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1-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总第263期第45卷2024年1月10日出版(双月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张云飞 李 娜 1论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权表达 杜建明 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大团结 王延中 17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武 沐 姚金燕 王盼盼 26北疆文化研究试论北疆文化的学理与实践定位 朱 尖 33人工智能(ChatGPT)应用智能新闻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基础设施 陈昌凤 袁雨晴 40思维革命与实践升维:ChatGPT 的“技术调节”分析 武沛颍 仇筠茜 49ChatGPT 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风险规制 杨章文 57ChatGPT 模型辅助数字政府建设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张佳琳 65政治公共管理数据治理共同体的内涵意蕴及其构建路径———基于国家数据局的职责构成分析 刘银喜 王瑞娟 蔡毅臣 76分类运行的制度设计:使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运转起来 韩玉祥 84任务型党组织:地方跨界治理的整合机制———以 H 省 N 市全域党建的地方实践为例 祁凡骅 ... [收起]
[展开]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4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综合评价(A 刊)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简小文

常务副主任 乌云格日勒

副 主 任 张立伟

委 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关区 额灯套格套

全 荣 白永利

树 林 娜仁其木格

主 编 张立伟

副 主 编 屈 虹 李静丽

编辑部主任 毛伟华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主办

第5页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总第263期第45卷2024年1月10日出版(双月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张云飞 李 娜 1

论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权表达 杜建明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大团结 王延中 17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武 沐 姚金燕 王盼盼 26

北疆文化研究

试论北疆文化的学理与实践定位 朱 尖 33

人工智能(ChatGPT)应用

智能新闻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基础设施 陈昌凤 袁雨晴 40

思维革命与实践升维:ChatGPT 的“技术调节”分析 武沛颍 仇筠茜 49

ChatGPT 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风险规制 杨章文 57

ChatGPT 模型辅助数字政府建设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张佳琳 65

政治公共管理

数据治理共同体的内涵意蕴及其构建路径

———基于国家数据局的职责构成分析 刘银喜 王瑞娟 蔡毅臣 76

分类运行的制度设计:使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运转起来 韩玉祥 84

任务型党组织:地方跨界治理的整合机制

———以 H 省 N 市全域党建的地方实践为例 祁凡骅 康媛璐 92

第6页

投稿网址 http://nmgshkx.paperopen.com

公众平台 nmgshkxbjb

执行编辑 李静丽

基于协同治理视域的政治舆论引领力建设路径研究 芮国星 100

哲 学

数字时代下的算法理性与算法权力———对算法权力中人的处境的再思考 刘煜洲 蓝 江 107

中国现代伦理形态的发展与建构———基于梁启超新民伦理的研究 徐亚州 谢桂山 115

历 史

卫操与拓跋力微及其子孙———«桓帝功德颂碑»考释 刘跃进 122

先秦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错地带的变迁及特点 李春梅 130

法 学

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樊崇义 徐歌旋 137

合规视野下我国企业犯罪的刑事归责 周锦依 148

经 济

数字帝国主义生成逻辑、基本特征与应对方案———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陈智雄 孙蚌珠 158

数字互联是否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 ———影响识别和机制检验 何 彬 贾立江 168

文学文化

疗愈写作:抵御创伤的文学实践 葛红兵 李枭银 176

从视觉中心主义到审美资本主义———以抖音为例的短视频文化解读 陈响园 杨文军 184

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困境以及可能性 史少博 191

社 会

走向实践自觉:社工站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 W 镇社工站实践的思考 刘 振 198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基于能力专有性视角 郭施宏 206

[期刊基本参数]CN15-1011//C∗1980∗b∗A4∗212∗zh∗P∗¥12.00∗1300∗26∗2024-01

第7页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Bimonthly)

Vol.45Total263№.1.2024 IssuedJan.2024

MAIN CONTENTS

OntheScientificSystem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 ZHANGYun-fei,LINa(1)

AHumanRightsExpressiononXiJinping'sImportantStatementaboutCommonProsperity DUJian-ming(9)

TheEthnicPolicy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ndGreatUnityoftheChineseNation WANGYan-zhong(17)

StudyontheFirstConstructionoftheYanhuangCommunity

TheorybyEthnicMinoritiesinChina WU Mu,YAOJin-yan,WANGPan-pan(26)

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Orientation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 ZHUJian(33)

IntelligentJournalism:

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BecomesInfrastructure CHEN Chang-feng,YUAN Yu-qing(40)

TheRevolutionofThinkingandtheElevatingDimensionofPractice:

AnAnalysisofChatGPT'sTechnologicalMediation WUPei-ying,QIU Yun-xi(49)

IdeologicalAttributesofChatGPT-typeGenerative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ItsRiskRegulation YANGZhang-wen(57)

RisksandLegalRegulationofChatGPT Model-assistedDigitalGovernmentConstruction ZHANGJia-lin(65)

TheConnotationandConstructionPathofDataGovernanceCommunity ———BasedontheCaseAnalysisoftheResponsibilitiesof

theNationalDataBureau LIU Yin-xi,WANGRui-juan,CAIYi-chen(76)

System DesignforClassifiedOperation:MakeRuralGrassrootsConsultativeDemocracyWork HAN Yu-xiang(84)

Task-orientedPartyOrganization:IntegrationMechanismofLocalCross-boundaryGovernance

———TakingtheLocalPracticeofAll-domainPartyBuildinginN City,

HProvinceasanExample QIFan-hua,KANGYuan-lu(92)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PathofPoliticalOpinionLeadingPowerbasedon

theViewofCollaborativeGovernance RUIGuo-xing(100)

AlgorithmicRationalityandAlgorithmicPowerintheDigitalAge

———RethinkingtheSituationofPeopleinAlgorithmicPower LIU Yu-zhou,LANJiang(107)

Th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ModernEthicalFormsinChina

———ResearchbasedonLiangQichao'sXinminEthics XU Ya-zhou,XIEGui-shan(115)

WeicaoandTuobaLiweiandTheirDescendants

———InterpretationoftheMonumentofPraisefortheMeritsofEmperorHuan LIU Yue-jin(122)

Chang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EthnicIntermingledZonein

theNorthernRegionduringthePre-QinPeriod LIChun-mei(130)

ResearchontheConditionalNon-prosecutionSystemforMisdemeanorCases FAN Chong-yi,XUGe-xuan(137)

CriminalImputationofEnterpriseCrimesinChinaundertheViewofEnterpriseCompliance ZHOUJin-yi(148)

DigitalImperialism GenerativeLogic,BasicCharacteristicsandCountermeasures

———AnalysisfromthePerspectiveofPoliticalEconomy CHENZhi-xiong,SUNBang-zhu(158)

HasDigitalInterconnectionPromotedtheInnovationLevelinState-ownedEnterprises?

———ImpactIdentificationandMechanism Analysis HEBin,JIALi-jiang(168)

HealingWriting:TheLiteraryPracticeofFendingoffTrauma GEHong-bing,LIXiao-yin(176)

From OcularcentrismtoAestheticCapitalism

———InterpretationofShortVideoCulturebasedonTiktok CHEN Xiang-yuan,YANG Wen-jun(184)

OntheDilemmaandPossibilityofChineseCultureGoingtotheWorld SHIShao-bo(191)

TowardsPracticalConsciousness:ThePracticalDilemmaand

OptimizationPathofSocialWorkStation

———ReflectiononthePracticeofW TownSocialWorkStation LIUZhen(198)

ResearchontheExertionofEffectsofSocialOrganizationsin

theContextofHigh-qualityDevelopment

———APerspectiveonCapabilityOwnership GUOShi-hong(206)

英文翻译 王海荣

第8页

[基金项目]教 育 部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重 大 专 项 “党 的 十 九 大 以 来 习 近 平 生 态 文 明 思 想 的 新 进 展 新 论 断 新 贡 献 研 究”(编 号:

2022JZDZ008).

[收稿日期]2023-10-28

[作者简介]张云飞,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娜,女,锦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01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张云飞1, 李 娜2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2.锦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

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导向,坚持以“两

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坚持以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十者环环相

扣、层层递进,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文化红线,将新时代各个专门领域的党的创新理论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001-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系统谋划和大力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性

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

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逻辑谨严的科学

的整体.只有完整系统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科学体系,才能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好这

一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献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

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

召开了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会议,发布了一系列宣

传思想文化文件.这些讲话和文件形成了新时代

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文献载体.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导性文本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和作为“党的根

本大法”的党章是最为权威的党的文献,是概括党

的创新理论的主导性文献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

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为新时代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在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

章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五项任务,即牢牢

第9页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

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此基础

上,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

位.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现代化方

面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

调的现代化”;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

义文化新辉煌”这一章中提出了五项任务,即建设

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

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

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

传播力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章程»完

善了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内容.上述三个文献是概括习近平文化思

想科学体系的主导性文献依据,构成了习近平文化

思想的总纲部分.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性文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一,2018年召开

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了“九个坚持”.(1)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2)坚持思想工

作“两个巩固”①的根本任务;(3)坚持用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4)坚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坚持文化自

信;(6)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公信力;(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8)坚

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9)坚持讲好中国故

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二,2023年召开的文化传

承发展座谈会明确了“十四个强调”.(1)强调坚持

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2)强

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

本制度;(3)强调坚持文化自信;(4)强调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5)强调加快构建中

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6)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强调提高新闻舆

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8)强调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9)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

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10)强调中国式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1)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强调过不了互联网

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3)强调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4)强调弘扬全

人类共同价值.第三,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

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七个着力”.(1)着力加强

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2)着力建设具有

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着

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着力提升

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着力赓

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6)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

荣发展;(7)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

交流互鉴.上述三个会议的文献构成了习近平文

化思想的主干部分,是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

性文献依据.此外,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党史

和文献研究院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52篇文稿编辑成«论党的

宣传思想工作»一书,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

性文献载体,也是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性文

献依据.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集成性文本

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2017年,中共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分为八个专题.(1)坚定文化

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坚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

话语权;(3)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5)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6)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7)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8)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

中国故事.

2022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分

为十个专题.(1)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领导;(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一以

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坚持用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4)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弘扬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7)提高全民

族思想道德水平;(8)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

富裕;(10)培育文明风尚,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① “两个巩固”是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10页

这两部论述摘编同样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文

献载体,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

建设的思想主题和内容构成的概括是总结和提炼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的参考依据.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文献,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文献 载 体,是 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科 学 体 系 的 文 献

依据.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命题

以新时代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我们可以将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命题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社会主义文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文化,因

而党必须自觉提升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其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根本保证.能否掌控文化领导权,直接关系着无

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政权的成败得失.从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来看,一些执政的共产党放松

甚至放弃文化领导权是导致其革命失败和政权瓦

解的重要原因.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对我

国围剿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地进行文化渗透,试图推

行“颜色革命”.同时,国内一些错误的思潮和言论

也意图搞乱人们的思想、干扰中心工作.因此,“在

意识形态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必须把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

落,否则 就 要 犯 无 可 挽 回 的 历 史 性 错 误”[1](P.10).

我们必须让党的旗帜在文化领域高高飘扬.

其二,大力提升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能

力和水平.面对文化建设的新任务和新形势,我们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本领恐慌”的问题,因此,必

须大力提升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

进文化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

平.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文化建设、党

管精神文明建设、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党管宣传思

想文化工作、党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党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坚持将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系统地贯彻和落实到文化

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当中.在加强文化领域

党建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反腐廉政建设,确保文化

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的手

里.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

实现社会的创新和进步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和进步.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

位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的文化,

必须坚持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其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

思想.作为以无产阶级解放为政治形式的全人类

解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

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基于一定社会存在(经济基

础)的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

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会引领和推进社会进

步,错误的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会阻碍和破坏社会

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文化理论成为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建

设.这样,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其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

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

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我们首先要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

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自信

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当然,我们

需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

合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

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

主义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只有坚持

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南,才能确保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

牢牢守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敢于亮剑.

其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的制度规定.意识形态既是文化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规定文化建设制度属性的重要

因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

第11页

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P.550)由于社会

主义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又处于资本主义的包

围当中,因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在思想道德等方面

就会带有旧社会和资产阶级思想的痕迹.这些痕

迹会削弱和瓦解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

明地“抵 御 资 本 主 义 和 封 建 主 义 腐 朽 思 想 的 侵

蚀”[4],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

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大张旗鼓地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增强其凝聚力和引领力.

其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集中体现,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有效维

护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方式诠释

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坚持以社会主义方

式诠释和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坚持以社会

主义方式诠释和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

会主义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统一

性,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同时,我们要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以伟大

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统一起来.我们还必

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工作

导向

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目标是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价值取向.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

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是唯物史观与唯

心史观、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分水岭.按照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工作导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

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P.241).满足人民对于

艺术的需要,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艺术

对人民的需要,确保艺术之树长青.

其二,坚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今天,人民群众不仅要求物质生活

方面的共同富裕,而且要求精神生活方面的共同富

裕.目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文化

产品的多寡问题,而是文化产品的质量优劣问题和

公平配置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文

化产品的公共性、普惠性、可及性,有效满足人民群

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

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

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同提高群众文

明素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升“大众的”文化成

为人民性的文化.因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具有统一性.我们必须将为了人民和依

靠人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先进文化成为人民

群众共享的文化.

(五)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

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

社会主义文化是与时俱进、综合创新的文化,

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质.

其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

合”)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论.共性与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辩证统

一问题的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既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又要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结合起来.“‘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

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

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

路、理论和制度.”[5]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确

保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民族的”文化,才能始终保持

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活力.

其二,坚持通过综合创新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的创新发展.文化建设要善于融会贯通,特别是要

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

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

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包括兵、农、医、算等“中国实学”资源.三是国外有

益文化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

的积极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

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

个根脉”[6].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要坚持

打通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资源,明体达用、体用贯

通.只有坚持综合创新的方法论,才能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

实践,倾听时代和群众的呼声,以“两个结合”推动

文化创新发展.

(六)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文化是追求全面进步的文化,始终注

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其一,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

第12页

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

征.在社会有机体当中,物与心、物与人是难以分

割的整体.西方现代化以实现剩余价值为目的,导

致了身与心、物与人的分割与对立,造成了“单向度

的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两手

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文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

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

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坚持促进“两个文明”的

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的同步改善和同步提高,坚持促进物的

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其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一以贯之地

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灵魂.我们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光大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

紧密地团结起来.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

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按照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文明系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七)坚持以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

文化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按照系

统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其一,系统观念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方

法论.文化和文化建设都是复杂系统,因此,我们

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促进系统集成、协同

高效,实现文化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

安全相统一”[7].我们要围绕着坚定全体人民的理

想信念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

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

体化建设.我们要围绕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

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

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

馆、影剧院、国家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

设,建设好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着力

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其二,我们应该按照系统观念来提高全社会的

文明程度.我们要统筹推进自我教育、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建立和完善全过程文明培育

工程.我们要将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贯穿于城乡

建设、爱国卫生、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活动当中,

做好本职工作,建立和完善全领域的文明实践工

程.我们要统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

明家庭、文明校园等文明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全

方位文明创建工程.只有全面推动文明培育、文明

实践、文明创建,才能大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系统观

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系统思维水平.

(八)坚持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必须

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其一,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的不竭动力.一是要活学活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

理解和系统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提高运用党

的创新理论指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开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实现理论创新.二是

要打通事实科学和价值科学的边界,៿展文化的内

容,大力弘扬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大力弘扬“两弹

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大

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将生态文明理念上

升为主流价值,实现内容创新.三是要抓住新科技

革命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和成果,大力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利用5G、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文化产品的生

产、加工、储存、管理和传播,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

媒体的融合发展,占领文化创新发展的技术制高

点,实现手段创新.

其二,文化创新还要抓好体制创新.为切实提

高文化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

平,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

造活力,让 一 切 文 化 创 造 源 泉 充 分 涌 流”[1](P.18).

我们要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以创

造性的方式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进文

第13页

化惠民工程,将文化工作的重心放到基层一线和普

通群众当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维护群众的文

化权益,实现基层文化工作的创新.我们还必须统

筹推进理论、科技、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努力

形成文化创新的强大合力.

(九)坚持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

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我们必须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

其一,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目的是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反对文化

复古主义,将传统和现代贯通起来,发展面向现代

化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反对文化保守主义,

将中国和世界贯通起来,发展面向世界的文化;坚

持文化自信,必须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将过去、现实

和未来贯通起来,发展面向未来的文化.文化自信

是更为基础、更为广泛、更为深厚的自信,是更为基

本、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力量,必然会促进文化自

强,推动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其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社

会系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文化自信,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坚实的实践

基础、强大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的根本遵循.我们要

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自信,推动中华

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底蕴.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两个结合”的自信,坚持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达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

义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光明的未来前景.我们要进

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自信,建

立和完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赋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自主的知识支撑.我们必须

以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民族复兴伟业,在社会主义基

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

(十)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人类文明

新形态

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上高

度开放和包容的先进文化.

其一,通过倡导全球文明倡议来推动建设人类

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国际责任和担

当.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

性日益成为不可能”[8](P.35),文明的多样性成为推

动文明发展的动力.西方国家试图以“西方中心

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来推行文化霸权主

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

容,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必须坚持和平、

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

共同价值;必须推动人类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倡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

创新;必须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共同

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样,才能共同推动

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其二,全球文明倡议指明了建设人类文明新形

态的未来前景.我们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

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一条跨越

和超越之路,是一条创造和创新之路,它进一步明

确和៿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给那

些既希望加快现代化又希望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

和民族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即一条非西方的、非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我们要坚持讲好中国

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

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促进文

明交流互鉴,推动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让

世界知晓、理解、认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不断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上述十个命题分别科学指明和系统阐明了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和根本制

度、意识形态属性、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科学原则

和方法论、鲜明特征、系统路径、创新动力、当代使

命、开放视野和国际担当.它们环环相扣、层层递

进,展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容和深刻思

想,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框架结构.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地位

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在这一

框架中,习近平文化思想还丰富和发展了各专门领

域的党的创新理论,将之贯通成为一个有机体系.

第14页

(一)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对 习 近 平 经 济 思 想 的

贡献

“文化产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经济

思想相联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

产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样可以提供更

多的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此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

质量和水平,看其能否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

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这样才

能避免文化市场的失灵,确保基本文化产品的公共

性,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有利于人的全面发

展.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扩展了习近平经

济思想的内涵和内容.

(二)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对 习 近 平 法 治 思 想 的

贡献

“法治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

思想相联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要强化道德对法

治文 化 的 支 撑 作 用,用 以 德 治 国 推 进 依 法 治 国.

“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

施就缺乏坚实社会基础.”[1](P.184)法律只有在转化

为人们内心信仰的时候,才能真正被人们所遵循.

另一方面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

题,用依法治国推进以德治国.只有依法加强对人

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和缺德行为进行整治,才能

促进人心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按照依法

治国基本方略,我们要制定和完善发展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的法律,并促进其健康发展.在总体上,

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一起来.因此,习近

平文化思想丰富和扩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

和内容.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的贡献

“生态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相联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生态文明建

设要求生态文化的发展.“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

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

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9](P.14)生态文化的发展

将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为准则.另一方面,生

态文化的发展会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内涵和形态.

例如,生态道德扩展了道德的边界,生态正义扩展

了正义的边界.因此,我们必须“让生态环保思想

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1](P.285).在马克思主

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推动以道法自然、天

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观.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扩展了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和内容.

(四)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对 总 体 国 家 安 全 观 的

贡献

“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是习近平文化

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相联系的重要中介.面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尤其

是网络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风险成为威胁国家总体

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安

全、意识形态安全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将之

纳入到总体国家安全当中.尤其是,我们要“加大

网上突出问题治理力度,集中整治网络政治谣言,

查 处 危 害 意 识 形 态 安 全 和 文 化 安 全 的 典 型 案

件”[1](P.72).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要统筹好安

全和发展的关系.我们之所以突出和强调文化自

信,就在于这是事关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大

问题.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展了总体国

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内容.

(五)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对 习 近 平 强 军 思 想 的

贡献

“军事文化”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是习近平

文化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相联系的重要中介.

我们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

首位,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强化军魂教育,坚持

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我们要弘扬伟

大的战斗精神,向“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

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

雄群体和革命先烈学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我

们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打造海军陆战队的特

色兵种文化.最终,我们要努力培养“四有”新一代

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① 因此,习近平

文化思想丰富和៿展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内涵和

内容.

(六)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对 习 近 平 外 交 思 想 的

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

外交思想相联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由于世界各

国的国情、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社会制度都有所不

① “四有”军人是指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

命军人.“四铁”过硬部队是指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

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人民军队.

第15页

同,因此不能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看作“普世

价值”.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道路,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另一方面,由于人类

在普遍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利益,而生物多样

性丧失、荒漠化肆虐、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直接

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全球

文明倡议,大力张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样才能形

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地球生命共同体.因此,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

内涵和内容.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红线,将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联结成为一

个有机的科学整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集

中体现和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论 述 摘 编[Z].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22-10-27.

[5]习 近 平.在 文 化 传 承 发 展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J].求 是,

2023,(17).

[6]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求

是,2023,(20).

[7]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N].人民日

报,2022-08-17.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9]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22.

(责任编辑 冯军胜)

OntheScientificSystem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

ZHANGYun-fei, LINa

(SchoolofMarxismStudie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SchoolofMarxism,JinzhouMedical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121000,China)

[Abstract]Basedonthetextsystemofculturalconstructioninthenewera,themaincontentofXi

Jinpingthoughtonculturecanbesummarizedintotenpropositions.Thatis,toadheretotheoverall

leadershipofthePartyoversocialistculturalconstruction,toadheretothefundamentalsystemofguidG

ingpositionofMarxismintheideologyfield,toadheretotheconstructionofasocialistideologywith

strongcohesionandleadingforce,toadheretothepeople-centeredorientationforsocialistcultural

work,toadheretothescientificprinciplesandmethodologyofsocialistculturalinnovativedevelopment

withthetwo-combinationasthecore,toadheretothesocialist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thatcoordiG

natesmaterialcivilizationandspiritualcivilization,toadheretocomprehensivelypromotesocialistculG

turalconstructionwiththesystemconcept,toadheretopromotethegreatdevelopmentandprosperity

ofsocialistculturebyculturalinnovation,toadheretobuildthemodernChinesecivilizationwithculturG

alconfidenceandself-improvement,toadhere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anew modelforhuman

civilizationthroughglobalcivilizationinitiatives.Theabovetenpropositionsareinterconnectedand

formsthescientificsystem 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whichistheculturalredlinethatruns

throughXiJinpingthoughton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andconnectsallasG

pectsoftheinnovationtheoryofthePartyinvariousspecializedfieldsintheneweraintoanorganic

whole.

[Keywords]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SocialistSpiritualCivilization;ModernCivilizationof

ChineseNation;A New ModelforHumanCivilization

第16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牧区项目化治理的转型研究”(编号:21BMZ076).

[收稿日期]2023-09-05

[作者简介]杜建明,男,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02

论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权表达

杜建明

(内蒙古大学 法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中的核心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

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彰显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社会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全局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共同富裕的新举措具有浓厚的人权色

彩,并与我国的人权保障形成耦合关系.基于两者所具有的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终极价

值的同一性,共同富裕思想一以贯之地采取了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的人权策略,最终实现了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与人权事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国家能动主义的治理效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习近平;共同富裕;人权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00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彰显制度优势及其治

理效能的社会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

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基于这一理论

判断,我国学术理论界就此形成了丰厚的研究成

果,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对共同富裕理论的认识和

理解,然而从人权保障视角给予法学理论的关注甚

少.在当前鲜有的法学视角下的研究中,更多的是

从外在的视角强调法律的制度保障.其实,共同富

裕与现代法治休戚相关.可以说,共同富裕具有浓

厚的人权色彩,人权向度是考察这一主题不可或缺

的理论和实践维度.本文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集

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

权表达,借此呈现和解析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

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通过一系列兜

底性、基础性、普惠性的民生保障措施形成优先发

展经济社会权利的人权保障方案,为扎实推进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保障和制度支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权内涵

“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

要论述中的核心范畴,在中国现代法治的时代背景

和历史语境下,“共同”指代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所有

第17页

公民,体现了“富裕”的主体要素,而“富裕”则包含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个维度,表征主体多项权

利所形成的“权利束”.词汇的构成及其分析,为我

们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

述的深刻含义提供了基本的视角和路径.

(一)“共同富裕”的人权主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

人民的共同富裕”[1],“共同”所代表的“全体人民”

是实现富裕的主体性要素.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

的富裕并不是部分人,更不是部分地区的富裕,只

有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富裕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

归宿.“共同富裕”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53年12

月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以下简称

“«决议»”),该«决议»提出,要使农民“取得共同富

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2](P.261).其后,出于巩固政

治基础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多次谈到“共同富裕”的

问题,但当时的“共同”所指的都是农民群体.只有

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富起来,才能使作为政

治基础的工农联盟得以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初

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各

类文件中明确地表达了共同富裕的理想愿景,此时

的“共同”富裕特别指向的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

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基于“先富带后富”的实

践策略,党和政府鼓励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

来,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从而带领广大人民实现共

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普遍提升,面对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地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需

求和主张,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

别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对此,党的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

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秉承

了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立场,在推进共同富

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辩证

统一.马克思眼中的“人”是“类”的存在物,因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01).因此,

“每个 人 的 自 由 发 展 是 一 切 人 的 自 由 发 展 的 条

件”[4](P.53),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

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

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P.42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

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的

精髓,在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演变中,人的社会属

性及其集体性存在都基于对“人”的整体性理解,对

“富裕”的 “共 同”实 现 彰 显 着 中 国 人 权 的 另 一 面

向———集体人权.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强调每个

人都有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国家和社会为个人权利

的实现创造条件,从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达

到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共享的理

念,通过适度的经济干预和公共福利制度的不断完

善,克服了经济系统因扩张产生的负面效应,进一

步凸显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功用性目标,从而实

现了生产资料和资源分配上的社会正义.作为蕴

含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其制度设计及其文

化环境就是要体现公平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通

过给予每个人以平等权利,不仅使“人人参与”到国

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而且还要实现“人人共享”改革

成果.立足于人民主体性的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

在共建共享的制度安排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

福感,也让全体公民自由和发展的权利得以保障,

最终使中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得以实现.

(二)“共同富裕”的人权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富裕首先是一个

与贫困和匮乏相对应的经济学概念,它与一定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相联系,代表

着物质资料和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富裕”一词

随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治文献中的高频出现,

已经超越了原初的经济范畴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

涵和价值.富裕包含着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两重

内容,物质和精神是共同富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正所谓“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

是社会主义”[6](PP.22~2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

富裕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辩

证统一.

共同富裕内涵的丰富性与人权内涵的全面性、

丰富性是完全一致的,两者均源自人的全面性和丰

富性.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对人的抽象主义的理

解不同,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是“现实的个人”.

“现实关系决定了人是自然、自由、社会、劳动和历

史五个维度的辩证统一.”[7]人所呈现的各个维度,

总体上都可以归纳为人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使这两个层面的需求、主张、诉求获得可持续性满

足和人的素质与能力获得全面提升的过程,就是共

同富裕逐步实现的过程.而在现代法治框架下,人

的“五位一体”式存在又现实地呈现出另一面相,那

10

第18页

就是人权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具体来讲,作为类存

在的“自然人”,在现代法治国家的制度保障中具有

了生命权、生存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人权主张.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人”“经济人”“政治人”“文化

人”的不同诉求,会在人权领域呈现出各种权利形

态,如公共生活的参与权、监督权、劳动权、就业权、

选举权、表达自由权等等.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

步,人们所提出的权利主张就愈加丰富,人权理念

的扩展和人权制度的构建就愈加发达.正是“现实

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的,使共同富

裕的实现与人权保障的完善和发展得以高度契合,

使人权保障能够以法治的方式得以确认、优化,甚

至革新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及其实施质量.

二、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

重要论述与中国人权的耦合性

共同富裕和中国人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议题,共同富裕为中国人权的发展提供了

必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将我国的共同

富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新的境界,对新时期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

空场域中,共同富裕与中国人权形成了耦合关系,

具有了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终

极价值的同一性特点.

(一)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从温饱到共同富裕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全体

人民的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

过程.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颁布了«中国土

地法大纲»,使占人口大多数的无地、少地的农民分

配到了土地,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

从而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新

中国成立后,为了逐渐摆脱“积贫积弱”的历史困

境,中国共产党智慧地选择了将“共同富裕”作为国

家发展的根本目标.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让

农民“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与此同

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个“五年计划”以生产促发

展、保民生,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一

致性.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提出了“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并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

共同富裕”;与之相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共同富裕积累丰富的精神养料

和物质资源.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改善人民生

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方向,特别提出要基

本消除贫困,并持续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

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

迈向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正式提

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

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大力推动了社

会多领域的民生保障建设,民生保障体系的完善为

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

在优先发展地位.为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

的需求,不仅在民生领域完善科学立法,使民生权

利保障的立法空白得以填补,还不断强化均等化的

公共服务,使民生保障不断走向制度化、法治化.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

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

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6](P.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

济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期打造共建共享的社

会格局,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被深深植根于党和政

府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之中.在这一宏大历

史叙事的背后隐含着一条中国人权发展的逻辑主

线,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发展促人权、以人权

保障民生的实践思维和行动逻辑.作为发展型国

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旗帜鲜明地宣称生

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生存权的提出为首先

解决占世界22%的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奠定了

思想基础,使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条件得以

保障.发展权的提出,让民生问题的人权保障迈向

了新的历史台阶.共同富裕是用中国话语表达的

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共同富裕

与人权保障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一体两

面,两者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

其显著的时代特征.

(二)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人民美好生活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人民实

现共同富裕.然而,共同富裕的本身并不构成终极

性目标,它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历史进程中的

阶段性任务.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共

同富裕作为坚实的社会基础,最终将与人民群众的

生存状态联系起来,成为助力广大人民实现美好生

11

第19页

活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

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

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

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

得更好.”[8](PP.3~4)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

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得益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的.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将其快速创造和积累的社

会财富以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加以分配,要持续缩

小贫富差距,最终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获得感和幸

福感.由此看来,通过共同富裕所实现的美好生活

是一种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它统筹了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促进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还实现了人与人的平等互助.因此,

作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想生活方式,它

不仅超越了现代的西式生活,还将在中国式现代化

的发展中逐渐提升为一种更高级、更理想的人类生

存样态.

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体现,

它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结构中一种全新的生活方

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新层次和新

境界.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在志当选中

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一天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首次

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2018年«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之际,习

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

权”.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彰显了在中国法治现代

化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经

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诠释,彻底从充满

理想色彩的道德话语转化为具有实践指向的法律

话语———美好生活权.所谓美好生活权就是“一种

人人希望过上美好的或善的幸福生活的应然权利,

是人之为人所应当普遍具有的、能够满足其人性或

尊严全面需要的道德权利”[9].这一权利的成立首

先源自“人的固有尊严”,表征的是人类一种安定有

序、安全健康、物质丰裕、民主自由、自我发展的生

存状态,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

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立足国情,在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首先将“生存权”确立为首要

人权,以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当经济社

会得到快速发展之后,党和政府又致力于广大人民

更高层次的人权需求和法治保障,逐渐从生存权转

向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发展权利的提升及均衡发

展.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不仅将美好生活确立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更将这一理想目标进行法治更

新和升级,使其成为具有显著中国标识的人权概

念.新时期“美好生活权”的提出与发展是对西方

自由主义幸福观的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

继承和发展.这一中国化、时代化的人权表达,蕴

含着新时代中国人权发展的全新内涵,它不仅是新

时期人权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构成了“中国智慧”

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

(三)终极价值的同一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鉴于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紧

密联系,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共同富裕的思想既有

别于中国传统的“富民”思想,也与西方社会理论中

的“共富”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在中国儒家传统文

化中不乏“富民”“均平”思想的表达,但私有制的制

度根基始终无法掩饰“民富和君富的关系中存在着

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

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

价值目标的,他特别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人的全面发展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主线和主导价值,然而实现人

的发展不仅需要借助物质生产能力和主体性力量,

更要依赖人的能力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全面发

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

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

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

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

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P.111)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

自身的终极价值,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能力

的异化,充分发挥了人民主体性的能动作用,在解

决人民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使人人都能够获得

能力提升的平等机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

人享有的社会环境,从而避免社会阶层固化,实现

健康而有益的社会流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

题,它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

论述的价值引领,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

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权的充分发

展中人是可以获得全面解放的,因此,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权保障的基础上.全览马克

思主义的经典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

12

第20页

经典著述中多次论述了人权对市场经济和生产力

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有学者指出:“政治权通过

解除生产力发展的政治桎梏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自由权通过维持自由、平等的个体的存在以及维护

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推动生产力的

发展.”[12]中国的人权实践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权

思想,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以保障广大人

民的生存权、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的发展权、不断提

升广大人民的幸福权.2009年发布的«中国人权

事业发展»白皮书对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

利、社 会 权 利 等 各 项 权 利 的 实 现 做 了 全 面 总 结;

2016 年 发 布 的 «国 家 人 权 行 动 计 划 (2016—2020

年)»明确提出了“协调推进,使各项权利协调发展”

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事业中,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努力保障社会个体的平等

权利,努力推进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协调发展,

大力促进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等

权利之间的和谐共生,高质量的人权发展为实现每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奠定了坚实的制

度基础.

三、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

重要论述的人权逻辑

作为践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抓手,中国人权

的制度建设着力于广大人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我

国不仅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公民经济权利的实现,还

以“兜底织网”的双重效应保障人民的民生权利,从

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

的人权谱系.以此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论述中的人权逻辑不仅呈现

了共同富裕论述的“人权底色”,还进一步彰显出这

一论述所独具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智慧”.

(一)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根本

依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

心”不仅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成为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根本依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年2月25日的讲话中强调

指出:“人 民 性 是 中 国 人 权 发 展 道 路 最 显 著 的 特

征我们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激发广大人

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成为人权

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切实推

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

显的实质性进展.”[1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

揭示了中国人权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这不仅确

立了中国人权的人民主体性地位,也为共同富裕的

人民性、普惠性奠定了基础.为此,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P.119),着力于

广大公民的经济与社会权利,从而开辟了新时代中

国人权发展的新境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

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立场,将增进民

生福祉作为最高评价尺度,将我国民生保障提上了

新的历史高度,使我国正式进入幸福型人权保障阶

段.在这一阶段中,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做出了“人

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的重要判断.也就是说,

“人民幸福生活权不是一项具体权利,而是一项集

体权利,是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过程中

应当坚持的一项原则,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

活的普遍体验和认同,人民性和普惠性是人民幸福

生活权的本质属性”[15].围绕这一重要判断,党和

政府不断加强民生领域的顶层设计,推动了民生法

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我国民生领域的立法

得到不断加强.民生领域是我国推动重点领域立

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突出

反映人民迫切需求的法律得以制定和修正.我国

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多部法律法

规,填补了民生领域的立法空白,还陆续修订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多部法律法规.通过与时俱进地修订法律解决了

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完善了民生领域的法律体

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我国制定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对我国公民的人身权、

财产权进行系统完备的法律保障,对我国民生领域

的人权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突出我国社会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渐实现了民生供给保障的规

范化、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共享的发展

理念成为社会共识,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质

量不断得以提升,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均等化的发展

进程.为此,我国政府对央地之间的事权、财权进

行重新调整,由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民生保障责

13

第21页

任,以符合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准则.此外,政府

还积极调整社会保障结构,逐步提高城乡统筹的平

等性,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共服务的共享性水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政府并没有以“高福利”为

手段来缓解社会矛盾,而是实事求是地根据本国国

情采取普惠性、多样性、发展性的民生保障手段,以

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合理化.在此基础

上,我国力求构建“橄榄型”的社会分配格局,通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防范返贫的政策措施,进一步

缩小了贫富差距,扎实推进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

进程.三是社会治理的持续加强和创新.贫富差

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党和政府积极发挥治理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民生

治理手段,加强数字化民生建设的布局施策,使我

国经济社会的权利保障迎来了新的历史转变.

(二)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与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6](P.1)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经典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

初心和使命,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

体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若要有序推进共同富裕的实

现,就必须依赖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制度设计.然

而,不同国家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分

殊,这种分殊不仅使其在具体的人权制度安排上迥

然有别,而且在人权发展道路的基本立场和观念上

更是截然对立.例如英国社会学家马歇尔在其著

名演讲中梳理了西方国家人权发展的历史谱系,按

照时间序列,“马歇尔对公民权历史演进的描述从

总体上展现了一种从‘民事权’到‘政治权’再到‘社

会权’的‘浪潮式’发展模式”[17].也就是说,从西

方国家人权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它们优先实施的

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然后才是公民的经济、社

会、文化权利.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强调这一发

展路径的正当性,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场合来

宣称这一发展模式的普适性.面对这一具有浓厚

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人权观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政府始终坚持人权发展应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立

场,切实将共同富裕与人权保障紧密结合,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优先实施公民经济、社会权利的人权

方案,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

道路.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习近

平总书记认为,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消除贫困.

“贫困问题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与政治权

利的实现没有社会内在关联,因此,解决贫困问题

就要优先满足公民的经济和社会权利.”[18]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正是采取了优先

发展经济与社会权利的人权方案.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

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

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

的运动.”[19](PP.550~55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

的重要论述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和根本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把与实现共同富裕

息息相关的社会福利,“从一般的道德要求提升到

了政治道德的高度,使福利脱离了慈善救济的人道

关怀 的 局 限 性,变 成 人 人 拥 有 的 经 济 与 社 会 权

利”[20].通过加强对经济与社会权利的保障来提

升公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使有序渐进地实现共同富

裕成为现代法治国家人权保障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这种人权“存在于建立起来的规则中应当

被看成是由人们坚持主张的合法的或形式上的应

当给予他们的公正的强烈要求,而不是一种存在于

文明社会中的出于人道的和宽容的表示”[21](P.8).

正因如此,经济与社会权利促进共同富裕的福利保

障路径与西方的福利模式形成了本质区别.西方

的福利模式是慈善性的,它一方面指出了政府和社

会对穷人要施以援手,但同时也更加强调致贫因素

中的个人责任.也就是说,贫穷完全是个人的失

败,只能由个人对自己幸福与否承担责任.这样,

在西方的福利模式中就明确反对向那些体智健全

的人施以社会救济,这些人并不是社会救助的对

象.因此,社会福利被当作一种慈善措施,这种所

谓的人道主义的救济措施只能有限地帮助那些“失

能者”.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权不

是一部分人或少部分人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

享有的普惠性人权”[13].我国公民享有经济权利

和社会权利是普遍的、平等的.每个公民都普遍

地、平等地参与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成为社

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拥护者、深度践行者和成果分享

者.全过程的实践嵌入,让每一个公民都切切实实

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与国家政权的合

法性

“自从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来,合法性的问题

就一直是政治统治集团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古今

中西,概莫能外,有所不同的只是在寻求合法性实

14

第22页

现的方式上.”[22](P.8)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

运动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是符合

历史潮流、顺应时代趋势的,具有革命的合法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

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致富方案.然而,市场

经济是坚持“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方案,当面对社

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社会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时,它要求人们以“经济人理性”通过激烈竞争来获

取资源和利益,这就使一部分主体无缘于此.市场

经济的竞争体制不可避免地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

距,形成了社会分化并导致贫富悬殊.经济发展过

程中不平等问题的加剧、社会问题的频发、“群体性

事件”的增长,都成为消解政权合法性的不利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

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

长期的历史过程.”[6](P.2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

富裕的提出,标识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实

现良善政治秩序与美好社会生活的理想和期待.

它在精神层面为人民的艰苦奋斗提供了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同时也提供了有形的制度安排和方案

建构.中国共产党智慧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民的

经济与社会权利,这一人权策略可以充分发挥我国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它不仅将共同富裕

上升为一种公共价值,使其所蕴含的“人人都好”的

普惠效能得以扩充和延展,还通过经济建设的快速

发展和民生保障的不断健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强化“共同体”意识,充分使人

民参与其中、共享红利.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

话语加持下,民众的政治向心力不断增强,国家政

权的政治合法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与国家能动主义

的治理效能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

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3](PP.63~64)共

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紧密相连,构成了社会主

义制度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优先满足公民的经济、社会权

利的需求,这是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人权策略.

深受赛亚柏林权利二元论思想影响的西方国家,

将人权类型具体分为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所谓

“积极”与“消极”的本质区别在于国家角色的定位

不同,积极权利是需要国家主动作为和踊跃参与

的,否则个体权利将很难实现.而消极权利恰恰相

反,消极的本意就是明确地要求政府有着泾渭分明

的边界意识,对个人行为不加干涉,所以消极权利

是一种“免于干涉”的权利.我们可以从美国法学

家史蒂芬霍尔姆斯和凯斯R.桑斯坦在«权利

的成本»中的表述来区分两者的不同.他们认为:

“消极权利禁止政府,并把它៾之门外;积极权利需

要并盛情邀请政府.前者需要公职人员蹒跚而行,

而后者需要公职人员雷厉风行.消极权利的特点

是保护自由,积极权利的特点是促进平等.前者辟

出了一个私人领域,而后者要再分配税款.前者是

剥夺阻碍,后者是慈善与奉献.”[24](P.23)将这两种类

型的权利具体化,分别就是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和

政治权利.这两种权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

西方国家奉行自由主义的人权观,他们将公民进行

了抽象主义的理解,将其看作是“原子式”的个体.

为了避免国家这个“利维坦”对个体的侵犯,其制度

设计就必然要强调公民政治权利的优先性,从而将

国家定位于“守夜人”式的角色,以避免国家权力对

个人的干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带领人民持续开展脱贫攻坚战,致力于实现广大

人民共同富裕,这与我国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

利的人权道路一脉相承.我们始终强调党和政府

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ༀ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

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层层落实责任制,

将脱贫攻坚的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25].党

和政府齐心协力,不断形成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合

力,积极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彰显了国家能动主义的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1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5

第23页

[7]王思鸿,李萍.马克思“现实人”的多维解读[J].求实,

2013,(6).

[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17.

[9]范进学.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的美好生活权

论[J].法学,2021,(5).

[10]张旭,乔涵.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历程与

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2,(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2]侯健.人的解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价值[J].

社会主义研究,2021,(3).

[13]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

人权事业发展[J].求是.2022,(12).

[14]习 近 平 谈 “一 带 一 路”[M].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2018.

[15]王德志,王必行.共同富裕的权利逻辑:结构、演进与实

现路径[J].人权,2023,(3).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7.

[17]陈 鹏.公 民 权 社 会 学 的 先 声 [J].社 会 学 研 究,

2008,(4).

[18]杨光斌.社会权利优先的中国政治发展选择[J].行政

论坛,2012,(3).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0]钱宁.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福利政治

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4,(1).

[21]麦克尔弗里登.权利[M].孙嘉明,袁建华,译.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1998.

[22]徐 燕 斌.奉 天 承 运:礼 法 传 统 中 的 统 治 合 法 性 自 证

[M].贵阳:孔学堂书局,2017.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4]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

什么自由依赖于税[M].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

[25]刘明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中力量办大

事:理论来源、比较分析、时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

2022,(3).

(责任编辑 冯军胜)

A HumanRightsExpressiononXiJinping'sImportant

StatementaboutCommonProsperity

DUJian-ming

(SchoolofLaw,InnerMongolia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010010,China)

[Abstract]CommonprosperityisthecorecategoryofGeneralSecretaryXiJinping'simportant

statementaboutcommonprosperity,since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G

na,commonprosperityhasbecomeasocialissuethatmosthighlightstheadvantagesofthesystemand

theeffectivenessofgovernanceinthedevelopmentof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

era.ThePartyCentralCommitteewithComradeXiJinpingasthecorehasputforwardaseriesofnew

measuresoncommonprosperityintheoverallstrategicsituationofcomprehensivelypromotingtherule

oflaw,whichhasastronghumanrightscolorandformsacouplingrelationshipwiththeprotectionof

humanrightsinourcountry.Basedontheunityofthehistoricalprocess,theconsistencyofdevelopG

mentgoalsandtheidentityofultimatevalues,theideaofcommonprosperityconsistentlyadoptsthe

humanrightsstrategyofgivingprioritytothedevelopmentofeconomicandsocialrights,andfinallyreG

alizes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commonprosperityof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

neweraandthecauseofhumanrights,andgivesfullplaytothegovernanceeffectivenessofnationalacG

tivism.Itdemonstratesthesuperiorityofthesocialistsyste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Keywords]XiJinping;CommonProsperity;A HumanRightsExpression;Socialism withChiG

neseCharacteristics

16

第24页

[收稿日期]2023-12-15

[作者简介]王延中,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

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

会副会长.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03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大团结

王延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7)

[摘 要]中国共产党及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不同历史时期

皆将其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尤其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基

本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始终强调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党的民族理

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创新和发展、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确立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017-09

中国共产党及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中

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儿女大团结,并将其作为党的

统一战线工作尤其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国内56个民族

之间的“民族团结”视作各民族的生命线,把海内外

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视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

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

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

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

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

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紧密相连,共同的魂让我

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1]而且,

这样的认识经过了百年党史的检验,也是被历史

“证明”了的客观结论.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

民族政策(1921~1949)

尽管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中

华大地上繁衍生息了数千年,但是直到中国进入近

代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后,中国由“天下观”之下

的“中央之国”转变为国际体系的一员,中华民族才

逐步觉醒.1902年,梁启超最早提出并使用“中华

民族”一词,这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一个

重要标志.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

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

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

史过程所形成的.”[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

17

第25页

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

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

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

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

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

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整体.中华民

族所拥有的人口规模,自尊自强、勤劳勇敢的无限

蓬勃生气,以及不怕牺牲的不屈斗志和保家卫国精

神,是列强在中国最衰弱的时候不能瓜分更不能吞

并中国的社会基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绵延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

了中华民国.这时的中华民国已经不是孙中山早

期立志 建 立 的 “汉 族 共 和 国”(驱 逐 鞑 虏、恢 复 中

华),而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统一(汉满蒙回藏“五

族共和”)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成立并不能马上

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中国依然是列强侵略的

对象.

西方列强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图谋不断

扩大,从逼迫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到巴黎和会

攫取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再到“九一八”事

变,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直至1937年侵华战

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京,并实施了疯

狂的南京大屠杀,试图消灭中华民族的反抗意志,

吞并乃至灭亡中国.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

企图灭亡中国的行径,唤醒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

“民族自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共两党结

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热

潮.这里的全民族指的是“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

此时的中华民族不仅仅指“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而且包含了“苗瑶彝壮”等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

应当指出,已经觉醒的中华民族不仅包括居住在中

华大地上的中国人,也包括了旅居海外的华侨华

人,他们也是抗日救国的重要力量.爱国华侨领袖

陈嘉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大敌当前,中

华民族同仇敌忾,成为最后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以及近代以来反对列强侵略斗争最终胜利的根本

力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的民族解放、民族自

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民族融合,建立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

民族观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

下制定自己的民族工作制度和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尊重

少数民族基本权利,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建立新中

国是首要目标.1946年2月18日,中国共产党首

次明确指出“不应提出独立自决口号”[4](P.1000),主

张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6

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

议,以“民族区域自治”的方式统一了东西内蒙古自

治.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这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

区域自治地区.[5]«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宣言»郑重

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是内蒙古民族各阶层联合内

蒙古区域内各民族,实行高度区域性自治的地方民

主联合政府,并非独立自治政府.这为中国共产党

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光

辉典范.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确认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调要“使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明确提出在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

种民族自治机关”.[4](P.129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形式,确立了新中国

民族理论、政策和实践工作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

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但不是照抄照搬相关

理论,而是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

发,把“民族自决”权转向建立“民族自治”制度,初

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

体实 际 的 结 合,建 立 了 独 立 的、多 民 族 统 一 的 新

中国.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

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1949~1978)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发挥着临时宪法功能

的«共同纲领»的第50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

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

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

各民族团结的行为.”[6](P.12)我国将民族平等和民

18

第26页

族团结纳入«共同纲领»和历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当中[7],并将民族团

结思想付诸实践.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历史遗留的

民族问题、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与

联系成为民族工作的重点.

为消除旧中国长期存在的民族之间的隔阂,贯

彻落实党在民族地区采取的各项政策,在新中国成

立之初,党和政府决定组织中央民族访问团,深入

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达党中央对各族

人民的关怀和慰问.从1950年7月到1952年底,

中央政府陆续派出了西南、西北、中南、东北内蒙古

四个访问团.访问团历时数月,行程数万里,足迹

几乎遍及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少数民族地区,向少

数民族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

疾苦和要求,征求他们对民族工作的意见,并带给

他们急需的药品、医疗手术用品及大量生活用品.

这次活动对于扩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

和政策影响、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增

进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广泛建立民族自

治地方,确保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在民族识别

工作开展期间同步进行消除民族歧视、赋予少数民

族合理政治权利的工作.我国先后发布«关于处理

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

匾联的指示»«关于今后在行文中和书报杂志里一

律不用“满清”的称谓的通知»,整治民族歧视问题,

为加强民族团结奠定基础.

深入开展民族地区的广泛调查和民族识别工

作.为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落实,中央政

府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少数民

族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历史语言和社会

文化调查工作.从1950年全国各地提出的400多

个族别称谓中进行甄别和民族识别工作,“能基本

上划清哪些要识别的单位是汉族的一部分,哪些是

少数民族,如果是少数民族,他们是单一民族还是

某一民族的一部分”[8].从20世纪50年代到70

年代末,我国基本完成了民族识别工作,总体上确

定了全国56个民族的民族名称,从国家层面解决

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名称混乱问题.民族识

别是体现民族平等的工作,为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一项基

础性的民族工作.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政治上赋予各民族

尤其是集中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权利.民族区域

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

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在解放战争

时期探索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法律规

定,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在不少

地区分别建立了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到 1959 年

底,全国共建立了4个自治区、1个自治区筹备ༀ

员会、29个自治州、54个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得到了广泛实施.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

区正式成立.自此,五大自治区、29个自治州和近

半数的自治县(旗)的建立奠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的基础,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为少数民族提

供了实现平等地位和实施平等权利的制度保障,也

有利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按照自身特点进行经济文

化建设、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除建

立民族自治地方外,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还重视散

杂居少数民族权利的落实,规定在各民族杂居地

区,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都应有相当名额的代

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成为中国特色解决

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

为解决各民族加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党

和国家实施倾斜化的民族干部政策,大力培养少数

民族干部,并将其作为引领民族地方发展和维护社

会稳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疏通、引导和化解各

民族群众之间的利益纠纷与矛盾冲突方面,民族干

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颁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试行方案»、创办民族院校,在中央党校设立民族

班,在部分重点高校、大专院校开设民族预科班,全

方位提高民族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充分保

障少数民族权利的落实.

实施民主改革,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

主义建设.民主改革是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

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变革,其目的在于

废除各种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建立平等、互助的

新型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则是在民

主改革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

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把各族人民引上社会主义的

道路,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

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改革,相关部门坚持实事求是

原则,因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中央

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党ༀ和政府深入调查研

究,在充分了解地方少数民族情况的基础上,创造

性地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民主改革措

19

第27页

施,确保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

改造的顺利进行,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

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也为真正实现中华

民族的大团结奠定了政治前提.

为了实现真正的民族大团结,中国共产党在开

展新中国的民族工作中始终注意处理好国家统一

与民族自治、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等一系列重大关

系,把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除了1949年达成的«共同纲领»外,在1952年制定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亦多次强调“反

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

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的行为”.在这些思想的指

导下,中央在1953年和1956年先后开展了两次大

规模的民族政策检查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的深化.

中华民族大团结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获取政治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目

标,又为有效开展新中国各项民族工作、真正建立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制度保

障.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新中国提供了抵御国内

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维护了祖国统一,使中华

民族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前提

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保障、现代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支撑.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1978~201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

设上来,如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做好民族工作和侨务工作,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大团

结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关键.这些工作做

得好,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各项工

作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促进力量.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在理论上否定了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认识,实现了民族

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时期的民族工作紧紧围绕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拨乱反正、纠正一个时期忽略

民族政策的问题,开展了对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

查工作,包括尊重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风俗习惯、

培养 少 数 民 族 干 部、关 心 少 数 民 族 人 民 的 困 难

等.[9](PP.18~19)特别是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为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

化和民 族 领 域 存 在 的 问 题,在 1992 年、1999 年、

2005年分别召开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不断丰

富完善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 州、120 个 自 治 县 (旗)、1100 余 个 民 族

乡.在行政区划方面,有44个少数民族实现了民

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由少数

民族干部担任.在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

基层民主自治等政治活动中,各民族代表亦广泛参

与其中.在广大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基层政权

组织日益健全.

为了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大力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干部的能力

和积极性.[10]全国共建成15所民族院校,培养的

少数民族干部由1万多人增加到299万余人;少数

民族干部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

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

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

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ༀ员会161名ༀ员中有少数民族

代表25名,占比为15.53%.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改

革开放后民族工作的重心所在.由于资源禀赋、发

展条件、市场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改革开放后民

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及中东部地区的发

展差距日益明显.为了缩小发展差距,我国先后积

极实施了联合开发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扶贫开

发政策、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兴边富民行动[11]

等重大战略举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扶持、

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努力缩小东部

与西部之间、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

发展差距,推动各族人民共同发展进步.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实

现了跨越式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地

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显著上

升,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

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优势矿

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

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

设水平不断提升,国道主干线和省级干线公路全面

20

第28页

贯通,到2009年底,民族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88

万公里,乡镇通公路比例达到98%,建制村通公路

比例达到88%.[12]在加大投资、实施西部大开发等

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2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

346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

的414元增加到2008年的14070元;农牧民人均

纯收入由1980年的168元增加到2009年的3931

元,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从 9374 亿 元 增 加 到

25261亿元.[12]“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外商投资

企业达到1.7万家,投资总额达到814亿美元,企

业和投资总额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47%和

79%;民族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 475.2 亿美

元,增长84.7%.经济发展也为民族地区的扶贫工

作提供了强大支撑,民族地区8省区农村绝对贫困

人口明显下降.[12]

民族地区教育和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首先,在

教育方面,民族人口素质不断提升.至2008年民

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共72711所,专职教师183.7万

人,在校学生达3450.3万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

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其中,少数

民族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15.35万人,比1950年增

长了886倍.[13]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在民族地区实

行“两免一补”政策、“两基”攻坚计划.至2011年,

民族地区实现“两基”县已达到 674 个,占总数的

96.6%,民族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5%.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政策不断丰富,在一

些地区推行双语教学,在招生考试中对少数民族学

生实施加分政策.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

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次,在医疗卫生方面,

党和国家培养了诸多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深入

边疆民族地区,至2009年民族地区每千人口卫生

技术人员数达到3.3人.民族地区覆盖城乡的公

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和医 疗 救 助 制 度 不 断 完 善,人 民 健 康 水 平 不 断

提高.

在文化建设方面,国家大力抢救、保护和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建立各种民族文化机构,在民族地

区建立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施“万里边疆文

化长廊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大大

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党和国家

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落在实处,在

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项目

为367项,占比达到35.7%.中央和各部门亦在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饮食、节庆、非物

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诸多规定,充分考虑并尊重

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

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先后提出“汉族离

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汉族离不

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

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政策主张,把民族团结教育工

作纳入各级党ༀ政府的日常工作,大力表彰民族团

结先进个人,促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建立了从

中央到地方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机制.民族团结

教育与民族团结建设常态化.至2008年,国务院

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多个

先进集体和4000多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汉族

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

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平等、

团结、互 助、和 谐 的 社 会 主 义 新 型 民 族 关 系 不 断

发展.

民族团结工作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

谐、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各族人民

的生命线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线.党

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其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民族工

作中明确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

主题,广泛持久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形

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

面,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不断巩固.

四、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主线的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对中华儿女大团结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

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

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的

共同性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磅

礴伟力、共同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起到了

关键引领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一些新

21

第29页

形势新任务,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面临

着一系列挑战.随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重

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出现重大

变迁,新兴阶层不断涌现,思想利益诉求更加多元,

外部干预渗透更具风险性,一些长期累积的深层次

问题开始显现,一些新的苗头性问题也开始出现,

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带来重大冲击,对中华民族

共同体建设构成严峻挑战.2014年,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把党的民

族政策贯彻落实好,要把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工

作抓好,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行”;“民族领域的

思想阵地,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如果我们不用正

确的思想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加强中

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

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我国在加强中华

民族大团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第一,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

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对于从精神思想层

面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凝聚中华民族的磅

礴伟力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我国将“中

华民族”写入宪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写入了新修订的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推动

7个省份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将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此外,将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

育、社会教育之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评价体系,纳入各级领导班

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

训的核心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

线还充分体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党的

十八大以来,我国修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指标体

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项战略任务细

化成创建的主要指标.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

施一系列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兴边富民

行动,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族群众深

刻意识到,只有国家强了、中华民族好了,自己才能

过上好日子.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建设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

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

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立足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

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

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

论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

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党的十

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被写入新

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

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成为新时代党的治藏

方略和治疆方略的主线,从而为引导各族群众树立

正确的“五观”,坚定“五个认同”,培育和巩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三,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推

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中央民族

工作会议结束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

不断落实到国家的各项治国理政实践中.尤其是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民族

地区的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

族都不能少”,“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

队”.围绕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习近

平总书记在2015年考察云南时强调,“注重把建设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

人心归聚、精神相依”[15].在2015年中央第六次

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

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

传教育和创建活动”[16],并将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

“五个认同”作为党的西藏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

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扶持、资金投入、易地扶贫搬

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阻碍当地脱贫致富的“穷

根”被逐渐斩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民族地区3121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国民族

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

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迎来历史性变迁.各

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脱贫攻

坚奔小康,各族群众有了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

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这十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

长7.7%,农 村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年 均 增 长

10.2%.民族地区的人均寿命大幅提高,西藏地区

22

第30页

的人均寿命在10年间提高了整整4岁.一些“一

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又经历了一次从贫穷到全

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四,大力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先后召

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4年、2021年)、两次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2015年、2022年)、中央新疆工

作座谈会(2014年、2020年)、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

谈会 (2015 年、2020 年)、两 次 全 国 宗 教 工 作 会

议(2016年、2021年)及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表彰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形成了党中央关于做好民

族、宗教、西藏、新疆等方面工作的一系列新思路、

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深入实施文明

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广泛开

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

育工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五观”,“三个意

识”“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观念在各

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第五,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

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各族

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对中华文化可

以实现现代化并且继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

展的自信心显著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持续彰

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谱系,发挥了历史主动精神,形成了革命文化,发展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捍卫了中华民

族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创立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中

华文化主体性持续彰显,根本在于更加坚定对中华

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

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

立性的大问题.我们党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

信、理论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坚定“文化自

信”,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极

大提升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消除了近

代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中国文化无法实现现

代化的阴霾,提升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

信心.

第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不断丰

富和凸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和凝聚力.党

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共享的新的中华文化符号正

在不断生发.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

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建成,长城、大运河、长征、

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复兴文库»、«(新

编)中国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

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

目等国家级文化工程的推进,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标识.在党的领导下,全

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形成了脱贫攻坚

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丝路精神、探月精神、新北斗

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这

些精神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中

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写照,为各民族共享文

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树立提供了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

到80.72%,识 字 人 口 使 用 规 范 汉 字 比 例 超 过

95%[17],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

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七,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空前.从2010年

到2020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 1505 万增长到

3371万,流动率从13.5%增长到26.9%.少数民

族人 口 向 东 部 地 区 集 聚 趋 势 加 强,人 口 数 量 从

1102万人增加至1631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

重从9.8%提升至13%.[18]各民族流动人口的大

幅度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

融,大融居的格局更加稳固,为民族关系的健康发

展提供了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

第八,不断完善民族领域的法规政策.按照增

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推动新时代

涉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稳步调整.中央相关部门及

各级地方政府对涉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法规进行

梳理研判,及时推动立改废释等工作,不少地方对

原有强化民族差异性、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法规文件予以修改或废止.教育法中增加

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相关内容,全国各

地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了更好体现民族政策的

公平性,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缩小

了加分幅度,在区域内更加精准合理.

第九,认真总结民族工作领域的经验教训,有

效防范处置重大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

统性风险的底线.针对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的整

体环境及局部地区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的现

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的重大问题隐患、维护民族

地区的社会安定与长治久安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

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

治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治藏方略,各

23

第31页

种渗透颠覆破坏、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活

动得到有效遏制,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

新疆呈现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

面,网络舆情得到有效管控.

与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相比,与改革开放以

来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

族地区注重发展经济相比,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

处理好“四对关系”为原则,更加注重精神力量建设

工作,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判

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

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的新局面,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

起.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康发展,中华民族

大团结、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局

面更加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五、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华民族

团结进步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

结工作.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统

一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工作至关重要.民族工作尽

管千头万绪,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是核心目标,是

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

强调,各民族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中

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不仅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

一起,而且要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团结的

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和伟大复兴奠定坚实

基础.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

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关于

民族解放、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民族融

合等基本理论作为自身开展民族工作的理论指南.

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

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

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纵观党的百年历程,始终强调国家统一和民族

团结这条主线是党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要经

验.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上述主线都毫不动摇、始终如一.

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创新和发

展.任何理论只有适合国情才有生命力,只有从实

际出发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在领导全国各族人

民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大一

统的历史传统和各民族团结凝聚在一起的客观现

实,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转变为符合国情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中,推动民族关系的现代化,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

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坚持

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出发,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

快发展生产力,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

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进入新时代,在注重改善民

生的同时强调加强精神力量建设,提出了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促进民族大团结的理论

政策.

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关键在于各族人民在处理

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

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

量发展.

确立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中华民族大团结

是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祖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期待和精神力量来源,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持续强化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格局.

新时代,要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

代化,将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转化为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实践性、能动性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敏彦.习近平谈“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系列之四:两个

“大团 结”[EB/OL].http://www.news.cn/politics/

xxjxs/2023-04/04/c_1129490632.htm,2023-04-

04/2023-04-12.

[2]费 孝 通.中 华 民 族 的 多 元 一 体 格 局 [J].北 京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3]习近平.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建

美好家园共创 美 好 未 来 [N].人 民 日 报,2019-09-

28.

[4]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

24

第32页

[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郭雷庆,李新.中国共产党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实践路

径:百 年 演 进 与 迭 代 升 级 [J].统 一 战 线 学 研 究,

2023,(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

[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何叔涛.新中国60年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8]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0,(1).

[9]国家民族事务ༀ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

族工作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10]张少春.团结之路70年:新中国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

的历史脉络[J].西北民族研究,2019,(3).

[11]陈砚燕.新中国民族政策研究———经由“内容—过程”

的分析模式[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20.

[12]杨晶.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0年 12月 22日在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ༀ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EB/OL].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ztG

bg/gwygyjkssmzhmzdqjjshfz/2010- 12/23/content_

1611095.htm,2010-12-23/2023-04-12.

[13]杨晶,杨传堂.光辉的实践 正确的道路:新中国民族工

作60年的成就和经验[J].求是,2009,(19).

[1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15]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

坚战 加 快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N].人 民 日 报,

2015-01-22.

[16]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依法治

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

伐[N].人民日报,2015-08-26.

[17]普通 话 普 及 率 超 八 成 语 言 文 字 事 业 十 年 成 果 丰 硕

[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06/

29/content_5698318.htm,2022-06-29/2023-04-

12.

[18]段 成 荣,邱 玉 鼎.当 前 我 国 人 口 流 动 新 特 征 新 趋 势

[N].北京日报,2023-11-27.

(责任编辑 张立伟)

TheEthnicPolicyoftheCommunistPartyof

ChinaandGreatUnityoftheChineseNation

WANGYan-zhong

(InstituteofEthnologyandAnthropology,Chinese

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87,China)

[Abstract]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nditssuccessiveleadershaveattachedgreatimportance

tothegreatunityoftheChinesenationandthegreatunityofthesonsanddaughtersoftheChinesepeoG

ple,andindifferenthistoricalperiodshaveregardeditasanimportantpartoftheParty'sunitedfront

work,especiallyitsethnicwork,whichhasformedthebasicexperienc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G

nainpromotingtheunityandprogressoftheChinesenation:activelyexplorethecorrectpathforsolG

vingethnicproblemsthatsuitsChina'snationalconditions,hasalwaysemphasizednationalunityand

ethnicunity,topromotethecontinuous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theParty'sethnictheoryandpolG

icies,makeclearthemainlinestatusof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establishthegoalandtaskofpromoting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and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

ChinesenationthroughthegreatunityoftheChinesenation.

[Keywords]CommunistPartyofChina;EthnicPolicy;GreatNationalUnity;Consciousnessof

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ommonSpiritualHomelandfortheChineseNation

25

第33页

[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

治理 创 新 的 向 心 运 动 研 究 ” 子 项 目 (编 号:

16JJD850003).

[收稿日期]2023-04-22

[作者简介]武沐,男,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金燕,女,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

心博士研究生;

王盼盼,女,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

心博士研究生.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04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武 沐, 姚金燕, 王盼盼

(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

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

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并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国观和王朝观.这展现了少数民族加入中华大

家庭的主观愿望,打通了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的通道,为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魏晋南北朝;“华夷共祖”;炎黄共同体理论;大一统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026-07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大一统观念主导下发展

而来的多民族共同体,而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

论体系同样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最终铸就

了今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华夷”共祖于

炎黄的理论是司马迁最早提出的,其目的是证明

“以华统夷”与“汉为天下宗”的必然性与合法性,并

为此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观.① 本文是在司马迁炎

黄共同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炎黄共同体理

论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情况与内涵变化.

中国少数民族参与炎黄共同体理论建设肇始

于魏晋十六国时期,成熟于北魏,是北朝时期大一

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期随着少数民族政

权的纷纷建立,司马迁的炎黄共同体理论受到极大

冲击,亟需一整套适应新形势的理论为其支撑,而

少数民族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

运而生的.学术界对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民族观

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在族源叙

事和祖源攀附、华夷观与民族认同、正统观与正统

性建构、中国观与大一统思想的相关研究中,整体

上对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观念和华夏认

同的发展脉络、形成动力、内涵变化、历史意义做了

深入探讨.② 当下学者们重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

26

参见武沐、陈晓晓、王盼盼«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相关研究主要有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

统再造»,载«文史哲»1998年第1期;彭丰文«试论十六国时期

胡人正统观的嬗变»,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6期;石硕«胡入

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东晋南北朝至隋

唐胡汉融合与“中华”词义嬗变»,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22年第4期;胡玉春«4~6世纪北方游牧民族族源

叙事中的“华夏认同”———以铁弗匈奴、៿跋鲜卑、ᴀ然为例»,

载«内蒙古社会学科»2023年第5期.

第34页

视角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源攀附、民族认同和民

族观念进行考察,以揭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① 这些研究成果极

大地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但仍有未尽之言.如少

数民族首次建构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意义如何、北魏

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的完整性与主要理论支撑

点为何、华夏中国与夷夏中国的关系如何等等.本

文试就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不妥之处敬请

斧正.

一、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炎黄共同体意识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既有延续

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的一面,也有挑战司马迁炎

黄共同体理论的一面,这一理论主要表现在“华夷

共祖”理论的完善与突破、夷夏共享“中国”、族际认

同的辨与不辨、炎黄共同体下的南北正统之争等方

面.这些看似缺乏内在关联,但其背后却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为下一历史阶段的理论创新奠定了

基础.

(一)“华夷共祖”理论的完善与突破

1.羌、氐族源叙事华夏化 魏晋时期,有关炎

黄共同体理论的突破点之一就是将羌、氐族源叙事

华夏化.司马迁已将羌、氐纳入到炎黄共同体之

中,但并未细究.«史记»中有关羌人的记载共24

处,大多为“西羌”“羌中”等泛称,只有两处涉及羌

族族源问题.其一为«六国年表»所载“故禹兴于西

羌”[1](卷15P.686),但这一表述与«史记»关于夏禹以及

夏商的论述多有抵牾,它表明司马迁并未就羌族族

源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其二是«龟策列传»中“蛮夷

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1](卷128P.3223)的

记载,其中提到“蛮夷氐羌”,而不是“蛮夷戎狄”,可

见在司马迁眼里氐羌与“戎狄”同属一类.另外,东

汉许慎也把羌归类于戎②,这表明东汉大致继承了

司马迁将羌和戎视为同类的认知.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并未涉及羌人的族源问

题,但司马彪«续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

自三苗,姜໿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

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西羌自赐支以

西,滨河首左右,居今河关西可千余里,有河曲,羌

谓之赐支”[2](P.243).范晔«后汉书»有关西羌的记述

基本出于此.这样,司马彪将羌的族源直接与三苗

联系在一起的叙事方式,不仅一举完成了把羌纳入

炎黄共同体的史学论证,而且也细化了司马迁炎黄

共同体理论.

至于氐人的族源,«史记»«汉书»也无明确记

载.«三国志»对于氐人的记载虽多达30处,但对

氐人族源的论述只有一条,见于«三国志魏纪

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的记载:“氐

人有王,所从来久矣其种非一,称槃瓠之后,或

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

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其自相号曰盍稚,各有

王侯,多受中国封拜”[3](卷30P.858).这也是目前所能

见到的有关氐人族源的最早论述.«魏略»系曹魏

郎中鱼豢私人所撰,其氐人族源叙事与司马迁“共

祖异族”一脉相承,只是将“人犬共祖”的神话直接

与黄帝联系起来,传承了«山海经»的故事③,体现

出“共祖异族”理论向民间神话的渗透.而范晔直

接将“人犬共祖”写入了«后汉书»④,致使氐族顺理

成章地被纳入到“共祖异族”的炎黄共同体中,也丰

富了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

2.鲜卑族源叙事 鲜卑一词真正进入中原人

的视野是在东汉后期.曹魏时鲜卑族更是多有建

树,魏晋史学家开始关注鲜卑,但并未将其纳入到

炎黄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内.在«三国志魏纪乌

丸鲜卑东夷传»正文中没有鲜卑与中国的有关记

载,只是 在 注 引 «魏 书»中 才 多 有 体 现⑤.对 于 鲜

卑、乌丸等的族源,东汉、魏晋时的主流观点以东胡

说 为 主,如 “乌 丸、鲜 卑 即 古 所 谓 东 胡

也”[3](卷30P.832),“乌丸、鲜卑,东胡也.汉初,匈奴冒

顿灭 其 国,余 类 保 乌 丸 山、鲜 卑 山,因 以 为

27

相关研究主要有王文光、文卫霞«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儒家文化

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发展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10期;董文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

域下的北朝黄帝祖源记忆建构与认同»,载«西北民族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参见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4年,第73页.

«山海经»卷12«海内北经»记述了大禹在天宫所见:“犬封国曰

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杯食.有文马,缟身未鬣,目

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可将此视为槃瓠传说的雏

形.参见袁珂 «山 海 经 校 注»,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0 年,第

309~310页.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注引«魏略»云:“高辛氏有老妇,

居王室,得耳 疾,挑 之,乃 得 物 大 如 茧.妇 人 盛 瓠 中,覆 之 以

盘,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同传注引干宝«晋纪»

曰:“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

以祭盘瓠即其子孙.”参见范晔«后汉书»卷86,中华书局,

1965年,第2830页.

这里之所以没有引用«十六国春秋»«后汉书»«晋书»等相关记

载,是因为这些史籍在“共祖异族”于炎黄共同体这一点上代

表的是南北朝或唐朝的官方理念,难以作为这一时期的依据.

第35页

号”[3](卷30P.832).但同时也有北狄、东夷和逃亡汉人

之说,如“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①,“秦筑长城,

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②.这些

记载多为原始直叙,不受主观建构的影响,没有把

其族源与黄帝相关联.

3.少数民族对炎黄共同体理论的主动建构

进入十六国时期后,以刘渊为代表的匈奴人率先加

入到炎黄共同体理论的建设中来.匈奴曾被司马

迁认定为“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1](卷110P.2879),但此

时的匈奴并没有炎黄认同.后在反晋复汉斗争中,

以刘渊为代表的匈奴人为获取汉朝继承者的正统

身份,曾极力打造和亲牌,以便凭借汉匈和亲完成

炎黄 血 脉 的 认 同,从 而 达 到 再 续 汉 朝 大 一 统 的

目标.

汉初的汉匈和亲是基于政治目的,和亲双方虽

以“兄弟”相称,但都缺乏“一家人”的亲情,更谈不

上血脉认同.直到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呼韩

邪单于娶王昭君为妻后,才开启了认亲性质的和

亲.更始二年(公元 23),单 于 舆 对 汉 朝 使 者 说:

“匈奴与汉人本为兄弟,匈奴中乱,孝宣皇帝辅立呼

韩邪单于,故称臣以尊汉.今汉亦大乱,为王莽所

篡,匈奴亦出兵击莽,空其边境,令天下骚动思汉.

莽 卒 以 败 而 汉 复 兴,亦 我 力 也,当 复 尊

我!”[4](卷94P.3829)匈奴能以“兄弟”口吻要求“当复尊

我”,说明匈奴已将汉匈和亲上升为汉匈认亲.西

晋末年,刘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的

中原政权.为了标榜自己是刘汉的正统继任者,他

高调宣称,“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

亦 可 乎? 且 可 称 ‘汉 ’,追 尊 后 主,以 怀 人

望”[5](卷95P.2044).为此他以刘氏为 ໿,以 “汉”为 国

号,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

宗神主而祭之”[6](卷101P.2650).此举表明匈奴在经历

了和亲、认亲后,又进入了认祖的理论建构,从而证

明自己拥有炎黄血脉.刘耀掌政后,直接祭出炎黄

族源的血亲之情,称“我皇家之先,出自夏后,居于

北夷”[7](卷5P.314).而赫连勃勃则自称“夏后氏之苗

裔,国称大夏”[7](卷66P.847).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虽

祖述炎黄,但仍强调汉匈有别,强调自己是共祖于

炎黄的“夷”,也有权利统“华”.这一系列举措证

明,以刘渊为代表的匈奴统治者以和亲为突破口的

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炎

黄共同体理论.匈奴也因此成为秦统一后第一个

在理论上直接将自己纳入黄帝谱系的少数民族.

对于十六国时期的民族理论而言,这不啻是一个新

动向,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进程中一个标

杆性的突破.同时,匈奴虽然承认与华夏共祖于炎

黄,但匈奴此举的目的并非弱化匈奴的自我认同,

反倒是刻意强调了匈奴作为统治民族的正统地位,

其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匈奴为统治民族的大

一统王朝.

(二)夷夏共享“中国”

1.从华夏中国到夷夏中国的转变 魏晋之前

的中国是一个具有文化和民族属性的地理概念,意

为华夏民族居住的家园,本文称之为“华夏中国”.

进入魏晋十六国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格局被打

破,华夏中国在经历了“中原中国”的转变后,开始

向“夷夏中国”转变.三国鼎立时,中国所指大多局

限在 曹 魏、中 原,而 不 是 华 夏 民 族 居 住 的 所 有 区

域③,即便是孙权、诸葛亮自外于中国,也视曹魏为

中国.如裴松之注引«孙资别传»曰:“数年之间,中

国日 盛,吴、蜀 二 虏 必 自 罢 弊”[3](卷14P.458);诸 葛 亮

曰:“若 能 以 吴、越 之 众 与 中 国 抗 衡,不 如 早 与 之

绝!”[3](卷35P.915)这里把曹魏视为中国的做法也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宗法正统游离于中国之外的

尴尬局面.

西晋统一后,中国一词曾一度回归到华夏中

国,如«十六国春秋»载,刘渊五部“皆家于晋阳汾涧

之滨,与中国民杂居”[7](卷1P.277).这里的“中国”就

是中原,将刘渊、慕容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然而

进入十六国时期后,华夏中国就被“夷夏中国”所取

代,尤 其 是 到 慕 容 儁 称 帝 时,已 “为 中 国 所

推”[7](卷26P.495).前秦苻坚亦自称中国.如建元十

九年(383),吕光自长安发兵西征,苻坚对吕光说:

“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

中国之 威,导 以 王 化 之 法,勿 极 武 穷 兵,过 深 残

掠”[7](卷38P.601).这既表达了苻坚不想通过军事手

段残掠西域人民,而是想用儒家王化之法威服天下

的战略思想,又表达了前秦以“中国”自居的态度.

“夷”入主中国,且以“中国”自居,表明此时的中国

已不再是华夏独享的家园,而是多民族共享的中

国,即“夷夏中国”.这样,既打破了视华夏为中国

的传统中国观,也开创了多民族中国观的先例.

28

«史记集解»引东汉服虔语.参见司马迁«史记»卷32,中华书

局,1974年,第1488页.

«史记索隐»引东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参见司马迁«史记»卷

110,中华书局,1974年,第2883页.

参见武沐、冉诗泽«中国大一统思想及各民族共创中华的集体

记忆»,载«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

第36页

2.华夏称谓的转变 这一时期,华夏的称谓逐

渐被“夷夏”“戎夏”等所取代.«十六国春秋»中与

“夷”“夏”有关的词语共99处,其中“夷夏”31处、

“戎夏”10处,与之近似的“胡晋”2处,而相对应的

“华夏”6处,“诸夏”8处.此外,“蛮夷猾夏”6处.

可见,“夷夏”“戎夏”等称谓的出现频率比“华夏”

“诸夏”等称谓的出现频率多出3倍.在«三国志»

中有“华夏”18处,“诸夏”4处,“夷夏”1处,“戎夏”

无记载.在«华阳国志»中出现“华夏”“诸夏”各6

处,“方夏”“中夏”各 1 处.另外,因时、因地的不

同,“华夏”与“夷夏”的使用差异巨大.在«十六国

春秋»中,“华夏”之“夏”还常常用于方位,如“中夏”

“区夏”各 4 处,均 泛 指 “夷 夏 中 国”,而 “东 夏”13

处、“西夏”14处、“南夏”3处,显然是将“夷夏中国”

又细分为若干区域,这应当是北方各民族政权纷争

下的即时用语.而在«三国志»中出现“东夏”6处,

“西夏”“南夏”各1处,这表明此类用语在三国时已

经出现,但并不为人常用,反而是属于泛称的“区

夏”6处、“中夏”10处、“方夏”1处,出现频率远高

于十六国时期.

在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中,“华夷”“夷夏”等

大多出现在“夷夏之辨”的语境中,表达的是“华夷

有别”和“以华统夷”的传统民族观,而十六国时“夷

夏”“戎夏”等称谓的盛行,凸显的是“夷夏”“戎夏”

共同居住于“中国”的客观事实,“以华统夷”的语境

已难觅踪迹.这对于司马迁的炎黄共同体理论的

民族观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冲击,但却为解读北

朝民族观提供了关键线索.

(三)族际认同的辨与不辨

1.民族认同强烈 十六国时期,入主中原的北

方少数民族在各自建立政权的过程中,无不表现出

强烈的民族认同与民族自豪,以回驳司马迁的“华

夷之辨”.如刘渊部下劝说刘渊“兴我邦族,复呼韩

邪之业”[7](卷1P.278),刘渊答复:“今见众十余万,皆一

当晋十,鼓行摧乱晋,如拉枯耳,上可成汉高之业,

下不失为魏武,何呼韩邪足道哉!”[7](卷1P.280)表明刘

渊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认为可以迅速灭亡西

晋,且有能力成就像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那样

的功业.前秦苻洪在征求臣属可否接受后赵石鉴

之封时,主簿程朴提出与赵联合如列国分境而治,

苻洪愤怒地说:“‘吾不堪为天子耶,而云列国乎!’

遂引朴斩之.”[7](卷33P.548)以上情况表明,北方少数

民族入主 中 原 直 接 增 强 了 其 民 族 认 同 和 民 族 自

豪感.

2.族际交往活跃 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各民族

自我认同的盛行并没有削弱族际交往,相反,它促

成了中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最为活跃的一个时

期.江统«徙戎论»称:“且关中之百余万口,率其少

多,戎狄居半.”[6](卷56P.1533)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的

民族交往和互动相当频繁.各政权统治者在政治

上重用各族人才,如刘耀置左右贤王以下皆以胡、

羯、鲜卑、氐、羌豪杰为之;石勒为刘渊之辅汉将军;

苻洪为石勒之西平郡公、关内领侯;王猛为苻坚重

用之谋臣等.与此同时,经济交往亦穿梭于各政权

之间.如石勒败于祖逖后,与祖逖通使互市,友好

往来,使兖豫之间休战,百໿休养生息.还有,各政

权之间进行互助和援交.如“永宁中,燕垂大水,慕

容廆开仓赈给,幽方获济”[7](卷23P.465).这就表明,

当时各政权间虽有战争发生,但其友好的交流互动

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四)炎黄共同体理论下的南北正统之争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正统之争大体可分为三国

与东晋十六国两个阶段,其中三国时因各政权均为

汉族建立,其正统问题与“夷夏”问题无涉,故不再

赘述.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正统之争呈现出错综复

杂的局面,其中东晋政权主要以宗法正统为标榜,

并得到了北方政权不同程度的认可.如淝水之战

前,苻融劝谏苻坚切勿伐晋时说:“且国家,戎族也,

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不绝如綖,然天之所相,终

不可灭.”[6](卷114P.2935)后秦姚弋仲也时常告诫诸子

说:“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

当竭尽臣节.无为不义之事.”[6](卷116P.2961)这些均

反映出东晋在正统之争中拥有少数民族政权难以

企及的优势.但是,北方非汉政权对于正统的做法

是将东晋政权一步步矮化,视东晋为江南政权.如

前燕初创时,处士高诩分析说:“今晋室虽微,人心

犹附,宜遣使江东,示有所尊.”[7](卷23P.467)但到了慕

容儁称帝时,面对东晋使者说:“汝还白汝天子,我

承人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6](卷110P.2834)在这

里,慕容儁已将自己视为中国的统治者,并把东晋

排除在中国之外.太兴元年(318),长史裴嶷对慕

容 廆 说:“晋 室 微 弱,介 居 江 表,威 德 不 能 及

远.”[7](卷23P.467)这里裴嶷认为东晋偏居江南,威德

有限.在苻坚大军南下时,苻融力谏:“陛下欲取江

南,固 当 博 谋 熟 虑,不 可 仓 猝.”[7](卷37P.590)建 元 十

年(374),苻坚下书称,“巴夷险逆,寇乱益州,招引

吴军为唇齿之势”[7](卷37P.583),认为“四方略定,唯东

南一隅 未 宾 王 化”[6](卷114P.2911).这 里,直 接 用 “江

29

第37页

南”指代东晋,更加表明在北方政权眼里,东晋已被

矮化为“蕞尔江南”的一个地方政权,甚至以“吴军”

相比喻.由此看来,北方非汉政权的正统性主要来

自两点:一是中原中国的正统性;二是强调“以德配

天”“五德始终”,以“天道轮回”应对皇统承继的宗

法正统,如苻坚认为“帝王历数岂有常耶,惟德之所

在耳.刘禅岂非汉之苖裔耶,终为魏所灭.汝所以

不如吾者,正病此不达通变耳”[7](卷38P.600).

北方非汉政权对于正统性的认同虽然没有形

成系统的理论,但入主中国,变“华夏中国”为“夷夏

中国”,又被“夷夏中国”所推为中国统治者的实际

行动,已经为北方非汉政权的正统性演绎出实践逻

辑,并以此回击了“夷狄不可为君”的正统说教,强

调各民族均有权利获得正统,这对于司马迁炎黄理

论的正统观而言,可谓是另辟蹊径.

二、北朝时期的炎黄共同体理论

北朝是炎黄共同体理论的关键与成熟时期,已

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主要表现为鲜卑人“华夷共

祖”的炎黄共同体意识、北魏“中国观”的建立、北朝

末年炎黄共同体理论的微变等几个方面.

(一)鲜卑人“华夷共祖”的炎黄共同体意识

成书于北魏的«十六国春秋»最能体现鲜卑人

“华夷共祖”的炎黄共同体意识.它从族源上将入

主中原的鲜卑、羌、氐、匈奴等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

炎黄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内.«前燕录一»载,慕容廆

“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

左,号曰东胡.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

山,因复以为号”[7](卷23P.464).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

最早将鲜卑族源与黄帝自我建构在一起的记载.

对于氐人苻洪以及同族吕光的族源,同书载:“苻

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

孙强盛,世居武都.”[7](卷33P.547)这是用黄帝后裔有

扈氏直接取代了«魏略西戎传»中人犬共祖的槃

瓠,以“信史”取代神话.而羌人姚弋仲则为“有虞

氏之苗裔,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

当雄于洮、罕之间”[7](卷53P.741).这是继«史记»«续

汉书»后对氐人族源更为详尽的记载.而所有这些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第一次大规模自我

建构的炎黄体系,也为少数民族炎黄共同体理论奠

定了基础.

尽管«十六国春秋»的作者崔鸿出身于北魏清

河士族,但他所代表的却是北魏官方对于族源的认

同.与匈奴只将自己纳入炎黄族谱不同,«十六国

春秋»以鲜卑为中心,将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

纳入炎黄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内.这体现了北魏炎

黄共同体理论的完整性与包容性.

(二)北魏的“中国观”

如果说三国和十六国时的中国观有一个从“华

夏中国”到“中原中国”再到“夷夏中国”的演进,那

么北魏时期的中国观则在“夷夏中国”的范畴内更

加强调鲜卑是“中国”的统治者,北魏代表“中国”,

即北魏“中国观”.这一点在«魏书»中一览无遗.

«魏书»“中国”一词共56处,除少数泛指历史

上的中国外,绝大多数指的是北魏的“中国”.如

“此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5](卷67P.1504);“平文

帝初,叡自称晋王其朝廷之仪,都邑之制,皆准

模王 者,拟 议 中 国”[5](卷96P.2092).张 伦 语 北 魏 太 祖

曰:“亦 由 中 国 多 虞,急 诸 华 而 缓 夷 狄

也”[5](卷24P.617);史 臣 曰:“谋 宣 中 国,气 折 外

蕃”[5](卷36P.849),“阿那瑰背恩边人见此援师,便

自意轻中国”[5](卷18P.430).这里的“中国”均指北魏,

且与四夷对称,是北魏“中国观”的集中体现.

鲜卑统一北方后,常以“中国”的统治者自居,

他们高擎“国家继黄帝之后”[5](卷108P.2734)的大旗,围

绕黄帝位于中央的史实大做文章,强调“黄帝含枢

纽位中 央.五 帝 各 异,并 集 诸 神 之 宫,与 之 谋 国

事”[5](卷91P.1950),“中央,黄帝之位,并南郊之季,故云

兆五帝于四郊也”[5](卷55P.1223).这实际上宣告了“夷

夏中国”已经被北魏“中国观”所取代.

北魏“中国观”所指的“中国”是北魏的政治中

心,而北魏王朝则是由“中国”与“外夷”共同组成

的,这与司马迁的“王朝中国观”名同实殊.«魏书»

“中国”一词大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地理层面,主

要指中原,居住着华夏以及入主中原的“诸夷”,其

首领如刘聪、石勒、刘虎、慕容廆、苻健、姚苌、吕光

等;一是政治层面,主要指那些虽不在中原,却受北

魏直接统治的“中国人”,如张实、乞伏国仁、秃发乌

孤、李暠、沮渠蒙逊等.同时,«魏书»也把上述两类

首领单 独 列 卷,以 突 出 他 们 是 属 于 “中 国”的 “夷

夏”.

围绕着北魏“中国”的周边,则属于北魏王朝的

羁縻区域,其东北有高句丽、百济、勿吉、失韦、豆莫

娄、地豆于、库莫奚、契丹、乌洛侯等,其西为西域诸

国,其西南是氐、吐谷浑、宕昌、高昌、邓至、蛮、獠

等,其北面游牧着蠕蠕、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等.至 于 江 南 诸 朝,北 魏 视 其 为 蜗 居 的 “岛

30

第38页

夷”,不在统治之列.

在这里,即使是同一民族亦因“共祖异族”的北

魏“中国”而分别具有不同的身份,如刘聪之于匈奴

宇文莫槐,慕容廆之于徒何段就六眷、吐谷浑、蠕蠕

等;苻健、姚苌、吕光之于与氐、羌、蛮、獠等.«魏

书»独有的这种民族划分法,的确反映了北魏统治

者的“中国观”与王朝观.

(三)北朝末年炎黄共同体观的微变

进入北朝后,炎黄共同体意识发生了一些变

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鲜卑人的主

体意识有所动摇.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有一个

“贺六浑”的鲜卑名,并娶鲜卑贵族女为妻,“故习其

俗,遂同鲜卑”[8](卷1P.1),但在对待“中国人”的态度

上有所变化,如高欢之子高洋询问杜弼治国应当用

何人 时,杜 弼 回 答 说:“鲜 卑 车 马 客,会 须 用 中 国

人”[8](卷24P.353).这里明确将中国人指为汉人,同时

对鲜卑人则略带轻蔑,这在鲜卑人当政时是绝对不

可能的,但高洋闻听此话后并未表现出过激的反

应,杜弼仍被重用.其二,高欢是在镇压匈奴人破

六韩᠀陵领导的六镇流民与莫折大提领导的关中

氐、羌反魏斗争中起家的,所以«魏书»对于匈奴、氐

等极 尽 排 斥,认 为 “匈 奴 之 属,累 代 残 暴,作 害 中

州”[5](卷1P.1),而刘渊以和亲入华则是“假窃名目,狼

戾为梗”[5](卷95P.2087).这是将匈奴彻底排除在炎黄

共同体之外,以至于唐代撰写的«晋书»也深受影

响,唯 独 将 匈 奴 排 斥 在 炎 黄 共 同 体 之

外[6](卷101P.2645).由此可见,北魏末年以来,民族矛

盾的尖锐对立,民族关系的深度撕裂,以及统治者

自身的腐朽,严重阻碍了北齐炎黄共同体理论的营

造.与«十六国春秋»相比,«魏书»在民族观上表现

出明显的倒退,甚至不如同时代沈约的«宋书».其

三,北魏分裂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仅鲜觅踪影,甚

至出现了“中原中国”或“夷夏中国”的回归.如«北

周书»“中国”一词仅3处,均指中原;«北齐书»“中

国”一词仅2处,其中一处已如上文所说指中国人,

另一处则体现在东魏高欢与杜弼的对话中.“今督

将家属多在关西,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

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

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

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

何以为国?”[8](卷24PP.347~348)这表明,在面临关西黑獭

以及江东萧衍正统之争时,究竟谁为正统,东魏统

治者心里也缺乏足够的自信,因此才会出现指中国

人为汉人的混乱局面.

与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相比较,十六国北朝

时期鲜卑族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有如下特点.其一,

黄帝依然被尊为“夷夏”共同的人文始祖,但这是少

数民族主动建构的“华夷共祖”理论,也是唯一与司

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的相同之处.其二,北魏是此

时期炎黄共同体的主导者,这从理论上推翻了司马

迁“以华统夷”的民族观.北魏建立的炎黄共同体

理论包括三大群体,即作为统治民族的鲜卑族、拥

有最多人口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这可视作北

魏版的“夷夏共祖”与“共祖异族”.其三,北魏是

“北魏中国”与周边民族共同组成的一统王朝,居于

北魏“中国”的鲜卑、华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均为中

国人,这彻底打破了华夏代表中国的传统中国观,

为少数民族成为中国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其四,北

朝炎黄共同体理论建构是为了证明៿跋鲜卑也具

有追求大一统和实现大一统的权利,宣扬北魏是中

华正统王朝,这是其炎黄共同体理论建构的主要

逻辑.

三、北朝炎黄共同体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相对于司马迁的炎黄共同体理论,北朝炎黄共

同体理论有了质的突破,它展现了少数民族加入中

华大家庭的主观愿望;打破了司马迁“以华统夷”的

禁锢,推翻了“夷狄不足为君”的正统观,៿展了炎

黄共同体理论,为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提供

了新的理论依据,并为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增添了更

为深刻的内容.

(一)首次阐释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往

互动模式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草原游牧文明第一

次大规模南下,并与中原农耕文明深度交融的历史

时期.北魏统一中原为日后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

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础,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远

超越了事件本身.事实证明,中国北方游牧文明向

中原农耕文明进取是其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与最

佳选项之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充满着主观

互动,两者间呈现出互补的依存关系.这种互补深

刻推动了中国大一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壮大.中国少数民族对于大一统的追求与实践同

样离不开各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北朝的炎黄共同体

理论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而给予的理论阐释.

它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民族交流的主要模式和应该

遵循的基本研究范式;回答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必然

31

第39页

是多民族共同参与的重大命题,并以此证明了新清

史学派等西方学者为中国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

间的交流所设定的“二元对立”的板块理论和研究

范式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缺乏了解的错误认知.

(二)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大一统思想的主旨固然是“一统为大”,但

前提必须要搞清楚“统谁”与“谁统”的问题,而北魏

建构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恰恰是中国少数民族第一

次将统一诉求写进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实践,体现出

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对于大一统思想的理论创新.

它证明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同样拥有权利追求和

实践大一统,从而修正和发展了儒家大一统的正统

观,为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提供了新的理论

路径,打开了各民族共创中华的通道.同时,以农

耕经济为基本生计方式的华夏同质文化的大量存

在,是大一统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所以当入主中

原的北方少数民族面对着这一社会基础时,大一统

思想就成为其统治者的唯一选择.北魏统治者正

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建构了少数民族炎黄共同体

的大一统理论,在中国大一统思想史上,这是一个

里程碑式的贡献.北魏也因此成为中国大一统思

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魏建构的炎黄共同体理论开启了“华夷如

一”的大一统理论,不仅被隋唐以来的儒家大一统

思想所接受,也为后世少数民族追求大一统提供了

理论支持.辽朝统治者就是汲取了这一思想精华

而与北宋争夺正统.金朝以及元、清两朝虽然不再

承认炎黄始祖,但也完整继承了司马迁以来形成的

多民族共同体的大一统理念.他们提出并践行了

“王朝即中国”的大中国观,不辨“夷夏”,认为中国

境内的所有民族,不论其族源如何都是中国人,都

具有权利追求与实践大一统.这样不仅再次为中

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贡献了重要的新理念,同时

对于那些将“民族国家”视为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

西方民族理论而言,不仅展现了一系列截然不同的

中国思想与大一统故事,而且也揭示了大一统之所

以能够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司马彪.续汉书[M].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修

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3]陈 寿,撰.裴 松 之,注.三 国 志 [M].北 京:中 华 书 局,

2000.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崔鸿.十六国春秋[M].摛藻堂景印四库全书荟要(史部

第117册).台北:世界书局,1985.

[8]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责任编辑 于默颖)

StudyontheFirstConstructionoftheYanhuang

CommunityTheorybyEthnicMinoritiesinChina

WU Mu, YAOJin-yan, WANGPan-pan

(CenterforStudiesofEthnicMinoritiesinNorthwest

China,Lanzhou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20,China)

[Abstract]TheYanhuangcommunitytheorydominatedbytheNorthernWeiDynastywasthefirst

communitytheorydominatedbyethnicminoritiesinChinesehistory.ItincludedtheXianbei,Qiang,

Di,andotherethnicminoritiesthathadenteredtheCentralPlainsintothecategoryofthedescendants

oftheYanhuang,putforwardthetheoryofcommonancestoroftheChineseandthebarbarianswiththe

Xianbeiasthemainone,andbelievedthatthebarbariansthathadcommonancestrywiththeYanhuang

hadtherighttopursueandpracticethegrandunification,andestablishedthemulti-ethnicviewofChiG

naandthedynasticviewofChina.Thisdemonstratedthesubjectivedesireofethnicminoritiestojoin

theChinesefamily,openedupthechannelforethnicminoritiestopursueandpracticegreatunification,

andaddednewcontenttothedevelopmentofancientunifiedthought.

[Keywords]EthnicMinoritiesinChina;Wei,Jin,andNorthandSouthDynasties;CommonAnG

cestoroftheChineseandtheBarbarians;YanhuangCommunityTheory;GrandUnification

32

第40页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研究”(编号:2023YZD038);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

研究院重大 历 史 问 题 研 究 专 项 “思 想 史 视 域 中 的 中 国 历 代 边 疆 治 理 与 铸 牢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意 识 研 究 ”(编 号:

23VLS017).

[收稿日期]2023-12-11

[作者简介]朱尖,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北部边疆研究室副主任.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05

试论北疆文化的学理与实践定位

朱 尖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准确定位北疆文化是展开相关工作的前提,学理与实践是北疆文化定位的两大方面.从学理角

度看,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疆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北疆文化

是涵盖内蒙古地区诸文化类型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从实践角度看,北疆文化及其品牌打造为中华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样板,对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北疆文化建设

是助力内蒙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做模范,更好地推进、落实好“两件大事”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北疆文化;定位;内蒙古;地域文化;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D633;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033-0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新的

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

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

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

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

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中华文化是由

中华大地上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的,表现出多元一

体的特点,多元强调了地域文化的独有特色,一体

则强调中华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中华文化与各地

域文化是整体与局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

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形塑了中华文明,彰显了中

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

和当代实践,总结中国经验、提升中国理论、实现精

神自主的前提是要对中华大地上的不同地域文化

做好总结和阐释工作,使其成为各区域人民最鲜明

的精神标识,进而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团

结奋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向前发

展.北疆文化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深厚的内

涵与独有的特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

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党ༀ提出

北疆文化概念,并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可以说恰逢

其时.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立足实际、依托地区丰富

的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

践,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

谈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永担文化使

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蒙古篇章的重要举

33

第41页

措.当前学界在北疆文化内涵、范畴和价值等方面

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2][3][4][5],本文在以往研究的

基础上,尝试从学理和实践角度对北疆文化的定位

提出一 些 粗 浅 的 看 法.不 当 之 处 还 请 方 家 批 评

指正.

一、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北疆文化的精神标识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理解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两个重要维度.其一,从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关系

的普遍意义维度看,中华文化是中华地域文化的主

体标志,中华地域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表

现.[6]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

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基础.考古学证实,早期中

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7]这里的“满天星斗”就可

以理解为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地域文化,随着各地域

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定型为“多元一体”的结果.

尤其自秦朝建立统一王朝开始,通过车同轨、书同

文、地同域、行同伦、器同衡的改革,造就了大一统

的文化局面,经后世两千多年的巩固发展,疆域不

断៿展、民族加速融合、文化日趋统一,使得各地域

优秀文化得以凝聚融合,形成了更高层次的、统一

整体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

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

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

源”.[8]因此,由各民族在不同区域创造的地域文化

是中华文化形成的基础,而集大成的中华文化又对

地域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

的独特性相对弱化,从属于中华文化,但是地域文

化的发展并未停止,而是在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

容、提升中华文化的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是统一整体的中

华文化在各地域产生影响的必然趋势,也是地域文

化对中华文化不断充实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

数千年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

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受地域地理、自然和族群的

影响,尽管各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性,但在中华文

明的影响下,各地域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社会认

同不断趋同.所以,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中华文化对地域文化产生积极的引导作

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凝结的中华文明则

成为各地域共同的理想追求.基于共同理想信念,

各地域之间隔阂逐步减少,认同愈加深刻,进而有

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其二,从北疆文化的内涵和特质维度看,北疆

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独具特质的.北疆文化

的内涵和特质更能清楚地表明北疆文化在中华文

化中的重要地位.旧石器时代的萨拉乌苏遗址“河

套人”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表明在距今15万至7.5

万年之间就有古人类生活在河套地区.新石器时

代,在距今8000年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遗址发现

了粟和黍的碳化标本,表明距今8000年的敖汉地

区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到了距今

5300年至5000年之间,这一地区则进入初级文明

社会,红山文化被称之为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大约在此阶段,西辽河流域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渔

猎文明.进入王朝时代,北方出现过众多的游牧政

权和民族,主要有鬼方、匈奴、鲜卑、乌桓、ᴀ然、回

鹘、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他们或建立局

部统一政权,或统一北方与中原王朝抗衡,或入主

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成为历史中国的重要组成部

分.数千年来,北疆一直生活和繁衍着众多民族,

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辽阔的北疆,不仅创造了灿烂的

地域文化,而且推动了北疆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中

原,展开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造就了古代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随着历史

的演进,北疆形成了多样的文化类型,并传承至今,

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角度看,有

昭君文化、东归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等等;从

生产生活角度看,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渔猎文化

等等;从民族民俗的角度看,有察哈尔文化、鄂尔多

斯文化、科尔沁文化、土尔扈特文化、萨满文化等

等;从分布地域角度看,有河套文化、西辽河文化、

敕勒川文化、阴山文化、兴安文化等等;近代以来还

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戍边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

化、口岸文化等等.此外,北疆文化还凝结了以蒙

古马精神、“三北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标识.这些极

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和精神标识不仅形塑了北疆

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重要表现.

北疆文化的认同性和内聚性特质也为其作为

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提供了有力证明.统一多民族

国家中国形成和发展于亚欧大陆东部辽阔的中华

大地上.从地理的角度看,亚欧大陆东部这片辽阔

34

第42页

的区域东临大海、北有草原和沙漠、西有高山,周边

民族尤其是北疆的民族向内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而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农耕地区因其优越的资源

条件和先进的生产力对周边产生了先天的凝聚力.

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本身就有互补性,

北疆游牧族群向内聚集成为必然趋势.从政治的

角度看,北疆政权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也在不断加

速内聚和认同.众所周知,最迟到夏、商、周三代,

中华大地上就已形成了中国、夷、戎、蛮、狄“五方之

民”的“族群观”.西周时期,在“天下”“四海”“夷夏

之别”等思想基础上孕育出了“大一统”的观念.随

着“大一统”的实践和发展,“夷夏之别”观念逐步向

“华夷一体”转变,“华夷一体”尽管突出表现在“用

夏变夷”方面,但华夷之间亦可相互转换.“用夏变

夷”并非华夏化,更非汉化,而是统治者希望通过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体化”来实现政治秩序稳

定的另类表述.[9]这种“华夷观”也被北疆民族所认

同,成为他们政权建构、争夺中华正统的有力的思

想武器,北疆民族入主中原多以华夏先王之后自

称,认同“大一统”观念,在文化上以华夏后继者自

居,并积极加入正统之争.由此,“正统”并非“华

夏”所独占.[10]在这一过程中,北疆各民族产生了

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文化心理认同,这一认同

不但促使北疆各民族不断内聚融合,而且也成为中

华民族不断凝聚的精神动力.

北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出了具有

北疆特色的精神符号,这些精神符号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体现.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

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

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

一往无前的精神.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内蒙古考察期间,再次提到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从古至今,在艰

苦的自然环境中,蒙古马以坚韧不᠀的毅力,穿越

沙漠戈壁,驰骋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蒙古马精神

是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

程中,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坚韧不᠀、一

往无前精神状态的深刻总结.除了蒙古马精神,在

北疆还有“三北精神”.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

记对“三北”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久

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

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2023年6月6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

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

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

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

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

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并对新时代防

沙治沙工程提出了新要求.由于防沙治沙工作具

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

“三北”大地“由黄转绿”的背后,凝结着北疆人民艰

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

开៿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作

为北疆文化鲜明的精神标识,蒙古马精神与“三北

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

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已融入北疆各族人民的血脉,成为他们守望相助、

开៿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及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

神动力.

二、北疆文化是涵盖内蒙古地区诸文化

类型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民族多

元、文化多样是其显著特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

基础、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地区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共同塑造

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北疆文化就属于我国地

域文化的一种,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

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浇灌下孕育形

成的,涵盖了目前内蒙古所有的文化类型,是内蒙

古大地上各种优秀文化的系统集成,体现出较为鲜

明的地域特点.[5]

内蒙古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资源丰富,但在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内蒙古现代化实践中尚缺少

一个能够涵盖诸多文化类型且能很好体现内蒙古

特征的文化概念.鉴于此,内蒙古自治区党ༀ提出

“北疆文化”这一独具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概

念.北疆文化是我国北疆大地上以红色文化、草原

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为核

心,包含以考古学文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

遗存、部族名称、人文地理景观、社会生产方式等命

名的多种形态文化的综合体.从字面来看,北疆文

化显然指的是我国北部边疆这一时空地域范畴的

35

第43页

文化,是北疆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整合北疆多

元文化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概念界定是认知的前提,也是探讨北疆文化首

先要找准的坐标.从学理的角度看,北疆文化所涉

及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文化、地域与地域文化、北疆

与北疆文化,研究北疆文化需要对这一组概念有清

晰的认识.笔者以为,对相关概念展开学理解读之

后,自然也就清楚了为什么说北疆文化是独具特色

的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文科学领域很好理解但却难以界定

的重要概念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

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

教育、科学等.”另外还有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

识和考古学用语的两种解释.[11](PP.1371~1372)显然前

者是一般意义上对文化概念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

聚焦于表层的描述性说明,并没有阐释出文化概念

的复杂特点和深层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

着学界对文化研究的关注,对文化兼具“行为方式”

和“思想方式”两个维度的解释越来越成为共识.

随之,有学者对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层的结构性解

读.许嘉璐把文化分为三个层级,即与衣食住行相

关的表层文化(又称为物质文化);以风俗、礼仪、制

度、法律、宗教、艺术等为内涵的中层文化(又称为

制度文化)和代表个体或人群价值观、伦理观、审美

观的底层文化(可称为精神文化,笔者注).其中

“表层”和“中层”反映着“底层”的内涵,而“底层”则

引导并制约着“表层”和“中层”的变化.[12]

地域的概念与文化类似,一般而言,由自然地

理环境或者行政界线所构成的空间范围仅仅是地

域的描述性解释.换句话说,地理学意义上的界定

难以完全解释地域的含义,原因在于地域除了指明

某种自然地理环境之外,更主要的是指“自然的人

化”对自然地理空间加以塑造的结果,也即“地域”

意指一种“人化”的地理空间.[13]从这一意义上看,

地域兼具了地理空间和人文属性的两层内涵,人文

属性是地域概念更深层的意义,已经具备了文化的

特征.那么地域就有了地理地域、行政地域、历史

地域、经济地域、族群地域、社会地域等等内涵.地

域文化可以认为是地域概念完整性的具象表达.

根据上文关于文化和地域概念的解释,地域文化是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

式.[14]由于地域和人群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行为

和思维模式,所以不同的地域文化风貌不同,各地

域之间的文化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北疆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区域概念,早在

汉代便出现在我国的传世文献中,是历史上边政关

注的重点.无论是大一统时期还是分裂割据时代,

北疆始终是中国疆域的组成部分,北疆历史与中原

历史的互动融合是推动中国历史演进的根本力量.

今天的“北疆”是历史“北疆”的延续和结果,历史的

“北疆”是今天“北疆”的基础和底蕴.[3]北疆的范畴

从古至今是不断变化的,其内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

分.仅从今天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广义的北疆涉及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等涉边疆省

区,而狭义的北疆主要还是以内蒙古为中心的北部

边疆地区.本文所要探讨的北疆主要聚焦于狭义

的北疆.从以上相关重要概念的解读可以明确,北

疆文化就是在我国北疆这一特定地域之内,由古今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经过历史的积累呈现出具有

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三、北疆文化及其品牌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样板,对阐释中华文明突出

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北疆文化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文化,对于今天

促进北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谓“融合文

化”,指的是北疆各民族以及北疆民族与中原民族

之间不同文化相互结合、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各种

文化彼此渗透、彼此改塑,最终融为一体的文化.

早在史前时代,在距今53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

化晚期,在出土陶器上出现了“龙与花”一体的彩陶

装饰,这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

同文化传统共同体的结合,这是红山文化中期遗存

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发生碰撞后的结果,充分表

明了北疆文化的融合特征,也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

基.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遗址出土的陶器,与二里头遗址的同类器类似,也

表明该文化与夏朝之间具有了非同一般的礼仪往

来.到了晚商至春秋中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

出土的青铜礼器,更是受中原礼制影响强烈.秦汉

以来,北疆地区融合路径更为清晰,一方面北方民

族政权多次实现对北疆的统一,另一方面南北互动

更为频繁,最终成为多元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

36

第44页

家.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可以清晰地说明问

题,这里不再详述,仅就互动融合最为典型的河套

地区加以说明.河套地区是北疆文化最为繁荣的

地区之一,河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文明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至今的两

千多年中,河套地区经历了数次游牧到农耕、农耕

到游牧、农牧并存的时代,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

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等诸多文化类型在河套地区深

度融合、升华发展,形成了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地

域文化体系.可以说,河套地区作为北疆文化的重

要载体,集中反映着北疆文化的多元融合特征.北

疆文化的融合特征是古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北疆的集中体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过程中,北疆文化为其提供了历史依据.

北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补与共生为阐释中

华文明的突出连续性和统一性提供了依据.因地

理环境的不同,从东亚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

看,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的形成,本身就

带有先天的互补性,彼此间的产品交换和人员交流

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双方社会生产生活的共同需

要.这种互补性不断演进,伴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

立和发展,最终达到了共生状态.北疆文化与中原

文化的互补与共生对于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连续

性和统一性提供了依据.夏、商、周三代以来至清

代,中国历代王朝衔接有序,其中北疆政权扮演着

重要角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诸政权以“正统”

“入华”作为政治实践进路.辽金元时期,以争夺中

华正统而实现国家一统的“合九州居正统”思想是

各政权政治实践的取向,也是元朝实行多元文化政

策和疆域面积空前广阔的主要因由.到清代,清朝

作为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发展传统“大一统”思

想的基础上更是将其付诸实践,全面推动了国家疆

域理念、行政管理、法律制度、文教政策、天下民人

等诸多层面的“一体化”进程,对“大一统”王朝国家

疆域和国家治理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

用.[15]清朝通过不断丰富发展“大一统”思想,从实

践层面将中华大地的“大一统”推向了顶峰.在这

一过程中,北疆民族政权不断认同中原文化,族群

之间的界限与隔阂逐步消失.可以看出,北疆民族

政权无论是实现局部统一,还是实现整体统一,无

不将“正统”和“大一统”作为政治追求,这也就决定

了中国历代政权的衔接有序,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政

治谱系,同时也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国一次又一

次向前推进.可以说,北疆政权的建构为中华文明

的连续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疆政权的正统

认同和大一统追求,则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表

现,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离不开对北疆文化内

涵的深刻认识.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

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

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

根本性转变,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

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

的“十四个强调”,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

大任务.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时

也特别强调,“要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

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

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

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

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教

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

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①.这一论述清楚交待了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着眼点、核心内容、重要目标

等问题,是具有清晰的中华文明史建构视野的标志

性概念,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党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统领,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

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紧

密结合地区实际,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蒙

古篇章的具体举措.[5]

四、北疆文化建设是助力内蒙古在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做模范,更好地

推进、落实好“两件大事”的重要抓手

北疆文化建设要与内蒙古重要工作相结合,进

而有力推动内蒙古重点事业发展,这是打造北疆文

37

① 参见«内蒙 古 自 治 区 党 ༀ 关 于 全 方 位 建 设 模 范 自 治 区 的 决

定»(2023年7月5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ༀ员

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载«内蒙古日报»2023年7月10日.

第45页

化的落脚点,也是反映北疆文化建设成就的标志.

北疆文化建设是助力内蒙古在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上做模范的重要抓手.2022年3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

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

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

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

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

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7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为实现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地区发展不懈奋斗,各方面工作取得丰

硕成果,成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践行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的典范,被誉为“模范自治区”.在新时代继

续高质量推进内蒙古民族团结工作、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北疆文化建设是重要抓手.首先,北

疆文化品牌打造本身就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

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其次,通过具体

举措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

作,也是“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各项工作的开展也

是有形、有感、有效的.再次,北疆文化建设的目标

是要深入挖掘内蒙古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

中形成的丰富的人文资源,体现出多元一体这一重

要财富和优势.最后,应通过北疆文化建设,推进

内蒙古地区多元文化参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引

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

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化对中华民族整体

史观构建的理论阐释.

北疆文化建设是内蒙古更好地推进、落实好

“两件大事”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

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 国.”[17]文 化 自 信 是 激 发 中 华 民 族 创 造

力、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基本保证,是铸就新时

代社会主义文化新繁荣的动力源,事关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永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要借助北疆文化建设,

进一步推动北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增进

思想共识,进而激发出更为强劲的凝聚力、号召力

和创造力,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守望相助、

团结奋进,讲好北疆故事、建设美丽家园,为推进、

落实“两件大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广泛开展宣传,及时把北疆文化研究成果传播出

去,要用干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把北疆文

化蕴含的精神解释清楚,努力实现北疆文化品牌的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北疆文化的传承发

展走深走实,进而融入“两件大事”之中;要繁荣发

展文化产业,提升北疆文化产业附加值和精神推动

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产业发

展、经济活跃,聚人气、增活力,推动“两件大事”落

地落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两件大事”相互

交叉、相辅相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

是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重要工作内容,“五大

任务”的落实,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

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将

为有效贯彻和落实“五大任务”提供引领和精神力

量.因此,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办好“两件大事”,找准切入

点和发力点,以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打

响“北疆文化”品牌,以文化的力量聚人心、暖民心、

强信心,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

强大精神力量.[2]切实发挥北疆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和号召力,助力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

作,更好地推进、落实好“两件大事”,把中国式现代

化的内蒙古实践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

[2]简小文.论“北疆文化”的基本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

学,2023,(6).

[3]李大龙,刘壮壮.试论北疆文化的范畴、内涵与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5).

[4]康建国,翟禹.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

学,2023,(5).

[5]艾北疆.北疆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N].内蒙古

日报,2023-11-16.

[6]刘宇.论中华文化中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J].江

汉论坛,2009,(9).

[7]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N].人

民日报,2020-10-26.

[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38

第46页

人民日报,2019-09-28.

[9]李大龙.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实践[J].云南社会

科学,2022,(3).

[10]朱尖.“大一统”: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符号[J].文学遗

产,2023,(4).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研究室.现代汉语词

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2]许嘉璐.什么是文化———一个不能不思考的问题[N].

中国社会报,2006-06-02.

[13]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J].江苏社

会科学,2011,(1).

[14]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

社会科学,2008,(4).

[15]李大龙.“大一统之在我朝”:清朝对“大一统”的继承与

实践[J].云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23,(5).

[16]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

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

美好 生 活 [EB/OL].https://tv.cctv.com/2022/03/

05/VIDE86bJM0tYxxkwBo9N0BU7220305. shtml,

2022-03-05/2022-03-05.

[1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N].人民日报,2022-10-26.

(责任编辑 李静丽)

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Orientationof

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

ZHUJian

(InstituteofChineseBorderlandStudies/ChineseAcademyof

History,CAS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Accuratelyorientation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isaprerequisitefor

carryingoutrelevantwork.Theoryandpracticearethetwomajoraspectsoftheorientationofcultureof

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Fromatheoreticalpointofview,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G

naisanimportantpartofChineseculture,thespiritualsymbol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

ChinaisacrucialmanifestationofChina's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

ofChina,asaregionalculture,coversvarioustypesofethnicculturewithinInnerMongoliaandhasdisG

tinctivecharacteristics.Fromapracticalpointofview,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andits

brandbuildingprovidesamodelforthecommunication,exchangesandblendingoftheChinesenation.

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elucidatingtheoutstandingcharacteristicsofChinesecivilization,andbuildG

ingthemoderncivilizationoftheChinesenation.Theconstruction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

ChinaisanimportantstartingpointtohelpInnerMongoliatobeamodelin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G

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soastopromoteandimplementthetwomajortasks.

[Keywords]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Orientation;Inner Mongolia;Regional

Culture;ChineseCulture

39

第47页

[基金项目]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基金专项资助项目(2022—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引领研

究”(编号:18ZDA307).

[收稿日期]2023-10-15

[作者简介]陈昌凤,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大师讲席教授;

袁雨晴,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4年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4

第45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5 №.1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4.01.006

智能新闻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基础设施

陈昌凤, 袁雨晴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作为通用智媒时代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变革新闻业.GenAI的典型

应用 ChatGPT在赋能新闻业,实现新闻素材检索的海量化、内容生成的智能化、新闻推荐的显性化、新闻反馈

的人性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ChatGPT的数据与模型缺陷也挑战着新闻价值及其专业性.因此,

虚假信息生成,损害着新闻的真实性;数据更新缓慢,延误新闻的时效性;特定领域难以深耕,缺乏新闻的专业

性;偏好与偏见共存,削弱新闻的客观性;AI茧房加剧,模糊新闻的公共性.人机协同新闻将成为智能新闻业

的新 范 式,要 求 新 闻 工 作 者 具 备 提 问 与 评 估 能 力,形 成 对 GenAI 的 有 效 监 督 闭 环.

“CHAT”(careful、helpful、authentic、transparent)将作为 新 闻 伦 理 调 适 的 进 路,实 现 人 与 技 术、社 会 的 良 性

互动.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伦理;人机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7;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4)01-0040-08

引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

gence,GenAI)主要指基于海量数据、算法、模型等

要素而生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代码等人

工智 能 产 品 的 技 术.[1]典 型 的 应 用 有 ChatGPT、

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等.作为通用智媒时

代的基础设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变革新闻

业.以新型聊天机器人ChatGPT 为例,自2022年

11 月 30 日 发 布 以 来,ChatGPT 以 智 能 化、人 性

化、条理化的应答风靡全球,并广泛应用于文本翻

译、搜索 引 擎、代 码 生 成 等 多 种 任 务 处 理 场 景.

2023年3月14日,GPT-4迭代升级,实现了对多

模态语料的识别以及对长文本的语境理解,加速了

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GeneralIntelliG

gence,AGI)时代的到来.

与以往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相比,ChatGPT

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大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有哪些?

GenAI逐渐成为智媒时代的基础设施,它将对新

闻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新闻生产范式又会产生怎

样的变革? 新闻工作者与 GenAI协作共处需要何

种素养? 本文将结合技术逻辑、媒介理论与现实语

境,以 GenAI的 典 型 应 用 ChatGPT 为 例,探 析

40

第48页

GenAI赋能新闻生产的进路、范式及其影响.

一、GenAI成为基础设施:

ChatGPT的技术原理与功能

为什么说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成为基础设施?

这里从第一个引发关注的 ChatGPT 的技术机理

展开分析.ChatGPT 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自

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升级,

在通用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

性能,应用前景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

望成为通用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

(一)软基础设施:一种社会公共技术系统

基础设施一般指大型的、有众多主体参与的、

运行良好的体系,通常参与环境营造和通用工作的

维护.[2]道路、桥梁、通讯、能源、供水等公用事业都

被称为基础设施.从元概念的角度出发,基础设施

是由众多节点、线路、终端、中心等构成的网络区

域,形塑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能力系统.[3]

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ༀ员会明确阐释了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new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的基本含义,指出“新基建”涉及信息

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部

分.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

技术演化而来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

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

部分.① 这一政策说明信息基础设施与交通、城市

公共 资 源 和 基 础 设 施 一 样,加 速 了 经 济 社 会 的

发展.

在当下媒介化社会兴起之时,媒介的基础设施

属性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媒介系统及其平台

与道路、通讯一样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想一下,媒体就是道路,新闻报道、音乐、影视等

是这条路上的载体(比如汽车),各类信息内容就存

在于基础设施之上.彼得斯(Peters)在«奇云»中

将“火、水、云、气”看作是自然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元

素,并 将 其 称 为 “基 础 设 施 型 媒 介”或 “元 素 型

媒介”.

“媒介 即 存 有”反 映 出 彼 得 斯 媒 介 哲 学 的 核

心———媒 介 构 成 了 这 个 世 界. 他 又 以 “underG

standingmedia”(理解媒介/作为基底的媒介)一语

双关,强调媒介的支撑与基底作用,并提出了媒介

基础 设 施 主 义 (mediainfrastructuralism).[4](P.15)

媒介本体论以一种“元媒介”的方式强调了继麦克

卢汉“媒介即讯息”之后“媒介即基础设施”的转向.

如今的云盘、云计算、云端协作等,也将“云”的概念

演化成当代社会中数据流动和数字化生存的基础

设施.基特勒(Kittler)断言,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境

况,他强调媒介对人类感知判断系统和现实认知建

构的影响.也就是说,基础设施具有决定性意义.

媒体基础设施(mediainfrastructure)将人们从仅

仅关注媒体内容,转向了理解内容如何在世界范围

内 流 动 以 及 这 种 流 动 如 何 影 响 内 容 的 形

式.[5](PP.1~28)因此,媒体及其运营和影响不仅取决

于媒体机构及其工作者,还取决于终端设备(高清

电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创造和运营者.

ChatGPT 这类应用正在由“道路”上的“载体”

逐渐发展成为“道路”本身———基础设施,因为它本

身就是一种软基础设施———媒体基础设施、数字化

的语言基础设施、一种社会公共技术系统.作为深

度媒介化时代的典型基础设施形态,ChatGPT 对

各类内容及其在世界的流动影响深远.[6]

图1 ChatGPT 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技术原理路径

GPT 是一种生成式语言模型,ChatGPT 是其

3.5版本,是通过学习无标注的数据进行模型预训

练,再通过学习带标注的训练数据将其应用于特定

任务,也就是模型微调,在测试数据的调试下形成

最终的 模 型.无 标 注 的 预 训 练 数 据 让 ChatGPT

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工作场景,而是具备了一般人类

41

① 参见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04/t20230420_1353867_ext.html,2023年4月20日,2023年5月10日.

第49页

的智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能够在丰富多变的环境中

执行 各 项 任 务,从 而 走 向 通 用 人 工 智 能 的 新 阶

段.[7]它们将成为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具备环境

配置性、嵌入基底性、动态生成性、关系公共性与透

明生态性.作为一种“再本体论化”的装置,ChatG

GPT 参与建构了现实与自我.[8](P.8)

同时,ChatGPT 在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技术

优化与创新,提高其智能性与人性化的水平(见图

1).在输入端实行指令微调,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

泛化理解能力;在输出端,它能够在每一次与人类

用户的对话反馈中强化学习,不断与人类对齐语义

和价值理解.此外,其大规模语言模型被植入了思

维链,逻辑性得到了极大增强,完成了从大数据到

大模型的迭代.

(二)功能强大的基础设施

ChatGPT 可用于对话系统、文本总结与机器

翻译等多种场景.在美国,«纽约时报»正在制定使

用聊天机器人的工作指南.«内幕»(Insider)则于

2023年4月成立工作组以测试将人工智能负责任

地纳入其工作流程的方法,并鼓励记者开始谨慎试

用 ChatGPT 等编写的文本、报道大纲、纠正拼写

错误、优化标题、帮助生成采访问题等.[9]全球一些

记者已经在使用 ChatGPT 进行自己的采编工作.

ChatGPT于2023年3月通过插件接入实时更新

的互联网,逐步形成生态,展示其极具潜力的应用

前景与可能.目前,ChatGPT 的核心功能应用主

要包 括 搜 索 引 擎、内 容 创 作 以 及 问 答 客 服 三 个

方面.

1.搜索引擎 ChatGPT 汇聚了海量的数据,

包括维基百科、网络爬虫、期刊论文、新闻报道、百

科全书以及超大规模的中文语料等,总数据量近

45TB,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基座模型.GPT-4 的

训练语料增添了图文文件、照片、图表以及截屏等

多种类型的图像.因此,ChatGPT 具备极强的学

科穿透能力,整合了多方知识与资源,能够为用户

提供融合性、创新性、条理化回答.相比于普通的

搜索引擎,ChatGPT 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的

指令与需求,有条理地整合、概括与呈现搜索结果,

还可以结合上下文为用户预测未知的相关内容,萃

取高质内容.

2.内容创作 ChatGPT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

的前沿技术,可用于广告文案、语言翻译、代码生

成、诗歌创作、小说续写、法律文书、新闻稿件、生活

服务等场景,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快速生成相

应的内容.“遍阅群书”后的 ChatGPT 在创作型

任务方面表现出色,GPT-4增加了多模态内容的

生成,包括丰富多彩的图片.ChatGPT 还能够记

录人类的历史行为数据,通过建模来模仿人类的思

维活动,生 成 思 维 图 谱 等 高 级 认 知 成 果.此 外,

ChatGPT 能够进行语言的重组,模仿人脑的神经

网络进行联结,生成新的概念名词,成为数字化知

识生产的新动能.

3.问答 客 服 莱 文 森 (PaulLevinson)认 为

“人 性 化 ”是 媒 介 发 展 和 演 化 的 重 要 方 向 之

一.[10](P.5)

ChatGPT 就 体 现 了 较 高 的 类 人 性.首

先,它在对话中具有较强的共情力,能够对用户的

情感诉求进行积极回应,关心用户的身体健康与心

理状态.一些用户在与 ChatGPT 的对话中与之

建立了亲密的“社交关系”.此外,ChatGPT 具有

极强的推理能力,能够结合与用户对话的上下文进

行语境学习,揣测用户的心理,做出满足用户偏好

与认知习惯的回应.因此,ChatGPT 逐渐发展成

为 任 务 型 的 在 线 客 服 甚 至 是 闲 聊 型 的 虚 拟 伙

伴.[11]

随着 ChatGPT 不 断 开 放 应 用 程 序 编 程 接

口(API),它将日益嵌入现实生活.纽约时报网报

道了 ChatGPT 的至少35种用法,从生活健身、膳

食规划到设计新分子、建造宇宙飞船部件等等.[12]

其中的主要用法从获得创意、撰写邮件到整理数

据、形成意见,都对新闻工作者产生了直接作用.

智能应用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比如微软的搜索

引擎“必应”(bing)在经过前期内测之后,于2023

年5月5日宣布全面开放 BingChat,集智能搜索

与多模态对话为一体.

二、基础设施驱动新闻生产的重塑

物质形 式 (materialforms)和 话 语 建 构 (disG

cursiveconstructions)是 基 础 设 施 的 两 大 研 究 路

径,前者强调基础设施物理存在对社会现实的影响

以及对资源的占据和能耗;后者研究的是基础设施

被纳 入 社 会 机 制 进 行 话 语 生 产、想 象 构 建 的 过

程.[13]从话语建构的视角出发,本文聚焦 ChatGG

PT 在新闻领域如何作为智能技术变革新闻生产

流程的话语建构.

新型人工智能 ChatGPT 作为基础设施,以其

强大的技术基底和数字物质性形塑着媒介生态,搭

建了技术实践网络,提供了数据流动、信息交换以

42

第50页

及关系整合的平台.新闻业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带

来的驱动力.据奈特基金会的调查和130项新闻

编辑部的智能技术实验,人工智能在大型媒体机构

取得成功的核心举措主要涉及四个关键领域.一

是提升新闻生产,包括内容策划、自动化报道、社交

媒体监控和转录;二是挖掘客户数据以吸引用户,

包括内容个性化和订阅者管理;三是提高商业智

能,包括基础设施成本降低和运营效率;四是智能

技术创新数据分析和调查方法,包括情绪分析、模

式识别和数据分析等.

从媒体业务来说,ChatGPT 等智能应用变革

着新闻生产流程,从新闻选题的确定、数据采集、内

容生成、产品分发推荐以及反馈等多个环节,成为

赋能新闻传播业的新动能.

(一)选题策划:视角的创新性拓展

新闻选题很关键,以往的选题主要来自记者的

判断,依据是从社会现实与日常生活的事件中筛选

和凝练,视角相对单一.而 ChatGPT 能够从多个

层面开៿视角,生成多元化、多角度的备选题目,供

记者评估筛选.一是帮助记者发现热门话题、趋势

和事件以及被忽视的、有价值的新闻选题;二是通

过分析读者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更具吸引力和影响

力的新闻选题;三是通过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中不

同群体和利益方的需求及反应,提供更为全面客观

的选题.同时,ChatGPT 能够通过“聊天”为记者

指点迷津,启发记者确定新闻选题的路径与方法,

提供思维索引.最终,ChatGPT 能够协助记者获

得选题.

(二)数据与素材采集:信息检索的海量化

人工采集的数据和新闻素材虽然更加一手,但

往往缺乏全面性与广泛性,而传统的自动化新闻采

集又过于机械,难以提供准确的、个性化的、具有洞

察力的新闻素材.ChatGPT 能够有效克服这两者

的缺点,实时监测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自动检索

各大新闻网站以及搜索引擎,并且对采集到的新闻

素材进行筛选和分类,提高素材检索与整合的效

率.ChatGPT 还可以对新闻素材进行情感分析,

帮助新闻工作者了解新闻素材的情感倾向;将采集

到的素材生成自动化摘要,便于新闻工作者快速了

解新闻内容.同时,ChatGPT 强大的机器翻译能

力៿展了新闻素材的采集范围,提高了素材的国际

化程度.GPT-4不仅能够识别多模态的图片,还

能够解读图片中各个视觉元素的逻辑关系,帮助新

闻工作者充分利用更为丰富的新闻素材.

ChatGPT 还可以助益记者采访.知名科技记

者罗斯(KevinRoose)在主持一个播客节目时使用

ChatGPT 协助他采访,他将被访者的简历粘贴到

ChatGPT 中,并要求它提出“10个深思熟虑、敏锐

的采访问题”,结果 ChatGPT 生成的问题大多很

好,并被用于节目中.[14]

(三)内容生成:文本生成的智能化

内容写作是新闻生产的主体部分,决定了新闻

的主要内核.以往的机器人写作主要集中在财经

和体育等事实陈述较多、程式化和模板性较强、数

据占比和分析较多的新闻中.而 ChatGPT 内容

生成的领域和文本类型更加广泛和灵活,展现出更

为深刻的洞察力与思辨性.一是 ChatGPT 有效

结合新闻的背景信息、选题导向和涉及主体,帮助

新闻工作者拟写采访提纲、新闻标题、新闻大纲、新

闻导语以及主要内容.二是 ChatGPT 能够提供

关键词优化建议,以便新闻稿件能够更好地被搜索

引擎所收录,并进行排名.而且,ChatGPT 还能够

为文章的语言表达、段落结构、行文逻辑提出有效

建议.三是运用大数据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ChatGPT 能够帮助记者分析和解读新闻事件,为

其提供更加深入的报道.如果接入 GPT-4,就能

够进行数据可视化操作,生成数据新闻报道,因此

结合多模态素材,ChatGPT 能够生成融合式新闻.

四是 ChatGPT 能够自动校对和修订文章,进行语

言矫正.五是 ChatGPT 强大的机器翻译能力有

助于国际新闻的生成和传播.[15]经由 ChatGPT 辅

助的新闻写作可以提质增效.

自 ChatGPT 发布以来,在美国有广泛影响的

科技新闻媒体 CNET 便 启 用 它 来 撰 写 理 财 类 文

章,而新闻网站 Buzzfeed也宣布将运用 ChatGPT

报道新闻.

(四)新闻推荐:用户导向的显性化

ChatGPT 个性化推荐与传统的算法推荐存在

着较大不同.在数据来源上,传统的推荐算法收集

了用户的过往浏览内容、历史行为、社交关系等数

据,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户潜意识的、间接

性的与隐性的数据.而 ChatGPT 主要依托大模

型语料和用户的提问(prompt)数据,因此更多的

是用户主动发问的、直接提问的与显性的数据.在

推荐原理上,传统的推荐算法包括基于内容、基于

用户协同过滤、基于语义、基于时序流行度的多种

算法,虽然综合程度较强,但是无法较好地解决用

户在阅看新闻时冷启动的问题.而 ChatGPT 主

4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