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刊)
第26卷第2期 │ 总第144期 │2024年3月
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
程 刚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云 王 艳 方秀才 王运红
伍 龙 孙业国 刘庆炬 孙宏新
阮宜杰 陈 磊 张良宝 余海军
倪龙娇 程 刚 程广华 廖军和
霍玉洪 魏亦军
主 编
程 刚
副主编
孙业国 王 艳
(双月刊)
第26卷第2期 │ 总第144期 │2024年3月
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
程 刚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云 王 艳 方秀才 王运红
伍 龙 孙业国 刘庆炬 孙宏新
阮宜杰 陈 磊 张良宝 余海军
倪龙娇 程 刚 程广华 廖军和
霍玉洪 魏亦军
主 编
程 刚
副主编
孙业国 王 艳
政治学·法学
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影视传播功能…………………………………………… 魏国彬,宗 良(1)
新时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刘婉婉,刘 玉,汝 雷(8)
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要义·创新发展·实践启示……………………………………… 樊松延(13)
淮河文化研究
《淮南子》自然观念探赜
———以《原道训》《主术训》《修务训》《泰族训》为中心…………………………… 萧 平,张 磊(18)
写境与造境: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叙事……………………………………… 张晓东,田宏宇,姜 丽(24)
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述论 ………………………………………… 崔 雨,王凤杰(29)
新发现俄藏海源阁旧藏宋本《淮南子》考论 …………………………………………………… 吴彩玉(34)
经济学·管理学
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王 娜(4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朱 雯,程广华(49)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浙江共同富裕政策量化评价 ……………………… 孙 群,程晓梦,赵晓春(54)
“两山”理念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 江增辉(61)
沿淮绿色发展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寿县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为例 ……………………………… 杨新刚,李雯慧,金梦媛(68)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沈 墅,杨大鹏(7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983年创刊)
2024年3月第26卷第2期(总第144期)
目 录
艺术学
徽州罗东舒祠传统色彩观念及色谱构建研究 ……………………………… 黄 成,张 墨,孙子轩(80)
“非遗”视域下宁国龙窑陶瓷文化价值与活态传承研究……………………………… 牛传宝,李 玲(88)
历史文化研究
清中期以来徽州小姓宗族的经济活动及宗族活动实态
———以祁门县博物馆藏舒家坞吴氏文书为例…………………………………… 王开队,宋浩林(95)
论明代军人的抚恤优待政策 ………………………………………………………… 王建庭,陈 武(102)
语言学
皖北方言的动量范畴 ………………………………………………………………… 郭 辉,郭迪迪(107)
汉语流水句英译中信息结构的重建策略 …………………………………………… 翁义明,张咏喆(113)
体育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大运河安徽段为例 ……………………………………………………… 孙小龙,金 涛(119)
体育榜样支持与青少年活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何敬堂,李圆圆,温爱玲(126)
论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及其应急管理…………………………………………………………… 王晓宇(132)
数学与电子信息技术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 张 新,王礼琪,朱家兵(136)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 刘媛媛,刘义红(144)
期刊基本参数:CN 34-1231/Z*1983*B*16*148*ZH*P*$15.00*300*24*2024-03
繁荣学术 求是创新 本期责任编辑:沈盼盼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MAINCONTENTS
Vol.26No.2GeneralNo.144 Mar.2024
Dayu’sWaterControl,CommunityConsciousness,andtheFunctionofFilmandTelevisionCommunication …………………………………………………………………… WEIGuobin,ZONGLiang(1)
TheValueImplicationandRealizationPathofTellingChineseSportsStoriesWellintheNewEra
……………………………………………………………………… LIU Wanwan,LIUYu,RULei(8)
TheNaturalOutlookofHistoricalMaterialism:CoreEssenc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PracticalEnlightenment ……………………………………………………………………… FANSongyan(13)
AprobeintotheconceptofnatureinHuainanzi
———Centeredaroundthe“YuanDaoXun”,“ZhuShuXun”,“XiuWuXun”,and“TaiZuXun”
……………………………………………………………………………… XIAOPing,ZHANGLei(18)
WritingRealmandCreatingRealm:theImageSpaceNarrationofHuaiheRiverCulture
……………………………………………………… ZHANGXiaodong,TIAN Hongyu,JIANGLi(24)
ADiscussionofMassMobilizationinthe1950sAnhuiHuaiControlProject
……………………………………………………………………………… CUIYu,WANGFengjie(29)
AStudyontheNewlyDiscoveredRussianTibetanHaiyuanPavilionOldTibetanSongVersionof
Huainanzi…………………………………………………………………………………… WUCaiyu(34)
ResearchonthePerformanceAffectingFactorsintheContextofCompatibilityDynamicInnovationof
PlatformEnterprise ……………………………………………………………………… WANGNa(41)
TheImpactofDigitalTransformationofConstructionIndustryonLaborIncomeunderHigh-quality
Development………………………………………………………… ZHU Wen,CHENGGuanghua(49)
EvaluationofZhejiangCommonProsperityDemonstrationZoneConstructionPolicy:aPMCIndex
ModelApproach ……………………………… SUNQun,CHENGXiaomeng,ZHAOXiaochun(54)
TheDynamicMechanismandPracticalPathofthe“TwoMountains”ConcepttoPromotetheEcogreenIntegratedDevelopmentoftheYangtzeRiverDelta ……………………… JIANGZenghui(61)
ProvideEducationtothePeople’sSatisfaction
———TakingCompulsoryEducationResourceAllocationinShouxianCountyasanExample
………………………………………………………… YANGXingang,LIWenhui,JIN Mengyuan(68)
StudyontheIntegrationDevelopmentofFolkSportsandTourismIndustryintheHuaiRiverBasin
…………………………………………………………………………… SHENShu,YANGDapeng(74)
ResearchontheTraditionalColorConceptandColorSpectrumConstructionofLUODongshuAncestralHallinHuizhou ……………………………… HUANGCheng,ZHANG Mo,SUNZixuan(80)
ResearchontheCulturalValueandLivingStateInheritanceofDragonKilnCeramicsinNingguo
……………………………………………………………………………… NIUChuanbao,LILing(88)
ExploringEconomicandClanActivitiesofHuizhouSmallClansSincetheMid-QingDynasty
———CenteredontheWu’sDocumentsofShujiawuinQimenCountyMuseum
………………………………………………………………………… WANGKaidui,SONGHaolin(95)
OnthePreferentialTreatmentPolicyofSoldiersinMingDynasty
………………………………………………………………………… WANGJianting,CHEN Wu(102)
MomentumCategoryofNorthAnhuiDialect …………………………… GUO Hui,GUODidi(107)
TheStrategiesforReconstructingInformationStructuresin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ParatacticSentences …………………………………………… WENGYiming,ZHANGYongzhe(113)
TheValueoftheTraditionalSportsEra,theRealisticPredicamentandthePathChoiceunderthe
BackgroundofComprehensivelyPromotingtheRuralRevitalization
———TaketheAnhuiSectionoftheGrandCanalasanExample …… SUNXiaolong,JINTao(119)
Empirical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ModelSupportandAdolescentActivityAmount
………………………………………………………… HEJingtang,LIYuanyuan,WENAiling(126)
SportsInjuriesandEmergencyManagement……………………………………… WANGXiaoyu(132)
CollaborativeFilteringRecommendationBasedonGenerativeAdversarialNetwork
…………………………………………………………… ZHANGXin,WANGLiqi,ZHUJiabing(136)
ResearchOntheManagementMechanismofOnlinePublicOpinionsinUniversitiesfromthePerspectiveofCommunication ……………………………………………… LIUYuanyuan,LIUYihong(144)
Editorincharge:SHENPanpan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4-26
[基金项目]2022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艺术专业服务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
(2022sdxx001);2023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本科质量工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项重大教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研究———以大禹文化为例”(acszjy2023004zd);2021年度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大禹影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作用研究”(ACYC2021562)。
[作者简介]魏国彬(1974—),男,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可视化、大禹文化遗
产、数字创意;宗良(1996—),男,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影视编导制作、创意策划与数字
传播。
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影视传播功能
魏国彬1,宗 良2
(1.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2;
2.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反映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英雄传奇故事,以大众媒体的涵化培养机制培根铸魂,探索当代影视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这是大禹治水题材特征和媒介传播功能的显性价值。文章对大禹治水神话题材的共
同体叙事特征、影视媒介传播的涵化培养作用和互动仪式链效应进行分析,阐述了大禹影视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作用机理。影视工作者应该树立影视传播全流程思维,重视影视文本的共同体叙事,构建影视媒介的多元融合传
播,强化影视接受的议程设置和认同引导。
[关键词]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影视传播功能;大禹影视;铸牢路径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01-08
大禹叙事的核心是英雄治水,大禹是中华民
族公认的英雄始祖,“禹定九州”则是中华民族“大
一统”思想的原初雏形,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大
禹治水”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历史记忆,其
中所蕴含的“大禹精神”作为华夏文明时期的意识
形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与起源。当代
影视作品拍摄制作反映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英雄传奇故事,以大众媒体的涵化培养机制培
根铸魂,探索当代影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新路径,这是大禹治水题材特征和媒介传播功
能的必然要求。所以,以大禹治水故事及其遗物、
遗迹、遗址为表现对象,以影视化表达为传播手
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的,创作大禹
影视作品,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也是新时
代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大禹治水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禹影视作品主要以大禹治水故事为题材,
以大禹治水故事及其遗物、遗迹、遗址为表现对
象。大禹治水故事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战胜
自然灾难、创建民族国家的故事。大禹治水的历
史记忆形成社会集体意识,在社会集体意识的心
理积淀下形成民族心理的原型意识,在原型意识
的民族认同下产生始祖崇拜,在始祖崇拜的长期
教化下凝聚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禹王祭祀和
神话传说的民俗形式流传于各地的大禹故事就不
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集体意识和心理原型意
识,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始祖崇拜意识。
(一)历史记忆与社会集体意识
莫里斯在《论集体记忆》提出了“历史记忆”的
概念。“人只有自我学习或耳闻目见或者在重要
节庆纪念中,人们汇集在一起追忆长时间脱离集
体的成员的事迹时,共同拥有的记忆被激发出
来。”[1](P71)换言之,人们的历史记忆是公众的集体
记忆,不仅是靠口头传播、集会纪念和节庆活动等
为主要传播方式传播的集体记忆,也是可以依靠
典籍文献、神话传说、民间口述史记录、名胜古迹
等具有实体物质的保存方式传播的集体记忆。口
头传播方式是人类原始、古老和普遍的基本传播
形式。这种传播方式需要塑造一个典型的文本符
号,并围绕这一符号展开事件。这一点在民族起
源时期英雄故事的传承过程中尤为明显。民族起
源时期的英雄故事在后人口口相传的历史追忆中
不断被强化,逐渐会被演化成为某一上古英雄人
物的英雄故事。这些创业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不
断受到传播者与受众的相互影响,他们对故事文
本反复进行修正,并在口耳相传的扬弃中最终达
到双方的共情。也正是在这种反复影响的传播过
程中,一个个符号化的英雄人物逐渐成为共同的
民族始祖英雄,其文本也逐渐成为凝聚认同的始
祖英雄叙事,其英雄故事和始祖意识在社会集体
意识的历史记忆中最终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层
的原型意识。同时,随着文本内容和价值观念的
深入人心,以祭祀为主要载体的庙会活动也逐渐
延续下来,更加强化了民族始祖英雄崇拜的影响
效果。大禹神话传说是较为重要的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始祖英雄大禹带
领原始先民治理洪水战胜灾难的英雄故事,大禹
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具有起源意义上的民族精神。
直到今天,大禹都是中华民族备受崇拜的人文始
祖之一。总之,大禹治水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
的社会集体意识,具有民族的共享性、时代的存续
性和社会的凝聚力。
(二)民族起源与心理原型意识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提出,中
国上古时期不仅有过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的存在,而且它们之间也相互发生关系[2](P42)。三
大集团不断接触,在血缘联结与战争兼并的催化
作用下最终形成华夏统一格局。华夏集团通过发
动与东夷集团之间的涿鹿之战,尧舜禹三代征伐
苗蛮,大禹治水建立起国家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最终由夏启建立民族国家“夏”。华夏集团取得了
在华夏民族国家多元格局中的主流地位,同时也
创造了一种三大集团高度融合的民族国家文
化———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
展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国家创建的国家文化,成为
中华民族起源的标志,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开端。王震中在《夷夏互化融合说》中指出
“‘华夏民族’这一概念的形成源自于大禹之子启
开创的夏代,其原因在于,从夏代开始,中华大地
的国家在结构上就是多元一体的复合制政体。所
谓复合制,也即在夏代的国家结构中,既有‘国上
之国’的王邦,也有分封的各路诸侯国,还有服叛
不定的诸夷各部,三者都被支配在夏王的王权之
下,这种王权与分封相结合的复合制政体就构建
起了多元一体的王朝格局。”[3]具体来说,夏代既
有王公贵族为代表的“夏后氏”,也有与夏王同姓
各宗的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等,共同构
成政治格局上的华夏民族共同体结构。经过
4000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这种多元一体的
华夏民族共同体结构也就渐渐积淀成为具有相同
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费孝通发现提炼
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多元一体的华
夏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形成原型。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在现实中碰
到问题时相对应的平衡和补偿因素。由于它是几
千年来人类生存斗争和环境适应的经验的沉淀
物,因此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类似的情景,都会
重新唤起这种原型所积累的贮藏。”[4](P79)至今,大
禹仍然作为民族始祖被普通民众信仰崇拜,大禹
精神仍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被提倡弘扬,大禹陵
(大禹文化遗迹)仍然是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象征符号。正是由于大禹文化在中华民族起源
时期发挥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作用,所以,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层结构就被深深烙刻上了
大禹文化的原型底色,华夏文明和大禹精神也就
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层结构的心理原型。
(三)禹王祭祀与始祖崇拜意识
禹王祭祀较典型的是禹王庙会。在蚌埠涂
山,禹王宫(俗称禹庙)就是纪念缅怀大禹治水历
史功绩的祭祀建筑。每年3月28日,涂山附近的
老百姓都会举行禹王庙会,祭祀大禹和涂山氏。
淮河流域的老百姓就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攀登
涂山,祭祀大禹和涂山氏,祈求福祉,抱一个泥娃
娃回家。涂山禹王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较为盛大
和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活动。除了安徽蚌埠之
外,河南禹州、湖北武汉、四川汶川、浙江绍兴等地
的禹王祭祀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传说大禹生于
四川,故北川现有禹穴[5](P5);死于浙江,故绍兴现
有禹陵[6](P33)。因此,四川汶川举行大禹诞辰祭祀
仪式,浙江绍兴举行大禹陵祭祀仪式。这两地的
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祭祀仪式已经上升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高度,被纳入到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这种祭
祀仪式是直接体现禹王崇拜意识的民俗活动。除
此之外,还有间接体现禹王崇拜意识的“禹迹”。
从地理分布来看,这种作为历史遗迹遗物遗址的
“禹迹”遍布大江南北。各地依托“禹迹”举办的祭
祀活动虽然难以与四川、浙江两地相提并论,但是
对人文始祖大禹的民间信仰崇拜依然格外突出。
大禹治水大半生,黄河边的龙门、嵩山,淮河畔的
涂山、桐柏山,汶河旁的东平,长江南岸的湖南衡
山,这些地方都有当地百姓修建的祭祀建筑禹庙,
以供祈福纳祥。其中,蚌埠涂山禹王宫可能历史
最早,兴建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足见
大禹祭祀之悠久。唐宋时,帝王将禹王祭祀提升
到国家级祭祀典礼的地位。顾颉刚曾指出:“战国
秦汉之间,造成了两个大偶像。种族的偶像是黄
帝。疆域的偶像是禹。这是使中国之所以为中国
的,这是使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7](P65)始祖
崇拜是指人们尊崇、敬奉、祭祀祖先、缅怀祖先功
德、祈求祖先保佑,以便将祖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
大的特殊文化活动。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
展,逐渐在一次次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自然
统一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又随着时间的延续不
断丰富与发展,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和行为方式。价值认同在纵向上具有“基础性”,
表现在基于客观现实代代相传的民族历史记忆,
这也是民族内部文化联系的纽带;在横向上具有
“应用性”,表现在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需的
同祖同根同德的民族心理原型。然而,价值认同
需要借助外在符号物化,在符号崇拜的祭祀仪式
中强化价值认同。外在符号或者物化为具有图腾
作用的动植物,或者物化为具有始祖渊源的民族
英雄人物。在对图腾和始祖的祭祀崇拜中,具有
培根铸魂作用的价值认同就会转化为该民族的共
同体意识,形成民族凝聚力。大禹始祖崇拜蕴含
民族文化认同。大禹凭借带领华夏族群战胜巨大
洪水的英勇事迹成为中华民族始祖崇拜的重要对
象,“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典故塑造的“家国一
体”“艰苦奋斗”“团结统一”等民族共同价值观也
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念和精神
追求。总之,以禹王祭祀为文化表征的始祖崇拜
意识不仅反映了民族群体对英雄始祖行为的缅怀
感念,对英雄始祖品质的价值认同,而且还体现了
以民族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建构社会秩序的
认同价值。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的作用,理应高度重视拍摄制作大禹影视
作品,开发大禹影视衍生产品,开展多元化数字传
播,力求在主旋律影视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但是,除了动画片《大禹治水》之外,目前还很难看
到有市场价值的大禹影视作品。
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大禹影视传播功
能的耦合
历史证明,大禹神话传说的重大作用就是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种作用与影视传播的
功能具有共通性。影视传播具有共同体叙事功
能、涵化培育功能和互动仪式键效应功能,这些功
能也能够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因此,大禹神话传说与大禹影视传播在功能作用
上存在耦合关系。
(一)大禹影视传播的共同体美学叙事
中国电影的“共同体美学”是饶曙光在2018
年提出的,这是我国电影学者在中国电影本土化
理论建构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理论突破。“共同体
美学”理论立足于“当前中国电影的历史语境和全
球化定位”[8],思考中国电影的共同体美学叙事问
题。该理论认为,中国电影应该通过选择具有共
同体意识特征的题材,突出共同体美学叙事,突破
“作者美”“接受美”等单维度的美学认可,而是要
“建构有效的对话渠道、对话方式、对话空间,形成
共情、共鸣,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建立起‘共同体美
学’”[9]。该理论的探索发现,影视作品的成功与
否体现在是否能寻找到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理叙
事上,进而建立起以影视作品凝聚公众共同体意
识的叙事模式;影视传播的共同体美学功能在于
民族共同体叙事,在于讲述维护民族统一的团结
故事,在于呈现反映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历史
或生活影像。同样,大禹神话传说也具有共同体
美学叙事的特征。大禹为了守护世代生存的土
地,团结各部族力量,克服艰难险阻,守望相助,奋
力治水,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国家
雏形———夏朝,成为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构建
民族共同体的经典代表。作为中华民族初期的重
大历史事件,由劈山导淮、禹锁无攴祁、禹娶涂山
氏、禹杀防风氏、禹征三苗、禹会诸侯、禹定九州、
禹铸九鼎等诸多小故事构成的大禹治水系列故
魏国彬,宗 良: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影视传播功能 3
事,隐含了大禹为华夏部落共同体而艰苦奋斗、开
拓创新、反对分裂、维护团结、谋求九州统一的共
同体美学叙事特征。正是因为大禹神话传说与影
视传播具有这种共同体美学叙事上的耦合关系,
大禹影视传播才能够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作用。以当下知名度较高的大禹文化题材影
视作品为例,无论是动画片《大禹治水》,或将大禹
作为主要人物进行塑造的《大舜》,都以治水为线
索贯穿整体文本脉络,讲述民族发展史,体现出较
为突出的共同体美学叙事特征。因此,拍摄制作
大禹影视作品,以大禹治水的历史记忆为影视文
本的叙事内容,借助大禹神话传说与大禹影视传
播在共同体美学叙事上的耦合关系,发挥影视媒
体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传播功能,有利于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大禹影视传播的共同体价值观培养
培养理论又叫做“涵化理论”“教养理论”。培
养理论指出,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
主宰和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观念和意识,所有
接触这些相同信息的行为都会对人们的观念产生
效果,这便是格伯纳所称的涵化作用,或者说起到
了塑 造 共 同 的 世 界 观、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 作
用[10](P233)。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所展现的文
本会有直接或间接的主观倾向,用其所暗示的“象
征性现实”来影响受众的“主观现实”。大众传播
媒介对受众的此类影响并不是转瞬即逝的,而是
一个漫长的、涵化培养的过程,它在潜移默化中改
变着人们认识世界、融入社会的态度。从影视传
播来说,影视媒介描绘构建的是“象征性现实”,当
影视受众发现影视媒介所描绘构建的“象征性现
实”(共同体叙事)与自己脑海中的“主观现实”(共
同体意识)几近相同时,他们就会认同这种“象征
性现实”(共同体叙事)。当影视媒介长期为影视
受众提供这种被认同的“象征性现实”(共同体叙
事)时,“象征性现实”所蕴含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也
就会随之被接受,进入影视受众的意识层面,成为
被认可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过程就是影视媒
介涵化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过程。大禹神
话传说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载体,其中蕴
含的大禹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初原
型,其开拓创新、敬业奋斗、爱国自律等大禹精神
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观。因
此,大禹神话传说因大禹精神的价值观涵化培养
而璀璨夺目,体现其存在价值。正是因为大禹神
话传说的价值观内容与影视传播的涵化培养功能
存在价值观培养上的耦合关系,所以,拍摄制作大
禹影视作品,借助大禹影视传播的涵化培养功能,
以大禹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有其内
在媒体逻辑。
(三)大禹影视传播的共同体意识互动转化
互动仪式链是人与社会间的有效连接。该理
论来源于涂尔干在阐释宗教如何产生的问题时对
仪式的解释:“仪式是产生于群体中的行为规则,
这些规则规定了一个人在那些神圣的对象面前应
该如何表现自己。”[11](P253)涂尔干将仪式活动予以
世俗化的理解,进而将这种“表现自己”的仪式,阐
述为个人社会形象塑造的形成过程。对于群体性
的社会而言,仪式活动的契合可以使群体间产生
共情,这种共情并将以符号化的意象呈现,使人在
个人思想、文化、道德标准上构成相互间的认同,
进而让集体在空间和心理上得到整合,产生心理
认同,凝聚集体力量。随着交互媒介技术的创新
和发展,兰德尔·柯林斯将互动仪式理论从宗教
社会学解脱出来,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框架。他指
出,互动仪式有四要素,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的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的注
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者对象上、人们分享共
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12](P48)四个要素相互影
响,形成“仪式→符号→情感→符号”的有效循环
链条。作为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打破空间的
阻断从而实现跨地区间有效、实时的沟通是对互
动仪式链中客观身体同场前提最大的革新。虽然
以新媒体为链接平台的集群组织(微信群等)内部
成员远隔千里,从不相识,但是集群内部有着共同
的信息关注点,并在内部分享自己的态度与情感,
拥有相同的价值符号,甚至可以产生社会动员效
果。这种互动仪式需要塑造共同认同的符号化表
征,而影视作品就可以承担这种符号化表征的角
色。这是因为影视作品文本时间跨度相对较长,
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互动仪式,能基本保证互动仪
式集群的培养。而且,影视作品的互动仪式链也
会随着影视评论、文创产品等后续衍生开发而延
长互动效果,广泛传播作品弘扬的主流价值观,扩
大集群影响范围,增强内部凝聚力。由此可见。
影视传播与互动仪式键存在这种话题扩散上的耦
合关系,所以,大禹影视传播的共同体意识才能够
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在互动仪式键的扩散互动中得到转化,影响受众。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UP主木鱼水心发
布的历史文化类视频《一个视频看懂大禹治水的
真相》于2023年12月6日在网络平台bilibili上
线。其以《史记》为主要故事来源,通过 CG 插画
和动态地图讲述大禹治水故事。截至2024年1
月30日,其有效播放量238万次,并入围平台第
246期必看视频。其中26分钟视频时长中弹幕
有7898条,相关评论2582条[13]。该视频以大
禹文化为抓手,利用互联网视频平台搭建互动仪
式。在这个仪式互动活动中,历史故事和人物等
都是“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等精神价值的符号表
征,在受众讨论大禹影视作品的互动仪式中,大禹
精神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接受,共同体意识也就
在互动讨论中得到转化,成为观众社会意识的一
部分。正是因为大禹影视传播与互动仪式键具有
一种耦合关系,所以,拍摄制作大禹影视作品,特
别是拍摄制作具有文化共通效应的爱情灾难历史
商业大片,借助影视传播接受的互动仪式链效应,
在影视受众的互动仪式中培根铸魂,达到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转化培养效果,这是具有理
论和实践支撑的坚实基础的。
三、利用大禹影视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路径
大禹神话传说具有共同体叙事的题材特征,
影视媒介具有涵化培养作用和互动仪式链效应。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上,大禹影视
作品要树立影视传播全流程思维,重视影视文本
的共同体叙事,构建影视媒介的多元融合传播链
条,强化影视接受的议程设置和认同引导。
(一)书写平民大禹影视故事,增强影视传播
共同体叙事特征
“召唤结构”理论指出:“文本和读者的相会使
文学作品真正进入存在,但这种相会决不可能被
准确地定位,当它既不等于文本的实现,又不等于
读者的个别意向时,它总会留下有待填补的空白
部分”[14](P266)。与此相类似的概念还有“期待视
野”:“读者开始接触一部作品时,其既有阅读经验
与生活经历会构成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影响读
者对作品呈现方式、意义、结构等要素产生预测和
期望。”[15](P237)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显示,影视
作品的成功与对读者的尊重分不开,必须在文本
创作中将观众的审美感受放在第一位,考虑目标
观看群体的文化程度、观影需求和审美接受能力,
突破目标观看群体原有的审美预期,使目标观看
群体在情感上突破原有叙事文本获得新的情感体
验和审美体验。大禹治水神话脍炙人口,大禹形
象在数千年的传播中已经基本定型。大禹治水神
话文本主线与各支线故事之间存在许多想象空
间,可以引起受众好奇心;流传在全国各地的大禹
治水神话其心理原型也大同小异,能够满足不同
地域大众百姓的期待视野。因此,以大禹治水神
话故事为题材,创作符合观众传统审美认知的大
禹影视作品并非难事,以共同体叙事塑造大禹始
祖形象,书写大禹治水的民族英雄故事,这是影视
工作者坚持民族共同体叙事原则的根本要求。在
文本的召唤结构上,应高度重视大禹治水神话传
说的共同体叙事特征,突出禹定九州的共同体叙
事元素,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历程。
大禹人生经历可简要概括为“罪臣之子———治水
英雄———天下共主”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
中,公众认知度较高的是前两个阶段,也即大禹受
舜帝的委派治理洪水的故事,而从治水成功到九
州共主的历史过程则鲜少提及。恰恰就是这个
“天下共主”的阶段,是共同体叙事突出的阶段,对
影视行业来说也是尚未关注的一片蓝海。其中,
禹定九州、禹铸九鼎和夏启袭位等只鳞片羽的大
禹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架构,地平
天成后的关注视角所带来的新鲜感构建起大禹上
古叙事的“召唤结构”,可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引
发观众共鸣。影视工作者要重视文本的召唤结
构,在神话传说原初叙事传统的基础之上讲述民
族始祖的英雄壮举,传达民族团结的历史传奇,使
观众通过自己与影视作品的对话交流感悟到大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创性价值。在人物
的形象塑造上,我们应该遵循民间信仰当中的公
众认知,突出“斗笠”“蓑衣”等反映远古神话时期
生产力水平的文化元素,以现代审美对远古文化
元素进行二次改编创作,设计出辨识度高、审美效
果好的大禹始祖平民形象。现有的大禹影视作
品,诸如专题片《大禹治水》(2019)、动画电影《禹
神传》(2020)等,将召唤结构的搭建重心放在塑造
动态神兽、神器上了,虽极富魔幻主义,但削弱了
以民族始祖大禹为代表的华夏先民艰苦奋斗的奋
斗历程,无法让观众深刻体会到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凝心聚力价值,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魏国彬,宗 良: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影视传播功能 5
识。应该摒弃神兽、神仙、神器等意象,降低神性,
强化人性突破期待视野,以鲜活的共同体叙事说
明战天斗地的伟大力量不是来自于神兵、法术,而
是来自河工、诸侯的上下一心;变堵为疏的才智计
谋不是来自修炼或天授,而是来自前人经验和集
体努力。把民族始祖大禹当作治水大军当中的一
员,塑造“手足胼胝”的平民化大禹形象,这既是对
历史的一种尊重,也更容易让受众在影视接受过
程中与大禹产生共情和共鸣,有利于培养中华民
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二)开发大禹影视衍生产品,拓宽大禹影视
传播渠道
全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单一的传播媒介很难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需
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自然会使公众的关注焦点
偏移,无法实现“象征性现实”(共同体叙事)到“主
观现实”(共同体意识)的转化。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并行不悖,二者在媒介传播领域优势互补,合力
助推大禹影视作品的宣发推广。传统媒体传播范
围有限,用户思维不足,但公信力强,信息覆盖面
广;新媒体注重用户导向,富有亲和力,渠道丰富,
但文本鱼目混杂,真伪难辨。加之我国民族众多,
文化、地理、民族等差异明显,舆论环境复杂,主流
传播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存在信息衰减,出现
文化衰减现象。因此,要想利用影视媒介铸牢公
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视工作者就要同时
抓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这两把“利刃”,扬长避短,
合力推进影视传播,实现多元融合传播。传统媒
体要配合意识形态宣传,总领舆论方向,控制传播
主导权;新媒体要利用好渠道广泛的优势,拓宽传
播渠道,做好影视作品的线上宣发,开发影视相关
周边衍生品,做大做强衍生产业。应该立足于影
视媒介的涵化培养效果,多层级、多角度深入开发
传播符号,如社交表情包、有声读物、H5等,在互
动反馈的沉浸式体验中铸牢影视受众的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大禹影视作品因题材的地域多样性
而具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影视受众会因地域文化
的多样性而产生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传统媒体应
该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的正确性,突出大禹治
水“河海安、九州定、天下一”的共同体叙事主题,
引导舆论聚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国家共同
体意识形成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
题。新媒体应该立足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特点,围
绕大禹影视文本,有针对性地开发社交表情包、数
字音乐、有声图书、网络游戏等数字文创产品,满
足不同文化、地区、民族、受教育程度的影视受众
的文化消费需求,用新旧媒体交织搭建虚拟世界
的影视传播矩阵,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多元融传播平台。
(三)巧设大禹影视议程内容,主导融合传播
价值追求
多元媒体的融合传播为从共同体叙事到共同
体意识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保障。同时还
需要合理巧妙地设置议程,通过议程把握受众对
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认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
育公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民族始祖
的英雄史诗一般都是关于这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
件的集体记忆,具有共同体叙事特征。每一个民
族都喜欢利用英雄史诗来引导民族内部成员自觉
自愿拥护和维系来之不易的民族共同体格局。英
雄史诗一般都是以民族始祖的英雄故事为表达内
容的,大多体现这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共同体意
识,因此,史诗传奇类影视作品自诞生以来就有担
负弘扬民族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使命特征。
影视创作应该重视民族始祖的故事,反映这个民
族艰苦卓绝开创民族国家的历史记忆,以英雄史
诗的共同体叙事巧妙设置媒介议程,以影视受众
的同理心和共情心唤醒他们对这个民族的远古记
忆,从而达到民族认同的议程设置效果。在大禹
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上,根据媒介议程设置的要
求,应该重视反映禹平三苗、禹定九州、禹会诸侯、
禹铸九鼎等大禹英雄故事,具体讲述大禹宵衣旰
食、筚路蓝缕的英雄事迹,以此激发受众对大禹的
丰功伟绩产生共情,唤醒影视受众的民族认同。
还要重视全国各地的禹王庙宇、碑刻等文化符号,
拍摄制作影视专题片,引导影视受众追忆中华民
族始祖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刻理解中
华民族在一次次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打破地理区隔
和文化壁垒、逐渐走向民族统一的共同体记忆。
在大禹影视传播的接受过程上,还要充分发挥意
见领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他们解读话题背后
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本质。意见领袖“可
以是在某一地域有话语权的人,也可以是某一领
域的专家学者,甚至可能只是平平无奇的普通
人。”[16](P23)意见领袖主要有影视创作者、影视评
论者、影视教育学者等。影视创作者可以解读大
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禹影视作品的互动创意,阐释二次改编创作的主
流意识形态属性,示范解释以虚拟全景、动画建
模、无人航拍特效等数字技术可视化呈现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帮助影视受众深刻理解大
禹精神数字传播的普适性。影视评论者可以解读
大禹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以更符合
观众审美接受心理需求的表达引导影视受众深刻
体会大禹影视作品所传递的主题意蕴,阐述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情结。影视教育学者
可以解读大禹影视作品的文本内容,补齐解说影
视作品一笔带过或未曾体现的传说故事,挖掘大
禹影视作品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芽
过程,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原型。总
之,围绕大禹英雄故事设置影视议程,构建起社会
认可度高、方便受众理解的大禹文化议程,对具有
凝聚力和共时性的大禹文化符号进行符合当下审
美心理、遵循当下媒介传播逻辑的“编码”和“解
码”,以此增强影视受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
认知,主导多元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价值追求。
(四)丰富大禹影视互动形式,增强大禹影视
传播效果
重视大禹影视传播效果,就必须从技术选择
和接受终端两个方面丰富大禹影视的互动反馈形
式。在技术选择上,研发使用具有沉浸式体验效
果的可视化呈现手段,以全景媒体和互动视频作
为大禹影视传播的渠道。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更
新,新媒体平台传播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逐渐
增强,全景化的新媒体使得任何主题都有着多角
度展现的可能性,这就使得受众有可能在身体离
场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真实在场的参与体验。全景
化的新媒体通过在共同场域中的虚拟互动,将影
视受众与象征物(影视作品)之间的互动仪式效果
进一步升华。互动视频技术也已经进入影视传播
阵地,观众可以体验影视传播的故事情节选择权,
在多种叙事结构中选择自己最想看到的故事情
节。在接受终端,各种媒体应当设置互动反馈渠
道,为受众在接受大禹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随意转
发、点赞、评论等。针对新媒体的虚拟互动参与,
影视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搭建媒体互动平台,设
置民族共情话题讨论,在互动共享平台中实时同
步推送弹幕,推荐热门话题,实现情感共享,扩大
影视作品的互动仪式范围;善于利用意见领袖的
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作用,主动转发朋友圈,实现
点赞、讨论互动;开辟抖音、小红书等网络直播,设
置互动环节,强化互动反馈;组织大禹影视观影竞
赛,网络遴选优秀视频作品、优秀互动网红、优秀
影视评论者等,以议程设置活动深化大禹影视传
播效果。总之,既要从技术选择源头上搭建媒体
互动平台,以技术的沉浸式体验提升大禹影视传
播互动效果;也要从接受终端上设置互动反馈关
节,丰富大禹影视互动形式,通过设置话题引领影
视受众的民族认同导向,努力提高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大禹影视传播效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民族
工作的主线,也是影视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使
命。影视工作者应该选择具有共同体意识原型内
容的大禹治水神话作为影视题材,突出共同体叙
事,讲好中华民族始祖英雄的故事;充分利用好大
众媒介议程设置、涵化培养功能和互动仪式链的
效应,组织官方意见领袖主导媒介传播的影视话
题,有意识地引导媒介传播互动当中的舆论导向,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3]王震中.夷夏互化融合说[J].中国社会科学,2022(1):
132-157.
[4][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
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5]刘训华.大禹文化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6]绍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大禹陵[M].北京:中国文史出
版社,2011.
[7]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2.
[8]饶曙光.新电影市场与共同体美学[J].中国电影市场,
2020(11):4-6.
[9]饶曙光.构建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N].甘肃日报,2019-
10-23(10).
[10]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
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12.
[13]木鱼水心.一个视频看懂大禹治水的真相[EB/OL].(2023-
12-06)[2024-01-30].https://www.bilibili.com/video/
BV1U94y1j76w/? vd_source=fb1c12ef4a0d9db0e41cddc53
0ee5af2.
(下转第40页)
魏国彬,宗 良: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影视传播功能 7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4-1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安徽武术文化话语体系研究”(AHSKQ2021D89);安徽省社会科学创
新发展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创新发展研究”(2023CX542)。
[作者简介]刘婉婉(1988—),女,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文化;刘玉(1973—),男,阜阳师
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汝雷(1980—),男,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
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新时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刘婉婉,刘 玉,汝 雷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体育文化;凝练民族体育精神,塑
造和展现国家形象;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展示我国体育发展成就,向世界贡献中国体育智慧。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要
以独特的文化优势,为中国体育故事凝聚共识;以伟大成就,为中国体育故事提亮增色;以多元符号,为中国体育故事深
度赋能;以媒介创新,为中国体育故事传播助力。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故事;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08-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
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
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
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
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中国体育故事
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体现,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实践的生动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
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
事。”[2]这“五个讲好”,就要求讲中国体育故事不
能就体育而谈体育,要把体育文化与我国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紧密结合。新时代,讲好中
国体育故事,不仅关系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也直接影响国家形象的整体建构,具有重要的时
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从“讲故事”到“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故事”一词指向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自然形
态,指“过去的事”或“加工过的事”。“故事”一词
并不是一个学术用语,所以一些学者认为“故事”
并不应该通过规范的学术范式进行准确界定[3]。
“中国故事”不是“中国”和“故事”两个词语的简单
组合,由于多重因素的交叉叠加,其内涵与意义具
有复杂性。“讲好中国故事”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
“讲故事”,从内涵上看,“讲好中国故事”内涵民族
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描述和自我表达之
意;从形式上看,“讲”的主体不仅包括媒体,还包
括所有以人为中心的多元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是中华民族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描述和
自我表达,全面、客观、立体地展现中国形象的
过程[4]。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方国家
希望通过文化传播实现其政治目的、经济目的的
趋势愈发明显[5]。因此,加快我国文化传播,提出
中国表达、发出中国声音、进行中国回应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引
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多学科多
领域研究者的积极参与。讲好中国故事,核心在
“讲”,但“听”同样重要。“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同我
们的实际情形一样重要。正是我们在他人‘心境’
中的形象,而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决定了我们在
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6]。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
首先取决于“讲述者”,其需要根据传播对象,选择
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途径等,“听讲者”也会
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讲好中国
故事的过程,要力争使“讲述者”和“听讲者”在认
知结构、价值理念等方面相匹配,增强受众黏性。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是激活历史记忆、增进历
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题中之义。其载体非常
丰富,包括与中华民族体育发展有关的音乐作品、
美术作品、文学作品、音像作品等。中国体育故事
是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载体,体现中国
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使中外受众能够乐意
听、听得懂,并能够产生共情与共鸣,为促进我国
体育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实质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发
展进程中的自我认知、反思、描述和表达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讲述者”和“听讲者”在认知结构
方面的互融、互通、互洽程度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基
础[7]。这需要考虑“听讲者”的文化背景、价值理
念等问题,更要准确理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
值意蕴。
二、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值意蕴
(一)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体育文化
费孝通指出,文化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要建
立在对自身民族文化精髓、文化贡献充分自觉的
基础上,没有对民族文化发展变化、民族文化发展
历程的深刻认识,就不可能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也就无从谈起[8]。中国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具有
鲜明的民族特色,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产
生了武术、养生、蹴鞠等一系列广受人民喜爱的民
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体育
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体育故事既可以讲述我国在
春秋时代就已经初步形成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价
值体系,如投壶、射礼等项目包含的体育文化思想
对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9];也可以
讲述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功能,使世界各国人
民不仅了解武术的技术动作,同时对武术文化包
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认同,使我国人民对于中
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提高公
众对于我国体育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并最终促进
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10]。
(二)凝练体育精神,塑造和展现国家形象
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在竞技体育领
域产生了一大批世界领先水平的体育竞技项目,
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成果丰硕,田径、游
泳、水上项目不断获得突破;在群众体育领域,随
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推进,以及《“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的不断实施,国民健康水
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体育设
施、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校体育领域,校
园足球等项目持续发展,青少年体质不断改善。
但当前在世界体育发展中,种族歧视、国家歧视等
问题并没有完全消失。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国
际上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如质疑运动员的年龄
问题、兴奋剂问题,在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领域的
成果被认为是专制制度强力干预的结果,没有可
持续性。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的问题,更
关乎整体国家形象。因此,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能
够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
应,真实再现我国运动员、运动队、各级政府和体
育管理部门在体育发展中做出的艰苦努力;让世
界各国人民理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
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中国人
民奋力拼搏的结果。中国体育事业凝练民族的体
育精神,塑造和展现了国家形象,向世界各国人民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三)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增强体育话
语权
衡量体育强国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容,即体育发展水平、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和体育话
语权。从体育发展水平看,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
运会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在近年来的世界大赛
中也取得了诸如女排世锦赛冠军等一系列的殊
荣,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初
步实现了体育强国的目标。从体育项目的影响力
看,养生文化、武术文化等一直是我国优秀体育文
化的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
健身价值,但由于缺乏深度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并
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可以
让世界各国人民加深了解我国武术文化、养生文
化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体
育项目的影响力;让世界各国理解和尊重中国的
发展情况、发展道路和发展选择;让世界各国人民
刘婉婉,刘 玉,汝 雷:新时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9
明白,中国体育的发展会对世界体育发展做出重
要贡献,在体育发展中会尊重规则、尊重制度,展
现大国担当,增强我国体育话语权[11]。
(四)展示我国体育发展姿态,贡献中国体育
智慧
近代以来,西方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的发展
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方体育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
广泛传播、推广,如影响力较大的奥林匹克运动
会、足球世界杯等。这对提高世界体育发展水平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
诸如屡禁不止的兴奋剂事件、球迷暴力、种族歧视
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带
来了严重的损害,也直接让体育精神蒙羞;球迷暴
力、种族歧视等问题,不仅与全球化发展目标相
悖,而且会对世界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2]。因此,中华传统体育文
化中包含的和平、中庸、团结、友谊等,可以为世界
体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力量,中国武术、舞龙舞
狮等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也充分展示出了中国
体育的蓬勃生命力。
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既要考虑时代发
展,又要考虑历史继承性,把体育文化与我国社
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充分挖掘中国体育
故事的时代内涵,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持久动力。
(一)价值维度:以独特的文化优势,为中国体
育故事凝聚共识
中华体育文化灿若繁星,讲述体育文化故事,
既能呈现我国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脉络,也能
折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发挥其独特
的文化优势,为中国体育故事内容赋能,可以从三
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文
化故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随着全球化的
不断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
世界各国民族的关注。全世界已约有1.2亿人从
事武术运动,这一承载了中国德、礼等文化内涵,
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的古老传统体育项目正在不
断绽 放 魅 力,武 术 也 成 为 青 奥 会 正 式 比 赛 项
目[13]。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故事非常多,这
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富矿”。
做好素材的挖掘、凝练与创新,充分发挥其文化价
值与功能。如武术文化故事、养生文化故事等。
二是要讲好体育发展的文化故事。要精心选择,
讲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发的全民健
身故事和奥运故事。全民健身计划推动了我国群
众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场地设施的数量、质量得
到快速提升,国内关于群众体育参与的调查数据
始于20世纪90年代,4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结
果显 示,我 国 经 常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的 总 人 数 增
多[14]。公众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热情不断
提高,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中,很多
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价值也受到重视,如五禽戏
等。通过“奥运战略”,快速提升了我国整体竞技
水平,并在部分项目如上形成优势,引领了世界竞
技体育发展的潮流[15]。中国女排故事既可以展
现我国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
及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具体优势,又可以
引起国内外公众的关注与共鸣,能够对我国体育
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紧紧抓住这两
个着力点,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探究我国体育
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异同点,
有利于全面反映我国体育发展的真实状态与未来
趋势,使受众真正理解我国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属性[16]。三是要讲好具有典型意义的体育
文化故事。其中包括体育外交文化故事,如“乒乓
外交”、北京双奥之城故事、“一带一路”故事等,真
实展现我国独特的文化优势,凝聚国内外广泛
共识。
(二)内涵维度:以伟大成就,为中国体育故事
提亮增色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要以我国体育发展的伟大
成就作为重要素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内涵赋值。
为了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各级政
府锐意进取,发挥制度优势,取得了诸多成就,形
成了体育发展的中国道路,创造了体育文化发展
的新形态。这些成就是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现实
依据和动力来源。因此,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要深
度挖掘能够反映中国体育发展伟大成就的精彩故
事,设置中国体育发展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体育文化,并使之成为引领国际文化传播的“流量
密码”,使更多受众能够通过辩证的眼光审视中国
体育,从而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
化、接纳中国文化[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事业虽然得
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有限,仅是个别
1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体育项目的竞技领域获得了一定突破。改革开放
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发展稳步
向前,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新契机,不仅是竞技体
育,群众体育等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此过程
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具有鲜明
的“举国体制”特色。同时,我国在体育发展中强
调充分利用政府行政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
点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表现最为明显,充分利用“举
国体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在排球、乒乓球、
羽毛球、体操、跳水等项目上实现了突破,凝练了
民族精神,提升了广大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所以,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要以我国体育发展的伟大成
就为依托,增进文化自信,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阐释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优 越 性,彰 显 中 国
特色[18]。
(三)表现维度:以多元符号,为中国体育故事
深度赋能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是一个多模态的叙事过
程,可以通过多种载体实现中国体育故事的传播,
多元符号能够为中国体育故事进行表征赋能提供
坚实支撑。“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
代表其他事物。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
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19]中国体育故事的内核
是由多元符号表征的,可以运用多元符号面向世
界传播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贡献中国体育智慧。
多元符号主要包括语言符号、图像符号以及语言
和图像的融合符号[20]。实现多元符号表征的深
度赋能:一方面,要不断拓展中国体育故事的载
体。在体育文化传播中不能仅考虑通过体育赛
事、体育宣传等途径,还要不断推进体育文学、体
育影视、体育动漫、体育游戏等方面的发展,不断
丰富中国体育故事传播的载体,使中国体育文化
能够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作品展现到广大受众面
前,借助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展现中国体育文化
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导向,使中国体育故事的听讲
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中国体育文化的深度认
同;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手段对中国体育故事的
叙事符号进行创新融合,可以利用中国武术的技
术特色等,在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过程中虚实结
合,不断创新中国体育故事表述方式和表述形式,
提升中国体育故事的吸引力,增强中国体育故事
的阐释力。
(四)媒介维度:以媒介创新,为中国体育故事
传播助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巨大
帮助,也为中国体育故事的传播提供了赋能支持。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微传播等新兴媒体在中国体
育文化传播中能够产生跨边界的传播影响力,实
现非线性传播,为中国体育故事的传播提供内生
动力,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在发挥传统媒介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新兴媒体的
技术优势提供赋能支持,是当前讲好体育故事必
须考虑的问题。当前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
是加快复合型传播人才的培养,加快人才培养,能
够直接面向世界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二是加快政
企合作,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新闻媒体进行融
合,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国内、国际影响的现代体育
传媒集团,促进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发展,
提升中国体育传媒的竞争能力和传播能力,为讲
好中国体育故事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充分发挥官
媒、自媒体的作用,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矩阵,不
断提高对中国体育故事的关注程度,营造中国体
育故事传播的良好氛围。
四、结 语
讲好中国故事,实质上就是运用中国理论对
中国实践进行深刻阐释,并在中国实践中升华中
国理论,深度展示中国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和思
想力量。新时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不仅是对我
国体育发展的系统思考,也是对时代内涵的深刻
阐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讲好
中国体育故事,充分挖掘其时代内涵,讲清历史脉
络,凝练发展价值,明确未来方向,抓住未来体育
工作的重点,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OL].(2022-10-25)[2023-01-16].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
htm.
[2]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EB/OL].(2021-
06-02)[2022-01-31].http://www.qstheory.cn/laigao/
ycjx/2021-06/02/c_1127522386.htm.
[3]刘瑞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范式和语境[J].甘肃社
会科学,2019(2):151-159.
[4]刘亚平,庞明慧.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J].
刘婉婉,刘 玉,汝 雷:新时代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11
新闻战线,2023(2):57-58
[5]于骐铭.共叙中国故事的公关模式研究:以《这就是中国》为
例[J].国际公关,2022(23):69-72.
[6]夏临.“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探
析[J].视听,2019(11):5-9.
[7]李栋.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精准化传播研究[J].湖北省社
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11):112-117.
[8]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
2004(2):1-6.
[9]张红.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价值、困
境与策略[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23):118-122.
[10]李卓嘉,李世宏.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武术形象的重构
[J].体育与科学,2020(6):6-10.
[11]杨红梅,王晓微.从自信到他信:中国体育国际传播的使命
与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1-7.
[12]李娟,张斌,章翔.中国体育治理研究热点、演化趋势及展望
[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23):123-130.
[13]全球1.2亿人习武 青少年成中国传统武术主力军[EB/
OL].(2020-09-10)[2023-02-10].https://tjq.xinmin.cn/
zxdt/2020/09/10/31803715.html.
[14]杨永钟,江瑞,袁锋,等.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特征研究:
基于4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结果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6):121-128.
[15]张麟,薛文婷.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我国体育对外传播困
境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10):50-56.
[16]章晓杰,丁韬文.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奥林匹克频道的三重
战略定位与多向融合维度[J].电视研究,2022(1):33-36.
[17]肖健.”小精广深”:从“第六声”讲述中国体育故事看对外传
播路径[J].南方传媒研究,2022(3):75-78.
[18]刘鼎泰,刘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
[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21(12):96-99.
[19]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
35(6):6-14.
[20]麦永雄.论德勒兹符号诗学与理论意义[J].梧州学院学报,
2011,21(1):1-7.
TheValueImplicationandRealizationPathofTellingChineseSportsStoriesWellintheNewEra
LIUWanwan,LIUYu,RULei
Abstract:TellingChinesesportsstorieswellintheneweracanimproveculturalconsciousnessandculturalself-confidence,spreadChinesesportsculture,refinenationalsportsspirit,shapeandshownationalimage,enhanceChina’s
sportspower,showcaseChina’ssportsdevelopmentandshareChina’ssportswisdom.IfwetellChinesesportsstories
wellinculturalcommunication,weshouldmakeuseofdistinctiveculturaladvantagesandgatherconsensusonChina’s
sportsstories.WeshouldalsoaddradiancetoChina’ssportsstorieswithgreatachievements,empowerChina’sstory
tellingwithdiversifiedsymbolsandboostthespreadofsportsstoriesthroughmediainnovation.
Keywords:newera;sportsstory;culturalconfidence
1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2-16
[作者简介]樊松延(1995—),男,淮南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核心要义·创新发展·实践启示
樊松延
(淮南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摘 要]自然界作为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是先于人的存在物。在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视域下,自然具有先在性
与基础性;人与自然体现了原初的永恒的联系,成为“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类与自然关系经历了历史演进,“历史本身是
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随着新的时代语境的
创新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到“自然生命共同体”、从“尊重自然”到“顺应自然规律”、从“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到“构建人类
生态环境共同体”的跃迁。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实践启示在于: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构建
转化机制,强化“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发力”;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赋能全人类永续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13-0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朴素的话语已
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深刻反映了对历史唯物主
义自然观的赓续传承。本文拟探讨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观视域下“自然”的核心要义,以及历史唯物主
义自然观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
揭示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实践启示。
一、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的核心要义
(一)“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的先在性与基础性
自然界作为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是先于人的
先在性存在物。不同于以往机械自然观,马克思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指出人本质上是在自然界
的发展和进化中产生的结果,同时又天然地表现
为自然的一部分。他深刻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
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
中的”[1](P365)。自然界是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
质基础而存在的,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领
域中的客观存在,比如植物、动物等有生命的类存
在物,石头、空气等无生命的客观存在物,它们不
仅仅是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同时也天然地表现
为人的意识的反映物,所有这些自然界的表现必
须经过人的意识加工和消化,才能真正纳入精神
世界中。另外,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这
些也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一部分。只有依靠并加
工这些天然产品,人类才能获得食物、燃料、衣服、
住房等生活物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这样的
存在方式虽不是人的有机的身体,但却间接成为
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
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
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
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
材料。”[2](P269)自然界本身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权
利,自然界中的万物与人类享有平等的生态地位。
人类只是以自然外在的形式从自然中获取生存资
料和发展工具,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与自然始
终保持密切的联系,从根本的表现形式来看,人是
自然的一部分。
(二)“感性对象性活动”:人与自然原初的永
恒联系
人类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类本质
及本质力量。人在自然界中与其他动物不仅仅是
类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人通过活动将自然界作为
自己的对象,人通过其自身与其他生命之间不同
的活动方式和互动关系证明了人的类存在与类本
质。人在全面而自由的生产中再生产了整个自然
界,也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真正明白动
物的类本质与人的类本质区别,通过改造自然的
生产活动,自然界一方面作为人的劳动作品呈现
出来,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人的现实属性。因此,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进入实践领域的是已经打
上人的烙印的人化自然界。自然界的人化与人的
自然化是同时进行的,自然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
变也是相统一的,人与自然在相互统一中不断发
展。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马克
思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
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
书”[2](P306)。人作用于自然界的发展就是为了证
明自身生命的本质力量,在与自然的感性对象性
活动中逐步推动自然界和人的肉体自身变成自然
界的对象。
(三)“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
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
生成过程”[3](P196)。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更迭都标
志着人与自然交互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人与自
然关系在不同文明背景的视角看,原始文明、农业
文明、工业文明均意味着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
不同方式和不同水平,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辩证
统一和协同演进。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在与自然交互的过程中
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极度匮乏,人最基本的生存资
料来源主要依靠自在自然。这一时期,人们通过
简单的采集和渔猎获取基本的生存资料,对自然
存有普遍的恐惧。由于无法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
律,人类通过各种图腾、鸟兽以及植物表达对自然
的敬畏,甚至在生存活动中模仿神话自然的一些
表现形式。人类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并且以集
体形式存在的和谐状态。正是这种简单的和谐状
态决定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有限性。马
克思深刻指出:“人类差不多完全受着同他异己地
对立 着 的、不 可 理 解 的 外 部 大 自 然 的 支
配”[4](P110)。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工
具的使用有了进一步提升,人类开始逐渐扩展生
存的自然领域。船舶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与河流、
大海进行交互,扩展了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和活
动空间;青铜器、铁器等的诞生,开启了人类对金
属、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使用,人可以在自然界中获
得更多的生存资料。但在这个时期,生产力及生
产工具依然具有局限性,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
用能力有限,对自然的扩展范围以及自然资源的
破坏程度也相对较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是
基本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18世纪,以
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在英国开展的新一轮技术
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先河。劳动者
被裹挟进工业社会,不管他愿意与否,都必须不断
地参与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此时,劳动变成了
资本为了获取无休止的剩余价值而将工人和自然
界牢牢捆绑在一起的手段。人类走进了工业文
明,与不断提升的生产力相伴随的还有人类盲目
的自信、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无节制的索取。自然
危机愈演愈烈,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构成了威胁。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体现为资本对自然的
无限占有。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天平开始
走向失衡。
(四)“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自然关系,本质上体现为物
的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是
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人类
通过劳动生成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劳动从来都不
是单个人的、孤立的劳动,而是在社会联系中共同
进行的社会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开展的
群体劳动。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
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
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
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P724)人类文明的演进
历程不仅标志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演变,同
时以此为基础人与人之间不断调整相互之间利益
关系、社会关系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历史上看,人
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人类处理
彼此之间关系的基本方式。“人们对自然界的狭
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
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
的关系”[5](P161)。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探明了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基本
矛盾的辩证运动关系,为考察人与自然关系和人
与人关系的内在必然性提供了科学视角。当今人
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就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不
当而引发的。面对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不能仅
仅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考察,也不能简单归
咎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生态危机发生的本质
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发展利益的最大化,对自
然资源展开盲目、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因而,还
1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必须从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背后去寻
找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
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创新发展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
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面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为基础,创造性提出并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
然兴衰一体的必然联系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
深层规律,以心怀天下的胸襟为全球人类生态文
明建设提供有效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创造性发展
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从“自然”到“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
在统一,并形成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山
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6](P71)这一重要论述
统筹了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为阐述自然生态系
统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人类繁
衍至今,为维持生命所需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都与自然密不可分。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
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开垦了大量的耕地来解
决温饱问题。但是,农田的开垦也对生态环境造
成了很大破坏。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人们能
够获取的有形资源越来越少,同时无形的资源也
受到影响。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规
划,系统治理,根据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的
规律特征,统筹兼顾自然系统内在的各个要素。
贯彻山上山下一个标准,地上地下一个要求,岸上
水里齐抓共管,陆地海洋统筹治理,增强生态系统
循环修复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
格局。
(二)从“尊重自然”到“顺应自然规律”
生态系统的有序循环与人类社会的合理发展
有着重要联系。自然内在要素的有序运行使得自
然生态系统保持平衡,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得以持
续发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的自然
生态智慧和自然文化传统,华夏儿女在这片土地
上的艰辛劳动汇聚了无数优秀传统思想。尊重自
然规律,热爱自然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繁衍不息
的重 要 因 素。《周 易》云:“观 乎 天 文,以 察 时
变”[7](P80)。告诫人们要根据四时之变开展相应的
活动。在《老子》中这一观点体现地更为细致:“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P39)。深刻揭
示了人类的活动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持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的核心理念,“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
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6](P1)。
具体而言,防沙治沙、治理水体、植树造林等都要
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综合开展。对不具备治
理条件的区域,采取严格的封禁保护措施,促进生
态恢复。对适宜治理的区域,实施重点工程,坚持
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草木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
措施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提升生态治理的能力。
对生态环境治理区开发建设活动要加强监管,实
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防止造成新的破坏,
自然资源具有其自身演变的规律性。对此,在生
态修复与重建的过程中,人类始终都要谨记,遵守
自然发展规律,提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力。对
自然环境的恢复工程,多一些静候花开,少一些揠
苗助长。
(三)从“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到“构建人类生
态环境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国
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这一理念深刻阐
明了人类有且只有一个生命家园———地球。各个
国家、各个民族的前途命运都与地球的健康发展
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破坏、气
候变化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破坏、海洋
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自然灾害,每个国家都无
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因此,风雨同舟,荣辱与
共,努力把地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是人类
共同的愿景,也是全人类永续发展的唯一道路。
路虽远,行则必至。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的舞台上秉持积极谋求自身绿色发展的站位。党
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造林10.2亿亩,人工造
林规模世界第一[9],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
协定》作出重要贡献,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大国;中国还进一步展现负责任大国
的担当,积极推进“双碳”发展目标。这些庄严的
承诺和持续的行动都体现出我国在推动全球生态
文明建设中表现的决心和毅力。另外,在生态文
明建设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践行绿色发
展理念,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绿色环保丝绸之
路”,着力提升环保合作,在与各方分享生态治理
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有效成果。坚持内外联动,
既立足国情,统筹国内资源状况,也做好应对全球
生态发展的对外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
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全球人类
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财富,但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
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在新的发展平
樊松延: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要义·创新发展·实践启示 15
台上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是每一个地球
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实践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的重要内容。”[10](P2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
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科学体系,是迈向清洁美
丽的现代化国家的总体方针和根本要求。在实践
转化的过程中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引领,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始终坚持用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矢”精准去射新时代中国生态
文明建设之“的”。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
制,汇聚更多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
合力;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经济,把各地的生态优
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使绿水青山产生
巨大效益,持续健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
征程。
(一)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
的“定力”
在新的文明发展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靠有力又扎实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社会合力作
为支撑。马克思深刻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
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
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
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11](P928-929)。推
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只有用最
严格的体制机制才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最扎实
的基础、最有效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
明建设中始终重视顶层设计和体制建设。要求全
面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
补偿原则。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理顺区域生态
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论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
能区还是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区都关
系每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流域水环境
保护为例,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带,承载了
全国一半以上的煤炭资源。对于黄河的生态保护
补偿就要共同抓好大范围保护,流域所经省市区
协同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始
终发挥造福人民的母亲河功能。压实主体责任,
让保护者得到实在的补偿,让破坏者付出必要的
赔偿。积极探索政府为生态资源保护主体,落实
生态产品的权责归属,明确公共生态产品的使用
权和保护责任。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只有将社会活力培育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才能真
正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在补偿中,政
府要体现对公共生态产品采购的主导地位,落实
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原则,加强生产者对自然
资源的约束性有偿使用,落实消费者对生态环境
附加值付费,推动供需双方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
中的权益交易等方式,构建更多生态环境保护的
有效市场机制。
(二)构建转化机制:强化“绿水青山”与“金山
银山”的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
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2](P234)。将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相协调,提升绿色
经济发展的潜力,涵养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生产
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
财富、经济财富。要把绿水青山建设得更美,也要
把金山银山构建的更扎实,做到将“两山”中的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程度释放出来。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生态资源的产品化和
市场化是其应有之义。实现生态长久永续发展的
根基在于生态产品与人民生活需求的良性互动,
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口袋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为
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态产品。一方面要实
现生态资源产品有形与无形的结合。近年来,人
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消费倾向越来越突出,
直播带货、产地溯源等新式的消费途径不仅为消
费者提供丰富健康的生活产品,同时也提升了生
态产地劳动者的收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在消费中
越来越凸显出可持续性,对于这类具有生态性和
商品性的有形资源,要在科学布局中进一步提高
产品质量,充分保障供给,既满足人民需求,又不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实现高效可持续利用。对于
无形的生态产品,既十分丰富,又不可替代,比如
涵养水源、制造氧气、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生态旅
游、生态疗养等都在无形中得到保护和提升。无
论是有形的生活产品,还是无形的自然资源,都是
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的追求中短缺的产品,社会
需求和生产潜力巨大,都要在自然规律、经济规律
和市场规律的基准下有序开展;另一方面,生态资
源的产品化和市场化既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
置,又要避免市场盲目无序导致的资源浪费。因
而,对于能够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要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的作用。对于不能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要尽
可能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积极引导下规
范市场有序运行。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对资本、
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吸引力,通过政策支持,让土
地、资源等要素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
生产能力,在产品市场化的进程中坚持有形政府
1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与无形市场的高效配合,为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
展双向“发力”。
(三)构建人类生态环境共同体:赋能全人类
永续发展的“合力”
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人类与自然关系,国
与国之间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国际表现。总
体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阻挡
的趋势,关乎人类未来,体现全人类的共同诉求和
根本利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必须
共同担负的责任。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
化、人类高度命运与共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有从我做起、扎实推进的历史主动和行动自觉,充
分发挥国际社会的强大合力,扎实推进有效合作,
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人类命运共同
体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
际合作机制,这是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美好蓝
图所必须的制度保障。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
国,积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责任。习近平
总书记在一系列多边舞台上向世界传递促进世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理念、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
国承诺,不断凝聚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生态文
明建设不是一国之功,更重要的是集全球合力,持
续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有序发展,同时也为其
背后人与人的关系健康有序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四、结 语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
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
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
想新境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
了重大成果,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
设,必须时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国际社会
之间的协调交互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合力,加强共
同守护。以更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承托更高质量的
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
国式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 学 习 纲 要 [M].北 京:学 习 出 版 社,人 民 出 版
社,2022.
[7]罗安宪.周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罗安宪.老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林亦辰.“一以贯之、坚持做下去”(今日谈)[N].人民日报,
2023-04-05(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
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
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TheNaturalOutlookofHistoricalMaterialism:
CoreEssence·InnovationandDevelopmen·PracticalEnlightenment
FANSongyan
Abstract:Nature,asanobjective materialexistence,hasexistedbeforethebirthofmankind.Intheviewof
historicalmaterialism,natureenjoysaprimaryandfundamentalposition.Manandnatureembodytheoriginalandeternal
connection,andbecome“perceptualobjectactivity”;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beingsandnaturehasundergone
historicalevolution,“historyitselfisarealisticpartofnaturalhistory”;Thenatureofthe“natural”relationshipisthesocial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Withtheinnovativedevelopmentoftheneweracontext,thehistoricalmaterialismconceptofnaturehasexperiencedatransitionfrom “nature”to“naturallifecommunity”,from “respectingnature”to“conformingtothelawsofnature”,from “promotingglobalenvironmentalgovernance”to“buildinghumanecologicalenvironmentcommunity”.Thepracticalenlightenmentofthenaturaloutlookofhistoricalmaterialismliesinimplementing
theecologicalcompensationmechanismandenhancingthe“concentra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constructingatransformationmechanismtostrengthenthetwo-way“force”between“greenmountains”and“goldenMountains”,
buildingan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communityformankind,andempoweringthe“synergy”ofmankind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naturaloutlookofhistoricalmaterialism;humanecologicalenvironmentcommunity
樊松延: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要义·创新发展·实践启示 17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7-18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出土文献视域下的先秦道家精气神观念研究”(20YBA173)。
[作者简介]萧平(1979—),男,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道家道教、宋明理学;张磊
(1992—),男,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家哲学。
《淮南子》自然观念探赜
———以《原道训》《主术训》《修务训》《泰族训》为中心
萧 平1,张 磊2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自然观念作为《淮南子》一书的重要思想观念,具有深刻性和系统性。在生成维度上,《淮南子》弱化了
“道”直接派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意义,转而强调其存在论价值,从侧面肯定了万物之自生、自存;在化育维度上,《淮南
子》通过对“神明”及“阴阳二气”的重新诠解,肯定了万物运动的自主、自决;在价值维度上,《淮南子》将天地万物按照其
本性的存在状态归约为“道理之数”,强调人应因循自然,同时为了调和“无为”与“有为”之间的矛盾,《淮南子》又充分借
鉴了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客观上推进了道家自然观念的发展。
[关键词]《淮南子》;自然;“道理之数”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18-06
《淮南子》是汉代黄老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尽
管学界对《淮南子》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仍存在争
论,但可以肯定,该书是道家思想在汉初的集大成
者。不仅书中很多原文直接引用自老庄以及文
子、列子等,而且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命题也与先秦
道家密切相关,其中《淮南子》对自然观念的理解
便突显了这一接续性,这在《淮南子》处理道与万
物的关系、万物的存在方式以及人的存在方式等
问题时均有所呈现。同时,《淮南子》对这些问题
又有着进一步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
主要以《原道训》《主术训》《修务训》《泰族训》为中
心,对《淮南子》的自然观念进行探讨,发掘《淮南
子》自然观念的深刻意义。
一、生成之维:道贯宇内,万物自然
在处理“道”与万物的关系时,《淮南子》继承
了老庄之“道”,尤其是庄子哲学中对“道”的理解: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
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约
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
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山以之
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
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1](P1)。
《原道训》开篇对“道”的这番论说是庄子式的
典型话语① 。这里没有直接谈及“道”产生天地万
物,即没有重点强调“生”,而是强调“道”的“在”,
即贯通宇内、无所不在。同时又描述了各种现象
的活动属性与功能,如“约张”“幽明”“弱强”“柔
刚”等,“以说明‘道’的无所不能”[2](P2)。最后通
过“山以之高”等表述,指出“道”是一切经验事物
得以可能的根据。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淮南子》中也确实有
“道”“生”万物的讲法: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
宰,跂行喙息,蠉飞蝡动,待而后生,莫之知
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
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
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
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
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
深,填之而不浅[1](P3)。
“太上之道”“生”天地万物,且这种“生”不居
功、不占为己有,是典型地延续了老子的思想② 。
然而,《淮南子》随后还是转向了“道”对“万物”存
在意义的讨论,万物“待而后生”“待而后亡”,“待”
也就是“得”,与“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
下贯九野”(《原道训》)之“通”“贯”相呼应。虽然
这仍是在“万物”与“道”的关系框架下的讨论,但
“道”的定位却从产育万物的“生母”角色转变为了
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始母”角色,即“道曰规,始
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
生”③ ,“‘一’就是‘道’”,但“混沌无形的‘道’不
能直接产生万物”[3],既然“‘一’还不能直接产生
天地万物,所以要从混沌不分的‘一’中分化出阴
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和合气便产生万物”[2](P126),
因而,“道”就成为了作为使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根
据。所以《淮南子》尝言“道”“生”、又言其(“一”)
“不生”,非是自相矛盾,而是说“道”之“生”乃“不
生之生”。可见,《淮南子》归根到底是要消解万物
“被生”的命运,从而能够解放万物,让万物按照自
身的内在本性去“生”(存在),亦即万物自然。同
时,上述引文中的“不”④ 亦可印证此观点,《原道
训》一方面用“不”来申明在此过程中万物不能减
损“道”半分,并以此表明“道”的特性。其似与老
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4](P249)的说法相类,但其
内理又大有径庭:老子是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
根”的基础上讲的,意在表明“道”生有天地后其功
能在万物上的延续与生生不息;而《淮南子》“损之
而不寡”等则是言“道”虽“贯”万物,但却不会因万
物之损益而影响“道”作为终极存在的至上性与圆
满性,还是在存在论意义上的讨论。另一方面乃
用“不”来进一步淡化“道”直接派生“万物”,转而
凸显万物赖“道”以存有。在《淮南子》看来,一则
是因为“道法自然”的固有特性使然;二则是因为
“道”不是“有物混成”的物质实体,即“旋县而不可
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既
然“道”非实体,那么也就不能再将“道”与“万物”
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经验意义上“生”。由此可知,
《淮南子》不再局限于宇宙生成论的意义上探讨
“道”生“万物”,而是着重在存在论意义上肯定
“道”是万物自生自存的依据、根据。质言之,《淮
南子》中的“道”宇宙生成论色彩已十分淡薄,而其
存在论意义却得到了加强。
《淮南子》在肯定了万物自“生”之后,又肯定
了万物自“存”。即: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
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自然。故阴
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
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故高山深林,
非为虎豹也;大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流源千
里,渊深百仞,非为蛟龙也。致其高崇,成其
广大,山居木栖,巢枝穴藏,水潜陆行,各得其
所宁焉[1](P665)。
“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是对万物自“生”思
想的重申,而“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则是对万物
存在状态的表达。《淮南子》将这种状态概述为
“非其道而物自然”,这一句在《文子·精诚篇》中
作:“非有为焉,正其道而物自然。”[5](P60)王念孙亦
以之为“正其道而物自然”[1](P665),据此当以《文
子》的理解为正。可见,《淮南子》认为天地万物的
存在,都是按照各自本性存在而已(物自然),而客
观上却造就了彼此间的和谐共处。天地之间,万
物皆按照自身本性去生成演变,这种存在状态就
是自然的,同时这种存在方式也是符合道的,乃
“正其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淮南子》中频繁
出现“神明接”等描述,但也并不意味着《淮南子》
在“物自然”的理解上存在矛盾,因为此处的“神
明”非“神祇”义,而应理解为“天地”,如《文子·精
诚》[5](P60)中也有如此表述:
老子曰: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日月照,
列星朗,阴阳和,非有为焉。无为所致,非有
欲也。正其道而物自然,言君正其身,民化如
神,不言之教,莫之与邻也。阴阳四时,非生
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
和,万物生矣。天地和泰,神明交降,非有心
也。四时不得,不顺万物,不得不生。
文中“合泰”与“交降”并举,正好呼应“天地”
与“神明”的对称,表明“神明”是对“天地”之作用
或功效的另外一种称谓⑤ 。《精神训》曰:“夫天地
之道,至纮以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这里
也是将“天地”“神明”并称,亦表明“神明”乃天地
之道。
至此,可以看出,《淮南子》强调“道”对于天地
万物存在的意义,认为“道”贯通天地万物之间,是
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万物各自按照自身的本性
存在,但万物之间又相互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万
物自然本性的结果。
二、化育之维:造化大巧,皆谓自然
从生成角度言,《淮南子》认为万物自生自存,
不被它物所主宰,亦无任何目的性。然而《淮南
子》又言“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
萧 平,张 磊:《淮南子》自然观念探赜 19
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泰族训》),此便涉及万
物之生成后的化育之维。那么就物之生杀消亡之
化育角度言之是否存在某种“神秘力量”呢? 《淮
南子》对此亦有解释:
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
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
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
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1](P663)。
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为也,不可以筋
力致也。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化
生万物,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
若濡,摩而不玩,久而不渝,奚仲不能旅,鲁般
不能造,此谓之大巧[1](P664)。
《淮南子》将天地万物之中存在着的、具有生
杀消亡能力的这种神秘、神奇力量,亦称之为“神
明”。如此一来,“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
时”等一切自然状态都可进一步解释为“神明”作
用使然。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神明”就如同“人
格神”与神秘主义,反而,它的提出恰恰是消解“人
格神”与神秘主义的。因为,这种“神明”之事“不
可以智巧为也,不可以筋力致也”,即无法通过人
的智巧(包括通灵)来实现,也不能通过人力(包括
祈福)来达到。天地之间的阴阳调和、云行雨施、
万物生化,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且无目的性的,不带
有人为意志的。《淮南子》之所以强调万物生化之
中存在着一种“神明”之力,恰恰是对万物自然化
育的一种抽绎说明。同时,《淮南子》对天地万物
之化育之所以能够“自然”的解释,也是借助“神
明”这一概念来完成的。在《淮南子》中“神明”实
际又指“道”发挥作用的状态:
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
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
原,以应无方,是谓神明[1](P492)。
可见,“道”之本身就是圆方合契、变化无常,
同时它又能照应万方,这就意味着“道”从不以“规
定”万物之化育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作用,而是不
断以赋予、照应万物实现自身权利的方式体现“道
体”。因之,“道体”之“神明”与万物化育之“神明”
是由“隐”而“显”的过程,二者实质一也,均以自然
为准则。
《淮南子》化育维度的自然思想,除借用“神
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外,还借助“气”的观念加以
表达。《淮南子》中的“气”的含义很丰富,也很复
杂,其内涵不仅仅指汉代所风行的“元气”⑥ ;其更
将“气”视作构成宇宙万物的基质。《天文训》曰
“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
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这一模式描绘了
宇宙从“无”到“有”的化生过程,其中“太昭”“虚
霩”“道”均属“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俶真
训》)的部分,即宇宙未成、天地未成之前;“虚霩生
宇宙”则为“有未始有有无者”(《俶真训》)的阶段,
宇宙既成,但浑沌未分;直至“元气”的产生,才到
了“有未始有有始者”(《俶真训》)的时段,天地初
生、万物明晰。可见,就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淮南
子》保留了“道”的本体地位,但在直观上“道”已不
是直接参与万物的化生,而是将“元气”认定为了
现成世界的直接作用者,从而构成了一种以“气”
为中心宇宙演化论。《淮南子》常使用“气”(主要
是“阳气”与“阴气”)⑦ 这一概念探讨四时节气、寒
暑阴阳、昼夜长短等形成与变化,这种用法典型地
体现在《天文训》《地形训》中⑧ ,如:
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
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
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
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
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
者为 星 辰,天 受 日 月 星 辰,地 受 水 潦
尘埃[1](P79-P80)。
《淮南子》与以往道家所主张的“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4](P29)不同,尽管它坚持了天地为一
“气”所化,但它却并不赞同是先有阴阳二气而后
才有天地。相反,它主张“气”化天地之后,天地融
合后方能形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产生四时,四
时之精气散为万物,继而产生了火、太阳、水、月亮
等分属阴阳二气的各种事物⑨ 。《淮南子》对阴阳
二气在万物生成过程中所处位置的调整,较大程
度上淡化了生成论色彩,而增强了万物的自主、自
决的特性。因为《淮南子》首先肯定了清阳薄靡者
为天、重浊凝滞者为地,这显然是一种物理经验式
的思考方式,而由此“天地之袭精”而成的阴阳二
气也必然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必然结果,因而所
谓“阴”“阳”无非就是“重浊凝滞”“清阳薄靡”的代
称,只是世间万物太过芜杂,无法用“浊”“清”“凝”
“薄”等词汇一一概说其自然物理属性,故而选择
了外延更为广泛的“阴”“阳”来加以指称。所以其
在性质上与超验模式下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的“阴阳二气”有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亦
体现在《淮南子》关于天地之“气”化育“万物”的描
绘上:
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
2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
和,缤纷茏苁,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1](P44)。
“有始者”指“生命聚集盈满而还未迸发开来,
如同新芽萌发还没有清晰形体,蠢蠢蠕动,将要生
成而未成物类”[2](P45),因而“有未始有有始者”便
是说天地已成但万物未萌时的状态。此一时期,
重浊凝滞之气下降,清阳薄靡之气上升,由之引发
“阴阳错合”,由此可见阴阳二气就是物理属性上
的“重浊凝滞”与“清阳薄靡”二气。并且《淮南子》
对阴阳二气发生作用的描绘用的是“合”,而非“冲
气以为和”的“和”,这就更加凸显出阴阳二气的自
然禀性与物理属性。既然《淮南子》对阴阳二气的
理解更倾向于自然物理层面,那么作为由阴阳二
气构成的天地万物之变化运动也自然需根据于自
身属性,而非由“他者”使然,这无疑进一步肯定了
万物的自主、自决性。
诚然,不能将《淮南子》所有的“气”论思想都
简单地规约为物理性质,如其在《氾论训》《本经
训》中言“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
分,而生物”“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
气化物,以成埒类,赢缩卷舒,沦于不测,终始虚
满,转于无原”,这里面的“气”便很难将其单一归
结为经验物理属性。但是不可轻忽的是《淮南子》
中“气”的思想如同“神明”思想一般,相较于之前
的道家思想在理解上已然发生了“偏锋”,更加注
重其自然属性的发掘,其目的在于强调万物化育
过程中的自然性,皆为自身物质属性使然,此自我
属性即为造化大巧,此造化大巧即谓自然。
三、价值之维:无为而治,因循自然
上文着重探讨了《淮南子》中关于宇宙万物的
形成、存在与化育、演变的理论,从根本上来看,
《淮南子》主张万物是自然的存在。既然世界的本
质是“自然”,那么进一步归约到人类这一主体身
上,人亦应当遵从自然本性、以自然之则生存于世
和处理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首先,《淮南子》提出了“自然之势”“势之自
然”“道理之数”“自然之性”等概念,承认事物的自
然本性及其客观发展趋势。
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
均也。……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
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
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
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1](P15-P16)。
夫舟 浮 于 水,车 转 于 陆,此 势 之 自
然也[1](P277)。
《淮南子》以反复类举的方式强调事物有自身
固有的本性,而事物自然发展的趋势,也是事物自
身本性的体现。因此,人不能够违背这种本性去
妄作,在行为之前必须考虑事物的这种自然之势,
“自然之势”的提法表明《淮南子》特别注重事物自
身内在的原则,强调尊重这种本性的重要性。文
中“天地之性”与“自然之势”相对应,表明“性”与
“势”都是讲事物的本性,“自然之势”亦即“势之自
然”。“道理之数”则与“自然之性”相呼应,即明
“道理”是用来描述事物自身发展态势的一个概
念,往往表现为特定的“数”,这些“数”在《天文训》
中有详细的分析与说明,此不赘引。“数”与“势”
都是表明事物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固定趋势或态
势,圣人不违背反映事物本性的这些“数”或“势”,
因而能够顺利地因势利导,造就了事物的发展。
其次,《淮南子》主张放弃人的各种智巧以“因
循自然”,即遵循天地万物之本性与实然状态。天
地万物都有自身的本性,因之,人的行为也理应事
其自然:
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
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
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1](P19)?
是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
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
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
逃也。是故响不肆应,景不一设,叫呼仿佛,
默然自得[1](P10)。
天地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人只要使物物“得
其宜”,便可实现天下之大治。所以说天下事务不
可妄为,要因循事物自身本性而进行推断。但又
因为“万物之变,不可究也”,所以只需把握事物发
展之根本规律即可。就好比镜子与水面,没有任
何人为的智巧因素在其中,而外物的方圆曲直都
能原原本本地透显出来。由此,《淮南子》进一步
解释说:
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
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
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
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
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
然也[1](P24)。
圣人只需要内修其本,而对外部事物不去修
饰或干扰,保养自身的精神,放弃各种智巧诈伪。
因为“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
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1](P587),“故
萧 平,张 磊:《淮南子》自然观念探赜 21
以智为治者,难以持国,唯通于太和,而持自然之
应者,为能有之”[1](P199),只有遵循自然本性的才
能真正得以治理好国家。“无为而无不为”“无治
而无不治”是《淮南子》提出的重要观点,这里涉及
对“无为”与“无不为”的解读,是老子之后解读这
两个概念的最重要文本。所谓“无为”,绝不是毫
无作为,或什么都不作为,而是因势利导,以“推动
事业趋向自然的成功”[6],是“通而无为”,也即顺
应自然前提下的“无不为”。与“无为”相对的是
“有为”,关于两者的差异,《淮南子》说: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
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
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
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若
夫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
谓之有为[1](P634-P635)。
“有为”是“用己而背自然”。可见,“无为”与
“有为”的差异实际反映的是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
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的不同。虽然二者都不否定
人的智虑精神与主观能动性,但“无为”更有利于
人主体性的涌露绽放,《淮南子》认为人一旦无所
欲求、无所纷争,便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居功”,
自然可以因循天地万物之各自本性,在与天地万
物的交流融通之中实现天地万物的自性。而成就
了物的自然发展状态,也便成就了自身的自然状
态,故而“自成”与成就天地实现了同一,而“以火
熯井,以淮灌山”的“有为”却始终无法实现这一
点,所以“无为”恰恰是人主体性与自由的彰显,而
“有为”则是对人主体性与自由的壅塞。
最后,自然与教化并存。《淮南子》之前得老
庄哲学中的自然实际上包蕴着一种自由精神,所
谓自然就是自主、自决,而不是受到外力的干涉而
被迫做出某种行为。《淮南子》在某种程度上继承
了这一精神,并将其作为价值追求,即“故圣人不
以行求名,不以智见誉。法修自然,己无所与”
(《诠言训》)。《淮南子》认为人的自然主要体现在
因循天地万物之本性,放弃各种名的追求之上,即
所谓“道术不可以进而求名”(《诠言训》),并可以
以此为手段进以修身、保全自身,其实这就是老庄
自主、自决精神的体现,不为名利所诱导、保持天
地之自性,以实现“胜理”与“道行”。然而,相较于
老庄对人之本性的理解,《淮南子》又明确指出人
性并非全然等同于天地万物之性,乃是可加以损
益者:
“人性各有所修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驳,
此自然者,不可损益。”吾以为不然。夫鱼者
跃,鹊者驳也,犹人马之为人马,筋骨形体,所
受于天,不可变。以此论之,则不类矣。夫马
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
制,啮咋足以噆肌碎骨,蹶蹄足以破颅陷匈;
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
衔,则虽历险超堑弗敢辞。故其形之为马,马
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马,聋虫也,
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 且夫
身正性善,发愤而成仁,帽凭而为义,性命可
说,不待学问而合于道者,尧、舜、文王也;沉
湎耽荒,不可教以道,不可喻以德,严父弗能
正,贤师不能化者,丹朱、商均也[1](P638-P639)。
《淮南子》认为人性各不同、不能损益的观点
是荒谬的。在《淮南子》看来,人与动物在形体相
貌上,筋骨形体禀受自天然,固然不可改变⑩ ,但
人的内在本性却是可以教化的,不止如此,从文中
所举例子来看,动物本性也可以因其势而加以调
整,就好比良马亦要通过训练方可驰骋。可见,人
之性的后天可损益性亦可看作“自然”的一部分,
因而人要成就仁义,教化就不可或缺,所以“要因
其所喜而劝善,因其所恶而禁奸,从而天下听
从”[7](P35)。很显然,这种思想是对“自然”的一种
新理解,《淮南子》充分吸收与借鉴儒家的诗乐礼
教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先天之性与后天教化之间
的矛盾,“自然”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后天人为和
教化,亦非与教化全然对立。人之“自然”核心固
然是人能内在地主导或决定自己行为,但只要是
不以戕害役使万物为目的而有助于因循辅助万物
的思想和行为,人也应积极接受。这是《淮南子》
中自然观念创新的重要方面。
四、结 语
总之,全面考察《淮南子》中的自然观固然不
是本文所能承载的,但仅就《原道训》《主术训》《修
务训》《泰族训》这几篇而言,《淮南子》在对物之自
然本性的解读上并没有重点探讨宇宙生成演变意
义上的自然观,作者对道物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消
解了“道”作为一个终极性实体性存在物的形象,
而强调了道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天地万物按照
自身本性生生不息,这其中的神妙之处即“神明”。
神明之作用也就是“道”的作用。在物之自然与人
之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淮南子》将天地万物按照
其本性的存在状态进一步概括为“自然之势”“自
然之性”“道理之数”等,人类活动只有遵循天地万
物之自然,才能保证人与物的和谐共处。在对人
2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之自然的诠释上,《淮南子》重新诠释了“无为”与
“无不为”,无为并非不作为,“自然”并非与“人为”
相对,“自然”恰恰要求人类自觉地作为。并且,作
者还认为人与物的“自然”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
的,有的是纯天然所赋予,不能改变,否则将不再
成为该事物;但有的品性或方面却可以改变,甚至
要须改变《淮南子》积极地吸收了儒家的诗乐礼教
的观点,主张一种教化论。《淮南子》既主张儒家
的教化思想,又主张道家的任天地万物自然生成
进化的思想,表明《淮南子》编著者思想的通融性。
注 释:
① 《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夫
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
声,不考不鸣。”
② 《老子·第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
③ 王念孙认为“曰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
生矩杀”而误衍。《宋书·律制》作“道始于一”,亦无“曰规”二
字。参阅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
244页。
④ 这种表述方式与老庄也具有一致性,如《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如《庄
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在太极之先而
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
而不为老。”
⑤ 其中《庄子·天道》曰:“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庄子·天
下》中多次将“天地”与“神明”并称,如“配神明,醇天地。”“寡
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天地并与,神明往与!”高亨
先生认为这正是表明“天”是神之位,“地”是“明”之位。参见
高亨:《<庄子·天下篇>笺证》,《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北
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⑥ 事实上今本《淮南子》并未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元气”,但是《淮
南子》中的“气”,确实具备汉代“元气”思想的某些特征,如强
调“气”在天地万物生成过程中的地位,“道始于虚霩,虚霩生
宇宙,宇宙生气”,《太平御览·天部》在引用该文时直接言“宇
宙生元气”,后世学者亦多认为此处“气”当为“元气”;再如明
确了“气”的感合功能和信息传递的作用,《地形训》言“土地各
以其类生,……皆象其气,皆应其类”,《天文训》有“蚑行喙息,
莫贵于人,孔窃肢体,皆通于天”,“气”俨然成为了人与一切自
然、人文相联系的媒介与依据,这些都是“元气”思想中的“气”
才有的特点。
⑦ 据初步统计,《淮南子》中阴气的概念出现了10次,阳气的概
念出现了17次,这是《淮南子》中构成“气”的诸多概念中使用
最多的。
⑧ 这两篇中使用的“气”字有72处,占了整个《淮南子》中“气”字
的三分之一,且绝大部分探讨的是阴阳之气、具体事物之气。
⑨ 此中“先后”有可能是时间之先,也有可能是逻辑之先,但根据
《淮南子》“自生”“自存”的思想,这二者都不是其考虑的对象,
或言二者在其思想体系内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⑩ 这类似于《庄子·骈拇》所说的“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
胫虽长,断之则悲”。
参考文献: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
局,2013.
[2]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潘存娟.《淮南子》与《老子》“道生万物”模式之比较[J].陕西
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18.
[4]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王利器.文子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唐劭廉,吕锡琛.《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
先秦道 家 自 然 观 的 比 较 研 究 [J].船 山 学 刊,2003(4):
114-117.
[7]周叶君.淮南子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合肥:安徽大
学,2012.
AProbeintotheConceptofNatureinHuainanzi
———Centeredaroundthe“YuanDaoXun”,“ZhuShuXun”,“XiuWuXun”,and“TaiZuXun”
XIAOPing,ZHANGLei
Abstract:Theconceptofnature,asanimportantideologicalconceptinthebookHuainanzi,isprofoundandsystematic.Intermsofgenerativedimension,Huainanziweakensthecosmicgenerativesignificanceof“Dao”directlyderivingallthings,andinsteademphasizesitsontologicalvalue,indirectlyaffirmingtheself-generationandself-existenceof
allthings;Intermsofthedimensionoftransformationandeducation,Huainanziredefinesthe“gods”and“twoelements
ofYinandYang”,affirmingtheautonomyandself-determinationofthemovementofallthings;Intermsofvaluedimension,Huainanzireducesallthingsinheavenandearthtothe“numberofprinciples”accordingtotheirnaturalexistence
state,emphasizingthathumansshouldfollownature.Atthesametime,inordertoreconcilethecontradictionbetween
“inaction”and“action”,HuainanzifullydrawsontheConfucianideasofritualandmusiceducation,objectively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Taoistnaturalconcepts.
Keywords:Huainanzi;nature;thenumberofprinciples
萧 平,张 磊:《淮南子》自然观念探赜 23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3-2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文化视觉空间表征与再生研究”(2022AH051557);安徽省高校省
级质量工程项目“淮南地域文化元素在短片拍摄教学课程中感知体验研究”(2021jyxm1380)。
[作者简介]张晓东(1984—),男,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传播;田宏宇(1983—),女,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批评;姜丽(1985—),女,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
师,硕士,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
写境与造境: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叙事
张晓东1,田宏宇1,姜 丽2
(1.淮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2.淮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摘 要]淮河文化是空间阈、时间阈、社会语境阈的构建体,此研究旨在利用影像空间媒介强化淮河文化的在地性
价值和原初意义,以确认淮河地域空间中民众的身份构建与主体认同。文章通过梳理淮河文化的影像文本链条谱系,借
助王国维“境界”理论之写境与造境的美学理念,探求淮河文化的空间叙事与审美。该研究以空间叙事理论为依托,将文
化的空间表述上升为叙事方法论,探寻淮河文化影像文本的空间叙事,促成淮河文化的空间化转向及创新表达路径,最
终形成空间化的淮河文化体验场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赋能助力。
[关键词]淮河文化;在地性;“境界”说;空间叙事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24-05
“禹别九州……奠高山大川。”[1](P58)在中国的
传统文化世界里,“山”“水”是地域空间的显性标
识物,承载着浓重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意象符号
也表征着所属地域的人文图景。淮河作为典型的
水文化范本以潜隐的方式塑造着淮河流域人文特
征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如何让淮
河文化更好地与时代对话、与全球共享是无可回
避的时代叩问。笔者认为发掘空间整合与表征是
地域文化空间叙事的新文法,复苏淮河地域空间
的感知力和包容度,将淮河文化的感知方式从主
观想象转变成具身叙事。
一、淮河文化的空间认同
(一)淮河文化探赜
从考古学视角来看,淮河流域的文明史可以
追溯到史前新石器时代,蚌埠双堆文化遗址、淮安
青莲岗文化遗址等都证明了淮河流域也是中华文
明的发祥地之一。“淮河文化”作为一个固定专属
词汇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建立在改革开
放初期我国文化学界对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西学
东渐”的基础之上,这种追随式求索被认为是淮河
文化研究的萌芽时期。新时代,淮河文化被塑造
成一个由淮河流域物质、精神、语言和社会组织的
综合构建体,“淮河”不能简单认作为“文化”的修
饰性定语,同时也蕴含着地域人文、社会理性与时
代需求等维度的考量。
2019年底,光明日报社与中共安徽省委宣传
部联合主办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并将淮河文化的
核心内涵归纳总结为“民为邦本的民本文化、不屈
不挠的奋斗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敢为人先
的改革文化、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顾全大局的奉
献文化”[2]。其所涵盖的子文化摒弃了传统文学
叙事的线性逻辑,表现为淮河文化叙事空间的并
置关系,重新定义淮河文化空间的多元可能性。
(二)淮河文化的“在地性”
新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可以看作是
对地方文化的原初理念的不懈寻求。20世纪末,
地域文化群体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感受到主体认
同层面的相对化挤压,全球化裹挟而来的文化同
质化趋向使得世界文化空间被扁平化压缩,强弱
文化的地位失衡带来了地域文化空间认同的
焦虑。
每种文化都希望地域空间能够传承并延续信
息,同时也作为主体生命的纽带。罗兰·罗伯逊
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术语“全球在地
性”,主要指文化是由文化本身、人和生发文化的
空间共同构建的客观状态[3](P238-244)。它着重寻求
在全球化背景中重新定义地方文化的空间特征,
缔造全球和地域互构的双向对流模态,其最终目
标是发掘多元文化在全球化场域中的个性价值。
淮河文化研究起步较晚,“在地化”是其复兴的必
然之路,将文化的原初化寻求视为修复和凝聚地
方属性的公式,同时将地域文化集合锚定在作为
空间载体的淮河客体之上,构建自身的主体标识。
淮河人理应有针对性地恢复自身的文化标识和内
涵,达成对内蝶变重塑、对外反向输出的双重目
的,确立淮河文化从“融入全球”到“走向本土”的
文化转向。当前领跑国内地域文化样板的当属徽
文化,以文促旅、以文促产的社会综合效益明显,
文化纪录片《大黄山》《中国文房四宝》《天下徽商》
等空间影像话语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颇有份量,
同时也完成了徽州民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
哲学思辨,淮河文化的复兴可以利用借鉴学习的
后发优势,提速赶超。
二、淮河文化的空间叙事脉络
空间叙事的理论探索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的美国,约瑟夫·弗兰克率先研究文学中现代小
说的空间叙事形式。70年代之后,列斐伏尔的
“空间生产”逻辑以及福柯的“空间规训”的权力假
说将空间引入到社会文化领域。90年代以来,弗
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以及爱德华·索
亚的“三种空间”理论的提出,重构了认知论中人
类对空间的再思考。进入新世纪后,国内专家程
锡麟、龙迪勇等完成了空间叙事理论的本土化构
建。笔者尝试将空间叙事与淮河文化具体阐释相
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与创新意义。
(一)“空间叙事”释义
空间叙事理论是相对于传统文学中时间线性
叙事理论而存在的,其根源在于后现代主义空间
理念对现代主义时间理念的挑战与否定,本质上
代表着社会文化类型的空间转向。空间叙事是在
所述故事多模态、多媒介方式展现的基础之上,将
故事内容进一步的细分成不同的空间体验,让空
间从被动的故事载体转变成主动的讲述者,从而
让观众获得更直接的沉浸式感官体验的叙事方
式。淮河文化复兴采取空间叙事方法论是顺应时
代的必然选择。
(二)淮河文化影像空间谱系
黑泽明认为:“我们必须寻找一种途径,因为
大部分真实很难通过说话来完成。”[4](P11)可见,现
代社会的话语类型是多模态的,影像作为现代文
化话语实践的新质势力,为人类开辟了空间维度
表征的新样式。影像空间话语有能力为观众模写
一个真实且富有情感的文化空间,当观众观看空
间影像时,会自然而不自觉地形成某种意识与观
点,甚至引导行为。
新时代以来,文化阵地以及媒介积极响应“推
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号召,淮河文化活态化、影像化表达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笔者对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阐释文
本进行了梳理归纳:央视从自身的栏目定位出发,
从不同的角度,以淮河为媒介,叙事中国,讴歌时
代。如淮河治理视角的《国家记忆》、地方志视角
的《中国影像方志》、乡愁视角的《记住乡愁》、新闻
视角的《江河奔腾看中国》;安徽电视台拍摄了淮
河民众的日常起居录《淮河六章》都将淮河视为重
要的主体空间对淮河文化进行具象化叙事。影像
空间叙事文本可以作为主流媒体对淮河文化阐释
的“官赋”,而基于移动端的各种博主和播客的公
众号、视频号、vlog日志则是淮河文化的“民谣”,
这种官方话语与民间离散化的展示方式都将淮河
文化的传承转向影像空间,开辟了相对完善的淮
河文化空间阐释路径。
三、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叙事
叙事与人类同庚,是人性的自然需求,叙事学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结构主义,在90年代
“后经典叙事学”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龙迪勇的专
著《空间叙事研究》将空间叙事理论体系推向了新
维度,致力于该理论的本土化转型,明确了影像叙
事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叙事的学术论断。淮河文化
空间的影像叙事就是重建可感、可品的空间情境,
诱发躯体感官与空间的新型对话,让民众活在主
观理念与客观空间的循环对流中。
(一)写境:淮河文化空间
国学大师王国维以“境界”学说为核心,批评
艺术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
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
张晓东,田宏宇,姜 丽:写境与造境: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叙事 25
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5](P43)
点明了境界中主客体的复合性与多重性。“境非
独谓景物也,情感亦人心中之一境界。”[5](P44)从该
句的上半句可以得出:境界的第一属性是物,即空
间性;情感和意义是空间在主体意念层面的萌发
与延宕。依据王氏的理论,写境属于“无我之境”,
简言之就是以物观物,不会产生景物与思想意识
的断裂,主客体的目标是同向同行的,其归结点导
向审美维度之“优美”。
1.空间转译
加布里尔·左伦将空间视作一个由观者积极
参与的构建体,将叙事空间分为地志空间、时空体
空间和文本空间三个层次,其中“文本空间”由文
本的语言、时序和视角结构所构成[6](P12)。淮河文
化纪录片是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文本,俯拍视角
的创作是近几年文本空间叙事的创新转译,空间
转译是科技与艺术共同赋能影像空间叙事的新型
话语。
空中视角在空间叙事层面的实践起源于19
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经俄国至上主义和荷兰风
格派的艺术家,如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狂热地追
求超然空间视角的平面化美学,力图精神层面的
和谐与纯粹,这可谓是“摄影是绘画的模仿”的反
身式实践。在《江河奔腾看中国》淮河篇中主要利
用空中视角,超然于淮河空间之上,让观众从整体
感知淮河的宏观地理空间,将山、水、城、田等多变
的三维地貌空间抽象转译成二维平面的点、线、
面、色,现实空间中山青、水绿、城白、田黄被约减
成蒙德里安画笔下的“色彩构成”。可见,如今的
纪录片演变成纪实与审美的竞标标的,真实再现
与空间审美相互成就,淮河文化理念被转译到现
代人的具身图式中,引发躯体内在状态的具象
审美。
2.空间视看
文化纪录片作者创建了一个以真实为卖点、
规训观众的空间情境,这与古希腊悲剧所创立的
矛盾戏剧性情境截然不同。影像媒介向个人发出
“请柬”,以主体的身份定位投入到既定社会体系
的实践,观众与文化空间建立链接以后,体验着与
纪录影像索引情境而共处一个空间的感觉,那种
最原始的,超越时空的亢奋状态油然而生。在当
前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空间被用以弥补人们无法
体认的文化潜能,同时为后工业化社会中个体单
调的日常生活和功利化的行动做心理与躯体的双
重修复。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寿县篇》,系统梳理
和呈现了寿县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创作者
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古城墙、博物馆、安丰塘等
空间,通过感官性与故事性的复合呈现,让观众对
楚文化具有整体上的观感与印象,甚至内化为淮
河文化理念的内省,特别是利用安丰塘作为水利
灌溉工程的空间分布设计组织画面,故事化讲述
孙叔敖因势利导成芍陂,构建了地域文化认同、自
觉和自信。自然景观在影像空间媒介的帮扶下完
成了向社会人文景观的升格,该过程导致景象的
拾取成为了一种社会关系生产,“眼球”行为演变
成生产关系中的社会活动转化,凸显了景象的至
上地位。文化空间感知模式将文化理念的吸收置
换成形象符号的观看,这也印证了一个基本现实:
“在后现代语境下,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我思故我
在’转变成莫佐夫视觉文化主体的 ‘我看故我
在’。”[7]
3.空间联袂
空间的形态看似是均质的、固态的,实则本质
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影像作为空间的拟态,其意
识构建属性的张力极强,静态图像是对空间的浓
缩和典型化,动态影像叙事则利用其蒙太奇效果
将其感染力拓展到新维度。空间景观很巧妙地为
观者搭建一个联袂性空间叙事序列,在渐变的运
动中逐一体验相关的场所事件,利用影像空间保
存了文化的叙事语境。
2020年纪录片 《远方的家:淮河两岸好风
光》,摄制组依托淮河源头桐柏山的人文典故具象
淮河源的自然风光与文化气象———盘古创世。盘
古的神话传说与当地的空间多有所印证:盘古湖
由“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而得名;盘古山,是当
地人根据群山的空间外形,通过类比想象将死后
的盘古化为山体,原本浪漫主义的想象被定格为
区域民众的集体共识。基于此,作为影视纪实艺
术的纪录片在优美画面和文化内涵的催生下,淮
河源头幻化成空间诗歌,共同以淮河源头的景观
为媒,状物、寄情、寓意,空间化表征文法在此源出
一脉。通过文化典故的呈现,让观众领悟浓烈的
浪漫主义意味,但这属于“写境”范畴,观者把握淮
河源头审美意象时完全处于静观之状态,迷失于
空间外物的情境之中,达到了与物俱化之境界。
(二)造境:淮河文化空间
与写境不同,造境属于对空间的超然,它与
2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有我之境”相对应,审美方式更注重主体意识的
在场性,在观看过程中虽然以景物对象为依托,但
始终保存着自我的独立意志,将整个过程委任于
主体的理性认知,其归结点导向审美之主观维度
“壮美”,故两种境界既有区别,亦有共通之处,二
者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1.空间观照
宗白华认为:“俯仰往还,远近取与 ,是中国
哲人的观照法,也是中国诗人的观照法。”[9](P93)
淮河文化由时间记述转向空间摹写,直接激活大
众本已处在休眠状态的在场体验感,文化转型理
念在空间观照中萌生,影像对空间的编排内隐着
空间媒介对社会文化传播的降服。
凡文化者,必因循传统始祖文化的规训性,通
过构建故事空间,彰显最深层次的需求与理想。
《尚书·禹贡》曰:“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
入于海。”[1](P80)淮河的治水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
时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文化典故流传至今。
如今的治淮美谈当属淮河防汛风向标的王家坝
闸,从“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美誉中可见一斑,在抗
洪的斗争中孵化出的“王家坝精神”激励着淮河儿
女。2022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节目《江河奔腾
看中国》淮河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讲述了王家坝
民众悲喜的双重状态。影像通过逼真的数字技术
展示了王家坝闸控制的濛洼蓄洪区,居民面对滔
滔洪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展示出现象级的建筑
智慧———庄台村落,同时孕育了庄台文化。现如今
大无畏的王家坝人利用庄台为支点,发展生态旅游
产业链条,将蓄洪区改造成绿色生态田园湿地,这
种文旅融合模式是当代淮河文化主流价值的正向
馈赠。影像将赞歌式的主观意图嫁接到绮丽的淮
河空间阵列,王家坝表现出可伸缩、有弹性的多重
关系体现为文旅走廊、生态空间和生命格调的共生
共享状态,提及王家坝让受众主体的意识与牺牲、
乐观相勾连,绘制出典型的“壮美”人文图景。
2.空间记忆
在传统意识中,记忆被认为是人对事件线性
化的时间回溯。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提出了“记
忆剧场”,其将事件按照一种秩序化的空间顺序,
建立纲目系统,构建记忆的结构化空间[6](P338-340),
所以说记忆应该是一个意识时空体。淮河文化的
记忆就附着在淮河流域的空间标识中,此时,空间
和回忆组成了一个价值序列的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急剧膨胀,人
们在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的过程中被异化成一个
矛盾体,乡村住不下躯体,都市留不住灵魂。现代
社会的理性逻辑压抑市民的主观情绪,使得现代
人集体患上了“思乡症”,空间通过组合、建构人的
行为模式和视觉景观增殖认同、活化情感,都市里
的精神放逐产生了现代社会的怀旧范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亳州古城篇,华祖庵、花戏楼、
八步六条街等空间为地域文化记忆提供了固态、
稳定的支点,这支点作为思乡空间驱逐不安、释放
压力、产生安慰,同时统合亳州中医药为核心的生
存之道和商业密码,建立淮河流域历史和现实语
境的跨时空对接,投射跨主体性共通的文化梦想。
淮河文化空间语境中的象征性符号表意是对集体
乡愁的再生产,其产品就是乡愁的空间化附着,温
馨与悲情构成了乡愁空间的正反面,所以实体化
空间孕育着淮河民众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格局。
3.空间想象
文化的发展不能止步于空间观照与空间记忆
的维度,空间想象是扩张文化阈值的必要层级,提
倡将想象力与空间实体相关联,探寻其空间原型
意义,主张空间的阐释要具有哲学思辨、人文关
怀、诗性情感的维度。空间想象应该从文化公共
阐释的角度对空间进行意义层面的“神圣化”,赋
予空间以不寻常的价值理念。在《江河奔腾看中
国》淮河篇,展示了蚌埠淮河段的“靓淮河”工程,
其表面上是对淮河的治理,然而该工程不是简单
的线性时间上的复原,而是在生态先行理念的指
导下,重塑人与水的亲密关系。步道、栈桥、广场、
湿地,模拟还原了“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意象空间,
将淮河空间打造成城市客厅、生态长廊,亲水型的
空间格局成为淮河文化空间的“伊甸园”。
文化的影像空间想象实际上是由形象、声音、
思想所组成的表达区域人文社会的情感文化体
系。音乐可以拓展空间视看与空间记忆的意识边
界,它隐含着文化空间建设性、创造性的阈值。
“嗟叹之不足而咏歌之”是文本创作之基本规律,
音乐诉诸于听觉,情感的询唤是其先天的优势,贝
多芬曾明确指出,音乐具有比一切智慧和哲学更
直接且高效的情感启示。在淮河篇结尾,创作者
利用20世纪50年代纪录片主题曲《淮河两岸鲜
花开》作为主题配乐,与现代淮河风光影像相链
接,视听意象的联动产生聚合力量,感官美学催发
生命冲动,以其纯洁性直觉感官延宕着淮河文化
的空间想象。这种历史与现代的嫁接既是对话又
张晓东,田宏宇,姜 丽:写境与造境:淮河文化的影像空间叙事 27
是传承,喻示着淮河之美、淮河之变,拉伸了淮河
文化空间的纵深感,形成了淮河地域空间的专属
情操,文化想象的“乌托邦”由此铺陈。
四、淮河文化的空间诗学
空间作为一种整体语境系统,能够更轻松地
将主体与其他观念形态的文化相嵌套、转译,如语
言、时间、宗教、艺术等,共同搭建物质空间与文化
空间的映射互动关系。加斯东·巴拉什认为:“文
化的深邃性在于不追外物,却又与外物自然地结
缘。此刻,时间被忽略,空间在此独立开展,成为
文化世象的发轫之地。”[10](P3)后现代主义思潮中,
文化属于不受特定规范制约的“无主之地”,空间
影像在“跨学科”理念的加持下,代言文化亦无不
可,其路径一般为通过唤醒时代性的空间形象,将
自然空间嬗变为文化景观。
文化不仅要注重空间的物化承载,亦必须创
造其精神生产,将空间的价值提升到“形而上”的
层面,所以诗化想象便具有了文化驰骋的广阔自
由地。承载淮河文化的实景、影像、符号,相当于
人文理念与地域标识碰撞时的自由空间生产,这
种开创性活动把想象力作为主要的文化生产诱
因,既立足于历史,又面向未来,不断膨化空间的
价值多元趣向。基于此,空间影像的表征与释义
便具备了诗性。文化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七季之
《寿县:金汤永固 久久为功》,影像将寿县古城具
象成一个幸福空间,片中的筑城、修渠从历史实证
角度讲述了古城的文化价值,更从生活体验角度
突出了其情感价值,如淝水之战、成语典故等升格
至民生福祉的维度,古城作为原住民的生存空间,
符合了民众的原初性依恋和辩证法认证。古城空
间被诗化成淮河人心灵安居的精神依恋与皈依之
地,这一刻寿州古城成为了哲学观照中的“此在”
与“彼在”的共生体。
五、结 语
空间作为一种文化造物,是社会行动的结果,
它暗含某些逻辑,鼓励某些行为,禁止某些现象。
在“地球村”背景下,文化空间均质化倾向导致“村
民”拘泥于一种可掌控的生活评估程序,即“付出
行动 M,收获结果 N”的程式化利益驱动模式。
视觉文化时代,淮河文化的复兴,需要立足“在地
性”,对同质化的文化空间与社会现实进行调适与
引领,利用影像叙事将淮河塑造为主体空间、文化
空间,重新构建淮河对个体层面的生命阈值、文化
层面的投射表征的主体标识。淮河作为空间的地
域归属感和文化体认度,让现代人在感官体认和
审美愉悦中重组淮河文化场域,从需求端为中国
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提供创新性动能与地域型
方案。
参考文献:
[1]尚书[M].顾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2]弘扬好淮河文化的当代价值[EB/OL].(2020-01-02)[2023-
04-23].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1/02/
nw.D110000gmrb_20200102_1-06.htm.
[3][美]罗伯森.全球化:社会伦理与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美]阿康普.影像叙事的力量[M].马瑞雪,译.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2016.
[5]王国维.人间词话[M].王霖,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0.
[6]龙迪勇.空间叙事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14.
[7]段国重顾,明栋.图像时代视觉主体性的重构[J].清华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58-166.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法]加斯东·巴拉什.空间诗学[M].龚卓军,译.北京: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2016.
WritingRealmandCreatingRealm:theImageSpaceNarrationofHuaiheRiverCulture
ZHANGXiaodong,TIANHongyu,JIANGLi
Abstract:HuaiheRivercultureisaconstructofspatial,temporal,andsocialcontextthresholds.Thisstudyaimsto
useimagespatialmediatostrengthenthelocalvalueandfundamentalsignificanceofHuaiheRiverculture,inorderto
confirmtheidentityconstructionandsubjectidentificationofthepeopleintheHuaiheRiverregionalspace.ThroughcombingtheimagetextchainpedigreeofHuaiheculture,andwiththehelpofWangGuowei’saestheticconceptof“realm”
theoryofWritingandCreating,thispaperexploresthespatialaestheticsandnarrativeofHuaiheculture.Basedonthe
spatialnarrativetheory,theresearchraisedthespatialexpressionofculturetothenarrativemethodology,exploredthe
spatialnarrativeofHuaiheculturalimagetext,promotedthespatialtransformationofHuaihecultureandinnovativeexpressionpath,andfinallyformedaspatializedHuaiheculturalexperiencefield,empoweringthenewculturalform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Keywords:HuaiheRiverCulture;locality;theTheoryof“Realm”;spatialnarrative
2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2-14
[基金项目]安徽省编制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大别山党史文化教育研究”(2022AH051612);安徽省编
制2023年度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研究”(2023AH051833);2023年安徽科
技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升专项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治淮工程中的青年动员研究”(2023MY06)。
[作者简介]崔雨(1994—),女,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王凤杰(1969—),
女,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述论
崔 雨,王凤杰
(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 要]群众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各项事业的密钥。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中的群众动员,是中国
共产党团结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采取加强宣传
教育、解除后顾之忧、树立典型模范、开展立功竞赛等动员措施,使广大群众以巨大的热情投入治淮的实践中,推动了安
徽治淮工程的顺利开展,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治淮精神,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29-05
1950年夏,淮河全线泛滥,洪水滔天,河南、
江苏、安徽等三个沿淮省份受灾严重。皖北向中
央报告“当洪水猛扑过来时,灾民来不及逃避,呼
喊声不绝于耳,少壮者攀登大树,老弱者爬上小
树、屋顶,有的将小孩吊在树上,树倒房塌后人被
淹死。也 有 的 在 树 上 被 毒 蛇 咬 死。死 者 489
人”[1](P21-22)。不久后中央作出根治淮河的重要批
示[2](P233)。这次灾情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党和政府面临的一场艰巨考验,广大人民群众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动员下,开启大规模的治淮
工程。
掌握群众动员的规律,积极开展群众动员是
党在各项事业中无往不胜的密码。按照社会学的
概念,群众动员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一些政治集
团,在特定的动员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
而利用各种动员资源,运用各种动员方式去激发
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3](P1152)。因
此,文章对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中的群
众动员工作进行探讨,深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
观研究,为新时代丰富党的群众动员实践、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
借鉴。
一、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的组织机构与制
度保障
(一)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的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统一领导,贯彻治淮方针,1950年
11月16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正式成立,旨在
“协调豫、皖、苏三省区统筹兼顾、互相配合,齐心
协力把淮河治好”[4](P156),该委员会下设办公厅,
并设工程、财务、政治三部,以加强业务部门的领
导与分工合作,增强工作效率。治淮委员会为掌
握治淮重点,兼管皖北的治淮工作,并保留皖北治
淮指挥部名义,以发布命令与下达文件。
为了更好地动员群众,治淮委员会采取半军
事的组织办法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县、区、乡、村为
单位,分别组织民工总队、大队、中队、分队,并分
别以县长、区长、乡长、村长为各队队长;分队以
下,以10~20人为区间组织成班。此外,中队以
上的组织,建立党和团的支部,各级组织选举民工
代表。在皖北行署和皖北军区的动员指挥下,皖
北区先后建立宿县、阜阳、六安、滁县、淮南、蚌埠
等6个治淮指挥部、14个县总队、107个大队、
1338个 中 队,建 立 财 粮、物 资、运 输、保 管 组
织[4](P158)。在治淮工程的实际宣教中,正是通过
各级组织召开会议,由骨干到群众,由典型到全面
进行治淮政治动员,促进民工政治觉悟的提高。
从治淮委员会的设立到地方各级总队、大队、
中队、分队、班的建立,标志着治淮工程建立起完
善的组织,成为安徽治淮工程中群众动员工作顺
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二)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的制度保障
在治淮工程的群众动员中,为激发群众参与
治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按期完成工程目标,推动
治淮工程的顺利开展,安徽各地实施了一系列政
策、规章、规定。
在政策法规层面,1950年10月14日,政务
院发布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阐明了治淮的方
针、步骤、工程经费、以工代赈等问题。此外,其所
附的《皖北治淮工程占用土地、毁损农作物及拆迁
房屋坟墓与发现古物的处理办法》,对于因治淮而
造成群众土地占用,农作物及拆迁房屋坟墓损毁
等问题的处理方法有详明的规定。这些规定既有
利于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也有利于治淮工程中
个人利益的保障,从而使群众增加对治淮工程的
理解与支持。“为了发挥全体治淮人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各级领导,胜利完
成工程任务”[5],1951年治淮委员会颁布《皖北治
淮人员立功条例(草案)》,对于立功条例、评功组
织、评功、奖功等方面都作出详细的说明与规定。
1954年治淮委员会还颁布了《关于治淮工作中职
工伤亡事故报告暂行办法》,有利于在治淮工程中
加强民工劳动保护工作,促进安全生产[6]。这些
从政府层面制定的政策法规,在保障治淮民工和
群众各项权益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为动员群众参
与治淮工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治淮的具体工作中,安徽多地还根据现实
情况制定了工作纪律和工程规定,以发挥出有针
对性的效用,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治淮热情。阜阳
专区在筑堤工程中引导民工订纪律,颍上硪工提
出了“三不抬、五服从、七不打”,挖土工提出土塘
六不得纪律;凤台提出“三一致”的纪律:上土一
致,行硪一致,生活作息一致[7](P297)。为在动员群
众的同时兼顾群众自身的利益,安徽多地制定了
行之有效的工程规定。例如,宿县、灵璧、颍上三
县普遍实行包方。灵璧县包方后,工作效率一般
提高20%~40%;颍上县两河大队包方后,七天
任务五天完成[7](P426)。可见,包方制保障了民工
的利益,激发治淮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的措施
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动员下,“组织起来的民
工,变成一支所向无敌的队伍,他们以无比的劳动
热情与智慧,克服工程中一切想像不到的困难,创
造了伟大的劳动奇迹”[8],推动安徽治淮工程顺利
开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
社会动员的“核心要义是动员对象思想观念
的转变,这是决定社会动员成败的关键”[9](P16)。
对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将治淮工程与爱国主义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同
时达到改造其思想的目的,使人民群众从思想上
提高政治觉悟,能够正确看待治淮事业,从而产生
空前高涨的治淮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动员群众通过“诉苦追根”的方式控诉
旧社会之恶,激发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将爱国之情
与治淮工程统一起来。在民工组织起来以后,各
级组织便引导他们进行“诉苦追根”,淮河大水时
期的悲惨景象,以及水灾过后的艰苦岁月,都从他
们的诉苦中被真实地描绘出来,例如安徽涡阳县
席楼乡治淮民工席欣然述说道:“因为前年淮河发
大水,我们庄上平地水深三尺,三次种下去的庄稼
都被水淹了,我一家四口几乎断炊,要不是人民政
府大力救灾,真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我认清淮河
是我们这地方永远的祸根,要过好的日子必须治
好淮河。”[10]“诉苦”之后还要“追根”,引导他们进
一步追溯“苦”的根源: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封建
统治造成灾害;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1938年在
花园口把黄河决口,破坏淮河水系,给淮河流域的
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经过“诉苦追根”教育,在出
发治淮之前民工纷纷向农会写下保证书,以表明
其参与治淮工程的坚定决心。
第二,将治淮工程与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宣传
教育联系起来。例如,蚌埠市在治淮工作中明确
“治淮立功,是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以治淮立功
的实际行动,来抗美援朝”[11]。怀远、凤阳、寿县
等处以时事报告、开庆祝会、文娱活动、广播和读
报等方式对治淮民工进行抗美援朝的时事教育,
激起民工对美帝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他们纷
纷表示愿以实际行动增加抗美援朝卫国保家的力
3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量[12]。此外,不少文工团还常到工地上表演各种
关于抗美援朝的话剧、戏剧和歌曲;有些民工在抬
土或打硪时还歌唱着自编的小曲,例如“美国鬼,
别猖狂! 你好比一个临死人,不见棺材不闭眼睛;
大家加把劲儿,叫你鬼子变游魂,抗美援朝不是光
嘴讲,多献土方支援前线!”[13]歌词虽粗糙,却表
现出民工们对治淮工程无比坚强的意志与伟大崇
高的信念。通过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民工们
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认识了治淮是为了国家也
是为了自己,两者是完全一致的”[14],劳动更加积
极了。
无论是“诉苦追根”教育还是抗美援朝爱国主
义宣传教育,都使治淮民工的思想得到了深刻的
洗礼,发生了巨大转变,治淮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
起来。
(二)解除后顾之忧
关心治淮民工的实际诉求,解除他们的后顾
之忧,对于治淮工程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民工
上堤后感到最大的困难是村中生产缺乏劳动力,
家里生活不容易维持,为此治淮委员会指示各地
治淮指挥部派出一批干部领导广大民众组织劳动
互助组和开展副业生产。此外,在第一年的治淮
工程中,中央政府就发出了10亿斤粮食作为治淮
经费,皖北行政公署也发出了9000余万斤粮食
作为沟洫工程的经费[15],有效地缓解了治淮民工
日常生产生活的困难。
保障百万治淮民工的健康,是伴随着整个治
淮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16](P117)。治淮工程开始
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华东、中南等地派遣的7个医
疗大队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组织的医防服务队配合
当地原有的医生,组成了一支医疗队伍奔赴治淮
一线。在治淮工地上,医生们不仅为生病的民工
治疗,同时也对民工进行卫生防疫和宣传教育,切
实保障了治淮民工的身体健康。此外,在治淮工
程中,妇女也以无比的热情参与其中,但有些做母
亲的民工会担忧孩子。对此,蚌埠市民主妇女联
合会积极想办法解决,经过两三个月的筹措,于
1951年春天在蚌埠市淮河堤上先后成立了4个
治淮托儿站,帮助照顾孩子。治淮女民工们感受
到国家和政府热切地关心,劳动效率也提高了,由
每天挖1.6公方土增加到3.6公方土[17]。
(三)树立典型模范
通过树立典型模范来激励群众,是群众动员
的重要方式。在治淮工程中,安徽各地通过树立
典型模范,扩大治淮事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一
定范围内形成有效竞争,提高治淮的劳动效率。
例如,1951年5月底,凤台召开首次治淮劳模大
会,“民工纪会宏被评为特等治淮劳模,奖励耕牛
一头”[18](P27)。凤阳县在1951年“培养了大批劳
模人物,共一个分队,22个小组,72个劳模人物,
这些英模人物在工作中起了推动工程和克服困难
的决定作用。”[19]安徽省颍上县新六区荣新集村
的李秀英是治淮工程中优秀的功臣与模范。当区
里决定要在荣新集村边上筑堤坝时,她动员28个
妇女组成一个分队,到村北头打坝子,在天气极寒
的冬天她也能带头上工,与男工们比赛挖方,每次
都能出色完成任务,在这次筑堤中,李秀英两次被
评为“治淮一等功臣”[20]。后来在润河治理工程
中,她同样冲锋在前。她说“一想到洪水的凶恶,
娘喊儿哭的情形,牙一咬,再累也都忘了!”[21]工
人们爱戴她、夸奖她,在隆重的授功大会上,她再
一次光荣地被选为“治淮一等功臣”,荣获奖章,她
的事迹也被刊登在报纸上广泛宣传。治淮榜样、
模范的先进事迹和价值观念与民工们产生巨大的
情感共鸣,更加激励他们将治淮的动力外化于治
淮的实践中。
(四)开展立功竞赛
在治淮工程开展的立功竞赛中,广大民工的
斗志被激发出来,你追我赶,并且不断发挥自身智
慧,改进劳动方法,提高了劳动效率,创造了伟大
的奇迹。皖北区怀远县的1000多个民工小队
中,有 700 个 小 队 热 情 地 参 加 了 劳 动 竞 赛 运
动[22]。阜南大队提出了“多挑土”的口号,出现了
劳动英雄荣西则,推动本队里的200余人把挑土
效率从不足10公方增至12公方[14],同时激励阜
阳大队与颍上大队也展开多挑土运动。土工的挑
土运动推动硪工开展练硪竞赛。硪工们说:“土工
挑的多,咱们硪要练的好,练好硪来打好堤,水漫
堤不破”[14],阜阳大队硪工组长李世龙首先领导
全组进行练硪,并且很快练出成绩:扬的高,落的
平,打的重。行硪后的堤防,像磐石般坚固。各大
队知道后都纷纷投入练硪热潮中。广大治淮民工
在立功竞赛中,积极发扬智慧,改进挑土工具,使
挑土的效率大大提高。如颍上县民工分队长刘坤
海发明了用竹子编织箕子挑土的办法,既省力又
可以提高效率,使每人挑土的平均效率从一般
崔 雨,王凤杰: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述论 31
3.4公方提高到5.02公方,最高能达到8.2公
方,创造了治淮沿线挑土的新纪录[14]。
由以上可知,在安徽治淮工程中各地根据实
际情况,采取加强宣传教育、解除后顾之忧、树立
典型模范、开展立功竞赛等动员措施,鼓舞了群众
治淮的昂扬斗志,达到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动
员效果,发挥了群众动员的积极作用。
三、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工作的成效
在党中央根治淮河的号召之下,随着党的群
众动员工作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广大人民群众以
极大的热情参与安徽治淮工程,藉此安徽治淮工
程取得巨大成效。
(一)推动了安徽治淮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1950年中央治淮会议确定的“三省共保,
蓄泄兼筹,互相配合“方针的指导下,皖北行署和
皖北军区发出了《治淮动员令》,并确定皖北第一
期治淮计划,遭受水患之苦的淮河流域约80万民
工,在各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投入到治淮工程
中[4](P158)。据1951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报
道,在皖北冬修中,宿县、阜阳、六安、滁县4个专
区及淮南、蚌埠两市,疏浚和复堤完成1088万立
方米,1951年春种之后,治淮工地又集中了数万
民工和当地驻军投入治淮工程的劳动中[4](P158)。
一时间,淮河两岸红旗招展、口号震天,工地上热
火朝天。时任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钱正英指
出:“第一年的工程计划都按期完成,甚至部分地
区超额完成了”[23]。仅治淮两年后,“淮河中游皖
北已经开始修建佛子岭山谷水库(预计1953年完
成),河南和皖北已经修建好15处湖泊洼地蓄洪
工程。”[24]整个20世纪50年代,安徽共修建了4
座大型水库,总库容57.3亿立方米,4处湖泊洼
地,总库容53亿立方米;淮河中下游河道经过整
治,增加了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效益
显著[25](P55)。
(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治淮精神
20世纪50年代治淮工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
党和政府领导的群众动员工作。在党和政府发出
大力根治淮河的号召之后,不仅淮河流域的人民
欢欣鼓舞,全国各地也都热烈支援,开启了规模空
前的水利建设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
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的背景之下,党和政府把一
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因素组织起来,动员百万民
工,从全国抽调水利专家、技术人员、医务人员投
入到治淮工作中,为治淮工程积蓄强大力量。在
安徽治淮工程中,人民群众团结协作,攻坚克难,
党员干部、劳模带头干,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智慧,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充分发扬了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的治淮精神,使治淮事业在艰苦的条
件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三)增强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1950年,中央指示即刻着手研究准备,秋季
开始大规模的施工,在一年以内就要做出显著的
成效。这对当时淮河流域的受灾群众来说是一个
巨大的震动。1950年淮河发生巨大水灾时,全国
基本解放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帝国主义妄图以
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干涉。就是在这种情况
下,党和人民政府依然决定争取完成根治淮河的
工程,“这 样 的 事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从 来 没 有 过
的”[26]。这表明,一方面,党和政府对人民的生活
是抱着十分关切的态度,就是在战争的情况下也
要用最大可能的力量来解除人民的痛苦;另一方
面,对动员群众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一个极大
的鼓舞力量。在安徽治淮工程中,通过对治淮民
工进行抗美援朝教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被点
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治淮工程中,也进一步明白
人民民主制度是治淮力量的源泉,治淮是为了人
民,治淮是依靠人民,治淮工作是由党和人民政府
来领导的,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综上,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中党的
群众动员,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的鲜活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
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强大的
集中统一领导能力和群众组织力。这一群众动员
的有效实践,为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百年.高山流水[M].上海:文汇出版社,2020.
[2]霍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霍山县志[M].合肥:黄山书
社,1993.
[3]袁险峰,姜淑平.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论文集: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12.
[4]黄传新,唐先田,沈葵.安徽通史·新中国卷[M].合肥:安徽
人民出版社,2011.
[5]皖北治淮人员立功条例(草案)[J].治淮快报,1951(2):4-5.
[6]关于治淮中职工伤亡事故报告暂行办法[A].蚌埠市档案馆
3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藏,1954年1月23日,档号:J031-002-0064-008.
[7]治 淮 委 员 会.治 淮 汇 刊:第 一 辑 [M].蚌 埠:治 淮 委 员
会,1951.
[8]石大周.伟大的淮河工程[J].西南青年,1951,3(12):11-12.
[9]贺治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动员研究[D].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2019.
[10]朱偰.治淮民工是怎样发动起来的[J].旅行杂志,1952,
26(4):11-13.
[11]治淮工作总结[A].蚌埠市档案馆藏,1951年7月13日,档
号:J022-001-0035-005.
[12]皖北冬 季 治 淮 宣 教 工 作 中 的 几 个 问 题 [J].治 淮 通 讯,
1951(10):2-4.
[13]张紫.治淮民工的歌唱[J].人民文学,1952(7):84-85.
[14]解放了的农民在治淮中的伟大作用[J].新华月报,1951,
4(6):1329-1330.
[15]劳兆.一年来的治淮工程[J].新中华,1951,14(20):27-28.
[16]徐国普.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1904-2014):第二卷 新中国
成立初期的红十字运动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
社,2018.
[17]蚌埠市的治淮托儿站[J].新华月报,1951,4(2):298.
[18]政协凤台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州来古今:第四辑[M].淮
南:政协凤台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1.
[19]凤阳县治淮总队总结报告[A].凤阳县档案馆藏,1951年1
月17日,档号:J036-1-1951-002-001.
[20]王树萍.治淮一等功臣李秀英[J].新中国妇女,1951(24):
36-37.
[21]王冬青.根治淮河为人民[J].文艺报,1951(2):37.
[22]第二年度治淮冬季工程胜利结束(1952年2月1日)[N].皖
北日报皖南日报联合版,1952-02-01(1).
[23]钱正英.从治淮工程看祖国辉煌的成就[J].新中国妇女,
1951(24):29.
[24]冒茀君.治淮 两 年 的 伟 大 成 就 [J]新 华 月 报,1952(8):
121-123.
[25]《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安徽卷》
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安徽卷[M].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0.
[26]孟式加.不让淮河再逞凶:介绍根治淮河的工程[J].中国青
年,1951(63):32-33.
ADiscussionofMassMobilizationinthe1950sAnhuiHuaiControlProject
CUIYu,WANGFengjie
Abstract:MassmobilizationisthekeytotheCPC’ssuccessinadvancingvariousprojects.Themassmobilizationin
theHuaiControlProjectinAnhuiinthe1950swasagreatpracticeoftheCPCinunitingandleadingthemassestobuild
socialism.ThePartyandthePeople’sGovernment,byestablishingaperfectorganizationandsystem,takingmeasures
suchasstrengtheningpropagandaandeducation,relievingworries,settinguptypicalmodels,andlaunchingmeritcompetitions.ThoseeffortsstimulatedtheenthusiasmofthemassestoparticipateintheHuaihuaiControlProject,andcontinuouslyexertedtheirsubjectiveinitiativeintheHuaihuaiControlPractice,thuspromotingthesmoothdevelopmentofthe
HuaihuaiControlProject.Themobilizationcarriedforwardthespiritofself-relianceandhardwork,andfurtherstrengthenedthepoliticalidentityofthepeoplewiththePartyandthecountry.
Keywords:Anhui;HuaiRiverControlProject;massmobilization
崔 雨,王凤杰:20世纪50年代安徽治淮工程群众动员述论 33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4-26
[作者简介]吴彩玉(1999—),女,山东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新发现俄藏海源阁旧藏宋本《淮南子》考论
吴彩玉
(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海源阁本旧藏宋版《淮南子》现存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其上钤印累累,今根据印章推断出此宋本《淮南
子》的递藏源流。现今流传的《四部丛刊》本《淮南子》实际上源于海源阁宋本,自《四部丛刊》本《淮南子》出版后,刘履芬
影钞本即成为研究《淮南子》的主要参考宋本。但毕竟不是原本,其中多有谬误。现将海源阁本与《四部丛刊》本《淮南
子》比勘,发现《四部丛刊》本存在误字和补写现象,海源阁本为校勘今本《淮南子》提供了不少异文,具有一定的校勘
价值。
[关键词]《淮南子》;海源阁;宋本
[中图分类号]B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34-07
俄藏海源阁本《淮南子》共12册,每半叶12
行,正文行书22字,带注的一行为25字,白口,顺
鱼尾或单鱼尾,左右双边,双行小字夹注。上鱼尾
下刊卷次,下鱼尾下刊页次。无刻工。框高173
毫米,宽112毫米,纸高219毫米,宽150毫米。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所藏的《淮南子》是存世宋版孤
本,曾经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山东杨氏海源
阁收藏,民国时杨家为救济灾民将此书出售,此后
一度下落不明,有学者认为“北宋本原本至今下落
不明”[1],而实际上海源阁本《淮南子》就藏于俄罗
斯国立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此本关注较少,此文
将详加考论。
一、海源阁本《淮南子》递藏源流考
海源阁本《淮南子》民国时期流传出去,流寓
各地,直至以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为契机,其在俄罗
斯国立图书馆被重新发现。海源阁本《淮南子》的
产生与流传,已有学者作过详细考论,今根据上面
的印章,试图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提出浅见。
(一)海源阁本《淮南子》钤印考
海源阁本《淮南子》上钤印累累,依次录之如
下:与杨氏有关的印有“以增之印”(白文印)、“世
德雀环,子孙洁白”(朱文印)、“宋存书室”(白文
印)、“东郡杨绍和印”(朱文印)、“臣绍和印”(白文
印)、“海源阁”(朱文印)、“彦合读书”(白文印)、
“彦合珍存”(白文印)、“四经四史之斋”(白文印)、
“杨绍和藏书”(朱文印)、“杨氏海源阁藏”(白文
印)、“杨绍和读过”(白文印)、“聊城杨氏所藏”(朱
文印)十三处印章,并且关涉到杨以增、杨绍和两
代人。
其中“以增之印”是杨以增的姓名印,为匀满
平正的白文印。“世德雀环,子孙洁白”为在印中
表白家族荣光。“东郡杨绍和印”“臣绍和印”“彦
合读书”“杨绍和藏书”“杨绍和读过”皆为杨绍和
的印章。可见《淮南子》至少经历了杨氏二代的收
藏阅读。
“宋存书室”和“四经四史之斋”是海源阁的藏
书室名。王献唐在《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之过去
现 在 》一 文 中 介 绍 过 两 个 藏 书 室 的 相 关
情况[2](P44):
余抵海源阁时,求所谓宋存书室及四经
四史之斋者,其家人皆不知所在。问之有无
此匾额,亦答无有。但云杨氏藏书,除海源阁
外,尚有后宅三舍。及往视之,则皆普通版
本,与隅录所记不合,其宋元旧椠,精抄名校,
均藏海源阁内,亦与所谓“别辟专室,贮天水
朝旧籍”者,情形不符。据其家人之老于年事
者,谓杨氏当时,只虚构此名,并未专辟一室。
但是根据杨以增之子杨绍和之言,此二室似
不是虚拟的藏书室,而是确有所在,他在《楹书隅
录·初编自序》中说“先端勤公(即杨以增)平生无
他嗜,一专于书,所收书数十万卷,庋海源阁藏之。
属伯言梅先生为之记。别辟书室曰‘宋存’,藏天
水朝旧籍,而以元本、校本、抄本附焉。”[3]在《楹书
隅录·续编序》中谈及“四经四史之斋”言:“昨岁
撰《楹书隅录初编》成,得书五卷,皆先公‘四经四
史之斋’旧藏善本,予昔年所收精椠间附录焉。”[4]
不论此二室是否存在,根据海源阁本上存有此二
室印章得知,杨氏在得到此本时,已判定其为宋代
善本。
全书阙第九卷。第八卷阙第九页;第十四卷
阙第八、第九页;第十六卷阙第十二、十六页,两处
阙页补入同板式空白稿纸;第十三卷书口多有残
损;第十四、十五卷书版下半多有漫漶。全书加衬
重装,书页残破处经修补,洒金面黄纸书衣大多有
残损脱落,无题签。今置一黄色硬纸盒中,非原
函,盒外贴标签记号“3B2—13/357”并俄文标注
存卷“1—8,10—21”。卡片目录出版年代记作
“1664”[5]。
黄丕烈得到此本《淮南子》时,发现该书已有
破页、漫漶的现象,“此书宋刻字既小,又多破体,
并印本漫漶处,故校难”[6](P330),除此之外大抵还
与匪患有关。海源阁遭劫前后共计三次,其藏书
被焚、被掠、被毁极其严重,损失极大。第一次遭
劫为捻军毁坏陶南山庄,并不在聊城,所以宋版
《淮南子》的损坏并不是捻军所致。除却第一次是
捻军起事,海源阁后两次的劫难皆为民国期间的
匪劫。民国十八年十一月间奉命前往聊城调查海
源阁 损 失 情 况 的 山 东 省 立 图 书 馆 馆 长 王 献
唐云[6](P47):
余抵海源阁时,见其书籍零落,积尘逾
寸。宋本史记,残余一册。宋本咸淳临安志,
残余二册,均散置地上,与乱纸相杂。字画碑
帖,仅余轴木夹板,中心多被撕去。藏砚数十
方,只存砚盒。所有砚石,亦无一幸免。杨至
堂画像一轴,撕裂如麻,投置几下。黄荛圃手
校宋本蔡中郎集,为海源阁源刻原本,第四册
后页,亦以拭抹鸦片烟签,涂污满纸,以镇库
之珍籍损坏如此,可谓痛心。其家人并谓匪
徒每以阁上书籍炊火,旧书不易燃烧,愤言:
谁谓宋版书可贵,此均以毛头纸印之,并不爇
火也。
根据王献唐先生的调查,这次损失的书籍都
是海源阁珍藏,“其后宅三室,曾未波及。检视阁
上现存书籍,尚有宋元善本,及嶤翁精校之书。以
楹书隅录衡之,均为下乘”,言其“陶南精帙,尚存
天壤,不尽为匪徒焚毁劫夺以去也”[2](P47)。宋版
《淮南子》大概于此时被毁。至于第二次民国时期
的祸乱,匪患破坏程度较大,且缺乏破坏书籍的具
体记载,故推测宋版《淮南子》被破坏于民国十八
年的祸乱。
(二)宋版《淮南子》流入海源阁
海源阁本上除了有大量与杨氏有关的印章之
外,还有“王氏彦昭”(朱文印)、“王氏家藏”(朱文
印)、“楝亭曹氏藏书”(朱文印)、“顾千里经眼记”
(朱文印)、“百宋一廛”(朱文印)、“黄丕烈印”(白
文印)、“士礼居”(白文印)、“荛圃卅年精力所聚”
(白文印)、“复翁”(白文印)、“汪士钟印”(白文
印)、“阆源真赏”(朱文印)、“文登于氏小谟觞馆藏
本”(白文印)等十二处涉及王彦昭、曹寅、顾千里、
黄丕烈、汪士钟和文登于氏等清代藏书家的印章,
从这些印章中可以窥见海源阁本 《淮南子》的
来源。
“王氏彦昭”和“王氏家藏”二枚印记所属何
人,已有学者进行考证,李秀华认为“据现有文献
查索,自宋以后历史上符合‘王彦昭’这一称呼的
约有四人:王汉之(1054—1123,字彦昭)、王彦昭
(生卒年不详,僧人)、王克明(1128—1194,字彦
昭)、王鉴(1427—1471,字彦昭)。就生平材料而
言,这四人中王汉之、王克明收藏《淮南子》的可能
性最大。”[1]此外据笔者所见,还有一人有可能是
此处的王彦昭,即明初武进县人王彦昭,父亲是王
思明,据《夔府知府致仕王公墓志铭》载:“(王谦)
祖思明,江浙行省左丞,国初召辅皇储,擢右傅,从
太宗皇帝之国于燕。卒谥康懿。考彦昭,能背诵
《四书》,为燕世子伴读。”[7]作为皇室伴读,书香门
第之家,藏书丰富也属正常。且武进县与后来收
藏北宋本《淮南子》的曹寅、黄丕烈、顾广圻等人所
属的苏州距离较近,比起南宋处在乌程的王克明,
武进王彦昭在地缘上和时间上与曹氏家族产生交
集的可能性更大。
“楝亭曹氏藏书”则是曹寅的藏书印,曹寅曾
在《楝亭书目》中著录《淮南子》为“《淮南子》,旧
吴彩玉:新发现俄藏海源阁旧藏宋本《淮南子》考论 35
本,汉淮南刘安著,二十一卷,一函二十册”[16],所
指应该为此本《淮南子》,“旧本”说明当时曹寅判
定这本《淮南子》已有一定的年份,但具体时代不
明,亦未曾著录从何处购入。
“顾千里经眼记”是顾千里的藏书印,“百宋一
廛”“黄丕烈印”“士礼居”“荛圃卅年精力所聚”“复
翁”皆为黄丕烈的印章。据统计,海源阁藏书有黄
丕烈钤印的有35种。《四部丛刊》本《淮南子》前
有陈奂题序言:“此北宋本,旧藏吴县黄荛圃百宋
一廛,后归同邑汪阆源家。”[14]说明此北宋本曾于
黄丕烈处进行收藏,而后归到了汪士钟手中。顾
千里为黄丕烈的专门收藏宋代椠本的书室“百宋
一廛”作《百宋一廛赋》,黄丕烈在注中言:“小字本
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每半叶十二行,每行大二十
二字,小廿五字,楝亭曹氏旧物也。相传惠松厓绝
称明芦泉刘绩补注本,惠尝见宋本者也,其实刘出
于正统十年道藏,不如宋椠远甚。”[6](P928)黄丕烈
应该是从曹寅处购得此书。他于嘉庆六年(1801)
九月为旧钞本所写的序跋中说:“暇日当取宋刻正
之。”又在1816年写成的跋文中谈及:“余既收得,
同人怂勇校出,忽忽未有暇也。偶一校及,又中止
……前辍校不知几何年,而今兹三月下浣一日始
复校此,旬日之间,事阻者三四日,草草毕工,略具
面目。”“余收得宋刻,系曹楝亭藏书,故五柳主人
于扬州得之,以归余者也。”[6](P330)从序跋中可知,
黄丕烈收藏的《淮南子》是从苏州书商陶蕴辉处购
得的曹氏旧藏,黄丕烈在同人的鼓舞下进行了校
对工作,海源阁本上朱笔批注之字或为黄翁所写。
《海源阁》本《淮南子》每一册最后皆有印章
“文登于氏小谟觞馆藏本”,“文登于氏”是名门望
族,有清一朝,门中以藏书名家者辈出。道咸间的
于昌进、于昌遂弟兄犹负盛名,家富万签,且多宋
元旧椠及名抄精校;其藏书与同在山东的临清徐
氏归朴堂藏书不相上下。然而,在咸丰之前却为
世人所不知。咸丰之后,藏书渐出,往往有惊世之
本,方为书林和学界所重视[8]。汪士钟的藏书于
晚年陆续售出,所散之书,有部分到了文登于氏手
中,如《毛诗》《中兴馆阁录》《中兴馆阁续录》《重雕
改正湘山野录》《续幽怪录》《庾开府诗集》《孟浩然
诗集》等都是从汪士钟处继归于氏的,文登于氏有
不少艺芸书舍流传出的藏书,宋本《淮南子》也曾
由汪士钟处流至于氏手中亦未可知。
另亦有可能此本《淮南子》是杨以增担任江南
河道总督之时,从汪士钟处收得,于昌进作为中间
人曾借阅并盖上自己的钤印。不过更大可能的
是,杨以增后从于昌进处购得,毕竟于昌进是杨以
增的下属,两人皆在江南进行过聚书活动,根据钤
印“文登于氏小谟觞馆藏本”,此本《淮南子》应该
被于昌进收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被杨以增所得。
此北宋本大抵先由王彦昭收藏,再流传至曹
寅手中,而后由黄丕烈收藏。黄丕烈因经济紧张,
所藏宋元本开始大量散出,大部分转让给同城汪
士钟的艺芸书舍。顾千里曾题跋“汪君阆源收藏
宋椠《淮南子》,予借读一过而书其后曰:此于今
日,洵为最善之本矣”[11](P1521),可见顾千里在汪士
钟收藏后,曾经借读并校勘。所以今天看到的海
源阁本《淮南子》上也有顾千里的印。汪士钟晚年
藏书四溢,流向文登于氏手上,最终北宋本《淮南
子》又从文登于氏处流向了海源阁杨氏。
海源阁本卷六后面有“褧菴自龙潭箧燕山南
薰坊”一行字,字体与正文异,应该是后人书写。
考其年代应为清代时所写。“褧菴”当指清朝人钱
名世。钱名世字“絅庵”,与“褧菴”音同,燕山位于
北京,南薰坊是北京城的一座坊,箧指小箱子。所
以北宋本在由王彦昭流传至曹寅的过程中,或许
也曾被钱名世在北京城中作坊所见,但不知是何
原因,钱名世最终并没有收藏此书,只留下了“褧
菴自龙潭箧燕山南薰坊”一行字迹。
(三)宋版《淮南子》自海源阁流出
海源阁本上有朱文印“大连图书馆藏”。宋本
《淮南子》经丁延峰考证,由王雨以4500元卖给
书商,书商转手又以高价卖给了当时任职于大连
满铁图书馆的松崎鹤雄[9]。“大连图书馆藏”的朱
文印就是此时所钤。1946年,苏联红军利用出兵
东北之机,将包括杨氏藏书在内的15种宋元善本
以及永乐大典数册带走。王雨回忆道:“1945年,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大连、旅顺两地同为苏联红军
占领。次年,苏联派遣了所谓波波夫调查团到大
连满铁图书馆检查图书,名为借阅有关苏联与近
东中外资料,依库逐架检查半月之久。当抽出中
外各善本……在这一批所谓借书当中最为世人珍
视的是世界闻名的《永乐大典》四十二册,和海源
阁旧藏的宋刊子集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苏联于五十年代归还《永乐大典》五六十册,可
惜海源阁宋刊子集六种仍未还归,真是憾事。”
(《海源阁珍本流东记》)[10](P133)所以自北宋本《淮
3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南子》从海源阁流出,至今仍旧藏于俄罗斯国立图
书馆。
二、海源阁本《淮南子》为宋本再考
海源阁主人杨以增之子杨绍和也在序跋中记
录过北宋本《淮南子》的相关情况,他记录到“世行
诸子,不乏旧帙,惟是书自北宋已有舛脱,《尔雅
疏》《埤雅》《集韵》《太平御览》各书所引,往往视今
本同误,最少佳刻。若此至精至善之本,实于人闲
无两,固硕果之慬存者矣”[11](P1523—1524),在题识中
认为北宋本乃至精至善之本。那么北宋本于何时
诞生呢?
陈静和李秀华均认为北宋本《淮南子》产生于
宋仁宗朝时期(1023—1064),判断依据是避讳字。
陈静在介绍海源阁本现存情况时,认为“北宋本的
原本现在失踪了。罗浩教授认为,它有可能存在
于前苏联的某处”[12](P69-75),李秀华在其文《<淮南
子>北宋本流传考辩》时,提及“然而,至今七十多
年来北宋本原本音讯全无,或许20世纪40年代
就毁于战火了”[1]。所以陈静和李秀华的研究均
未看到海源阁本原本,难免有所偏差。
避讳在宋朝发展至巅峰,海源阁本缺笔现象
也非常多,以往研究认为,“匡”“筐”“敬”“擏”“境”
“镜”“殷”等字为宋太祖时期(960—976)明令需要
避讳的字;“玄”“弦(絃)”“眩”“炫”“朗”“恒”等字,
为宋真宗时期(997—1022)明令需要避讳的字;
“贞”是宋仁宗时期(102—1064)明令需要避讳的
字。除了这些以往研究提到的避讳字之外,海源
阁本还有“称”“沟”“儆”“讲”“征”“有”“弘”“明”
“王”“袨”“桓”“恐”“鼻”“乱”“构”“直”“逸”“聃”
“再”等字缺笔。经考证,海源阁本以及《四部丛
刊》本《淮南子》多次缺笔,“称”“沟”“讲”“构”“再”
不是为了避讳,而是书写惯例,王羲之就曾有“冓”
缺竖画的写法。“儆”“袨”缺笔为避讳宋太宗的
讳,“征”缺笔是避宋仁宗的讳。《历代讳名考》云:
“宋仁宗讳祯,并讳征,《宋史·礼志》纳后六礼,
‘纳征’作‘纳成’。”[13](P395)《历代讳字谱》亦曰:“昏
礼‘纳征’,政和礼作‘纳成’,司马光《书仪》作‘纳
幣’。”[13](P395)“弘”缺笔是因宋太祖赵匡胤追尊其
父为宣祖武昭皇帝,武昭皇帝名弘殷,避偏讳
“弘”;海源阁本“明”缺笔,西夏景宗李(宋赐姓赵)
元昊,父名德明,避偏讳“明”;“乱”为宋世诗文忌
用,“聃”是避讳老子名讳。海源阁本“王”缺笔,但
是《四部丛刊》本没有缺笔,宋徽宗朝禁人名用
“王”字,《曲洧旧闻》卷七曰:“政和初,凡人名或字
中有‘天’字、‘君’字、‘主’字、‘圣’字、‘王’字,皆
令避而不用,蓋从赵野所请也。”[13](P282)《旧闻证
误》卷三亦曰:“政和三年六月禁‘王’字。”[13](P282)
据《容斋续笔》卷四,该禁至宣和七年七月始诏解
除[13](P282)。而宣和七年,宋钦宗即位,海源阁本缺
笔“桓”以避讳,因此本文认为此本应为北宋时产
物,但是不一定是宋仁宗时期,亦有可能产生于徽
钦二帝时期。至于“有”“恐”“鼻”“直”“逸”等均未
查找到缺笔缘由,疑是误字。
此外,北宋人苏颂的描述也是年代断定的重
要依据。苏颂《校淮南子题序》[11](P1503):
今校《崇文》旧书与蜀川印本暨臣某家书
凡七部,并题曰《淮南子》,二注相参,不复可
辩。惟集贤本卷末有前贤题载云:“许标其
首,皆曰‘间诂’,‘鸿烈’之下,谓之‘记上’;高
题卷首,皆谓之‘鸿烈解经’,‘解经’之下曰
‘高氏注’,每篇之下皆曰‘训’,又分数篇为上
下。”以此为异。《崇文总目》亦云如此。又谓
高氏注详于许氏,本书文句,亦有小异。然今
此七本皆有高氏训叙,题卷仍各不同:或于
“解经”下云“许慎记上”,或于“间诂”上云“高
氏”,或但云“鸿烈解”,或不言“高氏注”,或以
《人间训》为第七,或以《精神训》篇为第十八。
参差不齐,非复昔时之体。臣某据文推次,颇
见端绪:高注篇名,皆有“故曰”“因以题篇”
之语。
苏颂当时有七个版本的《淮南子》,这七种版
本已经将高诱注和许慎注互相混杂,且他所见“臣
某据文推次,颇见端绪:高注篇名,皆有‘故曰’‘因
以题篇’之语”[11](P1503)。海源阁本解经下皆有“许
慎记上”的字样,且高注篇目有“故曰”“因以题
篇”。苏颂所见版本中很大可能有此版本,又是此
为北宋本的一大力证。
三、海源阁本与《四部丛刊》本《淮南子》比勘
长期以来,因宋本流失在外,清人及近代学者
主要利用影宋抄进行研究,清代有三种影宋钞,分
别是顾广圻本、陈奂本和刘履芬本。张元济主编
的《四部丛刊》,其中收录的《淮南子》是以刘泖生
影钞本为底本,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自
《四部丛刊》本《淮南子》出版后,刘履芬影钞本即
成为学者们研究《淮南子》的主要参考宋本。刘泖
生影钞实为摹抄,非双钩影写,所以在书法上,《四
吴彩玉:新发现俄藏海源阁旧藏宋本《淮南子》考论 37
部丛刊》本为楷体娟秀清晰,字形丰腴饱满;海源
阁宋本字体比较杂乱墨色浓淡不一,偏瘦长,二者
的字迹字体有很大不同,此外,影宋抄与宋本毕竟
不是一个版本,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后人利用时
又产生了什么新的讹误,都需要集中清理。今在
比勘海源阁本和《四部丛刊》本《淮南子》后,深入
发掘海源阁本的校勘价值,并客观评价海源阁本
《淮南子》的优劣。
(一)校语
海源阁本有几处朱笔校改的痕迹,《四部丛
刊》影北宋刘本无。
《原道训》中“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处,海
源阁本上“而”处有朱笔“无”,作“虚无恬愉”,《四
部丛 刊》本 无 朱 笔,仍 为 “虚 而 恬 愉”。向 宗
鲁云[11](P58):
“虚无恬愉”句,《御览地部》二十三与宋
本、《藏》本皆作 “虚而恬愉”,今本 “而”作
“无”,误矣。《管子·心术上篇》“虚而无形谓
之道”,今本亦改作“虚无无形谓之道”(说详
王氏《管子杂志》六)。正与此同。盖浅人习
见虚无连文而臆定之耳。
根据北宋本《淮南子》上的校改痕迹,今本作
“无”亦是有据可依。
《原道训》中“虽愚者和说之”处,海源阁本上
有朱笔“知”,《四部丛刊》本仍为“和”。今本作“虽
愚者知说之”,《四部丛刊》本应是误字未改。
《原道训》中“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
壮,躁而日秏者以老”处,海源阁本正文原无“神”,
旁有朱笔“神”进行补阙,而《四部丛刊》本没有
“神”字。
《原道训》中“皆生于无形乎”处,海源阁本正
文原无“无”,旁有朱笔“无”进行补缺,而《四部丛
刊》本无“无”字。吕传元云:“‘形’字上不当有
‘无’字。此犹言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非生于形
也。若有‘无’字,则非其指矣。宋本、藏本皆无
‘无’字。”[12](P57)海源阁宋本有校语“无”,今本或
是后人依据校语径改。
海源阁本页楣处还有朱批:《原道训》中“同出
于公”处,海源阁有朱批“同出于公下,应有约其所
守寡其所求八字”。《天文训》中“夏至黄泉,北至
北极”处,海源阁有朱批“北至北极,宜在夏至黄泉
之上”。
另外,海源阁本全书皆有收藏家朱笔圈点的
句读,《四部丛刊》本无句读。
(二)异文
海源阁本为校勘《淮南子》提供不少异文,异
文例略举如下:
海源阁本与 《四部丛刊》本 《淮南子》存在
异字。
可能《四部丛刊》本《淮南子》进行了校改。
《原道训》中“源泉之所出也”,海源阁本作“源”,
《四部丛刊》本作“原”。现行版本作“原”,《原道
训》:“原流泉浡,沖而徐盈,混混滑滑,濁而徐
清。”[11](P2)高诱注[11](P3):
原,泉之所自出也。吴承仕云:刘泖生景
写北宋本、朱东光中立四子本并作“原,泉之
始所出也”。何宁案:宋本、朱本是也。说文:
“原,水本也。”记月令“命有司祈祠山川百
源”,注:“众水始所出为百源。”
与此文例同。且注文又有“始出虚徐流不止”
之语,更足证庄本之非矣。海源阁本实际上作
“源”,刘泖生景写北宋本或根据当时通行版本改
为了“原”亦未可知。
还存在很多书写习惯产生的异文现象。海源
阁本中“于”常写作“扵”,而《四部丛刊》本作“於”,
这种现象出现在《原道训》《俶真训》《天文训》《览
冥训》《缪称训》《齐俗训》、《氾论训》以及《修务训》
中,“扵”是俗字,偏旁方字俗体常常写成提手旁。
再者,木字旁和手字旁也是非常常见的讹混关系,
《俶真训》中“栖迟至于昆吾夏后之世”,海源阁本
作“捿”,《四部丛刊》本作“棲”,“捿”和“棲”二者互
为异体字。《览冥训》中“身枕格而死。高诱注:
格,搒床也。言收民役赋,不毕者,搒之于格上,不
得下,枕格而死”[11](P495),其中海源阁作“搒”,《四
部丛刊》本作“榜”。《兵略训》中“通动静之机”,海
源阁作“扌+几”,《四部丛刊》本作“机”。《海源
阁》本将“木”常写成“扌”,应该是书写习惯所致。
同样在《天文训》中“常以十月入太微”“太微者主
朱鸟”处,海源阁本作“微”,《四部丛刊》本作“ ”,
“微”和“ ”二者互为异体字,属于是书写习惯产
生的异体字。
另外,海源阁本与今本《淮南子》异,今本《缪
称训》作“高诱注:晖目,鸩鸟也。晏,无云也。天
将晏静,晖目先鸣。”海源阁本作“天将晏静,晖曰
先鸿也。”《四部丛刊》本“曰”字有空白,应该是后
期损毁导致。今本《说林训》作“流潦注海,虽不能
3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益,犹愈于已。高诱注:已,止也。”海源阁本有高
诱注“已,止”,而《四部丛刊》本无,应是影钞者疏
漏所致。
(三)误字
将海源阁本《淮南子》与《四部丛刊》本进行比
勘后发现,《四部丛刊》本在抄写过程中,产生了一
些错误,今略举几例如下:
《原道训》中“紘宇宙而章三光”,海源阁本原
作“紘”,《四部丛刊》本误作“絃”。
《俶真训》中“镂之以剞[屈刂],杂之以青黄,
华藻镈鲜,龙蛇虎豹,曲成文章”,海源阁作“鲜”,
《四部丛刊》本误作“觧”。
《地形训》中“其味辛。其臭腥”,海源阁本作
“味”,《四部丛刊》本误作“朱”。
《览冥训》中“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
侯也”,海源阁本作“隋侯”,《四部丛刊》本误作“隋
佚”。
《本经训》中“高诱注:夫人,众人也。但中心
相乐,无以发其恩赐也”,海源阁本作“但”,《四部
丛刊》本误作“相”。
《道应训》中“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
可刼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
奚爱焉!”,海源阁本作“土”,《四部丛刊》本误作
“王”。
《兵略训》中“一龙一蛇,动无常体”,海源阁作
“虵”,《四部丛刊》本误作“地”。
《说山训》中“进献者祝”,海源阁本作“祝”,
《四部丛刊》本误作“柷”。
《要略》中“许注:窕缓也”,海源阁本作“缓”,
《四部丛刊》本误作“ ”。
(四)补写
《四部丛刊》本有几处有补写问题,补写之处
皆是海源阁本漫漶和遭到损毁的地方。
《本经训》中,海源阁本无“终日驰骛,而无迹
蹈之患,此遁于土也;华虫疏镂,以相缪紾,寝兕伏
虎,蟠龙连组,焜昱错眩,照耀辉煌,偃蹇寥纠,曲
成文章,雕琢之饰,锻锡文铙,乍晦乍明,抑微灭
瑕,霜文沉居,若簟籧篨,缠锦经冘,似数而疏,此
遁于金也……凡人”[14]两页,《四部丛刊》本或根
据当时存世的其他版本补写此两页,补写的笔迹
明显与前卷不同。海源阁本缺第九卷《主术训》,
《四部丛刊》本有这一卷,应当亦是后面补写。海
源阁本《诠言训》中多处有损毁现象,《四部丛刊》
有补写现象,从“美而美不失。故祭祀思亲不求
福,飨宾修敬不思德,唯弗求者能有之……故不得
已而歌者,不事为悲;不得已而舞者,不矜为丽。
歌舞而不事为悲丽者,皆无有根心者”[14]皆为补
写内容。《四部丛刊》本也补写了《说山训》中“有
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徐
偃王以仁义亡国,国亡者非必仁义”[14]和“物之尤
必有所感,物固有以不用为大用者。砥石不利而
可以利金,擏不正而可以正弓,物固有不正而可以
正,不利而可以利”[14]的部分。
海源阁本为《淮南子》现存唯一宋本,可谓至
精至善之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和校勘价值,受到了
清代著名校勘学家黄丕烈、顾广圻等人的推崇。
黄氏是首位高度推崇北宋本的清代学者,为世人
重视北宋本开了先河,他在《荛圃藏书题识》中言:
“子书唯《淮南》世鲜宋刻,故近今翻刻从前校雠皆
未及宋刻。”[6](P330)顾广圻也在跋中言:“汪君阆源
收藏宋椠《淮南子》,予借读一过而书其后曰:此于
今日,洵为最善之本矣。”[14]不过海源阁本刊印质
量的确不佳,王绍曾在《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言:
“北宋本《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印不精,建本,密
行细字。”[15](P1374)在与《四部丛刊》本比勘过程中,
发现海源阁本《淮南子》存在多处模糊不清,缺笔
画、缺字漏字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当时战火的原
因,多处有磨损,并存在错简现象:海源阁《览冥
训》中“骋若飞,骛若絶,纵矢蹑风,追猋归忽……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顓民生”
两页误置于“蛇鳝着泥百仞之中”前。
四、结 语
海源阁本《淮南子》历经王彦昭、曹寅、顾千
里、黄丕烈、汪士钟、文登于氏和杨氏海源阁等清
代藏书家收藏,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流失海外,现有
机会得以窥见其貌,经与国内通行《四部丛刊》本
进行比勘,不难发现二者多有不同,也为客观认识
海源阁本《淮南子》的文献价值提供依据,后续研
究可将《海源阁》本《淮南子》与道藏本、庄本细致
比勘,进一步解决北宋本《淮南子》悬而未决的难
题,深入发掘现存唯一北宋本《淮南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秀华.《淮南子》北宋本流传考辩 [J].文献,2019(6):
103-116.
[2]曹景英,马明琴.海源阁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
社,1990.
[3][清]杨绍和.楹书隅录[O].扬州:江苏广陵刻印社.
[4][清]杨绍和.楹书隅录续编[O].海源阁杨氏刊本.
吴彩玉:新发现俄藏海源阁旧藏宋本《淮南子》考论 39
[5]郑诚,张晓静.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藏海源阁宋元本六种[J].
版本目录学研究,2017(0):373-389.
[6][清]黄 丕 烈.荛 圃 藏 书 题 识 [M].上 海:上 海 远 东 出 版
社,1999.
[7][明]王 .思轩文集[O].明弘治刻本.
[8]沙嘉孙.文登于氏藏书考[J].文献,1996(3):189-210.
[9]丁延峰.海源阁遗书流入域外考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9,17(1):78-83.
[10]王雨.王子霖古籍版本学文集: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6.
[1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陈静.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M].昆明:云南大
学出版社,2004.
[13]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汉]刘安.淮南子[O].上海涵芬楼景印刘泖生影写北宋本.
[15]王绍曾,崔国光.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M].济南:齐鲁书
社,2002.
[16][清]曹寅.楝亭书目[O].清抄本.
AStudyontheNewlyDiscoveredRussianTibetanHaiyuan
PavilionOldTibetanSongVersionofHuainanzi
WUCaiyu
Abstract:TheSongDynastyversionofHuainanzithatHaiyuanPaviliononcecollectedisnowhousedintheRussian
NationalLibrary,withmanysealsonit.Basedontheseals,thecollectionoriginofthisSongDynastyversionofHuainanzicanbeinferred.ThecurrentcirculatingversionofHuainanziintheSiBuCongKanactuallyoriginatedfromthe
SongDynastyversionofHaiyuanGe.SincethepublicationoftheHuainanziintheSiBuCongKanversion,theLiu
LufenfilmbanknoteversionhasbecomethemainreferenceforscholarstostudyHuainanziintheSongDynasty.Butafterall,itisnottheoriginal,andtherearemanyfallaciesinit.NowcomparingtheHaiyuanPavilioneditionwiththeSi
BuCongKaneditionHuainanzi,itisfoundthatthereareerrorsandadditionsintheSiBuCongKanedition.The
HuainanziPavilioneditionprovidesmanyvarianttextsforthecurrenteditionHuainanzi,whichhasimportantcomparativevalue.
Keywords:Huainanzi;HaiyuanPavilion;editionprintedintheSongdynasty
?????????????????????????????????????????????
(上接第7页)
[14][联邦德国]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
理论[M].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8.
[15]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
[16][美]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雷尔森,黑兹尔·
高德特.人民的选择[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2.
Dayu’sWaterControl,CommunityConsciousness,andtheFunction
ofFilmandTelevisionCommunication
WEIGuobin,ZONGLiang
Abstract:ReflectingheroiclegendswithasenseofcommunityamongtheChinesenation,usingthecultivationmechanismofmassmediatocultivateandcultivatethesoul,andexploringanewpathforcontemporaryfilmandtelevisionto
solidifythesenseofcommunityamongtheChinesenationrepresentaninevitablerequirementforthecharacteristicsofthe
themeofDayu’sfloodcontrolandthefunctionofmediacommunic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community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ofthethemeofDayu’sfloodcontrolmyth,theacculturationandcultivationroleoffilmandtelevision
mediacommunicationandtheinteractiveritualchaineffect,andexpoundstherolemechanismofDayu’sfilmandtelevisionworksinbuildingtheawarenessof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Filmandtelevisionworkersshouldestablisha
fullprocessthinkingoffilmandtelevisioncommunication,attachimportancetothecommunitynarrativeoffilmandtelevisiontexts,buildadiversifiedandintegrateddisseminationoffilmandtelevisionmedia,andstrengthentheagendasettingandidentificationguidanceoffilmandtelevisionacceptance.
Keywords:Dayu’sfloodcontrol,nationalcommunityawareness,filmandtelevisioncommunicationfunction,Dayu’
sfilmandtelevision,castingasolidpath
4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2024年第2期
第26卷(总第144期)
淮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2,2024
GeneralNo.144,Vol.26
[收稿日期]2023-04-15
[基金项目]湖北大学首届创新团队 “平台生态系统中在位平台治理设计及绩效研究”(HBQN0201)。
[作者简介]王娜(1983—),女,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和管理理论。
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
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王 娜
(湖北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文章以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为基础,以2022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以及具有典型开放或专属特性的平台型
企业为样本,构建了平台型企业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绩效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型企业在兼容性动态创
新情境下,消费者(买方)边的兼容性选择和市场竞争强度对平台在该边的绩效存在显著性影响。同时,平台型企业在商
户(卖方)边的内生价值和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平台在该边的绩效存在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平台型企业;兼容性动态创新;市场竞争强度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24)02-0041-08
对开放和封闭平台的最初关注,来源于早期
计算机产业中开放和封闭平台的共存。平台型企
业通过改变其开放和专属属性来参与市场竞争,
已然成为其运营的主要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平台型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兼容性策略(开放
或专属)来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期望的绩效,是
当前理论和实践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竞
争性的平台型企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建立单一
兼容模式而不是与之相反模式的动机是什么,平
台型企业兼容性选择将如何影响其企业运营的绩
效,这些都是本文期望解决和回答的问题。找出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值所在。
一、文献回顾、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一)文献回顾
当前学术界对绩效的研究主要从结果、行为
和综合情况三方面展开解释。其中,结果论强调
绩效实际上是人或组织实际活动后的产出情况,
可以用诸如利润、产量、销量以及产出比等客观指
标测量[1-2],行为论则认为绩效应当被理解为人或
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产生的行为。由于结果
论会导致对结果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效益的长期
性,而行为论又带来了管理把控上的难度,容易造
成对产出结果的忽视。因此,后续学者们又提出
了绩效综合论,既要关注实际活动的产出结果,也
要注意到实现成果的过程[3]。鉴于平台是连接供
应商和需求方用户的构建模块,促进交易和创新
活动,Wang等认为平台绩效的衡量应该同时基
于价值创造活动及其对供给方和需求方用户的结
果,并用平台安装基础、交易量以及互联网平台企
业排名来衡量平台绩效[4]。本文关注平台型企业
的运营绩效,即平台运营过程中的成绩和效益,基
于兼容性动态创新的情境,分析其在不同兼容性
策略选择下的绩效影响因素,并采用绩效评价的
结果论,以平台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利
润)作为其绩效的衡量指标。
(二)研究假设
李泉等的研究表明,竞争均衡时,无论是商业
专用标准还是开放型标准,平台型企业的利润同
市场中的竞争激烈程度成正向变动关系[5]。Casadesus-Masanell等的研究发现在实施兼容性动
态创新情形下,竞争均衡时,平台型企业的利润同
应用软件的使用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同接入平
台的用户数量成正向变动关系,同投资的单位成
本成反向变动关系[6]。潘小军等的研究表明,均
衡情形下,垄断平台企业的利润同其给用户设定
的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7]。其后,Adner等的研
究表明,竞争均衡的情形下,平台型企业的利润同
其出售的硬件设备价格和软件的版权费用成正向
变动关系[8](P23)。刘维奇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两
平台有互联(兼容)还是没有互联(不兼容),竞争
均衡时,平台型企业的利润同其产品(服务)的价
格成正向变动关系[9]。Parker等的研究发现,竞
争均衡的情形下,平台型企业的利润同平台的开
放性程度成正向变动关系,同平台的内生价值成
正向变动关系,同提供产品(服务)的技术水平成
正向变动关系[10]。彭赓等的研究表明,在竞争均
衡的情形下,平台型企业的利润同接入平台市场
双边间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成反向变动关
系[11]。Li等的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平台
绩效有正向影响[12]。由于价格对绩效的影响关
系比较明确,本文重点关注兼容性创新情境下,基
于平台型企业的特有属性对其绩效的影响。其中
兼容性动态创新,主要体现在样本选择条件、分析
的时间动态维度、平台型企业的兼容性选择,以及
用于投资与开发的创新行为上,基于上述分析和
考量,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H1: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企
业在接入平台用户边的兼容性与该边获取的绩效
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显著。
假设 H2: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企
业的内生价值与该边获取的绩效存在正向相关关
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显著。
假设 H3: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企
业创新的单位成本与该边获取的绩效存在负向相
关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显著。
假设 H4: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企
业在接入平台用户边的竞争激烈程度与该边获取
的绩效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显著。
假设 H5: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接入平台
市场双边间的交叉网路外部性强度与该边获取的
绩效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显著。
(三)理论模型
本文将平台型企业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的
绩效看作是其影响因素的函数,构建多元线性回
归模型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模型如下:
rB
it =f(icB
it,dB
it,cB
it,mB
it,aB
it) (1)
rS
it =f(icS
it,dS
it,cS
it,mS
it,aS
it) (2)
式(1)(2)中,rB
it 和rS
it 分别表示兼容性动态创新
情境下,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在买
方边和卖方边获取的绩效,并采用绩效评价的结
果论,以平台企业财务数据报表中的营业收入(利
润)作为其绩效的衡量指标。同时,这一绩效是平
台买方边和卖方边的兼容性选择、内生价值、创新
的单位成本、市场竞争程度和交叉网络外部性强
度的函数。其中,icB
it 和icS
it 分别表示兼容性动态
创新情境下,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
接入平台的买方边和卖方边的兼容性模式;dB
it 和
dS
it 分别表示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在t时
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接入平台的买方边和卖
方边的平台内生价值;cB
it 和cS
it 分别表示兼容性
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
时,接入平台的买方边和卖方边创新的单位成本;
mB
it 和mS
it 分别表示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
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接入平台的买方边
和卖方边的市场竞争程度;aB
it 和aS
it 分别表示兼
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
务)i时,接入平台的买方边和卖方边的交叉网络
外部性强度。具体的概念模型见表1。
表1 研究概念模型
自变量
自变量
代码
因变量
因变量
代码
相关假设
与符号
兼容性选择 icBit 和icSit
平台内生价值 dBit 和dSit
创新的单位成本 cBit 和cSit
市场竞争程度 mBit 和mSit
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 aBit 和aSit
兼容性动
态创新下
的绩效
rBit 和rSit
H1(+)
H2(+)
H3(-)
H4(-)
H5(-)
二、变量测量与数据说明
(一)变量测量
1.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结果变量)
本文研究的因变量是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
平台型企业的绩效,分别用rB
it 和rS
it 表示。其中,
rB
it 和rS
it 分别表示,平台型企业在接入平台的买
方和卖方边进行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在t时
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所获取的绩效,该指标是
42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
一个数值,单位为元。
2.自变量(解释变量、独立变量)
(1)兼容性选择
参照 Maruyama等[13]对兼容(开放)和不兼
容(专属)的界定与赋值,将平台对其接入边兼容
的情形下,取值为1;将平台对其接入边不兼容的
情形下,取值为0。该指标是一个数值,无相应统
计单位,或视单位为1。
(2)平台的内生价值
依据 Huang
[14](P23)中对平台内生价值的界
定,以及同边网络效应的界定,本文用同边网络效
应作为平台型企业内生价值的测量指标,分别用
dB
it 和dS
it 来表示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
时,平台型企业在买方边和卖方边的同边网络外
部性强度。依据同边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定义,可
获得其计算公式为:dB
it =
ΔNB
it
NB
it-1
,dS
it=
ΔNS
it
NS
it-1
。其
中,ΔNB
it、ΔNS
it 表示消费者规模的变化量,由后一
年减去前一年的数据得到,该指标是一个比值,无
相应统计单位,或视单位为1。
(3)创新的单位成本
创新的单位成本,是指平台在接入市场的买
卖双边进行创新的成本与接入该边用户的比值。
本文用cB
it 和cS
it 分别表示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
(服务)i时,在接入平台的消费者(买方)和商户
(卖方)边创新的单位成本。其中cB
it=
IB
it
NB
it
,cS
it=
IS
it
NS
it
,IB
it和IS
it 分别表示样本企业不同年份在t时
刻,在消费者(买方)边和商户(卖方)边提供产品
(服务)i时的投资与开发的总额;NB
it 和NS
it 分别
代表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接入平台
的消费者(买方)和商户(卖方)数量。该指标是一
个比值,单位为元/人(户)。
(4)市场竞争程度
本文选取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来反
应平台在买卖双边的市场竞争程度,由于平台型
企业的服务性质,用接入平台双边的用户规模同
整体市场规模的比值,来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并用
mB
it 和mS
it 分别代表平台型企业在t时刻提供产
品(服务)i时,接入平台的买方和卖方边的市场竞
争程度,根据定义可得,其计算公式分别为:mB
it=
NB
it
NB ,mS
it=
NS
it
NS ,其中 NB
it 和NS
it 分别表示平台型
企业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时,接入平台的买
方和卖方边数量,NB 和NS 分别代表样本企业所
处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该指标是一个数值,无相
应统计单位,或视为1。
(5)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
用aB
it 和aS
it 分别表示平台在t时刻提供产品
(服务)i时,消费者(买方)和商户(卖方)分别给
相对边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强度,依据 Katz等[15]
对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定义,消费者(买方)给
商户(卖方)边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为:
aB
it=
ΔNS
it
ΔNB
it
,商户(卖方)给消费者(买方)边产生的
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为:aS
it=
ΔNB
it
ΔNS
it
,用 Nit
B 和
Nit
S 表示各样本企业在t时刻提供产品(服务)i
时,接入平台的买方和卖方边数量,则ΔNB
it、ΔNS
it
分别代表消费者(买方)和商户(卖方)数量的变化
量,由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数据计算得到,该指标
是一个比值,无相应统计单位,或视为1。
(二)数据说明
1.样本选择
依据2022年最具创新力企业名录[16],共获
取符合要求的平台型企业25家,剔除掉数据不可
获得的企业以及增加在专属和开放属性选择比较
典型的苹果和微软公司,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
得性与完整性共获取符合条件的14家企业,这
14家样本公司的企业名录,详见表2。
2.原始数据说明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平稳性,每一个样本
企业选择2007—202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选
取的时间范围,共获取一个包含196个观测值的截
面数据,先对因变量兼容性动态创新下的平台利润
和创新的单位成本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无纲化,
再对通过标准化后的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
析,其描述性统计量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买方和卖方边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强
度(aB
it 和aS
it)的最大值分别为127451.0和426048.8,
最小值分别为-68.56567和-68888.89,说明各平
台型企业的网络外部性强度之间具有较大的差
异。同时,rB
it 和rS
it、icB
it 和icS
it、dB
it 和dS
it、cB
it 和
王 娜:兼容性动态创新情境下平台型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43
cS
it、mB
it 和mS
it 以及aB
it 和aS
it,这6组12个变量的
标准差在1左右波动,表明它们同其平均值之间
的差异较小,无异常波动数据,这些数据之间都较
为平稳。
表2 样本企业名录
编码 企业名称 国别 平台名称 平台类型 P T U 上市时间(年份)
1 谷歌(GOOGLE) 美国 Andriod、Googlewallet 手机操作系统和支付平台 O C O 2004
2 腾讯(TECENTHOLDING)中国 QQ、QQ浏览器、微信支付
聊天软件、
浏览器以及支付平台
O O O 2004
3 万事达卡(MASTERCARD)美国 Mastercard 第三方支付平台 C C O 2002
4 SALESFORCE 美国 Saleforce软件 软件平台 C C O 2004
5 百度(BAIDU) 中国 Baidu.com 搜索平台 C C O 2005
6
携程(TRIP.COM
INTERNATION)
中国 Trip.com 在线旅游平台 O C O 2003
7 NETFLIX 美国 Netflix.com 在线影片租赁平台 O C C 2002
8 SIRIUSXMRADIO 美国 SiriusXMradio 广播服务平台 O C O 2000
9 VISA 美国 Visa 第三方支付平台 C C O 2006
10 GLOBALPAYMENT 美国 Globalpayment 第三方支付平台 C C O 2001
11 THEPRICELINEGROUP 美国 Booking.com 在线旅游平台 O C O 1999
12 苹果公司 美国
iPad、iPhone、
Macintosh、Safari、iOS
阅读、手机硬件、操作系统、
浏览器以及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C C C 2007
13 微软公司 美国 Windows、MicrosoftOffice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平台 C C C 2000
14 亚马逊(AMAZON) 美国 Kindle、amazon.com 阅读、电商平台 O C O 1997
注:其中,P=Providerlevel,代表供应方水平(卖方边);T=Technologylevel,代表平台技术水平(平台自身);U=Userlevel,代表用
户方水平(买方边);O=Open,代表开放(兼容);C=Closed,代表封闭(不兼容)。其中开放部分小于整体业务50%的平台,归为封闭平
台;开放业务大于整体业务50%的平台,归为开放平台。
表3 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
买方边
rBit
(绩效)
icBit
(兼容性选择)
dBit
(平台内生价值)
cBit
(创新的单位成本)
mBit
(市场竞争程度)
aBit(交叉
网络外部性强度)
Mean 1.19E-11 0.500000 0.158605 -1.79E-11 0.383501 300.132900
Maximum 3.125137 1.000000 0.728600 3.049014 0.852800 12745.100000
Minimum -2.857808 0.000000 -0.337700 -1.973780 0.014200 -68.565670
Std.Dev. 1.002990 0.501495 0.173928 1.002990 0.174407 1371.075000
卖方边
rSit
(绩效)
icSit
(兼容性选择)
dSit
(平台内生价值)
cSit
(创新的单位成本)
mSit
(市场竞争程度)
aSit(交叉
网络外部性强度)
Mean 1.19E-11 0.785714 0.327302 1.19E-11 0.408356 4439.764000
Maximum 3.125137 1.000000 15.936670 3.303341 0.852800 426048.800000
Minimum -2.857808 0.000000 -0.964900 -1.582427 0.014200 -68888.890000
Std.Dev. 1.002990 0.411553 1.482684 1.002990 0.174899 36211.120000
三、实证分析与说明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对构建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
结果如表4所示。
由于变量icB
it 和icS
it 是虚拟变量,因此不适
合做单位根检验。同时,从消费者(买方)边和商
户(卖方)边其他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
的变量都为平稳序列(或0阶单整序列),即各变
量之间是非同阶单整的。因此,消费者(买方)和
商户(卖方)边面板数据的各变量均为平稳序列,
接下来可以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44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