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研究所简介

发布时间:2022-9-2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东海证券研究所简介

东海证券 研究所介绍东海证券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常州证券。2003年5月,在行业大潮转折之际,常州证券改名为“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第十家创新试点券商。2013年7月公司改制为“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16.7亿元。10多年来,东海证券经历了证券市场的变革和洗礼,一路稳健发展,营业网点从7个发展到80家营业部和8个分公司,客户数量从12万发展到100余万户,集团员工人数从170人发展到近3000人。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拥有完整的业务架构,下设研究部、机构部、综合行政部,有较全面的业务覆盖体系及丰富的产品研究体系。研究所的队伍构成以博士、硕士为主导,整体队伍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实力,研究成果受到业内人士和客户的好评。研究所坚持特色的主题研究,结合中国新经济的发展脉络,对大消费、医药健康、TMT、高端装备制造、资源品、能源环保、金融地产等领域的研究力量进行了重点配置,通过对行业和个股的深入研究,陆续挖掘出一批具有较大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总量研究包括宏观策略、金融工程、固收、资产配置等,深入分析宏观形势...
[展开]
东海证券研究所简介
粉丝: 0
文本内容
第2页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东海证券研究所介绍

02.

03.

04.

05.

06.

大消费领域

医药大健康领域

电新、周期、高端制造领域

总量及银行领域

研究所所长、副所长

07.

研究所定位与发展理念

第3页

东海证券 研究所介绍

东海证券

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常州证券。2003年5月,在行业大潮转折之际,常州证券改名为“东海证券有限责

任公司”,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第十家创新试点券商。2013年7月公司改制为“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

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16.7亿元。10多年来,东海证券经历了证券市场的变革和洗礼,一路稳健

发展,营业网点从7个发展到80家营业部和8个分公司,客户数量从12万发展到100余万户,集团员工人

数从170人发展到近3000人。

研究所

成立于2007年,拥有完整的业务架构,下设研究部、机构部、综合行政部,有较全面的业务覆盖体系及

丰富的产品研究体系。研究所的队伍构成以博士、硕士为主导,整体队伍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具有较

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实力,研究成果受到业内人士和客户的好评。

研究所坚持特色的主题研究,结合中国新经济的发展脉络,对大消费、医药健康、TMT、高端装备制造、

资源品、能源环保、金融地产等领域的研究力量进行了重点配置,通过对行业和个股的深入研究,陆续

挖掘出一批具有较大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总量研究包括宏观策略、金融工程、固收、资产

配置等,深入分析宏观形势和市场走势,深度挖掘投资机会,提出前瞻性、实用性的投资建议和发展建

议。

2009年、2010年连续在第七届、第八届新财富评选中获得最具潜力研究机构第三名;

2009-2012年,在“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中,东海证券的核心研究团队连续四届上榜;

2011年,深交所举办的论坛征文评奖中,论文《新兴产业估值方法国际比较与论证》荣获优秀论文二等

奖;

2012年,在首届金罗盘券商研究能力评价活动中,东海证券研究所摘得最佳券商研究团队短线组的桂冠;

2019年,研究所完成中国证券业协会重点研究课题《区块链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组织中的应用研究》,课

题获中国证券业协会2019重点课题优秀奖;

2021年,《“双循环”与常州发展》获得常州市经济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东海证券是唯一获奖的

企业单位。

第4页

研究所定位与发展理念

研究所定位

东海证券研究所立足于对内服务,并逐渐对外;结合常州的上市公司及产业布局,开展有特色的行业研

究。研究所倡导总量与行业研究结合,在“资产配置与行业比较”方面研究形成特色。同时研究所结合

自身实际情况,“扎根常州、对接上海”,走特色化与差异化的研究模式,充分发挥公司在常州地区的

优势,正在打造以常州产业为基础的明星研究团队,重点对常州本地上市公司和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展

开重点研究,适时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东海研究的优势和特色。

研究所发展理念

在卖方研究竞争日渐白热化的阶段,研究所的发展趋势也从“对内”转向“对外”,再向“对内、对外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证券公司内部如何对研究赋能,打造“研究+投资+投行”的专业形象;对外

如何与各业务线协同,获得市场定价。东海证券研究所坚持“研究创造价值”的导向,并向发展有特色

的研究路线探索。

➢ 人才建设。研究所的队伍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建立了良好的“传、帮、带”体系,倡导团结互助的

研究氛围,在跨行业领域的研究形成特色。

➢ 研究方向。总量部门与行业联合,打造“资产配置与比较”的系列精品报告。搭建各行业研究框架,

以模块化的思维进行主题性研究。坚持复盘与海外比较,形成可持续跟踪的研究体系。

➢ 价值导向。立足于基本面研究所,结合产业思维,提供前瞻性的深度研究。同时针对重点行业的上市

公司进行深度覆盖,保持长期紧密跟踪,挖掘长期、深度价值。

第5页

研究所所长

谢建斌

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

华东理工大学MBA、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近12

年证券研究、11年化工实业工作经验。

2022年2月加入东海证券;此前历任东方证券基础化

工分析师、申万宏源石化首席分析师等。具有丰富的

实业经验,曾就职于中化国际、中海油壳牌、阿克苏

诺贝尔涂料等公司。

具有完善的周期行业研究框架,专注于资产配置以及

石化、化工上市公司研究。对原油、石化产业链及大

宗商品贸易等研究独树一帜。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2020、2021年化工第二名

;2016-2018年石油化工第三名。

代表作:

《资产联动下的周期规律——资产配置框架与行业比

较复盘深度报告》

《油价与经济周期,新材料成长之路破局——当前石

化周期与未来趋势展望深度报告》

第6页

研究所副所长

胡少华

东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正高级研究员,自2014年起从事证券

研究,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和市场策略研究。

曾从事期货研究3年,获得2013年度证券时

报、期货日报“最佳棉花期货分析师”。

2012年度郑商所“高级分析师”。

2012年度大商所“十大期货研发团队”成员

。参与过国家、部、省市重点课题研究20多

项,出版有专著一部,有较丰富的证券研究

、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工作经验。

第7页

宏观策略

刘思佳 宏观策略分析师

5年宏观研究经验。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研究框架的搭建,善于把握经济形势的判断,长期跟踪货币、财

政政策的变化,致力于周期轮动、资产配置的研究。所著文章曾发表于《中国证券》,并收录于论文集

中。

李 沛 宏观策略分析师

四川大学经济学学士,圣安德鲁斯大学银行与金融学硕士,CFA Level3 Candidate。4年证券研究经验

,具较系统的总量分析框架,主要负责海外策略与行业比较。此前覆盖专题主要涉及:俄乌冲突对资产

价格影响研究、美联储加息及美债收益率倒挂影响复盘、经济周期与行业比较框架研究、碳中和战略下

投资机遇与展望、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复盘历次全球疫病大流行影响等。

领域:总量

高旗胜 宏观策略研究员

谢菲尔德大学金融学硕士,中级经济师,CFA三级候选人。四年经济研究经验,曾就职于清华大学五道

口金融学院任中级研究员、港资地产上市公司合生创展从事投研工作,具备完善的宏观经济研究框架。

多次参与中央部委、北京市金融局、国有大行等单位委托的重大金融政策课题研究,曾在《当代经济》

《农村金融研究》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并被(全文)转载。

第8页

市场及组合

王洋 市场及组合分析师

致力于技术分析十余年,对波浪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熟练的运用,对大盘的运行规律有较强的把握与感知。最

近的行情分析中,对开始于2021年12月的大盘的大幅回落,能通过技术分析提前敏锐的捕捉并准确的进行了

预判。

领域:总量

金融工程

丁竞渊 高级分析师

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东海证券衍生产品部研究员,

东海证券信息技术中心项目经理,东海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等。曾就职于长江计算机集团、上海金融学院等

企事业单位。拥有丰富的量化数据分析、量化策略研究、程序化交易平台开发经验,对金融衍生品、人工智能

在投资策略中的应用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多次参与国家、部、省课题研究,获中国证券业协会2007年科学

技术创新奖、中国证券业协会2019年重点课题优秀奖。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

区块链赋能多层次资本市场》,参与编写专著《Cellular Automata-Simplicity Behind Complexity》负责

Cellular Automata based Artificial Financial Market章节。

王鸿行 资深高级分析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学学士,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证券研究、2年银行工作经验。曾任职中原证券银

行业研究员、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经营分析经理。具有完善的银行业研究体系,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银行

业运行周期有较深入研究,熟悉上市银行基本面。

银行

领域:银行

第9页

成 员

丰 毅 首席分析师

英国华威大学经济学硕士,7年以上二级市场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拥有卖方、买方复

合研究经验,曾作为中信建投轻工行业团队核心成员多次上榜新财富、金牛奖等前

五名,曾作为方正证券纺织服装行业首席分析师获得新浪金麒麟新锐首席分析师。

擅长门店型消费业态研究及消费行业深度竞争对比。

任晓帆 医美行业分析师

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学硕士。3年证券研究经验,具备成熟的行业分析框架和个股研究功底,

目前负责对医美、化妆品行业进行深入研究跟踪,重点覆盖玻尿酸、肉毒素、功效性护肤

品、植发等细分赛道。

领域:大消费 团队人员

赵从栋 食品饮料分析师

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5年证券研究、1年白酒企业工作经验,曾任职景芝酒业技

术中心研究员。对白酒、啤酒有系统性研究,具备金融、食品饮料复合背景。

首 席

第10页

成 员

首 席

杜永宏 首席分析师

复旦大学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金融MBA,实业金融复合背景。4年余知名三甲

医疗机构、上市药企学习工作经历,熟悉临床实践、新药开发等相关工作;10年

余证券金融从业经验,先后就职于浙商证券、太平洋证券、华鑫证券等金融机构

,历任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首席研究员、行业与公司研究部负责人

等职务。对医药生物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感悟,擅长基本面研究挖掘优质价值股

成长股。

领域:医药大健康 团队人员

陈 成 资深高级分析师

中国海洋大学工学硕士,4年行业研究经验,曾就职于华鑫证券,历任医药行业研究员

。具备化学药、生物药、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研究经验,注重基本面研究分析,

对医药生物行业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第11页

吴骏燕 建筑建材、化工分析师

江西财经大学注册会计师学士、法国克莱蒙费

朗一大管理学硕士,6年周期行业研究经验,

拥有扎实的地产、建材等周期行业研究水平,

并对周期新兴材料进行跟踪研究。

张季恺 石化及军工分析师

哥伦比亚大学企业风险管理硕士、南开大学化

学学士。3年以上证券研究经验,学习期间曾

以共同作者在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发表论文。对原油、天然气有系统性研究,具

备金融、化学、化工复合背景。

建筑建材及石化军工

领域:资源品与周期

周啸宇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组组长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本科毕业,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5年证券研究经验,历任东海证券研究所电子行

业分析师、TMT行业组组长,拥有丰富的高端制造行业研究经验,对光伏、锂电、风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

深入跟踪研究。

领域: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黄涵虚 汽车行业资深高级分析师

北京大学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就职于

上海证券研究所。五年证券研究经验,主要覆

盖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传统燃油车、新

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及上下游供应链具备一定研

究积累。

领域:高端智能制造

家电及汽车

王敏君 家电行业高级分析师

中央财经大学本硕,曾赴英国伯明翰大学交流

。曾就职于西部证券研发中心,三年证券研究

经验。研究领域主要覆盖大家电、清洁电器、

投影、家电零部件等方向,近期聚焦家电行业

转型进展,善于结合产业链数据进行行业动态

跟踪。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