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圳大学招生指南

发布时间:2024-6-0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4深圳大学招生指南

以国家双语示范课及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为龙头的专业核心课程双语教学形成特色与优势。通过构建“基础实验课 - 综合性实验课 - 依托科研项目的创新短课”递进式培养模式,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组为载体,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结合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形成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训练有素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训练团队”,为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学术训练机会。创立“生物信息学”微专业,满足当今生命科学组学数据指数式增长,以及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不断深入对生物信息学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的新需求。1234培养特色学生获奖情况: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和省级的“挑战杯”竞赛等 100 余项;获得了包括“挑战杯”国家特等、一、二等奖、累进创新银奖、铜奖、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冠军、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的奖项 50 余项;并连续四年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相关科研训练等。生命...
[展开]
2024深圳大学招生指南
粉丝: 0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7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4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馆舍53202㎡(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23万余册;数据库393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65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2.96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6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632人、硕士研究生8337人、博士研究生301人、留学生414人,成人教育学生23706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100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
文本内容
第301页

以国家双语示范课及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为龙头的专业核心课程双语教学形成特色与优势。

通过构建“基础实验课 - 综合性实验课 - 依托科研项目的创新短课”递进式培养模式,以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组为载体,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结合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与学科竞赛,形成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训练有素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训练团队”,

为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学术训练机会。

创立“生物信息学”微专业,满足当今生命科学组学数据指数式增长,以及信息科学和人

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不断深入对生物信息学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的新需求。

1

2

3

4

培养特色

学生获奖情况:

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大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和省级的“挑战杯”

竞赛等 100 余项;获得了包括“挑战杯”国家特等、

一、二等奖、累进创新银奖、铜奖、大学生基因

应用创意大赛冠军、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

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省

级以上的奖项 50 余项;并连续四年获国际基因工

程机器大赛金奖。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论

文相关科研训练等。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

298

299

第302页

海洋科学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色弱

21 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

代。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建设

海洋强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广

东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深圳市正

全力以赴“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产业

是今后深圳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深圳市培育发

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

指出,到 2025 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要突破

4000 亿元,培育一批涉海龙头企业,对国民经

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具有引领带动

作用的海洋产业集群。尽管深圳在海洋工程、海

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却也存在海洋领域人才紧缺、海洋科技基础研究

薄弱等问题。

我院顺应国家和地方的需求,依托生物科学、生

物技术等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于 2011 年设立

了海洋科学专业,建设海洋高技术体系、培养从

事海洋科研和海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助力

海洋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海洋科学作为朝阳专

业,期盼优秀学子加入,为深圳建成 “全球海

洋中心城市”、广东实现“海洋强省”和中国踏

上“海洋强国”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业前景

就业方向:

各级(国家、省、市等)海洋局、气象

局、海洋预报中心、海洋信息中心、海

洋技术中心、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

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相

关企事业单位等。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科 / 专业优势】

海 洋 科 学,广 东 省 并 列 第 2, 全 国 排 名

17,世界排名 101-150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

第303页

本专业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海洋生

态环境保护为本专业基础,以海洋调

查与监测、海洋重大灾害防护为本专

业特色。通过慕课课程、创新研究短

课、微课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层次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海洋科学相关领

域的厚基础、创新型及应用型的多元

化人才。

特色班:

海洋科学菁英班:与中科院南海海洋

研究所合作开设“海洋科学菁英班”,

在本专业大二学生中选拔组建,校所

联合方式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实现

人才培养质的飞跃。学生除参加学院

开设的课程学习外,还需参加南海海

洋所开设的海洋科学特色课程。本科

四年级在南海海洋所主修实践或实习

约为 6-12 个月,内容包括海洋环境调

查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野外

试验或室内实验、文献查阅、论文撰

写等,南海海洋所委派导师指导实习

学生作毕业论文、设计等,实习完成后,

评选海菁优秀毕业生同时由南海海洋

所颁发“海菁班”结业证书。

学生获奖情况:本专业具有一流的海

洋科学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学生加入

科研团队、参加专业竞赛,以赛促学。

近三年来本专业多名学生参与世界级、

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

目、国家级和省级的“挑战杯”研究

项目。作为主要团队成员获得大学生

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一等奖、iGEM 金奖

等多项奖项。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海洋科学野外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科研院所的合作科研实习等。

1

2

3

培养特色

4

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

海洋生态学

海洋科学导论

物理海洋学

物理海洋学实验

化学海洋学

化学海洋学实验

基础生物学

底栖与浮游生物学

底栖与浮游生物学实验

鱼类学

鱼类学实验细胞生物学

专业选修课程:

海洋环境生物学

海洋药学导论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科学专题讲座

生物统计学

专业英语(海洋类)

海洋科学热点问题

海洋管理概论

海洋法

流体力学

海洋灾害的成因与数值预报

藻类学

养殖生物学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

300

301

第304页

生物科学(师范)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色弱

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

生态学

生态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

教育学

心理学

生物教学论

植物学

植物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实验

动物学

动物学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

专业选修课程:

生物进化论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神经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基础

生命伦理学

生物统计学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发育生物学

免疫学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生命科学,广东省并列第 4,全国并列 21 名,

世界排 名 301-400

生物科学,广东省并列第 3,全国并列 27 名

泰晤士 2024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QS 2024 学科排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的重要基石。我国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

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战略规划和全

面部署。广东省基础教育存在师资短缺的情况。初

中科学课程重新变成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之后,生

物学科的师资较为缺乏。为了紧随先行示范区乃至

大湾区发展步伐,应对市民对基础教育需求的增长

态势,深圳市正积极增建各级各类学校,对生物学

等各类教师存在明显的需求预期。此外,包括深圳

市在内的珠三角各城市的各类培训机构和自然教

育机构存在生物学专业教师短缺现象。因此拥有扎

实生物学专业知识及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基

础教育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专业前景

就业方向:

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自然教育培训学校

及生物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305页

余思洋

2020 级

生物科学 ( 师范 )

广东广雅中学

获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推免录取资格;专业成绩名列第 1;发表

SCI 论文 1 篇;

曾获“2022 年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深圳唯一)、“荔园卓越之星提名奖”、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奖学金”“学习之星”(一等奖)、“双创之星”(团

体一等奖)、“公益之星”(二等奖)、“文体之星”(三等奖)等

带领团队获得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全球前 10、金奖、两个单项奖提名;

获第八届与第九届“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金奖;全国大

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广东省二等奖、“生物 +”国际青年科技作

品展评大会金奖等奖项;主持一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都大

运会火炬传递深圳站护跑手。

依托国家级生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

设点和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新师范的教

学平台,并在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

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引领下,培养新时

代生物学基础教育卓越人才。

专任教师 80% 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100% 具有博士学位。

专供本科教学使用的实验室面积达

1880m2,本科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

超过 2000 万元。

1

2

3

4

5

培养特色

深大,是自由与知识的殿堂、是创新与创业的摇篮、是青春与活力的

舞台。四年间,我从青涩懵懂的学生成长为拥有多样面貌的全新自己。

回顾高考时的选择,我感到无比正确;能在深大拥有青春回忆,我感

到无比幸运。深大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感恩深大!愿深大蓬勃发展、

人才辈出!

学子话深大

除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专业

知识、实验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技能,

本专业还针对当今自然教育学校对人才

的需求,开设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使学

生具备自然教育所需的理论及实践知

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的情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植物学、动物学

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

实习;毕业论文等。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

302

303

第306页

数学科学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数学学科设立于1983年。1996年成立师范学院数学教

育系,1998年成立理学院数学系,2006年两系合并成立数学与

计算科学学院,2015年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年更名为

数学科学学院 。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

牢记 立德 树人根本任 务,以高质 量 党 建引领学 科高质 量 发 展,

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水平科研师资队伍,发挥高校基础研

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培养基础数学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下设4个系: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

系、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拥有1个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数学、统计学,1个专业硕士点:应用统计,3

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其

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深圳大学、深圳国家应用数学

中心-深圳大学、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深圳分中心、

广东省高校高清视频智能分析与处理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现

代机器学习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数学研究所等科研平

台,拥有广东省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成为高水平数学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主页:http://math.szu.edu.cn

咨询电话:0755-2653 6625

咨询邮箱:zitonghuang@szu.edu.cn

- 王跃飞教授

博士 生导师,深 圳 大学 特聘 教 授,国

家 级 领 军人才入 选 者,入 选“ 新 世 纪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领域

为复动力系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两项)、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前沿

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School of MatSciences

- 徐晨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二级教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主

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3项等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等奖励,发表著作、

论文百余部(篇)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307页

一流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分析

国际合作 与境外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密歇根州立

大学、澳大利亚邦德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

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

学生竞赛

教学研究

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挑

战 杯 ”大学生课 外学术 科 技作品竞赛、美国大学生 数学建 模 竞

赛、北美精算师协会全球学生案例研究挑战赛、广东省本科高校

师范生教学技能 大赛、长三角高校金融科 技创新应 用案例大赛

等竞赛中获奖100余项。

近十年,学院教师出版(含修订)教材共计11部,共有6名教师荣

获深圳大学校长教学奖。近三年,学院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国家

奖7项,省奖10项,立项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共计14 项,王跃

飞教授牵头《复变函数》课程入选教育部“101计划“。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 厚,现有专 任 教师9 6人,其中教 授 2 2 人,

副 教 授 4 3人,博 士 生导 师 24人,其 中 国 家 级 领 军人 才入 选 者4

人,副 教 授4 4人,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学位获 得 者89人 。

thematical

- 崔贵珍教授

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国家

级领军人才入选者,《中国科学》编委,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华罗庚数

学首席研究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两项)、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前沿

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 陈志敏教授

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国家级领军人才入选者,主要研究

领域为流体动力学的数学理论和数值计

算,科研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深

圳市科研基金资助

一流课程

/

304

305数学科学学院

第308页

就业深造

就业分布:

学院本科生的就业率长期维持在 90% 以上。毕业生中约有 18% 升学

深造,25% 以上就职于金融相关行业,35% 以上就职于计算机相关

行业。就业的单位包括:统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局、教

育局、华为、腾讯、字节跳动、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

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爱丁堡大学、

波士顿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纽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第309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具有扎实数学功

底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金融、计算机

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

计算机相关行业发展迅速,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越来越高,为应用数学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

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

就业方向:

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及企事业单

位的相关部门。

专业前景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

运筹学

实变函数

随机过程

偏微分方程

泛函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回归分析

数值分析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概率论

数理统计

常微分方程

金融工程概论

会计学原理

寿险精算学

非寿险精算学

精算学导论

金融数学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软科 2023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数学,全国第 61 名

培养特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动适应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市的金融经

济发展特色,突破以往专门培养数学研究

与教学人才的 传 统模式,取长补短、锐意

进取,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较

强动手能力和较宽知识面的综合素质优

秀的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终身学习

和自 我 提 升 能 力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和 行 业

发展、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企事业单位骨

干,培养掌握基 本的经济学、金融学知识

与基本工具,能够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计

算机编程解决一定的金融等方面实务。

/

306

307数学科学学院

第310页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质量工程”重点专业,广东省“质

量工程”教学团队

信息与计算科学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高级网络与数据库编程

数学建模

算法分析与设计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图像处理的数学方法

数据挖掘

主要课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具有优良的数学基

础 、较 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计算 机 软件 知识;

熟 悉 计算 机硬 件原 理与维 护、算法设 计与分析、

软 件测 试 与开发、计算 机 网 络与应 用;具 有 较 高

的 计算 机 综合应 用能 力,能 在 企事业单位,I T 及

通 讯行业 等从事 科 学 计算 、网 络管 理 与维 护、软

件 开发与办公自动 化 、信息 处 理 与安 全、图 象 处

理等工作。

就业方向

培养特色

“基于鸿蒙系统的创新应用开发”微专业

引入华为认证的金牌讲师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和创新开发,跟业界大咖交流互动,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

顺应国产操作系统鸿蒙生态的繁荣发展,成立全国第一个鸿蒙校园自学组织——深圳大学木棉花小组,通

识教育、专业培养、特色发展三位一体,推动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鸿蒙开发人才培养,打通专业教

育与职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本专业获广东省“质量工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资助,并已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

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承担广东省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培养系统掌握信息与计算

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

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毕业去向:

IT、通讯等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离散数学

概率论

数理统计

数值分析

常微分方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

运筹学

第311页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致力于深入研习统计学的基础理

论框架,培养具备数据科学分析思维的能力,并掌握

通过编程进行数据处理的技巧。毕业后能够灵活应

用所学知识,在企事业单位或各类公司胜任数据挖

掘、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师以及互联网等数据科学

领域的岗位工作。此外,也可以选择投身教育机构和

科研单位,开展统计学相关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若有

志于进一步深造,还可继续攻读统计学、数学、经济

学、人工智能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在学术道

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Python编程

深度学习

精算学导论

寿险精算学

非寿险精算学

非参数统计

属性数据分析

贝叶斯统计

生存分析

金融数学

数据挖掘

统计学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

培养特色

统计学是一门以数据为基石的科学,是数据

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与数学和计算

机科学有紧密的联系,是一个集多学科交叉

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强的专业。本专业

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

理、知识和系统的统计思维,使他们能够根

据数据的特性,灵活选用适宜的统计方法进

行分析、推断与预测,初步具备解决数据科

学领域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注重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以便未来能够

进一步攻读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

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统计学专业内,设置了理论统计和数据科

学两个培养方向。理论统计方向着重培养学

生的研究能力和长远发展潜力,为未来攻读

硕士和博士学位,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奠定

坚实基础。而数据科学方向则侧重于培养学

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

和软件编程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处

理,同时加强计算机编程能力。数据科学方

向还设有一个精算学微专业,该专业在2019

年更是获得了北美精算师协会全球高校联

盟的高级认证,为学生未来在精算领域的职

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已有多名学

生成功获得了北美精算师协会的准精算师

资格,展现了他们在该领域的卓越成就。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软科 2023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统计学,全国第23名

2024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

深圳大学统计学获得A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常微分方程

概率论

数理统计

随机过程

实变函数

回归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统计计算与软件

自然语言处理

/

308

309数学科学学院

第312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培养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学与文化

素 养 、扎 实 的 数 学 学 科 知 识 、较 高 的 数 学

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

有反思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在中小学从

事数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

才,或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

人才。

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近三年

有90%以上的应届数学师范毕业生,正式入职深圳

市内中小学教师在编岗位。

就业方向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常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运筹学

初等数论

点集拓扑

抽象代数

数学建模

主要课程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软科 2023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数学,全国第 61 名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数学教学论

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育学

心理学

数学微格教学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初等数学研究

信息化教学

班主任与德育工作

第313页

获得保研资格,专业成绩排名蝉联第一,本科期间荣获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荣誉

20余项,包括国家奖学金(两次)、荔园之星、鹏程奖学金、学习之星、双创之星、优

秀学生干部、十佳共青团干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

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一等奖、“荔园挑战”创新创业大赛学术赛道一等奖

等;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任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委员和

班级团支部书记,班级蝉联“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

简缀

大二

金融学(金融科技实验班)

邱凡

2020 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卓越班)

培养特色

本卓越班遵循“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理

念,根据“强基础、重能力、培素养”的办学定

位,系统地加强数学学科的专业课程,同时

以微分方程、复分析为方向依托,对学生进

行深入的专业训练。实行选拔和淘汰机制,

确保高质量培养。贯通本研一体化体系,本

科阶段最后一年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并

获认定学分。

本卓越班主要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及相关领域培养高

质量的数学人才,毕业生可继续攻读数学类及相关

专业的研究生,或在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

技术、管理工作。

就业方向

泛函分析

抽象代数

点集拓扑

微分几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值分析

运筹学

主要课程

学子话深大

四年的深大生活,其实就是“发现光,追逐光,成为光”的过程。得益于雄厚

的师资力量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一路前行,硕果累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选择深大,选择数学科学学院,学数学、悟数学、享数学,就是你选择卓越的

开始。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

实变函数 /

310

311数学科学学院

第314页

羽毛球国际健将,原中国国家羽

毛球一队男子单打主力选手,曾

获国青赛、亚青赛、世青赛冠军,及国

际羽联多站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现为

我院羽毛球专项教师兼深圳市学校羽毛

球协会会长。

- 薛松老师

SPORT SCHOOL 体育学院

SPORT SCHOOL

学院概况 深圳大学体育学科始于1983年,体育本科教育始于2007年。二十

多年来为深圳市、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深圳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22年,是深圳市唯一一所

体育本科专业学院。现定位为以体质健康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为

基础,扎根深圳、立足湾区、对标国际的高水平、现代化的专业体

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 院 有专 任 教 师 8 6人,具 有 博 士 学 历 者4 4人,世界冠 军 3人,

教 授 9人、副 教 授 24人 。有深 圳 市 鹏 城 孔雀 计 划 B 类 人才 2 人,

C类计划人才7人。

学院设置 体育学院下设 体育教育系、运动 训练系、高尔夫和休闲旅 游系3

个 教 学 单位 。现有体 育学 一 级学 科 硕士点1个,有体 育 教 育、运

动 训 练 和 休 闲 体 育三个本 科专业 。其中 体 育教 育专业 是 广东省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60余人。

学科排名

2023 软科最好学科排名:

体育学,全国第 21 名,广东省第 3 名

2024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

中,被评为 A 级

http://pes.szu.edu.cn/

0755-26536132

ouna@szu.edu.cn

学院网站 :

咨询电话:

咨询邮箱: 学院公众微信号二维码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315页

L学生竞赛

学院建有 2 支高水平运动队、7 支运动训练学生运

动队和 24 支普通学生运动队。近年来总共获得 42

项世界冠军,其中乒乓球、游泳、高尔夫、艺术体

操四支队伍为全国高校龙头运动队,培养了陈梦、

陈佩娜等 15 位世界冠军。

国际交流

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运动赛事;依托深圳大学,有

各类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及国际学术交流的机

会,另有交换生、短期交流等合作项目。

科学研究

近 年来,学院 承担 纵向科 研 项目118 项,其中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金重 大项目1项,国家 级11项,省

部级56项。横向科研项目33项。出版专著13本,

发表期刊论文196篇,其中SCI\\SSCI\\EI检索论

文92篇,CSSCI/CSCD检索论文93篇,获得省部

级优秀成果奖2项。

就业深造

提倡专业主辅修、双学位,可按照学校要求换专业,

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

养及就业竞争力。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等就业

率均达 95%。

就业单位:

粤港澳大湾区各中小学校,其它体育事业单位,体

育培训机构等,就业前景广阔。

深造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

运动场馆

体育教学场馆数量充足,设 施先进,环境优雅,

可开展包括田径、足球、篮球、保龄球、乒乓球、

网 球 、游 泳 、高 尔 夫、排 球 、羽 毛 球 、壁 球 、瑜

伽 、体 操 、太 极、体育 舞 蹈、跆 拳 道 等品 类 齐 全

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分布在粤海和丽湖两个校

区,占地总面积131343平米。

粤海校区设施

元 平 体 育 馆( 2 0 0 0 平 米 )、田 径 场 ( 3 0 0 0 0

平 米 )、小 球 馆( 5 0 0 0 平 米 )、高 尔 夫 练 习 场

(8000平米)、运动广场(6700平米)、海边球场

(13000平米)和海边游泳池等。

丽湖校区设施

至 畅 体 育 馆( 1 7 7 9 9 . 2 3 平 米 )、至 快 体 育 场

(2946.79平米)、至快体育馆(9941平米)、风

雨操场(3205平米)、新游泳池。

杰出校友

陈佩娜

国家帆板运动员,2015 年毕业于

运动训练专业。2005 年进入国家

队备战奥运会,2015 年和 2017

年获得世锦赛冠军,2016 年代表

中国参加里约奥运会获得银牌。

2017 年 入 选 2017 年 CCTV 中 国

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女运动员

奖候选名单。

陈梦

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2007 年

选送至国家队,2015 年毕业于运

动训练专业。2018 年成为了新的

女单世界第一,成为第九位登顶

世界第一的中国女乒选手。2020

年和 2023 年,陈梦率领的深圳大

学乒乓球队夺得中国乒乓球俱乐

部超级联赛女子团体冠军。2021

年,陈梦夺得东京奥运会乒乓球

女单冠军和女团冠军。

体育学院

/

312

313

第316页

体育教育(师范)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

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

新创业精神,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

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训练与竞赛、体育教研

科研、体育活动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的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小学体育教师

专业前景

主要课程

培养特色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教师综

合素质、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

与德育工作、信息化教学、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

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游泳、

主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21 年就业率为 85.71%,2022 年就业率 100%,2023 年就业率为 97.06%。大部

分毕业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也有毕业生在体育培训、体育管理、体育教学与科研等领域工作。

就业方向

软科 2024 年中国大学专业评级及排名:

体育教育,A 级,全国第 29 名。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317页

休闲体育(高尔夫)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热爱休闲体育事业,具

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

新创业精神,能够胜任休闲体育产业运营与

管理、休闲体育产品策划、高尔夫球运动教

学与指导、高尔夫球运动赛事组织与运作等

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培养特色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俱乐部经营

与管理、体育产业概论、高尔夫技术原理、高尔

夫技术实践、高尔夫规则与裁判法、高尔夫概论、

高尔夫实战策略、高尔夫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

现代高尔夫经营管理学、高尔夫实训技术测试与

分析、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管理心理学、游泳

与救护、田径普修、羽毛球普修、体能训练、花

样跳绳、壁球、棒垒球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 年就业率达 87.23%。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包括

高尔夫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体育赛事组织、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等。同时,本专业也积极鼓励考研、

出国深造和学生创业,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就业方向

软科 2024 中国大学专业评级及排名:

休闲体育,A 级,全国第 10 名,全国综

合性院校第 1 名

【学科 / 专业优势】 体育学院

/

314

315

第318页

休闲体育(休闲旅游)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主要课程

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俱乐部经营

与管理、体育赛事运作实务、体育市场营销、休

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管理、体育管理学、田径、花

样跳绳、定向越野、帆船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体

育课程与教学论、羽毛球普修、网球、体能训练、

高尔夫技术原理、游泳与救护、体育统计学、运

动训练学、休闲体育传播

休闲体育(休闲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非常广泛,

就业率一直保持 90% 以上。毕业生中约有 55% 在

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25% 以上就职

于休闲体育相关行业,12% 考研深造。就业单位包括:

深圳市中小学、深圳市体育产业集团、粤港澳大湾区

体育培训机构、体育俱乐部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度的社

会责任感和较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系统掌握

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较强的休闲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和实践能

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体育

科学研究以及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体育相

关企事业单位、俱乐部、学校等相关领域从

事体育教学与指导、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组

织、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推广

与经营、休闲体育赛事组织运作等工作的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软科 2024 中国大学专业评级及排名:

休闲体育,A 级,全国第 10 名,全国综

合性院校第 1 名

【学科 / 专业优势】

第319页

赛场上,深大“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希望

大家也能够“自立、自律、自强”,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深圳

大学,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用汗水开创属于自己

的舞台,尽情挥洒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在这里,你也可以结识到

很多良师益友,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冠军、2022 年游泳世锦赛单项冠军、2019 年游

泳世锦赛接力冠军,两次打破世界纪录,1 次打破亚洲纪录。两次荣

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1 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

旗手”称号,同年获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21 年被授

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子话深大

杨浚瑄

2020 级

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训练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主要课程

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专项训练课、田径普修、

基本体操、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

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

体能训练、运动选材学、体育管理学等。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非常广泛,就业率均

达 95%。就业单位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各中小学校,其

他体育事业单位,体育培训机构等,就业前景广阔。

考研和保研率也比较高,深造高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人文素养,

系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

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实践

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具有强烈

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能够在各类运动队、

俱乐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

专项运动特色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等工

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软科 2024 中国大学专业评级及排名:

运动训练,B+ 级,全国第 30 名,全国

综合性院校第 8 名。

【学科 / 专业优势】

体育学院

/

316

317

第320页

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源于1984年创立的结构与市政工程系,

由清华大学对口援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日本工程院院士1名,俄

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3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

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2名。教师队伍学缘地缘优势突出,专任教

师共138人(外籍教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53人,教授 42人,副教授43

人,助理教授/讲师 53人,99%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8%以上教师

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学院主页: http://ce.szu.edu.cn

咨询电话: 0755-8667 0367

咨询邮箱: jingwang@szu.edu.cn

院系寄语: 夯土筑诚、砺木至臻

- 谢和平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与能源工程

专家,主 要 从事岩石力学、深地 科

学 与 绿 色 能 源(地 热 、海 水 能 、页岩 气

等)研究,在国际上开创了岩石力学分形

研究新领域,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

- 陈湘生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

籍院士,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城市

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岩土工程、建井工程

著名专家,科 技部第一届基 础 研究战 略

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土木与交 通

工程学院院长。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

步奖等 20 余项奖励。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TRANSPORTATI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321页

校企合作 与中国建筑、中国中铁、深圳机场、深圳地铁、深圳建筑工务署、正中

集团、海岸集团、中国建筑、华西集团等著名建筑企业建立紧密的人

才培养和项目合作关系,共建有34个实习基地。

国际合作

(三个全国重点实

验 室, 四 个 国 家 级

平台)

除了学校国际交流项目外,本院与境外多所高校或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及合作办学。合作高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

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法国南特中央

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院还积极拓展交换生短期交流合作项

目,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赴境内外高校交流学习半年到一年时间,目前

与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顶

尖高校签订了交换生计划,每年都有优秀学生交换到上述学校学习。

- 李清泉教授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

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

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

奖等 10 余项奖励,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教

育部测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信息化与

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平台 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矿山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荷先进土木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

深圳大学中澳BIM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中心

VIL AND

ION ENGINEERING

/

318

319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322页

杰出校友

邓学勤

深圳大学 1985 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校友。1989 年进入深圳宝安建设局

工作,2003 年创办正中集团。至今,正中集团已形成以科创、不动产、产业

投资为核心的多元化集团,成功打造“科兴科学园”中国知名科创园区品牌,

集团旗下科兴制药于 2020 年在科创板上市。2004 年成立“正中关爱助学金”。

李奕标

深圳大学 1990 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校友,海岸集团董事长、国际潮青联

合会会长、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会长、深圳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海岸集团

在城市综合建设运营的道路上持续耕耘,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城市综合体标

杆项目,如深圳南山海岸城、万丰海岸城和无锡海岸城。

就业深造

就业单位(知名对口单位):

政府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万科地产、保利地产、招商局集团、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地产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股份公司、中国建筑国际(香港)、深圳地铁、深圳市城市交通

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悉地国际(CCDI)、仲量联行(JLL)、戴德梁行

(CWK)等。

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

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

大学、重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伦敦

大学学院、英国利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英国伯明翰大

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

学等。

第323页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特色微专业:

作为产业创新发 展的重要专业之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微专业旨在培养

复合型、实践型和探索型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基于校企合作,利用

国内房地产品牌企业人力资源,结合行业数字化发 展 趋势,培养具有扎

实的房地产理论功底、熟 悉国内与国际房地产法规制度、房地产开发与

经营管理、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与经营、房地产策划及房地产评估、

地产大数据挖掘分析、住房政策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微专业

学生竞赛 2023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

2023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五届国际大学生混凝土龙舟邀请赛(2023-ICDBC)一等奖

2019、2020、202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总冠军

第七届IPIN国际室内定位与导航比赛第二名

第十一届与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一等奖”与“优秀组织奖”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

320

321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324页

面向大湾区建设需求,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方向包括

相关政府部门、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单位、行业领

军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就业面广,就业前景

良好,综合保研率超过 15%,升学率近 50%。

就业方向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国际认证

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全国“土木工程”专

业认证的前列,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

阵”;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

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

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联合培养优秀

研究生,为毕业生出境深造提供专业支持。

土木工程

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名牌专业

广东省重点专业

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软科 2023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土木工程,全国19名,世界34名

软科 2023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土木工程,全国13名

2023 USNews 学科排名:

土木工程,全国21名,世界54名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

土木工程,全国第8名,获六星级,世界高

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工程学、材 料 科 学2个学 科进 入ESI世界

排名前1‰,土木工程贡献率突出

专业开设数学力学创新班和国际工程创

新 班,由谢 和平院 士 和陈 湘生院 士担任

班主任,依托土木学科优势特色培养。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第325页

培养特色

土木工程材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地下建筑结构

地下工程智慧施工

智慧地下工程

工程测量

材料力学

钢结构设计原理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房屋建筑学

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 ( 数学力学创新班 ) 重点强化学生数理基础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研

究型人才。学生数学、物理与力学等自然科学能力显著提升,具备使用数学与力学基本原理解

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全班平均学分绩点 3.5 以上,全班推免率 30% 以上,学生毕业深造率

80% 以上。

土木工程 ( 国际工程创新班 ) 重点强化学生的英文沟通与熟练应用国际设计规范和标准解决工

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工程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学生英文沟通能力显著提升,

具备熟练应用国际设计规范 / 标准并和同行沟通的能力;具有应用 / 开发国内外规范相应行业

应用软件的能力,能熟练绘制规范的中英文图纸;全班平均学分绩点 3.0 以上,港澳地区就业及

国外深造率 50% 以上。

基础工程

结构力学

岩石力学

土力学

工程造价管理

隧道工程

工程经济学

工程项目管理原理

建设法规

/

322

323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326页

智能建造

【学科 / 专业优势】

借助深圳大学土木、交 通 运输、信息与计

算 机 、机电 、测 绘等 优 势 学 科,协 同 培 养

面向土木工程新业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就业主要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与土木

工程行业深度融合的领域,可以从事工程相关研究、

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就业方向

弹性力学概论

结构设计原理

土木智能检测与监测

物联网导论

土木工程施工及智能建造

结构力学

学术英语

城市信息模型

数据结构与算法

人工智能导论

机械设计基础

控制原理与机器人应用

信号与系统

有限元应用

主要课程

智能结构工程 智能地下空间

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

专业方向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第327页

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

依托顶尖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本科生提供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机会。

大力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为优秀在校本科生提供免费出国参观访学的机会。

实行小班教学(30人),聘请行业导师与学院优秀师资采用结合工程案例的教学模式,成果导

向,过程培养。

实行“师徒”式的全程导师制,每3-5名学生配 1 名导师;一、二年级为“学术导师”指导学科基

础学习,三、四年级为“专业导师”指导专业研究。

打通本硕培养体系,可提前修读智能建造方向硕士课程,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参与前沿工程实

践的机会。

01

02

03

04

05

06

07

/

324

325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328页

工程管理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工程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建

设 监 理单位、工程咨询与造 价管 理单位、投 资

银 行 等从事工程管 理、造 价 咨询、不动产 开发

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咨询与造价管理

专业方向

专业评估 / 认证

2005 年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

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并于 2010、2015、2021 年连续

三次通过复评

主要课程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预测与决策技术

城市规划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经济学

建 筑 信 息 模 型(B I M)

概论与实训

工程造价管理

就业方向

【学科 / 专业优势】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部分排名含并列情况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认证专业

广东省重点专业

上海软科 2023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工程管理,全国第 22 名

校友会 2023 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

工程管理,全国第7名,获五星级,被评为

中国一流专业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智慧建造与运维管理

不动产开发与经营管理

第329页

培养特色

开设建筑信息模型(BIM)、可持续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前沿课程;

举办并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专业学科创新竞赛,加强学生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缘优势,构建学生国际化交流及深造平台(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

有“3+1+1”本硕连读合作项目);

建有“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微专业,培养不动产开发、评估、经营及政策分析等所需的高

级专业人才;

与中国 BIM 联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联合共建中澳 BIM 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

中心,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打通国际化本 - 硕 - 博人才培养链条;

建有深圳大学建筑互联网与 BIM 实验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验、实践条件,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工程管理是建设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突出工程信息化与工业

化技术能力。主要培养特色包括:

01

02

03

04

05

06

/

326

327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330页

智慧交通

【学科 / 专业优势】

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

交通设计与管控

交通调度与运营

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维

大数据

深度学习

地理信息系统

交通规划建模仿真

智能交通 设施运维

智慧物流 交通规划

专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

行示范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需求,培养具有开阔

视野、进取精神、较强创新及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交

通人才。就业方向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交通

规划、交通建设、交通咨询、市政设计、交通安全、设

施运维等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软科 2023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就业方向

交通运输工程,世界排名第 26,全国第 15 名

依托于原交通工程专业,

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 化学

第331页

推免综合成绩第 1,专业绩点排名第 2;拥有《基于 Vue 和 Flask 框架的

振动数据可视 化平台》软件著权;曾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

数学类)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

赛二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第六届全国高等

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二等奖等竞赛奖项;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深

圳大学学习之星 二等奖奖学金、深圳大学双创之星(个人) 二等奖学金、

深圳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三等奖奖学金等荣誉。

赖伟棕

2020 级

土木工程专业

( 智能建造班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中学

培养特色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制定了具有新工科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厚基础、

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充分考虑智慧交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和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

带来交通人才的巨大需求,积极开展交通课程群规划和课程体系创新工作,将各主要方向的培养目

标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确保教学效果。

紧跟行业前沿,开展主干课程群的规划建设,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案;

依托专业顶尖科研团队,为本科生提供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实践学习机会;

举办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专业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科研及综合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为学生提供国际化交流机会;

与智慧交通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拓展学生的行业前沿视野和就业机会。

学子话深大

在深圳大学度过的这几年,是我人生中既充实又飞逝的宝贵时光。作为中

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深大以其现代化建筑群和绿意盎然的环境,为我们

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这里不仅 是知识的海洋,也是实现梦想的

起跑线,周边的顶尖企业如腾讯等,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深大

还提供了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确保每一位学子都能够无忧无虑地专注

于学习和成长。深大汇聚了诸多领域的优秀教授,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

学术资源,更 是我们成长道 路上的亲密指导者。选择 深大,是我至今为之

自豪且无悔的决定!

01

02

03

04

05 /

328

329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332页

COLLEGE OF INTESTUDIES

学院概况 外 国 语 学 院 的 前 身 为 深 圳 大 学 外语 系,成 立于 深 圳 大 学 建 校 之 初

(1983),由北京大学援建,著名教授李赋宁为首任系主任。学院有英

语(含英语师范)、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五个专业,拥有国际传

播学二级学科博士方向(在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点下设立),

2013年获评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一级优势重点学科,拥有外国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翻译专业硕士点

(MTI)、教育硕士(与教育学部合作招收)、国际化TESOC留学生硕

士3个专业硕士点。

师资力量 全院 现有专任教师153人,教 授17人,其中特聘 教 授9人,副教 授38

人,助理教授11人,全职授课型外教人10人。专业教师88.1%具有博

士学位,80.1%有海外教育和访学经历。师资团队含国家二级教授、

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上海东方学 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

培养对象、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等各级各类人才33人。兼职师资队

伍中含名誉教授3人、人文学者讲座计划教授6人。

学院主页:http://sfl.szu.edu.cn

咨询电话:0755-2673 2702

咨询邮箱:13534167632@163.com

- 戴永红教授

外国语学院院长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

士生导师,深圳市国家级领

军人才、深圳大学外国语学

院院长、深圳大学区域国别

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国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

部基地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中宣部、外交部和中联部智

库专家。

- 宁一中教授 - 彭宣维教授

深圳大学特聘教

授 、美 国 加 州 大

学博士后、康奈尔大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

院研究学者、耶鲁大学

Fulbright研究学者、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

学者、日本JSPS客座研

究员。

深圳大学特聘教

授、系 统 功 能 语

言学名家、国际系统功

能语言学学会执委、韩

礼德—韩茹凯语言学

国际基金负责人、中国

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

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

会长。

外国语学院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333页

ERNATIONAL

专业优势 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英语专业建设点”,日语和法语专业为“广东

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国

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

- 蔡新乐教授 - Jeroen van

de Weijer 教授

- 刘岩教授 - Péter Hajdu

深圳大学特聘 教授

教授、思想家

型翻译学者,学贯中

西,多年来专注于儒

家经典外译研究,着

力建构“儒家译学”

理论流派,其研究服

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国家战略。

深圳大学特聘

教授、国际知名音系学

学者、白玉兰政府奖得

主、荷兰皇室高级研究

院 成 员,出 版 语言 学

著作 22本,涉及优选

论、日语语言学、荷兰

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

等领域。

深圳大学特

聘教授、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广东

省“千百十”人才工

程省级培养对象,曾

兼任全国美国文学

研究会常务理事、全

国英国文学学会常

务理事、广东省外国

文学学会副会长。

深圳大学特聘教

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会刊、A&HCI来源期刊

Neohelicon主编,国际

比较文学学会执行委

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

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和

古典语文学,在国际比

较文学界和翻译研究

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省级平台 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一级优势重点学科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荷兰研究中心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为中联部金砖国家智库联盟合

作理事方)——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

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外语实验教学中心

广东省教学团队(诗歌与戏剧教学团队)

广东省学术创新团队(智人语言学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区域

国别与国际

传播研究院

前身为2008年成立的高级研究中心,2013年更名为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

益研究中心,2023年更名为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现为中联部金砖

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基地和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下设荷兰研究中心、中

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环孟加拉湾地区研究所等12个科研机构,是第一所

将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传播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

国际合作 学院目前已与30多所境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英语专业与全球第一

高翻学院美国加州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院合作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语言提

升项目,与英国卡迪夫大学有4+1项目。日语专业与札幌大学建有2+2项

目,与创价大学建有2+2.5项目;西班牙语专业设有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阿利坎特大学等高校半年、一年期交换项目,马德

里自治大学、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暑期项目;德语专业设有德国波鸿鲁

尔大学等暑期、学期和学年交换项目;法语专业有法国坎佩尔EMBA管理

学院交换项目、巴黎艺术和文化管理学院交换项目、普罗旺斯艾克斯政治

学院交换项目、法国拉罗谢尔大学(3+2或2+2)交换项目等。

/

330

331外国语学院

第334页

微专业

特色实验班

国际传播创新实验班(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教授担任该班首任荣誉班主任):面向国家战略急需,成立

小规模主辅修班,单独制订培养方案,由外国语学院和传播学院资深教师授课,共享双学院优势,主修英语,辅修

新闻学,培养高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选拔范围及人数:英语成绩优良、热爱国际传播事业的英语专业大一新生15人(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新生15人

共同组班)

国际经贸与英语实验班:面向国家战略急需,组成小规模辅修学士学位班,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多数课程

采用全英文或中英文授课,共享双学院和双学科优势,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经济学辅修学士学位,培养高

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选拔范围及人数:英语成绩优良、有一定数学基础的英语专业大一新生15人(与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

生15人共同组班)

英西双语班:立足精英复语教育,主修英语、辅修西班牙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较强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双语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语型人才。

选拔范围及人数: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中英语能力突出的学生20-25人。

01

02

03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法英双语):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培养能够胜任国际组织及驻华机构、政府外事部

门、涉外企事业等单位工作的高层次国际复合型外交外事人才。

选拔范围及人数:全校二年级法英双语能力突出、对国际组织工作和外交外事有强烈兴趣的学生20-30人。

英语戏剧:立足精英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表达与沟通协作能力、领导力与感知力、创造力与思辨能力,以及

语言教学、国际视野、通晓 具有较高戏剧表演和欣赏能力 艺术的国际化高品位人才。

选拔范围及人数:隔年招生,全校一、二年级英语及戏剧表演能力突出的学生20 名。

01

02

03

英汉高级口译:立足精英教育,培养熟练掌握英、汉两种工作语言,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

领域口译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成效: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率高达69.2%,远超学校平均水平,就读高校包括“口译届的哈佛”美国蒙特雷明德

国际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选拔范围及人数:隔年招生,全校二年级英、汉双语能力突出的学生12-16人。

04 区域国别学:培养高水平区域国别学复合型人才,在精通一到两门外语并熟悉对象国政治经济和历史文

化的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能在对外交流、科学研究、国际商务与经济合作等岗位上发挥

专业技能,成为适应于国际交往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国际化人才。

选拔范围和人数:全校二年级外语能力突出、对区域国别学有强烈兴趣的学生20-30人。

第335页

校企合作

学生竞赛

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与China

Daily、Shenzhen Daily、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国际交流基金会、

凤凰网、腾讯、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南外教育集团、深圳市云译科技有限公

司、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深圳蛇口境外人员服务中心等10多个单位建立了人

才培养项目合作与交流。

近三年获得包括“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总决赛特等奖冠

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亚军在内的全国性大赛

奖项135项。

就业深造

就业单位(知名、对口就业单位):

深造高校(境内、外知名高校):

主要就 职单位包括华为、比亚迪、华润、华大基因、今日头条、美的、TCL、深

圳机 场、中国银行、大族激光、科曼医疗、飞亚达、羊城晚报、选调生项目、深

圳市各中小学、广东省边防检察机关、深圳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纽约大学、约翰

斯·霍普金斯大学、悉尼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庞

培法布拉大学、慕尼黑大学、索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

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

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

杰出校友

1993 年毕业于深圳

大学外语系英语专

业,至祥集团创始人、

董 事、总 经 理,深 圳

大学外国语学院校

友会会长。

1986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外语

系英语专业,现任深圳市欧

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深

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董事

长,深圳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

外国语学院校友会名誉会长。

1992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外语系英语

专业,现任深圳市潮汕商会副会长、

深圳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四川大学

MBA 深圳校友会会长、深圳市前海汇

融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

市揭阳商会投资发展委员会主席。

周玮 陈文生 倪潮锋

/

332

333外国语学院

第336页

英语

专业前景

英语专业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高级英语人才培

养基地,为深圳市和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

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英语是世界第一通用语言,该专

业的毕业生拥有优秀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和思

辨能力,良好的国际视野,宽广的就业空间和充足的

持续深造与发展潜力。

就业方向: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种类型企业的口笔

译、行政管理、外事、外贸、商务等;教育

业(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等)。

就业单位:

政 府机 关、事业单位、教育单位(中小 学)和

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各种类型企业等。

英语语言文学

笔译

口译

英国 / 美国经典文学赏析

语言学导论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

西方文明史

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

综合英语

英语视听

交际英语口语

英语演讲与辩论

英语写作

欧美社会与文化

中国文化概要

跨文化交际

主要课程

专业方向

【学科 / 专业优势】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3软科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排名A

2023深造率26.9%,不到4人中即有1人

升学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3年软科全国排名前30%

坚持多层次、多语种办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外语+”为

抓手,培养具有坚实语言基 础、国家情 怀、国际视

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思辨能力、通晓国际及

区域规则的国际复合型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337页

培养特色

英语专业以“外语+”为抓手,开设了 国际传播创新实验班、国际经贸与英语实验班、英西双语

实验班,以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法英双语)、英汉高级口译、英语戏剧等微专业,,培养以“外

语赋能”为特色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国际交流合作特色鲜明,开拓了美国加州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院订制式项目、英国卡迪夫大

学交换项目等。

实习平台高端,如China Daily、Shenzhen Daily、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深圳国际交流基

金会、腾讯、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深圳市南外教育集团等,都是享

有极高社会影响力的政府、企业和教育单位。

01

02

03

/

334

335外国语学院

第338页

英语(师范)

专业前景

英语(师范)专业通过四年专业学习和教育实习

实践,不仅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跨文化交

际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具有优秀的教育教学

知识和技能,能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师、班主任及

学校教育管理岗位,2021年就业率近90%。深

圳近几年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教师需求量巨大,

英语(师范)毕业生大部分在深圳和粤港澳大湾

区就业。此外,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高,其中不

乏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华威大学、约翰霍普金

斯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

就业方向:

教育业(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

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种类

型企业的口笔译、行政管理、外事、

外贸、商务等。

就业单位:

教育单位(中小学)和教育机构、政

府机关、企事业单位。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学科 / 专业优势】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3软科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排名A

2023深造率26.9%,不到4人中即有1人

升学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3年软科全国排名前30%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

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高

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良

好的人文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掌握教育教

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

备教学及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育

类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第339页

主要课程

英语(师范)

专业方向

英国 / 美国经典文学赏析

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

教育学

心理学

英语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小学英语微课教学

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与外语教学

综合英语

英语视听

交际英语口语

英语演讲与辩论

英语写作

欧美社会与文化

中国文化概要

跨文化交际

笔译

口译

培养特色

以 O B E 理 念 为 指 导,注 重 实 践

性教学:除开设大量实践类课程

外,在教学理论课程中也要求教

师大量浸入实践元素。

坚 持 宽 口 径 、特 色 化 、复 语 型 的

人才培养路径,鼓励学生选读国

际组织人才培养(法英双语)、英

汉 高 级 口 译 、英 语 戏 剧 、区 域 国

别 学 等 微 专 业,以 及 修 读 日 语 、

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等二外课程,培养特色专才。

国际交流合作特色鲜明,开拓了

美国加州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院

订制式项目、英国卡迪夫大学交

换项目-等。

教育实习基地高端,深圳大学附

属教育集团、深圳市南外教育集

团等享有极高社会影响力的教育

单 位 是 英 语(师 范)专 业 的 长 期

稳定合作单位。

01

02

03

04

/

336

337外国语学院

第340页

日语

专业前景

外国语学院是深圳地区最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

地,日语 专业 是本地区唯一的复合型日语专业人

才输送基地。日本是我 国东 亚 地 区 最 重 要的贸易

伙伴,随着中日经 贸、文化交 流的发 展,很多日本

企事业单位和文化机构已经进驻中国,这需要大量

日语人才;而国内政府机关、企业、旅游、教育、文

化单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是日渐增多。同时随着

“日语 +”理 念的 深入,本 科 期 间通 过 辅 修 、双学

位或者读研实现日语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结合,就业

前景更 为广阔,IT、经贸、教育、管理、旅游、电商

等各行各业都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就业方向: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司企业机构的

口笔译、行政管理、营销策划、文化培训等。

就业单位:

日语系毕业生主要活跃在深圳及广东省的

日资 / 外资企业、商社、银行以及政府事业

部门、文化教育机构等。

笔译

日语演讲与辩论

日本社会与文化

中日交流史

商务日语

日语阅读

基础日语及应用

高级日语

日语视听说

会话

应用写作

口译

主要课程

【学科 / 专业优势】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3年软科全国排名前30%

2023软科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排名B+

2023深造率34.2%,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日语语言文学

专业方向

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扎实的日

语“ 听、说、读 、写、译”综合技能,厚实的日语 语

言文学与文化知识和其他必要相关专业知识,具有

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外语人才。

培养目标

第341页

培养特色

注重实用技能与人文修养的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同时,利用教师

研究方向多样化的优势,教研结合,开设有日本文学文化专题讨论、中日交流史、东北

亚专题等丰富的人文修养类核心课程和创新型短课,做到技能与知识的平衡。

注重学生学术思维培养。建设“东亚研究中心”,以研促教,大力建设图书资料,定期开

展读书会和系列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建立基本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

国际交流渠道多。与 大 阪 大 学 、明 治 大 学 、东 京 都 立 大 学 、千 叶 大 学 、立 命 馆 大 学 、札

幌大学等多所日本大学建立了公派交换留学机制;与札幌大学、创价大学分别建立了

“2+2”、“2+2.5”双学位双校园培养模式;与早稻田大学签订了半年及一年的自费短

期留学项目。

01

02

03

/

338

339外国语学院

第342页

法语(法英)

专业前景

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是深圳市最重要的法语人才

培养基地。珠三角地区与法语国家和地区经贸、文

化、科技等交流往来密切,法语专业毕业生具有良

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

就业方向: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种类型企业的

口笔译、行政管理、外事、外贸、商务等;

教育业(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等)。

就业单位: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教育单位(中小学)

和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各种类型企业等。

法国文学

法国社会与文化

国际法学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经典文献选读

外交外事礼仪

综合法语

法语听力

法语口语

法语写作

法汉笔译

法汉口译

法语阅读

主要课程

【学科 / 专业优势】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3年软科全国排名前30%

2023软科全国高校法语专业排名B+

2023年深造率42%,位于全校前列

立 足 双 区、面 向 国 际,以德 智 体 美 劳 全 面 发 展 的

社 会主 义事业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为 培 养总目标,既

强 调 法 语 语言 技 能 的 训 练与应 用,注 重 学 生 法 语

人文与社会研究知识学习, 也强调对学生第二外

语英语能力的培养, 实践“法语+英语”的复语人

才培养模式, 同时鼓励学生跨学科辅修, 培养

既具有扎实的法语和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

知识, 又 具有良 好的人 文 素养、家国情 怀和国际

视 野、适 应 我 国 对外交 流 及 国 家与地 方经 济 社 会

发 展、能在政 府机 构、国际 组 织、涉外机 构、企事

业单位以及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国际交

流、语言服 务、翻 译 、学术研究 、教 学 和管 理 等工

作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培养目标

法语语言文学 国际组织

专业方向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第343页

培养特色

师资高端,所有法语教师都有博士学位,有在法国留学、访学或进修经历,研究领域涵

盖文学、语言学、翻译、国别研究等。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基础,强调应用,重视学科交叉与综

合。

坚持特色化、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开设了法英双语班,增加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的占比外,还提供“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国别研究、交际英语、英语演讲与

辩论,等十多门实践类课程供学生选择,力求推动卓越外事外交人才、双语高端翻译

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

改革专业课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学习中心、卫星外语数字教学视频中

心、同声传译等实验室教学和实践为辅。

注重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搭建实习基地平台,与深圳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 、

深圳蛇口境外人员服务中心、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深圳罗阿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签订

实习协议,推荐学生去参加外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大力推进国际交流,法语专业对外交流项目丰富,目前已与法国艺术和文化管理学院

(巴黎)、法国艾克斯政治学院、法国布列塔尼高等商学院、法国拉罗谢尔大学等多所

精英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交换6-12个月。

培养质量优异:法语专四通过率90%,优良率75%,居全国前列。

紧密依托我院的专业发展及应用优势,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资源,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

设置,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01

02

03

04

05

06

07

/

340

341外国语学院

第344页

西班牙语

【学科 / 专业优势】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3年软科全国排名前30%

2019年获批设置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二级学

科硕士点

2020年西班牙语专业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

建设点

2023软科全国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排名B+

毕业生深造率44.4%,位于全校前列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专业方向

专业前景

西班牙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按母语使用人数

计算,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深圳大学外国

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深圳唯一

西 班 牙 语 本 科 专 业,全 国 1 6 个 西 班 牙 语 语 言 文 学

硕士点之一。专业立足双区,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

“西班牙语+区域国别研究”、“西班牙语+英语”复

合型人才培养。随着珠三角地区与西语世界的合作

往来日益密切,通晓中文、西班牙语、英语,拥有国

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将拥有

良好的就业前景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代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西班牙语演讲

经贸西班牙语

综合英语

基础西班牙语

高级西班牙语

口 / 笔译理论与实践

西班牙社会与文化

拉丁美洲社会与文化

主要课程

第345页

培养特色

01

01

03

03

04

优质的实习实践平台

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丰硕成果

获奖:获得包括“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外教社杯”全

国西班牙语之星演讲大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永旺杯”多语种

全国口译大赛、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22 项。

专业考试:专业四级通过率 96.67%,优良率 80%;专业八级通过率 90%,优良率 70%,

均居全国前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国内外深造:北京大学(保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等。

就业:华为、比亚迪、广东省边防检查机关、深圳机场、美的、深圳市中小学等。

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暑期语言文化研学营;

西班 牙马德 里自治大学、马德 里 康 普顿 斯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胡安·卡洛斯国王

大学、塞维利亚大学、阿利坎特大学以 及秘鲁皮乌拉 大学半年至一年交换项目 (含奖

学金);

本专业学生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哥斯 达黎加大学联合 奖学金录取,获 得国家公派出

国留学资格;

100%可出国交换;

Shenzhen Daily、南山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政府部门实践基 地;

南山外国语学校、学府小学等教育实习基 地;

深圳市高交会、中国杯帆船赛、中国—中东欧教育政策对话等大型活动实践机会;

为国际 篮 联 篮 球 世界 杯、武 汉军人 运 动 会、国际雪茄博览会、委内瑞 拉 总 统访深 等国

际赛事和外事活动提供语言服务;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培养“西班牙语+区域国别研究”人才

拉丁美 洲和加勒比 地区已 被我国正式认 定 为“ 21世 纪海上 丝 绸之 路”的自然 延 伸,中拉

经贸合作开启新时代 。本专业现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国别类课程体系,以及“区域国别

学”微专业、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深大拉美研究”公众号等教学科研平台,专业师生共同

编写的《深圳大学区域国别热点透视》学术专刊为国家、省、市有关部们提供咨政服务,主

办“大湾区杯”全国高校外语专业区域国别学知识能力竞赛,辐射全国228所高校。

西英并重,培养“西班牙语+英语”复语型人才

依托外国语学院平台,引入英语专业课程《综合英语1-2》替代《大学英语》,并增设大量英

语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

342

343外国语学院

第346页

商务德语

科技德语

中德跨文化交际

综合英语

英语听说

英语演讲与辩论

基础德语

高级德语

德语视听说

德语阅读

德语写作

德语口译

德语笔译

主要课程

德语语言文学

专业方向

德语(德英)

培 养 具 有 良 好 的 中 西 方 人 文 素 养,广 阔 的 国 际 视

野;具备扎实的德英双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及国别

区 域 研 究 能 力 ;全 面 了 解 德 语 国 家 政 治、经 济、历

史、文化、国情及社会制度;能在政府外事、国际贸

易、科技合作、文化交流、国际教育、涉外旅游等领

域胜任翻译、管理、文秘、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水

平复合型外语人才。

培养目标

专业前景

德语是西欧和欧盟使用最广泛的民族语言。深圳大

学德语专业立足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顺应新时代

发展对复语人才需求,是一个高起点建设、国际化办

学、小规模培养的新兴专业。德语( 德英)专业毕业生

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中西方人文素养,扎实

的德英双语综合运用能力,致力于中外经贸、科技、

文化交流,就业与发展空间广阔。毕业生既能留学海

外(德国高校零学费门槛)继续深造,也能投身湾区

建设施展才能。

就业方向: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际贸易公司及工业

企业(翻译、行政、管理、文秘等);教育

行业(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科研人员等);

对外文化创新、交流及涉外旅游业。

就业单位:

政府外事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单位(中

小 学)和 教 育 机 构、科 研 院 所、涉 外工 商

企业等。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选考科目要求:不提科目要求

【学科 / 专业优势】

广东省一流专业核心课程专业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3年软科全国排名前30%

2023软科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排名B

2023年深造率46.6%,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100%,位于全校前列

第347页

培养特色

坚持特色化、跨学科复语人才培养:培

养方案课程体系包含了德语、英语两个

语种的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实践“德

语+英语”复语人才培养。同时,深圳

大学学科门类齐全、鼓励学生跨学科

辅修、选修其它专业,积极探索“外语

+”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路径,为深圳发

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通人文、

晓外语、懂专业”的综合性外语人才。

国际交流合作特色鲜明: 目前已与

德 国 艾尔兰 根 - 纽 伦 堡 大 学 、科 隆 应

用科技大学、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

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等多所著名高

校 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还设有德国

耶拿大学学期交换和学年交流项目、

德国巴特洪堡应用技术大学“4+1”、

“4 +2 ”硕 士 培 养 项目、波 鸿 鲁尔大

学暑期课程项目,均可向学校申请国

际交流专项奖学金。

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平台优质:德语

专业依托外国语学院优质的实习实

践基 地 和专业自身平台,与腾讯科技

( 深 圳 )有 限公司、深 圳 中 德( 欧 )

产业园、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

会、S h e n z h e n Dail y、深 圳南山市

外国语学校集团等政府机构、事业单

位和知名企业开展专业实习与实践合

作。学生参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

交易会、中德 创 新 创意 论 坛、国 际 篮

联 篮 球 世界 杯、中 国( 深 圳 )国 际 文

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杯国际帆船

赛等多项国际活动赛事,提供语言服

务。

培养质量优异:在2021年4月举办的

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中,2018

级德语专业学生10 0 %良 好 率,67%

优秀率,班级平均分超全国优秀线,

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

01

02

03

04

深圳大学提供了优质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

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信和领导力。外国语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同学

们的支持让我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深圳大学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也

是一直激励我进取奋斗的精神源泉。

曾获国家奖学金、荔园卓越之星提名奖。被牛津大学、麦吉尔大学、爱丁堡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名校研究生项目录取。大三大四期间曾于深圳知名民间外

交 NGO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实

习,任项目助理。2022 年 11 月于《质量与认证》期刊发表论文;23 年 7 月参

加 2023 Global English Education China Assembly 并作学术发言。连续四年担

任班级团支书并参与学院组织的“薜荔支教”项目赴江西支教,荣获“优秀讲师”

称号。

林蔚彤

2020 级

英语专业

获牛津大学录取

东莞市东莞中学

学子话深大

/

344

345外国语学院

第348页

COLLEGE OF PHYOPTOELECTRON学院概况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 1985年建立的应用物

理系和1999年在牛憨笨院士带领下组建的光电子学研究所。2019年,在

深圳大学学科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由原光电工程

学院、物理与能源学院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部分)合并组建,成为

全校最大的理工科类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含物理师范方

向)、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4个本科专业,光学工程、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工程、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物理学

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光学工程学科获评“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入选广

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并在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B+。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

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学院获批广东省未来技术学院

(该项目为2023年全省唯一1项,毛军发校长任院长);在US News“全球

最佳光学大学”最新排名中,深圳大学光学位列世界第六、国内第一。

- 毛军发教授 - 罗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

士,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核动力反应

堆设计研发,担任多

个项目总设计师、副

总设计师,是中国核

动力反应堆设计技术

领域领军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

长、党委副书记。是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

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

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高速电路互连

与射频电子封装研究。曾获国家自然

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

奖、国家科技奖进步二等奖。

- 于起峰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

士,博 士 生 导

师,光测图像技术与

光测实验力学领域

著名专家。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COLLEGE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学院咨询电话:0755-2653 6699

学院咨询邮箱:xiongsz1415@foxmail.com, wenqiao@szu.edu.cn

专业咨询电话: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雷老师 0755-86536802

物理学 ( 含物理师范 ) 王老师 0755-26558317

测控技术与仪器 蔡老师 0755-2690 3761

核工程与核技术 刘老师 0755-2601 2612

2024 学院咨询群

第349页

YSICS AND

IC ENGINEERING

师资力量

学生竞赛 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19-23年学生获奖人数逐年攀登(分别为

60人次、115人次、179人次、223人次、497人次)。其中23年我院学生获国

家级131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 48项),省级254项(一等奖

106项,二等奖79项,三等奖69项)。

学院 现有教职工 30 9人,教 授51人(含 讲席 教 授4人,全职特聘 教 授16

人),副教授81人,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4人,

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珠江学者特聘 教授1

人,深圳市孔雀团队 2人。学院另聘 有中国科学院 王 乃彦院士等为双聘

院士,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李建刚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王秋良院士工

作站,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于俊崇院士等为深圳大

学访问教授。

- 屈军乐教授 - 王义平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

才 ,深 圳 大 学 讲

席教授,美国光学学会

会士,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主任,主要从事光纤

传感技术,发表SCI论文

420篇,授权发明专利53

项(美国专利10项)。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广东特支

计划杰出人才,中国光学学会、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会

士,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发表

SCI 论文500 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及多

项国家重点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

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等。

- 李景镇教授

光学专家,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全国优

秀科技工作者,南粤教书

育人优秀教师,深圳市市

长奖获得者,获国家技术

发明奖等国家级奖6项,省

部奖13项,撰写光学学术

专著10部。

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

广东省呼气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物理与光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能源核电运营及寿命管理技术研发中心—核电运营安全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

国家及

省级平台

/

346

347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第350页

就业深造

留学: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的高校和研究所。

就业: 华为、小米、中芯国际、中兴通讯、腾讯、微软、比亚迪、百度、中国移动、中广核集

团、中核集团、大族激光、中国电信、迈瑞医疗、TCL、康佳集团、大疆创新等。

升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

国际合作

学院与瑞典于默奥大学联合办学,达成“3+1免学费双学士学位”的合作协议。学生前三年在深圳

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第四年作为正式注册学生在于默奥大学接受英语培训和物理专业的学习(含

毕业设计)。学生完成全部四年的课程学习并满足要求后,将有资格被授予于默奥大学物理专业学

士学位和深圳大学学士学位。学院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达成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学院选拔优秀

的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攻读伍伦贡大学博士学位,由深圳大学和伍伦贡大学联合招收并合作培养全

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深圳大学为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生活补助,在双方学习期

间学费全免。

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3+1+1”联合培养项目针对我院的本科

学生,制定三年国内大学本科,一年衔接课程和一年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模式。其中,第四年的衔接

课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完成。之后,符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入学资格的学

生可在第五年赴新国大进行课程硕士学习。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宣传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