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输入您的单位名称
这里输入您的单位名称
“高标定位、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实事求是、担当作为”武铁精神
二十大胜利闭幕了,如何更好地走铁路科学化发展的道路,新时期的中国又呼唤什么样的铁路精神呢?是我们武汉局的“高标定位、创新发展、奋勇担当、争创一流”还是“高标定位、创新发展、奋勇担当、争创一流”由此可见,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则是从桥工段的历史沿革来看看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如何从历史中“走出来”“立起来”“火起来”的。
一、武汉桥工段历史沿革二、踔厉奋发、攻坚克难,铸就企业精神(一)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二)排险除害、攻坚克难的战斗先锋(三)任劳任怨,诚实苦干的铁军队伍(四)勤学苦练、勇于创新的后备力量
武汉桥工段历史沿革一
2006年3月18日
武汉桥工段是在铁路
体制改革、生产力布
局调整中成立的
一
、武汉桥工段历史沿革是因为它由原来的广水工务段、江岸工务段、武昌工务段、武北工务段、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和武汉轮渡段合并而成虽然成立短短16年的
时间,但管内设备可
以追溯到100多年以
前,且管内设备具有
久、广、长的特点。
这些单位,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里,我要先简要的讲一下,我国铁路的建设史。
一、武汉桥工段历史沿革
武昌、武北工务段,它们原本是一个段,于粤汉铁路修通后于1916年成立,前身为湘鄂铁路管理局工务第一、二分段。解放后,隶属衡阳铁路局管辖,1958年武汉铁路局成立,隶属武汉铁路局管辖。还有轮渡段,大家可不要小瞧它,它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前设立的一个战备单位。1950年3月成立了武汉轮渡处,隶属衡阳铁路管理局。1953年改属郑州铁路管理局武汉分局。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的1958年10月,武汉轮渡停渡,同年12月武汉轮渡段撤销。1966年初,为适应形势需要又成立了武汉铁路分局轮渡段筹建小组,1970年正式恢复武汉轮渡段,2004年11月,武汉轮渡段并入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江岸工务段前身为平汉
铁路汉口至信阳第三总
段的第三分段,新中国
成立后更名为江岸工务
段。广水工务段同样隶
属于京汉铁路第三总段,
时称广水工务分段,
1946年改为广水工务段,
前后划归信阳工务段、
江岸工务段管辖过,直
到1963年才改属武铁分
局直管。
1906年 1946年江岸工务段,前身为平汉
铁路汉口至信阳第三总段
的第三分段,新中国成立
后更名为江岸工务段。
1958年
踔厉奋发、攻坚克难,铸就企业精神二
二、踔厉奋发、攻坚克难,铸就企业精神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六个单位合并而成的武汉桥工段,可以说段段有劳模,代代有标兵。在这些劳模、标兵的感染、影响、激励和带动下,在一次次的重大战役中,在一回回排险除害中,在一个个技术攻关中,逐渐锤炼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听指挥,诚实苦干、攻坚克难的钢铁般的职工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一)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1922年8月6日,京汉铁路江岸工务处长
陆登士(比利时人)无故开除工务修理
厂(江岸工务段修配厂前身)3名工人,
并胁迫200多名工人停止工作。江岸工人
俱乐部为了维护工人权益,当即组织全
厂工人举行罢工反抗,并发表宣言,揭
露陆登士的罪行,强烈要求驱逐陆登士,
恢复工人的工作。在工人罢工的强大压
力下,工厂被迫答应工人所提条件,罢
工取得完全胜利。
革命先烈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武汉铁路工人运动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斗争或政治罢工的形式开展起来。这其中,最早的就是工务工人罢工。1922年9月又策划了由林育南、施洋、何叔衡、郭亮指挥的武长段铁路工人罢工,抗议粤汉铁路当局指使监工对抗新成立的工人俱乐部,开除工人吴青山,毒打工人,以及武装押运、强令司机开车,尤其是在武北、徐家棚地区,罢工工人和家属及小孩几百人一齐出动,上路卧轨,当局进行镇压,工人伤亡惨重。这其中,就有不少武昌工务段的工人、家属参加斗争。
1947年2月策划的京汉铁路工人“要布料”斗争;为迎接解放,又参加了反搬迁、反破坏、保厂护厂的斗争。而在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二七”工人大罢工斗争最为惨烈,广水、江岸、武昌工务段的工人与京汉铁路工人一道,为了争自由、争人权,面对京汉铁路当局的威胁利诱、武装警察的枪杀镇压,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有的参加纠察队,有的参加敢死队,有的参加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劳工万岁”的口号,有的参加保卫江岸工人俱乐部和罢工斗争领导人。在这场血与火的斗争中,三个工务段有据可查的共8人牺牲。摇车夫龚德泳、领班胡兴顺、翻砂匠刘幼亭、打铁匠纠察队员晏佑来、道班房小工张春喜、工务厂小工纠察队员丁道启、工务厂小工李启发、送信工姜鸿星。这些烈士中,年龄最大的也只有40岁,最小的仅20岁。正是这些工人运动先驱、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武汉桥工段的魂,这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革命精神,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武汉桥工段的职工队伍。(一)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
诚实苦干
武汉桥工段的干部职工,常年累月,酷暑严寒,无遮无拦,露天作业,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苦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诚实苦干在线路桥梁上。(二)任劳任怨,诚实苦干的铁军队伍
武昌工务段养路工唐大眼,不论干啥都是一马当先,勇挑重担,扛枕木最累,他小步快跑,扛得最多;钢轨最重,他下的力气最大。在一次施工中因公负伤,不幸左眼失明。住院仅十多天,眼睛还疼的情况下,不听医生劝阻,坚持返回工作岗位,投入线路维修。工作热情和忘我拼搏的精神丝毫不减,担任工长以后,他更是以工区为家,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每天作业之前都要把计划做细致,分工周全。作业之后,清场完毕,他仍要前后检查一遍。晚上,除了做好台账外,还要想一想今天作业存在的问题,明天作业要注意的细节,带领职工查隐患、堵漏洞,确保线路养护质量。1978年被评为全国铁路先进工作者,1983年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勇于创新
武汉桥工段的干部职工,不仅保持了任劳任怨、诚实苦干的务实作风,而且为了提高线路桥梁维修保养的质量和作业效率,还锤炼出敢想敢干,勤学苦练,大胆开展技术革新的优良品质。(三)勤学苦练、勇于创新的后备力量
1959年铁道部提出“向机械化要劳动力”的口号,江岸、广水、武昌工务段的职工,人人出谋划策,个个提合理化建议,试制出一批各种样式的捣固、扒碴、筛碴、夯拍等机具,武昌工务段技术室和修配厂的工程技术人员群策群力试制出8人操作的杠杆冲击捣固机,但因劳动强度很大,使用一段时间后停用,但他们不气馁,先后到丰台、许昌、玉门等工务单位学习参观,回来后又翻阅技术资料,寻找合适材料,加班加点。经过2年多的攻关,终于在1974年先后研制出1台“一操四”捣固机和1台液压捣固机。共产党员徐忠焕,为了减少大量抽换枕木时必须封锁线路对运输生产的影响,他敢想敢干,反复思考,多次试验,制造出全路第一套“弓杠式桥枕抽换器”,不仅减少了对行车的影响,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作业效率,被誉为“划时代的新工具”,被铁道部推广在全路使用。还有工程师邹立群,自行设计的维修桥梁“活动吊梁”,不仅增强了职工作业的安全性,也使职工作业便捷提效。
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新一代武桥工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继承先辈不怕吃苦,舍得吃亏,在奋斗中释放青春精神,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传承“高标定位、创新发展、奋勇担当、争创一流”的武铁精神,为民族振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让青春无愧无悔。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