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5
6386
6385
燕京百咏二卷(清)潘挹奎撰
清咸丰二年(1852)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潘挹奎,字石生,嘉庆间进士,授吏部
考功司主事,久不升迁,遂务心文学。
后因父丁忧回武威,闲居时著诗甚众,
6386
竹人录竹人续录
民国排印本
2册 纸本 线装
提要:《竹人录》为清嘉定金元珏撰集,上卷收历代刻竹名家
生平,下卷为刻竹名家诗文赋集;《竹人续录》为余杭
褚德彜所辑,增补了前作未收录的著作。
尺寸不一
无底价
辑京城风物类诗一百首,取名
《燕京百咏》。此刻少见,雷
梦水先生《北京风俗杂咏》中
有记。
26.4×14.6cm
无底价
6387
6388
6387
抱犊山房集六卷续离骚一卷(清)嵇永仁撰
清同治元年(1862)长沙刻本
2册 纸本 线装
提要:嵇永仁字留山,别号抱犊山农,无锡人。康熙十三年耿
精忠作乱,永仁在总督范承谟幕,同被拘系。承谟遇
害,永仁亦死难。四十七年,追赠国子监助教。是集前
三卷,曰《吉吉吟》、曰《百苦吟》,皆其陷狱时与承
谟及同难诸人唱和诗;曰《和泪谱》,则为同难诸人
所作小传也。第四卷曰《葭秋集》、第五卷曰《竹林
集》,乃其旧刻。第六卷附录同难会稽王龙光、华亭沈
天成二人之诗文。雍正中,其子曾筠编次付梓,并以诰
敕及谕祭文等弁于卷首。
25.7×15.3cm
无底价
6388
木皮散人鼓词一卷
民国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作者是明末遗民,所书鼓词从三皇五帝至崇祯皇帝
吊死煤山,批判历代帝王,寄托亡国之恨。风格拙朴,
时以乡谚、土语入篇,俚不伤雅,尤能声韵铿锵,朗朗
上口。此书一向以抄本流传,直到清同治年间才有刻本
问世。
28.9×17.4cm
无底价
6389
6390
6389
忉利天一卷升平瑞一卷(清)蒋士诠编
清乾嘉间刻本
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册内收忉利天、升平瑞二种,为清代乾嘉
间蒋士诠编刻。蒋士铨(1725-1784)字
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
号定甫,江西铅山人。清乾隆二十二年进
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
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
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
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
家。
27.8×15.5cm
无底价
6390
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五卷
清光绪南陵徐乃昌刻本
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晚清知名影元刻本,字体端庄秀丽,小字尤见精
神,其底本递经钱谦益、柳如是、黄丕烈、丁丙等名家
收藏,今存国家图书馆。光绪三十一年徐
乃昌从丁氏善本书室借校,属夫人马韵芬
影写校梓。
27.8×17.5cm
无底价
6391
6392
6391
汉调曲本
旧钞本
1册 纸本 线装
提要:朱格钞本,内收钞本戏目六齣,标
6392
陌花轩杂剧一卷(明)黄方胤撰
民国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明代中后期单折杂剧名篇,书内用十齣戏叙述七
个表现晚明市井生活的故事,风格独特。此本为民国时
期精刻精印,白纸本,开本阔大。
28.5×17.4cm
无底价
题“汉调”即现称稀有剧种的“汉
剧”,为南阳地方剧,以中州韵、
湖广韵和南阳一带的地方语方为舞
台语言。
22.3×12.7cm
无底价
6393
6394
6393
七嬉二卷
清道光十九年(1839)文焕阁刻本
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专记灯谜术语,卷端题“栖云野客戏编/饲鹤山人评点”,见录于
《江苏艺文志》“七嬉”条,道光初刻,传本少见。据考,栖云野客
为许桂林(1779-1821),许字同叔,号月南,海州人。《清史稿》、
《江苏艺文志》有传。
17.5×11cm
无底价
6394
新编双玉杯全传三十六回
清嘉庆恒德堂刻本
1函6册 竹纸 线装
提要:首书名页题“雅调南词/绣像双玉杯传/上洋恒德堂藏
板”,次嘉庆辛未醉墨轩主书序,卷前附绣像三十六
图。此书极少见,不见著录。
18.4×10.6cm
无底价
6395
6396
6395
梅兰芳歌曲谱
民国十九年(1930)彩色石印本
1册 纸本 线装
提要:此书正反两面皆成文章,正面中文,有梅兰
芳歌曲传统工字谱,反面为外文对照,有西
洋惯用的五线谱。此书乃是梅兰芳赴美演出
时特编之曲谱,内收拟唱经典戏目18首。由
6396
蝶阶外史四卷(清)高继珩撰
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
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收录传说或真实人物故事百则,颇为有趣。高继
珩,字寄泉,河北迁安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
人,才优学博,与边袖石、华枚宗称畿南三子。
26.2×15.1cm
无底价
梅兰芳亲说唱腔,齐如山抄示词句,
分列新式工尺谱及音乐家刘天华翻编
的五线谱。
30.5×21.2cm
无底价
6397
6398
6397
纳书楹曲谱二十二卷(清)叶堂订
清乾隆刻本
2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内含正集四卷、续集四卷、外集二卷、补遗四卷;
附玉茗堂四梦曲谱,每种分上下卷,四种八卷全。
此谱为我国民间刻印的第一部戏曲曲谱集,内收昆
6398
阅微草堂笔记二十四卷(清)纪昀编
清嘉庆北平盛时彦刻本
2函12册 白纸 线装
钤印:仪征张氏得古尊室珍藏之记
提要:此书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
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
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此本首有嘉庆
牌记及盛氏序文,白纸印,为初刻本。
26.5×15.3cm
无底价
曲单折戏、散曲、诸宫调及时剧
三百六十余出,收曲词,无科
白,详注工尺谱。此为乾隆年间
初刻本,版面疏朗,扉页刊牌
记,较初印。
27.8×17.7cm
无底价
6399
6400
6399
乡言解颐五卷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4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李光庭,号朴园,天津市宝坻人,清乾隆六十年举人,
后任内阁中书,曾任湖北黄州知府。李光庭秉承家学,
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晚年退隐家园,笔耕不辍,写了
的大量笔记、散文,流传于世。《乡言解颐》是李光庭
6400
诗畸八卷外编二卷谜识二卷谜学一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5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唐景崧在台湾道署所办“诗钟”的唱和或联句,
刻于台湾布政府署,为台湾地区刻书实物。内收丘逢
甲、林鹤年、施工洁等五十五人,多斐亭吟社、牡丹诗
社中人。其中收台湾籍丘逢甲的诗钟215联、七律诗51
首。为研究台湾文学的重要资料。
22.6×13.2cm
无底价
在道光末年所著,书内采用
了大量诙谐幽默的乡言俚语
来表述事物,形象生动,雅
俗共赏,精彩之处,令人捧
腹。
17.1×11.3cm
无底价
6401
6401
五经图六卷
清雍正元年(1723)常定远初刻本
1函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书分周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六卷,每卷末有
“通奉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五级陵川牟
钦元编辑/乡进士文林郎知襄城县事加一级纪录一次公安
周应运/庚子科举人襄城万邦荣仝校阅/太学生汜南常定
远校刊”镌记。卷前依次雍正元年周应运、牟钦元、万
邦荣、常定远四序,周礼末卷缺“金声、舞器、六彝”
三图。《五经图》祖述宋鹅湖书院石刻本,明万历中卢
谦得鹅湖旧本,庐江知县章达为之刊刻,原书兼图《周
礼》,是以名为“六经”,章本仍存《周礼》诸图,而
改题曰“五经”。《四库总目》所载“雍正癸卯襄城常
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即为此本。此书刻在清早,传
见极少,又开本极为敞阔,纸白墨润。据《善本总目》
著录,仅见中山大学、河南省图二家公藏。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经部群经总义P145
49.3×33cm
无底价
6402
6402
交翠轩笔记四卷(清)沈涛撰
(褚德彝题跋)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钤印:松窗,褚德彝印
提要:沈涛字西雍,号匏庐,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五年举人,二十一年选
江苏如皋知县。有《十经斋文集》、《柴辟亭诗集》等。此书为沈
涛治学笔记,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有载,上海古籍出版社据谢
国桢藏本影印。此本书衣有褚德彝题跋。
26×15.2cm
无底价
6403
6403
真迹日录(褚德彝题跋)
清乾嘉间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钤印:松窗过眼
提要:封面褚德彝题“此本乃鲍氏知不足斋单行/斠刻殊精审/
惜印本甚为罕觏/顷游海王村/于一小书肆中得之/旅邸展
阅/回识数语于书衣/宣统二年正月廿六日/褚德彝记于京
师西河沼客店”。
18.7×11.8cm
无底价
6404
6404
文选六十卷(冯素宾批校)
明汲古阁刻本
8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是中国编选最早的经典诗文总集,梁代昭明太子萧
统编撰,竹纸较初印。内文朱笔满批,署款冯素宾未考
何人。批文有音注、考订字词、并多处长评,言语精
审,极有见地。
25.5×16.5cm
无底价
6405
6406
6405
癸辛杂识前集一卷后集一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
(宋)周密撰
明汲古阁刻本
4册 竹纸 线装
钤印:茅 珍藏,夜永,蔚闻,臣 私章
提要:此书为宋末元初词人、学者周密的一部史料笔
记。宋亡后,周密寓居杭州癸辛街,著书以寄
6406
虫吟馆随笔
清写本
1册 纸本 线装
提要:绿格写本,书内杂说缠足、诗词、黄道、石敢当考、金
圣叹原名等,涉及内容繁多,征引《两般秋雨庵随笔》
等书,不见刻本。
22.8×13.2cm
无底价
愤,本书因而得名。书内大量
记载了为国牺牲的将士,坚持
民族气节的士大夫等,同时还
记载了一些正史不记的遗闻轶
事、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
26.8×17cm
无底价
6407
6408
6407
乌兰誓涑水钞等四种
清嘉庆小百尺楼刻本
1函6册 白纸 线装
钤印:孙人龢藏书记
提要:潘炤号鸾坡,别号桃源渔者,江苏吴江人,
少负才名,然蹭蹬场屋几三十年,遍游海
内,与名大夫交。嘉庆中侨寓广陵,与曾
燠、袁枚、吴鼐等交善。有《鸾坡居士红楼
梦词》、《小百尺楼小品》等。此集名《钓
渭闲杂脍》,《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仅北师
大,上图有藏。此件拍品内收《乌兰誓》
《海喇行》《涑水钞》《西泠旧事百咏》四
种,白纸印,民国文献学家孙人和旧藏。
18.7×10.4cm
无底价
6408
明题名碑录不分卷
清刻本
1函7册 竹纸 线装
提要:书内收明洪武至乾隆十六年历科进士,录其姓名籍贯,
是研究明代及清代前期科举的重要参考资料。
22.8×15.7cm
无底价
6409
6410
6409
碑集传一百六十卷(清)钱仪吉纂
清光绪十九年(1893)江苏书局刻本
6函60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编道光初成稿,起清代开国迄嘉庆,内而宰辅卿贰词
臣,外而督抚守令僚佐,及忠义、孝友、儒林、文苑、
列女;荟萃私家文集著述数十百种,博采旁按,俾有清
6410
续碑集传八十六卷(清)缪荃孙纂
清宣统江楚编译局刻本
24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出自著名藏书家缪荃孙手,缪氏时任江楚编译局总
纂,积三十年之力,博采三百五十九家清人著述和方志
十六种而成此书,延《碑集传》体例,稍作变更,收录
道光至光绪人物一干余,于宣统二年成书。
27.9×17.5cm
无底价
二百年史料粲然大备,
对清初至近代历史人物
研究极有裨益,著名人
物均可由此中求得。
29.4×17.3cm
无底价
6411
6412
6411
同心栀子图读法(清)吴宗爱撰
清光绪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吴宗爱(1651-1674)字绛雪,永康人。教
6412
贵耳集三卷(宋)张端义撰
明汲古阁刻本
1册 竹纸 线装
钤印:惠栋之印,定宇,赐书楼陶氏之记
提要:此书评述唐宋及金朝诸名家李欣、苏轼、黄庭坚、
汪世显等人诗词轶事,所评超出时流卓有见地。每
卷前皆附张端义传语,末
页有缺。
24×16.2cm
无底价
谕骥良女,同县诸生徐明英妻。幼聪
慧,色美绝,工诗善琴。康熙十三年
耿精忠作乱,绛雪奉节自尽,海盐黄
韵珊为之作《桃溪雪传奇》。
28.7×17cm
无底价
6413
6414
6413
吴越春秋六卷
清刻本
2册 竹纸 线装
钤印:还读草庐藏书,学愈字伯文印,曾藏后伯文家
提要:此书为清末学者侯学愈旧藏。侯学愈(1867-1934)字伯
6414
天籁集一卷(清)郑旭旦辑
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
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收吴越儿歌四十八首,尤以杭州地区居多。作品分
两类,一类反映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理情趣。这类歌既有
成人创作,也有儿童随口编唱。拍品全文手书上板,楷
书秀丽,镌刻精美,而流传甚罕。
23.9×15.1cm
无底价
文,号戢庵,无锡人,研究古
文诗辞,深得堂奥。因家境贫
寒、举孝廉不第而辍学,从此
授课于乡里达三十八年之久,
有《环溪草堂诗稿》等。
24.9×16cm
无底价
6415
6416
6415
广虞初新志四十卷(清)黄承增辑
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
2函14册 竹纸 线装
提要: 此书与张潮《虞初新志》为同类型的文言小说集,主要收录清代传奇作品,博采杂收
各家之书。此本卷十一、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为墨笔抄配,小楷极精,笔笔不苟。
15.1×9.9cm
无底价
6416
括地志八卷(清)孙星衍辑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2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括地志》为唐太宗四子李泰所著,按当时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
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
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是一部全面反映盛唐时代行政区划和地
理情况的专书,惜南宋后此书散佚。清嘉庆二年(1797)孙星衍将唐
宋人著作中征引的《括地志》遗文辑为八卷,重行刻印,此书才复得
流通。
19.4×12.7cm
无底价
Lot6363-Lot6424 为同一藏家
6417
6418
6417
北梦琐言二十卷(宋)孙光宪撰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卢氏雅雨堂刻本
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是记唐五代杂事之笔记小说,其中不乏政治史实、
人文轶事等。作者以交游旧闻参以时人所论著成此书,
为研究唐五代之重要史料。此为清乾隆间雅雨堂本,精
刻精印,开卷悦目。
27.7×16.5cm
无底价
6418
封氏闻见记十卷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卢氏雅雨堂刻本
1函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唐代知名杂抄笔记,对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
详细的描述。编排也颇有条理,凡一百门,皆两字为
题,如道教、儒教、文字、贡举等等,是研究唐代文化
的珍贵资料。此本为乾隆中卢氏雅雨堂精刻精印。
24.6×16.2cm
无底价
Lot6363-Lot6424 为同一藏家
6419 6420
6421 6422
6419
前尘梦影录二卷(清)徐康撰
清光绪元和江标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清人徐康所撰关于考古文物之著作,多为学者所
征引。此本为清末元和江标校刻,原装品佳。
29.9×17.8cm
无底价
6420
咏物七言律诗偶记一卷(清)翁方纲撰
清光绪七年(1881)谟觞室刻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博观约取唐宋以来诸家咏物诗作近百篇,于源流之
正变,意理之醇駮,格律之偏正,词华之繁简,皆剖析
入微,为后学者之津梁。
18.8×11.5cm
无底价
6421
读书脞录七卷(清)孙志祖撰
清光绪十三年(1887)醉六堂刻本
4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孙志祖读书笔记,孙氏为清乾隆间进士,浙江仁
和人,著名学者、藏书家。
27×15.7cm
无底价
6422
瀛壖杂志六卷(清)王韬撰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王韬(1828-1897),江苏长洲人,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
清廷通缉,被迫流亡。1849年王韬至上海谋生,亲身经
历了上海开埠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1870年他从欧洲
返香港,将旧稿搜集整理,成书《瀛壖杂志》,光绪元
年刻印行世。
26.5×15.7cm
无底价
6423
6424
6423
兰湄幻墨鱼玄机诗艺海珠尘等九种
清刻本
20册 纸本 线装
提要:忠雅堂评选四六法海八册,钱塘县湖南书局刻
本;思益堂日札二册,清末民国铅印本;兰湄
幻墨四册,清光绪武林竹简斋石印本;唐女郎
鱼玄机诗一册,民国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艺
海珠尘古今风谣古今谚一册,清道光刻本;比
玉楼遗稿一册,清光绪刻本;玉台新咏考异一
册,清刻畿辅丛书本;万斯同《新乐府》一
册,清末刻本;枝巢四述一册,民国排印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6424
贻古堂帖四卷(附笺纸)
旧拓本
4册另100余张 纸本 折装
提要:正面为贻古堂帖四卷,分裱
四册,纸背面浮贴清末民国
时期各色花笺百余张。
28.9×15.6cm
无底价
6425
6426
6425
水浒人物笺
民国
65张 纸本
尺寸不一
RMB: 7,000-8,000
6426
萝轩变古笺谱(编号第五十三部)
1981年上海朵云轩饾版拱花套色印本
1函2册 仿古纸 线装
提要:《萝轩变古笺谱》成书于明天启年间,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笺谱。1963年由嘉兴
南湖书社臧松年先生收到,才得以一窥全貌。1981年由上海朵云轩据明天启吴
发祥本摹刻。全书分上下二卷,共收花笺178余种,后从残书中补入拱花4幅,
计182种。飞白、琱玉均为拱花,画诗部分有少数水墨,余为彩色图版。此本原
装原签,赵朴初题签,首郭绍虞序,末谢稚柳跋。题材雅致,镌刻精巧。限量
发行仅300部,此为第53部。
31.7×20.8cm
RMB: 55,000-60,000
6427
6428
6427
夏小正集说四卷(清)程鸿诏撰
清同治四年(1865)金陵刻本
1函2册 白纸 线装
钤印:耨学真久斋,旧石长城
提要:是书原装原签,附汪启兰、程鸿诏名刺两张,其记述此
书流转经过。首牌记同治四年三月校于金陵曾国藩署
6428
匠门书屋文集三十卷(清)张大受撰
清雍正八年(1730年)顾诒禄刻本
1函5册 竹纸 线装
提要:首书名页完整书内字口清晰,扉页有书铺牌记云“本坊
精选新旧足本、好板书籍,倘有残篇短缺,认明兴贤堂
书铺唐少村,无误。”首张云章序言,尾雍正二年顾诒
禄后序,凡三十卷,其中诗十卷,词一卷,文十九卷,
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通篇精刻,刊印俱佳,书
品上乘。张大受(1641-1725),字日容,号匠门,江
苏嘉定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沈德潜则谓其“清新独
出”。生平服膺韩菼、汪琬、朱彝尊,文亦典雅渊博。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清别集P1538
26.8×17.5cm
无底价
检。作者程鸿诏道光二十九年中举人,后曾国藩请入幕
府作《夏小正集说》,馆藏仅见天津市图书馆一家,此
书汇集了秦汉以来诸儒之言、经传笺注、子史杂说及同
时代涉及《夏小正》的各家的说法,也阐发了作者的主
张。
29.2×18.2cm
无底价
6429
6430
6429
大学衍义辑要六卷补十二卷(清)陈弘谋纂
清乾隆元年(1736)培远堂刻本
2函8册 竹纸 线装
钤印:傅氏藏书,景云藏书
提要:此书经撰始于雍正十三年,乃陈弘谋“公余挑灯,手自采
录,凡三脱稿”而成,“兹编所纂,凡与圣经相印证,及
有益身心经济者,即为采入”。冯元淳、徐德丰手书上
版,字体端庄,秀劲可爱。徐德丰为雍正间名士,其书法
作品在拍场上倍受藏家珍爱。卷前有乾
隆间抚滇使者张允随序,次孙人龙序,
次陈弘谋自序。培远堂为清广西临桂人
陈弘谋的室名,弘谋字汝咨,号榕门,
雍正元年进士,曾历任陕、湘、苏等省
巡抚、湖广总督,有《培远堂稿》等。
此本所钤“傅氏藏书”章与傅增湘家藏
印同,故应是藏园旧物。
27.6×18cm
RMB: 28,000-30,000
6430
清代书法册页
清写本 1册 发笺纸 折装
提要:是册发笺纸装成,有多人题写诗词。根据文中
“文美主人焦书卿,以高腊发笺二箧,赠纸颇宣,墨因
从其类”之语可知,纸为文美斋南纸局主人焦书卿所
赠,延请众多雅士试纸墨,乃成此册。因此,此册纸墨
乃至装裱,都应出自文美斋。焦书卿,文美斋南纸局的
创始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自少年入文美斋学徒,
后成为该号的总司。焦书卿视商德为重中之重,刻
印过不少《四书》《五经》及子集等书。光绪十八
年,焦书卿请张兆祥绘《百花诗笺谱》,声名鹊
起。光绪二十七年,文美斋又出版了沈兆涌的《百
美图咏》和杨伯润的《语石斋画谱》,进而风靡一
时,好评如潮。津沽文人墨客、寓公显贵无不赏识
文美斋的文房用品及书籍,甚至官署的文牍之需亦
惟文美斋取用。各界尊称焦书卿为“焦三先生”。
29.7×17.2cm
RMB: 8,000-10,000
6431
6432
6431
司马氏书仪十卷
清刻红印本
1夹2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司马光研治礼学之作,尤以笺释古
礼最为精审,是宋儒研究礼学的代表作之
一。其书宋本孤帙今藏国图,清雍正年间
南陔草堂汪亮采得宋本,延请名
工影刻,为有清一代经典之作。
该本点划清晰爽利,朱色淡雅。
30.5×18.1cm
RMB: 13,000-15,000
6432
蔬食谱 笋谱 药谱等多种
清初刻本
3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件标的为食蔬类书籍,内含蔬
食谱、笋谱、茹草纪事、药谱、
何首乌录、彰明附子记、种树书七种一
册;菌谱一册;田牧志、田家历、醖造
品、汤品、法制品、粥糜品、粉麦品、
腩鲊品、制蔬品、野菜品、甜食品,古
玩品十二种一册。
尺寸不一
无底价
6434
6434
百宋一廛赋注
清光绪三年(1877)刻朱印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清嘉庆六年,顾千里撰《百宋一
廛》,黄丕烈为之作注,多附宋椠
之源流,并于嘉庆十年手书雕版行
世,是为士礼居原刻本。至光绪三
年,潘祖荫滂喜斋据士礼居本为底
本重刊,并由杨文莹影写上版,汪
鸣銮校订。其摹刻之精,印刷之
好,几可乱真。书末刊有“郑盦师
命杨文莹写汪鸣銮校重刊光绪三年
丁丑七月”牌记。
28.7×17cm
无底价
6435
宋金元诗永二十卷补遗二卷(清)吴绮选
清康熙十七年(1678)思永堂刻本
1函6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清人吴绮编辑,书内选宋、金、元诗合为一集,首有康熙戊午吴绮自序。其
凡例谓“所选诸篇,品骨气味,规矩方圆,要不与李唐丰格致有天渊之别”
云云。故颇能刊除宋人生硬之病,与元人缛媚之失。吴绮(1619-1694)字园
次,号听翁,扬州人,顺治十一年拔贡生,官至湖州知府,有《岭南风物记》
等。此书是清人选诗名作,馆臣编入《四库总目》中。此本为康熙初刻,传本
少见,首有牌记,内文多硃笔圈点,另墨笔批注多处。《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著录仅齐齐哈尔图书馆一家藏。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P1727。
28×17.3cm
RMB: 28,000-30,000
6435
6437
6437
名贤名刺
清刻本
2册 纸本 折装
提要:含林则徐、王国维、张祖翼、徐世昌、吴大澂、陆润
庠、俞樾、王懿荣、莫友芝、龚自珍、黎庶昌、赵之
谦、李鸿章、翁同龢等清末名贤名刺三十余份,贴裱成
册,锦面册页。
26.5×15.1cm
RMB: 9,000-10,000
6438
6439
6438
徐霞客游记
清光绪七年(1881)瘦影山房木活字本
1函20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此书明季钞本皆已毁失,徐氏孙镇取杨名
时、陈泓两钞本对校,于乾隆间刊行,嘉
庆叶廷甲又借杨、陈、徐本重校,故称
《游记》最善本。此即光绪间瘦影山房据
叶氏水心斋本以活字印行,板式疏旷,字
体清秀,无习见活字本墨色不一、字体
6439
罗振常题《经进三苏文集事略》八十四卷
民国九年至民国十五年(1920-1926)罗振常蟫
隐庐活字本
26册 白纸 线装
钤印:蟫隐庐 蟫隐庐校勘书籍记 周一良印
提要:是书以罗藏金属活字印成。据诸善本校
成,共得苏文五百余篇,堪称《三苏》
集》最备者。内收《老泉文集》十二卷、
《考异》一卷、《嘉佑文集事略》一卷、
《补遗》二卷;《东坡文集事略》六十
卷、《考异》四卷、《补遗》一卷、《再
补》一卷;《栾城文集事略》一卷。首有
不整之通病。内载徐霞客万历四十一年
(1613)至崇祯十二年(1639)近三十年
间游历天台、雁荡、黄山、武夷、庐山、
嵩山、泰山等山川日记,末附书牍、墓
志、传记、诸本异同等,并增补遗诗、
赋、记一卷。钱谦益论是书“不惟霞客精
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
26.5×15.3cm
RMB: 55,000-60,000
罗振常校记:“新印本行款既易,
因影印原书一页,聊见宋板真面,
惟标点经手民添削致误,仍以新本
为正。”拍场所见罗氏题记,皆不
如此本之多,且此二十六册全帙,
极为难得。周一良旧藏。罗振常,
上虞人,罗振玉弟。近代学者、
藏书家,设“蟫隐庐”以藏书,刻
有《邈园丛刻》。周一良(1913-
2001),周叔弢長子,史學家,北
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24.5×16cm
RMB: 28,000-30,000
6440
6441
6441
弹指词二卷(清)顾贞观撰
清海宁陈氏木活字本
2册 白纸 线装
提要:印排精整,开本阔朗。版心下端排印“海宁陈氏聚珍版印”八字。顾贞观(1637-1714),字远
平,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工诗文,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
30.1×18.2cm
RMB: 8,000-10,000
6440
海峰先生诗集 八卷(清)桐城 刘大櫆 撰
清光绪十四年(1888)桐城吴大有堂木活字本
2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是书木活字排印工整,印制精美。较通行十卷本,版本
尤罕。首镌“光绪戊子桐城吴大有堂仿聚珍板新刊”,
末有“光绪戊子桐城吴大有堂摆板书局”长方形牌记。
刘大櫆,字才甫,号海峰,今安徽桐城人。受教于同乡
吴直。修干美髯,才华出众,性格豪放,喜饮酒,好吟
诗。著作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等。
19.5×11cm
RMB: 6,000-8,000
6442
6443
6442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宋)朱长文撰
清木活字本
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成于北宋元丰七年,因续北宋《大中祥符(苏州)图经》而得名,共分封
域、城邑、户口、坊市等二十八门,叙述简明。此本旧装厚册,竹纸活字印。
27.9×17.8cm
RMB: 7,000-8,000
6443
犊山类稿六卷诗稿四卷附三卷(清)周镐撰
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
1夹8册 竹纸 线装
提要:周镐,字怀西,号犊山,无锡人。乾隆己亥举人,乾隆五十九年诰授
中宪大夫,历官漳州知府,福建护理汀漳龙兵备道、浙江衢州府知
府”,此木活字印本,排印工整,流传颇罕。
26.5×15.1cm
RMB: 18,000-20,000
6444
6445
6445
春秋集传二十卷(明)胡广撰
1899年朝鲜云陶斋活字本
10册 高丽皮纸 线装
提要:书末有“崇祯纪元二百七十年癸丑仲春云陶斋活印”牌记,时已清末。朝鲜向
奉大明为天朝上国,清兴以后犹建坛祭祀,反映在刻书上的情况也偶有见之,
复旦馆藏即有崇祯木活字本《骆存朴先生遗稿》。
32×21.7cm
无底价
6444
骨董十三说 玉纪
民国木活字本
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骨董十三说》是关于古物鉴赏
的论著,系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
所撰。《玉纪》是一部记叙我国
古玉的专书。木活字摆印,字体
清秀悦丽。
25.3×14.8cm
RMB: 4,000-5,000
6446
6446
泛槎图 续泛槎图 续泛槎图三集
清嘉庆道光间羊城尚古斋张太占刊本
1夹6册 白纸 线装
提要:张宝,字仙槎,江南上元(今南京市)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张宝幼年即
喜作画,工山水,好游览,二十岁时就绝意功名,放浪于山水之间。嘉庆
十一年到北京,次年被礼亲王永恩之子昭琏聘入府邸,待如上宾。昭琏别号
汲修主人,嘉庆十年袭王爵,所着《啸亭杂录》最为知名。张宝能诗善画,
于画不主一家,每遇胜境,各绘为图,并题诗其上。积之日久,蔚为大观。
他亲自钩摹,付之良工,刊印行世。《泛槎图》刻工,出羊城尚古斋张太占
之手,在清代版刻中属上乘之作。本书各集的题咏,多达三百余家,当时的
书法名流、知名学者、名公巨卿,网罗殆遍。郑振铎在《中国古代木刻画
史略》中说:“《泛槎图》刻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是自传体的木刻画
集,惟以纪游为主耳。图刻得相当精,远在《南巡盛典图》之上。
27×18cm
RMB: 55,000-60,000
6447
6448
6447
帝鉴图说不分卷
清乾隆江陵邓氏刻本
4册 白纸 线装
钤印:松隐逸庐、熊氏珍藏
提要:此为张居正劝戒皇帝而编,描绘各朝圣君贤德逸事以及昏君荒淫残暴之事。绘
图流畅,流传无多。扉页刊“江陵张太岳著/帝鉴图说/江陵邓氏藏板”。此册
封面题“帝鉴图说,戊午仲夏松泉氏藏”。知为海上书画名家熊松泉旧藏。熊
松泉,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擅绘山水、花鸟、人物,俱臻
佳妙。与画虎驰名的张善孖齐名,人称“张虎熊狮”。
30.6×16.6cm
RMB: 23,000-25,000
6448
练川名人画像四卷附二卷续编三卷
清刻民国十九年(1930)印本
1函2册 白纸 线装
提要:练川即嘉定,旧隶昆山,此地扶舆清淑之气流行,名贤硕士代不乏人。此编
共录宋元明清四代名人百餘人,每人列传并附图像,绘刻精美。惟经兵燹蟫
蠹之余,不使前哲遗形日就湮没,郑振铎评为“经心刻意之作”。版式仿竹
简,颇为别致。
30.4×17.7cm
RMB: 5,000-8,000
6449
6449
芥子园画传二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金阊书业堂刻套印本
1函4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是书分梅兰竹菊四部。首有罗纹纸内封上镌“金阊书业堂镌藏”并“书
业堂主人题识”一篇,次摹康熙辛巳王概序,次例言末镌“乾隆壬寅仲
春月金阊书业堂重镌珍藏”一行,下钤“书业堂”“赵氏珍藏”原印,
当为其所刻最初印本,以作自珍之物。(据《苏州通史》载“金阊书
业堂主人姓赵,早在明代就开始刊刻销售书籍,万历年间曾刊汤显祖的
《南柯记》、梅膺祚的《字汇》。清代书业堂发展到顶峰,其刊印的书
籍种类繁多,数量较大。”)是书每册皆有单独序言,并钤原印,首以
《青在堂浅说》开篇,浅论画法技巧,后附起手式并五色套印格式图
谱。图文并绘,套印精准,色彩研雅。末亦有“乾隆壬寅仲春月金阊书
业堂重镌珍藏”一行。原装品佳,触手如新,尤当宝之。
26.8×16.5cm
RMB: 150,000-180,000
6450
6451
6450
芥子园画传初集五卷二集四卷三集四卷
清乾隆金阊书业堂刻彩色套印本
3夹13册 白纸 线装 蝴蝶装
提要:存初集五卷、二集四卷、三集四卷全,二
集菊谱末有镌记“乾隆壬寅仲春月金阊书
业堂重镌珍藏”,三集为原蝴蝶装。全
6451
香草词
清乾隆刻本
1册 白纸 毛装
提要:是书内收何氏词作百余阙,原刊于康熙间,今未见。此
为乾隆间,其子何无墨、孙何谦之重刊本,首有康熙
书多色套印,浓淡深浅阴阳
向背,丝毫不失原稿色泽神
态,代表了清代前期雕版彩
印的最高峰,在印刷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26.7×16.8cm
RMB: 38,000-40,000
十八年吴伯憩序,次乾隆十二年(1747)胡师鸿序,版心
下刊印“寿山堂”三字。刊刻整饬,流传颇罕。何鼎,
字夏九,号晴山,浙江山阴人。授安庆知府,调浙江嘉
兴知府。康熙二十六年充河南乡试。著有《香草诗词
集》。
26.5×17cm
RMB: 30,000-50,000
6453
6452
6452
周易二卷
民国巾箱本
2册 纸本 线装
提要:超小开本,二卷全。此书系科举考
试之时,应试士子们所用作弊工
具,对考考察古代科举制度有重要参考
价值。
4.3×3.1cm
RMB: 18,000-20,000
6453
鞠台集秀录一卷
清刻本
1函1册 白纸 线装
提要:该书集录四喜、三庆、春台三部优伶八十二人的简历、堂号、行当和常演剧目、扮演角
色等等。可大体了解光绪十年前后各部的阵容、各堂的组织及经常上演的剧目概况。材
料虽失之简约,但均是当时实录。其中关于时小福、余紫云、杨月楼、汪桂芬、刘赶三
等人的情况,足资研究京剧史者参考。
16.5×10.7cm
RMB: 3,000-5,000
6454
6455
6454
金石三例十五卷(清)卢见曾辑
清乾隆二十年(1755)卢氏雅雨堂刻本
1函6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是编汇辑元潘昂霄《金石例》十卷、明王行《墓铭举例》四卷、清黄宗
羲《金石要例》一卷。前有乾隆二十年编者自序,称“文章无义例,惟
碑碣之制,则备载姓氏、爵位、世系以及功烈、德望之类,近于史家,
如《春秋》之有五十凡例,故汇刻兹三种以行世,俾后之君子,晓然于
金石之文”。此为卢氏雅雨堂单刻本,非其丛书零种。写刊精极,为典
型乾隆软体字之精本。字口锐利,初印明丽。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诗文评类。
26.6×17.2cm
无底价
6455
柘溪草堂集
清康熙刻本
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为稀见清人别集,流传颇罕,为拍场首见。
乔莱,字子静,号石林,江苏宝应人。康熙六
年进士,授内阁中书。举应"博学鸿儒"一等,
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
26.5×15.3cm
RMB: 5,000-8,000
6456
6456
昌黎先生诗集注十一卷附本传年谱(清)顾嗣立删补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顾氏秀野草堂刻本
4册 竹纸 线装
钤印:余姚谢氏永耀楼藏书 碧双楼 荄盦曼士鉴藏 吕贞白以
字行 双溪陈氏 桂青珍玩 嘉兴陈其珍藏记
提要:此为长洲顾氏秀野草堂开雕,吴郡名工邓明玑、曾
唯圣所刻,为清三代佳椠。首有《昌黎传》《昌黎
年谱》。书口上记字数,下刻“秀野草堂”并刻工
名。拍品内封上钤“进呈御览”双龙圆形朱记,下
钤“别裁伪体亲风雅”白文方印,当为初印无疑,
开本敞阔,墨色凝练,展卷怡人。 顾嗣立(1665-
1722),字侠君,江苏长洲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
院庶吉士,博学工诗,曾入召
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
及《皇舆全览》等书。吕贞白
(1907-1984)著名教育家,
家学渊源深厚,对古典诗词造
诣很深,精通版本目录之学,
长期在上海从事教学与出版工
作,著有《淮南子斠补》《吕
氏春秋斠补》等。
著录: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
唐五代别集P1203
2.《清代版本图录》卷一P72。
29.4×18.7cm
RMB: 26,000-28,000
6457
6458
6458
墨池编二十卷印典八卷(宋)朱长文撰
清雍正十一年(1733)就闲堂刻本
1函10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为书法理论总集,传本皆俗刻谬抄,毛氏欲刻入津逮秘书而未果,朱元秀据家藏正本
精校付梓。书内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二十
类。采辑前人论述,依类汇编。凡笔法之奥秘,各家之品评,以及历代古碑、文房四宝
等,莫不兼而备之。末附评论,对前代遗文,考析得失,简附已见。较张彦远《法书要
录》为广,书法之论有门类之分,迨自此编而始。末附《印典》,拍场所见多缺此编。
27.7×17.1cm
无底价
6457
尤悔庵年谱图诗一卷小影图赞一卷
清康熙刻本
1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清初著名诗人尤侗自编,以生平大事绘图并志以自娱,计收图画二十帧,绘刻
极精。首康熙甲戌钱素润序,后附僧石开绘见翁小像,书末高士奇书序,扉页及内衬
用罗纹纸,装帧考究。
28.6×17.3cm
RMB: 9,000-10,000
6459
6460
6459
考工记图二卷(清)戴震撰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微波榭刻本
1函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书为乾嘉朴学家戴震所撰考据名
篇,专记春秋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
种规范和制造工艺之书《考工记》绘
图。拍品刊刻整饬,版图清俊,图
五十余,描摹极精,启发此后金石
彝器版图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
录》等。
24.5×16.6cm
无底价
6460
国朝山左诗钞六十卷(清)卢见曾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雅雨堂刻本
2夹20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此卢见曾辑其乡省前人诗作,仿元遗山《中州集》、钱牧斋《列朝诗选》、朱竹垞
《明诗综》体例而成,凡六百二十余家,诗六千二十余首,人各系传,欲使读者因其
遭遇出处以得其诗之兴会所寄。后附案语,或评或考或注。诚清初山东地区一重要文
献。此系卢氏雅雨堂单刻本,写刻俱佳,初印清晰,原装厚册,颇为难得。卢见曾
(1690-1768),字抱孙,号雅雨山人,山东德州人。诗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
官至两淮盐运使、长芦盐运使等职。晚年致力于著述,刻印有《雅雨堂丛书》。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总集类。
26.1×16.7cm
RMB: 38,000-40,000
6461
6462
6461
续文献通考钞三十卷(明)王圻撰
清康熙二年(1663)刻本
9册 竹纸 线装
提要:王圻《续文献通考》收集史乘和各家文集﹑
往牒及奏疏等﹐据事节录﹐于万历十四年(1586)
编次成书。所纪上起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
曆初年。体例仿《通考》﹐又兼取《通志》之
长。此为康熙间孙宗彝就王书删繁就简而成,
仍作三十门,以期读是书者志姬公之志,学颜
6462
大戴礼记十三卷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雅雨堂刻本
1函4册 白纸 线装
提要:是书白纸精印,写刻上版,版心下镌“雅
雨堂”,品相佳。《雅雨堂丛书》多为竹
纸印本,白纸印本并不多见。卢见曾,字
子之学,援天治人,进今于古。
拍品版刻精整,前有孙氏自序,
流传颇罕,拍场首见。孙宗彝,
字孝则,号虞桥,江苏高邮人。
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官蓟
州分巡道副使。有《爱日堂存
稿》等。
24.8×15.6cm
RMB: 28,000-30,000
抱孙,号好客。康熙进士,官
两淮盐运史,爱才好客,刻印
过《雅雨堂丛书》《金石三例》
等,著有《出塞集》。
31×18cm
RMB: 9,000-10,000
6463
6464
6464
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
清咸丰刻本
2册 竹纸 线装
提要:陈沆,字太初,号秋航,嘉庆进士,官修撰,巧于诗,有《近思录补注》
等。此书原装厚册,品佳。咸丰原刻本少见。
26.7×15.3cm
RMB: 6,000-8,000
6463
杜工部集二十卷(清)钱谦益笺注
清康熙六年(1667)季振宜静思堂刻本
1函8册 竹纸 线装
提要:首有静思堂牌记,内文按古诗、近体诗、表赋记说赞
述、策问文状表碑志编排,并附少陵先生年谱、唱酬
题咏、诸家诗话等篇。据每卷末镌校者姓名,可知此
书经钱曾、季振宜、毛扆等人合力校勘,黄永年在
《清代版本图录》中称此书在杜诗注本中为上乘之
作。又《清代禁书总述》记,此书因
钱谦益注,书中有故刻方空,明属悖
妄,于乾隆四十五年造禁毁。
著录: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唐五代
别集P1191
2.《清代版本图录》卷一P27
3.《清代禁书总述》P46。
25.9×16.7cm
无底价
6465
6465
6465
林下词选十四卷(清)周铭编
清康熙十年(1671)周氏宁静堂刻本
1函8册 竹纸 线装
钤印:佑遐,崛强犹昔,罗氏藏书,罗振常,罗振常读书记,尊岳经眼,上海图书
馆藏书,上海图书馆退还图书章
提要:全书十四卷,题“松陵周铭勒山编集/海阳金成栋天三重校”。半页九行,行
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前有扉页,题“海阳金天三辑/林下词选/宜堂藏
版”。首康熙辛亥尤侗序,康熙辛亥吴之纪序,康熙辛亥赵沄序,康熙庚戌周
铭题词。次凡例、参校姓氏、总目及分目。书内分宋词、元词、明词、国朝
词,附补遗,收录李清照、魏夫人、陆卿子等历代女词人百八十余家之作。此
书传本罕见,《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黄裳先生《清代版刻一隅》、《来
燕榭读书记》均有记载,并称“词苑名书”、“余久欲得之而未见……枣梨精
绝”。此本字画劲秀,版面舒朗,刻印俱佳。尤侗序后有民初收藏家罗振常题
“此书颇罕见,况蕙风得之王佑霞,丙寅孟春余又得之蕙风”,下钤“罗振
常”印,知此书为临桂况周颐、王鹏运递藏,后归罗振常处。又有民国词学家
赵尊岳钤章,上海图书馆及退还印记,知为馆藏退还之物。
著录: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词类P1850
2.《清代版刻一隅》P80
3.《来燕榭书跋》P290
4.《善本书所见录》P251。
26.5×17.5cm
RMB: 500,000-800,000
6466
6466
韩非子二十卷识误三卷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全椒吴氏刻本
1函6册 白纸 线装
钤印:风物放眼堂所藏图书、独山莫氏考藏经籍记、莫棠之印、楚生、古吴潘介祉
叔润氏考藏印记、潘叔润图书记、潘介祉印、玉荀、叔润藏书
提要:此为清中期名刻,全椒吴山尊据李书年所藏宋本影写并覆刻,复请顾千里
为之校订,撰成《识误》三卷,吴氏自序云“宋椠诚至宝,得千里而益显
矣”。其字画行款,一一遵依宋版。旧序后有“乾道改元中元日黄三八郎
印”一行木记,知从南宋乾道元年黄三八郎刻本翻雕,为系历代《韩子》
最善本。《目录》尾有江宁刘文奎等镌刻题记。刘氏一门乃清中期雕版
名家,当时覆刻宋元旧本皆出此翁之手,所刻诸书皆精妙,如胡刻《文
选》、张刻《盐铁论》、汪刻《仪礼疏》等书,皆为清刻名品。拍品为独
山莫氏、古吴潘氏旧藏,藏印累累,可谓流传有序之物。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法家第830页。
25.5×17cm
无底价
6466
6467
6467
姜白石集九卷附录一卷(宋)姜夔撰
清乾隆八年(1743)鲍氏知不足斋刻本
2册 白纸 线装
钤印:柞溪沈宝稼幼樵藏书印,织帘先生五十世孙,求古斋藏书印,宝稼之印,幼樵珍藏,运甓鉴藏
提要:内含白石道人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附录一卷、诗说一卷、歌曲四卷、别集一卷。内文有朱墨二色
批校多处。墨笔批文引雍正五年洪正治本、宋本,朱笔批文引自乾隆姜氏家藏钞本。《歌曲》卷四末
有长跋。鉴藏者沈宝稼未考何人,同章见上图藏明正嘉间《近思录集解》。
29.8×17.5cm
无底价
6469
6468
6468
颜氏家训节钞二卷(清)黄叔琳编
清雍正养素堂刻本
1函1册 竹纸 线装
钤印:崇椒堂
提要:此黄叔琳节录《颜氏家训》而成,通篇手书上板,点画秀丽,版刻精雅。上镌眉评,流
传无多。黄叔琳(1672-1756),字昆圃,号金墩。康熙间探花。官至内阁学士,吏部侍
郎。时推为巨儒,世称北平黄先生。著有《史通训故补》《砚北易抄》等。
27.7×17cm
RMB: 11,000-12,000
6469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十二卷
清雍正间诗鼎斋精刻本
1函4册 竹纸 线装
提要:自秘阁帖出,真伪杂出,错乱失序,颇为识者病焉。王澍博取群书,详
悉考镜,使之皆有依据,为考订阁帖诸家中最为精当者。此为清代雍正
间名刻,全书字体点划遒劲,与清刻白眉《冬心先生集》颇类,同出名
家吴郡邓弘文、刘茂生之手,开卷如面宋椠。
著录:《清代版本图录》
27.2×16.5cm
RMB: 13,000-15,000
6470
6470
乔氏易俟十八卷 图 一卷
清康熙竹深荷净之堂刊本
4册 竹纸 线装
提要:是书为研究《易经》之专著,杂采宋元后诸家《易》说,参以己意而成,前
列诸图,以证古今治乱得失。通篇手书上版,版面疏朗,字体秀丽。内封钤
“系辞嗣出”朱记,当为初印之本,尤可宝之。乔莱(1642-1694),字子静,
江苏宝应人。清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举应“博学鸿儒”一
等,授翰林院编修,参与《明史》编纂。
26.5×16.8cm
RMB: 45,00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