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2024年第1期电子期刊

发布时间:2024-1-0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当代广西》2024年第1期电子期刊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有一种力量,叫信心□本刊评论员岁末年初,人们最爱提及的是一个个关键词。回首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2023年,展望机遇与活力并存的 2024 年,没有哪个词,比“信心”更让人难忘、更令人动容。信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在革命遭遇挫折的年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必胜信心,支撑和指引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言变成现实。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又是坚韧的。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说,“这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充分肯定广西工作,激励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给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巨大奋斗感召和信心力量。”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大潮中驾驭地区经济的帆船行稳致远,提振信心始终是关键之举。当前,广西外部有拉力有市场有预期、内部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特别是中央给支持、国家定政策、干部强信心、群众有期盼,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期望大好、机遇大好、前景大好。千帆竞渡,自信者胜,拥抱信心和希望的春天,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不会遥远。信心从何处来?信心从“干”字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涛... [收起]
[展开]
《当代广西》2024年第1期电子期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有一种力量,叫信心

□本刊评论员

岁末年初,人们最爱提及的是一个个关键词。回

首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2023年,展

望机遇与活力并存的 2024 年,没有哪个词,比“信心”更

让人难忘、更令人动容。信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

量。在革命遭遇挫折的年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必胜信心,

支撑和指引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言变成现实。

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又是坚韧的。正如自治区党委

书记刘宁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说,“这次习近平

总书记视察广西,充分肯定广西工作,激励我们解放思

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给全区各族干部群

众以巨大奋斗感召和信心力量。”在波涛汹涌的经济大

潮中驾驭地区经济的帆船行稳致远,提振信心始终是关

键之举。当前,广西外部有拉力有市场有预期、内部有

基础有条件有动力,特别是中央给支持、国家定政策、干部

强信心、群众有期盼,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期望大好、机遇大好、前景大好。千帆竞渡,自信者胜,

拥抱信心和希望的春天,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不会遥远。

信心从何处来?信心从“干”字来。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

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越是危机

与机遇交织,越需要对时势有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

体中仍名列前茅,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贡献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广西

这艘帆船的信心与期待,正是基于中国经济的实力与底

气。“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源自“越是艰险越向前”

的干劲。在八桂大地上,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

程——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式开工、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通

水、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建设如火如荼、华谊

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跑出扩能“加速度”……一

幅幅重大项目“施工图”加快转变为“实景画”,有力印

证了“信心是干出来的”这一真理。统计显示,2023 年

广西印发三批次自治区重大项目方案,统筹推进重大

项目近 2900 个,总投资约 5 万亿元,较 2022 年增加 4900

亿元,增幅近 10%,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挑战虽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信心从何处来?信心从“闯”字来。最近,习近平

总书记出访越南吸引世界目光,也使广西在面向越南等

东盟国家开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凸显。无论是

国际班列、智慧口岸、跨境贸易,还是电商合作、产业园

区、“南宁渠道”,“以信相交、以利相融、以谊相亲、以诚

相待”正不断筑牢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开放市场,

分享机遇”也成为广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行动和现

实写照。也是在 2023 年 12 月,广西举办了中国—东盟

产业合作区政策解读会,计划以南宁、北海、防城港、

钦州、玉林、百色、崇左 7个设区市现有的产业园区为载

体,整合优化、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主导产

业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金属

新材料、商贸物流等,助力抢抓中国—东盟“金融赋能”

“场景应用”“集群发展”等新商机,进一步释放对内对

外开放新动能。

信心从何处来?信心从“新”字来。成功无恒法,

唯新不破。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创新”一词被放

在突出位置,不管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还是机制创新,

一以贯之的进取精神,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信心。创新

不仅体现在技术、产业领域上,机制、环境方面的创新,

作用同样不容小视。2023年12月,广西组建第一届优化

营商环境观察“百人团”,聘任的 100 位观察员由民营企

业家和商会、协会负责人组成,主要发挥宣传政策、反

映情况、提出建议等职责作用,摸清“痛点”、疏通“堵

点”、清理“淤点”,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此举正是创新

理念的有力实践,也反映出党委、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壮大、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和行动。

长路险夷寻常事,信心定力最可贵。习近平总书记

曾感慨:“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

年好,中华民族 5000 多年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

提振信心。”坚定信心,是为了更好地出发。14亿多人口,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稳居世界第二大货物

进口国,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正如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

演讲中所说,“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作为中国经

济浩瀚海洋中的帆船,我们既得益于大海的辽远与丰

厚,也为这片海贡献着自己的生机与活力。当时光流

逝,面临的挫折困难已成过去,我们回首时,可以骄傲

地说,我们是时代变革大潮的前行者,是劈波斩浪的

逐梦人。

(执笔/高 霞)

1

第4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代广西杂志社出版

2024年第1期 总第476期(半月刊)

2024年1月1日出版

社长、总编辑 刘 波

副社长、副总编辑 李庭华 朱金莉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刘 波

副主任 李庭华 朱金莉

委 员 阳秀琼 钟 振

高 霞 张国成 陈 菁

美术编辑 卢松见 刘 慧

版面设计 潘爱梅 骆 玲

新年第一天,来自区内外的

3000 多名游泳爱好者相聚南宁

邕江畔,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冬

泳邕江 66 周年——2024 年南宁

冬泳邕江活动。元旦冬泳是迎

新,是纪念,更是传承和鼓劲,引

导我们以不畏艰难、力争上游的

拼搏精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广西篇章不懈奋斗。

26 打造高水平“数字丝绸之路”/王海波 刘 峥 徐云洁

28 共同缔造幸福家园/黄 丹 石 钖 覃楚欢

30 幸福生活像甜蜜甘蔗一样节节高/谢羲薇 钟春云 石 钖等

32 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钟春云 谢羲薇 石 钖

3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陈立生

36 加快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苏国圳

37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李世泽

38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孟祥宁

39 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刘绍卫 徐家贵

40 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尹红英 洪明星

向着总书记擘画的蓝图砥砺奋进

关注

封面摄影/刘 峥

冬泳迎新

P24

桂海潮声

1 有一种力量,叫信心/本刊评论员

特别发布

4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6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

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8 以科技创新之“钥”开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门”/李国忠

9 让爱国主义教育可感可触/林为湘

10 担起文化传承重任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刘桂鑫

11 着力推动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李志雄

12 广西“四下基层”答好发展考题/钟 振

14 红色动能激发“小个专”大活力/邱 烜 赖清华

15 感触广东改革开放“脉动”/陈斯雅 石 钖

当代论坛

17 构建支撑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陈文钧

18 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韦森焱

理论实践

19 用工业化思维写好“土特产”文章/张联松

20 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农珍艳

航拍广西

第5页

本社地址

邮 编

网 址

电子信箱

办公室电话

传 真

编辑部电话

记者部电话

征订热线

广告热线

南宁市青秀区朱槿路8号

530029

www.ddgx.cn

ddgx@163.com

0771-2092891

0771-2092870

0771-2092804

0771-5578004

0771-2092834

0771-2092846

本刊法律顾问 广西理问律师事务所 莫 蓉

ISSN 1672-8319

CN 45-1324/D

广告经营许可证 450102165

本社广告总代理 广西和怡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国内发行 本社发行部

国内订阅 本社发行部及各市县委

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

定 价 7.00元

本社收订刊款账户

户名全称 当代广西杂志社

账 号 176112010100496075

开 户 行 南宁市区农村信用联社云景信用社

行 号 402611000028

印 刷 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刊 号

本刊敬告:1.本刊从来稿或书报刊中选用的作品(含图片),有因作者地址不详未能

及时付酬的,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即邮送样刊并付稿酬。2.本刊已许可中

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发行、汇编、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支付稿酬已包含中国

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

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3.望作者投稿时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汇

编权许可使用及报酬特别说明。未附特别说明的,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

作媒体、机构对作品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或进行汇编出版,不另付酬。

【特别鸣谢】 (排名不分主次)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中共钦州市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宁明县委员会宣传部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南宁市青秀区农业农村局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当代广西APP 当代广西网微站 当代广西

当代广西杂志 当代广西视频号 当代广西抖音号

CONTENTS

思政课改革创新

21 以“大思政课”构建高校就业育人体系/韦 璇

圆桌会

22 让“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桂字号”新优势/陈 斌

23 把更多小特产做成大产业/李 斌

做好“桂字号”营销大文章/陈俊同

时政热点

41 世说新语/微观天下

当代时评

42 唱响开放合作下一个“春天的故事”∕李晓敏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43 开放兴崇左/钟金炽

44 良法善治护航企业行稳致远/李致维 覃干义

46 嵌入式监督保障惠民资金到群众手中/廖添慧 欧仕禧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7 念好山苍子的“生意经”/田 丰 李亚丽

48 方寸“小庭院” 致富“大经济”/邱 烜 廖晨言 韦 洁等

当代党建

经验交流

50 提高“政治三力” 建设“六新天峨”/蓝如帅

板凳会

51 当社区邂逅商圈,我们以“盟”会友/张 珂

“五基三化”提升年

52 活用“党建链” 串起“人才链”/陈泳霖 刘泽宇

53 党建引领科技人员惠基层/唐朝晶 陈浩杰

党建动态

53 岑溪组织第一书记“三进三访”送温暖等4则/岑组轩等

经济社会

54“中国指天椒之乡”打造火辣名片

/覃楚欢 张友豪 徐云洁

56 特色“小法庭”展现“大作为”/钟春云 林东婷

八桂国防

57 我和我的钢铁队长/李佳怡

专栏专版

资讯综合

58 柳州市全面整治村(社区)组织负担过重问题等10则

/韦威露等

桂风壮韵

60 一河两岸/黄凤欢

62 听,幸福的声音

一种草木/石才夫

一盘好棋/牛依河

一声问候/李富庭

63 锦璐小说近作中的女性叙事/张柱林

64 对中国的观察、思考与解释等5则

目录

第6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特别发布 责编/邓千稀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

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新华社记者 鞠 鹏/ 摄

4

第7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新华社北京2023年12月31日电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

广 播 电 视 总 台 和 互 联 网 ,发 表 了

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大家好!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在北京

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2023 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

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

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

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

实。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

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

速崛起。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

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

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

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

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中国经济

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

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

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

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

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

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

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

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

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

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

采。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

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假日旅游人

潮涌动,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村超”、

“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渐成风

尚,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

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

中国。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

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

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

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

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

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

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

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

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

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

世界,担当大国责任。我们成功举办

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主场外交

迎来五洲宾朋。我也访问了一些国家,

出席了一些国际会议,会晤了不少

老朋友、新伙伴,分享中国主张,深化

彼此共识。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

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

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

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

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

牵挂在心。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

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

动。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

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

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

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

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

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

要 坚 定 不 移 推 进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

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要坚持稳中

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

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

致远。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

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

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要

继续支持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

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保持长

期繁荣稳定。祖国统一是历史必

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

复兴的伟大荣光。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

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

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

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

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

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

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

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

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

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

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当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处在

战火硝烟之中。中国人民深知和平

的珍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

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

好的世界。

此时此刻,夜色斑斓,万家灯火。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世界和平安宁!祝愿大家福暖四季、

顺遂安康!

谢谢大家!

5

第8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

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12月28日

在南宁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

74人,候补委员9人。其他现职副省级领导

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部分在桂党的二十大

代表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列席

会议。

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

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

广西重要讲话精神,总结自治区党委十二届

六次全会以来的工作,谋划部署明年工作,

审议通过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

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

篇章的决定》。

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

党委书记刘宁受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委托向

全会报告工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

主席蓝天立就《决定(草案)》作说明。

全会指出,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的开局之年,在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的关

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西视察并发

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

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

章,为我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进一步指明

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

全区上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

察广西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

实践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

爱与殷切嘱托转化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

的有力行动。

全会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

次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要坚定不移解

放思想,主动对标沿海发达地区学经验、找

差距,着力破除精神懈怠倾向,着力破除传

统路径依赖惯性,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机制,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2023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南宁举行。 黄 克/摄

特别发布 责编/邓千稀

(2023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 6

第9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落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坚定不移创

新求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

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勇于求变、敢于

求新、善于求质,强化创新思维,培育创新

主体,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创新转化,为

广西发展注入更多现代元素、高端因子,力

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要坚定不移

向海图强,拓展向海视野、凝聚向海共识、

强化向海思维,加强山海统筹、陆海联动、

江海贯通,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全力打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加快建设

海洋强区,依托内陆地区构筑向海开放前

沿阵地。要坚定不移开放发展,以打造国

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为战略抓

手,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开放

平台创新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加快打通开放

发展的“任督二脉”,更好服务构建更为紧

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具有战略意

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解放思想、创新求

变,就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的体制机制上

革故鼎新、大胆突破,坚持政策为大、项目

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努力完成高质

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

个战略任务。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就是要

锚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实现路

径,坚持扩大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为

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

空间。

全会强调,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

业体系上奋发有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

号”四篇强产业大文章,深入实施科教兴桂

和人才强桂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

产业。在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上奋发有

为,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

带开发开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

腹地,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

产业合作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各

领域合作,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

经营便利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奋发

有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

地保护,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

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牢牢守

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推动以

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学习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

乡村。在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

好局面上奋发有为,大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补齐民生领域

短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

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坚持和加强

党的全面领导上奋发有为,坚决维护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巩固拓

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

堪当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重任的干部队

伍,推动清廉广西建设全面提质增效,扎实

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

全会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六次

全会以来的成绩。一致认为,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

党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同

心协力、克难攻坚,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

教育有序衔接联动,全力推动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成功举办系

列盛会和活动,加快推动国家支持新时代

壮美广西建设重要文件落地落实,推动重

大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

开放、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干成办

好了诸多要事盛事,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新进展。

全会强调,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

关键一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

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

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

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

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

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

中 国 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要深入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的学

习贯彻,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扩

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

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取得更大成效。

全会号召,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

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

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广西篇章,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

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来源:广西日报)

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7

第10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以科技创新之“钥”

开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门”

□文/李国忠

2023年12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

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后指

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

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

“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

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

业创新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

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这充分彰显

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和作用,进一步指明了科技创新的重大使

命和努力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全区上下加

快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自治区

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把科技创新

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区科技实力

跃上了新台阶。2023 年,广西综合科技创

新水平指数位居全国第 22位,创我区排名

历史新高,为做好强产业文章、加快构建现

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征程

上,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

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科技创新“关

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入实施科技“尖锋”行动,打好关键

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根基在

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

级。2022 年以来,广西立足自治区重大产

业部署、创新资源禀赋和科技创新基础,把

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策划实施科技

“尖锋”行动,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

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等七大领域,组织

实施科技“尖锋”行动项目 170 项,全力建

设支撑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引

领性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新征程上,我们

将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强化科技“尖

锋”行动与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

划任务部署的衔接,按照“成熟一项,论证

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再谋划和实施一

批体现自治区重大战略意图的科技“尖锋”

行动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

布局,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开

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

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打好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久战。企业

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加

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始终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

广西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出题、科技答题”

机制,推行产业类科研项目企业牵头制,引

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持续增强企业科

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

区研发经费总量的比重连续 5 年提高,占

比将近八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

点,企业研发创新发展主体地位进一步强

化。新征程上,广西将围绕构建现代化产

业体系,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

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发挥科技型骨干

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大

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

创新联合体,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

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更好地发

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加快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打好优化

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主动战。强化区域战略

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

然选择,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的重要任

务,也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

要求。“十四五”以来,广西主动服务国家重

大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工

程与材料科学产业领域获批 1 家省部共建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科学产业领域获

批重组建设 1 家全国实验室。同时,面向

新能源汽车、林业、低碳智能动力等我区特

色优势产业领域,布局建设 3 家自治区

实验室,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 动 了 创 新 成 果 与 产 业 对 接 。 新 征 程

上,广西将统筹“国家队”和“地方队”科技

资源布局和创新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国

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顶梁柱”作用,推动自

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全力打造

定位精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高能级创

新平台体系,推动构建既体现国家意志又

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进一

步强化协同效应,全面增强产业科技创新

的策源功能和引领效能,以科技创新平台

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协同

布局,打好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总体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列

为专章进行部署,强调要一体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自

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委员会成立教育科技人

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一体推进教育、科

技、人才等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成立一年

来,在深化广西林科院改革发展、探索实施

“带土移植”“厚土培植”相结合模式等方面

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其中,“带土移植”成

功引进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团队等 9 个

高层次创新团队,“厚土培植”成功培育

3 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和

1 名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新征程上,

广西将积极做好强产业文章,加快构建现

代化产业体系,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

合改革,实现教育、科技、人才政策成龙配

套,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中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新机制,实现“1+1+1>3”的支撑产业高质

量发展倍增效应。

(作者系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责编/范立强

8

第11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让爱国主义教育可感可触

□文/林为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激励着一

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而不懈奋

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

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

深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青少年是

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教

育的重中之重。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强爱

国主义教育,不断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情

怀,让他们将爱国主义作为最深层、最根

本、最永恒的情怀铭刻在骨子里、落实到

行动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

时代新人。

以问题为导向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

针对性。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

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

声。”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党的十八大

以来,我们党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

面的突破口,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问题

导向。泛泛而谈、漫无边际、言不由衷、言

不及义……“泛”的问题,是爱国主义教育

的大忌。若不解决“泛”的问题,爱国主义

教育就会走神散光、走调变味。新征程上,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要积极批驳

爱国主义过时论,讲清楚不论时代如何变

化,爱国主义的核心和实质不能变,人们热

爱祖国和民族的情感不能变,不断增强青

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坚定他们国家

至上、主权神圣、爱国光荣的信念。要积极

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论,讲清楚否定党史、

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诋毁英雄

人物的严重危害,帮助青少年辨别歪曲历

史、丑化民族、解构文化等虚诳不实信息,

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

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要积极批驳爱

党爱国分离论,讲清楚国家与政党彼此制

约、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结合中国近代以

来的抗争史和我们党百年来的奋斗史,结

合中国国情和爱国主义最新实践,从历史

和现实层面阐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

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深刻揭露西化分化势力刻意制造国家与政

党对立的阴谋,深刻阐明爱国、爱党的内在

一致性、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合理性。

以实践为载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

形式。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

协同发力、综合施策。要围绕新时代青少

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统筹推

进、协同联动,有效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

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各类主题

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在实践中深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并检

验其成效。要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国防教育基地,深度开发融教育性、知识

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

教育产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

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

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

誉感。要积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

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组

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主

题宣讲、大合唱、共和国故事汇、快闪、灯光

秀、游园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

识、增进爱国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

想性、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善于结合重要

节点和重大活动,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

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

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

俗文化活动,统筹纪念馆、展览馆、教育基

地等“硬资源”和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庆典

仪式等“软载体”,引导青年学生感悟中华

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

成效。截至 2023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79亿人,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 29.1个小

时,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

空间。新一代青年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

长起来的,他们的思维逻辑、沟通方式、情

感表达无不与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关。我

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考虑这一

现实情况,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

设,积极制作、传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网

络信息和作品,大力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

育活动。要紧扣时代主题,结合青少年兴

趣点和接受习惯,推动话语创新,优化内容

供给,制作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

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作品、动漫、有声读

物、短视频等,使内容通俗化、接地气,既可

感可知,又可亲可近,真正做到用互联网思

维和新媒体语言讲好爱国故事、传播主流

价值观,使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运用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字展览

馆、数字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基地,

持续开展爱国主义主题宣传,唱响网上爱

国主义主旋律。优化网络生态,加强网上

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引导青

年学生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消解主流

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行。同时,还要利用 B

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广泛宣扬爱党

爱国先进事迹,让历史鲜活起来,使青年学

子产生情感共鸣,不断点燃他们的爱国热

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新时代好青年,着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

“百年党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南宁

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9

第12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担起文化传承重任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文/刘桂鑫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文 化 传 承 座 谈 会 上 指

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

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

厚底蕴。”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

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

了根本遵循。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

视古代文学经典的铸魂育人作用,指出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

了我们的基因”。新征程上,要深入挖掘

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价值,用中国话语

揭示古代文学的“中国”特色,不断增强

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建设。

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富有中国特

色的精神价值讲深讲透,发挥文学经典的

铸魂育人作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是中华

民族的思想宝库,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深

厚的思想,其中有两种精神价值最应被珍

视。一是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

些警句道出了古代文人的家国责任感和

担当精神。二是深沉的历史意识。古代

文学兼融文、史于一体,《史记》《汉书》

《后汉书》等既是历史经典,也是文学经

典。历史是诗词、戏曲、小说的题材、灵感

来源。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

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

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

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

深、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诞生了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传递着

以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

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为核心要义的

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给了中

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滋养,深刻影响着当代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新征程上,古代文学

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

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

强对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挖掘和阐发,剔

除文化糟粕和落后内容,提炼思想精华并

进行现代转化与发展,从而凝练出具有时

代感和实践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适应的文化和思想。要创新古代文学

典籍讲述和传播方式,积极运用各种网络

平台和新传播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能

够切身感受的方式讲述经典,让古代文学

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古老的典籍焕

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大力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构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的“文学”含义极为广泛,不论经

史子集,只要讲究语言形式之美的,都可以

算是“文”。这种文学观念,是在礼乐制度、

政治制度与实用性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

的,迥异于西方式的“纯文学”观念。至于

中国文体学的“体”,更是一个本土概念,指

的是文学艺术赖以存在的形式。遗憾的

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文体观念,由于不符

合西方“纯文学”观念而长期遭到有意无意

地贬抑。有些学者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弄懂

这些概念的确切本义,有些学者又觉得这

些概念不够新潮,于是援引西方的概念术

语来比附。其结果是,既难以揭示古代文

学固有的审美特征,也难以构建起中国文

论话语体系。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

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古

代文学工作者应该不盲从各种教条,不照

搬外国文学理论,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积

极用中国话语揭示古代文学的“中国”特

色,并提升为“中国”理论。

增强服务社会、服务政治的意识与能力,

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建设的功能。自孔子提

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起,中国文学便

奠定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标准。司马迁

著《史记》,既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作为治国的借鉴,又非常担心死后自

己的文采不为人知,借《史记》来显示文才。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都强调

道文合一,既阐发“辅时及物之道”以发挥

文章的实际效益,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的

创新和修饰,强调“言必己出”“言而无文则

泥”。可见,“求用”与“求美”并重是中国古

代文学传统的一贯追求。中国的文化传统

历来以修齐治平为根本目标。《尚书》说: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

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三纲八目”,“三纲”

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从中国古代主流的文学、文化传统来

看,文学、学术与社会、政治并没有根本性

矛盾。维护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的独立和

尊严,绝不意味着与社会政治的脱节乃至

绝缘。二者是相互独立且分工合作的关

系,正如耳目手足功能各异而又配合一体。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古代文学工

作者应积极增强服务社会、服务政治的意

识与能力,这既是延续中国古代文学传统、

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大古代文学

工作者应积极走出书斋、校园,深入村庄、

深入民间,深刻认识文艺的实践本质,大力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培

育文明乡风;积极参与景区、主题公园、城

市的规划,提升公共设施的文化底蕴;充分

运用现代网络平台,积极传播古代文学经

典,让人们有更多机会触碰经典,并潜移默

化、润物无声地受熏陶。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

第13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文/李志雄

着力推动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3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

思 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

“七个着力”,其中之一就是“着力推动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凸显了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

重要地位,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

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大力

发展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担负

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 在 给 艺 术 家 黄 婉 秋 的 回 信 中 指

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创

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是新时代文

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纸短情长,我们要

牢记嘱托,大力推动新时代广西文艺事业

繁荣发展。深入实施“广西有戏”品牌战略

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扎根八桂热土,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

新生活,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舞台

艺术、音乐、曲艺、杂技、影视、美术、书法、

图书等文艺精品。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进一步建立健全艺术家采风创

作长效机制,完善文艺创作基地制度,讲好

广西故事。构建系统化、层级化的人才培

养选拔体系,培养选拔一批创作、表演、管

理、评论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德艺

双馨的文化名家。创新艺术传播渠道,推

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运用多种

现代传媒手段,推动更多广西艺术精品

“走出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

务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要不断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创新打造一

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广

场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优质公共文

化服务向基层延伸,重点加大对偏远地区、

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公共文化支持力度。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完善“订单

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加快实现

文化资源网上配送、场地网上预订、活动网上

预约等功能。持续打造“5·23”广西全民艺术

普及月、魅力北部湾、“我们的中国梦”——文

化进万家、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

百团千场下基层、“南国之声”周末音乐会、

戏剧巡演月、八桂舞蹈季和南宁国际民歌

艺术节等文化惠民品牌,推进戏曲进乡村、

进校园,升级打造“走读广西”“文兴广西”

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品牌。加快公共服务

数 字 化 建 设 ,推 动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走 上

“云端”、进入“指尖”,飞入寻常百姓家。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承

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

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全面提

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

平,就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

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

物工作方针。要开展广西文物资源普查,

建设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全面加强文物

考古发掘、研究和阐释。重视世界遗产申

报和保护,支持崇左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左

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与合理利用,

稳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灵渠、

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等申报世界文化

遗产。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推动创建国家

级和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提高非遗

传播水平,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

全国、走向世界,打响“壮美广西·多彩非遗”

品牌。加强桂林石刻等一批石窟寺(含摩崖

造像)保护,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

建设,精心打造“百色起义”“湘江战役”

红色旅游品牌。

做好对外文化交流推广。党的二十大

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

体系。广西要发挥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

讲好中国故事,以“广西之窗”展示“中国之

治”,以“广西之进”呈现“中国之强”,为服

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积极贡献力量。要持续办好中国—东盟文

化论坛、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等活动,

支持广西经典剧目海外巡演,打造对外交

流品牌。以讲好广西故事为着力点,积极

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合作共建,发挥

驻外机构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作用。加

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人文交流平台,

强化与东盟国家文化创意合作。鼓励和

支持企业、协会等各类主体开展民间交

流,推动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交

流合作引领者。大力推动广西与东盟海

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与交流,打造文物

对外交流品牌。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已

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近年

来,广西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但文

化产业占 GDP 比重仍偏低,须进一步推动

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发展文

化创意设计业,培育一批骨干型创意设计

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

化水平,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国

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在南宁、桂林、北海、钦州等地加快建设工

艺美术产业园区,研发生产铜鼓、贝雕等体

现桂风壮韵的工艺美术品,鼓励工艺美术

大师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将广西文化元

素融入制造业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

节。大力开发“桂字号”“老字号”系列特色

文化旅游商品品牌,扩大“广西有礼”品牌

影响力。继续提升《印象·刘三姐》《千岛之

歌》等演艺项目品质,打响广西旅游演艺品

牌。实施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引导文

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

投资兴业。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数

字创意、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

体验等新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富有

时代气息的精神食粮。

(作者系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副主任)

责编/覃雪花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11

第14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脚步往下走,发展根基牢。“宣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

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

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

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推动第二

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广西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重要讲话、重

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四项行动——切实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

项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

动、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兴边

富民推动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在解难题、抓落实、促发展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立足于“下”,植根于“民”

“四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各地党员

干部不仅立足于“下”,更植根于“民”。

民生治理难题如何解?南宁市深入一

线“望”冷暖,开通热线“闻”呼声,组织开展

“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专项行动,组织

实施了8类9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20项

改革举措。

目前在南宁,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申请使用业务已实现全流程网上办。这得

益于南宁市聚焦解决物业“管理缺”“收费

乱”“服务差”3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

题的行动,18 条“一揽子”实招,从学习教

育、党建引领、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优化服

务等方面发力,一区一策精准落实。

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

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求解”,直接听取

群众意见,从群众身上找思路、寻方法、学本领。

为破解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问题,百

色市党员干部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

动中,全覆盖走访行政村、安置点,入户访

谈脱贫户、监测对象1.07万户,用直白语言

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与群众面

对面分析收入现状、共商增收举措。

通过一线调研,百色市扎实开展帮扶

产业项目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并探索出一

条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不等不靠和花小钱

出成效、低成本可复制的宜居宜业和美乡

村建设路子。目前全市特色产业覆盖率达

97.2%,辐 射 带 动 19.51 万 户 脱 贫 户 实 现

增收。

在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的基础上,各

地持续创新方式方法,拿出做好民生保障

的实招好招。

梧州市长洲区把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

程,组织工作专班深入 45个村(社区)宣讲

征拆、安置、补偿等政策,打消群众疑虑,争

取群众支持,投入 6.36亿元实施 38个为民

办实事项目,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

实惠。

贺州市钟山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

程”经验,探索形成群众自筹、自主建设、自

我管理和政府奖补的“三自一补”工作模

式,推动 120个村(社区)从“脏乱差”变“透

亮美”。

当前,各地党员干部坚持践行“四下基

北海市扎实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点到点服务,合力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图为铁山东港产业园德金

科技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 李君光/摄

广西“四下基层”答好发展考题

□本刊记者/钟 振

12

第15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层”制度,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和基层发展,

千方百计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坚持问需

于民、问计于民,将“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

“幸福账单”。

解决难题,服务发展

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就要锚

定自身发展实际和突出问题,用好用活

“一线工作法”,现场办公解难题、促发展。

扎实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

行动,北海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以及分管

领导对 7 大产业园区开展“一对一、点到

点”服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整合力量破

解园区发展难题。

钟山县深化拓展“一线工作法”,重点

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在一线,围绕打造电子

信息、花岗岩石材新材料 2 个超百亿元产

业,全覆盖走访服务重点项目、企业,着力

解决发展难题。

对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各地党员干部

没有因为问题小就“选择性处理”,更没有

因为难度大就“绕着走”,而是以钉钉子和

攻坚克难的精神破解难题。

向着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目标迈进,

桂林市叠彩区兼顾办好“发展大事”和“身

边小事”,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村屯、社区听

民意、摸实情 300多次,成功解决漓江支流

整治、南洲岛生态修复、蚂蝗洲生态搬迁等

重大项目群众诉求26件、矛盾纠纷9起。

在古宋城项目征拆工作中,叠彩区党

员领导干部深入 626 户居民家中宣讲政

策、化解纠纷,创造 40 天完成房屋征收的

“加速度”,实现了“零上访”“零舆情”。目

前,项目已完成投资 7.3 亿元,完成年度计

划投资额的 146%,实现了主街区主体结构

封顶。

以实干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全区

各地建机制、破难题,推动主题教育的成效

落实到惠企利民。

南宁市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

快办机制,对企业“办不成事”的诉求逐一

登记、建立台账,实行精准督办、快结快办,

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贵港桂平市拓展“难点问题书记一线

办”平台,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找定难题、

一线办理、推动落实”,解决基础建设融资

难、城镇大而不强、产业带动弱等难题。通

过整合各类资金18.57亿元,全市实施道路

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污水管网新建等

项目,惠及40万名群众。

当下,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走访民生一

线、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乡村振

兴一线,以“急事、要事现场定”的速度,解

决难题,服务发展,将“四下基层”的要求不

断转化为实际成效。

真抓实干,常抓不懈

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要有实干

担当精神,以真抓的实劲和常抓的韧劲推

动高质量发展。

北海市扎实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

展专项行动,创新探索“市场+资源+应用

场景”招商新模式,全力构建有竞争力的

产 业集群。在 2023 年前 11 个月开展的

454 批次招商活动中,全市新签约招商引

资项目投资总额达1087亿元。

桂平市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专

项行动,全力打造西南最大的休闲运动服

饰生产基地,建设广西最大的内河船舶修

造基地,开工建设桂平新材料园投资约200

亿元的心连心绿色化工项目,不断壮大县

域特色产业。2023 年,桂平市获评西部百

强县。

基层是推动发展的主战场、保障民生

的主阵地,遇到的矛盾问题会更多更具体。

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各地党员

干部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南宁市以实干创实绩,协力加快构建

“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靶向破解产业

发展短板弱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

部件等千亿元重点产业。通过开展精准招

商,引进比亚迪、太阳纸业、龙电华鑫等头

部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抢占产业发展新赛

道。2023 年 1—11 月,全市新签约 5000 万

元以上投资项目284个。

崇左市宁明县扎实推进兴边富民专项

行动,着力解决制约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

的突出问题。抓好沿边特色产业,大力发

展落地加工、跨境旅游等产业,建成祥盛、

万佳、新中林等 3家龙头木业项目,建设总

投资达 15 亿元的朗姆酒项目,创建耀达、

珠连、驮龙等 3 个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

村。目前,全县兴边富民专项行动 53项任

务 123 个具体措施,已完成 118 个,完成

率 96%。

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以“四下基层”

谋破题成事之道,广西部署推动深化运用

“四下基层”常态长效。

2023年12月26日,广西以电视电话会

议形式召开落实“四下基层”交流座谈会。

会议强调,要弘扬优良作风,注重把有效做

法固化为制度、成功经验转化为机制,推动

“四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

全区各地经过主题教育,对切实走好

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扎实落脚和长远

部署:“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四项行动”

“健全‘四下基层’长效机制”“以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广西将全面贯彻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把

“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变为躬身抓落实、基

层建新功的生动实践,让“四下基层”制度

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13

第16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红色动能激发“小个专”大活力

□本刊记者/邱 烜 通讯员/赖清华

“黄局长,感谢你们呀,不仅帮我们选

了合适的厂址,还请专家为我们做厂房规

划设计,使我们办理证照少走了很多弯路,

节省了很多时间,明年 1 月份我们就可以

投产了。”2023年12月26日上午,在桂林市

捶糖帮食品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捶糖

帮公司)的智慧供应链中心,工人们正在紧

张地调试生产设备,看到一早就来公司指

导的阳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黄明生,

桂林市捶糖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燕玲满怀感激地说。

捶糖帮公司是一家生产手工酥糖的企

业,门店遍布全国各地。随着经营范围的

不断扩大,公司计划从原有委托加工模式

改为在阳朔建设厂房自主生产。2022年夏

天,阳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走

访企业时,了解到捶糖帮公司有意把生产

厂房落户阳朔,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厂址,

便马上联系几个乡镇,经过综合分析比较

后,最终协助捶糖帮公司选定盛产金桔、砂

糖橘、桂花等原材料的白沙镇,有效解决了

企业“落户难”问题。

随着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

展,阳朔县“小个专”党委找准发力点,引导

“小个专”党员立足实际,解决小微企业、个

体工商户、专业市场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市

场主体不断迸发新活力。

个体工商户徐常兴经营超市多年,生

意越做越大,于是在阳朔县高田镇街租了

场地,打算再开一家超市。买了货架、进了

设备之后,资金周转却出现了困难。

高田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蒋峰获悉

这一情况后,迅速联系中国工商银行阳朔县

支行,为徐常兴办理了94万元的贷款。

“只用 3 天就办好了,解了我缺钱进货

的燃眉之急。有了钱,我就可以备足年货

在春节前销售了。”徐常兴笑着说。

为了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阳朔县

“小个专”党员主动靠前服务,联合金融部

门搭建“政企银”桥梁,为有资金需求的市

场主体提供帮扶。“2023 年以来,‘小个专’

党委为 30 多家小微企业办理‘桂惠贷’近

900万元,解决了‘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阳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县“小个专”党委书记夏智婧说。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阳朔县市场

监督管理局通过强化先锋引领作用,引导

党员经营户在门店和区域设立“党员先锋

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岗”,以标杆示

范带动经营个体诚信经营,并推动经营者

将消费者的投诉、纠纷在前台化解处置,着

力打造放心消费街区、品质服务商圈。

通过党员经营户,可以把党委、政府相

关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帮扶市场主体减负

纾困等政策和措施第一时间宣传到位,及

时了解经营主体意见和建议,切实推动“小

个专”党建工作与市场监管注册登记、商标

品牌、食品安全、消费维权、计量诚信等业务

工作深度融合。夏智婧表示,“这样也可以

有效地把散落在商户中的党员力量凝聚起

来,更好地促进市场公平、健康、有序发展。”

“小个专”党支部,一头连着政府职能部

门,一头连着经营主体。阳朔县“小个专”党

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优化服务措

施,主动靠前,把“保姆式”服务送上门。

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阳朔的旅

游强势复苏,阳朔镇鸡窝渡村的特色民宿、

农家乐也迅速发展起来,村民利用农闲时

间从事民宿、租车、农产品采摘等经营活动。

阳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日常监

督检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店铺存在由于新

开业忙未及时办理营业执照的情况。

为了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2023 年

12 月 8 日,阳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

展“移动式”上门服务,将办证大厅“搬”到

群众家门口,为经营者提供办理执照“零距

离”服务,当天就为 20 多家经营户办理了

执照。

“有些是年纪大了不懂用手机操作,有

些是不知道经营要办执照,有些是不了解

办证需要哪些材料,你们一来,这些问题都

解决了。”鸡窝渡村村“两委”干部徐文通为

此连连点赞。

阳朔县“小个专”党委联合金融部门搭建“政企银”桥梁,为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融资慢”

问题。 莫志军/摄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责编/覃雪花

14

第17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感触广东改革开放“脉动”

□本刊记者/陈斯雅 石 钖

2023 年 12 月 26—28 日,2023 年全国党刊主题宣传交流会暨改革开放 45 周年

全国党刊专题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调研采访团一行奔赴广州、东莞、江门等地深入

走访,从广东各领域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触摸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律动、时代脉搏。

改革开放四十五载,记录下一个个发

展奇迹。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

区,在这场浩大的历史剧中,广东“大胆地

闯、大胆地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什么是广东?改革开放 45 年历程,

隐藏着广东怎样的发展密码?

英雄城市的红色印记与传承

在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和培正一横路

相交的十字路口,一座方形、褚红色的三层

建筑尤其引人注目,这是中共三大会址纪

念馆。纪念馆门前,一批批前来参观的

党员干部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一声声誓言

铿锵有力。

100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汇聚

在恤孤院路,召开了一场对中国具有重大

意义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

表大会。如今,纪念馆内一幅幅照片、一段

段记载、一件件文物,无声讲述着历史的波

澜壮阔。

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红色场所,都

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作为

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拥有不可移动

革命文物214处、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个,红色文化资源

位居全国前列。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所

在的越秀区,更是红色资源聚集地。

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不远的越秀区

中山四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片典雅庄

重的古建筑群安静地坐落其间,正门口的

花岗岩门额上,悬挂着周恩来同志手书的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横匾。

农讲所内,红墙黄瓦,古树葱茏。调研

采访那天,正好是个特殊的日子——2023

年 12 月 26 日,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纪

念日。当天,“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展览在

农讲所开幕,调研采访团在讲解员的带领

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崇文

风范,汲取奋进力量。

对历史最郑重的纪念,是再创辉煌。

如何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基因镌

刻进城市文化的深处?近年来,广州市打出

了一套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的“组合拳”。

越秀区厚植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率

先探索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围绕“越秀地区中共党史上的 10 个第一”

重大历史事件,策划打造“五条红道、红色

八景、5 片 1 红区”;2023 年,南方杂志社与

越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成立“红色文化传

播工作室”,将陆续推出“红色文化名城云

牵手”“一馆一物一记忆”等一系列融媒体

报道,赓续精神血脉、续写时代新篇。

近年来,广东省也通过实施红色资源

摸底探源、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红色资源创

演展播、红色资源融合发展四大行动,加强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打造红色主题文艺精

品,推动“红色+”创新发展等,多措并举推

动红色资源“活”起来。

改革排头兵的“创新范儿”

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总装车间,一条条智能生产线热火朝天地

运转,机器人不停地挥舞着手臂,AGV 无人

车忙碌地来回穿梭……“这里的生产线大

脑配备了智能芯片,每 53 秒便可完成一辆

新车。”广汽埃安公关总监王云龙告诉记

者。

如今,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的新赛道上,新能源汽车正跑

出加速度。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

到广汽埃安视察,从广汽埃安总装车间里

的机械人精准装配、协同作业,到广汽研究

院的智能网联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他

感触颇深,再次强调:“要重视实体经济,走

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

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

经过 6 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

头部企业。“创新是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

力,没有创新,汽车产业难以持续高质量发

展。”王云龙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自

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国内首家新

能源纯电专属工厂,拥有钢铝车身柔性生

产、数字化自主决策、互动式定制、能源综

合利用等四大全球领先优势,在电池、电

机、电控核心技术等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

水平,目前可实现从订单到制造、物流、交

付全过程数字化。

在广汽埃安公司大堂里的电子显示屏

上,车联网数据中心的实时汽车数据彰

显 出 其 智 能 制 造 的 强 大 活 力 :2023 年

1—11 月 累 计 销 量 434056 辆 ,同 比 增 长

80%。据统计,自2019年4月投产以来,广汽

埃安总产销近 95 万辆,即将成为全球最快

突破百万辆产销的汽车品牌。

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扎实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并首次

提到“灯塔工厂”,将“灯塔工厂”作为先进制

造业的代表写进报告。2023年12月14日,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达沃斯世界经

责编/杜 宁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扫码观看视频)

15

第18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济论坛(WEF)“全球灯塔网络”,成为全球

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代表着

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全球趋势和未来方向。

广汽埃安的成长是广州汽车产业发展

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广州汽车产量已

连续 4 年居全国城市之首。2022 年,广州

汽车产量超 310 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每生

产9辆车,就有1辆来自广州。

除此以外,“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

名跃居全球第十;“广深港”科技集群连续

3 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在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广州的科技创新综

合实力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从珠江水、

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升级到工业机器

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如今的广东已成

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10张城市名片让“网红”变“长红”

2023年年初,电视剧《狂飙》播出后,取景

地江门成功出圈,多个拍摄取景点成为网

红打卡地。如今,在《狂飙》拍摄地——江

门市蓬江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前来打卡

和品尝“强哥猪脚面”的游客络绎不绝。

来到此地,游客们还会惊喜地发现,这

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在这里,诞生了“明

代心学的开篇者”陈白沙、“启蒙先驱”梁启

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等,孕育了 34 名

两院院士。

正是立足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2023年江门市创新提出打造华侨文脉的传

承地、启超文化的诞生地、影视资源的富矿

地等“10 张城市名片”,出台对应“10 个工

作意见”,重塑“城市人设”,提升城市“显示

度”,赋能一方发展。

“侨”是江门最鲜明的标签。530 多万

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江门有“中国

侨都”之美誉。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

物馆,墙上“根在侨乡”4 个字大气磅礴。

馆内展出的 1200 件(套)展品,收藏的 4 万

多件(套)华侨实物,从多个方面反映了江

门华侨华人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史和丰富深

厚的华侨文化。据了解,侨博馆收藏的华

侨文物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位居

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高东辉介绍,侨博

馆 2023 年 1 月重新升级对外开放,形式与

内容上都有很大提升,当年举行了 100 多

场社交活动,重点引进了“栋梁——一代建

筑宗师梁思成学术文献展”“千年回眸——

敦煌文献展”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展

览,已接待参观者近 80 万人次。目前,侨

博馆正加紧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3 年是梁启超先生诞辰 150 周年,

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的梁启

超故居纪念馆修缮一新,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瞻仰这位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文学家的风采。

作为启超故里,近年来,江门市高度重

视研究、弘扬与发展梁启超的文化精神内

涵,将每年 5月定为“梁启超文化月”,在全

市打造“无负今日书房”,让梁启超的精神

文化价值融入城市景观、融入青少年教育。

除了“中国侨都”美誉,江门市还被称

为自带电影质感的城市。在长堤历史文化

街区,保存较好的骑楼超过 1000 栋,规模

之大、分布之集中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十分

罕见。此外,江门有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

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镇赤坎华侨古镇,还有铭刻时代烙印的众

多工业遗址,再加上江海聚集、山海俱全的

自然环境,江门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摄影

棚”。《让子弹飞》《一代宗师》《亲爱的》《唐

人街探案2》《法医秦明》等影视作品都在江

门取景,这些影片的热播一度让江门名声

大噪。

2023年,江门市印发《关于促进江门市

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做

好影视拍摄落地服务,深挖影视富矿地资

源优势。一年间,影视作品《怒火 12小时》

《不可告人》《读心神探》先后在江门拍摄,

首部江门原创华侨题材院线电影《故园飘梦》

公映。从“天然摄影棚”到“影视梦工场”,

侨都江门,未来可期。

广汽埃安新能

源汽车股份有限公

司总装车间

资料图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16

第19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文/陈文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

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国

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创新体系是建

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从

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的重要保障。当前,广西正处于争先进位、

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科技是第

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

力,加快构建起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体系,

强化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

作用。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夯实创新

体系之基。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

织者和参与者,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

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

来,广西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

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

体,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接

近八成。但广西企业仍存在核心竞争力缺

乏、创新活力不足等短板,必须着力壮大科

技型企业,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

体系,培育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领军企业,扶

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

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良好局面。发挥

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各类

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积极打造创新基地,

着力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企业建设

高能级科创平台,协同推进产学研用,促进

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让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能高效共享创新资源。

打造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对创新

体系的牵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

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是应对重大挑战、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

障。当前,广西初步形成了由国家重点实

验室、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院所、一流学科建

设高校、科技领军企业等组成的区域科技

力量,为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创新体系夯实

了基础。但在重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资源整合利用、战略科技人才培引

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征程上,广

西必须高度重视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对创新

体系的牵引作用,确保其布局合理、结构优

化、功能互补、合作紧密,从而提高战略科

技协同攻关能力。要推进广西实验室体系

重塑,加快形成产业急需、目标清晰、布局

合理、实效凸显的新型实验室体系。注重

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后备力量进行赋

能和提升,进一步扩大创新自主权,积极打

造能为国家和地区解决重大问题的高水平

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大力培养

引进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

队,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

选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全方位服务体系,打

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优化科技强桂空间布局,激发区域

科技创新融合效应。纵观全球发展大势,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增长

极,长期扮演着科技创新引擎的角色,不断

为创新体系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近年

来,广西致力于统筹全区优势创新资源,优

化科技强桂空间布局,形成了以南宁为核

心,柳州、桂林、北海等各有重点的区域创

新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

须持续激发区域科技创新融合效应,因地

制宜塑造创新特色,打造定位清晰、功能明

确、布局合理、层次互补的区域科技发展新

网络。要充分释放南宁创新资源集聚优

势,深入推进中国—东盟科技城建设,打造

引领全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发挥柳

州、玉林等特色工业创新优势,推进广西现

代制造业创新区建设。精准发挥梧州、贺

州等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吸引优质

科技成果来桂转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体系活力。

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支撑

是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科

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

度。近年来,广西自觉对标对表国家科技

体制改革决策部署,制定出台广西科技创

新条例、“广西科改 33 条”、科技体制改革

三年攻坚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法规文

件,科技体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呈

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

态势,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还有

待增强,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

体制机制障碍。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科技

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手抓,着力推进教育、科

技、人才综合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

快科技管理改革,不断把科技体制改革引

向深入。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

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做好改革举措的进度

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形成推动改革

的强大合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营造

支 撑 边 疆 民 族 地 区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创 新

生态。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

创新网络。创新体系需要持续从更高水平

开放和更具深度的科技合作中汲取能量。

构建高质量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以更为

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近年

来,广西深入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

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技

术转移、创新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

文交流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合

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广西作为后发展

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效率不高、科技创新

供给不足,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

进、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的今天,必须以

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做好开放

合作这篇大文章,以开放聚创新之势。要

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

流合作,深化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跨境科

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科技创

新合作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

行动计划,主动服务对接RCEP,在开放合作

中谋求更大发展。

(作者系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责编/范立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代论坛

构建支撑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

17

第20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当代论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责编/范立强

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

青年智慧和力量

□文/韦森焱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当

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

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明确指出

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

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

坚定决心。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

时指出,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着力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

济体系,这为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

党和政府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

团青年外事工作应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

略要求,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更

好发展,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服务

区域经济建设、服务青年发展中发挥更大

作用。

以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为出发点,

全力打造共青团青年外事工作重要基地。

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

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

历来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将周边置于

外交全局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

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近年来,广西积极

践行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大政方针,有效

承接外交部、团中央交办的中越青年友好

会见暨中越青年发展论坛活动、“未来之

桥”中国—东盟青年领导人千人研修计划、

柬埔寨青年技术人才培训项目等国家领导

人宣布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擦亮我区青年

外事“东盟”品牌,在全团外事工作中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

抓住 RCEP 生效和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

通道带来的新机遇,巩固好拓展好来之不

易的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广西的地缘优势,

围绕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

大家园”,以革新思维和进取姿态“落子谋

势”,积极创新开拓青年外事工作新局面。

要认真落实好元首外交配套青年交流项

目,进一步巩固广西共青团在全国青年外

事工作中的领军地位,为推动共建“一

带一 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更为紧密

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

要积极搭建青年发展国际合作平台,广泛、

灵活地拓展交往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积极

争取来自青年的正义力量和声音,突破西

方封锁打压,不断扩大国际空间,努力为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助推广西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切入点,

加快创建面向东盟青年开放合作的重要

窗口。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

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要积极

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

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

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

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作为国际民间关系牵

线搭桥的先遣队作用,夯实提升中国—东盟

青年开放合作平台,持续释放“海”的潜力,

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助力构

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要巩固拓展

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取

得的积极成果,坚持打好“东盟牌”,不断深

化务实合作、拓展经贸往来、扩大互惠互

利。要持续深化中柬缅、中菲新马等经济

信息交流会、中国(广西)—越南(高平)青

年企业家“云端对话”会等活动,组织东盟

青年深入中国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

实地研学,深入了解我国制造业、现代农

业、云计算、人工智能、医疗、教育等先进管

理模式和技术应用,深入了解“一带一路”

政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合作给青年带来的

光明前景,从而进一步扩大双方友好交流、

深化务实合作。要聚焦教育文化、创新创

业、绿色发展、志愿服务等与青年发展密切

相关的领域,引导中外青年发挥创新创造

潜力,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多边贸易

体制,不断扩大广西的东盟“朋友圈”,助力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建设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

为新契机,持续完善培养共青团青年外事

干部的重要平台。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

流学院(以下简称交流学院)是团中央2002

年 3月设立,由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共青团

广西区委共同管理的国际性教育培训机

构。在过去的 21 年里,我区依托交流学院

面向东盟举办东盟青年干部培训班 52 期、

“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领导人研修计

划 15 期、柬埔寨青年技术人员培训班等东

盟青年干部培训项目 3 期,极大丰富了中

国青年与东盟各国青年交流、合作的内容,

为推动中国—东盟青年交流合作往更宽领

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纵深发展奠定了坚

实基础。我们要用好交流学院的平台资

源、教学资源、校友资源,充分发挥面向东

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独特区位优势,

持续深耕东盟青年人脉,通过介绍中国发

展成就、宣介中国发展模式、传播中国传统

文化,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中国青年故事,在东盟

国家培养更多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

文化真信真学的青年领袖,为中国—东盟

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培育更多的人脉

资源和关键时刻敢于挺华的“铁杆”。

(作者系共青团广西区委办公室副主任)

18

第21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用工业化思维写好“土特产”文章

□文/张联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

兴,要把‘土特产’这 3个字琢磨透。”“土特

产”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也是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的切

入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中国野生毛葡

萄之乡、广西林业大县,大自然赐予罗城丰

富而珍贵的矿产、山泉水和林木资源,形成

了“九千万”“天龙泉”等一批特色产业品

牌。近年来,罗城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

发展牛养殖、螺蛳粉原材料、糖料蔗等三大

“富民产业”和酒水、林木深加工、硅晶新材

料等三大“强县产业”,努力探索民族地区

产业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用足用好资源禀赋,走规模化发展

新路子。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的关键所在。罗城立足优越的自然和资源

禀赋,依托邻近河池、柳州两市主城区的区

位条件,用大工业化思维推动现代农业规

模化发展,形成了以牛养殖、螺蛳粉原材

料、糖料蔗等三大“富民产业”为主导,毛葡

萄、油茶、桑蚕、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多元发

展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培育发展麻

竹、长豆角、螺蛳等螺蛳粉原材料产业 3万

多亩,木耳种植 150 万棒;糖料蔗种植面积

稳定在17万亩,建成38个糖料蔗“双高”基

地和河池市首个甘蔗二级良种繁育基地;

建成现代化万头奶牛场 1 个,存栏 50 头以

上规模肉牛养殖场 46个,牛养殖规模发展

到 9万头;重点推进陆基圆池养殖项目,淡

水养殖总面积 2.23 万亩,是国家级三级渔

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县建成自治区四星

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4 个、县级现代农

业示范区 5 个以及其他现代农业示范区

160 个,小长安镇入选 2022 年全国农业产

业强镇创建名单并获评第十二批全国“一

村一品”示范村镇。

做大做强园区载体,走集聚化发展

新路子。聚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是改变

罗城工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产业链条短

面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路径。

2022 年以来,罗城全面启动河池港工业园

开园和城东工业园扩容提质项目,谋划建

设桂西北新材料产业园、深圳产业协作示

范园、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园、农产品冷链物

流产业园、易地安置就业产业园等五大功

能园区,共 50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陆续交付

使用。同时以黄金镇、宝坛乡等九万大山

南麓腹地区域为核心,建设优质山泉水产

业片区,全力打造百亿元级工业园区,罗城

工业园区获评为 2022 年度自治区小型微

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预计 2023 年

全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77.42%,规上工业

总产值同比增长 24%。罗城依托交通区位

优势,以及境内丰富的硅矿和林木资源,规

划建设了河池港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为

9800 亩,重点发展林业科技产业和硅晶新

材料产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30亿元

以上,成为河池市县域工业新的增长极。

培长培优产业链条,走融合化发展

新路子。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现代产

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罗城立足

“富民强县”六大主导产业和五大功能园区

发展定位,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

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大力实施建链延链

补链强链工程,全力走出一条产业链条全、

融合程度深的三次产业高效融合的发展道

路。目前,全县已引进螺蛳粉原材料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硅晶新材料制

造业、酒水资源开发等上下游企业 34 家。

其中,重点引进广西罗城银鸿农牧科技集

团现代化产业园和广西罗城农实博瑞肉牛

全产业链产业园等 2 个肉牛全产业链项

目,进一步做大做强从牧草、饲料科技、育

肥到交易、屠宰、深加工的肉牛全产业链

条;引进广西凯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30 万立方米可饰面 OSB生产研发基地建设

项目、广东中旗新材硅晶新材料研发开发

制造一体化项目等,进一步夯实林木和硅

晶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盯紧盯牢群众增收,走共享化发展

新路子。产业振兴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是

让群众富起来。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

扶县,罗城始终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产业

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产业以奖代补、村

集体经济项目引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土

地流转租赁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产业联

合体等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链条,带动

“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大园区”推动

“大就业”。目前,全县已有 9 家农业产业

化重点龙头企业、59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65 个家庭农场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联

合体,全县 82个脱贫村均有新型经营主体

带动,带动脱贫户 5400 户以上。其中,

罗 城 制 糖 公 司 以 订 单 生 产 方 式 带 动

8100 户以上农户种植糖料蔗,实现户均增

收 3 万元以上;以罗城老娘菜食品公司为

龙头的一批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企业,通过

订单合作、保价回收的方式,带动 1.2 万户

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实现户均增收

5000 元以上。五大功能园区通过原材料

收购、吸纳就业、资产租赁、订单生产、

保底分红等多种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已有 102 个村获得分红 200 万元,园

区提供就业岗位 2000多个,力争到 2025年

实现就业 1.4万人以上。

(作者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党委书记)

责编/李佳颖 理论实践 当代论坛

19

第22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当代论坛 理论实践

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文/农珍艳

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理论武装工作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传播党的理论创

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有效

途径。近年来,百色市西林县紧紧围绕党

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规

律、创新理论宣讲新路径,让党的最新理

论、政策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基层理

论宣讲工作呈现向上的良好态势。

探索理论宣讲新模式

不断探索完善带头宣讲、多语宣讲、服

务宣讲等模式,扎实推出适时系列宣讲活动,

掀起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

宣讲,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家门口、送

到群众心坎上。

带头宣讲聚民心。把宣传贯彻党的创

新理论和政策作为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

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发挥引领带学

促学作用,让基层群众及时、深刻领会党的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用党的创新理

论凝心铸魂。如以“党课开讲啦”为载体,

积极开展县处级领导带头宣讲党课活动,

让党课有精度、有温度。县处级领导累计

到挂点村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 35余场,

各乡镇、各单位主要领导深入各村屯开展

宣讲 140 余场,学习教育覆盖党员、群众

3.2 万余人次,切实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

群众的学习热情。

多语宣讲拢民心。积极使用民族语言

开展宣讲,在全县8个乡(镇)99个村(社区)

组建少数民族宣讲队,用壮语、苗语、瑶语、

彝语、仡佬语等民族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

精神。如八达镇坡皿村、周帮村组建了苗

语宣讲队,采取微党课的形式,用“汉语+苗

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群众喜闻乐见,

既聚人气、添动力,又坚定了群众听党话、

感党恩、跟党走,努力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

决心。

服务宣讲赢民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

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

新的不竭源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

讲中,西林县坚持把理论宣讲同“我为群众

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深

入各乡镇村屯,入户宣传党的好政策,共话

未来发展好前景。通过“乡村夜话+畅谈”

“乡贤+宣讲”“志愿者+服务”“农家书屋+

学习”等形式,与群众互动交流,聊家常、谈

变化、话发展,让“党的声音”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加强理论宣讲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基层理论宣讲有序有效开

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健全并完善基层

理论宣讲制度,才能持续激发基层理论宣

讲的生机与活力。

制度完善是基础。基层理论宣讲工作

政治性、政策性强,点多线长面广,影响大,

任务重,组织实施复杂。加强各级理论学

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宣讲

制度体系,有助于克服和纠正基层理论宣

讲存在的随意性大、效果不佳等问题。如

制定领导干部宣讲考勤制度、宣讲档案制

度、个人宣讲制度等,对理论宣讲人员、内

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

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

机制。

以上率下是关键。坚持把理论武装放

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明确各级党组织负

责人为理论宣讲的第一责任人,由第一责

任人领读、领学、领悟并贯彻执行,这既是

对领导干部增强理论学习的督促,也是对

理论学习水平的检验。做到学习有安排、

宣讲有反馈,以上率下,起到有力动员和良

好示范的作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

约束激励是保障。构建约束督促机

制,将理论宣讲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

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宣讲的

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

以考促讲等强制手段督促领导干部主动学

习,主动宣讲,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

结合起来。同时,建立理论宣讲激励机制,

对理论宣讲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者给予

必要的精神激励以及适当的物质奖励。

壮大理论宣讲队伍

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建好宣讲队

伍是关键。要积极统筹体制内外资源,打

造层次丰富、覆盖广泛、专兼结合的宣讲队

伍,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提升宣讲

实效。

做强宣讲核心层。整合县委党校、

社科联及各单位党务工作者等体制内资

源,把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

定影响力,爱学习、善思考的同志充实到理

论宣讲队伍中来,建设一支由理论工作者

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

常态化面向各乡镇、单位部门和村(社区)

开展政策指导、理论宣讲等服务。

做大宣讲基础层。注重培育挖掘群众

身边的“草根名嘴”,从优秀青年、社区干

部、先进模范、乡贤中选拔有理论基础和宣

讲能力的人才建立“草根”宣讲员队伍,让

这些宣讲“名嘴”活跃在田间地头、大街小

巷等,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

理论宣讲。

做优宣讲外围层。加强与自治区、市

知名宣讲专家沟通合作,引入“最强外脑”,

打造一支“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高层特

邀理论宣讲专家队伍,提升全县理论宣讲

质量和高度。

(作者系西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编/覃 冰

20

第23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责编/覃 妮 思政课改革创新 当代论坛

以“大思政课”构建高校就业育人体系

□文/韦 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基本

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

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对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

调“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毕业生是

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就业工作所

服务的重要群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

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

来。高校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

初心使命,善用“大思政课”,发挥“三全育

人”优势,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将

就业与育人相结合,构建新时代高校就业

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

发展,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

功立业,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以大课堂涵养崇高职业理想。马克思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历

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

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

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是人

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高校

要切实贯彻“大思政课”理念,充分发挥各

门课程的关键优势和效力,系统谋划,集中

发力,将就业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充分把握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了解

人才市场需求,对接区域特色产业,关注乡

镇人才缺口,加强校企合作,通过精准调控

招生计划、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开设“订单

班”等方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的供需平衡。要分类指导,增强就业指导

课程的针对性——对新生以价值引领为

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服务

基层、服务国家的主动意识,学会科学规划

职业生涯;对中低年级学生要做好政策解

读,帮助其认清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进一

步明确就业目标,提升通用就业能力和创

新创业技能,鼓励其在实践中丰富求职简

历;对毕业生则重点做好求职技巧和权益

保护知识培训以及心理引导,使其增强求

职主动性,提高求职成功率。此外,要挖掘

各类课程的就业育人元素,通过思政课加

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依托专业课程提升学生专业理论

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利用通识课程提升

学生文化自信和自身修养,培养科学家精

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努力成

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大平台创新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第二课堂是第一

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

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二

个发力点,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培

训、赛事、网络、服务、实践“五位一体”资源

大平台。一是培训平台,举办就业创业论

坛、讲座、经验交流会、政策宣讲会和求职

训练营等,提高学生求职能力;依托“宏志

助航计划”,加强对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

指导帮扶。二是赛事平台,举办职业生涯

规划、简历设计、模拟面试等赛事,提升学

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面试能力;主动协调

社会资源,提供创业前期指导,依托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互联

网+”等赛事孵化金种子项目,加大对毕业

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网络平台,充分

利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资源,对接

课程库、职位信息、就业指导、政策解读、风

险提示、职业测评等板块,加设心理调适、

技能闯关、榜样宣传等专区,利用大数据对

毕业生进行精准“画像”,提高就业指导的

针对性。四是服务平台,开设就业指导名

师工作坊、辅导员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就

业创业、考研等方面的“把脉问诊”服务。

五是实践平台,用好“扬帆计划”“千校万

岗”等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实习

见习、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实战求职等,在

实践中提升理论知识的转化率,培养服务

意识和奉献精神。

以大格局凝聚就业育人合力。全面推

进新时代高校就业育人体系建设,应构建

工作大格局,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

这就需要在队伍建设上发力,坚持“内培”

与“外引”并重,构建“3+5”就业育人团队,

全员协同、通力合作。“3”是组建由校领导、

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组成的三级联动就业

育人领导小组,上下一盘棋,深化访企拓

岗,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研就”融合走深

走实。“5”是组建辅导员、教师、校外导师、

朋辈、家长“五方协同”就业育人工作队伍。

辅导员、导师、班主任全程参与,科任教师

在教学中融入就业育人元素,培养学生职

业精神;聘请大国工匠、企业家、优秀校友

等兼任就业导师,帮助学生掌握市场动态,

提升专业兴趣和就业创业竞争力;充分发

挥学生党支部、就业创业社团等力量开展

朋辈教育、结对帮扶,树立身边的榜样典

型,激发学生主体内生动力;注重家校协

同,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

和引导工作。在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织密

就业育人网格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团队专

业化、职业化水平。一方面,定期举办就业

专题培训,鼓励团队成员通过职业资格考

试、课题研究等提升就业育人能力;另一方面,

为专职、兼职团队成员制定科学的评价考

核标准和奖惩制度,并在校内与职称评聘指

标对接,打通团队成员职业成长道路。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

21

第24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让“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

广西,从螺蛳粉到甘蔗林,不断为广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把脉开诊”,为“桂字号”产业高质

量发展“破题”指路。2023年12月在广西视察时,总书记叮嘱要“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

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为广西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词,做优做强广西乡村产业,必须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农业发展

新优势,把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茶、百色芒果等更多农业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和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新平台,不断开拓“桂字号”农业品牌出乡出海新路,

奋力走出符合广西实际的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之路。本期“圆桌会”围绕如何叫响“桂字号”

农业品牌进行探讨。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桂字号”新优势

□文/陈 斌

当代论坛 圆桌会 责编/覃 冰雪花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

农业强国,必须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

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符合高质量发

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2023年12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市视察,提出糖业发

展“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

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

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糖业等农

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新质生产力

的动力支撑。广西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

力,强化种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机械

装备技术水平、加大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

攻关,放大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不

断增强“桂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

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

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

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种子居于农业生产

链条的最上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石。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

中国饭碗。近年来,广西不断强化现代种

业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加强农业品种培育创

新,一大批抗病、耐逆、高品质新品种快速

涌现。要继续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将品种

作为“桂字号”品牌产品生产的关键,加大

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种业核

心技术“揭榜挂帅”、育种核心技术联合攻

关等创新机制,加快开展糖料蔗突破性新

品种选育、突破性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

育、优质鸡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广西特色用

材林种质创新核心技术攻关等,培育一批

“桂字号”高品质新品种。

农业产业增产增效,离不开现代化农

机设备的有力支撑。“桂字号”农业品牌要

“多收一成”,需要增强产业装备供给能力。

近年来,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探索创新、集成推广了一批设施农业生产

技术,如蔬菜集约化育苗、集群式楼房智能

化猪场、集约化叠框式小蚕共育等,实现农

业增产提质。但广西也面临农机科技创新

能力较差、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等短板

弱项,要鼓励企业加强与农业经营主体对

接,加快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建立农机产品

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针对广西山多的

特点,推动丘陵山区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

化发展。推进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

快糖料蔗收获机械研发攻关,生产一批简

便灵活、务实管用的糖料蔗收获机械。

广西是全国重要的“果盘子”“糖罐子”

“菜篮子”“鱼塘子”,粮食总产量、水果年产

量等居全国前列,蔗糖、茧丝绸产量占全国

半壁江山。但广西大多数农产品仍位于产

业链上中游,下游加工增值链条较短。要

加快推进糖、粮油、林产品、畜禽水产品、果

蔬等广西特色优势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

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桂

字号”系列品牌提升工程,支持以企业为主

体,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快烘干储藏、冷

链物流、营养成分提取、副产物综合利用等

技术升级,加强“桂味”预制菜调味工艺、风

味还原与控制、智慧化生产等方面技术攻

关,不断提升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推

动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有效延伸农业

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22

第25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把更多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文/李 斌

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十分

关心特色产业发展,2023年12月14日在来

宾市视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

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这与

2021年4月在柳州视察时的嘱托一脉相承:

“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

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广西具有良好基础和

独特优势。在 2023 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

品牌(地理标志)百强名单中,广西有 14个

品牌入选,横州茉莉花茶、柳州螺蛳粉、百

色芒果、广西六堡茶、融安金桔、容县沙田

柚等上榜。广西要抢抓时机、乘势而上,在

“特”“优”“拓”字上做文章,打造一批具有

鲜明特色和较大知名度的特色产品,打响

“桂字号”品牌。

做好“特”字文章。发展产业一定要有

特色。以柳州螺蛳粉为例,正是独特的气味

让其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吃货”在“爱恨

交织”中的争议更是放大了螺蛳粉的话题

性,使之成为自带传播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的网红。从“小米粉”到“大产业”,柳州螺

蛳粉的蝶变启示我们:做强特色产业,要在

“特”字上持续发力,强化独特性、放大差异

性,提升区隔度、增强辨识度,让特色产业

的特点更突出、特色更鲜明、特征更明显。

做好“优”字文章。做强特色产业,产

品优质是基础、品牌优化是路径。习近平

总书记在视察柳州螺蛳粉产业时指出:“要

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

高标准。”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

富,大多是食用农产品,尤其要守护好“舌

尖上的安全”。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

体系相关标准已达 569 项,实现原料、加工

工艺和产品质量有标可循、有准可依,从而

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融安县对融安金

桔建立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对种植技术、

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可见,统一生产标准、做好品控是稳定产品

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赢得知名度和

美誉度的必然路径。

做好“拓”字文章。“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好产品也需“巧吆喝”。把特色产业做

大,需要有品牌思维、工业思维,大力拓市

场、拓渠道、拓规模。各地应根据自己产品

的特点,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径。比如,融安

县携手电商拓展融安金桔销售渠道,2022年

通过电商销售超 20 亿元,并顺利销往国

外。当前广西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没有统

一指导、缺乏生产标准,导致质量良莠不

齐、销售渠道狭窄。让更多“桂字号”农业

品牌“出圈”,需要有较大的市场供应量,形

成一定的规模。应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

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规

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让“桂字号”农

产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做好“桂字号”营销大文章

□文/陈俊同

2023 年 12 月 14 日 至 15 日 ,习 近 平

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让更多‘桂字号’

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品牌兴,则农业兴;品牌强,则农业强。

随着我区农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农业品牌

的推广与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广西地处

亚热带,林果蔬畜糖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目前认定“桂字号”农业品牌 503 个,品牌

价值 4450亿元。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我

们要积极作为,努力做好营销文章,“创牌”

更要“亮牌”,让“桂字号”农产品叫响全中

国,走向全世界,把苍翠如海的“绿”变成小

康生活的“蜜”。

用好“规划之笔”,统一品牌和推广,形

成合力,变“多而散”为“大而强”。广西的

农产品牌子十分丰富,但多而散,市场话语

权不够。不少“桂字号”农业品牌虽然品质

上佳、小有名气,但与全国同类农业品牌相

比,“金招牌”未能产出“金效益”。新西兰

猕猴桃产业为应对国际竞争,成立统一的

行销公司,使用统一的品牌标识“Zespri”

(佳沛),最终赢得世界市场。他山之石,可

以攻玉。我们应避免各自为营,对区域公

共品牌进行统筹规划,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尝试组建龙头公司,制定统一的品牌视觉

识别系统,以统一的窗口进行推广,变“单

兵作战”为“团队出击”,集中力量在全国乃

至全球市场叫响“广西出品”。

用好电商新业态,挖掘网络“人心红

利”,变大路货为“网红款”。广西近年来不

断举办东盟好物网购节等线上推广活动,

先后成立 4 个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为推

动桂品“触网”做出很多有益实践。深耕电

商“蓝海”,既要请“外来和尚”念经,也得让

“本地菩萨”显灵。一方面,互联网造就了

一批电商新农人和专业机构,他们最理解

互联网上的消费者,最懂得如何打造适合

网销的“爆款”产品,请他们来传经送宝、出

谋划策,有助于打通电商助农的“任督二

脉”;另一方面,本土人才最接地气,最懂本

土产品,要大力培育自己的电商新农人队

伍和市场力量,先集中一个单品突破,再通

过政企协作,以点带面,把八桂的绿水青山

变为网上的金山银山。

用好差异化策略,巧辟市场新领域,变

单战场为多赛道。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

下,深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优

势,打好差异牌,把“桂字号”变为“聚宝

盆”。广西水果在东盟面临高度竞争,而东

盟的蔬菜缺口很大,如果走差异化之路,向

东盟扩大蔬菜出口,或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又比如,随着饮食结构的升级,北方市场对

秋葵、芦笋、绿叶类蔬菜的需求大增,广西

恰好有生产优势,可以发力成为中国的“菜

篮子”。在农业品牌打造上,还可融入广西

的生态优势、民族文化等,彰显八桂特色,

更好地让广西“好山、好水、好物”走向全

国,擦亮“桂字号”招牌,走出一条别具特色

的发展之路。

23

第26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总 策 划 刘 波 李庭华 朱金莉

□策划统筹 阳秀琼 钟 振 高 霞 张国成

□策划执行 覃雪花 范立强 王海波 刘 峥 徐云洁

黄 丹 石 钖 覃楚欢 钟春云 谢羲薇

关注

八桂情意浓,山水自难忘。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

心之所牵、情之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广西视察,为

广西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2023 年 12 月 14 日至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

后来到广西视察,进企业、入社区、下农田、看工厂,一路走一路看,一路

“点题”和“破题”:

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指出“通江达海、江海联运,这是

广西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在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强调“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

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提出“要探

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在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勉励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

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擘画招招落实处,叮咛句句暖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既从党和国家事业

战略全局高度给广西指方向、明路径,又立足广西实际交任务、提要求,叮

嘱广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广西篇章”,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坚持和加强党的

全面领导等重要指示要求。

牢记殷殷嘱托,同心砥砺奋进。广西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笃行实干、奋勇前行,八桂大地处处展现着感

恩奋进的图景。

“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沿着总书记

指引的方向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广西以扩

大对内对外开放盘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坚

决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菜篮子”“果盘子”,努力把民族团结搞得更

好,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让幸福的歌声

回荡在八桂大地,让各族人民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文/覃雪花)

向着总书记擘画24

第27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的蓝图砥砺奋进

25

第28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打造高水平“数字丝绸之路”

□本刊记者/王海波 刘 峥 徐云洁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

广西要主动作为、发挥支点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同东盟合作不断注

入新动力。”

——2023 年 12 月 14 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说

南宁市五象新区,绿树成荫,生机盎

然。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东信)的一楼展厅,“建数字

丝路 创无限互联”十个大字格外显眼,生

动诠释了中国东信建设运营数字丝路和数

字广西的使命与担当。

2023年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

视察广西的首站,来到了位于南宁市五象

新区的中国东信。他详细了解中国东信建

设运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等情况,并提

出了殷切期盼:“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

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

国家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广西要主

动作为、发挥支点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

应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同东盟

合作不断注入动力。”

数字丝路蓝图逐步变成现实

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

擎,已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推手。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一带

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一

项重要举措,对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回想起向总书记汇报情况的情景,中

国东信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鲁东亮仍

历历在目。在展示信息化互联互通成果的

大屏幕前,在摆放芯片、北斗卫星导航、东

盟国家小商品的展台前,总书记看得认真、

问得仔细。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

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早

在 2014 年,总书记就对中国—东盟信息港

建设作出重要批示;2017 年总书记在南宁

视察时,专门听取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情况汇报。这次,总书记一下车又问起中

国东信的发展历程。

彼时此时,6年时间,鲁东亮信心满满“:时

隔 6 年,蓝图逐步变成现实!中国—东盟

信息港是国家赋予广西的数字化开放平

台,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以南宁为

中心节点的多条通路体系,赋能经贸融通、

民心相通、数政贯通的良好局面。”

自2015年中国—东盟信息港启动建设

以来,广西在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基础设

施、数字互联互通、北斗导航、产业基地、智

能电网、跨境贸易、跨境征信、网络文化交

流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关注 责编/覃 冰 李佳颖

航拍中国—东盟

信息港。 刘 峥/摄

回访见闻

26

第29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作为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主体,

中国东信自 2016 年成立伊始,就与建设运

营数字丝路和数字广西的重要使命同频共

振。目前,中国东信员工发展到1000多人,

50%以上是研发人员,已经获得和正在审查

的专利209项,所建设运营的建筑、外贸、糖

业、通信 4 个产业互联网平台位居国内行

业第一。

数字经济合作多点开花

在中国东信一楼展厅,一块 3 米高的

电子显示屏上,实时传回广西各大边境口

岸以及边民互市的数据和影像。

“这是集交易、通关、金融和物流为一

体的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化平台,可

以为客户提供跨境贸易全链条、数字化、一

站式综合服务。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大

屏幕前停下脚步,对各项数据很感兴趣,不

时提问。”中国东信总裁办公室行政经理、

展厅技术操作员黄硕回忆。

据了解,“商贸通”平台是目前全国唯

一一个全链条、数字化、一站式的跨境贸易

综合服务平台。几年来,中国东信使命在

肩,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现了一

次又一次突破,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多点

开花——

在面向东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目前已建成通达东盟的 3 条国际海底

光缆和 12 条国际陆地光缆,建成了穿越中

南半岛到缅甸威双海缆登陆站,并经过印

度洋到欧洲和非洲,我国唯一一条不经过

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光缆。

在老挝、柬埔寨、缅甸建设的澜湄云计

算创新中心,成为首个中国技术及标准“走

出去”的示范项目。

国家级重大数字经济项目——中国—

东盟“商贸通”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营。

中国—东盟跨境结算服务平台已实现

广西主要口岸和边贸结算银行业务全覆盖。

…………

截至 2022 年年底,中国东信已在马来

西亚、老挝、新加坡、缅甸、柬埔寨、印度尼

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 9 个国家的数

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产业、新型通信等

领域开展了近 20 个项目,打造了一批面向

东盟区域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互联网平台。

这些项目和平台的建成,为广西打造

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

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广西与东

盟国家的贸易态势喜人,2023 年上半年货

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3.2%,与东盟

进出口同比增长92.6%,东盟已连续23年成

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以数字联通助推高水平开放

这次到广西视察,习近平总书记还强

调,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很有必

要、大有潜力”,叮嘱广西“解放思想、创新

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并为新时代壮

美广西建设的实现路径指明方向:“做活广西

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棋眼就在扩大开放上。”

承担着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

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使命的中国—东

盟信息港,在进一步助推广西高水平开放

发展,拓宽“南宁渠道”作用方面将持续发

挥支撑作用。

2023年12月17日,中国东信召开全体

员工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

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凝聚起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把总书记

的关心关怀转化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的澎湃动力。

未来如何聚力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

息港建设?中国东信思路清晰——

搭建中国与东盟交流平台,推动国内企

业根据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对优势技术进

行针对性改造,将中国—东盟信息港生态圈

内的成熟产品和服务推广至东盟国家;

开展产业合作,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利

用中国东信与东盟国家在技术、产品、市

场、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务实项目合

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开展资本运营合作,与东盟国家生态

合作伙伴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联合体

等方式进行资本合作,建设运营中国和东

盟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应用项目,

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互联互通;

开展技术合作,全面推动中国—东盟

互联网应用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技术平台

建设,促进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

块链、云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先

进技术联合研发,共享技术研发成果;

开展人才合作,积极联合国内及东盟

国家合作伙伴、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共

同探索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

式、新机制、新路径,打造高水平多学科交

叉的中外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联通“数字丝绸之路”,广西与东

盟间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未来可期,不负

总书记对广西的叮咛:“深化拓展与东盟国

家的各领域合作,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

命运共同体,主动作为、加快发展。”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中国—东盟信息

港建设管理处处长张海平表示,将牢记

总书记嘱托,把握合作共建中国—东盟信

息港新机遇,充分发挥广西前沿窗口作用,

推动“数字丝绸之路”从中国延伸到东盟各

国,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发展,建设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东盟信息港一楼展厅展示了芯片、内存、硬盘等硬件产品。 刘 峥/摄

(扫码观看视频)

27

第30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关注 责编/覃 冰

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本刊记者/黄 丹 石 钖 覃楚欢

“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

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2023 年 12 月 14 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视察时说

仲冬时节,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依

旧暖意融融。有居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前的广场上精神抖擞地跳着太极扇子舞,

不远处,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便民点热情地

为居民办理各项业务。这个多民族聚居的

和谐社区,正是广西厚植民族团结沃土,建

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

缩影。

2023年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

来到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各族

群众亲切交流。他亲切地对大家说,广西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

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

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社区各

族群众多来往,大家互帮互助,交知心朋

友,做和睦邻居,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发挥优势共建大社区

“总书记十分关注社区的基层治理工

作,了解询问了我们平时如何服务居民和

企业,又听取了我做的‘党建+网格’工作汇

报,接着又来到活动室同大家亲切交流。”

提及当时的场景,蟠龙社区党委书记刘雁琳

依旧激动不已。

蟠龙社区地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

验区南宁片区核心区的良庆区,面积5.8平

方公里,人口 6.83 万人,辖区内企业众多,

居民来自五湖四海。

近些年,蟠龙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

面做了有益探索,如聚焦“社会管理网格

化、网格管理精细化”目标,将社区划分为

13 个基础网格、30 个单元网格和 192 个专

属网格,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不断激活城

市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全面推行“问诉

求、提清单、多方议、定对策、聚力办、群众

评”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六步法”;通过“老

友说事”“邻里议事”等载体,推动民事民

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将被动的社区管

理变为主动的居民自治;与驻辖区机关、学

校、两新组织等领域 36 个党组织开展联建

共建,组建“老友帮帮团”志愿服务队,开展

企业服务、法律服务、平安服务、文化服务、

专业服务等5类服务。与此同时,还通过为

企业提供注册地址、办公楼租赁信息咨询

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群众在排练太极功夫扇。 石 钖/摄

28

第31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等为企业办实事 6 大事项服务企业,并协

助企业招聘员工、为企业员工办理职工互

助医疗保险等。

一一听取了蟠龙社区近年来的工作成

效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叮嘱,社区是

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

基层基础。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

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

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

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

“接下来我们要牢记嘱托,整合辖区资

源,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为居民提供

法律、心理咨询等公益服务,争取做到公益

天天有、周周有、月月有。在做好企业服务

方面,我们会多走访企业,了解企业诉求,

搭建好社区、企业和各部门之间的平台,让

企业在这里发展好,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

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刘雁琳坚定地说。

文化互嵌促进大融合

“我们社区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民族

不同、习俗也不同。为了让大家尽快地融

入集体,成为一个大家庭,社区十分注重以

文化活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刘雁琳说。

蟠龙社区居住有汉族、壮族、苗族、

瑶族、仫佬族等 15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约占总人口的30%,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混

合型社区。2019 年,社区被命名为南宁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而社区

的党群服务中心,集服务窗口、文体活动室

等设施于一身,是办理多种事务的服务站,

更是将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连心

桥。居民有什么难事、烦心事,来到这里进

行反映办理,都能得到回应。

“那天总书记来到我们党群服务中心

二楼的文体活动室时,穿着各民族服装的

社区群众正在排练合唱节目。”刘雁琳说,

“见到总书记来了,大家高兴坏了,向总书记

献唱了一首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幸福

嘹嘹啰》。”

“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

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

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总书记听完大家唱

歌后,亲切询问众人在社区生活过得怎么样。

蟠龙社区平时不仅注重中华传统文化

活动,比如中秋做灯笼等,还会开展丰富多

彩的民俗活动,如百家宴、舞香火龙等,促

进文化认同,形成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良

好风尚。

总书记叮嘱大家:“广西建设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

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

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

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社区活动室的展板上,贴满了社区结

合春节、中秋节、“壮族三月三”等节日组织

群众开展文娱活动的照片,每一幅都生动

展现着这个“民族之家”的幸福与和谐。据

了解,2023年以来,蟠龙社区内以“文化”促

“认同”,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邀请非遗

(香火龙、嘹啰山歌等)代表性传承人前来

开展民族知识大家学、民族乐曲大家唱、民

族歌舞大家跳等各类特色民族交流活动50

多场次。

“我们日常相处很和谐,每年‘壮族三

月三’大家都欢聚一堂举办百家宴,拿出各

家的拿手好菜一起分享,大家像兄弟姐妹

一样相处得非常开心。”居民卢娴说。

“一老一小”乐享幸福家

“一老一小”是社区里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群体。

来到蟠龙社区后,总书记仔细地询问

了社区高龄老人津贴申领情况。

“当时,总书记问得详细,我能深深感

受到总书记始终将百姓冷暖系于心间的那

种关切。”社区协管员杨贤银一提起当时就

万分感动,“总书记知道我们社区有 70 多

位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后,十分高兴,肯

定了我们为辖区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提供

优质服务的工作,鼓励我们继续做好社区

服务工作。”

73 岁的仫佬族居民覃谟嵩激动地说:

“总书记来到我们这里,不仅关心、询问我

们的生活状态,还给了我们很多鼓励。我

感觉自己的晚年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社区十分注重老年人多层次、高品质

的健康养老需求,并经常为居民牵线搭桥

组织丰富的活动,让老年群体生活变得愈

发丰富多彩。“以前我们合唱团成立的时候

没有固定的场地,遇到风吹雨淋排练就不

能进行。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我们社团的

困难后,就让我们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

室进行练习,真的很贴心。”新光合唱团

副团长何继荣说。

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记者看到许多

孩子正安静地坐在书架前阅读。经了解,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社区都会有针对性地

组织开展民俗活动、亲子课堂、家庭日活

动、公益课堂等活动,让孩子和家长聚在一

起做手工、唱歌跳舞、读书插花等,不仅能

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能增进情感

和交流。

蟠龙社区党委书记刘雁琳介绍被习近平总书记关注过的手工艺品。 黄 丹/摄

(扫码观看视频)

29

第32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关注 责编/覃 冰 邓千稀

幸福生活像甜蜜甘蔗一样节节高

□本刊记者/谢羲薇 钟春云 石 钖 通讯员/莫仁忠

“我们自己选育的甘蔗品种已经成为优良品种,还有相应的机收技术,你们为国家糖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2023 年 12 月 14 日下午,习近平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视察时说

冬日的桂中腹地来宾,温暖如春,蔗糖

飘香。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

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万亩蔗海随风起

伏发出的悦耳轻响,有如声声热切回应。

2023年12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

来到这里,视察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

收割场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他还走进甘

蔗林,详细了解甘蔗良种繁育技术要领,同

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殷切嘱

托:“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

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

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种植基地

田成方、地成块、蔗成行、渠相通、路相

连,眼前的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呈

现出这样一番景象。

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是来宾市

首个整村推进的“双高”糖料蔗基地、首个

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万亩糖料蔗“双高”

基地。

在建设“双高”基地之前,黄安村各家

各户都是“巴掌大”的零散地块,一户农民

拥有的土地零星分散在几十处的情况十分

普遍。

2015 年,乘着广西糖料蔗“二次创业”

的东风,黄安村充分利用地处来宾市国家

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位置的区位优势,整

村推进“双高”基地建设,把原有 2741块零

散地块整合成 72 块大地块。现今基地面

积达1.3万亩,小蔗田华丽转身为大蔗海。

“小块并大块后,种植、施肥、收割、送

料全交由机器完成,蔗农还可以将土地委

托给合作社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村民收益。”在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

地,来宾市兴宾区区长蓝海鹏向总书记汇报。

中国每3勺糖中,就有约2勺来自广西。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种植基地和最

大的食糖产区,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

在 1100 万亩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

产量连续 32 个榨季居全国第 1 位,连续

19 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

得益于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

甘蔗单产从平均每亩 4~6 吨提高到 6~8

吨,为总书记嘱托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

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图为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 石 钖/摄

30

第33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添砖加瓦。

甘蔗良种繁育及品种推广,是做强做

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关键一环,也是总书记

调研的一个重点。

行至甘蔗良种培育展区,总书记一个

个样品看过去,详细询问广西甘蔗良种繁

育及品种推广情况。当了解到在全国甘蔗

种植面积排名前 10的品种中,广西选育的

甘蔗品种占 5 个,广西自育品种占全国的

70%以上,我国自育品种占有率已超过

97%,培育出的优良蔗种不仅实现了自给自

足,还造福世界,被多个东南亚国家引进种

植,总书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我们自己

选育的甘蔗品种已经成为优良品种,还有

相应的机收技术,你们为国家糖业发展作

出了贡献!”

甘蔗育种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糖罐

子”也就端稳了。2020 年至 2022 年,广西

顺利实施第一轮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

广,目前全区糖料蔗良种覆盖率达 98%,其

中自育品种覆盖率89.8%,有力促进了糖料

蔗增产增效。

2023/2024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

积约1124万亩,预计糖料蔗入榨量4900万

吨,同比增长 18.9%;预计食糖产量 590 万

吨,同比增长11.95%。

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

登上基地入口的八角楼眺望蔗海,两

三米高的甘蔗连片成林,几台广西本土制

造的甘蔗收割机在阡陌间隆隆作业,延绵

的蔗海与远处黛色的山峦融合成一幅美丽

的乡村丰收图景——这便是总书记视察时

看到的画面。

让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负责人

余才库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很了解种植

甘蔗的辛苦,他说:“当总书记得知大型甘

蔗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80吨至200吨甘蔗,

相当于减轻了 180 至 200 个人的劳动,省

工、省时、费用低,还减轻劳动强度,他很

欣慰。”

“双高”基地建设,机械化是核心。黄

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过程中,科

学探索提出了“七分种植三分管理”的新理

念,采用 1.8 米以上宽行距种植,种植、中

耕、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有

效降低了劳动成本,还满足了甘蔗分蘖期

对生长空间的需要。

对于蔗农来说,此前全家几口人齐上

阵仍需砍上半个月的人工砍伐,如今一个

人驾驶一台小型甘蔗收割机,一天就能轻

松收割 50亩甘蔗,忙完自家的活还可以帮

助乡亲们一起收甘蔗。

总书记对农业科技装备运用也非常关

心,他指出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

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

当得知甘蔗收获机 95% 以上是国产机,总

书记十分欣喜。

2020 年以来,国家实施糖料蔗生产全

程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全面补贴甘蔗耕、

种、管、收、运等环节,2022/2023年榨季,全

区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07%。

除了平地大机械运用,我区还在山地、

坡地因地制宜推广“田间砍倒—机械搬

运—集中剥叶除杂—糖厂压榨”机收模式,

让机械化收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蔗农的

劳力负担得到极大减轻,每亩甘蔗降低砍

收成本约200元。

群众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在没见到总书记之前,我的心情还是

很紧张的,但总书记一开口询问我,我就觉

得他像家里的长辈,很亲切很慈祥,我一下

子就不紧张了。”凤凰镇大许村村民霍佳丽

笑着说。

当时,总书记亲切询问霍佳丽甘蔗种

植和收入情况。霍佳丽家共有 4 口人,

10 亩甘蔗地,2023 年甘蔗长势较好,每亩

产量达7吨,预计甘蔗收入约4万元。

“除了种甘蔗,平常还有其他收入吗?”

关心群众事无巨细,总书记又问。

“现在甘蔗地都是机械化耕作,农闲时

我和爱人就在附近的木板厂务工,两个人

加起来每个月还有 7000 元收入。”霍佳丽

回答。

“这么算下来,一年能有 10 多万了。”

总书记欣慰地说。

像霍佳丽这样依靠种植甘蔗走上增收

致富之路、农闲时又能自主务工增加收入

的蔗农在凤凰镇不在少数,这得益于黄安

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由

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时,合作社统一

开行、统一种植;管护时,合作社统一中耕、

统一喷洒农药;收获时,合作社统一收割、

统一运送。整个过程,蔗农只需承担农药、

化肥和人工等相关费用即可。

依靠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科学化

管理,村民共创“甜蜜事业”的积极性大幅

提高。如今,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

已辐射带动2.5万蔗农增收致富。

“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

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

果。”在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视察最

后,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

甜蜜。

蔗叶沙沙轻舞,殷殷嘱托在耳,如甘蔗般

甜蜜的幸福生活道路,正越走越宽阔。

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生产示范基地负责人余才库在察看甘蔗

长势。 钟春云/摄

(扫码观看视频)

31

第34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关注 责编/覃 冰 杜 宁

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

□本刊记者/钟春云 谢羲薇 石 钖 通讯员/莫仁忠

“农业生产布局关乎发展与安全。种植面积要稳定,品种、技术也要提高,把这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国家支持你们,你们也要把这件事抓好,为千家万户送去甜蜜。”

——2023 年 12 月 14 日下午,习近平在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视察时说

冬日里,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进

绿浪翻腾的甘蔗林。正值甘蔗榨季,广西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域内机

器轰鸣,满载甘蔗的大货车排队入厂,将

原料蔗源源不断地送进压榨槽,糖香弥漫

厂区。

2023年12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

来到东糖凤凰公司,听取糖业产业发展情

况介绍,察看主要产品展示,同企业职工亲

切交谈。

“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甘蔗种

植的政策,蔗农种蔗积极性大大提高。推

进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守好全国人民的

‘糖罐子’,你们肩负重担。”习近平总书记

深情嘱托。

糖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

“我见到总书记时非常激动,他对糖业

产业发展很关心,让人感到温暖。他来到

原料蔗场,在卸蔗台驻足了好几分钟,了解

甘蔗进厂卸料、输送和除杂的情况。随后

来到提汁车间,详细了解压榨、制炼等制糖

工艺和作业流程,他看得仔细、问得细

致。”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

记、董事、副总裁林伟民向总书记汇报了企

业生产和发展情况,回想起那一刻,他仍难

掩喜悦之情。

白砂糖、糖浆、酵母、环保餐具、生活用

纸、生物肥……在东糖凤凰公司的展厅里,

琳琅满目的蔗糖深加工产品整齐排列。展

厅墙上,一张饼状图形象展示了广西糖产

业在全国的分量——2022/2023 榨季,食糖

产量 527 万吨,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牢牢

守住了食糖自主供给安全底线。总书记在

展板前驻足良久,颇感兴趣。

“我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我们国家规

划布局上有代表性的产品。在来宾,甘蔗

就是代表。今天来这里看到甘蔗种植和糖

业发展格局,心里更托底了。”总书记说。

糖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天独

厚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让广西围绕

“一根甘蔗”构建起了较大规模的关联产

业。2023/2024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

积超过 1100万亩,预计糖料蔗产量 4900万

吨。目前,广西食糖产量稳定在 600 万吨

广西来宾东糖凤凰

有限公司提汁车间

谢羲薇/摄

32

第35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左右,农民种蔗收入稳定在250亿元左右。

总书记特别关注“甜蜜事业”这一关乎

国计民生的大事,围绕着国家食糖安全,提

出了殷切希望,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一定把我们的优势、长处发挥好,依

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把食糖安全责任扛

稳扛牢。”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文

纲表示,广西将加快提升糖料蔗种植良种

化水平,加快推动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规模化,持续推动糖业产业链优化升级,全

力守好国家“糖罐子”。

一根甘蔗支撑起一个产业

72% 的水分、15% 的糖分、11% 的蔗渣、

2%的非糖杂质,这就是一根甘蔗的全部。

来宾市是全国第二产糖大市,有 177

万亩甘蔗,糖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早

在几年前,来宾市就已经建立了全国最完

整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甘蔗种

植—甘蔗制糖—蔗糖深加工—废糖蜜制酵

母(调味品)—蔗渣制浆纸(环保餐具)—滤

泥制复合肥—复合肥反哺甘蔗种植—蔗叶

用于热电联产及生产燃料、肥料、青贮饲料

的循环产业链。

得知东糖集团是国内最早建立最长甘

蔗产业链的集团,并开发出高活性干酵母

和酵母抽提物,填补了我国当时同类型产

品的空白时,总书记点头赞许。

“高活性干酵母及酵母抽提物的附加值

最高了。我们年产高活性干酵母3万~5万

吨、酵母抽提物 2万吨,产品畅销海内外。”

林伟民说,目前东糖集团各糖厂日榨甘

蔗能力 7 万吨,年产机制糖能力 100 万吨,

年产浆、纸能力30万吨。

甘蔗浑身是宝,发展糖业循环经济,实

现甘蔗综合利用,是不少糖企的共同选择。

作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之一,来宾

市将糖业发展当作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建成世界最全、全国最优、行业最长最完

整、科技含量高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糖

料蔗及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值连续 4 年超

100亿元。

一根甘蔗支撑起一个百亿元产业。

以蔗糖为原料开发高品质精深加工产品,

来宾市引进培育食品加工企业 16 家,建成

“甘蔗—制糖—冰糖系列产品、焦糖色素、

高品质红糖”精深加工产业链,建立了年产

12万吨、产值超 10 亿元的全国最大冰糖生

产基地。同时,建立年产 18 万吨、产值超

30 亿元的全国最大的利用蔗渣浆生产自

然降解环保餐具的生产基地,培育了产值

超 12 亿元的全国单个最大利用糖蜜生产

高 活 性 干 酵 母 和 酵 母 抽 提 物 的 企 业 。

2023/2024 年榨季,全市制糖及其循环经

济产值将超 140 亿元。

“一根甘蔗实现‘吃干榨尽’。这是一

个附加值很高的产业!”总书记边看边说。

如何持续推动糖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局长李晨对此表示,来

宾市将围绕“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

生”进行糖业“二次创业”,把产业链进一步

延伸,最终实现甘蔗“吃干用净”的目标。

为千家万户送去甜蜜

产糖率 13.51%、蔗渣打包率 7.77%,均

排名来宾市第一;产品质量稳定,一级糖、

优一级品率100%……东糖凤凰公司作为来

宾市规模较大的蔗糖生产企业之一,多项

生产指标名列前茅,在全市糖业发展中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

在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地说:“农业生产布局关乎发展与安全。种

植面积要稳定,品种、技术也要提高,把这

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国家支持你

们,你们也要把这件事抓好,为千家万户送

去甜蜜。”

长长的一根甘蔗,一头连着糖企,一头

连着蔗农。来宾市被誉为“甘蔗地里长出

的城市”,蔗农超过 52万人,占农业人口一

半。“甜蜜事业”不仅是来宾市的支柱产业,

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东糖凤凰公司自 1989 年建厂以来,大

力发展甘蔗生产,蔗区种植面积从建厂初

期的 5000 多亩,发展到最高峰时的 25 万

亩,近年稳定在18万亩左右,带动蔗区1万

多户农户种蔗致富。

制糖是甜蜜的事业,东糖集团把蔗农

当作战略合作伙伴,与蔗农建立起紧密的

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蔗种补贴、化肥补贴、

地膜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扶持蔗农

种蔗。2003 年至今,集团共投入相关扶持

资金约15亿元。

从业 33 年的老糖业人、东糖凤凰公司

企业管理科科长朱国远介绍,公司建厂时

日榨甘蔗只有 1000吨,经过 6次技改扩建,

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安全性能增加了。目

前公司日榨能力达到了1.2万吨,日产白砂

糖 1600 吨左右。上个榨季,在来宾市出糖

率排名第一,在广西同类型糖厂中名列前茅。

“总书记把我们的工作称为‘甜蜜事

业’,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我们心里更

有底了。”朱国远兴奋地说。

离开东糖凤凰公司时,习近平总书记

热情地对前来欢送的员工们说,食糖是重

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

户送去了甜蜜。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新技

术、采用新工艺,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朝着糖业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加

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

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甜

蜜美好生活的需要。”林伟民表示。

东糖凤凰公司展厅展示着用甘蔗渣生产出的环保餐具等产品。 石 钖/摄

(扫码观看视频)

33

第36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关注 责编/范立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文/陈立生

祖国南疆,八桂大地,习近平总书记一

直念兹在兹、寄予厚望。在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区上下凝

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关键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在圆满完成对越南国事访问

后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

广西工作,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指明了

新方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

章提供了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

西时的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广

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构成了对广西

重大方略要求。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

方略要求,求真务实、敢做善为,推动各项

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一步一个脚

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擘画的宏伟蓝图

变为美好现实。

一、加快“新旧”转换,抓住创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广西是边疆民族地区,后发展欠发达仍

是最大的区情,但后发展具备高质量发展的

后发优势,欠发达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广阔

空间。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

西时要求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

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指出“要在推动产业优

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坚定不移走自主创

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

己手中”;2022 年,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

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又勉励广西在推动边

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2023 年 12 月 14 日至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

亲临广西视察时强调,“推动广西高质量发

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

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

重点任务。我们要牢记嘱托,立足资源禀

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

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靠改革开放增强

发展内生动力,书写好“老字号”“原字号”

“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大文章;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

题”,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新型科研组

织模式,打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战,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互促互

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

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

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整合挖掘现有创新平台潜力,抓

好“带土移植”“厚土培植”,推动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人才引育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坚持向海发展

战略方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体系绿色

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

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

发展优势,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

质量发展。

二、突出“内外”兼修,抓住开放

走活全面发展棋局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

东南亚,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

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2017 年视察

广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有条件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立

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

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

战略”。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

广西,要求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

展现新作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

开放发展优势。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西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其中之一

就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

大突破”。这次到广西视察,习近平总书记

再次强调,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很

有必要、大有潜力”“做活广西高质量发展

这盘棋,棋眼就在扩大开放上”,叮嘱广西

“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

济体系”,勉励广西“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

的各领域合作,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

命运共同体,主动作为、加快发展”。我们要

坚持扩大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充分

发挥广西独特的区位、平台、政策、资源等

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打

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积极

理论阐释

34

第37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与东盟共挽、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融,激发

“1+1>2”的澎湃能量,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

略,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

带开发开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

经济区“两湾”深度联动,把广西打造成为

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以高水平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实施一批重

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

设平陆运河,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

港,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

产业合作区,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

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从地方

层面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成果,

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和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

广西力量。

三、注重“前后”衔接,抓住特色

推进乡村振兴

经过多年努力,广西与全国一道如期

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开启乡村振兴

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

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

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

这为我们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指引。广西农业发展的资源丰富、

条件优越,是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和产销基

本平衡区,是全国有名的“糖罐子”“菜篮

子”“果盘子”“肉案子”。广西现代特色农

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全区各族群众增收

和乡村振兴,还承担着为全国重要农产品

稳价保供的使命,关系着全国人民的“口

福”。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期

间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其中之一就

是要“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这次

亲临广西视察,总书记再次强调:“乡村振

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

规划、扎实推进。”视察期间,总书记还了解

了蔗糖产业发展情况,勉励我们要把这一

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并希望广西发挥

好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

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

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我们要锚定

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的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

政同责,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统筹推进

糖料蔗稳产提质增效和糖产业链优化升

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宜

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

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乡亲们的生活

过得更加幸福甜蜜。

四、担当“示范”引领,抓住主线

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前列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

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加强

民族团结,是总书记每到广西必看、必谈的

重要问题。2017 年 4 月,总书记视察广西

时指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

团结,使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

代相传”。2021年 4月,总书记视察广西时

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这次亲临

广西视察,总书记再次强调:“广西要把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

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

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

想,结合广西区情实际,强化责任担当,以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引

领,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

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

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继续在民族团结

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巩固、探索好的经

验、方法,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

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促进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

同”理念深深扎根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建设

好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统筹经济发展

与民生保障工作,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

托幼等民生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

差距、民族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入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进新时代兴

边富民行动,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隐患,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

五、强化政治保证,抓住长效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

切的。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广西篇章,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17年 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提出,

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火车

头”,建设好领导班子是夯实党执政的组织

基础的关键,也是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

工作的关键。2022年 10月,习近平总书记

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

工作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其中之一

就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

效”。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

治党永远在路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广西篇章,必须把管党治党责任牢牢抓在

手上、扛在肩上,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

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

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从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的政治高度,持续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行动和力量,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善始善终抓好第二批主题教

育,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和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全面提升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领导

班子建设,打造堪当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重

任的干部队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

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

建设,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加固中央八项规

定堤坝,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用好

广西红色资源,深化党性教育、纪律教育、

廉洁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

深化清廉广西建设,努力实现政治清明、政

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研究员)

35

第38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关注

加快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苏国圳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

技术基础。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推动广西高质

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

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我区加快构建现代

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立足

我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具有

广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时代

壮美广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

优势产业。这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

要求我们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打

造若干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

模和带动力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区深

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行动,打造形成了

10 个千亿元级工业产业集群、4 个千亿元

园区和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糖、铝、汽

车、机械、冶金等产业在全国形成了较强竞

争力,为我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了

根基。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推进新型工业

化为契机,锚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扎实做好产业结构调

整“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

篇大文章,推动糖、铝、锂、稀土等资源优势

产业产品结构从生产原材料向生产中高端

产品转换,推动机械、汽车、建材、石化化工

等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积极打造一批

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和较强竞

争力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众多中小企业,

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我区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要发挥好这一区位优势,依托中国—东盟

产业合作区等平台载体,积极承接国内外

产业转移,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引进培育一

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集中打造面向东盟

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新高地。我区海

洋资源丰富,发展向海经济前景广阔,要坚

持向海图强,壮大向海产业,加强陆海产业

链、供应链对接整合,培育打造临港产业集

群,提档升级“蓝色粮仓”,大力发展现代海

洋服务业,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实力,打造新

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塑造发展新动能

新优势。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的关键动力,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

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

趋。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创新发展一直

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这次视察

广西时又明确要求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到更

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广西科改 33

条”,科技创新成效明显,连续两年位于全

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二梯队,高新技术

产业化水平指数连续 6 年进入全国前十,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30%。

但也要看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我

区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只有大抓创新才

大有希望。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

中的核心地位,以更大力度深入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

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加快建设创

新型广西,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

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抢抓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选好方向、集

中力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壮大,同时着眼未来、换道超车,谋划

布局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积极

培养“蛙跳”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靠人才。我

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

坚持内外结合,一方面要深化教育科技人

才综合改革,大力培养造就更多本土领军

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另一

方面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

与科教发达地区合作交流,推动人才引育、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坚持突出生态优先,加快产业体系

绿色转型。当前,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

产业竞争制高点。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我区

的金字招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称赞“广西

生态优势金不换”,要求我们在推动绿色发

展上实现更大进展,这次视察广西时又强

调要加快发展方式、产业体系绿色转型。

近年来,我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

优势金不换”的殷切嘱托,切实当好保护广

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加快建设美丽广

西和生态文明强区,进一步厚植生态环境

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我们要

坚定不移、一以贯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之路,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路径,念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八字真经,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

型。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

绿色制造工程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

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积

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形成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要加快生态产业

化和产业生态化步伐,打好“绿色牌”“富硒

牌”“长寿牌”,大力发展壮大林业、文旅、养

老、大健康等产业,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

源,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

绿色成为新时代壮美广西的亮丽底色。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秘书三处)

36

第39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文/李世泽

“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

放型经济体系。”2023 年 12 月 14 日至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

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广西具有“一

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

位优势,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

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必须坚持扩

大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充分发挥广西

独特的区位、平台、政策、资源等优势,统筹

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成

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

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长江经

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

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的区域重

大战略。对广西来说,扩大对内开放,就要

依托沿海沿边沿江优势,充分利用国内超

大规模市场优势,主动对接融入国家重大

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更好释放内需

潜力。要分类推进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

的合作,重点推进与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加

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合作,促进

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

发展,推动建立粤桂琼自贸试验区(港)联

盟。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协同

创新、人才合作和产业协作。积极推动和

参与东西部协作,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

新布局,加快引进一批引领性强的龙头企

业、链主企业,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

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

业合作区,强化规划协同、项目协同、招商

协同和政策协同,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区域

合作。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

济带开发开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

业,打造广西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新引擎。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

海新通道有效沟通东盟国家和我国西部地

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

位。广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交汇门

户。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

进,平陆运河主体工程全线动工建设,黄桶

至百色铁路开工建设,全国首个 20 万吨级

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使

用,2023 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

开行突破 9000 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

突破 800 万标箱。要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

海新通道为牵引,继续推进铁路、公路、航

空、内河航运、海运、港口等一批重大交通

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提升通道内联外通水

平。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

程,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打造

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高水平打

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全面提升航运服务

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

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推动通道运行更加安全、

更加便捷、更加高效。优化物流服务,打造

功能完备、智慧高效的“通道+枢纽+网络”

现代物流体系。利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

的物流优势,推动“通道+经贸+产业”联动

发展。

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关系是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

功、最具活力的典范,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东盟已连续24年

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要抢抓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机遇,挖掘面向东盟

的贸易新增长点,促进与东盟国家双向投

资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化工、

汽车、东盟特色产品加工等跨境产业链。

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

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更好发挥其促进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作用。依托

中国—东盟信息港,推进与东盟的数据要

素互通合作,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

路”。深化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推进百色、东兴、

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创新发展,深化

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

和跨境劳务等跨境合作。大力推进防城港

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面向东盟科技创新

合作区、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

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广西与越南山水相

连,人文相亲,要深化与越南各领域合作,

积极服务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

同体。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

要门户,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地

方层面落实好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

一路”的“八大行动”。

推进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

放的核心是建立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相

互衔接、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

式。近年来,广西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

出台并实施《广西对接 RCEP 经贸新规则若

干措施》《广西高质量实施 RCEP 行动方案

(2022—2025 年)》,持续深化与 RCEP 成员

国合作。广西自贸试验区全面实施 120 项

改革试点任务,先后形成5批共169项自治

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全区复制推广。要

用足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

定》)“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优惠

政策,试点对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

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

关系协定》)等更高国际经贸规则,建设更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投资便利

化改革,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

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海关程序和

贸易便利化改革,简化通关手续,提升通关

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推进服务贸易

开放,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推

动国际职业资质互认。更好发挥自贸试验

区示范引领作用,紧扣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的要求,统筹协调各领域、各事项、各环节

间的制度创新,促进市场相通、规则相连、

产业相融、创新相促。

(作者系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

经济研究处处长)

责编/覃雪花 关注

37

第40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孟祥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

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

总书记最近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

力”要求我们以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

务实、敢做善为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

进乡村振兴;“有效”要求我们从本地农业

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

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办一项是一项,办一件成

一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三农”工

作,2021 年 4 月视察广西时要求广西加快

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 12月再次亲临广西

视察指出:“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

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我们要

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

作重要论述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一件接着一件抓,一

年接着一年干,一以贯之、有力有效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做大

做强现代特色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

重。”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要

立足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

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

北。这就需要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

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这样的

产业才能因差异化提升吸引力,拥有持续

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要切实保障我区粮食安全,统筹推进糖料

蔗稳产提质增效和糖产业链优化升级,持

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进“10+3”现

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现代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与 RCEP 国家农

业投资合作,大力支持北海、南澫、钦州、防

城港 4个渔港经济区以及防城港市白龙珍

珠湾、北海银滩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

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

划乡村产业发展,做足做好农产品精深加

工文章,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休闲农

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

业新业态,提升民宿、农家乐的服务质量,

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补上烘干仓

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质装

备短板,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大

力开展种源等农业“卡脖子”技术攻关,支

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打造

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视察时强调:“希望

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为糖业

发展作出新贡献。”归根结底,人才振兴是

乡村振兴的基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

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鼓励基层干部

在发展思路上创新求变、敢闯敢为,尊重乡

村演进的规律,找准乡村的发展定位和比

较优势,根据乡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盘

活乡村资源。一方面,要建好建强班子。

持续加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

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培养一批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

才,以党员干部的敢闯敢干敢为,引领激励

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

才华、大显身手。当前,广西正开展切实抓

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

兴专项行动,就是要强化工作力量,鼓励各

地尤其是县(市、区)把主要精力放在乡村

振兴上。另一方面,要坚持共建共享。在

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引入集体智慧,引导动

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规划、项目建设、

监督管理全过程,坚决避免“干部干群众

看”的现象;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民主

协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乡村治理

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更好地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着力

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

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振兴,离不开农

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要坚持乡村振兴为

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学习运用

好“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

和推进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农民

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加快补齐

农村基础设施等突出短板。建设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既要加强农村普惠性、基础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

活条件;又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行动,一体谋划、系统推进农村厕所革

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及村容村

貌提升工程。同时,在乡村建设中,要坚持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注重保护

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打造具有广西

特色、彰显桂风壮韵的现代版“富春山居

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

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

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

坚持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农

村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

生活方式,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

风在八桂大地蔚然成风;健全乡村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通过打造记忆馆、村史馆等

方式守住乡愁,通过举办“村晚”“村超”等

接地气聚人气的文体活动,调动起乡村文

化主体的参与热情,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

文化动能。

(作者系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经济学

教研部副教授)

关注

38

第41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文/刘绍卫 徐家贵

2023 年 12 月 14 日 至 15 日 ,习 近 平

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

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的良好局面”,并要求广西“继续在民族团

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讲话,既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

给广西指方向、明路径,充分体现了总书记

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对广西各族

人民的深情牵挂,又立足广西实际给我们

交任务、提要求,成为广西加快建设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奋力谱写

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遵循的行动纲领。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

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做好民

族团结工作历来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从“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

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到称赞广西“民族

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再到这一次视

察,强调“要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

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

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总书记对

广西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

面寄予厚望。我们要自觉从“两个确立”

“两个维护”的高度谋划推进民族工作,坚

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

项工作的主线,做到所有工作向此聚焦、所

有举措向此发力、所有力量向此加强。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创造一系列“创

建+”新模式。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

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

同体理念,激发各族人民共同奋进新时代

的干劲、闯劲,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

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加快构建现代

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产业振兴,持续扩大

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

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引导各族人

民深化“五个认同”,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

“一块坚硬的钢铁”,为建设认同度更高、凝

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广西力量。

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

民族团结进步。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

是搞好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

从基层社区抓起”“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

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党的

十八大以来,广西城镇化迎来快速发展,带

动各民族人口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城市越

来越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谋业的

重要场域。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

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

活动,聚焦促进各族人民在空间、文化、经

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构建

开放包容的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解决

好各民族群众的“融居”问题。民族团结,重

在交心,重在交往交流交融。要把握中华

文明的突出特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深入挖掘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

升“广西三月三”“刘三姐”等民族特色文化

品牌影响力,传承保护铜鼓、壮锦、花山岩

画等民族文化瑰宝,加大“同心文化载体”

建设,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

计划”,搭建起各民族文化交流、情感交融

的平台,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手足相亲、守望相

助,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广西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

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

水、同建一家园。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

一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

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

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推动广西继

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

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三次来广西视察,“民族”是他必看、

必谈的问题。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再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书记反

复强调“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归根结底,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广西总

体上仍是欠发达省区,面临着做大总量、做

优质量的双重艰巨任务,必须立足现有资

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更精准

的政策、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各民族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要把改善民生、

凝聚人心作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全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

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

托幼等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

收入,完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和多渠道灵

活就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

质量就业,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

众要素收入。加快自治县、民族乡和边境

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

民行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

族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我们必须赋

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

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进一步夯实

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

础,让广西各族人民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

荣光。

(作者单位分别系自治区党委党史

研究室、广西社会科学院)

39

第42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关注 责编/范立强

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

□文/尹红英 洪明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要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领导

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

激励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为政

之要,莫先于用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区发展面临新的战略

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环境,需要

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

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任务艰巨、

形势复杂,越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导,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培养造

就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

专业化干部队伍。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系统推进广西

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

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

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积极提高

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和执政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体现出来。广西领导

干部的素质能力总体良好,各地各领域都

涌现出不少黄文秀式好干部。即使如此,

我们仍然要保持头脑清醒,深刻认识广西

领导干部在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

题,如有的解放思想不够,有的政治敏锐性

不强,有的缺乏担当精神和斗争本领,有的

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

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新征

程上,推进广西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依然

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

战略方针,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

社会革命,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

度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不断建强执政骨

干队伍。

从 提 高 政 治 能 力 的 高 度 科 学 推 进

广 西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

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

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

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西这

片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寄予

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对广西高度重视、亲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 3 次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

要讲话,多次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

示。无论是使命任务还是风险挑战,对干

部政治上的考验都是很现实、很严峻的,政

治素质不过硬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

刻很有可能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

因此,推进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必须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加强正反两

个方面的教育,选择一批“墙头草”“骑墙

派”“两面人”特征明显的人进行典型案例

剖析,培养造就一支信得过、靠得住、能放

心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从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高度扎实

推进广西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国家

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全区上

下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关键时

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西视察并发

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

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代化广西篇章。新征程上,我们要从建设

新时代壮美广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

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切实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将干

部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来抓,加强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不断壮大

规模、持续优化结构、稳步提升素质,为建

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提供人才保障。广西是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让人民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

少”。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培

养造就一批既具有深厚情怀又善于干事创

业的领导干部队伍,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

愁盼问题,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从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高度奋力

推进广西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

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

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

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

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因此,我们要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载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和忠诚教育,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

义战士。提高素质能力,既靠干部个人自

觉努力,也靠组织加强培养。要有组织、有

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锻

炼,放到艰苦复杂地区磨练,放到关键吃劲

岗位历练,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

经验、增长才干。特别是要注重在重大斗

争中磨砺干部,促使干部加强斗争精神和

斗争本领养成,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

压能力。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

各项工作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程度越来

越高,对干部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提出了更

高要求。要大力加强干部专业训练,组织

开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

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公共安全治理

和社会治理等专题培训,注重运用案例加

强实战化培训,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抓好

基层干部培训,帮助干部拓宽思路视野、更

新思想观念、提升履职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

40

第43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世说新语

微观天下

乘“数”而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遥遥领先

近期,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数字经济报告》显示,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遥遥领先,2022 年达到 7.47 万亿美元。

数字经济是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作为世界上

数字经济势头最强劲的国家之一,已与 30 个国家签署电

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可以预期,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

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据新华网)

【评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数字经济

驱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实现赶超的“加速器”。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亚洲各国应当加大政产

学研在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医疗等领域合作,合力

推动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中医药不能“韩国开花,日本结果”

2023年,日本汉方药巨头试图收购我国百年老字号中

药企业引发业内外持续关注。尽管此次收购最终流产,但

日本近几年广泛收集我国传统药方,投入中药市场步伐明

显加快。“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这句在业内流行

的话,凸显了我国中医药产业的隐忧。 (据《半月谈》)

【评论】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我国亟须

加强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掌握国际标准制定的话

语权。

中国中药协会科技交流与合作专业委员会中药策划顾

问申勇:当前中国中药整体呈积极发展态势,在采取有力举

措保护的同时,中国还需发挥好传统优势,让这朵民族之花

在世界药坛绽放独特风采。

别让群聊变成“紧箍咒”

各式各样的群,既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衍生出一些头痛事。前段

时间,有人离职后一口气退了 600 多个工作群,“每天随时要回信息,神

经随时紧绷着”,获得许多网友的共情。最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

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文件一出,迅速引

发热议。很多人都期待将那些越拉越多的群组、没完没了的填表等费时

费力却意义不大的现象好好治一治。

(据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

【评论】

南方新闻网:真正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不是一根网线,而是一颗

真心。多一些走心,少一些套路,用心建好管好用好必要平台,心里想群

众所想,手上解群众所难,指尖下才会刷出老百姓的叫好声。

潮新闻:对劳动者而言,工作是为了生活,但除了工作,生活还要有

诗和远方。对管理者而言,注重每一位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给下

一项工作蓄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责编/杜 宁 时政热点

“变”的世界更要辨“假”求“真”。

——“变”“AI(人工智能)”“真实”……年末岁首,世界各地纷

纷发布 2023 年年度词汇。从年度热词管窥 2023 世界脉动,《新华

每日电讯》评论,大变局的洪流有不变的历史指向,我们要保持定

力,追求“真”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

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对此,外交部发言人

毛宁如是评论

土味之中,亦有熠熠生辉的灵魂;土味之后,更有值得关注的

大海。

——小手一甩,双脚一崴,“科目三”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

外模仿秀。光明网评论:如何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

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值得思考

生活不是活着,你要允许表面“无用”但“美好”的东西存在。

——随着摆摊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兴起,“线上摆摊”也受到不

少年轻人追捧。在网上售卖粘土手办的大学毕业生洛叶如是形容

自己的生意,并表示“摆的不是摊,是热爱”

黄远回/画

41

第44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唱响开放合作下一个“春天的故事”

□文∕李晓敏

向海图强、开放发展——2023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

的重要指示为广西开放发展提供了

根本遵循。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实现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不仅是顺应历史

潮流之举,亦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巨

轮行稳致远的“重要引擎”,更是广西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道”。

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是应对全球

性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化逆

转和全球化继续深化发展两大趋势

并行,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

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重塑,但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

潮流不可阻挡。数据显示,

2013 年至 2022 年,我国与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

规模累计达 19.1 万亿美元,

实现年均增速 6.4%,既高于

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

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在

经济危机、气候危机、生物危

机、公共安全危机等全球性

问题面前,人类社会是唇齿

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只有保持开放合

作才是正确应对当前充满复杂化和

不确定性的全球态势的唯一途径。

高水平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式

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不久前召开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

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进

一步深化了对开放合作的规律性认

识。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我国依靠

开放从封闭大国一步步成为全球第一

货物贸易大国、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主要贸易伙伴。过去10年,中国对

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

30%。刚刚过去的 2023 年,第三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布

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

入限制措施、形成了 458 项成果……

持续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

界大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

前,成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

间、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开

放发展工作,6 年内 3 次亲临广西视

察,所到之处始终关注着广西开放合

作步伐:2017年嘱托北海要写好新世

纪海上丝路新篇章,2021年寄语桂林

要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2023年指出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

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言之殷

殷、期望切切。新形势新愿景下,广

西要努力答好开放合作这道必答题,

唱响开放合作最强音,在服务和融入

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为服务

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构建

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

献广西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要持续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内外联动,

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对内对外、内外联动,蕴含着习近平

总书记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深邃

思考。“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

中西”,广西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从 2004年到 2022年,广西与东

盟的贸易额增长了 30 多倍,进一步

夯实了扩大开放合作的基础。2023

年,自治区党委研究出台《关于推进

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

场经营便利地的决定》,提出构建“粤

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

跨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东博

会、峰会从服务“10+1”向服务 RCEP

和“一带一路”拓展,积极构

建“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

制造+东盟市场”的产业协作

体系,大力推进中国—东盟

产业合作区建设等等,不断增

强全方位开放的发展势能。

作为战略支点,广西深化对

外开放是服务构建更为紧密

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

一崇高使命,主动对内联动

则是另一份“以一域服务全

局”的责任担当。广西要坚

定不移进行制度创新,大力

推进高水平制度开放,不断完善对接

东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有力促进中

国与东盟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高

效配置,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制度型

开放前沿,为扩大高水平开放提供更

多的实践支撑。

“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

共同体,将更有利于广西的开放发

展,壮美广西前景光明。”牢记领袖重

托,在更高起点上持续扩大对内对外

开放,是新时代广西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坚定信心和决

心,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断推进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注入开放合作的强劲动力。

当代时评

牢记领袖重托,在更高起点上持续扩

大对内对外开放,是新时代广西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坚定

信心和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

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开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

篇章注入开放合作的强劲动力。

时政热点 责编/李佳颖

42

第45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责编/杜 宁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时政热点

海关总署《中国海关》杂志 2023 年第 10 期发布 2022 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崇左市入围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这是崇左连续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的第 9 年,且排名较上一年提升

5位,位居第 35位,崇左外贸综合实力和对外开放能力进一步凸显。

开放兴崇左

□文/钟金炽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

说的就是南疆国门——崇左凭祥。

2023 年 12 月初,南国的空气已略带寒

意,凭祥市友谊关口岸却一派人车鼎沸。

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跨境车辆,进卡口、自动

识别车辆、刷脸,来往穿梭、“丝滑”通关。

“这几年,友谊关口岸的通关效率越来

越高了。”广西自贸区泰先达国际物流有限

公司副总经理方子政感慨地说。

方子政从 2014 年开始在友谊关口岸

从事代理报关工作。2020 年,他和朋友成

立泰先达物流公司,主要开展进出口代理

报关、仓储物流等业务。他对友谊关口岸

通关机制不断创新、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

有着切身感受。

“以前,司机通关需要填写车辆查验

单,再去边检盖章。现在,录指纹、刷脸、刷

通行证,不到一分钟就可以通关了。”方子

政说,友谊关口岸一天比一天热闹,公司从

口岸经济发展中受益,月均代理报关进出

口车辆200~300辆。

作为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

道,近年来,友谊关口岸不断推进通关便利

化改革,率先在全国沿边口岸实行海关、边

检等部门业务“多卡合一”通关模式,车辆

通行时间从 5 分钟缩减至 30 秒,口岸货物

进出口实现海关提前审结。

“目前,友谊关口岸单日通行能力从

800 车/天提升到 1300 车/天。”友谊关海关

物流监控科科长赵京京表示,友谊关海关

长期将保通保畅作为工作重点,依托智慧

物流管控平台,对跨境车辆在口岸的 15 个

环节实现精准管控,保障车辆行驶在最优

物流线路上,并快速通关。

2023 年 9 月 ,中 越 首 个 跨 境 智 慧 口

岸——中越智慧口岸(友谊关—友谊)开工

建设,基于卫星导航和 5G 技术,辅以跨境

物流信息交互对接的智慧指挥调度平台,

口岸建成后,可实现货物 24小时全天候通

关。

随着口岸的日新月异,崇左还把政策

优势、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利用边民

每人每天 8000 元互市贸易商品免税政策,

依托全市 14 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和线上交

易平台,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带动边民

增收致富。同时,深入实施“百企入边”行

动,推进更多互市贸易加工企业落地发展,

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我在合作社主要负责边贸互市申报,

通过我们合作社申报的车辆每个月有 100

辆左右。”凭祥市柳盛边贸农业专业合作社

申报代表卢海兰说,本地有不少像她一样

的边民,通过参与互市贸易、边贸运输、货

物装卸等解决了就业,生活越过越好了。

在凭祥产业园(石夏片区),广西凭祥

生和堂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尝到了“边民互

市+落地加工”模式带来的甜头。“我们委托

当地的合作社从越南购进价廉质优的凉粉

草原料,入境后直接运到厂区,加工成仙草

汁、仙草冻等产品,节约了不少采购成本。”

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李治龙说,2023 年公

司销售额约6500万元。

凭祥产业园是国家重点推进的广西

4 个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崇左不断

完善开发开放平台体系、抢抓 RCEP 红利、

支撑外贸发展的重要抓手。区域内叠加的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广西凭祥综合

保税区、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国家级开发开放平

台,助力园区成为探索创新企业税费制度

改革、加工企业进出口商品监管和运输便

利的有效载体。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以

东盟特色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电子

科技、智能机电等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们将抢抓国家加大沿边开发开放

机遇,大力推进口岸振兴,加快推进‘百企

入边’行动,逐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推动发

展的强大动能。”崇左市外事和商务口岸局

副局长胡伯麟表示。

在凭祥产业园果蔬速冻及干椰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清洗刚收购回来的百香果。

李雪群/摄

43

第46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时政热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良法善治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本刊记者/李致维 通讯员/覃干义

营商环境一直被认为是地方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好的营商环境引得

来企业、留得住企业、做得活企业。2023年

以来,广西接连印发《广西提质增效优化营

商环境若干措施》《2023 年广西优化营商

环境工作要点》《关于全区政法机关优化

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为持续对标一流水平打造市场化法

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区高质量发

展指明了方向。

2023年12月4—8日,记者参加自治区

党委政法委组织的“新时代、新征程、新伟

业——法治化营商环境看广西”采访活动,

深入走访多个市县,倾听企业心声、实探政

法机关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成效。

审批解纷高速高效

企业要发展,必须把握生产经营中的

每分每秒,而政法机关更需要在助企便企

惠企上“分秒必争”。

“办事效率高!点赞!”“办事不用来回

跑,太方便了!”翻开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

管理大厅里的意见簿,字里行间满是办事

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3年9月8日深夜,南宁市公安局出

入境管理支队接到广西某重点工程机械设

备制造公司紧急求助,公司两名临时外派

出国的高级技术工程师因护照过期,无法

办理签证,如不能按时出境,将对公司生产

经营造成极大影响。接警后,民警们连夜

行动,一边安慰焦急的办事人员,一边按照

出入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收集、整

合出境人员材料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助

办理。第二天上午,公司两名高级技术工

程师顺利办结出境业务。

便利商务人员出境是广西优化营商环

境的重点。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

一大队指导员徐芳介绍,南宁市对有办理

出入境证件业务需求的企业实施“绿名单”

制度,对出境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人员办理护照时限由法定 15日内提速至 5

个工作日,对从事边境贸易的人员办理出

入境通行证时限由法定15日内提速至5个

工作日。

采访中,贵港某银行资产保全部主管

吴东衡多次点赞港北区人民法院的办案效

率。吴东衡告诉记者,港北区人民法院上

线的一款文书批量制作软件帮了自己的大

忙。“月底立案,次月中旬结案,速度快还不

会‘处处设卡’,帮助我们追回了不少欠

款!”吴东衡满意地说。

文书批量制作软件是港北区人民法院

得以高效审结案件的“法宝”之一,立案庭

副庭长陈拥静介绍,软件将案件数据信息

和固定文书模板批量制成法律文书,成功

实现合并审理大批量系列案件和一键制作

生成裁判文书。与此同时,法院还将软件

分享给涉诉企业,共同推进集约化、要素

化、智能化审判模式。在新的审判模式下,

港北区人民法院系列案审判小组 2023 年

审理的1447件案件,预计只需开庭14次就

能完成庭审任务,审判效率显著提高。

助企纾困精准有力

时值 2023 年岁末,冬日的朝阳为北海

市某商业广场镀上了一层金色外衣。民众

在广场上维权声讨的一幕早已淡出人们的

记忆,眼前只有鳞次栉比的商业街铺,小区

居民三五成群跳着广场舞,祥和的气氛与

之前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自 2008 年起,北海市某房地产公司连

续遭受项目停工、资金链断裂、房产无法办

理不动产权证等多重打击,一时间公司危

机重重。

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接案后,迅速确

钦州市公安局港区

分局民警为采访团成员

介绍“一企一警务助理”

工作机制。 李致维/摄

44

第47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定以法治力量走破产重整程序的办案思

路。然而,申请破产重整后如何解决购房

者办证问题?如何盘活项目?面对一座座

“大山”,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先依法将用

于出让金缴纳的投资款列为共益债务,解

决了投资人的出资顾虑。之后,启动府院

联动机制,与北海市政府在欠缴的 1315 万

元土地出让金上达成“证缴分离”方案。最

终,仅用 33 天就完成了项目交房办证的启

动程序,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办证难题。

“盘活项目,先要让周边‘活起来’,商

家看到希望才会进驻。”北海市中级人民

法院民二庭庭长、一级法官叶萍告诉记者,

办理此案期间,法院多次联合广西房地产

业协会和管理人召开“盘活思路”论证会。

2023 年 6 月 25 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裁

定批准该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破产重整

程序,使公司实现“涅槃重生”。记者走访

公司项目 1号楼时发现,美豪丽致酒店、宜

尚酒店等多家酒店正投入建设,一处一站

式海滨城市商业中心即将形成。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中小微企业涉案违法后,不可避免地会长

期停产停工,而检察机关根据企业负责人

认罪认罚和采取补救挽损措施的情况合

理适用合规考察制度,一定程度上能够避

免出现“案子判了,公司垮了”的问题。

走进北海市某矿产品加工公司工地,

一台台挖机、运输车开足马力,生产线上工

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感谢检察机关

对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完善公

司管理制度,堵住风险漏洞。”公司负责人

李某感慨地说。

此前,李某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

票罪被抓获,检察机关了解到李某经营的

公司仍有发展前景,随即根据合规文件相

关规定,启动简式合规考察。两个月后,李

某的公司皆能提供进货台账、增值税发票

等证明材料,顺利通过考察,消除了犯罪的

负面影响。

这是政法机关“治罪”与“治理”并重的

有效实践,也成为以法治力量激发市场活

力,让企业“解困松绑再出发”的经典样板。

护企为民安心暖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踏入贵港市平南县的(贵港)纺织服装

时尚新区,60.58 平方公里的开放式园区

里,各类纺织面料公司星罗棋布,衣服种类

一应俱全。

“广州、深圳的老板纷纷来平南投资开

厂,一是看中资源,二是看中环境。”广西

世纺集团总经理余仕强介绍,得益于园区

政法服务工作站细心周到的服务,集团存

放在园区的大量纺织生产原料,5年来保持

着“零失窃”的纪录。

在玉林市福绵区“福企”一站式多元解

纷工作站里,一面面红色锦旗是福绵法庭

着力护企利民的“军功章”。欠薪问题是治

理营商环境问题中必须“啃”下的一块“硬

骨头”。听闻记者来访,农民工代表罗某来

到现场表达感激之情:“感谢法官想方设法

帮我们追回100多万元的工资,工友们终于

可以过个好年了。”

“一企一警务助理”是钦州市公安局港

区分局持续优化自贸区钦州港片区营商环

境创新推出的工作机制。辛疆是钦州港片

区某钢结构公司的警务助理,年纪尚轻的

他已是治安联防、矛盾联调的行家里手。

2022年12月,某公司发生空调被窃案件,损

失170余台空调,他与港区派出所民警密切

联动,仅在一周内就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

案,如数追回失窃空调。记者了解到,2023

年以来,通过“一企一警务助理”机制,钦州市

公安局港区分局共立涉企案件28起,破案23

起,破案率达82.14%,追赃挽损近千万元。

近年来,为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全区政法机关在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激

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上狠下功夫:加快实现

治安、交管、出入境等事项“一窗通办”“跨省

通办”,逐步实现出入境助企服务“一件事”

集成服务;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

政调解等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

诉源治理,力争实现涉企业纠纷案件审限内

结案率达 95% 以上,同时通过检察建议、司

法建议、第三方监管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

承诺、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在涉企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方面,

自治区司法厅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

动,复议纠正错误的涉企行政案件,2023年

为企业挽回损失 720 万余元,有效维护各

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面对企业群众多样

化的法律诉求,全区各政法单位为企业提

供多样化、多层次执法司法产品;加强法律

援助工作,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

动 943 场,为 33398 人提供法律咨询,办理

法律援助案件 22745 件,其中涉农民工案

件10986件,占比达48%。

法治赋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底气更足。

截至2023年11月,广西实有市场主体已达

433.69 万户,对比 2012 年年初增长近 300

万户,市场主体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是市

场经济活力与动力的直观体现。

推动构建透明、规范、合法、公正的法

治化营商环境,势必是一场持久战、攻坚

战。新年已至,全区政法机关将持续推出

系列举措,让企业群众关心的事能办好办,

让企业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优化的速度、

玉林市福绵区“福企”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站里挂满企业、群众送来的锦旗。 李致维/摄 力度与温度。

45

第48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全面深化清廉广西建设

时政热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责编/覃 妮

嵌入式监督保障惠民资金到群众手中

□文/廖添慧 欧仕禧

“高龄补贴已经打到‘一卡通’账号,您

收到了吗?”2023年 11月,贺州市钟山县纪

委监委派驻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联合县

民政局组成监督检查组,到钟山镇榕马村

村民欧江章家里,了解通过“一卡通”发放

高龄补贴落实情况。

此前,钟山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委组织

部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县

民政局存在高龄补贴发放进度缓慢的问

题。经深入调查,纪检监察组发现症结在

于民政和卫健部门机构职能改革后,人员配

备不到位,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随后,

纪检监察组向县民政局发出监察建议书,要

求尽快疏通难点堵点,落实限时整改。

县民政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加强与

全县12个乡镇的联动配合,开展20天的集

中攻坚,把 2023 年前三季度的高龄补贴全

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位;同时,积极与县

人社局联动配合,落实专人每月利用广西

数智人社系统比对高龄老人生存认证信

息,确保精准高效发放高龄补贴。

此外,贺州市纪委监委派驻市财政局

纪检监察组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管理疑点问题,通过“组组联动”

“组地联动”等模式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有

关职能部门对“一卡通”系统上千条疑似问

题进行核查,并分类分项进行整改。

2023 年以来,贺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

关聚焦全面深化清廉贺州建设,持续擦亮

派驻“探头”,发挥嵌入式监督优势,把严明

纪律贯穿于惠民惠农资金的日常管理使用

各环节,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行业监

管职责,为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落细提供坚

强保障。与一般监督不同的是,嵌入式监

督是深度参与其中的近距离监督,纪检监

察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熟悉驻在部门和综合

监督部门业务的优势,精准发现问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

资金拨付使用管理,事关脱贫户、监测户等

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后评

估工作的重要内容。

10 月 13 日是平桂区 2023 年最后一批

产业奖补资金申报截止日期,陆续有群众

和帮扶联系人反映,由于农作物生长周期

未达到奖补标准或未走完公示审核程序

等,一些符合条件的产业奖补未能在规定

时间内完成申报。于是,平桂区纪委监委

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对产业奖补

申报工作进行嵌入式跟进监督,督促农业

农村局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制定有效措施

解决问题。

平桂区农业农村局立即联合区乡村振

兴指挥部产业发展专责小组,通过实地走

访、访帮扶联系人等摸清实情后,将最后一

批产业奖补申报截止日期延长至当年12月

31日,并加大宣传力度,压紧压实各级各部

门责任,对符合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应补

尽补。截至 2023 年 12 月 25 日,平桂区产

业奖补资金发放到户合计2629.98万元,惠

及9736户。

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生活补助,是党和国家关爱少年儿童、

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惠民政策。

2023 年 5 月,平桂区纪委监委派驻区

教科局纪检监察组对教育资金管理使用情

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注意到区学生资助

管理办公室有 3笔存疑的转账记录。转账

记录显示,2023 年 2 月 10 日至 14 日,平桂

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对公账户将 80 万

元分 3笔转账至该办公室副主任黎某某的

个人账户。

发现问题后,纪检监察组及时向平桂

区教科局反馈情况,要求进一步核实和及

时处置,并会同教科局领导与黎某某谈话。

当问及存疑的 3 笔转账记录,黎某某或支

支吾吾或低头不语,谈话人员向其讲清纪

律要求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黎某某

承认挪用学生资助结余资金的违纪违法行

为,并被立案调查。

针对学生资助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

题,纪检监察组督促平桂区教科局举一反

三,聚焦教育系统资金运行管理,进一步完

善规章制度,在教育系统开展财务规范化

管理大排查大整顿,加强教育资金的日常

监督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

制度管人管财管事。

贺州市八步区纪检监察干部到莲塘镇仁冲村了解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提升以工代赈项目

资金落实情况。 廖添慧/摄

46

第49页

2024年第1期 当代广西

责编/李佳颖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政热点

念好山苍子的“生意经”

□文/田 丰 李亚丽

冬日的桂林市灌阳县山苍子种植示范

基地,满眼的山苍子蔓延开来,浓浓的绿意

与聚居点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

画卷。

“以前村里这片山林都是一些杂树杂

草,山路难行,大家都停留在零零散散种点

农作物和林木上,生产效益低下,很难满足

生活的需要。”新街镇葛洞村党总支书记

邓根新介绍。

2022年,新街镇开始种植山苍子,念起

了山苍子的“生意经”。温暖湿润的亚热带

季风气候和广阔的林地资源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生长条件,然而这里土地比较零散,无

法开展机械化作业,如何让“小地”变“大

地”,成为横亘在产业发展中的一道难题。

经过前期 10 余次实地调研和座谈研

究,新街镇探索实施“整村土地流转”发展

模式,鼓励和支持葛洞、龙云、龙炼3个村将

闲置林地进行流转集中管理,提升规模化

经营水平。通过“一个堂屋亲属、一个家族

堂亲、一个堂口住户”的亲属邻里关系,理

顺群众“朋友圈”,开展整村土地流转宣传

动员工作。短短 3 个月,新街镇就盘活了

3个村的集体林场和闲置土地5000余亩。

土地已就绪,就等着企业进驻。“我们

这个项目从实施到落地,当地党委、政府给

了很多的政策扶持,不仅把山苍子种植及

精深加工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

大项目,推动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对我公司

授信了6亿元,还将山苍子种植列入灌阳县

产业奖补类型,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到项目

中来。”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伍

有富说。

2023 年以来,新街镇全面落实产业帮

扶,对山苍子产业基地发放奖补资金190余

万元,投入132.3万余元帮助葛洞村山苍子

核心示范区完善了道路、水池等基础设施,

为后续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好后,新街镇充分发挥党员示

范带动作用,以老带新、强带弱、富带贫等

方式推动产业发展,采取聘请周边村脱贫

户到项目点务工的形式,提供平整土地、育

苗、种植、除草等 50 余个岗位,为农户增收

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方便,只能

做点零工,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在这里打

工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今年上半年赚

了1万多块钱,收入比去年多了好多呢!”龙

炼村村民曾念学正忙着施肥、育苗,如今的

好生活让他觉得特有奔头。

要持续发挥项目的带富能力,产品质

量是关键。为此新街镇与科研机构合作,

开展技术培训和研发,提高山苍子的产量

和品质,并逐步培养起一批种植大户、科技

能手,形成一人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自从引进山苍子项目以来,单单是土

地租赁,村集体就增收26万多元。2023年,

我们商定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给每

位村民发放了300元的分红,村民们看到实

实在在的收益后,咱们村干部讲句话都比

以前管用了。”邓根新乐开了花。

为进一步提高山苍子的知名度,新街

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灌阳县“二月八”农具

节、“二月二”龙抬头等农产品展览会和民

俗展示活动,向公众介绍山苍子的特点和

用途。同时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

拓宽山苍子后续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 2022 年开始,我们就致力于加快

推进山苍子种植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力

争山苍子原料基地连片种植面积达1万亩,

辐射带动农户新种植 3000 余亩,并将山苍

子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经济、文

化、生态等多重效益的统一,为乡村振兴注

入新动力。”新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伟

表示。

目前,灌阳县共有包括新街镇葛洞

村、龙云村在内的 6 个村投入村集体资金

250 万元发展山苍子产业,每年村集体经

济共增收 15 万余元入股分红,示范带动全

县 908 户农户种植。接下来,新街镇将持

续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

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将山林

间不起眼的“野果果”,培育成为助推乡村

振兴的“金果果”,聚力打造“中国山苍子

灌阳县新街镇葛洞村村民在山苍子育苗基地务工。 李亚丽/摄 之乡”。

47

第50页

当代广西 2024年第1期

时政热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方寸“小庭院” 致富“大经济”

□本刊记者/邱 烜 通讯员/廖晨言 韦 洁 李湘湘 岑秀杯

时序进入2023年12月,百色市德保县

城关镇云梯村的村民覃孟璇就忙着采收庭

院里的脐橙。两年前,他在房前屋后种了

脐橙,并在春秋两季间种蔬菜,一年下来可

以增加1万元以上的收入。

方寸“小庭院”,致富“聚宝盆”。近年

来,广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引导农户

对自家庭院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庭院经济。

如今,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风景秀丽的

农家庭院尽现眼底,瓜果之香令人沉醉,它

们不仅构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致,还成了乡

亲们致富的“新摇篮”。

“种”出好“钱景”

冬日的瑶乡寒气袭人,但来宾市金秀

瑶族自治县长垌乡滴水村的村民罗吉英一

早就到庭院里摘了一篓树叶——“拉瓜嘟

呜”回来。这是她为即将要到她家开展研

学的学生们准备的教学材料,他们要共同

制作广西“非遗”美食“神仙豆腐”。

几年前,罗吉英把自家院落改造成一

个乡村生态农庄,以瑶家土菜招待各地游

客,“拉瓜嘟呜”自然是菜中一味。随着滴水

村陆续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自治区

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并入选自治区研学旅

游路线、来宾市乡村旅游推荐路线,罗吉英

的“小庭院”迎来了天南地北的客人,创造

了“大收益”。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金秀

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本

地特色资源,发展种养产业,多渠道增加收

入,实现就地就业创业。

为响应这一号召,在金秀镇六段村,瑶

族同胞苏西将闲置的“方寸地”利用起来,

六段村整村搬迁后,他将自家老房子改造

成茶叶加工作坊。

“我家种有十多亩茶树,除了加工自

己的茶叶,还收购村民的茶叶,不然不够

卖。”苏西介绍,每年仅茶叶就能卖出约

1000公斤,收入十万元左右。

“百花齐放”的庭院种养,不仅富了农

家,还扮靓了乡村。

在忠良乡巴勒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

三角梅、古松、君子兰等盆景别致雅观,处

处充满生趣。“把自己的院子收拾打扮好,

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农村环境、丰富生活,

还可以通过向游客开放居住、接待餐饮来

增加收入。”村民邱安兰说。

房前屋后,果树环绕,稻香鱼肥,户户

有项目,家家有收益……如今,庭院正承载

着金秀大瑶山各族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

贺 州 市 钟 山 县

荷塘村引进“荷塘匠

人部落”民居改造项

目,吸引游客前来观

光旅游。 李湘湘/摄

4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