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1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1
01目录
西藏农牧学院简介 ‥‥‥‥‥‥‥‥‥‥‥‥‥‥‥‥‥‥‥ P01
植物科学学院 ‥‥‥‥‥‥‥‥‥‥‥‥‥‥‥‥‥‥‥‥‥ P05
动物科学学院 ‥‥‥‥‥‥‥‥‥‥‥‥‥‥‥‥‥‥‥‥‥ P16
食品科学学院 ‥‥‥‥‥‥‥‥‥‥‥‥‥‥‥‥‥‥‥‥‥ P25
资源与环境学院 ‥‥‥‥‥‥‥‥‥‥‥‥‥‥‥‥‥‥‥‥ P29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 P43
电气工程学院 ‥‥‥‥‥‥‥‥‥‥‥‥‥‥‥‥‥‥‥‥‥ P47
公共教学部 ‥‥‥‥‥‥‥‥‥‥‥‥‥‥‥‥‥‥‥‥‥‥ P50
考生问答 ‥‥‥‥‥‥‥‥‥‥‥‥‥‥‥‥‥‥‥‥‥‥‥ P52
2024 年普高计划一览表‥‥‥‥‥‥‥‥‥‥‥‥‥‥‥‥‥P54
校园风景 ‥‥‥‥‥‥‥‥‥‥‥‥‥‥‥‥‥‥‥‥‥‥‥ P55
联系方式 ‥‥‥‥‥‥‥‥‥‥‥‥‥‥‥‥‥‥‥‥‥‥‥ P56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1
西藏农牧学院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之一,溯源于 1958 年在陕西咸阳创建的西藏
公学,1965 年西藏公学改名为西藏民族学院,1971 年在林芝设立迁校筹建处,计划整体回迁西藏办学,
1974 年根据自治区党委决定改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
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1 年与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2016 年经教育部批
准恢复设立西藏农牧学院。
学
院
简
介
学院规模
在校师生
学校位于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西藏林芝市,校园占地面积 1292 亩,总建筑面积 29.03 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 6.11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70 亿元。馆藏纸质图书 66.2 万册,建有完备的电
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有电子图书 145 万种。设有 22 个正处级单位,其中教学科研单位
9 个: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
学院、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7315 人、研究生 710 人,有成人教育学生 1128 人。现有教职工
568 人(含援藏干部 9 人、博士服务团成员 2 人),专任教师 457 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 185 人,
占 40.4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313 人,占 68.49%,其中博士学位 61 人,占 13.35%。有全国优秀
教师 3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人,国家万人计划创
新领军人才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1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6 人,
农业部牦牛体系岗位科学家 1 人,自治区政府津贴专家 3 人,自治区教学名师 6 人,全区脱贫攻坚先
进个人 2 人。
02
涵盖专业
教学设施
教育经费
学校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自治区重点学科 10 个。现有作物学、林学、兽医学、水利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草学 8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兽医、风景园林、
能源动力、土木水利 5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本科专业 36 个、专科专业 21 个,广泛涉及农、牧、
林、水、电、生态、环境、食品、工程等领域,与全区经济建设紧密相关。有农学、林学、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 个。有“新工科”建设项
目 7 个、“新农科”建设项目 5 个、“新文科”建设项目 2 个。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 门(《植
物生理学》)。
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平台 12 个,其中国家野外观测站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教育
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1 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观测站 2 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1 个、自治区
级科研平台 6 个。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55 个,教学实验室 65 个。建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
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自治区重大科技
专项项目示范基地、自治区级林芝藏猪农业科技园区、自治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自治区重点建
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多个基地和园区。
“十四五”以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立项资助课题 303 个,到位经费 13899 余万元,皆面向西
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原生态领域,“特色农业”和“产学研结合”特征明显。成功申报立项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项目 1 项,经费 2745 万元,国家自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1 项,经费 260 万元;国
家自然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14 项,经费共计 474 万元;国家自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
10 项,经费共计 657.91 万元;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聘用人员项目 2 项,经费共计
560 万元;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 1 项,经费 1950 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4 项,其中西藏自治
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项。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3
科技成果多元转化
学生培养
学校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主战场,实现科技成果多元转化。积
极承担“林芝山地沟口藏猪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
范”“班戈县畜牧业综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西藏自治区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西藏自治区中(藏)
药资源普查”等项目。深度参与青稞增产、牦牛育肥、藏猪产业发展、藏药材驯化育种、藜麦推广、
茶叶种植、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那曲植树、巨柏移植、中药栽培、牦牛常发传染病综合防控关键
技术、西藏青稞病虫害生态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畜禽疫病防治、特色林果资源利用、古树名木调查、
高寒草地恢复等重点项目。为 20 余家企业长期提供技术支撑,与 3 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技术转让、
配方及加工工艺许可使用合同。学校专家执笔起草《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藏药
材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林芝地区藏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30 年度)》和《西藏自治区藏
猪产业发展规划》。在各地市建立 10 余个科技示范基地。“十四五”以来,承担“三区”人才支持计
划科技人员专项培训、万名专家服务基层等各类培训 47 个班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2260 人次、农牧
民 2369 人次。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近五年来,在全国竞赛、学科竞赛中获奖 190 余项,尤
其是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实现西藏高校在该赛事中特
等奖零的突破;荣获全国第一届华维杯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第
七届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第六届全国大
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第五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铜
奖各 1 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各 1 项。
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实行开放办学。中组部、
教育部、团中央等单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大学、
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大批援藏干部到校开展教育援藏工作,与中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内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多次承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学术会议,有
力推进了学校发展。
04
学校秉承“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校训和“爱国、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大力弘扬“老
西藏精神”和学校“筹建精神”,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办学定位和“高原农业、
高原生态、高原水电”三条主线,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个政治标准,
按照“爱西藏、爱专业、实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努力培养“靠得住、下得去、
用得上、干得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迁校筹建以来,为西藏培养和输送了 3 万余
名全日制专业技术人才,成为西藏各级领导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的摇篮,涌现出一批杰出校友
代表。
学校将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
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比较优势)、突出两大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三大提升(提
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深化四项改革(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
系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改革,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岗位聘任与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事
分配改革,以‘和谐、绿色、高效、人本’为核心的保障体系改革)、促进五个转变(从规模扩张向
质量提升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有限协作向开放协同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
从均衡发展向扶优扶强转变)”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办学水平,显著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以
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面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急需学科专业,面向高原区位
优势稳固发展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农、工、理、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建成高原特色突出、国内知
名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农牧大学。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5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位于藏东南,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市腹地。学院前身为 1958
年创建的“西藏公学”农科班(西安咸阳办学),于 1974 年搬迁至林芝称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农
科班,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办学后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农科班改为农学系,2006 年经院系调整、
专业整合,成立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09 年更名为植物科学学院。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坚持“立足西藏、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结合西藏实际,凝炼出“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办学理念,以“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的政治定位为育人标准,为西藏各级行政管理、农业院校及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一线农技推广服
务机构等部门培养近 5000 多名人才,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
积极重要的贡献。
学院以作物学科为引领,包括作物学、植物病理学、蔬菜学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创办了 211 协
同创新中心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研究方向。目前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研
究生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等并重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体系。学院下设农学、植保、农经、园艺四
个教研室,有农学、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园艺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
程 7 个本科专业,作物生产技术、工商管理、园艺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等专科专业,作物育种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 6 个硕士
专业方向。其中农学专业被列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西藏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并于 2012
年被列为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学院拥有 8 个校内教学实验室,其中 4 个西藏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包括高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西藏高原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西藏高原资源昆虫与应用昆虫
实验室和植物病理学与微生物学实验室。现有教学实习农场、实习果园 2 个校内实习基地,以及拉萨
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基地、林芝米林县娘龙村实习基地、林芝八一镇实习基地、鲁朗镇实习基地、
米瑞乡实习基地 5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具备本专科和研究生培养所需完善的软硬件条件,为高素质、
强动手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植物科学学院 Introduction to the college
一 学院概括
06
长期以来,学院重点依托西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物种资源,重点围绕黑青稞、藜麦、油菜、
玉米等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种质创新与利用、高原作物植保、高原农业经济发展开展教学与科
学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特别是在高原作物生态地理、野生油菜起源与演化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先后主持科研项目 142 余项,年均科研经费 560 余万元,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西藏自治区科
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专利 30 余项。植物保护学教学团队获得西藏自治
区级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总计立项 46 余项,年均教改项目经费 100 万元,获得国家级教
学成果三等奖 1 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1 项。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计划项目年均经费近 10 万元,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能力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有 3 名学生获得
自治区“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 5 人,自治区级 2 人。
未来,学院将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立足懂农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围绕服
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区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山水林田系统治理等方面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教
学与科学研究,为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研究型学院而奋斗。
学院重点围绕学校提出的“高原农业、高原生态”两条主线,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充实学科实力,
加快服务“三农”步伐,逐步形成了高原作物学科群。2016 年完成农业硕士学位点评估,并按照国家
规定将农业推广硕士改为农业硕士,并下设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业管理与农村发展 4
个方向;2018 年 10 月完成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点的评估工作,并获得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权点。现拥有 3 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学科,4 个校级重点学科、4 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及西藏高原
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平台和 2011 协同创新中心。7 个本科专业,6 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开展本科、
专科和研究生教育。
二 学科与专业建设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7
五 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拥有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结构合理
的富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 51 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 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津贴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名。
学院近五年新引进硕士学历专业教师 9 人,在职教师提升博士学历 3 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6 人;
通过“西部之光”、“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养”及到对口援藏院校短期培训等形式在职培养 11 人。
三 师资队伍
四 人才培养
多年来,学院坚持“立足西藏、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扎实开展“双万计划”,建设重点学科,
培育教学团队,培育精品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人才培育。自 2015 年开始,我院全面组织实
施了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改革,形成了农学、园艺、植保低年级大类培养,高年级分类培养的新型培
养模式,逐步实现学分制管理。近年来,我院大创总计立项 62 项,国家级 16 项,自治区级 38 项,校
级大创 8 项,项目经费 40.5 万元。连续多年开展植物生产学技能竞赛、管理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在全国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经济类一等奖。
学院大力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建立完善促进科研工作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
研工作。2016 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4 项,省部级项目 41 项,累计科研经
费达 2011 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311 篇,其中 SCI 收录 12 篇,
EI 检索收录 5 篇,一级学报 56 篇,核心期刊 93 篇。出版学术专著 6 部;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
等奖 1 项,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 项,发明专利 1 项,科研工作实现从量的增
长到质的增长转变。
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以王建林
教授为带头的黑青稞研究团队,在隆子县开展黑青稞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连续两年现场测,亩产
增产月 100 千克;同时学院 10 多名专家教授长期参与自治区“三区三州”服务工作和新型职业农民技
术培训工作。其中农学教研室获得自治区粮食之心集体奖,多名专家在自治区脱贫攻坚战中立功。
08
一、农学(本科)【专业代码:090101】
西藏农牧学院农学专业前身是 1972 年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农科,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
藏农牧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开始本科教育;2003 年本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开始招收
硕士研究生,2007 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是西藏农牧学院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
本专业综合实力在西藏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学院农学专业依托高原特有的青稞、油菜、玉米等作物种质资源、复杂的物
种生境和多样化的耕作制度,以服务西藏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为宗旨,注重既突出完整作物学理论体系,
又突出西藏高原独特地域特色和西藏农业生产实际的地方特色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室内实
验与室外实习相结合,农事劳动和技能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形成了独具
地域特色与优势的农学专业。
现有国内知名专家 1 名,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1 人,
西藏自治区教学名师 1 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2 名,高级职称 14 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
近 31 项、自治区级各级各类项目百余项,出版科研专著和特色教材 8 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10 余项,
国内外各类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在青稞、油菜、玉米等作物的创新性研究中具有很强的科
研和教学实力。曾入选西藏自治区教育部“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育计划”、“农学特色专业建设”、
“作物生产质量提升计划”、“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并荣获 2018 年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粮安
之星”先进集体。
本专业校内拥有西藏自治区级高原作物分子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等 3 个实验室
和 1 个校内实践基地,并与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农科院、农业推广站等单位共建了具有相对固定的生活、
学习条件,便于学生进行长期住宿、生活、实习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本专业曾荣获西藏自治区农学
特色专业建设特等奖,近 5 年内获得省部级奖励 6 项,建设西藏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 1 个。
专业概况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09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政治过硬、一心为农,掌握农业科学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
基本技能,善于运用大数据,能在高原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农业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
主导作用,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复合型(动手能力强、能创新)人才,与西藏农牧学院“博学为农 精业兴藏”的办学定位一脉相承。
西藏高原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普通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种子学、农业生态学、
农业推广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标准化与安全化生产、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
土壤肥料学、基础气象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等。
包括科研技能训练、大田常规耕作技术、作物生产实践、作物育种技术、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课程实践、军事训练、寒暑假社会实践等,不少于 40 周。
本专业基础理论宽厚,实用性强,适合就业领域和行业广泛,所培养的毕业生既可选择农业行政
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涉农岗位、农业推广组织、农业企业、农业银行、农业基层单位等组织机构,
也可到农业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组织管理、技术决策与推广、金融、农业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
10
二、园艺(本科)【专业代码:090102】
现有专任教师 10 人,其中硕士 8 人,博士 1 人,同时在读博士 2 人;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
参与由宁夏大学主导,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参与的虚拟教
研室,可利用虚拟教研室师资开展相关教研活动。
师资力量
专业概况
团队专业建设
园艺专业由建校以来的果林专业发展而来,2001 年开始招生。主要学习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
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应用型人才。达到培养要求的毕业生授予农学
学士学位。
一是本专业老师紧密结合西藏园艺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围绕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园艺植物栽培、
园艺设施等领域开展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项目等资助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二是吸收、引进国内外新型教学理念,
并结合实际探索构建了“技能应用型”的园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法”和“三结合”的
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充分应用于本科教学,促进着人才培养水平的稳步提升。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11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毕业生具备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不同种类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
生长发育规律、设施和露地栽培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园艺植物新品种培育的
基本理论知识和杂交授粉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贮运特点及加工方式等方面的理论
知识和品质分析基本技能。此外,还需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肥料学、基础气象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园艺植物昆虫学、
园艺植物病理学、植物组织培养、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产
品贮藏加工学、设施园艺学等。
毕业生一是可在中职学校、科研单位从事园艺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二是可在相关企业、事业单
位从事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新品种培育及良种繁育、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三是可继续攻读园艺学科相关方向(蔬菜学、果树学、观赏园艺学、茶学、设施园艺学等)的硕士学位,
提升学历后再就业;四是可在涉农相关单位从事农业方面的相关工作,或应用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创业
就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政治立场坚定;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爱西藏、爱专业、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
具有扎实的园艺植物栽培、新品种培育、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园艺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
操作技能,能适应新时期园艺产业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基地建设
校内有实习果园、实习农场(包括温室大棚、露天实验实习基地)等 20 余亩,建有园艺专业综合
实验室;校外依托相关企业建有参观实习基地。完全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对实验实践基地的需求。
12
三、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代码:090103】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16 人,自治区教学名师 1 人,教授 6 人,研究员 1 人,副教授 2 人,其中
具有博士学位 2 人,在读博士 2 人。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项目
10 余项,多项横向项目,获得科研经费 10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收录 10 篇,
一级学报 20 多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65 余篇;出版乡土教材 3 本。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优势与特色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综合治理方面的基本理
论和知识,以及植物有害生物识别、发生规律、监测预报和防治等基本技能,且熟悉与农业生态和植
物保护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植物保护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
研究能力、研究潜能和创新意识的能适应我区植物保护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
毕业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普通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包括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生产劳动、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与论文、社会实践等,
不少于 41 周。
本专业立足西藏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精良,拥有 2 个教育厅高校
重点实验室。
主要从事各级农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农业病虫害监测与综合管理、防控技术推广与
应用、生物农药开发与利用等。毕业生适合到植物保护、植物检疫部门和相关科研及教育等企事业单位、
行政部门工作,也可继续在本校和其他高校及研究单位攻读硕士学位。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13
四、森林保护(本科)【专业代码:090503】
本专业现有教师 11 人,自治区教学名师 1 人,教授 2 人,研究员 1 人,副教授 4 人,其中具有博
士学位 2 人,在读博士 2 人。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课题 6 余项,
多项横向项目,获得科研经费 600 余万元;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 收录 6 篇,一级学报 20 多篇,
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35 余篇;出版乡土教材 2 本。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富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吃苦耐劳,有一定的文秘写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具有森林有害生物识别、发生规律、监测预报和防治等基本技能,且熟悉与林业生态和森林保护有关
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森林保护学、森林培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
好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我区林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
予农学学士学位。
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化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树木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森林培育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
林木化学保护等。
包括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生
产劳动、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与论文、
社会实践等,不少于 37 周。
主要从事各级林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
行政管理、森林病虫害监测与综合管理、城
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开发与利
用等。毕业生适合到森防站、园林绿化、种
苗生产基地、植物检疫部门和相关科研及教
育等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工作,也可继续
在本校和其他高校及研究单位攻读硕士学位。
14
五、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代码:120301】
本专业现有教师 15 人,自治区优秀教师 1 名。五年来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 30 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 项,中科院横向项目 1 项,教育部科研课题 7 项,西藏
自治区教育厅课题 16 项,支配科研经费 500 余万元;承担省级教研(教改)项目 10 余项,累计支配
经费 2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一级学报 10 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
专著 5 部,参编著作 5 部。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具
有爱国主义精神,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管理科学、经
济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
能力,具有扎根基层的献身精神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能适应农(林)企业、教育科研
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制四年,毕
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会计基础、统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
农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农业经济学、财政与税收、农村金融学、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等。
包括劳动技能训练、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文献综述与“三农”问题调查、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
不少于 30 周。
毕业生可在各类农(林)企业、金融机构、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
推广与发展、经营管理、农村建设等方面工作。毕业生也可在本校及全国范围内报考相关专业方向的
硕士研究生。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15
六、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代码:120302】
本专业现有教师 15 人,自治区优秀教师 1 名。五年来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 30 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 项,中科院横向项目 1 项,教育部科研课题 7 项,西藏
自治区教育厅课题 16 项,支配科研经费 500 余万元;承担省级教研(教改)项目 10 余项,累计支配
经费 2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一级学报 10 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
专著 5 部,参编著作 5 部。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经济学和
管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素养和农村发展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三农”问题和“三农”文化,系统接受
现代农业技术与推广、现代农业的理论素养和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实践训练,掌握农村
区域发展和规划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
强可塑性和社会适宜能力“会规划、善管理、能创新”的 “一懂两爱” (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 的
复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会计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学概论、农
业推广学、农村社会学、农业和农村经济学、农村发展学、农村区域发展实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发展规划与设计实验、农业项目管理与投资评估等。
包括劳动技能训练、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文献综述与三农问题调查、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
不少于 30 周。
毕业生能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和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就业与
创业,从事农村发展战略规划与决策管理、农业项目管理与投资评估、现代农业产业开发与产业化经
营、涉农产业组织设计与运营管理、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懂技术、擅管理、会经营、能发展”
的管理型技术人才(农业 CEO)。
16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最早源于 1958 年西藏咸阳民院牧医科,1972 年为西藏民族学院西
藏林芝筹建处创建的农牧系,1974 年为西藏民院林芝分院牧医系,2010 年 10 月 27 日更名动物科学学院。
历经 60 余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并重的多层次、
多规格的办学体系。学院现有教职工 48 人(含援藏干部 2 人),其中教授 15 人,副教授 14 人,讲师
11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14 人,硕士学位的 24 人,硕士生导师 26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动物科学学
院现有西藏自治区创新团队 2 个,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4 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1 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 人,全国农业推广标兵 1 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专
家 2 人,国家林草局教学名师 1 人,西藏自治区学术带头人 3 人,西藏自治区畜牧业首席专家 1 人,
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 4 人,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巾帼标兵 1 人,西藏自治区教学能手 2 人,西藏自治区
“五四”青年奖章 3 人,西藏自治区教学名师 3 人。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在高原地区开展研究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
学院目前有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 3 个(畜牧学、兽医学、草学);校级重点学科 5 个(动物遗传
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草学);拥有 2 个省级科学研究中心(西
藏自治区高原疫病防控检测中心,西藏高原饲料加工研究中心);3 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
种与繁殖实验室、高原动物疫病检测中心、临床兽医学实验室);3 个校级研究中心(高原藏猪研究中
心、高原水产研究中心,高原草业研究中心);有 4 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
草业科学),1 个高职高专专业(畜牧兽医),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兽医学、草学、兽医专业学位、
畜牧专业学位)。目前在校生 1333 人。
动物科学学院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
一 学院简介
办学定位: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
农”。
办学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
己任,致力于西藏农牧业发展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
和科技支撑。
发展目标: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研
究型学院。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二 一流专业、特色鲜明
动物科学学院现有 4 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草业科学),其中动物科学、
草业科学、动物医学为西藏自治区一流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为国家新农科建设点;动物科学、动物医
学为国家卓越农林特色专业;动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草业科学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17
培养理念: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
培养体系: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素质提升、人格塑造”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
用得上、干得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来,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获得自治区
级教学成果奖 4 项,其中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建设有自治区精品课程 8 门,其中 2 门为西藏自
治区一流课程。出版教材 20 余部,出版专著 9 部。建设有 1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草业科学实验室),
26 个校外实习基地,为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
动物科学学院以畜牧学为重点发展学科,建设有高原家畜健康养殖平台,同时组建西藏高寒生态
畜牧业体系研究团队,目前已开展了 10 个方向的研究。
1、学科发展趋势
根据西藏固有畜禽品种资源的种质特性、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对优质抗逆畜禽品种的需要,进
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和构筑学科平台,使主干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区内一流水平。结合我
院畜牧学科和兽医学科前期研究基础,其中,藏猪藏鸡、牦牛的遗传改良和疫病防控、饲草饲料开发
等方面有重要突破,形成并发展该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社会对本学科的需求
西藏生态环境独特,地理地貌复杂,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藏北高原,平均海拔 4500 米
以上,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藏南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藏东高山峡谷,
三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18
山顶终年积雪,山腰森林茂密。喜马拉雅山地,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
充沛,森林茂密。全区耕地面积为 342.16 万亩,草场面积为 13.0 亿亩,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
油菜等,家畜主要有牦牛、黄牛、犏牛、绵羊、山羊、兔、藏猪、藏鸡等,西藏植物动物区系丰富,
森林类型复杂多样。
挖掘利用西藏特有畜禽种质资源,培育优质抗逆新品种、利用和开发西藏饲草资源、研究西藏高
原特有畜禽疫病防控,需要“草畜病”相关学科的保驾护航。对增加老百姓收入和实现固边稳藏重要
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3、学科发展思路
结合西藏需求和我院前期学科发展的实际,整合学科资源,做符合西藏特点和经济发展所需的以“畜
牧学”为主的“草畜病”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大团队和大平台,依托地方畜禽资源,围绕国家战略,
紧密结合地方畜牧产业需求,提升学科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4、学科发展总目标
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走重点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
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目标,实现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的有机结合,以争取“西
藏高原生态畜牧业体系研究团队”建设成国家级重点研究团队,经过五年的建设在畜牧学科博士学位
点的申报上基本符合条件。为西藏农牧学院实现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地方大学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四 一流平台、促进成才
学院积极响应自治区大力发展牦牛、藏香猪产业和生态强边的政策,聚焦养殖业,为“养肥一头牛”,
搭建“草畜病”平台,组织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动物科学学院现有 3 个科研团队,分别为高原藏猪研究团队、高原疫病防控
研究团队和高原牧草研究团队;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3 个:分别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高
原动物疫病检测中心、临床兽医学实验室;2 个省级科学研究中心,分别为西藏自治区高原疫病防控检
测中心和西藏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3 个校级研究中心,分别为高原藏猪研究中心、高原水产研究中心
和高原草业研究中心;5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预防兽医学硕士、畜牧专业学位硕士和兽医专业学
位硕士;1 个教学科研实习牧场、1 个草业科学实习基地和 1 个兽医门诊。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19
1、研究内容
动物科学学院主要科学研究有:藏猪品种资源保存和优质特色性状基因发掘利用、藏猪本品种选
育技术研究及应用、藏猪高原低氧适应基因挖掘与分子机制鉴定、藏猪冬季非粮饲粮开发利用研究与
示范、牦牛重要疫病防控基础和技术研究、藏猪疫病流行病学与防控技术研究、藏鸡病原生态学与分
子流行病学研究、高海拔对牛、羊饲料转化的影响和高原饲养新模式研究、西藏牧草种质资源培育、
麦宾草种质资源评价及选育、退化高寒草甸人工牧草建植技术集成与示范、草原鼠害综合防治试验及
建立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等方面研究。
2、科研平台
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学校兽医专业教学条件已达到区内先进水平,拥有“兽医微生物与传染病实
验室”等 18 个教学实验室,其中“高原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实验室”等 3 个为西藏高校重点实验室,设
有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1 个,建有校内实习基地“实习牧场”、“草业科学实习基地”和“兽医临床实
训大楼”,建有野外研究台站“羌塘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3、科研合作
动物科学学院现已区内外 10 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
4、科研成果
近五年,动科院累计到位科研经费 8400 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 17 项,省部级项目 62 项,其
他科研项目 10 余项。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以上的论文共 156 篇,其中核心期刊
67 篇,一级学报 58 篇,被 SCI 收录 50 篇。获得专利 10 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共 7 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 项,“西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奖一等奖”2 项,“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 项,“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项,
“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 项。
5、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以振兴行业为己任,积极为行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近年来,
学院创新形式举办了 15 期技术培训班。
近年来,我院先后与林芝地区地区行署、林芝地区农牧局、那曲市班戈县政府、林芝地区工布江
20
达县政府、宇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雏鹰集团、升阳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西藏净土尼木县藏鸡养殖场
等多家政府、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积极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优化升级。
在藏猪养殖项目上成功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依托藏猪研究中心,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推动
了我区藏猪产业化的发展。2020 年,我院获国务院脱贫攻坚奖励 1 次,1 个科研团队获自治区脱贫攻
坚奖励,6 人次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动物科学学院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师生到村民家进行“送服务,送科技下乡活动”,并组织
广大团员青年服务社会,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精心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活动。
动物科学学院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资源,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和各方面的发展。截至目前,
全区 80% 以上畜牧兽医和草业本科高级人才毕业于均本学院。
学院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近五年,本专科学生年终平均就业率在 90% 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为
100%。
我院学生工作成绩显著,获得学生工作考核第一名 1 次、第二名 2 次;荣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总)
支部 2 次;获得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优秀组织奖等校级集体表
彰 30 余次。
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西藏自治区选拔赛等省级科创比赛,获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4 项、
特等奖 3 项、优秀奖 1 项,其他省级奖励 11 项。此外,获得全国互联网 + 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1 项,
铜奖 3 项,全国挑战杯三等奖 3 项。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 2 人。
五 多元发展、创新成长
动物科学学院欢迎优秀学子报考,让你的梦想在这里启航。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21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一、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代码:090701】
草业科学教研室现有教职工 6 人,其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2 人;硕士生导师 4 人;具有博士学位 2 人;
其中,西藏自治区学术带头人 1 人,西藏自治区草业科学研究先进个人 1 人。该专业成立以来共完成
国家科技支撑 2 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农业部项目 2 项、教育部项目 6 项、科技厅各
类项目 5 项,总金额 1000 余万元。获得 3 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教材 3 部、专著 3 部,发表科技论
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5 篇。2012 年“草业科学特色专业”获西藏农牧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
获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2020 年草学为自治区一流学科,2021 年获批西藏自治区一流专业。
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 1000 余名合格的本专科毕业生。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牧草栽培与育种、草地调查与规划、草
地生态学、草地培育与保护、草类种子生产、牧草加工与贮藏、草坪建植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
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草地植物分类学、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培育学、草原保护学、草坪学、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草
地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牧草育种学、草坪经营学、牧草种子学、草原法、
植物学、普通遗传学、动物学等。
掌握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草地调查与规划、草原保护、草坪学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
草地生态学、牧草育种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保护与利用、草地畜牧业
经营与管理的能力;具备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的初级加工能力;掌握研究的基本技术,具备研究牧草
生长发育及遗传规律,牧草及饲料作物营养及加工利用、草地环境与生态工程、牧草种植与管理、草
地调查规划与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草地畜牧业调查及畜牧科技推广能力;
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训练,具有较强的应用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草业科学专
业知识分析解决牧草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在草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人工草地建植与栽培、
草产品加工与贮藏、草业技术推广、草坪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22
二、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代码:090301】
动物科学专业 2009 年获批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4 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
2019 年获批西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教师 14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6 人,讲师 3 人,
实验员 1 人;具有博士学位 4 人,在读博士 1 人,硕士 4 人;博士生导师 1 人,硕士生导师 7 人;有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 人,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
“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1 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 1 人,西藏自治区藏猪首席专家 1 人,动物遗传
育种与繁殖学科学术带头人 1 人;拥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1 个、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1 个。
拥有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1 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实验室)、教育厅工程中心 1 个(西
藏高原饲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在建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1 个(李德发院士)、柔性引进中国农业大
学专家 2 人。
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 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课题
20 余项,科研经费 35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其中 SCI 收录 20 篇 , 专利授权 10 余项,
主编教材 8 部,参编著作 6 部。
以第一完成单位及第一完成人获“西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西藏自治区“成才杯”特等奖 3 项,
全国“挑战杯”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动物科学专业全国大学生技能竞赛三等奖 1 项。目前在校
本科生 413 名、专科生 46 名、硕士研究生 30 名。
专业概况
▲ 动物科学专业参加校外竞赛活动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23
▲ 索朗斯珠院长 - 动科科学学院
◀ 动物科学专业 - 校内实习基地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高原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
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等。
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
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育体系、繁殖技术、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动物生产管理、卫生防疫、
畜产品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具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生产和动物科学
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了解动物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政策与法规。具有
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与
管理、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可在动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国家机关就任公务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的
教学和科研工作,到饲料加工、动物养殖及动物性食品生产等相关的国内外企业进行科技开发及生产
管理方面的工作,可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自主创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动物遗传育种、家畜繁
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及动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畜牧生产相关领域
的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24
▲ 动物医学专业做标本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代码:090401】
动物医学研室现有教职工 18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4 人,助教 3 人,实验师 3 人;
博士 6 人,硕士 9 人;牦牛岗位专家 1 人;获得自治区五四青年奖 1 人;自治区优秀教师 1 人;自治
区教学大赛一等奖 2 人。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项;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课题 4 项;西藏
科技厅课题 10 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获科研经费 29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
SCI 论文 34 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出版专著 7 部,参编著作 3 部。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掌握扎实的基础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以及有关部
门从事畜禽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兽医法规执行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临
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
寄生虫病学、动物检疫、畜牧兽医政策与法规等。
掌握动物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
展规律,免疫预防、诊断、治疗及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
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动物产品安全生产与评价的技能;熟悉目前动物生产过程、
了解动物防疫、环境保护、产品安全、动物进出口检疫、兽医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在各级政府部
门、农业院校、研究院所、进出境和国
内各级动物检疫机构、兽医卫生监督检
验机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及饲料、
动物药品、动物养殖和动物性食品生产
相关的企业、公司、集团以及动物医院
等单位从事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动
物药品生产和管理、动物及其产品的检
疫、肉品卫生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行政
管理、教学或科研工作。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25
食品科学学院成立于 2010 年 12 月 , 现有教职工 30 人,其中专任教师 23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4 人,
副教授 10 人;博士 2 人,在读博士 8 人,硕士 13 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 1 人,中青年科
技创新领军人才 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自治区重点学科带头人 1 人,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
人 1 人,西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1 人。学院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
三个本科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建
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检测实验室、野生生物资源评价及利用
实验室、食品工艺学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健康实验室、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等 11 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有藏药材研究、
食品加工、野生植物资源评价与利用 3 个科研平台和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西藏森林资源天
然产物研究中心 2 个研究中心;与西南大学联合成立了药用植物联合研发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在我院
设立了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藏实验站;建有藏药资源圃、食
品加工车间等 9 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 80 余项,在研项目经费 3000 万元余。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
族特色工业化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自治区“十四五”西藏特色食品资源高值化利用
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转化科研成果 2 项、经费 60 万元,完成藏药材资源普查 26 个县外业
调查工作,采集植物标本 7 万余份,发现新种 4 种、新分布 40 多种,建立西藏自治区中药资源普查成
果地理信息系统。学院教师发表各类科研论文共计 3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60 余篇、EI 收录 10 余篇;
授权国家专利 20 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 10 余部,参与制定牦牛乳行业标准 5 项、建立藏药材种植操
作规程 2 项开发产品 20 余种。在高原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与检测、藏药材资源开发
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食品科学学院 School of food science
一 学院简介
26
一、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代码:071002】
生物技术专业为西藏自治区一流专业,注重农、理结合,重点围绕西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形
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该专业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 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
家 1 名,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1 名。教师团队荣获“植物生理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
名师团队”,获得西藏自治区“工人先锋号”殊荣,并入围了“第三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名单。
建有西藏藏药材资源与开发利用创新平台、西藏农牧学院 - 西南大学药用植物联合研发中心、分子生物
学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实验室,藏药种质资源圃。完成藏药材资源普查 26 个县外业调查工作,
采集植物标本 7 万余份,发现新种 4 种、新分布 40 多种,建立西藏自治区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地理信息
系统,建立藏药材种植操作规程 2 项开发产品 20 余种。在藏药材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
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专业概况
主干课程
培养目标
就业去向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遗传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
培养具备生物技术专业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医药、农业、林业、畜牧、生态、
环保、园林等相关领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科研、生产、开发、检验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农(林)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研、生产、
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27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西藏农牧学院特色专业,西藏自治区级一流建设专业,教育部“新工科”
建设专业,该专业围绕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战略定位,在青稞、牦牛、林下资源等特色农
产品加工与贮藏保鲜教学及科研方面形成鲜明特色。该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
90%,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目前拥有国家工程中心西藏试验站 1 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2 个、科
研创新平台 2 个、校级研究中心 2 个、中试加工实验室 1 个、9 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与中国农业大
学建立了本科生联合培养、交流访学机制。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按照“爱西藏、爱专业、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要求,培养适应西藏食品行业发展需要,
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农产品加工、保藏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与品质控
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
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营养学与卫生学、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等。
通过 4 年系统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
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熟悉相关工程技术及规范;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
的产品研发、工厂规划和设计;具备现代科技观念、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
人文修养和沟通能力;具备终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
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
28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代码:082702】
我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设立于 2012 年,该专业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在青稞、牦牛、森
林资源等特色农畜产品的品质分析与检验、质量控制、监督管理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该专业拥有国
家肉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西藏实验站 1 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2 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4
个,拥有 LC-MS、GC-MS、FTIR、质构仪等高精尖检测设备,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本科生联合培养、
交流访学机制。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按照“爱西藏、爱专业、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要求,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
美、劳等全面发展,适应西藏食品行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
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检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品质分析、安全检验、质量控制、
企业管理、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食品
质量管理学、食品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与身心素质。系统掌握食品工艺、食品分析、食
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现代
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从事食品质量与
安全检测、食品生产与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可到食品及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检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从事生产管理、分析检测、
质量控制、行政监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选择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
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29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 2006 年,由原西藏农牧学院林学系发展而来,是学校最大二
级学院,有教职工 72 人(含援藏干部,其中,专任教师 64 人,专职实验员 5 人),专任教师中职称
结构上,教授 7 人,副教授 25 人;学历结构上,博士 13 人,在读博士 10 人,85%为硕士以上学历。
下设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园林、水土保持、旅游管理、植物学共 8 个
教研室,建有 1 个实验中心,30 余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现有森林培育学、植物营养学 2 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林学、风景园林 2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另与
植物科学学院和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联合招收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资源利用方向)硕士研究生,其
中林学为一级学科(正在申请林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森林培育、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
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生态 5 个二级学科方向。
开设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生态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旅游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 11 个本科专业,涉
及 4 大门类 8 个一级学科。其中,林学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园林、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另有北京林业大学西藏函授点和西藏农牧学
院函授站两个成人教育站点。
现有在校生 1827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133 人,本科生 1694 人,另有成人教育 134 人。
在校党委领导下,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院校的无私援助下,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3 项、三等奖 2 项,3 名教师获得“西藏自治区教学名师”称号;科学研究上,在高原半干旱区造林、
野生植物资源、植物营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获得国家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 项,西藏自
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5 项;人才培养方面,我院学子先后获得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为代表的 30 多个创新创业、学科专业竞赛的奖项,10 余人获得“梁
希奖学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资源与环境学院 School of food science
一 学院简介
30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代码:070502】
本专业现有教师 10 人,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3 项,西藏自治区各类科研项
目 8 项,支配科研经费 12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10 余篇;出
版专著 2 部,参编著作 1 部。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知地理科学、资源科
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管理技能,具备终身
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能力,具有扎根基层的献身精神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能适应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自然资源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等领
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自然资源学原理、土壤学、水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土地资源学、
环境学、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区域分析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所培养学生具备系统性区域思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熟悉资源环境相
关法律法规;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制自然资源图件,能对区域内自然资源进行系统性调查与评价,能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特征规划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
毕业生可考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在
各类资源环境类企业、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从事资源调查、资源评价、资源利用管理、国土
空间规划等方面工作。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就业去向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31
二、生态学(本科)【专业代码:071004】
生态学专业始建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最初由高山森林生态学起步,是我国著名高原森林生态
学家徐凤翔教授开创,逐步发展为融水分、气候、土壤与高寒生物等基础生态科学,土地荒漠化与高
寒草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生态技术应用,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设计等生态规划管理于一体,极
具高原特色的特色专业。现有专兼任教师共教师 26 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12 人,讲师 6 人,教
师中 7 人获得博士学位,另有 6 人正在攻读博士。本专业师资累积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 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余项,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4 项。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
生态学发展动态和多学科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协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
培养具有从事生态环境工程的规划、预防与监测、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生态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能
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能在生态、环境及相关部门从事科研、生
产和经营管理的创新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普通生态学、生态设计、生物学、土壤学、3S 技及其应用、生态监测与评价、城市生态学、地理
信息系统、生态工程学、污染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
▲ 色季拉山定位站(学生实习基地)
32
就业去向
1、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具
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格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不断学习
提高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基本的科研素养和运用生态学专
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
协调的能力。
2、专业技能:
具有从事生态环境工程的规划、预防与监测、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生态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在各类农、林、牧、环保、企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态监测、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环境保护、
生态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 学生仪器培训 ▲ 学生野外实习
▲ 学生进行大创实验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33
三、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代码:082503】
环境科学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之一,目前已经培养了 200 多名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建立了 9 处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 10 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博士 3 人,学科带头人 1 人。
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较好,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体系。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身体健康,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大气、水、噪声等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规划部门、
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教育和
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技术人才,能适应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环境学、普通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等。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生产劳动、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不少于 30 周。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34
就业去向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1、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具
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格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不断学习
提高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基本的科研素养和运用环境科学
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具有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和吸收利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
协调的能力。
2、专业技能:
具有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
境规划与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等领域需求技能。
毕业后能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市政部门、城建部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
工矿企业等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35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代码: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
要物质基础,本专业由此而产生。我校本专业 2001 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专兼职教师 7 人,其中教授 1 人,
副教授 1 人,讲师 4 人,博士学位 1 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2 人。2012 年植物营养学学科评为西藏自
治区教育厅重点学科,2016 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2021 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一流本科
专业。建有高原土壤与植物营养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有校内外实习基地 5 个。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方
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
土地、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
的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自然资源学、土壤地理学、生态学、土壤调查与制图、环境科学、
水土保持学等。
一是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以及良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和生活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的意识,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
和价值效益观念。二是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较系统地掌握土壤、植物
营养、生态领域内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所必需的专
业知识;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三是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外
语交流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
发展的规划能力。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
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植物营养学、
土壤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与植物保护、耕作学与作物栽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土地资源管
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就业去向
36
五、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代码:09020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西藏自治区一流建设专业。现有教师 9 人,教授 3 人,副教授 1 人,
博士 2 人。五年来,水土保持团队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自然基金和
自治区教改项目 20 多项,到位经费 500 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100 多篇,其
中 SCI14 篇,出版专著 4 部。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与环境生态建设需要,具备植物学、生态学、土壤
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所必须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及监测等能力,能适应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施工及监测等领域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植物学、基础气象学、普通生态学、土壤学、地质地貌学、工程测量、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
荒漠化防治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
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怀,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基本理论,具备水
土保持规划与设计、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水保项目施工与监理能力等技能,具备科学调查研究、
水保项目管理能力。
毕业生可在企业就业、攻读研究生深造,以及在林草、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发展和改革、
园林、农业等相关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
工程管理等工作。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就业去向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37
六、林学(本科)【专业代码:090501】
林学专业是我校优势传统专业之一,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
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流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森林培育学》为自治区一流课程,有林学一级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 5 个二级学科,其中森林培育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建有国家林草局林木种质
资源平台 1 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1 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4 处。拥有 14 名教学科研人员,其
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9 人,博士 5 人,学科带头人 1 人。区内外客座教授 5 人。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
金项目 4 项,自治区及各类社会服务项目 8 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奖 5 项。林学具有
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体系和重点实验室运作机制。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林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经济林栽培、病虫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能在林业及其它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与林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
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林木遗传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森林
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生态工程等。
38
就业去向
1、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具
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格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不断学习
提高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基本的科研素养和运用林学专业
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具有指导林业生态经营生产的素质;具有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和吸收利
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
协调的能力。
2、专业技能:
具有从事造林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调查、林草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林业生态文明
建设、林业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等领域需求技能。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能在各级林草管理部门、林业规划设计部门、国土资源、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工矿企业
等单位从事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调查与规划、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林栽培
等工作。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后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森林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教学、
科研等工作。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39
七、园林(本科)【专业代码:090502】
园林专业为西藏自治区级一流建设专业。现有教师 11 人,客座教授 2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客座
教授),研究生导师 4 人,自治区教学名师 1 人,自治区特殊津贴专家 1 人,国家二级景观设计师 1 人。
五年来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 项,主持国家环保局项目 1 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
目 1 项,承担西藏自治区项目 20 余项,出版专著 6 部,教材 4 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
文 100 余篇。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多项,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机制。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观赏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协同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素描、工程测量、设计初步、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观赏植物栽培学、园林植物育种学、
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等。
40
就业去向
1、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具
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
格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不断学习
提高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运用园林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
问题的素质;具有经营生产的素质;具有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发展的素质;具有吸收和利用新知识和新
技能的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
协调能力。
2、专业技能:
具有从事园林规划设计、观赏植物生产经营管理、城镇绿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能
够适应园林规划设计、小城镇绿化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领域需求的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所培养的毕业生可考取林学、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能够在相关企业、事业
单位、园林部门、林业部门、园林科研机构从事观赏植物生产经营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
工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41
八、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代码:120901】
旅游管理专业是我校随着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专业。现
有专任教师 5 人,兼任教师 2 人,其中,副教授 3 人,博士 1 人,在读博士 2 人。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本专业立足于西藏高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
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需要,具备旅游管理、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及饭
店经营管理、导游业务、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旅游景区、酒店及其它相关领域和
部门从事与旅游有关的资源评价与开发、景区规划与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管
理专业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生态旅游、旅游目的地管理、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旅游饭店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环境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
游地理学、导游业务、西藏民俗旅游文化等。
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校企合作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实习等,累计超过 30 周。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42
就业去向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1、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具
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格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不断学习
提高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
(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参与完成旅游管
理专业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拥有良
好的专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时代意识,具备旅游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
能力。
2、专业技能:
具备一定的旅游管理方面写作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从事旅游管理、
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咨询培训、导游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可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旅游规划公司等旅游企事业单位
的经营管理、规划设计、咨询培训、导游等工作,也可进行旅游与文化行业的自主创业。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43
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是西藏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工科院系。1971 年筹建于西藏民族学院,
其前身为西藏民族学院机电队,1973 年由陕西咸阳迁入西藏林芝八一镇,并改名为“西藏民族学院林
芝分院农机水电系”,1978 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藏农牧学院”后,为适应西藏经济的发展,
于 1982 年停办“机械维修技工”和“农机修造”专业,扩展了水电专业方向,并改名为“西藏农牧学
院水利电力工程系”。随着学科的发展,2006 年 8 月“西藏农牧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改称为“西藏
农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2010 年底又更名为“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一 学院简介
二 师资力量
三 荣誉奖项
四 合作共赢
我院现有教职工 54 名,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 人 ( 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1 人 ),
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0 人、博士生导师 5 人、硕士生导师 16 人,自治区优秀教师 1 人,自治区
高校教学名师 1 人。现有水利水电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 1 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2 个,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 1 个(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 个(土木水利工程)。
完成国家科研项目 10 余项,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及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等 30 余项,科技社
会服务 30 多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水利部科技进步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10 余项。
我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院校及其二级学院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才
培养、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了协同发展、合作共赢。长期的对口支援工作有力
促进了我院各项事业发展,他们的无私援助使我院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工作不断得到新发展,
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得到逐年提升。
44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0501】
本专业现有教师 8 人,其中副教授以上 3 人,研究生以上学历 6 人。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1 项,农业部财政项目 1 项,自治区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5 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1 项,
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 8 项,获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奖 5 项,支配科研经费 100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
文 30 余篇,其中:SCI 论文 5 篇,EI 论文 30 余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发明专利(含实用
新型)20 余项。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面向西藏社会需求,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
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工程师基
本素质;掌握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机电控制等方面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能源生产与管理部门、
设计院、能源类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等相关部门从事能源的规划、设计、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
设备研发等方面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水力学、电工学、水能利用、
热工基础、水力发电类课程、泵与风机、光伏发电类课程、新能源技术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所必需的机械、电气和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水能利用与机械动力转换设计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源与动力工程所必需的工程制图、金工设计与制造、计算机
应用能力 ; 能源与动力工程水电站水轮机组选型设计、水电站运行与管理、水轮机安装与检修等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能在水利水电、可再生能源利用、流体机械、电力、动力工程等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
施工单位和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科研、教学、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技术开发
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45
二、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1001】
本专业现有教师 16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3 人,博士 5 人,在读博士 3 人,研究生以上学历 10 人,
自治区优秀教师 1 名,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 1 人。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自治区科
技厅自然基金 10 多项,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 5 项,支配科研经费 280 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
其中:SCI 论文 22 篇,EI 论文 20 余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参编著作 7 部,发明专利 5 项 ,
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备土木工程学科(建
筑工程方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在专业技术工程领域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
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
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建筑材料、结构力学、
钢结构、砌体结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程识图、
水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监理、土木工程概预算、基础工程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相应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
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土木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计算机
应用能力 ; 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可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高等院校、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公司等从事土
木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施工技术与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工作。
46
三、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1101】
本专业现有教师 19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 16 人。五年来先
后承担自治区科技厅项目 18 项,自治区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 1 项,支配科研经费 434.56 万元;发表
学术论文 26 篇,其中:一级学报 4 篇,SCI 论文 1 篇,EI 论文 3 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18 篇;参
编著作 2 部。实践教学基地条件良好,拥有专业教学综合实验室 4 个,校实习电站 1 座,农业水利工
程节水灌溉综合试验场 1 个,校外实习基地 3 个,工程设计室 1 个。本专业是自治区首批获得“西藏
自治区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助的自治区重点专业,是西藏农牧学院优势专业,水利水电工
程是该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2018 年入选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2019 年入选
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一流专业建设。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具有爱
国主义精神,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系统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学科
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高新应用与开发,较强的调查研究与组织、
决策与管理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能在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水行政、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外语、计算机操作及语言、画法几何及水工制图、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力学、
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
工程概预算、水利工程施工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 ;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行业从事规
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
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也可从事工业与
民用建筑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
学及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环
境保护等行业的相关工作。
2024 年西藏农牧学院招生简章
47
热诚欢迎有志于电力和能源事业的青年学子踊跃报考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一 学院简介
西藏农牧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两个本科专业:
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②农业电气化(082303)和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西藏自治区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立足本科教育,强化教学和科研并重 ,2022 年评为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办学目
标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自觉适应西藏艰苦条件、坚决反对分裂和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立场坚定、
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团结合作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委、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和科技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电气工程学院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工
科高等教育基地,为西藏电力事业的基础建设和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电气工程学院建有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包括“电路实验室”、“模
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
“高电压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
“电工电子实训实验室”、“金工实习”以及 “校内教学实习电站”,与西藏国网公司共建的校外实
习基地 3 个,可满足本学院学生的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此外,电气工程学院建有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大
学生农业物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平台”,能有效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
业能力。
电气工程学院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
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并取得良好成绩。近两年,电气
工程学院本科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均为 90 % 以上,主要在自治区内外的电力行业、光伏能源、水利部门
等就业。2022 年获得西藏自治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已为西藏电力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
技术人员,很多都已成长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经理和局、处级领导干部。
电气工程学院面向全国 10 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充足,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大量优秀毕业生
在自治区地、市、县担任技术骨干和行政领导,已成为西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显著。
根据我区的长远发展规划,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区电力、能源等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人
才需求量大,电力企业就业岗位待遇良好!
48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代码:080601】
本专业现有教师 17 人,自治区优秀教师 1 名 , 自治区教学名师 1 名。是国家、自治区一流本科建
设专业。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教育部科研课题 2 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
课题 11 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6 篇,EI 12 篇,一级学报 3 篇,核心期刊 20 余篇;出
版教材 2 部、专著 1 部。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 90% 以上,主要去向为国家电网、
国家能源、华能、南瑞、深瑞、华电等大型电力企业,就业前景好。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仰
信念信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电力领域的电能生产、输送和分配以及使用能力,掌握较宽广
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专业知识;能在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
计算机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和科技管理工作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
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电子技术、微机继电保护等。
本专业学生具备爱党爱国、敬业奉献、人格健全、善于创新;具备从事电力行业运行、维护、规划、
设计等工作基本能力;具备完成专业各类实验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具备利用专业知识完成发电厂、变电站等设计能力。
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所培养的毕业生可在各类电力企业、电力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
的科研、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