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优课堂》七年级上地理(答案)

发布时间:2023-6-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人教版《全优课堂》七年级上地理(答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 1 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课前预习/新知导引1.(1)圆 方(2)太阳 月亮(3)太平洋 菲律宾 好望角 西班牙(4)球(5)约 4 万千米 6 371 千米 约 5.1 亿平方千米2.(1)缩小 地球仪(2)颜色 符号 文字 特征及其分布(3)地轴 北极 南极考点集训/夯实基础1. B 2. B 3. B 4. D 5. C 6. C 7. A综合检测/巩固排查8. C 提示: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而桅杆后消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登高望远等,海水的潮涨潮落属于潮汐现象。9. D 10. D 11. A 12. D13. C 提示:地轴穿过北极点和南极点,图中 E 点是北极点,G 点是南极点。14.(1)21 赤道(2)4 40(3)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15. D 16. A创新应用/核心素养17.(1)天圆地方。(2)是的;不畏艰难险阻的探险精神。(3)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4)①入港的船舶,先望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的船相反;②月食时... [收起]
[展开]
人教版《全优课堂》七年级上地理(答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 1 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圆 方

(2)太阳 月亮

(3)太平洋 菲律宾 好望角 西班牙

(4)球

(5)约 4 万千米 6 371 千米 约 5.1 亿平方千米

2.(1)缩小 地球仪

(2)颜色 符号 文字 特征及其分布

(3)地轴 北极 南极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B 2. B 3. B 4. D 5. C 6. C 7. A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C 提示: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

船总是船身先消失而桅杆后消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

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登高望远等,海水的

潮涨潮落属于潮汐现象。

9. D 10. D 11. A 12. D

13. C 提示:地轴穿过北极点和南极点,图中 E 点是北极

点,G 点是南极点。

14.(1)21 赤道

(2)4 40

(3)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15. D 16. A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7.(1)天圆地方。

(2)是的;不畏艰难险阻的探险精神。

(3)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4)①入港的船舶,先望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的船

相反;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一个圆形;③登高望远

等。(合理即可)

第 2 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

经纬网定位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赤道 纬线 一点 东西

(2)0° 90° 北纬 南纬 N S 90°

(3)0°—30° 30°—60° 60°—90°

(4)赤道 赤道以北 赤道以南

2.(1)经线 子午线 南北

(2)0° 东经 西经 E W

(3)相等 纬 相对 20°W 160°E

(4)经线都是半圆形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

指示南北方向

3.(1)经线 纬线 经纬网

(2)前面 后面 纬度 经度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B 2. B 3. C 4. B 5. A 6. D 7. A 8. B 9. B

10. D 提示:在地球仪上,符合纬度 50°、经度 110°的点有

(50°N,110°E)、(50°N,110°W)、(50° S,110° E)、(50° S,

110°W)。

11. A 12. D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13. D 14. B 15. D 16. C 17. D 18. A 19. C 20. C

21.(1)40°N,40°W C

(2)如下图所示 西南

60°

40°

20°

40°

20° 40° 60°

80° 80°

60°

20° 40°

20°

乙0°

A

C D

赤道 甲

丙 B

E

(3)AE

(4)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 180°

(5)甲

22. C 23. C 24. B 25. C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6.(1)30°N 0° 60°N 90°E

(2)贝贝

(3)玲玲 兰兰

(4)低 东南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 1 课时 地球的自转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地轴 自西向东 24

(2)逆 顺

2. 白昼 黑夜 东 西 经度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C 2. A 3. B 4. B 5. C 6. A 7. B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A 9. C 10. C

11.(1)如下图所示

N

S

本初子午线

A B

C D

E

(2)0° 90°E

(3)B D

(4)A E 西南

(5)黑夜

12. B 13. A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4. 如下图所示

面对赤道

看方向

面对北极

看方向

面对南极

看方向

地球

运动

绕什

么转

运动方向

面对

赤道

面对

北极

自转 地轴 自西

向东 逆时针

面对

南极

顺时针

运动

周期

地理

现象

一天

24

小时

昼夜交替,

地方时间

差异

第 2 课时 地球的公转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一致 一年

(2)地轴 保持不变

(3)夏至 赤道

(4)相反 冬

(5)极昼 极夜

2.(1)太阳光热 北寒 北温 热 南温 南寒 北温带

(2)23.5°N—23.5°S 23.5°N—66.5°N 23.5°S—66.5°S

66.5°N—90°N 66.5°S—90°S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2. C 3. D 4. C 5. A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6. B 7. C 8. A

9.(1)北回归线 极昼

(2)春分

(3)BC 昼短夜长

10. A 11. C 12. A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3. A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缩小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2)缩小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3)简略 小 详细 大

(4)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指向标 经纬网 南北 东西

(5)符号

2.(1)使用目的

(2)地域范围 内容详略程度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2. D 3. D 4. B 5. D 6. C 7. C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B 9. A 10. C 11. C 12. D 13. A 14. D 15. D

16. D 17. B 18. D

185 186

全优课堂·地理·七年级上册·答案全解

第2页

19. D B F C A E

20. 如下表所示

北京城区图

1∶10 000 000

中国地图

1∶100 000 000

比例尺大小 大 小

表示范围的大小 小 大

表示内容的详略 详细 简略

21.(1)西

(2)北 南 东北 西南

(3)1 500

22. A 23. A 24. C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5. 比例尺不对,在梨园北街所走的路程应小于在其他路

上的路程;运河中学应在运河大街北侧,图中位置画在

了南侧等。(合理即可)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海平面 垂直距离

(2)海拔 等高线

(3)密集 稀疏

位置 名称 等高线特征

①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③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④ 陡崖 等高线重叠

(4)深度 深浅 坡度

2.(1)颜色 高低 起伏

(2)

地形 海拔 特征

高原 500 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

伏较为和缓

山地 500 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 无明确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 500 米以下 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平原 200 米以下 宽广平坦

3.(1)等高线地形图 下切

(2)起伏 陡缓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2. C 3. B 4. C 5. A 6. D 7. C 8. C 9. C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10. D 11. B 12. A 13. D

14.(1)150 比例尺 丘陵

(2)东南 AB

15. B 16. A 17. C 18. D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9.(1)山谷 B

(2)650 米 C

(3)山地 陡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专题集训一 地球的运动

1. C 2. B 3. B 4. C 5. A 6. C

7. C 提示: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

间来回移动,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辐射最强。一年四季太阳直射点都位于石家庄市

以南,所以阳台位于南面的丙、丁户型晒棉被最佳。

8. C 9. B

10.(1)地球上没有四季变化,而且每天的天空都一样并且

地球上没有昼夜变化。

(2)各地昼夜长短不变,至于多长,要看停在哪一点;

阳光直射的纬度不变,各地没有四季变化。

11.(1)公转 自转 B

(2)√ √ 菖

(3)如下图所示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昼夜平分,

北极圈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3、4、5 月份为春季。

C

A

D

B

B: 此时为夏至

日,太阳直射北

回 归 线,北半

球昼最长夜最

短 , 北 极 圈 内

有 极 昼 现 象 ,

6、7、8 月 份 为

夏季。

12.(1)公转 西 东

(2)秋分 乙 赤道 昼夜等长 6:00 短 长

(3)A

(4)C

(5)冬至人们喜欢吃饺子。(合理即可)

专题集训二 地形图的判读

1. B 2. B

3. D 提示: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A 项中寺庙所在的

位置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故 A 项不符合题

意;B 项中寺庙所在的位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

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 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中寺庙

所在的位置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故C 项

不符合题意。

4. A

5. C 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读题图分析可知,图中 A 处陡崖的高差最大与最小的范

围是 200—400 米。

6. D

7. D 提示:读图分析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

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由此可判定,

图中 a 处海拔低于 b 处,故 A 项错误;图中无法确定等

高距,不能断定 a、b 两地的相对高度,故 B 项错误;根据

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 C 项错误、

D 项正确。

8. D 9. B 10. B

11.(1)① 1 000

(2)减缓公路的坡度。(合理即可)

(3)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容易施工。(合理即可)

(4)自东北流向西南。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

1. C 2. B 3. D

4. C 提示:甲点和乙点的经度相同,纬度不同,纬度度数

越高,其纬线圈的长度越小,所以乙比甲距离本初子午

线更近些;丙点和丁点的经度相同,纬度不同,丙比丁距

离本初子午线更近些;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是 0°,丙和乙的

纬度度数相同,丙比乙的经度度数小,所以丙比乙距离

本初子午线更近些;甲和丁的纬度度数相同,丁比甲的

经度度数小,所以丁比甲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近些。

5. B 6. D 7. A 8. A 9. D 10. B 11. A 12. B

13. B

14.(1)甲 东

(2)60°N 140°E

(3)甲

(4)丙

15.(1)乙 夏季 较大

(2)③ ④

(3)冬至 短 极夜

(4)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

16.(1)盆地 山峰

(2)西北 东南

(3)①

(4)④

(5)b b 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合理即可)

第一章综合测试(二)

1. A 2. C 3. B 4. D 5. D 6. C 7. B 8. A 9. B

10. B 11. C 12. B 13. C 14. D 15. A

16.(1)如下图所示

40°S

20°S

40°N

20°N

M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40°W 20°W 0° 20°E 40°E

A

(2)40°N,20°E

(3)西 南

(4)中纬度

17.(1)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2)北回归线

(3)南寒

(4)6

(5)变短

18.(1)数字

(2)东西走向 北 南

(3)西南 东南

(4)顺风

(5)指向标 经纬网

19.(1)陡崖

(2)甲 丙 西北

(3)100 丙 800

(4)自东北向西南流

(5)① ①线路处海拔高于甲村,溪水能够自流入村(合

理即可)

187 188

第3页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71% 29%

(2)北半球 海洋 南半球 陆地 海洋 陆地

2.(1)大陆 岛屿 大洲 半岛 海峡

(2)亚 欧 南美 大洋 亚 大洋

(3)东半球 亚欧大陆 西半球 美洲 格陵兰岛 南极圈

(4)①乌拉尔 大高加索 土耳其 ②苏伊士 ③巴拿马

(5)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6)边缘 半岛

(7)东 半 球 西 半 球 南 半 球 北 半 球 东 半 球

西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东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北冰洋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2. D 3. B 4. C 5. A 6. D 7. D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D 9. B 10. D

11. A 提示: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

洲,故 B 项错误;七大洲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

美洲和欧洲,故 C 项错误;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

亚洲和北美洲,故 D 项错误。

12.(1)如下图所示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2)非洲大陆 南美洲大陆

(3)北冰 印度

(4)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5)乌拉尔山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13. B

14. B 提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其次是非洲,

故 A 项错误;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南极洲大部

分位于南极圈内,故 C 项错误;世界第一大洋是太平洋,

第二大洋是大西洋,故 D 项错误。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5.(1)亚 北美

(2)自转 北京

(3)23.5°N 0°

(4)非洲 南美洲

(5)苏伊士运河 亚欧大陆

(6)A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 1 课时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海陆变迁

(2)地壳 海平面 人类活动

(3)①喜马拉雅山 海洋生物 ②陆地 海平面的升降

海洋 ③海洋 陆地

2.(1)魏格纳

(2)非洲西岸 南美洲东岸

(3)相互连接 漂移分离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2. D 3. B 4. D 5. A 6. D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7. B 提示:题中文言文的意思是说在高山上发现了海洋生

物的化石,即与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原

因一致。

8. D 9. C

10.(1)非洲 南美洲

(2)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且两岸

生物的分布具有相似性 大陆漂移

11. B

12. C 提示:科学家在天津市东部平原上发现了四道贝壳

堤(海生动物贝壳及碎屑堆积的高地)且与现今海岸线

基本平行。 该现象说明了天津的海陆变迁,是海洋变陆

地的一种现象。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3.(1)海洋 地壳变动

(2)陆地 海平面上升

(3)人类活动

第 2 课时 板块的运动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大陆漂移说

(2)板块 六 运动着 稳定 活跃 板块交界

(3)亚欧 非洲 美洲

(4)裂谷 海洋 山脉 碰撞挤压 板块交界

(5)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科迪勒拉

(6)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2. C 3. A 4. A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5. D

6. C 提示:地中海的面积由于板块运动在不断缩小,故A 项

错误;东非大裂谷由于板块运动在不断扩大,故 B 项错

误;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推测:太平洋的面积将缩

小,大西洋的面积将扩大,故 D 项错误。

7. B 提示: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

的板块交界处。

8. C 提示: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故 A 项错误;

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 B 项错误;红海面积由

于板块运动在不断扩大,故 D 项错误。

9.(1)挤压 隆起形成山脉、高原

(2)张裂 形成裂谷或新的海洋

(3)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合理即可)

10. D 提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交界处。

11. D 提示:亚洲的一部分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

块;台湾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是由于板块发生张裂形

成的。 故 A、B、C 项错误。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2.(1)环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2)遇到地震时头脑要冷静,首先应该找个相对安全的

地方蹲下或趴下,同时尽量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

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等;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还应采

取的措施: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报;加强房屋建筑的

防震能力和质量监管;提高人们的自救和互救意识;防

震演习等。(合理即可)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

1. C 2. C 3. C 4. B

5. D 提示:赤道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6. B

7. D 提示:读图可知,沙漠中有鲸鱼化石,说明很久以前

这里是海洋,由于海陆变迁,演变为现在的沙漠;青藏高

原上发现鱼类化石, 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由于海陆变

迁,演变为现在的高原;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这里曾经

是陆地,由于海陆变迁,演变为现在的海洋;冻土中发现猛

犸遗体,猛犸生活在陆地,所以不是海陆变迁的结果。

8. A 9. A

10. D 提示:地球表层的岩石层由六大板块和无数小板块

组成,故 A 项错误;全球有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

板块,故 B 项错误;两个板块交界处挤压形成山脉,张

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故 C 项错误。

11. B

12. C 提示: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由于亚欧板

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的。

13. A 提示: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和科迪勒拉山系位于

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 而红

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印度洋板块和非洲

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

14. D

15.(1)亚洲 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2)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3)北半球 西半球

(4)① ③

(5)太平 印度 北冰

(6)大西 太平

16.(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材料一说明海洋变成陆地,材料二说明陆地变成海洋。

(合理即可)

(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

不断挤压,使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此有人预言,几千万

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

界处,两大板块不断张裂,红海在不断扩张,因此有人预

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合理即可)

17.(1)稳定

189 190

第4页

(2)挤压

(3)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B

第二章综合测试(二)

1. C

2. C 提示:地球表面 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9%,

故 A 项错误;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故 B 项

错误;赤道(0°)以南为南纬(S),60°S 所经之处基本为海

洋,故 D 项错误。

3. D 4. D 5. B

6. D 提示: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

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

是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7. B 8. B

9. B 提示: 澳门的填海造陆属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海陆

变迁。

10. A 11. C

12. C 提示:甲地处板块挤压地带,会形成高山,故 A 项错

误;乙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故 B 项错误;丁

处位于板块内部,较稳定,故 D 项错误。

13. D 14. C 15. D 16. D 17. C 18. C 19. C

20.(1)亚洲 非洲 南美洲 南极洲

(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亚洲 南极洲

21.(1)抬升 下沉

(2)亚欧 非洲 火山 地震

(3)火山 板块运动

22.(1)42.53°S 173.05°E 南温 西 太平

(2)大洋 太平洋 印度洋 环太平洋

(3)C

期中综合测试(一)

1. B 2. B 3. D

4. D 提示:在地球仪表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

的长度相等。 因此,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

60°E 和 60°W 线向南行进,他们之间的距离不等,在赤

道上距离最远,但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5. B 6. D

7. D 提示:4 月 8 日这一天,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

回归线即向北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昼长夜短。 夏

至日(6 月22 日前后)是该地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8. D

9. A 提示: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可知旗杆高 12 米,

是旗杆顶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差,是相对高度,而 B、

C、D 项是海拔高度,是绝对高度。

10. B

11. A 提示:读图分析可知:甲是亚洲,乙是北美洲,丙是

大洋洲,丁是南美洲。 乙是北美洲,位于北半球,故 B 项

错误;丙是大洋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为平原,故 C 项错

误;丁是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故D 项

错误。

12. D

13. B 提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位于埃及境内沟通红

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14. A

15. B 提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

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

(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 板块发生挤压运动

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

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太平洋位于板块的挤压地带,面积

在不断缩小(成为衰老型海洋),而年轻的大西洋面积会

不断扩大。

16. C 17. A 18. D

19.(1)60°S 20°W

(2)西南 正西

(3)乙

(4)秋分 丙

20.(1)山峰

(2)100 300

(3)A

(4)A 陡崖

(5)④ ④处为山谷,大雨天气容易积水成河(合理即可)

21.(1)欧 大西 南美 太平 大洋 印度 非

(2)北美 亚 苏伊士运河

22.(1)地中海—喜马拉雅 亚欧 印度洋

(2)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跃

(3)碰撞 张裂

期中综合测试(二)

1. B 2. C

3. B 提示: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图中所示

小张面朝南,则小张位于本初子午线的东侧,位于东经

度一侧。

4. B 5. C 6. D 7. D

8. B 提示:从图中看出,图甲的范围小于图乙,因此图甲

中的比例尺比图乙大,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甲、乙两

幅图都有指向标,应按指向标指向北确定方向,故C 项

错误;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图甲中的铁路

长度比图乙的短,故 D 项错误。

9. B

10. B 提示:读图可知,图中 M 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

崖,D 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该图等高距是 100

米,A 点的海拔在 500—600 米之间。 图中甲城镇、陡崖

的崖顶、山坡 D 处的海拔都低于 A 点,因此在 A 处建

火情瞭望台,都能观测到。 隧道口 F 与 A 点的剖面线呈

“上缓下陡”形状,不利于观察。

11. C 12. D 13. C 14. C 15. A 16. C 17. A 18. C

19. D

20.(1)经 纬

(2)40°N 60°E

(3)南 东

(4)40°N 120°E 北温

(5)东北

(6)如下图所示

20°

20° 0° 160° 140° 20° 40° 60°80°100°120°

40°

80°

40°

60°

80°

60°

40°

20°

20°

20°

40°

60° 60°

80° 80° S

N

B D

A

C

(7)B

21.(1)Y 786 东北

(2)B

(3)陡崖

(4)② 沿等高线修建,坡度较小,施工难度小

(5)1 300

(6)平原

22.(1)太平 北冰 乌拉尔 亚 欧

(2)纬度 经度

(3)20°N 100°E 甲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阴晴 风雨 冷热 短 大气状况

(2)一年 一段时期 不大

2.(1)阴晴 风 气温 卫星云图

(2)陆地 海洋 云区 越厚 阴雨区

(3)专用符号

(4)来向 东南 西南 西北 北方

(5)强弱 18 强

3.(1)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小 大

(2)气压的高低 风力的大小 人类活动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B 2. A 3. C 4. C 5. C 6. C 7. B 8. A 9. D

10. A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11. D 提示:A、B、C 项都是表示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D 项表示的

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雾、雨雪等状况,属于

天气。

12. D 13. A 14. B

15. D 提示:读图可知,该日北京的天气状况是中雨转多

云,西北风四级,最高气温为 29℃,污染指数大于 50 小

于 100,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16.(1)阴 晴

(2)西南风 4 级

(3)8 20

17. B

18. A 提示:读图可知:最高气温是 37℃,故 B 项错误;空

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天气多云,故 C 项错误;以南风

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的符号是 ,故 D 项错误。

19. C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0.(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

191 19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