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汇编(2023.03.30)

发布时间:2023-3-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汇编(2023.03.30)

346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政策协同,按照差异化、精细化、科学化原则,加大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完善对文化产业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结构,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促进金融创新,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金融机构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营增长点和重点支持领域,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提升文化金融的竞争力,为全国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作出示范。 (三)总体目标。通过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和文化金融服务创新,力争利用 2-3 年时间,进一步完善文化与金融融合机制,显著提升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水平。文化企业投融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直接融资比例明显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文化与金融对接渠道更加通畅,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二、加强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 (四)建立... [收起]
[展开]
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汇编(2023.03.30)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51页

346

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政策协同,按照差异化、精细化、科学化原

则,加大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完善对文化产业薄

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投融

资结构,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

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文化与

金融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搭建多层次

合作平台,促进金融创新,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金融机构

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营增长点和重点支持领域,科学制定发展规

划,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提升文化金

融的竞争力,为全国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作出示范。

(三)总体目标。通过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和文化金

融服务创新,力争利用 2-3 年时间,进一步完善文化与金融融合机制,

显著提升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水平。文化企业投融资结构更加合理,

文化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直接融资比例明显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文化

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文化与金融对接渠道更加通畅,文化企

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二、加强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

(四)建立文化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建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

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

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前海管理局及

相关区政府共同参与的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分管文

第352页

347

化的市政府领导任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

育局。定期召开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文化与金融

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推动文化金融服务创新和深度融合。

(五)强化文化金融政策引领。及时发布文化金融合作政策指引,

完善文化领域投融资政策,用好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优化投贷、

银保、银租联动机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切实发挥政府引

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定期整理优质、高

成长型文化企业名单,建立重点文化企业名录库,进行分类施策和分

类指导。加大对文化金融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

三、创新文化金融体制机制

(六)创新文化金融组织形式。充分发挥现有文化银行的示范带

动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

司、保理公司等设立服务文化企业的特色分支机构或文化金融事业

部,建立专业化审批通道。鼓励设立文化产业类创投基金,引导银行、

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投资文化产业。支持福田文创产

业投资基金联盟发展,推进联盟运作机制创新,吸引更多文化和金融

企业加入联盟。

(七)建立文化企业多元融资机制。加大文化金融创新力度,探

索推出文化信贷、文化债券、文化基金、文化保险等文化金融产品。

深化文化产业证券化研究,探索完善文化产业证券化工作机制。支持

文化企业通过引入风险投资、上市、发债等多种形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鼓励中小文化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集

第353页

348

合债。加快建立以市场化融资方式为主,政府产业资金、政府引导基

金等财政资金发挥撬动作用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八)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以福田、罗湖、前海等文化金融合作成

效好的区(合作区)为主体区域,加快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

建。支持各区充分发挥数字创意和金融科技发展的优势,探索文化金

融服务手段和方式创新。支持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艺术品(非文

物)拍卖中心,加快推进艺术品市场与金融深度合作。通过创建示范

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提升文化与金融合作水平,引导和促进

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文化与金融合作领域先行示

范。

(九)建设文化金融主题产业园区。利用文化产业园区中小微企

业集聚的特点和优势,整合金融机构、园区管理机构等资源,为园区

企业提供精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不同

园区特点提供定制化服务,探索通过联保联贷等形式为入驻园区企业

提供融资服务。引导和鼓励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文化产业园区,

提升园区孵化功能,助力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四、拓展文化与金融合作渠道

(十)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强深圳本土文化企业上市培育

工作,建立文化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加强入库企业跟踪服务,推动

和指导不同类型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鼓励上市文化企业利用再

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丰富战略布局。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

第354页

349

市场融资。为符合条件的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申请各类财政资金和专项

基金提供便利。支持围绕“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香蜜湖文化创

意指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金融产品,鼓励各类资产管理机

构发行与指数挂钩的投资产品上市交易。

(十一)鼓励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深圳风投创投聚集的

优势,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文化产业。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

金在深圳组建子基金,加大对深圳文化企业和项目的投资力度,引导

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落户深圳。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对文化企业和项

目的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企业的早期风险投资,鼓励政府引

导基金按市场化方式设立文化产业子基金。

(十二)促进跨境文化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支持金融机构统筹

母子公司资源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开发推广适合对外文化贸易特点的

金融产品及服务。支持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开展境外业务提供融资支

持,探索个人资产抵质押等内保外贷模式,支持文化企业海外并购、

境外投资,推进文化贸易投资外汇管理和结算便利化,支持文化金融

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

力深圳文化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十三)推动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综

合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支

持。鼓励银行、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

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为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

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金融科技等手

第355页

350

段,推出线上化、智能化、批量化信贷服务,开发符合文化产业数字

化发展趋势和特点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文化企业的效率

和精准度。

(十四)推进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围绕版权、商标、专利等

无形资产,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支持开展知识产

权质押贷款业务,拓宽文化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将文化产业纳

入全市知识产权证券化专项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以版权为主的知

识产权证券化业务,支持数字版权交易。加快构建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科学评估方法,提高评估业务的科学化水平。

(十五)探索扩大供应链融资。整合文化产业集群供应链生产资

源和信贷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稳定供给关系,实现信用互保,

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体系。

试点实施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选择重点领域骨干文化企业作为核心

单元,整合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资源,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供应

链金融服务。推进文化产业集群与供应链金融的全球布局,推动深圳

文化企业融入全球供给体系。

(十六)完善商业银行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在商业可持续、风

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风险

容忍度和不良资产考核指标,细化文化金融特色机构和信贷人员的尽

职免责要求。推动完善文化贷款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鼓励银行

业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企业或项目的资金流特点和风险特征实施差别

化定价,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贷方式。发挥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

第356页

351

风险补偿资金池的风险补偿作用和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完善文化

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切实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

(十七)鼓励开发服务文化产业的保险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

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求的保险产品,完善文化产业保险市

场运行机制。在推进现有文化保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与试点险种

承保责任性质相近或符合文化企业特定需求的险种,经认定后列入文

化保险支持范围。完善财政资金补贴保险费机制,引导文化企业购买

保险,降低经营风险。

(十八)加快发展融资担保业务。利用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搭建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担保平台,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行集合债

券、双创债券、资产证券化、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支持金

融机构提供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等为担保品的担保融资。支

持融资担保机构拓展文化金融业务。

(十九)加强文化企业贷款贴息支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

金资助方式,完善贷款贴息项目的评审方式方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地

方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类产品,推动将其纳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

金支持范围。加大对文化企业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中小微文

化企业融资成本。

(二十)大力发展文化消费金融。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范城市为契机,加大数字人民币和移动支付在文化消费领域的应用,

创新文化消费金融服务,通过消费金融为文化消费赋能。加大艺术品

第357页

352

消费金融支持,扩大深圳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加强文化消费宣传

引导,推介文化消费热点,激发文化消费热情。

五、优化文化与金融合作环境

(二十一)用好“双区驱动”金融政策优势。利用粤港澳大湾区

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优势,构建多元化、跨区域的文化投融资体系。

落实国家、省、市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相关金融政策,加强金融

支持文化产业的探索和实践,打造大湾区文化与金融合作平台。支持

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引导港澳投资机构投资深

圳文化企业。

(二十二)完善文化与金融合作平台。支持组建由各类金融机构

组成的深圳市文化金融合作联盟,为联盟成员和文化企业提供资源对

接服务。充分发挥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融资对接、征信查询、

政策支撑等作用,发挥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投融

资和产业交易平台作用,促进“让金融发现文化,让文化找到金融”。

加强文化金融智库建设和文化金融人才培养,加强对文化金融创新的

研究。

(二十三)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依托深圳信用服务监管平

台,建立健全文化企业信用体系和数据共享平台,统筹市场监管、税

务、社保、海关、知识产权、财政资金扶持等多渠道数据,增强文化

企业信用信息的有效性,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大力发展第三方征

信服务,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之间

第358页

353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文

化金融领域的应用,利用金融科技为文化企业提供征信服务。

第359页

354

12-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

济稳增长提质量若干措施的通知

深府〔2022〕45 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

信息化局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22 年 5 月 26 日

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相关

工作部署,持续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政策与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强深圳

工业经济在更高区位稳中有进的运行能力,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

创制造强市新优势,制定本若干措施。

一、形成更高质量的工业投资结构

1.加快重大工业项目规划建设。狠抓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

投资,在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链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适度超前推进能

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电厂、电网、油田勘探开发、LNG 接收站、

海上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储能和氢能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力

第360页

355

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落地建设 10-15 个百亿级先进制造

业重大项目,10-15 个总投资 30 亿元以上重大能源项目。〔责任单

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住房和建

设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区政府(含新

区、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下同)〕

2.加强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围绕产业链薄弱环

节加大招商力度,梳理招商目标企业清单,提升精准招商水平。制作

全市产业地图,做好项目投资要素资源的投入产出评价。鼓励各区向

市产业主管部门提供制造业重大项目线索,项目成功落地我市的,给

予线索提供区政府工业投资绩效考核加分。鼓励产业基金引进高端先

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市引导基金主管部门可根据落地项目实际情况认

定返投金额。鼓励园区服务机构引进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经确

认后可按照落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 1000 万

元奖励。鼓励重点企业扩大在深工业投资,建立优质募投项目投资协

商机制,引导上市、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在深布局。(责任单位:市

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各区政府)

3.加大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奖补力度。市财政加大转移支

付力度,支持相关区大力引进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重点做好土

地整备、“九通一平”、公共设施配套等保障,向企业提供股权投资、

投资奖补、代建厂房、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运营补贴等支持,具体

标准和范围可参照我市已引进的同类型或同规模项目。对落地深汕特

第361页

356

别合作区的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可参照省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

政策给予叠加资助。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高端先进制造

业重大项目实施集中管理调度,会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各牵头部门

组织开展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 100 亿元以上或

属于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认定工作并报市政府审定。(责任单位:

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各区

政府)

二、搭建更强有力的要素供给体系

4.加强产业用地资源保障。稳定工业用地规模,加快推进两个

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建设,推动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片

区、连片改造试点片区土地整备和开发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约

20 平方公里成规模产业空间土地整备;出台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办法,

有序推进 25 平方公里高品质产业空间连片改造;进一步降低“工改

M1”项目审批门槛,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优化先进制造业重

大项目审批服务,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责任单位:市规

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市住房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

区政府)

5.加大优质产业用房供给。加快推进 20 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

建设,按照各产业专业化生产需求,制定优质产业空间设计技术指引,

研究推动“工业上楼”新模式;发挥市、区两级国资国企作用,搭建

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综合平台,以“准成本”模式供应工业空间,为企

业提供拎包入驻和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制定工业用房租金参考价格

第362页

357

体系,纳入深圳市产业用地用房供需服务平台管理的政策性工业用

房,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用房管理办法确定租期和租金,引导股

份合作公司等市场主体参照执行。(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住房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

政府)

6.强化企业间接融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降低贷款利率、

推广无还本续贷、提高纯信用贷款比例等方式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建

设市综合金融数据征信平台,加快推动各类涉企征信数据的归集使

用,为工业企业融资提供征信服务,重点做好政策性担保等配套支持,

进一步提升企业获贷能力;组织成立金融驿站服务团队,在各重点街

道、产业园区设立金融驿站,为工业企业提供专项融资产品对接服务;

加强信贷政策的评估督导,将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

款的余额、增速、占比等指标纳入监管监测和评价范围;鼓励金融机

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工业企业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不得盲目惜贷、

抽贷、断贷、压贷。(责任单位:深圳银保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

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7.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按照“一集群一基金”配置原则,

加快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业化投资基金;出台支持风投创投机

构发展政策,建设国际风投创投机构集聚区;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

育工程”,搭建“星耀鹏城”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在境内外

市场上市的企业,按上市培育政策予以支持;延长市民营企业平稳发

展基金扶持优质中小企业专项实施方案的实施期限至 2025 年年底,

第363页

358

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短期流动性支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

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国资委、市

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各区政府)

8.保障企业电力供应。健全能源电力保供统筹机制,协调做好

我市燃料保障、电力保供、能耗双控等工作;探索研究分布式电源、

储能发展配套价格激励政策,加大分布式光伏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电

力现货市场建设,推动企业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培育市场化需求

响应资源,推动用户积极参与需求侧响应市场;全面完成工业园区转

供电改造,已完成转供电改造的工业园区执行直供电电价政策;滚动

优化有序用电方案,切实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用电需求,坚决避免拉闸

限电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

信息化局、深圳供电局)

9.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深圳市工业能

效指南,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指标体系,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园区;建立

完善工业企业能耗“双控”考核制度,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

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依法采取汰劣上优、能耗等量减量替代等方式腾

出用能空间,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倾斜;对

能效水平处于同行业或同领域先进水平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纳入

用能预算管理台账,优先办理节能审查;各区“十四五”期间新增可

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辖区能源消费总量考核。(责任单位:市

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

局,各区政府)

第364页

359

10.优化生态环境管理。各区依法组织本辖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

评价,制定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在已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

评价的区域落地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可依法简化或豁免环评;对需要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由生态环境部门主动提前

介入,指导编制环评文件,实行环评审批一次性办理;持续提升“环

保顾问”特色服务,组织专业机构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提供免费环保咨

询服务,实现环保诉求快速响应解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各区政府)

11.完善企业用工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供需平台,归

集市、区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求职信息和服务机构业务资源,精准引导

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匹配对接。各区搭建重点工业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

机构常态化沟通对接平台,强化对重点工业企业的保障服务;鼓励与

对口帮扶地区互设劳务工作站,定期开展重点企业劳务用工需求对

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整治发布虚

假信息、哄抬市场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保

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各区政府)

12.强化新时代工业人才供给。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

求,优化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构建覆盖电子信息、高端制造、

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支持高职

院校、技师学院构建更加适应高端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培

养模式,联合工业企业开展“双元”育人,在“十四五”期间合作建

设 10-15 个示范性特色产业学院、50 个学徒中心或技能交流传承基

第365页

360

地,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推动用人单位、社评组织、技工院校

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鹏城工匠”“技能菁英”等人才计划,

按规定发放奖金、给予研修深造资助。(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

力资源保障局)

三、构建更加畅通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3.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大力培育引进工业电商平台,开展

工业企业与工业电商平台对接活动,提升工业企业网上采购率及销售

率。支持和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国内各类线上线下重点经

贸活动;鼓励发放消费券,出台汽车、家电、智能终端以旧换新政策,

开展新能源汽车、全屋智能、智能终端等主题推广活动,加快充换电

站建设。定期发布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居等应用

场景需求清单,征集优秀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应用项目。发

挥政府采购促进企业发展作用,加强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自主创

新产品的采购力度。(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

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财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各区政府)

14.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

际交易中心,促进关键元器件供应量价稳定;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

区建设,持续推进独立站、公共海外仓等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开展仓

储配送、营销推广、售后维修等本土化运营;支持企业参加境外知名

展会,推进外贸基地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抱团出海拓展海外市场;加

快平湖南中欧班列监管场站建设,支持中欧班列加密开行班次;制定

第366页

361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别市场的重点出口商品清单,

引导企业加快开拓 RCEP、“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责任单位:市

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前海管

理局、深圳海关,各区政府)

15.优化深港陆海空铁运力安排。加快建设莲塘口岸接驳点,进

一步增强口岸接驳能力;统筹全市陆运进口和陆运出口需求,保障对

运输时限、方式有特殊要求货物的陆路运输需求;在确保疫情防控安

全前提下,研究推行摆渡模式,后移消杀环节,提升口岸接驳效率。

研究增开符合电子产品特殊需求的海上快线,按照“提前申报、抵港

直装、非侵入式查验”方式提升通关速度。增加深圳机场大货机航线

和运能,组织好深圳-香港货运包机航线运输,优化运输货物品类。

改善平湖南铁路货场海关通关环境,提高铁路运输效能。(责任单位:

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口

岸办、前海管理局、深圳海关,各区政府)

16.提升外贸进出口便利度。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探索口岸

监管制度的集成创新,推进海空港口岸通关系统和监管设备的升级改

造,探索实施陆路化通关模式;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高标准

建设航空物流仓储空间,推广“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便

利化措施;对接服务整车、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企业的出口个性化需

求,推动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推行

集团内保税料件和设备自由流转、减免部分环节担保等便利措施。提

升跨境贸易跨境结算便利度,优化供应链核心企业对外付款结算流

第367页

362

程,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开展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

收付。(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

信息化局、前海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

理局深圳市分局、深圳海关)

四、实施更高能级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7.构建高效运转的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由工业技术研究院、制

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业大数据中心、

中小试熟化基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组成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

系,对上述创新载体建设给予支持,构建“概念催化-培育孵化-中

试熟化-产业转化”创新服务链;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

推动战略性、颠覆性、前沿性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直接应用转化;制

定培育发展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政策措施,加快设立若干科技类急

需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

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8.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重大科研平台自主攻关、重大装备和关键

零部件攻关等专项;支持工业企业参与共建重点实验室,通过联合攻

关等方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研究

制定我市重点领域产业基础再造攻关目录,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市产

业基础再造工程攻关项目,对实施企业予以资助。(责任单位:市发

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创新委)

第368页

363

19.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工业

软件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高校院所等强化协同攻关,集

中突破通用、行业专用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瓶颈,对我市承担国家级自

主核心工业软件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主体,按国家拨付资金给予最高

1∶1 配套资助;对自主核心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及配套工具集的

协同攻关和工程化试点应用项目给予资助;对自主核心首版次工业软

件,按一定时期的销售额给予研发单位资助;组织评选一批安全可控

工业软件示范应用项目,对项目应用方给予资助。(责任单位:市工

业和信息化局)

20.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灯塔工厂”示范工程,打造

一批标杆智能车间、无人工厂,对企业实施的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

按技改支持政策予以重点资助。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建设,

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大力培育跨行业跨领域、行业级、

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

应用示范标杆;每年遴选 100 个重点工业园区推进网络升级改造,按

照改造方投入费用一定比例,给予最高 100 万元资助。遴选智能制造

诊断服务商、方案提供商等服务机构,以政府采购、公益服务等形式,

每年为 2000 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服务、数字化改造解

决方案。(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各区

政府)

五、建立更加坚韧的产业链供应链运转机制

第369页

364

21.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监测分析。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预

警监测,落实风险报告制度,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监测和分析研判,及

时处置潜在风险、应对突发情况。强化大宗商品、原材料市场价格变

化的监测分析,落实好重点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材料的保供

稳价措施。依法打击哄抬物价和随意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

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22.支持企业建立抗疫应急处置体系。编制重点工业企业及其供

应链配套企业名录,各区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引

导支持重点企业构建疫情突发情况下员工生产生活“两点一线”、物

流运输“定人、定车、定线”的封闭运行管理体系,力保企业生产经

营秩序不受冲击;鼓励重点企业、产业园区、港区承担我市工业领域

隔离房源储备建设任务,相关房源用于公共防疫用途的,给予一定比

例建设费用补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

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建设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23.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在疫情等突发情况下,依托产业链

供应链畅通运转跨区域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物料运输、人员

到岗及其供应商复工复运等各类稳链诉求;加强税收大数据分析应

用,帮助企业以需寻供,实现上下游精准对接;在“深 i 企”平台开

设“守望相助”专区,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撮合平台,组织大型企业

面向中小微企业发布供应链需求,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责

第370页

365

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深圳市税务局,各

区政府)

六、落实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政策

24.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税额大规

模退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

业,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 60%提高到 100%,可自 2022 年 4 月

纳税申报期起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符合条件

的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可分别自 2022 年 4 月、5 月纳税申报期起

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

行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可以分别自 2022 年 5 月、6 月纳税申报

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责任单位:深

圳市税务局)

25.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政策。科技型中

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

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按照

实际发生额的 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 2022 年 1

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对中小微企业在 2022

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在 500 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按企业所得税

法实施条例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 3 年的,单位价值的 100%可在当年

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 4 年、5 年、10

年的,单位价值的 50%可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税前扣除,

第371页

366

其余 50%按规定可以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税前扣除。(责任单位:

深圳市税务局)

26.实施阶段性增值税、所得税减免。自 2022 年 4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

免征增值税;适用 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

所得额超过 100 万元但不超过 3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25%计入应纳税

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责任单位:深圳市税务局)

七、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与服务供给

27.梯度培育企业做强做大。对首次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库并于入

库次年实现产值正增长的企业给予最高 20 万元奖励;出台推动“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国家、省、市专精特新

企业培育梯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研发创新、品牌质量、上市融资

等精准支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对

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专精特新

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进一步优化实施工业企业扩产增效

扶持计划,对一定时期内达到规定产值规模和产值增速的企业给予奖

励。(责任单位: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

28.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严格按照《保障中小企业款

项支付条例》要求,推动我市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

时支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的账款;依法加强大型企业应

付账款管理,加大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逾期占用、恶意拖欠中小企业

第372页

367

账款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

法职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法发〔2022〕2 号),

加强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依法高效办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

件;组织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工作者,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宣讲、法律

咨询、法治体检、依法维权等服务。(责任部门:市中小企业服务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审计局、

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29.建立企业全覆盖服务体系。构建“千强结对子、万企各区帮、

长尾线上联”的常态化全覆盖企业服务机制,工业千强企业由市工业

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结对子”服务,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各区工

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服务部门牵头对接服务,“长尾”企业(即量大面

广的中小微企业)由“深 i 企”平台收集和办理诉求。深化“放管服”

改革,推广“免申即享”模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触达。(责任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各

区政府)

八、保障措施

30.强化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市重点

投资项目总指挥部对工业稳增长提质量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工业

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全力以赴保障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

项目的稳定健康运行。各区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抓好各

项政策措施与服务举措的落实和宣传,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

务到位与成效到位。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水、电、气以及通信等服务

第373页

368

的单位,应严格按照承诺的时限与质量完成接入服务。用好深圳市商

事主体统一服务平台“深 i 企”,进一步打通征信、金融等信息平台,

深度整合各类涉企数据和要素资源,围绕本若干措施加快开发相关涉

企增值服务功能,为工业稳增长提质量提供平台支撑。

本若干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除已有明确期限规定外,有效期

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附件:《若干措施》新增资金支持标准

附件

第374页

369

13-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

来产业的意见

深府〔2022〕1 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第

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衔接落实国家、省关于培

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

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

4 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 3 个集群入选首

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

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

提升。

“十四五”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

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

势、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深圳实际,紧

第375页

370

密围绕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

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保

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

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意义重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展,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效应,坚

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

重,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

问题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

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

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密结合,加强

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投

资,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

第376页

371

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

布局产业链,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

应链。

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深刻认识现代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战

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

动,促进生产端、消费端有机衔接,以点带面锻长板、补短板,实现

产业梯次发展和整体跃升。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各区比较优

势,统筹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土空间布局,“一群一策”推动

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协同、优势互补的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到 202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 1.5

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培育一批具有产业

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

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

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网络与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

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海洋产业等增加值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优

势更加凸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等产业短板

加快补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数字

创意、现代时尚等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合成生物、区块链等未来

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第377页

372

三、发展重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

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推动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

协同发展,加强网络通信芯片、关键元器件与模组等技术攻关,建设

国家 5G 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创新载体,

启动前沿技术储备,加强行业标准研制,支持南山、宝安、龙岗、龙

华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球网络与通信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双千

兆”、全光网标杆城市。

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加快完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

封测等产业链,开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软件、半导体材料、

高端芯片和专用芯片设计技术攻关,推进 12 英寸芯片生产线、第三

代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

山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人才汇聚地、创

新策源地。

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推动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生产、

终端制造和应用等领域协同发展,着力突破 4K/8K 视频采集器件与设

备、显示面板工艺与技术、核心基础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主导或参

与国际标准制定,依托南山、宝安、龙岗、光明等区打造全链条产业

创新区和全场景“AI+5G+8K”应用示范先行区,努力建设全球领先

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

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围绕智能手机、个人电脑、VR/AR、智能

可穿戴设备、智能车机、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产品,打造从关键核心

第378页

373

元器件到高端整机品牌的完整产业链,加快应用软件、核心器件等关

键技术突破,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向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

龙华、坪山等区集聚发展,打造全球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聚焦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测、

装备材料等环节,加快新型传感器材料、CMOS-MEMS 集成技术、先进

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关,建设 MEMS 中试线、MEMS 传感器产业基地,

丰富智能传感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场景,

支持南山、龙华、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要素完备的智能传感

器产业集群。

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推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

办公套件、低代码开发平台等关键性基础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

息模型(CIM)等工具软件实现源头创新,加大基础共性标准、应用

示范标准研制及推广力度,实施开源生态孵化工程,推进软件技术在

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

建设集聚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软件名城。

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装备、影

视制作、动漫游戏等细分产业,塑造一批优质数字内容原创作品和

IP,高标准建成一批数字创意孵化和服务平台,加快数字创意与文化

旅游产品以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融合融通,支持福田、罗湖、盐田、南

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构建“一核、一廊、多

中心”的数字创意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标杆。

第379页

374

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推动服装、家具、黄金珠宝、钟表等优

势传统产业时尚化、品牌化升级,加强服装功能面料、家具智能芯片、

钟表机心等技术攻关,建设时尚产业互联网平台和珠宝玉石综合贸易

平台,培育若干国际知名展会,支持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华

等区,以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建设集聚区,

打造新兴时尚产业高地、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

9.工业母机产业集群。聚焦数控机床、锂电池制造装备、半导

体制造装备、显示面板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主轴、丝杠导轨等

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加强装备数字化技术攻关,建设新型显示技术

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集成电路检测装备研发及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

支持宝安、龙华等区建设集聚区,增强工业母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基础

支撑能力。

10.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船)等领域,突破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

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扩展智能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制造、汽

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应用场景,依托福田、南山、宝安、深汕等

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

成应用示范区。

11.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功率超快激光器与装

备、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等行业,提高特种光纤、高功率光栅、高功

率激光芯片、高性能激光器等上游材料和器件国产化率,开展专用特

色装备技术攻关,建设光电光纤激光总部及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支

第380页

375

持宝安、龙华、坪山等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巩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

业竞争优势。

12.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围绕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

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科学测试分析仪器等领域,提高探测器、传感

器、高端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关键零部件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深

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先进测试与高端仪器研究平

台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南山、宝安、龙华、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

提高精密仪器制造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水平。

13.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光伏、氢能、

海上风电等细分产业,加强高效燃气轮机、高能量密度储能、燃料电

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虚拟电厂落地,加快综合能源补给设施

建设,依托龙华、龙岗等区推进数字能源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低碳

城和求雨岭氢能产业园等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

的现代能源体系。

14.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提升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应急处置

救援技术装备、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先进环保装备等行业发展水平,

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安全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全安全

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和绿色生产消费体系,支持罗湖、宝安、龙岗、

龙华、光明、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1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感知系统、车载计算

平台、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快速充电

设施等细分领域,突破感知设备、线控底盘、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等关

第381页

376

键技术,建设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深汕汽车工业园等重点项

目,依托南山、坪山、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高质量发展。

16.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生物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

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推进高端锂离子电

池负极材料、超高模量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工程化项目建设,支持罗湖、

宝安、龙岗、光明、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建成新材料创新中心和技

术转化中心。

17.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医学影像、生命监测与生

命支持、高端植介入产品等细分领域,突破高端影像系统、手术机器

人、新型体外诊断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

充分发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用,支持南山、龙华、坪山、

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18.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化学创新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

现代中药、先进制药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发展,推动新型基因

治疗载体研发、工程细胞构建、抗体工程优化、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

计等瓶颈技术突破,加快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坪山生物医药

产业加速器园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坪山、南山、福田、龙岗、光明和

大鹏等区创建产业集聚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发展新亮

点。

第382页

377

19.大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精准医疗、康复养老、现代农产

品、医疗美容、化妆品等行业,扩大健康产品高质量供给,加强再生

医美材料、康复器具、种质资源与基因发掘、精准药物开发等技术攻

关,建设精准营养研发与应用平台、健康设备计量测试平台等创新平

台,支持罗湖、盐田、宝安、坪山、大鹏等区建设集聚区,促进大健

康产业创新发展。

20.海洋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

洋能源与矿产业、海洋渔业等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海洋工程和装备业、

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进国

际海洋开发银行、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

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深圳西部海岸-东部海岸-深汕合作区为主

轴,构建“一轴贯通、多区联动”海洋产业区域协同格局,建设全球

海洋中心城市。

(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1.合成生物。重点发展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定量合成生物技术、

生物创制等领域,加快突破人工噬菌体、人工肿瘤治疗等创制关键技

术,推进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

与产业创新中心。

2.区块链。重点发展底层平台技术、区块链+金融、区块链+

智能制造、区块链+供应链等领域,推动在技术框架、测评体系、应

用规范、跨链互操作等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和规范,打造区块链创

新引领区。

第383页

378

3.细胞与基因。重点发展细胞技术、基因技术、细胞与基因治

疗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领域,完善细胞和基因药品审批机制、监管

体系、临床试验激励机制、应用推广机制,加快建设细胞与基因产业

先导区。

4.空天技术。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

位技术、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无人机、

卫星等技术创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

地。

5.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重点发展脑图谱技术、脑诊治技术、类

脑智能等领域,开展类脑算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推进脑

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抢占脑科学领域发展制高点。

6.深地深海。重点发展深地矿产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高端装备、深海智能感知、深海信息等领域,

推进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学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深地深海科

技创新高地。

7.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重点发展可见光通信技术、光计算技

术等领域,推动建立可见光通信标准化体系,布局一批高价值专利,

促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光计算技术的应用示范,培育可见光通信技术

与应用创新产业集群。

8.量子信息。重点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

建设一流研发平台、开源平台和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在量子操

第384页

379

作系统、量子云计算、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

进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

坚持一个产业集群对应一份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

招商引资清单、一份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套科技创新体系、一个政

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

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做到专员负责、挂图作

战,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二)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

高端先进制造,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规划

建设总面积 300 平方公里左右的 20 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

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加大园区土地连片整备力度,

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三)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 条”,

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实施企业上市发

展“星耀鹏城”计划,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形成一批专注

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隐形冠军”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

兴企业。

第385页

380

(四)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存

量资金结构,打通市、区两级产业基金通道,强化产业专项资金与引

导基金协同联动,提升基金管理团队专业化水平,实现“一产业集群、

一专项基金”,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战

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五)强化创新支撑体系。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围

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

合,前瞻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

平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产业集群建设提

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六)构建市区联动推进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建设的组织领导,

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按照“五年规划、

三年滚动、年度计划”原则,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市、区联动开展精

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健全统计监测体系,每半年滚动更

新反映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市推进成效的产业报告,及时总结推广

经验做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22 年 6 月 1 日

第386页

381

14-关于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

(2022-2025 年)》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

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

未来产业的意见》,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持续发挥全

过程创新生态链优势,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增强发展动能,推动构建

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基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40 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

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经济发

展和创新实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

重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

不均衡、单一产业比重过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创新支撑

引领高质量发展不够等问题,亟须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壮大领军企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第387页

382

未来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具有显著“先发优

势”。深圳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基础,产业链相对完备,合成生物、

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已初具

规模,5 至 10 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

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

规模较小,10 至 15 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立足深

圳实际,前瞻谋划、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我市产业链、创新链、

人才链、教育链“四链”深度融合,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对加

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新发展

理念,牢牢把握“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和“双改”示范重大历

史机遇,以深化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四链”协同为主线,

突出强主体、促融合、分梯度、聚空间,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实现

深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第388页

383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服务等支撑,激

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前瞻布局,重点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系统性跟踪前沿引领

技术,找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先发展、集中攻关,全力突破产

业发展瓶颈。

优势聚焦,分类培育。聚焦现有产业特长和优势,结合产业发展

成熟度,分产业分阶段培育,推动产业接续发展,有效衔接战略性新

兴产业。

创新引领,协同推进。强化创新功能区的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围

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实现“四链”

协同发展,加快发展未来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紧盯世界产业发展前沿,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周期,

构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

战,不断增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培育若干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一)产业梯次接续发展。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

天技术等产业出现爆发性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

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产业形成技术研发优势。梯次成长、接

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第389页

384

(二)产业竞争不断增强。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一批“专

精特新”企业,取得若干个突破性科研成果,拓展若干个未来技术应

用场景和迭代示范工程,新增若干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产业空间持续优化。以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

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部滨海国

际生物谷、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深圳国家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布

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聚集一批科

技型企业。

(四)产业生态不断完善。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构建小试中试平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

园区的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拓展、

产业集聚、人才汇聚、金融支撑的产业生态。

四、发展重点

(一)5 至 10 年内有望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

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

术和颠覆性技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壮大产业新增

长点。合成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定量合成生物技术、

生物创制等。区块链产业重点发展底层平台技术、区块链+金融、区

块链+智能制造、区块链+供应链等。细胞与基因产业重点发展细胞技

术、基因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空天技术产

第390页

385

业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空天装备

制造等。

(二)10 至 15 年内有望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

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重大科学

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集聚

创新能量。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重点发展脑图谱技术、脑诊治技术、

类脑智能等。深地深海产业重点发展深地矿产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高端装备、深海智能感知、深海信息技

术等。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产业重点发展可见光通信技术、光计算技

术等。量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

五、重点任务

聚焦“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

过程创新生态链,实施“强基”“突破”“加速”“融合”“汇聚”

五大工程,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

才链、教育链“四链”深度融合。

(一)基础研究强基工程。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大力开

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开展产业需求

导向的科学问题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的交

叉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供给,提升从“0 到 1”原始创新能力。

聚焦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载体,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第391页

386

(二)技术攻关突破工程。探索央地协同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

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攻关专项,建立“企业界

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理技

融合、研用结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产

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建立“一产一策、一技一策、

一企一策”工作机制。

(三)成果产业化加速工程。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成

立联合实验室,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公共技术

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聚焦未来产业,搭建一批应用场景,

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广。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建设全国性的知识产权

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推动成果评价、市场定价、技术交易等信

息互联互通。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发现遴选一批颠覆性技术项

目,开辟全新技术赛道。

(四)科技金融融合工程。建立市科技研发资金与政府引导基金、

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金融资本的联动机制,支持科技项目成果加速产

业化。依托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南方创投网投资联盟等机构,以

企业融资及项目合作需求为导向,完善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实

现评估、咨询、融资等全链条对接,为未来产业高科技成果项目提供

全方位、全流程专业咨询与融资服务。建立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

资、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未来产业的基金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

资未来产业科技创新类项目。鼓励信贷机构根据未来产业研发投入特

第392页

387

点,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企业采用“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研发服务”

模式,加快产品开发与应用。

(五)创新人才汇聚工程。探索“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学

校+大型科研院所”“学校+龙头企业”,开展“新理科”“新工科”

“新医科”建设,实施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面向未来产业培

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取得突

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

献为导向,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加大青年科

技奖奖励力度,实行提名制,激励和释放科研人才创造力和创新力。

六、空间布局

坚持全市统筹、差异布局、协同发展,以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

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东部滨海国际生物谷、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和深圳国家高新区南山园

区、坪山园区、宝安园区、龙岗园区、龙华园区作为未来产业“6+5”

核心承载区,根据核心承载区资源禀赋与产业创新基础,优化整体布

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提升未来产业发展能级。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加强统筹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

重大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源,完善市区协同、部门联动机制,

明确推进举措,落实各项任务,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393页

388

(二)资金保障。围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合优化科技计划体

系,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市区联动配比、社会资金和金

融资本共同支持的投入机制。

(三)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优势,大力推进项

目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评价、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全方位改革,

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四)跟踪监测。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特点,建立一套科技创新体

系、一张重点企业表、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张创新资源分布表、一

套政策金融工具包、一份战略咨询支撑机构清单“六个一”工作体系,

做好未来产业动态监测、评估和调整。

第394页

389

15-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深圳市商务局 深圳市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现代时尚

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工作部署,加

快发展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

都,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

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现代时尚产业是以创意、设计、创新、品牌为核心的都市型产业,

融合文化、科技、艺术等要素,具有创意设计性强、市场影响力大、

产品附加值高等特征。我市现代时尚产业主要包括服装、家具、黄金

珠宝、钟表、皮革、眼镜、化妆品、工艺美术等产业和工业设计、品

牌营销等服务业及会展业。

(一)发展现状。深圳是国内行业门类齐全、原创品牌集中、产

业配套完善、规模集聚效应显著的时尚产业基地之一,2021 年时尚

产业增加值 377 亿元。其中,服装产业的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

第395页

390

市企业数量占据全国女装引领地位,家具产业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在

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黄金珠宝产业全年黄金提货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

的 70%,钟表产业占全球手表产量的 40%,皮革产业占据国内鞋包产

业的品牌头部地位,眼镜产业的产量约占全球中高端眼镜的 50%,会

展业年办展总面积超过 500 万平方米、展览规模排全国第四。

(二)发展机遇。一是全球时尚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发达国家的产业外溢,创意设计人才全球化流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

国际品牌的力度不断加大,时尚资源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二是粤港

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赋予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

业创意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为时尚产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是我国中等收入人群不断扩大,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形成,消费能力

提升,为时尚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三)存在问题。一是深圳品牌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知名度有待进

一步提高。二是原创设计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待提升。三是时尚产

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深度不够。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人

才、时尚科技人才、品牌管理人才、工艺大师和技能工匠等人才缺乏。

五是供应链优势整合、直播基地、高端时尚产品销售平台、高端时尚

街区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不足。六是展会品牌化和国际化程度偏低,

缺少国际知名的会展集团和专业服务商,本土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不

足。

二、工作目标

第396页

391

到 2025 年,我市现代时尚产业增加值达到 420 亿元,培育营收

超 500 亿元的企业 1-2 家,超 100 亿元的企业 3-5 家,超 50 亿元的

企业 8-10 家。时尚产业数字化融合能力显著提高,创意设计水平进

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要素资源聚集能力凸显,产业生态

体系持续完善,形成“深圳设计”、“深圳品牌”、“深圳产品”的

高端供给新格局,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现代时尚产业

集群。

(一)服装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水平领先。建成若干产业链协同的

服装产业集聚区,搭建 2-3 个服装产业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

10 家以上全国知名品牌,把深圳时装周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

风向标式的时尚活动。

(二)家具产业装配化智能化水平突出。搭建 1-2 个引领全国的

装配式家具数字化转型平台,打造 10 家以上全国知名品牌,在智能

化家居领域形成一系列先进标准。

(三)黄金珠宝产业特色化健康化发展。推动创意设计、工艺材

质创新,新增 5-8 个珠宝全国知名品牌,建设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

交易中心,建成国际高端黄金珠宝基地。

(四)钟表产业关键技术和品牌力双提升。手表机心、高端专业

手表、智能手表传感器等领域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新增 3-5 家省级

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引入或

第397页

392

培育 5-10 位钟表技术领军人才、高技能工匠和专业设计师,“中国

钟表之都”优势不断巩固。

(五)皮革、眼镜、化妆品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建设 3

-4 个数字化材料图书馆、高通量实验室和原料评估公共服务平台,

建成不少于 3 个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重点培育 10 家以上全国知名

品牌。

(六)工业设计提质增效赋能制造业。力争建成 2-3 家工业设计

研究院,打造 1-2 个工业设计行业云平台,新增 5 家国家级工业设计

中心,推动 20 家“设计驱动型”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将深圳国际工

业设计大展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展览展示平台。

(七)会展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 1-2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会展集团,年度展览总面积争取达到 1100 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全球

知名的国际会展之都。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应用,

引导时尚产业企业提升需求分析、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设备运维、

远程服务等关键场景的数字化水平。在服装、家具、黄金珠宝、皮革

等产业,培育一批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需求敏捷感知和产销用协同

的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凝练一批解决方案,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

第398页

393

(二)加强核心技术研究。鼓励时尚产业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

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加强技术创新,在钟表机心、服装面料等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技术、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实现突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

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强化工业设计与

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设计+研发+服务”创新设计体系,以主体

培育、公共服务、对外合作、跨界融合等为重点,推动设计智能化、

绿色化、协同化发展。深入开展设计理论、共性技术、设计原型、标

准规范等基础研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

(四)营造时尚消费环境。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世

界级口岸经济带、地标性商圈和高端时尚消费街区。汇聚高端时尚品

牌资源,导入免税购物中心、体验店、旗舰店、品牌店、概念店等,

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无人经济等新业态,创

新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激发时尚消费潜力。(市商务局、工业和信

息化局、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

局,培育一批高品质的专业展会。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

境内外专业会展机构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强会展行业与全球展览

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等机构合作。探索大

湾区会展业合作新路径,试点联合举办大型文创展览、会展旅游活动。

第399页

394

加强会展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型展会解决方案和办展新模

式,打造一批智慧化、创新型特色展会。(市委大湾区办、外办,市

商务局、前海管理局、贸促委,福田区政府、宝安区政府、龙岗区政

府,深圳地铁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优化产业生态体系。鼓励企业、行业机构等建设支撑产业

创新发展的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电商直播、设计人才

与品牌孵化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时尚传媒体系建设,培育和引

进代表性强、顶尖权威的时尚媒体。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会展业

条例》,推行“一门式一站式”展会报批服务。探索试行港澳展品多

渠道入境、免担保放行政策,推进展馆运营监管改革。(市工业和信

息化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委宣传部、

深圳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重点工程

(一)产业集聚工程。

1.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根据各区产业基础和发展特点,

研究编制时尚产业地图,形成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时尚产业集群。

福田区建设时尚品牌总部中心、工业设计基地和会展核心功能区,培

育国际化时尚“橱窗经济”。罗湖区、盐田区打造黄金珠宝产业集聚

地,巩固深圳在全国的引领地位。南山区(前海)打造工业设计和科

技时尚集聚地。龙华区推进大浪时尚小镇等产业核心区域升级,打造

时尚产业新城。龙岗区建设时尚产业制造基地。宝安区(前海)建设

第400页

395

创新创意基地和会展服务集聚区。坪山区建设家具和化妆品总部研发

基地。光明区推动钟表、内衣产业基地优化升级。(福田区政府、罗

湖区政府、盐田区政府、南山区政府、龙华区政府、龙岗区政府、宝

安区政府、坪山区政府、光明区政府,前海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打造世界级时尚消费商圈。对标全球一流水准,优化福田中心

商业区、后海超级商业区等片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依托

前海片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香蜜湖片区等,打造“文化+

金融+商业”的高端消费商圈。加快推动东门步行街改造,打造兼具

时尚潮流、消费创新和湾区人文特色的步行街。发展首店经济和首发

经济,支持国际知名品牌、国货精品在核心商圈开设全球性、全国性

或华南区首店。(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前海管理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二)工业互联网赋能工程。

1.培育产业工业互联网新生态。鼓励行业骨干企业与解决方案服

务商合作,在时尚产业领域打造一批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一

站式解决方案。支持骨干企业聚合供应链资源,推动业务系统云化改

造,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互联互通提供支撑。围绕研发设计、生

产制造、检验检测等环节,鼓励建设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中

小企业上云,形成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局

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手机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