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
答案与解析[百题大过关 高考地理·基础选择百题(修订版)]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考点1 经纬网与地图
001 1. B 2. C 解析:本组题以“点亮中国”的宫灯设计为载体,考查区域认知、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和比例尺
的概念。第1题,我国南北距离约为5 500千米=550 000 000厘米,地图上距离为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 ∶ 550 000 000 ≈1 ∶
18 300 000,即甲图所示地图中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8 300 000厘米=183千米,选项中与此最近的数值是200千米。故选B。
第2题,从乙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南沿海,珠海和深圳属于经济特区、香港和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四地经济都很发达,图中
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该区域位于东南沿海,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该区域水域广阔,河
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也即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
流动行为,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人口流动不等于人口迁移,该区域人口迁移频繁的表述不准确。故选C。
002 1. D 2. C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经纬网的特点、方向判断和最短航线,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第1
题,读图可知,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正东方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
小;在乙点时(与纬线平行)达到最小;同理,在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行方向与纬线夹角逐渐增大,单位时间飞过的纬度差变
大。故选D。第2题,由题意可知,飞机的飞行轨迹为大圆圆周,图中甲、丙两地同位于北半球,且经度差小于180°,所以二者
之间最近距离应为凸向北极附近的劣弧弧长(接近晨昏线形状),所以飞机在甲—乙—丙间飞行时,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
后向东南飞。故选C。
003 1. D 2. A 解析:本组题以黄土高原特色民居地坑院为背景,考查地形对地坑院选址的影响,以及地坑院作为
“民居史上活化石”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第1题,据图a可知,地坑院村落
是建造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图b中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甲地东北为沟谷,而其位于沟谷顶
部,因水土流失容易导致地坑院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乙、丙两地,等高线密集,平地小,或坡度大,周围地形崎岖,不
符合地坑院村落建造条件。故选D。第2题,地坑院作为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有选择性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不仅可以筹集
资金加强对地坑院的保护,而且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由于地坑院数量多,有的已废弃,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适合进
行完整保护。同时,地坑院用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也不适合推广建造。故选A。
004 1. B 2. D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及堰塞湖溢洪道开挖问题。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等高
距为30米,故堰塞体上游一侧的水位在3 160 ~ 3 190米,下游一侧的水位在3 070 ~ 3 100米,水位差60 ~ 120米。故选B。第
2题,溢洪道筑在水坝的一侧,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堰塞体被毁坏。图示开挖溢洪
道岸坡堰塞体有凸向堰塞湖的“丁字坝”,易于控制河水流量;地势、坡度和土石不是选择在此处开挖溢洪道的主要理由。故
选D。
005 1. A 2. A 解析:第1题,本题以珠峰“魔鬼营地”为背景,考查不同地形部位的空气流通状况,难度较大。从
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
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选A。第2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日出日落时间的影响,难度较大。
由题干可知,该日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地方时
为5 : 08,日落时间为18 : 52。珠峰与温州纬度相近,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时44分,珠峰经度为87°E,因此珠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