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发布时间:2023-12-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第一节 传染病的风险说起传染病,COVID—19 绝对是最近几年“传染病界” 的大危害,这个名叫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的家伙,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并被我们亲身感受的传染病毒了。 而由其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早在 2020 年初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要密切关注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件。 其蔓延速度之快,以至于仅仅一年就在 195 个国家、38个地区肆虐。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但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疫情防控出色的国家。 是不是因此,我们就不需要提防新冠肺炎病毒了呢? 这样想,显然是不对的。 第一,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做得好,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与新冠肺炎病毒绝缘了,蛰伏和外部输入的病毒始终存在并一直高悬在我们头上。 第二,传染病并非只有新冠肺炎,还有前段时间在北美、欧洲爆发的猴痘疫情,以及我们老生常谈的乙肝等。 第三,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病毒和细菌(以下统称病菌)不可能被完全消灭,它们会始终与我们共存。我们要防范传染病,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它对我们的健康、生命以及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的身体在被病菌感染后,免疫系统... [收起]
[展开]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2011年12月(由原安徽省安全生产科技协会经省民政厅核准更名而来),一直秉承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会员的宗旨,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被省民政厅授于AAAA级社团组织。
协会常年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安全生产新理论、新科学、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研究,为安全生产领域“五新”推广和创新提供咨询服务;组织省内外安全专家、中介机构、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指导和服务,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法规、科技以及安全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等。协会现有会员194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人。协会成立了省级专家库,共有色、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危化、矿山、消防、交通等省内具有深厚专业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86人。下设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等行业的三个专家组。
文本内容
第1页

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安全教育读本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2023.12

“案例教育法”五进活动资料之九

第6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程飞,丁强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23.7

ISBN 978-7-5396-7705-7

Ⅰ. ①给… Ⅱ. ①程… Ⅲ. ①安全教育-青少年读物Ⅳ. ①X956-49

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核字(2023)第014103 号出 版 人:姚 巍 责任编辑:宋潇婧装帧设计:张诚鑫 内文绘图:王碧宁………………………………………………………………………………出版发行:安徽文艺出版社 www.awpub.com地 址:合肥市翡翠路 1118 号 邮政编码:230071

营 销 部:(0551)63533889

印 制:安徽联众印刷有限公司 (0551)65661327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5.5 字数:110 千字版次:2023 年 7 月第 1 版

印次:2023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

定价:46.00 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页

2002 年 9 月,我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学员

五队大门前,第一次见到了我的 202 名学员。 那是一批憧憬未来的

少年,也是一群青涩可爱的孩子。 驰隙流年,彼时的青葱少年,如今

都已是独当一面的青年才俊了,拥有了幸福的家庭,获得了事业上的

成功……唯独这个程飞,却让我大感意外,本以为以他欢快跳脱的性

格,会在事业上大展拳脚,却不承想他竟反其道而行之,在写作这条

道路上大放异彩。

2017 年夏天,他回校看望我时,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编

写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手册》。 看到他这么用心,我也很欣慰,在他

离去后不免遐想,期待他能给我带来更大的惊喜,然而他在此后却选

择了转业,终究是将那本书束之高阁了。 本以为事情或许就到此为

止了,但 2022 年春节前的那个电话让我知道,果然还是小瞧了他,尽

001

第8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管离开了消防部队,尽管时隔了 5 年,但他渴望用文字传播“安全”知

识的热情始终没有冷却。 这一次他创作出的《给孩子的安全教育

书》,就像多年前我们师生间未明说的约定,虽岁月无言,终如期而

至。 所以在他请我为新书作序时,我是欣然应允的。

在未读新书之前,我以为这本书大概还是像之前那本“一是一二

是二”的说教题材,然而通读后才发现是我先入为主了,时光于他没

有虚度,这是一份令我惊喜的答卷。 先说文字,尽管语言谈不上优

美,但字里行间有真挚的情感,可算得上合格。 再说构思,尽管内容

谈不上新颖,但紧密联系实际,将生活中常见的“风险”进行了层次分

明的阐述,讲危害、谈预防、聊自救,如同一个邻家大叔一般,分享了

他对风险的认知、对安全的感悟。 最后说细节,尽管衔接谈不上完

美,但大量亲身经历的事例所阐述的道理,无疑是最具温情的呢喃。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别出心裁的设计,那些数理化知识,那些对“危

害后果”的数据化解析,苦心孤诣,只为激发小读者的向学热情。

纵观全文,此书文通字顺、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内容丰富,着实

算得上一本不可多得的青少年安全常识读本。

李福祥

2023 年 1 月

002

第9页

目 录

序 / 001

第一章 传染病 / 001

第一节 传染病的风险 / 002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 / 004

第三节 感染传染病时的自救 / 007

第二章 食物中毒 / 009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风险 / 010

第二节 食物中毒的预防 / 011

第三节 食物中毒的救助 / 015

第三章 触电和雷击 / 017

第一节 触电和雷击的风险 / 018

001

第10页

第二节 触电、雷击事故的预防 / 020

第三节 触电、雷击事故的救助 / 024

第四章 火灾事故 / 027

第一节 火灾事故的风险 / 028

第二节 火灾事故的预防 / 030

第三节 初起火灾的处置方法 / 036

第四节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 041

第五节 火场逃生自救方法 / 044

第五章 高空抛物和坠落 / 052

第一节 高空抛物和坠落的风险 / 053

第二节 高空抛物和坠落的预防 / 055

第三节 高空抛物和坠落的救助 / 057

第六章 电梯事故 / 059

第一节 电梯事故的风险 / 060

第二节 电梯事故的预防 / 061

第三节 电梯事故的救助 / 063

第七章 交通事故 / 065

第一节 交通事故的风险 / 066

002

第11页

第二节 交通事故的预防 / 068

第三节 交通事故的救助 / 072

第四节 交通事故的处理 / 073

第八章 溺水 / 076

第一节 溺水的风险 / 077

第二节 溺水的预防 / 079

第三节 溺水的救助 / 083

第九章 森林草原 / 086

第一节 森林草原的风险 / 087

第二节 森林草原风险的预防 / 089

第三节 森林草原遇险自救方法 / 091

第四节 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法律后果 / 094

第十章 校园欺凌 / 096

第一节 校园欺凌的危害 / 097

第二节 校园欺凌的预防 / 098

第三节 遭受校园欺凌的自救方法 / 100

003

第12页

第十一章 沉迷电脑游戏 / 103

第一节 沉迷电脑游戏的危害 / 104

第二节 预防电脑游戏沉迷及自救方法 / 105

第十二章 赌博 / 108

第一节 赌博的危害 / 109

第二节 预防沉迷赌博的方法 / 111

第三节 被赌博羁绊时的脱身之法 / 112

第十三章 诈骗 / 114

第一节 诈骗的危害 / 115

第二节 诈骗的预防 / 117

第三节 遭遇诈骗侵害的自救方法 / 121

第十四章 非法信贷 / 123

第一节 非法信贷的危害 / 124

第二节 非法信贷的预防 / 126

第三节 遭遇非法信贷侵害的自救方法 / 129

第十五章 性骚扰 / 131

第一节 性骚扰的危害 / 132

004

第13页

第二节 性骚扰的预防 / 134

第三节 遭遇性骚扰的自救方法 / 136

第十六章 关于朋友 / 139

第一节 何谓朋友 / 140

第二节 如何与朋友相处 / 142

第三节 远离不良朋友的方法 / 145

第十七章 关于负面情绪 / 147

第一节 负面情绪的危害 / 148

第二节 如何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 / 149

第十八章 关于学习 / 154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 155

第二节 善学者,事半而功倍 / 155

第三节 善思者,眼明手勤头脑清 / 157

后记 / 161

005

第15页

第一章 传染病

第16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第一节 传染病的风险

说起传染病,COVID—19 绝对是最近几年“传染病界” 的大危

害,这个名叫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的家伙,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

并被我们亲身感受的传染病毒了。 而由其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早

在 2020 年初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要密切关注的国际公

共卫生事件。 其蔓延速度之快,以至于仅仅一年就在 195 个国家、38

个地区肆虐。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但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

中国这个疫情防控出色的国家。 是不是因此,我们就不需要提防新

冠肺炎病毒了呢? 这样想,显然是不对的。 第一,我们国家疫情防控

做得好,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与新冠肺炎病毒绝缘了,蛰伏和外部输入

的病毒始终存在并一直高悬在我们头上。 第二,传染病并非只有新

冠肺炎,还有前段时间在北美、欧洲爆发的猴痘疫情,以及我们老生

常谈的乙肝等。 第三,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病毒和细菌(以下统

称病菌)不可能被完全消灭,它们会始终与我们共存。

我们要防范传染病,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它对我们的健康、

生命以及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的身体在被病菌感染后,

免疫系统将自主灭杀病菌,此过程对身体能量的消耗是毋庸置疑的;

002

第17页

第一章 传染病

如果不能顺利灭杀病菌,就需要引进援军,也就是服用药物;如果援

军也失利,就需要释放“终极大招”,也就是采取供能(输送营养物

质)、手术(剥离、切除病灶)等方式对病菌进行驱逐。 但无论是哪一

种情况,都是发生在病人身体里的战争,最终损伤的当然也是身体。

当免疫系统溃不成军,当药物及其他医疗手段失去效果,人类的

身体就会成为病菌的乐园,这对人而言无疑是灾难。 首先,维持器官

正常化的营养物质被掠夺。 其次,维持器官存活的能量被窃取。 最

后,器官必然会不可避免地衰弱、衰竭甚至死亡,当关键器官停摆了,

可想而知病人会有什么下场!

高复制性、高传播力是传染病菌的“看家本领”。 当某个人感染

并发病时,其呼出的空气、打出的喷嚏、挥发的汗水以及伤口的血液

中都存在着天文数字级数量的病菌,甚至他使用过的水杯、碗筷、毛

巾以及触摸过的物品表面,也都是病菌的聚集地,其他人一旦接触就

有极大可能被感染。 从感染到发病需要时间,发病前的无症状感染

者和常人并无两样。 这种情况下,他会干吗呢? 上午他可能会在工

位上,中午他就会出现在餐厅里,下班后他又会回到家中,这一天中

他会接触多少人、多少物品,谁也说不清楚。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

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被感染的人呈指数级扩散,后果你能想象

吗? 这就是传染病菌的威力。

每个人都有被病菌感染的可能,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是下一个

003

第18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病人,其中就有我们自己,也有我们朝夕相对的亲朋好友。 比如前年

秋天,我不慎感冒,那个星期我小心地与女儿保持着距离,提醒她不

要靠近我;再比如去年春天,女儿的同学感染了水痘,她没有再去校

园上课,而是选择在家中“自我隔离”。

传染病有风险不假,但也不是百分之百会被感染。 在科学、正确

和周全的防护下,与病人交流或接触并不危险。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疫情防控)要求,用实际行动保护自身和

家人安全,是每个人都应尽的公民义务。

一、戴口罩。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早在古代,人们就

知道了污浊空气的危害,故宫廷医生常以丝巾遮面。 19 世纪末,德国

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遮掩口鼻,以防止细菌感

染,医用防护口罩自此出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用防护口罩一

跃成为最关键的防疫物资,从 2020 年初至今,一直都是我们防范新

冠肺炎病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医用防护口罩的防护是双向的,既能过滤吸入的空气保护自己,

也能过滤呼出的空气保护别人,因此,无论感染与否都应该在公共区

域佩戴口罩。 但错误地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比如松松垮垮、遮嘴不遮

004

第19页

第一章 传染病

鼻,并没有防范效果,因此要捏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贴合,拉下边缘

包紧下颚。 身处高风险区域,应佩戴 N95 口罩或多层口罩,如此才能

发挥口罩作用,保护大家不被感染。

二、不乱摸、勤洗手。 生活中,我们能看见、触摸、感受到物品的

平滑,真实情况就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如果使用高倍率显微镜观

察,你就会发现微观世界同样蔚为壮观,那里也有千姿百态的“峰峦

叠嶂”,也有波澜壮阔的“河流大海”,也有气势恢宏的“风雨雷电”,

以及形形色色的原住生物。 对这些原住生物而言,我们手掌的纹路、

衣服的褶皱也是高山大川、险峰深壑,在我们看来平常的擦拭、抚摸

和触碰,对原住生物来说无不是“改天换地”。

因此在公共区域活动时,我们应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抓摸门窗

把手、电梯扶手等不必要的行为,减少嗅探手掌或衣袖、吮吸手指等

不必要的动作,在餐前便后勤洗手,在出入中高风险区域时常消毒。

三、有距离、不靠近。 病菌因宿主而存活,也受限于宿主这个环

境,一旦离开宿主,其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如果距离足够远、空气

流动(风)足够快,那么病菌入侵的路程就会延长,长到能让它们老

死、饿死在空气中。

因此保持距离很重要也很必要,即便是在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也

应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四、常通风、勤换气。 因为空气中的病菌都是“无根之水”,所以

005

第20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在家、教室、办公室等较为封闭的空间活动时,要定时开启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流通交换,驱赶病菌进入广阔天地,使它们因缺衣少食而

消亡。

五、勤打扫、保清洁。 空气的本质是混合流体,在流动相对稳定

后,轻而清的物质会上升,重而浊的物质会下沉,这就是为何每隔一

段时间,门窗、桌椅和地面上就会灰层尘叠,而洒出的水、溅落的唾液

进入灰尘,就会形成污垢,而污垢恰是病菌丛生的温床,所以要勤打

扫生活环境。

六、讲文明、不吐痰。 相比于空气中的病菌,病人的口水、鼻涕、

痰液和制造的生活垃圾中的病菌,无疑浓度更高、存活更久、扩散力

更强,故而不应随地吐痰。

七、慎聚餐、用公筷。 随着人们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日益了解和严

加防范,新冠肺炎病毒在我们国家的生存环境可谓“举步维艰”。 但

生物从来都是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前有 Alpha、Beta、 Delta、 Lambda、

Omicron 的变异,后有 Omicron BF. 7 的分支毒株,无不表明了新冠肺

炎病毒求生欲望之强烈。 这些变异毒株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

而隐蔽性更强、传染性更高,所以我们要减少非必要聚餐,必须聚餐

时,要严格遵守“公筷取餐、分餐就食”要求。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

保护自己和别人!

006

第21页

第一章 传染病

第三节 感染传染病时的自救

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医疗水平,大多数疾病都是能够治愈的,这同

样包括新冠肺炎,所以即使不慎感染,也完全没必要惊慌失措和讳疾

忌医。

一、不能病急乱投医。 畏惧未知危险是生物的本能,作为人类,

我们同样不能免俗。 畏惧不是坏事,但因畏惧就“病急乱投医”显然

会付出惨痛代价。 药物存在的意义是灭杀病菌,身体内有病菌时,药

物与病菌拼个“同归于尽”,但没有病菌时,它们又该如何呢? 当然只

能灭杀健康细胞了,所以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故而病急乱投医是

大忌。

二、需要未雨绸缪。 形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大规模传染病对

医疗资源的冲击显然是巨大的,但是也应认识到,我们也不是“孤勇

者”。 首先,我们有免疫系统,这是与生俱来的,它会在我们感染病菌

的第一时间就冲向病菌与之战斗。 其次,我们有亲密家人,他们会在

我们感染生病时端水喂药给我们贴心的照顾。 最后,我们有好友亲

朋,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们会在我们求助时帮助我们寻医问药,对我

们进行热心指导,尽可能给予我们帮助。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爱当下,爱自己,强身健体,让免疫系

007

第22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统强大;爱家人,让家庭其乐融融;爱朋友,真心真诚地让友情历久弥

坚。 而如果家人和朋友中有医护人员,那么你真的很幸运,因为他们

不只是专业人士,还是我们自我救治时的指路明灯。

三、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 除了前面两条,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配

合治疗的态度也是战胜病魔的关键。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徐丹的

抗疫事迹了,那个时候疫情初现,大家对病毒也不甚了解,网络上谣

言四起。 在这样的环境下,感染 COVID—19 的徐丹没有方寸大乱,

而是在方舱医院里安心地接受治疗,除了有条不紊地测温、报告、服

药,她还气定神闲地学习。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她后

来不但顺利康复出院,还在次年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如愿成为毛以林

教授的学生。 毛教授是谁呢? 恰是当初救治她的、湖南省支援武汉市

方舱医院的医疗团队负责人。 你看,这个结果是不是如童话般美好!

相信科学诊断并配合救治才能快速恢复健康,享受休息时光并

自我提高才不会虚度光阴,而结果可不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吗? 所以不幸感染病菌以致生病时,请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

008

第23页

第二章 食物中毒

第24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风险

上一章,我们共同学习了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这一章,我们一起

来学习关于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因为病从

口入。

从古到今,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饮食一直都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

求,但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能作为食材被食用,也不是任意几种食

材就能烹制出安全的食品。 在人类出现之初,人们因为不知动植物

特性,屡屡发生误食毒物而死亡的事件。 传说有一位悲天悯人的伟

大先民,为了让族群吃上安全可靠的食物、用上正确的药物,不惜以

身试险遍尝百草,最终不幸中毒而亡。 没错,这位先民就是被我们尊

称为神农氏的华夏民族先祖———炎帝。

虽然现代社会拥有丰富的食物、健全的检疫手段,但并不意味着

我们就远离了食物中毒。 事实上,现代人食物中毒的新闻并不少见,

比如揪水仙(被错认为蒜苗)炒菜的,比如挖滴水观音(被错认为竹

笋)煮火锅的,再比如采有毒野生菌(被错认为可食用蘑菇) 煲汤

的……原因五花八门,结果可想而知。

食物中毒是十分危险的。 轻微的食物中毒,如生吃有农药残留

的瓜果会令人恶心、呕吐或得痢疾;中度的食物中毒,如食用颜色鲜

010

第25页

第二章 食物中毒

艳的有毒野生菌汤会令人陷入幻觉、休克或昏迷;重度的食物中毒,

如误吸毒品会令人陷入幻境以及形成毒瘾,难以戒除,造成永久性身

心损伤甚至死亡;危重的食物中毒,如误服化妆水(含异丙醇)、假酒

(含甲醇)、伤口消毒剂(含高锰酸钾、溴化物)、化学试剂(含强氧化

或强还原性成分)、农药等剧毒物品,则会令人在极短时间内休克、昏

迷甚至死亡。

第二节 食物中毒的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小心谨慎地做好食物的辨别和消毒,才能有效地

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一、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流水能够冲洗掉绝大多数手部细菌,

因而应养成餐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在有毒害

性的环境作业后,要洗消并更换服装后才能就餐。 就餐时,应选用洁

净后的碗筷勺,并尽量避免手抓进食。

二、餐具灶具,要经常清洗保洁。 因为食物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

间后就会变质,生成霉菌等有害物质,即便采取了高温烹煮的方式,

也不能完全消除这些有害物质。 在家庭中,随着烹饪活动的开展,这

些有害物质会进入油烟机下的油滴中、灶具上的污垢中,如不能做到

经常清洗保洁,这些有毒有害、腐败变质的细微物质就会通过抹布、

011

第26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蒸汽、液滴、蚊蝇飞虫、掉落并被捡回的食材等渠道进入食物,进而导

致吃这些食物的人中毒。

三、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后才能食用。 瓜果蔬菜表面或有农药

残留,或有灰垢泥土,生食会引起身体不适或不良反应,因此应在食

用前进行仔细地清洗和消毒,除去有害物质后再烹制或食用。

四、鱼肉禽蛋要从正规市场购买检验合格的产品。 鱼肉禽蛋多

为人工饲养的水产、家畜、家禽产品,饲养和处理环节都有着严格的

检验检疫标准,从正规市场购买,安全性才有保障。

五、变质、过期的食(药)物不能食用。 生活中的大多数物品都是

有“有效期”的,新鲜食物一般保质期短暂,存放不当或时间过久都会

导致其过期或变质。 过期或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因为其内部成分

变化了,而且多是向“坏”的方面变化,一旦食用有很大可能会出现腹

泻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性命。

六、鱼肉禽蛋尽量不要生食。 鱼肉禽蛋内部存活着大量的病菌、

细菌等微生物,经过漫长岁月的进化,它们与宿主形成了共生共存的

整体,但它们和我们人体并不是“好朋友”呀,生食显然是不利于健康

的。 据说东汉末年的陈登就是因为长期大量食用鱼脍(生鱼片),以

致 38 岁就病入膏肓,神医华佗也束手无策,最终含恨而终。

七、来路不明的古怪食物不要食用。 正规的食物都有品名、成

分、生产厂家以及食用方法等信息,可以说中毒风险极低。 而诸如一

012

第27页

第二章 食物中毒

块不知名的野兽肉、一段不知名的植物根茎、一只来路不明的昆虫、

一颗古怪的糖果(很可能是毒品)……风险未知,贸然食用可能会导

致人中毒。

八、不要食用野生动植物。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我们的祖

先为我们选择出了大量安全的肉蛋菜蔬。 到了近现代,随着科技的

发展,我们人类的食谱更加丰富,当然这少不了严苛检审手段的保驾

护航。 野生动植物,无论从其生活环境,还是从其躯体本身,我们都

不能确定它们(对人体)是否安全,更不用说寄生在它们身上、体内的

微生物了,所以我们不能贸然食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九、不宜食用明知有毒的食物。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叫河豚的

鱼,它肉质鲜美,食之齿颊留香,但是它的血液、肝脏和卵巢中都含有

剧毒,摄入 0. 5~ 3 毫克就能致人死亡。 尽管每年都有很多因食用河

豚而死亡的惨剧发生,但在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及日本等国家依然保

留着吃河豚的习惯。 如果某天有人邀请你食用河豚这类明确有毒的

食物,请一定要谨慎对待。

十、不要食用“黑暗料理”。 饮食中国,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

我们特有的饮食文化,煎炒烹炸煮、酱汤糕饼酥,这些正规烹饪手法

做出的食物既美味又安全。 但总有一些人喜欢特立独行,发明了诸

如板蓝根泡面、麻辣鱼鳞、草莓红烧肉等“黑暗料理”。 这些“黑暗料

理”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尝试,如果某天有人邀请你长长见识、挑战

013

第28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自我,请拒绝他。

十一、不要食用陌生人赠予的食物。 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

妈和老师都会告诫我们,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和零食,因为陌生人

可能是坏人,可能会绑架或者拐卖小朋友,长大后,是不是就不需要

害怕了呢?

当然不是,正如颜色有白和黑,人也有善和恶,或许我们不能从

容貌判定一个人的善与恶,但从态度上还是能够察觉出对方是真心

还是歹意,当发现对方不怀好意时,我们应该立即离开,当情况所迫

不能立即离开时,我们应提高警惕,比如进餐时,不喝浑浊的水,不夹

翻动后的菜,不喝开封的饮料,不在中途返回后用餐……竭尽全力确

保自己的意识是清醒的、行动是正常的。 此外,离开的念头要坚定,

离开的准备要做好,一旦遇到有利时机,比如在餐厅、广场、路口等公

共场合或服务台、单位门口等设有监控的环境,就应快速混入人群

离开。

十二、烟酒有危害,少年要远离。 香烟和美酒,是生活中常见之

物。 然而吸烟和过度饮酒都是有害的事实却不容置疑,否则香烟盒

上也不会标注“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在禁烟场所吸烟”的字样。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包含着数千种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呼

吸道、大脑尤其是肺脏,严重的会导致抽烟者和受二手烟伤害之人出

现肺结节、支气管炎及至肺癌等疾病。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具有麻

014

第29页

第二章 食物中毒

醉和不易被人体吸收降解的特性,会使饮酒之人的身体散发污浊气

息、行为失常或反常(酒后失态表现)、反应迟钝(酒驾是交通事故发

生的主要原因),严重的会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此情形表明肝脏已不

堪重负),危重的则会罹患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疾病。

无论肺脏疾病还是肝脏疾病,对人而言,这些都是不能逆转的身

体损伤。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身体和器官发育阶段,综合抵抗能力相

对孱弱,因此应严禁抽烟喝酒。

第三节 食物中毒的救助

如果不慎食物中毒,应在尚且清醒时积极自救或求救。

一、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应前往社区医院等正规医疗

机构救治,而不是忍一忍、睡一觉扛过去。

二、出现痢疾、高烧、畏寒、休克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大中型专

科或综合医院救治,而不是自己开方抓药,胡乱诊治。

三、出现昏迷、晕厥、抽搐、出现幻觉等症状时,临近或陪伴人员

要立即拨打 120,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实施前期救助,等待医护人员的

到来。

四、误食有毒食物时后,要立即拨打 120,并向身边的家人、老师

或朋友(成年人)说明误食的有毒食物名称、模样、数量和自身当前的

015

第30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感觉(防止昏迷后医务人员不了解情况而延误救治时机)。 临近或陪

伴人员应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求助人提供的信息,并第一时间转

达给医务人员。

016

第31页

第三章 触电和雷击

第32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第一节 触电和雷击的风险

触电和雷击都是电能通过人体的意外情况,会给人们带来不好

的后果。 具体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以触电为例简要说明。

在了解触电危害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电是什么。 电是什么呢?

铺设在家中的电线、插座是电吗? 不是,它们是电的载体。 拔插插头

时闪现的白光,电焊时刺眼的蓝光,断裂电线晃动时迸溅的火花,它

们是电吗? 不是,它们是电流经过接驳点瞬间产生的现象。 手机屏

幕里面的图标、电视机里的画面是电吗? 不是,它们是电的能量

显化。

近代科学认为,电是一种能量,是原子的正电荷向负电荷移动时

的能量波动。一般来说,电能的强弱有两种不同的具现方式:一是静

态上的不同,学名电压,就像站在二楼和站在三楼的人,存在着高度

上的差距。 二是动态上的不同,学名电流,就像同等数量、同等压力

下的水,流经粗细不同管道时状态上的不同。

科技让电能与我们紧密相连,各式各样的电气设备纷纷进入了

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致伤致命的风险。 多

年前,我在电视中看到过一个能用脚刷牙洗脸、穿衣做饭的无臂少

年,看到他能用灵活的双脚穿针引线、挥毫泼墨,现场观众报以热烈

018

第33页

第三章 触电和雷击

的掌声。 但同样地,对于他失去双臂的原因,大家也十分关心。 在少

年展示完才艺后,主持人委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原本欢快的少年

沉默了,许久之后他还是回答了,他说小时候家境不宽裕,因而他总

会在放学后捡拾柴草或“垃圾”贴补家用。一次,懵懂无知的他伸手

捡起了地上的断电线……另外一个案例发生在 2008 年冬季泗县的

一座粮站里,因为没有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定,两名在活动脚手架顶

部的工人被“推”向了空中的输电线,几乎就是一瞬间,两人的生命就

结束了。

为何触电的后果会这么严重? 这是因为人体对电能的耐受力十

分有限,粗略估计仅能承受 36V(伏)过体电压或 10mA(毫安)的过体

电流。 然而现实中,输配电线路的电压在 10KV 以上,是人体安全电

压的 277. 78 倍,家庭用电的额定电压多在 220V 上下,是人体安全电

压的 6. 11 倍,家庭用电的额定电流在 60A 左右,是人体安全电流的

6000 倍,所以一旦触电,我们所面临的后果就是非死即伤。 即使这些

电能经过了电气设施或其他物品缓冲,其强度也不是我们人体能够

承受的。

相比于触电的危害,被雷击的后果显然更严重。 作为空气云团

交汇产生的能量释放,雷电的电压不可谓不高,起步就在千万乃至亿

伏以上,而电流也是高到离谱,动辄就在数万乃至数百万安培强度,

而最致命的还是它的释放速度,都是瞬发而至的。

019

第34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除了上面的直接伤害,失控的电能还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元凶,诸

如(接触不良产生的)电弧电火花、(超期使用的)老旧电器、(劣质或

破损的电动自行车) 蓄电池、过载或散热不良的电气设备以及静电

等,都是能够引发火灾的潜在风险,因此我们也要注意和提防。

第二节 触电、雷击事故的预防

与大多数事故一样,电气事故的发生发展也是有征兆和有迹可

循的,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规范用电、谨慎用电、小心

用电。

一、厨房内的供电线路应避开经常出现蒸汽的锅灶上方和旁侧。

设置时应暗敷或穿管,且对裸露线路、连接点进行妥善的防水溅、防

蒸汽处理。

二、厨房内不宜使用延长线插座。 电器设备及专用插座应远离

锅灶、水池并避免敷设在水池和碗筷架之间的路径或旁侧。 在长期

或特定时间段水汽、蒸汽较多的环境,线路及其连接点应做穿管保

护,墙面插座应设防水盒(罩壳)。

三、洗漱间内不宜使用延长线插座。 墙面插座应远离淋浴喷淋

头、水池下方和旁侧的位置,并用防水盒保护。 洗漱后要及时清理地

面水渍,开窗通风,让洗漱间保持干燥。

020

第35页

第三章 触电和雷击

四、易溅水的墙面、地面处不能设置墙面插座,不能使用延长线

插座。

五、打扫卫生时应将拖把的水分挤干,在打扫至地面上的延长线

插座、贴近地面的墙面插座处要动作轻柔,避免水尘溅入插孔。

六、不能用滴水、潮湿的手(手套)拔插插头、拨动开关。 拔插插

头时宜一人操作,不宜多人合作,尤其要注意制止儿童的此类行为。

七、使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水壶应与插座或延长线插座保持距

离,水不应加满或溢流,壶嘴应背向或偏离插座正前方或上方,如此

才能避免水蒸气或水滴进入插孔。

纯净的水是电的不良导体,但生活用水不是。 生活用水中存在

着 Ca(钙)、Fe(铁)、Zn(锌)等微量矿物质元素,从而导致生活用水

成为良导体,加之水的流体特性,一旦水进入电气设备内部,大概率

会造成接触不良、短路或蓄热的情形,造成漏电、短路或燃烧的险情。

八、应定期使用吹风机、拧干水的微潮抹布,在断电的前提下清

洁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灰尘、油污、水渍等污垢。 发现插孔内的污垢较

多时,应停止使用并请专业人员及时更换或清洁;发现电气设备异常

发热时,应停止使用并请专业人员检查、清洁。

灰尘、污垢细微,极易进入电气设备内并附着。 灰尘、污垢成分

复杂,容易导致电气设备骤发电弧、短路;灰尘、污垢导热性差、散热

慢,容易造成电气设备长期“低烧”,加剧设备老化,“制造”漏电、短

021

第36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路或燃烧的险情。

九、应将针、铁丝、铁钉、金属锥、挖耳勺、小剪刀、小钥匙等物品

远离墙面插座、延长线插座,远离儿童活动范围,使用后要及时放回

原处。

金属制品多是电的良导体,上述物品的体积小,如儿童、无完全

行为能力人员等人群在插座旁玩耍,很有可能会造成人员触电、电器

设备出现故障及燃烧的险情。

十、脱落、松动、接触不良、打火、焦煳变色及使用时有异常气味

的(延长线)插座都应该停止使用,由专业人员维修或更换。

十一、故障的、焦煳的、冒烟的卫浴、厨具、冰箱、洗衣机、空调、取

暖器以及电动自行车等电器、器具都应该停止使用,由专业人员维修

或更换。

应禁止任何形式的改装、改造电气用具及其部件的行为。

上述情况下的电路、设备,漏电和燃烧的风险已然很明显,如不

及时消除,必然会导致触电、漏电或燃烧的险情。

十二、敷设线路或使用延长线插座时,线路不宜从人员能经常接

触的床上、床内、床下、桌上、桌下、椅凳下、脚下等区域穿越布置。

脚踩、桌压会造成线路的破损,拖拉会造成线路搅缠,被褥包裹

会造成线路散热不良,此种种情形都易导致漏电、触电、故障或燃烧

的险情。

022

第37页

第三章 触电和雷击

十三、应尽量避免边充电边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电子

产品。 电子产品充电时,应将其放置在方便散热的桌上、架上、台上。

电子产品边充边用过程中着火燃烧的案例并不常见,但也偶有

发生,这是因为充电和使用都会产生热量,同时进行就导致了热量的

持续叠加,所以不能等闲视之。

十四、在户外行走时,应昂首挺胸、平视前方,观察前方道路上

方、侧方、地面是否出现下垂断线、电火花等情形,如有应立即变换

路径。

道路边侧的输配电线路、架空线、配电箱(室)、地下管廊、在建工

地外墙线路、建筑物外墙线路都是带电设施,受气候、环境、时间和人

的行为的影响,漏电风险较大,因此应注意观察、小心防范。

十五、当户外发生闪电、雷击恶劣天气时,要收回天线、外置金属

晾衣架等物品,不能收回的要断开天线与室内电器的连接。 要关闭

门窗,不能关闭的要清理门窗附近的铁质物品和易燃可燃物品,并做

好防水渍措施。

避雷针名为避,实为引,其原理是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

汇聚空间,以影响雷电的先导放电方向,诱使雷电向其顶端放电,而

后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导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免遭

雷击。 在户外雷击雨雪天气时,室外天线、外置晾衣架就是简化版的

避雷针,因此应及时收回或断开连接。

023

第38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十六、在户外活动时,遭遇突发闪电、雷击恶劣天气时,不要撑

伞,不要手举、肩扛金属器具,不要骑自行车或摩托车飞驰,而是要较

缓慢地匀速行走,避开制高点、凹陷盆地等地形,避开栅栏、钢索、线

杆、轨道等金属制品,避开孤立的树木、烟囱等凸出物。

遇到闪电、雷击恶劣天气时,烟囱、孤立的树木等制高点会因为

凸出而成为天然的避雷针。 凹陷盆地会因为低洼积聚电荷,从而吸

引球形雷电。 因良导体属性,金属制品更易附着电荷、吸引雷电,成

为雷电泄放路径。 骑自行车、摩托车会搅乱电磁场形成区域凸点,相

当于移动避雷针。 以上种种都是易诱发雷击的风险环境、物品和行

为,因此应避开、避免。

第三节 触电、雷击事故的救助

即使做足了预防工作,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避免触电或雷击风

险,但遭遇风险不代表无解,正确的方法和小心的应对,依然能争取

到很大的生存机会。

一、在家中活动,发现家人触电时:

1. 不能拉拽施救,要小步慢速(过大过快都会导致跨步电压剧烈

变化而被电击)到总电开关处切断电源。

2. 如不能切断电源或电源距离较远,也不能拉拽施救,而是要用

024

第39页

第三章 触电和雷击

干燥的竹木、塑料棍棒拨开触电者周围的线路、延长线插座或触电者

的手脚。

3. 如触电者陷入昏迷,应拨打 120,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对触电者

实施前期救助。

4. 家中宜常备绝缘橡胶手套、竹木塑料棍棒等物品。

二、在户外活动,发现下垂断线、电火花、身体突然因触电感到酥

麻或突然有人倒地抽搐时:

1. 要立即停步查找漏电原因,大声警示提醒周围人员小心。

2. 小步慢速后退或侧移,尽快脱离漏电区域,在进入安全区域后

拨打供电服务热线 95598,上报险情。

3. 在安全区域继续呼喊、阻拦前后方行人进入漏电区域,有条件

的还应设置提示标识,提醒行人小心触电。

4. 如果你对电的知识足够了解且情况危急,可以尝试开展救援,

但前提是做好以下防护:首先穿戴好绝缘服、手套和胶靴等防护装

备;其次是持较长的、干燥的竹木或塑料棍;最后才是缓慢靠近,挑开

触电者的手脚或其身上的中断线路(风险很大,量力而行)。

5. 确定人、电分离后,可尝试上前将触电者抱或拖离漏电区域,

在较安全区域将触电者放下,并将其平放于地面上(风险很大,量力

而行)。

6. 拨打 120,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对触电者进行救助。

025

第40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三、在户外活动遭遇恶劣天气时,除了避开不利环境,避免错误

行为,还可采取以下方式避险:

1. 进入建筑物内。

2. 进入车辆内。

3. 建筑物或车辆都没有时,缓慢转移至平坦、开阔地面。 采用双

手抱膝、上身微向前弯的姿势蹲坐地面,直到雷击天气减弱或结束后

再撤离。

四、在户外活动发现有人被雷击时,应注意:

1. 不能立即上前施救,首先要做的是观察被雷击者周围是否仍

然存在着雷电现象,观察被雷击者身边地面处是否有电弧、电火花或

燃烧,确保环境安全后才能实施救助。

2. 条件允许时,前往伤者身边,帮助其平躺于地面。

3. 拨打 120,并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对被雷击者进行救助,也可以

小心拖动,将伤者转移至安全环境等待救援。

026

第41页

第四章 火灾事故

第42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第一节 火灾事故的风险

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通常被称作火灾事故,是家

庭生活中最可能遇到的风险之一。

火灾的本质是燃烧,燃烧的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元素化学反应。

即使是一根火柴的燃烧,也是天文数字量级的元素反应,也因为如

此,火灾现场才会烟火滚滚、热浪翻腾、声势骇人。 在火灾中,我们之

所以感到呼吸困难,是因为 C 元素转化成 C、CO、CO2 ,H 元素转化成

气态 H2O,N 元素转化成 N2 、NO、NO2……这些不能呼吸的气体,消耗

减少了 O2 不说,还降低了空气中 O2 的浓度。 在火灾中,我们之所以

感到燥热难耐,是因为化学反应释放了大量的热能,膨胀了的空气混

杂其中,这样的空气很难“下咽”,这样的环境当然要流汗(身体降温

需要)以及昏昏沉沉了(体液流失导致)。 在火灾中,我们之所以感

到惊骇欲绝,是因为化学反应并不全是“悄无声息”的,还有火焰、蒸

汽和浓烟以及时不时噼里啪啦的闪光和“爆炸”,叠加起来就是烟和

火的海洋,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形成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你

说骇不骇人呢?

那么,火灾对我们的危害有多严重呢? 致命! 一是因为我们的

身体对热量的耐受度有限,对氧气的依赖很大;二是因为我们的身体

028

第43页

第四章 火灾事故

内在力量有限、行动速率有限,这些“有限”决定了生命在火灾面前的

脆弱,这也就是有人在看似轻微的火灾中死亡的原因了。

火灾必然会造成损失。 从来没有零损失的火灾事故,第一是烧

损的物品,第二是清理和恢复火场的费用,第三是因事故导致的误工

费用,第四是因事故受伤的医疗费用,第五是其他因事故而付出的时

间和金钱,这些都是火灾的损失。

火灾可能致人伤残。 正在发生和发展的火灾现场中,有如蛇乱

舞的火焰、焦灼的空气、翻滚的浓烟、摇摇欲坠的燃烧物,都能对人造

成伤害,使人轻则受伤,重则残疾。

火灾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便捷,火灾事

故发生后,我们能很快地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看到有关事故

的报道,有的事故相对轻微,或仅有财产上损失或个别人员轻伤;有

的则很严重,要么是巨额的损失,要么是大量的伤者,要么是人员的

死亡,或者是三者皆有,给原本安静的生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你可能会说,你还看到了有的人在规模很大的火灾中毫发无损

的新闻,这说明火灾其实并不是那么危险。 关于这个观点,我想要说

的是,这个想法太片面了,你只看到他的安然无恙,却未亲身感受他

挣扎的惊惧,如果让他分享感想,我想他必然要感谢幸运,让他及时

发现了火灾;感谢正确的逃生方法,让他在火灾中顺利逃生,否则他

又怎能,又凭什么能成为报道中的幸运儿呢? 所以,请不要心生“火

029

第44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灾并不危险,对我们生命没有威胁”的错误观念,对身边的火灾隐患

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否则会让你追悔莫及。

第二节 火灾事故的预防

生活中的大多数物品都像“石头”,何为石头? 没有主观意识,没

有自主行为。 你可能会说我很武断,但这一点都不武断。 就拿你的

书本文具来说吧,在日常生活里,它们是工具是帮手,可是当火灾发

生时,它们有没有跳起来灭火或者一溜烟逃跑呢? 没有,它们只是安

静地待在原地,火来了就跟着燃烧,火走了就一地灰烬。 所以防火需

要我们主动做好。

一、用火用电习惯很重要。 电和火在无人看管或无预设程序情

况下会“依然如故”。 比如短路了,电流不会立即消失而是继续“涌

动”,比如汤干了,火焰也不是立即熄灭而是依然“跳跃”,随着时间

向前、条件成熟,火灾就出现了,所以我们要养成人在用火用电、人走

熄火关气断电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能源设备要清洁。 定期清洁能源设备的第一个目的是消除

污垢,第二个目的则是通过清洁检查设备的实时状况(是否锈蚀及锈

蚀程度,是否变形及变形程度等)。 对于燃气管道、液化气瓶、输气软

管和气瓶阀等部位,可以用洗涤剂或肥皂溶液全面涂抹,既能通过其

030

第45页

第四章 火灾事故

表面是否出现气泡检查燃气是否泄漏,又能够对这些地方进行清洁。

应禁止任何形式的改装、改造燃气器具及其部件的行为。

三、能源设备放置有要求。 燃气是化学特性活泼的易燃易爆气

体,一般会充装在压力容器(瓶罐等)中或通过管道输送。 但压力容

器、管道及附件的耐压、耐腐蚀性能也是有极限的,随着时间、环境的

变化,锈蚀、撞击、油污(吸热且不易散热)、烘烤(导致内部气体膨

胀、内压增大)等都会消磨设备安全性能的极限。 因此不能将压力容

器或管道设置在插座、开关及灶具周边,不宜放置在房间、窗台、阳台

等人居和阳光强烈环境中,空罐也不行。

四、灶具设备要清洁。 作为日常用火的器具,灶具能够产生明火

并直接引发火灾,如不及时清洁养护,锈蚀、变形、油污都会导致燃

气、明火外泄,进而形成火灾,因此要养成定期清洁灶具设备的习惯。

五、玻璃制品远日光。 近视镜、老花镜、放大镜等凸凹透镜具有

聚合光束的能力,集束光线能量集中,经较长时间的照射,就能点燃

可燃物品,因此玻璃制品不宜放于窗台、阳台等阳光强烈的区域。

六、大功率电器小心用。 在使用大功率电器过程中,流经插座、

线路和设备的电流大、发热量高,且会持续一定时间,如使用非专用、

非匹配或共用(延长线)插座,就有可能会造成插座、线路及设备着火

燃烧,故而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不能共用插座,不可接入私改电路,不

能使用非匹配插座,不宜使用非专用插座。

031

第46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使用延长线插座为大功率电器供电时,应选用额定电压、电流和

功率值大于电器 2 倍及以上的插座,低于 2 倍者应慎用或不用。

七、违禁电器不能用。 违禁电器指的是无生产日期、质量合格

证、生产厂家信息的电器,俗称“三无” 产品,常见类型有“热得快”

“小电炉”“小太阳”等。 此类电器虽然轻巧方便,但质量多不合格,

其内部元件或材质低劣,或构造不规范,或工艺水平差,发生意外的

概率极高,因此不能使用。

八、日常用“火”需谨慎。 尽管与厨房火源相比,佛龛、香炉、正在

燃烧的蚊香、电热毯、汇聚型取暖器等体积小、热量低,但它们也是十

分危险的火源,故使用时同样要小心谨慎:一要做到四周清,确保其

上下四周没有纸张帷幔等易燃物品;二要做到距离远,确保易燃可燃

物品在“火源”1. 5 米之外;三要做到常关注,应每隔 5 或 10 分钟即查

看 1 次;四要做到防风吹,香烛、蚊香等的明火应增设罩盖防风;五要

做到离开时熄火,预计离开 5 分钟以上时应熄灭火源,准备入睡时应

032

第47页

第四章 火灾事故

关闭取暖设备。

九、液体燃料风险大。 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如酒精、汽油、柴油

这样的(闪)燃点低、易挥发、极易燃烧的液体燃料,在接触和使用时

需要小心谨慎,一是不能直接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炉、锅、盘等器具添

续燃料,二是不能向刚熄灭的酒精器具添续燃料,三是不能用点燃的

火柴、打火机等明火照明查看酒精或燃油桶(箱)液位,四是不能在加

油站、油罐卸油口附近、敞口燃油桶上方和侧方向等区域和部位做出

接打电话、抽烟、焚香以及使用明火等危险举动。

十、抽烟不潇洒。 燃烧的香烟头,其中心温度在 700℃以上,其边

缘温度也在 200℃以上,后者的温度就足以点燃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

了。 现实生活中,因烟蒂引发的火灾事故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大量

存在,这些火灾事故无不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青少年不

应抽烟。

十一、玩火易酿灾。 生活中的物品,燃烧蔓延的速度通常以

“米 / 秒”为单位,一旦被点燃,数秒或数分钟内就会蔓延扩大,形成

火灾。 因此要约束好奇心,不玩火柴、打火机、点火器、灶具、插座、取

暖器及点燃的香烟、香烛、蚊香等物品,发现他人玩火可劝阻或告知

家长、老师、场所工作人员等成年人,如玩火行为未被制止,应示警同

伴相约离开。

十二、废物也危险。 在废弃物混杂、相对密闭的垃圾桶内,热量

033

第48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不易散发,温度会随着热量积聚而缓慢升高,而类似电池、暖宝宝等

一类能够自发热的物品,更是会让垃圾桶着火燃烧的风险显著提高,

所以在丢弃垃圾时,应妥善分拣,单独收纳或丢弃于专用垃圾桶中。

十三、危险不进家。 在我们的生活中,危险的物品有很多,最容

易忽视而出现在家中的莫过于电动自行车了。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

明,蓄电池燃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风险,一是其燃烧的速度极其迅

速,数秒或数十秒内就能发展到猛烈燃烧状态并迅速引燃周围可燃

物品;二是其燃烧释放的烟气浓烈,几乎顷刻间就能产生浓重的有毒

有害烟气;三是其燃烧的声势浩大,燃烧之初就能释放强烈的火焰和

大量热量,并与烟气共同形成视觉冲击强烈的景象;四是其燃烧后极

难进行扑救,消防救援机构曾做过水浸灭火试验,试验中被放入水槽

中淹没的、正在燃烧的蓄电池没有像大多数燃烧物品那样快速熄灭,

而是依然猛烈燃烧,甚至将水槽中的水都加热到了沸腾状态。

除此之外,诸如射钉枪、手电钻、气喷枪、焊枪等作业工具和燃料

(空)瓶桶也都是十分危险的物品,如非必要都不应该带进家中。

十四、通道不侵占。 房间到房间、房间到家门的通道是日常生活

的必要路径,更是事故时紧急逃生的关键通道,长期堆放杂物,平常

状况下有碰撞倒砸风险,火灾状况下则会燃烧阻人,因此是万万不能

占用的。

疏散楼梯间是公共疏散通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

034

第49页

第四章 火灾事故

八条明确规定不得占用、堵塞、封闭,如有违反,将受到警告或者 5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拒不改正的,将强制执行并由违法行为人承

担费用,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法律后果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飞线充电不可取。 经建筑外墙,使用超长延长线插座为地

面处电动自行车充电主要存在以下风险:一是线路下垂会导致插头

和插座间接触不良;二是风吹雨淋、严寒酷热、风沙烟尘会加速线路

和插座老化;三是长线路会增加电能损耗,进而导致电流增大、热量

升高,再一次加速电气设施的老化;四是过长的线路使得使用者疏于

检查和清洁,对线路绝缘层和插座的保养不够,致漏电、触电和着火

风险激增。

十六、“多合一”真害人。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我们都不应

该忽视生活、生产和经营的区别,不能为了方便就混为一谈,因为这

样做的风险真的很高。一是会导致火灾概率增加,如果说抽烟、玩

火、生活用火、生产用火、电路故障、电器故障等引发火灾各是 1%的

概率,在“多合一” 场所中,综合概率就可能会升高到 10%至 30%。

二是会导致火灾荷载增加,以卧室为例,正常状态下其内部也就是些

衣服被褥等,但“多合一”后就会增加货物、外包装等可燃物品,这种

累加不是单纯的 1+1 = 2,而是 1+1>2,可燃的物质多了,燃烧的速度、

烟气、热量等也就随之增加了。 三是会导致救援困难和缓慢,“多合

一”场所内部物品层叠纷杂,一旦发生火灾,本就不熟悉环境的消防

035

第50页

给孩子的安全教育书 员唯有先清理眼前物品才能进入房内,如此举步维艰的救援,又怎能

不费时不费力? 四是会导致火灾损失扩大,百枚鸡蛋放三篮中,摔其

一仍有其二;百枚鸡蛋放一篮中,摔其篮就是为之一空,“多合一”就

是如此。

第三节 初起火灾的处置方法

除爆炸外,大部分火灾的发生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所以灭火的关

键,是及早发现火灾。 在发现或遭遇火灾时,如果能够善加利用身边

物品,扑灭初起(期)火灾并非难事。

一、发现燃气泄漏,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置:

1. 保持冷静,动作轻柔、匀速慢走到气阀处(首选房外气阀,次选

灶具气阀),关闭阀门阻断泄漏。

2. 不可大意,继续保持动作轻柔、匀速慢走到较近门窗处,轻开

门窗使空气流通,降低燃气浓度。

3. 继续小心,门窗开启后即退出房屋,每约 10 分钟到房屋门处

嗅闻或用设备检测,查看燃气浓度是否已降低。

4. 燃气气味极淡或检测的浓度低于爆炸浓度下限,可进入房屋,

开启较远处的门窗,寻找纸扇、纸板等轻挥慢扇,加快燃气逸散。

5. 燃气低不可闻或浓度极低时,可返回厨房察看阀门、管道(气

03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