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发布时间:2023-7-2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390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专栏 1 高端装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重点领域,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攻克一批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提高关键基础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研发推广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先进热处理及表面强化、精密铸造、高强度焊接等先进制造工艺;突破仿真可靠性,轻量化检测,绿色节能等重大技术装备共性技术。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装备制造业基础技术体系。到 2025 年,建成较为完善的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装备牵引、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实施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一是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等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控能力,争创政府质量奖,树立一批质量标杆。在产品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加大监督和支持力度,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二是推动高端装备自主品牌建设,强化企业自主品牌发展和保护意识。鼓励企业认定“品字标”等,提升品牌竞争力。三是支持企业主导重大... [收起]
[展开]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51页

345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工程中心建设

及运行管理相关工作,主要负责:

(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支持省工程中心建设的有

关政策文件,指导省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论证省工程中心组建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择

优认定。

(三)对已认定的省工程中心进行监督管理,并开展运

行评价。

第七条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发展改革部门、在浙中央

企业是省工程中心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所属

单位省工程中心的申报和管理,督促、协调省工程中心的建

设和运行。

第八条 省工程中心实施主体单位主要负责:

(一)根据组建方案及有关文件要求,推进省工程中心

第352页

346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建设;

(二)落实省工程中心建设与运行条件,筹措省工程中

心建设和运行经费,保障省工程中心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

(三)承担有关部门委托的研发任务,保证省工程中心

的开放运行和共用共享,为国家、省相关重大战略任务、重

点工程提供研发和试验条件;

(四)按照有关要求向主管部门报送省工程中心建设和

运行情况。

第353页

347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九条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和全省有关重大战略部

署、重大规划实施、重大工程建设、重点区域创新发展等需

要,部署建设省工程中心。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

提出省工程中心建设领域布局,并适时发布省工程中心申报

通知。

第十条 拟申请组建省工程中心的实施主体单位(以下

简称“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工程中心建设领域及

相关要求;

(二)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良好的研发场地设施和设

备仪器条件,科研场地面积应在 2000 平方米以上,科研仪

器设备原值应在 1000 万元以上;

(三)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开发水平和技术集成能

力,拥有高水平的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技术创新

团队。实施主体为企业的,专职研发人员应不少于 50 人;

实施主体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职研发人员应不少于

第354页

348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30 人,其中副高(含)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应不

少于 20 人;

(四)具有一批待工程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

好市场前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五)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将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

转化的工程化研究验证环境和能力;具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技术转移和扩散,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的自

我发展能力;

(六)具有完善的人才激励、成果转化、开放共享等管

理制度;

(七)未因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被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列

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八)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 鼓励省工程中心采用独立法人形式组建和运

行。鼓励各设区市和部门层面的工程研究中心优先申报。

第十二条 鼓励由省内相关领域的优势企业、科研单位、

高等院校、社会投资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申请组建省

工程中心。鼓励省内跨地区、跨行业,以及以省内为主联合

第355页

349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省外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形式,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

产业发展。鼓励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须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的通知和相关

文件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具体情况,提出省工程中心申请

报告,并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四条 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本地区(部门)所属单

位提出的申请,将符合条件的省工程中心申请报告及相关申

报文件推荐给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受理主管部门报送的申报材料

后,按照申报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根据初审结果,省

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对拟组建省工程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和

评审,重点包括组建省工程中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申报单

位的条件、发展目标及实现可能性等。评审过程中,可要求

申报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必要时可征求相关部门和地

方的意见。

第十六条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评审意见,综合研究后,

确定拟认定的省工程中心名单,并在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

或其他省级媒体公示 7 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发文

第356页

350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予以认定。

第357页

351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第四章 运行评价

第十七条 省工程中心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

评价制度。省发展改革委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评价工作,对

正式认定的省工程中心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开展评价。

第十八条 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浙江省工程研究中

心评价工作指南》,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规范、材

料报送要求等事项。

第十九条 运行评价按照以下程序:

(一)材料提交。省工程中心应于评价年度 5 月 1 日前

将评价材料报主管部门。评价材料包括:省工程中心工作总

结报告、省工程中心评价数据表及其相关附件和证明材料、

省工程中心评价数据真实性承诺书。

(二)材料初审。主管部门对省工程中心报送的评价材

料进行核实,并出具审查意见,于评价年度的 5 月 31 日前

将评价材料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第358页

352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三)材料核实。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省工

程中心报送的评价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按照评价工作

指南的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形成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

(四)公布结果。省发展改革委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

进行审核确认,并向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第二十条 省工程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

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第二十一条 评价为优秀的省工程中心,省发展改革委

将择优对其后续创新能力建设给予进一步支持,并优先推荐

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于评价结果为基本合格的省工程

中心,省发展改革委将进行约谈,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

改;对于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省工程中心,省发展改革委将

给予 1 年整改期,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1 年整改期

满后,参加当年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运行评价。

第359页

353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管理制

度,加强对省工程中心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

做好统计、监测分析和评价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省工程中心需要对组建方案明确的目标任

务作重大调整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一)对于不影响实现省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务的调整,

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二)对于发生重大变化,影响省工程中心功能实现的,

由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核。

第二十四条 主管部门应对省工程中心报送的材料和数

据承担核实责任,确保真实可靠。省工程中心提供虚假材料

和数据的行为,一经核实,计入其实施主体单位的信用记录,

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发展改革委将撤销

第360页

354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其工程研究中心称号:

(一)运行评价不合格,且一年整改期满后评价仍不合

格的;

(二)连续两次评价结果均为基本合格的;

(三)未经省发展改革委同意,逾期不报送评价材料、

不配合评价的;

(四)提供虚假材料和数据的;

(五)主要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六)因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被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列为

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七)省工程中心被依法终止的。

第361页

355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统一命名为:“××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第二十七条 各设区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考本办法,

制定本地区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

区)给予新认定省工程研究中心奖励补贴,支持工程研究中

心建设。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自 2020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5 年 11 月 1 日。原《浙

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浙发改高技〔2009〕

1036 号)同时废止。

第362页

356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浙经信装备〔2021〕63 号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被誉为工业经济的心脏,是

国民经济的基石,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

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

造业的脊梁,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

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

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十三五”期间,我省装备制

造业规模效益持续增长、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我

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

是我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

第363页

357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五年。为全面落

实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浙

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聚力装备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省建设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先行省提供坚实支撑。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 2021 至 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

一、现状与基础

(一)发展成效

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十三五”以来,我省装备制造业

规模效益持续增长,对全省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2020 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 31802 亿元,

成功跨越 3 万亿台阶,年均增速 6.23%;实现增加值 7381

亿元,年均增速 8.7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 44.2%,较 2015

年占比提高 8.1 个百分点;共有规上企业 20617 家,占规上

工业企业总数的 44.2%;企业利润 2568 亿元,占规上工业

第364页

358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比重为 46.3%。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我省装备制造业

创新投入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产品创新和

创新载体建设成果显著,工业汽轮机、大型空分装置、五轴

联动数控机床、飞机部件智能柔性精加工系统、高功率激光

加工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获得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

精度熔喷模头等医疗装备成功打破国际垄断。2020 年,全

省规上装备制造业研发费用 1186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3.59%,高出规上工业 0.97 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 16538

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 52.0%,高出规上工业 13.0 个百分

点。装备制造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71 家,省级制造

业创新中心 10 个,分别占我省全部数量的 58.7%和 66.7%。

特色优势不断强化。“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推动高

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工

业机器人、光伏及现代能源装备等领域优势显著增强,产业

融合发展趋势明显。2020 年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先进

交通产业增加值 1295 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达

第365页

359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17.5%。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快速应用,促进了装备产品向数字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

品。浙江智能纺织装备占据全国 22%的产量和 27%的出口值,

全国三分之一的纺机装备制造上市企业在浙江;以海天塑机

为首的注塑机产业集群,产量处世界第一,品质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湖州的物流装备快速占据国内市场并出口国外。

集聚效应更加显著。“十三五”以来,依托产业特色优

势,以高端化、资本化、集群化转型为方向,聚焦聚力高质

量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特色优势产业链建设成效显

著。累计创建 10 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

示范基地”,培育 7 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培育建设 32 个省级高端装备特色小镇,其中 9 个已

经通过命名。杭-甬区块和温-台区块的装备制造业优势明

显并成为主导产业,宁波市和杭州市两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

占这些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杭甬

两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过

第366页

360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50%,全省前 20 强县(市、区)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

58.97%。杭州高新区集聚了海康威视、大华技术等百余家智

慧安防企业,形成了集科研开发、制造生产、集成应用、运

维服务等各环节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成为国家级创新

型产业集群试点。环杭州湾集聚了吉利汽车、上汽大众等整

车企业和众多汽配企业,形成了从汽车研发、试制、制造、

检测到人才培育的全产业链,是我省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

群的核心力量。

政策供给迭代升级。“十三五”期间,我省立足装备制

造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2017 年,省政府出

台《关于加快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浙政

办发〔2017〕40 号),从健全招标投标制度、完善政府采

购制度、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提高精准服务水平等四方面提

出了 16 条政策措施支持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2020

年,省委办、省政府办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

提升工程的意见》,这是我省自 2007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装

备制造业首台(套)产品认定工作以来,首次以省委、省政

第367页

361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府名义印发实施首台(套)相关政策,实现应用奖励、尽职

免责机制等重大突破。同时,《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

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浙

江省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

等都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作重点。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有

力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截止 2020

年,全省累计认定了 1215 项首台(套)装备,其中国际首

台(套)装备 2 项,国内首台(套)装备 80 项。同时,探

索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装备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全省累

计支持国家和省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项目共 264 个,保

费补贴超 3.7 亿元,推广应用装备总价值超 150 亿元。

(二)主要问题

“十三五”以来,我省装备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

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制造强省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

支撑引领作用。同时,我省装备制造业也存在短板,主要体

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尽管我省装备自给

率达 80%左右,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集成电路制造装

第368页

362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备、大型石化装备、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

备等核心部件和重大先进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积累不足,

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二是产业结

构不够优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仍

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仍然较

高,中低端装备产品较多,高精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单机、零配件产品较多,重大成套产品较少,在高端数控机

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等领域存在技术短板。与广东、江苏

等装备制造强省比较,我省产业层次和集中度不够高,尤其

是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之相比总量和占比还有较大差

距。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突出。我省装备制造大企业、

大集团和有牵引力的大项目不够多,尚未完全形成龙头企业

引领、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专业化协同发展局面。四是产业

链供应链协作配套体系不完善。集群内部产业同质化问题突

出,缺乏具备产业链上下游纵深配置的圈层式产业集群,“延

链、补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高端人才结构性短缺。

高技术研发人才和高技术蓝领工人较为缺乏,缺少跨学科复

第369页

363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合型人才的环境和制度。人才分布失衡,高端技术人才主要

集中在杭州、宁波等省内核心城市,其它地市存在人才引进

困难等问题。

(三)形势与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特殊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

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装备制造业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

力成为建设制造强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要支撑。

国际产业格局深刻调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

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

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发达

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发布《美国先进制造

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发布《国家工业战略 2030》,日本

发布《日本制造业白皮书》,通过国家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

第370页

364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新优势。装备制造业技术壁垒高、带动能力强,易于形成产

业集群,可显著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主

要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最上游的角力

场。

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广阔。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

遇期,经济发展趋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潜力足、韧性强、

回旋空间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由中等收入迈入高收

入国家行列,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广阔空

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

进,各行业对智能化装备的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同时,碳

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推进,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

第371页

365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

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

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智能化、绿

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集群化”为主攻方向,以“高技术、

高品质、高附加值”为目标,以“安全、自主、可控”为导

向,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治理能力提升,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生

态环境,积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机遇,率先融入国

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率先探索构建装备制造业新发

展格局,稳步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再造

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更好支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和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重要窗口”建设

标志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融通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制约发展的

关键共性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优化提升产业创新平台空间

布局和辐射能级,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开放

型多层次的创新体系,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和稳定

第372页

366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产业链、供应链,打通资金、人才、创新资源等高端生产要

素流通与共享渠道,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

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

高端引领,协同发展。加快集聚高端发展要素,紧盯高

端市场需求,突破高端技术,研制高端装备,重点发展一批

优势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以打

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培育若干重点标志

性产业链为引领,建设新型产业集群;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产

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数智转型,融合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作为装备制造业实

现快速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全

面应用,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

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生产性

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渗透融合、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推

动装备制造业走融合互促的发展道路。

畅通循环,开放发展。把握我省率先建成国内大循环的

第373页

367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的重要机遇,打通我

省装备制造业堵点痛点,畅通产业循环和市场循环,多措并

举拓展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和长三角区域合作,充分挖掘国

内超大规模装备市场需求优势,深度参与全球化,大力推进

国际化,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建成处于国内前列、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

的装备制造强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质量效益、融合发

展和绿色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和区

域布局更趋合理,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

提高。

规模效益走在前列。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 4 万亿元,增加值突破 1

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 6.5%,企业在国际产

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保

持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

第374页

368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善,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

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研发费用占营

业收入比重达 3.3%,新产品产值产值率保持在 50%以上,累

计新培育首台(套)装备 1000 项左右,其中国际首台(套)

装备 15 项左右;累计建成 20 家装备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

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

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 42%,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智能化、绿

色化和高端化发展。重点打造 1 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

集群,3 个左右千亿级集群,培育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并向

创新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

大企业大集团,累计培育 100 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单

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装备制造业创新高地

和产业高地,首台(套)装备大规模市场应用生态系统领跑

全国,成为我省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375页

369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三、重点领域

(一)智能装备

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精密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高精度

立式/卧式加工中心、高精度立式复合磨床、精密高速数控

滚齿机、精密数控车铣复合加床、精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超精密细微加工数控机床、数控拉床、高功率激光切割装备

等整机装备,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汽车零部件产业专用高效

加工、近净成形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重点开发 20000~

40000r/min 高速电主轴、多轴联动主轴头、精密光栅、高

速高精度主轴、高精度滚珠丝杠导轨、定位精度小于 6 角秒

的转台等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核心部件。重点开展精密及超精

密机床的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复杂型面和难加工材料高

效加工及成形技术、高速主轴编码器、精密主轴驱动系统、

高性能多轴联动数控系统等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共性技术攻

关。

智能机器人。面向满足小批量定制、个性化制造、柔性

第376页

370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制造等先进制造需求,重点发展电焊机器人、锻造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养老助残、家政服

务、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机器人;医疗

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空间机器人、能源安全机器人、农业

作业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开展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

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人机物交互系统(HCPS

系统)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工程化攻关。开展整机、部件、

集成应用等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增材制造装备。重点突破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强铝

合金、高温合金、非金属工程材料与复合材料等高性能大型

关键构件高效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专用材料及工程化

关键技术,发展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它能源驱动的主

流工艺装备;攻克材料制备、打印头、智能软件等核心技术

和产品。

智能物流装备。发展多品类电动叉车等新能源叉车、智

能叉车装备,重点发展轻型高速堆垛机、高速托盘搬运车、

复式 AGV 等智能装备,开发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高速

第377页

371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大容量输送与分拣成套装备等产品。发展 10m/s 及以上超高

速电梯、磁悬浮电梯等,延伸发展立体智能车库等设备。开

发永磁无齿曳引机、高效节能电机等电梯关键零部件和新型

轻量化材料,开发电梯智能感知与控制系统、智能安全防护、

电梯物联网等核心软硬件技术。

数字化专用生产线。发展新型焊接与焊接、大型清洁热

处理与表面处理、汽车零部件制造、轴管类自动化加工、电

机制造、非晶带材制造、电池生产制造、轨道交通关键零部

件生产制造、医疗器械生产制造等智能化、数字化非标专用

装备及生产线。

(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汽车整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乘用车、新型纯电动汽

车、插电混动汽车整车制造,积极研制燃料电池汽车。重点

开发整车平台化开发技术,包括整车系列化开发、匹配与控

制、核心零部件模块化、整车智能热管理等级技术;整车轻

量化技术,包括高压铝导线轻量化、轻金属/碳纤维应用、

发动机缸体缸盖轻量化、混合材料车身成型及连接、整车轻

第378页

372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量化仿真等技术;创新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

车用主驱动电机和动力总成、自动变速器,包括小型化增压

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控制、全可变气门、电动增压等技术装备。

汽车电子电控。重点发展车用惯性导航传感器、车用域

控制器、车载电力电子集成系统,包括基于功率器件集成的

多变流器拓扑结构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机-电-热集成设

计技术及电磁兼容,芯片集成封装、硬件安全冗余、软件容

错等系统功能安全,PCU 可靠性、寿命设计及测试方法等技

术;混合动力汽车能源管理与整车控制技术,包括高效稳定

控制策略研究、高效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究、混合动力整

车控制系统等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

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车载智能

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

线通信(V2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点发

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载高精度传感器件与控制模块,包括雷达

探测、机器视觉、车辆姿态感知、集成式控制芯片、车载光

第379页

373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学系统及部件;突破下一代智能汽车的单车智能控制和多车

协同控制技术;推进测试平台建设,开展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动力电池。开发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

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

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开展固态动力电池技术开

发。发展低成本、高集成化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总成与车身、

底盘一体化等技术。发展氢燃料电池整车集成以及高效燃料

电池动力系统技术,着力突破高比功率车用氢燃料电池电

堆、质子交换膜、集电器、车载供氢系统等核心器件相关技

术。

(三)先进环保装备

大气污染防治装备。重点发展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控设

备、燃煤发电、热电厂以及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装备、工业有

机废气和恶臭气体治理装备、室内空气污染治理设备等。开

发除尘用脉冲高压电源等关键零部件,发展垃圾焚烧烟气、

移动源尾气、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净化处置技术及装备。

水污染防治装备。重点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重

第380页

374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污染行业各类废水处理设备、中水回用设备、高效固液分离

设备等。攻关厌氧氨氧化技术装备和电解催化氧化、超临界

氧化等氧化技术装备,开发生物强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

膜处理技术与组件,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技术装备

等。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装备。重点发展生活垃圾分类与无

害化处理装备、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装备、土壤污染修

复设备等。开发建筑垃圾湿法分选、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焚

烧烟气二惡英与重金属高效吸附、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

等技术装备。开发污染底泥治理修复、土壤生物修复、重金

属电动分离等技术装备。

资源循环利用装备。重点发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

利用装备、建筑废料再生利用装备、可回收废弃物高效分拣

和分离提纯装备。开发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型综合利

用技术装备、污染物末端治理相融合的综合利用装备。在废

旧新能源电池、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金属等再生资源领

域开发智能化拆解、精细分选及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加快开

第381页

375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发废塑料、废橡胶的改性改质技术,以及废脱销催化剂、废

动力电池、废太阳能板的无害化、资源化、成套化处理利用

技术装备。

(四)现代能源装备

核电装备。重点发展核岛蒸发器、关键泵阀、核用管材,

与第三、四代核电技术配套的主泵、主电机、核电仪控等核

能装备关键部件。发展核电电站设计、系统集成、运行服务、

核辐射防护、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等相关技术。

光伏生产设备、光伏组件及关键封装材料。积极发展高

转化率、高稳定性、柔性化新型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重点突

破光-热协同技术、先进高效太阳电池,超临界 CO2 太阳能

热发电的聚光/集热/储热/发电技术等,突破光伏材料及器

件、光伏封装表面银浆、多能耦合与系统集成等技术瓶颈;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和并网设备。发展柔性薄膜电池,加快新

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工程化攻关。

风电装备及关键部件。大力发展大功率、远程可维护的

风力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场级高精度模拟、多级智能控制、

第382页

376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等风电场关键技术,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

的风电场数字孪生系统,探索打造未来风场。重点发展大型

5MW 等级风电机组、10MW 等级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和风电群组

智能管控系统,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超长叶片、智能控

制系统等关键部件。

其它清洁能源发电装备。重点发展生物质和垃圾高效清

洁焚烧发电成套装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套装备、自主燃

气轮机发电成套装置。合理布局水电、潮汐能、洋流能发电

基地,稳步发展氢能、空气热能、地热能、余热利用装备。

智能电网装备。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包括特高

压交流输变电成套装备、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装备、发电机

保护断路器成套装置;发展智能输变电成套设备,包括智能

变电站成套装置、智能配电网成套装置(智能配电开关、智

能配电变压器、智能线缆、智能组件及电力电子装置)、柔

性直流输变电设备、节能环保型输变电设备及适应大规模海

上风电的输配电设备。开发电力物联网相关的感知终端、监

测设备和无线组网技术等关键技术和装备。

第383页

377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储能设备。重点发展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铅碳电池、

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

轮储能与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等储能设备;研究熔盐储能

(聚光热发电)技术,开发太阳能单塔功率 50-150MW 的大

型光热发电机组和熔岩储能技术装备。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储

能梯级利用技术、新能源综合利用与电力储能系统集成技

术、水基储能电池技术、相变储热/储冷材料、装置以及系

统研究。

节能减排装备。重点发展高效锅炉、汽轮机和燃气轮机、

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开发低温低压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

环余热利用等技术装备;中小型工业锅炉和低热值煤大型循

环流化床锅炉等高效锅炉;高效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效

节能设备;支持减碳、碳捕获和存储技术装备工程化攻关。

(五)综合交通装备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大型化学品船、大中型

LPG 船、LNG 船、内河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和工程船舶、

远洋渔船、8000 车以上汽车滚装船、冰区船舶、豪华邮轮、

第384页

378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商务游艇等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发展超

大型船舶、高技术船舶、绿色船舶和特种船舶的研发设计、

制造、维修、改装及绿色拆解技术。发展自升式海洋平台、

浮式天然气液化存储装置(FLNG)、海洋风能利用工程建设

装备和海水淡化产业化装备。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

合物等开采装备、海上风力发电装置、波浪能/潮汐能等海

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系列产品。发展大型深远海智能海洋

牧场装备和自适应升降、深海定位锚泊、通讯导航、养殖动

力、中央控制等平台系统。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船

舶与海工配套装备,开发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纯气体(LNG、

LPG)发动机、新型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动力设备;

开发高端船用发电机、船舶电站、电力推进装置等,高端齿

轮箱和浆、轴、舵集成系统产品等传动推进装置及船舶无轴

推进系统技术。发展适应环保新要求的舱室机械关键设备、

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

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轨道车辆整车制造,开发跨坐式单

轨、中低速磁悬浮、现代有轨电车等新型轨道交通制式,布

第385页

379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局新型轨道交通试验线。提升发展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引

进发展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齿轮传动

系统等,突破高铁、城际和轨道交通高端轴承技术。提升发

展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重点开发低压配电柜、中压开关

柜、直流开关柜、整流变压器等牵引供电系统,重点开发通

信传输、无线集群等通信系统。

航空航天装备。着力推进航空整机制造,发展单发活塞

教练机、轻型运动飞机、小型公务机、民用直升机等通用航

空整机。开发无人机设计、制造、测试、集成开发等关键技

术,研制军用、工业级等大中型无人机、智能无人机和高端

航模等系列产品。发展航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维修,重点开

发航空发动机气压机、航天飞行器标准件、冷凝空分设备、

负压温差聚变防腐设备等关键零部件,以及舱门、座椅、中

央翼盒等配套零部件。

(六)高端医疗装备

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诊疗设备和肿

瘤多学科诊疗的影像分析辅助系统,开展 CT、PET/CT、

第386页

380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PET/MR、MRI、DR、高清电子/荧光内窥镜系统等高端医学影

像设备和关键核心元器件/部件研发以及系统集成。开展光

声和激光扫描内窥镜成像、超分辨显微成像、基于高帧频低

噪声多波束的彩色超声成像等先进工程化攻关及产品开发。

医疗辅助和康复设备。发展机器人运动、视觉、听觉捕

获、反馈分析、机械臂运动控制定位、协调控制、远程控制

和医用安全风险评价分析等技术,开发面向重大复杂疾病手

术治疗机器人产品和具备神经反馈及智能控制的主动康复

智能机器人产品,微型化、精密化植入式心脏起搏装备、神

经刺激装备等高端植(介)入产品。开发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和肿瘤的微创手术切除和肿瘤的智能辅助诊断相关设备。开

发智能型康复辅具、计算机辅助康复治疗设备、健康大数据

与健康物联网、远程医疗技术装备。

体外诊断与监测设备。开发新型体外诊断技术,新型符

合临床需求的单指标和多指标相互补充的一体化检测设备;

开发基于化学发光、免疫荧光和电化学的 POCT 核酸、蛋白、

DNA 甲基化、慢病多指标等新型检测设备;开发具有高性能

第387页

381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的生物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病理

切片图像诊断分析系统及深度学习细胞学特征的核心算法

开发,开展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人体电生理大数据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分析和突发心功能疾病监测系统、脑功能监测系统

及其核心算法研究。发展重大疾病与常见病、慢性病筛查设

备和健康监测产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深

度学习核心算法及配套生命健康数据采集监测设备。

医用生物材料和关键部件。围绕组织器官修复、功能替

代、降解调控等难点问题,开展生物材料的细胞组织相互作

用、不同物理因子的生物学效应、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

柔性电极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的个性化 3D 打印、植入及介

入材料的生物降解等研究及产品开发。推动血液净化设备用

透析膜、人工心肺(ECMO)用中空纤维膜、防护装备高效过滤

材料、呼吸机比例阀、注射泵、输液泵等关键核心部件的工

程化攻关。

重大流行性疾病防治装备。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装

备、大规模疫病应急产品及解决方案研究。重点发展红外体

第388页

382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温检测设备及其他智能监测检验系统、隔离和救护用负压系

统、智能化居家隔离监护系统、快速核酸检测仪等。开发面

向重大流行性疾病的个人防护装置产品。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

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发展关键器件、核心装备材料、EDA

设计工具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装备和材料。重点发展

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自动化设备、半导体 AOI 光学检

测设备等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和前端材料制备及大尺寸晶圆

设备。发展下一代集成电路设计、工艺设备和先进封装及检

测设备。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重点开发智能制造基础通信设

备,包括智能制造控制系统、新型工业传感器、工业物联设

备、工业物联网关、工业可穿戴设备和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产

品。开发具有现场总线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工控机系统(PAC)、嵌入式控制

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装备用安全

控制系统。

第389页

383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八)特色专用装备

新型农业机械装备。开展水稻钵苗育秧到移栽全过程自

动化智能技术及装备开发;开展水田智能化耕整、锄草、精

准施肥施药等装备和通用多功能智能底盘开发;突破水田作

业装备自主导航、机具随行智能控制技术,构建精准智能水

田管理技术及装备开发。开展油菜、蔬菜、中药材等精量直

播、高速移栽、高效收获装备开发;开展丘陵山地林果茶桑

智能化生产装备开发;开发乘坐式采茶机、名优茶智能化调

控技术及精制加工成套技术装备。开展蔬菜、花卉、食用菌

等立体多层栽培设施、环境及能效控制、生长及品质调控、

智慧管控等技术及系统开发。发展畜禽、水产及特种动物等

养殖环境调控、生长健康状况检测、饲料精准配置和饲喂、

防疫消毒、安全巡检、养殖产品采收输运、种群智能管理等

技术及装备系统。开展废弃物自动化转运及无害化、资源化

处理设备开发。

新型轻工纺织装备。发展高性能化纤和丝绸装备、高性

能织造设备、节能环保印染装备、纺织制成品成套设备、非

第390页

384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织造布生产线。发展高性能塑料装备、高档印刷装备、高性

能包装装备。

工程机械。发展大吨位起重机、装载机、智能高空作业

平台、盾构机等节能高效的大型工程、隧道、矿山与施工装

备;发展高效节能建筑材料成套设备、节能环保型加气混凝

土设备生产线、大型智能钢筋桁架成型设备、预制混凝土构

件自动化生产成套设备等建材及建筑装备。

先进应急装备及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重点发展联动

控制等预警预测装备、救援机器人、复杂水域无人应急救援

装备、便携式危化品消防侦检系列装备、救火消防员防护装

备、防化消防员防护装备、新型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堤坝渗

漏通道应急封堵和导渗装备、边坡雷达、便携式体外膜氧合

机、特种应急救援破拆装备等工程救援装备、应急技术装备

和自然灾害防治装备。

(九)检测与监测设备

仪器仪表。发展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性能专用气相色谱

仪、高性能液相色谱仪、高性能质谱仪等。环境监测仪器仪

第391页

385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表领域,发展污染源水质聚类分析、水质毒性监测,石化、

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预警,生物监测及多目

标物同步监测,以及应急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加强污染物

现场快速监测、多参数多污染物连续在线监测,车载、机载

和星载等区域化、网格化环境监测技术装备开发应用。

智能检测设备。发展在线成分分析仪、在线无损检测装

置、在线高精度三维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极端工况检测设备、

在线高精度接触/非接触式几何精度检测设备。

机器视觉装备。发展工业相机及镜头、标准光源、中控

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突破芯片、图像识别智能算法、机器视

觉通用算法平台软件等技术。

智能传感器。重点发展新型工业传感器,开发具有数据

存储和处理、自动补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高精度、高可

靠的智能型光电传感器、智能型接近传感器、高精度流量传

感器等新型工业传感器。

(十)关键基础件

高性能泵阀。重点发展核Ⅱ/Ⅲ级用泵阀产品、超(超)

第392页

386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临界电站用泵阀、亚临界减温减压阀、电站烟气脱硫泵、石

油化工行业高/低温阀门、高效流程泵、无轴封回转动力泵

(磁力泵、屏蔽泵)、油气混输泵、集输管线工程用高效、

高可靠性泵阀、额定压力 35MPa 以上高压柱塞泵。

特种电机。重点发展微特电机、大功率交流伺服电机及

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

能电机。

高端模具。塑料模具方面,重点发展企业塑料模具、医

疗设备模具等,突破热流道、微发泡、气辅成型、计算机辅

助分析等关键技术。冲压模具方面,突破大型及精密冲压模

具设计制造技术、模拟仿真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压铸模具方

面,突破金属材料、检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粉末冶金模具方

面,重点发展融合材料、冶金、机械与力学等的绿色制造技

术。

高端轴承。重点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轴承、工业机器人

RV 减速器轴承、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大型运输机轴

承、重载直升机轴承、长寿命高可靠性汽车轴承及轴承单元、

第393页

387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高速铁路列车轴承、重载铁路货

车轴承、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大马力农机轴承、高速度

长寿命纺织设备轴承和超精密级医疗器械主轴轴承。突破超

高速、超高温动压气浮轴承技术和超精密重载静压气浮轴承

技术。

高端密封件。重点发展大型风电装备密封、核电站二/

三级泵机械密封、航空航天、盾构机和高端工程机械用密封

等。突破先进密封材料开发、通用密封材料复合和密封摩擦

副功能协同等方面技术。

高端紧固件。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紧固件、风力发电配

套大规格高强度紧固件、核电专用紧固件、飞机专用紧固件、

轨道交通扣件。突破选材、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特种工艺、

检测、表面涂覆和质量控制技术。

高端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海工钢、特种装备用超高强

度不锈钢、高性能轻合金材料等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

含氟新材料、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新型环保高品质纤维与

高分子复合密炼、混炼材料。重点突破真空热处理技术、纤

第394页

388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维与有色金属混练成型技术、金属发泡成型技术、金属半固

态成型技术、生物法制备基础化工原料关键基础技术、高端

环氧树脂制备关键技术等。

四、主要任务

(一)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

技术转让、技术并购和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加大应用技术的

引进、吸收和再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

我省装备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发展支撑计

划等,支持企业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

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二是引导企业加大产

学研合作。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组

建联合技术攻关(研究)团队,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三

是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全面落实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等

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一是聚焦高端装备重点领域和标

志性产业链,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

第395页

389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新中心、省实验室、检测认证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

布局建设。加强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指导与考核,推动创新

中心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

培训服务。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端

装备基础材料、现代能源装备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创新载体。二是推动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重点科研载

体加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科研布局,打造高端装备前沿科研

基地。紧紧围绕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G60 科创

走廊建设工作,布局建设高能级装备制造业创新载体。三是

加强技术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未来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深度融合。

第396页

390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专栏 1 高端装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重点领域,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

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攻克一批核心零部件和

软件系统,提高关键基础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研发推广精密及

超精密加工、先进热处理及表面强化、精密铸造、高强度焊接等先进

制造工艺;突破仿真可靠性,轻量化检测,绿色节能等重大技术装备

共性技术。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制造业创新中心,

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装备制造业基础技术体系。

到 2025 年,建成较为完善的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基础服务

体系,逐步形成整机装备牵引、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

局。

实施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一是引导企业

积极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等质量管

理技术与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

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控能力,争创政府质量奖,树立一批

质量标杆。在产品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加大监督和支持力

度,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二是推动高端装备自主品牌建设,

强化企业自主品牌发展和保护意识。鼓励企业认定“品字标”

等,提升品牌竞争力。三是支持企业主导重大装备首台(套)

第397页

391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装备国际、行业标准建设,加强首台(套)装备知识产权布

局和保护。对首台(套)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专利,依法给

予优先审查支持。加强首台(套)装备和技术知识产权战略

布局,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围绕首台(套)产业链和价值链,

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鼓励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加强首台

(套)知识产权服务。

(二)优化装备应用生态

推动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突破。围绕重大工程或

者重点产业链急需,每年滚动实施一批引领性的首台(套)

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企业开

展重大装备产品和技术工程化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关

键核心技术,并转化为首台(套)装备。符合条件的优先纳

入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目录,促进制造和使用单位合作开展

创新,加快工程化应用。创新首台(套)装备认定奖励和遴

选方式,完善首台(套)装备认定评价标准,完善清单更新

发布机制和“清单引导、标准认定”工作机制。每年分档认

定一批国际、国内和省内首台(套)装备,并给予相应奖励。

推动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突破。一是拓展多元化应

第398页

392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用场景,优化装备首台(套)大规模应用生态。每年更新印

发《浙江省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支持我省

企业购置应用《指导目录》内首台(套)产品,开展首台(套)

装备应用奖励试点。二是完善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政策,

建立保险费率分级浮动机制和分档阶梯补偿机制。鼓励保险

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创新险种、扩大承保范围,加大对首台

(套)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支持。三是落实招标投标、政府

采购支持首台(套)产品政策。破除首台(套)产品招投标

隐性壁垒,对暂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

产业带动作用、需要重点扶持的首台(套)产品,实行政府

首购制度,优先推荐创新产品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降低创新

产品政府采购市场准入门槛,逐步提高国有企业采购首台

(套)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加强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推

动医疗机构优先使用被认定为首台(套)产品的医疗装备。

推动医疗设备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支持首台(套)乙类大

型医用设备经遴选纳入国产大型医用设备省级推广应用。

推动首台(套)政策落地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一是落

实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尽职免责机制,为依法依规使用首台

第399页

393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套)产品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在各类项目中对购置使用首

台(套)产品的予以优先支持,各地在首台(套)产品实现

销售后可视情给予奖励。三是加大首台(套)产品展示和精

准对接力度。通过政采云平台制造(精品)馆展示和销售首

台(套)产品,采用厂家直销、单位直购等方式,鼓励和引

导各级预算单位优先采购。深化“百网万品”拓市场行动,

大力实施“春雷计划”,通过企业码和政采云平台展示首台

(套)产品等。

专栏 2 高端装备产品梯度提升工程

针对我省产业链特色优势装备和“卡脖子”技术装备,补齐短板、

拉长长板、推广应用引领性新装备,实现高端装备产品分层次、分梯

队培育提升。

关键环节补短板:加大产业链补短板力度,构建自主可靠、安全

可控的装备制造体系。智能装备领域,重点支持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

金属三维打印设备等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支持高安全

高比能固态锂离子电池、无人驾驶总线技术方向角度控制系统、商用

车清洁能源水介质缓速器等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现代能源装备领域,

重点支持突破大尺寸单片式硅外延生长装备、自动硅单晶开方机、配

电网运行智能监控成套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领域,重点支持突破口

内三维扫描仪、在线全自动多通道凝胶净化超高效液相分析系统、血

液透析膜、全自动流式荧光化学发光一体化分析系统及核心配套部

件;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领域,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关键器

件、核心装备材料、EDA 设计工具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关键

第400页

394

国省市企业政策精编

基础件领域,重点支持突破永磁电机高速变频驱动装置、无刷直流电

机、风洞用轴承、航空发动机用聚四氟乙烯燃油总管等高性能关键基

础件。

优势领域锻长板:继续提升我省特色优势装备技术水平和市场地

位,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智能装备领域,提升发展柔性智能包装装备、

大型精密塑料成型装备、精密特大拉刀、多工位伺服冲压液压机、数

控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床、30KW 及以上光纤激光切割数控机床等;先进

环保装备领域,提升发展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相变凝聚除尘及余热回

收利用集成装置等;现代能源装备领域,提升发展十万等级空分设备

及其配套用汽轮机、聚光热发电系统及装备;检测与监测设备领域,

提升发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性能双通道走航质谱分析仪、

圆锥滚子全自动视觉检测设备等。

推广应用引领性新装备:加大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培

育未来优势特色装备。智能装备领域,重点支持端面齿数控强力成形

磨床、精密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高速精密数控拉床、绿色智能大举

力新能源叉车、超塑成形液压机、汽车 EBS 电控执行部件自动化装配

检测成套装备等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支持氢燃料

电池发动机、电子制动系统(EBS)等推广应用;先进环保装备领域,

重点支持烟气脱硫脱硝、细微粉尘治理、低温热解等装备推广应用;

现代能源装备领域,重点支持太阳能光热发电成套装备、风力发电关

键部件、大型余热回收装置、200MW 级特大型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等

推广应用;综合交通领域,重点支持绿色智能修船装备、LNG 运输加

注船、轨道交通精密减速器齿轮等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领

域,重点支持 5G 光通讯高精度芯片共晶键合机、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

影设备、TFT-LCD 及 AMOLED 用溅射镀膜设备等推广应用;特色专用装

备领域,重点支持熔喷非织造布挤出模头、六行棉花收获机、矩形土

压平衡盾构机等推广应用。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