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发布时间:2023-6-2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1601  白财神像北京  清乾隆铜镀金  高 7.5 厘米RMB: 无底价这尊乾隆宫廷的白财神应该是市场流通中最为精美体量最小的一尊,白财神我们见的虽多,但是如此级别如此体量如此精工的,可谓是无人望其项背,能把一尊白财神做的如此小巧精细,可想而知他在同类造像中的地位。在宫廷造像中,财神类造像能做到如此,您不仅要有足够的财富同样还要有相当的福报,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这样的财神错过就不会再有第二尊。供奉即招财,非常少见的白财神题材,整体尺寸适合随身,工艺精湛极致,金水厚足,保存完好,神韵俱佳,细观,动势更是张力十足!!这样的财神非常适合做生意的朋友请回去供奉。白财神乃水财神,又名白宝藏王,乃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现,藏密中的五路财神护法之一,因为他以龙为坐骑,所以又称骑龙布禄金刚!市面上此题材的唐卡和造像非常少见,真的比黑财神、黄财神等要少的多,十分珍贵!本尊白财神具一面二臂三目,头戴宝冠,顶发如愤怒的火焰般上扬,丝缕可见!身形壮硕,比例精准,周身以天衣绸裙、珠宝璎珞为饰,坐下以龙为骑,莲花月轮为座,双腿以游戏姿坐于碧龙背上。龙有四脚,首尾高高翘起,动态看似张牙舞爪,但仔细观琢,本件造像对瑞... [收起]
[展开]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备国家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中贸圣佳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17层,并在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日本及北美多地区设有办事处。
文本内容
第3页

1601  白财神像

北京  清乾隆

铜镀金  高 7.5 厘米

RMB: 无底价

这尊乾隆宫廷的白财神应该是市场流通中最为精美体量最小的一尊,白财神我们见的虽多,但是如此级别如此体量

如此精工的,可谓是无人望其项背,能把一尊白财神做的如此小巧精细,可想而知他在同类造像中的地位。在宫廷

造像中,财神类造像能做到如此,您不仅要有足够的财富同样还要有相当的福报,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这样的财神

错过就不会再有第二尊。供奉即招财,非常少见的白财神题材,整体尺寸适合随身,工艺精湛极致,金水厚足,保

存完好,神韵俱佳,细观,动势更是张力十足!!这样的财神非常适合做生意的朋友请回去供奉。白财神乃水财神,

又名白宝藏王,乃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现,藏密中的五路财神护法之一,因为他以龙为坐骑,所以又称骑龙布禄

金刚!市面上此题材的唐卡和造像非常少见,真的比黑财神、黄财神等要少的多,十分珍贵!

本尊白财神具一面二臂三目,头戴宝冠,顶发如愤怒的火焰般上扬,丝缕可见!身形壮硕,比例精准,周身以天衣绸裙、

珠宝璎珞为饰,坐下以龙为骑,莲花月轮为座,双腿以游戏姿坐于碧龙背上。龙有四脚,首尾高高翘起,动态看似

张牙舞爪,但仔细观琢,本件造像对瑞龙的刻画却是精雕细琢,龙鳞排列有序,细节做得十分到位,因为龙能入海,

在龙宫中又有摩尼宝珠及各穘人间罕有的宝贝,但以龙为骑也表示解除自我和他人的一切贫穷之苦,使众生富裕。

整件造像体态柔美,细节处理也是精雕细琢,线条流畅,比例适中,表面金水更是厚足绚丽,仿佛整体贯穿着一种

难以言表的贵气!整观无论体魄、动态、工艺都很棒,为一件少有的白财神题材的精品佳作!白财神法专为修行人

资财具足,功德甚大,以修法者能否发菩提心为前提,行者当以观世音菩萨之大悲心为本,常行无相布施,照顾贫

苦大众,自然如愿成就!

第4页

1602  上师像

西藏  14 世纪

合金铜  嵌银  高 7.2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造像为上师像额际高广,面庞圆润,双目嵌银,工艺

复杂,显得炯炯有神。嘴角微微上扬,面含微笑。身着藏

式僧衣,袈裟、坎肩,外披大氅,双手于腹部作禅定印,

结金刚跏趺坐于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此尊造像是一尊随

身造像,包浆莹润,具有百年磨损,十分殊圣。匠师通过

对发际线、眼角线条以及嘴角的精道刻画,生动地呈现了

上师的面部特征及其通达了悟的心境和性格特点,使观者

产生亲切之感,是西藏上师造像中的经典之作。

1603  唐东杰布像

西藏  16 世纪

合金铜  高 6.3 厘米

RMB: 无底价

参阅

此尊大成就者像应为古印度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像,铜铸镀

金,属于西藏地区造像,面部生动写实,慈眉善目,神态

安详,下颌蓄短须,面相极具亲和力。耳戴双环耳珰,肩

胸宽厚,身着汉衣,衣纹褶皱清晰,双手抚膝,铺兽皮的

莲座全跏趺坐姿。唐东杰布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的高僧,

也是藏戏的鼻祖。据说,大师因看到藏族民众交通不便,

就组织了七位年轻姐妹在藏区表演戏剧筹集修桥资金,最

终为民众修建了数十座铁索桥,被藏族民众赞誉为“铁桥

活佛”。

参阅:2019 年国内春季拍卖会,lot0766,18/19 世纪“唐

东杰布”,高 6 厘米,RMB 89,700

第5页

1604  妙音佛母像

尼泊尔  17 世纪

铜镀金  高 16 厘米

RMB: 无底价

纪录: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妙音佛母(梵文 Saraswati,藏文 Yangchenma)也称“妙音天女”,是一位示现女相的智慧本尊。在所有女性本尊中,

度母极其著名。度母有着众多的化身,如长寿度母、事业度母、赐财度母、忿怒除障度母、救苦度母及智慧度母等

21 位。赐财度母之单独现相为财续佛母,忿怒除障度母之单独现相为吉祥天母护法而智慧度母之单独现相为妙音佛

母。由于他是赐予各种智慧及文艺才能的本尊,所以在西藏,凡学习或从事梵文、艺术、文学、书法、音乐、工巧、

著作及辩论的人,修持此法门都会得到极大的加持。修持此本尊,若完成足够的心咒念诵观修,会增长不可思议的

敏捷智慧。此尊妙音佛母像造型华丽,游戏坐于莲台之上,左腿盘坐,右腿前伸,脚下踩一置于莲花上的净瓶,上

身略向左倾,姿态婀娜动人,手抱琵琶(已失)。面相圆润,胸脯刻画含蓄,上身袒露,以披帛,璎珞为饰,周身

饰品庄严多处嵌有绿松石,诠释了尼泊尔造像的瑰丽与动人。佛母面容清丽,神态安静平和,头冠、璎珞等细节部

分显得极具装饰效果,使得作品整体具备富丽堂皇的视觉感受。造像腰身婀娜,胸部坚挺,肢体则恰如妙龄女子般

颀长柔软,四只手臂自身侧次第探出,在显得充满张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印衬出女性丰腴性感的躯体之美。身后衬

有高浮雕葫芦型炎焰状背光,下承双层束腰莲座,上下分体铸造,在束腰处嵌合为一体,莲瓣细瘦挺拔,莲座面上

錾刻有印度梵文题记。

第6页

1605  无量寿佛像

北京  清乾隆

铜镀金  高 10.5 厘米

RMB: 无底价

无量寿佛是藏传佛教信仰中极为重要的神明,能满足现世人间众生对于福寿绵长的追求,亦能引接众生在死后超脱

轮回之苦,前往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都祈望健康与长寿,因此无量寿佛作为西

方净土阿弥陀佛的另一种身形,备受推崇。清代宫廷造的无量寿佛,拥有尊贵的气派,鬼斧神工的铸造技艺,登峰

造极的鎏金光泽,把佛教造像的华美瑰丽推向高潮。当时为了达成观瞻、供奉的修行,金铜造像艺术盛行,资财雄

厚的大清帝国,开创了独有的清皇气度。本尊美轮美奂的无量寿佛即是此时期的精品造像。

本尊无量寿佛原封底,罕见整像满工,束高髻,头戴五叶宝冠,面相饱满俊朗,双眉上翘,双目俯视,似在时时注

视着芸芸众生,耳垂花珰束发披肩,胸部肌肉丰满圆润,匀称有力,腹肌饱满,腰肢柔和,体态均称,造型优美,

上身环绕的精美璎珞星罗云布,与佛陀宁静的表情相得益彰,下身着长裙,衣薄贴体,裙褶自然流畅。双手禅定,

全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上,莲花秀长而饱满,制作非常精致。整尊比例刻画准确,铜质细腻,通体鎏金,金色亮灿,

工艺精湛,雍容华贵且全身罕见满工,呈现出清宫廷造像高超的技艺,实属不易,如此之精品,值得珍藏!

第7页

1606  上师像

西藏  14 世纪

合金铜  高 9 厘米

RMB: 30,000-60,000

纪录:中国嘉德2014年秋季拍卖会

此尊上师像半跏趺坐于仰莲花台之上,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身着僧坎、僧裙及袒右式袈裟,双肩披僧氅。

衲衣的衣纹厚重流畅,颇具层次感,一只脚伸半露于袈裟外,颇为生动。面容方阔,嘴唇微丰,双眉相连。上师座

下是单层仰莲台,莲台下是装饰精美的方形须弥台座,台座刻有两背对而立的狮子,并与坎衣袈裟上均阴刻有简洁

的梅花纹。整体造型大方,形象生动,且极具细节趣味,不仅生动塑造出其作为宗教领袖的坚毅性格及高僧身份,

还展现了西藏匠师金铜造像的高超工艺水平。纵观整像风格应为喜马拉雅艺术鼎盛时期造像,铜质精细,包浆圆润,

非常难得。

第8页

1607  金刚亥母像

西藏  15 世纪

合金铜  嵌宝石  高 12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金刚亥母像头戴五骷髅冠,五官端庄秀美,面生三目,呈寂忿相。全身佩挂璎珞钏环等饰物,袒胸露腹,丰乳细腰,

扭动纤腰,肌肉质感塑造准确,呈左展姿而立,左臂曲肘上扬,手托嘎巴拉碗,右手持钺刀,单腿着地,姿态轻盈

生动。下承覆式莲台,上部饰硕大联珠纹一周,下部为规整饱满的覆莲瓣。整像躯体造型准确,体态优美,肌肉丰满,

动感强烈,充分表现了金刚亥母降妖伏魔的威猛气势。

第9页

1608  无量寿佛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6-1796 年)

铜泥金  高 21 厘米

RMB: 150,000-200,000

此尊无量寿佛造像发髻高耸,耳下垂圆环。面相方圆,长眉细目。腰部紧收,

躯体柔软。上身饰项圈,手部有钏镯装饰,双手置腹前结禅定印,结跏

跌坐于镂空须弥座上,为标准乾隆宫廷样式。市场上常见的此款无量寿

佛背光多遗失,此尊背光为原配。无量寿佛是既能满足现世众生对于寿

命绵长的追求,又能接引善良众生死后超脱轮回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参阅:首都博物馆藏 清代 无量寿佛像两尊 参阅

第10页

1609  绿度母像

西藏  15 世纪

铜镀金  嵌宝石  高 15.6 厘米

RMB: 60,000-80,000

纪录: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卖会

绿度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受尊崇的女性神祇之一,其信仰在多个地区广为流行。

此尊绿度母像通体镀金,头戴五叶花冠,双耳饰有团花耳饰,脸庞偏瘦削,弯眉细目,容貌秀美,神态慈和,方形白毫,

眉目嘴唇部位有明显印度风格痕迹,面部白毫和曲线柔美的腰身又具备尼泊尔风格,多种风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突出了高超的造像手法。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右手置膝上施与愿印,双手各牵一束莲茎,莲茎顺臂而上,于肩侧吐

蕊盛开,造型优美,衬托出度母的娇美与圣洁。手足戴有钏镯,周身严饰璎珞并在凹槽内嵌满松石,显得格外华美

尊贵。下身着贴体薄裙,质地轻盈柔软。左腿横盘,右腿脚踏一茎仰莲,半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束腰仰覆式莲花座,

莲瓣饱满宽大,制作精美规整。整像造型精巧,装饰华丽,人物生动,技艺高超,堪称 15 世纪藏中地区的造像精品。

第11页

1610  上乐金刚像

北京  清乾隆

铜镀金  高 17 厘米

RMB: 80,000-120,000

上乐金刚是藏密中瑜伽部的母续本尊,也是藏密四大派共修的本尊。其艺术形象复杂,共有七十二种身相。此尊上

乐金刚像,头戴三骷髅冠,四面十二臂,面相方圆端正,神态威严,四面分别代表增益、息灾、敬爱、降伏四种事

业和功德,每面三眼,象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舍一切有情众生。主臂双手以金刚吽迦罗印握持金刚铃和金

刚杵,并交臂怀抱金刚亥母,象征悲智双运。其余各手伸向两侧,手中持斧、钺刀、戟、骷髅杖、金刚索、金刚钩、

人头等法器。右展立姿于莲花座之上,足踏黑夜女神和威罗瓦。项挂五十人颅鬘,表佛教全部经典。腰围虎皮,璎

珞繁缛细密,制作精当。所拥明妃金刚亥母,头戴骷髅冠,右手拿金刚杵,左手托着颅碗,双腿夹盘于主尊腰间。

下承单层覆式莲花座,莲瓣扁平宽大。整尊造像体型高大,造型优美,巧夺天工,金色浓郁,是清代乾隆时期北京

地区汉藏佛教造像中的精品,弥足珍贵。

第12页

1611  绿度母像

西藏  扎什伦布寺风格  17 世纪

铜镀金  高 12.5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绿度母坐像,面容温润祥和,眉目清秀,缯带呈卷云状飘逸上扬,发髻高耸,双耳坠为饰的耳环,

非常罕见,肩搭帔帛,两缕秀发垂于两肩。右手结与愿印,表满足众生愿望,袒露上身,斜披络腋,胸

前佩戴璎珞、项链,臂着连珠纹臂钏,隆乳细腰。右脚踏一莲花坐于仰覆莲座,身姿微微扭动,动感十

足,满身装饰繁复,度母身姿传韵,线条优美,两侧飞舞的飘带增添了动感的韵律。莲瓣秀长饱满,坚

挺有力绕台一周,上下对称,分布均匀,具平衡大气之美,为典型的扎什伦布寺风格造像。这尊绿度母

像整体造型优美、姿态生动,细部装饰富丽堂皇,精益求精,刻画入微,给人以尊贵华美之感。姿态自

在而超逸,躯体充满了动人的柔和感与生命力;金光灿灿,鎏金厚重,华贵无比,把度母凸显的更加典

雅端庄,这是一尊艺术性非常到位的造像,适合供奉收藏。

扎什伦布寺内长期大量的艺术创作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工艺水平与艺术素养的提高,一些手工作坊在其周

边逐渐形成,扎什伦布寺风格也随之得到发展。学术界很早就开始研究扎什伦布寺造像,在扎雅·诺

丹喜饶所著《西藏宗教艺术》中提到的西藏九种琍玛佛像就包括扎什琍玛,著名喜马拉雅艺术学者

Micheal hess 在《Buddhist Art in tibet: New insights on ancient treasures》一书中也提到了扎什琍玛;此绿

度母像端庄大气,造型优美,鎏金亮丽,用材考究,风格明确,工艺精湛,其艺术性、体量与品相均十

分出众,是件难得可贵的扎寺精品佳作,值得收藏。

第13页

1612  宗喀巴像一组

西藏  扎什伦布寺风格  17 世纪

铜镀金  高 11 厘米  高 11 厘米

RMB: 80,000-120,000

宗喀巴(1357-1419),生于青海湟中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因他倡导徒众戴黄帽,着黄衣,区别

于其它教派,因此格鲁派又俗称为黄教。宗喀巴像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常见的祖师像之一。扎什伦布寺风格,是

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一世达赖喇嘛在后藏的日喀则建立后逐渐形成的风格,特别是四世班禅大师在扎寺西边的鲁

丁地区建立了造佛厂,并吸收尼泊尔和西藏的能工巧匠。

此对扎什伦布寺风格宗喀巴像,通体镀金,金水厚足。头戴通人冠,帽耳自然垂披于两肩之上,脸庞圆润,额

头光洁饱满,眉弓成圆弧状,两腮圆鼓,微露笑意,法相庄严。双手当胸结说法印,两臂肘部各牵一株莲花,

开于左右两肩,左肩花冠处立经卷,右肩花上立宝剑,其“左经右剑”的特征与文殊菩萨的标志相同。藏密尊

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故经书与宝剑亦成为其身份的标识。内着交领式僧衣,外披袒右肩式袈裟,这是西藏僧

人的典型装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双层莲瓣,小巧尖挺。莲座置于高台须弥座之上,

三角形坐毯垂至台前。台座四周镂空雕刻向背雄狮一对,雄狮双手高举,为台座增添几分可爱。身后衬葫芦形

背光,四圈呈镂空火焰纹雕饰。整观铸像工艺精良,鎏金光泽熠熠,细部刻画写实,保存完好,极为难得。

第14页

1613  阿旺罗桑嘉措像

西藏  扎什伦布寺风格  17 世纪

铜镀金  佛高 10.7 厘米  通高 26.5 厘米

RMB: 40,000-60,000

阿旺洛桑嘉措(1617-1682)是西藏政治和宗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以“伟大的五世”闻名于世。在历史上,

阿旺洛桑嘉措是同时获得宗教与政治双重统治权的第一位喇嘛,在固始汗的帮助下确定了对西藏的统治权,使藏传

佛教格鲁派成为了西藏最有权势的教派。在拉萨,他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标志着格鲁派对西藏的集权统治

达到了巅峰。阿旺洛桑嘉措与清代朝廷亦有紧密联系。1652 年,在顺治皇帝的反复邀请下,阿旺洛桑嘉措抵达北京,

驻留于西黄寺。顺治帝加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承认了他在藏传佛教

中的领袖地位。

此尊阿旺洛桑嘉措像端坐于双层禅垫上,圆头大耳,双目圆睁,生动传神。左手结禅定印于腰际,右手结说法印于胸前。

外着长袖僧衣,右臂被衣袖包裹着,衣纹线条流畅,质地厚重,层次分明。僧氅自然地垂搭于方台之上。此像身型厚重,

流金璀璨耀眼,后配有铸造花型背光更添几分灵动与华丽。原封底更是十分殊圣难得。

第15页

1614  白度母像

西藏  14 世纪

合金铜  嵌宝石  高 12.5 厘米

RMB: 无底价

白度母 (White Tara),藏音译卓玛嘎尔姆,又称为增寿救度佛母,相传白度母为观音菩萨左眼眼泪所化,具有赐予众

生长寿的神力,救度八难的威德!

此造像整观优雅端庄,面部五官精致俏丽,温静微笑,如处子般恬静。头戴三叶花蔓宝冠,秀发后束,造型尤为典雅!

双耳坠着圆形耳珰,上身袒露,颈挂珠宝璎珞,周身佩戴铃串,宝珠璎珞遍体,满嵌宝石,细腰丰乳,如妙龄少女,

配饰随坐姿自然垂下,极为精致!下身着绸裙,衣着轻薄贴体,如丝绸般的质地触感,度母扭动的腰身,将女性的

华丽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更加凸显了女性的阴柔之美,同时也给予了整尊造像动感之美!度母双足呈金刚咖

趺坐安住于高高的莲花月轮上,莲瓣圆润有力,环绕莲台,实为精致!右手置于膝前、手掌向外结施愿印以示救助,

左手当胸、拇指与无名指结说法印,姿态优美端庄!双手中各持一朵莲枝,盛开于肩头。整像铜料细腻,做工精湛,

具一切 14 世纪风格韵味。 高耸的顶髻使人联想到早期的拉达克风格,细腻光润的肌肤的高超浇铸工艺,精雕细琢。

如此特殊四层起沿莲瓣和圆形大莲台令人回想起尼泊尔遗风。整体造型大方,形象庄严,装饰繁复,工艺独特讲究,

充分体现了 14 西藏造像的风格和工艺特点,展现了精致典雅、高贵华丽的艺术气象。此类西藏的复古造像坊间并不

多见,此像更是堪称 14 世纪西藏造像中的精品之作,此像比例协调,工艺精湛,有一种高阔、伟岸的气质,是西藏

造像艺术在长期技艺的探索下所产生的具有成熟样式的代表作品,因此无论其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无可取代,

不可多得。

第16页

1615  随身文殊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4 厘米

RMB: 60,000-80,000

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的化身,因其造型常伴有威猛的狮子,故

也称骑狮文殊。此尊文殊菩萨像,以小见大,长发及腰,衣缘錾刻

有精细花纹,衣纹线条与发丝清晰分明。造像自在坐于狮背上,右

手持经卷,左手自然搭于膝上,闲情逸致。面相方圆端正,神态安

详,现慈悲祥和之女相。上眼帘较宽,为明早期汉地造像的特征。

胸前袒露,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外披袈裟。座下青狮张嘴吐舌,

威风凛凛,动感十足。整像气质高贵狮子刻画写实生动,整尊造像

体态虽小但显得更加稳重,比例更加协调。

第19页

1616  无量寿佛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

铜镀金  嵌松石  嵌珊瑚  高 19.5 厘米

RMB: 250,000-350,000

由于无量寿佛具有增福延寿的宗教功用,历史上他在汉藏佛教中都有着广泛的信仰,而清朝帝王对无量寿佛的信仰

和崇拜尤其突出,几乎所有的清朝帝王都崇信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堪称清朝帝王崇拜的第一佛。

无量寿佛,其与阿弥陀佛二位一体,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密教认为阿弥陀佛之应化身为无量光佛,其报身

为无量寿佛。常与白度母和尊胜佛母组合,称为“长寿三尊”。可延年益寿,增长福德智能,令世间法之事业长寿。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 年- 1799 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是清朝入关之

后的第四位皇帝。清乾隆时期是宫廷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 (1758-1783),

清宫先后修建和装修的六品佛楼达八处之多,紫禁城内有四座:建福宫花园内的慧曜楼、中正殿后淡远楼、慈宁宫

花园内的宝相楼、宁寿宫花园内的梵华楼 ; 长春园一座:含经堂西梵香楼 ; 承德避暑山庄有三座:珠源寺中的众香楼、

普陀宗乘寺大红台西群楼、须弥福寿寺妙高庄严西群楼。目前,只有紫禁城里梵华楼中的绝大部分佛像、唐卡和佛塔,

甚至法器保存至今,其它七座基本上物去楼空或者已成废墟,令人惋惜。

到了乾隆一朝,乾隆皇帝对无量寿佛的崇信远远超过历代诸帝,乾隆帝在乾隆十七年(1752 年)所刻的《永佑寺碑文》

中曾写道:“我皇祖圣祖仁皇帝(康熙),以无量寿佛示现转轮王,福慧威神。”将祖父康熙帝比作“无量寿佛示

现转轮圣王”。

乾隆皇帝对于无量寿佛的尊崇或许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对于母亲的一份孝心。无量寿佛成为了乾隆皇帝祈求母亲

长寿的一个最好的载体和寄托,也真的给母亲带来了丰厚的福报。

乾隆皇帝可能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孝子皇帝,因此,乾隆的这位生母太后或许是古代历史上最有福气的一位后宫女子,

可能没有之一。自乾隆四十六年之后,宫中造办处几乎每年都要在万寿节铸造无量寿佛作为贺礼,以祈求长寿。

此尊乾隆宫廷无量寿佛手中持有盛满可令人长生不老之甘露的宝瓶。头顶高发髻,上饰摩尼宝珠,发髻前与较常见

的五叶宝冠不同,装饰有单叶宝冠,并增加了璎珞装饰,此种发饰在乾隆时期盛行。面部泥金,面庞丰满端正,鼻

梁窄而修长,双眉高挑,双目细长,面容端庄静穆,微带笑意,五官位置匀称,双耳垂珰,为比较特殊的少年相。

肌肤线条柔和且富有弹性,衣纹简单,仅在裙边錾刻花纹,裙褶呈自然流畅铺于座面之上,还原了绸缎之质感。双

手于腹前作禅定印托宝瓶,两拇指相触,全跏趺坐于双层莲花座上。莲座上缘有一道均匀密实的连珠纹,双层莲瓣,

有区别于其它宫廷制式化造像,而是为满莲宽瓣形式,较为少见。

整观造像,工艺及用料都有区别于乾隆制式化造像。此工艺更为精湛,采用流衣不流肉的镀金方式,把佛像的肌理

及衣纹形成了对比更为写实。镀金璀璨耀眼,周身饰有华丽璎珞,松石及珊瑚等名贵珠宝交错镶嵌,色彩各异,极

显华贵,工艺复杂,可见其重要程度,值得藏家收藏。

参阅:故宫慈宁宫大佛堂

第22页

正面图

1617  达摩多罗尊者像

西藏  16 世纪

铜镀金  高 12 厘米

RMB: 80,000-120,000

纪录: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达摩多罗是藏传佛教十六罗汉的两个侍从之一,观音菩萨的化身,是一位居士。据唐代

《法住记》载,佛陀临涅盘时,嘱咐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

作众生福田。内地佛教典籍中所说的十八罗汉即十六罗汉加上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

此尊达摩多罗着居士装束,双手托宝瓶,头束发髻,双目炯炯有神,容颜俊美秀气。尊

者造像铜质精纯,宝光内含,刻画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比例精准,衣纹自然流畅,

让人能够感受到衣物轻柔的质感,显示出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水平。

第24页

背面图

1618  白玛尼达桑布像 

西藏  15 世纪 

合金铜  高 14 厘米 

RMB: 150,000-250,000

著录:1、Chandra L. Reedy著Himalayan Bronzes: Technology, Style and Choices(Newark: University of Dlaware Press,

1997.)编号E212

纪录:1、纽约佳士得2000年9月20日,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Art Including 20th Century Indian Paintings,编号49

      2、《师道- -辽楼居藏14-17世纪藏传佛教上师像》,文物出版社,编号1023

来源:喜马拉雅艺术网 no.30574

铭文:南无大化身者白玛尼达桑布

此尊上师像,面相庄严,发髻呈弓形,双目炯炯有神,额部宽广,双目狭长,高鼻大耳,下巴较短,脸颊宽大,风格写实,

匠师以精湛的工艺塑造出一位睿智而刚毅的智者形象。身着坎肩、僧裙和袒右式袈裟,坎肩边缘及袈裟上錾刻精美

珍珠地和缠枝莲纹,珍珠地颗粒清晰分明,缠枝莲纹线条流畅,铸工精良。右手说法印,左手托法轮。全跏趺坐到

莲座上,莲座上下缘均饰以细密的联珠纹。整像铜质坚实,錾刻花纹饱满,制作工艺精细,说明像主具有尊贵的身

份和显赫地位。座下沿阴刻藏文题记,译文为:“南无大化身者白玛尼达桑布。”

著录 1

纪录 2

纪录 1

来源

第26页

1619  上师像

西藏  13 世纪

合金铜  嵌红铜  嵌松石  高 14 厘米 

RMB: 300,000-400,000

在藏传金刚乘佛教中,上师被认为是佛、法、僧

之外,第四类最高级别的皈依,在弟子心目中,

上师等同于佛,一个证悟之人,上师教授佛言,

上师受戒化现为僧,因而上师是其他三种皈依的

化身。在其他佛教中,只是说“向佛、法、僧三

宝敬礼 !”, 而藏佛教则提出“向佛、法、僧、上

师敬礼 !”

早在 11~12 世纪,佛教后弘期初期,大批藏地佛

教信徒纷纷前往印度求法。印度的上师与弟子的

关系被认为具有极强的神圣性,如同一根圣线,

一直可以延伸至佛陀在世时期。这一思想直接影

响到西藏的佛教观念,尤其是在密教传承中,上

师与弟子的关系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认为

只有依从根本上师才能得到证悟。加之,进入佛

教后弘期,西藏赞普的概念在逐渐被淡化,这也

为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上师信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藏传佛教对于上师的尊崇,在其各个教派中形成

共识。阿底峡曾在其《菩提道灯论》中阐述到:“为

求师长灌顶故,当以承侍宝等施,依教行等一切

事,使良师长心欢喜。由于师长心喜故,圆满传

授师灌顶,清净诸罪为体性,是修悉地善根者。”;

萨迦派大师萨迦班智达·公哥坚赞说:“太阳之

光虽炽烈,若无火镜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

若无上师亦不得。”;宁玛派《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中讲:“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未宣说过不

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上师善知识和善道之友

是实现解脱与遍知 ( 圣道 ) 的真实引导者,故应恭

敬依止上师善知识。”;塔波噶举创立者塔波拉

杰在《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中提及“成

佛之因如来藏,成佛所依人身宝,成佛之缘善知。”

在西藏佛教信仰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地位,同样

也反映在其造像之中。上师造像为藏传佛教艺术

中特有的题材,藏族人为了将上师塑造成真正的

觉悟之人,常常将印度佛教造像传统中表现佛、

菩萨尊像的象征元素照搬到西藏上师造像中来。

这些象征元素包括:佛所具备的圆满相,例如白

毫相、足下轮相、耳大垂轮;具金刚座或莲花座

及背龛;手印和手持法器也常常成为上师造像的

重要觉悟标识,如转法轮印以及象征释迦牟尼佛

树下成道的触地降魔印;金、银等稀有材料的运用。

例如中贸圣佳的这尊 13 世纪上师像,造型严谨,

工艺细腻,具备了精微浩制的巨匠之意,艺术的

表现效果也非常丰富,集合金铜、红铜两类金属,

同时镶嵌宝石,尽显庄严,华美异常。

此尊上师体态丰腴,呈稳定的金字塔式结跏趺坐,

这种传统的稳定构建足以体现上师像所得到的尊

崇地位的显赫,犹如建筑里程碑式样的矗立,也

见诸于上师台座与之意象的结合。头部呈椭圆形, 本拍品封底

额部宽颐圆洁,梳地中海式发型,波浪形卷发披

于脑后。其面部施冷金,历 经多年虽已斑驳,但

更显苍桑味道,古拙大气,熠熠生辉。眉脊隆起,

双目圆睁,眼白嵌红铜,眼瞳描黑,鼻梁挺直,

鼻孔深陷,人中宽厚,双唇薄而微开,嵌红铜,

双耳大而下垂。额头深深浅浅的皱纹,一刀刀刻

画出雪域高原多少风霜往事,突出了上师年高德

寿的长者风范,看上去一脸暮气,一团祥和;眼

窝深陷,双目睁视,目光如炬,突出了上师凝神

静气的禅定状态。所有面部特征的表现皆一丝不

苟,极尽写实之能事。

上师外披袈裟,内着宽松僧衣,袈裟衣褶细密繁

杂而层次井然。流畅的衣褶贴体而下,略带律动

而覆盖下身盘旋于台座上,给静坐的上师增加了

律动美感,在视觉上摒弃了单一呆板的形象,使

备受尊崇而庄严的上师焕发出一种亲切的美。双

手结禅定印,舒缓平托的姿势在袈裟的律动下形

成造型的严谨,增强了上师造像在宗教意义的震

慑与威严。上师跏趺坐于铺垫之上,边缘錾刻出

缠枝纹,粗壮有力,充满了生命了活力。下方台

座呈方体,规整严谨的设计如高台垒铸的庙堂之

气,与上师的宗教气质达到完美的统一。台座前

有锦帛铺开,上嵌红铜,四角嵌宝石,工艺精致

细腻。两边分设一狮子,在工艺上的刻画细腻精

巧栩栩如生,狮子在宗教中既有祥瑞之意,又有

能镇服驱魔的功用,可见此上师的尊崇地位与其

所能具有的法力和对世人所产生的影响。

就风格而言,此尊造像下方折角式须弥座可追溯

至东北印度的艺术传统。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有一

尊被断代为 13 世纪的四臂观音铜像(图一),其

须弥座的风格与此尊上师像颇为接近,由其是嵌

红铜的锦帛和菱形的装饰。而观音像背光处所镌

刻的藏文题记则指出该像是由印度工匠“门迦罗

那他”所制,从而印证了此种风格的来源。除底

座外,此尊上师像主尊部分已同域外艺术几无关

联,凸显出西藏本土艺术特色。13 世纪以来,这

第28页

类风格的艺术作品主要与前藏地区兴盛的帕竹噶

举派及其支派有关。在一部分存世的帕竹噶举、

直贡噶举、达隆噶举等派系的祖师雕塑、唐卡画

像中,如大昭寺收藏的 13 世纪上师像(图二),

理查德德·R 及玛格达莱娜·恩斯特伉俪旧的藏

约 1300 年达隆噶举二祖古雅仁钦冈及三祖桑杰雅

钧唐卡(图三)。都是相近的风格,证明具有这

一艺术传统的作坊与上述宗教团体间应当存在长

期且固定的合作关系。

中贸圣佳本季的此尊上师像即为此一时期西藏上

师造像的经典作品,精湛的制作工艺,精准的人

物比例,卓越的写实手法,特别是对上师内心神

态的准确把握,无不反映出西藏匠师高超的制作

水平,并体现出当时西藏社会宗教的转变,无论

从艺术还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都堪称 13 世纪西

藏人物雕像的典范。

造像铜胎表面的包浆历经岁月显得莹润古朴,可

以想见,在这数百年里他的每一位供奉者当初是

怎样的情深意浓,对他轻捧安放,置于梵堂顶礼

膜拜,抚摸擦拭,才使得细腻的铜质宛如肌肤,

皮肉之下仿佛有血液在流淌。上师智慧庄严的面

容,饱满而富有张力的肢体,精雕细刻的镶嵌工

图一、13 世纪四臂观音,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图四、15-16 世纪萨迦五祖,纽约邦瀚斯 2023 年 3 月,

成交价 294 万美金。

图五、中贸圣佳 2017 年秋拍,

Lot2846,13 世纪帕木竹巴像,

成交价:RMB 4,600,000。

图二、13 世纪上师像,

西藏大昭寺收藏。

图三、理查德德·R 及玛格达莱娜·恩

斯特伉俪旧的藏约 1300 年达隆噶举二

祖古雅仁钦冈及三祖桑杰雅钧唐卡。

艺,气质非凡的真实再现,无不诠释着造像者深

厚的艺术功力。上师像作为佛教艺术中最为写实

的艺术载体,历来为藏家所重。从历年市场表现

看,精美的上师造像,其市场表现皆广受追捧,

价格表现亦是不俗。如在今年三月结束的纽约邦

瀚斯拍卖中一组五尊 15-16 世纪萨迦五祖像就以

294 万美金,约合人民币 2000 万的高价成交(图

四),2017 年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中一尊 13 世纪

帕竹噶举的创始人帕木竹巴像(图五),成交价

为 460 万人民币。本尊造像与之相较统一能让我

们在其游走的刀锋上亦可窥见其高深非凡的艺术

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件极为难得的艺术精品,值

得藏家们珍视收藏。

参阅:1、香港法观出版社《Buddhist sculptures in

tebet volume two 》 第 1186 页 -1187 页,

图 320A、320E;

      2、文化艺术出版社《西藏佛教艺术》第 78

页 2-22、91 页 2-25、108-110 页 2-40;

      3、中贸圣佳 2017 年秋拍,Lot2846,13 世

纪帕木竹巴像,成交价:RMB 4,600,000。

第31页

1620  宝象 

西藏  16 世纪 

铜  嵌松石  高 28 厘米 

RMB: 600,000-800,000

纪录:2014年北京瀚海

白宝象 , 藏语称“郎波仁波切”, 是大乘经典中转轮王之宝物。白

象在佛教经典中屡见不鲜,是佛教中常见的瑞兽。传说摩耶夫人

梦见一头白象从空中降下,由胁下进入体内,因而怀孕生下释迦

牟尼。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头大象,在中国大象还是太平和祥瑞的

象征。

此尊象宝,铜色深褐,身躯圆润健硕,憨厚可爱。应受到了元末

明初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可能出自康藏地区。周身皆饰璎珞,

嵌松石百宝,象背上铺有锦缎,锦缎上饰有祥云和莲花,装饰华

丽高雅。宝象背上驮有莲蓬状的香插,莲蓬上小圆孔为插香所用,

巧妙的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融为一体。象鼻弯曲下垂,尾巴

甩在臀上。整件宝象色泽沉郁、线条流畅、形象可爱,寓意吉祥,

十分难得。

第33页

1621  白度母像

蒙古  扎那巴扎尔  17 世纪

铜镀金  高 23 厘米 

RMB: 1,200,000-1,800,000

纪录:伦敦佳士得2008年,lot155.

参阅:1、《Mongolian Sculpture》,State Publishing

House Ulan-Bator,1989,72-74页;

      2、《智慧华严-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

展》世界宗教博物馆,2011,图版76;

      3、《夏景春藏金铜佛像》万卷出版公司,

2005年,第62页;

      4、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Lot 3060,17世纪

铜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成交

价:RMB 73,025,000;

      5、香港嘉德2018年秋拍,Lot 0858,

17-18世纪铜鎏金绿度母,成交价:HKD

3,776,000。

第34页

扎那巴扎尔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最后一个典

型风格。

在 2000 多年的佛教艺术史中曾出现数不胜数的风

格流派,其中仅有犍陀罗、笈多、克什米尔、帕拉、

马拉、丹萨替等几种风格流芳百世,就像一条项链

上最耀眼的几颗明珠。而扎那巴扎尔风格可能是这

些耀眼明珠中的最后一颗,在群星璀璨中依然散发

出夺目的光彩。

1634 年,在喀尔喀蒙古弘法二十年之久的觉囊派

圣僧多罗那他圆寂于库伦,一年后,一个婴儿诞生

在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系血脉库伦土谢图

汗部衮布多尔济的帐内。在衮布多尔济的极力推动

下,这位婴儿随即被喀尔喀蒙古各部一致认定为多

罗那他转世,立为一世哲布尊丹巴。1649 年,年

仅 15 岁的扎那巴扎尔来到西藏学习佛法。他先前

往日喀则觐见四世班禅,后又去到拉萨拜谒五世达

赖,得到了五世达赖及格鲁派上层的认可,扎那巴

扎尔正式受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尊号,就此改

宗格鲁派。1651 年,年轻的扎那巴扎尔中断学业

启程返回蒙古,据史料记载他在回程时携带“西藏

之著名喇嘛六百名及各种匠工画工而归,归时首致

力修建寺院,筑造佛像”。在这之后的近一个多世

纪,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将席卷这里,属于蒙古人

的文艺复兴时代就此开启。

扎那巴扎尔一回到蒙古便积极的投身于佛教事业

的建设,广修寺塔,刻经造像。喀尔喀蒙古佛教发

展由此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这一时期同样也是扎

那巴扎尔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艺术才能随着他技

艺的成熟开始凸显,连康熙皇帝都大加赞赏 , 根据

《蒙藏佛教史》中的记载:“康熙皇帝时,哲布尊

丹巴在国都述职。皇帝命呼图克图在拇指肚大小的

红宝石上雕刻释迦牟尼佛、十六尊者以及四大天王

共二十一尊。哲布尊丹巴奉命雕毕献上,皇帝赞其

犹如天匠,益崇敬之”。

扎那巴扎尔亲手制作的金铜佛像,至今陈列在乌兰

巴托市博格达汗宫博物馆,最主要的则珍藏于扎那

巴扎尔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白塔寺、

承德外八庙也收藏了许多尊他制作的佛像。

在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身上,散发着多个伟大艺

术风格的气息。扎那巴扎尔用创造性的手法将这些

风格融合在一起,铸成了一种全新的、划时代的艺

术风格。也许只有扎那巴扎尔能够创造这种融通东

西的普世之美——毕竟他的祖先,伟大的成吉思

汗,曾挥铁骑横扫欧亚江山。

本尊扎那巴扎尔白度母造像,其肌体秀逸无肌肉

顶礼月色白度母,秋百满月聚集脸,

成千群星同汇聚,尽放威光极灿然。

—《二十一度母赞》

起伏的夸张,但却把肌体的肉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呈现女性的俊秀、清丽、丰满、细腻之美感。此尊

白度母有着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的一贯特征,杏核

眼,樱桃口,面相极为秀美温柔,完美地展现了佛

教追求的宁静、安详之美,诠释了佛教高扬的慈悲

与智慧的永恒的思想主题。头戴五花冠,头顶发髻

正中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余发分成三绺分垂

于双肩及后背,其中后背一绺宽大颀长,如瀑布

般垂于腰间,秀美婉约,黑直长发随身形飘逸成

是 s 型。此类发辫多见于扎那巴扎尔风格的度母造

像中,相同造型可参阅一尊国外私人收藏的 17 世

纪扎那巴扎风格度母像(图一)。度母身躯肌肤丰

腴,光洁细腻,胸部饱满,腰细臀圆,肌体的结构

和肌肉均起伏有致,圆润柔和,呈微扭坐姿,令造

型曲线更为玲珑优美。在比例上,因为宽厚的肩膀、

丰满的胸部衬托愈发纤细的腰肢,令度母身材产生

的拉伸的视觉效果,更为修长匀称。全身充溢着青

春的活力。上身饰项圈和长链,下身着长裙,双肩

披大帔帛,腰间束宝带,腰带下缀以连珠式璎珞,

手足饰有钏镯。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左手于胸前

结安慰印,右手自然搭于右膝,结予愿印,左拈有

莲茎。齐肩的莲枝上生三朵莲花,一朵盛开,一朵

开完略显雕萎,另一朵含苞待放。三朵莲花源于同

一莲茎,象征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莲花既

有深刻寓意,又富于装饰性,仅此一点足见扎那巴

扎尔风格造像做工之精巧与讲究。莲座为半月形束

腰式,束腰不深,上下几乎等宽,具有扎那巴扎的

典型样式。莲座上边缘均饰壹周连珠纹,下缘留白

较多,双层莲瓣宽大扁平,紧贴于座的上部,周匝

环绕。难得的是几百年来依旧保持着原封底。封底

也是蒙古独特的嵌入式封底,底盖边沿密封严实,

中央阴刻鎏金十字金刚杵,錾工精湛,无不显示出

17 世纪蒙古造像的鼎盛财力和扎那巴扎尔造像精

湛的工艺技法。

整尊造像面部神情肃穆而威严,高挑的眉弓汇聚于

鼻尾,鼻梁挺拔有力,下方的嘴唇饱满而厚实,嘴

角露出祥和微笑,以上面部特征具有早期尼泊尔造

像特征,可见扎那巴扎尔对古典主义美学的偏好。

同样的偏好表达还可在度母的身型与裙裤上得到

印证。度母宽肩、细腰,胸腹部肌肉有明显的隆起,

腿部肌肉在贴体的裙裤下若隐若现,此特征同样源

自古代尼泊尔,扎那巴扎尔继承了这一手法,但是

有所创新,使肌体结构更加圆润柔和。下身僧裙紧

贴身体,衣纹简洁,若不是其上錾刻的精美小碎

花,和裙边所刻缠枝莲纹饰,极易让人误为没有着

第35页

衣;而周身的大帔帛也是贴身披绕,在手臂、后背

和莲座的侧壁留有优美的褶纹,给人轻薄柔软的艺

术美感。以及宽大的台座,立体且舒展的莲瓣和莲

台下方较高的处理手法就是承袭了古老的印度艺

术传统。参阅乌兰巴托扎那巴扎尔艺术博物馆收藏

的 17-18 世纪度母像(图二)及北京首都博物馆

收藏的 17-18世纪扎那巴扎尔风格度母像(图三),

与本件拍品对比,这三尊造像呈现出惊人一致的

图像学特征和度量标准,尤其是造像身型比例、

面部轮廓、五官刻画,以及裙子边缘的錾刻纹饰。

尽管它们局部的刻画略有不同,但毋庸讳言,无

论从铸造和鎏金工艺,还是从风格造型和人物气

质的刻画来看,它们都如出一辙,均是扎那巴扎

尔艺术中的杰出代表。特别值得一体的是,现存

的扎那巴扎尔风格的造像中,白度母这一题材非

常少见,显有流通,著名收藏家夏景春先生曾经

收藏有一尊(图四)。

作为 17-18 世纪佛教美术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国

际喜马拉雅艺术拍卖市场和收藏群体,对扎那巴扎

尔风格的作品一直抱着极高的热情。2016 年北京

嘉德春拍,一尊·17 世纪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

扎尔像更是以 7300 的天价(图五)创下扎派造像

成交记录,点燃了整个喜马拉雅艺术收藏圈对于扎

派造像的热情。此后几年扎那巴扎尔风格的造像的

成交价在各类拍卖市场一直居高不下,2018 年香

港嘉德一尊 17-18 世纪的扎那巴扎尔风格的度母

像也以 377 万港币的高价易手(图六),可见艺术

品市场对扎那巴扎尔风格作品的高度认可。

扎那巴扎尔造像采用了含金量较高的合金铜,不仅

胎体厚重,镀金方式更是不惜工本这也使得造像璀

璨耀眼,也反映出清宫对蒙古造像的重视。这一风

格造像是写实与写意的风格的结合体,他严苛的展

现出造像比例,完美的诠释和借鉴了尼泊尔鼎盛时

期造像风格对于肤感和装饰细节特点,但却不似尼

泊尔造像那般热烈,更多的是用简洁规整的轮廓线

条诠释了,内敛,宁静端庄和华贵之美。

图一、度母像,17 世纪,

扎那巴扎尔风格,国外

私人收藏。

图二、度母像,17-18

世纪,乌兰巴托扎那巴

扎尔艺术博物馆藏。

图三、度母像,17-18 世纪,

扎那巴扎尔风格,北京首

都博物馆藏。

图四、白度母像,17-18

世纪,夏景春先生旧藏。

图五、中国嘉德 2016 年

秋拍,Lot 3060,17 世纪

铜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

那巴扎尔,成交价:

RMB 73,025,000

图六、香港嘉德 2018

年秋拍,Lot 0858,

17-18 世纪铜鎏金绿

度母,成交价:HKD

3,776,000。

纪录封面 本拍品底图

第38页

1622  宗喀巴传记唐卡

西藏  18 世纪

棉布矿物彩绘  纵 81.1 厘米  横 54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幅唐卡描绘了西藏格鲁派著名的创立者宗喀巴大师 (1357-1419 年 ) 和其

诸多弟子 , 分上下两部分共同表现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幻境。画面正中为宗喀

巴像,坐于由狮子背袱的莲座之上。双手施说法印,持莲茎 , 出左右两侧的

莲花上绘有经书和宝剑,象征宗喀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主尊着点金装饰

的红橘二色的僧袍,头顶饰有挂珠宝的玉兰花。四周围座其八大弟子 , 同样

着红橘二色僧袍。二位最重要的弟子嘉曹杰和克主杰着黄色僧帽被安排在

莲座两侧,他们也是甘丹寺的继承者。正下方是格鲁派保护神六臂玛哈嘎

拉 , 身前更有一小死神阎魔。这遵循了格鲁派教法把阎魔当做“次要”神 ,

他象征着格鲁派的教法战胜了死亡。主尊像之上是施触地印的释迦摩尼形

象。围绕宗喀巴的是一个复杂并且详细的图像 , 从右上角开始并以顺时针方

向转动。这些说明的是宗喀巴早年的生活和宗教上的老师 , 遵循的是文殊菩

萨的一系列幻境 ( 在右下角出现的漂浮的空间 ), 五方佛 ( 云背景中出现的五

光十色的佛 ) 和其出游、布道等画面。这个说明以在画面右上方的甘丹寺的

建立而结束 , 在甘丹寺宗喀巴供奉了一尊释迦摩尼像 , 该寺墙壁画着僧人。

画面左上方宗喀巴在甘丹寺即位 , 他身边围绕着被释迦摩尼保佑着的保护神

玛哈嘎拉和阎魔。该绘画色彩丰富 , 描绘细致并且处理得很精彩 , 代表了从

17-18 世纪卫藏最好的绘画水平。该时期是在宗喀巴发起的佛教复兴影响下

西藏寺院复兴和重建的时期。

第40页

1623  莲花生大师唐卡

西藏  18 世纪

棉布矿物彩绘  纵 55 厘米  横 41 厘米

RMB: 无底价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前弘期密法传承的主要人物之一,被尊奉

为宁玛派的开山祖师。此幅莲花生大师表情严肃,衣着华丽,端

坐于池中升起的彩莲之上,两旁为其明妃益西措姆和曼达拉娃,

在蓝绿色背景之中,由众多的上师和护法环绕。天杖、金刚杵和

嘎巴拉碗,以及富含特色的帽子和罩袍清楚地表明了他是西藏伟

大的坦特罗大师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王者式样的衣服和大氅显现

出他的庄重,有趣规整的衣褶和丰富的植物纹增添了几分动感。

画面所呈现出来的自然主义的活泼气象与平静的蕴涵巨大内在精

神力量的脸部形成鲜明对比。此作品构图均衡,冷暖色调搭配适中,

对图像细节的描述一丝不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43页

1624  三罗汉唐卡

西藏东部  18 世纪

棉布矿物彩绘  纵 60 厘米  横 45 厘米

RMB: 80,000-120,000

此幅唐卡上共绘有三尊罗汉。右上方为着红色僧衣,长眉须髯的阿氏多尊者,

传说他自从出生时就有了两条长眉,因此又名长眉罗汉;他曾为佛的侍者,

住鹫峰山中。右下方为罗汉迦里迦,其主要特征是双手持金色耳环,身着绿

红两色汉式僧装,结跏趺坐于岩石上,侍女在旁边供奉宝物。左下方为伐阇

罗弗多尊者,意为“金刚女之子”,双腿散盘,左手持拂尘,右手结期克印;

他曾在圣者引导下,舍弃王位出家为僧,后获阿罗汉果位。唐卡左上方为红

色身无量寿佛。此幅唐卡应为十八罗汉组画中的一幅,背景为设色艳丽的青

绿山水,其间点缀绘制精细的花鸟与鱼兽,富有生机与情趣。画风清新自然,

颜色鲜艳,保存完好。

第44页

1625  格鲁派上师唐卡

西藏  18 世纪

棉布矿物彩绘  纵 72 厘米  横 50 厘米

RMB: 200,000-300,000

此幅唐卡共描绘了三位格鲁派上师像,在藏传佛教中,上师与他学生的传承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对于了解一个人的师承与其所追从的教派流传非常重要。此画面中,通过交错的构图展示出

格鲁派上师传承的关系。三位上师均为高僧样貌,头戴黄色大班第达帽,帽沿外撇,气势宏大。

面庞丰圆,五官端庄,表情肃穆。上身内着僧坎,外披通肩袈裟,背后还穿有大氅罩住身后。

双手或持法螺,或结法印。下身皆为盘坐,并以厚重僧衣覆盖双腿,下承双层软垫。画面的右

下角是格鲁派的护法阎魔尊。此幅唐卡描绘格鲁派上师传承的情境。整个画面布局合理,人物

勾勒精准,设色和谐,笔触细腻,将格鲁派传法流程绘成一幅图案,具有极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

同时,此套唐卡宗教内容丰富,传承关系清晰明确,为研究格鲁派的法脉传承和教派发展提供

了最新依据,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远超一般唐卡,值得世人迎请供奉。

第46页

1626  雪山大士像

中原  明代

木漆金  高 16.5 厘米

RMB: 30,000-50,000

雪山大士又称雪山童子、雪山婆罗门。其故事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传译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大般

涅盘经》中: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本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但因目睹众生疾苦,即

抛弃权位入雪山苦行,静坐思维,不避风雨,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也变得极度消瘦,筋骨暴露,

却终在痛苦中参透成佛。

此尊雪山大士像为木制漆金,头顶螺发,眉高起,在眉心与鼻准相连,眉发须均不镀金,以凸显黑色,

颧骨耸起,面颊凹陷,唇上有髭,眉髯卷结堆积。双耳垂肩,双目微闭,耸肩屈肘,双手扶右膝,

支撑下颚而坐,似在坐禅思考。下承圆形蕉叶坐垫。因年代久远,雕像表面漆金局部磨损,更添

浓郁的历史感。

第47页

1627  四臂护法神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5.5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护法神像一面四臂,上二臂当胸托盏,下二臂双手作说法状。头戴宝冠,

发髻高隆,飘扬的缯带拂于耳际,耳垂圆形耳珰。额际宽广、弯眉细目,面部

具精细。佩戴项链、钏环,脖子、脚腕、手腕皆缠绕着蛇,象征着把龙王降服。

着长裙,赤双脚,以站姿面世。整体上比例匀称,造型典雅。

第48页

1628  释迦牟尼佛坐像

中原  元代

铜  高 8.5 厘米

RMB: 无底价

这尊佛陀像具有唐代遗风而不同于唐代的雍容,判断或为五代时期造像。整体铜质细腻,尺寸小而

气韵足,造像头顶肉髻高隆,宛如山丘状,正中有圆形凸起的髻珠,头发纹理呈水波纹状,颇有古

代健陀罗造像的遗风。其面庞方正,额头宽广,额间饰白毫,白毫宛如豆粒大小,呈凹坑状,可能

最初镶嵌宝石或珍珠。眉骨微微隆起,双眉弯曲细长,双眼隆起,眼睑宽大,双目低垂,俯视前方。

鼻梁较短而挺拔,鼻翼宽阔,小嘴微抿,双颊丰润,下颌饱满,法相庄严。佛陀大耳垂承于肩,耳

垂丰厚,脖子下方有三道非常明显的蚕节纹。佛陀结跏趺坐姿端坐,左手抚于膝前,右手当胸结印,

这是唐和五代时期流行的佛像样式。身着阔领通肩袈裟,内着僧裙,系带腰间打结,而后垂于袈裟

之内。衣服的层次感交代得非常清楚,衣纹自然流畅,线条刚劲硬朗,其手与脚刻画得非常生动,

手指修长、灵动,手背、足部形体饱满,线条起伏恰到好处,身体似乎富有弹性。造像选材上乘,

铜质精纯,胎体厚重,工艺精良。

第49页

1629  辟支佛身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18 厘米

RMB: 60,000-80,000

此像头顶披发,戴发箍,发箍中央安化佛阿弥陀佛。面相饱满,五官端正,嘴边及下颌长满胡须,

神态超然自适。上身着右衽式双领僧衣,外披袈裟,下身着长裙,衣纹流畅自然,衣缘刻有

精美纹饰。右手持珠自然搭于右膝上,左手托净瓶置于腹前。双腿呈游戏坐姿坐于圆台上。

整像造型端庄,工艺精湛,铜质莹润,题材特殊,堪为明代观音造像中的上乘之作。

此像表现题材市场上一般定名为“男相观音”,应当不够准确,理由是没有明确的经典依据。

根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的观音三十二种化身分析,它表现的应为观音化现

的辟支佛身。辟支佛梵语称“毕韧子底迦”,旧译“缘觉”,新译“独觉”,因出生在无佛

之世,独自悟道,故而得名。佛典记载辟支佛性好寂静,常行头陀(苦行),故其形象被塑

造成头陀的样貌,头戴发箍,面有浓须。此像造型完全符合头陀形象的辟支佛,所以表现的

应为辟支佛身的观音菩萨。

参阅:首都博物馆藏明代铜镀金辟支佛身观音像。

参阅

第50页

1630  南海观音像

中原  元代

铜漆金  高 26 厘米

RMB: 40,000-80,000

南海观音为汉传佛教中广为信徒崇拜的信仰神祇。此尊观音像具有部分宋代造像风格,结全

跏趺坐于台座上,双手置于腹前结禅定印。头戴大花冠,冠叶高大而富有装饰意味,正面花

冠上有化佛─阿弥陀佛,两侧发束垂落至肩。面相丰满端庄,双目低垂,神态宁静平和。上

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领垂至腹部,露出裙衬,胸前饰有华丽的缨络,下身着长裙,衣纹

简括自然,全跏趺坐。观音左右分别置有妙音鸟和净瓶。净瓶造型与同时期龙泉窑经瓶相同,

妙音鸟头部微侧,极富动态,为造像整体的静谧氛围增添了些许灵动,反映出宋代艺术所追

求的生活化趣味。台座造型别致,两侧带几的方形台座,底端刻有海水纹。观音以青铜铸造,

皮壳古朴苍劲,身上许多地方依旧残留漆金与朱砂痕迹。整体造型完美,风格清新明朗。宋

代的佛教造像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世俗化倾向,开创了写实艺术鼎盛的时代。当时的造像题

材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四大菩萨、三大士、罗汉和各宗派祖师像等,其中观

音菩萨、十六罗汉和各宗派祖师像最为流行。这些题材都具有十分贴近当时宋人现实生活的

特点,与饱经战争创伤而注重现实的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所吻合,所以特别受到当时人

们的青睐。

参阅:1、2016 秋季拍卖会 宋代 铜南海观音 高 22.5cm 成交价 RMB2,760,000

      2、2017 年秋季拍卖会 宋或元 铜南海观音 高 32cm 成交价 RMB253,000

参阅 1 参阅 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