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进士录

发布时间:2024-2-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泉州进士录

{{`发布时间:2024-2-28`}} | 云展网企业画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泉州进士录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300 泉州地情系列性格刚毅,刻苦读书,日诵千言。年 17 入府学,“冠群庠”。嘉庆三年(1798 年)乡试,中式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 年)赴京试,中式恩科第 23 名进士,授河南郏县知县。该县龙山书院久废,珩倡议修复,延师置膏火,设义学,扶持寒士,鼓励上进,文风为之一振。时徐广缙家贫,珩馈金为其建家课业,至登进士。后徐广缙在道光朝官居一品,任湖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徐为报知遇之恩,特馈建大坪孙府东花园,至今尚存。孙珩一度调任商邱知县,又在商邱修建县学、书院,教化士民,振兴文化。后调柘城任职,河决,他不顾安危,自购小舟,冒险救民,又放赈筑堤,灾民得以生存。嗣复调商邱,遇虞河为患,他再次捐俸补筑堤岸。翌年,兰仪堤决,柘城赖以无患,百姓感恩不尽,为立生祠,设“去思碑”,载其功德。孙珩政绩显著,升任直隶州知州,护理归德府知府。他清廉勤政,体恤民艰,深受百姓爱戴。姚中丞保举他为道台,孙珩目睹仕途艰难,托病辞官归里。孙珩返梓后,即创置义庄,课读子孙,敦宗睦族。道光七年(1827 年),知县仝卜年倡建文峰书院兼考棚,以孙... [收起]
[展开]
泉州进士录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01页

29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对,着有《梅南诗稿》、《梅南律赋墨痴难咏》《砚北绀朱》《赤水元朱》

等文稿。

乾隆六十年(1795 年)乙卯科王以衔榜 1 人

徐应升(晋江人)

嘉庆元年(1796 年)丙辰科赵文楷榜 1 人

曾宝光(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嘉庆四年(1799 年)己未科姚文田榜 1 人

蔡鸿捷(晋江人)

蔡鸿捷,石狮灵秀鈔坑人,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进士。著述有《慕

江诗文集》等。

嘉庆六年(1801 年)辛酉恩科顾皋榜 3 人

黄大龄(晋江人)

李景嵩(安溪人)

陈甲捷(安溪人)

嘉庆十年(1805 年)乙丑科彭浚榜 1 人

陈宗畴(晋江人)

嘉庆十三年(1808 年)戊辰科吴信中榜 2 人

杨滨海(晋江人)

何 奕(一作弈)簪(晋江人)

嘉庆十四年(1809 年)己巳恩科洪莹榜 1 人

孙 珩(惠安人)

孙珩 (1772—?),惠安县张坂镇大坪村人。孙珩自幼天资聪敏,

第30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00

泉州地情系列

性格刚毅,刻苦读书,日诵千言。

年 17 入府学,“冠群庠”。嘉庆三年(1798 年)乡试,中式举人;

嘉庆十四年(1809 年)赴京试,中式恩科第 23 名进士,授河南郏县知县。

该县龙山书院久废,珩倡议修复,延师置膏火,设义学,扶持寒士,鼓励

上进,文风为之一振。时徐广缙家贫,珩馈金为其建家课业,至登进士。

后徐广缙在道光朝官居一品,任湖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徐为报知遇之恩,特馈建大坪孙府东花园,至今尚存。孙珩一度调

任商邱知县,又在商邱修建县学、书院,教化士民,振兴文化。后调柘城

任职,河决,他不顾安危,自购小舟,冒险救民,又放赈筑堤,灾民得以

生存。嗣复调商邱,遇虞河为患,他再次捐俸补筑堤岸。翌年,兰仪堤决,

柘城赖以无患,百姓感恩不尽,为立生祠,设“去思碑”,载其功德。孙

珩政绩显著,升任直隶州知州,护理归德府知府。他清廉勤政,体恤民艰,

深受百姓爱戴。姚中丞保举他为道台,孙珩目睹仕途艰难,托病辞官归里。

孙珩返梓后,即创置义庄,课读子孙,敦宗睦族。道光七年(1827 年),

知县仝卜年倡建文峰书院兼考棚,以孙珩等 8 人为董事,集资两万金,择

地改建于县城东门外。书院落成时,孙珩撰《新设惠安县文峰书院兼考棚记》

一文,勒石立其旁。

嘉庆十六年(1811 年)辛未科蒋立镛榜 2 人

许邦光(晋江人)

许邦光(1781—1833年),泉州三朝铺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生,

清嘉庆十三年(1808 年)乡试中举,十六年(1811 年)与林则徐同榜进士,

因文学优等,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长期在翰林院

供职,先后任庶吉士教司、会试主考官、湖南学政,官至光禄寺卿。他的

书法名噪一时,内廷绢帖多出自其手。一生著作颇丰,编修《大清一统志》

时,任福建卷编修官。清道光年间泉州进士龚维琳、陈庆镛均为其门生。

许邦光一生著述丰富,有《二思堂史论》、《诗文稿》、《使湘小草》、

《榕轩诗赋钞》、《国史拟稿》等十余种。《榕轩诗赋钞》手稿被他曾外孙、

举人陈仲瑾收藏。1989 年,许邦光外裔孙曾纪华与陈仲瑾次子陈泗东把《榕

第303页

30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轩诗赋钞》连同许祖淓《聊中隐斋遗稿》合编成《许邦光父子遗集》。

许邦光宅在泉州城西三朝巷,中有藏书楼。书斋之外有山水园林,为

城中名园,今废。

吴廷辉(晋江人)

嘉庆十九年(1814 年)甲戌科龙汝言榜 2 人

苏廷玉(同安人)

苏廷玉(1783—1852 年),泉州府同安县马巷厅翔风里澳头村(今厦

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澳头村)人。生于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 年),殁于

咸丰二年(1852 年)。少时孤苦贫寒,十分好学,进士及第后被选为庶吉

士,任刑部主事。苏廷玉为人极其公正,忠于职守,对于案情的处理明察

秋毫,认真谨慎、秉公办事,声誉卓著。在任四川按察使期间,兼理边政,

除暴安民,并捐俸济军饷,受到朝廷嘉奖。历任光禄大夫,兵部侍郎,都

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享年 70 岁,著有《亦佳室诗文钞》和《从政杂录》。

父苏光彩,精医术;母庄氏,泉州城区人。

苏廷玉 5 岁起即在泉州读书。幼年丧父,勤奋好学,嘉庆八年(1803 年)

补博士弟子员,嘉庆十三年(1808 年)中举人。

嘉庆十九年进士后,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翰林院短期职位,

学习当官知识,一般为期三年),散馆(翰林院考核)后,任刑部主事,

勤审案,有能干之誉。

道光六年(1826 年),擢刑部员外郎。

道光七年(1827 年),京察(评审京官政绩)一等,拜刑部郎中。次

年,律例馆记名以备用。外放松江、江宁、苏州等府

道光九年(1829 年),补江苏松江府知府,未上任又调任江苏江宁府

代知府。安徽建德典史秦学健京控一案,株连多人,安徽省审问多年,仍

未结案。总督求助苏廷玉,苏廷玉用百日时间日夜审讯,终使秦学健服。

就任松江知府刚三个月,便调往苏州代知府之职。其时苏州税赋为全国之

冠,尤其漕税,民重绅轻。苏廷玉命绅户纳税,而民户减税,万民称颂。

道员至山东按察使

第30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02

泉州地情系列

道光十年(1830 年),迁任陕西延榆绥道道员。(道:省内政府的派

出办事机构;道员,掌一道之政,统辖属府)

道光十二年(1832 年),往丹阳代理江苏督粮道道员,再调任苏松太

道道员,后任山东按察使(按察使:巡抚属下,掌一省刑狱)。任山东按

察使时,苏廷玉平多起要案。

道光十三年(1833 年),苏廷玉调任四川按察使,署(代理)布政使(布

政使:巡抚属下,掌一省民政)。道光十四年(1834 年),回按察使本任。

道光十五年(1835 年),边境夷匪焚掠,布政使李义民督师往剿,苏

廷玉兼理藩条,并捐万金以济军饷,道光帝赏以花翎。

道光十六年(1836 年),擢四川布政使。

道光十七年(1837 年),马边屏山雷波猓夷大出劫掠,总督鄂山调兵

万余,两路并攻。苏廷玉进言曰:“师行逾万,而总督不亲往,事权不一,

恐偾事。”鄂山以老病为借口,结果两路兵皆无功而返。

道光二十年(1840 年),苏廷玉奉命返京。苏廷玉在四川七年,“严

办匪徒,民赖以安者数十州县;赈恤饥谨,民赖以生者十余万户。”离开

四川之日,“百姓遮道,万人泣送。”

道光二十年(1840 年)苏廷玉返京后,任大理寺少卿。(大理寺:掌

管刑狱之官署;少卿:掌管大理寺之副职)

同年,被命“休致国籍三年”,休官返乡,定居泉州府治老城区通政

巷北边。

根据《同安文史资料》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英军窥觎厦

门,苏廷玉于福州五虎门招募地方民众,组织民兵,聘神枪手训练。此外,

还捐资筑土堡于泉州海口,以防敌舰突袭。

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英国侵扰上海。道光再以四品京堂起用苏

廷玉办理苏州粮台,但也只有一年时间。次年归故乡,仍关心时事,并革

除盐商签摊之苦。

情系泉州

道光二十年(1840 年)苏廷玉离任后,直至咸丰二年(1852 年)去世,

定居泉州 12 年。

第305页

30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他捐资修建了考亭、文昌庙、尊经阁,撰写三寺庙观堂的修建碑文,

以及泉州通淮关岳庙的《觉世真经》、东街的《元妙观碑记》、市区北隅

的《泉州武帝庙记》等。

苏廷玉为泉州通淮关岳庙撰写《觉世真经》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二月,其子苏士准请人刻于庙中。其内容主要是儒家纲常说教和宗教宣传。

其中以“关帝垂训”要信众“做好人,说好话,读好书,行好事”这四句话,

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撰写《泉州府学明伦堂立匾记》,以弘扬

先哲、激励后代。

同年,买下 32 幅大士像,装璜后送泉州清源山弥陀岩珍藏,为研究

泉州近代文化、宗教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咸丰二年(1852 年),苏廷玉卒,享年 70 岁,葬于同安新店镇澳头。

后裔分布在泉州、晋江东石村、漳州、同安以及新加坡、泰国、香港、中

国台湾等地。

主要著作有《亦佳宝诗文钞》、《从政杂录》、《温陵盛事》等。

离任后,在移居泉州的 10 年中,苏廷玉热心公益事业。

1852 年,苏廷玉逝世,享年 70 岁。苏廷玉死后葬在新店镇,其墓及

碑已被毁,但其形状大致仍可辨认。苏廷玉墓前有两组石雕,排列在墓两侧,

除石马、石虎、石羊外,还有两尊文武石翁仲,是翔安保留较为完整的一

组古墓石雕。1987 年,该石雕群被运往同安博物馆陈列,供游人参观。

黄辅清(南安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 年)丁丑科吴其浚榜 1 人

王克敬(晋江人)

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己卯恩科陈沆榜 3 人

蔡鹏南(晋江人)

邓梦鲤(德化人)

郭鸣高(德化人)

第30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04

泉州地情系列

郭鸣高(1774—1842 年),德化县城西世科人。清代德化名进士,慷

慨捐资助学者。

郭鸣高生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农历四月十九日。幼年好学,

博览经史。逾冠,以文博得督学钱福祚赏识,选取入学第一名。嘉庆十五

年(1810 年)庚午科乡试中第 75 名举人,二十四年(1819 年)己卯恩科

会试中第 177 名二甲进士。钦点吏部主政,派充则例纂修,顺天府(今北京)

乡试同考官。道光九年(1829 年)补授稽分司主政,十一年补授文选司员

外郎,十二年考选河南道监察御史,十三年署理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掌陕

西道监察御史。任内极力办好多件实事。如屡次上疏奏请增加台湾各县学

额,广东乡试解额,严禁考试教官索贿受贿、勒索士子试卷费与代试舞弊

等。后钦放贵州贵阳府知府,转授思南府知府,丁酉科监试,兼署贵东道。

在任期间,勤于政事,积劳成疾。道光十九年(1839 年),辞官归隐。

郭鸣高 13 岁父母双亡,又两年祖父去世,由祖母陈氏铨官(1722—

1801 年)抚育成人。倾出自己一生薪俸所积白银 4000 余两(折合银元

5000 余元),交由县里公正能干士绅办理置义田,以每年收入资助全县学

子赴省、京参加文武乡、会试旅费,使每科能有更多才学之士应试,以多

出人才。为防止族亲侵吞义产,并规定:凡本族人不论亲疏均不得直接掌

理义产,仅予监理之权;其次,全县所有赴省、京应试学子,不分地域、

姓氏,均有享受资助的平等权利。后来,德化人民敬仰其盛德,于县署西

南侧建“崇义祠”,以示纪念。

郭鸣高还捐资于世科村本族“乾美堂”祠宇设立塾馆,延师教学,使

族人世代子孙亦受其惠。民国初年,废私塾办学校,族人为纪念他的业绩,

民国 12 年(1923 年)前后,将该经费假“厚乾堂”祠宇创办“鸣高小学”。

至民国 33 年(1944 年),全县随乡镇区划变更设校,鸣高小学并入县立

锦福乡中心国民学校(址设蒲坂),成为该校的分班。

郭鸣高卒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终年 69 岁。

生前著有《经史印示儿浅说》及《虫鸟吟诗稿》。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庚辰科陈继昌榜 5 人

第307页

30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杨庆琛(晋江人)

杨庆琛(1783—1867 年),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原籍晋江。自

幼聪明好学,13 岁入鳌峰书院,受业于名儒郑光策,与林则徐、廖鸿荃、

梁章钜等同学。清嘉庆九年(1804 年)中举人。二十五年(1820 年)中进士,

派往刑部所属各衙署学习,遂任主稿。道光九年(1829年)至二十二年(1842

年),历任刑部河南司主事、陕西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广东司郎中、

安徽宁池太广道、湖南按察使、山东布政使等。二十三年(1843 年),召

入京,改光禄寺卿。二十四年(1844 年)辞归。

杨庆琛一生悉心治吏,为官清廉,政绩显著。他在刑部任职较久,审

理许多疑难案件,从无差错,并且有大量冤假错案得到平反。他性喜吟咏,

写过不少诗文,其诗明白晓畅,有唐人风味。著有《绛雪山房诗集》。晚

年生活颇为困苦,但操守甚严。同治三年(1864 年),他重宴鹿鸣,奉旨

加二品衔。六年(1867 年)病卒于家中,享年 85 岁。

何 蕚(一作萼)联(由侯官考上,晋江人)

许有韬(晋江人)

龚作楫(晋江人)

肖捷三(惠安人)

道光二年(1822 年)壬午恩科戴兰芬榜 2 人

徐云骧(一作镶)(南安人)

王承勋(安溪人)

道光三年(1823 年)癸未科林召棠榜 2 人

郑用锡(金门人)

郑用锡(1788—1858 年),清代台湾淡水人,祖籍同安县金门。道光

三年(1823)进士,任同知。十四年在京都先后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

司员外郎。十七年返台湾,主讲明志书院,致力于地方建设。十九年自募

乡勇,抗击英军侵犯。著有《北廓园集》。

杜中士(改名彦士,晋江人)

第30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06

泉州地情系列

道光六年(1826 年)丙戌科朱昌颐榜 3 人

龚维琳(晋江人)

龚维琳,清朝道光丙戌进士,壬辰年任河南副考官。后任清秘堂办事,

督学湖南,为楚地培养不少真才。归乡后,主讲清源书院与诸生讲有用之学,

著有《芳草堂诗》、《芳草堂赋抄》。

作《拟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以“草衔长带,桐垂细乳”为韵)

曾维桢(一作祯)(由福建彰化考上,晋江人)

庄人瑞(一作耀)(惠安人)

道光十二年(1832 年)壬辰恩科吴钟骏榜 2 人

陈庆镛(晋江人)

陈庆镛(1795—1858 年),泉州西门外塔后村(今属丰泽区北峰镇人)。

进士第后,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授御史。是清末一位

著名的抗英和一系列改革政治、军事以匡国振民的主张的官员 .

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上奏《申明弄赏疏》,极力反对起用在鸦

片战争中丧权辱国而被革职的大臣琦善、奕山、牛鉴、文蔚等人,谏草流

传、读者咋舌,真声震天下,与朱琦、苏廷魁并称为“天下三大鲠直御史”。

他又是一位精研汉学和金石学学问渊博的学者,著有《籀经堂集》、《三

家诗考》、《说文辞》《古籀考》等。卒赠光禄寺卿,钦赐祭葬,进祀贤祠。

二十三年,海疆偾事,获罪诸臣浸复起用。庆镛上疏论刑赏失措,疏上,

宣宗嘉之,谕曰:“朕无知人之明,以致琦善、奕经、文蔚诸人丧师失律,

惟有反躬自责,不欲诿罪臣工。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

岂肯回护?”复革琦善等职,令闭门思过。於是直声震海内。

二十五年,迁给事中,巡视东城,以事诖吏议,左迁光禄寺署正。

二十六年,乞归。文宗即位,以大学士朱凤标荐,复授御史,蹶而再起,

气不少挠,叠上疏多关大计。自粤匪起,福建群盗蠢动,蔓延泉、漳、兴、

永诸郡。咸丰三年,庆镛疏陈利害,命回籍治团练。惠安妖妇邱氏煽乱,

侦获置诸法,赐花翎。俄以病请开缺。七年,逆匪林俊纠莆阳、仙游、永春、

第309页

30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南安群贼犯泉州,庆镛激厉士民固守,贼攻围数日而退。论功,以道员候选。

八年,卒於泉州,赠光禄寺卿,赐祭葬,荫一子知县,祀乡贤祠。

庆镛精研汉学,他是一位精研汉学和金石学学问渊博的学者,著有《籀

经堂集》、《三家诗考》、《说文辞》《古籀考》等。卒赠光禄寺卿,钦

赐祭葬,进祀贤祠。而制行则服膺宋儒,文辞朴茂,著有籀经堂文集、三

家诗考、说文释、古籀考等书。

李书耀(南安人)

道光十五年(1835 年)乙未科刘绎榜 2 人

黄宗汉(晋江人)

黄宗汉(1803—1864 年),泉州登贤铺(今镇抚巷)人,清嘉庆八年

(1803 年)生,7 岁丧父后由嫡长兄黄宗澄(嘉庆二十四年举人)教养成长。

道光十四年(1834 年),正式中举,第二年联捷中进士,初选庶吉士,散

馆改兵部主事,充任军机章京,历任员外郎、郎中,升御史、给事中。道

光二十五年,出任广东督粮道,调雷琼道,历山东、浙江按察使。黄宗汉

担任御史时,多所弹劾。云贵总督桂良昏庸废事,只因他是皇亲无人敢言,

黄宗汉不惧权势,上疏弹纠,担任广东督粮道时敢疏论该省大臣。

咸丰元年(1851年),黄宗汉迁任甘肃布政使。咸丰二年,擢升云南巡抚,

未到任又调浙江巡抚。上任后,正逢湖州一线漕粮搁浅,改留变价亏银 30

多万两,布政使椿寿情急自缢,黄宗汉疏请原米按新辟漕运路线运送京师,

获得允准,保证京城粮食供给。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南京,黄宗汉分兵

江苏、安徽境内,堵截太平军进入浙江要道。小刀会在上海起义,攻陷城池,

切断海运,黄宗汉建议改在江苏浏河受兑,使漕粮顺利北运。清军重兵驻

江南,江南大营后勤任务十分繁重,黄宗汉致书专办军务的钦差大臣向荣,

建议江、浙、赣三省按月定额接济,有效地解决江南大营军饷难题。咸丰

四年,文宗特诏褒奖,赐御书“忠勤正直”匾额,提升四川总督。

黄宗汉在四川总督任内,积极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咸丰六年(1856

年),被调回京都补内阁学士,兼刑部侍郎、顺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尹。

咸丰七年(1857 年)冬,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广州沦陷,黄宗汉被

第31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08

泉州地情系列

授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他力主抗击英法联军,沿途广招义勇,经过家

乡时募集神枪手。到广东后,驻扎在惠州(治所今惠阳县东),立即联络

绅民,办团练兵。在籍侍郎罗淳衍、京卿龙元僖、给事中苏廷魁与他密切

配合,锐意收复广州,时人称之为“一督三绅团”。

咸丰八年(1858 年)五月,英法联军再犯天津,直逼北京,清政府签

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激起广东人民的切齿痛恨。新安镇(今宝安县)

乡勇义愤填膺,杀死几个张贴告示的人。敌人攻陷新安镇,要求必须查撤“一

督三绅”。清政府竟认为黄宗汉“有碍和局”,免去他两广总督兼通商大

臣之职,调任四川总督。不久,黄宗汉又被召回京城,改侍郎后补。咸丰

十年,授吏部侍郎。

咸丰十一年(1861 年),穆宗继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她勾结

奕訢杀害载垣等八大臣,黄宗汉也因“迎合载垣,行为不端”而获罪,被

革职并宣布永不叙用,追回文宗御书“忠勤正直”匾额。同治二年(1863

年),得泉州同乡陈庆镛延请主讲清源书院,这才挈领家眷及数万卷书南归,

途经上海县得病,寄寓泉漳会馆。同治三年正月,黄宗汉在上海寓所病逝,

享年 62 岁,葬泉州涂门外赤山村。所著除奏议外,有《筹防纪略》、《筹

海纪略》等,长子黄贻楫为他编辑诗文稿名《黄尚书公全集》,书稿现存

厦门大学图书馆。

庄志谦(惠安人)

道光十六年(1836 年)丙申恩科林鸿年榜 1 人

庄俊元(晋江人,一作惠安人)

庄俊元(1808—1879 年),泉州西街甲第巷(今鲤城区)人,清嘉庆

十三年(1808 年)生。

故宅在泉州城内西街甲第巷。清道光十六年(1836 年)恩科进士,入

翰林,留京学满文,以散馆一等一名授编修,协助改造满洲文字。事毕,

出任甘肃西宁府尹,后兼道严,在任 6 年。咸丰三年(1853 年),他引退

回泉,寓居 30 年。在泉常兼书院山长,对地方文教事业多有建树。

庄俊元幼颖异,道光八年(1828 年)进秀才,越年为廪生。道光

第311页

30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十四年中举人。道光十六年成进士,点翰林,派习满文,散馆一等一名

授编修,历充国史馆纂修、协办翰林院事兼撰文、清秘堂校理,充庚子

顺天乡试磨勘官。道光二十三年,京察一等授甘肃西宁府知府,历署西

宁道台。道光二十六年二月,赴青海处理雍沙叶布少数民族案件,总办

军需事务。道光二十八年,黑城回民暴动,向上级禀请严办但必须区分

良莠,因此保全 30 多乡。又禁止种植鸦片,赈济饥民,禁止官吏乱抓百姓。

在任 6 年,以办理黑城回民之事意见与上级不合,告退返家。咸丰三年

(1853 年),在泉州办理城工团练。咸丰七年,因军功以道员即补。时

林俊在闽南起义,沿海紧张,由闽浙总督保举,以总办福建沿海团练大

臣用,奉旨简召,称病未赴。在泉州当绅士 30 年,凡兴举乐章、掌教书

院、请减重赋、捐置育婴、修葺废坟、劝息械斗等地方大事,都积极参与,

取得成效。其他如建宗祠以连同姓,续修宗谱,奖掖后进,体恤乡邻,

也做了不少好事。

庄俊元的性格外刚毅、内和婉,遇事开诚布公,亲朋同事都敬而惮之。

但爽直容易招谤,在籍办理团练,赞襄之人不无得失。俊元自撰之墓志称:

“四品官,况强仕,我方终,人方始。非见机,非知止,奈胆何,小无比。

谓归田,担可弛,磨蝎盘,不我已。一波平,一波起,鸠拙才,鼠穷技。

不平鸣,良有以。”抒发他生平遭遇的牢骚。

庄俊元好临池,善书法,特别是行书,潇洒遒劲,泉州一带流传甚多,

亦留意泉州方言,著有《俚言徵》一书。

光绪五年(1879 年),庄俊元去世,享年 72 岁,葬晋江县兴贤里石

阜盆山(今晋江县紫帽乡)。

道光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曾任甘肃西宁府知府道台,为官清正,

于上不合,遂告退返乡。在泉州当绅士 30 年,兴举乐章,掌教书院,奖

励后进,体恤乡邻,为善颇多。尤值称道的是他对泉州书坛的影响,他的

行书潇洒遒劲,法古辟新,其墨迹遍及泉州各大小寺院道观,为泉州宗教

文化、名胜景观留下丰厚历史遗产。“光汉体”书法就是泉州甲第巷人氏

黄光汉摹学庄俊元一路而创的。

庄俊元故居在泉州甲第巷,原有“翰林第”、“进士第”牌匾,文革

第31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10

泉州地情系列

中被废毁。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辛丑科龙启瑞榜 1 人

徐云骧(南安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甲辰科孙毓桂榜 1 人

潘渭春(南安人,一作仙游人)

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乙巳科萧锦忠榜 1 人

施琼芳(晋江人,由台湾考上)

咸丰九年(1859 年)己未科孙家鼐榜 2 人

王玉书(南安人)

陈寿嵩(南安人)

同治二年(1863 年)癸亥恩科翁曾源榜 2 人

龚显曾(晋江人)

龚显曾(1841—1885 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生,祖籍晋江县,

世居泉州城内。出身书香世家。祖父龚维琳,号春溪,授翰林编修。

龚显曾早年是同里举人许祖淓的学生,深为许祖淓赞赏。稍后与内兄

陈棨仁、内弟陈棨仪拜告老回乡的御史陈庆镛为师,攻研经学,旁及金石

考据学。

咸丰九年(1859 年),龚显曾考中举人。同治二年(1863 年),中进士,

授翰林编修。

龚显曾擅长古近体诗和骈文,是泉州晚清著名的诗人之一。咸丰九年

与许祖淓等文人雅士组织桐荫吟社,刊印《桐荫吟社甲乙编诗集》。他的

诗典雅艳丽,风调冠绝一时。

龚显曾重视对泉州乡邦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他与陈棨仁合辑《温陵诗

纪》,认真查阅上百种有关资料,逐一考订,甄录泉州 117 家诗作。龚显

第313页

31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曾收集的历代泉州人著述很多,有版本、抄本等。经他整理校订后钤上“晋

江龚氏校藏本”、“咏樵经眼”等印鉴便成珍本。

龚显曾平日好读书、著书,嗜好金石文字,常与当时各地的名儒一起

摩挲鼎彝,搜剔碑刻。其著作至今传世的还有《温陵遗书》抄本、《薇花

吟馆诗存》、《龚显曾丛抄》、《亦园脞牍》、《蒧斋金石目》、《蒧斋

诗话》、《金史艺文志补录》等。

光绪九年(1883 年),法越战事起,清廷派兵去安南拒抗法军,龚显

曾正任詹事府赞善。团练大臣林寿图奏请他为襄办。龚显曾到任后,积劳

成疾,于光绪十一年病逝。

黄谋烈(晋江人)

黄谋烈(1838—1915年),泉州东街观口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

是两广总督黄宗汉侄孙。15 岁中秀才,21 岁中举人,25 岁中进士,授内

阁中书。同治五年(1866 年)转礼部,派署精膳司掌印,受命核勘官韵字

划,因潜心韵学,三年完成《春部字韵校勘》,将字体讹俗、切音揉杂的

摘录出来。后又总校官韵。不久派他襄办朝廷大婚典礼,题补主客司郎中,

协修《学政全书》、则例馆帮纂。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告归。

光绪二十八年冬,泉州知府金学献邀集陈棨仁、黄谋烈、黄抟扶及泉

州巨绅商议筹办府中学堂。次年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建立,延请黄谋烈为正

总办。

黄谋烈家居 20 年,创办义仓,平抑米价,制定乡约,消弥械斗。光

绪三十一年,泉州遭遇特大洪水,黄谋烈主办急赈,函致南洋华侨和沪宁

郊商劝募,得赈款 5 万余元。

光绪年间,黄谋烈在泉州象峰巷开设晋记织布局,拥有旧式织布机 40

多台,聘请外地纺织机工传授技术,专织土布。这是近代泉州较早出现的

纺织手工业作坊。并增设晋源布店兼染房,自行漂染和销售。不久,上海、

天津等地机织布大量运销泉州,日本、英国的布匹也输入泉州,晋源土布

不能获利,两年后织布局停办,将资金转入商业。

黄谋烈曾辑录泉州风俗编为《从先维俗》一书,送礼部礼学馆备考。

另撰《广韵字源》一书。宣统年间(1909—1911 年)被选为福建省咨议。

第31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12

泉州地情系列

民国 4 年(1915 年)去世。

同治四年(1865 年)乙丑科崇绮榜 1 人

林梁材(晋江人)

同治七年(1868 年)戊辰科洪钧榜 1 人

王寿国(晋江人)

同治十三年(1874 年)甲戌科陆润庠榜 3 人

黄贻楫(晋江人)

黄贻辑(1850—1900 年),泉州承天巷内人。黄宗汉之子。同治十三

年(1874 年)探花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馆阁校勘,笃志文法、励

精图治、多谋善断、力为贤良伸张正义,转任刑部主事,严辞慎处,历官

湖北候补道,复调礼部主事,精研古学,校注古籍,丁忧服除。光绪元年(1881

年)入值南书房不久任广东学政,在任期间,整顿学院,奖掖人才,清光

绪二十六年十月义和团运动兴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先是利用义和团杀

洋人,后又利用洋人杀义和团,在这场斗争中,黄贻楫力劝朝廷对外宣战,

但未被采纳。于清光绪二十六(1900)卒于任上。

黄抟扶(晋江人)

黄抟扶(1848—1931 年),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生。祖籍晋

江县深沪镇,世居泉州后城。同治十二年(1873 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

授刑部浙江司主事。不久任秋审处总办,平反多起冤案,加员外郎衔,记

名军机章京。候补期间,因母病,请假急归,从此终生不仕。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黄抟扶负责泉州花桥善举公所,灾荒年

设法购买粮食,平价售给贫苦民众。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黄抟扶组办团练安定地方。光绪二十九年,黄抟扶和黄谋烈等人创办泉州

府官立中学堂。光绪三十年黄抟扶倡办并任由华侨黄奕住投资的清源种茶

公司经理,在清源山垦辟茶园,引进良种,延聘茶师,设厂制茶;又在城

内泮宫口设门市部销售清源茶和武夷岩茶。他讹称清源洞几株老茶树是宋

第315页

31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树,将此树茶叶带去菲律宾参加嘉华年会,获金质奖章,清源茶因而在东

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负有盛名(后因清源山土匪出没,茶园荒废)。光绪

三十一年,安溪、永春山洪暴发,泉州遭受水灾,晋江、南安、安溪三县

灾情惨重。黄抟扶和黄谋烈请泉州知府陈雪楞电禀福建省府,发银 2000 两、

米 500 石急赈。同时致函南洋各埠华侨及上海、宁波等地泉州商郊,募得

巨款赈济灾民处理善后。为此,黄抟扶受朝廷褒三品封典。同年清政府废

科举,黄抟扶和举人黄师竹等人创办南隅小学,后改名立成小学。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孔昭同驻扎泉州,登门拜谒黄抟扶,赠银元数千,

黄抟扶不受。民国 15 年(1926 年),南安华侨黄奕住出资 1.6 万元,委

托黄抟扶负责修复开元寺镇国塔塔刹铁链。

民国 20 年 6 月 17 日,黄抟扶病逝。

陈棨仁(晋江人)

陈棨仁(1837—1903 年),清道光十七年(1837 年)生于晋江二十

都永宁观音亭霞源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父陈大源,擅经商,家道殷实,

曾官通判。

棨仁自幼随父迁居泉州城厢三朝铺(今泉州市区象峰巷),天资聪颖,

有神童之誉。15 岁中秀才。主考官在其试卷上批云:“纵横排宕,一往情

深。”弱冠与内弟龚显曾(同治翰林)拜致仕御史陈庆镛为师。同治六年

(1867 年),棨仁乡试中举;同治十三年,进士及弟,初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改任刑部主事。奉命募赈直奉水灾有绩,又为朝廷治理台湾陈言献策,

得到朝廷及同僚的好评。上司叙劳呈报,诰授中宪大夫并花翎知府衔。棨

仁当京官,过了几年“恩许金銮窥院竹,时随仙杖傍宫槐”的生活,但他

厌倦宦海浮沉,不愿随时趋势,不久即以其父年高为由辞官回乡,遂不复出。

棨仁回乡后,在泉、漳一带主持书院,如泉州清源书院,南安石井鹏

南书院,同安双溪书院,厦门玉屏书院、紫阳书院,漳州丹霞书院,龙溪

霞文书院等。棨仁治学师承陈庆镛,上溯诸子百家、汉儒经学,旁及文字

训诂、金石考据,且工于籀篆。讲学授徒,前后 20 余年,桃李芳菲,遍

及闽南各地,金门与台湾亦有不少士子倾慕其名,不畏风涛,浮海来归。

棨仁博览群书,致力搜集、校订和收藏历代珍本、善本书籍,尤其注

第31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14

泉州地情系列

意征集、研究泉州地方文献,其“绾绰堂”及“读我书斋”藏书之质量与

数量居晚清泉州藏书家之冠,他并将所藏书籍分门别类,编成《绰绾堂书目》

12 卷。

棨仁诗文雅丽宏瞻,卓识独具,为时人称道。同治初,与同邑许祖淓、

洪显曾、黄梧阳等人组织“桐阴吟社”,经常雅会联咏,并将诗作结为《桐

阴吟社甲乙编诗集》行世。其诗作丰富。早期倾向王渔洋,以嘲风弄月,

应酬赠答,流连山川,咏怀古迹居多,以神韵风致见长。晚期经历甲午中

日海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国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诗作感

愤世变,苍凉激楚,有杜甫、陆游之余风。

棨仁一生致力于著述,著有《闽中金石略》15卷、《藤花吟馆诗录》6卷、

《说文丛义》4 卷、《闽诗纪事》10 卷、《海纪辑要》2 卷、《绾绰堂遗稿》、《温

陵诗纪 • 文纪》、《铜鼓考》、《岑嘉州诗注》、《绾绰书目》等。其中《闽

中金石略》为其倾注毕生心血之力作。棨仁经历 20余年,行遍八闽名山胜迹,

访拓唐、宋、元碑刻,收录自古至元代福建境内的碑铭崖刻,并著录清末

保存在福建的钟鼎、牺尊、镜脰、印信等商、周、秦、汉古物,皆募其形

状,附以考订,记述赅博,为福建金石学权威著作,书成未梓。直至民国

24 年方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

棨仁除讲学著述之外,凡俾益乡党之事皆踊跃参与,如管理义仓、监

督城工、总理乡团,无不身体力行。就在他去世前不久,还参加筹办泉州

府官立中学堂(今泉州第五中学前身),任学堂总办。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七月,卒于家,时年 67 岁。葬泉州东门外

新田万安山。太傅陈宝琛为其撰写墓志铭。

光绪二年(1876 年)丙子恩科曹鸿勋榜 2 人

施士洁(晋江人,由台湾考上)

施士洁(1856—1922 年),是施琼芳的次子;二祖父施菁华,由泉州

市晋江(现石狮市永宁镇西岑村)“移居台南”。

施士洁生于清咸丰五年乙卯(1856 年)。六岁能属对,有触类旁通之

妙。所以未冠之时,便举秀才。光绪元年乙亥(1875 年 },他二十一岁,

第317页

31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赴省参加秋试,中了举人;翌年,二十二岁,光绪二年丙子〔1876 年)上

京都参加春试,中了三甲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因为他无意仕途经济,不

久使辞官回归。这时,正逢唐景崧巡抚台清道,对文教事业颇为重视,施

士洁便受延聘在一所远近闻名的“海东书院”任山长(院长)。

施士洁还主讲于彰化“白沙书院”和“崇文书院”气在教学上,诲人

不倦,培养大批人才,对台湾学风的振兴起了一定的作用。光绪四年戊寅

(1878 年),施士洁与陈省三、汪春源等参加许南英(许地山的父亲)发

起的旧诗社团组织“崇正社”,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年)又参加唐景崧

巡抚创设的旧诗社团组织“斐亭吟社”.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年),唐

景崧再另创“牡丹诗杜”,施士洁被立为当事人。于是拈韵吟诗,教学课

事对台湾文学活动起了相当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施士洁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聘请,入幕参赞政事。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年),全国人民投入杭日救国阵线,施士洁也全力

以赴,与台南团练局统领许南英积极进行寡招义勇,走上抗日第一线。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年〕,施士洁为郑毓臣(鹏云)所辑录的《师

友风义录》作《序》。这部巨著共收诗作者 127 家,诗歌 270 首,可以说

是台湾近代诗人的诗歌总括。从施士洁的《序》中知道这部“藉吉光片羽

之珍,存知己一言之契”的近代咏台诗歌汇编,有许多反映“戊戌政变 \"

和“庚子之变”即的重大历史事件。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午),施士洁出任福建同安马尾厅长,民国六年

丁巳(1917 年)受聘入福建修志局。正当施士洁六十岁的时候,也就是民

国三年甲寅(1914 年),菽庄主人林叔臧举行四十寿辰,施士洁写了一幅

窝意深沉的长联恭贺。

在抑郁之中而终于鹭江鼓浪屿 , 时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 年)五月,

年六十八岁。

施士洁著有《后苏龛诗抄》十一册,《后苏龛词草》一册,《后苏龛

文稿》二册。这些著述于 1965 年经黄典权校订,将上述三种书合而为一,

作三册出版。还有与邱逸甲、唐景崧、罗大佑酬唱的《四进士同咏集》。

张 端(晋江人)

第31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16

泉州地情系列

光绪三年(1877 年)丁丑科王仁堪榜 3 人

叶应祥(南安人)

沈国器(安溪人)

陈锡恩(永春人)

光绪六年(1880 年)庚辰科黄思永榜 2 人

黄思永(晋江人)

黄思永,江苏南京人,原籍晋江。光绪六年(1880 年)庚辰科状元。

从此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后开办北京工

艺商局,还投资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组建北京爱国帐烟厂。光绪二十九年,

清政府设商部,黄思永被尚书载振聘为头等顾问,与张謇被时人称为“商

部实业两状元”。不久工艺商局停办,黄思永遂南归浦口任商埠督办,辛

亥革命以后,卒于上海。

道光 30 年(1850 年),太平天国起义,咸丰 3 年(1853 年)攻入并

建都南京。战乱中,黄家人多有罹难,其中即有黄思永父母。黄思永则由

其已行聘之金氏的父亲延师教读,直至同治 2 年(1863 年)与金氏完婚。

婚后,他以经史书法见长,教书、誊经,得以维持生计。同治 12 年(1873

年),他朝考后任职礼部,继又考入军机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载,

光绪 6 年(1880 年),他得中状元。

叶题雁(晋江人)

光绪五年,乡试中举;光绪六年,登进士,改户部主事。光绪二十三

年,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1895 年台湾举人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联合

在北京的台湾籍官员叶题雁、李清琦上书都察院代奏光绪帝反对割台。光

绪二十七年,任户部贵州司员外郎、户部陕西司郎中。光绪二十八年,任

陕西道监察御史。

光绪九年(1883 年)癸未科陈冕榜 1 人

王式文(晋江人)

光绪九年(1883 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 36 名。同年五月,

第319页

31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二年(1886 年)丙戌科赵以炯榜 1 人

蔡枢南(晋江人,由福建漳化考上)

蔡寿星,字枢南,石狮宝盖玉浦人,寄籍台湾彰化,光绪十二年(1886

年)丙戌科进士。户部主事。

光绪十六年(1890 年)庚寅恩科吴鲁榜 2 人

吴 鲁(晋江人)

吴鲁(1845—1912 年),清末政治人物、教育家、诗人。 福建晋江

池店钱头村人,也是泉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历任陕西典试,安徽、云

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资政大夫。吴鲁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广

筹经费,建立学堂吴鲁主张因材施教,按部就班,重用从海外留学归来的

人才。吴鲁能书善画,其字体沉雄峻拔,堪称大家。

同治十二年(1873 年)登拔萃科,入国子监。第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

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1886 年)考军机章京;光

绪十四年顺天乡试中举;光绪十六年殿试状元及第,授翰林编修,为福建

科举时代最后一个状元。

历任陕西典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

吴鲁以振兴文教为已任,把兴学育才当作施政的第一要义。

吴鲁因兴学育才卓著成效,而诰封为资政大夫。吴鲁关心国家命运。

庚子之乱,吴鲁困居孤城,满怀悲愁忧愤,作《百哀诗》。于宣统三

年(1911 年)闰六月,辞职返乡。民国元年(1912 年)10 月 8 日病逝。

吴鲁著有《蒙学初编》、《兵学经学史学讲义》、《教育宗旨》、《杂著》、

《国恤恭纪》、《文集》、《读王文成经济集书后》、《使雍皖学滇学西

征东游诸日记》、《正气研斋类稿》、《正气研斋遗诗》、《百哀诗》、《纸

谈》等,其中后四部著作曾刊印行世。

颜庆忠(永春人)

光绪十六年(1890 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 121 名。

第32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18

泉州地情系列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

光绪十八年(1892 年)壬辰科刘福姚榜 3 人

张炳文(晋江人)

黄尔沤(南安人)

傅国英(南安人)

光绪二十年(1894 年)甲午恩科张謇榜 2 人

李清琦(一作奇)(晋江人)

施之东(晋江人,由福建漳化考上)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戊戌科夏同龢榜 3 人

杨廷玑(晋江人)

汪春源(南安人)

汪春源(1869—1923 年),祖籍厦门,台南安平人。父亲汪翁牛,母

亲吴氏凤。

1895 年,甲午战败之后,清廷《马关条约》割台议和,汪春源作为台

湾举人,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他是最早参与上书反对的,《台湾风云》

作者阎延文博士称之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另外,汪春源又恰是台湾历

史上的最后一名进士。

1886 年由曾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选入海东书院,和诗人丘逢甲、许南

英(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之父)等人同窗攻读,一同加入海东吟社把酒赋诗,

这一年他才 16 岁。1888 年,他和爱国诗人丘逢甲到福州赶举,同榜高中。

1895 年春,25 岁的汪春源赴京赶考。风华正茂、踔厉风发的他,相

信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士之位是唾手可得的。然而,4 月 17 日,清朝特命

全权代表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乙未割台,举

国震惊,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

4 月 28 日,汪春源、罗秀蕙、黄宗鼎联合任户部主事的台湾进士叶题

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联名向都察院上书,强调台湾为东南门户,

第321页

31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割让宝岛,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他们发出 400 万台湾百

姓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心声。

因为汪春源在历史关头的特殊作用,《台湾三部曲》作者阎延文博士

称其为“公车上书”第一人。

汪春源 1898年中进士。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弃家内渡。历任宜春、大庾、

安仁、安义等县主持。辛亥革命后,定居鼓浪屿。著有《柳塘诗文集》。

陈浚芝(安溪人)

陈浚芝(1855—1901 年),原籍安溪,後迁居台湾淡水厅竹堑城西门

石坊。清朝政治人物,赐同进士出身。

光绪八年壬午科(1882 年)郑孝胥榜中举人,曾与布政使唐景嵩、举

人林鹤年倡设“台阳吟社”,著有《竹梅吟草》。曾入新竹梅社,竹梅吟社

及台北牡丹诗社为社友,又曾掌教新竹明志书院及台北明道书院,1894 年

笫五次赴礼部考试(会试),中为贡士,甲午战争爆发,未及应殿试而返台。

光绪二十年(1894 甲午年),中日战起,遂协办台湾防务以备寇。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割让台湾。浚芝与台湾名士邱逢甲等联

名奏请增加赔款以易台湾,勿割地资敌。书上,不报。浚芝劝唐景嵩成立

台湾民主国,领导军民抗日,并请召台南刘永福将军北上,部署抗敌机

宜。后唐景嵩软弱无能,且不听黑旗将军刘永福意见,闻日本占领军悬赏

六十万银两欲购其首级,大惊失色,不听军民挽留,立即辞卸总统职位,

假扮商人,乘轮内逃。台北失陷后,台南亦告失守。见局势已无可挽回,

义愤填膺,纵横泪下,耻为异族之奴,愤然携眷离台内渡,归籍福建安溪,

掌教考亭、崇文两书院。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在京补殿试并被取为三甲笫一百八十四名进

士。目睹清政日非,遂无意仕进,归隐经岭,(1901 年)在经岭病逝。(摘

自:安溪县志)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癸卯科王寿彭榜 2 人

曾兰春(德化人,一作莆田人)

第32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20

泉州地情系列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癸卯科经济特榜 1 人

吴钟善(晋江人)

光绪三十年(1904 年)甲辰恩科刘春霖榜 5 人

林 骚(晋江人)

林骚(1874—1953 年),清末泉州人。生于同治十三年。父林霁,县

廪生,素好书法,去世时林骚未满两岁,家道贫寒。光绪卅年(1904 年)

进士,授镇江知县,因无意仕途,告假归里,致力吟咏,为一代诗人。著

有《半邨诗集》。

林骚天赋聪慧,稍长,入二兄翀鹤塾馆读书。他曾患脖颈瘰病,抱病

三年,依然手不停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以第一名秀才进泉州府

学,试卷得“句有惊天”的批语。光绪二十八年中举人,光绪三十年与林

翀鹤同科中进士,官府赠“同怀同榜登科”匾额,传为佳话。

林骚中进士后,授镇江县知事。任内耳闻目睹官场腐败,遂无意仕途,

退居乡里。民国元年(1912 年),任明新小学校长。同年 5 月,执教昭昧

国学,后被推任泉州公路局局长,未几退隐家居。

林骚为近代泉州著名诗人,主持泉州温陵弢社多年,一生诗作 4000

多首,计 19 卷,其中不少是反映忧国忧民的诗篇。

林骚写作诗文极为严谨,生活虽然清苦,却从不把诗文作为商品媚众

牟利。他认为:“文字之贵,不在堆金砌玉、文过饰非,而是实事求是、

褒贬得宜。”

泉州解放后,林骚被选为泉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积极参政议政。

1953 年,林骚逝世,享年 80 岁。

林翀鹤(未殿试,晋江人)

林翀鹤,泉州人。光绪卅年(1904 年)与其弟林骚同榜登进士第,时

人传为美谈。书法摹仿颜真卿,泉州洛阳桥蔡襄祠中四块石刻诗碑即出其

手笔,在林翀鹤少年时去世。

林翀鹤生性高尚,为人忠厚,勤谨俭朴。进秀才后,在泉州梅石书院

设馆教学,学员负笈来从甚多,多所成就。光绪三十年(1904 年)举进士。

第323页

32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辛亥革命泉州光复前后,地方不靖,大家推他为保安会长。民国元年(1912

年)被聘为明新小学堂名誉校长,民国 5 年任泉州中学堂校长。民国 14 年,

任泉州启明女校国学专修院(院址设在今许厝埕)院长。同年,集侨资创

立泉洛汽车公司,任经理。

林翀鹤擅书法,尤长行书。其书法“运笔轻快飘逸,善藏锋,不见其

出入处,如古屋漏痕,混然天成”,俊逸秀丽,别具韵致。

民国 21 年,林翀鹤病逝。

林 乾(南安人)

林乾(生卒年月不详),德化梓溪(今属大田县)人,原籍南安。为柏叶、

驷岭等地林氏之始祖。

吴 增(未殿试,南安人)

吴增,清同治七年(1868 年)出生于南安丰州埔头,后随父移居泉州。

1902 年(光绪二十八年)考中举人,三十年会试考中进士,被聘为清

源书院山长。1909 年(宣统元年)点内阁中书,在京任职,目睹朝政腐败,

慨然辞官。1922 年(民国十年)受华侨吴记藿之聘,在泉州创办嘉福职业

学校,1930 年(民国十八年)任泉州昭昧国学校长,同时先后担任泉州中

学董事长和泉州公立学堂、培元学校、福建省立中学等校教员,为社会培

养大批人才。

吴增善写诗,以诗歌表达其热爱祖国,关切民众的思想感情,1908 年

(光绪三十四年)作《泉俗激刺篇》46 首,揭露清末社会的黑暗和风俗的

败坏。1934 年(民国二十二年),泉州诗人组织社,吴增在社中独树一家

诗风,至 1937 年(民国二十五年),连续创作蕃薯诗 197 首,以诗歌形

式记述蕃薯传入及发展的历史。抗日战争爆发,他写了《抗敌歌》宣传抗

日救国人人有责。

李景铭(金门古宁头南山人,移居福州,由闽县考上)

第325页

WEN JINSHI

第32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24

泉州地情系列

宋 朝

元祐六年(1091 年)辛未科 1 人

崔升之(惠安人)

政和二年(1112 年)壬辰科 2 人

杨 友(晋江人)

杨友,生卒年不详。宋徽宗赵佶政和二年(1112 年)壬辰科武举及

第第一。杨友高中武状元后,于绍兴初年官知钦州。交趾(今越南)与钦

州前任官员因盐利问题,常发生磨擦,几至刀兵相见,交趾遂阴谋举兵犯界。

杨友到任后,主动遣使与其修好,并设宴款待交趾国使者于天涯亭。当话

锋谈及两国边界问题时,杨友据理力争,执枪直立亭口,威风凛凛地问道:

“能否亭前激战几个回合?”交趾使者一时语塞,自知理亏。临别,杨友

作诗送之。交趾使者十份敬佩杨友的文事武备,赞赏杨状元的为人,遂打

消了进兵

大宋的企图。当地的老百姓闻知此事,送杨友一绰号“杨铁枪”。杨

友官终于廉州知州,因为官有德政,入祀名宦。《宋诗纪事补遗》收录了

杨友《别使者》中的两句诗。

陈师颜(晋江人)

政和五年(1115 年)乙未科 1 人

陈师良(晋江人)

宣和三年(1121 年)辛丑科 1 人

杨 澄(晋江人)

宣和六年(1124 年)甲辰科 4 人

杨允济(晋江人)

第327页

32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陈 诏(晋江人)

陈致柔(晋江人)

陈知言(永春人)

建炎二年(1129 年)戊申科 2 人

朱文明(晋江人)

陈 (一作秘)(永春人)

绍兴二年(1132 年)壬子科 1 人

黄(一作董)权(一作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科,晋江人)

绍兴五年(1135 年)乙卯科 3 人

胡希广(晋江人)

杨惟康(晋江人)

蔡 能(晋江人)

绍兴二十一年(1151 年)辛未科(一作绍兴二十年庚午科)2 人

黄 申(晋江人)

萧 振(一作绍兴三十年庚辰科,晋江人)

绍兴二十七年(1157 年)丁丑科 1 人

郭 山(晋江人)

隆兴元年(1163 年)癸未科 1 人

谢 仁(一作人)杰(晋江人)

乾道二年(1166 年)丙戌科 2 人

陈 仪(晋江人)

庄汗辅(永春人)

第32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26

泉州地情系列

乾道五年(1169 年)己丑科 3 人

孔 异(晋江人)

黄 营(晋江人)

邱(一作丘)知刚(晋江人)

乾道八年(1172 年)壬辰科 1 人

林宗臣(晋江人)

林宗臣(1133—1189 年),宋晋江安海前林人,出生于武林世家。少

时气质非凡,膂力绝人,在家庭的薰陶下,自幼开始习武,将来报效国家。

南宋乾道八年(1172)武试时,骑射、策问皆第一,即武科状元。

初授襄阳(今湖北)帅府机宜官,后擢阁门宣赞舍人。林宗臣为人忠

勤正直,朝廷论对时,他言辞激烈,指出泉州、漳州、汀州的三州经界存

在着不行的弊政,他愤激深切,敢于直指朝中奸臣,得到理学家朱熹的称赞。

林宗臣出知广西钦州时,即对边防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几经论证,上奏朝

廷,为宋廷加强边备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淳熙九年(1182)任军器

副监,协助黄定监制兵器,以供军用。宋淳熙十四年(1172)宋高宗病死,

林宗臣力陈抗金方略,并陪同陈亮视察江淮前线的要塞,深入研究分析金

国现状,上奏宋孝宗,指出金国内部矛盾激烈,政局不稳,朝廷应积极备战,

准备北伐。但他的主张却遭到主和派的反对,无法施展抱负,最后卒于任上,

终年 56 岁。

淳熙二年(1175 年)乙未科 3 人

陈彦直(晋江人)

张次郭(晋江人)

黄 甫(南安人,一作晋江人)

淳熙五年(1178 年)戊戌科 2 人

黄 旦(南安人)

颜 开(永春人)

第329页

32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淳熙八年(1181 年)辛丑科 3 人

谢 谠(晋江人)

王 造(晋江人)

林 岳(晋江人)

淳熙十一年(1184 年)甲辰科 3 人

谢必万(晋江人)

张次仲(晋江人)

张大用(晋江人)

淳熙十四年(1187 年)丁未科 1 人

黄褒然(第一名,晋江人,由浙江平阳考上)

绍熙元年(1190 年)庚戌科 3 人

萧天兴(一作与)(晋江人)

郑良叔(一作叔良)(晋江人)

林伯玉(晋江人)

绍熙四年(1193 年)癸丑科 2 人

林一飞(晋江人)

庄 舒(特奏名,晋江人)

庆元二年(1196 年)丙辰科 4 人

廖叔政(晋江人)

廖叔政,登庆元丙辰武举,历上林、兴宁令。琼莞寇作,帅令督捕,

辄以捷报。复剿古县猺寇,台阃上其功,辟守吉阳,改高州,就除邕、管。

逾岁以祠归里。戊寅海寇之警,与寓公储襄募集民船掩覆,获其酋。郡守

真德秀荐守金州,命未下而卒。

陈汝刚(晋江人)

第33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28

泉州地情系列

谢学礼(晋江人)

吴文益(晋江人)

开禧元年(1205 年)乙丑科 1 人

张虎臣(晋江人)

嘉定元年(1209 年)戊辰科 1 人

谢学诗(晋江人)

嘉定十三年(1221 年)庚辰科 1 人

杨 熊(晋江人)

嘉定十六年(1224 年)癸未科 1 人

石 城(晋江人)

绍定二年(1229 年)己丑科 1 人

黄朝举(晋江人)

绍定五年(1232 年)壬辰科 1 人

储 申(上舍释褐,晋江人)

科年未详 1 人

赵良寿(晋江人)

第331页

32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明 朝

科年未详 1 人

侯坤童(正德九年、1514 年授南京留守右卫军,南安人)

嘉靖十四年(1535 年)乙未科 1 人

俞大猷(晋江人)

嘉靖十七年(1538 年)戊戌科 1 人

翁思诚(晋江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丁未科 1 人

邵应魁(金门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癸丑科(一作二十三年甲辰科)1 人

林凤至(晋江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丙辰科 2 人

丁一鉴(晋江人)

洪有则(南安人)

万历二年(1574 年)申戌科 1 人

王有麟(晋江人)

万历五年(1577 年)丁丑科 2 人

丁一铠(晋江人)

邓 钟(晋江人)

第33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30

泉州地情系列

万历八年(1580 年)庚辰科 1 人

欧阳彬(一作欧阳建彬,一作欧建彬)(晋江人)

万历十一年(1583 年)癸未科 8 人

王鼎辅(晋江人)

方日升(晋江人)

邓中溥(晋江人)

黎国 (一作 ,一作燡)(晋江人)

童 龙(晋江人)

许国威(晋江人)

丁衍忠(晋江人)

陈有光(晋江人)

万历十四年(1586 年)丙戌科 2 人

陈文芳(晋江人)

欧阳寨(晋江人)

万历十七年(1589 年)己丑科 4 人

黄守魁(晋江人)

黄守魁(1551—1621 年),明晋江潘湖人。宋进七江都令金墩黄府之

十三世孙,潘湖天麟黄权九世裔孙。

幼岐嶷嘉靖间,倭寇剽掠,为避征役幼随父日章与母匐伏于南安白鹤

山,戈戟间亡失,被贼获去,欲挈之东其祖父天伦贷金赎回读书,不沾沾

章句,志在四方,适有欲入都门者,与偕行寓长安四五年试,中书岁满,

例出为郡判。守魁未周年即投笔弃去发箧读太公阴符务,为天下敌,乃隶

籍于南安鹤山密云中,卫执武经,应顺天试,万历已卯中式第四名,武举

效用于蓟辽总督。壬午年,复举顺天试至明万历十七年(1589)已丑遂成

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即探花,计前后诸武试暨进士,挂名不出四名之外。

第333页

33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初授南京浦子口守备操抚,王用汲见而奇伟之,升河南都司佥事,调江西

升四川都司镇建昌从征,土酋杨应龙叙功加秩。升大同参将转福宁参将。

海不扬波兵尽超距,擢广西参将未任,调松潘副将征建南有功,执世职土

豪不用命者,置之法,恩威大著,升四川正总兵官。天启元年,升南京五

军右府,实授骠骑将军,秋复有援辽之命,升南京大总督。酋以数人拥守魁,

而众散城市屠杀,又到舟中掠家属。守魁乘间夺酋刀以身殉职,年七十。

妾万氏投水殁焉。麾下得脱者,密备棺衾葬之江侧。天启元年九月也。事闻,

钦赠都督同知谥武烈,赐祭葬迁茔于潘湖欧岭黄厝山麓茔朝潘湖。荫子魁

南黄兆昌千户世袭。因功德卓著其裔遂取其 金湖 为其祖号,历官至南京

大总督,

撰有《潘湖白鹤拳谱》、《潘湖临漳文山本宗录》等。

陈 著(晋江人)

蔡仕雅(晋江人)

周文郁(金门人,一作南安人)

万历二十年(1592 年)壬辰科 3 人

林武苴(晋江人)

张嘉策(晋江人)

庄志传(晋江人)

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乙未科 3 人

杨洪震(与同科李梦帅一作万历二十年壬辰科,晋江人)

李(一作林)梦帅(晋江人)

林 慎(安溪人)

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戊戌科 2 人

罗奇会(晋江人)

尤应宪(晋江人)

第33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32

泉州地情系列

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辛丑科 2 人

黎国炳(晋江人)

施显槃(一作獬)(晋江人)

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甲辰科 3 人

陈有纲(晋江人)

陈有纲(1574—1643年),明石狮永宁卫所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武探花,以少好武艺,读兵书数十卷,明末授以武英殿编修,迁兵部主事,

晋员外郎,旋转南海兵备道道员,军器监丞。天启元年(1621 年)累迁前

锋游击,巡抚张国抚赏其武功,推为中军守备,守六合御农民军,崇祯十

年(1637 年)出守太湖。广东南澳副总兵。

吴炳冲(晋江人)

林 璧(晋江人)

万历三十五年(1607 年)丁未科 4 人

庄安世(晋江人)

庄安世(1574—1644 年),宋泉州鲤城北峰浦西人,民生。自幼好武

艺,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名,前所舍。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九月中武

状元,明神宗命大理寺卿郑继之,知武举。命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

讲林尧俞,泉州大房人史继偕任武举考试官,庄安世没有可承袭的官爵,

以一介民生获得中武状元,实属不易,与庄安世文状元黄士俊广东顺德人,

同年中状元,其时杨镐指挥的四路明军被后金击败使朝野一片震惊,庄安

世挺身而出,被神宗命为北方守备,在通州协助徐光启练兵。熹宗即位,

庄安世壮志难酬,曾称病解甲归乡。思宗即位,庄安世被召入京,任武英

殿侍讲筵官、兵部主侍卫、锦衣卫侍领。几年后,后金兵再次攻入明境,

深入腹地,京城森严,朝廷召庄安世带兵入援,但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言

和,而养精蓄锐埋伏于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农民军也乘机攻入河南,占领洛

阳。不但使剿灭后金报国之志成为泡影,而且兵饷日增、民怨沸腾。加上

第335页

33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孔有德、李九成等叛军一路烧杀,崇祯帝处于内外交困,调集庄安世等人

马围剿,但依然久攻不下。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

顺军 兵临北京城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十九日崇祯帝以无颜见先帝之憾,

自殁于煤山一棵大树上。而状元庄安世身先士卒,冲向城中。他负伤拼搏,

也在这烟火纷飞、刀光剑影的夹战中,为国尽忠,阵亡于京郊沙场。事后,

南明唐王朱聿键悉闻庄安世去逝,特赐“一门忠孝匾以旌其忠贞报国之志,

至今泉州庄氏祠堂门前大仍悬挂“一门忠孝”匾。

刘 廷(一作延)藩(晋江人)

黄 龙(晋江人)

蔡光宗(晋江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庚戌科 1 人

刘 捷(金门人)

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癸丑科 1 人

洪际元(晋江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7 年)丙辰科 3 人

林 岩(晋江人)

洪先春(晋江人)

孙其贤(惠安人)

万历四十七年(1620 年)己未科 1 人

秦(一作蔡)良弼(晋江人)

天启二年(1622 年)壬戌科 4 人

苏梦仪(晋江人)

苏梦仪,天启壬戌武进士。

初授浙江嘉兴守备,迁浙江温台游击。以诛乱首杨凤、金龙,擢湖广

第33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34

泉州地情系列

黎靖参将。又以平宣慰司彭象乾等功,擢湖广总兵官,晋后军都督同知,

提督安庆。

张献忠出没劫掠,梦仪子参将国玮备兵江口,大破之,人赖以安。

癸未,闯寇(李自成)东下,郡县望风披靡,寇帜四布。废将杜宏域、

马进宝、杨振宗、谢宽开城应寇,梦仪巷战被执。百计陷诱,终不屈,遂遇害。

事闻,帝辍朝谕祭,晋阶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加后军府大都督。赐祭葬,

谥“武愍”,荫一子绵衣卫将军正千户,世袭崇祀忠义祠。

邓光汴(晋江人)

郑鼎英(晋江人)

黄奕熙(惠安人)

天启五年(1625 年)乙丑科 3 人

刘光鼎(晋江人)

孙 孕(一作胤)武(惠安人)

陈一元(惠安人)

崇祯元年(1628 年)戊辰科 1 人

李梦麟(南安人)

崇祯四年(1631 年)辛未科 1 人

蔡全斌(晋江人)

崇祯十三年(1640 年)庚辰科 2 人

丁天禧(一作崇祯十年,晋江人)

郑鸿逵(南安人)

崇祯十六年(1643 年)癸未科 1 人

张南任(南安人)

第337页

33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清 朝

康熙六年(1667 年)丁未科 1 人

李 默(晋江人)

康熙九年(1670 年)庚戌科 3 人

张腾龙(惠安人)

林肤功(永春人)

林万选(永春人)

康熙十五年(1676 年)丙辰科 1 人

骆 俨(惠安人,一作邵武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乙丑科 2 人

许世忠(晋江人)

章茂隆(永春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戊辰科 4 人

张天隆(晋江人)

王(一作颜)廷(一作庭) 锡(晋江人)

郑 毅(永春人)

孙士澜(永春人)

孙士澜,永春县儒林里 ( 今儒林村 ) 人。工书能属文,武功高超,箭

无虚发。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1687 年 ) 武举人,二十七年戊辰 (1688) 武进士,

殿试三甲第 19名。任浙江温州镇标游击署宁波参将。在任期间,“兵不妨农,

民无忧盗”。暇即读书作字,尝日:“将不知书必非名将。”以征叛逆入

缅甸有军功,诰授武德将军。

第33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36

泉州地情系列

其子或文或武皆有功名。

康熙三十年(1691 年)辛未科 1 人

魏学澎(晋江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丁丑科 3 人

李(一作郑)建功(南安人,一作同安人)

马新庄(南安人)

黄(一作郑)良士(永春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庚辰科 2 人

林奏功(晋江人,一作南安人,一作同安人)

董晋轰(晋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癸未科 1 人

施尚瑗(晋江人,一作同安人)

康熙四十五年(1707 年)丙戌科 5 人

郑秉谠(晋江人)

方玉玑(南安人)

王严龙(安溪人)

李庚籍(永春人)

郑 斯(一作时)保(永春人)

康熙四十八年(1710 年)己丑科 1 人

曾应联(晋江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4 年)癸巳科 1 人

洪继龙(一作康熙五十四年,晋江人)

第339页

33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康熙五十四年(1716 年)乙未科 1 人

王中璜(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康熙六十年(1722 年)辛丑科 3 人

王观涛(晋江人)

张蒲璧(惠安人)

王 烈(一作雍正二年,惠安人)

雍正元年(1723 年)癸卯科 2 人

林时龙(一作康熙五十四年,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傅奏启(一作雍正十一年,南安人)

雍正二年(1724 年)甲辰科 5 人

黄国英(一作荣)(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黄大山(南安人)

王 世(一作烈)臣(惠安人)

陈鸣夏(与同科陈如雄一作雍正五年,惠安人)

陈如雄(惠安人)

雍正八年(1730 年)庚戌科 4 人

黄廷玉(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黄世熺(晋江人)

吴得升(南安人)

苏 徽(一作微)典(南安人)

雍正十一年(1733 年)癸丑科 3 人

柯国栋(晋江人,一作潮州人)

黄绍培(惠安人)

第34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38

泉州地情系列

王 永(一作记)清(一作雍正八年,惠安人)

乾隆元年(1736 年)丙辰科 1 人

吴得元(南安人)

乾隆二年(1737 年)丁巳科 2 人

艾 晋(会试中式,未殿试卒,晋江人)

陈国器(惠安人)

乾隆四年(1739 年)己未科 1 人

刘(榜姓施)五福(晋江人)

乾隆七年(1742 年)壬戌科 1 人

黄世煌(晋江人)

乾隆十年(1745 年)乙丑科 1 人

黄世瑛(晋江人)

乾隆十三年(1748 年)戊辰科 1 人

邱英略(一作乾隆十六年,惠安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丁丑科 1 人

陈国珍(一作乾隆二十年,惠安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庚辰科 2 人

庄 鲲(晋江人)

庄(榜姓王)鲤(晋江人,一作同安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辛巳科 1 人

第341页

33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吴虎臣(南安人)

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己丑科 1 人

施联登(一作癸)(晋江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辛卯科 1 人

林大茂(晋江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戊戌科 1 人

陈瑞芳(安溪人)

陈瑞芳,泉州人,原籍安溪,由武进士官闽安都司。

嘉庆五年(1800 年),翰林院修撰赵文楷为正使、内阁舍人李鼎元为

副使册封琉球。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仍有私商从事海上贸易,他们勾结官

吏,假给文引,或勾结武装,聚居为寇,横行海上,迫使册封琉球使船,

不得不配备大量的军士武器以防册封使受到侵扰。因此,委闽安左营都司

陈瑞芳领兵百名护头号船,遵例加一级为三品顶带,并掌管淡水“井”的钥;

南澳左营守备王得禄领兵百名护二号船。陈瑞芳护送册封琉球使节到琉球

后,因犯痢病,卒于琉球,年四十三。

陈瑞芳护送头号使船到琉球后,能严施法令,约束兵丁,琉球人民感

激他。他在琉球去世后,国王让贡使捎来赠银 700 两,拟赠送陈瑞芳子孙。

清仁宗下旨,从福建省公项内拨银 300 两,交陈瑞芳子孙作为葬祭之用,

退还琉球国王赠送的银子。

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甲辰科 1 人

黄浩然(晋江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癸丑科 1 人

周自超(永春人)

周自超(1760—1837 年),清迎福里前溪(今泉州永春桃城桃溪村)

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卒于道光十七年(1837 年)。

第34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40

泉州地情系列

幼聪颖,博学能诗文,工书法。年青时参加童子试,名列前茅。以勇

力过人,遂应考武科,中武举人。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探花进士,钦点

探花及第,被委为侍卫。随御驾至热河,抓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赏

穿黄马褂,诰封武功将军。

嘉庆七年(1802 年)八月,与蔡牵战于高崎,杀蔡将辛德成等三十余

人,并乘胜以渔舟追至铜山宫口,攻战义军营地,被任命代理海门总兵,

兼管平海。清政府以自超镇压有功,提升为崖州参将,兼香山水陆协统,

保荐提举为虎门总兵。

稍后,在一次战役中,自超辖内的新会黄象新炮台被义军攻占,上司

以他疏于防范,给予革职留任。自超为向清王朝表忠赎罪,即率兵会同其

他镇压部队,与蔡牵大战于桅夹门。他率部追踪深入,为义军伏舟包围,

身受重伤,乃裹创奋力还击突围,发大炮击沉义军船艘,引弓射杀蔡将三

人落海,被围部队始得逃脱。事闻于朝廷,他官复原职。

自超与蔡牵义军作战十数年,屡为清朝统治阶级建立功勋。告病乞归。

返里后,在桃溪之虎溪山坳,建屋舍数间,题其额说 环谷草堂,每日以

赋诗弹琴自娱。后来,朝廷考绩,以自超宿著贤劳,诏令重新征召任用。

他托词以眼力衰退,不堪驱驰逊谢。从此足迹罕至城市,幅巾藜杖,自甘

淡泊,萧然如寒士。一心课督子孙读书写字,耕种田园,而戒涉足仕途,

自己亦绝口不谈战功。道光十七年(1837 年)卒。

著有《环谷草堂诗集》行世。

嘉庆六年(1801 年)辛酉科 1 人

刘肇元(惠安人)

嘉庆十年(1805 年)乙丑科 1 人

刘梦超(惠安人)

嘉庆十三年(1808 年)戊辰科 1 人

刘大峰(惠安人)

第343页

34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嘉庆十四年(1809 年)己巳科 1 人

黄时忻(南安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 年)丁丑科 1 人

曾南英(晋江人)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庚辰科 1 人

萧捷三(惠安人)

道光十五年(1835 年)乙未科 1 人

刘开基(惠安人)

道光十六年(1836 年)丙申科 4 人

叶绍(一作超)飏(晋江人)

刘开泰(惠安人)

刘锦标(惠安人)

何上先(惠安人)

同治二年(1863 年)癸亥科 1 人

戴蜚声(南安人)

同治十年(1891 年)辛未科 1 人

林祖武(永春人)

同治十三年(1894 年)甲戌科 1 人

林克彰(永春人)

同治年间 1 人

第34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42

泉州地情系列

黄正元(惠安人)

光绪二年(1876 年)丙子恩科 1 人

林清(一作请)高(永春人)

光绪六年(1880 年)庚辰科 2 人

黄培松(南安人)

黄培松(1855—1925 年),南安尚卿乡科山村高肥山角人,武状元出身。

精通武艺。清光绪、宣统年间以琼州镇总兵,记名提督驻广东,曾率兵多次

镇压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13 年被袁世凯任为福建护军使,授陆军中将。

1922年授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培威将军,加上将衔,1926年追授陆军上将。

黄培松清咸丰五年(1855 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市洪梅镇山溪,少时习

文,应泉州府试,屡试不中。因身体魁梧,臂力过人,便弃文习武,拜晋

江罗溪(今属鲤城)武举人黄纪堂为师。光绪二年(1876 年)丙子科武举,

培松获乡试第二名,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 年)庚辰科武科会试,获第

一名,武会元;殿试钦点武进士一甲第一名,武状元及第。相传黄培松殿

试时,使用兵器是大刀,舞弄中突然失手,大刀几乎着地时,他灵机一动,

用脚踢起,继续飞舞。事后,考试官召问此法,他回答“魁星踢斗”。考

试官认为其武艺有独创,状元便为他所得。

黄培松初授一等侍卫(正三品),在大门当差行走(按例非旗人的一

等侍卫不能任内庭的御前侍卫或乾清门侍卫)。三年任满后,兵部请补参

将,光绪十四年授任广西郁林营参将(正三品)、后任广东南雄协副将(从

二品),广州协副将,光绪三十年,升琼州镇总兵(正二品),记名提督(从

一品),光绪末年曾署高州镇水陆总兵,宣统末年改署广州协副将。

宣统三年(1911 年)三月二十九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被俘的革命

党人受审时,培松以协督职务参与审判,并受命为监斩官。

同年五月,清廷以军功赏黄培松名号“卓勇巴图鲁”,赏头品顶戴。

清末战乱不断,朝廷财政入不敷支,前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广西军费

无法报销,黄培松也代为增开赌规筹募军费,并指派部将庇赌。此举引起

第345页

34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了广东乡绅的不满,广东布政使陈夔麟遂上奏参劾,但随着清政府在几个

月后倒台,弹劾之事不了了之。

培松会审革命烈士,引起泉州革命党人的愤慨。武昌起义后,泉州革

命党人发动群众将泉州开元寺前为培松中状元树立的状元牌坊拆毁。民国

建立后,黄培松被袁世凯召入北京任参军一职。民国 2 年(1913 年),培

松为福建护军使,陆军中将衔,驻福州。不久,护军使一职被裁撤。黄培

松的权力也渐被时任镇守使的李厚基超越。

民国 4年,厦门革命党人组织反袁起义失败,培松时任福建漳泉总司令,

驻厦,加强镇压革命党人,并与厦门豪绅、商会总理黄世金勾结,破坏革命,

时称“二黄”。革命党人为密除“二黄”,遂派杨子熙行刺黄世金,又派

庄汉民利用黄培松来泉之机,途中拦截,但均未成功。

民国 5 年 6 月,北洋军阀上台执政引起了南方各省的不满。

民国六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军政府出兵讨伐,护法战争爆发。

民国七年,北军和南军在粤闽交界上发生战斗,黄培松所部闽军在彰厦

一线防守。初期双方形势颇为僵持,其后北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部份北军军官

投向南军。漳州,厦门等地相继失陷。黄培松所部退守在泉州一线。闽,浙军

各部节节败退。十月,黄培松率第十二混成旅南下再战,督军李厚基也再向

北洋政府求援。段祺瑞派往支援的北军也被陈炯明和蒋介石率领的粤军击败。

其后,南北在外国势力的调停下进行停战议和,战事才告消弭。而福建进入南

北共治的局面。之后北洋政府委派萨镇冰为福建清乡督办,萨是培松的旧交,

同为前清将领,所以举荐培松为会办,负责清剿土匪,规管民团,并调停各军

的矛盾。培松目睹革命党人为国捐躯的壮举、清政府的腐败、袁世凯的卖国、

南北军阀的混战,对时局的认识有所提高。由此凡事持重,不滥施刑杀。北洋

政府为此授以将军府将军。民国 11年 9月,授以培威将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民国 12 年,培松解甲,隐居厦门,倡建厦门江厦祠。民国 14 年夏病

卒于福州。民国 15 年,北洋政府追赠黄培松为陆军上将。

林国瑞(永春人)

光绪十八年(1892 年)壬辰科 1 人

第34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44

泉州地情系列

郭曾淮(惠安人)

光绪二十年(1894 年)甲午科 1 人

黄 德(南安人)

科年未详 1 人

林高飞(晋江人)

第347页

CUNYIJINSHI存疑

第34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46

泉州地情系列

宋 代(33 人)

晋江:曾公望、曾叶旦、曾孝绎、曾皎、曾诗、曾调、曾世光、曾琅、曾濬、

曾筹(特奏名)、曾寿、庄梦序、庄弥坚、庄弥明、赵与蕃、赵与师

南安:欧阳经、吕晏、欧阳祚、吴叔吉、欧阳枚、欧阳衡、欧阳岩、

欧阳敦

惠安:王献臣、崔升之、胡桌、陈元忠、吴甄

安溪:陈椿寿

永春:王 贡(特奏名)

德化:林 逸(特奏名)、黄景荣(特奏名)

元 代(5 人)

晋江:柯君泽、蒲寿嵅

永春:谢 孟、郑光时、陈汝宁

谢 孟

谢孟,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原称溪口村)人。

宁宗至顺三年(1332 年),谢孟偶游大都(北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廷试第一,乡人誉为“永春第一状元”。由于谢孟高中状元,取“魁星踢斗”

之寓,把溪口村改名魁斗村。

族谱记载,谢孟中状元后,家报母病逝,按例丁忧回魁斗村守孝三年。

制满,谢孟本当回京,然而元朝统治的高压政策,使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第349页

34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山东韩林儿、江南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反元起义军风起云涌,元朝

统治岌岌可危。谢孟因此愧为元官,托疾隐居家乡,终生不仕。

明 代(10 人)

晋江:邱安重、曾逸、曾光鲁、曾楚卿

南安:洪有则、许国抒、张鼎溶、张鼎瀚、许金砺

惠安:黄文篆

清 代(4 人)

南安:徐时深、谢重灿

惠安:黄山润

永春:赖霁堂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