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电子刊 《共产党人》网站
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共产党人》电子刊 《共产党人》网站
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六新六特六
优”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文化旅游正是“六优”产
业之一。为此,自治区政府制定了重点打造升级
版的“宁夏二十一景”,以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建设
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宏伟蓝
图,关键在于找准宁夏文化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
统观宁夏文旅市场现状,不难发现,制约文旅
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于尚未将文化生产力
核心影响因子全过程、全方位、实质性融入文旅产
业之中,继而导致在以游客满意度、体验度为中心
的文旅产品布局方面呈现出“暂时缺少代表宁夏
的重磅文旅作品,暂时缺少响亮业界的重磅演艺
业态,暂时缺少受众群体深度参与的创新呈现”这
一难点。因此,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应在于确
定一个具有宁夏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且能够串
联“二十一景”大布局的文化灵魂。而深度盘点
“二十一景”文旅资源,无一不与贺兰山这一宁夏
历史文化地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所以,应
将“看见贺兰”作为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立足点、发展创新点、改革突破点,赋予宁夏
文旅产业发展升级新的动能。
贺兰山:
宁夏独特的历史文化地标
贺兰山,具有 20 多亿年地质演变史,其南北
长约 220 公里,东西宽约 20~40 公里,是我国西北
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也是两汉、隋唐、两宋、元明
清等历朝历代波澜壮阔与融合纷争历史的见证
者,是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安身处世的“父亲山”,是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点。著名艺术家韩美
林踏足贺兰山后在《兰山天书》中写道:“贺兰山险
入层云,万古长风动鬼神。石器为符岩作纸,摩
崖铸画史留魂。”并将其第三座艺术馆建在与岩
画为伴的贺兰山沟口。远古文明与当代艺术在
这里连线,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在贺
兰山再现。
所以,在中国文化里,“贺兰山”是一个独特的
文化符号,迥异于中原与南方名山。于外地人而
言,“踏破贺兰山缺”这一千古名句口口相传,也让
贺兰山成为宁夏最鲜明的象征之一;对于本地人,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已成为
宁夏人心中永恒的情结,抬头可见贺兰山,是最独
特也是令宁夏人最为自豪的宁夏景象。
因此,读懂了贺兰山,才会更好地读懂宁夏,更
好地读懂西北。这就注定了贺兰山必然会成为世
人关注宁夏、品鉴宁夏、留恋宁夏、驻足宁夏的一座
历史文化地标。
包容与共生:
“看见贺兰”的文化灵魂
宁夏自古为文化大融合之地,万物在此包容
与共生。
“看见贺兰”,是一种文化召唤,更是一种文化
行动。在“看见”的背后,秉承的是贺兰山在历史
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包容与共生”这一本土精神。
地理形态上,荒漠与绿洲包容共生,大山与大
河包容共生;文化形态上,人与自然包容共生,民
“看见贺兰”:宁夏文旅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冯 奎
学思践悟 ■
51
族与民族包容共生;时间形态上,传统与当代包容
共生,昨天、今天与未来包容共生……因此,“包
容”“共生”构成了宁夏历史文化的两翼,养育与滋
生了宁夏独特的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等。这些,让
古老的文化在此重现,让当代的艺术在此发声,让
戏剧的、音乐的、美术的、非遗的、新生的、传承的、
流动的以及一切可以命名的与不可命名的文化,
都在“看见贺兰”中包容共生、精彩呈现。
所以,“包容与共生”就是“看见贺兰”的文化
灵魂,应将其在宁夏文旅产业升级中内化为“看
见”的行动,让世界看见贺兰、看见宁夏。
“漫葡·看见贺兰”:
文旅产业升级的成功实践
2023年 4月 8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
主席张雨浦来到漫葡小镇调研,强调要着力营造人
文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塑造城市新风貌,深入
挖掘宁夏特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地方风情、西北
风骨、江南风韵、园林风格和现代风貌,将“二十一
景”串珠成链,赋予旅游更多文化内涵。漫葡小镇
以致力于打造代表宁夏文旅产业升级方向的“看见
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为首要目标,加速升级进程。
2023年6月10日,漫葡小镇4.0版“漫葡·看见
贺兰”正式登场,开业当月入园游客超10万人次,创
造了宁夏文旅新纪录,获得抖音、美团等多个榜单
第一。至8月底,入场总计41万余人次,日均5508
人次,其中银川24.6万余人次,占比60%;外地16.4
万余人次,占比40%(其中省外游客占比22.86%)。
这一令人欣喜的业绩,创造了近 10年来宁夏
以沉浸式体验游为主导的文旅市场领域最佳业
态,是宁夏以贺兰山元素为主线、以包容与共生为
文化灵魂引领宁夏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经典之作,也是宁夏民营企业对自治区党委、政府
绘制的文旅产业发展蓝图的积极响应和落实。
——打造文旅发展新品牌。“漫葡·看见贺兰”
以“让世界真正看见贺兰,让世界再次看见宁夏”
为主旨,以“让‘看见贺兰’成为万千游客抵达宁夏
的首选之地、行走宁夏的文旅序言、告别宁夏的文
化烙印,向世界宣告‘游宁夏’,从‘看见贺兰’开
始”为目标,精心设计“塞上贺兰、天下贺兰、沐浴
贺兰、烟火贺兰、非遗贺兰、当代贺兰、大漠贺兰”
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上演的民俗婚礼《山河人家》吸引了众多游客。
■ 学思践悟
52
七大板块,策划 16 种精彩演艺、36 出连台好戏、
168 个穿越古今人物,打造了 268 分钟沉浸式夜
游,从多维度展现贺兰山的神奇,让游客获得集
“看沉浸演艺、吃西北美食、逛非遗街区、游艺术小
店、泡金汤温泉、住特色民宿”等多种享受于一体
的文旅新体验。
——选准“在地文化”。“漫葡·看见贺兰”基于
看见漫葡小镇位于贺兰山东麓黄金位置并承担东
麓旅游中转站功能的现实考量,基于自身已经推
出的室内史诗大剧——《贺兰山盛典》的经验积
累,将“在地文化”确定为贺兰山,全力打造使其成
为进入游客认知的一把钥匙、成为赢得市场认知
的一个支点、成为产品构建的核心要素,旨在让游
客、让世界深度认识到贺兰山是一座代表宁夏的
情感之山、一座性格鲜明的雄奇之山、一座丰盈多
元的文化之山、一座迥异于中原与南方名山的西部
之山,以“最独特的地理坐标+最独特的文化资源+
最独特的文化标识”引起游客的精神共鸣,并让游
客在“看见贺兰”中留下对美丽新宁夏的深刻记忆。
——凸显“高颜值·沉浸式·宁夏心”。“漫葡·看
见贺兰”直面贺兰山东麓旅游带“缺少新形式的文
旅体验、缺少古老文化的当代诠释、缺少重量级的
演艺产品、缺少参与感的沉浸感受”市场空白,以
“为什么要看见贺兰”“看见什么样的贺兰”“抢先
游看见贺兰”为品牌追求,以“高颜值·沉浸式·宁
夏心”为文旅加法,塑造了“看见贺兰”品牌体系定
位——中国·贺兰山下·沉浸式演艺小镇。在这一
品牌体系中,小镇之于贺兰,是一扇门;贺兰之于
宁夏,是一扇门;宁夏之于中国,也是一扇门。步
入这扇门,越过时间的沉积,从远古到古代、从近
代到当代,去看见人类围绕这座山创造的一切故
事、情感和文化,让这座小城成为国内外游客纵情
看大剧、寻宝非遗中、游荡艺术里,放飞自我的文
旅之城。为此,所有演艺从舞台、道具、服饰,到人
物形象、背景音乐、曲目名称,无一不深度体现着
宁夏这片热土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文化精华,
让游客在穿越历史长河中体验风起云涌、惊心动
魄、金戈铁马,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贺兰山在促进中
华民族大团结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示范引领:
让世界更好地看见贺兰、看见宁夏
“漫葡·看见贺兰”的成功实践表明,以贺兰山
为在地文化、以包容与共生为文化灵魂的“看见贺
兰”文旅新模式,完全契合新时代文化生产力的发
展要旨,足以成为宁夏打造若干个新型文旅综合
体的示范引领、宁夏文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
这一成功实践也给以“二十一景”为总体布局
的宁夏文旅产业升级带来了一些重要启示。一方
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看见贺兰”
纳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战略视野中去谋
划、纳入宁夏文化生产力提质增效中去考虑、纳入
自治区年度文旅产业对外重点宣传项目中去推
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宁夏文旅产业升级的资
本投入集聚效应,协调国家文旅投资机构、宁夏旅
投以及相关行业投资机构的力量,全力走出一条
以民营资本为主、国有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参股
为辅的新路子。同时,为更好地打造展现宁夏历
史文化魅力的文旅新高地,文化企业自身应更加
明晰发展定位方向,加强品牌培育塑造,推动文化
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
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智慧建设、
加强市场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品牌的核心竞
争力,吸引更多的宁夏文化资源汇聚到“看见贺
兰”,让更多的宁夏文化元素被挖掘到“看见贺
兰”、更多的宁夏故事被讲述到“看见贺兰”,从而
让世界更好更多地看见贺兰、看见
宁夏!G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责任编辑:谢 斌
学思践悟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