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2021内页

发布时间:2022-1-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东莞教育2021内页

东莞教育256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生招生总额 708 名,增长约 20%。学校自主招生,如何确保公平?东莞市教育局表示,将通过统一报名时间和报名渠道、统一时间进行资格审核、统一时间进行公示(资格审核结果和预录取结果)、统一考试组织流程、统一监督要求、统一在中招平台进行录取并统一时间和渠道查询结果的方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此外,自主招生校考、联考的所有现场考试、测试评审、评分、审议都进行全程录像,所有打分环节均实行现场打分。市民如发现考试中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和行为,可向东莞市教育局中招办反映。新增普通高中学位不少于 6000 个东莞市教育局透露,按现有在籍初三学生数据,根据近年非户籍学生在莞参加中考比例测算,初步预测今年将有 6 万多名考生在东莞市参加中考。东莞市通过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及现有高中阶段学校挖潜扩容等措施,计划新增高中阶段学位目前已经落实到位,预计今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不少于 6000 个。对在东莞参加中考的考生,今年全市普高录取率不低于 60%,全市提供的高中阶段学位超过在东莞参加中考人数。普高录取率一直是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记者留意到,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 [收起]
[展开]
东莞教育2021内页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01页

东莞教育

256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生招生总额 708 名,增长

约 20%。

学校自主招生,如何

确保公平?东莞市教育局

表示,将通过统一报名时

间和报名渠道、统一时间

进行资格审核、统一时间

进行公示(资格审核结果

和预录取结果)、统一考

试组织流程、统一监督要

求、统一在中招平台进行

录取并统一时间和渠道查

询结果的方式,做到公开、

公平、公正。

此外,自主招生校考、

联考的所有现场考试、测

试评审、评分、审议都进

行全程录像,所有打分环

节均实行现场打分。市民

如发现考试中存在不公平、

不公正的现象和行为,可

向东莞市教育局中招办反

映。

新增普通高中学

位不少于 6000 个

东莞市教育局透露,

按现有在籍初三学生数据,

根据近年非户籍学生在莞

参加中考比例测算,初步

预测今年将有 6 万多名考

生在东莞市参加中考。东

莞市通过教育扩容提质千

日攻坚行动及现有高中阶

段学校挖潜扩容等措施,

计划新增高中阶段学位目

前已经落实到位,预计今

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不少

于 6000 个。对在东莞参加

中考的考生,今年全市普

高录取率不低于 60%,全

市提供的高中阶段学位超

过在东莞参加中考人数。

普高录取率一直是众

多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

记者留意到,根据《广东

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 2020

年高中阶段学校指导性招

生任务的通知》中有关数

据,2020 年东莞市的普高

录取率为 45%。但 2020 年

东莞市正式公布的普高录

取率为 61.2%,为何会有

这种差别?

东莞市教育局对此表

示,两者计算口径不一样。

前者是以初中毕业生人数

做分母,东莞市是以实际

在莞参加中考的人数作分

母;前者是以普高计划录

取人数作分子,东莞市是

以普高实际录取人数作分

子。二者采用的分子、分

母都不同,自然计算出的

普高录取率也不同。由于

东莞每年都有相当部分非

户籍毕业生不在东莞参加

中考,因此,东莞市的计

算口径更能准确、客观地

反映出东莞普高录取率的

真实情况。

关于中职学校学

生升学就业

上中职学校有前途

吗?当下,不少家长对这

个问题都比较困惑。东莞

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

读中职一样可以升学深造。

目前,东莞市中职毕业生

升学的渠道通畅,主要有

5 个途径:一是“三二分

段”,二是“3+ 证书”,

三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四是普通高考,五是技能

拔尖人才免试升学。

2020 年,东莞市中职

毕业生共有 18202 人(不

含技工院校),成功升学

就业的共 18110 人,升学

就业率达 99.49%。其中,

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有

8089 人, 占 44.44%。 升

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

中,通过“三二分段”试

点 培 养 升 学 的 共 有 1600

人,占 19.78%;通过“3+

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招生

考 试 升 学 的 有 4162 人,

占 51.45%;通过对口自主

招生和单招单考升学的有

1045 人, 占 12.92%; 通

过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

的 有 24 人, 占 0.3%; 通

过其他方式升学的有 1258

人,占 15.55%。

改革

第302页

东莞教育

257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记者:刘召 李春燕 2021 年 11 月 9 日刊载于《东莞日报》B01 版

只看照片的话,小宝

(化名)与其他孩子并没

有差异。自从进入南城阳

光第六小学后,她渐渐地

与周围人熟悉起来。

看到小宝在学校的变

化,小宝妈妈的脸上露出

久违的笑容:“这是以前

在班里根本看不到的,原

来我的孩子是有学习能力

的,给我这么大的惊喜。”

让特殊学生在家门口

就能享受享到公平、优质

的教育,东莞在行动。根

据工作计划,今年东莞选

取了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石排中学、茶山镇中心小

学 3 所普通学校成为首批

特教班试点学校,开设了

融合教育特教班。到 2023

年,力争实现全市每个镇

街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小学

开设特教班,实现镇镇都

有特教班;到 2025 年形成

覆盖全市的特教班制度。

改变:让“特殊”

变为普通

小宝是南城阳光第六

小学特教班里能力较差的

一个孩子,在普通班里学

东莞大力推进融合教育

让特殊儿童不特殊

习完全跟不上,偶尔会自

言自语,不自主发笑,甚

至会出现干扰课堂。进入

特教班后,资源老师陈家

敏根据小宝的能力量身定

制教学计划,进行康复训

练。“教的内容适合她的

能力程度,孩子能更好地

学习。”陈家敏说,慢慢

地孩子会准确表达,甚至

会用长长的比喻句去表达

自己的感情。

“真的想不到我的孩

子居然能这么棒!”看到

孩子的变化,小宝妈妈红

着眼眶,激动地拉着陈家

敏的手说。

对陈家敏老师而言,

家长的话重如千斤,这既

是信任,更是责任。陈家

敏深深明白,孩子的每一

个进步,每一个变化,都

会带给家长莫大的心理安

慰和鼓励。这也是支持她

坚定走下去的力量。

陈家敏是东莞第一个

专职资源教师,2017 年华

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

毕业后,她进入深圳特殊

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教老

师。一年后,她回到东莞,

进入南城阳光六小成为一

名资源教师,“没想到,

这一干就是 3 年”。

“天都塌了!”这是

陈家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背后是一个个让人心疼的

故事。

“家长和孩子都真的

太不容易了,再难也要去

做。”三年来,陈家敏见

证了融合教育在这所普校

的每一步发展。今年 9 月

新学期,南城阳光第六小

学作为东莞市首个特教班

试点学校正式开设特殊教

育班。这意味着智力障碍、

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

改革

第303页

东莞教育

258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学生可

以进入这个特教班。这让

陈家敏既开心又感动。

陈嘉敏告诉记者,学

校为他们开设生活语文、

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团

体社交、注意力训练和劳

动技能等课程。特教班采

用半日制特教班形式,也

就是半天特教班辅导 + 半

天普通班融合。这些孩子

来自不同班级,上午到特

教班上课学习,大课间和

下午就回到原班级融合,

与自己原来班级的小伙伴

一同学习音乐、体育、美

术等活动类课程。

“设立特教班,是以

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学支持,

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减少

因身心障碍而导致的融合

困难,为每一位有特殊需

求的学生提供更合适的教

育。”陈家敏说,特教班

开课前,老师会对孩子们

进行评估,然后为每个孩

子做个性化教育计划。

与此同时,陈家敏还

会定期开展融合宣导课,

让普通学生在课程中走进

特殊学生的世界,了解特

殊学生的日常行为举动,

如何更好与特殊学生相处,

减少普通学生因不了解而

对特殊学生产生的排斥、

恐惧心理。

“学校还专门成立了

学校家委‘融爱部’,让

家长亲身参与其中,协助

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南城阳光第六小学校长梁

惠兴表示,通过父母间将

心比心的沟通交流,能够

让父母之间形成共识,给

予特殊学生更多的理解与

支持。

梁惠兴表示,特教班

的建设还在不断探索与实

践当中。学校接下来将会

继续完善特教班各方面建

设,邀请专家开展宣导培

训,提升教师的融合教育

教学能力,在校园形成良

好的融爱氛围。

历程:构建特殊

教育体系

在南城阳光六小的三

年,让陈家敏更加深刻地

认识到:融合教育是特殊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际上,近年来,我

市就以随班就读工作为抓

手,不断推进特殊儿童的

融合教育,将其作为保障

特殊儿童少年获得公平而

有质量教育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市逐步建立和完

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机制,

开创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良

好局面。回头来看,过程

与成绩均属不易。

2014 年,《东莞市第

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出台。该计划提出了我市

近年来特殊教育提升的总

体目标,并点明了工作宗

旨:“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

受适合的教育” ,将发展

体系向学前教育和职业高

中两头延伸,开办了融合

幼儿园和培智职业高中。

2015 年,市教育局下

发了《关于加强对普通学

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

作管理和指导的通知》,

为不能到学校正常入学的

智障、自闭、精神等类残

障儿童送去文化、科普、

康复等教辅知识,圆残疾

孩子们的读书梦。

同 年 12 月, 东 莞 市

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举

行挂牌仪式,开始大力推

广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

作。为更好地发挥启智学

校作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的作用,指导中心办公室

设在启智学校内,时任校

长徐淑兰和副校长廖健华

分别担任指导中心的主任

和副主任。我市普通学校

随班就读的各项工作从此

有了更专业的指导团队。

从 2016 年 开 始, 指

导中心组建起了巡回指导

教师队伍,组织中心成员

和相关教师到各镇街、片

区开展随班就读管理和教

学的巡回指导、师资培训

和教研活动。

另外,还为各镇街教

育部门的领导、干部、老师,

乃至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

举办了多次不同形式的培

训学习活动。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

镇街(园区)教育部门、

学校的三级随班就读工作

改革

第304页

东莞教育

259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领导小组管理体系也迅速

建立和完善,各镇街(园区)

都设立了特殊教育专干,

负责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

管理工作。

为切实提高随班就读

的教育质量,让特殊孩子

在普通学校里也能接受到

最适合的教育,这两年我

市还在特殊教育教研方面

下了很大的功夫,为现在

融合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

础。

2016 年,我市将“特

殊教育蓝天工程”列为东

莞教育“十三五”规划十

大重点工程之一,把特殊

教育纳入教育事业整体规

划,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生

均经费比例。同年 7 月,

市教育局教研室全市公开

招聘 1 名特殊教育学科教

研员,负责全市特殊教育

教学科研工作。市里和各

镇街还分别选择骨干教师

成立了市级和镇级的特殊

教育教研中心组,初步形

成市、片、镇的三级教研

体系。

2017 年,东莞市特殊

教育研究会成立。在多方

面的努力下,成果逐渐显

现,部分普通学校教师对

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认

识有了很大改善。

到 2018 年, 我 市 出

台并实施《东莞市第二期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

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不

断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

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通过第一、二期的特殊教

育提升计划的实施,我市

已经初步建立布局合理、

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

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截 至 到 2021 年, 我

市有残疾幼儿学前康复教

育机构 2 所,融合教育实

验幼儿园 1 所,特殊教育

学校 2 所,特殊教育学校

在校生约 926 人,普通中

小学随班就读学生 ( 持证 )

和 送 教 上 门 学 生 约 1461

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

务教育入学率达 97.6%;

2021 年,全市有学前融合

教育推广园 33 所,学前康

复机构和融合实验幼儿园

在校残疾幼儿 348 人。东

莞已初步构建了以随班就

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

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

涵盖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

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

目标:每个镇街

至少一所

站 在“ 双 万 时 代”

城市发展新起点上,东莞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品质教

育为目标,确定了融合教

育发展的新目标:力争到

2023 年,实现全市每个镇

街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小学

开设特教班;到 2025 年形

成覆盖全市的特教班制度。

为保障东莞市特殊教

育指导中心切实发挥效能,

东莞提出构建“市、镇(园

区)、校”三级特殊教育

资源(指导)中心体系。

依托市启智学校、康复实

验学校 2 所市特殊教育学

校,为全市随班就读学校

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指导和

支持服务。优化和完善学

校优质资源教室升格为镇

级优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到 2025 年,基本建成以镇

街普通学校(含幼儿园、

小学、初中)资源教室为

基础的学前、义务教育段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区

域内残疾儿童少年提供特

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

此外,东莞还计划推进招

收 5 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

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并配

备资源教师,全面提升区

域内特殊教育质量。

与 此 同 时, 为 进 一

步完善我市特殊教育管理

机 体, 东 莞 还 提 出 构 建

“政府统筹,中心支撑,

团队建设,研训践行”的

“1+6+6+N”特殊教育发展

共同体,即:以 1 个市特

殊教育指导中心为中心;

以东莞的六大片区为基准,

每片区设特聘特教教师专

职管理,负责片区的特教

工作、巡回指导;组建“6

师”团队:6 师指特殊教

育中心教研组、特殊教育

宣导团、巡回指导教师团

队、特殊教育评估教师团

队、特殊教育特约教研员

团队、特殊教育专业委员

改革

第305页

东莞教育

260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会等为“6 师”团队;N 模

式:即搭建“全员—骨干—

种子”研训一体化的特教

培训新(N)模式。

特教班是特殊教育安

置形式之一,在特殊教育

体系中起重要作用,一般

附设在普通学校,主要招

收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

附设特教班,有利于解决

特殊学生入学困难问题,

是有效推广融合教育的举

措之一。东莞计划在办好

南城第六小学、石排中学、

茶山镇中心小学 3 个特教

试点班的基础之上,积极

发挥其带头作用、示范作

用和辐射作用,推动全市

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力

争在 2025 年全市每个镇街

(园区)至少有一所公办

中小学开设特教班,初步

实现镇镇有特教班,让特

殊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

教育。基本形成以普通学

校为主体、特教学校提供

专业指导,按需提供特殊

教育服务的融合教育发展

格局。

此外,东莞还将与市

残联等部门一道积极探索

学前阶段融合教育运作模

式,进一步推动我市学前

教育融合推广支持计划,

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

本镇街学前教育发展总体

规划,支持普通幼儿园接

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

引导中重度残疾幼儿到康

复机构进行学前教育康复。

加强学前教育融合教育师

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

镇街(园区)融合教育推

广幼儿园的作用,探索建

立规范的学前融合教育支

持体系,开展融合教育推

广活动,落实特殊教育幼

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权利。

对于特殊教育,业内

专家曾说:“和普通教育

不同,特殊教育的成果不

会立竿见影,这是一个持

续的过程,老师和家长都

要多点耐心。”

让特殊儿童不特殊,

东莞一直在努力。

改革

第306页

东莞教育

261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新莞人”子女为何不再为读书“候鸟迁徙”?

记者:詹奕嘉 黄浩苑 邓瑞璇 2021 年 3 月 24 日刊载于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工厂”东莞:

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推进随迁子女教育公共服

务均等化

3 月开学季,跟随父

亲来到广东东莞、成为随

迁子女一员的张怡清,开

始了为参加异地中考、升

读本地高中的“最后冲刺”。

过去由于政策不明

朗,张怡清无数次担忧过

自己户籍不在东莞,会被

送回老家上高中,但政策

破冰后,“我知道可以在

这边高考时,就决定在这

里一直读下去”。

制造业发达的东莞被

称为“世界工厂”,全市

800 多万常住人口中,非

本地户籍占比超过 7 成。

截 至 2020 年 底,125.52

万在校生中,非户籍学生

为 83.17 万人,占比高达

66.26%。人口比例大规模

“倒挂”,曾经意味着“入

学难升学更难”。

给张怡清信心的是东

莞 2020 年全年新改扩建公

办中小学 32 所,新增公办

学位 3.7 万个。许多一度

在城乡间“钟摆式”流动、

“候鸟式”迁徙的孩子,

如今可以跟张怡清一样,

拥有了“留城不返乡”的

教育新选择。

读书不再“候鸟

迁徙”:从流动走向

稳定的孩子们

小学三年级时从湖南

转学到东莞的刘湘,已经

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将近十

年。原本没有想过要学艺

术科目的她,因为老师的

鼓励决定去学音乐,并在

东莞参加高考。

“毕竟是零基础,一

开始很紧张很焦虑,但老

师们很用心教,帮我想高

考的路怎么走,练了一段

时间后也有成果,现在是

我最有自信的时候。”在

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上高

二的刘湘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父母离家务工、子女留

守老家”的现象比较普遍,

随父母进城的随迁子女并

不占多数。由于入学门槛

和中高考政策限制,许多

随迁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城

市稳定就读。“往往上着

上着课,就有一些孩子不

来了,不得不回老家上学。”

一所主要招收随迁子女的

民办学校校长对记者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

方教育扩容提质政策大力

推进,像刘湘这样在流入

地从小学上到高中的随迁

子女越来越多。记者在东

莞多所公办和民办中学采

访发现,“转学少”“不

流动”已成为这些随迁子

女就学的新现象。

东莞石龙第三中学校

长杨森林介绍,除极少部

分因为家庭原因,或迫于

升学学位压力转回原籍就

读或考试外,大部分非户

籍学生,都选择在学校完

成初中学业。

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

校长杨志坚说,近期三届

学生中,只有三人因父母

工作变动原因转回家乡就

读,多数随迁学生能立足

东莞,许多人表示读完大

学后还想留莞工作。

服务

第307页

东莞教育

262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民办学校的随迁子女

转学数量也在下降。张怡

清就读的宏伟中学校长熊

信告诉记者,往年开学期,

因家庭原因转学的学生在

170 到 250 人 之 间, 但 今

年年初才走了 90 多人。

“只要入学和考试政

策允许,家长多数都想孩

子能跟在身边上学。现在

外地小孩可以考本地初中、

高中,相当于给家长和孩

子们都吃了定心丸。”宏

伟中学语文教师吴霞说。

2020 年, 共 有 2.48

万名随迁子女在东莞报名

参加中考,其中约 2.26 万

名随迁子女通过了报考普

通高中的资格认定。2019

年,随迁子女在东莞市报

名参加高考 5849 人,比上

年增加 1580 人,同比增长

37%。数据背后是随迁子女

长期在莞接受教育的稳定

性大幅度提升。

东莞城市包容的气质

也体现在这些学校中。“进

了五中门就是五中人,既

是五中人就是东莞人。”

杨志坚说,学校一直都平

衡混合分班和分宿舍,不

做任何户籍区分。倡导对

本地户籍学生和非户籍学

生在教学、管理上一视同

仁。

事实上,随迁子女会

在生活上得到更多关心和

照顾。

为解决外来工子女的

午休问题,石龙三中上一

学年投入 300 多万元,完

成了学校食堂、午休扩容

建设工程,推行半封闭管

理,为“新莞人”家长们

解决了后顾之忧。

受疫情影响,石龙三

中去年 4月开始线上授课。

“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就

寄去平板电脑,网络不好

的地方我们去协调电信部

门,学校还给所有在外地

学生寄教材,最远的寄到

了四川凉山。”杨森林说。

疫情发生时,东莞五

中的高三学生罗文雯,刚

好在湖北老家参加艺术考

试,父母则留在东莞工作。

她一个人待在湖北,心理

压力很大。班主任几乎每

晚都会用微信和她聊天,

各科任课老师还将网课期

间的学习资料发给她,确

保她学习和高考“不掉队”。

如今罗文雯已经是湖北音

乐学院的大一学生,东莞

给了她开启新生活的关怀

和支持。

政策破冰之后:

从希望“有书读”到

追求“读好书”

除了受国际金融危

机 冲 击 最 大 的 2008 年 和

2009 年,近十多年东莞每

年新增人口至少四五万。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许多人来了,许多人留下,

许多人出生。

有人粗略统计,东莞

每年新增随迁子女人数,

与一些内地省份全县学生

的总人数相当。

如何解决随迁子女入

学的巨大压力,提高教育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东

莞的应对之策是“降门槛”

和“增投入”。

2009 年,东莞在广东

率先实施积分入学,达到

一定分数的随迁子女可在

东莞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

育,此后逐年降低申请条

件、精简积分项目、简化

办理材料。去年的积分入

学方案,更是取消对家长

的社保要求,扩大了申请

范围,让随迁子女拥有更

多入读公办学校或领取民

办学位补贴的机会。

2017 年起,东莞开始

以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服

务的方式,扩大随迁子女

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受惠

面,4 年来共向随迁子女

发放 34.5 万人次的民办学

位补贴,提供积分入学学

位和优惠政策学位超过 48

万个。

东莞市教育局四级调

研员罗桂森算了几笔“账”:

2017 至 2019 年, 东

莞地市、镇街两级财政解

决入读公办学校的随迁

子女教育经费每年高达

119.6 亿元,投入 13.7 亿

元给予民办学校随迁子女

公用经费和教科书补助减

免;

2018 至 2020 年 底,

服务

第308页

东莞教育

263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两级财政共向随迁子女发

放民办学位补贴 14.54 亿

元;

2016 年起,在原每年

1.25 亿元民办教育专项资

金的基础上,新增安排 6.5

亿元作为“十三五”期间

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鼓励

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

“东莞等珠三角城市

较为开放、宽松的落户环

境,推动了流动儿童跟随

父母至流入地生活、就学,

较为友好的入学政策更为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

务教育创造了条件。”暨

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

教授韩嘉玲说。

在随迁子女“有书读”

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的前提

下,“读好书”成为从孩子、

家长到学校的新追求。

除加大财政资金扶持

之外,东莞创新方式提质

民办教育,致力于随迁子

女“上好学”。

一是实施民办学校委

托管理,以一对一托管的

方式,对受托管民办学校

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

艺术特色教育水平突

出的东莞五中,不久前与

石碣镇四海学校、沙田镇

瑞风实验学校建立了联系,

帮这两所招收非莞籍学生

为主的民办学校,培养初

中阶段艺术人才。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东莞每年在民办教育

领域遴选培养 330 名骨干

教师、70 名骨干校长,对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

校全体专任教师,实施每

人每年 60 个学时的免费远

程培训,并按从教年限和

学历层次分别给予相应津

贴补助。

“这两年,宏伟中学

的教师中,每年有近 50 人

享受镇级 26 万多元的补

贴,60 多人享受市级超 30

万元的补贴。”熊信说,

学校所在的寮步镇政府,

选聘特聘教师到民办学校

工作,东莞市教育局还组

织民办学校骨干校长和骨

干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强

化教师队伍质量。

三是提升教育信息化

水平,持续开展和推进“慕

课”试点工作。东莞对加

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

民办学校建设给予一定资

金扶助,同时向民办学校

开放全市教学资源库,帮

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面积不大的宏伟中

学,可以说是“五脏俱全”。

一个装配了 360 度直播设

备的大型阶梯式报告厅是

学校现在的“网红课室”。

这是在市镇两级政府对教

育信息化工程及教学设备

等专项奖励扶持下刚建好

的,已经为学生们进行过

公开课录制。

虽然在收费方面属于

中低端水平,但宏伟中学

2012 年 起 连 续 9 年 获 评

东莞市初中教育质量奖,

去年 190 多名非户籍学生

中,考上本地公立高中的

有 110 多人,上线率接近

60%。

供需尚未平衡:

随迁子女教育面临新

考验

虽然近年东莞不断挖

掘公办学位潜力解决随迁

子女入学,但义务教育随

迁子女基数大,在公办学

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人数占

比仍然偏低。随着二孩政

策全面实施、入户政策放

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东莞就学人数持续增长,

公办教育资源紧缺,供需

矛盾更加突出。

师资缺编是几乎所有

受访对象“最头疼的问题”。

东莞多家公立、民办中学

负责人坦言,随迁子女数

量增长意味着连年扩招,

但教师队伍缺编严重,超

负荷运转下必然严重影响

教学质量。

东莞市教育局根据全

省中小学校教职员编制标

准 和 东 莞 2019 年 学 生 人

数测算,目前公办中小学

教师编制缺口已接近 5000

个,根据教育扩容千日攻

坚行动新建扩建学校的计

划测算,2025 年这一缺口

将扩大到约 2.8 万个。

一些教育界人士建

议,对随迁子女流入地应

适当增加教师编制,解决

服务

第309页

东莞教育

264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教师编制管理与教育规模

扩大不相适应问题,比如

将人口流出地的编制适当

调剂给人口流入城市、保

障人口流入地城市有足够

的教育资源、让流入人口

接受高素质教育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财政土地

资源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目前东莞公办学校生均教

育培养成本(含基建)小

学达 2.3 万元 / 生 / 学年、

初中已达 3.5 万元 / 生 /

学年,提高随迁子女在公

办学校就读比例将直面财

政和土地方面的压力。

东莞某镇一位干部

说,镇政府每年可支配财

政资金 30 亿元,教育日常

开支就要花 2 亿多元,去

年光新建、扩建学校又多

花了将近 10 亿元,长此以

往,靠地方财政根本无法

兜底。

一些业内专家据此建

议,适度提高对人口流入

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

的补助比例,进一步加大

中央和省两级的成本分担

责任,加大对地方政府解

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问题的支持力度。

此外,民办学校教育

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东莞正在实施推进

民办学校规范提质行动计

划。东莞市教育局相关负

责人说,未来将进一步调

整优化民办学校的结构,

扶持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提

升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

民办与公办学校之间水平

的差距。

“推进教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与破除城乡二元体

制,虽很难一蹴而就,但

势在必行。”韩嘉玲说,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

更多随迁子女可以在流入

地充分、平等地享有教育

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以人

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服务

第310页

东莞教育

265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记者:刘盾 2021 年 10 月 11 日刊载于《中国教育报》03 版

“初中毕业后,原以

为自己会走上靠出卖力气的

打工路。然而我很有幸赶上

了东莞职业教育帮扶的好政

策。”2017 年, 来 自 云 南

昭通的杨义明来到广东东莞

市轻工业学校学技能,在教

师暨石带领下,他攻破了世

界技能大赛中的大木工三维

空间建模技术难题。如今,

他从东莞市轻工业学校毕业

后,入职东莞厚街一个家具

公司,实现了技能改变人生

的梦想。

近年来,东莞根据受

援地学生发展所需、东莞职

校所优、企业转型升级人才

所急,统筹更多高水平职业

教育等资源,努力实现开办

一批专业、培养一批工匠、

脱贫一批家庭,助推共同富

裕重大战略开花结果。

“造血式”帮扶

成就更多“技能改变

人生”的故事

“学校老师教我们专

业理论,东莞智高文创的师

傅用真实案例教我们练习美

工等技能。”2019 年,彭光

燕从昭通跨越千里,来到东

广东东莞培养工匠人才,变“输血”为“造血”——

帮受援地打赢振兴“持久战”

莞信息技术学校学习平面设

计。校企双导师帮她快速提

升专业能力,斩获广东省第

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鹏杯”

广告设计竞赛一等奖。

东莞市对口帮扶昭通

市鲁甸等 6 个县区。东莞深

度调研发现,昭通每年约有

4 万名初中毕业生未能入读

普通高中,其中很多学生在

没有一技之长之时,就直接

进入社会工作,发展前景不

乐观。

“职业教育连接着产

业和教育,我们通过职教精

准帮扶昭通学生,将他们培

养成技术技能人才,能实现

学生、受援地、产业等多方

共赢。”东莞市委教育工委

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叶淦奎介绍说,东莞从

2017 年起,每年定向招收

昭通等受援地应届初中毕业

生,到东莞优质中职学校就

读,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在东

莞就业,努力成就更多“技

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为尽量让昭通学生安

心求学,东莞选派优秀教师

担任班主任,并在学习、生

活等方面给予他们细致周到

的照顾。2017 至 2020 年,

东莞投入约 2.96 亿元,用

于培养到东莞公办中职学校

就读的昭通学生。东莞对他

们免收住宿费和书本费,并

按每生每年 1200 元的标准

给予他们交通等补助。

如何更好地让昭通学

生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东莞中职学校不仅为他们精

选东莞产业需求大、工资待

遇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还通过校企精准对接、精准

育人,让学生通过真刀真枪

的联合培养、实习实训等,

练就真技能。

服务

第311页

东莞教育

266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精准帮扶强化欠

发达地区职校自我造

血功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

(简称三师职校)地处南疆

产棉区,但原来该校纺织服

装相关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自 2015 年起,东莞市纺织

服装学校就通过共享教学资

源、教师支教、协同教研等

举措,帮三师职校高起点、

高标准建设纺织服装专业。

短短一年半,三师职校服装

专业突飞猛进。该专业学生

在 2016 年自治区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

能大赛新疆区预赛中,荣获

2 个一等奖、4 个二等奖,

取得历史性突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以渔,我们努力带动受援地

办好一所职业院校,建好一

个专业,尽力帮当地打牢产

业振兴的技能人才地基。”

叶淦奎介绍说,近年来,东

莞安排东莞理工学校等 6 所

优质中职学校与昭通市相关

中职学校开展“一对一”结

对帮扶工作,重点突出地帮

受援地职校建强经济产业发

展急需的专业。

三师职校服装专业刚

设立时,仅有郭青青等两名

“半路出家”的非专业教师。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选派教

研室主任李军前去支教,他

手把手地向郭青青传授专业

技能,还帮助她到东莞相关

企业顶岗培训。郭青青专业

能力快速提升,成长为学校

服装专业带头人。

我们帮受援地职校抓

准抓实专业带头人等‘关键

少数’培养,不但开展‘输

血式’的教师支援,还开展

‘造血式’师资培育,从而

帮受援地职校建强师资团

队。”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

邓柏松给出一组数据,近五

年,东莞派出职校教师 53

人次,到昭通市 6 所职业学

校和三师职校支教交流;另

有受援地中职学校干部和教

师来东莞跟岗学习66人次。

东莞还通过财力、物

力等资源支持,引入企业多

方资源,帮助受援地职校专

业发展。东莞市纺织服装学

校不仅投入约 60 万元帮三

师职校升级专业教学设施,

还抓住当地产业园建设机

遇,指导三师职校探索校企

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

职教帮扶实现学

生、学校、产业等多

方共赢

“练就好技能,掌握

人生发展‘主动权’。”在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中职组电子电路装调与应

用赛项中,东莞市信息技术

学校智能制造专业昭通籍学

生吴云清斩获二等奖。国赛

夺奖后,吴云清通过云南省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圆

了大学梦。

东莞职校为不同起点

的受援地学生提供了私人订

制、适性扬才的培养方案,

努力把他们引入向上发展的

人生道路。很多有升学意向

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很多

掌握职业技能的毕业生用技

能创造美好生活。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2020 届毕业生周世玉来自昭

通彝良县,由于平面设计等

专业技能突出,她一毕业就

被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录

用,月薪超过 5000 元。

吴云清、周世玉是受

益于东莞职教帮扶的昭通学

生的缩影。截至目前,东莞

市中职学校共招收 7299 名

昭通学生。其中 2021 届昭

通籍毕业生共有 864 人,升

学就业率达 98.84%,其中

61 人继续升学。据统计,

已落实工作岗位学生的月薪

基本在 5000 元以上。学生

成人才,家庭更富裕,东莞

职教帮扶已助推昭通近 7000

个贫困家庭奔上共同富裕的

康庄大道。

为切实帮到点上、扶

到根上,东莞还通过强化本

地优质职校的辐射引领,带

动受援地职业学校成为当地

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育基

地。其中三师职校服装专业

越来越受欢迎,学生从最初

的 13 人发展到 800 多人,

助力更多学生实现“职教一

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的目标。

服务

第312页

东莞教育

267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作者:杨潮喜 王利,2021 年 3 月 20 日刊载于《中国教育报》

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

职业教育较为推行的模式,

比较成熟的有:英国的培

训中介模式、瑞士的“三

元制”模式和德国的“双

元制”模式。尤其是借鉴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许多职业学校都开展了现

代学徒制中国化的探索。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

量发展途径。“探索中国

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

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使

职业学校开展“中国特色

学徒制”的地方模式探索

与研究,其关键在于如何

实现产教融合,如何提升

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

性。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在东莞区域经济加快转型

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的

背景下,针对中职学校校

企合作不紧密、传统人才

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

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依据校企融合、工学结合

等理论,通过成功吸引众

多知名企业,推行“校中

厂”和“厂中校”多种模

创新培养机制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打造特色学徒制的“东莞样本”

式的校企合作,以“订单

式校企合作专班”为载体,

形成校企联合招生招工、

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实现产教融合。

在 10 年的实践过程

中,学校不断完善“地方

特色学徒制”相关制度,

创新实施“项目经理”校

企合作管理机制,探索构

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

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

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东

莞样本”。在全国率先提

出“技能与素养双优”的

育人理念,校企共同开发

职业素养系列教材,有效

实施职业素养能力提升的

教学实践,推进技能教学

和职业精神传承的统合,

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

针对性,促进了中职学生

职业化高阶能力的可持续

发展,为中职学生人生出

彩赋能。中国特色学徒制

“东莞样本”的实践创新

之处包括:

一是培养模式创新: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重

点建设 7 间“校中厂”和

3 间“厂中校”。

学校通过引企入校、

引校入企等校企双向介入

的合作新形式,在各专业

全面推行基于现代学徒制

的校企合作专班培养模式。

其中,“校中厂”共计引

进企业 3800 多万元的设备

投入“工学结合”教学环节;

“厂中校”累计由企业提

供 1600 多人次岗位,服务

本校学生专业对口实习、

就业。

二是管理机制创新:

实施校企合作“项目经理

制”。

学校在校企合作的管

理上创造性建立了“校企

合作项目经理制”,构建

服务

第313页

东莞教育

268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了校企双方管理架构,理

顺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

作机制。

三是评价机制创新:

校企联合认证与岗位胜任

评价对接。

学校执行或参与制定

行业标准,校企联合推行

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提升

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校企

共同开发《IT 服务工程师》

等 6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这 6 项标准已申报成为职

业技术认证体系官方考核

标准。“东莞样本”率先

为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

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制度提供了参考案例

四是理论成果创新:

出版专著,形成中国特色

学徒制操作范例。

学校总结归纳了中国

特色学徒制“东莞样本”

的办学特征、教学特征和

核心要素,形成了“五环

递进式”实践操作体系。

其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学

徒制探索提供了一个具有

地方特点的实证案例,为

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

供了新的参考。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通过实践和推广地方特色

学徒制,精准对接企业,

精准育人,促进“双精准”

专业建设,实现了专业发

展、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密切结合。学生

综合素养取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办学成果在服务

区域发展、行业发展、国

家战略方面,获得高度认

可及多项荣誉,2019 年被

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

体。

更值得肯定的是,因

学校先进的学徒制人才培

养模式,联想集团、中兴

通讯、快意电梯等 12 家单

位在学校建立“人才培养

基地”,服务粤港澳大湾

区一体化发展。学校也联

同合作企业加大了国际化

办学,服务“一带一路”

倡议。如学校配合东莞市

快意电梯公司与新加坡开

展电梯技术培训和交流,5

名“快意电梯专班”学生

到新加坡工作并成为首批

“国际工匠”;与东莞市

海霖动漫公司校企融合原

创动画片《吉祥宝宝》,

登陆央视向海外四国播放;

进驻校内的中兴通讯 ICT

产教融合基地承担海外交

流生培养任务等。学校多

措并举,助推中国技术、

中国产品和中国文化走出

国门,输出中国职教方案,

强化中国职教自信,产生

良好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

第314页

东莞教育

269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记者:黄婷 刘慧茹 2021 年 4 月 22 日刊载于《南方日报》东莞观察特刊 AT10 版

可实时监测港珠澳大

桥状态的“千里眼”,10

公里测量误差仅头发丝 1/10

的先进激光装置……近期,

依托东莞理工学院九大科研

平台,一批重要科研项目成

果纷纷亮相。无独有偶,为

充分发挥广东医科大学资源

优势,助力松山湖科学城建

设,广东医科大学八大平台

也集中揭牌,开启校地合作

新篇章。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

设加速推进,大湾区大学(松

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

(东莞)也顺利落户。未来,

一流学府带来的高水平教育

资源,将与中国散裂中子源、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流创

新平台携手同行,打造科教

产融合育人新范式,为松山

湖科学城创新闯关不断“造

血”。

为区域发展提供

人才支撑

如果将松山湖科学城

比作一栋大厦,那么东莞理

工学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都在

最早入住的住户之列。2002

年 12 月,东莞理工学院松

科教新融合

一流学府为创新闯关持续“造血”

山湖校区动工建设,翌年该

校区正式启用,也是在这一

年,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

开始动工。两所高校先后入

驻松山湖,不仅壮大了东莞

本土高校实力,也为后来松

山湖的科教融合发展打下基

础。

紫荆花迎来送往,一

批又一批毕业生从松山湖畔

出发,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伴随着松山湖跨越式发展,

以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

科大学为代表的首批入驻高

校,也逐步迎来发展的高光

时刻。

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

的校友会 2021 中国大学排

名、中国应用型大学排名等

榜单,东莞理工学院位列全

国大学排行第 149 名,相较

上一年位次提升 34 名,学

校连续第三年稳居应用型大

学全国第一。

数据背后,离不开学

校与区域发展“优势互补 ?

互利共赢”理念引领。作为

目前全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

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东莞

理工学院专业设置与本土产

业发展高度契合。依托松山

湖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自

2012 年开始,学校积极与行

业龙头企业及专业镇街、园

区、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

等多元主体合作,推进建设

现代产业学院,合力培养高

素质人才。

据校方统计,迄今该

校已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

约 11.5 万 人,80% 左 右 毕

业生留莞就业创业,累计

向社会开展培训约 12 万人

次。今年初,学校成功捧回

东莞市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

奖项——“东莞市政府质量

奖”。

根据广东医科大学发

布的历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

服务

第315页

东莞教育

270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告,该校毕业生留莞率也位

居毕业去向城市排名前列,

大批高素质医疗人才奔向东

莞医疗系统,扎根东莞、建

设东莞。

携手科研平台实

现合作共赢

秉承“优势互补 互利

共赢”的发展思路,借助散

裂中子源、材料实验室等一

批一流创新平台,以松山湖

为中心,东莞高等教育发展

开启新篇章。

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

2019年 7月 6日,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东莞市人民政府

签署协议,支持东莞理工学

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

学示范校;2020 年 11 月 28

日培土奠基的国际合作创新

区,则是该校高水平理工科

大学建设的重点规划内容,

目的是打造科创发展新引

擎、工程教育新平台、国际

合作新载体和品质东莞新亮

点。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

记成洪波表示,未来要把国

际合作创新区建设成学校高

质量发展的重大增长极,成

为展现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

学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全

面参与和服务大湾区综合型

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平

台、支撑引领东莞制造业创

新发展的重要基地。

当前,该校还携手散

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香港城

市大学共同建设国内首台中

子全散射谱仪,实现资源共

享与科研攻关;并与中科院

物理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合作共建材料学科,通过一

流学科科研平台搭建,联合

开展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才

培养。

在松山湖科学城的另

一边,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研

究,广东医科大学同样充分

发挥资源优势,强化科教融

合,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助

力。

3 月 2 日, 松 山 湖 科

学城—广东医科大学重大项

目集中揭牌、签约,广东医

科大学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

心、东莞理工学院等签订战

略合作框架协议,松山湖科

学城医学3D打印研发平台、

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基地、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研

发及临床转化等八大平台集

中亮相,

科教互为支撑,在另

一方面也推动了东莞高等教

育大步迈前。围绕一流大学

打造,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

宏伟透露,未来 5 年学校计

划投入 50 亿元,全面建设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

校,争取到 2025 年进入全

国 100强、理工类 40强大学,

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

建设行列。

打通人才培养成

果转化全链条

高等教育资源是一座

城市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

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城

市软实力的强大支撑,一流

的创新平台、科研机构与高

校携手,为松山湖高品质发

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展望未来,更多优质

高等教育资源、人才的聚集,

也将为松山湖持续发展提供

强大的“造血”供给。科教

产融合育人的贯通,描绘出

区域教育发展新样态。

当前,大湾区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建

工作有条不紊展开,根据规

划,两所高规格大学预计在

2023 年正式开学。

其中,大湾区大学定

位为以理工科起步的高水平

新型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培

养适应未来快速变化、支撑

和引领大湾区科创发展的高

端人才。借助松山湖大科学

装置资源,将建立“学校 +

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

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

合作共同体”,构建人才培

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全

过程合作链条。招生方面,

大湾区大学拟开展本科生、

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

学历教育,拟在 2023 年正

式开办,预计到 2030 年在

校生达 1 万人。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旨在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

区的战略发展,为优化大湾

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培育

高端人才、建设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发挥引领作用。将秉

承“教研合一”的理念,引

服务

第316页

东莞教育

271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进香港城市大学科创研发的

优势和教育资源 ,? 因应东

莞市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

展需要进行学科规划,逐步

建立多边跨学科教育、研究

及知识转移的平台。香港城

市大学(东莞)拟在 2023

年正式开办,10 年内在校

生规模达 6000 人。

样本

院校携手助力“国

之重器”建设,国内首

台中子全散射谱仪成功

出束

2021 年 1 月 26 日 8

时 39 分,中国散裂中子源

(CSNS)传出好消息,由散

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理

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

建设的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

谱仪成功出束,中子束流与

预期相符。

该谱仪的成功出束标

志着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

仪的设备研制与安装成功。

成果取得值得欣喜,背后却

是一系列攻坚克难,从项目

论证到成功出束,这一过程

历时近四年。

2017 年 3 月, 在“ 东

莞理工学院 - 中国散裂中子

源多物理谱仪研制及东莞理

工学院中子散射技术工程中

心建设项目”评审论证会议

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

生就多物理谱仪科学目标、

研制内容与中子散射技术工

程中心建设、运行模式、核

心团队等作报告,由此启动

项目建设。

据介绍,多物理谱仪

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值新冠肺

炎疫情暴发,谱仪建设团队

和各合作单位共同努力、克

服困难完成国内首台 12 立

方米中子散射真空腔的研制

工作;受疫情影响,国外工

程师不能抵达现场,谱仪建

设团队与准直系统精心准

备,高质量完成全部中子导

管的高精度准直与安装工

作……

多物理谱仪主要用于

开展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结构

研究,未来将在材料科学、

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纳

米技术等学科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同时为大湾区科技创

新发展和中子散射科学技术

联合实验室提供重要研究平

台支撑。

观点

东莞市大学筹建办

公室主任郑国洪:

高水平大学布局为

发展储备智力资源和创

造潜能

对于大湾区大学、香

港城市大学(东莞)的顺利

落户,郑国洪从教育发展、

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多角度

阐述意义及利好。

围绕教育发展,他表

示希望通过推进两所大学建

设,带动、辐射东莞现有高

校,提高东莞高等教育整体

水平,让东莞学子在家门口

有更加多元、优质高等教育

学府选择机会。

“一直以来东莞坚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

加快源头创新、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换、企业培育的

发展战略。”立足松山湖科

学城建设,郑国洪直言依托

散裂中子源的成功运行、材

料实验室相继启动,建设高

水平大学,有助于进一步优

化高等院校科技、学术资源

凝聚,强化东莞成果转化和

科技创新力量,补足在关键

技术、瓶颈技术的突破,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

转型升级速度和成效。

展望城市发展,郑国

洪认为东莞从农业县到“村

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世

界工厂,再到现代制造业名

城,城市发展轨迹不断因时

而变、迭代向前。他表示:

“大学是一个荟萃人文思想、

引领科技创新、传播思想文

化的重要场所,高规格布局

两所高水平大学,将带来大

批大师名家和高端人才能聚

集,为东莞发展储备智力资

源和创造的潜能,也将持续

提升东莞对高端要素的吸引

力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

城市竞争力。”

服务

第317页

东莞教育

272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东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前瞻:已建设 21

所中职院校,加速教育和技能发展体系转型

记者:郑玮 2021 年 1 月 15 日刊载于 21 世纪经济报道网

1 月 14 日上午,东莞

市召开打造品质教育新闻发

布会,明确“十四五”时期

东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布

局。

据悉,“十四五”时

期东莞将确保实现义务教育

公办学位新增超过25万个,

到 2025 年底东莞普通高中

公办学位将达约 11 万个。

为匹配教学资源,“十四五”

期间东莞还计划新增超 2 万

名公办专任教师,新增超

1700 名高级职称教师。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

职业教育提质也被列入东莞

教育系统2021年重点工作。

发布会披露,“十四五”时

期东莞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实

际,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

革,并通过建设具有东莞特

色的在线学习中心——莞易

学,构建东莞终身学习体系,

打造学习型湾区都市。

1 月 13 日,麦肯锡全

球研究院(MGI)与麦肯锡

中国区发布报告指出,在中

等自动化情景下,到2030年,

对体力和人工操作技能的需

求或将下降 18%,对技术技

能的需求则或将增长 51%。

报告强调,面对劳动

力市场和技能变化,中国农

民工群体面临的挑战或更为

严峻,这一群体到 2030 年

可能扩大到 3.31 亿,其工

作内容约有 22% 至 40% 更易

受到自动化影响,受影响的

总工时约为 1510 亿至 2770

亿小时,平均每人 57 至 105

天。“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培

养体系亟待转型。”麦肯锡

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兼麦肯

锡中国区总裁倪以理(Joe

Ngai)表示。

东 莞 已 建 设 21

所中等职业学校

作为工业重镇,高技

能人才需求可谓是东莞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刚需”。

为契合产业转型升级

趋势,东莞明确“十四五”

时期将创新体制机制高起点

建设湾区大学,打造世界一

流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加快将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

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

校,并推动东莞职业技术学

院开展本科专业试点。

同时,东莞计划打造

一批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标

杆引领水平的高水平中职学

校、示范专业和专业群,并

开展多元主体共建职业教育

集团改革试点,培育具有广

泛影响力的职教集团,建设

一批高水平校企合作实训基

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为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之都”

强化技能人才支撑。

东莞市教育局披露数

据显示,2019-2020 学年东

莞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 21

所,在校学生人数 56962人,

预计毕业生 18451 人。2020

年全市 16 所中职学校的 46

个专业与省内高职院校实施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

培养,共招生 5335 人,比

2019 年增加 1875 人。截至

2020 年 9 月,东莞辖内共建

设有 4 所高职高专院校以及

1 所成人高校。

服务

第318页

东莞教育

273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

院长熊丙奇亦向南方财经全

媒体记者强调,全国教育改

革发展应充分发挥地方院校

培养专业人才和服务地方经

济发展的作用,“在我本人

看来,整体高等教育普及化

后,研究型大学大概占的比

例就是 10%,区域内 90% 都

应该是进行职业教育的学

校,包括绝大多数的地方本

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都应

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和应用

技术人才。”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

又承担着广东省制造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

设任务,东莞早几年即作出

人才转型需求判断。

2018 年,东莞即启动

实施“技能人才之都”建设,

计划投入 10 亿元用三年时

间培训 100 万名技能人才。

到 2020 年,东莞技能劳动

者占比已累计提升超过 10

个百分点,各类学历技能素

质培训累计超过120万人次。

进入下一个五年,迈

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东莞明确将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

合,拓宽中职高职衔接渠道。

2021 年,莞易学平台将新增

500 门技能课程、引导不少

于 50 万人参加培训。

为支持教育发展,发

布会披露“十四五”期间东

莞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

入将比“十三五”期间翻一

番,未来五年东莞将加大公

办学校建设力度,同时加大

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东莞市教育局披露数

据显示,2019 年东莞安排

历年结余生均经费 1.3 亿元

用于市直属公办学校设施维

护、设备升级改造,发放民

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教科

书补助约 9.77 亿元。东莞

市财政局披露数据显示,

2019 年东莞市市级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达

185.3932 亿元,其中职业教

育支出为 6.7229 亿元。

加速推进教育和

技能发展体系转型

1 月 13 日,麦肯锡全

球研究院(MGI)与麦肯锡

中国区发布《中国的技能转

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

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

报告(下称“报告”)指出,

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中国

需要进行技能转型以持续提

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报告表示,过去 30 年

中国居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

增长了 10 倍,GDP 增长了

13 倍,但一些关键驱动因

素作用正在减弱。亿万农民

进城务工推动中国经济快速

增长,但城镇化步伐正在放

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

快,劳动适龄人口开始萎缩,

债务水平和成本也在不断上

升。想要保持人均 GDP 和工

资增长需要努力提升技能和

创新水平来提高生产力。

在此次发布会上,东

莞也提出打造学习型湾区

都市的目标,谋划推进智慧

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教

育大数据中心,建成开放融

通的智慧教育大平台——莞

教通,建成覆盖人人的在线

终身学习中心——莞易学,

进一步丰富终身学习体系资

源,不断提升全民受教育质

量,以加快形成适应教育现

代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2019 年莞易学报名人

数近 35 万,平台涵盖技能

提升课程 22 门,专业课程

452 门,非全日制中职学历

教育专业 32 个。目前“慕

课平台 + 莞易学”双平台已

基本实现东莞全市各类课程

资源共建共享,区域优质课

程资源可通过平台规模放

大,惠及全体市民。

东莞市教育局披露数

据显示,2019 年东莞各类

成人教育培训总量稳定在

68 万人次以上,报名参加

成人高考 4.42 万人,同比

增长 4.9%,报名参加自学考

试 8.26 万人次,同比增长

32.7%。

“过去 30 多年,中国

的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工业

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转

型,教育和技能发展体系也

将需要重塑,以便最大程度

地帮助人们培养对工作和生

活有益的能力,帮助他们适

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后

工业社会。”报告强调。

服务

第319页

东莞教育

274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2019 年 8 月,广东出

台《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

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

年)》,并结合广东实际,

实施新生代产业工人培养工

程、“粤菜师傅”工程、“南

粤家政”工程、企业学徒培

养工程、企业职工转岗转业

培训工程等 10 项技能培训

工程,以满足各类劳动者技

能培训需求。

截至 2020 年 9 月底,

广东全省已累计开展各类补

贴性技能培训206.8万人次,

其中 2020 年 1-9 月,全省

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 89 万

人次。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供

给是产业发展重要支撑,也

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

大动能。在技能人才领域的

提前布局或将为广东在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

得先机提供人才支撑,以人

才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竞争优

势。

为成功实现劳动力市

场转型,报告建议中国应将

当前的教育和技能发展体系

覆盖范围(主要主要集中在

传统教育体系,涵盖约 2.43

亿学生)扩大 3 倍,为 7.75

亿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支

持。

同时应调整教育及技

能培训内容,开展广泛的

能力建设,使劳动者胜任到

2030 年需要高认知技能、社

会和情感沟通技能及技术技

能的 2360 亿工时的工作,

并借助广泛普及的数字技术

全天候提供服务,确保在中

国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

可获得教育和培训。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

合伙人兼麦肯锡中国区主席

梁敦临(Nick Leung)表示,

“中国面临艰巨的任务,但

也的确具备显著优势——中

国的数字化程度持续提高,

事实上,中国在教育技术

领域等风险投资已跃居全球

第一。此外,中国很早以前

就开始探索政企合作模式,

这也可以为人才发展体系改

革过程中的新型合作奠定基

础。”

服务

第320页

东莞教育

275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记者:王慧 林群贤 黄婷 2021 年 5 月 20 日刊载于南方 +

编者按

5 月 22 日 -5 月 28 日,

2021 年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

举办。5 月 24 日,将举行“2021

年广东省暨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

周”启动仪式,届时将举行校企

合作现场签约仪式、“名师高徒”

学生技能现场演示,活动周期间

还将举办东莞全市职业院校办学

成果展示、全市职业院校技能竞

赛。

此次,省职业教育活

动周将东莞作为主场,充分

体现了“十三五”期间东莞

创建和推进“广东省现代职

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

力建设,推进职业院校专业

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加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

得的丰硕成果。现南方 + 特

别推出“关注东莞职教”系

列报道,敬请关注。

“十三五”期间

东莞职业教育的成果

“十三五”期间,东

莞实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

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亮点具体表现在:

建成了一批品牌中职

关注东莞职教①

打造省级现代职教示范市

学校。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重

点中职学校 15 所,其中国

家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

级示范中职学校 4 所,国家

级重点中职学校 8 所。

培育了一批重点骨干

专业。按照“一校一特色”

原则,确定各中职学校的主

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做好各

专业布点规划,对雷同专业

进行调整撤并,缩减办学规

模,加强新专业开发和旧专

业改造,并加大智能制造、

汽车等与东莞产业结合度比

较紧密的骨干专业建设力

度。2020 年,东莞市职业院

校共开办 242 个专业,基本

覆盖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

业。

探索出多种校企合作

新模式。全市职业院校与

1100 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

协议,探索出共建基地、车

间进校、企业专班、教学工

厂等多种合作形式,组建服

装、模具等 8 个以专业为纽

带的职教集团,初步形成校

企合作的“东莞范本”。

促成了一批职业教育

对外合作项目。目前,共有

10 所中职学校的 42 个专业

与职教先进国家和地区合作

办学、开设了德国课程、日

本课程班、台湾课程班和出

国留学班,合作的国家和地

区有德国、英国、新西兰、

服务

第321页

东莞教育

276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台湾等,在校生 3000多人。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

能人才。全市职业院校每年

为社会输送约 3 万名中、高

职毕业生,其中近 8 成留莞

就业创业。至目前,累计为

社会输送了约 50 万名中、

高职毕业生,较好地满足了

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

求。

拓宽了技能人才成长

渠道。搭建中等职业教育

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技

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中职毕业生升学渠道不断拓

宽,升学人数不断增加。

2020 年,全市中职毕业生

中成功升入高一级院校就读

的共 8089 人,与 2016 年相

比,升学人数增加了3853人,

增幅达 91%。目前,东莞中

职毕业生升学的渠道通畅,

主要途径有“三二分段”、

“3+ 证书”考试、高职院

校自主招生考试和技能拔尖

人才免试升学。

省级现代职教示

范市创建亮点

近年来,东莞市委、

市政府着眼长远,始终把加

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

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人才

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大

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不断提升和优化职业教育的

规模和质量,走出一条具有

东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

路。2016 年 , 东莞市政府常

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

就明确要建成广东省现代职

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形

成具有东莞特点、适应发展

需要、处于全国全省领先水

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9 年,东莞作为省

教育厅认定的首批“广东省

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

市”,这标志着东莞职业教

育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提升职业教育基础

设施和办学规模上。东莞不

断加大职教办学基础设施建

设,完成职教城内的东莞技

师学院、东莞理工学校新校

区、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

中心及公共服务中心等工程

建设。职教城项目的完成,

使得东莞中高等职业教育在

校生规模达 1.5 万人。截至

2020 年,东莞高职院校在校

生共 3.17 万人,其中公办

1.33 万人,民办 1.84 万人;

中职学校在校生共8.4万人,

其中公办 5.1万人,民办 3.3

万人。

在提高职业教育办学

质量上。积极探索建立中

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

质量评价标准。在短短几年

时间,东莞完成中职学校布

局调整,形成了“一校一特

色”,职业院校培养方向与

东莞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

求紧密联系,形成点面结合、

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为东

莞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

力的人才支撑和技能支持。

16 所中职学校的 46 个专业

与省内 30 所高职学院实施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

养,共招生 5335 人。组织 9

所中职学校的 13 个专业开

展中外、莞台合作办学。东

莞理工学校、纺织服装学校

被教育部认定为现代学徒制

试点学校。认定 102 家职业

院校定点实习实训基地,东

莞 23 个专业(点)被省教

育厅认定为“双精准”建设

专业,2 个职教集团获评省

示范职教集团 1,1 个入选

国家示范职教集团。东莞学

生参加中职技能竞赛,获国

家级奖励 17 项,其中一等

奖 4 项;获省级奖励 167 项,

其中一等奖 43 项,创历史

新高。东莞教师参加职业院

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国家

级一等奖 1 项,获省级一等

奖 5 项、二等奖 12 项。

创新职业教育技能人

才培养模式。加强“双精准”

专业建设,扩大骨干专业规

模,继续扩大工科专业招生

比例。实施中职学校专业设

置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

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调整中职学校现有专

业设置,更新专业教学内容,

优化专业结构。加大紧缺型

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增设适

应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

技能人才需求的新专业。同

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进一步推动企业行业

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师资

培训、技能竞赛、实训实习

等教育教学环节,提高人才

服务

第322页

东莞教育

277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培养质量,推动职教办学体

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广学校

企业共办“技能人才培养基

地”模式,推行技能人才培

养外包。开展中高职五年一

贯制技能人才培养,积极争

取扩大规模。积极推动中职

学校开展非全日制中职学历

教育。

党建引领促办学

提质

东莞职业院校各级党

组织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

力推进党建工作,以全面提

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为目

标。职业院校以党建引领教

育高质量发展,始终把立德

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来引领学生成长,培养适

应企业需求的“德技双高”

中等职业技能人才,在党旗

下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020 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

校党总支被确定为首批全省

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

东莞基层党组织“双标工程”

示范点。

东莞中职院校各级党

组织高度重视主题学习,推

动主题教育往心里走、往实

处抓。在东莞市委教育工委

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案例和

微党课评比活动中,东莞理

工学校的《“三个一”激情

主题党日活动》和《助力学

生返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获得东莞市基层党组织优秀

主题党日一等奖,微党课《众

志成城抗疫·坚定制度自信》

获得东莞市“微党课”大赛

(直属学校组)二等奖。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

育才使命,东莞职业院校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作为学校工作一切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思政

课建设要求,打造“精品思

政课程”。东莞市机电工程

学校推出思政系列微课《战

“疫”思政 500 秒》,由学

校党委书记曹永浩亲自策

划、主讲、录制,在师生中

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

爱社会主义教育,广东教育

TV、广东教育频道、“南方+”、

学习强国广东平台、东莞慧

教育等进行了推送。

服务

第323页

东莞教育

278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记者:黄婷 林群贤 2021 年 5 月 21 日刊载于南方 +

通过“3+ 证书”高职

高考成功考入本科院校;

从中职学校国际班走进新

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实

现本硕连读;攻破世界技

能大赛项目中的三维空间

建模技术“堡垒”;捧回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登上《人民日报》……

这些成绩与荣誉的背

后,有一个共同的交集,

他们都属于东莞中职学子。

东莞致力于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

最适合的教育,直面就读

职校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

的焦点,东莞职业教育将

“读中职也可以成才”作

为育人目标和路径。

面对复杂的生源结

构,东莞职业教育结合新

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发挥

校企协同育人的资源整合

优势,不断拓宽多元化升

学就业渠道,助力学子成

长成才,实现升学就业两

不误。近年来,东莞中职

学子在各行各业中大放光

彩。

高质量培养体系

助力学子毕业即就业

关注东莞职教②

多元渠道助推学子成才,升学就业实现“双优”

作为广东省代表,东

莞市汽车技术学校 2016 级

学生朱文斌曾在全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中,拿下汽

车钣金赛项二等奖。如今

的他在东莞市仁孚奔驰担

任汽车钣金修复中工职位,

与无数校友一起,在东莞

汽车产业的各大岗位发光

发热。

专业技能是中职学校

职业教育的特质和灵魂,

而职业技能大赛正是一种

有效的实训模式。以技能

为载体,通过实实在在的

“演武场”锻炼学生实操

能力,了解行业前沿知识,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

争力。同时,各职校借技

能大赛的东风推动专业建

设,优化专业教学,推进

课程改革,将大赛文化融

入人才培养。

近年来,东莞市中职

学生在全国和省级职业院

校技能竞赛上成果斐然。

仅 2020 年,就共获得一等

奖 44 个、二等奖 65 个、

三等奖 62 个,其中参加全

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奖

数位居广东省奖牌榜第 3

位。

以赛促教实现技能突

破,与此同时各中职学校

还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进

服务

第324页

东莞教育

279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一步打通学生的成才之路,

通过“订单培养(企业专

班)”“校中企”“创业

孵化”等多种形式,帮助

学生实现从毕业到高品质

就业的过渡。

比如东莞市电子科技

学校,该校与联想集团、

中兴通讯、快意电梯等 12

家单位在学校建立“人才

培养基地”,学校共拥有

15 个校企合作载体,包括

3 个创业孵化基地、7 个校

中厂或企业工作室、6 个

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该校 2017 届电梯维修

专业毕业生甘粤,于 2017

年 10 月通过选拔赴新加坡

其士电梯有限公司工作,

成为东莞首批“国际工匠”。

目前,任职助理紧急工程

师,年薪近 20 万元,并享

受新加坡政府一系列的社

会保障福利。

数据显示,2020 年,

东莞高职院校毕业生共

12104 人, 成 功 就 业 学

生 11119 人, 就 业 率 达

91.19%;东莞中职学校毕

业生共 18202 人,成功就

业(含升学)学生 18110人,

就业率达 99.49%。东莞技

工学校毕业生共 7958 人,

成功就业 7560 人,就业率

达 95%。

升学渠道不断拓

宽 学 子 被 985、211

高校录取

“读中职学校,是我

人生中的一个机遇。”这

是东莞市商业学校 2020 届

毕业学子莫卓添的感悟,

因中考差几分无缘高中,

选择了读中职学校。在学

校这里,他没有放弃自我,

去年通过“3+ 证书”高职

高考,如愿考上东莞职业

技术学院,实现进一步深

造学习。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

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各

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

基础性地位被进一步明确,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

升学并重。2018 年开始,

广东省部分院校开始开展

“中职升本试点”工作,

此后不断扩大中职生的本

科试点专业、试点院校和

招生人数。目前,中职学

生升学途径主要包括“3+

证书”考试、“高职高考

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中高职“三二分段”等。

和莫卓添一样,每一

年招考季,东莞职业教育

喜讯频传,众多中职学子

通过春季职高高考等途径,

顺利实现升学梦。

这个 5 月,东莞已经

有不少中职学校官宣好消

息,今年共有 78 名中职毕

业生通过“3+ 证书”考试

升入本科院校就读,占全

省本科院校录取总人数的

12.8%。

其中东莞市汽车技术

学校 2018 级高考班 103 名

“3+ 证书”考生全部专科

上线,本科上线人数 34 人;

东莞理工学校共有 416 人

达到“3+ 证书”本科线,

其中 17 位学子成功考上本

科院校;东莞市轻工业学

校 16 名学生被公办本科院

校录取,近 4 年该校累计

被公办本科院校录取的学

生已达 54 人。

升学渠道不断拓宽,

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的“立

交桥”。近年来东莞中职

毕业生升学人数不断增加。

据统计,2020 年全市中职

毕业生中成功升入高一级

院校就读的共 8089 人,与

上一年相比,升学人数增

加了 499 人,升学率提升

3.55%; 与 2016 年 相 比,

升学人数增加了 3853 人,

增幅达 91%。

学生升学人数不仅实

现大幅增长,升学的质量

也实现稳步提升,以东莞

市电子科技学校为例,在

2020 年普通高考体育单招

中,该校体育部 2017 级运

动训练班 9 名学生被本科

院校录取。除了 2 人进入

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两 所“985”“211” 重 点

大学外,还有 4 人被广州

体院录取,3 人被嘉应大

学录取。

个性化技能赋能

毕业生各行各业大放

光彩

尽管近年来中等职业

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跨越式

服务

第325页

东莞教育

280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发展,但很多人对职业教育

的选择仍受传统观念影响。

直面就读职校学生和家长最

为关注的焦点,东莞职业教

育将“读中职也可以成才”,

作为育人目标和路径,各中

职学校也根据各自实际,为

学生个性化发展赋能,让毕

业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在各行各业大放光彩。

在东莞市电子商贸学

校,该校以“校中企”为探

索,整合学校、企业力量,

成立电子商贸学校“双创

园”,并成功孵化了如杨勇、

黄张燕、梁福旺、吕侃颖、

吴钦达等一批学子代表创业

精英。

其中杨勇被誉为“第

一个校园百万人才”。擅

长计算机语言编程的他,获

得学校为他定制新媒体个性

化辅导的机会,参加新媒体

实战创客项目。在学校老师

和特聘的企业资深专家辅导

下,杨勇带领团队运营的 5

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均超过

20 万人。通过出售部分微

信号,他赚取了自己人生的

第一桶金 120 多万元。利用

这笔资金,杨勇注册了自己

的网络公司。

读中职是人生中的机

遇,这句话对东莞市纺织

服装学校 2015 届服装设计

专业优秀毕业生徐卓扬同样

适用。毕业后,他曾赴台湾

朝阳科技大学艺术系继续深

造,后一直在服装高级定制

行业工作。

2020 年 10 月,徐卓扬

开始创业,现为深圳领头羊

服饰有限公司主理人,尽管

入行时间不长,但他已为众

多 CBA 国家队、俱乐部运动

员提供专属西服设计服务,

为众多知名艺人、歌手设计

时尚杂志拍摄西服、大衣,

也为全国各地上百家西服定

制店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有人踩准时代机遇实

现成功,有人在行业不断

积累口碑、打造品牌,还有

毕业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后

不忘反哺,带着学弟学妹一

起创业,不断创造更高的价

值。这样的故事在东莞职教

系统还有很多,就读中职学

校是学子们人生经历中的一

部分,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

了技能,更找到了人生目标

与方向,并在各自领域大放

光彩,用行动诠释“读中职

也可以成才”。

服务

第326页

东莞教育

281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记者:林群贤 黄婷 2021 年 5 月 22 日刊载于南方 +

全市职业院校办学成

果展示是今年东莞职教活动

周的重头戏之一。据悉,今

年东莞将有 20 多所职业院

校参展,现场通过视频、展

板、学生现场展示等形式,

展示学校的办学品牌、特色

及成果,包括学校的育人理

念、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及

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和成功路

径等。这是学校品牌建设和

综合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东莞加快发展现代

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东莞各

所职业院校加速提升办学实

力,各放异彩。“十三五”

期间,东莞建成了一批办学

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较高

的重点职业院校。按照“一

校一特色”原则,重新定位

各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彰

显学校办学特色,促使学校

差异化发展。目前,全市共

有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 17

所,其中国家级示范中职学

校2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4 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10 所。

瞄准产业需求打

造特色专业

以社会发展为引领、

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进行专业

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

路。“十三五”期间,东莞

建成了一批与东莞经济社会

关注东莞职教③

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东莞职校“多点开花”

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特色骨

干专业。按照学校所处镇街

的产业特点,确定各中职学

校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

做好各专业布点规划,对雷

同专业进行调整撤并,缩减

办学规模。

与此同时,以支撑东

莞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

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国家战略为目标,东莞职业

教育不断加快专业的转型升

级,开设了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和产业发展紧密

结合的战略新兴专业,对传

统专业实现了内涵升级。

2020 年,东莞市职业院校共

开办 242 个专业,基本覆盖

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各学校利用自身优势

及资源,不断强化专业的内

涵建设,打造特色专业。例

如,东莞理工学校的数控技

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

软件与信息服务等 3 个专业

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连

同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双精

准”示范专业,后者同时也

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

试点专业;东莞市机电工程

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

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

范专业点、广东省重点建设

专业、广东省“双精准”示

范专业;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的家具设计与制作被认定为

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省第

一批“双精准”示范建设专

业;东莞经济贸易学校的物

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两

个专业也是广东省“双精准”

示范专业。东莞市中职学校

共有 23 个专业(点)被确

认为广东省“双精准”示范

专业。

服务

第327页

东莞教育

282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深化校企合作优

化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

径,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

键所在。近年来,东莞面向

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

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为抓手,促进政校行企

等多方资源共建共享,优化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十三五”期间,全

市职业院校与 1100 多家企

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

了共建基地、车间进校、企

业专班、教学工厂、职教集

团等多种合作形式,被省教

育厅誉为校企合作广东模式

的“东莞范本”。

例如,理工学校与市

机器人协会、市电子商贸学

校与市电子商务协会开办的

行业专班;与联想集团、中

兴通讯、以纯服装等开办“企

业专班”,实行校企联合招

生、联合培养,实现“招生

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市机电工程学校与广东隆凯

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新加

坡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工厂”

进行了本土化,在校内打造

了一个产学研基地,老师与

学生全程参与模具的项目策

划、设计、零件加工、品质

控制、装配、试模、产品缺

陷分析及改善的整个过程,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

接,也可以依托完整产业进

行课程研发,实现案例教学,

还可以针对行业需求,进行

模具标准化研究及推行。

集团化办学是东莞职

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目

前东莞已成立 8 个由职业院

校牵头组建的 8 个紧密型职

业教育集团,其中 2 个入选

了广东省示范职教集团建设

项目,1 个入选了全国示范

项目,带动了一百多家知名

企业参与。

坚持立德树人促

进全面发展

技能与素养并重,是

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东莞

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

根本,坚持“五育并举”方

针,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德育为先,东莞通

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

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学

校德育工作格局,多形式、

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德育教

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身观和价值观。“开学

第一课”“向国旗敬礼”“朝

阳读书”等系列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传承传统美德,培

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智育引领,全市中

职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规

定,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和

专业技能的培养,开齐公共

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并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赛

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0

年,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合

格率为 94.74%,较 2019 年

提升 1.81%;专业技能合格

率为 94.67%,较 2019 年提

升 1.24%;全市中职学校师

生参加国家和省竞赛的成绩

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同时,结合职业教育

的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

规律,各学校通过开展形式

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

和艺术活动,以体育人、以

美育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

炼中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在艺术活动中塑造正确的审

美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

载体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

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融入劳动教育中。

各职业院校从教育教

学管理、课程建设、校园文

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德技兼

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如东

莞市商业学校“学长制”引

领学生全面发展;东莞市信

息技术学校以书香校园建设

推动学校从“工厂型”校园

向“人本型”校园转型;东

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围绕思政

课创新,“牵手德育”纳入

教学全员全过程等。

服务

第328页

东莞教育

283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到 2025 年要培育 10 个职教集团!东莞致

力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记者:李直建 钟宏连 2021 年 3 月 5 日刊载于广州日报客户端

当前,东莞正在打造

“技能人才之都”。东莞

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大

规模更高质量的“高技能型

人才”。3 月 5 日,东莞市

委宣传部举办的“新春看开

局”新春走基层集中采访活

动启动教育专场,记者实地

采访东莞教育千日攻坚行动

最新进展,参观东莞职业技

术学院,了解东莞市职业教

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据悉,

“十四五”期间,东莞职业

教育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

致力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创

新发展高地,提升职业教育

服务“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战略布局能力。

东莞职业技术学

院:争取建设本科层

次职业技术大学

目前,东莞有高职院

校 4 所,在校生 3.1 万人,

中职学校 27 所(含 7 所技

工学校),在校生 8.4 万人,

公办 12 所、民办 15 所;有

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

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4 所,国

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10 所、

省级以上重点 17 所。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

其中一所高职院校,也是

东莞唯一的公办高职院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

全面完成了“省一流校”项

目建设,成功入选中国特色

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计划,并成为东莞唯一的集

国家“双高计划”“省示范

校”“省一流校”于一体的

高校。

据悉,该校实施“扩容、

提质、强服务”计划,落实

“百万扩招”任务,新增道滘、

大岭山 2 个校区,形成“一

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全日

制在校生由 2016 年的 9400

余人发展到目前的 16000 余

人。到 2025 年,学校全日

制在校生将突破 2 万人,并

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形

成中职、高职到本科层次的

职业教育体系。届时,学校

从规模到水平都将更加充分

地发挥区域职业教育的“航

母”角色,进一步释放职业

教育的人才红利。

多年来,东莞职业技

术学院践行“政校行企协

同,学产服用一体”协同育

人模式,学校建有“中德汽

修班”“中加计算机班”“中

澳会计班”等国际合作办学

平台。与东莞理工学院、韶

关学院、嘉应学院等本科院

校建立协同人才培养平台,

探索专本协同、专插本等育

人试点。通过“双导师”培养,

400 余名毕业生到华为、北

京精雕等领先型企业工作。

与区域著名企业共建建筑学

院、岭南园林学院等办学实

体,开设订单班 25 个、校

企共建培训学院 3 个、创业

基地 8 个、东职融兴印务中

心等“校中厂”5 个、北京

精雕实训基地等“厂中校”19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75个。

站在建成省一流高职

院校的新起点上,东莞职业

技术学院将争取建设本科层

次职业技术大学,打造国家

服务

第329页

东莞教育

284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级和省级高水平优质职业院

校和专业(群),努力打造

成为东莞现代产业技术技能

人才培养中心、东莞企业综

合服务基地和东莞市民终身

教育基地。

职业教育产教融

合: 到 2025 年 培 育

100 家以上产教融合

型企业

根 据 相 关 规 划,

“十四五”期间,东莞职业

教育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

致力打造为大湾区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高地,持续推动开

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

专业(群)建设工作。到

2025 年,努力建设成为全省

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培育

10 个职教集团,建设 50 个

高水平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培育 100 家以上产教融合型

企业。

据悉,东莞市职业院

校与 1000 多家企业签订校

企合作协议,探索共建基地、

车间进校、企业专班、教学

工厂等多种合作形式,组建

模具等 8 个以专业为纽带的

职教集团,初步形成校企合

作的“东莞范本”。东莞职

业技术学院联合省机器人协

会、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机

构共建东莞市机器人技术服

务平台,牵头组建东莞电子

信息职教联盟等 6 个职教联

盟。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建设“校中厂”东莞市鸿博

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智能

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

心”。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

共开设 200 多个专业,基本

覆盖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

业,其中高职 133 个专业,

中职 80 个专业。如东莞职

业技术学院联合华为、万科、

顺丰等优质企业,多方共建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 7 大专

业群,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

转型升级;东莞理工学校、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和东莞

市电子科技学校等学校开办

工业机器人专业,服务顺应

区域东莞工业机器人产业的

发展需求。中职学校面向企

业在职员工,利用“东莞慕

课”平台,采取“面授 + 网

络学习”“公共学科 + 技能

证转学分”等方式开展,加

快提升东莞市劳动人口学历

素质提升,东莞市财政给予

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每生

1000 元奖励,2020 年共吸

引 35 万多人报名学习。

接下来,东莞市将继

续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

结构,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提高职业教育

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面向

社会的培训能力。

服务

第330页

东莞教育

285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提供学位 14.1 万个!东莞 2021 年积分入

学和优待政策学位供给情况公布

记者:刘召 2021 年 5 月 16 日刊载于 i 东莞

东莞市教育局 16 日发

布消息,公布 2021 年非户

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

和优待政策学位供给情况。

其中,今年全市共为义务

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

年提供积分入学和优待政策

学位 14.1 万个(含公办学

位、购买民办学位和发放民

办学位补贴),同比去年增

加了 6.2 万个学位,增幅约

78.3%。

消息称,为更好解决

我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

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东

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

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东

府〔2020〕31 号)和《东莞

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

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

案》(东府〔2020〕32 号)

精神和要求,今年各园区、

镇(街道)继续通过挖掘

公办学位潜力和实施积分制

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政策等方

式,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

非户籍适龄少年儿童教育公

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经统计,今年全市共

为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

儿童少年提供积分入学和优

待政策学位 14.1 万个(含

公办学位、购买民办学位和

发放民办学位补贴),同比

去年增加了 6.2 万个学位,

增幅约 78.3%。其中,小学

提供积分入学和优待政策

学位 10 万个,同比去年增

加了 4.7 万个学位,增幅约

88.9%;初中提供积分入学

和优待政策学位 4.1 万个,

同比去年增加了 1.5 万个学

位,增幅约 56.9%。

根据各园区、镇(街道)

提供的学位情况,市教育局

就有关事项温馨提醒:

1. 今年义务教育阶段

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 5月

17 日 17:30。有需要申请积

分入学的非户籍学生家长请

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登录

“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统一招生平台”(下称“招

生平台”)报名;

2. 已经在招生平台申

请了积分入学的学生家长,

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如需修改

积分入学信息(如:申请镇

街、家长方等)的,请在网

上报名截止时间前重新登录

招生平台修改信息;

3. 由于个别镇街个别

年级暂无积分入学公办学位

或民办学位补贴,故在招生

平台填报了相应年级积分

入学申请的将自动失效和取

消,请各家长知晓。

服务

第331页

东莞教育

286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奋力打造品质教育!

2021 东莞教育系统云晚会精彩上演

2021 年 1 月 13 日刊播于南方 +

“十四五”已来,东

莞教育将围绕打造现代化教

育强市,以“扩容、提质、

强师、服务、治理、改革”

为多级驱动,全面推进品质

教育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

教育体系,创新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

民满意的教育。

为展示东莞教育系统

迈向新征程,做出新作为的

决心,激励鼓舞全市教育工

作者凝心聚力、奋力攻坚,

“奋力打造品质教育——

2021 东莞教育系统云晚会”

于 1 月 13 日在玉兰大剧院

举行。本次晚会由东莞市教

育局主办,东莞市青少年活

动中心承办,东莞银行协办。

晚会由东莞教育系统

自编自创自导自演,策划、

导演、主创、主持、演员等

均为东莞师生,原创节目占

比八成以上。晚会篇章式呈

现,情感式串联,采用视频、

朗诵、歌舞、器乐、情景剧

等表现形式,精选富有时代

感、提振精气神的高质量节

目,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

观赏性相统一。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290380

直播

第332页

东莞教育

287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重温中国近代史第一课,东莞中小学生“同

上一节课”开讲

2021 年 5 月 10 日刊播于南方 +

虎门大桥是东莞地标

之一。桥上车水马龙、欣欣

向荣,桥下炮台耸立、历史

留痕。1839 年,虎门销烟撞

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开

启了中华民族觉醒之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一百周年。根据教育部办

公厅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

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

题教育活动部署,为更好开

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5 月

10 日下午 3 时 30 分,东莞

中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红

色教育活动云上开讲,重温

中国近代抗争史,聆听东莞

爱国故事。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04817

直播

第333页

东莞教育

288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2021 年广东省暨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正

式启动!

2021 年 5 月 24 日刊播于南方 +

为了让社会大众了解

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

理解职业教育从而支持和参

与职业教育,2015 年 4 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 2015 年

起,每年 5 月的第二周定为

职业教育活动周,至今已成

功举办六届。

2021 年广东省暨东莞

市职业教育活动周于 5月

24 日启动,东莞将围绕“技

能: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开

展包括东莞职业教育微发布

会、全市职业院校办学成果

展示、全市职业院校技能竞

赛在内的一系列丰富活动。

5 月 24 日 上 午,2021

年广东省暨东莞市职业教育

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东莞市体

育中心举行,现场同步推出

广东省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发

展成就展和东莞市职业教育

成果展示。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07933

直播

第334页

东莞教育

289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东莞中考志愿怎么填?

解读会来了,手把手教你!

2021 年 5 月 28 日刊播于南方 +

根据东莞市 2021 年中

考填报志愿及录取工作安

排,今年中考填报志愿时间

为 6 月 3 日至 6 月 8 日,7

月 9 日至 7 月 14 日普高录

取。全市统一实行网上填报

志愿,实现档案电子化。考

生可自行上网填报志愿,也

可在学校有关人员的指导下

集中进行网上填报志愿。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

了解志愿填报政策、了解高

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5 月

28 日 19:30 东莞市教育局

联合南方 + 推出“2021 年中

考招生在线政策解读会”。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07976

直播

第335页

东莞教育

290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东莞义务教育学校志愿怎么填?

教育局线上送攻略,速看!

2021 年 5 月 27 日刊播于南方 +

2021 年东莞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已经于 5

月 6 日正式启动。和去年不

同,今年招生分网上报名及

志愿填报两步进行,5 月 6

日 -5 月 17 日已完成网上报

名,5 月 28 日开始网上志

愿填报工作。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

了解今年招生政策及变化,

合理、科学填报志愿,5 月

27 日晚 7:30,东莞市教育

局联合南方 + 推出 2021 年

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

生志愿填报指导会,为家长

“送攻略”。

本场直播看点:

◆介绍今年政策变化:

报名与志愿填报分开、民办

学校招生志愿及录取变化、

积分入学学位及民办学校学

位供给等。

◆解读志愿填报要点:

不同类型学生志愿填报(户

籍和非户籍)、招生平台操

作指引、积分入学申报解答

等。

◆今年招生工作创新:

推出掌上通,全信息展示为

家长服务、掌上通使用指南。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08048

直播

第336页

东莞教育

291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东莞市 2021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电脑派

位结果出炉!

2021 年 7 月 4 日刊播于南方 +

东莞市 2021 年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电脑派位于 7 月

4 日上午开启,现场分为三

场进行,分别是民办学校电

脑派位、莞城小升初电脑派

位、东莞外国语学校电脑派

位。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15764

直播

第337页

东莞教育

292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预防溺水,人人有责!

东莞各界人士呼吁提升防溺水安全意识

2021 年 7 月 18 日刊播于南方 +

夏季尤其暑假期间,

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易发

期、高发期,7 月以来全国

已发生多起严重溺水事故,

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

方日报东莞新闻部制作推出

东莞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

课,特邀世界游泳极限挑战

三连冠中国第一人、东莞游

泳名将陈苏伟以及东莞市蓝

天救援队,为广大师生家长

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17352

直播

第338页

东莞教育

293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我为什么当老师?来听东莞教师怎么说

2021 年 10 月 23 日刊播于南方 +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

第 37 个教师节工作安排,

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

组织开展“我为什么当老

师”学习讨论活动。旨在

让全体教师明确“什么样

的老师是人民满意的好老

师”,争做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

老师。

10 月 23 日 晚 7:30,

南方 + 全程直播“我为什

么当老师”主题沙龙,邀

请东莞教师代表用传统的

圆桌座谈形式,分享自己

的师者故事,树立一批师

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

教师典型,充分展示东莞

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

象。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28599

直播

第339页

东莞教育

294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明是非、辨真伪,东莞教育系统反诈公开

第一课开课!

2021 年 11 月 27 日刊播于南方 +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

骗手法层出不穷,为加深东

莞师生对电诈犯罪手段的认

知,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和能力,加强源头预防,营

造浓厚的全民反诈氛围,东

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市公安

局反诈中心、东莞市东城教

育管理中心、南方报业传媒

集团东莞分社,特别策划一

堂东莞教育系统反诈骗安全

教育公开课,11 月 27 日晚

8 点,南方 + 全程直播。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32694

直播

第340页

东莞教育

295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校内全员核酸检测如何开展?东莞这场校

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告诉你

2021 年 12 月 6 日刊播于南方 +

国家卫健部门指出,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新冠肺

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

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在增加,

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复杂

严峻。学校作为疫情防控的

“主阵地”,守好疫情防控

安全防线丝毫不能松懈。

为持续抓好校园疫情

防控工作,不断提升校园组

织开展疫情应急处置和核酸

检测的能力,由东莞市教育

局策划的一场校园疫情防控

应急处置及全员核酸检测演

练在沙田镇中心小学举行,

模拟学校作为防控单元,根

据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在校

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全流

程处置情况。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33799

直播

第341页

东莞教育

296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阳光课堂”教你如何保护视力,近视防

控专家团走进东莞校园

2021 年 12 月 11 日刊播于南方 +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

一直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

重点。为切实加强东莞儿童

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今年

10 月,东莞市教育局成立

了东莞市中小学近视防控专

家团,邀请来自省内外知名

眼科专家来指导开展学校近

视防控工作。

近期,市教育局特别

策划了 8 场专家团进校园系

列活动。首站走进南城阳光

第五小学,通过户外“阳光

课堂”为孩子们带来近视防

控知识科普,针对家长们关

心的问题现场答疑,并邀请

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和同

学们在线共同学习。

链接: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34772

直播

第342页

东莞教育

297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赋能生命·快乐生活”——高品质家庭

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名家论坛

2021 年 4 月 - 12 月刊播于南方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很多家长总会面临各种困

惑。如何科学育儿,既需要

家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学

习力,也需要专业的指引。

2021 年,东莞市教育局联

合东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与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南

方日报东莞新闻部共同打造

推出“赋能生命·快乐生

活”——高品质家庭教育与

心理健康教育名家论坛。

该系列特邀中国教科

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

范大学等省内外优质专家,

结集学校、家庭多方资源与

力量,通过 4 场家庭教育名

家论坛、2 场全市中小学生

同上一节心理课,开启“4+2”

家心教育双轨模式。

第一期活动于 2021 年

4 月 3 日上线,第六期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上线,活

动持续 8 个月。数据显示,

6 期名家论坛总点击量突破

780 万,传播范围覆盖全国

十余个省市,成为东莞家心

教育的品牌项目。

第一期:

为家庭教育支招!东莞

高品质名家论坛第一期来了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00560

第二期:

从脑科学认识情绪管

理,东莞高品质家心论坛第

二期来了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07008

第三期:

孩子暑假如何过得精

彩?东莞家心教育论坛第三

期支招

直播

第343页

东莞教育

298 重点新闻媒体报道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16497

第四期:

从脑科学角度认识睡

眠助力高效学习,东莞高品

质家心论坛第四期上线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21675

第五期:

“双减”下家庭教育

如何更新?东莞高品质家心

论坛第五期上线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27014

第六期:

“双减”下的未来家

校共育如何进行?东莞高品

质家心论坛第六期来了

https://static.

nfapp.southcn.com/

apptpl/liveToShare.

html?id=337957

直播

第344页

附录

第345页

东莞教育

300 附录

近年来,以手机为代

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互

联网舆论的主阵地,在这

样的舆论环境下,各级政

府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权威信息,引导正确

的舆论导向,有着重要意

义。2021 年,东莞市教育

局官微“东莞慧教育”在

传播教育正能量、讲好东

莞品质教育故事方面,起

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目

前公众号粉丝量 156 万,

全年坚持每日更新,发布

推 文 1235 条, 总 阅 读 量

2527.3 万次。

与此同时,东莞各镇

街(园区)教管中心、各

直属学校(单位)积极打

造和丰富品质教育宣传阵

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

发布教育工作权威资讯,

宣传最新教育政策,提供

教育便民服务,普及教育

科学知识,传唱东莞教育

好声音,汇聚改革发展正

能量,一年来取得了明显

成效。现从全市各镇街(园

区)、各直属学校(单位)

的公众号中挑选发布内容

优质、信息推送及时、传

播影响较广的十大优秀微

信公众号进行展示。

1 . 长安文化教育

“长安文化教育”微

信公众号是长安镇宣传文

体旅游办公室的官方平台,

主要用于发布本系统的工

作动态、文化教育资讯、

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家

庭教育、心理教育等相关

信息,平均每天发布 4 条

推文信息。目前公众号粉

丝量 2.8 万人。2021 年,

长 安 文 化 教 育 发 稿 1320

条、阅读量 185.3 万次。

“长安文化教育”

微信公众号设有“经典新

声”“听长安”等听书栏目。

其中,经典新声是通过学

生朗诵古诗词的方式,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线

上传播。在全镇各校(园)

建立了通联工作群,定期

统筹各校(园)供稿工作,

精心组织做好“学习强国”

学 习 平 台 的 送 稿 工 作。

2021年,“经典新声”和“听

长安”两个新媒体栏目被

“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原

名采用,这在广东省镇街

尚属首次。2021 年省平台

采用“听长安”稿件 52 条

、采用“经典新声”稿件

78 条;全国平台采用“听

长安”稿件 20条 、采用“经

典新声”稿件 25 条。

2. 沙田教育

“沙田教育”微信公

众号为沙田镇教育管理中

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目

前,公众号粉丝数 1.1 万,

2021 年全年发布推文 249

篇,总阅读量 15.9 万次,

进一步发挥正面宣传引导

作用,切实为沙田教育高

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沙田教育”公众号

设置了“微认知”“微动

态”“微关注”等三大板

东莞教育系统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

第346页

东莞教育

301附录

块共十二个子菜单。服务

学生与家长,提供疫情防

控要求、父母学堂、招生

考试信息查询;服务教师,

提供教师招聘、师资培训、

教育科研活动信息及互动

交流服务;服务社会大众,

提供最新权威教育资讯,

构建终身教育的信息服务

平台。公众号素材主要来

源于镇内各学科教育教研

活动以及各学校推送的大

型活动原创稿件和转发各

大教育新媒体的重要资讯。

3. 石龙教育

“石龙教育”公众

号目前粉丝数约 1.5 万,

2021 年发布推文 1483 篇,

总阅读量 35.6 万次。

公众号设置了“教育

资讯”“政务互动”“家

长学校”三大模块。“教

育资讯”里面设置“东莞

慧教育信息网”“2021 招

生政策发布”“视频截图

招生政策”“图文解读招

生政策”、“图文解读积

分政策”等信息;“政务

互动”设置“东莞 12345

热线”;“家长学校”发

布与家长学校相关的新闻

报道。

公众号采取四级审编

模式:一是由学校审核把

关,把学校大型活动新闻

稿推送到公众号;二是由

公众号管理员负责审核;

三是由公众号所属单位负

责人进行三审;四是由公

众号运维管理员进行四审

并完成推送。

4. 大朗教育

“大朗教育”微信公

众号创建于 2017年 11月,

以“学在大朗,开启梦想,

成就未来”为宗旨,目前

大朗教育公众号总用户数

为 3.4 万,累计发布推文

共 728 条。

为更好地运营公众

号,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

从各岗位中抽调 5 人组成

公众号小组,兼职运营公

众号。制定了《公众号运

营方案》,规范运营公众号。

一是实行轮值制,每天安

排小组成员轮值,负责当

天公众号推文的编辑工作,

内容由各组提供,经供稿

者、组长和分管副职领导

三审三核后推送,一周平

均推送 7 条信息。二是设

置固定和动态专栏。除了

设置“政策法规、教育动

态、安全教育、招生入学、

积分入学、中考高考、学

位补贴、便民指南”等固

定专栏,还根据民众关注

的热点,动态设置“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双减、教

育扩容、品质课堂、疫情

防控、教师成长课堂、世

界咖啡屋、支教”等专栏,

让民众更有针对性选择阅

读。三是严谨选择内容。

第347页

东莞教育

302

根据市、镇的要求优先推

送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公

示、会议精神等权威信息;

发掘具有价值、有学习意

义的学校特色报道;表彰

在突出项目中获奖的个人

与集体;公布各项教育民

生项目;宣传教育系统各

种动态教育信息等。

5. 道滘教育

“道滘教育”微信公

众号为道滘镇教育管理中

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自

2014 年成立起以来,始终

围绕科教兴镇的核心,秉

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宗旨,致力于广泛发掘并

推送道滘教育热点、焦点、

闪光点,积极宣传最新教

育政策,提供便民教育服

务,普及科学教育方法,

拓宽现代化教育沟通渠道,

家庭教育知识,构建家庭、

学校、社会之间良好的现

代沟通模式。目前,道滘

教育公众号粉丝数 1.4万,

累计发布 945 篇推文,受

到广大群众,师生、家长

认可,在社会上也有一定

的影响力。

6. 中堂教育

“中堂教育”微信公

众号是中堂镇教育工会委

员会的官方平台,主要用

于发布中堂教育系统的工

作动态、文化教育资讯、

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家

庭教育、心理教育等相关

信息。目前公众号粉丝量

11000 人。2021 年, 中 堂

教育发稿 180 多条、阅读

量 15.4 万次。

“中堂教育”微信

公众号设有“教育视界”“招

生专栏”“办事指南”等

栏目,让广大师生、家长,

在“指端”了解中堂教育。

其中“教育视界”既有师

生的“匠心课堂展风采”“百

舸争流赛技能”学科教

研,也有安全教育等提醒。

2021 年教师节《赓续初心,

为党育人》等节目展演,

充分展示了师生的精气神,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7. 东莞少年宫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

心公众号“东莞少年宫”

创建于 2015 年,公众号设

置新闻中心、招生报名、

丰富活动等栏目,

目前拥有粉丝 5 万余

人,年均发布微信推送近

400 条,公众号创建以来

总阅读量超 160 万次。

公众号以服务大局为

中心,围绕东莞教育工作

部署,为中心党建工作、

基础培训、品牌活动、队

伍建设、家校沟通等工作

营造良好氛围,搭建交流

平台、做好宣传推广、擦

亮品牌特色,助推东莞市

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成为

东莞校外教育新标杆。

2021 年,东莞市青少

年活动中心育人事业受到

省、市重点媒体广泛关注

报道,各大主流媒体报道

中心活动 170 余次。

附录

第348页

东莞教育

303

“东莞少年宫”公众

号将不断创新宣传举措,

提升内容品质,提升传播

力、影响力、公信力,为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

育搭建交流平台,为东莞

品质教育添砖加瓦。

8. 东莞中学初中部

“东莞中学初中部”

公 众 号 自 2016 年 开 通 至

今,关注人数达 1.7 万。

2021 年推送文章 107 篇,

阅读量达 40 万人次,新增

“粉丝”4 千余人,社会

关注度、影响力持续扩大。

学校运用公众号不断

加强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

策,2021 年结合“党史学

习进校园”推送了系列主

题文章约 30 篇,并适时转

发“东莞慧教育”“文明

东莞”等公众号推文。学

校善用公众号及时报道学

校大事实事,2021 年结合

学校师生获奖情况、教育

教学中心工作,推出了“喜

报”“莞初教研”“我为

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报道

约 60 篇,扩大学校品牌影

响力。学校用好公众号展

示校园乐事好事,结合开

学、校庆、毕业、四大节

等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元

旦、六一、国庆等重要时

间节点,做到当天推送主

题文章,以高时效、丰富

的图文视频获得了广大师

生家长的“点赞”“转发”,

宣传好“我们的节日”。

9. 东莞市可园中学

“东莞市可园中学”

微信公众号于 2017 年 11

月 8 日开通,目前总用户

数为 1.1 万,累计推送图

文 616 篇。推文内容主要

是学校新闻、政策公告、

公益活动等,主要以文字、

图片和视频混合编辑形式

发布。

公众号有专人负责,

及时维护与管理,精编原

创信息。发送信息内容主

要包括学校的重要教育教

学活动,如运动会、艺术

节、研讨会、讲座等。发

布流程包括填写“信息发

布审核记录表”、部门初

审、部门复审、领导终审。

部门初审确保内容真实、

表述准确;部门复审对文

字进行润色,可读性更强;

领导终审把关,决定是否

同意发布。发布时文末对

撰稿人、摄影者、审核者

及编辑进行署名。公众号

明确功能定位,增进校内

外沟通联系,为学校品牌

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附录

第349页

东莞教育

304

10. 东莞启智学校

为搭建家校沟通的新

桥梁,东莞启智学校开通

了微信公众号,为师生、

家长及关心学校发展的社

会人士,推送最新的校园

信息和教育咨询。

2021 年起,学校加强

微信平台管理,落实专人

管理制度,对信息发布的

内容、版面、图片等进行

把关,确保能及时发布学

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方便

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动

态。2021 年一共发布 460

条推文,推文内容包括教

育教学活动、党团建设、

校园艺术活动、学生风采、

教师荣誉等相关内容。例

如在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

时,利用公众号进行系列

宣传推广;在学校第十七

届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时,

利用公众号为家长及时推

送学生动态。学校下来将

不断创新思路,更加注重

宣传效果,增强与师生家

长的互动,让公众号成为

展示学校品牌建设成果的

一个窗口。

附录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络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