扶团队,实施 14 个现代农

业园区提升工程,开展 N 项具

体帮扶措施,构建起“政府 +

大学 + 产业园(合作社)+ 贫

困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径。为

14 个科技帮扶团队提供每年不

少于 5 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其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

地”,为贫困户开展免费技术培

训,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三) 组建“研究生助力

团”,筑牢校地纽带。每半年遴

选 15 人左右的优秀博、硕士生

组成“研究生助力团”,挂职合

阳县各镇办和相关部门的副职,

协助“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

教授助力团”落实相关任务,

加强校地联络。制定《研究生

助力团管理办法》,明确“六个

一”工作要求(即每人包联 1

个贫困户,每半个月开 1 次工

作例会,每个月走访 1 遍所辖

农业园区,每个月举办 1 次主

题活动,每个任期形成 1 篇调

研报告,每人指导管理 1 块示

范田);每年为“研究生助力团”

配套 10 万元工作经费 ;校县

双方共同承担助力团成员每人

每月发放的 4000 元工作补助和

1000 元一次性交通补贴,为每

位助力团成员选聘 1 名校外实

践指导教师,为其顺利开展工

作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已向

合阳县选派五批次76名研究生。

(四)组建“本土优秀人才

先锋服务队”,提升“造血机能”。

合阳县从农业、教育、卫健等

部门选拔 148 名政治素质高、

业务能力强、热心服务基层的

本土行业骨干,组成“本土优

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与“三团”

有机融合。“本土优秀人才先锋

服务队”成员由合阳县委组织

部选派与督促指导,配合“研

究生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

成员开展工作,跟随专家教授

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协

助“三团”精准调研,精准施策,

精准扶贫。

实施效果

“三团一队”组建实施以

来, 学 校 投 入 帮 扶 资 金 1382

万 元, 20 个“ 书 记 帮 镇 助 力

经验启示

“三团一队”将校地双方的人力资源有效调动起来,实现有机融合,抓住了“人”这个关

键要素,有效地回答了高校定点扶贫工作“谁来扶”的问题。突出了“整县域”推进定点扶贫

的特色,实现了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由点上做亮到面上做好、做强的重大转变,有效地回答了“怎

么扶”的问题。该模式成功复制到秦巴山深度贫困地区的镇巴县,探索了高校科技扶贫的新路径。

团”成员单位帮助引进帮扶资

金 1251 万 元, 参 与 扶 贫 的 师

生达 2600 余人次。依托 14 个

“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帮

助引进新品种 130 个,推广实

用技术 60 项,设计非遗文创产

品 60 件,成功申请专利 3 件。

帮助合阳县打造形成了以 1 万

亩 集 中 连 片 樱 桃、10 万 亩 红

提、2 万亩红薯、20 万亩苹果、

30 万头生猪和 30 万亩花椒的

“112233”优势农产品产业结构

布局,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

户 2300 户,带动贫困人口 1.2

万人。通过优化产品包装、提

升产品声誉、发动师生校友力

量等形式,助力合阳县等贫困

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实现“增

产又增收”,助销产品22万余吨,

助农增收 5700 余万元。利用“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民发展学院

合阳分校” “职业农民培训学院”

“西农—合阳乡村振兴学堂”等

平台,为合阳县培训基层干部

1023 人,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及

农民 1.5 万余人,为合阳县持续

脱贫致富激发了“内生动力”,

强化了“造血机能”。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85

第296页

咸阳市 :

“手挽手”让扶贫协作“根连根”

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对两市之间的协作提出

更高要求,两市结合自身资源

禀赋,“手挽手”协作共进,结

合两地优势,紧扣民生项目、

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力

量参与,不断拓宽合作深度,

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主要做法

( 一 ) 四 个 级 次 推 动,

“5+N”模式成范例。建立市、

县、镇、村四个级次推动的协

作运行机制,市级抓规划指导,

县级抓安排落实,镇、村两级

抓项目实施。泰州市靖江市和

咸阳市永寿县按照“规定动作

一个不少、自选动作力求创新”

的 思 路, 探 索 建 立 的“5+N”

镇镇结对模式(“5”即帮助拓

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扶持一批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1 个标

准化村卫生室、打造 1 个特色

村、建设 1 个电商服务网点 ;

“N”即自选动作,由各镇根据

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对口帮

扶举措),被评为全国东西部扶

贫协作优秀典型案例。两地共

安排“5+N”合作共建项目 33

个,31 个项目建成投用,带动

300 户贫困户实现每户每年增

收 600 元。

(二)五项措施保障,东

西协作落实地。开展对口协作

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通过加

强领导、构建机制、资金支持、

人才支援、工作组建设五项措

施,强力保障对口协作推进落

实。一是帮到一线。泰州驻县

挂职帮扶干部,经常到各个结

对镇村、医院、学校指导工作,

解决问题。结对双方干部也经

常到对方所在地走亲戚、谈合

作,感情日益密切。二是干在

经常。在健全的制度激励尤其

是考核压力下,各帮扶干部积

极引进项目资金,对已落实的

扶贫协作项目,及时跟进,经

常督导,确保项目按照预定节

点推进。三是利到基层。按照

“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原则,

投入到贫困镇村的项目,变成

贫困户的入股资金,让贫困户

年年分红得利。

(三)六大领域合作,脱

贫攻坚结硕果。瞄准贫困地区

和贫困群众的现实需求,两地

对口协作紧紧围绕产业、就业、

外销、教育、医疗、科技六个

领域开展。一是产业方面。通

过建立“公司 + 合作社 + 贫困

户”合作模式和分配机制,先

后确定产业扶贫协作项目 66

个,总投资 9830 万元,带动

9380 户贫困户 2.6 万贫困人口

实现长期稳定增收。二是就业

方面。先后举办专场招聘会和

劳务协作对接活动 19 场,提供

就业岗位 16795 个,向泰州地

咸阳·泰州两市按照“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互利互惠、合

作共赢”原则,以基层单位结对帮扶为路径,围绕“手挽手”共

进活动要求,扎实开展扶贫协作,探索形成了“四五六”帮扶工

作体系,推动两市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联结、互补的产业联结、稳

定的利益联结,构建起了长期稳固的协作共建关系。

导读

286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97页

区输送咸阳籍劳动力 218 人,

帮助 148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在江苏稳定就业。三是外销方

面。泰州市通过机关事业单位

认购、建立直销点,安排电商、

商超等企业跟贫困县签订农产

品代销协议等方式,帮助咸阳

贫困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仅苹果累计销售额就达 6500

万元。靖江市向永寿县电商创

业孵化中心资助建设资金 500

万元,扶持电商创业。四是教

育方面。在苏陕协作中率先开

展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

中、职业教育“一体化、一贯

制”教育共建活动,泰州市先

后选派 40 多名优秀老师到咸支

教。同时,泰州市发动爱心企

业、社会组织及人士,开展捐

款捐物活动,累计捐款 500 多

万元支持咸阳贫困地区教育事

业。五是医疗方面。泰州市多

次组织医疗专家团赴咸阳贫困

县开展“红手环”“基层行”等

义诊活动,并专门选派泰州市

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挂职旬邑县

常务副县长,帮助旬邑县医院

重点打造心内科等三个特色门

诊,为该院争创县级三级医院

打下坚实基础。六是科技方面。

经验启示

咸阳·泰州两市开展“手挽手”扶贫协作活动以来,合作成果越来越丰硕、交往越来越密切、

情谊越来越深厚。两市依托各自资源、产业等特色,优势互补,不断加强协作交流,进一步拓

展了民生项目、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深度合作,

实现了互利共赢。

咸阳市选派各类技术人才 111

名赴泰州市挂职学习交流,泰

州市选派技术人才 81 人来咸阳

市开展帮扶工作。

实施效果

咸阳·泰州两市开展“手

挽手”扶贫协作活动以来,两市

持续推动深入合作,取得了显

著成效。目前,咸阳市永寿县、

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四个贫

困县全部与泰州相关区市签订

对口协作协议,镇级基本实现

结对帮扶全覆盖,11 个贫困村、

7 家医院、13 所学校、4 个园区

也先后在泰州市找到了结对帮

扶的合作伙伴 ;两地政企事社

交流互访达 222 批次 3018 人次,

实现了扶贫协作常态化、规范化

运行 ;先后协调引入苏陕扶贫

协作资金 1.526 亿元,运用点对

点结对帮扶机制争取泰州市财

政支持资金 2897.795 万元,争

取泰州市社会各界捐款(捐物)

帮扶资金 593.47 万元,有力地

支持了咸阳市产业、民生和公益

性基础设施建设。

苏陕扶贫协作资金项目——淳化县合坤香菇种植项目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87

第298页

永寿县 :

探索“5+N”镇村结对新模式

基本情况

永寿县属国家扶贫开发

工作重点县,全县辖 6 镇 1 办

157 个 行 政 村, 总 人 口 20.34

万人,其中贫困村 87 个,贫困

户 12590 户 47486 人。永寿县

紧抓苏陕扶贫协作机遇,主动

牵手对口帮扶的靖江市,双方

按照“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自

选动作力求创新”思路,围绕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这一重点,

大胆尝试,有效探索,不断拓

展深化协作领域,将工作重心

下移至镇村层面,创出了“5+N”

镇村结对模式(“5”即 5 个规

定动作,具体是帮助永寿县拓

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扶持一批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1 个标

准化村卫生室、建设 1 个电商

服务网点、打造 1 个特色村;“N”

即自选动作,由各镇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个性化对口帮扶举

措),精心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

群,将更多的建档立卡户嵌入

产业链条之中,有效实现了对

口协作“一线推进”、精准帮扶

“无缝对接”。

主要做法

一是党政互访常交流,互

学互帮谋新篇。靖江市、永寿

县建立了两地常态化交流协作

机制,2019 年以来,两地党政

领导、社团企业等先后开展调

研互访、交流学习 41 批 422 人

次,其中,靖江市派出 4 名挂

职干部在永寿县交流学习,派

出教育、医疗、金融等专业技

术人才 38 人支持永寿县发展 ;

永寿县向靖江市派出 10 名挂职

干部和 41 名专业技术人才,并

组织 136 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

术人才分批赴靖江市接受集中

培训。两地在密集互访、交流

学习中,共同商讨镇村结对帮

扶的方法路径,促进两地经贸

往来。期间,靖江市社会各界

共购销永寿县苹果、红薯等农

产品价值 1000 多万元,向永寿

县捐赠资金 300 多万元,解决

了永寿县农产品卖难问题和群

众就医、上学、救灾等资金短

缺困难。

二是镇级结对全覆盖,分

类施策促发展。如何有效推进

靖、永两地镇级联动发展,是

双方一直调研思考的课题。永

寿县积极邀请靖江市各镇(街

道)来永调研,双方深入探讨

对口协作规划,确定帮扶切入

点,签订镇级结对合作协议。

目前,靖江市 8 镇 1 街道与永

寿县 6 镇 1 街道实现了镇级结

对全覆盖。结合永寿县各镇办

发展不平衡现状,靖江市统筹

分配镇(街道)力量,对永寿

县各镇办分类施策。对基础较

好的马坊镇等 5 个镇办,采取

“1+1”结对模式,各由靖江市

1 个镇(街道)对口帮扶;同时,

采取“2+1”结对模式,对有

深度贫困村的渠子镇和发展潜

力大的甘井镇,分别由靖江市

两个镇进行对口帮扶,确保了

永寿县在苏陕协作中牵手江苏省靖江市,探索创出了靖永扶

贫协作“5+N”镇村结对新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开

辟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共同致富、稳定脱贫的新路子。

导读

288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第299页

永寿县镇级底线兜得住、亮点

更突出、同步求发展。

三是拓展结对帮扶面,增

添 致 富 新 活 力。按 照“5+N”

结对共建模式,靖江市明确提

出,每镇每年支持永寿县对口

镇办帮扶资金不少于 30 万元 ;

并根据永寿县各镇办土地等资

源优势和气候土壤条件,不断

拓展帮扶领域,大力实施特色

品牌产业,着力改善基础设施

条件,使帮扶工作更深入更广

泛、更接地气。2018 年以来,

靖永双方共确定“5+N”合作

共建项目 74 个,投入结对资金

638 万元。靖江市各镇(街道)

每年分批次前来永寿县对口镇

办,召开合作项目推进对接会,

检验阶段性工作进展,研究解

决 存 在 问 题。 目 前,2018—

2019 年实施的 52 个项目已全

部建成。2020 年实施的肉牛特

色养殖、大棚有机农业、美丽

乡村建设等 22 个项目也已基本

建成,为永寿县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脱贫致富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是试点村际巧结对,倾

力帮扶助脱贫。在镇级层面深度

协作的基础上,靖永两地积极将

重心向村级下移,由靖江市一些

富裕村帮助永寿县贫困村培育

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

贫。目前,永寿县安德、永安、

咀头、张贺等 5 个村分别与靖

经验启示

靖永扶贫协作“5+N”镇村结对模式,有效发挥了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理念等优势,

突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等需求,将对口协作工作重心下移至镇村层面,不仅拓宽了对口帮扶工

作面,调动更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而且根据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将帮扶资金精准落实到项目、

落实到村户,将东部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传输到贫困乡村,为各地开展东西部协作、

实现共同富裕找到了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供了成功有益的模式和路径。

江市的德胜、孝化等 5 个村、7

家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借鉴靖

江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

模式,大力实施肉牛养殖、芦笋

种植等产业项目,实现了靖永镇

级结对全覆盖、有活力,村级结

对有重点、显特色。

实施效果

靖永两地经过不断交流探

索,创新开展“5+N”镇村结对

模式以来,靖江市镇村支持永

寿县镇村结对资金共 638 万元,

实施“5+N”合作共建项目 74 个,

项目受益贫困户 3071 户 10767

人,实现了东西部对口协作“纵

深推进”,做到了贫困帮扶“无

缝对接”,为帮助永寿县实现县

摘帽、村退出和户脱贫贡献了

积极的作用。2018 年 7 月,全

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

上,靖永扶贫协作“5+N”镇

村结对模式被评选为全国典型

案例,予以大力推广。 靖江市马桥镇结对永寿县马坊镇扶持牧果种养专业合作社建成的养猪场项目

第十四章 社会扶贫 289

第300页

合阳县 :

聚焦协作实效 创新带贫机制

基本情况

2016 年以来,合阳县委、

县政府认真贯彻全国东西部扶

贫协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优

化结对关系,健全协作机制,

启动镇江新区和合阳县开展“携

手奔小康”行动,广泛动员社

会各方面参与,瞄准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脱贫精准发力,真抓

实干,对口协作帮扶工作不断

深化。县政府与镇江新区管委

会签署了《对口交流与经济合

作战略协议》《镇与镇结对帮扶

协议》《劳务协作协议》等。县

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

部署苏陕扶贫协作工作,镇江

新区与合阳县相互选派了干部

挂职交流,形成了高层经常互

动、部门经常联动、干部经常

走动的良好氛围。两地以抓项

目强产业、聚合力促脱贫为切

入点,积极推进产业助贫,各

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 9485

万元,实施项目 47 个。镇江新

区财政以及社会帮扶资金累计

2271 万元,苏陕协作产业项目

实现全县镇街全覆盖,为全县

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

主要做法

(一)园区主导发展特色

产业。合阳县坚持把特色产业

培育作为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后,江苏镇江

新区与陕西合阳县加强协作,共谋发展,走出了从对口支援到扶

贫协作,再到深度合作的共赢之路。镇江新区以“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为目标,利用苏陕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资金平台,积极

开展产业帮扶工作,依托两地资源禀赋,聚焦产业、聚焦长期、

聚焦实效,对口协作帮扶成效显著,2019 年合阳县整县摘帽退

出贫困县序列。

导读

2020年,招引江苏企业来合投资——飞磁科技电子元器件厂 同家庄镇兴隆社区苏陕协作项目建成投用

290 SHAAN XI TUO PIN GONG JIAN DIAN XING AN LI

陕西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