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8-1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 3 —子感知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引领式创新态势,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1家。2.科技投入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再现新跨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15%,企业研发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90%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建成。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十余项,“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四次世界排名第一。2020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9件,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3.新兴产业态势良好,转型升级再添新动力。着力布局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华虹、海力士二期、中环领先大硅片等重特大项目相继落地,气象物联网、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8.3%,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经... [收起]
[展开]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 1 —

锡政办发〔2021〕94 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

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此件公开发布)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第3页

— 2 —

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根据《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

新规划》《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为无锡争做全国科技创新

排头兵注入强大的源动力。

一、勇担责任使命 全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十三五”期间,无锡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

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科技创新取

得新成绩新突破。

(一)发展基础

1.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创新效能迈上新台阶。全面启动太湖

湾科技创新带建设,高标准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太

湖科创带发展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突

出规划布局引领,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定位,扎实推进特色

园区建设,打造功能完备、体系健全的创新型园区体系。与驻锡

科研院所签订“一所一策”合作协议,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

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战略合作,清

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量

第4页

— 3 —

子感知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引领式创新态势,累计建成新

型研发机构51家。

2.科技投入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再现新跨越。全社会研发投

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15%,企业研发占全社会研发经

费支出的90%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国家超级计算

(无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

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无锡物联

网创新促进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建成。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

现,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学技

术奖励十余项,“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四次世界排名第一。2020

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9件,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3.新兴产业态势良好,转型升级再添新动力。着力布局物联

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华虹、

海力士二期、中环领先大硅片等重特大项目相继落地,气象物联

网、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20

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8.3%,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在

全国领先。

4.企业主体地位突出,创新实力再攀新高峰。远景能源、朗

新科技、药明康德、华润微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呈现跨越式发展,

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

第5页

— 4 —

量均居全省第一。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雏鹰、瞪羚及准独

角兽入库企业累计分别达到2013家、1110家、102家,新增境内

外上市企业68家,累计达16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7家,

居全国第六。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5044家,有效期内高企数

量达到4030家。以大企业龙头引领,中小微企业群星璀灿的企业

群体发展格局日益彰显。

5.人才支撑日益增强,智力汇聚再注新活力。完善人才政策,

引培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层次创新团队,累计培育“太湖人才计

划”创新创业项目349个,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数量增

至760个,全职在锡工作院士8名。制订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

形成了技能人才队伍“1+X”政策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支撑无锡

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人才总量超过183万人,连续两年获

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有力促进了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6.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发展动力再赋新内涵。大力弘扬敢于

冒险、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创业投资日益活跃,众创空间快速

兴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企业孵化链条全面形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基本形成。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

战略,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获

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全面推进开放合

作,加快融入G60科创走廊,拓展长三角一体化创新资源共享,

国际科技合作优势日益凸显。

(二)面临环境

第6页

— 5 —

1.发展机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进

入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基础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加速,重大颠

覆性技术不断创造新产业新业态,生物技术、量子科技、人工智

能等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建设科技

强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

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

为无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2.面临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产业

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世界科技竞争新格局,大国博弈“科技制高点”

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制约我国发展面临的最大外部变量。新冠

肺炎疫情肆虐,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面临巨大障碍,我国经济和科

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这为无锡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

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无锡担当。多年来,无锡持之以恒聚焦科技创新,一以贯

之聚力产业强市,形成了充满活力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具备了全面融入全

球创新大格局的基础与能力。然而,无锡科技创新也面临着基础

研究相对偏弱、“卡脖子”技术难题突出、创新人才集聚能力有

待进一步提升、创新机制尚不健全等一系列较为明显的内生性问

题。无锡更应从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高度勇担使命,更加自觉、

更加有为地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更加主动、更高水平地担负起国

第7页

— 6 —

家赋予无锡的历史使命,成为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

合的新标杆。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

工作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本质要求,科学

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四个面向”,始终坚持创新在全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

心地位,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

优化”全程创新体系,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依

靠数字治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

创新高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

列,成为支撑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中坚力量。

(四)基本原则

1.需求引领、技术突破。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

础研究,聚集物联网、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具有国

际前沿领先水平的核心领域,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形成一批首创性、突破性和带动性原创成果,着力打造市场需求

牵引创新与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创新供给相融合的创新路径,

全面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阵营,着力在保障率先实现科技自

立自强的新征程中始终走在前列。

2.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第8页

— 7 —

把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

出创新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

明、产业发展间的有机衔接,突破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

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核心技术,塑造更多依靠创新引领产

业高端发展的现实样板,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

当表率。

3.人才为本、要素支撑。营造宜居宜业宜创国际一流创新生

态,坚持把人才作为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面向全球广聚战略科

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知名企业家等高端人才。

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创新资源与要素集聚成势、自

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盘活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潜力,着力在率先

形成与全球创新资源融通共享上成为样板。

4.企业主体、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

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

培育一批龙头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隐形冠军”。推进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水平,充分彰显国

家级、省级高新区核心载体功能,加快构筑“企业—产业—园区”

联动的产业创新格局,着力在建设内需牵引型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上形成特色。

5.开放合作、协同共享。更广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以

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一体化共建苏南自创区、全面融入长三角,打

造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放眼全球,围绕产业链现代化在全球范

第9页

— 8 —

围内部署创新链,突破科技创新壁垒,全面提升无锡在全球创新

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实现自主可控,

着力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一带、两翼、三城、多点”多层次创新空间高

水平布局,需求牵引创新与以“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供给”并行

的驱动创新路径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引领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

现实样板日益呈现,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有效构建,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初具规模,无锡成为支撑我

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中坚力量。

1.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整体水

平大幅提升,突破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

瞻性作用的核心技术,成为我国重要的自主创新策源地。到2025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70%,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20件以上,新增主导和参与制

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00项,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获国家技

术发明、科技进步奖。

2.科技基础设施显著完善。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建设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平台上取得突破,聚集一批高质量高校和科

研院所,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到2025年,国家企业技

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数量达到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

新平台达到10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50家以上。

第10页

— 9 —

3.创新型产业高度集聚。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做强地标

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

企业,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性,建设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

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

10000家。

4.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全面构建。聚焦前沿领域,造就一批具

有独特自主创新能力、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国际一流科技

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发展高地。到2025年,全

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0万人以上,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

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8万人、120万人、55万人以上。

5.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

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核心,持续深化

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

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创新规律的促进多元主体间

协同创新的内生机制、激发主体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科技成果

的转移机制、科研活动容错试错等机制。

“十四五”无锡市科技创新主要目标指标

指 标 2020 年 2025 年

1 科技进步贡献率(%) 66.7 70

2 全社会研究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 3.15 4.00

第11页

— 10 —

3 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占比(%) 69.0 73.0

4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48.3 50.0

5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4030 10000

6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家) 5044 15000

7 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个) 51 60

8 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 18 50

9 国家与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数量(家) 123 180

10 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 12 20

11 新增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500

12 高层次人才数量(万人) 14.05 18

13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家) 7 30

二、加强协同联动 打造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

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优化布局全域协同创新空间,构建“一

带”牵引、“两翼”支撑、“三城”联动、“多点”协同的多层

次空间格局,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促进并努力实现创新水平

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跨越,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贡献

“无锡力量”。

(一)“一带”牵引

以建设国家级新区、打造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为目标,全

力建设以太湖新城为核心的太湖湾科创带,打造科技创新的“中

枢”“内核”。强化新吴区、滨湖区联动发展。新吴区重点构筑

以太湖湾科创城为“智核”、五大科技产业园为承载空间、“16+X”

科技园为重要支撑的“一城、五组团、多点”发展格局,实现打

造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创新大脑”的建设目标。滨湖区以打造成

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领跑者”、形成具有技术引领力和产业策

动力的国际知名创新集聚区为目标,依据区域内的高端创新资源

深挖创新潜能,量身定制“一所一表”“一校一策”合作,优化

第12页

— 11 —

细分集成电路、“两机”、生命科学、总部经济、数字电影、知

识产权等6个创新园区功能,在细分创新领域“一枝独秀”。

专栏 1 “一带” 核心牵引创新的建设重点

新吴区。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航计划”,加快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围

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高新区“6+2+X”产业创新需求,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

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区内

布局,重点推动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无锡物

联网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设立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

心,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建设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

滨湖区。充分发挥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驻锡部省属科研院所等学

科与技术优势,重点推进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食品科

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

验室”建设,积极申报筹建省级高新区,推进无锡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建设。

无锡经济开发区。依托雪浪小镇、秀水坊、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围绕数字

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建设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创新功能区、科技金融服

务集聚区、创新孵化引领区、高端人才生活集聚区和高质量宜居宜业新城中心。 (二)“两翼”支撑

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深度融入长三角,

加快布局锡澄、锡宜创新轴,进一步突出江阴、宜兴“两翼”在

全域创新中的战略支撑地位。江阴市以建设“一湾一谷一区一港”

创新空间为重点,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探索在人工

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重点科技前沿领域形成

新突破。宜兴市以构建“一轴四谷三区多点”创新空间为重点,

争取更多国家级平台与项目落户,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

料、节能环保、通用航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北斗技

术应用等创新集群。

专栏 2 “两翼” 战略支撑创新的建设重点

江阴“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创新空间。依托南北协同创新发展轴和东西产业

转型带,加速形成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江阴国家高新区、长三角(江

第13页

— 12 —

阴)数字创新港为重点的创新空间。以霞客湾科学城为核心,探索推进锡澄创新

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打造锡澄一体的创新融合区。以江

阴国家高新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为支撑,加快产业创新平台搭建及高

端产业引育,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建设绮山湖科创谷,构筑南北协同创新发

展轴,打造引领沿江、滨湖、依站的科创示范带。

宜兴“一轴四谷三区多点”创新空间。全面实施《宜兴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

展规划(2021—2025 年)》,依托创新发展联动轴,以新庄科教谷、陶都科创谷、

培源科学谷和环氿科技谷为纽带,以锡宜协同发展区、宜兴国家环科园、宜兴国

家经开区为核心,以新兴产业园、传统优势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和文旅产业园等

特色产业科技园为节点,多点联动、全域渗透,构建“一轴四谷三区多点”空间

格局,形成“依山傍湖环氿揽川”创新形态。积极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三)“三城”联动

发挥梁溪、惠山、锡山“三城”创新优势,加快创新链、人才

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贯通,推动构建创新特色鲜明、功能

优势互补、创新资源共享的创新联动格局。梁溪区以建设梁溪科

技城为重点,建设六大创新载体,提升四大功能片区的创新能级。

惠山区以惠山国家经开区、省级高新区、万寿湖科技城、惠山新

城等为核心,完善“二区四城多点”的创新布局,大力发展“三

新四强”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华东地区科创

要素集聚的中心和“硅谷”。锡山区重点完善“一廊两区、双核多

点”的创新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锡沪路科技创新走廊,以开发

区和商务区为重点区域和主阵地,以高铁科技商务核心区和宛山

湖科技城为创新核心,辐射周边若干科创社区。

专栏 3 “三城”联动创新的建设重点

梁溪区。以建设梁溪科技城为重点,聚焦高端仪器、人工智能、精准测控、

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着力培育创新策源和高端服务等核心功能,形成富有活力、

产城融合的国际化产业创新社区。

惠山区。完善“二区四城多点”的创新布局,建设“一镇一园一产业”品牌。

第14页

— 13 —

充分发挥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量子感知研究所、创新药研

究院、国家火炬无锡惠山石墨烯新材料基地等创新载体支撑作用,以汽车核心零

部件、数字经济、生物医药 3 个标志性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 3 个特

色性产业,5G、量子科技、人工智能 3 个高成长性产业为重点,聚集高端创新资

源,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

锡山区。围绕“一廊两区、双核多点”创新空间格局,加快布局建设科创载

体规划。以锡沪路城市化改造为契机,布局科技走廊轴带。提速高铁科技商务核

心区载体建设,依托湖畔科技产业园、数字芯城等,加快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以

科技研发、现代金融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前沿阵地。高水平规划宛山湖科技城,以

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和产业集成创新相结合为主导,合理配置创新载体和产业用

地,留足未来发展空间。推进多层次科创空间和人才公寓建设,重点培育特色明

显的创新社区。 (四)“多点”协同

突出重点,聚集关键,推动全域范围内的重点建设高校、重

要科研院所、重大创新平台等发挥特色,在专业化、特色化的创

新轨道上组群式聚集创新资源,夯实全域创新版图的重要支点。

鼓励高校、重要科研院所、重大创新平台等开放合作,互联互动,

相向而行,在创新的赛道上形成多点凸显,激活全域的创新格局,

推动创新发展迈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

提升的新阶段。

专栏 4 “多点”的建设重点

重点高等院校: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无

锡学院等高等院校,主要是发挥学科优势,加大特色创新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加快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

重要科研院所:江南计算所、中船重工 702 所、中航 614 所、公安部交通管

理科学研究所、原子医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主要是基于功能定位,突出专业领

域,开展探索性、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构建创新联合体,

服务国家创新战略。

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以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为重大创新源头,以实现从科学到

技术的转化为核心使命,突出关键技术的研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

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

用。

第15页

— 14 —

三、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实施固本强基行动,加快布局以源头创新为核心的重大科技

设施,着力打造需求牵引创新与以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供给并行

的驱动创新新路径,依靠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增强源头创新

供给能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创新格局。

(一)总体部署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

1.优化应用基础研究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行

动方案(2021—2030)》,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为导向,加强与

国家基础研究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研究计划的衔接,谋划布

局一批应用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突出重点,推进基础研究与应

用基础研究的深度衔接,开展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

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研究。组织实施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专项,构

建对标前沿、主动布局、持续支持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形成一

批首创性、突破性和带动性原创成果。

2.创新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体制机制。鼓励高校与科研

院所创新机制,建立符合应用基础研究规律的团队组织与运行机

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

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努力实现“从

0到1”的重大成果突破;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跨领域、

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协同合作,共同争取承担更多的重大基础和前

沿科研项目,产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3.构建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保障体系。政府引导、多方

第16页

— 15 —

参与,建立多渠道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促进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紧密协同。探索设立自然

科学研究专项,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

研究。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投入。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在民生与社会治理领

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二)强化布局战略科技力量

1.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整合创新优势资源,全力建设太

湖实验室,打造具有国家水平、体现无锡担当、展现无锡实力的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食品科学与技术、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

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涵,推进实验室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聚焦高性能计算、深海技术科学等领域,推进国家、省(重点)

实验室等高水平科学与工程研究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专栏 5 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动

太湖实验室。以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瞄准深海运载安全(深潜)、深

海通信导航(深网)、深海探测作业(深探)等领域,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产

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全面提升我国在深海装备领域

的顶层战略规划能力、装备体系化研究能力、新概念装备研发与应用能力,成为

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深海装备技术原始创新策源地。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实验室)。以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

程两个国家一流学科为支撑,以引领世界食品科学基础研究,开发食品领域颠覆

性技术,助推我国进入世界食品强国前列为目标,加快建设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

学中心,努力使之成为有特色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数学工程与高性能计算学科的交

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高性能计算理论、数学方法、密码学交叉融合研究,为高

性能计算领域的发展持续提供创新方法和关键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中药配方颗粒涉及

的中药材种植、饮片炮制、产业化关键技术、质量标准、临床疗效等进行深入广

泛的研究。创建国内领先水平的以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为主要

目标的示范性重点实验室。

第17页

— 16 —

高品质轴承钢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高稳定长寿命轴承钢、先进轴承钢

生产工艺技术、轴承钢试验、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加强轴承钢基础理

论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推动国内轴承钢行业的发展,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2.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无锡布局,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航计划”,加快推进国

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

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技

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

创新基地建设,支持其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推

动应用示范、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专栏 6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

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高性能计算国

际发展趋势,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围绕国产核心芯片的场景应用,

开展 E 级机系统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国产 AI 芯片设计研发,构建达到国际标准

的高性能计算应用环境,促进国产化众核服务器、大规模存储系统、冷却系统的

推广应用,培育高端芯片、超级计算系统、工业软件及服务领域的创新型企业,

推动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产业创新链加速形成。

“两机”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两机”产品需求为牵引,进行燃气轮

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建成燃气轮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突破燃气

轮机热端部件设计、维护维修关键技术,具备燃气轮机零部件的工程设计、计算

分析、结构优化、部件材料分析和测试、部件制造工艺开发和产品认证等能力。

集成电路研发及创新服务平台。重点突破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及信息安

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自主开发通用 CPU、

存储器以及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核心产品,形成自主设计能力,解决集成电

路设计企业在研发以及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研发难度大、人才与技术储备不足等

问题。

生命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在药物靶点发现、创新药研制、干细胞、医

学影像、精准医学等领域开展产业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原

始创新能力,以突破性技术和成果支撑产业发展和变革。

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依托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发挥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优势学科等国内外特殊食品领域创新资源,紧密对接特殊

第18页

— 17 —

食品行业企业,开展特殊食品产品创制、质量安全检测、功能与毒理评价、标准

制修订、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建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融保健食品、特殊医学

用途配方食品于一体的特殊食品研发基地。

3.建设高水平科研院所。持续发挥“一所一策”政策效能,

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支持在锡省部属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共同

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布局,积极参与国家

重大科技攻关。鼓励省部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与无锡产业的

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重大基础研

究成果产业化。

(三)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潜能

1.提升高校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江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

设,全力实施与江南大学的合作共建项目,支持无锡医学院、江

阴校区、宜兴研究生院、大学科技园等重大载体建设,积极打造

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面推进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

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无锡学院、太湖学院等建设,支持

高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无锡优势产业

与民生科技领域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积极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

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和引导高校遵循科研活动规律,扩

大学术自主权,自由探索与自主布局研究方向,鼓励开展周期长、

风险高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

2.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学

科专业分层分类差异化发展。推进基础学科、优势学科专业建设

与区域重点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导高校高起点布局重要

基础学科专业,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均衡发展,鼓励开展

第19页

— 18 —

跨学科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命

科学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

3.推进基于创新的教育合作。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

紧缺专业,创新合作模式,推进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无锡学院

等高校与世界知名高校合作创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汇聚优质

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培养拔尖人才。鼓励高水平

大学在锡建立“研究院+研究生院+产学研合作”的新型高等教育

机构,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专门的研究生

培养分支机构。

(四)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双一流”大学等国家科技创新机构,

积极开展与在锡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争取在无锡共建

一批集“科学研究、应用研发、人才培养”多重功能的高水平新

型研发机构,吸引一流人才和资源。建设无锡产业技术研究院,

推动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需求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支

持行业大企业利用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关联

协作,高水平优化重组已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研发、制造、

应用高效垂直整合,努力提升创新水平。探索推行合作方投资、

企业(民间资本)投资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组织建设模式,完善

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绩效考核体系,探索科研成果潜力释放与

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第20页

— 19 —

专栏 7 无锡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行动

重点瞄准国家“十四五”布局的前沿科技领域,在优势产业、基础前沿、未

来技术等领域,借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国弗朗霍夫、台湾工研院和欧洲

IMEC 的先进做法,探索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创新,到 2025 年,布局建设 50

家市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从应用技术研究到未来技术研究的产业技术研发

体系。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公共技术平台 50 家以上,聚集产业领军等各类人

才 10000 人以上,孵化引进科技创新企业 300 家以上。 四、坚持“四个面向” 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

坚持“四个面向”,重点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产业、未来产

业与民生科技等领域,聚焦“卡脖子”难点痛点,组织实施 “太

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性、战略性技术,催

生一批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技前沿成果。

(一)优势技术领域

1.物联网。积极开展物联网感知技术、传输技术、跨行业融

合性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新型智能传感器、地理位置感知、超高

频和射频识别(RFID)等感知技术与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

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等关键技术以及

围绕智能装备、交通物流、社区管理、移动医疗、智能家居等领

域的物联网嵌入式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产品的研发。

专栏 8 物联网重点技术领域

体系架构共性技术。跟踪研究物联网体系架构演进趋势,推进现有不同物联

网网络架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标准化,支持可信任体系架构、体系架构在网络通

信、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互操作技术研究,加强资源抽象、资源访问、语义技术以

及物联网关键实体、接口协议、通用能力的组件技术研究。

操作系统技术。发展用户交互型操作系统,推进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向物联网

终端移植。发展实时操作系统,重点支持面向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

物联网操作系统研发,开展各类适应物联网特点的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等外围

模块以及各类开发接口和工具研发,支持企业推出开源操作系统并开放内核开发

文档,鼓励用户对操作系统的二次开发。

第21页

— 20 —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融合关键技术。面向移动终端,重点支持适用

于移动终端的人机交互、微型智能传感器、MEMS 传感器集成、超高频或微波 RFID、

融合通信模组等技术研究。

车联网先导技术。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底层传感器、仿真、数据处理等技术,

研发平台集成、车路协同软硬件产品,重点研发雷达传感器、车规级 AI(人工智

能)芯片、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基础能力平台等技术。

2.集成电路。以国家级优势平台为依托,聚焦芯片设计、晶

圆制造、高端封测、装备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等关键核心领域,

提升高端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向上游设计、下游制造延伸

拓展,优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和材料产业生态,

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向高端攀升。

专栏 9 集成电路重点技术领域

芯片设计技术。重点发展 CPU、FPGA 等高端芯片,MCU、IGBT 等特色芯片,

在 EDA 设计工具领域形成突破,研发、设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

求的芯片产品。

晶圆制造技术。大力发展模拟及射频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等特色专

用芯片生产线。

高端封测技术。提升系统封装(SIP)、晶圆级封装(WLCSP)、芯片倒装焊(Flip

chip)、球栅阵列封装(BGA)、芯片级封装(CSP)、多芯片组件(MCM)等先进封

装测试技术水平,突破快速封装、陶瓷封装、3D 封装等特种封装技术。

装备及材料技术。重点支持沉积设备、外延设备、薄膜设备、光刻设备等高

端设备的研发;重点推进大尺寸硅片、高端光刻胶、高密度封装基板、电子化学

试剂等关键材料研发。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重点突破碳化硅、氮化镓材料及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

发展高效节能电力电子器件、微波射频器件和高性能激光器等高端化产品。

3.生物医药。依托创新园区与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布局

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前沿技术领域,推动新制药、基因药、医

疗器械、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服务、医药研发服务等高端领域发

展。强化生命科学重点领域突破,跟踪干细胞领域技术发展动态,

推进基因工程大突破,开展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创新发展精准医

第22页

— 21 —

疗、数字生命等前沿交叉领域,着力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核心

技术,打造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研发创新活跃的产业地标。

专栏 10 生物医药重点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药。开展高端细胞培养基、生物反应器、关键核心酶制剂、蛋白纯

化填料、工程细胞株、纳米滤膜等产品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高端医疗器械。攻克新型成像、先进治疗和一体化诊疗等颠覆性技术,重点

加强数字诊疗装备、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高值耗材、组织工程材料等重大

产品攻关,实现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主流医疗器械和适宜基层的智能化、移动

化、网络化产品的自主制造。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发展干细胞重编程及定向分化技术、造血干细胞、

肝实质细胞等细胞体外扩增技术、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神经再生技术、实

现复杂生理功能再生的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

耳蜗、高分辨人工视网膜、心脏起搏器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新型体外快速诊断

仪器和试剂的核心关键技术。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点分析模式动物和人类基因组信息,研究脑认知的基

本规律和重大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理。研究人工智能与大脑模拟关键技术、脑机

接口技术、类脑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新型神经电极阵列制备技术、用于生物

光学成像的多波长超快激光技术。

基因工程。运用高通量测序抗体组库、单细胞克隆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病毒疫

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及机制。研究基于多肽药物生物法制备的产业化关键技术。

利用基因检测对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出生缺陷和罕见病等进行筛查、防治和

治疗。

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大力开展生物适配表面的设计与制备、生物大分子药

物高效递送载体研究,发展骨组织再生与精准修复材料关键技术、高端医疗植介

入器械的国产化原材料及制备关键技术、药学活性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二)重点技术领域

1.智能制造。以高端、智能、绿色为主攻方向,推进重大成

套设备、智能测控装备、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攻

关和智能系统集成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工厂,提升网络协同制造

和先进基础制造竞争力。

第23页

— 22 —

专栏 11 高端装备重点技术领域

智能机器人。突破智能机器人感知与认知技术、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共融技术,

发展机器人关键产品/平台/系统研发与应用技术、高性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共性关

键技术。加快推进智能机器人学习与智能增殖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

机构/材料/驱动/传感/控制与仿生的创新技术的研究。

智能工厂。加快突破智能工厂的可重构技术,大力发展 CPS 制造执行系统与运

营管理技术,制造过程的系统设计、控制与优化技术。加快研制工业互联网技术与

系统、智能控制器与系统。

高端装备。加强设计仿真与混合建模等基础技术、增材制造与超精密加工等先

进工艺技术,以及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共

性技术的研发攻关,提升智能化高端数控机床、大型智能工程机械等特色产品整机

产品性能,开发跨企业多源信息交互和全链条协同优化技术。

2.新能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能源安全、结构优化、

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发挥我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优势,

聚焦动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新型电解

质材料、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电控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

心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突破,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现代化能源供给体系提供支撑。

专栏 12 新能源重点技术领域

新能源汽车。聚焦城市电动公交车、纯电动商务车、纯电动专用车等整车制

造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配套充换电装备,突破车规级芯

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

产品。

风能。加强新型高效率风能利用技术、风电场智能管理技术、新型高效捕获

及利用技术、低成本风能供热等技术的研究。开展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低风速

风电机组及关键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光伏。研究太阳能光电转化、太阳能电池新型结构、新型电池制备技术,研

发高效光伏环保型功能材料、柔性衬底薄膜电池。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清

洁技术、新型高效低成本叠层太阳电池技术。

氢能源。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系统集成、分布式发电系统系统集成等关键技

术研究,以终端应用带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环节企业集聚和技术突破。

先进储能技术。突破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技术。加快开展金属锂阳极电池

中抑制锂枝晶研究和低成本高性能硅碳负极技术开发。积极发展微型超级电容器

第24页

— 23 —

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聚合物电解质及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在高性能锂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钼基化合物纳米材料。

智能电网。集成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支撑控制、电网柔性互联支撑控制、

电力信息通信与网络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能源路由器、电工装备新材料、

电力专用芯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新型电网装备等新技术新产品。

3.新材料。聚焦特钢、高分子材料、高端纺织材料等特色细

分产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综合型新材料共性技

术研发平台,组建新材料研发和应用联盟,搭建开放共享的新材

料研发应用数据库,提升高端产品比重,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

发展。

专栏 13 新材料产业重点技术领域

石墨烯材料。开展大片、高质量、原子薄石墨烯材料制备新原理、新技术研

发,重点支持高效石墨烯电极材料、石墨烯碳纤维、石墨烯玻璃纤维、石墨烯金

属复合增强材料、石墨烯导热产品的研发。

特钢材料。强化低能耗冶炼、节能高效轧制、流程智能控制等前沿核心技术

攻关,加快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汽车用高强钢、高档轴承钢、高铁轮对用钢等

高附加值产品。

增材制造。重点发展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的核心装备设计

与制造技术。加快突破增材制造的结构优化设计技术。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发展高端 EPS 材料,高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

树脂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染料和涂料、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等高附

加值产品。

高端纺织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聚酰亚胺等高性能产业用纤维材料,加快

研发纳米纤维、智能纤维等前沿纤维新材料,鼓励开发功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

维及绿色纤维,大力开发风机叶片骨架材料、舰船用特种绳缆、耐高温滤袋等新

型产业用纺织品。

4.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围绕交通、医疗、养老等领域建设

一批大数据应用项目,推动大数据与重点行业融合发展。发挥国

家首批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优势,以混合云为重点,发力云

计算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无锡云平台综合支撑服务能力。支持无

第25页

— 24 —

锡市现有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

“链主”企业生态。

专栏 14 大数据与云计算发展重点技术领域

云计算。加快研发云计算操作系统、桌面云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软件、虚

拟化等基础软件,推进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网络大容器交换机、低能

耗新品等核心云基础设备研发。

大数据。重点突破分布式数据库、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

管理平台、数据流通平台等技术。推动工业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工具、分析与挖掘

工具、传感器、服务器等软硬件产品开发,形成完善的大数据通用产品体系。

5.航空航天工业(“两机”关键零部件)。以“两机”关键

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关键零部件产业研究院等核心载体,依托相

关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等研发平台,积极参与大飞机、“两机”

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等

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提升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制

造等环节的技术领先优势,打造完整的“两机”核心部件及控制

系统创新链,力争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内领先的“两机”产

业地标。

专栏 15 航空航天工业重点技术领域

关键基础材料。重点以高性能合金材料“高纯净化、高均质化、高稳定化”

为目标,开展高温合金母合金、变形高温合金等高品质合金材料的超高纯、大锭

型、低偏析熔炼技术研发,加快超高强高韧铝合金、钛合金、铝锂合金等材料预

拉伸厚板、大规格型材、薄板制备技术,以及铝合金真空压铸、半固态及粉末冶

金成型零件的研究。

先进制造工艺。开展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整体涡轮盘、涡轮叶片、导向叶

片等核心部件以及机匣、安装环等精密环锻件的工艺设计、制备技术研发,突破

缺陷控制、组织调控关键技术,提高可靠性、使用寿命、质量稳定一致性,建立

自主可控的加工制造路线和技术体系。

航空航天控制系统。研发高精度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显示系统、

宇航级高可靠元器件、北斗导航等关键核心技术。

第26页

— 25 —

6.节能环保。加快突破污水和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

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等环保关键技术,研究低品位余热利用、

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应用等节能技术,研发高端环保装备、节能装

备。

(三)未来技术领域

1.量子科技。优先推动量子精密测量等成熟技术产业化,发

展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重点开展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扫描电

子显微镜、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产

品开发,以及超导量子计算、核磁共振量子计算、半导体量子点

技术、拓扑量子计算方案等关键技术攻关。

2.人工智能。大力发展大数据处理与深度挖掘技术、手势操

控技术、人脸分析系统、语言识别技术,以及支持人工智能软件

应用需求的芯片等关键核心元器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

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文娱等重点行业的创

新应用。开展前沿与应用基础理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

视觉技术、认知与神经科学等技术研究。

3.深海装备技术。以促进深海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海洋安全重

大需求为导向,开展深海运载安全(深潜)、深海通信导航(深

网)、深海探测作业(深探)等研究方向的重大科技任务攻关,

集成多学科研发体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体系,聚力突

破深远海关键技术,开展高端材料、新型动力、配套设施及作业、

深海能源等方向的科研成果孵化及应用示范。

第27页

— 26 —

专栏 16 深海重点技术领域

支持开展新一代海洋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开发、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空

间综合立体观测等成套装备,以及水下生产作业、深海探测作业、深海锚泊及动

力定位控制系统、水下钻井系统、柔性立管等高端海工装备及配套新产品的研发

与产业化。支持研发制造大中型邮轮、大型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船、2 万箱以上超

大型集装箱船、特种作业船舶等高附加值船舶,开展超级生态环保船舶、智能船

舶等新一代高技术船舶,以及高端船用大功率低/中速环保发动机、船舶信息与智

能电控系统、船用 LNG 气体燃料供应系统等关键部件及配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4.新一代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

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高速光传输、下一代光接入、可

见光通信、太赫兹通信以及卫星宽带通信等技术。加强网络安全

可信关键技术研究,引导产业主体攻关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技

术,推出应用领域网络安全预测、防范、解决方案。推动导航设

备研发和位置服务技术的应用,发展北斗模组、天线、时频装备

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发展车载北斗卫星定位终端、汽车电子标识

等产品。开展下一代6G通信技术的前瞻性研发布局,加强5G到6G

发展与演进创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集成突破面向网络自治的新型

网络架构、端到端超高可靠安全与超低时延网络构架等关键技术。

(四)公共与民生技术领域

1.社会治理。围绕解决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方面的痛点、难

点问题,发展数字技术,加快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等现代技术在城乡社会治理集成应用与示范,建设“城市大

脑”,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线下转向线

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的转

第28页

— 27 —

变。着力突破城市安全、城市运行、城市应急、网络风险、安全

生产、风险控制与监测预警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构建精准化、

智慧化、数字化的城市公共安全防护体系。

2.卫生健康。以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强化常见重

大疾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监测、防治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发展

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常见多发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肺炎等突发传染病的实时快速检测、诊断、医疗救治、

监测预警等技术和装备。加快中医药科研创新,研发一批填补国

内外空白的中医药产品、临床指南、技术标准等。加强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医院

智慧化管理等技术研究,完善医疗健康管理技术体系,提升健康

管理水平。

3.绿色发展。聚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

治及修复、固体废物治理与资源化、绿色节能等领域,重点研发

水体污染源动态识别、河道底泥清淤与淤泥处理处置、城市黑臭

水体治理与水生态功能恢复、智慧水务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区

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技术,重金属污染深度稳定化、污染土

壤的资源化利用、共性修复等技术,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危险废

物安全处置、电子废物资源化、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等技术,减

污降碳协同增效及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碳捕获碳储存等技术,装

配式建筑工业化产业的创新技术、绿色建材制造技术、绿色建筑

节能等关键技术,并有重点地集成推广一批绿色发展领域的重大

第29页

— 28 —

技术成果,为建设“美丽无锡”提供技术支撑。

4.农业技术。重点发展蔬菜、畜禽、水产等领域生物育种技

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优异种质基因挖掘等基础性和公益性技

术,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改良技术。重点研发农产品及食品的精深

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监控技术、功能性食品

加工技术、均衡营养与个性化营养新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

装备、贮藏保鲜及冷链物流等技术,以及食品安全加工监测与控

制技术、风险监测技术等。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建设网络化、社会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发展质

量效益。

五、壮大创新主体 积蓄创新型产业新动能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分层服务、分类扶持,努力培

育一批“小巨人”“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等科技型龙头

企业,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创新型产业集群。

(一)建设科技型企业梯队

1.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一批高

水平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工程

化技术研究,推进省、市两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提高企业

研发机构覆盖面。按照“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建立纵横交错、

互联互通的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战略性创新项

目。鼓励龙头企业与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成立联合实验室、离

第30页

— 29 —

岸实验室,联合开展项目研发,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全程互通的创

新格局。到2025年,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800家,省级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00家,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2.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引进一批世界级创新型领军企

业,强化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瞄准世界一流

水平,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推动项目、

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攻克一批对外高度依赖的关键核

心技术,形成一批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优势技术,带动崛起一批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企业创新国际化水平,

提升创新资源全球布局和海外分支机构运营能力,保障产业链供

应链的安全稳定。

3.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保存量、促增量、育幼苗、引

优苗、建生态”思路,实施精准找苗育苗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

划,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

业实行动态跟踪服务。完善“发现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

认定一批”的培育机制,培育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原创

性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

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自主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制定。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0家。

4.孕育新经济企业。加快构建具有高成长、爆发式、自组织、

自成长特性的“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梯队。健全雏鹰企

业培育机制,推动科研人才带技术、专利、项目与团队创新创业,

第31页

— 30 —

孵化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创新特色的雏鹰企业。持续开展瞪

羚企业遴选与培育工作,搭建“瞪羚企业”服务平台,组建瞪羚

企业俱乐部,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

瞪羚企业。建立常态化“种子企业-准独角兽-独角兽”培育机制,

加强独角兽企业培养,在应用场景、数据支持等方面实施分级分

层的全流程精准扶持。

专栏 17 梯次并进的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动

优化完善雏鹰、瞪羚及准独角兽企业入库培育遴选评价,涵养创新型企业“蓄

水池”,打造准独角兽企业独特成长生态,推动准独角兽企业迅速发展。鼓励条件

成熟的企业择机上市,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加大对关键成长期企业的支持力

度。到 2025 年,累计新增雏鹰、瞪羚以及准独角兽入库企业分别达到 4000 家、

1500 家和 200 家,力争科创板上市企业 30 家。 (二)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

小企业为节点,聚焦无锡特色优势产业,聚力物联网、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两机”关键零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力打造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产业。聚焦高端纺织服装、高端装备、节

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

域,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到2025年,高新技

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千亿级产业集

群数量达到 10个。

专栏 18 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建设行动

面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领先水平,

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力、影响力为主线,实施“双提升”行动,形成在国内外

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 2025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超过 1 万亿

元。

壮大提升十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集群。顺应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

第32页

— 31 —

色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软件等十大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提升,加

快迈进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

培育发展十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正处于萌芽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

领域,推动前瞻性技术和新兴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重点培育发展人工智能、量子

科技、区块链与大数据、宽禁带半导体、未来网络通信、下一代物联网、先进碳材

料、纳米新材料、智能制造、深空深海等十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筑产业引

领型发展新优势。 (三)推进高新区提质增效

1.提升高新区聚集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核心

载体功能,构建无锡高新区、江阴高新区、宜兴环科园“三核”

引领,多点并进,错位发展,整体协同,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的

格局。无锡高新区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目标,高水

准地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3个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

江阴高新区全力打造特钢新材料、大数据、生命健康、智能装备、

新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宜兴环科园着力建设“双千亿

级”现代产业园区,惠山省级高新区(筹)形成智能制造装备、

汽车核心零部件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省级高新区“预备队”,

支持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山水城科教产业园等有条件的区域积

极申报筹建省级高新区。

2.优化高新区资源配置。探索以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和资

源优化配置为重点的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目标,实施协同创新政

策,按照“一带、两翼、三城、多点”的创新空间布局,在高新

区域内科学配置增量创新资源,系统部署若干重大平台、重大载

体、重大项目,高质量聚集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绿色发展“十

百千”示范工程,支持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

第33页

— 32 —

区”。坚持产城融合,大力推进物联网、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

技术等先进技术与园区建设治理的深度融合,加快从生产要素聚

集的产业区向宜居宜创宜业的现代科技产业新城转变。

3.提升高新区创新能级。强化高新区在聚集创新型产业集群

的主阵地作用,推动无锡高新区锚定国际一流园区,打造能够代

表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最高水平、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标兵区。

推动江阴高新区、宜兴环科园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

的高质量创新型产业聚集示范区。惠山省级高新区(筹)以筹建

省级高新区为契机,以筹促建,激发聚集活力。探索建立突出共

性、兼顾个性的高新区创新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奖励激励措施,

推动高新区对标找差、争先进位。到2025年,无锡高新区、江阴

高新区、宜兴环科园、惠山高新区(筹)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

数分别达到5000家、530家、500家、420家,高新技术产业值占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75%、70%、68%、48%;无锡

高新区在全国排名持续提升,江阴高新区排名争取进入全国高新

区50强,宜兴环科园的排名取得明显进步,惠山高新区(筹)达

到省级高新区标准。

(四)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

1.优化科创增存量空间。按照“共建共享、协同联动、功能

集聚、错位发展”的理念,高水平地建设“一带、两翼、三城、

多点”空间形态中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做强增量,高标准规划

第34页

— 33 —

建设一批空间载体规模化、服务功能精细化的科技企业孵化载

体。盘活存量,统筹整合校区、街区、社区、商圈等空间资源,

引进有资源的高端服务机构,品牌化打造融产业、服务、商务、

文创、社交、居住、教育等多功能复合的新空间。向存量空间要

增量价值,有机更新老旧楼宇,嵌入式打造一批集创新创业、文

化创意、生活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创新社区空间。

2.打造专业化孵化载体。挖掘培育和推荐认定一批省级、国

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孵化载体发展能级。推动

国家、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技孵化载体实现高质量、专业

化、跨越式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支持科技

创业孵化载体创新孵化模式和跨区域孵化,打造全链条孵化育成

体系。推动专业化、特色化孵化载体融入境外创新合作网络。到

2025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80个,建设提升10个众创

社区。

3.促进孵化载体市场化发展。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鼓励企业、

创投机构投资和运营创业孵化载体,集聚优势资源,加快创业孵

化载体运行的市场化。创新现有各类孵化载体的运行机制,建立

健全企业化运营机制。建立多层次科技孵化金融服务体系,引导

建立更多关注早期创业的孵化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和孵化接力基

金等基金群。支持双创孵化载体以“前沿科技+文化+媒体”为主

题开展全球性跨领域双创活动,积极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苏

第35页

— 34 —

南全球创客大赛等双创大赛,办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打造

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品牌。

专栏 19 科创载体建设提升行动

按照“共建共享、协同联动、功能集聚、错位发展”的理念,推进科技企业孵化

载体建设发展。建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且具

有较强示范和引领能力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实现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孵化载体布局

“全覆盖”、数量“新提升”、质量“再优化”,在聚集创新资源、提升服务能效、促

进创新创业、推动体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地区特色和区域品牌,发挥对全市创新发展的

引领带动作用。到 2025 年,全市科技孵化载体数量达 200 家,其中,新增省级以上

孵化载体 50 家,累计建成载体面积 500 万平方米。六、集聚创新资源 构建开放融合创新格局

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领的原则,坚持主体协同、

区域一体、国际视野,建设创新型人才高地,完善产学研深度融

合的创新体系,多层次、高水平地嵌入国际创新体系,在更高层

次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无锡元

素”。

(一)建设创新型人才高地

1.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深化开展“锡引惠才”专项行动,实

施“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对接国家、省重点人才培养计划,

集聚造就一批世界一流创新型人才,努力在产业技术优势领域引

进与培养能担纲“国之重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战略

科学家队伍,推进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名城相

适应、与无锡经济转型发展相适应、与社会民生建设相适应的人

才布局。重点坚持“高精尖缺”定位,聚焦前沿技术领域,造就

全球一流的领军型人才群体和一批顶端创新型团队。发现一批创

第36页

— 35 —

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增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人才的源

头供给能力。积极探索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等创新平台,以项目合作、产业教授、引进科技副总等方式,开

展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人才的制度机制,持续加

大区域内优秀人才培育。

2.引育产业技术技能人才。聚焦重点技术领域,加强创新型、

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面向产业需求,推动企事业单位和高

校院所、国际知名的培训机构等合作,探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订单式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工学交替等多种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模式,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

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

题的工程师队伍。建立重点产业技术人才清单制度,适度放宽落

户限制,探索以安家补助、生活补助等形式分类引进海内外工程

师、技能大师等专业技能人才,吸引集聚一批产业技术技能人才

来锡留锡创新创业。

3.打造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

计划,着力强化企业家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引领推动创新等能

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敢于创新、熟谙经营的战略企

业家、创业投资家,培育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优秀科技

企业家群体。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培训工程,支持非公

领域企业管理人才参加海外研修、挂职实训,着力提升资本运作、

第37页

— 36 —

品牌运作、团队管理和资源掌控能力,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市场

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育弘扬新时代“锡

商”精神,定期评选表彰和宣传报道领军型企业家先进典型。

4.提升人才服务标准层次。加快推进市、区两级一站式服务

中心建设运营,为各类人才提供人性化强、便捷性好的创新创业

专业服务。充分拓展人才金融港服务功能,高标准打造独具锡城

特色的“城市客厅”。用好“太湖人才”专项基金,继续加强对

初创期、成长期人才项目的投资力度。认真组织“太湖杯国际精

英创新创业大赛”“太湖人才峰会”“百企千才高校行”等活动,

持续打造“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特色聚才品牌,充分激发人

才创新活力。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加快柔性引才,实行企业和研

究院双聘制度,探索实行聘任制、绩效考核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二)完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移体系

1.强化关键领域创新协同。主动融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前

沿领域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优势,谋

划与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为重点的新

一轮市校(院)合作,在关键技术领域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对接高校未来技术

学院,合作共建孵化与产业化基地,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

点。常态化开展“百校无锡行、百企院所行”产学研交流合作活

动,支持企业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源头创新的“最初一公

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全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

第38页

— 37 —

后一公里”,构建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的融合机制。实施一批引

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发

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专栏 20 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对接行动

以“市级主导、板块主建、全面对接、整体推进”为原则,积极对接高校未

来技术学院资源,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采用“2+1”合作模式,明确支持政策,完

善运行机制,确定专业方向,集聚未来技术创新资源,承接和孵化未来技术学院

重大科研成果,推动未来技术产业成果在无锡转化与产业化。

2.健全小试中试服务体系。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

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鼓励重点产业领

域的优势企业建立小试中试基地,建设以专业性为特色的小试中

试平台,完善小试中试服务化体系。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机制,支

持小试中试平台或基地开展实验室成果的商业化与产业化,鼓励

符合条件的小试中试基地纳入江苏省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库。支

持在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与大学科技园建设中试工程化服务平

台,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创新企业提供技术方案研发、工业设

计、小批量试制、敏捷制造、检测认证等资源与服务,为转移重

大技术成果奠定基础。

3.推进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在关键性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

引领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支持高新

区与创新型园区、企业等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发展新技术、新

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先进技术迭代更新和应用推广,推

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车联网重大应用场景落地,加快关键与

共性技术的产业化。编制创新产品、新技术、指导目录,实施创

第39页

— 38 —

新产品采购制度,探索使用财政性资金、国有资金采取非招标方

式采购本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产品和服务。

4.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建设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示范区,省市联动,实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行动,培育与引

进相结合,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形成

面向国内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探索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合作模式,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推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

化。建设市、区、重点机构“核心节点+区域分节点+专业分节点”

多级有机融合的服务网络,深入实施“线下需求挖掘+线上平台

展示”的新模式,借助“一张网”平台优势,加速企业技术需求

与技术成果对接效率。扩大创新券使用规模,在成果转化、知识

产权、研究开发、孵化育成等方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线上服务。

突出“一平台四中心”布局引领,打造集形象展示、技术交易、

成果转化、科技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无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一体化服务平台。

专栏 21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行动

建设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无锡地方分中心核心体系。区域性、行业性技

术转移机构和组织快速发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能力逐步提升,技术经纪人队伍有序扩大,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达到 60 家,技术经

纪人突破 1000 名,技术市场交易规模达到 500 亿元。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带动技术转移服务业快速发展。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

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三)融入国内外创新体系

1.一体共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贯彻国家区域发

展重大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全面融入

第40页

— 39 —

全省“一带两圈多极”空间布局之中,全面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创新引领能力。加强太湖湾科创带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的创新协调联动,发挥无锡太湖湾科创带、无锡国家高新

区、江阴国家高新区、宜兴国家环科园“一带三核”的引擎作用,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全省重大创新需求,深化与中科院的战略合

作,省、市、县(市、区)合力推进建设一批跨地区、跨学科、

跨行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联合承担

国家重大任务,协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共谋战略前沿方向重大

突破,共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等,培育一批能够引领和支撑产业

发展的战略产品,取得一批“无锡创造”的代表性成果。

2.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紧扣“一极三区一高地”“三

大使命、七项任务”的国家战略定位、战略要求,深度参与长三

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以太湖湾科创带为核心,锡澄、锡宜创

新轴为支撑,持续深化环太湖科创圈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G42

沪宁沿线的科创优势、产业优势和开放优势,建设人才创新走廊,

打造引领产才城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协同布局高水平的“创

新矩阵”,与上海、南京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创新驱动、数

字引领、协同发展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新格局。与嘉定、青浦、

湖州、嘉兴、宣城、苏州、常州等地区联合建设“环太湖科技创

新圈”,协同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宜的沪宁产业带。强化跨

区域、跨领域创新资源的统筹配置和优化整合,共同实施国家战

略科技任务和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攻关计划,共同建设重大科技

第41页

— 40 —

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以协同打造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为目

标,以保障重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安全性、稳定性,积极参

与长三角补链固链强链协同体系。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协调,主动

承接重大创新项目的转移,提升与大城市科技创新的合作能级,

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创新一张网、产业一盘

棋”的协同发展格局。

3.有效完善全球创新合作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

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动态调整全球创新合作体系,在更高层次上

推动自主创新,共同应对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挑战,支撑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面向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

道,鼓励有条件的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等与兴办海外联合实验

室、研发基地与科技孵化基地等,探索“孵化端在外、产业化在

内”的孵化模式。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国外一流科研院

所共同开展国际大科学技术和大科学工程研究,支持海外科学家

牵头或参与基础研究项目。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新兴产

业、未来产业领域的国际并购合作,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

高水平地承接国际资本转移,招引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共同开拓建立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鼓励跨国公司业在

锡设立研发中心、地区研发总部,培育国际化科技人才队伍。大

力提升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等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水平,高标

准建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构建“一带一路”对外合作

的样板园区。

第42页

— 41 —

七、完善创新生态 推进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科技金融发展层级,打造知识

产权高地,营造创新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

(一)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1.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

法规和政策,建立地方性法规和落实政策协调推进的良性机制,

出台《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建立

可复制推广促进创新的政策。围绕创新发展规律配置相应政策,

不断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

制度基础。加强政策前瞻研究和协调审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评

估体系,对政策措施实行动态调整优化,及时开展科技创新政策

立、改、废。

2.建立重大科技任务新型组织机制。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

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有效衔接机制,增强科技规划对科技

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建立重大战略需求带动的科研

组织新模式,对国家、省重大战略任务、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

发计划等项目,完善“任务定榜、挂帅揭榜”“前沿引榜、团队

揭榜”“企业出榜、全球揭榜”等“揭榜挂帅”机制,完善定向

择优(委托)、省地联动等重大任务组织方式,改革科技创新资

源配置方式,建立重大战略任务、核心创新人才与资金的一体化

第43页

— 42 —

配置,推动形成需求导向明确、引领特征明显、应急反应迅速、

攻坚力量完备的协同攻关体系。

3.加强诚信管理。营造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生态,

推动科学精神和科研诚信真正内化为科研人员的行为准则和精

神追求。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共享应

用科研诚信信息,完善科研信用分类评价制度。坚持预防和惩治

并举、自律和监督并重,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健全科技部

门跨界监督机制,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二)提升科技金融层级

1.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完善覆盖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

及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具有无锡特色的风投创投基金体系。

扩大天使投资基金等规模,鼓励科技型龙头企业联合社会资本设

立细分行业子基金。培育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强的创投风投机

构。充分发挥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市场补位作用,做大做强

国资创投“先锋队”,通过阶段参股方式,吸引优秀创投机构(团

队)发起设立子基金,并在返投比例、适度让利、落户奖励等方

面给与大力度优惠,引导更多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投早”“投

小”“投科技”。深入推进科技、金融、产业结合发展,重点推

进尚贤湖基金Park建设,建设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

专栏 22 基金小镇建设行动

以“创投融资、资金管理、科技赋能”为核心,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

需求,建立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打造完备的金融生态系统,重

点推进尚贤湖基金 Park 建设,成为私募基金集聚区、创业投资活跃区、金融科技创

新区。

第44页

— 43 —

集聚股权投资机构:重点吸引天使基金、创业基金、股权基金、并购基金、产

业母基金及其基金管理机构,在基金小镇注册落地。

集聚债权投资机构:引进银行、融资担保、小贷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业务,创新服务模式,开发新

型债券融资产品。

集聚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引进各类金融科技企业,支持传统金融企业利用科技

手段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金融科技产品及技术应用创新,打造金融科技产业发

展和创新高地。

2.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直接债务

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组建投贷联动

战略联盟,开展投贷联动产品和模式创新,扩大投贷联动业务规

模。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上市企业做大做强,推动

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

实现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行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

中期票据,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

3.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优化科技保险生态,完善科技保险专

营机构,鼓励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险种,为科技企业开展科技

创新分担风险,完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在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城

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城市。推

广国家级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创新科技企业评价机

制,建设科技企业信用数据库。引育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完

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一体化信息渠道和服务载体,打

通科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

丰富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金融产品。

(三)保护知识产权

第45页

— 44 —

健全行政确权、公证存证、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

的衔接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

判机制改革,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构建大保

护格局,建立多主体统筹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法加大对

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构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四)健全科技安全保障机制。贯彻法律法规,严守科技保

密制度,规范事关国家科技安全的保密管理。把科技安全工作贯

穿在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构建科技安全完整链条,健全科技安全

管理责任机制。加强新兴领域、重大项目、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

的动态监测,完善科技安全风险预警研判、安全审查、风险管控

机制。

(五)营造创新社会环境

1.普及科学知识。加强以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

践能力为主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

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发挥科技馆、少年宫等功能,丰

富科普活动,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利用网络化、智能化、

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方式,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健全线上线

下有机联动的科普服务网络。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向

公众开放科技设施。促进创新创业与科普结合,引导项目承担单

位和科研人员主动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

科普产品转化。

2.弘扬创新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敢为

第46页

— 45 —

人先、包容多元、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挖掘优秀科研

人员、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等典型案例,宣讲创新创业

故事,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创新、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

创新。

八、强化实施保障 谱写科技创新新篇章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名城,在推动高质量发

展上争当表率、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保障率先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在前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加强党的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的一系列论述,全面贯彻党把方向、谋

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基本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规划实施的

全过程。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落实机制

实施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地方与部门分工推进的

落实机制。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激发

全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支持科协、新型智库、行业协会、

产业联盟等发挥桥梁、纽带和协调作用。鼓励公众通过各种途径

为无锡创新献计献策。

(三)加大创新投入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导社

第47页

— 46 —

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资

金支持,不断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统筹资金投入与管理,围绕科

技创新重点任务优先安排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

(四)推动政策落地

围绕创新驱动的关键任务与主要目标,研究制约科技发展面

临的关键瓶颈和突出问题,动态优化调整创新政策,完善创新政

策工具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和精准推送,精准解读创新政策。

完善创新政策督导评估机制,加强指导督促和跟踪问效,着力打

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五)强化评估考核

健全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突出体现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

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列的

重点成果考核。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创新评估

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

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监委,

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无锡军分区,市各人民团体。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 年 12 月 31 日印发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手机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