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更新)

发布时间:2021-11-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直播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更新)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全覆盖监督检查。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证学生 营养餐质量。 (四十二)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以农村地区、城乡 结合部为主战场,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三 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 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 态化。用 2-3 年时间,建立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净化农 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十三)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广“明厨亮灶”、餐 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 提升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鼓励餐 饮外卖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容器包装。大力推进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开 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改善就餐环境卫生。 (四十四)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全面开展严厉 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 [收起]
[展开]
直播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更新)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451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全覆盖监督检查。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证学生 营养餐质量。 (四十二)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以农村地区、城乡 结合部为主战场,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三 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 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 态化。用 2-3 年时间,建立规范的农村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净化农 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十三)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广“明厨亮灶”、餐 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 提升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鼓励餐 饮外卖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容器包装。大力推进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开 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改善就餐环境卫生。 (四十四)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全面开展严厉 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展 以老年人识骗、防骗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大力整治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保健食品行 为,打击传销。完善保健食品标准和标签标识管理。做好消费者维权 服务工作。 444

第452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四十五)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 监测体系,健全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粮食产后烘干储存销售服务 体系。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水 平。 (四十六)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将进口食品的境外 生产经营企业、国内进口企业等纳入海关信用管理体系,实施差别化 监管,开展科学有效的进口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控,完善企业信用 管理、风险预警、产品追溯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 监管政策,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建立多双边国际合作信息通报 机制、跨境检查执法协作机制,共同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食 品走私行为。 (四十七)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发挥地方党委和政 府积极性,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活动,总结推广经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 (四十八)落实党政同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食品安全作 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 规定》,明确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自觉履行组织领 导和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 件。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及时研究部 署食品安全工作,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 445

第453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主管领域的食品安全工作承担管理责 任。各级农业农村、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压实监管责任,加强全 链条、全流程监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每年 12 月底前要向党中央、 国务院报告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四十九)加大投入保障。健全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投入 保障机制,将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 算,保障必要的监管执法条件。企业要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 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食品安全专业化服务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 保障机制。 (五十)激励干部担当。加强监管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监管职 责,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 爱护一线监管执法干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作为的 干部撑腰鼓劲。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广大监管干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 业、建功立业。 (五十一)强化组织实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提出 的改革任务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 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国务院食品安全 委员会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会商,研究解 446

第454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严格督查督办,将实施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 食品安全工作督查考评内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447

第455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食品安全将迎来“最严格监管” “处罚到 人”最高罚款年收入 10 倍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 条例》,将于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在 12 日国新办举行的筑牢制度 基础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 君介绍,此次修订后的《条例》共 10 章 86 条,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 又一项重大制度建设成果。 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 度,每年查处违法案件 20 多万件,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今年 前三季度查办的违法案件有 14 万件。”孙梅君说,“这个数据一方 面说明,各地加大了监管执法力度,维护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另一 方面也说明,违法成本较低、法律威慑作用还是不强,食品安全问题 仍然易发多发。”孙梅君介绍,《条例》按照“最严格监管”要求, 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相关制度规定。 一是严控源头风险。《条例》增设了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制度, 加强对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强化了进口 食品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进口商的责任义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源头 管控,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448

第456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二是严查掺杂掺假。《条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制定非标 物质的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为严格监管执法提供依据,有利于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三是严格“处罚到人”。《条例》规定,对故意违法、性质恶劣、 后果严重的行为,除了对企业进行处罚外,还要对企业法定代表人、 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最 高可处其上年度从企业所获收入的 10 倍。 四是严惩失信失德。《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 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 五是严打恶意违法。《条例》从违法行为的货值金额、持续时间、 损害后果、主观恶意等方面列举“情节严重”的情形,明确要求对“情 节严重”者从重从严处罚。 “这次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围绕夯实主体责任、强化全 过程监管、提高违法成本等重点内容,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补短 板、强弱项,以良法善治,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孙梅君说。 据悉,11 月 1 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十万餐 企食品安全知识大测试”活动的通知》,在全国餐饮企业开展测试活 动,推动餐饮行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孙梅君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 加大《条例》宣传贯彻力度,加快配套规章制度立改废工作,严格监 449

第457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管执法,严守安全底线,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促进食 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450

第458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2014 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 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2014 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贯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围绕推动经济 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执法打击,深化改革创新,健全长 效机制,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 障。 一、针对突出问题,组织专项行动 (一)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打击利用互联网发 布虚假违法广告,以及销售假劣药品、农资等违法行为。对网络文学、 音乐、影视、游戏、动漫、软件等重点方面,以及音像制品、电子出 版物、网络出版物、图书等重点产品,深入开展“剑网行动”,重点 打击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利用机顶盒、电视棒实施侵权盗版的行为。加 强对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以及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为载体的网 络文化产品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视听节目网站,规范互联网传播作 品的版权市场秩序。以大型购物网站、网上售书平台等为重点,加大 对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强化对网络接入服务商、域名 注册服务商、信息服务商经营行为的监管。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 及时删除侵权假冒有害信息,依法关闭、屏蔽违法违规网站。建立国 际多双边联合监管执法工作机制,打击利用互联网跨境制售假冒伪劣 商品违法犯罪行为。 451

第459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二)开展打击假劣汽柴油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原油加工和汽柴 成品油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存在的低于法定标准生产加工、掺杂 使假、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2014 年上半年在京津冀地区特别是三 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2014 年下半年 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此项工作。 (三)依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对以盗窃、利诱、胁迫等不正当 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以及违反约定或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 要求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第三方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 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完善相关制度,加大 投诉处理力度,依法保护企业提交技术资料中的商业秘密。依法审判 并公布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件。 二、围绕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整治 (一)继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以农药、肥料、兽药、饲料 和饲料添加剂、农机等产品为重点,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 农时,对农资主产地区、小规模经营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加强监督检查, 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查处制假售假以及无证照生产经营、挂靠经 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完善农资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农资质量 检测,对不合格的农资坚决采取下架、退市、召回等措施。 (二)开展“质检利剑”打假行动。围绕建筑材料、汽车配件、 手机、儿童用品等重点商品,部署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生产聚 集区的集中整治。强化对有机产品认证的后续监管,打击假冒有机产 品虚假认证行为。严厉打击进出口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452

第460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打击药品生产企业使用化工 原料和不合格辅料、包材生产药品违法行为。开展医疗器械整治专项 行动,重点查处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 用无证产品等行为。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药品生产企 业非法使用中药提取物行为。 (四)打击流通领域销售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以家用电器、燃 气灶具、压力锅、笔记本电脑、眼镜等为重点,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 量抽查检验,开展电视购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 行为。 (五)打击侵犯商标权违法行为。严格商标授权、确权案件审查 时限管理,统一审理标准,完善审理程序,提高审理效率,防范和遏 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加强对商标代理机构的监管,规范代理行为。 以驰名商标、涉外商标等为重点,查办跨区域、大规模、社会公众反 映强烈的侵权案件。以农资、建筑材料、汽车配件、家具等商品为重 点,集中打击仿冒知名商标、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 (六)打击侵犯著作权违法行为。推进全国印刷复制委托书网络 备案核验平台建设。打击针对含有著作权的标准类作品和书法作品的 侵权盗版行为。开展印刷复制监管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盗版教材教辅 出版物、畅销书、工具书、影视剧和音乐作品等违法行为。 (七)打击侵犯专利权违法行为。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 专项行动,加大对民生、重大项目和优势产业等领域专利侵权行为的 打击力度。开展大型商业场所、展会与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工 453

第461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作。加大对专利纠纷的调处力度与对假冒专利的查处力度。 (八)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违法行为。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 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品种清退工作,加强对制种基地调 出种子的监管,确保种子质量和品种真实性,打击品种套牌侵权和无 证生产种子违法行为。以重点工程造林用种苗和种苗交易市场、集散 地为重点,开展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以假充 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 (九)打击侵犯其他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依法查办侵犯地理标志、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中华老字号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十)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完善口岸货物侵权风险监管措施, 升级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系统,加强知识产权权利备案管理,查处 进出口侵权货物违法行为。 (十一)推进软件正版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 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88 号), 加强督促检查,巩固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做好 2014 年正 版软件采购网产品的选型入围工作。推动将办公通用软件纳入各级政 府集中采购目录,扩大正版软件集中采购规模。以国有企业、大型金 融机构和新闻出版企业为重点,深入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鼓 励和指导企业加强软件资产管理。开展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开 展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专项检查。 三、加强刑事司法,严厉打击犯罪 (一)加强刑事打击。开展集群战役,铲除链条化、产业化犯罪 454

第462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网络,严厉打击危害民生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 (二)加强检察监督。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 活动,强化对相关领域制假售假犯罪的批捕、起诉和诉讼监督。以侵 权假冒领域渎职犯罪为重点,开展预防和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 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三)依法开展审判。依法加强对侵权假冒重点行业、重点领域 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加大罚金刑适用力度,剥夺侵权人再犯罪能力 和条件。组织对大案要案进行庭审直播。 四、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建设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推动加快修订著作权法、专利 法、种子法、商标法实施条例、专利代理条例,启动药品管理法、化 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修订工作,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海关 保护条例修订的前期研究。促进出台检察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指 导意见和办理渎职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健全侵权假冒检验鉴定标 准,完善相关技术法规体系。 (二)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贯彻落实全国打击侵犯知 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关于做好打 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 接的意见,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案件咨询、信息报送、数 据统计、跟踪督促等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中央级信息共享平台, 加快建立省级以下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平台间对接互联,实现案件的 有效移送和相关信息及时反馈。 455

第463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三)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全国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依法公开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试行)〉 的通知》(国发〔2014〕6 号),制定公开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 息的实施细则。将案件信息公开情况纳入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统计通报 范围,加强检查考核。收集整理公开的案件信息,向社会提供查询服 务。 (四)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工作任务, 推进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探索在打击侵权假冒重点领域对失信行为 责任人实行行业禁入。加快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 组织信用代码制度。建立违法违规经营主体及其法定代表人、经营者、 直接责任人的“黑名单”,依法开展重点监管。 (五)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 入“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侵权假冒突出问题纳入综治工作 领导责任查究、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的范围, 开展 2013 年度省(区、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制定 2014 年度绩效考核办法。 (六)完善大案要案督办制度。制定侵权假冒大案要案协调督办 工作规则,集中督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案件。 (七)健全涉案物品保管和侵权假冒商品无害化处理制度。探索 建立涉案侵权假冒商品集中存放的公共仓库,完善相关涉案物证的存 放保管、部门间移转及证据认定与转换等工作制度。对拟销毁的侵权 456

第464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假冒商品分类实施环境无害化处理,建立部门间协作和信息共享机 制。 (八)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广东等地探索建立 知识产权法院,指导广州中新知识城等区域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 综合改革试点。 五、强化宣传教育,扩大对外交流 (一)加强日常宣传教育。依托各级新闻宣传单位,充分发挥传 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及时报道打击侵权假冒决策部署,重点宣传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完善法规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加快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和成效,制作发布打击侵权假冒 公益广告,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例,增强消费者识假辨假意识 和能力。 (二)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在春节、国庆、全国“两会”、消费 者权益保护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 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舆 论。 (三)拓展交流沟通渠道。做好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站改版 升级工作,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加强政府与企业、消费 者、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互动交流。发布中国政府软件正版化状况白皮 书。举行打击侵权假冒成果新闻发布会。 (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做好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 25 届中美商贸联委会知识产权议题磋商工作。开展中欧、中瑞等知 457

第465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识产权对话,推动与金砖国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 作。深化与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非洲国家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方 面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积极引导和支持企 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加强国际执法合作。组织举办知识产权保 护国际交流活动。 六、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能力建设 (一)完善举报投诉机制。全面建成并运行质检“12365”举报 投诉服务系统,完善农业“12316”、商务“12312”、文化“12318”、 海关“12360”、工商“12315”、版权“12390”、食品药品“12331”、 知识产权“12330”等举报投诉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举报奖励措施。 (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积极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大 力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内部管理 制度,增强防范侵权风险、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律师知识产 权业务培训,加强对侵权假冒刑事、民事案件律师辩护代理工作的指 导与监督。 (三)加强基层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各地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强化业务培训和执法能力建 设,落实执法监管、举报奖励以及涉案物品环境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经 费,将执法资源向基层倾斜。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 予以表彰。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 458

第466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 要(2021—2035 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部署推动一系列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 政策,建立健全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重 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知识产权 领域司法改革,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五年 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 运用规划》,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 高,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 6.3 件增加到 15.8 件,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数量位居世界 前列,质量稳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高,交易运营更加活 跃,转移转化水平不断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比重超过 11.6%,版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7.39%。知 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保护能力持续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 80.05 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 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深 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 459

第467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亚太经合组织等的知识产权合作扎实推进,形成“四边联动、协调推 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局面。总的看,“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效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 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水 平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 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关系国家安全。当前,知识产权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 序、扩大对外开放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还 面临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 权创造不足,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易发 多发和侵权易、维权难的现象仍然存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有待 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不够充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不足, 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等。 “十四五”时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 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发挥 460

第468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为主线,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促进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优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加快推动知识产权 工作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 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坚持强化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审 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工 作,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保 护能力,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开放合作。推动知识产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 461

第469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外开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 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多边合作,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 和竞争力,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 坚持系统协同。树立系统观念,健全知识产权工作协同推进机制, 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 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系统治理效能。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 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 展,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不断提 高,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有效实施,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 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更多涌 现,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 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更加 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更加健全,知识产权流转更加顺畅,知识产 权转化效益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专利密集型产 业增加值和版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稳步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462

第470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 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知识产 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有序发展,服务机构专 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我国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 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更加有力,“一带一路”知 识产权合作实现新进展,海外知识产权获权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有 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 注:①“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 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 利数量: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2.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 463

第471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发明专利;3.维持年限超过 10 年的发明专利;4.实现较高质押融 资金额的发明专利;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 利。 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是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 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 ③④为 2019 年值。 三、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 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开展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研究。统筹推 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电子商 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 法,出台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推进修订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完善与国防建 设相衔接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全面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 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研究建立健全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 的特别程序法律制度。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及时 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商 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林草 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按职责 分工负责) 464

第472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 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 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健全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立跨部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 惠益分享信息共享制度。制定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等领域 保护办法。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体 育赛事节目、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领域著作权保护制度。完善红色 经典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措施。完善服装设计等时尚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健全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制定相关配套 措施。完善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审查和保护机制。健全绿色技术知识 产权保护制度。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知识产权侵权 损害评估制度。(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 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 465

第473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制定事关国家安全的关 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 外转让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 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 域外适用。研究建立针对进口贸易的知识产权境内保护制度。完善跨 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 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国防 科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加强 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完善专门法院 设置。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 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审判机制、检察机制 相适应的案件管辖制度和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繁简分流 机制,开展适应知识产权审判特点的简易程序试点,提高审判质量和 效率。探索依当事人申请的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 466

第474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度。推动建立跨行政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院案件 指定管辖机制作用,有效打破地方保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检察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加强司法保护与行政确权、行政执 法、调解、仲裁、公证存证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促进行政执法 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形成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强 化民事司法保护,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完善 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准确适用知识产权领域行 政执法移送刑事司法标准和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规范刑罚适用。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工作人员培养和选拔,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管 理、区域协调和涉外事宜统筹等方面事权。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 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加强知 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制度建设。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健全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 保护协作机制。加强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商品交易市场 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规范,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净 化消费市场。(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 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67

第475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更好发挥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开展关键 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假冒专利、 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 罚力度,加强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有效遏制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群 体侵权。完善专利、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建 设。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加强特殊标志、官方标志、奥林匹克标 志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队伍人员配备和能力建 设,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装备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利用新技术手 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效率及精准度。依法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不断完善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中 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68

第476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七)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调解组 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 律和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调解、仲裁、公证、社会监督 等人才的选聘、培养、管理、激励制度。推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投诉 受理处理、诉讼调解对接、调解仲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仲裁对接 等机制。探索维权援助社会共治模式,鼓励高校、社会组织等开展维 469

第477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权援助工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加强知 识产权鉴定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知识产权鉴定技术标 准。建立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处理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 牵头,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 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贸促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 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积极支持地方开展工作试点。制定覆盖 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的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 用承诺制建设。规范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和程 序,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修复制度 建设。推动全国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数据共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人民 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八)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 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健全高质量创造支持政策,加强人工 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 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探测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加强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在立项和组织实施各环节强化重 点项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和质量管理。优化专利资助奖励等激 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 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470

第478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完善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知 识产权审查管理体系,优化专利、商标审查协作机制。提升专利商标 审查机构能力水平,强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 全流程审查质量管控,提升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质量。提高专利、商标 审查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审查资源配置,加强智能化技术运用, 提升审查效能,缩短审查周期。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加强审查 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满足产业绿色转型和新领域新业 态创新发展等社会多样化需求。(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 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知识产权申请注册质量监管。完善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知 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量统计监测和反馈机制。严格 规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行为,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 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代理行为,以及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 471

第479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注册和代理行为,依法依规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置。加强信用监管和行 业自律,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知识产权 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国家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九)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 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 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充分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 置自主权,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有 效落实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奖励和报酬制度。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 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决策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国家国防科 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推动在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集聚区 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培育发展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创 新服务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市场化知 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能力。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专 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和运行机制。拓宽专 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 指导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和转让许可备案管理 制度,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和披露利用。加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状况统 计调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 472

第480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健全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建设知识产权 质押信息平台。支持银行创新内部考核管理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 构用好单列信贷计划和优化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 提下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金 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的作用。在自由贸易试 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 估体系,鼓励开发智能化知识产权评估工具。(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 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 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 权深度合作,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 联合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优 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力。推动在数字 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构筑产业专利池。促进技术、专利与标准协同发展,研究制定标准必 要专利许可指南,引导创新主体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标准。健 全知识产权军民双向转化工作机制。(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 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中科院、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73

第481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十)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 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推动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管 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推动 中央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 知识产权强企。深化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分级分类 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建设工作。引导创新 主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会计信 息披露工作。建立健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知识产权的声明制度和 监管机制。(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 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中科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 分工负责) 474

第482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推动知识产权融入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 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指导地方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目 录,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 业培育监测评价。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驰名商标保护,提升品牌 国际影响力。实施版权创新发展工程,打造版权产业集群,强化版权 发展技术支撑。推动地方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产值统计制度,健全地理 标志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市场 主体参与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绿色知识产权统计监测,推动 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撑产业绿色转型。(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 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75

第483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央地合作会商机制,持续推动知识 产权强省强市建设,面向省、市、县及园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 设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强化区域 间合作互助,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工作共同发展。 鼓励地方探索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推动京津 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强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保 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建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先行示范区,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 476

第484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权贸易中心。加强涉农知识产权运用,助力乡村振兴。(国家知识产 权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国家林草局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 民 (十一)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知识产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 系,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公 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地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专题数据库建 设,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 台,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行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可及性和普惠性。加强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建 设,健全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持续增强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 477

第485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健全 公共服务支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骨干节点分级分类建设, 省级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地市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力争达到 50%,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支持开 展跨行政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布 局,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 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机构等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支持技 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 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有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教育部、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中科院、中国科协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 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知识产权数据标准制定, 提高数据质量,维护数据安全,完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服 务规范。加强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加大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力 478

第486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度,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相关规范,开展知识 产权信息利用研究分析和发布。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数据标准制 定,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数据交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创新公共 服务形式,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明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和范围,建立知识产权公共 服务清单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 (十二)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 询、运营服务向专业化和高水平发展,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 资产评估等增值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 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业基础标准、支撑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标准。 深入实施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告知承诺改革。引导国际高水平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依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开展品牌价值提升行 动,培育一批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国家 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执业专利代理师达到 4 万人。完善知识 产权服务业统计制度。支持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公益代理 和维权援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商务部、 国家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聚焦重点区域、重点 产业需求,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引导知识产权服务链上 下游优势互补、多业态协同发展。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对接重点产业、 重大项目工作机制,重点提供专利导航等高端服务。鼓励知识产权服 479

第487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持企业创新 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规范计划制定、名单抽取、结果公示、 数据存档等各项抽查检查工作程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 覆盖。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长效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 监管机制。完善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 开展信用评价并推广应用评价结果。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质量监测机 制,利用新技术手段快速精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线索,提升监管效能。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大行业自律惩戒力度。建设 知识产权服务业评价系统,及时公开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评价数据。 (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 六、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 (十三)主动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积极参与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的合作磋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 则和标准。积极参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 产、广播组织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积极研究和参与数字 领域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中央宣传部、 外交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积极推进与经贸相关的多双边知识产权谈判。妥善应对国际知识 产权争端,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合作磋商。在相关谈判中 480

第488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合理设置知识产权议题。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知识产权谈判。 积极推进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议题谈判。研究推动与 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地理标志协定谈判。(中央宣传部、外交部、商 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巩固和完善“一带一路”知识 产权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平台,扩大合作项目 规模和储备。深度参与金砖国家、中美欧日韩、中日韩、中国—东盟 等小多边知识产权合作,加强与各方政策和业务规则交流,支持产业 界积极参与相关合作机制。完善跨境司法协作安排,加强防范打击侵 犯知识产权犯罪国际合作。(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检察院、外交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 优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环境。深化与国际和地区组织、重点国家 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合作,完善合作布局。加强面向周边和发展中国家 的知识产权培训,支持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加强药物及新 481

第489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冠病毒疫苗研发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贸易对象国建立 企业知识产权事务沟通协调机制。(中央宣传部、外交部、工业和信 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便利知识产权海外获权。强化知识产权审查业务合作,拓展“专 利审查高速路”国际合作网络,重点推动相关国家共享专利、植物新 品种等审查结果。引导创新主体合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服务 体系等渠道,提高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效率。(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 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建立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 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国际趋势跟踪研究基地, 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等重点前沿问题的研究。提 升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国外展会知识产权服务站工 作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保险业务。积极发挥贸 易投资促进机构作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保障工作。(中央 宣传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 贸促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82

第490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七、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和文化建设,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十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支持学位 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依程序设置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点,支持有关单位依 程序设置知识产权二级学科点,研究设置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推 动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开发一批知识产权精品课 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理工科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和课程。设 立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做好知识产权职称制度改革实施 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体系。(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知识产权人才能力水平。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分类培训体系,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完善知识产权研究管理 机制,强化智库建设,鼓励地方开展政策研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 理、行政执法、行政裁决人员培养,分层次分区域持续开展轮训。加 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设理论与实务联训基地。建立知 识产权服务业人才培训体系,提高服务业人才专业能力。大力培养知 483

第491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市场监管 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构建知识产权大宣传格局。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统筹传统媒 体与新兴媒体,用好融媒体,健全知识产权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 政府活动宣传、媒体传播报道、学界文章影响、国际文化交流相互促 进的知识产权传播大矩阵。持续做好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知识 产权年会等品牌宣传活动。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文明大国、 负责任大国形象。(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 广电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 识,推动知识产权文化与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 深度融合。大力宣传锐意创新和诚信经营的典型企业,引导企业自觉 履行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开展贴近时代、贴近百姓、贴 近生活的知识产权文化惠民活动。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云博物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知 484

第492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识产权文化建设投入。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理论和学术研究,以文 化为媒,提升文化软实力。(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司 法部、文化和旅游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 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地区、 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密切协调配合,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工 作重点,落实好本规划部署的各项任务措施。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加强 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宣传解读,制定年度 推进计划,确保规划有序推进。相关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 规划实施,主动作为,发挥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有关部门 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鼓励探索创新。 各地要发扬基层首创精神,针对规划实施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积累务实管用、科学精准的具体举措, 不断丰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环境,支持有条 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与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推进规划重大工程项目落地,促进规划有 效实施。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和资源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 485

第493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参与,创新投入模式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有关部门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狠抓工作落实。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 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推 广典型经验做法,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强化 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实,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国家知识产 权局牵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86

第494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市场监管总局等十四部门 《关于印发 2020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的 通知》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网络市 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继续推进《电子商务法》 贯彻落实,着力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 成员单位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 2020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 剑行动)。 一、《通知》印发背景 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函复原工商总局同意建立网络市场 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原工商总局、发展改革 委等 10 个部门组成,原工商总局为牵头单位。2020 年 7 月,国务院 办公厅函复同意调整完善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完善后的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网信办、林草局、邮政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等 14 个单位组成, 市场监管总局为牵头单位。从 2017 年开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 联合开展网剑行动,加强协同联动,着力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2020 487

第495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是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完善后首次 开展的专项行动。 二、《通知》制定依据 以落实《电子商务法》为统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 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依据《电子商务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价 格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竞争秩序。 三、《通知》主要内容 按照通知要求,2020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将围绕 七项重点任务开展:一是落实电商平台责任,夯实监管基础。按照《电 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法督促电子商务平台落实平台责任; 规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集中整治非法主体互联网应用。二是重拳打 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网络市场竞争秩序。按照《反垄断法》《反 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严厉打击排除、限制竞 争及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行 为,依法查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 者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行为。三是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 品,守住安全底线。以食品(含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防疫 用品、化妆品、儿童用品、服装鞋帽、家居家装、汽车及配件等舆情 热点、社会反映集中、关系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开展集 中整治,强化线上线下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四 488

第496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是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行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和公共卫生安全。严肃查处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 网络社交平台,发布、直播和恶意传播、转发违法猎捕、杀害、吃食、 加工、虐待和利用野生动物及制品的视频和网络直播行为;加大野生 动植物及其制品交易监管力度,全面禁止网上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 五是强化互联网广告监管,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集中整治社会 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 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上发布违法广告行为,曝光一批大案要 案。六是依法整治社会热点问题,营造良好网络市场环境。规范“直 播带货”等网络经营活动秩序,依法惩处“直播带货”等领域违法犯 罪行为;加强二手物品网络交易平台监管,依法打击借众筹名义实施 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整治社会热点问题。七是依法 查处其他网络交易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 作用,加强工作督促指导,积极推动专项行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不 断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 健康发展。 489

第497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市场监管总局对提升直播带货平台产品质 量开展行政指导 着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 监管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直 播营销新业态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市场监管部门职 责,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包容审慎,创新监管理念,积 极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监管方式, 依法查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侵犯知识产权、 破坏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发展,营造公平有 序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压实有关主体法律责任 (一)压实网络平台法律责任。网络平台为采用网络直播方式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 布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多方独立开展交易活动的,特别是网络平台 开放网络直播推广服务经营者入驻功能、为采用网络直播方式推广商 490

第498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品或服务的经营者提供直播技术服务的,应按照《电子商务法》规定 履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网络平台为商品经营者(含服务提供者,下同)或网络直播者 提供付费导流等服务,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构成商 业广告的,应按照《广告法》规定履行广告发布者或广告经营者的责 任和义务。 网络平台以其他方式为其用户提供网络直播技术服务,应根据 平台是否参与运营、分佣、平台对用户的控制力等具体情形,适用《电 子商务法》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或适用法律 法规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压实商品经营者法律责任。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或提 供服务,应按照《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 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价格法》《商标 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三)压实网络直播者法律责任。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采 用网络直播方式对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 评价、曾获荣誉等作宣传,应当真实、合法,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 有关规定。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应按照《广告法》规定履行广 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或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 三、严格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 (四)规范商品或服务营销范围。商品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销 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执行商品进货检查 491

第499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验收制度。不得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 商品或服务;不得通过网络直播发布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 媒介发布的商业广告;不得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禁止进行网络交易的商 品或服务。 (五)规范广告审查发布。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发布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应进行发布前审查的广告,应严格遵守广告审查有关规 定。未经审查不得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保健食 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发布前审 查的广告。 (六)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品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 销售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在其网店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 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并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 址、联系方式、售后服务等信息。网络平台应当为公示上述信息提供 技术支持等便利条件。 四、依法查处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行为 (七)依法查处电子商务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平台 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据《电子商务法》,重点查处擅自删除消 费者评价、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 施、未尽到资质资格审核义务、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等违法 行为。 (八)依法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 营销中售后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重点 492

第500页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 查处对消费者依法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 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等 违法行为。 (九)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虚 构交易或评价、网络直播者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问题,依 据《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查处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仿冒混淆、商业 诋毁和违法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 (十)依法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售卖 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依据《产品质量法》,重点查处在产品中掺杂 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产品 的产地和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十一)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 中售卖侵犯知识产权产品等问题,依据《商标法》《专利法》,重点 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 (十二)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 食品安全问题,依据《食品安全法》,重点查处无经营资质销售食品、 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超过保质 期的食品等违法行为。 (十三)依法查处广告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发布虚 假违法广告问题,依据《广告法》,重点查处发布虚假广告、发布违 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违法广告和违规广告代言等违法行为。 49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