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发布时间:2023-6-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聊城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07 答: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校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4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1038人,正高级岗位人员226人,副高级岗位人员761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12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答:2023年我校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总招生计划7230人。答:按照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结合考生志愿、体检等因素,择优... [收起]
[展开]
聊城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B ROCHURE 报考指南

2023 本科招生UNDERGRADUATE A DMISSION

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

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文明校园

2023年本科招生报考指南聊城大学GUIDETOUNDERGRADUATEENROLLMENTIN2023

第4页

录CATALOG学校简介2023年分省分专业本科招生计划2023年本科招生答考生问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传媒技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地理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1

2

13

14

1501

030711

17

18

19

21

22

23

第5页

/法学院

法学专业知识产权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25

26

28

29

30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智能建造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3

3

34

35

37

38

39

40

42

43

44

46

47

48

49

51

52

53

55

第6页

/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园林专业动物医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专业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书法学专业

/商学院(质量学院) 会计学专业

金融工程专业

经济学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康复专业

5

7

58

59

60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72

74

75

77

78

79

第7页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日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西班牙语专业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物理学专业

/药学院

生物制药专业药学专业

/医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护理学专业

智能影像工程专业音乐学专业舞蹈学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哲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8

1

82

84

85

86

87

89

90

92

93

94

95

97

98

111

113

100

101

102

104

105

107

108

109

硕士点建设概况科研平台概况

第8页

01

第9页

(数据截至2023年5月)

02

第10页

03

2023年普通类分省分专业本科招生计划

第11页

04

2023年普通艺术、体育类分省分专业本科招生计划

2023年公费师范生本科招生计划

第12页

2023年校企合作办学招生计划

2023年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

2023年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招生计划

05

2023年山东省地方专项计划

第13页

聊城大学2023年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06

第14页

07

答: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

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学校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

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4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1038人,正高级岗位人员226人,副高级岗位

人员761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12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

答:2023年我校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总招生计划7230人。

答:按照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结合考生志愿、体检

等因素,择优录取。

(一)实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1.按照“专业+学校”模式投档的批次。学校对进档符合录取条件考生直接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因体检等原因不能录取的作退档处理。

2.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模式投档的批次。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组内“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即在专业组内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

低,依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顺序确定录取专业,若投档成绩相同,按投档排序规则顺序录取。当考生无法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

生按投档成绩等依次调剂录取,若考生达不到报考专业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3.其他批次按照生源省份招生录取工作意见执行。

(二)未实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1.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

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对进档考生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依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顺序确定录取专业;当考生无法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

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投档成绩等依次调剂录取,若考生达不到报考专业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对于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若

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从其规定;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单科成绩、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之和、外语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

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单科成绩、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之和、外语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成绩高者位次在前。各项成绩

均相同时,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因素,择优录取。

2.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

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进档考生按照综合分“分数优先”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若综合分相同,按照专业志愿、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成

绩(含政策加分)、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排序录取。综合分计算办法如下: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综合分=专业成绩×文化满分/专业满分×70%+文化成绩×30%。

书法学专业综合分=专业成绩×文化满分/专业满分×40%+文化成绩×60%。

3.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

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分数优先”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若投档分相同,按照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加分)排序录取。

问:聊城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是多少?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2023年的录取规则?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聊城大学?

ANSWER CANDIDATES' QUESTIONS IN 2023

2023年本科招生答考生问

第15页

08

答:1.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化学

2.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通过专业:小学教育、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

3.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通信工程、小学教育、历史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5.国家级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6.国家级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园林

7.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经济

学、通信工程

8.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

程、生物制药、园林、美术学、车辆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哲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动物医学、行政

管理、质量管理工程、音乐学

9.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车辆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

10.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经济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车辆

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行政管理、旅游管理、

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

答:我校为加大对特殊人才培养的力度,成立了季羡林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实施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计划项目,建立了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季羡林学院为聊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实施本科生荣誉学位制度,设“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两个荣誉班,免费修读。新生入

学一年后,学分绩点等达到遴选条件者方可成为“羡林学子”,采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举办“羡林讲堂”、学术

沙龙、读书会等,以拓知识、强能力、提素质。“羡林学子”除享受国家、省、学校设置的各类奖学金外,还享受季羡林学院单独设立的科技文化创

新基金、国内外学生交流基金和“卓越人才奖学金”等。

我校是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类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普通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标准研究》的承担单位,在省内最早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

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33个专业开设辅修学士学位教育,开设短视频摄制、智能制造、Web安全、智

慧农业、智能财税、绿色生物制造、现代医药与健康、数学与数据科学、运动健康管理、汽车质量管理工程10个微专业,扩大学生专业、课程、学

习方式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特色发展。

问:聊城大学的特色、品牌专业有哪些?

答:2023年我校继续面向山东省招收公费师范生,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招生计划共计437人,招生

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历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美术学共10个专业。

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按每生每年10000元的标准拨付高校。其中,生活补助

经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学校按每人每月(共10个月,寒暑假除外)400元标准足额发放。

公费师范生按规定时间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后,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竞岗选聘、双向选择等方式为

公费师范毕业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确保符合入职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均有编有岗。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公费师范生招生政策?

问:聊城大学有哪些人才培养模式?

第16页

答:我校中韩合作办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的学生与其他同期入学的普通新生享有同等待遇,学位证和毕业证与普通广播电视编导专

业的完全一致。学校设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项奖学金,资助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学生毕业后既可报考国内硕士研究生,也可申请韩国高校继

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有部分中韩合作项目的毕业生成功申请到清州大学、京畿大学、汉阳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和博士。中韩合作办学广

播电视编导专业投档录取规则和普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致,按照平行志愿投档,报考志愿时专业代号不同,占用两个“专业+学校”志愿,

鼓励考生兼报。

答:校企合作专业主要是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在企业实习实训,企业负责推荐工作,学生和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学生也可选择报考研

究生或自主就业。在校待遇、毕业证和学位证与普通类型专业学生一致。

2023年我校在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方向、嵌入式方向)、日语(服务外包方向)、软件工程(高智能移动技术方向)、金融工程(互联

网金融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栏目包装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作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机械电子工

程(高端智能装备方向)、人工智能、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制药、智能建造、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共17个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09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校企合作项目?

答: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专业兴趣和特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坚持学院主

体实施、学生自愿申请、学生和专业双向选择的原则开展学生二次选专业工作。学生在第一学年末根据综合情况可以申请转专业。各转入学院

根据当年专业学生人数、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结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等确定转入人数、转入条件、考核内容并组织遴选。特殊类型考生如春季

高考、对口贯通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体育单招、少数民族预科生等相关专业学生不能参与二次选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类学生可在与同一个企

业合作的校企合作办学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可以在省级统考(联考)科目相同且同一录取规则的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

业。

问:学生入学后可以二次选专业吗?

第17页

答: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安排,为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我校2023年继续开展春季高考招生。招生专业包括:建筑类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机电技术类机械电子工程(校企合作)、化工与环境类环境科学、数字媒体类广播电视学、护理类护理学。

答: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

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构建起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

减免、绿色通道、社会资助等为辅助的学生资助体系,开展“润育梦想”成长计划等困难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各项资助遵循公平、公正、公

开的原则,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0

答:为落实山东省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学校2023年继续开展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招生计划180人,分

布在14个专业。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四项基本条件:(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2)本人及父亲或母

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及居住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

年学籍并实际就读;(4)高考成绩达到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普通类一段线。 符合地方专项计划条件的考生在普通类常规批填报地方专项计

划志愿,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单设志愿代码,与其它常规志愿混合填报,投档录取规则与其它常规志愿相同。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地方专项计划?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春季高考招生?

答: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与俄美波意日韩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海外智

力引进、教师交流、学生交流、联合科研、合作办学、硕博联合培养、海外办学等在内的160多个交流合作项目。来自日本、韩国、瑞典、约旦、

坦桑尼亚等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我校攻读本硕学位或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学校在约旦和萨摩亚共建有2所孔子学院。学校聘有美国、日本、

韩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的全职外籍专家学者。学校建有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北冰洋研究中心、知

识工程与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中俄数学联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沿线非通用语研究中心、加勒比研究中心等国际

合作研究机构。2020年学校加入世界“北极大学联盟”。学校设有学生海外交流基金,资助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访学或实习实训。

问:请介绍一下聊城大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情况?

问:聊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有哪些?

第18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第19页

能才兼备,必为大器

12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成果

办学条件

办学特色

本专业基于我国新能源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化学、物理、

电子等学科的交叉知识基础,系统掌握并熟练运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

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发展潜

质,能够在能源、材料、化工、环境、新能源汽车、通讯、电力储能等

领域开展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

工作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对接新旧动能转

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需求,联合本市能源行业骨干企业,深化产学研

合作,完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本科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3.落实本科生导师制。通过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促进师生之间

交流,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促进人才培养。

本专业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山东

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9项,聊城大学本科教学

改革研究项目多项;建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建有实践教学基地7个,学

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且本专业所在学科ESI排名进

入全球前1%。

就业前景

在国家战略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本专业毕业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工作领域遍布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

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毕业生可选择:1.继续深造,本专业具有

硕士研究生保送资格,毕业后可到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研等

工作;2.进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质量监测、监督、咨询等工作;3.

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从事能源、材料、器件等相关的研究、技术开发、

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深造院校的一致好评。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半导体器件基础、电化学基础、材料科学

基础、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锂离子电池原理与

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电池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等。

本专业整合了聊城大学新能源领域的教学、科研力量,依托于山东

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建有能源材料的“合成制备平

台”、“性能测试平台”、“结构表征平台”等科研教学共用的实验平

台。现拥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

位教师16人,多人入选学校“光岳人才”支持计划,承担多项国家级、

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校级教改项目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

本专业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重点扶持的“十强产业”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养太阳能、氢

能、新型电池、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所需人才,具有鲜明的新能

源行业特色。

1.培养质量高。严格规范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全体教师、院系

领导、科研团队都参与到本科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自学、

跨学科思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第20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成果

办学条件

办学特色

本专业以“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为目

标,培养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技

术从事科学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以及科技管

理和经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2012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2012年被列为山东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

用建设专业,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学生积极参

加各级创新创业项目,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山东省大学生

综合素质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山东省大学生

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奖励40余项,大学生承担科技文化创新基金100余

项,参与学生500余人。

就业前景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考取研究生和进入

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新材

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航天航空、电子、汽车、建筑

等领域从事材料研发、产品设计、科技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以

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就业

率名列学校前茅,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深造院校的一致好评。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性能学、

材料力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机械制图及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新型发光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新型结构材料、

智能制造概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等。

现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教师19人,6名教师具有海外工作经历。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

科研能力强。本专业教师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1项,获批国家级、省

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累计发表科研论文

2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奖励1

项。拥有国内先进的材料制备与检测仪器设备,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

已建成材料合成制备平台、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平台等科研与教学平台,

为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集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功能于一体的产学

研基地。本专业与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

有限公司、凤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

亚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长期合作,

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针对考研学生实施“小研究生”计划,本科生主

持(参与)课题研究,毕业前达到准研究生水平,考研学生被各大高校

争相录取。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13

材承天下,料聚八方

第21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办学条件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高分子材料行

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

并熟练运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和专

业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质,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

用相关领域开展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1.理论课与实习实训结合,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依托校内高分子材料实习中心,开展原料选择、配方优化、工艺调

节和性能监控等实习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对“原料物性-配方选择-工艺

参数-宏观性能”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有力锻炼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的能力。

2.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面向高分子产业需求,依托地方经济特色和优秀教师团队,校企合

作、校校合作、校内合作培养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的工程技术

高级人才。

办学成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聊城大学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的

专业,现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

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专业。

近年来,学生参加了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

大学生高分子实用技术大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33项;

承担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50余项,参与学生260余人,发

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4项。

就业前景

新材料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我国

高分子材料产业规模已占新材料产业40%以上,在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继续深造,

最终到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以进入政府相关

职能部门、事业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咨询、检测等工作;也能够进入高

新技术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

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研发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名列

学校前茅,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深造院校的一致好评。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大学化学、大学物理、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加工工程、塑料模具设计、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1.发展历程

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07年,隶属于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同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2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

育认证,是聊城大学第一个通过该认证的专业。本专业现为山东省高水

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

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专业。本专业所在的材料学科进入全球科研

机构ESI排名前1%。

2.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8%,教师在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北京化

学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获

得博士学位。此外,还聘请了多名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为本专业兼

职教师。

3.教学设施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高分子材

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实训中心,总面积达5000M2,仪器设备

总值2600余万元,并依托各科研实验室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

大学生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充分保障。

4.实习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塑胶有限

公司、聊城卓群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赛轮集团等10多家企业学生实习基

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2023年,我专业与赛轮集团合作,

获批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14

聚天下之材,合梦想之料,物人类未来

第22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成果

办学条件

依据学校办学定位,针对社会需求,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金

属材料工程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熟悉金属材料选材、成

形加工、结构表征、性能测试、无损检测及表面防护等,能够在材料、

冶金、机械、电力、新能源等领域从事金属相关工艺研究、技术开发、

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格健全、有人文素养、理想远大、

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发展全面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专

业立项建设群专业之一和山东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在

2019年教育部实施的“双万计划”中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方向

之一被批准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依托于聊城有色金属

研究院、校级铜基合金制备协同创新中心及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平台,

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国家授权

专利20余项,本专业所在材料学科已经进入ESI全球前1%。本专业学生

在各种创新创业活动、金相大赛等学科竞赛方面,获得国家级奖励30余

项;承担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40余项,参与学生近200人次。

就业前景

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背景下,金属材料领域的人才供不应求,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优秀的毕业生可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直接推免

到985、211高校读研。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培养的

学生深受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与

测试技术、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金属工艺学、材料腐蚀与防

护等。

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全

部具有博士学位,分别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大学及科研

院所获得博士学位。现有研究团队与方向包括表面工程与腐蚀防护研究、

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材料设计计算。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

目多项,研究经费充裕。拥有材料合成制备、材料加工、材料结构表征

等实验平台,有真空电弧熔炼炉、定向凝固设备、激光熔覆设备、感应

加热设备、直读光谱仪、蔡司/徕卡金相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

设备。与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山东信发铝电集团有限公司等企

业合作建立十余处实习基地。

专业特色

专业创新实施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校企、校校、校地深度融合,

建立起集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功能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基地。坚持“

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专业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课余

生活丰富,可参加金鑫社、新材料科技社、点点感恩社、文体艺术中心

等社团组织。该专业同多所国内高校有交换生项目合作。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15

工业之灵魂,航空之心脏,车船之骨骼,大国之重器。

第23页

传媒技术学院

SCHOOL OF

MEDIA

AND TECHNOLOGY

第24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培养理论坚实、技能扎实、素养厚实,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胜

任融媒体时代视听节目编创工作,技术与艺术素养兼备的应用型高级专

门人才。

(1)国内办学与国际办学融合。广播电视编导(中韩)是国内最

早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30余学生参加长短期国

际交流项目,多所高校来我院考察学习,专业通过教师、学生互访,联

合微电影创作,共同举办国际影视艺术交流论坛等形式,始终以开放的

国际视野引领专业发展。

(2)技术与艺术融合。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依托本院教育

技术学专业支持,在信息化教学方面一直走在学校前列。专业教师学缘

结构合理,理论和实践型教师比例恰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开

放的艺术思维,促进了技术与艺术融合。

办学成果

1.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课一门;省级精品课一门;

省级一流课程1门,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科研成果优异。专业教师获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

科基金多项,近五年发表多篇CSSCI、北大核心等高质量论文。

3.学科支持教学成果显著。建设有省重点学科等学科平台,近10年

省级课题10余项,近两年学生获省级学科竞赛高水平奖励100余项。

4.社会声誉高。学生家长普遍认为本专业实力强、学风正、学生质

量高;多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报到率为100%。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视频内

容生产等相关工作。

学制学位

四年 艺术学学士

主要包括视听语言、电视艺术学、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编辑艺

术、摄像艺术、影视编剧等理论课程,以及专业基础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程。

1.发展历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办于2004年,是山东省较早设立的广播电视

编导本科专业之一,是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专业。2020年

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6,2017年武书连排行连续两年山

东省专业排名第1。2012年开始招收艺术学影视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

2015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研究生。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

与韩国清州大学合作创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专业,2020年开始招

收广播电视编导(校企合作)本科,2020年列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

专业。

2.教师队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教授、副教授14人,具有

博士学位教师13人,拥有硕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山东省

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聊城大学百人计划1人,聊城

大学“实验教学能手”1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

一流课程。专业教师中有多人有电视台工作或者独立从事电视节目创作

的经历,实践教学经验丰富。

3.教学设施

广播编导专业所属“教育与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山东省省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室20余个,实验室面积3000多

平米,实验教学设备技术先进,配套完善,设备总值1700多万元。中

心设有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创作中心1个。学院还设有校内实训基地1个,

校外实习基地24个,建立了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在内的完整实践教学

平台。

4.实习基地

专业在鸿景影视公司、聊城电视台等建立10个实习基地,为学生

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17

勇立时代潮头,为时代创作优秀作品

第25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本专业针对国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立足山东、

面向全国,培养坚守党的教育方针,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

学素养和师德素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通用技术、教育教

学等学科知识与技能,能胜任中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通用技术教育

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与维护等工作的自我

发展型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

山东省较早设立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聊城大学特色专业、聊城大学重点

学科,武书连大学排名山东省第二名。现拥有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

术(教育硕士)两个硕士点。本专业在通用技术教育方面形成办学特色,

是山东省唯一培养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设有山东省教育学会通用技术

教学专业委员会。

办学成果

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获得多项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主持多项国家

及省部级以上课题,拥有《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

作》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MOOC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出版多部教材、

学术专著,在CSSCI、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站开

发与维护、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除考取南

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外,

学生主要在中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学生多次

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全国普通高校信

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全国ITEACH教育应用创新大赛、ITAT教

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奖。

就业前景

本专业为教育部指定的师范生教师资格免试认定专业。毕业生可以

申请中学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师资格证,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通用

技术、创客教育类课程和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的教师,也可以在各级广

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各类教育机构从事教学设计、教育

软件开发、教育设备管理及维护等工作的教育技术人员。也可以考取国

内外知名院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制学位

四年 理学学士

摄影技术与艺术、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二维动画设计、

计算机三维建模设计、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系统

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媒体理论与实践、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等。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

10人;博士6人,硕士11人,1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入选聊城

大学百人计划,2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聊城大学师德标兵,

2人入选聊城大学光岳人才,1人获得校级“教学新星”称号,2人被评

为聊城大学良师益友。

本专业实验教学环境优良,是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音频、摄影技术、通用技术实验室等

10余个实验室,总面积1000多平米,设备总值700多万元。在聊城市多

所重点中学建有实习基地。

教育技术学专业

18

教育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卓越技术教师的摇篮

第26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本专业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

质、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数字

内容创作、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搜集、分析资料的

基本能力,具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

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内容的策划、创作、设计、制作、传播、运营、管理

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成立于2007年,在2020年度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山

东省同类专业第3位。本专业依托区域经济社会现实,融合多学科背景的

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确立了数字品牌包装与交互媒体设计并行的发展方

向;坚持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与聊城电视台、聊城市博物馆、金鼎传媒

等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并

服务于区域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办学成果

本专业教师承担多项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

项目、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等厅级以上项目,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以及厅级科研奖励;拥有校级教学内容和方法

改革开放示范课、网络示范课;获全国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省

高校信息化教学竞赛决赛一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主编及

参编多部教材,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多篇高层次学术论文;指导学

生获得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在全国三维数

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

计大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奖300余项。毕业生进入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

深圳环球数码等单位工作或考取知名院校研究生,多名毕业生创办传媒

公司。

就业前景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缺口大约每年在45万人左右,就业前景广阔。

麦可思研究院2017至2019年就业蓝皮书本科绿牌专业榜单统计,数字

媒体艺术专业自2017年起连续4年登上绿牌专业榜单。

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设计、媒体及数字展示,互联网

游戏开发等工作,如在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单位、电视频道及栏目包

装部门,互动娱乐公司、传媒与广告公司、软件开发公司,动画公司、

游戏公司、大中专院校及相关培训机构等;也可选择国内知名高校或海

外相关院校继续深造,攻读设计学或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大专

院校、研究所等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制学位

四年 艺术学学士

艺术概论、素描、色彩、设计造型基础、透视学、数字绘画基础、图

形创意、数字媒体导论、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数字声音创作、数字界面

设计、交互设计、动态图形设计、三维动画基础、VA/AR开发技术、数字

编辑与合成等。

本专业实验教学环境优良,是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

三维动画、数字视听、数字合成等11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

847㎡,仪器设备8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350余万元。拥有“WACOM

授权认证教学中心”、“迪生动画授权认证培训中心”实验室各1个;

设有数字文创科研中心、新媒体工作坊两个科技创新平台。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

在读博士4人;1人获颁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人被评为校“

光岳英才”,1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校级“实验教

学先进个人”、“优秀实验教师”,1人获校级“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9

精益尚美,数载寒窗只为媒;创意通达,艺无不精方是术

第27页

20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地理与环境学院

第28页

21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成果

办学条件

办学特色

本专业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学地理教育需求为导向,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鲁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忠诚党的教

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与教育情怀,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技

术,具备地理科学核心素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从事地理教学、研

究、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中学地理骨干教师。

本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教师资格证获得率95%以上;近

年来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余项;获国家级、

省级学科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奖励26项;获国家、省励志奖学金等

60余项。

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为100%。在2013-2018年的《中国大学及学

科专业评估报告》中位居全国同专业类高校的前20%。近年来,一大批

毕业生继续深造或成为中学教学骨干。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

予以高度评价。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1.从事中学地理教学;2.从事教育研究与管

理工作;3.读研深造,从事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研究与管理工作。

学制学位

四年 理学学士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环境学概论、地

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计量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论、现代教育技术、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

研究、教育实习等。

本专业现有教师3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6人,教授、副教授

20人,聊城大学光岳英才10人,教学名师3人。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

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培养。主持国家级、省

部级项目32项,获科研奖励多项。拥有专业实验室、地球科学馆、现代

化多媒体教室、“十三五”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实验仪器设备2000

余万元,实验室面积1800㎡。建有秦皇岛、太行山大型野外实习基地。

在聊城、泰安建有60余所教育实习基地。

本专业依托山东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权点,加强内涵建设,为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

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聊城大

学特色专业。实行校地协同育人,强化能力培养,构建“一二三四”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人才。实施卓越中学地理教师计划,培养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行课堂教学、实验操作、野外实习三结合;开展双

创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展教学技能大赛,培育卓越教师。

地理科学专业

18

因天地而生,为究理而存,雨露润桃李,丹心写师魂

第29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成果

办学条件

办学特色

本专业以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鲁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具备地理学

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

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以及城

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

理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

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学生每年获得国家奖学金3-5项,2-3人交流到欧洲、韩国、台湾

等地的著名高校进行学习,1-2人保送到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截止2022年6月,累计获批校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9项,在全国

大学生GIS技能大赛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7项、

二等奖40项、三等及其他奖项120余项,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国高校中

都处于前列,在省内同专业中排名第一。

(2)毕业生培养质量

经过四年的培养,为毕业生深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近

五年的调查显示,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在能力

与水平上突出,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很强。

就业前景

(1)从事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工作;(2)读研深造,从事遥感、

地理信息等方面的研究;(3)根据个人爱好开展自主创业。

学制学位

四年 理学学士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概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

论、计量地理学、遥感导论、空间数据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

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测量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GNSS原理与应

用、GIS二次开发。

本专业现有8个多媒体教室和9个专业基础实验室,另配有多间专

用教室。现有专任教师21人,特聘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5%,

30-50岁教师占85%,高级职称教师占45%。拥有1个环境遥感及GIS应

用建模团队,1个湿地生态遥感与时空数据挖掘研究团队,1个3S大学

生科技创新实验室,14个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充分满足师生的教学、科

研、竞赛、实习等活动需要。本专业每年招收3-5名硕士研究生,且大

都送到中国科学院、中国测绘科学院等著名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

本专业一直坚持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

行实习实训、培训、比赛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卓越人才培养与专业

人才培养相结合、常规教学与以赛代练相结合、理论培养与技能训练相

结合、校内教师教学与业界精英培训相结合,并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为

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22

知地理无处不可去,得信息世界任遨游

第30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成果

办学条件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鲁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

培养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社

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

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

能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

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等领域的工作以及继续

深造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环境科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秉承“培养环保科技人才,

服务社会”的理念,专业定位与发展思路准确清晰,师资力量较强,教

学管理严谨务实,教学效果比较突出,教学条件完善,紧跟社会与时代

发展步伐,不断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环境科学专

业已经成为我校专业与学科群中重要的成员。本专业依托地理学一级学

科,下设生态环境、湿地环境与生态过程、环境评价与生态安全方向的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已形成学士、硕士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根

据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环境科学专业省内排名逐年稳步上升。近五

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和合作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科研

论文百余篇,获批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生获批省级校级优秀学士

论文多篇,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节一等奖

等奖项。

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1.研究人员:从事环境

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2.环境工程师:从事

环保产品的开发,或进行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3.公务员:在环境科学研究部门工作。

学制学位

四年 理学学士

环境学概论、环境土壤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

境数据统计分析、仪器分析、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控制

工程、环境规划学等。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现有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价值近2000万元,实验室面积2800㎡。建有校地共建大气

源解析、环境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湖泊沉积与环境

演变等专业实验室,能够满足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师

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实验任务。建有6个实习实训基地及多家创新创业

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本专业实行课堂教学、实验操作、专业实践实习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注重理论培养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以

博士青年教师为主,积极践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育理念,实行本科

生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专业辅导。依托自然地理学一级学科学位

硕士点进行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多家国内知名大学及中国

科学院科研院所建立了优秀学生联合培养的合作渠道。

环境科学专业

23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助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第31页

24

SCHOOL OF

LAW

法学院

第32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办学条件

目标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本专

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目标2: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专业实务之

中的基本技能;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

实践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

目标3: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法学类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

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

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健康的心理

和体魄。

目标4:能够跟踪调研专业领域技术及发展前沿,并通过自主学习

不断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

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和开拓精神,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

竞争。

目标5:能够在本学科及跨学科领域进行交流合作,能够在团队中

担任不同角色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责任的能力。

1.实行双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各1名,双

向选择,因材施教。

2.法学专业选拔出一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实行重点培养,实

行拓宽加深培养。

3.注重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同步培养,不仅设有8门专业实践教学

课程,还有实践教学选修课“法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还有法律实践

第二课堂,包括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法律援助、法律辩论、法律戏剧等。

4.注重跨学科的培养包括经济学导论、政治学导论、社会学导论等,

多数学生成长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办学成果

1.法学本科办学实力处于山东省属高校6-7名。

2.曾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山

东省模拟法庭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全国“学宪法、讲宪法”山东赛区

一等奖。

3.自2004年,每年都有40名左右考入全国法学顶尖高校。被录取

的高校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

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

厦门大学等。此外,每年有4-5名同学被境外名校研究生院录取。

4.一次就业率为88%左右,毕业当年年底就业率在94%。毕业率为

98.8%。每年有较多同学(20名)考取公务员,每年有20名左右参与西

部人才项目及选调生。

法治是时代的主旋律,依法治国是我国最强音,立法机关、法院、

检察院、监察委员会、律所、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银行、金融

证券公司、学校、新闻单位、非政府组织等需要大量人才。

就业前景

四年 法学学士

学制学位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法律职业伦理、

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

1.专业教师25人,其中副高以上12人,博士18人,全部教师毕业

于985、211高校。

2.拥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电子证据实验室,设备先进,

拥有8间多媒体教室。

3.与聊城市人民检察院、聊城市人民法院、聊城市司法局、东昌府

区人民法院、京师(聊城)律师事务所等15家公检法司法单位签有专业

实习培养协议。

4.聘有王人博、焦洪昌、董和平、郭明瑞、周长军、王丽萍等法学

名家和法律实务精英担任兼职教授。

法学专业

25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第33页

26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办学条件

目标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本专

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目标2: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专业实务之

中的基本技能;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

实践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

目标3: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知识产权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

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

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健康的心理

和体魄。

目标4:能够跟踪调研专业领域技术及发展前沿,并通过自主学习

不断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

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和开拓精神,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

竞争。

目标5:能够在本学科及跨学科领域进行交流合作,能够在团队中

担任不同角色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责任的能力。

1.实行双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各1名,双

向选择,因材施教。

2.知识产权专业选拔出一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实行重点培养,

实行拓宽加深培养。

3. 重视知识产权专业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式培养。不仅设有8门专

业实践教学课程, 还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包括创新创业大赛、知

识产权大赛、版权大赛、模拟法庭竞赛、法律辩论会、读书会、审判旁

听、法律援助等。

4. 采取跨学科培养。开设经济学导论、政治学导论、社会学导论等

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滋润学生的人文素养。

办学成果

1. 学生创新能力、职业技艺突出。曾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

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山东省模拟法庭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全

国“学宪法、讲宪法”山东赛区一等奖。

2. 考研成绩突出。自2004年,每年都有40名左右考入全国法学顶

尖高校。被录取的高校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

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

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考研率维持在25%左右。每年有4-5名

同学被境外名校研究生院录取。

4. 就业质量及就业率高。一次就业率为88%左右,毕业当年年底

就业率在94%。毕业率为98.8%。每年有较多同学(20名)考取公务员,

每年有20名左右参与西部人才项目及选调生。

就业前景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法治国亦成为我国新时代的主旋律,

知识产权专业就业面广,对口率高,深受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

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立法机关、法院、检察院、监察委员会、其他

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银行、金融证券公司等的青睐,自主创业

亦大有可为。

学制学位

四年 法学学士

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刑事

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

标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等。

1.专业教师26人,其中副高以上14人,博士18人,全部教师毕业

于985、211高校。

2. 办学平台。拥有法理与法史、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与社

会法、刑事司法等多个教研室,山东省知识产权培训(聊城)基地、山

东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法治研究院、聊城法治

发展研究院、聊城市法学会法治聊城研究会、聊城市人大地方立法服务

基地等多个特色突出、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平台。

3.实习实训基地。拥有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模拟实验室、知识产权文

献检索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设备设施先进。

与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聊城市人民检察院、京师(聊城)律师事务所、

众成清泰(聊城)律师事务所、鲁西公证处、山东省千慧知识产权代理

公司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

4. 聘有王人博、焦洪昌、董和平、郭明瑞、周长军、王丽萍等法学

名家和法律实务精英担任兼职教授。

知识产权专业

尊重创新,捍卫产权。

第34页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化学化工学院

第35页

28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热

爱化学教育事业;扎实地掌握化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能够

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并具备沟通协作、自我反思、终身学习的意识,毕

业后能够胜任化学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合格中学化学教育人才或能够

承担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学科方向明确、研究特色鲜明。

本专业是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有5个二级学科的高水平

研究团队,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均在高水平

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以聊城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成立

了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多层次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校研企人才联合培养

机制,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资源。

办学成果

1.教师教育特色凸显。近3年,在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参赛

学生获奖率达到94.1%,其中随机抽取选手参赛获奖比例达100%。

2.学科支持教学成果显著。建设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学科等学

科平台,近10年获国家级、省级课题150余项,学科建设给予教学有力

支持,近年学生获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40余项。

3.人才培养成绩优异。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成长为

中学教师骨干,也有的通过升学深造,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校或

政府部门领导,其中20余人获得“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或“国家

优青”等荣誉称号。

4.社会声誉高。学生家长普遍认为本专业实力强、学风正、学生质

量高;多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报到率为100%。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育教学等

工作;近五年,6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制学位

四年 理学学士

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

构化学、教育学概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理论课程,以及专业基础实验、

实习等实践课程。

1.发展历程

化学专业始建于1974年,是我校最早设置的六个专业之一,先后

获评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1999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化

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分析化学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泰山

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重

点实验室,清洁化学能源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学学

科进入全球科研机构ESI排名前1%,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和省级、国家级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6人,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65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化

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化学专业教学团队

于2017年被评为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化学化工教师团队2017年

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3.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齐全,多媒体教室21个,专业实验室18个,面积达到1.8

万平米,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7亿元,保障了教学、实验、实习课程的

顺利开展。

4.实习基地

专业在聊城一中、二中等建立19处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

好的实习条件。

化学专业

化变万物 学究天地

第36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办学条件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化工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化学工程基本

原理与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化工生产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和过程研究

与开发等能力,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并兼具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

职业道德和法律环保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通过四年的认真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将成为掌握化学工程基本原理、

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基本规律,具备化工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

系统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化工、轻工、医药、生化、

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化工过程工程

类人才。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化工类人才,2023年开始,聊城

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通过与山东阳谷华泰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讲授、实习实训方

面进行全方位的协作,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办学成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建于1993年,1995年招生本科生。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专业实力不断壮大,相继获得多项荣誉。2012年入选省

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013年入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6年入围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2018年入选新旧动能转换专

业对接产业项目,获批建设经费3600万元,2019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

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就业前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能够从事化工、

轻工、医药、生化、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生成和管理

工作。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机械

制图、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等。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双师型教

师 15人。专任教师中90%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

或研究机构,比如美国加州大学、日本福山大学、大连化物所、过程所、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

在课程条件方面,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个教学主线进行了课程建设,

形成了从培养目标到社会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闭环体系。专业教育课程

分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分类教育、实践教学等四个模块。在分类教

育模块中我们设置了多门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

适合自己的课程。选用的教材大多是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

部级获奖优秀教材。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还主编或者参编了部分

教材,其中《化工安全与环保》已被国内10余所高校推广使用。

在实践条件方面,本专业拥有非常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设施。建

有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仿真等10余个实验室,形成了“三实一

创”(实验-实训-实践-创新)的教学格局和“一虚一模一实”的教学

平台。此外,专业还联合本地知名化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

基地,并聘请企业工程师给学生进行工程教育,以进一步拓宽其工程视

野。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9

至精至简 化育天工

第37页

学以致用 锐意创新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特色

办学条件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应用化学行业

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现代化工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

知识,能从事精细化工、医药、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发、设计、

生产和管理工作。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能

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并兼具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

德和法律环保意识的应用科技人才。

1.特色鲜明的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

强实践、重能力”的办学理念培养高级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人才,初步构

建了 “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和“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校内外工程教育实践平台突出。本专业依托校级化学化工教学实

验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并通

过产学研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并重,在光电催化和多相

催化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建立“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

科研平台,打造精细化工科研特色。

办学成果

毕业生大多数成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部门科研、

教学、技术或管理的中坚力量。

就业前景

由于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广泛,毕业后具有较强的职业适

应能力与广泛的职业选择范围。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科学研究、教学、精

细化工、环境监测与治理、食品、涂料、化妆品、高分子材料、无机新

材料等领域就业。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机械制图、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精

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精细化工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等。

1.专业现状

本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具有高水平的校内外人才教育实践平台,

依托化学化工教学实验中心,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依托山东省重

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及

创新应用能力;依托化工综合实训室等化工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工程认

知能力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依托“鲁西化工国家级技术中心”、“

山东省羰基合成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聊城大学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设计、工程技术及产品研发与

推广能力。

2.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拥有专任教师3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

有博士学位者28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100%,山东省中青

年科学家1人,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1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有效

保证本科教学质量。

3.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完善,专业建有精细化工实验车间、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乙酸乙酯中试车间、60万吨煤制甲醇OTS半实物仿真工厂等大型实训中

心,并建有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保障实践教学需要。

4.实习基地

本专业具有高水平的校内外人才教育实践平台,依托化学化工教学

实验中心,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依托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创新应用能力;依

托“鲁西化工国家级技术中心”、“山东省羰基合成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聊城大学实验室”等,打造以化工企

业为主阵地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设计、工程技术

及产品研发与推广能力,形成了“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格

局。

应用化学专业

30

第38页

3

1

第39页

3

2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第40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面向国家与区域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

有较高人文素养、良好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车辆工程

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车辆工程领域从事整车

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

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坚守职业道

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考虑法律、社会、环境和可持

续性发展等因素对实际工程实践的影响;

(2)针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先

进工具,融入创新意识,进行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

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并积累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

(3)具有国际视野,在车辆工程领域能够开展跨学科、跨文化沟

通交流,具备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团队中担

任负责人或者骨干并发挥重要作用;

(4)具有健康的身心与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积极跟

踪车辆工程领域科学前沿和技术发展,持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

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

本专业依托的车辆工程学科,2014年获批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

研究生79名。本学科对接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前沿技术和

共性技术重大需求,围绕“电驱动与节能”、“设计与集成”、“自主

与感知”、“认知与决策”、“智能与协同”等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开

展研究,联合中通客车、诺伯特智能装备等单位获批山东省新能源商用

车动力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类脑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办学成果

从2005年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方向)”专业,

2010年获批“车辆工程”专业,办学至今18载。2012年获批山东省应

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山东省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就业前景

本专业优秀学生推免或考取985/211高校,如电子科大、中国农大、

中国石油大学、南航、大连理工、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湖

南大学等。就业单位包括蔚来汽车、中国重汽、潍柴、中通客车、采埃

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及

电子学、汽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汽车

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试验学、汽车电器

与电子控制系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汽车理论课程仿真实践、汽车结

构与性能实验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工程训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与交通

实验中心等实验实训平台,实验室面积8000㎡,仪器设备总值4900万

元,实验设备先进。与聊城市政府共建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高端装

备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与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山东德晋新能源等

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4人、高级以上职称14人,具有博士

学位14人、海外留学背景6人,拥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实践经历16人。

本专业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3项,主编实验教材5部,获批山东省精品课程4门、一流课程5门,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

奖各一项。

车辆工程专业

33

车辆起步即与世界同步

第41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机械电子工程领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立足鲁西,服务山东,辐射全国,

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掌握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理论与知识,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

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团

队合作、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多学科沟通交流能力,能够

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产品及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工程

应用、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1.切合“中国制造2025”,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内建自动化、机

械人实验室,共建聊城市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外联诺伯特智能装备(

山东)等机电企业,主持完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2.知行合一。紧扣智能化、智慧化、信息与装备融合的学科发展方

向,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培养。

3.科教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办学成果

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加强创新创业

教育,推动专业升级,打造以智能装备、智能检测、机器人系统设计为

特色的新工科专业。教学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山东级自然科学基金10

余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泰山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1项,山

东省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近三年,学生发表专利41篇,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

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就业前景

毕业生任职机械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岗位,从

事机电设备系统及元件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

销等工作。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中国重汽、中通客车、

北汽福田、潍柴等行业知名企业。

近两年,聊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4名学生保送研究生至吉林大

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机械电子工

程专业导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机

械制造基础、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C 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原理、机械

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及电子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

原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数控

技术、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技术、机器人学、机器人编程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办学条件

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教师15人,硕博教师比例100%,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10人,具有

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4人,省级创新创业导师2名。企业兼职教师10人。

本专业成立于2013年,坚持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一

体化之路,立足山东,侧重鲁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山

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聊城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实验室面积

超过5000㎡,仪器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与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北

汽福田、歌尔股份等知名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2016年获批山东省

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机械设计

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等),进一步夯实了专业建

设基础。2020年开始招收机械专业学位(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研究生,

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34

国之重器,机电一体,千锤百炼,顶天立地

第42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机械制造行业大趋势,结合我校“

一流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与人文

社科基础,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以及一定国际视野,能够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

开发、生产制造、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

人才。

契合“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求,明确了智能制造、高端装

备设计为主要发展方向,逐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

领。

建设了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车间示范线、人才培养及创

新创业平台的“一院、一线、两平台”。坚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

心,以素质提高为目的,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实现了融知识、能

力、素质教育于一体,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的培养目标。

办学成果

该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教师团队承担国家级、省级

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获批3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荣获中国

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和泰山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等奖项3项;发表科研

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近三年来,学生授权发明/实用新

型专利50余项。

就业前景

机械类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和技术总监等。从事机械

设备系统及零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等

工作。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歌尔股份、日发纺机、

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北汽福田、潍柴动力等行业知名企业。近两年,

学生先后推免至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读研。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及电子学、工程材

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C语

言程序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创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AUTOCAD设计实践、

特种加工训练、数控加工综合训练、先进制造实训、3D打印与逆向工

程训练、三维软件设计实践等课程。

办学条件

本专业设立于2003年,坚持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一

体化之路,立足鲁西、面向山东,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聊

城市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农产品智能分选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

实验室面积超过5000㎡,包括柔性制造生产线实验室、逆向工程实验

室、增材制造实验室、焊接机器人实验室等,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

依托该专业先后与中通客车、聊城市金帝精工、歌尔股份等知名企业建

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2020年开始招收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有专业教师18人,均为双师型技术人才,教授2人,副教授4人,

拥有博士学位7人,特聘教授1人,产业教授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35

机械驱动世界,制造汇聚动力

第43页

36

计算机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第44页

37

人工智能介绍 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

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

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

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目前,人

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人机协同、

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诸

多方面已经取得成功的应用,代表性的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物流。

专业介绍

聊城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是2020年国家教育部新批专业。该专业

是依托于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所获批招生的新兴特色专业。该专业基于“

厚基础、强应用、重工程”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应用型立体人才培养思

路;采用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育人模式;依托聊城大学在计算机、数

学、通信、农学、生物、医药、汽车、心理学等学科的资源协同优势,

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基础方面加强和重视高等数学与代数、统计

分析与计算以及程序设计基础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涉及全面深入的人

工智能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通过实验与实践课、企业实习与实训等方

式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定位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认知科学、

信息科学相关知识,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

人工智能的基本模型、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能从事

相关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素养,对

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有深刻理解,并具有相关方向的科学研究

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

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在教育、科研、企事业、行政管理等方面从事人工

智能应用与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

型人才。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具有显著的新工科特征。我校人工智

能专业在传统计算机类知识基础上,拓展形成本专业特有的课程体系。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人工智能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

机网络、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与伦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YTHON编

程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自然

语言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综合实践、项目运维综合实践

等。

师资队伍

具备跨学科高水平授课教师团队,拥有专(兼)任教师23人,其

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博士学位11人。研究领域涉及智能优化与调

度、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图像处理、生物大数据智

能计算、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办学条件

现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与网

络安全实验室”、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大数据智能

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面向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环境有中心机房、移

动开发实验室、智能计算与网络安全实验室、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实

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U+新工科教育云平台、数据库技术实验室

等;具有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专业设备、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高档

通用计算显卡、物联网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与接口实验系统、多

种机器人创新实践平台等仪器设备。另外还设立与合作企业共建的校内

实验室、校外基地供高年级学生实习实训。

就业前景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在国内外高校与研究院所攻读相关学科

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也可在教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

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大数据处理、通信与控制等人工智能学科相

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与管理工作。目前人工智能专业培养的人才

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

人工智能产业中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好、薪资高。该专业的就业地区主

要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青岛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

为主。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人工智能专业

智化世界,能达未来

第45页

培养目标

立足山东,服务全国,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

发展,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

知识和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软件工

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社会

责任感与国际化的专业视野,能够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与领

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软件系统架构、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

运行与维护、信息化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厚基础、重应用、强实践”的培养特色。“厚基础”体现在:培

养学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

理论与专业知识与技能;“重应用”体现在: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

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与领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软件系统架构、软件测试、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运行与维护、信息化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

人才;“强实践”体现在:培养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

作能力以及交流与沟通能力。

历史沿革

2007年教育部批准设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

2013年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2016年

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实行专业分类拨款,软件

工程专业为A类专业;2012年招收海外留学生以及“软件工程”一级学

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同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工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

设计基础、大学物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离散数学、软件

工程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职业素养、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与面向对象技术、团队激励与沟通、软件设

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需求分析、计算机网络、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

件项目管理、软件综合实践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20人,讲师

24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36人占比72%,35岁以下青年教师16人

占比32%;具有国际交流经历、访问学者、海外教育经历教师5人,占

比1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占比24%。近年来获批山东省一流课

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5门,校级金课2门;出版教材2部,教研论文51

篇,教研项目立项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山东省自

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发表SCI、EI科研论文100余

篇。

办学特色

学院构建了“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结合,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创

业基地,建设了开放式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大

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

践”相结合为手段,以双师型教师为技术支持团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

课外创新活动,拥有浓厚的创新氛围。近三年,专业学生在“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互联网+”创新大赛等

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一、二、三等奖近500余人次。学生获批软件著

作权、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等46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20余项。

就业与考研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一部分从事算法优化、需求分析、软件设计、

软件开发、系统架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运维、信息化建设、软

件服务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单位有搜索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

限公司、字节跳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银行、山东省图书馆等大

型企事业单位;另一部分学生攻读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软件工程专业

38

智能时代,软件赋能

第46页

人工智能介绍 专业办学成果

本专业适应国家和鲁西现代化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和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社会主

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

和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

有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计算机领域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应用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

硬件、嵌入式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且达到

工程师职业水平。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

设计基础、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拟电子电路、计算机组成

原理、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

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

度学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办学条件

现为山东省一流专业,现有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知识工

程和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本专业的实验室有人工智能综合实验

室、中心机房(配有高档微机或工作站)、移动开发实验室、智能计算

与网络安全实验室、数据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单片

机与接口实验室、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等仪器设备,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

高校一级实验室”。与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室、校外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训。

专业特色

1.学科方向明确、研究特色鲜明。

本专业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智能科学三个方向上,设置了基

本技能、专业基础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

特色人才培养新机制,注重培养“厚基础、强应用、重工程”三位一体

的复合型、应用型立体人才。与华为、青软实训等知名企业合作举办专

业技能比赛、建立多个实习实训基地等。

2.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以聊城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成立

了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多层次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校研企人才联合培养

机制,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资源。

2021年获评山东省一流专业;为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高水平应

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为聊城大学鼓励性发展(A类)专业;拥有

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近三年,专业学生在国家、省级专业比赛中取得

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及省级以上奖励近400人次;专业教师多人次在省、

校级教学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就业前景

专业设立二十多年来,培养了大批计算机行业的优秀人才,其中包

含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和

集成、技术应用以及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学生就业区域以长三角、京津

冀、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主,还有的在青岛、济南等省内城市发展。

近年来,专业就业率达90%以上。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攻读北京邮电大

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含海外留学)。按照专业的就

业方向来看,本专业学生可选择的就业方向比较多。比较集中的方向和

行业包括:

开发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开发设计人员、UI/网页设计师、

算法工程师等;

运维方向:系统运维、开发运维等;

网络方向:网络工程师等;

数据方向:大数据开发,数据库等;

技术管理和架构方向:架构师、技术经理等;

公务员、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领域技术、教学科研、管理等。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39

计算万物,智启未来

第47页

专业定位

核心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计算机网络行业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

业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素养,系统掌握网络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工程技术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网络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

践能力,能够独立胜任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岗位的高素质应

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

专业重视教学和实验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现拥有山东省“十二五”

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安全”实验室;山东省“十

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物

联网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和网络攻防实验室等。先进的硬件设施为

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师资力量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6人。具

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硕士生导师3名。4名教师获得“双师型”资格

证书。近年来,聘任著名网络安全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共计

5人。

就业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急需大量网络工程、云

计算及相关安全领域的人才。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年培养规模在3

万人左右。据专业机构测算,未来十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缺口将

突破五百万。因此,当前培养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网络

安全人才的需求。

随着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国家对网络空间安全重视程度

的不断提高,政企单位设置网络安全相关岗位已经成必然趋势,因此,

尽快培养高素质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队伍,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信

息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在未来二十

年走俏的岗位将是网络优化工程师、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工程师、网络

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因此,本专业有着非常广泛

的社会需求。

本专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优势,在各类国家级和省级网

络安全大赛中连续多届取得了优异成绩;省市公安部门、网络监察、信

息安全部门多次到学校进行人才招聘。多名毕业生在安全局、公安局等

相关安全机构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

包括:百度、360、蚂蚁金服、海康威视等著名互联网企业。比较有代

表性的考研院校有: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

国石油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等。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

设计基础(上机)、大学物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上机)、数字逻辑、

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路由与交换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通信原

理、网络编程技术、工程经济学等。

聊城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凝练专业培养方向。将

国家急需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专业重点发展方向。专业专门设立

网络安全特色课程模块和项目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保障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与著名IT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产促学。鼓励学生参

加各种学科竞赛和职业证书认证考试,以赛促学。成立各种不同课外兴

趣小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以研促学。

在主专业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专业又专门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

开设WEB安全微专业,进一步满足学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高级课程

的学习。

网络工程专业

40

网文化之精华,络天下之精英

第48页

建筑工程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第49页

42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条件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悉自然科学

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土木

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管理和咨询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

较好的基础理论、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

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办学特色

专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立足鲁西,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办学

思路,以及“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标;借助校内外资源,优化教学团队,使学生逐步具备工程设计→建

造管理→计价分析等互为支撑的知识结构体系。

办学成果

1.教学成果

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多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0余项。

2.学科优势

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山东省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文物局项目1项,承担横向课题10余项,科

研经费400余万元。

3.人才培养

截止2022年7月,土木工程专业已培养毕业生2800余人。经过工

程训练,许多优秀毕业生成长为建筑企业、工程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

企业等集团部门领导和技术骨干。

4.学科竞赛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二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先进成

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

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大赛获

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20余项,并多次获得国

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就业前景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良好的学风,不少毕业生考取同济大学、重庆大

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研究生。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以中铁、中建等大型建筑企业和上市房

企为主,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毕业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考

取国家注册结构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和

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资格证书,成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实践经

验的复合型人才。

学制学位

四年 工学学士

建筑工程方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木工

程概论、画法几何、建筑制图与CAD基础、房屋建筑学、理论力学、材

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混

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

工等。

1.专业建设

土木工程专业是聊城大学较早开办的工科专业之一,是山东省一流

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

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聊城大学特色专业、聊城大学重点支持发展专业。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对本专业形成有力支撑。

2.教师队伍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博士15人,

10人为双师型教师。

3.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结构工程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土工实验

室、材料与力学实验室、结构与检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和虚拟仿

真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约1300万元。

4.实习基地

专业在天元集团、烟建集团、山东建工集团和山东瑞坤装配式建筑

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16处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

习条件。

土木工程专业

立德树人,筑基建业,博观约取,慎思笃行

第50页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办学条件

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建

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

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设计、城

乡规划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

门等,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多种职

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办学特色

专业长期聚焦区域发展,重视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构建了专业

知识体系、专业实践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鲁西运河城乡绿色人居环境” 研究为特色的

学科方向,教学、科研、实践三者良性互动,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毕

业设计、大创新基金项目等均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有力地锻炼

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办学成果

1.教学改革成果突出

多门课程获批校级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2.学科支持教学成果显著

近年来,建筑学专业获省、厅级课题近10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

项目2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300余万元,学科建设给予教学有力支持,

近年学生获国家、省级学科竞赛奖励40余项。

3.人才培养成绩优异

建筑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学风,不少毕业生考取了同济大学、天津大

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

专业培养近300名毕业生,他们成长为省内外建筑设计机构、高校及企

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部门领导。

就业前景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乡

村振兴战略,为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发展环境。随着社会对建

筑类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薪资水平、就

业满意度均保持在工科专业前列。尤其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在

城乡发展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地方特色与文脉传承的价值

取向背景下,拥有生态、社会、文化和工程技术观的建筑类规划、设计

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就业方向:

1.技术单位部门: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或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

国内外设计事务所或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

2.政府职能机构:规划局,园林局,建设局或其他基建开发部门等。

3.教育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建筑技术研究或建筑历史保护部门。

学制学位

五年 工学学士

建筑设计初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

原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构

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等。

1.发展历程

建筑学为聊城大学第一个五年制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为每年两班

40人。2011年获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工业设

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绿色低碳小城镇建设规划与设计被批

准为聊城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8年获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

建设专业(校级培育核心专业)。

2.教师队伍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2人,博士2人,具有专业实践

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例100%。

3.教学设施

拥有独立设计教室5间、美术画室2间及多功能建筑展厅1间,设有

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数字模拟实验室、建筑造型实验室、建筑摄影等

校内实验室,设备总值100余万元。

4.实习基地

专业在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

院、安徽宏村等建立近10处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

条件。

建筑学专业

43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宣传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